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发展新格局

经济发展新格局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03 15:39:23

经济发展新格局

经济发展新格局篇(1)

举世瞩目的中国西部大开发走过10个年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六个并举”的时期,即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所指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年、西部大开发10年。经过60年、30年、1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折。二是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并为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根据发展规律,后危机时期将是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密集发展时期,谁抓住机遇谁就能率先发展、超前发展、引领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不仅是东部的重点,也是西部需要关注的发展引擎和发展重点。三是中央政府通过多项区域发展规划重新部署沿海发展格局,许多省级规划在中央部署下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规划预示着国家在沿海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东中西发展格局的进一步演进及其对西部的挑战。四是顺利完成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段任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也将从第一个十年的“五篇文章”,转向国务院刚刚通过的《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所提出的“六项任务”。五是全球面临低碳经济时代,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对西部大开发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六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东西互动、海陆并进”的新格局,“让西部与世界相连”,将成为西部大开发下一个十年的战略目标。这些背景决定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方向和新的战略重点。

二、西部大开发的成就与挑战

10年来,在国家规划指导、重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多方面的重点支持下,西部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铁路和公路通车里程、教育经费投入、森林覆盖率等数据,都大幅增长甚至成倍增长,从各个方面展示了这一巨变。1999―2008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5421亿元增长到37015亿元,增长了5.8倍,年均增长高达23.8%,比东部高2.67个百分点,比中部高1.84个百分点,比全国省市合计平均水平高1.96个百分点。高速增长的投资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0―2008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5354亿元增长到58257亿元,增长了2.79倍,年均增速高达15.97%,比中部高1.1个百分点,比东部基本持平。这些努力,缩小了西部与东部的相对差距,特别是内蒙古、重庆、广西等,发展速度和财政收入增幅,令人瞩目。

西部大开发的成绩和重大意义尤其在于促进了其他地区和全国的发展。西气东输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两条线路,西电东送和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为东部和全国发展提供能源保证,到“十二五”时期,西部几个巨型电站建成,对全国发展的意义将更加突出。许多数据显示,若没有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就不会有中国今天的发展局面。西部大开发更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充分肯定西部大开发成就的同时,还要清醒看到西部地区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目前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近3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东部地区的40%,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50%左右。全国农村60%以上的贫困人口在西部,约20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西部大开发规划提出的“同等条件西部优先”的布局原则,并未很好的落实。“第二个大局”推进时面临的发展环境与“第一个大局”推进时所处的环境已有很大改变,如果没有政策和制度创新,“第二个大局”和西部大开发提出的目标难以落实。

三、西部大开发的深化方向与前景展望

党的十七大对未来全国区域发展作了总体部署。今年8月20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指出西部大开发下一步将在六个方面继续推进,包括: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这些规定是进一步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指导原则。西部大开发要继续强化环境保护和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现代基础设施和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培育增长极,扶持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加快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步伐,突出社会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目标不懈努力。

(一)夯实基础: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已得到较大改善,但与东部比,与发展要求比,仍然很不适应。交通仍然是阻碍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瓶颈。城乡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水利建设欠账和自然灾害频发,给西部地区带来新的挑战。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西部大开发新阶段的重头戏。西部是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而且往往又是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更是西部地区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应对自然灾害和危机管理制度建设,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将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任务。

(二)产业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培育壮大新兴战略性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速,将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区别于前十年的重要标志之一。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在“十一五”已得到重视,各省区市纷纷提出工业强省强区强市战略,强力推进。“十二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西部地区工业化在新阶段的突出重点,赋予西部地区工业化新的内容。西部地区工业化的目标是建设六个基地一个屏障。六个基地指国家能源资源开发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一个屏障指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游的生态屏障。西部工业化要特别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要强调资源能源开发输出与就地加工转化并举,改变“西部开发输出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工格局,发展加工业。要强调创新体制,分享资源开发和工业化成果,资源开发一定要与当地老百姓致富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判断大型工程成功与否的标志。西部工业化还要强调处理好中央企业和国防工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打破中央地方、军工民用的体制分割。西部地区有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在核应用、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国家应给予重点扶持,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国防科技工业优势。

(三)区域政策:推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分类指导,统筹协调

西部地域广阔,需要分类指导,并借鉴东部经验,推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在三大重点经济带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支持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等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发展,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同时,要突出对资源富集和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和重点生态工程地区、沿边地区、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我们提出“四大战略重点区域”的重点推进战略。一是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等优势地区和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实现起飞。二是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在提升生态经济和特色产业中加快发展。三是沿边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加快发展,沿边开放战略将继续深入,推动新疆、云南、广西、内蒙古四省区及其他省份加快发展。四是加快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已提出一系列政策,扶持民族地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特色产业、城市化、社会事业和社会建设、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加快发展,“十二五”将是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四)对外开放:“中国让西部与世界相连”

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明显呈现提速状态,令世界瞩目。西部地区对外开放,21世纪的中国丝绸之路,第三亚欧大陆桥的设想,外资西进,内资西移,“向西开放”,已成为国内外最热门的话题。

随着中国与东盟建立的10+1自由贸易区催生的东南亚和中国西南部的交通大动脉的建设,中国与中亚五国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推动的中国与中亚诸国的铁路大动脉的建设,特别是西南、西北近年来交通建设的大提速,中国西部与亚欧腹地沟通,连接起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金砖四国”,其意义之重大也不言自明。

(五)社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十一五”提出来的新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的重点任务。西部有自身的特殊性。西部构建和谐社会不仅包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还有不少特殊性。不仅包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还包括大型工程与移民政策创新,三农问题和城市民工问题,生态脆弱地区、民族地区和农牧区对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的特殊要求等。西部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比东部更具挑战性,且地方财力又十分脆弱,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

(六)深化改革:走出“富饶的贫困”

探索体制创新,走出“富饶的贫困”,将是西部地区“十二五”和未来相当长时期需要重点关注并在实践中寻求答案的重大课题。一是探索资源开发体制改革。改革资源定价机制,资源价格要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供求关系、生态环境补偿成本,资源产权制度要考虑当地群众利益;创新资源开发利益的分享机制,资源税及分成要向资源开发地倾斜。二是重大产业项目向资源开发地倾斜。留下部分资源给当地改善生活条件和发展经济,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西部开发输出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工格局,帮助资源开发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资源开发项目延伸和转化为产业发展项目。资源开发企业要主动积极帮助开发地区寻找好项目。三是探索中央企业与地方的共建机制,中央企业要率先承担起社会责任,让“建好一个电站、开发一片流域、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率先在金沙江水电建设中实现。四是在战略资源开发和大型项目建设为主(尤其人口密集)区域,设立“资源开发特区”(或试验区),在特区(试验区)体制下探索多样化的资源转化模式和政策改革方向。西部地区改革任务内容丰富,还包括产权制度、企业制度、政府职能、新农村建设、军民融和发展等。

经济发展新格局篇(2)

【关键词】旅游经济;时空差异;旅游空间结构;新疆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5.006

区域旅游时空分异的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很多学者将研究视角从单个旅游区转向旅游区域,探讨旅游目的地区域时空分异问题[1]。20世纪60年代后,国外学者Hills研究了旅游空间核心―边缘理论模型[2];Weaver应用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提瓜和巴布达群岛进行了实证研究[3];Anselin指出空间依赖的存在打破了大多数古典统计分析中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将古典统计方法应用于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时,通常不能获取这些数据的空间依赖性,会引起各种问题[4]。旅游业因具有显著关联带动作用,成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5-6]。国内的旅游地理学者陈传康较早地开始对区域旅游进行研究;保继刚等[7]利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异、过程、结构等方面;吴必虎等[8]利用最近邻点指数计算了中国世界遗产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中国世界遗产地属于凝聚分布;陆林等[9]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为研究材料,分析了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汪德根等[10]利用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分解方法,对2000~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和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省内地(市)间差异、省间差异、地带差异变化特征及其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并以省内地(市)间差异为视角,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陈|[11]基于协调度理论及其用于旅游的常见模型,建立省域旅游业多年发展协调度分析模型,利用1996-2010年全国旅游统计数据,从旅游供应、需求与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全国省域旅游业的协调变化。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不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的实证研究。

对新疆区域旅游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甚少。唐伟等[12]对旅游资源的丰度、组合状况以及整体优势度等方面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阐述了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和旅游业的区域发展重点;韩春鲜[13]借用标准差分析了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孙浩捷,汪宇明[14]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例,梳理区域旅游资源类型,并分析了竞争型旅游资源类型和旅游资源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旅游资源的空间区域整合开发方案;王亚奇等[15]从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角度出发,结合旅游流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空间属性,从旅游流的流量分布、旅游流流向空间结构和旅游流流源空间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王松茂等[16]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对新疆14个地州市2001-2010年的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及变化做了研究;李东,杨兆萍等[17]借助经济模型讨论了区域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旅游经济联系隶属度。总之,对新疆区域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地域分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旅游区域划分等领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新疆区域旅游进行全面研究甚少,特别是对新疆去旅游时空格局演变的原因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由各省辖市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与全省国内、入境旅游收入的平均值的比值来反映,这个值可以称之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值。

式中,T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值;Xi为地区i旅游收入;n为某一区域包含的城市个数,T=1表示该市旅游发展水平与全省旅游发展水平持平;T2为高度发达型;1.5T≤2为发达型;1T≤1.5为较发达型;0.5T≤1为欠发达型;T≤0.5为落后型。

2. 首位度。首位度通常衡量地区规模分布状况,在此反映旅游规模分布的集中度。

式中:S为首位度;P1和P2分别为旅游规模最大和第二大地区或城市,S≤2表示结构正常、集中适当;S2则存在着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二)数据来源

计算所涉及的新疆各地州(市)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旅行社数量、星级宾馆(涉外宾馆)数量、A级景区数量等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2014年各年度《新疆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官方网站统计信息。

(三)研究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国内与、青海、甘肃等省区相邻,周边依次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截至2014年末,新疆总人口2298.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63%。目前,全区辖有14个地州市,其中包括5个自治州、6个地区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3个地级市;有68个县、24个县级市、12个市辖区,其中包括6个民族自治县、8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33个边境县(市);有868个乡镇,其中包括42个民族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有14个师、176个农牧团场,总人口约270万人。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各民族迁徙融合的走廊,是“一体多元”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区,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到2015年末全自治区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处。近年来,新疆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环境持续优化,服务品质快步提升,旅游业对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不断攀升。2013年,全自治区接待入境游客达到147.9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8502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637.43亿元,旅游总收入673亿元,占全自治区GDP总量的8.05%,旅游业已成为全自治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新疆区域旅游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分析

(一)旅游经济格局演变的总体分析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扩大,旅游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30多年来,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点状模式、点轴模式、网状模式演化阶段(图1)。

1.起步阶段的点状模式变化(1978-2000年)。1978-2000年,新疆景区、景点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天山天池风景区和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旅游节点呈点状分布,且较分散,天山天池、喀纳斯等高等级景区形成了旅游节点。城市到各个旅游节点的通达性很差,旅游人数很少,区内交通网络还未形成,旅游节点间相互独立(图1a)。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伊犁州直辖地区、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是新疆区域内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乌鲁木齐市全疆的交通枢纽,起到集散作用,天山天池风景区、喀纳斯风景区、葡萄沟风景区分别是昌吉州、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的主要吸引物,旅游业发展比较分散。

2.发展阶段的点轴模式变化(2001-2007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出游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各地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在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也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因此,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广度得到了扩大,旅游供给和需求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一阶段,新疆旅游业的开展范围已经涉及到了南北疆许多区域,其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演变为点轴发展模式(图1b)。乌鲁木齐市作为这一时期新疆旅游业的中心节点,扩散作用进一步加强,并向石河子市、库尔勒市等周边区域辐射。随着伊宁市、阿勒泰市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产业要素不断积聚,形成了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各旅游地之间的旅游产品开始有了初步的互动。

3.快速发展阶段的网状发展模式变化(2008年至今)。2008年以后,新疆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升级、旅游主导产业地位的确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以及成为人们的日常需求。强度的旅游市场需求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和旅游企业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旅游管理和服务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和发展,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新疆旅游业快速发展。这一阶段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可以称为网状发展模式(图1c)。包括乌鲁木齐市、昌吉市、阜康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地区在内,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区已经成型;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新疆交通进一步完善,城际列车、兰新高铁的陆续开通,带动了周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二)时空格局演变的区域差异分析

1.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演变。由于新疆各地区旅游资源分布、交通状况、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旅游业呈现地域性差异,区域旅游旅游经济的发展变化特征可以由各地州(市)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与全自治区国内、入境旅游收入的平均值的比值来反映。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州(市)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入境旅游空间差异更是大于国内旅游。乌鲁木齐的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远高于全自治区平均水平。2001年,乌鲁木齐的国内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7.49倍,最高的乌鲁木齐相当于最低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57.45倍;乌鲁木齐的入境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11.54倍。2007年,乌鲁木齐的国内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6.37倍,最高的乌鲁木齐相当于最低的克州的60.53倍;乌鲁木齐的入境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9.81倍,最高的乌鲁木齐相当于最低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的5293.5倍。2013年,乌鲁木齐的国内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6.12倍,最高的乌鲁木齐相当于最低的克州的123.81倍;乌鲁木齐和伊犁州直辖县市的入境旅游收入分别是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5.39和6.14倍,最高的伊犁州直辖县市相当于最低的石河子市的4790倍。

按照设定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划分标准,对2001-2013年新疆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梯度(表3),绘制三个年份国内旅游发展格局图;对2001-2013年新疆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梯度(表4),绘制三个年份入境旅游发展格局图。目前新疆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州(市)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2.旅游区域演变。由于区位条件、交通设施、旅游资源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新疆旅游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从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两方面分别计算其首位度(表5)。结果可以看出呈明显的首位分布,特别是国内旅游呈现出典型的首位分布。从时间上来看,国内旅游收入的首位度经历了由2001年的7.61降低点2007年的4.03,又再上升到2013年的4.41,表明区域旅游发展集中度先有所减缓,然后又有所加强。2001-2013年乌鲁木齐市一直是国内旅游的首位城市。国内旅游首位度在4.03-7.61幅度内波动,上升下降交替进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首位度值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国内旅游发展集中趋势平稳。

入境旅游首位度总体上大幅度降低,由2001年的7.88下降到2013年的1.14,表明区域旅游发展集中度有所减缓,2001年到2010年首位城市一直是乌鲁木齐市,2011年和2013年首位城市变成伊犁州直辖县市,乌鲁木齐市位居第二,出现竞争态势。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区域内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化比较复杂,国内旅游大致经历了降升降的演变,入境旅游基本上呈现大幅度下降,近年来,首位城市主要在乌鲁木齐和伊犁州直辖县市之间展开竞争。

3. 旅游产业要素演变。旅游产业是由旅游服务业及与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所共同构成的综合性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产业主要包括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景区(景点)业、旅游商品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娱乐业等主要行业,其中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景区(景点)业是构成旅游产业的核心,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旅行社、星级宾馆能够清晰地看出新疆旅游产业要素的演变趋势。从时间上来看,全自治区旅行社由2001年的83家增加到2009年的275家、2013年的326家;星级宾馆(涉外宾馆)由2001年的176家上升到2009年的453家,又降低到2013年的432家。截至2015年年末,全疆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84家,其中,3A级90家、4A级61家、5A级9家,初步形成新疆旅游目的地精品集群格局。

三、新疆区域旅游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者的观赏对象和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先决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情况是旅游收入差异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发展早期特别明显。新疆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伊犁州直辖县市、巴州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石河子、克拉玛依、和田地区等地旅游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二)旅游政策

新疆旅游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得益于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和陆续出台的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政策。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打造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法律保证,从多方面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1993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新疆有关方面的专家,按照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科委联合发文推荐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全疆16个地州市的38个县市进行了旅游资源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于1994年10月完成了《新疆旅游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评审。1999年,为配合西部大开发,与国家旅游局共同研制出台了《新疆旅游业发展战略纲要》。全疆各地州都已制定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规划。

(三)交通网络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桥梁,是旅游的通道和媒介,是构成完整的旅游功能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旅游流的流向、流量和流速以及旅游地开发的顺序,并深刻地影响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时空发育过程。新疆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空间网络一体化结构。

(四)旅游市场需求

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旅游市场需求从产品类型上来看,从早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地域上看,从集中于重点景区和旅游城市向乡村扩散,乡村旅游备受青睐。喀纳斯、天池、吐鲁番等重点景区和旅游城市继续受到游客的喜爱。

(五)产业发展战略调整

由于旅游业牵涉面广,产业关联度强,各地在发展旅游业时常常实行政府主导战略,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影响至关重要。面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和市场经济作用下旅游产业的需求,新疆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不仅决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前景,还决定了旅游发展硬件和软件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与旅游收入差异变动密切相关。近年来具有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的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直辖县市等地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通过建设世界遗产地天山天池等景区吸引游客,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会展业等的融合,积极发展大旅游产业,不断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束语

以新疆各地州(市)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为基础数据,从时间变化和空间演变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点状模式、点轴模式、网状模式演化阶段。新疆旅游经济发展均衡,不同地州(市)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国际旅游空间差异更是大于国内旅游。地处北疆的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直辖县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新疆各地州(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首位分布特征,特别是国内旅游呈现出典型的首位分布。从时间角度上看旅游产业要素,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增长迅速;从空间角度来看,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直辖县市、吐鲁番地区等地,旅行社和星级饭店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等地。影响新疆区域旅游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有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政策、交通网络、旅游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调整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

针对以上结论,对于新疆旅游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大力改善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简化旅游入出境手续;进一步完善旅游投资配套政策,通过财政手段对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支持并实施引导,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坚持导向性投资与社会筹资相结合,多渠道解决新疆旅游业资金投入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文海,孙建平,余菲菲.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J]. 地理研究. 2015(09): 1795-1806.

[2]Hills T L, Lundgren J. The impact of tourism in the Caribbean: A methodological stud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7, 4(5): 248-267.

[3]Weaver D B. Peripheries of the periphery: Tourism in Tobago and Barbud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 25(2): 292-313.

[4]Anselin L.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95, 27(2): 93-115.

[5]Dwyer L, Forsyth P, Spurr R, et al. Tourism's contribution to a state economy: a multi-regional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 Tourism Economics, 2003, 9(4): 431-448.

[6]Thrane C, Farstad E. Domestic tourism expenditures: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length of stay and travel party size[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1): 46-52.

[7]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吴必虎, 唐俊雅, 黄安民等.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 地理学报, 1997, 52(2): 97-103.

[9]陆林,余凤龙.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2005,03:406-410.

[10]汪德根,陈田.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 地理科学,2011,05:528-536.

[11]陈|. 区域旅游发展协调度的时空差异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03): 558-568.

[12]唐伟,李疲李晓东. 新疆主要旅游资源的地州际比较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1): 93-97.

[13]韩春鲜. 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影响研究[J]. 生态经济. 2009(10): 62-66.

[14]孙浩捷,汪宇明. 新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伊犁河谷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9): 195-200.

[15]王亚奇,杨涵. 新疆地区国内旅游流空间结构分析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8(4): 487-490.

[16]王松茂,方良彦,邓峰. 新疆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 商业研究. 2013(6): 195-199.

[17]李东,杨兆萍,时卉,等. 新疆区域旅游关联与景区系统分形结构的关系[J]. 干旱区地理. 2014(05): 1074-1082.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around XinJiang in China

ZHANG Shufang1; HAN Chunxian2

(1.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2.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127, China)

经济发展新格局篇(3)

【关键词】 吉林市 城乡经济一体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1.立足区情,抢抓机遇,超前谋划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使农民享受到真正的居民待遇。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过程还将比较漫长,这个过程不能等也不能靠,只能抢抓机遇,自己去创造。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提出“两村两镇”建设规划,并强力推进。

2008年9月,龙潭区委、区政府抓住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和创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历史机遇,从江北乡八家子村、棋盘村的大部分土地被征占,大量失地农民需要安置的实际出发,积极提出了建设“江北农民新村”的规划构想,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项目地点位于吉林龙潭经济开发区南区,江北乡棋盘区域内,北至徐州路住宅小区,西至徐州西路,南至吉林市金博化工有限公司,东至规划兵工大街。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2009年初,龙潭区委、区政府抓住吉林钢铁建设项目全面启动,金珠乡九座等村土地大面积征占的机遇,综合考虑吉林市工业区北扩,化工循环示范区规划及吉林钢铁未来发展的需要,将涉及到龙潭区金珠乡6个村及乌拉街镇2个村近23000人口搬迁安排。建龙集团正常达产后,按预计将会有产业工人及相关联带产业人员近2万人,需要解决医疗、教育、住宿、餐饮、娱乐等实际问题。同时北部工业区在规划上没有规划服务区及相关社会事业、商贸、宾馆、洗浴、饭店、休闲、医院、学校等服务业,这些都需要就近妥善解决。而且金珠乡驻地周围的村屯比较分散,一些村屯完全可以向乡驻地集聚,以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为此,又适时提出了建设金珠小城镇的规划。按规划,未来的金珠小城镇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容纳人口5万人,撤并8个村18个屯,涉及人口7000余人。按照功能分为生活区、商贸区、物流区和工业区四大区域。计划安排农民新村、商业中心、医院、物流贮运、高级宾馆、学校、基础设施、绿地、社会事业等项目。项目建成后,金珠小城镇将会成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并将成为龙潭区区域性核心乡镇和龙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乡镇,进而跻身吉林省一流城镇之列。失地农民离土不离乡,由农民变为镇民。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绝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成城市,一味追求城乡一样化,而必须注重保持乡村特点、民族特色、地域特征等方面建设。龙潭区委区政府按照这一思路,立足区情,抢抓机遇,又提出了建设“一村一镇”的规划构想。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镇重点建设工程,龙潭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依托乌拉街镇丰厚的历史底蕴、浓郁的满族风情和发达的有机农业,全力支持乌拉街镇申报百镇工程,并且成功申报了特色旅游镇建设项目。现在乌拉街百镇建设的社会发展规划、特色镇发展规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草案都已通过市级专家组论证,总体规划纲要已经形成,具体规划将由中国民族规划设计院承担。按照规划草案,未来的乌拉街镇,将以生态农业立镇,旅游业兴镇,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乌拉街镇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7万人。以现有镇区建成区为主,规划3.2平方公里,计划容纳1.4万人,为核心发展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餐饮及社会事业。另在弓通村规划1.75平方公里,作为新镇区,计划容纳5万人,这样乌拉街镇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同时便于农地集中、建设用地集约,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乌拉街镇阿拉底村是一个以朝鲜族为主的民族村,为了保护、传承和开发朝鲜族民俗、民居和餐饮,把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龙潭区紧紧抓住吉林市建设成为以旅游为主体的形象鲜明、品牌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服务质量优良,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城市的大好机遇,适时提出了建设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设想。按照规划,通过大门景区、院落区、民宿区、商业街、文化广场、农民新村等9大景区的建设,阿拉底村中心屯将建设成生态和谐、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朝鲜族文化内涵丰富、产业发展特征突出、带动能力强,并集朝鲜族餐饮、居住、民俗、生产等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具有朝鲜族民族风韵的国内一流的朝鲜族民俗村。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彻底消除城乡差别。

2.多方筹措,突破瓶颈,攻克难关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如金珠小城镇建设的九座农民新村项目,按照有关部门规划,那里本来是为九座村失地农民预留的宅基地,如果真的按原计划进行建设,只不过又新建了一个村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还是原来的老样子。而且,随着吉林市工业重心的逐渐北移和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发展建设,会有更多的项目进区,也就会有更多的失地农民需要安置,因此,提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是必要的。而且,如果按照原计划,目前在建的九座农民新村的位置,只能解决300余户、1000多人的安置问题,现在却可以建设楼房近20万平方米,可以解决近万人的安置问题,为日后园区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即使这样意义深远、效益巨大的项目,如果解决不了投入资金这个瓶颈问题,那么也是无法实施。经过多次的分析论证,龙潭区终于找到了突破瓶颈,攻克难关的办法,就是在各方面条件初步具备,但缺少某一项条件时,与能提供这一条件者进行合作,如招商引资和合资融资都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村两镇”建设都是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须垫资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垫资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垫资建设,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垫资近1000万元。乌拉街百镇建设启动以来,已经上报省发改委,道路、下水管网、自来水、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绿化等60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5200万元;古城街建设、打牲乌拉农史广场建设、雾凇岛、韩屯民俗村、三府维修与开发、乌拉街古城复原等1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需14亿元。现正在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接洽,隆鑫公司表示可以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3.上下一心,全力施实,强力推进

3.1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两村两镇”领导组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办公室主任,并把“两村两镇”建设列为全区重点工作,责成有关部门专项督导,帮助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经常调度有关单位和部门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2设立独立管理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全区的新农村建设,区委、区政府在2008年末,成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两村两镇”建设是龙潭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因此项目全面启动后,新农村办每名副主任负责一个项目的综合协调和日常调度工作,而且制定了日汇报和周总结的管理制度,即每天都向主管区长汇报工程的进程,每周都向区委书记或区长汇报工程进展情况的制度。每项工程都实行了倒排工期制度,按工期计划对工程实行有效的监督,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的职能作用。

经济发展新格局篇(4)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一、引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区域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储存、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政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运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一切的国家里,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60多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个形式的演进,在参考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概括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式:“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

二、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

这段时期分布格局,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相对于当时中国其他非工业化地区),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如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都是省会城市)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十三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分布格局,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三、结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经济发展新格局篇(5)

随着世界上的不断发展,从上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基本成为了世界上发展的中心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亚太地区目前的政治格局主要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地区内国家实力强大的国家数量不在少数。例如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其在当今世界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不管在哪一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第二是区域内国家联合程度增强。从目前的政治格局来看,各个国家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而选择“抱团”,尽管一些组织在明面上不带有政治性质,而其对政治格局的形成推动作用确是毋庸置疑的。结合现今的国际政治氛围以及一些客观因素,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主要会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是“总体均衡发展,相对稳定”。这一特点具体是由亚太地区内大国集中而小国数量众多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大国集中就导致了地区内的政治发展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使得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长期主导地区内的政治话语权,这样的发展形势能够有效地保障地区内的政治稳定发展,而众多小国为了在这样的夹缝中求生存而选择了结盟。因此,亚太地区目前形成了“中、美、日、俄、东盟”五个国家或组织相互制衡的稳定局面。第二是“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这样特点也是由于地区的特点而形成的。一方面是多个大国以及国家组织在相互制衡之间不断发展,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相近;另一方面,一些新生力量正在不断崛起并且试图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这样的态势使得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同时也会使得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得到重新洗牌。

2.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综述

与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一样,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也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增长速度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其背后是强大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撑的。而作为新兴的经济发展核心,中国已经在几年前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向美国靠拢甚至赶超的趋势。同时,亚太地区内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也是不容忽视的:印度的加尔各答的软件产业已经初具“硅谷”的雏形,并且其发展速度高居世界第一;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畜牧业以及相应的畜牧业产品不但供应着国内的需求,还在海外市场占有巨大的份额,随着现代人对于营养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两个国家的畜牧业发展也必将迎来黄金时期;而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在促进其当地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而且其旅游业的网盛发展也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结合国际上的经济发展格局来看,笔者认为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主要会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会继续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向,而且由于美国的“霸主”地位等原因,其经济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撼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的经济发展态势的影响,最显著的例子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带来的重创,一些国家以及地区甚至至今还没“喘过气来”;其次,重要经济体的数量不断增多也将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具体来说,一方面是由以亚洲四小龙为标志的老牌资本主义地区的发展所带来的不竭动力在新时期背景下焕发出的新生活力;而另一方面是由于亚太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在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的不断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两种情况相互作用,互帮互助,使得亚太地区的经济态势越发复杂;最后,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会呈现“功能性、制度性并驾齐驱”的特点。我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总结道: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从本文的角度来看这一句话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是不容置疑的。随着一些经济组织不断地进行扩张合作,例如G20正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中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G20的功能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对亚太地区的货币政策以及经济状态进行不断地交流以及整合,最终促进区域内的不断发展,而内部严格的制度正是确保其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

3.中国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新格局下的发展对策

3.1政治策略首先,从政治角度出发。从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来说,其现有的政治方针应该保持,同时通过不断地修正以应对不断发展的亚太政治环境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具体来说,中国在政治态度上应该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态度,既不偏向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组织,也不对任何政治事件发表有任何倾向性的看法。同时,针对于亚太地区内日益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国应该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在复杂的世界政治格局中逆流而上,同时,必须坚持“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实际的主题”的基本方针,坚决抵制地区内的霸权主义以及强权政治。在世界发展多极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取得最大的平衡,在众多机遇之中谋求最佳的政治发展时期。

3.2经济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国是不可能李凯其他经济体而独立发展的。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首先,中国应该加强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与外资竞争的水平。通过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来提升基本竞争力。同时,由中国以及其他几个大国所主导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正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应该在这一层面上通过APEC来不断推行相关刺激地区内经济政策的执行,通过与组织内的友好协商来完成自身经济策略的不断转型以及升级。而且,我国“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的成立,使得我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中更加具有话语权。“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使得其不断辐射到其他地区,而且加强我国与沿岸地区的经济合作,刺激经济发展;而亚投行建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甚至是环太平洋范围内的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建成,通过资本的不断融合以及发展来使得亚太地区内的经济发展不断缩小,最终使得地区内的稳定因素不断增加,促进地区内的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一方面我国应该坚持“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的相关战略方针,使得我国加强与亚太地区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我国也应该认识到经济多极化的现象以及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并且针对这些对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促进我国在亚太地区内的经济影响力与发展,使得世界人民共享我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4.总结

经济发展新格局篇(6)

一、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形成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态势,其实是大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性事实。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较封闭的发展模式,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中国经济基本上是国民经济的内循环体系,进出口比重很低,国际资本很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开始发展国际大循环,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外资和技术,进出口增长率超过了GDP的增长率,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到2006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和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都达到较高水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态势到2006年前后已经开始出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外贸进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36%以上,一直下降到2019年的17%左右。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64.5%;下降到2019年的35.7%。经常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也从2006—2007年的10%左右下降到2019年的1%左右,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也就是说,“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一个经验性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走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也都实行较自由的市场经济。按照主流经济学思维范式,市场经济以工具理性为主导,具有增长的无限性。增长的无限性之所以成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因为工具理性所追求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格。交换价值以货币形态来表现,企业追求以货币单位计量的利润最大化。世界各国由市场经济主导,无限地追求交换价值,其逻辑结果和现实表现就必然是经济全球化,即市场经济具有扩展至全球的内在冲动。那么,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必然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发展,追求无止境的经济增长。

就某一国家而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比重,首先取决于国家的规模。小国经济的增长更大部分要进入国外市场,进行国际循环。例如,新加坡的国际经济循环部分就非常大。而大国的国内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大,一般来说国内循环的回旋空间大,有更多的经济活动可以在国内市场中完成循环。例如,美国尽管是发达国家,相对于庞大的国内经济,它的国际经济比重就相对较小。2019年,中国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17%左右,而美国这一比重还不到10%,尽管它的经济开放度和自由度比中国更大。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双循环格局也有密切关系。各类产业的产品可以分为可贸易产品和不可贸易产品两类。农产品比如粮食、玉米、大豆等大宗商品是可贸易产品,矿产、石油等资源性产品,是可贸易性很强的产品,工业制成品也是可贸易性较强的产品。而另一类经济活动或其成果(产品)的可贸易性就较小,例如房屋、电力等,大部分是国内消费,只有极少量会售出到国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可贸易产品的增长加快,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通常会提高,不可贸易产品中最重要的就是服务业。服务业中尽管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进入境外,形成服务贸易,但和制造业、农业相比,服务业的可贸易性一般比较小。所以,服务业比重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可贸易产品比重通常会下降,不可贸易产品比重上升。最后,影响国内国际市场比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学特别关注的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及其所决定的比较利益关系,以及各国间的资源差异所导致的国际分工状况。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受到国际分工的深刻影响,反之,国际分工的深化也使得国内国际的经济循环更加融合。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框架来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一个趋势性事实。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要不要双循环,而是要形成新发展格局。要认识“新”在哪里?现在提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含义是深刻的,不仅仅是指出一个经验事实或趋势性事实,而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战略关切取向的调整

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关切分别是效率和公平。经济学的第一个重要关切点是效率。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是可以实现高效率。只要允许自由竞争,发挥市场的价格机制作用,它就可以(至少在理论上)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率,因而效率很自然就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个核心关切点。经济学的第二个重要关切点是公平。但市场经济有其局限性,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公平问题。公平分为事前的公平和事后的公平。事前的公平主要是指市场秩序(产业组织)是否能保证公平竞争;事后的公平主要是指市场竞争所导致的结果是不是公平,也就是收入或财富的分配是否均等。当然,经济学和经济发展还有一些其他的关切因素,比如不确定性因素、风险性因素等,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也大多归结到效率。而当考虑到国际关系时,还要考虑国际经济循环时的两个主要关注点,即各国间的市场是否存在贸易壁垒,是否存在关税。因而国际自由竞争的经济学逻辑,就是没有贸易壁垒和低关税,最好是零关税、零壁垒,那么国内国际的经济循环就可以一体化。如果达到零关税、零壁垒,国际和国内循环也就没什么区别了。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基本逻辑。

从根本的理论逻辑来说,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在原有的理论逻辑中加入一个重要的关切因素:安全。也就是说,当强调新发展格局时,实际上体现了战略关切取向的变化。在传统的经济学体系中也有安全因素,主要是指财产安全和人权保障,假定每个人都是人身独立的“经济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不受威胁,私人财产得到保护,不受侵犯。这是市场经济底层逻辑的假定,是一个制度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市场经济。但这不是传统主流经济学本身所研究的主要问题。

现在的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对安全的关切甚至超过了效率和公平。在许多情况下,宁可牺牲效率和公平,也要保证安全。于是,安全成为经济思维和战略取向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关切因素,但是安全很难定义。如前所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最基本的安全是经济主体的安全,特别是财产安全。而企业层面的安全是供求关系的安全。从需求来看,生产出的东西能不能卖得出去,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惊险的跳跃”,如果有了障碍卖不出去,就是需求环节的安全风险。而从供给来看,如果发生产业链、供应链断裂的情况,例如所需要的“卡脖子”技术无法获得,就是供给环节的安全风险。供求关系的安全性是经济安全。除了经济安全,还有其他多种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秩序安全等。当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发展,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国际化,表现为诸如疫情国际化、恐怖组织和活动国际化,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副产品”。再进一步是更复杂、更难定义的国家安全。而且各个国家对于国家安全的定义非常不同,各个国家的市场经济规则和政府治理体系可能很不相同,或各具特色。正是由于对于安全关切的提升,使得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战略关切取向的调整。换句话说,由于对安全的深度关切,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必须形成更具安全关切性的新发展格局,并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三、国内循环为主体以规则博弈

纵深化为基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本身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而使得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态势,特别是对于大国而言,应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作为基础。这是由当今世界正在展开和不断深化的规则博弈变局所决定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第一是微观经济主体的同质性,即假定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表现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是空间的匀质的,如同空盒子一般,经济主体和各种信息可以在这个想象的经济空间中进行互动。如果按照这样的微观——宏观经济的范式思维来想象经济全球化,那么各国都门户开放,各国的企业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行为目标,一般的企业均为私有制,在全球范围进行自由竞争,最理想的是零关税、零壁垒,就可以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率和全世界的社会福利最大化。

坚信这一经济学传统范式的人认为,如果现实世界离开了这个想象中的经济全球化格局,那就不合理了。但现实世界恰恰非常不同于经济学传统范式所想象的世界。世界各国经济主体的行为不一样,各国所构建的市场规则体系也很不一样。放眼世界,当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后,为什么各个国家应对疫情的方式各不相同呢?中国的抗疫效果很好,而其他国家不能实行的原因就是,各国的价值理念不同,对于安全的定义不同,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不同,所采取的抗疫方式当然难以相同。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以看到:国家和国家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第一,经济主体(企业)的性质和行为目标并不是一样的。中国还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尤其是金融业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跟民营企业不可能完全一样。第二,规则空间不一样,我的方法对我很适合,但对你可能不适合。这就是现实的世界。所以,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暗含着这样的学理考虑: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规则空间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在不一样的规则空间中,哪些空间更加有效率,更加安全,各国企业就会倾向于到更有效率、更安全的地方去进行经营活动。现在我们越来越倾向于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在今天的世界,至少是在相当一部分领域中,国内的规则空间有效性和安全性可能要比国际的规则空间要更好一些。也可以反过来说,在国际规则空间,企业经营的安全保障可能不如国内。所以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可以保证更大程度的安全性。各个国家在关切安全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大国,都会考虑怎样把跟自己国家经济命脉相关的重要环节掌控在自己手里。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放弃国际循环,而是要考虑到产业供求关系的安全性,希望在国内构建更加完整安全和畅通的经济循环体系。

因此,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取向将突出两个问题:一是安全性,另一个是畅通性。只是安全而不畅通就没有效率,只是畅通而失去安全则难以可持续地循环畅通。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不一样,文化和历史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社会偏好不一样,所以应对安全性和畅通性的关系必然有不同的国情特色。那么,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要判断中美之争的实质。中美冲突根本上是规则之争,美国人认为他们那套规则是唯一合理的,基于微观——宏观经济的范式承诺,具有毋庸置疑的正确性。在那个范式承诺下所构建的经济学和经济制度,是唯一最优的。如果离开那个经济学范式,就是错误的异类。美国人现在就是坚持这个思维框架,因而认为世界上没有第二种经济科学,也没有第二种有效规则体系。但是,如前所述,这种范式框架已经不符合今天的现实,连一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都承认,在人类经济发展的版图中存在着“另外的世界”,而且可以取得不次于美国的发展成效。在20世纪之前,由于没有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成功案例,可以说,那时的经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但是21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昭示世界,人类社会现代化确实还有其他的成功经验和可行道路。在这个“另外的世界”,不同于西方化,也能够实现很高的发展效率,其公平性和安全性与西方化相比,也不差。深刻的思考可以揭示,世界确实发生了极大改变,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动摇,关切点发生了改变,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主体和空间秩序也发生了变化,微观—宏观范式承诺所构建的经济学体系已经不是现实的图景。中国经济崛起之后,经济全球化已不再遵循英国美国曾经主导的那个发展格局的基本逻辑,不再是把全世界的规则变成同质化(西方化),而是要解决不同国家如何形成适应国情的规则,以及不同的规则空间如何进行衔接的问题,这就是“新发展格局”。现在大家都在说世界大变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子就是规则博弈和规则重塑。由于现实世界不是微观—宏观经济学范式承诺所认定的全球规则一元化世界,而是一个域观世界,即世界经济是以不同域态域境的主权国家所构成的,主权国家拥有规则安排的主导权。以域观范式承诺的思维逻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体现了中国制度性质和价值文化特征,能够适应中国国情。当中国经济大规模进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当然会和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形成规则博弈之势。

经济发展新格局篇(7)

关键字:经济格局国际贸易动向 自由贸易

近年来,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形势,都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影响着全球国际贸易的发展和顺利进行。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多极化的国际形势正日益呈现出来。美国经济地位下降,欧盟以及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总量和占比都不断增加,各种第三极国家不断发展,应该说全球经济在动荡中前进。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在这种经济格局下我国国际贸易应该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抗风险和抗压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一、国际贸易发展新动向

1.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独霸地位正日益受到挑战。欧盟随着各项政治改革的全面推行,其整体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都已经取得不错的发展,正逐步赶超美国经济。新兴经济体国家不断发展,逐步取得地区经济的主导地位,无论是印度、巴西、中国、俄罗斯在近年来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发展成果,在地区经济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地区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各种第三极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也较为迅速。

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还体现在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上。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以及美国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体制上的优势有助于美国继续保持这种优势的长期存在。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美国的主导地位将仍然继续保持,但同时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竞争。

其次,欧盟经济体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赶超美国。欧盟随着自身政治体制改革和一体化进行的不断推进,在经济发展上的阻碍也逐步减少。这就为欧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盟整体的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发展和补充,其内部的经济协调力逐步增强,对于经济危机和经济阻碍的承受力逐步加大。欧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其在内部创造了巨大的需求,从而拉动经济的不断发展。欧盟同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水平很可能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扩大,内部也会采取有利措施来调节利益的分配。今后,随着欧盟内部各项经济政策的放宽以及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欧盟的经济发展后劲将更加充足,经济发展速度将更加迅速。

第三,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新兴区域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迅速,在亚洲有中国、印度,在欧洲有俄罗斯、乌克兰等,在南美洲有巴西,还有非洲的南非等国家在经济实力上不断增强,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甚至是国际经济中的重要一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对于传统的经济霸主国家以及老牌的经济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具有一定的冲击,这将有利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和发展。

2.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向

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经济发展的方向不断变化,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动向和新的发展情况。这些动向的出现是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具有深刻联系的,也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结果。

首先,国际贸易呈现出多元化的动向。国际经济形势的多元化造就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强力与区域内经济崛起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竞争和压制与反压制的格局。国际贸易的多元化表现在贸易双方的多元化和贸易方式的多元化,贸易双方的多元化指的是贸易交易的双方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国家,而与以往相比更加的广泛化,包括了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和更多的国家,有利于促进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让更多的国家享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经济发展优势。贸易方式的多样化指的是在贸易的交易和贸易的种类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向,交易方式的多样促进各国金融方式的发展,种类的多样有利于各国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利益最大化。

其次,国际贸易区域贸易日益多余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发展在呈现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现象后,区域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都日益赶超国际经济总体发展。因此,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区域贸易的频率和交易总量日益多余传统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区域贸易紧密的态势和发展动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内各国经济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更好的与区域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

第三,国际贸易区域广泛化。传统国际贸易的贸易地点较为集中于美洲以及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随着国际经济分布的日益多元化和分散化,国际贸易的区域也日益推向全球,在世界经济版图上贸易的范围和贸易的线路上更加的全球化和日益的分散化。这样可以让一些落后的国家联合在一起,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带动各国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让国际贸易的范围更加广泛。

二、国际贸易新动向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的新动向影响着全球的贸易发展方向,我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经济的作用是广泛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新的发展和变化,提高我国应对经济格局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

1.国际贸易目的地改变

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新动向,我国的国际贸易目的地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国际贸易路线主要有美洲、欧洲和日本等,美洲主要是美国,产品为初级产品、原材料或者为能源;欧洲主要是食品和初级产品、原材料等;日本主要为食品、原材料和能源等。这些贸易目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国际贸易的目的地也日益的广泛化和区域多元化。这种适应国际经济和格局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提升。

国际贸易目的地的变化表现在贸易频率集中于区域经济内部。我国对于东盟的贸易总量近年来逐年攀升。中国―东盟贸易增长势头强劲,连创历史新高。2004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较上年增长35%,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确定的在200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2005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东盟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5大出口市场和第3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除了东盟之外,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贸易目的地的增加,不仅丰富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加强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以及扩大市场,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国对外贸易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小对个别国家、个别地区的依赖程度,防范金融风险,减少贸易摩擦,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

2.国际贸易方式不断增加

面对我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新的形式和新动向,国际贸易的方式不断转变。我国国际贸易由原来的单一贸易性形式逐步转变为多种贸易形式齐头并进发展的新趋向。

首先,国内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在国外建设厂房和生产基地,减少由于贸易保护带来的经营和贸易成本。随着国际经济形式的复杂化,各种国内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国内生产厂商纷纷在国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建立自有工厂,减少由于贸易保护带来的经营成本。可以为所在国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强互相之间的交流。

其次,加快信息环境下的贸易方式,尤其是利用网络进行国际贸易。网络贸易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这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提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网络贸易,可以有效减少贸易交易成本,增加贸易的可能性,提升贸易交流的充分性和信息获取的全面性,从而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第三,加强自身管理,提升国际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的复杂化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加强贸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有助于化解这种竞争危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人才的水平,过去以价格和数量取胜的办法已经无法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增加科技投入,争取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润。必须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紧跟世界服务产业变化的步伐,在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

结语:

在国际贸易日趋变化的环境下,贸易不断发展,贸易方式、贸易种类在不断发展变化,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贸易的有力地位,所以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要着眼于全球经济,在新的经济态势下继续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寻求更多的贸易伙伴,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保证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充分发挥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上的地位与作用,促进国际贸易格局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徐元.中国国际贸易应从科技兴贸战略向创新强贸战略转变――谈国际贸易知识化趋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科技论坛.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