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产业融合

农村产业融合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06 17:08:32

农村产业融合

农村产业融合篇(1)

2016年9月,龙口成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天赋”优良的龙口将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引入县域,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并在产城融合方面开展了独特探索。

合作社里看风景

眼前是一片具有地域特色的大棚。

单栋规格近一亩,长约150米,宽约5米,3.2米的高度足够人们在其间自由活动。中间架设的一排水泥立柱t能够令大棚抵抗大雪和10级狂风:在三面环海、又位于“雪窝”之中的烟台龙口,大概这才是设施大棚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里是徐福街道快乐农夫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大棚,棚内一株株猕猴桃顺着搭起的架子蜿蜒。地上是随机生长的野草。同去的人看着一大片开出白花的荠菜,赞叹又可惜:“外面买不到荠菜,你这里却任由它们变老。”创始人周建忠听了只是笑。

2014年春,周建忠在到达龙口的第三天,就决定要在这里实施自己的猕猴桃种植计划。

周建忠并非无名之辈。10年前他在北京昌平建起第一个草莓大棚,此后当地草莓产业日臻成熟,如今已惠及一方。二次创业他看中了猕猴桃。

“猕猴桃是维C之王。世界范围内新西兰人最擅长以设施种植猕猴桃,包装成‘奇异果’后出口到国内超市,售价10元/个。但国产品种价格是5块钱一斤。”周建忠认为国内猕猴桃销售市场正在攀升,国产品种价格低大多受制于口感不良。他用一年时间到处考察,最终认为龙口土壤、光照等条件最适宜猕猴桃生长,遂以每亩1000元/年的租金租用了四农社区的土地,租期20年。

“我们的目标就是发展优秀种植业,打造现代猕猴桃生态庄园,从而摒弃人们传统意识当中农业落后、‘脏乱差’的思想,把农业做出彩,做的富有艺术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快乐农夫”完成400亩土地的流转,建起220座大棚。借鉴国际设施农业的先进经验,合作社将使用优质有机肥,锄草、开沟、施肥、授粉、果实采摘等采用全机械化操作,最大程度降低劳动力成本。

目前,“快乐农夫”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一部分农户创造新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经过三年的培育期,其种植出品的红心、黄肉和绿肉猕猴桃将进入收获期,明年将进入盛产期。周建忠计划上马一部分采摘互动设施,延展产业链。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可达2万元/亩,提高十倍。未来3到5年,“快乐农夫”将不断壮大合作社队伍,争取形成5000亩的发展规模、标准化的设施栽培规模化生产示范区,做优质、高效、可持续农业种植业的典范。

如果说“快乐农夫”周建忠正致力于开拓一片全新产业版图的话,龙口本地的种植大户王珍江则擅长利用并整合已有资源。

2008年1月,在龙口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支持引导下,王珍江创办龙口市兴龙葡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环王屋水库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定向为市内的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供应有机葡萄。

记者看到,葡萄架下的微喷头正在把水雾喷向葡萄根部,滋润着根下土壤,黄褐色的葡萄藤中似乎正孕育着蓬勃生机。据了解,兴龙合作社按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药肥供应、统一产品回收、统一保护价格的“四统一”管理法组织葡萄生产,并严格按照威龙公司提供的技术标准进行标准化栽培,保证所提供葡萄原料的质量。威龙公司全部以保护价回收合作社生产的合格葡萄产品,既保证了合作社正常生产所需资金,又使入社社员获得了稳定的收益。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建成有机葡萄基地2.3万亩,涉及3个乡镇23个行政村,惠及农民4556户。

“过去守着水库浇不上水,种点干杂果、花生、地瓜等,10亩薄地毛收入3000元左右。”庄洪富家在龙口市王屋水库边,加入葡萄专业合作社令他成为享有薪金、租金、保险金及养老金的“四金农民”,夫妇俩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一年就有4万多元。

据王珍江介绍,葡萄基地已初见成效。以此为依托,这里将建起一座占地260亩、具有欧式田园风情的葡萄主题小镇,实现葡萄主题旅游、葡萄酒主题餐饮、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影视文化、高端婚庆、葡萄酒窖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走出去”的多元支撑

一直以来,龙口的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域持续领跑。2016年,龙口市GDP突破千亿元,达到1111亿元,年均增长9.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7万元,达到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受地形和土地资源限制,虽然龙口农业占比3.5%左右,但一直是山东水果的重要出产地,形成南部山区丘陵林果业、中部平原粮菜畜牧业、北部沿海水产葡萄业三条农业产业经济带。到2016年底,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200个以上,其中,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00多个。

龙口也有意识地引导农业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比如积极引导土地、人才、技术资源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聚,着力打造了茂源果蔬基地、恒绿生态循环基地等1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以专业镇、村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技术服务和专业指导力度,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精细农业,打造了“快乐农夫”设施猕猴桃、“益康苑”蔬菜等10个有基地、有商标、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地域品牌。另外,当地通过强化产前监管、产后监测和过程控制等措施,从源头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据了解,目前龙口全市建有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万亩,“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133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8家。

农村产业融合篇(2)

>> 成都市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研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如何实现“接二连三”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做法及启示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西峡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延吉市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秦皇岛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旅游产业与电影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发达国家生物经济发展的三次产业融合模式考察与分析 三次产业发展对安徽省经济的贡献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财政科技投入对三次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三次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率研究 都匀:三次产业提速协调发展 河南省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株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会展和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政府网. http:///xwfbh/xwbfbh/wqfbh/33978/34058/xgzc34064/Document/1462646/1462646.htm

[3]卢燕.新农村建设与三次产业融合互动问题研究.中共农业资源与区划[J].2015(12)

[4]赵珏,刘艳萍.山西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经济论坛[J].2016(5)

农村产业融合篇(3)

(一)夏粮再获丰收

全国夏粮面积约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66万亩;夏粮总产量2821亿斤,比上年增加89亿斤,增长3.3%。其中,冬小麦产量2472亿斤,增产71亿斤。秋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长势正常。

(二)经济作物基本稳定

夏收油菜籽产量1388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增长1.2%。蔬菜生产基本平稳,农业部调查显示,1―4月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蔬菜在田面积持续增长,4月底面积同比增长1.6%。

(三)肉类产量有所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06万吨,同比下降2.4%,其中猪肉产量2574万吨,下降4.9%;生猪存栏41739万头,同比下降6%;生猪出栏33437万头,同比下降5.1%。生猪价格近4个月来上涨幅度较大,据调查,6月份主产省区养殖生猪头均盈利达到210.2元,比4月份提高163元。

(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2元,实际增长8.3%,继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二、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

(一)农业农村投入继续增加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的比重已连续五年超过50%,着力推进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动涉农资金整合,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调整20%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产粮、产油和制种大县的支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二)农村改革全面深化

农村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33个县级行政区域实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抵押贷款开始试点,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稳妥推进。水利和林业改革进展顺利,水权确权登记试点以及水权流转(交易)试点在部分地区开展。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的实施意见》,在100个县开展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印发实施,各地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

继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与上年持平。油菜籽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各类企业进行收购,中央财政对部分主产区予以适当支持。深入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优化重要农产品储备规模,调整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

(四)重大水利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截至6月底,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60项,湖南涔天河、河南河口村等一批工程加快建设,陕西引汉济渭、西江大藤峡、贵州夹岩、新疆阿尔塔什等去年新开工项目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推进,已解决9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6月底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6450万亩。

(五)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

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深入发展。近年来我国耕地流转规模和速度明显加快,至2014年底,全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03亿亩,流转比例达到30.4%。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初步兴起,农民合作社不断壮大。到今年3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34.85万家,实有入社农户9559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6.8%。有关部门印发实施《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更加规范有序。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加强秋粮田间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

要下大力气抓好秋熟作物生产,搞好技术指导服务,推广抗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措施,确保增产丰收。立足防大汛抗大旱,继续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排查,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变化,全力防范暴雨洪水。进一步加强江河堤防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推进购销市场化,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尽快向社会释放改革信号,合理引导农业生产和市场预期。抓好农产品进出口调控,从严控制粮食进口。密切跟踪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市场动态变化情况,针对农业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措施。

(三)继续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已下达的投资计划,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重点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田间工程、林业生态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民生改善。加快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审批,推动落实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同地同价政策。积极研究简化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与此同时,深入研究“十三五”农口投资专项设置整合优化方案,压缩一般,突出重点,集中用于重大工程建设。

(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加快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深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加快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注重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研究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带动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五)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

农村产业融合篇(4)

【关键词】农村 产业融合 相关思考

推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满足新时期农村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是快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经农村产业融合后,催生出大量新型经营主体,进而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繁荣了农村经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现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虽然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已经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但是从宏观上来说,其融合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几下两点:

第一,融合覆盖面窄。当前我国部分市区农村经营主体自发成批组织了机耕服务队、统防统治服务队,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多以农事操作环节为主。虽然部分农村中也相继设立了农民合作社来从事畜牧服务业,但其范围多是围绕着饲料供养、疫病防治以及技术服务等几个项目上进行,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新时期农村产业融合所规定出的全流程性、综合性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第二,融合起点偏低。农村产业融合单以种植业来讲,仍然沿袭着传统种植技术为主,其信息化、机械化程度都较低,进而生产标准自然不达标。同时加工业在发展当中,也是因其自身产业链延伸性不够,仍旧以初次加工为主,导致所生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

(二)农村产业融合项目自我升级较为困难

首先,项目申报较为困难。农村产业融合项目申报的难点主要是针对申报国家和省一级的项目上,国家相关部门对其申报的条件制定的过于严苛且申报程序过于复杂。因此导致大量的农村经营主体因达不到规定要求而自动放弃。其次,项目融资十分的困难。以某市为例:该市通过组织召开银企融资对接会,并实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开展农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等会多种方式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及农民合作社提供大量融资渠道,但是其实际融资额度并不高,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经营主体的资金难题。

二、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实行三业并举,促进一产二接三连

若想快速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效果,则需要在融合之初将发展的基本路线放在“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上来,要时刻明确一产是基点、二产是重点、三产是亮点。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具体要紧密围绕着特色产业链延伸,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精细加工力度,使得产业链及价值链要呈现出程前延后的融合发展态势。在此以武汉市某农村产业融合为例:该农村地区主要以农村示范园区为发展核心,并积极的打造出农村全产业链及价值链,以此来培育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更具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着力培养打造一批全国知名企业、驰名商标等特色产业链。通过上述做法来进一步的完善武汉市各城区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以此来形成一批产业集群,打造出综合性的农业全产业链价值链。

第二,加强乡村休闲胜地的开发力度。加强推进当地农村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始终以农业生态为基础,以田园景观为发展目标,进而来结合当地农村的发展情况建立高水准的农业休闲观光基地,充分结合当地农业生态休闲的功能,着重打造出一批以农家乐经营为主,开发乡村特色为辅的农产品与凸显出当地旅游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而推动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农村产业融合项目的高效开展。

第三,农村产业融合要跟紧时代的步伐,积极的将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渗透到农业产业链中,并结合当地农村产业融合特点,创造出网络营销、食品短链及体验经济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方式,从而全面的促进农村各产业的渗透融合及交叉重组。

(二)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

更好的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过程的做法是,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Q定性作用,又要促进政府部门与经营、服务主体联合互动。地方政府要积极的同各参与主体共同的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地方政府要减少直接干预,把工作重心放在营造公平和鼓励创新的环境上。例如:当地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市场秩序,抵制恶性竞争,严厉的杜绝违法行为。其次,加强规划引领。在编制规划时要坚持在文化保护、环境治理及耕地保护中设立严格的门槛标准。最后,充分的发挥出公共职能。政府要加强农村周边的道路、水利及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应用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从而改进农村产业融合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障碍。

(三)找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着力点

第一,鼓励扩大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并让其做大做强。政府在此环节中要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体单位,并最大限度的为其独立申报提供便利条件。

第二,制定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措施。根据当地农村产业融合实际情况,成立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金会,以此来鼓励当地金融机构在农村率先试点,为当地农村产业融合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第三,建立完善的农村产品营销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各优秀企业参加当地的农博会以及农超对接会,举办具有当地特色的庆典活动。

第四,建设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增强各地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支持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队、畜牧业服务合作社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的有效开展。

第五,积极的鼓励并引导农民都参与到农村产业融合之中。鼓励当地农民参加农民合作社,并采取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形式来分收利益,并坚持以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等发展方式进行规范经营。

农村产业融合篇(5)

关键词:新野县;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43 -03

为贯彻落实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支持各行政市县区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河南省新野县是河南省首个获得批准建设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示范区,该县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做出了卓越成绩。近年来,新野县凭借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区,以肉牛产业、蔬菜产业和纺织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辐射周边乡镇共同发展,使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地势平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该县农业生产发达,经济发展迅速,多次被国家列为先进示范区域和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新野县向来以蔬菜生产、棉纺织业闻名,近年来的肉牛产业发展更为新野县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带动了新野县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新野县作为河南省首个获得批准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区的县级区域,其先后建立了肉牛产业化集群区、蔬菜产业园区和纺织产业集群区。在政府的扶持下,先后有多家著名企业进驻该县,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纵横延伸,形成产业集群,进而推动产业集群化快速发展。

(二)主要特点

新野县肉牛产业是三大产业支柱之一。随着肉牛产业链条的持续拉长,新野县形成了肉牛产业园区,不断扩大的养殖规模促进了当地农民土地流转;持续引进的国内知名企业解决了当地人口就业问题。如果说之前养殖大户对养殖肉牛的产加销方面有所顾忌,那么科尔沁公司入驻新野后,养殖大户的肉牛便有了归处。新野县全力打造牧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产业集群,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其产业价值链的发展。科尔沁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在肉牛产业示范区内建立包括种牛、繁殖、畜肥、肉牛电商平台在内的一系列配套服务项目,除此之外,其还充分利用当地农业发展优势,鼓励农户种植甜玉米。为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定时定点耕种灌溉。符合要求的玉米产品经过再次加工便可运往全国各地超市商场销售,而玉米秸秆被科尔沁公司高价回收,经过进一步加工变成饲料喂养肉牛。牛的排泄物则经过有机肥加工厂加工后变成绿色肥料养殖蔬菜,从而又带动蔬菜业的发展。肉牛产业链拉动了新野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促进了土地流转,使新野县领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沿。

新野县的纺织业发展也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头羊,该县的纺织产业一直领先于河南省其他地区,位居前列。经过过跌宕起伏后的棉纺业如今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为止,新野县共有121家纺织服装企业,直接带动就业人数高达4万多人。随着罗蒙服饰的入驻,纺织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南阳作为国家4个原棉供应基地之一,其主要储存和加工集中在位于新野县的诚德贸发有限公司,该公司集棉花收购、储存、加工、贸易于一体,已成为新野县纺织业中的重要一环。

除了肉牛养殖业和纺织产业集群,新野县蔬菜产业也是带动该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产业园区占地面积高达3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下的蔬菜产业园区总体布局。

在蔬菜产业园区的规划上,新野县综合考虑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将总体布局分为四部分:展示区、核心区、辐射区和加工区。展示区总面积1200亩,主要包括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核心区重点发展精细菜;辐射区则包括周边5个乡镇,着重处理订单蔬菜;加工区包括蔬菜成品的脱水加工,主要与公司企业合作,带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新野县肉牛产业集群、蔬菜产业园区以及纺织产业集群区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农民就业率,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出了榜样。

二、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三产融合程度较底

新野县三产融合带动了该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就三产融合程度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融合模式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都制约着三产融合的发展程度。目前来看,新野县对三产融合问题仍沿用传统的发展理念,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发展没有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模式单一化使得三产融合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也制约着三产融合的发展程度。农村道路、水利、公共卫生以及对农民文化教育的程度高低都影响着新野县一二三产业能否有效融合。作为养殖基地和种植大户,水利和卫生设施是食品安全的首要保障。但目前为止,在农村地区居民饮用水以及肉牛养殖业所需的大量水资源都是直接汲取地下水,并未经过净化处理。除此之外,农民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有所欠缺。现如今,新型农民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要素,若想更好地使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农人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加强对农民文化的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关键,是促进新野县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的重中之重。

(二)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约束

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主要还是受限于土地、资金、科技等要素。一是土地流D制约。新野县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形成以农业为主题的休闲娱乐场所。休闲观光区占地面积较大,其中包括饮食住行等各种必须的建设。国家政策规定用地面积需要按照建设用地统一管理,使得该项目投入资金成本居高,且大规模占地导致农产品仓储用地面积较小。另一方面,土地流转问题也是制约土地要素的关键因素。领导阶层思想认识不统一造成土地流转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土地流转双方也各有担心。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自己丧失了经营权且得不到补偿金,承包商则害怕政策不稳定带来的风险损失过大以及一些农民出现“扯皮筋”现象。二是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自形成产业化集群生产后,从生产基地建设到养殖培养管理再到产品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际规定标准进行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带来的便是资金的大量投入。成本上涨使得农民的最终比较效益降低,许多农民在资金周转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农民养殖的积极性便会受挫。农户作为产业链条的第一道接力者,自身没有富裕的资金投入产业链建设中去,再加上其自筹能力较差,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三是科技成果利用率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教育、科研和产业三者之间独立存在,导致相互之间的不了解。一些科研人员虽然拥有高学历高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他们在研究某项科技成果时不能很好地考虑到消费者的切身需要。只依靠理论研究出来的专利产品若是不能够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便实现不了其最大价值。另一方面,从科技研究管理层方面分析,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和考核系统,使得一些研究人员在申报研究项目时难以得到科研基金的支持。科研资金的缺乏也让研究过程中所用时间过长,造成科技成果利用率低的问题。

(三)产品输送物流体系发展滞后

随着第一产业的不断扩大,新野县的物流体系也逐渐显示出其自身不足。货多车少的问题阻碍新野县新鲜蔬菜和牛肉向外大量销售。仅仅依靠当地企业和经销商的运输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道路运输规模尚小,蔬菜和新鲜牛肉等食品的保鲜度无法保证。若是遇到高温天气,食品安全问题更加令人困扰。其次,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电商成为销售渠道之一,消费者通过网络下单直接与农户建立供销关系。但是由于网络平台的缺乏,使得农民不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而消费者也错失优质蔬菜的购买机会。这样便造成社会资源的社会成本的无端浪费。物流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产业集群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升三产融合程度

创新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加深三产融合程度、挖掘三产融合深度的重要措施。不仅要形成“1+2+3”的产业发展模式,也要推进“1+3”“2+3”等产业融合的发展。龙头企业要起到带头作用,要发展以工促农模式,更要以农带工发展,相互促进使得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更加多元化、发展程度更加深化。对于农村存在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广修路、修好路,保证农产品的运输流通;对于饮用水,也应做出相应的处理。通过在各个主要汲水系统增加净化装置来确保水资源的卫生安全问题。农民文化素质教育是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提高农民认知能力、增强农民管理理念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具有长久意义。为此,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云平台服务给农民提供网络学习环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农民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提升管理能力,向新型职业农民迈进。

(二)突破要素瓶颈制约

若想更好地促进新野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突破要素瓶颈制约是关键一步。针对土地流转问题,应坚持依法办理、自愿参与、有偿流转的原则,政府要加强引导作用,以保护农民利益为主,给土地流转双方签订三方合同,政府、农户和承包商各自保存一份,使土地流转公正透明;其次,要统一政府管理人员的思想,消除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工作作风,把农民土地流转问题作为其考核机制。面对资金缺乏的问题,政府和企业应联合为一股力量,在建设担保公司给农户提供担保方面出资出力。目前,南阳市政府针对这一问题已经做出回应,由南阳市财政和新野县财政以及入驻新野县的龙头企业科尔沁公司联合出资建立担保公司,为养种植业大户提供担保,以解决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对于新野县科技成果利用率低的问题,企业要加强与当地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互动关系,企业领导也可走进高校兼职校外导师,给高校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学校也可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切身融入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在参与过程中发现问题,以便在做科研项目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企业也可以设立科研基金,根据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需攻克的一些技术与高校研究该项科研的研究人员直接对接,这样可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为了促使新野县一二三产业更好融合发展,政府应起到牵头作用,集合企业的力量共同为建设更完善的物流体系而努力。新野县要利用其农业发展优势向外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物流公司在当地建立冷冻仓库以保存新鲜农产品,利用物流公司自身物流链运输销售产品,以达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目的。此外,除道路运输之外,政府和企业可以合力打造出自己的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服务。建立专用服务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货车通道,使农产品在路途中周转时间减少,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对于网络平台的问题,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村设置电商交易平台,可由专门人员负责接收订单,统一管理电商平台,为农户提供便利。只有政府、企业和农户上下一心才能促进新野一二三a业快速融合、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瑞华.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微[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1);22-23.

[2]梁瑞华.“互联网+”现代农业新型业态发展问题及推进策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68-71.

[3]杨秋意,高阳,本刊编辑部.调研河南出彩三农[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6,(04):12.

[4]段方艾.河南省新野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J].北京农业,2010,(30):101-103.

[5]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05):43-49.

作者简介:

农村产业融合篇(6)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调查;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F2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1-0012-006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战略方向。近年来,国家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迅速推进,并逐步与国民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进程接轨起来,许多农村地区呈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大中城市郊区,出现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信息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新型业态。在许多农产品主产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高端增值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直销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等的兴起,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链一体化和农业价值链升级。各地通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拓宽了农村产业范围,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为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和难题,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对策思路,2015年1月25日―30日,本课题组对湖北省宜昌市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宜昌市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上的实践,分析其典型案例,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和思路。为叙述简便起见,本文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简称为农村产业融合。

一、湖北省宜昌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2014年,常住人口410.45万人,城镇化率55.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369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37元。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第一产业形成了柑橘、茶叶、畜牧、水产、蔬菜、中药等六大特色产业体系,占农业总产值的82.8%,农产品加工产值1658.98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2.85∶1。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相互融合渗透,生产业、观光旅游、高新技术等也融入农村各产业,呈现出产业融合发展的势头。

(一)基本模式

1.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是指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围绕某一农产品的种养和加工,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伸产业价值链的目的。这种模式下,前向融合实现与农资供应、育种、涉农服务等的一体化,后向融合实现与精深加工、物流运销等的一体化。参见案例1。

案例1 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S茶叶集团公司(1),成立之初只开展茶叶初加工业务,随着实力壮大,将业务延伸到下游的精深加工领域和上游的有机肥生产、生物育种等领域。如利用大梗大叶加工茶粉体,生产茶饼干;利用中部鲜叶生产真味茶饮料;利用茶叶渣生产有机肥;还拓展了良种苗木培育、茶树籽油脂加工、茶机械制造等业务领域。

2.三次产业集聚集群型融合

是指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为支撑,涉农经营主体分工合作、集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网络链接的业态。既包括不同产业不同经营主体的集聚,也包括同一产业不同经营主体的集聚,还包括同一经营主体内部不同产业的融合。在呈现方式上,“一村一品”专业乡镇、村等均属这种模式。参见案例2、3。

案例2 XH柑橘专业合作社不断拓展业务,逐渐实现了与金融业、科技研发、电子商务的融合。2014年开始开展内部信用合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安排和内控体系,信用合作资金达310万元。与高校合作研发了植物元素果蜡,橘子白酒和猕猴桃红酒;还积极通过电商平台,上线天猫旗舰店等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案例3 天峡模式――“地上新城镇、地下鲟鱼城”。农户楼下养殖鲟鱼,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料;龙头企业收购鲟鱼,进行分割销售和深加工;农户因地制宜开发养鲟观赏和农家乐、休闲旅游等。天峡模式将生态化工厂养殖、新型城镇化与农户生产经营特点相结合,推动了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宜都市红花镇YX村农民按照这种模式,在养殖当年平均每户创利润5万元,成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3.农业农村功能拓展型融合

现代工业文明提高了人们的收入,但城市的拥挤和喧嚣唤起了人们到乡村休闲娱乐的心理需求,农业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逐渐显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正是响应这种需求而生,形成了农村三次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这种融合方式将自然风景、风俗文化、农业生产与旅游、休闲、娱乐、科教融为一体,实现了农业农村的功能拓展。参见案例4。

案例4 位于风景优美的湖北省“茶麻大乡”的GS茶叶专业合作社推动茶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帮助社员新建、改造标准茶园,兴建河堤、人行道、机耕道,铺设“U型渠”,建设了品茶室、凉亭、石阶等。从茶山顶上俯瞰下去,甚为美观。下一步,计划将不种茶树的山峰用以建设度假休闲胜地,把茶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科普、观光、体验、健身”多功能结合的“美丽茶庄”。

4.种养业重组主导的循环经济型融合

是指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遵循生态链、生物链原理,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间进行产业重组融合,形成了种养复合、生态农业等新型产业,有效带动了农产品加工或销售。

上述几种模式,可以发生在同一经营主体内部,也可发生在不同经营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利益联结方式。现实中的农村产业融合,还可能具有上述几种模式组合的特征。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带动了种养、加工、存储、包装、物流、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又如举办农村节庆活动、会展,建设特色村镇等,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变。

(二)实际效果

1.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如到2014年底,宜都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784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882家(重点龙头企业128家),农民合作社454家,家庭农场171家,种植大户277家;夷陵区已发展各类农业经营主体2000多家,其中农民合作社776家,专业协会87家,龙头企业65家,家庭农场207家,专业大户1000多家。在此,龙头企业扮演着示范、引领的重要角色。农民合作社作为桥梁纽带,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上的作用十分关键。各类工商企业以灵活的机制参与市场竞争。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注重创新驱动,易于接受新理念、新技术,善于挖掘资源利用潜力。如XS茶叶集团公司搭建了茶叶院士工作站等公共科研平台,邀请科研机构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许多农村产业融合实践的一个重要成功经验是:以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农民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创新驱动增添内生动力。

2.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增强了农业竞争力

许多农村产业融合按照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变了农业弱质地位。如XH柑橘专业合作社原是仅有2000亩基地的柑橘种植企业,现已拥有1.7万亩连片种植基地,从种植、加工、销售到售后服务采用一个整体标准流程,形成了全国著名的农产品品牌。

3.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也是二三产业渗入农业农村并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改变了农村农业独大的局面,繁荣了农村经济,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以休闲农业为例,到2014年底夷陵区发展了休闲农业点712个,就业人数2.8万,带动农户2.2万户,人均增收5000多元。此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在农村开办了众多的现代化加工厂、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更是有力的例证。

4.提升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二三产业融入农业农村的过程,往往也是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过程。如龙头企业对加工厂附近水、电、路、网的改造,生产基地投入资金整理土地、整修田间道路等。又如XS茶叶集团公司对YW村的改造,使村里有了村民服务大厅、卫生室、超市等便民设施。此外,发展乡村旅游会带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

以宜昌市为例,虽然农村产业融合已是亮点纷呈,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融合阶段。一是融合覆盖面窄。如有的农村经营主体组织了机耕服务队、柑橘采摘服务队、统防统治服务队等,但多以某一农事操作环节为对象;也有公益性机构和农民合作社从事畜牧服务业,但范围主要集中在统一饲料供应、技术服务、疫病防治等有限的几个项目上。与农村产业融合所需要的综合性、全流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从事信息、仓储、物流、资金互助的比例小。二是融合起点低。以种植业来讲,仍以传统种植技术为主,机械化率、信息化程度不高,生产标准化程度不够;以加工业来讲,产业链延伸较短,仍以初次加工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较低。这就导致农村产业融合层次有高有低,层次高的实施产供销研一体化,产品高端、附加值高;层次低的是大量的小型加工厂,技术水平低,可替代性强,有时为求得生存,存在盲目竞争现象。就总体而言,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经营主体多数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创造价值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的突围能力不强。

(二)农村产业融合的外部支撑环境尚不健全

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受到一些外部环境的限制。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不少地区为山区、半山区,土地细碎,交通落后,有些地方没有机耕道,无法使用机械化设备;有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建设了厂房、购买了设备,但水、电、气、网等配套设施不到位。这些基础设施公共性强,单一企业没有能力投资建设,导致土地开发成本过高,抵消了部分经营主体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愿望。二是公共和社会化服务滞后。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满足不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技术创新和服务不足限制了一些项目的生成。一些龙头企业有实力出资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但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农村经营主体来说技术约束往往是最大障碍。产品认证、资质认证等服务的发展也较为滞后,无法满足当地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业务拓展的需要。三是政策和制度障碍。农村产业融合是多元参与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税费优惠和财政补贴均以农民合作社和农户为主。部分工商企业带着丰厚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参与农村产业融合,但难以享受同等的优惠待遇,既打消了部分企业的积极性,也削减了部分已有项目的竞争力。

(三)融合项目自我升级发展困难较多

首先是项目申报难。主要是申报国家和省一级的项目非常困难,设定的申报条件过于苛刻、申报程序过于繁琐,不少经营主体达不到要求,有时最需要支持的企业因为条件限制反而争取不到支持。地方政府对资金项目的统筹安排自主性较弱,无法进行整合使用,不能对症下药,项目的支持作用弱化。其次是项目融资难。虽然宜昌市通过组织银企融资对接会、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等多种方式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小微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渠道,但融资额度不够,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经营主体的资金难题。此外,缺乏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导致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的资金来源多以银行贷款为主,使资金难题转化为贷款难、费用高。如有龙头企业反映,银行一律取消固定资产贷款,全部实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被迫频繁借贷,短债长用。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资金补充,只能错失发展良机。第三是项目管理弱。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讲,相关部门多以各自独立系统与经营主体发生联系,缺乏协同配合;从项目自身管理来讲,不少项目没有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管理支撑发展的作用得不到体现。

(四)部分项目缺乏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

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在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上作出了有益探索,但部分项目的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健全,缺乏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调研中了解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还处于比较松散的、不太规范的状态,利益联结比较脆弱,合同订单履约率低,原料采购随意性大。有些企业参与农村产业融合项目,与农户有竞争、无合作,在农民合作社中“一股独大”,甚至取得优惠政策后从事非农的高收益产业;有些经营主体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向农民流转土地,租期长达十年甚至数十年,但租金或者不变,或者涨幅明显低于同类耕地租金的涨幅。这就不难理解,有些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核心原因就是收益不能与时俱进。调研中,看到有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分享土地资产增值收益的情形,这是有益探索,但也直观感受到,普通农户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

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一)如何认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讲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时,指出要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带动农民就业致富。我们认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想状态在于做到统筹、包容、共赢。所谓统筹是从破解难题、一揽子解决问题来讲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实质上是顺应城乡一体化趋势,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薄弱的问题。通过组织农民、服务农民、沟通信息、连接市场,使分散经营的农户在产供销环节有了依靠,为解决政府部门“包不了”、集体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找到了思路。所谓包容是从产业角度讲的,指从产业间的竞争关系转向包容关系。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也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的过程,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联动、互相促进,从而为解决“双重挤压”(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下我国农业比较收益低的问题找到了办法,有助于吸引现代要素“反哺”农业农村。所谓共赢是从经营主体角度讲的,指经营主体间的利润分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其他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搭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共同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互惠共赢,让农民分享农村产业融合的红利,从而为解决农民增收空间被压缩的问题找到了路径。所以,如果只是在农村办种养厂、加工厂,开发乡村旅游,按市场价收购农产品,只让农民拿到市场工资,其创造的产值再大,也不能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如何理解利益联结中各主体的角色定位

机制设计理论中激励与约束兼容的原则为设计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了思路,即“在使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要在经营主体之间实现风险共担、互惠共赢,这涉及对工商资本、农民合作社、农户角色定位的认识问题。一是工商资本的地位和作用。工商资本的趋利本性、非农化倾向,让大多数人对其下乡非常敏感。如果因此盲目排斥,不利于缓解农村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的紧缺问题。从已知的经验来看,必须强调工商资本带动本地经营主体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绝不能以支援乡村的旗号套取优惠政策而忽视带动农民增收。二是农民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资本结构和体现形式,决定了不同主体控制权的配置,其背后反映的是股权份额配置、利润分配方式、治理结构等。合作社作为桥梁纽带,偏向哪一边,平衡点就偏向哪方。要系统研究农民合作社的股权设置方式,合理确定利润分配方式,完善治理结构,保证各方依法行使职权、参与管理。三是农户等小微经营主体的角色定位。要为农户分享农村产业融合红利提供保障,但如果农户只是被动参与,不实质参与市场竞争,不提升本领能力,那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必须强调提升农户自身能力和增强风险共担意识,争取成为下一轮农村产业融合的组织和实施主体。当然,让农户形成收入“只增不降”的惯性思维,也不能被其他参与方接受。况且,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出现失败是正常的,这时候就不能忽视其他参与方的利益。

(三)如何提升农村产业融合项目的竞争力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我国农村地域广袤,有行政村将近60万个,若不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极易陷入盲目发展、恶性竞争的状态。基于对湖北省宜昌市经验的总结,关键是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特色取胜为战略。市场需求导向就是要有消费者导向意识,既要适应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也要主动创新、引领市场。调研中,我们看到有的经营主体把营销平台建设摆在引领地位,及时调整产品定位和结构,但多数还是被动适应市场变化,缺乏前瞻性的主动作为,这说明农村产业融合必须在市场引领上下足功夫。创新驱动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核心是对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整合集成和优化组合,关键是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上求得突破。以技术创新为例,要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实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发挥好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实践好特色取胜战略,主要是认清本地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依托资源优势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如各地可依托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及其深加工产业,依托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习惯、风味小吃等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休闲体验农业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好这三方面。

(四)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服务主体联合互动、更好发挥作用的过程。地方政府要为各参与主体尽职尽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调研情况来看,地方政府需要在创新方法、敢闯敢试、提高效能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首先是减少直接干预,把着力点放在提供公平和鼓励创新的环境上。如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抵制恶性竞争,杜绝违法行为;鼓励探索和试错,营造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减轻创业的精神负担;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龙头企业在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中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其次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规划时要坚持促进区域分工合作和错位发展,也要在环境治理、耕地保护、文化保护等方面设立门槛标准,列出负面清单。第三是发挥公共职能。要加强道路、交通、水利、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化解农村产业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第四是推进政策创新。要加大深化改革力度,在拓展经营主体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上试点试验,探索合理而有效的财税支持政策,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当然,除少数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外,特惠式支持应尽量少用,以免加剧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并为形成“产能过剩”埋下伏笔。

(五)抓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着力点

一是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政府投入的资金,优先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施单位,为他们独立申报、承接各类项目提供便利。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一批强社名社。对具有产业领军作用、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二是抓紧开展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研究设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率先试点,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产业链融资、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互助)、PPP融资项目等的试点,制定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政策。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农民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

三是加快建设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队、农机专业合作社、畜牧业服务合作社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的发展;扶持动植物防疫、产品认证等机构和涉农产业协会的发展。(下转第58页)

(上接第16页)

四是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引导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分享收益,以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创业引领”导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农民培训,使他们既成为生产者,又成为经营者。

五是支持农村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加大力度组织产品推介会,组织优秀企业参加大型农博会、农超对接会等,因地制宜举办各具特点的节庆活动。出台一些奖励办法,引导物流快递与电子商务为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加快在农村的网络布局,拉动农土特产品、加工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的快速运销。

六是优化农村产业融合的外部环境。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从用地、用电、用水、税费等方面完善优惠政策,遏制企业违规违法行为。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优化政府的指导、扶持、服务职责,解决部门间不协调问题,保证财税、审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农村产业融合政策的宣传力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以上工作都可以先行试点,也可以集中在一起开展农村产业融合试验,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以示范作用加快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注释:

(1)为避免给调研地区或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不便,本文将调查地区涉及的企业一律用英文字母代替。

参考文献:

[1]胡乐明,刘刚.新制度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农村产业融合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适应性;农村金融结构

有效性低,适应性弱,是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构建与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结构,同时要处理好金融竞争与合作、进入与退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农户融资模式创新等问题,为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