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概述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08 15:14:33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概述篇(1)

一、对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认识历程

(1)对某种类型旅游非优区的分析

许春晓在1993年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1995年提出“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是“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某一方面、某一层面或某一类别,是“旅游非优区”的两个可指明的方面,即概念的两个“维度”,通过对概念不同维度的分类研究,逐步抽象出对其“共性的、一般性”的认识。随着旅游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以“导致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处于非优、劣势地位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指标,如旅游资源、地理区位、区域经济背景、自然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划分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等不同的亚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经济欠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等不同的研究维度。

(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明确化历程

在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区域,而旅游非优区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资源因素方面,以及“从景点组合、分布状况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杨晓峰,2007),或者认为非优区是“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资源数量不丰富的区域”等(赵宁曦等,1997)。与此同时,关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也逐步增加,如孙根年(2001)将资源与区位有机结合,分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孟清超(2006)将旅游非优区界定为“旅游开发条件不理想、开发状况较差、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杨晓峰等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可见,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逐步明确,即“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的区域”。对非优状态的描述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旅游业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由于受资源、区位、区域经济背景、客源市场等影响”都是旅游非优区的形成因素。

二、对旅游非优区几个认识误区的解释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与“旅游非优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原生性资源差的地区,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而旅游非优区是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旅游非优区亦可能是旅游优势区,旅游资源差并不一定是旅游非优区,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许春晓,1993);反之,旅游非优区也并不一定缺少资源或者是资源级别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如政府、居民的观念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描述与考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能是旅游非优区;而旅游优势区亦可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张志宏,2010)。

旅游非优区并非指旅游业发展无望的地区。旅游非优区是对所研究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是对现实状态的分析与描述,主要是对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张志宏,2010),以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等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客观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与“发展”是相对而言的,“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非优”是一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发展无潜力,而是处于不同的发展历程。

三、旅游非优区概念的界定

(1)旅游非优区概念的具体化,形成抽象定义

生态旅游概述篇(2)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办公与生活区域,走向自然与人文景观,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旅游人数已经突破60亿次,预计全年将突破百亿人次。随着旅游人数的急剧增加,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已经很难满足国内民众对旅游的需求。正如报告所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国内旅游业,亦是如此。虽然我国旅游业推出了生态农业旅游,但是仍不成系统,多是各地的尝试性发展。由严贤春所著的《生态农业旅游》一书,立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相关理论,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诸多有效途径,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生态农业旅游》一书共计7个章节。第一章: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了农业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城郊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产生及发展、特点及类型、作用及功能、理论体系、系统等。第二章: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者概述、形成及培养、生态农业旅游的市场开拓和营销。第三章: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旅游商品的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第四章: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环境概述、容量的确定和调控、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第五章: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业概述、产业特征、结构体系、运作。第六章: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与内容、模式等。第七章: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管理概述、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的内容、生态农业旅游与农民培训、生态农业旅游与产业化经营、生态农业旅游的效果评价、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从生态农业旅游着手,多方面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如: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市场、生态农业旅游的设计和规划、管理和运作模式等等。生态农业旅游,是20世纪发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旅游方式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必然引起旅游业和旅游模式的转变。久居喧嚣城市的旅游者,将不再简单的选择自然与人文景观,他们更愿意体验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是以所在资源大环境为背景,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依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旅游方式。在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仅可以领略当地农村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而且还可以深入到乡村,体验农民生态劳动活动,从而获得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愉悦身心。

结合《生态农业旅游》一书所述,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提出,有必要扎根理论,寻求新的实践举措。当前,生态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有五种:“三高”生态农业旅游、“花、果、园艺”生态农业旅游、“农耕景观、乡村活动”生态农业旅游、“茶艺”生态农业旅游、“水乡活动”生态农业旅游。纵观以上5种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依托当地科技和农业资源,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旅游。书中提到,生态农业旅游模式的创新,首先必须立足当地特色。只有立足特色发展,当地生态农业旅游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其次,应建立一整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链。生态农业旅游,绝不是简单的个体相加,而是一个系统的完美整合。如就生态农业旅游设计与管理者而言,要从宏观着手,对生态农业旅游进行设计与规划,使“吃、住、行、游、购、娱”贯穿旅游的全过程。最后,增加政府投入支持,加强生态农业旅游宣传。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旅游地资金不足,客源不足,发展困难。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或者可以进行零息或低息贷款,帮助生态农业旅游度过艰难期。同时,媒体的宣传引导也很重要。我国有着庞大的旅游者群体,合理的分流,不仅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而且还可以减小重点景区的人流压力,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生态农业旅游正逐步走入大众的视野。事实上,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生态农业旅游有助于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生态农业旅游还为旅游者提供了新的旅游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刚需。鉴于此,严贤春所编著的《生态农业旅游》意义重大,它为我们找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道路,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态旅游概述篇(3)

一、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的。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假日农场(Holiday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详见下图):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3.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舒伯阳、对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被后人广泛引用,他分别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行业管理、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开发深度等方面总结了生态农业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石云霞、赵萍、王语等在舒伯阳、王继权的研究基础上,简要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如坚持“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以科技为先导,确保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高起点与高水平、加强宣传,提高“三大”效益。

生态旅游概述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旅游概述篇(5)

关键词:旅游非优区 特征分析 理论界定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开发研究呈上升趋势,其表述有“旅游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旅游弱势地区”、“旅游温冷地区”、“边缘型旅游地”、“二三级旅游地”(许春晓,2001)等等,本文拟遵循科学界定概念的一般程序,将“旅游非优区”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其它现象有效区分,并探讨在现实中测量、甄别旅游非优区的具体方法。

一、对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认识历程

(1)对某种类型旅游非优区的分析

许春晓在1993年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1995年提出“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是“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某一方面、某一层面或某一类别,是“旅游非优区”的两个可指明的方面,即概念的两个“维度”,通过对概念不同维度的分类研究,逐步抽象出对其“共性的、一般性”的认识。随着旅游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以“导致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处于非优、劣势地位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指标,如旅游资源、地理区位、区域经济背景、自然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划分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等不同的亚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经济欠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等不同的研究维度。

(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明确化历程

在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区域,而旅游非优区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资源因素方面,以及“从景点组合、分布状况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杨晓峰,2007),或者认为非优区是“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资源数量不丰富的区域”等(赵宁曦等,1997)。与此同时,关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也逐步增加,如孙根年(2001)将资源与区位有机结合,分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孟清超(2006)将旅游非优区界定为“旅游开发条件不理想、开发状况较差、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杨晓峰等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可见,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逐步明确,即“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的区域”。对非优状态的描述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旅游业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由于受资源、区位、区域经济背景、客源市场等影响”都是旅游非优区的形成因素。

二、对旅游非优区几个认识误区的解释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与“旅游非优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原生性资源差的地区,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而旅游非优区是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旅游非优区亦可能是旅游优势区,旅游资源差并不一定是旅游非优区,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许春晓,1993);反之,旅游非优区也并不一定缺少资源或者是资源级别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如政府、居民的观念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描述与考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能是旅游非优区;而旅游优势区亦可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张志宏,2010)。

旅游非优区并非指旅游业发展无望的地区。旅游非优区是对所研究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是对现实状态的分析与描述,主要是对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张志宏,2010),以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等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客观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与“发展”是相对而言的,“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非优”是一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发展无潜力,而是处于不同的发展历程。

三、旅游非优区概念的界定

(1)旅游非优区概念的具体化,形成抽象定义

1、概念的分解。首先是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分析:区,可以理解为地区或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范围,是对地球表面各种空间范围的抽象或概括;“非优”是与“优”相对的概念,两者相比较而言,互为存在前提。“优”是优良、美好,“非优”即是不优良、不美好、劣势。“非优”是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变化;旅游,从人文地理学科的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旅游是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现象(保继刚等,1999)。

其次,是将“旅游非优区”所表示的现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以目前已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按照“发展条件”作为划分标准,将旅游非优区划分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生态环境非优区”“旅游认知非优区”等等,每一类还可以逐步分解出不同的亚类。

再次,对分解后的概念加以界定。以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原生性(原赋)旅游资源较为缺乏,资源丰度低,品位较低,在一定时期内知名度不高,缺乏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资源,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旅游区位非优区“是指由于其区位的不理想,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当地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该地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反过来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较小,对当地的经济贡献率比较低的区域”;旅游客源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该区域内的旅游人数或者说潜在客源相对比较少,从而导致旅游收入较低,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较低的区域;旅游认知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内,由于宣传、旅游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原因,该区域的旅游发展文化导向不明显,或者说该区域的区域文化特色不明显,在一定的客源地范围内对猎奇型旅游者吸引力较弱的区域”。

2、形成抽象定义。通过以上对概念的分解,虽然措辞不同,如“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拉动小、旅游业发展不景气、旅游对当地经济贡献率低”等等,其本质最终还是归到“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概念中“由于资源缺乏、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位不理想”等均是“旅游非优区”之所以形成的影响性因素。

据此本文认为,站在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相对于“旅游优势区”而言的,其抽象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特定的时间区间内,某地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相对劣势状态,则该地区为旅游非优区”。

(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操作化,形成操作化定义

经过以上界定之后,“旅游非优区”就转换成为研究的“变量”(经过严格界定的概念称为变量),此时,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旅游经济现象,是可以观测和量度的。但是抽象定义中的界定仍是相当模糊的,要予以准确的、精确的量度,还需要将抽象定义转换成可操作性的定义。根据测量时指标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实用性的特点,本文除了选取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衡量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以及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人次)的指标之外,还加入了旅游收入占当地GDP比重指标来共同衡量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借鉴世界银行(Word Bank)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在对发展中国家作出划分时的思想,最终形成旅游非优区的操作性定义“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某地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国际/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五项指标的加权综合得分,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的80%,则该地区是旅游非优区”。

四、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

根据上文分析,将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设定为Fi(i取值为大区域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各分量指标分别为:X1-国际旅游收入;X2-国际旅游人次;X3-国内旅游收入;X4-国内旅游人次;X5-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其相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25、0、2、0、25、0、2、0、1。

借鉴刘再兴的研究成果衡量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区旅游业发展综合指数低于区域平均值的80%,则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落后,处于劣势状态,是旅游非优区。则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模型为:

其中,是指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平均值;Fi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加权得分;F是指区域内部各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得分的总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理论分界线80%是利用经验参数比对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等级的划分。实践中对旅游非优区的界定需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高低划分等级,从而确定旅游非优区。

五、旅游非优区特征的分析

从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对大区域范围内处于“非优”地位的特定区域的分析与描述,它具有以下特征:

(1)区域差异性

旅游非优区是对“区域”差异的研究,是从旅游业发展程度对区域差异的研究。作为区域旅游研究的一部分,旅游非优区对特定空间和地域内,旅游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分布类型、范围、规律的分析,对区域旅游优劣特征以及非优态势形成条件的研究,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2)空间范围上的相对性

“非优”本身就是相对于“优”而存在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分辨出优劣,在区域旅游开发活动中,优势区与非优区相伴而生,并且还互为存在条件。旅游现象在区域空间范围内分布存在差异,旅游经济现象的区域差异形成了“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

(3)动态性

特定地区是否为“旅游优越区”或“旅游非优区”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情况的变化时刻处于动态发展中的。由于新的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开发;或许是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的改善,曾经的非优旅游区可能转化为优势区;同时若旅游地不再具备吸引力,旅游优势区的地位亦可能发生转化。总之,“优”与“非优”的状态及其程度是动态变化的。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目的地屏蔽现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2.许春晓.欠发达资源丰富地区旅游业成长模式[J].人文地理,1995.1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2)

4.杨晓峰.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5.赵宁曦,王森,姚亦峰.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初探[J].海洋学,1997

6.孟清超.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生态旅游概述篇(6)

[关键词]旅游生态足迹;旅游政策;旅游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45-0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自然资源消耗所造成环境影响的定量测度一直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现有的测度环境影响的成熟方法有环境承载力、环境影响评价等,这些方法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微观直接影响,而对资源消耗所造成宏观间接影响关注较少,而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提出为测度这种宏观间接影响提供了可能。生态足迹是用生物物理量定量描述生态承载力(生态容量),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新兴理论方法。生态足迹理论由于其简明性及其可定量性,使之在旅游研究方面的应用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

(一)生态足迹概念

生态足迹(生态占用)是由加拿大环境经济学家威廉和威克那格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于生物物理量的度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概念和方法。生态足迹即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相应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所产生的废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它代表了即定技术条件和消费水平下特定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规模和可持续生存对环境提出的需求。

(二)旅游生态足迹概念

国外学者威克那格于2000年首次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初步评价了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亨特则于2002年最早明确提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旅游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和水资源量,即把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的生态消耗用形象的土地面积进行表述。旅游生态足迹实质上是一个整合参数,既包含旅游活动中土地、水源等方面的一次消耗,又包括废弃物吸收等方面的二次消耗,可以更加全面地测度旅游业和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旅游生态足迹帐户核算体系中,生物生产性土地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可划分为化石能源地、耕地、草地、林地、建成地和水域六大基本类型。根据旅游生态消费的特点,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主要由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和游览观光六部分组成。

二、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改进

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可以借用生态足迹较为成熟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数据获取方式,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分为两种。综合法是自上而下根据地区性或全国性的统计资料, 查取地区各消费项目的有关总量数据,再结合人口数得到人均的消费量值,适合于大尺度生态足迹的计算;成分法则以人类的衣食住行活动为出发点,自下而上地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查阅统计资料等方式先获得人均的各种消费数据,适合于小尺度生态足迹的计算。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一般采用成分法。以旅游产品的生态足迹为例,包括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项。其计算步骤和具体方法如下:

(一)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模型

旅游交通生态足迹的测算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旅游交通设施的建成地面积和与旅游活动相联系的交通能源消耗,如游客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往返以及在各旅游目的地内的旅游交通能源消耗等:

TEFtransport =∑(Si×Ri) +∑(N j×Dj×Cj/r)

上式中,Si为第i种交通设施的面积,Ri为第i种交通设施的游客使用率,Nj为选择第j种交通工具的游客数,Dj为选择第j种交通工具游客的平均旅行距离,Cj为第j种交通工具的人均单位距离能源消耗量,r为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71千兆焦/平方公顷。

(二)旅游住宿生态足迹模型

旅游住宿生态足迹的测算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游客提供住宿的高、中、低档类型的酒店、宾馆、招待所等设施的建筑用地面积;二是游客居住期间,酒店宾馆等的能源消耗,包括空调、照明、洗涤耗能等。不同档次与类型的住宿设施的建筑用地面积以及提供相应服务的能源消耗量不同,具体数值可通过调查获取:

TEFaccommodation = m∑(Ni×Si)+ n∑(365×Ni×Ki×Ci/r)

上式中,m、n是建成地和化石能源均衡因子,Ni为第i种住宿设施拥有的床位数,Si为第i种住宿设施每个床位的建成地面积,Ki为第 i种住宿设施的年平均客房出租率,Ci为第i种住宿设施每个床位的能源消耗量,r为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三)旅游餐饮生态足迹模型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的测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向游客提供宴会、地方风味餐、自助餐及饮料等服务项目的餐饮设施建筑用地面积,二是游客各类食物消耗所转化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三是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的能源消耗所转化的化石能源地面积。

TEFfood =∑S +∑(N×D)×(Ci/pi) +∑(N×D×Ej/rj)

上式中,S为各类社会餐饮设施的建成地面积,N为旅游者人次数,D为旅游者平均旅游天数,Ci为游客每日消费第i种食物的消费量, pi为第i中食物相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年平均生产力,Ei为游客人均每日消费第j中能源的消耗量,rj为世界上第j种能源的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四)旅游购物生态足迹模型

旅游购物生态足迹是指旅游者采购的旅游商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出售时所需的建成地、生物生产性用地与化石能源地占用面积。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的能源消耗相对较少,可忽略不计:

TEFshopping =∑Si +∑Rj/pj÷gi

上式中,Si为第j种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设施的建成地面积,Ri为游客购买第j中旅游商品的消费支出,pj为第 j种旅游商品的当地平均销售价格,gj为第j种单位旅游商品相对应用的当地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年平均生产力。

(五)旅游娱乐生态足迹模型

休闲娱乐生态足迹的测算包括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设施的建筑用地及其能源消耗:

TEFentertainment =∑Si

上式中,Si为第i类游客户外休闲娱乐设施的建成地面积。

(六)旅游游览生态足迹模型

游览观光生态足迹测算主要包含各类景区内的游览步道、公路、观景空间等建成地面积和在景区内进行游览活动时乘坐观光车等能源消耗所转化的化石能源地面积。游览活动中的能源消耗相对较少,可以忽略不计:

TEFvisiting =∑Pi+∑Hi+∑Vi

上式中,Pi为第i个旅游景区点游览步道的建成地面积,Hi为第i个旅游景区点内公路的建成地面积,Vi为第i个旅游景区点观景空间的建成地面积。

生态旅游概述篇(7)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如旅游开发、旅游经济、旅游地理、旅游文化、旅游心理、旅游公关、旅游美学等等,基本上都存在不严格、不清晰、因而“不可靠”的问题。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开始于描述世界的概念的形成。在逻辑上,“是什么”的问题,先于“为什么”的问题。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在对对象的描述、分类、整理、比较、和量化的概念框架中进行的。因此,新学科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常规学科,严格的、清晰的有效的概念构建是其不可逾越的基础工程。

(一)概念有两种描述词语,一是指涉及某一类事物,具有一定性质的一切事物,如学校、旅游等;二是指涉个别事物,如马克思、非洲狮等。普遍性概念要满足科学研究的要求,需要经过三个上升的环节:

1、构建直觉定义。定义开始都是直觉定义,其基础是我们对于某种特殊现象的感觉。根据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儿童在开始组织世界时都是直觉定义------虽然,大多数人在成年时仍然沿用这种直觉方式,但它能满足日常生活交流的需要;

2、构建抽象定义。直觉定义不能满足学术研究的要求,所以要经过进一步发展,就是要上升为抽象定义,如在哲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研究中使用的概念即抽象概念:正义、幸福、价值、真理、自由等等就是经常使用的抽象概念;

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作为一个人,他在开始学术研究时,是凭直觉去把握对象的。他凭直觉对自己说,“这就是我要研究的东西”。然后,他划定对象的边界,并给它起一个名称,于是,产生了直觉定义和抽象定义。

3、构建操作性定义。科学研究需要更清晰的概念。为此,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了操作性定义的要求:从抽象定义变为操作性定义,方法是“采用测量它的操作方法”来界定对象,一般是使用变项和量度,使用条件描述法、指标描述法、行为描述法来使概念具有操作性,就是确定它实际上测定的就是它应该测定的东西。于是,就完成了一个有效概念的构建。

(二)一个有效概念至少要满足两个功能:

1、分类功能。概念至少要能满足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分类功能,将事物分类--二分法、三分法--多分法。不论几分,都必须坚持统摄原则和排他原则,即“非此即彼”。

2、比较功能。概念要满足事物的比较功能,即“大小”、“高低”、“强弱”等等。

只有清晰性、有效性的构建概念,概念的可靠性才能建立起来,才能在类似的情境研究中产生相类似的结果。只有这样,新学科的研究得以真正开始,形成学科共同体,不断深化对现象的认识,最终形成学科范式,使新学科从前科学成为常规科学。

在中国,旅游学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催生的早产儿,基本概念构建的不可靠成为学科发展的后遗症。

二、中国旅游学科中“旅游资源”概念的“可靠性”问题分析

2003年,颁布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旅游国标》)。我们以《旅游国标》中的“旅游资源”概念来进行讨论分析。在《旅游国标》中“旅游资源”明确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这个“旅游资源”概念,因为《旅游国标》的权威性得到最广泛的使用。但是,问题在于,要理解这个概念,关键是搞清楚什么是“旅游吸引力”?什么是“旅游开发利用”?什么是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就需要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联合攻关,并取得公认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否则,我们就只知道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和因素”。简单地说,这个权威定义就是“万事万物都是旅游资源”。

很显然,《旅游国标》的制定者,作为人,他是凭幻觉(非直觉)去把握对象的。凭幻觉对自己说,“万事万物都可能是我要研究的东西”。所以,他不可能划定对象的边界,因为它设定的三个附件都是无边界的。于是,他只是在“资源”前面加上“旅游”二字,算是给它起一个名称“旅游资源”。因此,这只是一种成人的投机取巧,旅游资源的定义没有达到“儿童在开始组织世界时都是直觉定义”层面,因为直觉定义也是“有边界”的,否则,它就不成为定义。所以,这个“旅游资源”概念存在三个缺陷:它不是直觉定义;它无法上升到抽象定义;它更不可能上升到操作性定义。

也就是说,《旅游国标》中的“旅游资源”概念离科学概念的构建还有十万八千里之遥。由于不成其为有效的概念,所以,它就不能完成概念的功能:

我们仅以概念的分类功能来分析它的不可靠性。在《旅游国标》中,编制者提出了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分类”和“性状分类原则”两个分类方法:

按“标准分类”分类。即根据“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来分,旅游资源可以分为: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如一栋主体建筑;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如一栋主体建筑与周围的配套建筑。b=a+a,,那么,也就是说旅游资源可以分为a类和(a+a)类两大类。这是先无中生有杜撰一个不存在的所谓标准,然后按该标准进行分类。不仅如此,此标准还让人啼笑皆非。

按“性状”分类原则分。那么,什么是“性状”呢? “百度”一下,我们知道:性状(traits)是遗传学名词,指生物体的任何可以鉴别的表型特征。生物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征,有的是行为方式,等等。研究性状主要是为了发现遗传规律。

再看《旅游国标》按“性状”分类原则分类的结果:“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可以分为: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等“类”。

显然,《旅游国标》的“性状”不是指遗传学的“性状”,而是指“性质与状态”两重含义。那么“旅游资源”的性质是什么呢?按照《旅游国标》自己的定义,旅游资源的性质,是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吸引力、旅游开发利用价值、能产生效益等属性。假如按照“旅游吸引力”性质来分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产生“哪种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如可以分为产生x吸引力、产生y吸引力、产生z吸引力等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旅游国标》的制定者先制造一个与遗传学“性状”似是而非的语词,让读者认为是一个新标准,然后回到一般用法“性质”上来,又再采用“偷换概念”的小把戏,把“旅游资源的性质”偷换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和因素的性质”,于是,旅游资源顺水推舟地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等8大类,旅游资源分类就成了“地分成地文景观、水分成水域风光......”多么顺理成章啊!为了规避“什么水、什么地才是旅游资源?”这个基本概念问题,《旅游国标》的制定者真是煞费苦心。

我们按照《旅游国标》的分类方法对青岛崂山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进一步揭示这种分类方法的荒谬性:

按“标准分类”分类。青岛崂山可以分为“大山和大山与许多小山”、“大动物和大动物许多小动物”、“大建筑和大建筑与许多小建筑”等n多类,绕口令!

按“性状”分类原则分类。第一步分类,把青岛崂山砍成块:它是山,属地文景观;山上有河,它是水域风光;山上有各种动植物,它是生物景观;山上有古墓,它是遗址遗迹;山上有房子,它是建筑与设施;山上有人卖矿泉水,它是旅游商品;山上有道士讲经,它是人文活动。第二步分类,把8大块砍成31颗肉丁;第三步分类,把31颗肉丁剁成155粒肉沫。景观学变成物理学,旅游资源可分为分子,再分为原子,再分为中子。

到此,相信问题已经得到说明,所以《旅游国标》中的“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部分,限于篇幅,就不再分析了。参与过旅游规划编制、评审的同仁,相信都有这样的经历:评审会举行时,评审专家东拉西扯不知所云,编制者弄巧成拙一头雾水,东道主东张西望不知所云:都以《旅游国标》为依据,殊不知,问题恰恰出在《旅游国标》上:不知道什么是“旅游资源”,又怎么进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