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与政治论文

教育与政治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1-28 17:42:33

教育与政治论文

教育与政治论文篇(1)

(一)生命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本化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始终倡导的价值观是基于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崇高社会理想的价值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学说从本质来看是一脉相承的,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新阐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解读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是面向人全面发展的价值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简单的追求温饱向多元化的精神层面发展,其中就包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等基本要素,强调“人”在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本人和个人,也包含他人和集体。因此,“以人为本”并不单纯是“以个人为本”。在此指导意义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需要创新、也需要继承。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根本指导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大学生生命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在大学课堂的具体体现。

(二)生命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实效性。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的培养,重原理理论的灌输轻学生情感的培育,缺乏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3](p4-5)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发展,生命教育也不例外。除了要面对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种种新问题,也需要回过头来,吸取传统文化的宝贵营养。所以,及时开展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生命教育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它让受众从情感深处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延续生命,进而激发其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如是,不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可以得到提升,还能引起大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实效性方向发展。

(三)生命教育促使大学生完善个人的精神成长。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包括有生命的动物)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和追求,对人生信念的构建和追逐,从而实现人生的完整与幸福。尊重、敬畏、感恩、责任这四种特质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原则和思想,是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能使生命尊严得以体现,敬畏能使生命充盈踏实,感恩能使生命温暖甜蜜,责任能使生命自由从容,从而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而一个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抱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就能热爱生活,拥抱生活,满怀希望、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如何加强生命教育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在当前社会的转型时期,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先破后立,首先打破以培养“政治人”、“社会人”为目标的一元价值观,转而树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幸福诉求的多元价值观。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以加强大学生命教育。[4](p3-4)应从工作体制、课程设置、特色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使生命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生命教育主要集中着眼于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及环境教育上,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可谓少之又少。笔者认为高校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起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大学生生命教育很有必要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单列为一个独立的课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总结国内外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现实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为促成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主应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辟出专门的章节甚至专门的课程来夯实生命教育的基础;其次,可以考虑吸纳部分对生命教育具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辅导员充实到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他们更能以案说法,更能走进大学生的心田;再次,还要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只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有关章节的部分内容需进一步强化;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中要更多体现为大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和精神情怀的内容,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四)加强富有生命教育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还是学生进行生命体验的重要场所。一所大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果能处处体现生命的特色,时时崇尚生命的特质,就能为该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时时都可释放生命的光彩,体验生命的美好。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品位,合理布局校园人文景观。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更易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真、善、美的情感,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美好追求。在校园精神文化“软件”建设中应凸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校园文化软实力,用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精神文化来感化大学生,将校园文化的活力和大学生旺盛的生命力紧密结合,为大学生的生命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以利“环境育人”目标的实现。此外,学校社团组织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体验生命、珍惜生命、延续生命的舞台。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适合自身特点的活动,不仅充分展现各方面的才能,也能在团结协作和欢声笑语中体验和享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从而体验到生命的美好,缓解大学生生命的焦虑感,增加大学生生命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三、结语

教育与政治论文篇(2)

由于大学生年纪较小,涉世不深,所以对于一些文化和理论的理解上相对较弱,所以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这样的情况会让一些大学生充满困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一丝理解和消化,所以,生命教育的理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功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国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编排和规划的时候,可以参照关于生命教育的理念,以此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合适和相对应的时间点正确实施教学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够在最佳时机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方向,并且正确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于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的学习和理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树立起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通过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的学习和理解,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充分的理解到生活的不易,理解到生命的宝贵,理解到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人民是要如何才能够走向繁荣和富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的有一个正确的辩证意识和观念,从而正确的认识生命的价值;对于思想的理解和学习,才能让当代中国的每个大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加一些自己的思考,让大学生充分理解中国社会的特色之处和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通过这些课程,不仅能够让每个中国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些感化,让他们认识到生命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还能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繁荣昌盛的必要前提。

二、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让生命教育的内容能够充分融入到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来,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

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其教学内容和一些理工科及医学科等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的,其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们的理论教育,注重在精神上予以学生们更多的灌输和注入,坚持培养出一个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国高校大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在对思修及法律基础进行学习和巩固之后,可以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观念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这样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怀、个人素养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而在思修课的教学之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每个大学生对于法律的意识观念也加强了,更加看重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也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大学生必须所要具备的个人内涵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之一。

教育与政治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德教

1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所谓传统文化,也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经过千百年封建社会积淀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等古籍文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

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发展、积累和传递的方式和工具。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2]”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同时,另一方面又用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其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并且,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发展,他们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把该社会的文化含量推向新的水平。那么从长远的历史阶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环境。任何文化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这里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经过中华民族长期实践和思想家们概括提炼的,指导着中国人民的生活行为,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它们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这些积极因素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这些积极因素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例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中都有很多传统文化的成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其中,文化环境是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宏观环境之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同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以及人们所达到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向新的水平;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离开了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一定的载体即特定的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逻辑到方法论,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富有道德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其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超越局限的关于如何推进道德理论教化的理论思维成果。如果说对前者的继承,有益于我们增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感与感染力的话,那么,对后者的继承,则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历史经验的自觉借鉴,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1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求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注意从教育对象的特性中来探求德教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教化的施行应遵循相应的规则、运用相应方法,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德教方法确立的基本的方法论,如效仿法、神启论、比附论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方法论的掩盖下,更为实质的则是基于对教化对象的深刻分析和全面认识从而确立德教方法的方法论。如荀子强调教化“必由其道”,做到“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3];董仲舒强调教化对象“知其气”、 “知其声”、 “知其行”、 “知其物”,才能 “言虽约,说必布”、“事虽小,功必大”[4];张载强调“知其人”,才能“教人使人德[5]”等等,都明确地表露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掌握教化对象的特性与德教方法的确立之间基本关系的深刻认识。

2.2从递替相关的多个层次分设德教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之一是教育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中国古代德教目标的设置体现了这一规律。在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作为最高的德教目标出现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但中国思想家们在强调“圣人”这一最高理想人士对于德教过程的目标意义的同时,始终没有将其设置为整个德教过程中的唯一的目标,而是在“涂之人百姓”与“圣人”之间设置了种种相互关联而又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如孟子将这一相互关联前后继替的目标人格设置为“善——信——美——大——圣——神”:“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泽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此外,中国传统德教理论中大量的“士”、“君子”、“贤人”、“成人”、“大人”、“大丈夫”之论,其实也是对个体德化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应实现的目标人格的不同表述。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理想人格的不同表述,实质上是从多个层次为教化对象确立了一个前后继替、紧密关联的德化的目的链,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和推进。因此,中国传统德教的目的理论,表现出理想性与现实性、终极性与阶段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使得德教目的给个体接受教化的行为、个体进德的行为以巨大的牵引力和感召力。

2.3从整体系统的视角观照德教的运作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主要指的是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受这种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较少从局部的、静态的、孤立的层面看待德教的动态运作,而总是从整体的高度,从德教活动的实际推进方法、从德教内部各部分的相关互动、从德教与相关系统的互动之中来观照整个德教活动。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历时的过程性和共时的展开性两个视角出发,对德教活动进行观照,得到了很多成果。如从历时的过程性出发,朱熹得出了对教化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及各阶段的不同特性的认识:“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已久矣。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 [7]等等;从共时的展开性出发,在教化与环境方面,古代思想家强调环境习染对个体德性发展的影响,并由此主张“择友”,“以友辅仁”,“择处”,“择不处仁,焉得知”。在观照德教运作的过程中运用整体的、系统的方法,使得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许多方面都深刻地揭示了德教的社会性及其运行的社会条件,揭示了德教运作的内在机理。这种观照德教运作的方法,使得中国传统德教理论具有了浓厚的辩证色彩、系统色彩。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它除了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以外,更有赖于对自身发展经验和传统的扬弃。因此,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便拓展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教育与政治论文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由企业员工进行共享的价值观及其行为准则,是由具备本公司特色的文化观、企业宗旨以及企业理念等所组合而成的文化形式,也是企业之灵魂。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运用教育、引导、表扬、批评等多种方式,运用正确的思想内容、工作方式来克服错误的思想与行为,从而全力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了企业实现自身目标、发展稳定而提供十分强大的精神动力的一种活动。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文化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均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简述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思政教育为育人之基础,而文化建设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决定了其互为里表。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就应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之优势与资源来助推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立足于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相互结合,能够塑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从而实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的举措

(一)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通过密切联系实际,认真选好选准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开展思政教育的突破口以及结合点。要选择最具代表性以及最具影响力的问题,妥善加以解决,以此来打开相应的工作局面,进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不管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是在企业思政教育中,其对象都是人,所以也就决定了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人。人可以说是构成企业活动之主体,人所具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发挥是企业各项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起来,就应当全面调动起人所具有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绝不能简单地将员工视为受管理的被动客体,而是应当积极帮助其形成主人翁思想,并且致力于培养其在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方向的基础上,树立起以企业为本,甚至是与企业共存亡的主人翁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发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文化功能

企业文化建设是在本企业长期以来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当中所形成的并且被广大员工所严格恪守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与道德行为准则的一种综合性反映,其包含了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之外的所有内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就在于其在积极引导、培育与激励企业员工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要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文化建设功能,并将其切实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之中,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加快员工以后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符合本企业今后的发展需求,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之所需。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结合,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是企业不断战胜各种困难,从而取得新突破与新进步的不可或缺少的重要因素。

(三)让企业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要将思政教育切切实实地摆在重要位置上来抓。思政教育应当通过对员工加以引导与启发,从而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将这一正确的价值观视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让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结合,让其共同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可谓是一家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因而必须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念来保障,而思政工作恰好是积极引领员工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方式。有鉴于此,让企业员工树立起准确的价值观,这是让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实现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

(四)全面应用网络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身处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不可或缺少的重要媒介,而现代人也开始习惯于从网络当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有鉴于此,在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政教育相互结合的过程之中,企业完全可充分应用网络这一现代化平台来积极宣传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之功能,从而发挥出舆论所具有的引导作用,让企业员工们能够时时、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除此而外,运用网络,企业不但能够在第一时间之中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政教育的重要信息传达给广大企业员工,并且及时和其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就能极大地提升现代人之间相互交往之效率,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了解。同时,网络时代还能让现代人得到更多全新的认知型体验,这要比其他的环境具备更强的吸引力,而且也更加容易让人沉浸于其中。因此,运用网络这一虚拟化的环境,企业能够更好地与员工开展沟通交流,让员工在了解企业文化和思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说出自身的想法以及建议,这样一来就能十分有效地加快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结合。

三、结束语: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企业思政教育也应当充分应用文化建设这一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从而实现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进而推动企业实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翼. 浅议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 现代企业教育,2009(7).

[2]席树芬. 试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 科技创新导报,2009(9).

教育与政治论文篇(5)

关键词:文化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于走向成熟,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丰硕,但是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经济的需要。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当前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种观念,形成文化自觉不是凭空产生,它需要一个载体,本文拟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文化自觉一个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文化自觉的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师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学生,也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合格接班人。

文化自觉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文化清醒认识,包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来历、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提升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的强盛不衰的支撑点。但如何形成文化自觉,又如何提升呢?我想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文化自觉的载体,这是比较现实,也容易见成效。

二、形成文化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始终保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 目的是把一种不自觉思想逐步变成自觉行为,深刻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

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文化自觉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鼓舞斗志;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宏扬和继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保证其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归宿。

当然,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一种责任;文化自觉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要把一种意识提升成为一种责任;把一种观念变成一种行动,离不开理念教育。人的意识来源于人的社会生活,生活体验生成的东西往往是感性的, 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升华成为理性认识,然后,形成人的一种习惯(自觉)。但是,关键是要付诸行动,把这种所谓的习惯当作一种责任,在实践中把理性认识东西变成指导人的行为,形成文化自觉,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以及信息时代化的今天,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我们要想牢牢掌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凝练和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职工作,以思想品德塑造、人文精神熏陶、创新精神培育有机融合为内涵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文化建设理念。按照该理念的要求,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大力宏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载体,在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正成为广大学生共同的精神支柱,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坚决抵制庸俗和低俗之风,确保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阵地,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之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重要功能。并且,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更加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担当文化的先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构筑精神文化高地,促进和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

此外,可以借助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浪潮,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扩大宣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寻求更广泛的作用空间。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调动文化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公益文化活动,通过新闻、电影以及各种传媒手段把理论灌输、道德教化相应的环境中,使寓教于乐,改变单纯教学硬性灌输的状况,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式先进文化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能力,以便学会抵制各种低级庸俗的文化产品,树立科学、健康的文化消费和休闲方式。从而提升文化自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齐卫平. 基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反省[J]. 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

教育与政治论文篇(6)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区文化建设 联系

1问题提出背景

文化改革中的一大重点是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生活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关键一环,其对群众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以及道德风貌、价值取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十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立足于实际,面向未来,创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采取分众化、对象化等诸多方式,通过标准建设、制度管理、多元载体等具体举措,以社区文化软硬件建设为基本,以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诉求,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为抓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在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

2主要途径探究

2.1“一个理念”为突破口,“四个统一”为切入点,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区文化中的导向功能,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标准化发展

(1)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广泛提倡“社区一家亲”的共同生活理念。在社区生动开展“树家风、传家训、立家礼”等活动,通过“家文化”讨论、“家LOGO”设计、“家概念”阐释、“家元素”征集等活动,辅以问卷调查、组织推荐、公益演讲等方式,联合社区群众共同打造“家文化”长廊和家文化主题广场,积极开展社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

(2)扩展基层文化服务范围,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整合社区文化资源,打造“名称统一、窗口统一、流程统一、制度统一”的“四统一”的社区文化室,深入推进“三室”(标准图书室、标准电子阅览室、标准文体活动室)建设,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起的坚实平台。

(3)紧抓顶层设计,端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作用,将社区文化即民生、思想政治工作即热点新理念深入社区,突出思想教育功能战略新思维,将其与社区文化改革发展密切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

2.2促进社区文化管理制度化建设,突出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1)加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投入、保障和协调机制。夯实制度化建设,打造基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推进公共阅读服务,研究制定流动管理办法,开展图书“一卡通”制度,新建社区流动图书平台,拓宽社区文化资源渠道。

(2)依托群众主题文化活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社区工作需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假日,组织群众展开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交流学习。开展“亲子读书会”、“道德讲堂”、“孝道文化讲座”等,同时,将优秀本土文化融入讲堂,拓宽了群众视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服务群众。

2.3促进社区文化价值引领,深挖社区文化规范功能,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增长点

(1)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以培养平等、互助、协作、友爱为主旋律的新型人际关系为着力点,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培育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新增长点。拓展“种文化”、“养文化”的新型思维,策划“阅读与生活”、“讲座联盟”等群众文化主题活动。

(2)着重心理疏导,倾注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投影社会热点,着眼社会问题导向,培育规范健康社会心理新增长点。在思政工作中深度融合社区服务,组建街道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队、共青团市民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构筑品牌服务。通过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及时关爱老年、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积极思想沟通,化解心理焦虑,引导群众用辩证思维认识问题,理性处理问题。

3问题反思

3.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1)对社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出现偏差,不重视社区文化的教育功能,将其浅薄理解为“吹拉弹唱”,对社区文化缺乏足够认识,无法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

(2)将社区文化发展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割裂开来。片面地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只和自身建设有关,与其他部门无关。缺乏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不足,缺乏地方特色,导致社区文化没有充分发挥其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引领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

3.2内容有待丰富

(1)社区呈现出内在人文关怀不足,社区精神内核不突出,群众参与度不稳定等情况,外功有余、内功不足,对群众活动过度依赖,而活动又多流于形式,缺乏和群众生活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了服务群众的效果

(2)社区思想教育内容空洞化的现象仍然存在,没有紧扣时代主题,仍以“填鸭式”为主,缺乏吸引力。

3.3人才配备有待充实

(1)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管理策划性人才,不利于社区文化活动的精密性、专业性、结构性组织,不利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懂“文化”的不懂“政治”,懂“政治”的不懂“文化”,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与社区文化的整合发展,高层次、专业性、复合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人才不足。“各说各唱”,相互协调不充分,制约社区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孙连任.思想政治教育平民化与新农村建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7).

[2] 马国芝.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功能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7).

教育与政治论文篇(7)

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指的是同志的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实就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大学生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积极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较为稳定、高尚的荣辱思想观念。当代高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以此来形成团结务实、敢于争先、崇高先进的思想道德品质,最终使其成为有纪律、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二、“90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

如今的“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大潮逐步成长起来的,其价值观是在多元因素的影响下而生成、变化、发展,并且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未定型和成熟,因此他们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还具备一定的可塑性。但是在其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会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浸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这些“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

(一)受到社会文化影响,使其价值观更具主观性

“90后”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经济迅速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环境中,生活环境优越,物质条件良好,没经历过任何风波动荡,也没经受过任何挫折磨难,这些都导致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科学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大量涌现,外来文化不断入侵,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明星效应等现象应接不暇,这些都诱发了“90后”大学生对物质的渴望,对时尚的追求,使他们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也使他们思想和价值观更加趋于功利性,而忽略了对国家、家庭的关心和对社会、家人的责任。

(二)受到社会竞争影响,使其价值观更具功利性

“90后”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有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因为他们看到了在这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停步不前即意味着退步,不去竞争就意味着不能生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强化了他们个体意识,他们思想和价值观更加趋于功利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懂得如何趋利避害,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圆滑世故常令我们这些成年人都为之一震。他们认为理想就等于空想,现实才是最有力量的,凡是对将来就业、未来职业发展有用的就积极参与,没有用的就不予理会。

三、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热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个“高水平”不仅仅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优异学习成绩,还应该包含高尚的思想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要想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其必须先学会做人,因此高等院校在育人工作中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对于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其不仅是对我国普通公民道德建设标准的最新阐述,同时也是对当代“90后”大学生做人准则的最好诠释,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育人标准。

(一)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高校师德建设进行整合

育人为本,关键也在教师;教师育人,关键在教师。高校最宝贵的是大楼、大师、大爱;大楼容易、大师难、而大爱最难。高校教师除了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和人们以外,其更重要的职责就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因此,要实施荣辱观教育,那就需要教师首先树立起荣辱观,要努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道德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以此来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和良好的道德形象去引导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加强高校教师自身荣辱观的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和教师自身综合思想素质;其次,要结合学生生涯规划、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方面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90后”大学生人生目标迷茫、缺乏学习动力、思想观念不够坚定成熟等问题;第三,提高高校教师思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强化高校教师思德教育的专业素质培养,使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知识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有能力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和帮助。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强化荣辱观教育

高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高等院校的教育首要任务是进行“做人”的教育,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则是最好的育人教育内容。高校的荣辱观教育要以“亲近大学生心灵、接近大学生个体、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原则,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始终贯彻于整个高等教育中。落实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需要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将其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中。同时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专业课、基础课中也应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可以开设中国道德、文化、历史等内容的公共选修课,同时开办各种形式的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还有就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进一步强化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做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

(三)创新高校荣辱观教育形式,巩固荣辱观教育效果

“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主要的人际交往方式是上网聊QQ。因此,对于对网络有着较强依赖的“90后”大学生而言,无疑,网络将会成为今后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堡垒。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较,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学生选择空间大、可以更好实现资源共享等突出优势。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文明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网络化交流平台具有互动性、平等性、开放性及无政府性等特性,其正好迎合了“90后”大学生崇尚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网络以及技术优势,积极开辟新的网络教育阵地,以此来加强和巩固荣辱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