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4 10:41:20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篇(1)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市场;稳定发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与投资者投资意识的不断提升,证券投资基金成为如今证券市场的核心构成环节。因为证券投资基金的资金筹措方式具有较为独有的特征,在资金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基金管理人员大多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投资与资金管控能力和经验。这诸多正向化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力证明了证券投资基金借助证券市场可以获得一定的效益。

一、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稳定的关系解析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整体介绍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募集资金形成独立的基金财产,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投资工具。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专家进行专业化管理证券投资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运作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实践经验,提高资产的运作效率。2.投资费用低投资者是通过购买基金而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的。由基金管理人来具体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进行证券买卖活动。3.组合投资,风险分散投资人只要买了一份基金,就等于买了几十种或几百种股票和债券,分散了风险。4.流动性强封闭式基金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或者柜台市场上市交易,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可以直接进行赎回变现。5.收益稳定基金的投资者按照持有的“基金单位”份额分享基金的增值效益,收益比较稳定。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为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目前我国的基金主要投资与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非公开发行股票、国债、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资产支持证券、权证等。经过数十年的全面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已逐步演变成为核心的投资模块,其迅速扩张的势头甚至已经展现出欲取代以中小型投资为核心的投资市场模式,所以能否在相关规定允许的范畴内开展行之有效的投资,对证券专业市场的长期发展无疑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二)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性关系解析

在国内的专业证券市场之中,证券投资基金便是最为核心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证券专业市场稳定的影响核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效应与证券专业市场平稳性的关系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将相关投资方的非集中资金进行有效的聚合,因此自身的运作能力非常可观。因为基金所运作资金的体量通常较大,在运作阶段需要极为谨慎,并且由于基金更为关注价值与长期投资,因此通常对上市公司开展专项的解析,全面吸收一定程度上被低估的股票,将高估的股票进行卖出操作,以有效控制证券市场产生比较大的波动性。不过由于基金的运作规模较为可观,因此无法排除其会产生操控市场的违规行为,从而造成证券市场波动的进一步加剧。2.证券投资基金专业分工优势与证券专业市场平稳性的关系证券投资基金本质上是金融市场专业化发展的产品,证券投资基金配备有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人员,此类人员都具有着较为丰富的投资经验,对于资本市场的专业化探究也较为深刻。倘若公司基础面产生改变,相关的信息可能会导致证券市场的股价产生剧烈波动,而证券投资基金因自身信息运作开发成本和技术把控难度相对较低的显著特征,从而可以更为精准化地把控信息优势。所以在专业证券市场当中,基金一般处于优势地位,因其可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这也有效推动了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运作。不过证券专业市场自身的不确定性,还会让套利活动存在着显著的风险性特征,基金成本和风险也相对较大。这需要借助自有的技术方面优势,来预判投资者今后的买与卖的普遍行为,造成股票价格尽管很高,但仍然会持续购进股票,以进一步提升股票的价格,从而出现高估股票的情况。3.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关系与证券专业市场平稳性之间的关系首先,证券投资基金属于间接投资,有别于直接投资,存在着委托的关联性。证券投资基金的拥有者将资产交付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投资,此种委托关系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因此需要借助基金有关的内外部管控机制对风险进行有针对的防控。有效的管控机制可以保证基金管理人依据委托人的利益开展相关的投资决策,同时其行为对于其他投资人员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这对于推动证券专业市场的稳定性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4.证券投资基金的组合投资模式与证券专业市场平稳性之间的关系投资组合是证券投资基金经常运用的投资方式,其借助创建有针对性的投资组合来达到收益与风险互为平衡的效果。此种投资方式对于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性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证券市场有效性、股票投资价值等环节出现负面影响,则势必会导致此种投资方式的作用力大幅度下降。

二、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专业市场平稳发展的作用解析

(一)基本分析法推动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发展

在探究证券投资基金的具体阶段中,基本分析方创建行之有效的分析结构,以保障分析机制与解析框架体系有关新型的关联性都可以得到全面落实。在证券投资基金分析法的体系之中,公司价值是最为基础的探究基础,相关的探究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统筹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专业内容,同时落实投资学的相应要求,整体化解析公司现阶段的运作情况与发展前景,对公司内部的价值开展科学评估,从而融合影响股票价格的全局经济趋势,立足于相关解析,以期对被探究的上市公司安全范围等进行全面的估算与评定。与此同时,在证券投资的基金体系之中,可以规范化筹措体量可观的资金,以更好支持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可以让融资或资产重组中具有否决权,让公司的治理情况与公司所有权结构之间可以形成较为有效的互动关系。换而言之,公司内部的有关所有权结构对公司日常化治理的运作机制与运作目标皆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上市公司只有持续提升其运作水准,才可以形成有效的公司运作机制与基金收益体系之间的有效循环。例如,运用较为普遍的方式包括有指数型基金、价值型基金等。立足于此,证券投资基金的基础解析方式便是为投资者在挑选具体投资项目后创建长效性投资行为的根本,作为机构投资类体系。证券投资基金不但展现了机构投资的多样化运作目标,也可为公司内外部管理构架非常重要的平台,形成正向的互补与融合模式,为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技术分析法推动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发展

技术分析法相比基本分析法而言,最为显著的区别是探究的目标不同,在证券投资基金技术分析法体系中,会将股票的具体价格作为探究的基础,融合相关的基础证券专业学内容,依据股票市场的波动图像等基础类数据作为参考,对市场今后的走势做行之有效的预测,同时科学化评定存在的价格波动趋势。需要尤为关注的是,在技术解析具体运用的阶段,市场的最终交易价格、市场内部的成交体量变化等都是非常关键的探究数据。有关的投资专业人士需要对其开展系统化的解析与探究,从而针对指定问题创建相应的专业化技术解析理论。现阶段,在相对成熟化的技术理论当中,比如技术指标理论、切线理论等都成为涉及面较为广泛的理论模型。在技术解析机制创建之后,有关的专业工作人员便会对市场行为开展评定,也就是市场行为可预判,具体的走势便可以依据定量解析形成有效的预测。在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过程之中,机构投资队伍持续扩张,且投资结构也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也切实改变了散户占据相对较多盘口的投资运作现状。也因为证券投资基金的技术解析方式极为专业,同时展现出专家模式,可以在充分保障信息资料数据相对完善的基础之上,运用合理化的投资方式来有效指导具体的投资行为。所以,证券投资基金不仅可以保障中小投资者进行专业化的投资服务,同时也可以有效引导证券投资基金机构树立较为正向的投资理念,以顺应不断变化的投资市场,全面落实证券投资运作的可管控性与平稳性目标,在具体的发展历程中推动证券专业市场达到较为均衡的状态,以更好发挥调控功能价值。

(三)演化分析法推动证券专业市场平稳化发展

在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运作中,运用演化分析法可以全面探究股市的具体波动情况,它的基础理论依托便是演化证券学,将波动与生命运动特征进行有机融合,并且充分考究股票市场的变异性等,全面解析规律性要求,从而维护探究的实际价值与优势。需尤为关注的是在证券投资基金运用演化分析法开展判定的阶段中,需要全面依据数理模型与信息终端数值模拟体系,有效运用市场数据实时化追踪多样化类型的基金空间,以切实保障直观解析的有效性,并且,将基础性信息与投资者投资信息进行第一时间的公布,基础性投资之中需要设计证券的估值、运作并创建有针对性的举措等,可以创建基础性数据解析结构与对应的解析模型,从而显著提升数据融合信息的完善性。值得深入关注的是,在信息化演化分析的基础之上,便可以有效为投资人给予更为合理化的认知角度与观察解析指导。举例而言,在证券投资基金的专项管理项目之中,开放式基金便可以在每日对净值变化开展有效的披露,同时在所有季度中,都需要集中公开持仓的基础化结构与实际的投资数据解析项目等。证券投资基金的演化分析法,创建更为合理且完善的观察视角,这也为证券投资基金赋予了较为清晰的逻辑解析架构,同时更为相关投资者创建了优异的空间判定依据,显著提升了投资解析阶段的完善性与实效性,以切实保障信息的可靠性且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在专业证券市场当中,演化分析法为投资行为资源调配给予了关键的保证,可以为证券投资基金机构同时提供全面提升合理化投资效率与资源调配效率的改进建议,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证券专业市场的长期良性化发展。融合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的具体特点与相应的发展需求,其的关键价值便显得尤为突出,其作为核心的机构投资者是保障市场平稳化运作的基础支持,也可以为其和谐进一步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不管是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亦或者是演化分析法,都是互为贯通的,依据交叉化运用互为验证,以实现全面的推进。正是因为投资金额本身的份额相对有限,所以,运用多样化投资结构与管控模式,以全面提升其富集水平,切实维护好证券专业市场管控运作的实效性,全面落实整合较大规模资金的相关方针与政策,健全了利益共享与风险共同承担的集合性投资规划。伴随着如今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张,倘若想要切实从本质上健全机构投资者的整体市场价值,便需要对市场运行趋势开展明晰的把控,融合资源新型与运作维护管理举措。专业市场中的有关投资机构在证券专业市场中开展激烈博弈,在多项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市场之中的相关问题便会陆续出现,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阶段也会面对投资市场内的不对称情况等,倘若实现整体化有效发展,则需要对价格差异化等问题进行第一时间的调整。依据市场运作的具体发展需求,证券投资基金有效展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在融合资金结构与投资框架体系的基础之上,为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化发展方面给以关键保障,以更好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并全面推动证券专业市场的繁荣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专业市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证券投资基金需要进一步展现出其独有的价值,在充分融合管理流程的同时,展现出自身的具体机制,转变以往的投资运作理念,对投资取向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创建更为多样化的市场投资类型。与此同时,相关维护管控工作的全面落实,也可以有效为证券专业市场赋予正确的走向,健全其机制化与结构化功能,推动证券市场平稳化发展的同时,也可有效为我国经济长期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传捷,袁照珺,卓坤霖,等.浅析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作用[J].时代金融,2017(23):210,214.

[2]谢冰冰.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证券投资基金的关联性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3):89-92.

[3]刘峻.试析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预防策略[J].中国市场,2019(27):51,53.

[4]魏浩成.我国当前证券投资基金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6(27):101-102.

[5]罗琳鋆.浅析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作用[J].全国流通经济,2019(22):157-158.

[6]樊纪明.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运行的价值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S1):91-92.

[7]孟真真.浅析证券市场与证券投资基金的关系[J].商展经济,2020(11):44-46.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篇(2)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模拟教学;全程跟踪实训

《证券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也是金融专业中与证券市场联系最紧密的课程。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改革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学》课程不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都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以优化学生的相关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从证券投资学的课程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有关证券投资学教改方面的建议。

一、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新特点

首先,证券投资学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它综合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投资学、财政与金融、会计、企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投资者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这就致使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在学的时候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构架,否则理解知识的难度就会加大;其次,证券投资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一方面证券投资理论来源于证券市场的总结归纳,证券市场是一个充满机会与风险、信息时效性强、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更是具有很多新的内容需要更新和学习,如国有股减持、QFII、QDII、ETF、LOF、权证、股指期货、央行票据、可分离交易债券、融资融券、市价委托、大宗交易、开放式回购、中小板市场、三板市场等。因此,学生需要根据现实中证券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的总结并不断寻求中国证券市场运作中的规律。最后,证券投资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往仅注重书本理论的讲述而脱离实际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证券投资操作的知识和技巧的。在现代,网络资源丰富,模拟软件是实际操作成为可能的条件下,将学生带入到投资环境中,以投资者的角色进行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干中学”,实践中掌握理论并学以致用,这才是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

面对该课程的新特点,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代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需求,如果不加以改进,后患无穷。

二、传统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多数高校开设证券投资学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课时量较多,则会少量安排实践课时,如果课时量少,则可能全部的教学皆为理论教学,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听课时觉得理论抽象、难以理解,慢慢地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学完之后就只懂得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很差,这就与证券投资学以致用的目标相背离了。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在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我们多数采用的是“粉笔+教材”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是尚且可以,但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需要看大盘才能理解理论知识。这些图表想在黑板上画出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结果造成老师讲课空洞、乏味,学生也是被动地接收,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听课效率低下。

3.教学内容及知识更新滞后,跟不上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创新步伐。自2005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基本解决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问题,各项证券市场的基础制度安排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新的投资工具大量推行上市,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投资主体,这一系列的变化都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紧跟市场变化。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改变传统讲授模式的有效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证券市场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其对影响证券市场行情的重大事件和信息的敏感性,为能主动扑捉投资机会。规避风险奠定基础。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的案例;其次,比较系统而简明地讲解所需理论知识;最后再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提出问题,使学习者明确本案例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模拟交易教学。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证券交易模拟需安排五大实验,包括证券交易模拟实验、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验、形态分析实验、技术指标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实验。基本思路:首先,选取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全程跟踪,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证券投资者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而通过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其次,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最后,结合单元和热点的实盘讲评。这部分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3.小组学习和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小组学习和讨论方法,让学生集思广益,运用各自掌握的专业知识,大家互相辩论,在辩论中论点论据日益成熟,并最终达成共识。在这种近似真实的社会职业交往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实践,都将有效地建构起职业教育所要求必备的能力。

总之,经过教学改革,我们想要达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用中学,学后再总结理论,提升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篇(3)

GEYR策略股票债券配置具体应用

GERY指标作为帮助投资分析工作人员对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进行有效分析的一种工具软件,其最早发现和应用都源于国外的股票市场。当前我国对GEYR指标在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上的应用也有一定的研究,但其侧重点主要集中在通过GEYR指标来研究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相互之间由于种种变化引起的对方发生变化的情况。具体来讲,当前我国在应用GERY指标对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进行相关分析工作时,仍然采用的是通过GERY指标来构建一个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变化趋势相关的研究模型,进而通过对模型的深入研究来发现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促进GERY指标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有效应用。

1GERY策略在股票债券配置中的具体应用

1.1构建GERY分析模型

首先,将GERY策略应用在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中必须以GERY作为核心因素建立一个关于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的以往变化情况和之后变化趋势的分析模型。关于GERY策略的分析模型构建方法有很多,包括向量自回归方法、马尔科夫转换机制方法等等,本文采用的GERY分析模型的构件方法主要是马尔科夫转换机制的方法。

在国际惯例上,构建GERY分析模型的数据采集一般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上过往十年之间的国债收益率以及股价指数的股利收益率等具体参数,并通过这十年之间各个阶段国债收益率以及股价指数的股利收益率作为GERY指标的具体数值。在这一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在构件GERY分析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以及其在相关政策的影响变化情况下综合获取相关参数,考虑到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以及时间长度,在加上我国的大型上市企业基本很少会颁布相关的财务报表之类的数据,采用股票市场的滚动阅读平均市盈率的倒数能够较为清晰也较为具体的反映出我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水平。同时,GERY分析模型在确定GERY的核心数值以后,应该对这十年之前GERY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一个具体而清晰的曲线变化图绘制,对相关时间参数、股票市场收益率以及债券市场的收益率等相关参数做好清楚的描述工作。

通过对GERY分析模型的构建,相关工作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曲线图中蕴含的主要内容:当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从高到低慢慢下降时,同一时间阶段的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将会维持在从低到高慢慢上升的过程;反之当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从低到高慢慢上升时,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将会保持在一个从高到低慢慢下降的过程。并且股票市场收益率与债券市场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变化情况将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这样就直接证明了,将GERY指标作为对债券市场以及股票市场进行相互关系分析的具体指标是非常有用的,GERY指标能够作为判断股票以及债券配置问题的一个有效的识别指标。

1.2构建其他的GERY模型对马尔科夫转化机制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在对GERY作为核心指标构建马尔科夫转化机制分析模型以后,还需要对该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应用,并且采用其他建造模型的方法建造新的GERY分析模型,对马尔科夫转化机制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优化GERY指标在股票债券配置中的应用。在对马尔科夫转化机制模型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GERY分析模型重新构建为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以及AR1-GARCH(1,1)模型来分别验证和分析。其中GERY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的深入研究是将之前GERY模型构建过程中使用的诸多参数进行深化的数据挖掘行为,并且将GERY数值在股票市场收益率以及债券市场收益率的相应变化参数进行分析,分别构建只有GERY数值和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模型和只有GERY数值和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模型,对这两个分项模型进行观察和计算,对同一时间阶段GERY数值的变化情况以及股票市场收益率和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相互验证与参考。

而AR1-GARCH(1,1)模型的构建则是采用在马尔科夫转换机制模型中使用过的数据再次构建一个GERY分析模型,并且对GERY分析模型在未来短时间内的数据变化情况以及在GERY数值变化以后相应的股票市场收益率和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情况作出预测,根据预测结果与实际参数变化情况进行相互的验证,进一步的判断GERY数值在股票债券配置过程中的应用是否合理以及有效。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对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不同的投资转换策略来验证GERY数值的变化情况,对GERY数值在相关投资策略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化情况做一个清晰直观的描述。事实上,经过对GERY数值马尔科夫转换机制的分析模型以及对AR1-GARCH(1,1)分析模型的具体情况进行验证,可以很直观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GERY马尔科夫转换机制分析模型的结果中,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从由高到低转换成为由低到高的次数极少,同时累计投资策略收益也很更多更明显;而在AR1-GARCH(1,1)模型的结果中,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之间的转换次数将会更多更复杂,同时投资策略获得的说累计收益也会比较少。从而得出GERY马尔科夫转换机制能够以其更简单、更清晰、更多经济收益的优点适合用于中长期的股票债券配置策略中。

最后,对GERY马尔科夫转换机制分析模型的结果进行最后的细化,对影响到股票债券配置结果中的时间迟滞以及资金流动性等问题进行相关的考虑,可以断定在GERY马尔科夫转化机制的策略中得出的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情况也是有一定的延迟性,将其时间稍微延长到后面一些,可能使用GERY马尔科夫机制分析模型在相关的投资策略下取得的经济收益还会更多一点。

2结语

综合来讲,GERY数值作为构建GERY分析模型中的核心因素,能够对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之间相互变化和相互影响等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对股票以及债券之间的转换策略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投资分析师获得更多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篇(4)

1990年12月,我国第一个证券交易的集中场所正式形成,即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的证券市场,在过去近三十年间高速地发展。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2017年经营数据显示,131家券商当期实现营业收入3 113.28亿元,总资产为6.14万亿元,托管证券以及资金总额近58万亿元。

但相较西方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仍存在整体水平较差,投资者素质较低,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各种风险因素依然干扰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股票市场的波动尤为突出。近三年间,我国股票市场出现更为频繁的涨跌变动,经历新机制的运行废止。2015年,股票市场在两个月之内,从最高时5 178点跌至2 850点,下跌幅度近45%,两千余只个股遭遇跌停。2016年元旦,中国证券市场实施熔断机制,旨在减少市场波动,控制系统风险,但其运行效果不佳,出台仅一周就暂停实施。此后,股票市场长期低迷。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在金融领域,要努力做到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有效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多方主体共同配合才可实现。券商活跃于证券市场,既是连接证券发行企业以及市场投资者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与纽带,又是维持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保持市场稳定性的关键主体,有效防范其发生风险是降低市场总体风險的必要举措。

由此,本文首先对研究券商风险水平影响因素及券商资产配置、资金管理的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为后文有针对性地评价券商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其次引入因子模型,以证券公司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为指标进行建模,并说明本文数据评价标准及设立相关依据。在此基础上,对31家上市券商2015—2018年上半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模型嵌套,基于总体分数排名,选取两家代表性较强的券商就流动性风险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全文,为券商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结合新修订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中的风险控制指标,即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创新性地运用因子分析的思路构建券商流动性风险管理评价模型;(2)风险指标中涉及核心净资本、优质流动性资产、风险资本准备等数据,为从资本运用角度评估券商风险提供新的思路;(3)在此理论基础上,将31家上市券商2015—2018年上半年的年报及半年报数据嵌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对评测结果进行打分排序,据此选取两家表现优劣不同的券商对比分析,探究券商防控流动性风险以及保障资本使用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文献回顾

(一)券商风险影响因素以及风险管理方法分析

证券市场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致使其波动较为频繁。孟庆斌等[ 1 ]考察融券卖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卖空交易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李志辉等[ 2 ]创新构建尾市价格偏离模型以识别收盘价操纵行为,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研究得出收盘价操纵会导致股票交易成本上升和流动性下降。齐岳和廖科智[ 3 ]运用ICSS算法识别影响股市波动性因素,并构建ICSS-GARCH模型对影响股市波动性的事件冲击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就券商而言,其内部也存在各种风险。张家贞[ 4 ]分析券商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肖新华和刘冬荣[ 5 ]剖析了券商自营业务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证券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交易方式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李云亮和李翠薇[ 6 ]则采用了优化的VaR模型,对我国券商存在的自营业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李军和冉光和[ 7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券商各项业务中的风险按照严重性进行排序,发现时机选择风险、市场风险和体制性风险危害性相对较大。张婷[ 8 ]探讨了券商开展柜台市场期权业务带来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风险,提出了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建议。张静亚等[ 9 ]指出券商的承销业务存在市场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市场发售与审核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并从多方面提出可行建议。

在识别券商各项业务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刘增学等[ 10 ]提议建立包括环境、制度、风险监控与预警体系在内的风险约束机制,以防范和降低风险。田丽娜和李端生[ 11 ]在详细分析了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将风险管理技术应用于战略选择、培育风险管理理念,从整体视角管理关键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姚德权和鲁志军[ 12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特征,采取主成分方法改进Logistic概率判别模型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模型。

(二)证券公司资金配置以及资金管理分析

中国证监会新修订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提出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将视角聚集到证券公司的资金运用与管理方面。

邓淑斌[ 13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券商的资本配置效率,说明可通过现金资本赢余、基本赢余以及控股公司贏余三个指标来监测流动性风险。祝瑞敏和李长强[ 14 ]选取31家券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包括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在内的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截面处理,研究发现我国券商流动性风险与资本之间呈现负的显著关系。张道奎等[ 15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对于券商而言,具有较好失败预警能力的财务指标。林长青[ 16 ]研究我国上市券商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动态关系,借助回归模型发现二者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流动性风险普遍存在于证券行业中,券商可以通过优化自身资本配置来降低流动性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便使得流动性风险管理与资金管理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联。

国内学者对券商经营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类型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且对券商资金管理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多位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对优化券商风险管理评价机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面临日益加剧的国际贸易摩擦。“稳金融”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趋利避害,稳定发展。在此宏观背景下,迫切需要优化券商流动性风险管理,以控制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研究模型

(一)因子分析模型

1.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模型是指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由此可以有效减少变量的数目,数学模型表示如下:

2.操作步骤

因子分析模型操作步骤大致如表1所示。

(二)指标说明

2018年5月8日,修订版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提出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规定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如下:

(1)风险覆盖率(净资本/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100%)不得低于100%;

(2)资本杠杆率(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额×100%)不得低于8%;

(3)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100%)不得低于100%;

(4)净稳定资金率(可用稳定资金/所需稳定资金×100%)不得低于100%。

本文所选四个风险控制指标能够较好地对券商流动性风险进行动态及静态把控,从而形成总体的综合评价。基于券商日常经营情况,风险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以及净稳定资金率分别对净资本、公司优质资产产生的资金和可用稳定资金提出明确的比率要求,属动态监控指标,而资本杠杆率是由券商的资本结构决定的,属相对静态的监控指标。

2014年9月1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风险覆盖率低于200%或者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低于120%的证券公司,要求其杠杆倍数不得超过5倍,同时将暂停受理其创新业务试点申请。

结合《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国证监会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设置预警标准,对于规定‘不得低于’一定标准的风险控制指标,其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120%”,设定本文风险管理水平的标准如下:

(1)风险覆盖率不低于200%;

(2)资本杠杆率不低于12%;

(3)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120%;

(4)净稳定资金率不低于120%。

券商各指标值超过标准的百分比越高,则券商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小,但由于资金的过度留存,致使资本的冗余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反之,资本使用效率提升,流动性风险也随之增大。

券商经营指标值趋近本文标准,则该券商风险管理越完善。若券商各项指标值均高于本文标准,则需要进行二者差值序列的因子分析,最终得分越低,说明该券商风险管理水平越高;若券商存在低于本文标准的某项指标,则需要进行二者差值绝对值序列的因子分析,判定方法同上。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中的资本市场服务大类,剔除主营业务不属于证券行业的公司后,共得到31家上市券商。

选取《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中提到的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四个风险控制指标作为因子,具体时间为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数据查询自巨潮网各个上市券商的年度以及半年度报告。

数据缺失的财通证券、南京证券、浙商证券和华西证券四家券商需进行剔除,剩余27家券商。初步筛选后,与本文标准不相符合的券商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东方证券、方正证券、东吴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和东北证券。与本文标准相符的券商设定为第一组,共19家,与本文标准不相符合的券商设定为第二组,共8家。本文采用R软件进行后续的因子分析步骤。

(二)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27家上市券商各项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就均值分析而言,除流动性覆盖率较大程度高于本文标准之外,其他三个指标的均值结果均稍高于本文标准。就标准差分析而言,资本杠杆率的标准差最小,说明各家券商资本杠杆率差距较小,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差距较大。观察中位数以及各项指标最值发现,流动性覆盖率出现显著的极端值现象,最大值出现于2016年中原证券。

(三)检验

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是进行因子分析之前的必要步骤。一般有两种检验方式可以判断样本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即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1.KMO检验

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量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取值在0和1之间。一般认为KMO值大于0.5可以作因子分析。两组KMO检验结果见表3。

KMO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组样本适合采用因子分析,但第二组样本不适合。

2.Bartlett检验

Bartlett检验用于检验相关阵是否为单位阵,即检验各个变量是否各自独立。原假设适不适合作因子分析,当Bartlett检验的卡方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即p值<0.05时,表明拒绝原假设,适合作因子分析。两组Bartlett检验结果见表4。

(四)第一组因子分析

计算特征值结果显示,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观察碎石图可知,参考线之上有两个因子,因此选取两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公共因子是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四个风险控制指标的线性组合,数学表达式如下:

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后进行因子旋转,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5%和10%,作为风险评价模型中两因子的权重,计算因子得分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和排名见表5。

由第一组券商综合得分和排名可得,大部分券商排名的起伏较大,稳定性较差且上下浮动范围不定。综合四次得分及排名结果可知,广发证券较为稳定,且一直处于上市券商排名的前列,国金证券表现较不理想。查询原始数据后发现,国金证券资本杠杆率和风险覆盖率两项指标均较高。

(五)第二组分析

第二组中的8家券商资本杠杆率和流动性覆盖率均符合本文标准,但在某些年份未满足风险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两项指标的要求,具体情况见表6。

由表6分析可得,中信证券、方正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在近几年中风险覆盖率指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东北证券在2015年和2016年风险覆盖率指标较低;东北证券2015年的净稳定资金率指标低于本文标准,东方证券和方正证券2016年的净稳定资金率指标低于本文标准。

五、券商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对比分析

由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广发证券排名稳定在上市券商前列,而国金证券排名均靠后。因此,本文将广发证券和国金证券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一)风险控制指标综合对比分析

观察广发证券各项流动性指标值发现,风险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均接近本文标准,资本杠杆率和流动性覆盖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该券商在较好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同时,又对资本使用效率进行有效的保障。其各指标值见表7。

观察国金证券各项流动性指标值发现,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以及净稳定资金率三大指标均偏高。其中,资本杠杆率最为突出,基本达到其他券商的两倍,2016年和2017年均超过了50%,说明该券商虽然流动性风险控制较为严格,但其资本使用效率较低,其各指标值见表8。

(二)资本杠杆率对比分析

金融去杠杆和防风险已经成为国家宏观政策的重点之一,金融机构资本杠杆率指标得以迅速回升,证券业的平均资本杠杆降至3倍左右。

资本杠杆率的下调同时降低了券商的资本使用效率,2015—2018年上半年间,27家券商的平均资本杠杆率为24.81%。广发证券在各年间指标值均低于平均水平,而国金证券约高出平均值1倍。

券商可放杠杆的业务集中于自营、融资融券和股权质押,两券商三大业务在净资本中的占比情况见表9。对于三大业务在净资本中占比指标,广发证券均为国金证券的两倍。因此,要降低资本杠杆率,增大杠杆倍数,需扩大三大业务的规模。

(三)风险管理合规性对比分析

根据新浪财经的违规记录,2018年5月24日,国金证券违反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经查,公司衍生品部国债交易过程中投资决策和交易执行职能未实现隔离;投资管理部、衍生品部交易执行和风险监控职能未实现隔离;风控系统未完全覆盖各类风险、各类业务;母子公司风控系统尚未实现全部对接,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中国证监会发出整改通知,提出国金证券公司应在2018年6月30日前整改,完善内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风控水平。

而广发证券并无风险管理违规记录。广发证券是证券业内较早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券商,以国内外16家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的监管要求为核心,借鉴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并结合国内领先券商的做法,研究提出了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四支柱体系,包括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治理架构、风险管理机制与实践和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支柱和十五个核心要素,涵盖国内外最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并且实施落地性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广发证券还定期进行压力测试,评估公司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确保公司的风险处于可测、可控、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六、结论及建议

2008年4月23日,我国出台《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旨在通过制定规范条例帮助券商控制和化解风险,以保障投资者切身利益,促进证券业长足发展。证券业吸引公众投资数量多、聚集社会资本规模大,有效识别并防控证券业风险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流动性风险衡量四大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构建券商流动性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31家上市券商进行打分评估,并选取广发证券与国金证券两家券商就风险控制指标、资本杠杆率以及风险管理合规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地对比分析。除此之外,对比两家券商违规记录,本文发现风险管理合规性至关重要。据此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合理评估各项风险

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资,资本运作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风险与收益并存,收益水平越高,伴随的风险程度越高。券商是证券市场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从事的各项业务风险与收益并存,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因素。及时对其日常经营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控制和化解是实现最大化收益必要的途径,是维持证券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保障投资者合法利益最为有效的举措。

券商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等,券商需要及时识别、合理评估各种风险的影响程度并且预计损失,以此为依据计提风险资本准备。风险资本准备是指券商从业务款项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的资金数量,用以控制该项业务的风险。风险资本准备能够有效地弥补流动性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在危机发生时,也能维持自身的平稳发展。因而,券商需要在合理评估日常经营管理中各项风险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具体情况,针对各项业务适量计提风险资本准备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各项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散隔离,有利于提升券商防范风险的灵活性,增强其处置风险事件的应变能力。

合理评估券商日常经营中面临的各项风险,并且计提适量的风险资本准备同样有助于券商提升资本利用效率。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风险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流动性覆盖率均达到规定标准,这对公司的净资本、可用稳定资金以及优质资产产生的资金提出了相应数量要求,体现的是对券商资金应用的一种动态把控。合理评估公司内部的各项风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管理上产生的不必要资金占用,更能合理地运用资金。适当增大自营、融资融券和股权质押在业务中的比重,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需要有效控制新增业务的风险。当前,许多券商为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支持企业发展,纷纷出资参与纾困计划。券商为避免风险因素的发生,可单独设立专项资产计划予以实施,在遵循市场化操作机制的基础上,筛选合适进行流动性支持的投资目标,以此减少自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增大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

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另一个有效措施是增大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在一定压力情境下通过出售或抵(质)押方式,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快速变现各类资产。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流动性风险指标是流动性覆盖率,即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的比值,此指标值越高,说明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越充足,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越强。流动性储备是抵御流动性风险的直接来源,增大优质流动性资产的储备能够覆盖短期内现金的流出量,一旦证券市场上或者券商内部出现流动性风险事件,可在较短时间内将优质流动性资产进行变现,由此基本可以保障券商依然拥有足量的、稳定的、可偿付的资金。

欧美等西方国家普遍建有由现金和高流动性资产组成的流动性储备。以高盛为例,其全球核心盈余流动性组合约占总资产的20%,其流动性管理方式是预先估算流动性危机发生时可能出现的资金流出,并据此募集资金。

(三)动态监控资金并定期进行压力测试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篇(5)

【关键词】证券市场 超预期 市场理论 研究路径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1990和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相继建立,开始了我国证券市场交易的历程。1996年以前,内幕信息盛行,许多机构及其个人靠着内幕信息以及操纵股价获取大量利润,有名的如德隆系的唐万新,“万国教父”管金生等,他们的发家史充斥着资本市场的血腥与无情。随着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市场变得越来越有效,量化分析也开始兴起,机构开始招收大量做量化研究的人员来参与分析市场,以此展开交易获取利润。到了2000年左右,基本面研究开始盛行,特别是对于各行各业的分析与深入研究成了主流,如医药行业,钢铁行业,煤炭行业,等等。于是,各大金融机构又开始招收大批理工类的学生来做行业研究。到了2003年,QFII进入中国,开始在我国资本市场进行投资。QFII的进入带来了大量西方先进的研究方法,与中国特色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在2003-2005年,我国证券研究体系逐渐成熟,出现了大量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著作及其分析师。同时,金融工程和量化分析的流行,也开启了中国证券市场研究的新思路和新局面。

证券研究的知识体系要以金融为核心,同时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的基础。同时具备一定的金融思维和逻辑,还要关注经济的基本面,及其大众对未来基本面的预期。金融学注重策略研究,重点研究主观世界,而经济学注重宏观研究,重点研究客观世界。

在证券市场中,对证券分析研究最重要的两大理论是,有效市场理论和DDM模型理论。对于证券分析,构建模型很重要,利用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得出的结论比理论叙述要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可靠的依据。因此,作为研究员,必须要具备建模的能力,要学会利用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模型工具作为判断的依据,同时加强对于市场发展长期趋势的判断,养成利用模型的习惯,培养自己构造模型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在证券研究方面才能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对于一个合格的分析师或者证券行业的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有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的知识结构。要有全面的知识层次和丰富的知识面,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口语要流利,要能轻松读懂国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的知识要扎实,这是在金融行业工作最基本的知识,基于这些知识才能顺利开展业务,才能不至于犯下简单的错误,才能更加精确和稳健地处理事务,利用所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发现投资机会。要了解法律和行业知识,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正确地开展工作。学好计算机,能熟练运用基本的办公软件,能熟练地使用编程工具,在做计算机模拟分析和量化研究时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是公关能力,在对行业或者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时,要有很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合理和充分推荐优秀的公司,同时在路演和承销上市公司股票时,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顺利帮助企业推销股票,帮助企业实现上市,也帮助投资者获得收益。工作中,也要认真踏实,勤勉刻苦。具备良好的价值观,顺应社会主流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在生活中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与同事和上级相处也需要良好的性格,温和、谦恭、努力、开朗等,让自己能在企业里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总之,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证券分析师,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具有宏观经济理论知识,懂得并有效收集处理与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分析市场相关的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和国际收支状况、国民经济综合景气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各个行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各种消费信息指数以及市场预测心理状况等信息,从而作出现在或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运行趋势或方式的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根据经济运行态势,探讨管理层可能推出的财政货币调控政策,或是对单个行业具有指导性的措施;分析它们会对证券分析市场趋势产生什么作用,其力度大小、大概提前或者滞后多长时间,力求把握证券分析市场演绎趋势或波段,尽量避免犯方向性错误而误导投资者。也就是说既要懂经济金融,又了解证券分析市场。第二个条件:具有投资学知识,善于对实体经济投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考察筛选和论证,能够在上市公司公布的众多投资项目中,挑选出成功概率大、投资周期短、利润最大化、风险尽量小的项目,从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从业者最好有在银行或者信托公司和其他投资公司工作的经历。

第三个条件:具有会计学、审计学和法律知识,能对年度报告、中期报告、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指标和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有识别“数字游戏”和剖析其水分大小的能力,不被虚假财务报表所迷惑。了解我国控制金融风险和证券发行、承销交易的有关法律体系,熟悉证券分析市场法律制度基本框架。

第四个条件:通晓证券分析市场有关技术分析的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技术分析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依据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运行特点有所创新,形成一套独特而有效的证券分析市场技术分析方法。与此同时,还要有广交朋友的能力,增加高质量信息渠道。

第五个条件:经历过几次股市牛熊交替运行的洗礼,积累了第一手丰富的、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心理综合素质较高,对证券分析市场有悟性,很敏锐,能够始终保持冷静而清晰头脑,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除此之外,还要有做客户心理医生的能力,能帮助客户克服心理障碍,稳定心态。

参考文献:

[1]姜继娇.股票市场情绪的关键影响因素.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篇(6)

投资理念一般是由投资者的投资动机、心理等因素所构成,它集中体现投资者在其投资活动中的个性特征,并影响投资者的分析决策,进而反映出投资者对投资活动的所持有的理念。

二、投资理念的分类及其特点介绍

证券市场是一个按照其内在规律运行的市场,因而进行证券投资必须通过分析证券市场的种种表现找出其内在规律,才能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不同的学者根据对证券市场规律的把握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投资理念,下面主要介绍基于供求理论的投资理念和基于价值分析的投资理念。

(一)“供求理论”的投资理念

“供求论”投资理念一般是指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参照标准是证券市场上资金和证券的供求关系。

“供求论”投资理念的主要体现是:其一,是证券的供给量。如IPO数量增加,已经上市的公司宣布进行再融资,机构投资者和高管套现、国有股减持等因素有可能促使证券市场证券供给量增加的行为的出现,会让投资者认为是利空的消息;其二,是资金的供给量,如:国家严格查处违规入市资金,提高证券市场印花税等交易费用增加入市成本等规定的出台会向市场的投资者传递负面消息。反之,如果暂停IPO发行,延缓上市企业再融资和实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允许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进入证券市场等行为会被市场投资者认为是利好消息。

价值投资理念的特点,其一,投资理念倾向于以证券市场证券发行量和资金进入量为基准做出投资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投资者盲目跟风进行投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羊群效应”,从而加剧了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放大证券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从证券投资的一般理论来说,如果证券市场上证券供给量增加,有利于投资者进行组合投资,从而分散市场非系统性风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供求论的投资理念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

(二)价值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理念一般是指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去寻找和发现价值被低估的公司股票买入持有,等到价值回归时进行获益的一种投资方式。该理论认为:其一,证券具有内在价值;其二,证券的价格在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时,会沿着内在价值上下波动;其三,证券的价格会向其内在价值进行回归。

价值投资倾向于分析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未来发展,因而属于长期的投资。这种长期性的投资首先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有利于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优胜劣汰功能。通过对公司成长能力的分析,投资者会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资金会大量流向成长潜力和收益率较高的公司,实现企业的价值,而那些竞争力弱的公司会被淘汰以致退市,从而实现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目前我国投资理念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相应的投资理念也随之不断变化,大体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没有投资理念意识阶段。这个阶段出现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初,这个阶段投资者对证券是没有明确的认识,证券市场的交易也处于混乱状态,人们买卖证券主要依据各种政策消息和小道消息;

第二,“供求论”投资理念萌芽和发展期。这个理念从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就已经具有,90年代中后期以来得到强化和发展。具体表现就是上市公司证券价格与证券发行量呈高度负相关。主要原因是政策导向。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实行审批制度,规模控制是政府调节和控制证券市场的手段,证券市场对政府的规模控制政策相应做出上涨和下跌的反应,因此,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对“供求论”投资理念的认同,使得这种投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理念在后来的股市调控、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中等事件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第三,价值投资理念的萌芽和发展期。2005年后,一些资金雄厚具有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开始运用价值投资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选择中长期持有证券。一方面,价值投资虽然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但是投资者一般获得的是价差收益而不是股票分红。另一方面,进行价值投资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我国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投资者比重较低。

四、证券市场投资理念发展趋势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理念经过上述几个阶段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多种投资理念并存。目前我国75%左右的投资者的理念仍然停留在价值投资以前的阶段,只有少数投资者会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大多数利用技术分析关注证券的市场表现。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绝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多次买卖进行短线操作。其二,选择价值投资理念的比重不断上升。一般换手率是衡量证券交易频繁程度的一个指标。目前我国的沪市换手率从1990年的800%不断下降,2010年时在200%以下,这说明我国的投资者逐渐接受先进的投资理念,投资理念不断成熟。其三,我国的投资理念不断与国际接轨。QFII制度被引进后,国外的先进投资理念随之进入我国。

综上,我认为未来投资理念的发展趋势是价值投资。首先,根据证监会的2012年统计的一季度上市公司价格变化趋势显示,蓝筹股普遍上涨,非蓝筹股普遍下跌,说明价值投资理念正在回归。其次,机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买卖证券的次数越频繁,判断失误率越高,投资理念逐渐向价值投资回归。最后,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全面布局蓝筹股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

参考文献

[1]陈耿,范运.关于我国股票市场“供求论”投资理念的探讨[J].经济经纬,2006.

[2]秦婷.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理念发展研究[M].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

证券市场分析心得篇(7)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羊群行为;羊群预测;冒险预测;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2-0049-04

一、引言

羊群行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并由Shirif(1935)和Asch(1952)对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用实证证实,指的是个人的观念与心理在社会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下发生改变,从而放弃自身原有的主见而向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趋势。[1]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少数理论研究人员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真正将羊群或从众心理、社会压力与传染等问题结合进来,而目前对羊群行为的研究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对众多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在证券市场中可用来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波动与市场泡沫的形成机制,在其他存在群体行为的环境中羊群行为也极具应用价值,如厂商销售产品、组织进行的小组决策、地区招商引资、银行挤兑、人才积聚等等。[2]

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分布在各个专业金融机构的“行业分析师”、“公司分析师”、“策略分析师”等组成,他们在执业过程中的羊群行为是否存在以及程度如何对证券市场的效率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相当匮乏,本文以证券分析师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群体心理的角度出发对证券分析师在预测中的羊群行为和非羊群(大胆冒尖)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量化的方法以及与分析师个性特征有关的回归模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证券分析师群体作为证券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投资者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但又存在较大的不同。Hong、Kubik和Solomon认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分析师之间羊群行为的主要动因是基于对自身从业声誉和长期执业生涯的考虑,因此更倾向于和其他分析师保持一致,羊群行为程度应该较投资者更强。

Welch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的羊群行为,发现分析师对大众认可(ordinary consensus)的股票的推荐倾向为0.13,对以经纪人能力为权重确定的股票(broker-quality weighted)的推荐倾向为0.1,对以时间为权数确定的股票的推荐倾向为0.13。这说明证券分析师有一种潜在的想和大众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

相比起经验不够丰富的分析师,有经验的分析师往往更倾向于提供冒险的预测而且更不容易被解雇(Hong,Kubik and Solomon, 2000),至于预测的冒险性和分析师的其他特性之间的关系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有理论推断,对自身职业的关注和分析师的自我评价能力决定了预测的冒险性,因此,Michael B・Clement和Senyo Y・Tse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检验羊群行为与分析师特点而不是分析师的有经验程度之间的关系上。Clement在先前的研究中证实了投资者往往认为冒险的预测比起随大流的羊群预测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因为敢于冒尖的预测由于结合了更多的独家的分析和判断,其真正价值比起羊群性质的分析更有价值。对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还缺乏深入的实证分析,一般只是检验冒险的预测和羊群的预测的预测精确性之间的区别,并检验是否冒险的预测究竟是否真正比羊群预测更反映了分析师的私人信息。对此,Michael B・Clement和Senyo Y・Tse运用来自I/B/E/S的1989-1998年年度证券分析师预测数据,将分析师当前预测与先前预测的差值、与修订值之间的差值等设置为变量进行了冒险性预测的截面分析,得出预测精确性的有关结论。最终证明,这一类预测往往比羊群性质的预测准确性更高,而且如果在预测中出现错误,羊群性质的预测比起冒尖的预测有更强烈的自我修订倾向。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证券分析师群体十分特殊,从狭义理解一般指仅从事二级市场分析的“股评家”,他们背靠着某证券公司或某咨询机构,而服务于广大个人投资者。我国个人投资者是市场中的多数方,但却属于信息弱势群体,相当一部分个人投资者把股评家的看法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因此,股评家的作用尤其重要,对股评家的行为研究是深入了解市场运作规律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股评家的行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宋军、吴冲锋(2003)研究了中国股评家的羊群行为, 建立了中国股评家大盘预测的羊群行为的检验模型,分别研究股评家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影响羊群行为的因素和羊群行为的理性特征。[4]主要结论为:股评家对舆论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当历史收益率增加、市场乐观情绪高涨、股评家预测的一致程度增加、股评家的能力降低、股评家的初始声誉增大时,股评家参与羊群行为的动机增加。股评家羊群行为的理性研究指出,当舆论被事后的收益率证明为错误时,羊群行为反而增加,因此股评家的羊群行为很可能是一种非理。

此外,宋军、吴冲锋以2000年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的股评家的预测文章为样本,建立了3组回归方程来研究股评家对于大盘预测的准确性及影响预测的影响因素。[5]研究结果发现,股评家的短期预测平均而言是一个未来大盘收益率的一个反向指标。宏观的经济面信息、前一天的公众舆论和前3天的大盘平均收益率对于股评家的预测都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公众舆论的影响作用最大。在这些因素中,宏观的经济面信息有助于提高股评家预测的准确性,而其他因素则降低了股评家预测的准确性。

由复旦大学鲁直博士领导的课题小组在羊群行为的成因方面曾经做了深入的研究。[6]鲁直博士作为主持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证券投资者追风行为的实证与对策研究”,并与阎海峰、施欢欢等课题小组成员通过运用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对上海证券市场上的实际投资者(机构和个体)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对我国证券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具有最大影响的因素是:个性特征因素、信息不对称因素、舆论与政策因素、信息处理能力因素、赌博心态与求利因素、投资市场主力因素六大因素。经过差异检验发现投资者在年龄、性别、入市时间、职业、投资身份、教育背景等人口统计特征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其在各主因素得分的高低;并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程度在因素“信息处理能力”上的差异显著。

三、羊群行为与证券分析师个性特征的关系

证券分析师的主流是“公司与行业分析师”,我国目前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中的主要研究员都属于这个类型。因此,与宋军、吴冲锋将“股评家”作为研究对象不同,笔者主要将“公司与行业分析师”作为研究对象。从证券分析师的执业特性和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存在着产生羊群行为的合适环境,但究竟羊群行为以及“非羊群”的敢于冒险的预测这两种心理行为如何量化,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与证券分析师的个性有关,另一方面与证券分析师的本身特征有关。由于证券分析师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群体,其本身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信息加工者,其个性特征因素对研究预测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研究证券分析师的羊群行为时,可以通过回归模型找出一些统计显著的个性特征因素来研究其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

在数据收集方面,公司与行业分析师需要对自身所关注的公司及时地发表盈利预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修正(Revision),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要发表一系列的研究预测报告。这些报告对上市公司的赢利预测值与最终公布的年报、季报、半年报的实际值将会有一定的差值,将这些差值进行归类和量化,可以形成进一步研究的原始数据库。同时,分析师的个性特征因素如执业年限、所跟踪股票数量多少等变量也可以量化。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设计出相应的回归模型对羊群(从众)或敢于冒险(bold)这两种倾向与上述的证券分析师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1.预测精度

首先将分析师当前预测与先前预测的差值、与修订值之间的差值等设置为变量:

式(3)对与冒险性预测有关的证券分析师个性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其中:

Boldijt是一个指示变量,它衡量分析师i在t时期对j股票的预测的冒险程度,具体的取值原则是如果分析师i的预测高于先前所有对j股票的预测的均值,则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

DEijt表示在t时期对j股票进行的最后一次预测距离目前的时间,说明了证券分析师预测的时效性;

FHijt表示预测日到年末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这个时间越长则预测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因为分析师可获得的信息就越不足;

LAijt表示分析师i在t-1时期(一般指上一会计年度)对j股票的预测精度,其计算方法参照式(1);

BSijt表示在t时期对j股票进行跟踪的证券分析师的规模,如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上,一般对能源、电力、钢铁、交通类蓝筹股进行跟踪研究的“公司与行业分析师”人数较为庞大,而对农业、制造业进行跟踪研究的分析师则数量比较少;

FFijt表示分析师i在t时期对j股票的预测频率,一般在大的机构任职的分析师由于信息、研究平台较为先进,预测的频率也会比较高;

FEijt表示分析师对j股票的跟踪的时间长短,该项数值越大则表明分析师对这个公司或行业的研究经验也就越丰富,自信也越足,在进行预测时就越倾向于大胆和冒险;

GEijt表示分析师执业时间的长短,和FEijt类似,该项数值越大则一般其证券市场的从业经验也就越丰富,因此在进行预测时同样倾向于大胆和冒险;

Cijt表示证券分析师在t时期所跟踪的上市公司的数量的多少,如果这项数值越大,则通常可以推定其在j股票上可供分配的精力越少,羊群行为的倾向就越大;

Iijt表示证券分析师在t时期所跟踪的行业的数量的多少,其影响类似于Cijt。

还可以把分析师对收益预测的修订程度作为因变量,对式(3)中的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以推定,如果一个证券分析师对自己原来所作的上市公司收益预测进行修订的幅度越大,则说明这个分析师敢于“冒尖”(或“冒险”)的倾向越小,而希望与大家保持一致(即从众的羊群心理)的倾向也就越强。

4.羊群预测和冒险预测的精确程度

究竟是比较大胆冒险的预测还是羊群从众的预测准确性程度更高?如果大胆冒险的预测是基于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与他人不同的个人信息,那么这类预测就可以推定是可信程度较高和较准确的;但如果大胆冒险的预测是基于过度的自信,则其预测精度就会大大降低。对这个问题,可以将预测精度Accurcacyijt作为因变量,对Boldijt、YTD_Dist2ijt等进行回归分析,以观察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并做统计显著性检验。

最后,可以作进一步的引申研究:我们面临着两种关系,一种是预测的错误与预测修订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羊群的预测与冒险的预测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否有很大的区别呢?Trueman(1994)认为,预测的错误与预测修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而羊群的预测与冒险的预测之间则关系不大。

对此,相应的检验模型是:

在式(6)中,ERRPijt表示分析师i在t时期对j股票的预测偏离程度;ERVPijt则表示分析师i在t时期对j股票的预测的修订程度。

四、对证券分析师在预测过程中羊群行为的思考

中国证券市场重视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发掘是2003年“价值投资”理念代替了以往的“庄股”运作模式后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的“证券分析师”队伍还比较稚嫩,无论从可考察的样本数量或样本采集的时间段来说都相对缺乏,因此可以说还缺乏对其进行长期研究考察的基础。

从国外的研究文献中来看,对证券分析师在预测中的羊群行为基本上得出了大体相似的结论,即:羊群行为普遍存在于缺乏有效信息和非资深的分析师之间;而冒险的预测往往比羊群性质的预测由于结合了更多私人信息,其准确性要更高,而且如果在预测中出现错误,羊群性质的预测比起冒险的预测有更强烈的自我修订倾向;相比起经验不够丰富的分析师,有经验的分析师往往更倾向于提供冒险的预测而且更不容易被解雇。因此,在国内的证券分析师群体中是否也存在这些类似的现象还是有与国外不同的特点,以及证券分析师的羊群或冒险的预测对证券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的作用和市场有效性程度的提高究竟起到什么作用?这些我们真正感兴趣的结论对证券市场监管和提高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的证券分析师群体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笔者认为,证券分析师的“个性特征差异”导致其“信息处理能力”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证券分析师“个性特征”进一步进行细分并提出与不同性质的预测的回归模型,可以说是对鲁直博士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延伸和探索。国内尚没有公开的文献对证券分析师在预测中的羊群行为提出系统的检验思路和模型,对这方面的理论探讨还非常缺乏。因此,本文在国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检验证券分析师羊群行为或冒险的预测与一些个性特征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笔者在尝试进行实证分析时,尽管可以对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如预测的精度、对先前预测的修订程度等)通过选择合适的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样本来计算出来,但是对一些个性特征因素如从业年限、所跟踪的行业与公司数量则因为商业机密等原因而难以准确获得,这也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 Keynes,J.M.(1936),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2] Shiller, R・J. (2000), Irrational Exubera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Hong,Harrison,and Jeffrey D.Kubik,and Amit Solomon,Security analysts’ career concerns and herding of earnings forecast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1,121-144,2000.

[4] 宋军,吴冲锋,中国股评家的羊群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3,(1).

[5] 宋军,吴冲锋.中国股评家预测行为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