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5 03:46:43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的现状

至2008年,我国有224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1]]包括教育软件工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培养方向,专业性质有师范性、非师范性和半师范性三种,开设院校已从开始的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综合性、理工科、农业、民族学院等不同性质的院校。但有不少院校存在专业基础深度不够、专业性质不明确、克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与实验条件不具备等问题。[[2]]

2.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杨改学总结了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各个时期的培养目标,[[3]]从早期的“四种人”(电教课的教师、电教技术人员、电教研究人员和电教管理人员)到当前的“四种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新媒体的开发与研究人员、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适应范围由学校走向企业等各种行业。但是具体到各个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则存在着“轻实践目标、轻创造目标和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闭门造车”等问题,[[4]]出现了同构现象,不论学校层次、规模、类型都要培养成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

3.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庞杂老化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因此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庞杂,课程设置求大求全,大有将学生培养成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电视编导、教育学为一体的全才教育论文,但实际上形聚神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学而不精,知而不解。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所学“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造成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尴尬境地。但造成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培养目标不明确。

另外,有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比较早,没有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许多课程与现实的教育技术实践需要脱节。[[5]]还有一些院校存在“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不注意课程衔接,没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教学脱离实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6]]

4.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当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虽有利于系统地讲授知识,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素养以及主动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课堂讲授方法主要依托教师的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等向学生传递信息,其表现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单一,表现能力和信息量有限,传递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该学科中包括许多直观性内容、技能性内容和过程性内容,难以表现教育论文,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

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主要有常规性实验、制作性实验和教学技能训练性三种类型。但是不少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往往忽视教学技能训练,所开展的常规性和制作性实验也多是验证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多依附于理论课,没有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按照详细的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一些基本操作,至于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操作,在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中都没有涉及,指望这样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行不通的。

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目标——明确研究领域,选择培养方向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应该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但是“专业”与“学科”是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研究范畴出发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如果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都要囊括这理论与实践的五大范畴,那么这种“大而全”的专业教育必将使眼高手低,学生不能胜任具体的实践工作。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面向的是整个教育技术领域,那么其课程将十分庞杂。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能够进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开展数字媒体研究及开发技术,能够从事教育软件工程和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的人才,这样的综合型人才几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全才,其在大学阶段所要学习的课程就太多了。[7]

培养目标要具体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以能力要求、专业领域和职业类型或方向来限定的。[[7]]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型专业,也是一个交叉跨度较大的专业,而本科生在四年中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所有系统知识都纳入学习的范围,这就决定了教育技术专业比教育技术学科的面要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应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特色,必须要具有其他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要求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具有运用媒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根据教育技术领域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教育论文,重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在一个专业下构建几个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专业能力上有所侧重,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课程体系——反映学科结构,突出技能培养

课程体系并不完全对应于学科理论体系,它包含着学科理论体系中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以及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科目。[9]从由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以来,由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主干课程来看,都是从教育学、心理学到传播学,从普通物理到电路设计,从电视教材制作到网络课程开发,从电教美术、电教音乐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课程教育的同时,重点突出该专业在本校优势领域的拓展,在求专求深上下功夫,以增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竞争力。

本科层次应该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并熟练掌握某类教学资源开发技术的专业人员,其课程设置应该反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结构,技术与技能类课程不应该“杂而全”,而应该是“专而精”,使学生在学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掌握一到两门专长,以改变长期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人才“广而不专”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手段——强化实践环节,重视设计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广泛支持,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已从“音像媒体的制作与应用”扩展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传媒的原理技术、操作技术,重要的是要基于传媒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出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意义建构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诸如音像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及网络教学平台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因此,基于传媒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上,一定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教育论文,就应该变革只有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实践实验教学模式,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它不但要求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步骤,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经过常规和综合性实验训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开设。开始时可由指导教师出题目,给方案,由学生自己拟定步骤。更进一步的设计性实验则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丁楠(1983.3-),男,河南邓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研究。

[[1]]徐福荫.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J].教育研究,2009(05):3-9.

[[2]]许霞,刘伟德.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172-174.

[[3]]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4]]唐烈琼.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及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2):116-118.

[[5]]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1.

[[6]]王余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分层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43-44..

[[7]]张军征,刘志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逃定位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3-36.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孙文云(1979-),女,山东招远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陶红(1963-),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共建项目“应用ABM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研究”(编号:GD14XJY20),主持人:陶红;广东基础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广东特色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编号:2015JJKGYJ003),主持人:陶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9-0090-07

昆士兰科技大学(简称QUT)又译作“昆士兰理工大学”、“昆科大”。1908年建校,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区。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昆士兰科技大学是一所研究性大学,以“为真实世界的大学”(a university for the real world)为校训,在澳洲大学中排名前十,世界TOP 3%,学校的教学注重结合实际应用,这种教育特点使学校和昆士兰的业界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的研究和教育方向以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主,学生经常参与业界的实际方案研讨。

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特色学院中,教育学院排名第二。教育学院的独特之处在于拥有大批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该学院的研究水平位居澳大利亚前10名,其课程被科学信息学院评价为“高质”。此外,该学院还被指定为2006年澳大利亚杰出教育学院(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发明基金会)。教育学院拥有超过5000名学生和200名教职工,其研究涉及教育、发展和社会心理学、艺术、健康、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方面,授课范围包括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课程等。该院教师除了承担学院的专业教学与科研活动之外,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服务儿童和家庭。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情况[1]

昆士兰科技大学的教育学院,办学规模较小,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又是教育学院最小的专业,但是该专业办学有特色且办学质量较高。

从学分要求上看,学前教育专业学分比较高。要获得学士学位,要达到348-384个学分(每门课12个学分,亦即要修完29-32门课);如果学生想学得更多,最多不能超过要求学分60个学分(相当于5门课),并且要每门课平均分在4.0以上;如果学生还想进一步的学历学习或提升,则需要咨询老师以调整自己的课程方案。

从培养目标上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从业范围比较广。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安排丰富的实践经验活动,培养胜任儿童早期教育和保健机构、幼儿园以及学前班至三年级的小学等工作的师资[2]。首先,学生的从业对象年龄范围比较广,0至小学三年级;其次,就业面比较广,无论是早教机构还是保健机构,甚至幼儿园至小学三年都可以。这样便于学生有更多择业的可能性。

从师资力量看,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由人文通识课程(CRB)、专业理论课程(EAB)、专业实践课程(EDB)、教育通识课程(LCB)以及自选课程四部分组成,其中人文通识课程和教育通识课程由教育系、健康学院、创意工程系、科学技术系等承担,全校各系的师资资源共享,整合全校的师资力量。其中,担任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学前教育系共有教师23人,包括全职19人,兼职4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兼职教授4人,高级讲师5人,讲师5人,课程协调员1人;除此之外,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既符合澳大利亚专业教学标准,也符合幼儿教师资格标准。由此可见,师资力量的强不仅体现在职称上,更体现在专业资格上。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优质的,受重视,师资力量比较强。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3]

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由五部分组成,即人文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自选课程。人文通识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专业理论课程主要讲授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课程是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特色课程,包括实习在内,每一门课都是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会安排10-20天专业实践活动,旨在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教育通识课程主要讲授有关教育方面的知识;自选课程主要是在指定的选修科目中选2门,更多涉及到时教育通识课程。五个模块的学分分布,重点是突出专业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在课程性质上,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占绝对的比例(见表1)。

表1的课程模块中,任何模块的课程,每门课均为12个学分。即使是根据程度和级别不同连开几个学期的课程,也算不同的课,并按照每门课12个学分的标准来计算学分。课程的具体安排不仅仅是按照模块进行划分,而是统筹考虑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排课。通常在课程方案中会备注这门课相当于(equivalents)哪门课,或是哪门课的先决必要条件(pre-requisites),要先开,或者是哪门课的非必要条件(anti-requisites)。

专业理论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为46.88%,是比例最多的模块。主要包括15门课程,并且都是必修课。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学前教育理论类、教法类。例如,全纳教育、幼儿教育、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关系以及领导与管理幼儿教育等理论课,还有健康教育、科学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等教法类课程。

专业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为28.39%,仅次于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中共包含9门课,这其中也包含实习和见习。9门课中1门除外,其余8门课程均安排有10-20天不等的实践天数,总共为115天。专业实践课每个学期都会开设1门,但是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安排的《ICT(信息、通讯、技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课不用外出实践,其余学期都安排一门,并且均要去学校指定的单位进行实践活动,大四的第二学期基本以实践为主,仅《跨步或建立衔接》和《实习》两门课就安排了40天实践活动;其中还要特别提出的是,开设有专门的幼儿教育专业实践和教学法课,并去指定单位进行专项实践。昆士兰科技大学能够把教学与实际应用联系的这么好,与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是分不开的(见表2)。

人文通识课程和教育通识课程各3门课,共占学分比例是18.76%。这体现了昆士兰科技大学以专业为龙头,辅以恰当的通识教育,综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具备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体现了昆士兰科技大学“为了真实的世界的大学”的校训,关注“真实世界”中每位学生的专业发展。

(一)夯实专业能力的专业的课程体系

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由人文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教育通识课程以及自选课程(也是教育通识课程方面的选修)五个模块构成,五大模块分别占9.38%、46.88%、28.39%、9.38%和6.25%(见表1)。通常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会更关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对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中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分布一直存在困惑,即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模块比例分布来看,其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扎实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模块设置中通识模块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尤其突出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教学素养,强调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要具备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吻合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相较国内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恰恰是他们的优势与特点,以国内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人文通识课程设置情况而言,我们选取在国内师范院校中办学水平高、学前教育专业颇具优势的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之对比。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与国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文通识课程与教育通识课程开设门数少,所占学分比例为18.76%。虽然也是限定的人文通识课程,但是也仅有3门而已(共12学分,占总学分的9.38%),例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研究1:历史与公民》、《人文课程研究1:地理和公民》与《教学技术》,虽然仅仅是3门,但是真正具有通识性,这种通识又与专业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为后续的教育通识课程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和地理的视角。不仅如此,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还有限定的教育通识课程,也包括3门(共12学分,占总学分的9.38%),例如《教育与社会》、《全纳教育:服务学习》、《文化研究2:原住民教育》。第二,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并且穿插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昆士兰科技大学的通识课程不是集中在大一、大二完成,而是依据专业课程开设的需要,适时的安排通识课程,辅助学生的专业学习,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文课程相当于我们的公共基础课,3门人文通识,占总学分的9.38%。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共有4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9%),具体包括《体育》(4学分)、《英语》(12学分)、《军事理论》(含军训2学分)、《就业指导》(1学分)、《计算机》(5学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二)》(6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学分),另有指定选修1门2学分,任意选修3门6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总共13门,很多公共基础课要连开几个学期,如果按照开课一次算一门,公共基础课总共是22门[4]。就全国范围而言,各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大同小异,并且大部分都是国家规定开设的。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共74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47%,涵盖了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课程占总学分的46.88%,专业实践课的28.39%,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所占总学分的比例为75.27%,四分之三的课程都是专业课程,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视程度。

显然,昆士兰科技大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方面比国内大学更重视专业课程。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形成了以专业引领的综合课程体系。其不但突出专业性,还重视课程体系中各个模块课程间的内在的联系。因此,其课程体系能够促进和发展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素养、学前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按照这样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

(二)凸显学科领域幼儿教育理念的专业综合课程

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虽然以专业课程为主体,其专业课程设置的门类并不多,与国内的五大领域(健康、科学、语言、社会和艺术)教育基本一致。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大学四年,其为学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幼儿英语读写和表达》、《当代幼儿和视角比较》、《艺术课程学习1:视觉和媒体艺术》、《幼儿健康、安全和健康运动教育》、《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幼儿科学教育》、《幼儿数学教育》、《幼儿艺术课程学习2:表演艺术》、《幼儿的全纳教育和早期干预》、《幼儿的领导与管理》、《幼儿艺术课程3:社区艺术》10个门类的课程。其中《幼儿数学教育》开设2个学期,《幼儿英语读写与表达》开设3个学期,其余均开设1个学期。

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中包括:《ICT(信息、通讯、技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评估》、《幼儿教育专业实践和教学法》等。

总之,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贯彻国家幼儿教育宗旨(全纳教育)的基础上,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重视学科领域教育(语言、健康、科学、数学、艺术),运用幼儿教育的教学法,强化对幼儿的领导与管理,重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评估方法,因此其专业课程融合在学前教育的专业领域内,而不是单独列多门课程,确保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国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通常学科门类多,分化比较细致。以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其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其中核心课程包括《儿童发展》、《幼儿园游戏》、《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儿童早期语言教育与初小语文教学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儿童早期数学启蒙与初小数学教学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儿童发展理论》、《幼儿保育学》和《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共14门课程;拓展课程分成艺术素养类、幼儿园基础类、婴儿教养类、幼儿英语类、儿童传媒类五个模块课程(具体参见表3)[4];实践课程包括《音乐》、《美术》、《琴法》、《舞蹈》、《弹唱基础》以及《毕业论文》(见表3)。

对比昆士兰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两所高校对学科领域都非常重视,都开设了幼儿的学科领域课程,国内的学科领域课程比昆士兰科技大学多开设了社会领域,将数学领域纳入到科学领域当中。两所高校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专业课程设置的门类上,昆士兰科技大学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课程的综合性,例如,昆士兰科技大学开设了艺术类的课程,没有单独开设艺术领域的教育课程,将艺术教学法融入具体的艺术课程之中。国内学前教育专业种类繁多的课程是否可以重新分类,将同一门类的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性的课程,值得借鉴。

(三)强化教学实践能力的专业实践课程

昆士兰科技大学是一所应用性大学,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其学前教育专业,将专业实践课程单独作为一个系列,但专业实践课程依然属于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见表2)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实践时间较长,4年学习期间实践时间23周,共115天;第二,实践时间具有持续性,平均每个学期都有10-20天的实践时间;第三,每个学期有不同的专项实践,将相关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第四,教育实习是建立在专项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的,教育实习的时间20天。其实践与具体的学科相联系,且重在平时,强调理论的应用性。

目前国内的学前教育专业则将理论和实践课全部归于专业课程模块。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专门列出一块实践课程,包括琴法(2学分)、美术(2学分)、舞蹈(2学分)以及弹唱基础(1学分)共162个学时,相当于20天的实践;此外在教师教育课程中还设有教育实践和技能课程,包括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18学时)、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8学时)、幼儿园教育见习(分散4天)、幼儿园教育见习(集中3周)、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1学分)、微格教学(1学分)、教育实习(20周)。毋容置疑,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国内211大学,其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属国内一流的,与国内其它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相比,其实践课程设置已经非常多了,并且也关注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亦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注重儿童艺术教育的艺术综合课程

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综合课程的设置,是其课程设置中的又一重要特色。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视觉艺术与媒体》、《儿童艺术课程:表演艺术》以及《社区艺术》三门课程。这三门艺术课程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具有实操性,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单是艺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艺术表演来展现综合艺术能力;第二,具有综合性,通过其课程方案发现艺术课程的内容不仅是艺术概念和理论,还包括基本的艺术实践活动,通过三门艺术课程系统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教育能力;第三,具有内在联系性,整个课程设置具有内在联系性,相关领域的课程也具有密切的内在关系。三门艺术课程,首先是从视觉入手,然后是表演(表演是综合艺术形式),最后是社区艺术(艺术只有在生活中才具有生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以及艺术教育能力。

国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开设重点以艺术技能训练课程为主。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在专业实践课程中,绝大部分是《琴法》、《舞蹈》、《美术》以及《弹唱基础》等艺术技能课程,《弹唱基础》课程仅开设一个学期,其余开设两个学期,共7学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两门艺术教学法课,各开设两个学期,共4学分。

国内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虽然艺术课程设置门类多样,艺术技能训练课程学分比重很高,但是学习效果不理想。由于艺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高,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以前很少接受艺术教育,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设置对国内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没有设置像国内高校那么多艺术技能训练课,而是通过开设艺术综合课程来实现教学目标,效果却很好。昆士兰科技大学教师教育国际项目协调员梅琳达.尼姆(Melinda. Nimmo)如是说:第一,澳大利亚幼儿园未开设像中国这样的艺术课,因为澳大利亚的幼儿园不像中国的幼儿园会有“上课”这么一个概念,所以昆士兰科技大学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带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进行活动,也许会涉及艺术表演等内容,但不是国内所谓的艺术课,他们可能就是简单的角色表演;第二,澳大利亚的学生在大学以前的求学生涯中(小学、初中、高中)已经学过艺术课,如果个人感兴趣的话,会进行专门的艺术学习,并培养自己的艺术专长,这样就无需在大学再开设艺术技能训练课。因此,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会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儿童艺术综合类课程,重视综合性的艺术感受与艺术表现能力,不会像国内仅仅是艺术技能训练课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昆士兰科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值得学习和借鉴,尤其是专业课程实践和艺术课程的设置,对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Faculty of education[EB/OL](2015-11-04)https://qut.edu.au/education/about/about-the-faculty.

[2]Bachelor of Education(Early Childhood)[EB/OL].(2015-11-03)https://qut.edu.au/study/courses/bachelor-of-education-early-childhood.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篇(3)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专业领域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其二是怎样培养这些人才?这涉及到培养模式选择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来。因为培养目标要落实为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就要落实到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研究也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从微观层面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现行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重复多”,“层次不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培养目标单一、适应面窄”等缺陷。当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实现课程纵深化、学际化、微型化、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实质结构,优化课程形式结构,使课程体系既具有学科规范性,又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加强专业建设的必然时代要求。

一 在理论脉络中兼收并蓄,更新课程实质结构

纵观课程理论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1)以博比特(Bobbitt,F)、查特斯(Charters,W.)、泰勒(TylerR.)为主要代表的“技术理性”(technical interest)课程理论,强调效率优先和对环境加以控制,在提出课程基本框架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普适性、划一性模式;(2)以布鲁纳(Bruner,J.)为主要代表的学术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curriculum)理论,将原来以直接经验为课程主要内容转变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突出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结构性;(3)以施瓦布(Schwab J.)为主要代表的实践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理论,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让课程重新回归实践,具有较强的灵活变通性;(4)以派纳(Pinar w.F.)为主要代表的概念重建主义(reconceptualist)课程理论,强调行动(action)与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即“反思性实践”(praxis),立足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或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批判而建构意义,让课程重新回归于理性。

目前,在教育技术界,对于学科的理论体系也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著名的有:由南国农教授提出的“媒体中心”理论体系,它把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放在核心位置:“系统过程”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处理教学问题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五领域”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两层次”理论体系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其中,基础性探索层次包括教学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性探索层次包括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表明教育技术学研究重点开始向绩效方向发展。

理论体系后面蕴藏的是教育思想,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如李龙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本体论论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义与定位,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领域和范畴以及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历史、价值观、方法论等;核心论主要论述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两方面的理论:过程论和资源论论述智能技术和媒体技术在优化学习过程和丰富学习资源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绩效论则从学科的课程开发、教学系统开发、媒体资源开发、绩效系统开发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如表:

理论具有前瞻性、引导性。每当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出现时,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弄清楚其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在该专业领域中的积极影响,并据此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做一番审视甚至调整。当前,各高校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学科中心论”类课程较多,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较少,有关学习理论、网络媒体和绩效论的课程还没有进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课程门类没有及时更新,跟不上时展,而且各门课程还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如: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中较为陈旧的经典理论偏多,新技术知识含量偏少,涉及的往往是大量经典理论计算,很少囊括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二 在分化与整合中重构体系,优化形式结构

课程的形式结构是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反映了课程的门类与数量,讲究课程类别的完整与互补,主要体现在是分科还是综合、是必修还是选修、是学科还是活动的差别上。从逻辑结构看,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首先可以分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层次。前者是学生学习该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者则是为形成该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基础,即思想方法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二是媒体技术基础(物化技术),包括硬件基础、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基础等。

在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专业课应开设哪些呢?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可以确定,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应该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学科,又可以分为二者相结合的专业理论、二者相结合的应用技术、二者相结合的实践应用三个层次,即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在专业理论层次中,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传播学是基础。教育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电声系统、教育电视系统等;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网络教育理论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对教育技术学本身进行研究的理论。在技术应用层次中,主要课程有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文化艺术、以太网技术应用、绩效技术应用。在实践层次中,除了专业实习、教育实习、项目设计等综合实践外,还有电视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实践、3D实践、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开发等。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计中“照葫芦画瓢”现象屡见不鲜,层次不分、比例不当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按学科的逻辑层次来分,大学课程的层次构成一般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分层一般采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层楼”结构,一般先开公共课,然后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后开设专业选修课。这个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内容层次不分,没有专业基础课模块,以至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次序不清,学习顺序紊乱。因为专业课中仅仅把必修与选修作为课程开设先后的分类标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之间的继承与递进关系。又如在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都应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如果按必修先开、选修后开的顺序学习的话,有些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的必修课就会先于专业理论类的选修课,学习顺序就颠倒了。应该把以上顺序调整为“公共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理论类课程一技术应用类课程一实践类课程一跨学科课程”。

另一方面,因为层次不分,也就不可能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比例问题,造成了各个层次的课程比例不合理,理论类课程过多,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课程偏少。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把教育技术学知识分为八类其中工具性知识6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9门、自然科学知识5门、知识管理知识4门、传播学知识9门、计算机知识10门、电子技术知识6门、教育心理学知识7门,其中所列课程绝大多数为基础理论类课程,只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少数几门课程属于技术应用或实践类课程。各校实际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属于这种情况,第一个层次的理论性课程偏多,后两个层次由于受师资、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比较薄弱,开设的课程门类少或即使开设也不能教到位,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多元化、层次化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空泛理论知识的堆砌导致泛而不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不到位导致第一层次的理论无法消化,动手能力差,而这又导致学生缺乏创造、设计的能力,以致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难以落实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上,常常只能流于形式。此外,专业基础课也存在数量少,涉及面太窄的问题,不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着力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整合,作增设学际化课程尝试;在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可增设某些微型化课程,以适应学科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综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三 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提升专业特色

对于多元化的社会实体,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真实地把握实体的本质。“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哲学信仰。在强调共同性、普遍性、统一性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个体性与差异性。

哪些课程应作为体现专业共性的必修课开设?哪些课程又应作为凸显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开设呢?我们可以参考“教指委”构建的课程体系,共五个模块:(1)学校平台课程:两课、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美育、军事理论、综合交叉、信息技术、跨院系任选。(2)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学与教理论、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项目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基础;(3)专业基础课,包括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模块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子基础模块有: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电子工艺实验等。(4)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在不同方向上计算机类、教育基本理论、设计类、数字媒体类、远程教育类等方面课程的组合。(5)专业任选课和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基于项目与任务的活动等。建议以上课程体系总学分保持在150左右。

笔者作如下设想:如果按总学分150,必修课每门3学分,选修每门2学分算,按7:2:1的比例来设置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4)、限选课、任选课,则专业必修课必须开20门以上,专业限选课10门以上,任选课5门以上。具体安排如下:

(1)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又分为智能技术基础课与媒体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又分为专业理论类、技术应用类、实践类三部分,保证三者各占一定比例;

(2)方向限选课体现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特长,为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做准备;

(3)专业任选课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可以分“前沿发展”模块、“邻近学科”模块、“兴趣爱好”模块。一方面向新理论与新技术开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任选课及时反应到课程之中,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同时,按照学生的需求开设个性化课程。这样在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紧跟时展,增强适应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4)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增加选修课,增强课程灵活性与多样性,拓宽口径与适应性;

(5)必修课应控制在2年半左右学完,保证选修课有时间开设。

四 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

目前在教育界,对于“是以适应性为主,还是以超越性为主”的问题的回答存在两种态度,一些人持超越论观点,一些人持适应论观点。前者认为,21世纪的科学技术文化会有重大发展变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和课程改革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认为,课程教材要适应现实的要求,超越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会遭到失败。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更多的是着眼于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而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形成技术应用课程以及后续的实践应用课程主要是形成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技之长,甚至于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

其实,依笔者看来,就人的本质规定性而言,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要生存,但又并非一种一成不变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存在,不能不体现发展。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不断地将超越了现实的理想世界变成新的现实世界。适应和超越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选择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受教 育者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延误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既要从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混合的现实出发,又要从已露端倪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超越性和现实适应性合理结合起来,克服原来的学科中心、自成体系、彼此隔裂的课程设置方法,更多地采用跨学科和综合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按照常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淬砺意志,健全人格,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五凸显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协调发展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服装专业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结合长期的高校服装专业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总结得出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内涵为:

在系统科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熟悉信息环境和把握服装专业课程内在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和发掘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情境的构建工具、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积极探索网络信息资源运用的途径和方法,调动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共同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

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服装专业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服装专业课程的变革,但却是服装课程改革的有力促进条件。

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是一种全方位的整合,即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服装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材料、服装CAD等课程的教学,包括服装课题研究。包括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等。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应该有利于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进而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

二、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它使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我国教育部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指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其传授信息量小,手段落后,直观性差等,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要求。各级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立体化教材建设,为教师提供整体的教学解决方案,进行远程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因此,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国服装业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传统劳动密集产业,而是融合了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业,跟服装的工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指出,目前我国服装工业缝制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但是服装科技水平在全球仍然比较低。如果要实现服装强国的梦想,首先就要成为服装科技领先的强国。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我国目前人事、财务、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国内服装企业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服装CAD应用率接近90%,CAM、ERP、PDM、SCM等应用也接近20%。产品设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制造设备数字化、企业间协作网络化成为信息时代服装企业发展的总趋势。相应地,服装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适应性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对这类人才在业务上要求具备准确地解决专业岗位要求的实践能力、掌握处理时尚流行信息和市场情报的分析能力,在企业的变革中要求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潜力,换句话说,要有信息化的审美能力、服装设计能力,现代信息化的服装生产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服装专业CAD能力等。

服装高等院校是为服装企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摇篮,为了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服装专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信息时代服装专业教育应该不仅仅是传统的设计技法教育,更是一个开发学生智慧和创造能力的系统工程。从当今的服装专业教育现状看,课堂教学的改革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条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用于服装专业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适应了服装专业学生个性创新化、群体多样化的教学要求,因此,它在给传统的服装专业教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进而推进服装专业教育的改革,最终完成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因此,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更是信息时代服装专业教育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三、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科学理论是整合的指导思想

系统科学理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服装业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服装专业教育也是如此,各个专业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既然服装具有系统属性,服装系统包含于社会系统之中,如何体现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各元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相协调以及怎样使教学的效率达到最佳,是服装专业教学应当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进行服装专业教学的指导,以服装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必然可以培养师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大大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整合的理论基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现代服装样式之多、时尚变化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当今的服装专业人才,要具有敏锐的目光和观察力,要运用机灵的头脑、灵巧的双手时时更新知识体系,才能跟上飞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创作出时代精品。基于服装专业的这种特点,我们服装教育培养的服装人才不仅要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还要具有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等。有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导,教师注重对学习环境的创设,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培养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

(三)多元智能理论为整合注入了崭新的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风行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它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博士于1983年首先系统地提出,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元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力潜能,这种多元的智力并非完全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可以激活和发展的,教育的任务就是提供激活适合个体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是在学生主体化、教师主导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目标智能化和教学活动丰富化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因此,服装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多种潜在智能训练,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有意识地营造立体多维的学习氛围,激发艺术灵感和创造性,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开发。多元智能理论蕴涵丰富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整合具有明确的引领作用。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整合的宗旨,正确定位整合都具有显著的价值。

四、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现状

(一)整合的实践正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

我国各级各类服装院校的专业教育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也在不断地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改革主要围绕着办学模式、产学研的结合、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序而火热地进行着,并且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然而经过一定阶段改革的服装专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多与课堂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专业领域发展越迅速,教学内容就越丰富,而课堂教学课时量却是极为有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在多媒体形式下表达海量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的共享为课堂课时量的延伸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整合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首选。

经笔者调查研究,当前全国各级各类服装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门专业课程的精品网站建设,如东华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的服装结构设计、女装设计与工艺、服装材料学、立体裁剪等课程的精品网站都在积极建设申请中。而天津师范大学的《中西服装史》率先于2009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

(二)整合的理论总结处于低迷阶段

笔者从事一线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十多年,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有效的教改之路,主持完成了省教育厅的服装专业教改课题。在信息技术冲击下对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进行着实践探究,并以硕士论文形式进行了阶段总结,论文《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索与实践》得到评委的肯定,取得良好成绩。但是笔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信息技术服装整合”进行搜索,结果是“共有记录0条”,令人难以置信,但输入“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结果有记录一千多条。在这一千多条记录中笔者能找到的是信息技术与医学、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各学科整合方面的论文标题,没有找到信息技术与服装课程整合方面的论文。笔者又进入百度、谷歌搜索,终于搜到四篇:“信息技术与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整合”、“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学”、“信息技术与服装设计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整合之探索”,可见在理论总结上,整合可以说还是个空白的领域。

五、对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建议

(一)上层决策者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改革,观念先行。教育观念是无形的、隐性的,它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表现出来的,它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方式。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向,更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整合首先就是要让上层决策者与教育者树立现代化最新教育理念。服装专业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教育手段改革的问题,而且是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一个重要基础。教育者在教学一线的实践中已经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大影响力,但是只有在决策者的鼎力支持下。整合才得以顺利有序地实施。换而言之。整个教育战线上至决策者下至一线教师要统一认识、团结协作,才能真正促进整合。

(二)加强教育技术学培训。提升服装专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综合素养。教师是教育改革直接的承担者,信息时代服装教育的发展要求专业教师既精通专业领域,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当前大多数服装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但是对教育技术学明显比较陌生,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属教育技术学范畴。很多院校的服装专业设在艺术设计学院或是艺术设计系下面,这里的专业教师不熟悉教育技术学当属正常现象。但这现象于整合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服装专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培训刻不容缓。

培训的内容重点应放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及运用上,而且针对性要强。因为服装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同的学科特征,整合也没有可套用的固定模式,只有针对服装专业学科的培训才能大大提高培训效率,

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有些院校可以直接利用本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力量与资源组织教育技术等级培训:还有去专业的教育技术学培训机构学习,去兄弟院校取经;邀请专家来开专题讲座;召开教育技术成果交流展示会:观摩示范公开课,等等。

总之,教师要用教育技术理论武装头脑,用终身学习精神提升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出成效。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师资;本硕连读

作者简介:陈钢(1947—),男,湖南双峰人,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张丽娜(1984—),女,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的研究”(GJA114007)成果,主持人:李梦卿。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068-04

国外许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实施主体——教师。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是职教师资队伍中的一个特定群体,其自身素质的优劣是保证高素质人才产出的关键。合适的职教教师培养方式是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内涵化提升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探讨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进而探索出解决职教专业课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专业课师资得到了有效的充实。截止到2009年,我国高职专任教师达到34.6万人,占高职教职工总数的66.9%,中职专任教师达到68.2万人,占中职教职工总数的70.4%(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主要有四个:第一,来源于工科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毕业生,这一比例大约占70%以上。这类毕业生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任教,还有一部分是进入企业后又转入职业院校;第二,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受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分布的限制,这部分来源的教师在不同地区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三,来源于中专和技校,这部分教师一般是先进入企业工作,后来又通过电大或者夜大等接受学历教育后进入职业学校,这类教师多就职于中职学校;第四,其他行业、专业转行而来,这部分教师多是跨专业转行任教,比如说某老师原本是图书馆管理学专业的,因为学过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后由学校安排担任计算机理论课教学,还有一些是物理专业转任到电子电工教学等。从以上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看,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的来源还比较单一,不利于职教师资队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凸显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师资培养的不足。

二、目前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

(一)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很难兼顾专业知识教育与师范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不牢固,师范素质欠缺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末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师范教育,它是一种集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师范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教育体系,主要由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中的二级学院组成。它与普通高等师范教育的区别在于,它是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师资或相关专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相比它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办学特色。目前,全国共有此类院校4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承担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有32所,主要承担在职中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以下简称职技师范)有8所,招收本科生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30多年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我国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职教师资,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需要的教师既要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职业技能又要能懂得职业教育原理和方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很难兼顾专业知识教育与师范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不牢固,师范素质欠缺。

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来看,目前8所职技师范院校,除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提出还要适当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外,其余院校的办学层次趋同——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推进或发展研究生教育(见表1)。职技师范作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阵地,重点为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双师型”特征的教师,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教育内涵化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素质要求更高的情况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更要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原则。四年制本科教育要培养双师型(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教师,与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普通师范院校以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的定位相比,职技高师要求学生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都强,在学时是常量的情况下,这种定位更多的是停留在宣传层面上,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此目标。[1]另外,本科四年制教育,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只有三年半(最后一学期往往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学生还要兼顾应聘找工作),这样,在学时教育是个常量的情况下,要保证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都强,从人才成长过程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分析,这种定位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可能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都弱。

资料来源: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搜集整理而得。

(二)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操作能力,也缺乏职业教育相关的师范知识

在我国,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办学类型定位上多属于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而较少进行实践操作,师范性知识更是很少涉及。因此,这类毕业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缺乏师范知识。这类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以后,一方面感觉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尤其是难以运用于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感觉师范技能匮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也主要来自于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硕士和博士,但是,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多是高中的佼佼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比较强,本身的自学能力也比较强;另一方面,这些硕士博士在大学学习期间受自己老师的熏陶,熟悉大学的教学方式,毕业后,虽然角色转换了,但是所处的环境没有太多变化,再加上老教师的传、帮、带,因此,此类学校的新教师师范知识缺乏不是很突出,但是职业学校不同。职业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更需要专门的教育教学知识。

一方面,从教育特点来看,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学校环境是不同的。由于办学层次和学校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等的不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它独特的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这些都是普通高校的学生不曾亲历过的,他们所接受的大学的文化氛围熏陶不易适应中职学校;其次,中职学生处于青年初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和刺激下,中职学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职校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很难把握;第三,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中考的高中落榜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有厌学心理,他们缺乏学习的动机和目标,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情绪的养成。因此,中职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要求更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知识,深入了解中职的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从教学特点来看,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获得实际的职业工作能力,实践和操作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教学上提倡“以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的角色与教学方法面临重大转变,这些特点与普通中学和一般工科大学、综合大学不同,专门的学习、训练是较快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有效途径。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基本无法从事职校的教学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规模、体系、模式上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目前的教育依然是注重理论教育,培养出的依然是学术型人才。尽管近两年有关专家和学者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其根本原因,是这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缺乏专业背景,致使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基本无法从事职业学校的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生源的限制。以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来源为例,在四届共44名在校生和毕业生中,有21人本科专业是教育学,比例约为47.7%;18人本科专业是英语,比例约为40.9%;3人本科专业是心理学,比例约为6.8%;1人本科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比例约为2.3%。虽然这一调查结果不能代表全国所有学校的情况,但是也算是冰山一角,从中可以看出,报考这一专业的研究生主要是文科出身的学生,而具有理工背景的学生只有极个别。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培养出的学生掌握了职业教育理论、具备了较好的教育理论素养,但是基本上无法从事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特别是本科是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更难,由于没有专业支撑,进入职校只能做辅导员、教务人员,而对职业学校目前最需要充实的专业课教师队伍显得无能为力。

三、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解决职教师资培养的途径

(一)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达48所,按平均每年每校培养5~10名硕士计,每年将有240~480毕业生。这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将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将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教育的研究、管理人才”,而不是教学人才,即不是“师资”,他们学习的职业教育理论也难有用武之地。即使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也很难受到职业学校的欢迎,因为这种类型的人才很难进入职业教育的微观世界,具体问题必然涉及专业(职业),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在现实情况中,中等职业学校一般不为专门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人员设置岗位,高职院校即使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专门的纯理论研究人员需要也是很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主要的应是职教界,但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职教界(中、高职业学校)的就业产生了困难。

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学可以发展成两个大的方向,以综合性大学、工科或专业院校及技术师范院为主,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以师范大学为主,延续职业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这可以使“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要想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成职业学校专业课的师资,必须要有专业基础,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招生、培养制度。

(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本科学生报考

目前要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命题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这一考试制度严重限制了招生范围,让一大批具有专业背景和职业技能知识的工科生和其他专业毕业生望而却步。在本科阶段具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优势的是师范生,而大批的师范生和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报考,势必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因为文科生对职业和职业教育的认识模糊,对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即使是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也只是停留在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上,这样在缺乏专业背景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也缺乏方向,选题也不切实际,缺少应用价值。因此,要打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生源限制,必须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扩大招生自主权,适当调整考试内容,放宽生源条件,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理工科学生和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生产、技术人员以及优秀的高职毕业生报考。

(三)以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

通过以上对现有职教师资培养方式的不足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很难兼顾职教教师所需的双师素质,基于此,笔者提出一条解决职教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以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本科阶段解决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与普通本科不同点在于普通工科本科往往进行较系统的理论设计训练,而此时的本科教育则注重实际操作训练。(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要进行机械零件,刀具,机床等课程设计,最后要进行毕业设计,而此时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本科阶段强调机床的操作,工艺的制定,机器的拆卸等实践能力。)硕士阶段解决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学技能及专业实践的学习。与普通教育学硕士教育的不同点在于普通教育学硕士往往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而此类的硕士教育不仅注重职业教育学理论的学习,更多的是结合教育实习让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以及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去。

1.必要性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促使我国的教育重心明显提高,各级各类教育都在注重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面对这一形式,也在加强质量化发展,对职教师资的要求也明显提高,许多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及技校也纷纷要求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但如前面的分析,一般的硕士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因此,立足于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的双素质人才显得尤为必要,可以弥补技术师范本科生和普通硕士从事职业教育的不足。

2.可行性分析。首先,根据职教师资任职资格的上移,而出现的高职高专、中职中专以及技校对教师学历要求的缺口,不仅为以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提供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行性。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是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具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硕士生,满足当前职业学校对教师的素质和学历要求。

第二,目前职教教师数量的缺口也为这一教育模式提供了可行性,根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见表2),高职高专生师比为24.4:1,中职生师比为24.6:1,普通本科生师比为13.2:1。这表明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和中职的生师比远远高于普通本科,而且这与教育部要求的职业院校合格生师比16:1也相差较大。由此可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缺口很大,采用这种模式培养大批双师素质教师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数据来源: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

第三,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都有提高,很多学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职业学校,这样就为这种教育模式提供了生源支持。

第四,从我国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大学的类型(见表3)来看,综合性大学、工科或专业院校及技术师范院校占一半以上,这些学校都具有举办各自应用专业的师资和物质条件,不仅具备培养以专业为基础培养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综合实力,使人才的“双师”素质得到培养。

3.实施探讨。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趋势。以专业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这类人才的培养是一新生事物,如下问题需要考虑。首先,国家学位委员会应认可这种本硕连读的培养制度,政府教育部门要在适当规范的前提下改革招生制度,给予该类学校适当的招生自主权。二是对培养计划需逐步完善,尤其是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教育学知识三方面的比重如何确定,还有探讨完善的过程。三是导师的问题,需要按照这一模式培养出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懂职业教育理论的导师,这需要一批懂专业的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研究,这对综合性大学、工科或专业性大学、技术师范大学不难办到,但需要国家教育部门方针、政策的引导。目前这类导师在某些职业技术教学硕士点已存在,因一些职业教育方面的导师是以前某些专业教师转变过来的,本身就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只是这类教师数量较少。在目前这方面导师不足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双导师制,一个主导师,负责职业教育知识,另一个副导师,负责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社会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技术教育对其专业课教师的素质和层次要求都明显上移,高校以往的学科化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式已无法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培养学术性和应用性双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力度,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术型和技能型双型人才的培养,进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篇(6)

论文摘要: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单位技术进步和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文章论述了继续教育工作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岗位执行力的可行性,提出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继续教育机制的思路。

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科技进步和实际工作需要的一种后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适应学习终身化需要,合理开发人才资源,实现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在的继续教育工作停留在例行程序上,学习内容条理化,缺乏行业的特色,难以学以致用,缺乏连贯性,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如何创建适用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教育管理机制,逐步提高队伍个体和整体的素质,一直是单位人事探索的内容。

一、创新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1]。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员创新素质

在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重点是创新素质,培训的内容要做到“宽、新、实”,即基础理论知识要宽,使学员在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国际等诸多方面有广泛的涉猎;教学内容要新,要反映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要讲求实效,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把应用性研究、社会调查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选择自己所从事专业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方案,把教学、研究和制定具体的决策方案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习与应用的有机结合。突出行业特色,加强专题研究,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调研课题,每年按专业进行“必修”调研和“选修”调研,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实践的能力。

(三)增加与国际化有关的培训内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意味着专业技术人员要“面向世界”,继续教育增加国际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与国际规则、惯例有关问题的介绍和研究,为专业技术人员走向世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社会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准备。

二、创新继续教育培训方法

(一)引入网络(现代远程)教育

远程网络教育不但可以给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带来丰富的培训资源,还改变了传统培训的方式,必将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一个老师,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相比,网络(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全息性、共享性、兼容性和低成本性,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每个学员都能同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网络学习并不排斥面授,相反,为了更好地实施远程教育,一般还可以适时安排面对面的讲授和研讨活动,还可充分利用光盘、书本等媒体协助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

(二)立足行业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频繁的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既要走“专业”道路又要走“复合”型道路。

鼓励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专业中去,允许多向发展,拓宽发展空间,使继续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兴趣和创造条件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在岗位培育上下工夫,以良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辅以系统的理论教学,把岗位能手和有专业特长的职工有选择性地培养成岗位人才,精通业务又有专长,熟悉岗位需要的知识,较能把握矛盾的实质和重点,能及时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新继续教育评估方式,健全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监督和激励

随着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效益和效能被提上重要日程。一是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以机制保障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主动性,使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地投入到继续学习中去。支持和鼓励专技人员申报科研课题,配套相应经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开展和做好继续教育绩效评估工作,对继续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成效适时给予科学、公正、权威性的评价,以期达到继续教育的预期目的。扩大课题调研人员的范围,允许有一技专长的人员参与或主持课题研究,对有实际应用成果和效果明显的,可以享受专技人员津贴;三是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继续教育对象实行登记制度。通过证书、学习档案、网络管理等方式,连续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规范登记内容和要求,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任职、流动的重要依据。

四、创新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组织领导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多环节有机结合的动态管理,是一个从培训需求调查、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实施操作到培训效益评估的全程管理。

(一)树立先进的继续教育理念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树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政府人事部门要把此项工作纳入人力资源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制订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长远规划、近期计划、培训方案和有关政策,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适用、形式多样、政策适宜、保障有力。

(二)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程管理

要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企事业人事管理机构和网络的建设,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基地建设、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单位、个人共同出资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政策制度建设,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努力发挥政策导向、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教学指导的作用,进而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遵循“人本化”管理模式,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管理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强调各专业不同年龄层次梯队结构,并有效地把专业技术职务与行政职务有效地联动起来。要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与管理办法,把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服务实践的能力纳入综合评价与考核之中,让“实绩”说话,并进行贡献奖励。

(四)为专业技术人员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单位的文化环境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息息相关,必须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单位特色文化的熏陶。主动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条件,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给予积极向上的精神上的鼓励、宽松的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明快、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

总之,接受继续教育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企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各类继续教育任务,不断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篇(7)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街量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在为体育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手段的同时,也加快了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进程,现主要从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涵义入手,探讨了体育教师专业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强劲的世界性潮流,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上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今后,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将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必将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

1体育教师专业化涵义

体育教师专业化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首先,体育教师个人在正式从事体育教育之前,应该具有较好专业的知识,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其次,作为正式体育教师进人体育教育事业后,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形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能不断积累丰富的、个性化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并且重视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和体育教育观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观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能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灵活地、创造性地实施自己的教学工作。

2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2.1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教师专业化的一部分

“素养”是人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心智能力、实际操作水平的基础性因素,具有稳定性与基础性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辅助教育、教学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意、美学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

2.2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2.2.1强化专业发展意识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教育技术环境下的体育教学无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与传统教学都有较大的差别,这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使体育教师职业更加专业化。

2.2.2提供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支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播理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和理论指导意义。学习理论是涉及到人的学习发展的理论,教师专业化正是教师不断学习发展的过程;传播理论则是涉及信息社会中知识的传递、接受的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以媒体为中介,以传播理论为支持。在强调体育教师专业化的个体价值实现与主动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师发展模式也必然由行为主义所支持的被动培训转向利用教育技术,实现主动知识建构。

2.2.3提供专业化的“物化技术”支持

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技术与个人能力的结合,才能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而在教育领域,这种技术即教育技术。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技术中的物化技术,既可以用来加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用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2.3现代教育技术是体育教师优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2.3.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2.3.2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了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2.3.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互动教学

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经,也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作学习;形象生动的教学信息能刺激多种感官,有利于创设情境和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的超文本信息组织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和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非常有利。 3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从多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又成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能力要求。

3.1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体育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3.2信息素养及知识管理能力

教育信息化成功与否,教师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不论从教师自身发展需求或专业化要求而言,教师都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不仅仅包括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的独立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3合作交流能力

在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学会合作”被列为信息社会中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学会与人相处、合作、交流是自身发展的基础。教师作为一个身处信息社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一方面,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看,教师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即让有共同兴趣的人能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以分享对方的观点,并能够相互帮助,这些都需要合作交际的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无论从教学的角度还是专业发展要求看,都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协作交流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并且这种交流越来越便捷,学会在技术环境下的交流、合作可成为其快速发展的新的手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