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1 10:36:19

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篇(1)

从晚期重商主义学派到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绝对利益论,再到后来的比较利益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剩余产品出路说和“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等都认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有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事实,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提出了置疑。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模型。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地带,中心控制,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附于中心国家。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吗

从上面的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对于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争论,主要存在促进论,阻碍论和折衷论。促进论的代表是罗伯特逊,他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而普雷维什则以“中心—论”表示反对。

为了支持各自的理论,经济学家也对对外贸易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国内外大批学者运用我国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大都支持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进口贸易也是对外贸易的一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目光转向进口贸易,考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外贸易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情况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要对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重新进行审视,不能一味崇拜出口,也要重视进口贸易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出口而排斥进口,认为进口会减少GDP的增长,从中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就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看法,包括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贸易乘数论也认为出口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而进口会抵消这种作用,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明显的告诉人们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看到进口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出口贸易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的一些新情况值得我们深思、重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加工制造业带来的冲击,使得国内的许多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对出口加工类的企业打击更大,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退,出口增幅下降。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低端产品,高新技术含量有限,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所以出口贸易是否对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有重大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被重视。

二、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进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早要追溯到亚当·斯密,他认为出口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的付出,因此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后来的大卫·李嘉图也指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就能稳定物价,阻止利润下降的趋势,保证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正因为如此,才有人提出美国能保持如此久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中国廉价的商品输入是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新贸易理论将进口贸易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技术进步,认为进口贸易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通过进口技术先进国家的产品,可以使其包含在产品中的先进技术扩散到本国,工业后发国家也可以通过进口贸易,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国内的劳动生产力。对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具体如下:

1.进口贸易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进口国外的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可以提高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干中学”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来掌握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利用技术的溢出效应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通过进口国外的产品,会给国内企业造成压力,促使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

2.进口贸易有利于稳定物价。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资源,可以抑制物价的上升,保证利润。这一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表现的较为明显。

3.进口贸易与FDI相互促进。随着进口国进口额的加大,出口国企业为节约成本,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直接到其国内投资;而FDI的进入又会派生出间接的进口贸易,而且会带来技术和管理上的新理念。

对外经济贸易篇(2)

(一)新经济力量发展迅速,发达经济体发展缓慢

世界经济发展中,美国、日本、欧洲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经济力量的70%。随着信息多元化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平均增长速度为2.5%,在20世纪后十年,平均增长为3.5%。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2.2%,在后十年,经济增长为2%。20世界90年代,日本一直处于萧条发展中。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较高,但经济体空心、人口老龄化、供不应求等,造成经济发展逐渐缓慢。而一些新经济体发展尤为迅速。金砖国经济总量占G7经济总量的35%,在十年后,预计两种经济总量几乎相近。2015年,我国GDP总量在6万亿美元,俄罗斯在1.8万亿美元。

(二)贸易经济不均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总体贸易增长不断提升,在2000年达到高峰,贸易总额在64560美元,增长12.5%。但是受“9•11事件”影响,世界贸易额开始逐渐降低,在2001年贸易额增长率出现负值情况。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提升,各国开始复苏,世界贸易逐渐增长。2015年,世界贸易额高达182750亿美元。

(三)多边贸易谈判发展较慢

自由贸易与保护自由一直是世界贸易的两大主体,处于对立关系。20世界90年代,世界贸易发展失衡,美国经济超过日本、亚洲等经济发展,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逐渐增加,于是,各国开始投入市场竞争中。20世纪初,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贸易发展受到冲击,新贸易保护开始走向市场发展中。世贸组织成立后,开始进行多变贸易谈判,到20世纪后期,贸易谈判困难重重。世界贸易组织实行多哈回合谈判,这也是最为困难的一次谈判,其中农产品市场准入上出现较大意见,谈判期限被打破。多变贸易谈判尽管缓慢,但是自由化与全球化没有被打破。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将在农业产品发展、服务贸易、技术发展上开始进一步谈判,进行综合调整进而达成一致想法。

(四)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发展

贸易自由化中,双边、区域经济合作是其两种主要方法。二战后,欧洲区域合作得到了发展。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近几年,多边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加快了贸易自由化发展。现阶段,多数国家都成为了区域经济组织。欧洲、亚太、北美等成为最大经济组织;亚洲、南美建立了不同模式的区域经济组织;苏联的解题、东欧剧变,各国家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合作。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也提升了自由化的发展脚步,对外贸易逐渐增加,战略目标进行调整。在很早以前,我国最主要战略目标是:进口代替出口导向融合外贸目标;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始坚持科学发展观战略目标,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自由贸易方针。如今,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发展迅速,2015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8418亿美元,同比提升22.5%,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二,其中出口19983亿美元,占据世界第一;进口1843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逐渐成为当之无愧的对外贸易大国。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为了跟上世界发展形式,制定了与我国发展相吻合的对外贸易战略目标,主动加入到全球贸易自由化中,进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强化我国对外贸易实力。

(一)转变出口贸易结构

如果从政策方针上而言,我国贸易战略偏向于出口导向,兵器俄出口贸易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出口产品主要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出口形势缺少多样化,竞争力较低。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开始不断进行出口转变,着重发展重要出口部门技术,调整对外贸易提升形式,由数量提升转变为质量提升;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商进行税收倾斜;在外资引进方面,着重发展技术外溢较大项目,进而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发展。

(二)出口贸易

一直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以出口为导向,也是我国经济占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口贸易在推动竞争、出口发展、市场需求上具有重要贡献。所以,在进口贸易战略目标上,我国主要考量技术的提升和国家经济安全。根据现阶段我国出口发展情况看,需要加大重视程度,转变进口结构,健全进口税收制度,引进先进技术,推动资源进口的多样化发展,提升资源安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战略性贸易

如今,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高技术行业发展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加大重视程度。高技术行业的发展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相关联。现阶段,尽管整体实力较弱,但还是有一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在高技术研究上我国保有一定实力,也是我国战略贸易政策的新发展方向。例如,在PCT国际专利申请中,华为、中兴表现显著,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处于前端。华为公司曾经以173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在世界企业排名中位居首位,而后连续四年稳居前列;中兴则以2826件的申请量超过松下电器,恒伟世界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冠军,华为则排在第二名。

三、结语

总而言之,顺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主动参加到全球化发展中,抓住贸易发展的主体形式,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和贸易结构的调整,打入国际市场,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融合,寻求合作。同时,主动加入到国际谈判中,加入到国际贸规则的构建,降低贸易风险,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作者:王弥 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涛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J].东方企业文化,2015,(2).

[2]唐宜红,符大海.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1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5,(2).

[3]牟光宇.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8).

对外经济贸易篇(3)

20**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实际到位外资30亿美元,新增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65亿美元,进出口577亿美元,出口337亿美元,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总额8.6亿美元,其中出口2.5亿美元,境外中方协议投资1.24亿美元,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具体在“六个方面”实现同步发展。

(一)做大服务外包,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同步发展

重点在园区建设、投资促进、企业培育、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出新招、走新路。

一是以人为本,着力优化园区发展环境。以从事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需求为主线来建设环境,放大“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保护区”的示范效应,结合集聚区的授牌与考评,推动各类集聚园区环境建设,使各个园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营造一个使服务外包技术人员无时无刻不感到舒适和方便的环境。二是贴近企业,着力做好招商促进工作。锁定目标国家和企业,寻找贴近目标的渠道,确立说服决策人的策略等。市外经局正在着手制订20**年主攻世界知名服务外包企业计划和对全市服务外包招商人员培训计划。国内瞄准北京、上海、大连、深圳、西安、成都等城市,加快吸引东软、海信、海辉等国内100强服务外包接包龙头入驻我市;国外瞄准日本、美国、英国等发包商和印度、爱尔兰等接包商,迅速壮大服务外包和软件企业,迅速拓展服务外包业务。三是做大做强,着力主攻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一靠引进。主要是落实“一三三”计划,尽快成立“一三三”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做好一季度一次的项目评审工作。二靠培育。计划20**年在重点国家设立我市的服务外包接单服务中心,投资方可以是企业联盟、服务外包园区或者是政府。主要是收集国际各类发包信息,我市接包能力信息,宣传推介我市整体投资环境等,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此外,我局将转移展会组织重心,重点组织服务外包企业参加一些特色鲜明、层次较高的专业会展、洽谈和配套活动,以及维护好**服务外包门户网站,在线宣传推介本地外包企业,以扩大服务外包企业的接单额。四是注重实用,着力建设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对于中低端人才,主要靠培训,计划成立“**人才培训联盟”,落实好国家、省、市有关人才培训扶持政策,加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于高端人才,靠培训,更要靠引进。依托“五三三计划”和“一三三”计划,大力引进服务外包高端人才,达到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兴起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产业的良好效果。五是健全法制,着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推动服务外包企业进行信息安全认证,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外包企业的支持。六是统一规划,着力打造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着眼全市一盘棋,统一规划,统一配置,集中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地服务众多企业,降低企业负担,提高运作效率。同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扶持资金政策,以提高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导向性和积极性。

(二)提升引资水平,推动对内统筹与对外开放同步发展

利用外资重点围绕是优化结构、创新方式、提升水平等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注重对全市利用外资的发展导向。根据国家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完善全市招商项目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对外资项目的产业、技术、投资密度、环保、就业、产出率、能耗的要求,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重点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及促进“三谷三基地”加快形成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外资项目。精心修订《20**全市重大招商活动计划》,依托国际大型展会,精心组织好赴日韩、港台、欧美的招商活动。二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把着力点放在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和地区销售中心的引进上,鼓励跨国公司来我市设立创意、研发及工程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加强与科技局、财政局、重点园区、高校及驻锡科研单位等沟通协作,鼓励**科研机构、大学与外资研发机构合作,吸引跨国公司将其研发机构转移到我省,鼓励国有、民营企业与国外高科技企业合资合作。三是以增资扩股为重点,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引资工作。以挖掘内部潜力来缓解要素制约矛盾为重点,大力推进“以外引外”工作,力争取得明显成效。重视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投资动态研究,实施产业链招商,着力在与发展块状经济、大项目产业链延伸的协作配套产业中引进外资。另外,还要加大对现有存量的提升利用,对那些不符合发展需要的老项目,则引导企业做好梯度转移实现“腾笼换鸟”,全面推进外商投资结构的优化。

(三)优化外贸结构,推动对外贸易与科技创新同步发展

对外贸易重在围绕构建品牌、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和实际利润率等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以各类高新出口基地建设为重点,千方百计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抓好已获牌的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省级软件出口基地和二个省级机电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工作,运用政府管理和扶持与企业经营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支持基地建设一批公共平台运作载体,并积极向上争取,为基地内企业尽可能解决更多的扶持资金,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同时,努力培育一批机电高新产业的出口后备基地。二是以培育自主外贸出口品牌为中心,进一步提升外贸出口竞争力。推进出口品牌管理系统化、科学化,加强品牌企业梯队建设,指导企业积极争创出口品牌,扶持市级以上出口品牌企业晋升国家级或省级出口品牌企业,扩大全市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份额。三是以开拓各类新兴市场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在巩固扩大欧美、日本和香港市场的同时,利用广交会、华交会、高交会、东博会等国内出易平台,积极开发新兴市场,重点加大东盟市场开拓力度,加强我国与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宣传与培训,引导企业利用低关税和低成本优势扩大产品出口。

(四)深挖“两种资源”,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发展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化解当前要素矛盾,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是进一步推进境外合作区项目建设进程。重点做好与省外经贸厅、国家商务部的衔接工作,加快园区建设进度,确保商务部一次验收成功,力促双边框架协定的签订和协商机制的建立,帮助投资主体企业协调后续投资审批以及政策性投资资金贷款等。同时,调整工作中心,境外园区逐渐由申报验收向招商宣传转变,组织、推动意向入区投资企业赴柬埔寨实地考察,分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二是进一步在境外投资的领域、方式上谋求新突破。明年,我们要在保持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数全省第一、中方投资额跃居第一的前提下,在投资规模、投资领域、投资国别地区上有新的突破。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动资源利用型、境外加工贸易型项目,在投资国别上向自由贸易区国家、不发达国家和欧洲等地区引导。利用已有的基地优势,在机电、摩托车、电线电缆等行业引导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并购,培育出**的跨国经营集团。三是以强化“走出去”服务为主线,进一步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在抓好前期审批的同时,加大对后道的管理力度,包括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月报和年报、境外投资绩效评价等,从根本上规范境外投资的管理,提高境外投资企业的运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切实提高“走出去”企业的层次和水平。

(五)强化功能建设,推动园区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园区建设,不仅要创品牌,更要用好品牌,通过品牌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推动园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是以规范开发区规划管理为核心,推动园区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全市开发区规划的调整在于拓展开发空间,促进园区的战略整合。包括高品质优化开发区新一轮创业环境和空间布局,促进省级以上开发区对市级重点开放园区的整合,延伸和建设省级以上开发区的项目协作配套区,推动开发区从纯工业区转变为新兴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城市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的新城区。二是以用好用足园区品牌为重点,推进各类园区和谐发展。完善考核评价,调整制订《20**年全市开发区考核实施意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滚动管理办法和退出机制,加强对重点开放园区的考核与评价力度。注重开发区功能开发,在加强和完善园区经济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和优化园区的社会功能,促进园区和谐社会建设。三是以搭建各类服务平台为主线,努力协助开发区化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建设信息平台,建立政府与开发区之间有交往信息管道,尝试建立“**市开发区协会”;建设融资平台,建立园区融资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制订《地方开发区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建设服务平台,建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度会议制度,简化开发区工作程序与制度,优化发展环境。

(六)加快接轨国际,推动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篇(4)

关键词:研究分析;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经济全球化模式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随着人们交流模式的进步与发展,信息交换速率及效率都在不断提升,促进了贸易与自由化程度的进步,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经济交流,这种趋势是近些年来经济的重大走势,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的整体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对外展开,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支援政策等,都代表了我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决心与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全球整体的经济形势有所了解并掌握,有利于我国制定整体的对外贸易策略,更好地促进对外贸易的展开。

1国际经贸发展进程中呈现的趋势分析

1.1经济模式发生新变化

在经济发展全新时期,生产力的基础模式得到了基本层面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全新型经济将会在未来社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全新格局中,以全新产业内容及产业类型所代表的生产力模型将会成为最新的主导力量。一方面,新型经济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产业不断自我优化而逐渐升级。从世界整体进步的角度来看,在新时期,各种以云计算技术和AI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在当前经济模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整体的经济进步及发展中,这种全新的经济内容也成为主导力量。以云计算为例,在云计算模式的帮助下,很多行业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行业生态,改变了行业的整体运行思路。这种理念及状态的应用是新型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也将会是全球经济的具体化体现,而且在最新理念的应用中,这种模式在不断创新及发展。

1.2贸易谈判呈现多元化趋势

经济全球一体化是一种未来趋势及有利选择,但是盲目地打破区域壁垒来促进贸易的展开,也是一种空想。从世界经济整体发展角度来看,贸易经济仍然在进步与发展中存在一定的自我保护问题。虽然交流的便利及信息的交互已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自由贸易,但是在一些局部问题或者焦点问题上,仍然无法达成共识,很多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这也是限制当前多边贸易进程的主要阻碍。以中韩为例,中国与韩国属于邻国,在整体贸易中一直属于彼此重要的贸易对象,而签署自贸协定有助于两国贸易的继续扩大,也可以很好地促进两国贸易方式的改变。从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双方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总额不断上升,各种间接贸易转化为直接贸易,促进了两国交际方式的转换与发展。就双方的自贸协定签订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如表1所示。

1.3双边、区域贸易发展进程加快

世界格局及经济体制的变化,促进了很多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贸易或者双边贸易。很多全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都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进步。伴随着国际贸易及国际谈判的全新进步与发展,更多的国家开始在区域经济进步上下功夫,促进了经济的全新进展。以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为例,中韩两国的产业结构不仅相辅相成,而且地理上相近,历史上、文化上密切相连,因此,中韩两国的共同繁荣也是必然的。在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必须正确判断对方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并做好应对准备。中韩两国不仅要进行竞争,还要相互补充,充分利用对双方有利的条件,把不利因素最小化。韩国农业的优点是气候和自然条件,缺点是贫乏的土地面积和人力费用。机会因素是内需市场的增长和对中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扩大,但也有与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带来的危险因素。但是,如果对国内各种条件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并利用中国的缝隙市场,完全可以期待扩大对华出口。

1.4服务贸易呈现新面貌

在未来的整体贸易发展中,服务贸易将会是占据比例最大的贸易内容。转化贸易形势、改变贸易内核、成就全新的贸易体制内容,将会使所有国家的对外贸易输出有所改变。从目前来看,服务贸易更多的是以技术输出及交通旅游类服务为主,而信息技术将可能推动服务贸易内容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信息带来的交流及传递便利,都可能使更多形式的服务内容加入当下的国际贸易中,例如基本的医疗教育输出。在全新的形势下,我国已经不断改变当下的对外服务贸易理念,开展对应的论坛及会议,包括如高峰论坛、品牌专题论坛和行业会议等。目前来看,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品牌主要包括电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旅服务、体育服务等多种供应模式。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服务贸易将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也会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形式。

2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相关建议

2.1完善贸易出口方式

国际对外贸易的形式往往取决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及自身的产业结构,同时受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而做出调整。从我国的经济角度出发,在具体的对外贸易中,不断地改善并且完善自身的贸易出口方式及形式,才能更好地优化我国整体对外贸易战略选择。在具体的贸易选择中,要注意贸易顺差的问题。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更需要倾向于贸易保护,对本土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防止由于外部产品的盲目进入直接破坏我国基本的产业平衡。以汽车行业为例,无论是当前的基本关税或者是企业并购选择,都是对技术壁垒的冲击及产业平衡的保护。一方面,要保证不会由于外部汽车产业的盲目进入破坏我国基础汽车产业的自身平衡;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引入技术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对外贸易制度及贸易选择,进而完善我国当前的整体出口方式。

2.2重视技术引入及技术输出

对外贸易的开展,一方面是对国内经济体制的补充及改善,另一方面也是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从我国的内部市场角度来看,两种模式都要兼顾,但是在具体的发展道路中要更加重视后者的使用及发展,以技术引进作为重点行业的重点内容。从经济全球化及亚洲版图的整体战略来看,我国已经开始在经济体制中选择了“走出去”,这也代表我国当前的整体战略选择,已经开始了一定程度的技术输出,这为后续的技术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当前的整体技术环境中,一些工业数据标准都是由传统的西方强国制定。众所周知,工业时代中标准化作业是工业化的基础,而我国的技术输出也有望在后续的技术标准制定中发出声音,这也是技术体系发展的必然。

2.3从体制入手改善对外贸易途径

从当前的整体贸易形势来看,在国际的贸易舞台中,我国的话语权要弱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方面在于我国参与世界整体贸易的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的部分产业技术含量比较低,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代表了在基础国际贸易中,我国处于弱势地位,技术壁垒与基础贸易壁垒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展开的两大枷锁。从整体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壁垒是对于本土经济的压制。因此,从管理角度及体制入手是我国对外贸易展开的重要思路,也是促进我国整体贸易进步的重要手段。同样,从WTO组织一系列协议来看,其内容不仅十分广泛而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如早期的GATT更多的是基于货物贸易诞生,其中更加重视关税避让,在WTO体制下这种模式就不适用于现代国际贸易整体形势。对于我国来说,迎合主流的WTO发展形势与协议内容,强化自身的职责控制,也是对外贸易展开的重要途径。

2.4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永远是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区域的地理优势及经济互通性,导致在国际贸易范围中,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性最高而且长期稳定,是国际贸易中所有国家都喜欢的贸易内容及贸易类型。从我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日韩等国家作为我国近邻,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合作对合作双方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会促进双方的经济进步,这也是国际贸易展开的重要途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国家建立品牌,提高中小企业存活的可能性,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存在。因此,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将会是我国对外贸易展开的重要路径。中国的农产品生产虽然实现了整体供求平衡,但高品质农产品的供给还不能满足需求,只能从国外进口。而且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基础,产生了数以万计的高收入家庭,他们追求的不是价格,而是质量。如果韩国生产并出口高品质农产品,就可以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粮食消费减少,水果消费量迅速增加,蔬菜类消费量也在增加。增加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可能性,如果韩国朝着扩大高品质农产品对华出口的方向发展,主要针对中国大城市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确立出口战略,增进中韩两国农业技术合作,将有望取得共赢。而对于韩国来说,中韩的自贸协议签订后势必会促进双方贸易的开展。为此,一方面,韩国应该利用气候和自然条件优势,合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土地,发展特色农业。通过提升本国农产品的质量,来弥补产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政府职能,以政府干预行为来进行管控。在FTA背景下,双方贸易情况呈现正向增长,而如何应对这种增长所带来的后续问题,则需要政府进行有力的调控措施,才可以保证市场的稳定性。同时,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势必会带来双方贸易的快速增长,而在经济视角下,并不是盲目的快速增长就代表了双方的进步,政府通过有效的调控措施,将会让双方的贸易增长处在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并不是简单的经济互补,或者是单方面的销售倾轧,而应该达成合作共赢的目的,这关系到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的展开及后续,也同样关系到对外贸易的整体进步及发展,这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

3结语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及贸易呈现出新形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的对外贸易状态,促使国内在策略选择上必须适当创新,以满足社会及全球范围内对这一贸易形态的新需求。在全新的技术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呈现了全新的模式及内容,为了更好地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位置,我国需要对国际贸易形势有着足够且清醒的认识,进而确立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本文对国际贸易形势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且提出了我国整体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调整建议,以期提供借鉴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穆明辉.浅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9(30):23-24.

[2]严信.关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分析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探讨[J].消费导刊,2019(20):196-197.

[3]夏一凡.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中国商贸,2019(16):88-89.

[4]李铃静.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3):222,224.

[5]王茜.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知识经济,2019(2):48-48.

[6]穆明辉.浅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全国流通经济,2019(30):23-24.

[7]杨振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1):55-57.

[8]牛志伟,邹昭晞,卫平东.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变化与中国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选择[J].改革,2020(12):20.

[9]沈慧.国际经济新格局下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J].市场周刊,2020(5):140-141.

对外经济贸易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中国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性 作用机制

1.贸易增长的绪论

1.1 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是由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构成,而比较优势理论又是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出于利己的目的会产生社会物质的交换,交换又产生社会分工,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使社会财富增加;对于国家而言,每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条件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从而促进该国及世界经济增长;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每个国家都应该按照自己具有的绝对优势条件进行生产、分工和交换,最大有效地利用本国的资源和资本,从而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1.2 新贸易理论。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因为如果没有国内需求,生产者就很难了解适合国外需求的商品,或者要花昂贵的代价才能得到国外信息,这就不能生产出具有出口优势的商品;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又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流向与流量,需求偏好相似程度越大两国间进行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1.3 新型贸易理论。新兴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原因作出了新的解释,它认为分工所产生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相互冲突是贸易产生的原因,将外生的比较利益引入模型,把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起来,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规模报酬递增上来,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1国际贸易与资本积累。经济发展一个基本条件是生产要素,资本要素,特别是资本的积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产各种要素,劳动力一般比较丰富,所以生产的核心因素是资本的积累。在这里,国际贸易的作用不仅是商品与商品的简单的交流,随着国内的生产因素,包括资本货物和技术管理的软要素商品交易所短缺。

2.2国际贸易与闲置资源的利用。早期的亚当?斯密有关“剩余产品出路”(Vent for Surplus)学说以及本世纪 30 年代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命题,都是根据当时的落后国家也有很多农产品和原材料,闲置资源,一旦被先进工业国家的进口刺激,会导致使用这些闲置的资源出口产业的迅速扩大,从而推动增长整个国民经济。

2.3 国际贸易与比较利益。国际贸易将一国的生产厂商置身于全球的范围来考虑生产,从而扩大市场容量,以实现规模经济生产,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国际贸易一直能够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这是因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有利于个人市场国家的组合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这个统一的世界市场远比在国内市场的任何国家大得多。

3.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现状

3.1经济增长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中国的经济形成有几个显着的特点:第一,提高经济开放度,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具体表现逐年扩大;其次,有利于扩大区域发展差距,发展中经济东部沿海地区的步伐,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落后地区。三是经济1978年至2002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数倍于发达国家; 这些特点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特别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那么在开发过程的第一件事和中国的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现状有一个了解。

3.2国际贸易增长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性。从集成的观点,中国的对外贸易改革已经证明是有效的。外经贸改革初期发展缓慢,但它是一个必要条件,随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9.8%上升到2002年的50.2%,其中出口依存度由1978年的4.6%增加到2002年的26.3%。同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和比重不断上升,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排名第2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1.1%.其中出口总额排名为第19位;到了2010年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就上升到第3位,出口总额在世界各国出口贸易的排名也上升到了第5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了快速增长,贸易和出口商品结构,也有高档和多元化发展。

4.我国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发展的对策

4.1 积极促进加工贸易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我国出口加工产业的转型发展,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加工贸易体系,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具备完善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配套体系、完整的加工制造配套体系及完整的物流配套体系,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创造良好的政策、加工制造及物流运输环境。其次积极结合“十二五”规划外贸政策,加快我国加工贸易出口转型升级,注重延长加工贸易增值链及提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为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提升我国在外贸加工贸易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

4.2 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推动出口贸易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的方向转变、由成本竞争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首先要保持现有的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我国出口贸易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减少污染重、耗能多及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其次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出口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生物等战略性出口新兴产业,使战略性出口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4.3 努力提高引资水平。加大引资力度,扩大引资规模,总体思路是: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广开门路,重点突破,积极有效合理地吸引外资。首先,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的机遇,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尝试利用外资的新方式。要多争取国外贷款,尤其是外国政府和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更要积极主动争取联合国的某些援资助。

参考文献:

[1]黎孝先,王健.《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对外经济贸易篇(6)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新常态

1中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间关系分析

1.1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中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指标。本文数据选取区间为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国策后的1980年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为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Wind资讯。主要的操作过程为:借助Eviews软件的统计和计量功能,第一步,对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这三个变量作变化趋势分析;第二步,对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平稳性检验;第三步,对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2指标实证分析

1.2.1单位根检验。通过进行ADF检验可以对上述指标的单位根进行检验,不仅可以减少数据的误差,还能规避伪回归的出现,进而可以确保数据的平稳。ADF检验由以下三个模型组成:通过采用上述三个模型进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本文选取的三个变量在0.95的置信水平下均为非平稳的。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即为一阶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1.2.2协整关系检验。通常地,变更间的协整关系可以通过EG检验得到。结合上述数据,采用该检验法,分别对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进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对外贸易进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均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即进出口额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1.2.3Glanger果关系检验。进一步地,通过构建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步骤,不仅可以更加准确的分析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性影响,而且能够更加精确的测算出口贸易比进口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2研究结论

结合统计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过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较短年份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是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在较长的年份期间,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均与中国经济的增长保护稳定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地对协整方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进口贸易的作用更为显著。这与《世界发展报告》中披露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既依赖于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的发达程度又取决于经济增长。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3新常态下做好对外贸易工作推进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已到了一定的规模程度,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均出现了新的变化,在2013年提出了“新常态”,要求全国上下认真思考“新常态”、尽快适应“新常态”,攻艰克难,努力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做好各项工作更好的推进经济增长。鉴于此,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就新常态下做好对外贸易工作推进经济发展的提出两点建议:

3.1扩大进口,调配出口,助力供给侧改革

根据本文研究观点,相较于出口,进口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更能发挥效用,所以应适度扩大进口。当然,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引进,重点是高新技术的进口,适应新常态下从粗放式资源消耗向质量效率、技术密集转型,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快速增长。

3.2优化贸易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对外经济贸易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在生态环境问题大受关注的国际背景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低碳经济的概念因此而衍生出来,发展低碳经济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一)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极大威胁的情况下提出的。低碳经济最早由英国提出,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低碳经济》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等一系列概念。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其实质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转变。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已经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现在正在走向低碳化。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发表以后,人类急需采取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

(2)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已跃居世界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位置,在全球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对我国正施于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在全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压力下,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加以重视,认真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责。

(3)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我国的资源总储量较为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率相当低,同时我国经济又具有高能耗的特点,随着资源消耗量的增加,资源稀缺的现象逐年显现。发展低碳经济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又可以使我国经济走向低碳发展道路,因此要解决能源短缺和利用率低的现状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4)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随着我国碳排放量的增加,能源短缺和生态问题将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两大瓶颈。低碳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二、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

(1)促生新的贸易壁垒,增加出口难度。低碳经济的发展促生了如碳标签壁垒、碳关税壁垒等各种碳壁垒,这必然会使我国的出口贸易壁垒增加,增大了我国产品出口的难度,这实质上违背了国际社会倡导的贸易自由化的宗旨,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2)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成本。我国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大力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从而要向引进国支付高额费用,这些费用将成为出口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从而恶化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降低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削弱了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制约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相对来说,发达国家可以更快的发展低碳经济,并以此来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但是要使工业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短时间内达到低碳经济要求的低碳减排的标准无疑是迫使其退出国际分工。低碳经济的推广将逐渐削弱中国传统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

(4)恶化我国的贸易结构。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政府给予了更加优惠的贸易政策,由于优惠政策的支持和外贸的拉动,国内引进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外资项目,这些都是发达国家即将淘汰的产业,不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使我国的贸易结构恶化。

(二)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为达到国际市场要求的节能环保标准,必须增加对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研发、生产,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项目,积极研发、引进低碳技术,改变目前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2)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促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这会大大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属于低碳经济范畴的产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3)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促生了碳交易市场、碳金融服务等一系列衍生品,另外服务业不是碳关税的征收对象,这都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4)有利于促进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全球大力推广低碳经济的机会,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以使我国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

三、结论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认清国际形势和本国国情,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为尽快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更多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环保和自主创新意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01).

[2] 刘兆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