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创新发展趋势

创新发展趋势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08 17:47:04

创新发展趋势

创新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证券经纪业务经纪人

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证券经纪业务的暴利引发了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一方面加快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券商发展的不确定性,甚至生存危机。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部统计,2002年128家会员平均亏损1534万元。形成券商经纪业务这种惨烈状况的原因,除了市场周期的影响外,笔者认为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业内外的恶性竞争。因此,分析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竞争的形成机制和后果,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证券经纪业务陷入困境的根源剖析

恶性竞争

券商间竞争的状况与动因价格大战。券商之间的价格大战是竞争的主要形式。在2002年5月1日实行浮动佣金制之前,我国证券交易佣金管理制度是固定佣金制。所有券商都十分重视核心价值客户,认定这20%的客户为他们创造了80%的交易量。由于各券商提供的服务没有较大的区别,除了通道服务外,都是通用信息传递,咨询无特色。因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手续费打折。因有价格管制的存在,佣金的总体水平还是稳定在券商的保本点之上。浮动佣金制的出台,对价格大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中小券商希望以此为契机,抢占市场占有率,于是出现了“零佣金”口号,价格大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免费午餐。为了留住客户,各营业部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以免费午餐为主的一系列生活服务,这笔开支在暴利时代或行情火爆的时期,对营业部来说是一笔小数,但到了行情清淡时期,占到了营业部经营费用的5%~10%,是营业部的沉重负担。装修攀比。以豪华装修为主的硬件比拼成为不少营业部打出的星级服务旗号,一般营业部都有500万元左右的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每年的摊销压力非常大,占到营业费用的20%左右,加上每月的房租水电费等刚性成本,行情低迷时,自然要亏本。政策法规上走钢丝。有关法规明确规定营业部不准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不准自行受理客户资产托管业务。但还是有不少营业部铤而走险,通过三方协议的形式变通进行。

导致竞争不断升级的原因有:券商无系统和明晰的市场竞争目标,利润不是公司唯一的经济目标,不能在利润平衡点达成妥协。券商往往是利润和市场占有率两项指标都要,时而重视前者,时而重视后者。企业数量过多。全国130多家券商都想分切已经饱和的大蛋糕,但第一名市场占有率不超过10%,前30名市场占有率之和不超过30%,在市场占有率上并没有形成垄断地位。大券商有资本和管理资产规模的优势,但在品牌认同度上没有优势,提供的咨询服务也无本质上的区别,因此,过多的竞争者在同一市场上,竞争无法达成妥协。客户的需求同一性太强。客户的投资主要不依赖于券商的个别研究产品,而是对消息和政策的把握。券商用品牌竞争代替价格竞争的难度很大。

产业选择

一个新兴产业诞生后,许多进入者便开始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市场地位或市场影响力,便开始了彼此之间的自由竞争。产业发展选中竞争者(选中者)还有下列原则:其一,成本越低退出越晚;其二,效率越高被选中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优秀的企业、优秀的券商应该留下来。那么,在产业的自由竞争中能确保优秀的企业都会永远被选中吗?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那些有创新精神、效率高、为广大客户所喜欢的企业,但很多都消失了,而那些保守、低效率、高成本的企业却因种种原因生存下来了。

因此,没有节制的恶性竞争对产业的发展是有害的,过度竞争就会使券商没有实力来进行创新。过度竞争还可能诱使券商在政策法规上进行博弈。因而竞争需要管理部门和竞争参与者共同修订规则,以求得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壁垒保护

在我国证券经纪业发展的初期确实存在暴利,使暴利消失的力量除了业内的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外,还有行业之间的资本及经营者转移,研究经纪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必须研究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暴利或超额利润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对于新的进入者有门槛和壁垒存在。根据经济学的贝恩定义:在某些行业,必然存在某种类型的进入限制,使得其他企业不能利用有利的市场状况,结果是系统性的利润大于其他行业,进入壁垒是企业获得超正常利润,不受进入威胁的因素。现阶段我国证券经纪业进入的门槛还相当高,这也是当前许多券商处境艰难、但还能生存的原因。

暴利消失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证券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这种壁垒也在慢慢冰释,社会环境又在从另一个方面对证券经纪业的超常利润进行侵蚀。

这种超常利润的消失过程规律,在西方经济学中称之为租金耗散假说,许可证制度使先入者或在位者获得了一种租金,竞争使得租金趋于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把这一过程描述为产业利润的平均化过程。资本的属性是追逐利润,行业间的资本转移会使利润在行业间趋于平均化,即社会资本得到水平大体相同的利润。行业间的不同资本或资本代表人进行反复的较量,最后或合作或替代,分享了这些超额利润。

因此,业外的资本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证券经纪业务的竞争,必将使该行业的利润水平降至行业平均水平。因此,传统的券商必须寻找新的利润空间和赢利模式。

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整体趋势

面对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所带来的冲击,券商的高利润时代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转型和更加激烈的专业化竞争,目前的同质性金融服务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经纪业务的竞争模式由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过渡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客户需求趋于个性化、复杂化,证券经纪业务将经历从价格竞争到产品竞争再到服务竞争的变迁。在服务竞争阶段,营销和服务成为核心竞争要素,各主要券商在前期积累的客户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纷纷建立起健全的客户服务体系和客户管理机制,从而为主要客户提供系统完善的服务。

营业部由交易通道向金融超市转型佣金市场化及进入壁垒不断降低给传统的营业部模式带来严重挑战,营业部作为交易通道的价值迅速下降,而客户对交易的安全、便捷性及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要求却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营业部由传统的通道提供者转变为客户资源开发和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综合性、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同时,营业部的存在模式也将发生转变,由中心营业部、证券服务部、技术服务站、网上交易服务站等服务网点组成的虚实结合、层次多样、布局合理的立体营销网络组织将取代单纯的营业部模式,成为经纪业务营业机构的主要形态。

以证券经纪人制度为核心的营销组织模式日益成熟证券经纪人负责市场开发和客户维护,是证券经纪业务与客户接触的第一线人员。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券商在经纪业务中必须注重客户资源开发和维护,这就使得证券经纪人的地位日趋重要。西方券商借鉴了保险人制度的成功之处,普遍建立了相当完善的经纪人制度,通过经纪人为客户提供财务计划书、为客户投资交易各种金融工具提供便利、提供及时的金融信息资讯、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提供投资组合等高质量的经纪服务。随着我国券商在经纪人管理机制、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方面的探索日益成熟和深入,证券经纪人在券商今后的经纪业务中将会逐步承担现有证券营业网点的职能,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客户关系管理将成为客户服务的重要手段客户关系管理就是在理解不同客户、不同需求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它是通过优化的管理方法对客户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通过识别有价值的客户、客户挖掘、研究和培育,改进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客户的价值和忠诚度,同时达到缩减成本、寻找新的市场和渠道、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目的。为使对客户的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很多券商正在努力开发和建设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期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利润平均化凸现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在经历过价格战的阵痛之后,我国券商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管理模式,并通过流程重整、技术革新实现低成本扩张。

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与经纪业务职能转型相适应,经纪业务的管理模式开始转型,对传统经纪业务实施流程再造,实施以客户、市场为导向的流程管理将是证券经纪商的又一发展趋势。具体而言,业务流程的重组包括客户资源开发流程、客户维护和管理流程、产品供应流程等内容。客户资源开发的核心就是要充分重视客户需求、进行营销观念的创新、形成业务特色以达到获得客户资源、吸引增量客户的目标。客户维护和管理流程则要求根据客户交易行为特征来细分客户群,对客户资源进行分级分类的维护和管理,让客户满意并留住客户。产品供应流程则为目标客户提供更多真正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务流程重组将有效延伸经纪业务价值链,证券经纪商的投行、研究、理财等各业务部门与经纪部门之间的联系得到有机整合,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经纪业务也将由单纯的通道服务向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产品、理财产品以及咨询产品的综合转变。

集中交易模式将逐步取代分散交易模式传统券商经纪业务基本上是一种基于营业部的分散交易模式,每个营业部相互独立、不仅公司资源难以利用、成本较高,而且风险难以控制。推行集中交易模式将各营业部的后台系统统一起来集中处理,为证券经纪商构筑一个整体的交易平台,改变证券经纪商内部营业部相互分割的经营形态,各营业部共享各种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同时集中交易也将改变营业部的功能,使其由交易、清算、托管、营销于一体的功能定位向营销、客户服务的服务中心转变,并大大降低证券经纪业务的运营和管理成本,有效控制风险。但由于集中交易投资巨大、技术要求较高,券商推行集中交易也往往采取渐进路线,因此现阶段,集中交易、区域集中交易和分散交易模式并存的局面将继续维持。

技术创新的发展使经纪业务的形态由现场交易向非现场交易转变非现场交易特别是网上交易的出现,大大突破了传统经营中地理区域的限制,能有效降低券商的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券商间的竞争进入一个崭新的起点。各券商在整合和压缩有形证券营业网点的同时,纷纷加大以网上交易为主的非现场交易拓展力度。目前网上交易发展迅速,在某些证券经纪商的经纪业务总额中已经占到35%以上,而柜台交易等现场交易的比重则持续下降。非现场交易的工具和手段也呈多样化发展态势。

经纪业务的外延将进一步拓展除了通过整合自身资源以外,证券经纪商还尽可能地与银行、电信等存在潜在投资者客户群体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尝试不同产品的交叉销售,不断拓展经纪业务的服务边界。

创新发展趋势篇(2)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鉴于此,我国近年来更是不断加大此方面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资金以及技术,各方面的科技成果也逐渐应用到实际中,并且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科学无止境,科学技术应一直处于更新、变更的循环中,否则很难做到与时俱进。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科技发展特征以及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以期能够为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未来;科技发展;发展特征;发展新趋势

前言:科技持续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如今已经进入科技社会,科技已然成为评判综合国力的一项标准,科技成果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随处可见,并且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会在发展,科技革命也应继续,我国在此方面虽然已经小有成就,但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发展中应充分将创新精神展现出来,单单依靠传统科技发展理念难以使发展速度满足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如今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开发和利用,如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已经能够初步看出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一、科技发展特征

(一)科技成果数量持续增加

科技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展,均能够为人类带来全新的研究成果,并且以目前的科技作为发展基础,可以有效提升研究速度,相关学者曾就我国知识增长速度展开过研究,其以指数函数的形式来表现,结果显示在人类发展史中的知识主要以近30年的知识最具成效,此段时间的知识总量甚至可以比拟以往2000年的全部知识,在未来10年时间里,或许能够依据目前的知识储备使知识量再次翻一番。当进入2020年时,或许知识总量可以提升3~4倍,继续发展下去也许目前的科技知识已经没有用武之地[1]。

(二)科技知识更新速度快

当代社会中科技发展不在只是更新、改进,而是要实现创新,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领域。相关数据表明,美国近年来对国内职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8000多种传统职业被撤销,但随即出现6000多种新职业,我国在此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我国高等教育中原本设置了近千个专业,然而渐渐消减至近500种,教育改革后更锐减至249种,依据此种形式来看以后依然要继续消减,导致此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更新速度过快,以至于旧知识无用武之地只能淘汰。

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一)重视生态保护

实现生态保护一直是近年来人类追求的目标,在很多方面均有所体现,当代科技也在逐渐朝着该方向发展,因此未来科技发展走向之一势必会包含此方面。未来科技会着重研发绿色产品,并以绿色技术开展各领域工作,实现低能耗,如在绿色产业方面,其会以智能技术促进光合作用增大,并积极研发生物新品种,以此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并且将粮食安全问题降至最低。医学方面也会以精准治疗为发展方向,将再生t学融入更先进的医疗技术中,以便于最终实现普惠医疗。机器人的研发并不是空谈,近年来该方面已经取得相应成果,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拓展势必会为该方面提供更多帮助,相信在今后几年我国即可以拥有服务型机器人[2]。

(二)“互联网+”持续发展

如今“互联网+”发展备受关注,其为实现物联网奠定了基础。如今云计算、云端等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为便捷,云端为人们存储资料、资源提供了更多空间,传输方式也更加便捷,而云计算更是在大数据时代中成为争相追逐的技术,其为数据计算、分享乃至应用均奠定了基础,但该方面目前依然有缺失之处,但在科技发展中会被逐一完善。如今智慧城市的出现,为人们各方面再次提供了高质量服务,人们无论在医疗方面,或是在物流等其他方面有所需求时,均可以根据相关需求迅速做出反应,若能够使该方面持续发展,势必可以形成全方位的信息网络环境,使人们告别工业革命,向着智业革命前进。

(三)空间科技发展

如今空间科技竞争可谓日益激烈,各式观测系统层出不穷,在开展新研发活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对已有技术进行完善,如今全球定位以及海洋新技术正处于研发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尤其海洋新技术,其为开发海下资源提供了保障,然而深海探测并不容易,同时伴随着许多未知的风险,因此若要继续开展此方面研究,则要同步开展海洋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另外,地质勘探也是空间科技中的重要部分,如今该方面设施得到了优化,对于深入研究地球而言极为有利,其能够使人类拥有更多关于地球方面的知识,了解其深部结构后在资源开发方面则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麻烦[3]。

(四)交叉融合发展

观测技术不断优化后,人类对于以往难以解释的宇宙现象有了全新认知,其演化过程为何、起源在哪等问题均有所眉目,这对于提升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意义重大。另外,我国在合成生物学方面也有重大突破,将其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定能最终探索出人类生命之谜,因此今后的科技发展也会带动生物技术浪潮。同时,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对人脑科学展开探索,在观测技术、合成生物学以及其他科研成果的帮助下,极有可能发现人脑工作机理,如此一来意识起源之谜也能够得以破解,若能够实现该目的,势必会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新契机,并且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4]。

(五)重视科技创新资源

众所周知,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资金以及相关设备,此类资源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依然会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人才。因此今后我国应加大教育力度,为该方面培育更多精英人才,同时国家加大资金支持,如此才能够使设备得以更新,也能够吸引到更多有志之士投入。另外,也要增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既要开放国民教育,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学术以及技术交流,同时也要保障我国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结语:综上所述,研究关于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科技走向,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尤其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但在此过程中,若科学技术发展不到位,不仅会降低我国竞争力,也会逐渐拉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科技发展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但关于其未来走向为何的问题仍需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该方面研究并不是为了禁锢科技发展方向,而是为其指明更明朗的方向,并向之努力。

参考文献

[1]姚伟欣,马建华.新学术环境下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06(02):1039-1043.

[2]张贵红.加快未来上海科技创新资源发展趋势研究的意义与途径[J].华东科技,2014,06(01):60-62.

创新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理论;方法;创新

无论是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从财务管理环境变化来看,创新都是财务管理在未来发展中的必然趋势。这里所指的财务管理创新包括理论的创新、模式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和评价体系的创新。现本文从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这一角度入手,来谈谈财务管理发展的创新问题。

一、财务管理发展环境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财务管理所处的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速度更快。其变化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环境变化这两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快,各国之间的经济来往越来越频繁,再加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推广,使得全球都进入了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些环境变化都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与手段无法适应财务管理要求,为此,财务管理势必要经过多次创新改革,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而从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来看,主要表现在管理主体单位内部的结构变动较大,对财务管理的灵活性与时效性要求更高,这也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创新,成为了财务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从财务管理本身来讲,也存在了较多的问题与缺点。如当前的财务管理理论较为落后、财务管理对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考虑不够周全、财务管理模式较为单一、财务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都过于笼统呆板等等。这些也是财务管理需要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措施

1.加深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

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都处于工业经济发展时代,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都与工业经济发展较为吻合。但是当前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使其进入了知识经济发展时代,这样一来,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理论就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时代的财务管理要求。这是因为在工业经济的环境中,财务管理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物质资本和实际利益,而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财务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更偏重于知识资本与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也正因为如此,新时期下要求财务管理转变工作目标,由以往的实现资本最大化变为当前的实现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要求财务管理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的管理,以更好的适应财务管理主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不断转变和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在信息时代下,财务管理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就势必要向着信息化发展。因此,财务管理的方法必须要与计算机网络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实现网络财务管理。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还能够扩大财务管理的工作范围,使其在更多的领域中有所涉及,如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无法在电子商务中应用,而网络财务管理方法则能够很好的满足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需求。

3.加快财务制度的完善

现有的财务制度主要是为了约束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或手段,若财务管理方法发生了转变,那么财务制度势必也要随之改进完善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制度的功能作用。也就是说,必须要尽快建立起一种能够适应现代财务管理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创新这一制度体系,使其在应用中更加灵活多样。这样才能进一步的降低财务管理主体的成本。财务制度作为一种公开的“财务合约”,用来规范财务管理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激励与约束机制又是为了降低主体委托―关系中的成本。一般来讲,委托―关系一般包括顾客与公司、债权人与股东、股东与经理以及经理与雇员等多种关系。在组成和约集的众多关系中,都会出现难题和成本。为了提高主体财务价值,财务管理主体将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如员工持股、利润分成、高层管理人员股票期权以及灵活的福利制度等降低财务管理主体的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员工对主体的认同感。

4 .加快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的创新改革

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创新主要表现在进一步拓展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对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财务评价比重增加。目前在评价主体经营绩效方面,除采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外,近年来又提出了经济附加值(EVA),自由现金流量(FCF)和市场附加值(MVA)等财务指标。经济附加值等于财务管理主体税后利润与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差额,它是一个静态指标,测算的是主体过去年度的经营成果,可用其分析财务管理主体经营的得与失,促使经营者千方百计用较少的资本做更多的事。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一个营业周期内(例如一年)债权人获得的利息和股东获得的运营现金流减去财务管理主体当期的投资总额,它是一个动态指标,反映财务管理主体在经营期间实际的资金实力。它与经济附加值相结合能较好地评价财务管理主体的整体经营状况,有助于围绕资本增值,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市场附加值等于财务管理主体价值与全部投入资本的差额,它主要用来衡量主体市场价值与主体账面价值的差额,反映出市场对财务管理主体前景的评价。

三、结语

总之,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财务管理都必须要积极创新,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完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改革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加快建立并完善适应现代化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与评价体系,不断创新,促进财务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实现财务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铁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探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0)

创新发展趋势篇(4)

1 我国金融创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宏观方面

1.1.1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创新的坚实的微观主体,是典型的市场型创新,而我国的金融创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金融市场的主体在金融创中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政府总是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发展现实需要对金融进行创新的,从整体上看有利于宏观经济的运行,但是对于微观经济主体来说,由于金融市场主体处于被动地位,金融创新难以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要,同时这也抑制微观金融主体创新的积极性,政府主导的创新失去了金融主体的基础支持,从而导致了经济资源不能有效配置,金融运作效率低下。

1.1.2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制度已经很完善,金融制度创新的供给远远大于对创新的需求,而在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供给明显落后不足。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必须改革的制度问题,由于其难度大,涉及面广,可能对现有的体制框架和金融秩序形成较为严重的冲击,则瞻前顾后,尽可能回避和拖延,而把创新的重点放在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市场这些外延之上,在制度方面不愿采取迅速的创新行动,以至于其他创新所依赖的制度环境难以发挥激励功能,难以取得较高的收益,金融制度已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制约瓶颈。

1.1.3我国金融监管错位挫伤了微观金融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分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制度落后于金融创新的实践,产生了监管漏洞,导致了违规行为的频频发生、屡禁不止。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监管,而我国是双向加强。监管机构把重点放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监管,又总是事事干预,难以做到适时、适当干预,使得微观金融主体难以施展拳脚。

1.1.4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市场规模小、交易主体品种少、市场发育落后,同时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投资障碍和金融市场失灵,投机盛行,效率低下,风险增大,并且由于稳定性高的货币市场和一级市场落后,大大降低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1.1.5追求盈利的创新多,防范风险的创新较少。当前各金融机构推出的创新,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虽然这些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由于疏于防范风险,加大了风险程度。同时,我国金融创新以吸纳性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盲目的移植、引进不但不能满足市场对创新的需求,反而加大了成本和风险。

1.2微观方面

1.2.1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创新动力。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结构,但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相当严重,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有绝对的垄断优势,根据金融创新理论,具有垄断优势的金融企业更倾向于创新,国有商业银行应是我国金融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国有程度高,在很大程度上还承担着政策性的任务,并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商业化,加上国家信用的保障,造成了商业银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不强,导致了创新意识不强。

1.2.2众所周知,创新的难度之大、成本高,而模仿创新的成本低,创新模仿速度快,加上我国没有保护创新的相应法律,虽然我国还有众多中小型金融机构,虽然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但是由于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高昂的创新成本使其不得不放弃创新,而依赖政府提供的创新。总之,金融机构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动力不强,仍需外力推动。

2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将迅速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管制必将趋于放松,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2.1发展金融衍生品工具成为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和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的金融工具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传统的金融工具难以使国内金融机构与国外的金融机构相抗衡,因此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利率体制改革的深化将扩大利率类金融工具创新的范围。现在,金融改革与深化最困难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作为金融深化的核心部分,利率市场化将会对金融创新产生巨大影响。在利率市场化阶段,由于金融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同时受改革渐进式特征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创新活动将会出现新的发展方向。

其次,股指期货出现是我国金融创新的必然趋势。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既可为股票承销商在一级市场包销股票提供风险回避的工具,又可为二级市场广大投资者对冲风险、确保投资收益,有利于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股市规范发展。

最后,推出汇率类金融衍生品工具创新也是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深化,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将面临更多、更直接的国际市场风险,对规避市场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如外汇期货、汇率期权、远期外汇交易等,会产生日益强大的需求;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也会引发对汇率、货币衍生工具以及互换交易的需求。2.2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成为必然

首先,我国金融市场已具规模,规避市场风险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股票市场方面,截止2007年10月16日,沪深两市的股票总市值、流通市值分别是28.82万亿元和9.09万亿元。外汇储备方面,截至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5万亿美元。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剧烈,债券二级市场由于近年来飞速发展,市场风险日益突显。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汇市场风险也不断扩大。如果没有适当的金融期货工具避险,使虚拟经济给实际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离,发展金融期货工具,必须先发展金融期货市场。

其次,我国金融市场将面临两个冲击:一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二是国际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因此,为了防范风险和使外来的两种冲击对我国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发展金融期货市场已经刻不容缓。

2.3资产证券化和证券投资机构化将成为金融创新的新兴领域

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通过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使原来流动性差的抵押贷款转变为期限不同的流动性强的证券,而且还可以引导全社会投资者共同参与融资活动,扩大了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很高,蕴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面对巨额的且不断增加的不良资产,仅仅通过债转股和出售等方式显然不能满足金融业尽快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现实需求。考虑到我国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规模,资产证券化必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机构进行创新的新领域。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在我国迅速发展,贷款项目较为分散,还款期限长并且流动性差,一般为二、三十年,随着我国住房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势必加大。而实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可以使银行从长期贷款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转移风险,加速银行资金的周转。拥有实物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具有很大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信誉,这也能满足人们对高收益、低风险类金融工具的需求。从供应与需求两方面来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创新领域。

2.4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

我国目前仍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活动受制于这一原则只能在各自经营业务范围内进行,但逃避监管以获取竞争优势始终是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介入和国内金融市场垄断格局的打破,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将加剧。

国内商业银行靠传统的业务已无法扩大利润来源,必须加快金融功能创新,才能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也可以扩大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投资银行必须扩大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和融资通道才能增强发展实力,更好地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保险业的保险资金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保险资金的保值与增值,关系到保险业的发展后劲,因而保险业迫切需要参与证券投资。因此只有通过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战略结盟是当前不同金融机构实现资金融通和业务相互渗透的合法途径,共同抵御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这一合作方式将会进一步深化发展。同时,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双向的,即外资金融机构将广泛介入国内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机构也将走出国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而世界其他国家金融业多数已实行混业经营制度,内资金融机构即使在国内坚持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其国外分支机构也将进行混业经营,国内部分金融机构将因此而成为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

2.5间业务的创新趋势增强

目前我国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大约占其利润的最高的也不超过10%,而国外银行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发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收入成为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总业务收入的40-60%,花旗银行甚至高达70%。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将会提高存款利率,各类企业融资渠道的增大,贷款利率将降低,单纯靠利差来获取收入的资产负债业务将不能满足银行发展的需要,同时社会对银行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商业银行为增强自身竞争能力,表外业务必然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开拓国际市场业务、实现混业经营、稳定银企关系的需要,业务创新将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开拓国际市场业务;有效业务如移动话费、保险、税收、银行转帐等;其他业务如:购买应收债款业务、为企业现金脱收和支付,以及用暂时闲置资金进行带息的证券投资业务和远期合同业务、货币期货合同业务、货币互换业务。

3 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

3.1金融制度的创新保障

鉴于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非常发达,我国金融的关键已是金融制度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制度创新的经验,建立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商业信用、国家信用等多种信用并存的多员化信用体系。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把我国商业银行从承担政策性任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改造,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市场主体。

3.2建立垄断竞争型的金融市场结构

建立中间规模的金融机构占多数,大小规模占少数的中间大两头小的市场结构。规范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大力扶持有发展前途的几家大型金融机构,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诸如住房贷款之类的专业银行,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投资银行等形式合理规避金融分业经营的限制,并逐步引导民营银行等非国有性质的金融机构加入金融业的竞争中来,使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向金融机构转移。鼓励中小型金融机构之间实现兼并、重组、联合,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加快我国机构的国际化进程,增强市场的竞争,提高微观主体的创新意识,早日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3.3全面发展金融市场

培育金融市场,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同时适应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趋势。发展货币市场,因为它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培育和扩大市场主体,健全高效的市场主体是货币市场健康运行的微观基础。允许政策性银行、非银行机构进入货币市场,开展融资业务,培育高效的中介性机构等;加快利率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一方面改变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另一方面扩大直接融资。发展债券市场,提高企业债券的发行比重,发展抵押贷款融资、建立共同投资基金,发展一批交易成本低获利高而风险小的金融工具,满足市场的多方面融资要求和规避风险的要求。积极发展外汇市场,在上述原生工具市场的同时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汇率和股指等金融衍生市场,在积极发展场内交易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

3.4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

完善金融法规的建设,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金融业的规范发展,完善金融法规体系,切实解决当前的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问题,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的法律环境。逐步建立独立于中央银行之外的统一领导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局,形成金融监管局宏观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机构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按照国际惯例,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以降低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种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此外,我国金融创新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积极引进金融工程,加快金融创新具有迫切性,利用金融工程将现有的技术、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通过数学的方法加以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有效性进行金融创新,开发出多种金融工具及衍生品,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混业经营的模式的到来,金融风险也不断加大,防范金融风险也是我国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我国相应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和危机处理系统,加大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批露,提高金融企业的透明度,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立法建设,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

创新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8-0029-01

广播电视节目的开展价值在于帮助受众将所需的信息内容及时、准确地掌握。因此,在对节目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让其满足受众的实际需要,进而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应当主动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语言艺术以创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既要做到与时俱进,也要让其得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化心理需求和欣赏水平。

1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

播音员与主持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创作和传播。因此,近几年来,播音员与主持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其工作内容也逐渐趋于一致。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播音员与主持人工作必然会合二为一,因此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多项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播音主持工作变得更加的规范和专业,也要求播音工作者必须做到规范和专业。目前,播音工作正在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只有实现高效能、规范化、专业化、职能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播音主持的工作主要是创作,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对创作主体的要求更加的严格,虽然采用了大量的现代科技,但是创作主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传播方式仍然沿袭传统的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广播电视主持艺术创新势在必行。

2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创新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运用,就播音主持行业来说,其更需要不断创新,以此来适应社会需求,做到与时俱进,发挥出大众媒体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力。为了更好地将语言艺术的魅力在播音主持行业中表现处出来,播音工作者应当根据时下的社会大众审美需求,满足其个性追求,提高语言艺术的时尚型,让创新发展的内容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与此同时,播音主持工作的时尚化,也赋予了播音员主持人不同的神韵和气质,确保播音工作者的生活品味与个性特征可以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确保不同类型的受众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播音风格。比如,在抗震救灾报道中,主持人何炅采用了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来向观众分享了一幅幅感人画面,这样从观众的视角上来看,主持人就是观众当中的一员,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视角。同时,因为主持人个人的特殊性与人格魅力存在,使得其传递的信息更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一方面,提高了传递效果。另一方面,也让播音内容本身的价值得到巩固与加强。再者,在一般情况下,播音主持稿件内容会由专门的文案工作来进行构思、组织,使得播音工作者难以具备较高水平的灵活度。针对于这样的问题存在,播音工作者需要加强对原有文稿的了解程度,将其内容进行吸收与消化,让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确保在二度创作中将自身的独特见解与创意内容表现出来。使时下热点内容可以显得更具吸引力,并且也能满足社会潮流和人们的需求,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则会对节目的效果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探索研究,从而推动播音主持的进步。

3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创新

播音主持这一行业并非是孤立发展的,而是在电视广播事业不断前行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的,而且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播音主持艺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播音与互联网的结合,互联网为播音主持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播音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扩张作用,使播音主持更为深入人心。现在的播音不同于以往的播音,它能将文字、信息、声音等集于一体,展现出最优质的视听效果,尤其是在形态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电视不仅包含了市场的属性,更是与文化、技术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种科学技术的运用,广播电视节目的形态逐渐发生改变,节目主持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播音主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双人合作主持、三人主持、多人主持、现场直播主持、演播室与现场交错主持等新型的主持形式逐渐出现在荧屏上,并被广大观众所接受。时代的发展给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更是机遇,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创新要处理好与导向、继承、知识的关系不同的社会形态,电视新闻都会有特定的新闻主题。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衣着和服饰、打扮都会对服务对象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创新并不能凭空而来,而是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从前辈的经验中寻找创新的契机。同时,创新不能离开创作性思维,任何创新都需要体现出灵活、流畅的特点。

4未来需要提高播音主持的艺术个性

创新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创新;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工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传统机械行业的弊端,同时在机电一体化中应用了现代新型的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和光子技术等。但是,由于受传统机械理念的影响和约束,我国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方面始终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机电一体化技术并没有完全改变传统机械的弊端,因此,不断的改革并且创新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更好的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创新,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新技术,加大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

1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电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的成就,尤其是在知识理念和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目前我国许多行业方面也已经开始渐渐地引入并且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大的促进了这些行业的经济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仍然比较低,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始终存在着诸多传统机械技术的弊端。

2机电一体化的创新方向

(1)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实现造型和功能的创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机电一体化将在在造型和功能方面实现更好的创新,这样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需求。例如,在产品的造型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将会大大的增加产品造型的美观程度,满足人们对于产品造型的需求。另外,在功能方面也会得到全面的创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多样化,以满足用户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实现产品功能的全面化和多样化。(2)将会采用更加适宜且绿色、轻便和性价比高的材料。除了在造型和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机电一体化也会有巨大的突破。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将会渐渐的采用更加适宜并且绿色、轻便以及性价比比较高的原材料。在原材料选择完毕以后,还会根据所选择原材料的特性来对所有的产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选择,这样可以更好的确保所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质量。最后,还会将更加新型的材料应用到机电一体化中,如一些智能材料、纳米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这些创新高并且功用高的材料都会被广泛的应用到机电一体化生产过程中。(3)机电一体化将实现控制的便捷性、自动化和高效化。众所周知的是,传统的机械设备操作比较复杂,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人手工进行操作,然后手工操作的危险性比较高。而机电一体化可以更好的改变传统机械的弊端,更好的实现控制过程中的便捷性、自动化以及高效化。

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绿色化。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以及广泛利用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环境的绿色化。在利用机电一体化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了保护环境的这一要求,并且在其中引入了保护环境这一理念,进而使得我们在利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时候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并且也可以更好的进行回收利用。(2)智能化。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机电一体化将会渐渐地实现智能化。与普通的产品相比较,智能化产品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例如,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更好的进行观察和推理判断,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的采取一些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另外,机电一体化实现智能化还可以大大的为人们节省时间。(3)网络化。在当代这样一个网络时代,机电一体化实现网络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在机电一体化中应用网络技术,可以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使得机电一体化利用远程控制技术和监视技术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更好的监督和了解。(4)微型化发展。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微型化技术也会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中,而机电一体化作为现代新型的技术,也会渐渐地引入并且应用微型化技术。微型化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可以使得所有产品实现微型化,加快整个生产过程的移动以及运输,这样不仅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微型机电一体化拥有体积小和耗能少等优势,能够广泛运用到微型化需求较高的军事和医疗等领域中。

4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的办法

(1)应当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了更好的实现机电一体化,我们应该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而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引进并且应用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或者也可以聘请专家来参加这一研究。另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该不断的引入其他学科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将所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统一和整合。(2)应当重视机电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机电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加大对于所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培训过程中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在培训结束以后,还应该进行考核。另外,还应该积极的引进其他地方或者企业的优秀人才,并且对这些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5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的出现和应用不仅仅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加快了工业的生产和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尽快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丁树成.试论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及发展方向[J].科技视界,2015(24).

创新发展趋势篇(7)

2016年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积极变化: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符合计划预期。经济平稳运行主要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动的结果。

二是农业稳定发展。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325亿斤,是我国历史上第二高产年。这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加,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三是就业形势比较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农民工总量2.82亿人,比上年增长1.5%;服务业成为就业增长的主渠道。

四是去产能工作取得进展。工业品市场价格开始回升,PPI在连续54个月负增长后,于去年9月由负转正,说明产能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有所缓解。

五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了1.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上升,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六是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8.5%,而2015年是下降2.3%。效益改善的原因除去产能外,减税、降成本都有贡献。

七是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尤其是政府简政放权方面,全年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152项地方行政审批事项、1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9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2016年决定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些二级指标仍值得关注。

一是投资。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下降了1.7个百分点。而且其中民间投资只增长了3.2%,国有控股投资增长了18.7%。这说明并不很高的投资增长也主要靠政府投资带动,预示着投资增长的后劲不足。

二是消费,2016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稍低于上年10.7%的增长幅度,但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只有6.3%,比上年的增长幅度下降了1.1个百分点。消费的增长必须有居民收入的增长为基础, 收入增长幅度降低说明消费增长的后劲也不足。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各方面都不看好近期的 国际市场、国际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前景。因此,2016年中国投资和消费的指标表明,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仍然是向下的。

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国民经济发展出现积极变化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意图正是通过需求调节,避免国民经济过度减速,为供给侧各项结构性改革措施创造尽可能宽松的环境和长一些的时间。从这个角度讲,2016年的国民经济运行基本上实现了这个初衷。唯一出现的问题是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次大的波

动,这种性质的泡沫出现对民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伤害是很大的。

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的调控,总体上应该继续去年的思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第一,继续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投Y拉动经济增长,避免增长速度降得过低。第二,紧紧控制住几个关键的风险点:一是股市的泡沫风险,二是房市的泡沫风险,三是金融违约的风险。防止社会资金脱实向虚,防止出现系统性的风险。在速度不太低、各类风险可控的环 境下,我们就可以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供给侧各项结构性改革措施,争取得到更多的实质性收获。

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任务国务院已有部署: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5%左

右,就业形势和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发展

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具体工作除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外,主要包括:

第一,确保“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创造条件推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妥善处置好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支持银行和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自主协商开展市场化债转股。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环节,降低不合理的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的制度易成 本。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支持企业通过内部挖潜实现降本增效。

第二,强化基础、改造提升、创新驱动,大力振兴实体经济。针对我国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方面的短板,组织企业和研发机构实施重点突破计划,实质性地提升我国的产业基础能力。以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中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扎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行业技术水平。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推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档数控机床等一批重大装备的自主研发。

第三,持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主要包括: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再削减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调整行业准入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职业资格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部分重要领域国企的混改试点。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制定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宏观审核管理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出台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

第四,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扎实有效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积极务实地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产能合作示范区建设。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继续深化改革探索,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优化外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简化管理制度。落实和完善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继续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试点。同时,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我国合法权益。

二、企业改革创新的最新实践

2016年,我们继续组织开展了第23届部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申报和审定工作。一共受理了445项申报材料,经过三轮专家审定,共有243项被审定为“部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从这些鲜活的企业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广大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方位推进企业改革和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去年,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搭建完成,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开展了“十项改革试点”工作。各地方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可以说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一些国有企业主动试点,积极探索,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是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建设方面。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此次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是从“管资产”迈向“管资本”的重要途径。重庆渝富集团以构建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平台、国有资本优化布局操作平台和市场化、专业化国有资本运作平台为功能定位,在获得国资监管机构明确授权的基础上,对出资企业探索建立以股权为核心的管控机制。即:开展“用手投票”发挥积极股东作用,在股权投资中推动投资企业价值创造;开展“"用脚投票”强化“进退流转”功能,在资本流动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不但实现了企业投资额、融资额、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投资性现金流净额等关键经营指标的快速增长,而且有力推动了重庆市的国资国企改革、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渝富集团的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值得各地国资监管机构和试点企业学习借鉴。

二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现股权

多元化是真正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贵州天义电梯公司作为中航集团的三级企业,2014

年以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经营层和骨干员工为主体成立合伙

企业,以现金出资方式参股20%股权,将企业由100%国有股权转变为混合所有制,构建了国有资产与员工利益共同体,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2014、2015年销售收入增幅分别达到

57.6%、36.8%,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394.9%、106.8%。

三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体系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企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完善企业法人治理体系是实现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三个层

面推进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董事会实行“3+X”模式,即董事会由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总经理、职工董事和若干外部董事构成。外部董事坚持来源独立、关系独立、管理独立、薪

酬立和发表意见独立,实现董事会从“橡皮图章”向“决策钢印”的转变。监事会参照“外派内设”模式,建立区域(行业)监事会制度,实现监事人员相对独立、考核评价相对独立、

薪酬待遇相对独立、工作业务相对独立、运行经费相对独立的体制。经营管理层建立以市场

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并行化考核、多元化激励、开放化授权、体系化监督为主要内容的职

业经理人制度,并在以民品经营为主的五家子集团启动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二)着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培育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

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革命正在颠覆传统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化是其发展方向。我国企业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瞄准智能制造主攻方向,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企业创新。

一是战略层面的创新。当前,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时代背景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企业要

从这个高度来深刻理解新技术革命所蕴含的战略意义,要从企业发展全局来系统性思考和部

署信息化工作,包括发展方向定位、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方式优化、新业

态、新机会、新模式等等。海尔从2005年启动向互联网转型创新以来,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摸索,不但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面,而且走在了世界前列。正如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的那样,海尔创造了新管理模式。

二是产品、业务层面的创新。主要围绕产品本身的智能化和IT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两条主线展开。包括智能化产品的开发,研发模式的数字化、在线化、协同化,生产方式的柔性化、

定制化,客户服务的实时化、精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拓展基于IT的新业务、新服务等。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在承担我国运-20大型运输机研制任务中,改变传统基于二维图纸的串行研制模式,通过建立全三维设计标准和软件系统,打通飞机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壁垒,实现从飞机方案设计、关联设计、设计与制造、设计与试飞、设计与服务保障的多层次协同,探索建立了一套全三维数字化环境下的网络协同研发新模式,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运-20大型运输机从立项到首飞,并于2016年7月成功列装部队,创造了我国飞机研制的又一项新记录,为我国在数字化环境下开展大型复杂系统研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格力电器通过设计产品可识别的身份信息,建立从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到售后的产品全

生命周期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时获取和分析产品各环节的数据信息,从而打破信息孤岛,建

立起一套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精准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产品管控效率和客户服务水

平。

三是管理与运作层面的创新。信息化在管理和运作层面已经从单项应用扩展到了深化、集成

和协同,以数据的整合共享为基础,横向开始逐渐打通企业价值创造链条,纵向上开始串联

起企业各层级,从而推动企业从车间、工厂到企业、甚至企业集团整体运作管理模式的变革

和创新。比如,如何实现业务链、价值链和管理链的集成整合,打造实时化、透明化的企业

综合运作管理平台;如何创建企业的“数据中心”和“管理驾驶舱”,推进管理决策机制、运作模式的创新,实现精准高效决策和快速反应,等等。高安屯热电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便同步推进三维建模,构建虚拟工厂,辅助基建工程施工,从而在物理工厂建成时实现三维模型对象化的工程数据移交,彻底改变了电厂传统建设和运营方式,建立起了一套虚拟工厂与物理工厂实时互通的智能化运营管理新模式。

四是企业与外部的连接创新。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企业与客户、供应商、

上下游等外部相关方的信息系统开始逐渐打通,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客户开始参与到

了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企业通过供应链的外部延伸,开始逐渐与供应商从信息

共享逐步发展到生产计划共享,甚至到同步生产、按需供货。而且,借助越来越完善的外部

互联网平台,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开展IT服务外包。这些都正在打破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纵向一体化分工体系,推动企业朝着信息社会所要求的扁平化、共享、协同的运作模式转型。中车浦镇公司为满足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线生产需要,运用自主开发的节拍化物流MES管理系统,推行从供应商到主产品生产线的“手到手”物流准时配送,实现物流全过程动态管控和数据信息实时共享,形成了一套以工位制为基础的精益化、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成立工业物流企业,为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智能化改造服务,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积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

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今年的成果中,有许多企业瞄准新机会、新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商业

模式创新,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

一是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代表未来发展方向

的产业,但是这些产业普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技术不稳定、消费者接受程度不高、产业链

条不完整、产业发展方向不明朗等问题,因此需要企业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以新的模式开

辟新的发展道路。北汽新能源公司近年来抓住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开始

步入快速发展通道的战略机遇,创新性的提出了“生态化”战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合资合作、战略伙伴、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着力构建涵盖研发链、产业链、市场链、服务链和融资链五个圈层的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生态圈,打通了从概念设计、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到售后服务的纯电动汽车全价值链,快速培育了企业竞争优势,2014年以来连续几年实现了纯电动汽车销售翻番的良好业绩。

二是抓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结

构转型和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三聚

环保新材料公司作为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瞄准传统焦化、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向低碳环保新

能源转型的巨大市场机会,以产业服务联盟为载体,以拥有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为基础,

创造多种商业模式,为联盟内企业开展各种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推动传统能源化工产业的转

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刚才三聚环保的领导作了精彩演讲,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借鉴。

三是抓住“三农”发展新需求的机会。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战场。尤其是在国家连续十多年“一号文件”的大力支持下,“三农”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市场需求旺盛。浙江邮政和山东邮政看准本地区农村电商市场迅猛发展的市场机会,充分发挥邮政网络遍布乡镇的优势,坚持“农村电商与邮政业务紧密结合”“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紧密结合”和“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将邮政电商服务、双向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充分融合,打造出一个集“网络代购+平台批销+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普惠金融+物流配送+电商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开辟了企业发展的新蓝海。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抓住“三农”金融服务的新需求,秉承“因农而生,随农而变,为农转型,

助农富强”的企业使命,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先后研发出100余款涉农信贷产品,为吉林“三

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有效推动了吉林省农业产业升级、农村改革和农民致富,企业自身

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主动走出去,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

当前,我国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加快推进,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海外发展空间。中国企业要主动走出去,从过去主要按照他人制定的游戏规则参与国际竞争,转变为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

一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为破解天然气管道途径土、乌、

哈、中四国带来的“分国分段建设和运营”体制障碍,通过搭建“四国多方运行协调机制”,建立调度运行统一指挥、专业管理统一标准、维修抢修统一协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了管道沿线各国的协调一致和互惠共赢,推动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

二是持之以恒开展跨国经I。中鼎国际作为江西省地方工程建设企业,从1990年以来以阿尔及利亚的一个援外项目为起点,以差异化的国际市场定位实现“走出去”,以诚信为基、项目为本、质量领先的品牌化运营实现“走进去”,以全方位融入驻在国、推动文化相融实现“走上去”,以狠抓项目风险防控和安全生产实现员工健康“走回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从阿尔及利亚拓展到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在建和已建项目达60多个,拥有中、阿、越、印、巴五国市场化用工8000多人,成为全方位融入国际工程市场的中小跨国经营企业。

三是主动适应国际标准。南山纺织则顺应纺织品绿色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全球

最严格的纺织品生态安全标准,建立从原辅料控制、产品生态设计、全过程清洁生产、清洁

流通的全产业链产品生态安全控制体系,国际市场客户满意度从90%提升至98%以上,客户忠诚度从70%提升至83%,有效提升了企业国际竞争力,使南山纺织成为我国纺织行业国际化战略的领先企业之一。

(五)深入推进提质增效,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提质增效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淄博矿业集团近年来针对煤炭产能严重过剩、销售困难的严重状况,

以“均量高、效益好”为目标,通过优化基础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突破“一

煤独大”产业格局;通过借资、借财、借力减少资本沉淀,实行“轻资产”经营;通过技术、

管理、机制等系统性创新,使企业发展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统筹把握“用

人”与“养人”的关系,降低人工成本,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使企业初步实现了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注重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在煤价大幅下降、煤炭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保持持续盈利,人均产量、人均收入、人均效益、人均资产等各项均量指标一直保持煤炭行业前列。那么作为一个采掘业的企业能够实现轻资产经营,那么这经验确实还不多见。

沙钢集团则创造性的开展了项目制降本增效活动,通过确定降本增效年度总目标和攻关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