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程建设的核心

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0:46:14

课程建设的核心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1)

关键词:教学改革;核心课程;课程开发

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实现该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教材、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各方面。每门专业课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开发建设课程体系时必须做到论证到位、计划周密,根据每门专业核心课程不同的特点,建立各自符合课程特点的课程体系。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教材开发

专业教材开发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建设的根本。教材的开发有三个方面: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要素,也是课程后续开发工作的基础。通过文字教材的改革,实现教材的趣味性,使学员能够主导学习过程,在学习上能够变被动为主动,由原来的“死记硬背”学习方式向“活学活用”学习方式转变。

2.多媒体教材

多媒体教材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自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室以来已经显示出它强大的功能。对于专业主干课来说多媒体教材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专业主干课介绍设备多,设备的结构特点与原理使用可在多媒体教材中得到良好的展现。

3.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员将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平台是必须要做的,因此网络课程的开发也是必需的。

二、教学硬件建设

任职教育是以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设有硬件教学平台,因此硬件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硬件建设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网络教室建设、实装的引进等方面。要达到专业核心课程实施的理想目标,课程实施中的硬件条件必须建设齐全、教学保障到位,从而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效果。

1.专业教室实验室的建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专业教室或实验室教学平台为依托,那么该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将是不完全的。但是在论证建设专业教室实验室时要充分论证一个专业教室或实验室的建设可同时满足一门到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根据场地合理规划模拟训练器材的建设。

2.网络教室建设

网络教室是学员自学的平台。现在不少的专业核心课程都开发出了网络课程,但是到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网络教室来应用这些网络课程。网络教室的建设对专业课来说具有局域性和保密性,不用针对每门课程来建设,建设好一个容量足够大的网络教室各课程建设的网络课程可共同使用。

三、主讲教员培训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2)

学校的特色创建需要多种元素组成,显性的事物和隐性的理念,外延的拓展和内涵的挖掘等,这些元素围绕主题和谐统一,特色也就自然而成。若要保持特色经久不衰,课程改革、课程设置是一种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以“立人”为核心的选修课程体系

以“鲁迅”命名的我校,酣畅淋漓地沐浴了博大精深的鲁迅文化。我们从《摩罗诗力说》中提炼出校训“抱诚守真”(“诚”和“真”涵盖了做人和做学问两大方面),从《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中提取了教风“开拓新流,诲人不倦”,从《读书杂谈》中提取了学风“独立思索,锲而不舍”,所有这一切的核心就是“立人”。在鲁迅思想的引领下,我校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以尊重个性张扬精神为宗旨,以求实求新注重创造为风格,以整体优化重点培养为途径,以面向未来和谐发展为归宿。这些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指导着学校健康前行。

2002年、2004年,我校黄中海老师先后编写了《走近鲁迅》和《留住鲁迅》两本书,每届新生入学“讲鲁迅”是第一课。去年下半年,经过初步的梳理,在实施《方案》指导的“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选修课的同时,又开设了“立人”类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立人”类选修课程分“立德、立智、立能、立艺”四个方面内容,从四个不同的维度,最终实现学生“做好人、做好事”的目的。

1.立德课程

修身课程:有专门的校本教材《修身》,已被列为浙江省首批精品课程。课程主要由修身教育、励志教育、文明践行等内容组成,多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

鲁迅文化课程:包括鲁迅校本课程(《走近鲁迅》《留住鲁迅》)、鲁迅知识讲座、鲁迅作品选读、鲁迅文化节、“祭鲁”特色活动。

健心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全员德育导师制等课程。尤其是学生团体、个体心理辅导课程,做好“四导”工作,即学科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人格引导。

2.立智课程

学科拓展课程:基于优质生源较为集中的特点,学校既有体现“整体优化”办学目标而面向全体学生的知识拓展类课程,又有体现“重点培养”办学目标而面向资优学生的学科竞赛、自主招生辅导类课程。

人文特色课程:包括传统文化传承、绍兴地方文化、人文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发挥学校的文科优势和挖掘学校的人文资源,建设人文特色课程。

英语特长课程:以鲁迅“洞达世界”“开放办学”的思想为出发点,加之学校英语课程建设的较好基础,开设如“走进西澳”、英语口语、畅游英语世界、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等课程。

3.立能课程

人生规划课程:高一新生开设以“规划人生、演绎精彩”为主题的课程,确定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设计高中三年的具体方案,落实实现理想的条件;高三毕业生开设“志愿填报”、“职业选择”辅导等课程。

实践探究课程:既有参观“绍兴名贤馆”、廉政文化基地等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拥抱自然的“兰亭烧烤”、“环瓜渚湖踏青”活动,让学生“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与实践对话,与青春对话,与文化对话”。

生活技能课程:主要涉及一技之长、实用技能、美化生活、关注生活等相关内容的课程,让学生接触生活、关注生活、学会生活、提升生活。

4.立艺课程

“2+1+1”课程:是指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技能、一项素养(硬笔书法)。凡是鲁中学子都必须通过“2+1+1”的课程考试。体育技能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技能与书法技能保证学生的人文素质。

音美兴趣课程:在开设音乐、美术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另外开发若干旨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音美兴趣课程,包括由部分有音美特长学生参加的音美特长课程。

体育特长课程:学校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等群体体育活动课程,又有面向体育特长生的重点训练课程。

特色课程设置与开发的思考

课程改革为我校建设以鲁迅“立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特色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要体现普惠性。学校的特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特色”,同时要考虑到覆盖面以及预期的目的。鲁迅文化的光泽应该洒向每一个学生,“立人”是我校这一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特色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要呈现立体性。一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现行教材和过去的相比,鲁迅的作品大幅削减,作为以“鲁迅”命名的学校,我们选编了《鲁迅作品选读》,让学生走近鲁迅,了解鲁迅。二是可以和其他四类选修课部分交叉——对一些有兴趣特长的学生,组成了朝花摄影社、轩辕书画社、鲁迅文学社等;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考察鲁迅的外婆家皇甫庄安桥头。三是尽可能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分层的要求,整体安排,逐步推进——如《修身》课,高一侧重于“志向、公德”,高二侧重于“协作、创新”,高三侧重于“人格、潜能”;即便是“人生规则”,高一制订时可以是抽象的、浪漫的,高二、高三根据各人发展的情况均可作出适度的修改和调整。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3)

关键词:核心能力;园艺技术专业;课程群;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关于职业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社会对人才需求及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角度出发,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由于高校所处层次不同、专业特点不同、所处地域不同等诸多差异的客观存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如何提高所设专业的竞争力成为探索和思考的核心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应该最终落到所培养人才的能力上,而在诸多的能力要素中,专业核心能力则是最根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

一、以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特征:(1)综合性。专业核心能力不是单一专门课程培训所能完成的,是培养体系中综合知识、综合素质的有机合成。(2)长期性。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学习和训练,短时间的培训不能形成。(3)成长性。专业核心能力随着拥有人在实践中的不断运用而增强,如果不使用将会退化。(4)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难以模仿,由一系列特定教育资源和系统培养方案所支撑[1-3]。

在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时,必须根据专业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然后再根据模块的组合设计课程,构成课程体系的框架,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以能力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建立教学模块。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其次,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学生必修的、体现专业特征的,而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的。整个课程结构由于核心课程的内在结构和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具有灵活性、多样化特征。这种富有弹性的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有利于及时进行课程的更新,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有利于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衔接;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以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选择学习方案和就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特色,首先应该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职业岗位(群)工作所必须的高等技术和高级技能,并达到专科文化知识水平,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型、技艺型人才。高职人才规格的特点,决定其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如下原则。(1)坚持课程设置的“三个接轨”原则。“三接轨”即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因此,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同时,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应结合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需要对专业的高技术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对能力进行分析和整合,建立职业岗位能力模块,研究每一能力模块中应培养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4-6]。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的优化

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制订时,我们不断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特别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园艺植物的认知能力,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等生产管理技能,如《花卉生产技术》、《盆景与插花》各安排2周课程实训,《蔬菜生产技术》2周课程实训、《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与《果树生产技术》各安排2周课程实训,这些实训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课程体系。(1)“活模块、多方向”。园艺技术专业要吸取用人单位意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相互结合的三维结构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少而精的基础知识,核心主干的专业技术应用,广阔的交叉素质培养,实现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协调发展。要制定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相配套的专业理论教学环节。(2)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应用为目的,从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要求出发,根据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将课程分为花卉、蔬菜、果树三个方向。如花卉方向设置的有关课程有《花卉生产技术》、《盆花栽培技术》、《盆景与插花技艺》等;蔬菜方向设置的有关课程有《蔬菜病虫害防治》、《蔬菜生产技术》等;果树方向设置的有关课程有《果树生产技术》、《观赏树木》等。(3)突出“关键能力”的培养。专业教改方案突出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关键能力的培养。(4)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正确处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在广度上应包括本专业大专知识素质的基本内容,不能遗漏;在深度上,各门课程要以大专水平的基本要求为度,加强针对性与实用上的精深。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探索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每门专业课程都紧紧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及学习小组通过自助式学习、角色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进行具体生产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组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指导、监督(激励、答疑、纠正)评估学生学习活动为主[7]。如:

(1)项目教学法

以生产实际工作中的蔬菜生产典型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导入,从实践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生产任务步骤,掌握技能。目前,项目驱动教学法已经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项目教学的工作流程为:

(2)任务驱动教学法

该教学法是应用于微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化,学生承揽了项目后,将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引导,师生共同创设工作情境、确定工作任务的内容和标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协作完成任务、进行效果评价。以面对工作任务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起点,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为教学过程的结束,每一个任务成为驱动学生学习的强效动力,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不仅向教师学习,还通过相互学习和自主学习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行动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不断思考、应用、设计、创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熟练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其教学流程如下:

(3)案例教学法

是应用于微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启发,利用可视化的多媒体功能,从一个实际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2.一体化教学改革

完善一体化教学,如蔬菜生产技术,学院购置了大量新设备,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另外,还要加大《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的改革力度,真正做到将课堂搬进生产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同时进行,实现生产性课程一体化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改革,《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按照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于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改革考核方法

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考核学生除笔试外,在实践操作较多的课程中可以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如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产品评价等,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教师、学生、技术人员成为实施考核的共同主体,学生成绩由形成性评价成绩(70%)和终结性评价(30%)两部分组成。

(三)实践教学改革

1.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全面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现在高职教学中,其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的管理、评价等环节都模仿普通高校,强调的还是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为了增强学生实际能力,园艺技术专业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实践课的课时从占总课时的40%,到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约达1∶1。同时,实践课程必须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材或讲义、指导用书,并将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编入教学计划。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要求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系统优化组合;跨课程的技能项目,要明确在哪门课程中完成,以保证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2.编写合适的实训教材

“贴近生产实际、适应生产需要、反映生产技术发展趋势”是高职教材的特色,结合专业方向特色,鼓励园艺技术专业教师编写合适的实训教材。2008年度编写了《蔬菜生产技术》和《食用菌生产技术》校本实训教材,2009年参加编写了由科学出版社承担出版的《植物学简明教程》。

3.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基地

目前校内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较为先进、完善的实训室,建有果蔬园、食用菌生产培训基地等。但学生的综合实训、动手能力环节仍然不够,需要建设更完善的蔬菜生产日光温室、果蔬储藏与加工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重点是建设完善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基地,争取建成河北省食用菌培训基地,为培养河北农村女性农业生产技能,建设新农村发挥园艺技术专业优势。

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根据不同的实训需要,先后与10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作为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企业接收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就业,互惠互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需要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增加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

四、小结

园艺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2007年立项为院级重点课题,2009年申报了河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要求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重点放在课程群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验教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建设,力求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使培养的学生能在行业内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同时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隋学圃,颜玉凤.关于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21):33-35.

[3] 迟恩武.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1,(5):60-61.

[4] 黄加銮,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益[J].职业技术教育,2000,(19):28-29.

[5] 林峰,林雪春.高职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J].职教论坛,2003,(20):18-19.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4)

关键词:双语教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32-0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的合成/加工―组织结构/成分―性能―材料服役状况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材料合成与制备”主要介绍材料的合成、制备及设备,是一门讲述材料生产与应用方面的综合性技术科学的课程,是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开设的重要专业课。

一、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了解和掌握目前几种材料制备方法的发展概况、制备原理、操作设备以及制备工艺方法;通过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结合,学生能够熟悉几种常见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控制手段,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操作实验的动手能力,对材料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为今后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改革

因课程是建立在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因而理论基础深而广,同时课程涉及内容(装置、设备、方法)都与实际生产、产品紧密联系,由于课堂讲授的限制,难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增加了理解难度。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能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进行项目评价和创新的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同时需要给学生批判性思考的条件。本课程研究探索并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实验室―校外基地―专题讲座”多元组合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中为避免教师垄断课堂使教学氛围沉闷,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强化“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展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2.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学习法(project base learning),分配给每个小组(4~5人)一个项目,提高学生学习批判性思考、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意识。

3.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引导学生关注大型工矿企业网站信息并总结目前世界和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4.进入我校的生产实习、校企共建实习和实践基地进行工厂和企业实际操作和了解工业生产过程。

5.邀请企业的生产主管和领导结合实际生产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三、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教学实践环节没有开设相关的实验,但是学校和学院设置的科研助手、“开拓杯”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基金等专业能力教学平台,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任务中,使学生不仅了解了科学研究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另外还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实践基地等专业实习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工厂中通过学习和具体操作加深理解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完善实验考核方式,采用“实验报告+口试”或答辩的方式等多种考核机制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开拓杯”、大学生创新基金以及全国金相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考核方法

在课程考核中既要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要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评价以及创新的能力,并保持考核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为避免学生通过最后突击一周通过考试,然后全部忘记的现象,考核方式更加细化。强化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的关注,在每章结束都布置课后作业。本课程加强对学生报告的重视,学生报告以某种材料的制备过程以及应用为主题,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材料。以4~5名学生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写一个报告,每名学生分工明确,包括资料查阅、报告写作、ppt制作和ppt汇报。学生报告的评定最主要的是公平性,能够真正体现出小组内成员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因此要小组内的自评和老师考评相结合。

五、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是专业团队建设的关键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1.青年教师在上讲台前由一名老教师负责,并全程听一轮老教师的课,然后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讲授部分内容,教学效果达到良好以上时才能独立授课。

2.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在课程负责人的组织下,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大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资源共享,进一步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把握教学进度。

3.互相观摩、轮流进修。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其他老师的课,取长补短,并及时指出其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问题。

4.开展校内培训工作,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就教育科学前沿理论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辅导讲座,组织教研会议讨论提高教学水平。

对于科学与工程专业来说,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同时加强对学生自学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完成本校材料专业的人才特色培养,必须由特色课程群的建设来带动。专业培养计划修订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实习教学等环节的衔接,完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微观上,特色课程群建设,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容易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宏观上,特色课程群建设,使培养体系更具科学性,更易组构专业的整体知识体系,避免课程设置过偏或过窄,这是培养计划修订面对21世纪教学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新鑫,何小芳,管学茂,王李波,廖建国.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77-178.

[2]周涛,胡建军,夏华.铸造合金与熔炼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213.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5)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建设的重要性

1.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服务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满足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需求为目标,培养一批技术娴熟、业务精湛、依法纳税、不做假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在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指导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关键,其对加快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2.加快以“3411岗位工作过程”为核心,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与推进。以“3411岗位工作过程”为核心,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含义是:会计专业学制3年,职业服务领域4个(会计核算服务领域、财务成本管理分析服务领域、纳税筹划服务领域、社会审计服务领域),工学结合课时比为1:1。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这一模式得以实施推广的关键是与之配套的会计核心课程建设。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开发建设的内容

(一)《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教材建设

1.《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教材建设依据。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满足会计岗位需求为前提,而会计岗位有出纳员、往来账会计、材料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财务成果会计等,每个岗位其工作过程中包括凭证的填制、明细账与总账登记、报表相关项目的填制等典型工作任务,由此教材内容结构应满足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的任务需要。

2.《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教材建设内容。根据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务需要,将《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设计成九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模块一:会计基础知识;模块二:出纳员岗位模块;模块三:往来账会计岗位模块;模块四:材料会计岗位模块;模块五:固定资产会计岗位模块;模块六:筹资与投资会计岗位模块;模块七:销售会计岗位模块;模块八:成本费用会计岗位模块;模块九:财务成果会计岗位模块。

3.教材编写注意的问题。(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把知识学习、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2)教材内容要充分体现典型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要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3)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强调知识性与操作性相融。教材突出岗位实用与创新,避免把职业能力的培养简单理解为单纯的重复操作练习;(4)教材内容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保持与时代经济发展同步。力求语言真实、语法规范。

(二)会计岗位仿真模拟实训室建设

根据教学改革需要和会计工作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需求,建设会计岗位仿真模拟实训室,以营造会计岗位工作环境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建成具有模拟仿真会计岗位工作场景的实训基地,成为校园培养与就业上岗无缝对接、零适应期上岗的摇篮。

会计岗位仿真模拟实训室的功能:出纳员岗位模拟训练、往来账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材料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固定资产与证券投资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成本费用会计岗位模拟训练、财务成果会计岗位模拟训练等,各岗位实训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条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来源和保障课程活动的设备、材料及具体途径等。也可概括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但不是课程活动本身。作为《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包括:

1.除教材开发外,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和学生参与素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教与学的渠道,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如利用幻灯片、音像制品、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2.与校外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作为《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的条件性课程资源。既满足学生实习、教师科研的需要,并在合作中提高了教学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同时为企业提供了财务咨询和服务,彼此在协作中求得双赢。另一条件性资源的表现形式是院内其他系部的实训条件、校办企业及校内财务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训空间,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过程的认知感和岗位适应性。

(四)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应采用量化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为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最终达到课程目标。教学评价一是要针对每一岗位工作过程,采用现场实景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二是要针对不同岗位的综合技能要求,采用综合模拟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2.提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即会计岗位综合业务测试和财务管理能力测试等。如对企业中存库材料不慎丢失而引发的相关税费的业务处理,进行现场业务处理能力测试,此为材料会计记账与涉税业务处理能力的综合测评。再如岗位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设计、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操守的判断等则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测试。关注学生业务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使会计专业的学生成为“技术娴熟、业务精湛、依法纳税、不做假账”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3.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工作的反馈作用。通过教学评价,了解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4.积极与院系两级督导配合,使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日常化、制度化。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开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构建一个符合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为先进的专业教学标准。教学标准是在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会计岗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开发课程,针对课程开发而制订的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是教师的教学指南。可见,专业教学标准是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基石。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构建 烹饪工艺和营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58-03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经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如本科院校开设高职教育、大专院校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型、民办院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为各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如今,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与数量逐年下降明显、毕业生行业就业率逐年下降严重,与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逐年增加,竞争到了白热化等形成鲜明对比,冰火两重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瓶颈,亟待进行一次深入的教育改革。以烹饪与餐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例,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在反思存在问题,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同时,迎来了一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2007年全国高职高专示范性院校建设拉开序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原则、基于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课程建设思路、“做中学、学中做、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等的提出,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核心课程一体化”理念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知识分类,即学科分类;二是社会服务对象或领域的分类,即职业分类。{1}高等教育的专业是为学科发展而设置的,是为满足培养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人才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而高职教育的其专业有别于“学科专业”,主要是“技术专业”。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不像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强调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相关联的有关知识、技术和能力。技术专业知识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2}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比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见表)。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改革为试点,将实际就业工作岗位和任务所需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等量化为具体指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对接,形成量化指标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围绕量化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指标,规划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知识、工作流程、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内容,形成能力递进式的模块化专业学习领域;围绕能力递进式的模块化专业学习领域项目任务,整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模式等,使核心课程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各阶段模块化的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达到专业能力整体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各个项目任务的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是遵循“工学结合”原则,是基于工作过程能力的核心课程实现模块化项目化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是改变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彼此分割不衔接、课程教学目标偏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教学脱离社会实践需求等问题的一次颠覆性创新。以全国示范性旅游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为例,旨在探寻适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达到真正提高学生专业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核心课程一体化”理念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近年来,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建设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许多专业建设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正在探索之中,在专业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忽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忽视人性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3}专业建设与发展脱离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模糊,教学方案和执行难以到位;专业招生盲目扩大,教育资源与学生数量难以匹配,加之传统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影响,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不大,不能及时根据社会行业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等等。

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是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成果,是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专业课程彼此分割不衔接现象,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集中到人才培养目标上,围绕基于工作流程学生能力培养上,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整体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因此,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专业毕业生在行业中的就业率、稳定率和发展率,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三、“核心课程一体化”理念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量化

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概括地说,在界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考虑人才层次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和一线性等。{4}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要求,在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等方面确立明确的量化指标,有助于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有助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统一。

“核心课程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形成新型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的基础。改变了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在关注“会做”即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把焦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潜能,更关注学生在实践实训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观念、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形成“做中学、学中做、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专业基础理论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专业实践教学创造条件,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上则以行业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具体工作流程为标准来设计工学内容和方式,强调“做学一体”,强调“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工学过程,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缩短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期。①

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理念,形成不同阶段能力递进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块,即由专业教学团队将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组合成学目标、学模式,去完成同一项目任务不同子项目任务的教学内容。因此,按照社会行业的职业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基本服务面向,基于社会行业标准,以专业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为培养目标,建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形成富有特色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在该领域某一从业岗位(群)应有的专业知识、动手技能与职业素质,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改变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界定现象,即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量化,形成清晰、可操作性、容易检测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一到一个可以量化培养指标,结合就业岗位能力与技术要求,量化能力指标。如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则以烹饪与餐饮行业就业岗位的宴席设计、策划、生产、服务、管理、销售为核心任务,通过对核心任务内容分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不同阶段能力递进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块,并将各阶段的项目任务按核心课程分为若干子项目课程内容,并量化各项指标和要求,以实训指导手册形式落实和检查教学质量与效果。围绕量化指标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统一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将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整合成一体化课程体系。

四、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核心课程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1.课程体系构建基础。普通高校专业建设的一般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专业建设中尤为注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与它主要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契合的。{5}相对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开放性,受到社会行业变化的影响,这与其为培养满足行业企业岗位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职能相对接。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6}基于行业企业岗位能力为导向,面向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所需知识和技术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因此,在研究内容上,从行业标准入手,系统分析行业标准要求下的专业所面向的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行业要求和学生素质提高,针对性设置课程群。在研究视角上,在借鉴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理念与方法(基于工作过程、基于能力本位、基于工作岗位、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基于行动导向)的基础上,尝试融入行业标准的概念,使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②

2.课程体系构建突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设置的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传统、理论和实践脱离等现象。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大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为传统普通高等教育和大专院校转型而发展起来,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沿袭了高等教育模式;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须、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从事教学师资片面地强调教学,忽视教学与研究,并因长期脱离行业,缺乏实践经验,导致理论和实际脱离,人才培养无法满足行业需要。

高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较高层次教育类型,是适应社会行业发展而设立的一种专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对于培养第一线应用性、实践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应适当侧重科技,即侧重第一线的生产技术、建设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的教育。{7}因此,高职课程必须以专业实践课程、实训课程为突破口,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突出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型、应用型、基层一线性等特点。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类型所决定的,是特色所在。

3.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始终贯彻“能力本位”原则,围绕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由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选修课模块组成的理论课程体系。

(1)前瞻性原则。人才培养应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对本专业未来经济发展态势、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作出准确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开展课程体系设计与编排。

(2)多元性原则。针对社会对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的需求,即职业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努力开发多元化课程,如开设必修课、必选课、任选课、生产性实训、社会服务等。

(3)基础性原则。课程改革本着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增强学生潜在能力,设置社会行业基础性课程为本,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强化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基本操作规范的训练。基础理论课程明确定位于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在教学大纲的制作过程中,把本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主要建立在以烹饪专业基础理论为主的知识平台上。

(4)实践性原则。在课程体系构成中,依据专业职业岗位(群)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转换为专业模块课程,构成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结构。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每一课程模块由三门以上的课程组合,并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在其中,使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得到相互渗透。

(5)灵活性原则。课程改革在注重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理论研究结构组合的同时,更加突出客观实际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和机会,安排实训课程,除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教学项目任务外,利用学校各类接待、节日宴请、重大活动以及专业教学汇报等机会,与实践教学结合实现具有实战性的实践教学,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实践表明效果非常好。

4.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结构。

(1)目标体系。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为例,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的建设内涵,构建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即以专业的实践教学核心课程为核心,围绕专业能力递进的三阶段的专业核心教学模式,形成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以项目任务引领方式,融合所有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块,将核心课程教学目标统一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轨道上,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核心课程一体化的项目任务课程体系。

(2)内容体系。根据行业对人才要求,围绕专业目标体系,拓展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专业人才培养四个方向,如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中餐、西餐、中西点、服务与管理四个方向。围绕四个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注重专业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培养、专业操作技术与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技术创新和餐饮管理创新能力培养等项目任务课程组合的三个能力递进性的教学模块。以项目任务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各阶段项目任务整体内容的设计、组织策划、菜单与菜肴设计、菜肴生产、成本与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能力和服务管理能力等内容体系,使学生在各阶段对完成项目任务具有整体观念、团队观念,对工作流程、各环节要求、人员协调、问题处理、菜肴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能力有整体提高。

(二)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特色,强化“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建立模块式专业综合能力鉴定标准,面向国际、依托行业,达到培养擅长烹调技术、具有科学配餐、服务意识与创新工作能力的应用性技术与管理人才改革目标。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加以阐述。

1.加强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拓宽专业课程教学时间与空间。专业的公共必修课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必修课程外,其他公共课程均采取灵活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更多时间与空间。

2.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的突出特征,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针对专业特点,在教学安排中,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按培养基本技能、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的不同目标设置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按专业职业技术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划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专业管理与创新技术模块。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模块化、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内容任务化,并建立阶段性专业技术能力检验标准,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以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量,引导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创业实践。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战,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战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指导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

因此,通过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在专业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专业氛围,通过实践教学、生产性实训、各类宴会接待、大型教学成果展示、学生创业活动以及参加全国、地方各类技能比赛,使学生综合素质、技术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构建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循环构建的良性机制

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均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开发,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并根据各学习领域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划分各教学阶段的模块课程,即能力递进式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设计思路,通过对各专业职业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教学各阶段工学项目模块课程,进而转化成为单元模块课程,构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体系(图略)。

总之,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探索高等烹饪职业教育改革的一次创新。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需自始至终强调对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教育,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特别强化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在专业知识教育上:以满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需求为准则,强调实用性、专业性,突出高职特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做到基础够用、专长突出、技能娴熟。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突出核心的专业单元模块课程;课程安排力求循序渐进,考虑专业教学的常规性和双证融通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上,关注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以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具体工作流程为标准,来设计工学内容和方式,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工学过程,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缩短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期。在教学方法上,对于核心课程模块实行行动导向教学,强调“教学做”合一,打破原有实践与理论分开授课的缺陷,实行理论实际一体论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较快适应岗位能力。因此,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解决高等烹饪职业教育中理论课程与实践结构性问题、专业各核心课程教学目标统一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新型实践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方法,有助于高等烹饪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烹饪与餐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注释:

{1}李建求.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3(4):75-79.

{2}张海峰.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3(7):18-20.

{3}钱理群.强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离是一种倒退[N].中国改革报,1999-6-2.

{4}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89-92.

{5}张正国,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3、4):34-36.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教育与职业,1999(7):4-8.

{7}王慧华.部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堪忧[N].钱江晚报1999.6.22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7)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据库;课程群;教学改革;立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66-03

创新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重要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转变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应优化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创新思维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数据库是计算机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贯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各个层次,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目前占整个计算机应用的70%以上。但对数据库相关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1]:①只注重单门课程完整性,课程间缺乏交叉融合,未将环环相扣教学内容合理划分、优化整合,导致课程间教学合力不足、教学内容重复、遗漏、衔接不畅等问题。②重理论,轻实验,且实验单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实验关联度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③实践环节重不够、呈现碎片化,特别是数据库实践教学体系中还未考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应用需求,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学生缺乏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④教师授课各自为政,忽视沟通与交流,理论联系实际不足,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从系统工程和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视角着手,把数据库类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相近、渗透、互补的多门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优化整合,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优势互补而又彼此独立的连环式数据库课程群体[1],进而获得具有整体优势、资源共享的有机整体,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本文依据教育理论与规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数据库相关课程统一规划、相互协调,对如何构建数据库课程体系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讨,以有效解决目前该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库课程群建设原则与思路

明确数据库课程群建设目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审定数据库类课程内容之间的层递性和关联性,注重内容间交叉融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数据库课程群的各知识点串联或并联成一个有机网络,根据侧重点不同重新分配学时,以综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数据库课程群是个动态系统,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动态调整数据库课程群体系,使其适合社会需要。

瞄准专业定位,以数据库原理为核心,向外辐射至数据库工具使用、数据库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相关课程集合,主要包括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技术、数据库课程设计、大型数据库以及数据库为基础的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中间件技术、Web程序设计、MIS项目管理、毕业设计、企业生产实习、实训和就业等,其重要任务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

二、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据库课程群体系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据库课程群体系建设是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课程逻辑联系为纽带、规划好课程群涵盖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修订教案,开发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将各课程知识点、相关理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科研项目点、线、面有机联系起来,建设具有集约化、系统开放化、成员团队化、连环互动性(师生、师师、生生可实现连环互动)等特点的课程群体系。数据库课程群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建设内容繁多,但最重要有以下几点:

1.数据库课程群体系构建与划分

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背景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应用型人才需求,研究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据库课程群中课程间的层次性、逻辑性、递进性,注重技能培养,优化课程设置、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实现数据库课程群体系中相关课程的组合优化,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且适宜于应用型本科院校IT类人才培养的数据库课程群体系,实现数据库课程群体系中相关课程的优化组合。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其数据库课程群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数据库课程群体系构建与划分原则,将数据库课程群体系划分为三个递进式层次,即基础理论层、综合应用层、高级应用层,具体如下:

(1)基础理论层。该层主要学习数据库基本原理、基本操作以及MS SQL、My SQL等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原理及操作,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数据库创建、备份与恢复,数据的增、删、改、查、权限控制,存储过程、触发器、游标等数据库基本操作和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技能;理论和实践课结束后,以1-3人为小组进行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编程、测试和部署一个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以巩固数据库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应用层。该层次主要学习Java、C#、、JSP等开发工具及项目开发流程,对具有一定复杂度的Web应用系统进行的设计与开发,而实验教学以综合性、设计性为主,主要让学生熟练Web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和数据库应用实践,强化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分析、设计和部署能力,最终使学生及其小团队研制出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综合性Web应用系统[2]。

(3)高级应用层。该层次主要是通过生产实习(工程训练),引导学生做一个贯通信息感知、数据可靠传输和应用服务等三个层次的中型数据库应用系统,扩展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课程前沿理论与技术,加强学生对数据库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熟练使用。

2.数据库课程群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立体化教学模式[3],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注重夯实基础理论,灵活运用综合性知识,突出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构建数据库课程资源网络平台,提升课程共享性、开放性和普适性,优化调整“教”、“学”、“做”的过程[4],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立体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3],具体方法及措施见图2。

(1)始终贯彻“知行合一”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在认真优化计算机相关专业数据库类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基础上,采用CDIO工程教育倡У摹白鲋醒А焙汀盎于项目教育和学习”新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结合实际项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理论一验证一设计一综合一实训”多层次理论实践教学模式[5-6]。通过把教师科研成果、计算机相关新技术及国内外相关新实验相融合,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工程训练四个层次[5-6],并以设计性、实训为主,突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2)创设典型的计算机系统应用案例。创设的计算机系统案例至少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用户业务需求、系统分析、功能设计、编码测试等部分,每个案例剖析和讲授至少2学时,讨论至少1学时,使优选的教学案例不仅要体现专业特色,还要涵盖教学知识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

(3)改进与完善授课手段,实现分层次、立体化教学。在深入研究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黑板、网络信息、移动APP、微课等手段改进课程讲授方式,集实际典型案例、学科前沿技术、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技术与素质培养为一体,实现授课手段立体化,全方位提高学习者自身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

(4)强化“交互”和学生参与,建立分组讨论和成果汇报答辩机制。交互是数据库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因素,是师生间双向交流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授人以渔”的教学思路,设计交互式教学场景,使学生协同分工,多渠道检索相关资料,撰写专题研究报告,建立“交互式”或“分组式”讨论和成果定期汇报答辩机制,共同创造创新氛围,培育学生多向交流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意识。上述措施有效增强了学生参与度,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度[4-5]。

(5)建立数据库课程群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多渠道线上线下师生交流与互动。借助Web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把课程组成员多年教学大纲、教学动画、拆解的科研项目案例和精美课件等教学资料进行分类梳理、优化和整合,建立数据库课程群资源共享平台,课程组成员通过E-mail、QQ群、微信群、移动APP、论坛等多渠道线上线下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答疑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数据库课程群教学效果。

(6)行业技能竞赛融入教学,以赛代练,以赛促教,激发学习兴趣。密切跟踪并介绍云计算、大数据、社会网络分析、NoSQL等与数据库相关最新前沿技术,开阔学生视野;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中国软件杯”、“蓝桥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等竞赛,及时修正和调整综合性实践项目或案例,合理布置项目任务,在多个教师综合指导下,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方式,确保小组项目有序开展。这种将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以赛代练模式,不仅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直接与企业需求对接,还能大幅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防止所学技术与行业需求脱节,为今后就业奠定项目研发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加强数据库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数据库课程群建设的主力军和人力资源保障。在课程群负责人的带领下,每个成员都要高屋建瓴,具有对数据库课程群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融合优化的能力。为此,可通过多次课程组研讨、成员自身知识互补性学习、到兄弟院校走访、专业技术培训机构再教育等方式,加强数据库教学团队建设。只有施教者拥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设出具有一定创新思维的教学素材,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4.改革考核方式,注重阶段性评价

改革传统的考卷定“终身”考核方式,加强学习阶段性评价,如在理论和实验课堂上可通过回答问题、专题讨论、作业质量、计时完成实验操作、前沿性技术总结、系统演示与答辩等措施加大平时考核比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等能力,使传统的“要我学”填鸭式教学模式向“我要学和我要创业”等新模式转变,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积累,重视自学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培养。此外,引入企业实习实训评价、同行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与学效果评价机制,实现评价形式多元化和动态化,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向与方法等,提高教与学透明度、应用度,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效果更好。

本文提出了创新型数据库课程群建设体系,并从改革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团队、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讨论了数据库课程群建设主要内容,构建了多平台、多手段、多层面渐进式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数据库课程群的各知识点串联或并联成一个有机网络,克服了原数据库课程教学的诸多不足,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奠定了一定基础,为类似课程群教学改革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双印,徐龙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56-58.

[2]徐龙琴,刘双印.“教学做一体化”的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24-25.

[3]刘闪.基于CDIO理念数据库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电脑,2013(11):65-66.

[4]解迎刚,王志良.“物联网与信息服务”立体化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78-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