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与教学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6 11:47:24

教育与教学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保定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490X

国内刊号:13-1393/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教育与教学研究篇(2)

以项目出成果以项目促人才 中山大学学科建设与"211工程"办公室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创建高水平学科群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在开放的国际大环境中加速学科建设 浙江大学发展规划部

加强学科交叉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办公室

关于院校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张育林

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董维春,马履一,远望

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阳仁宇,曾明,胡志刚

全国高校学位授权点数据统计分析 丁毅强,梁国雄

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陶友兰

研究生"专题研究式"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马力,韩宝海

加强高校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的探讨 陈朝汆

进一步推进"按一级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 刘颖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卡内基分类法的新变化 徐毓龙,樊来耀,秦荣

综合评估中评价集的选择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王庆林

研究生培养中要抓好六个环节 吕志涛

培养研究生要"严"字当头 过增元

导师有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是培养博士生的关键 吴荣

营造学术氛围力戒抄袭歪风 杨卫

如何撰写管理学博士论文 赵曙明

博士学位论文要以学术论文作牵引 柳百新

谈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行龙

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理性思考 刁承湘

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 徐希元,王亚军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顾建民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谢利民

试论加强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及内容 丁英宏,胡玉峰

研究生读书报告制的实践与启示 金佩华,李亚萍,王昭荣

建构博士生教育模式培养高级创新性人才--记林崇德教授培养博士生的经验 申继亮

基于互联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初探 周学军,王战军

评估工作中同行专家数量不足矛盾的解决方案 钟应善

试谈社会学学位论文的写作 马戎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 李晓群

立项建设--一种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梁传杰,何其慧,罗勤

集中有限资源选准突破口促进学科交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从发达国家的法学教育看中国法律硕士的培养 何勤华,张传

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仇守银,张辉

认知教学法综述 尹德谟

研究生英语词汇教学的新策略 盛跃东

对建构研究生"自主型学习模式"的思考 王瑶

JM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二题 王圣扬

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公平问题 唐利华,陈敏

美国高等教育的认可和评估体系 刘裕品,周学军

妥善处理研究生教育的十个关系 陈子辰,沈满洪

《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成

MBA教育培养CTO、CFO类人才的创新思路初探 梁巧转,杨喜明,胡喆华

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知识产权问题的思考 侯辉萍,刘智华,古德就,梁杰宏

论公共伦理学在公共管理硕士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肖平,徐行言,郭红玲

论研究生德育工作机制创新 施昌海

积极推进新世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 吴家国

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 柳进,刘明珠

美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征 雷彦兴,王德林

严谨为学诚信为人 王大中

研究生应注重处理好"五大关系" 薛惠锋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坚持例会制度加强自身建设

关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 张慧渊,徐枞巍

较园观念文化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 谷贤林

论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陈何芳,陈彬

发展调节机制是工程硕士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 秦荣,张文修

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教育方法探讨 毛保华

社会转型期研究生政治观状况研究 郁云琦,聂德民,李小芳

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六项措施 王秀村

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 "导学关系" 林伟连,吴克象

谈研究生教育的"全国化" 王子成,越璞,竺曼莉

关于在我国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罗飞

构建高校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全方位互动型合作发展模式 潘正初,陈建余

英国博士生论文答辩一瞥 黄海平

行动学习法简介 温海燕,潘杰义

我的回顾与展望 关志成

谈博士生学术格局的构建 杨树锋

"好读书"与"求甚解"--我的"读博"经历 陈平原

全球性大学 理查德·列文,刘凡丰

我是怎样培养研究生的 魏宸官

21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点布局的战略思考 王根顺,焦炜

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王中越

强化基础文理交融应用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PA教育理念的实践定位 冯锋,汤书昆

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的探讨 刘光哲,李鑫

工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魏名山

研究生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盛跃东,黄建滨

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计算机管理 陆国平,江莹,李松

"两法"实施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李益明,张春

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类型分析 李敏

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几个关系 游海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 张宁生

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 郭重庆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特征及其启示 庞青山,薛天祥

中日两国借鉴他国研究生教育之比较 吴爱武

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 王振维,赵坤

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模式的探索 赵修渝,董大法,刘清才

积极探索 稳妥推行--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之管见 杜希民,张建中,全丽娟

抓好课程建设 健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深化硕士生两年制教学改革 宋平,吴林志,丁雪梅

对林科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的探讨 佟福锁

聚焦新时期博士生英语教学--比较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 李洁,金宝华,郭嘉

中美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的探索与实践 瞿佳,吕帆,吕建新,王勤美

我国研究生院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张文修

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院士讲人文引发的思考 顾钰民,贾青青

军事学研究生的全方位持续培养 刘焕章,姜贺德,于维超

导师是优化博士生学术环境的主导因素 潘艺林,何仁龙,马桂敏,张元兴

师范院校学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任增强,刘文达,张玉清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林祖梅

基于学科建设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体制创新的思考 谢菊,叶绍梁

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更新质量观 王道红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与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胡新喜,李阿利,卢向阳

学位论文管理和开发中的著作权问题 党跃臣,曹树人

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 张健青,崔宏祥,魏克新,贾欣岚

关于理顺临床医学学位与考生专业背景之间关系的思考 陈晔,罗建红

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 肖健

创新思维实践真知--谈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教育新理念 彭静,郑小林,冯斌

培养研究生助教的教学能力:美国大学的经验 屈书杰

蓬勃发展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稳定博士生招生规模着重提高培养质量 王大中

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开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局面 李保仁

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 叶志明

当代研究生的思想特点与教育对策 李德才,沈克祥

军校研究生管理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对策 吴翔,杨正辉,周燕虎

研究生"助管"工作中应重点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崔一梅,崔建国

高校特殊的知识分子--研究生身份探讨 余妍霞

学术论文的创新方式、价值评判与写作方法论--以经济类论文写作为例 张昆

对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硕士专业建设的思考 姚飞,王明明,赵亚平

MBA课程体系调整与管理思维的培养 俞明南,刘俊美,董大海

固体力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和质量管理的研讨 庄茁,郑泉水,冯西桥,李喜德

教育与教学研究篇(3)

1美术馆能够促进大学的审美教育

法国的普及教育不设艺术课程,其艺术教育是通过美术馆来完成的,但法国人的艺术修养可谓有目共睹,美术馆的审美教育功能于此可见一斑。美国普林斯顿美术馆建立伊始便着力于支持大学的教育研究和服务,积极开展与艺术考古学院的师生、工作人员及其他学科的合作。美术馆五个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教师、职员、学生、行政部门和顾问理事会成员,他们着力促进美术馆与大学的交互发展。首先,美术馆藏品将成为学校学术计划的催化剂,美术馆将藏品充分使用,融入学习课程中。其次,美术馆要成为本科生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馆的藏品不仅用于教授艺术和考古学,也用来展示人类学、文学、社会科学、工程学、视觉艺术及建设学。美术馆努力扩大对所有本科学生的影响,使它的资源和活动项目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学生理解美术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他们将来有机会塑造并影响许多社区的文化经验和未来发展。第三,美术馆推动并出版严肃的艺术图书、学术研究成果。普林斯顿大学旨在办成世界上最好的研究型大学及最杰出的本科院校之一。为此,美术馆编写翔实的收藏介绍手册来介绍美术馆和资源等。第四,普大美术馆加强采取若干举措使当代艺术融入生活中。例如,邀请艺术家走进大学校园和学生一起创造当代艺术作品,促进了普林斯顿大学校园的当代艺术氛围。目前,国内多数综合大学都设立美术系,并且为其他专业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史和美学选修课程来普及和加强大学的通识教育,但是这些课程大多仍然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这样的审美教育是不完善的。2011年开始,全国的美术馆陆续实行了免费开放的文化惠民政策。所以,当代的大学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蓬勃发展的美术馆来更好地完成审美教育任务。在美术馆内,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作品实物发挥个人想象,可以更好地消化老师的理论讲解与审美分析,甚至可以与正在展览的艺术家和创作者直接互动,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2美术馆能够为大学提供展示和实践的平台

(1)展览空间。“美术馆以公开展示美术作品的方式去表述和传达社会公共领域的种种信息、意向、文化理念和审美观念,把物化的文化理念和艺术美感伴随着服务社会、造福公众的理想诉诸社会公众,它在大众美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比博物馆的经典性收藏和展示而言,美术馆更具开放性和实验性,很多美术馆与当代艺术关系密切,诚然,展现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观念是美术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但是美术馆担负的是普及和提高大众审美的教育任务,如果经常展示大众难以接受的前卫艺术必然导致受众的局限化,进而使工作遭遇困难局面。学院派则不同,学院派的美术教学融合中西艺术思想和绘画手段,继承传统绘画精华,他们的艺术作品是美术馆空间里最守规矩的客人,也是公众审美教育的合适教材,非常有助于消除精英美术与大众美术之间的隔阂与障碍。美术馆也愿意为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和实验项目提供机会,这样的公共空间对于尚未踏出校门的学生而言可谓是上佳的展示平台。

(2)实习基地。美术馆是大学教育不可错过的实践平台。大学生可以在美术馆谋求实习和实践的锻炼机会。外语、中文、传媒、美术等专业都是备受青睐的专业,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视野的大学生可以在美术馆学习和帮助整理文案、策划讲座、布置展览等工作。随着近些年文化艺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已经十分宽泛,以艺术类为例,原来的教师和职业画家等就业方式已经逐渐丰富到艺术机构和艺术市场领域,美术馆、画廊、拍卖行工作者以及策展助手等工作都可能是他们的工作职位,而美术馆的实习实践经历无疑是日后工作中十分宝贵的积累。事物之间的作用都是相辅相成的。反而观之,大学也对美术馆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支持,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的科研力量可以促进美术馆的研究与发展,优秀的大学教学成果可以提升美术馆的文化品质。

3大学教师能够为美术馆提供学术支持

20世纪下半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倡导“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美术馆的发展策略也随之有所调整,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受众群体,丰富教育形式,全体公民都成为美术馆的服务对象,原有的收藏和展示功能也随之拓展至公共教育领域,沟通、互动以及“知识生产”成为当代美术馆发展的重要理念。美术馆不同于画廊,它主要功能在于研究、学习和教育。从功能上讲,美术馆也是一个教育机构,学术讲座业已成为美术馆引导和提升大众审美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大学教师很多也是业内的学者专家,是美术馆不可忽视的研究主体。许多美术馆都围绕展览举办学术讲座,这是以学术的方式加以引导的重要方式。中国美术馆2010年以来一直坚持举办面向大众的专家学者讲座,这些讲座有的针对学术问题,有的结合当时展品分析文化背景与思想内涵等问题,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观众理解和体验展览帮助很大。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怎样欣赏当代艺术》专题讲座。他在介绍传统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他的个人见解之后,还与大家共同观展,他鼓励观众发挥想象以赋予作品独特的意义,这使很多人加深了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和了解。美术馆内的很多展览是由大学教师策划或参与完成的。“策展人”在博物馆界和美术馆界有不同的解释。在国家文物局系统的博物馆“,策展人”通常被称作“业务主管”,而在文化部系统就译成“策展人”,这可能与中国的行政体制有关。无论如何,当代美术馆内的策展人身份越来越多元化,大学教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展览通常具有更加浓厚的学术意味。

4结语

教育与教学研究篇(4)

当前国学热带动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回暖。学术界对于国学经典的研究比较深入、持续,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中小学素质教育也是教育理论界和各级教育部门探讨、实践的重点。无论是中小学课改,还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材教法,中小学素质教育一直在争议中前行。

但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往往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当做两码事。一方面,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学校和家长只是将经典教育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业补充或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负担,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提高学生各种才能等,鲜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如何研究素质教育情境下国学经典的弘扬和传承,如何促进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成长成才成人。

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的倾向,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而使‘人为物役’,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内心空虚,成绩下降,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

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主要是网络上)的负面内容,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说文>、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但是,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中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

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1.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培养记忆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人文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育与教学研究篇(5)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大科学

绪论: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学在完善学科自身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在《矛盾论》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研究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种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够成某一学科的对象”。因而教育学也应当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这对于区分教育学与其他科学,促进教育学更深层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任何一门科学也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这才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作为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不仅涉及这门学科研究的范围,尤其同这门学科的性质及研究方法的抉择相关,不妨说,它同教育学的命运相关”⑴

(一)有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说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者由于所处时代,所用标准,所站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会是五花八门。凯洛夫在其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中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培养青年一代人,他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定为是‘人’;前苏联的巴班斯基说“教育这一科学认识的对象是社会,是社会的一门特殊职能—教育,因此,可以把教育学称为关于教育的科学”,在他看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教育;而东北师范大学所编的《教育学》一书则认为“教育学是研究儿童和青年的一门科学,也就是研究教育规律性的科学”

有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说法很多,以上只是比较典型的几种。确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要找到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不能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相重合。由此看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首先不可能是人,因为很多学科都以‘人’或者‘人’的某一特征作为研究的对象,这并没有达到区分其他学科的目的;其次,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听起来蛮对的,可是一想,这分明是就教育论教育,等于什么都没说。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目的,而不是研究的对象,因此“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教育规律”一说也不能成立。除此以外,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说法最普遍的两种则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这已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例如,胡德伦在他的《教育学原理》一书中说“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指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日本学者村井实在他的《教育学的理论问题》中则旗帜鲜明的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那么,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二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哪个才是教育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二)“现象”与“问题”之辨

什么是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⑵。老师上课,学生做作业,举行讲座,观看教育影片等等,都属于教育现象。教育现象可以包含在各种社会现象之中,各种社会现象也可以包含教育现象。比如,一位家长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打骂孩子,从教育学角度来看,首先会想到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普遍的病态的社会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家长打骂孩子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伤害;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家长没有正确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客观性,因为家长这一行为很可能会成为孩子以后教育自己子女的行为。由此看来,同一个社会现象,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加以解析的话,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也是如此。因此,“如果把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现象,单纯看成是‘教育’现象,势必导致就教育论教育的倾向,而不能从根本上解释这种现象”⑶,将教育现象定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显然有失偏颇。“每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实质对象’和‘形式对象’之别,前者指学科研究的具体主题,后者指关于这个学科‘是什么’的专门考虑”⑷。由此可见,各种教育现象只能视为教育学的“形式对象”,而教育学真正要研究的还是包含在各种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只是教育问题,因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包含在某种现象之中,教育学也是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教育现象和研究问题,仅就词方面来说,并不是矛盾的,不应该把教育现象和研究教育问题对立起来”⑸。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给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下一个结论:它研究的是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不能离开现象谈问题,也不能离开问题谈现象,现象和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是辩证统一的。所以,我们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教育现象以及存在于其中的教育问题”⑹。

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每一门学科要得以成立,不仅需要确立专门的研究对象,而且需要有独特的研究方法”⑺。而“目前教育学的困境,首先表现在方法学上面”⑻。真正要使教育学得以深入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独特完整的研究方法。怎样的研究方法才算是完整呢?“完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应是方法论与具体方法的统一”⑼。而要找到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首先是要先看一下教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其次便是结合实际进行比对,最后还要找到具体的研究方法。

其一,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因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必然要与这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相联系。任何学科要进行正确的深入的研究,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哲学方法论作指导。而教育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使它不得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作用已是有目共睹,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正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因此,“教育学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⑽,这样才能使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其二,任何一种研究都不能脱离实际,教育学也是一样。“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加强基础教育研究”⑾,这样才能使教育学研究不脱离实际,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别是对于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早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子仍随处可见。要真正了解中国教育的现状,就必须深入到教学一线,通过观察,实验,统计等各种方法,在实践基础上得出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研究结论。

其三,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有百年之久,“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并明确设置‘教育学’课程”⑿,中国才正式开始了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而国外教育学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发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期间产生了一大批教育学家和教育学名着。例如:洛克的《教育漫谈》,卢梭的《爱弥儿》,爱尔维修的《论人及其治智力和教育》,斯宾塞的《教育论》等。中国教育学引自日本,本身发展还很不充分,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就应该博览众长,广泛吸收各国教育学研究成果。“实行古今中外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⒀,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教育学的研究更进一层。

三、“对象”与“方法”的综合

前面已经讨论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其研究方法的前提,而研究方法的进步又有助于我们弄清楚其研究对象。各种社会现象中包含的问题众多,要从中帅选出教育学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个正确方法论的指导;任何一门研究都必须对实践有用,教育学也不能例外。实用,符合事实的教育问题才是教育学要研究的真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就要理论结合实际,将教育学的研究问题与信念,理论相融合。

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步走向融合,正如普朗克所说“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因此,教育学的研究也应当广泛借鉴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现代,有些研究方法对于不同学科的通用性质和在把握研究对象时单一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示出来,独特的研究方法不再成为学科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⒁。教育学的研究也应树立一个‘大学科’的意识。“把‘教育问题’还原成‘社会问题’,‘心理问题’,‘文化问题’,这不仅需要教育学,而且需要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文化学,教育论理学之类的研究”⒂,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在博采百家之长时,还应以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来促进教育学的研究。“综合性是现代科学的客观属性,在这一客观属性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各学科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构成科学统一过程的分化与整合”⒃,教育学的研究也必然要随科学发展的大流,走上大综合的道路。但这并不是说教育学就将丧失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每一面学科内在都是相联系的,教育学的研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又运用自身独特的方法论加以整合。这是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

参考文献:

⑴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⑵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⑶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⑷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⑸金一鸣着:《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⑹扈中平着:《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⑺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⑻陈元晖着:《一般系统论与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0年版

⑼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⑽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⑾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⑿郑金洲瞿葆奎着:《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⒀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⒁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教育与教学研究篇(6)

参考文献:

[1]乔振祺.博物馆的未来[J].中国报道,2011,(11).

[2]勾振宇.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策略论析[J].教学与管理,2011,(12).

[3]马绮蔚.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其的关系[J].学园,2010,(10).

[4]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8).

[5]程静,陈超.学习化社会与成人教育转型[J].成人教育,2003,(8).

[6]郑先俐,靳玉乐.学校教育权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

教育与教学研究篇(7)

关键词:社区互动;大教育观;资源整合

一、研究背景

大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应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学习各类知识和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1998年,以“面向 21 世纪教育”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会关心:21 世纪教育》报告,该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想形成符合 21 世纪要求的不同于目前的教育模式的教育体制,应该加强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使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同时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因此学校与社区沟通、互动成为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大教育观也认为,只有寻求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整合,才能为居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提供基础。

作为教育大国的美国,其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密切,互动和合作的历史悠久,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得较为成熟,而我国的学校和社区互动起步晚,发展慢,对于如何借鉴美国的学校和社区互动成功经验来加强其交流沟通合作方面涉猎较少。

目前,温州社区教育发展迅速,全市四级社区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作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实验项目试点,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在与附近中小学互动教育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我市处于前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本文着眼于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以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与周边学校互动情况为案例,探讨适合我国学校和社区互动的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

为对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的居民和附近中小学就学校教育理念、政府的扶植力度等等互动沟通情况进行了解,特意设计调查问卷。

第一步:确立调查对象及人数。

选取来自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人员和学校师生不同年龄段共 310人。

第二步: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

问卷包括七个方面25道题。其中1-3题为基本情况,4-6题为参与动机,7-9题为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扶植力度、经费来源等),10-15题为居民和师生对已经开展的学习活动项目(包括开办的课程,讲座,比赛,评选,义卖等)的活动参与度、活动满意度和效果,16-18题为社区和学校的公共设施开放程度,19-21教学资源共享情况、22-25题为社区居民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等。

第三步:发放调查问卷给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的居民和附近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共310人,回收有效问卷280份。

(二)个别访谈法

随机选取80人进行深度访谈就社区与学校的互动沟通情况,资源开发意识进行深入了解,内容包括5个开放性问题,其中涵盖学校教育理念,社会各界团体的配合情况,互动项目的内容选择,对于居民和师生素质提高上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归纳总结出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互动情况的问题症结所在。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总体情况分析,社区人员中总体学历水平以高中为主,占41.1 %(115人),具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主要集中在教师,分别占24.2 %(68人)和16.4%(4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为47人,占16.8% %,硕士及以上学历为4人,占1.4 %。

调查显示,只有7.5%(21人)的人认为政府和社会对于学校和社区合作互动的支持力度够或基本够(30人,占10.7%),81.8%(229人)的人认为支持力度不够,44.3%(124人)的人认为开展活动的经费来源比较欠缺或非常欠缺(69人,占24.6 %)。

关于居民和师生对已经开展的学习活动项目的活动参与度、活动满意度和效果显示,只有16.4 %(46人)的人经常参加社区或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46.4%(130人)的人偶尔参加。12.5%(35人)的人对活动感到满意,53.6%(150)的人基本满意,20%(56)的人不太满意,还有13.9%(39)的人不满意。只有24.2%(68人)认为举办活动效果显著,60%(168人)的人认为效果不大,15.7%(44人)的人认为基本没什么效果。

关于社区和学校的公共设施开放程度和教学资源共享情况:只有 11.7 %(31人)的人认为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场地和学校的图书资料被社区经常使用,57.1%(160人)的人认为不太经常被使用,31.8%(89人)的人认为从未被使用过。12.5%(35人)的人认为社区场地被学校经常使用,67.5%(189人)的人认为不太经常被使用,20%(56人)的人认为从未被使用过。

关于社区居民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的调查表明,只有21.4%(60人)的人认为学校和社区承担起对居民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30.7%(86人)的人认为能基本承担,47.9%(134人)的人认为效果不大。

(二)访谈结果分析

随机选取80人进行深度访谈。内容包括5个开放性问题。82.5%(66人)的人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学校互动重视有待提高;93.8 %(75人)的人认为学校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社会发展和需求,急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包容性亟待提升,70%(56人)的人认为社会各界团体的配合情况不尽如人意,互相推诿情况普遍,78.8%(63人)的人认为互动项目的内容和选择渠道比较单一,有待拓宽,部分内容脱离实际,可增加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87.5 %(70人)的人认为居民和师生素质有待加强,教师的学校与社区互动知识与技能有待加强,部分项目流于形式,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收效甚微。

四、启示和建议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一些适合我国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启示和建议,以提高居民和学生的素质。

(一)政府扶持力度上,经费筹措上加大力度

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学校互动重视有待提高。政府应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制度上的沟通,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指导社区制定发展计划,协调各部门以推进学校和社区的良性互动,经济上通过专项拨款或通过慈善机构募捐、个人和企业捐赠等方式筹措资金。社区可以通过招募一批义工和志愿者来节约活动成本,减轻政府经济压力。

(二)政府,学校和社区管理人员转变教育理念

学校与社区工作人员思想闭塞,教育观念落后,不能充分认识到社区的教育功能,教育意识不强,部分社区居民学习意愿不够强烈。应通过宣传使人们确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应意识到教育资源不是学校独家占有的,认识到社区与学校开展双向服务和良性互动的重要性,这是促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思想基础。

(三)学校和社区应加强联系,教育资源应双向开放

目前社区和学校的联系不够密切,互动和开放的程度不够。社区和学校应充分发掘和整合利用各自的优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学校应积极挖掘社区中的教育资源,如一些企业家,老革命,和民间艺人,项目传承人并请进校园,丰富拓展校园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也向社区全面开放,包括请校园名师走进社区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学校和社区的文体设施和场馆在闲置情况下也应双向开放,实现人力和物力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的教育设想。

五、结束语

只有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和学校资源,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和双方共赢,使社区成员和师生从学校教育的狭隘教育转变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念上。才能改变重人才培养、轻公民素质提高的旧观念,确立社区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的新观念,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

[2]叶忠海.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上海城市社区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9,(03).

[3]厉以贤.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和互动[J].河南教育,2001.

[4]韩芳.美国社区教育本土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