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05 02:50:04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1)

(一)主流价值观受到影响微博具有共享性、开放性以及自由性等特点,大学生群体利用微博进行信息交流时,事实上是思想的交融与碰撞。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在辨别善恶真假上略显不足,容易被不良或虚假信息蒙骗,主流意识被冲击。部分思想不纯的人利用微博,传播和宣传暴力、色情以及消极的思想。据实际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因好奇心,而浏览微博上传播的不良信息。在这种不良信息传播氛围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逐渐被弱化,增加高校思想教育的难度。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利用微博匿名性与开放性特点,不顾后果的一些信息,以发泄内心的情绪。当其对现实不满、心理充满困惑、遇到挫折时一般都会借助微博平台相关信息。同时,进行围观与评论的大学生亦不在少数,将微博当作反对权威、发泄不满的重要场所。这种现象极易给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二)“西方”消极思想被强化目前,多数高校学生信仰缺失,存在思想困惑,无法采取有效途径及时解决,部分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上网上,没有主题意识。在该种背景下,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优势,在微博平台传播和宣传其价值与文化理念。同时,国外一些敌对势力以宗教为掩护对其所为的普世价值大肆宣扬,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西方国家消极思想的影响,久而久之质疑社会的主流价值。另一方面,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拉拢大学生意识形态与思想,以达到动摇大学生信仰共产主义的目的。

(三)增加突发事件处理难度微博平台上信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增加高校监控微博的难度,大量的信息辨别起来非常困难,尤其在传播校园突发事件和社会重大事件过程中,高校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效果非常有限,不利于社会和谐环境的维护。微博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导致一些不贪责任、情绪化言论出现,部分人推波助澜,结果很难预测、评估以及管控,引起大学生舆论、思想的混乱,校园不稳定性因素大大提高。调查显示,遇到突发事件时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利用微博信息,多数大学生会利用微博表达自己的想法。近年来,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率增加,不良信息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如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往往产生不良的后果。另外,相关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在微博上关注娱乐信息,并未达到加强其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目的,导致思想政治地位与权威面临较大挑战。

二、改进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应用中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针对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高校应积极探索和采取有效措施,便微博积极、正面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首先,高校应加强微博控制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屏蔽消极、不良信息,并及时权威信息,将微博言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同时,积极开展法制与责任教育,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创建一个生动、活泼、健康的网上环境;加强微博信息关注度,针对不同的信息内容采取不同处理手段,例如,针对积极向上的内容,应鼓励学生们转发和讨论。针对真假难辨的不良传闻时,应及时澄清事实,防止虚假言论的传播与扩散。当发现有关大学生生活困难、疑虑等信息时,应及时回复、鼓励,使其树立生活的信息等。尤其应注重突发事件舆论的正确引导,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并积极与大学生们进行互动,避免矛盾的升级。其次,准确定位微博功能。管理大学生微博建设时,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准确的定位,明确微博功能。教育管理过程中,高校应正确处理传统方式与微博方式间的投入比例,从两个方式着手切实做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使微博能够更好地弥补传统教育管理的不足。最后,注重微博质量的提高。高校微博代表着学校的观点与立场,与高校的形象密切相关,为此,应保证微博质量。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微博管理,在经费、人员上提供支持;同时,加强微博形式与内容的审核,从根本上控制微博质量;另外,控制微博信息时间,在考虑学生作息时间的基础上,在合适的时间段对应信息,在不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同时,提高微博信息的关注度。并及时调整与删除不合适的微博信息,确保微博信息的新鲜度。

(二)利用微博做好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注重特色主体微博的建立。高校微博建立时,应从大学生角度考虑,多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可以建立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特色微博,使用让人深思的文字与优美的图片等,一改高校原有刻板的形象。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建立高校微博协会,以第二课堂的形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其次,搭建微博交流平台。高校应注重微博交流平台的搭建,积极与大学生们互动,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发言或跟帖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当遇到网络危机时,高校应在第一时间将真实信息在微博上,并积极的回应,以引得大学生信任,控制舆论导向。最后,注重正能量的引导。高校微博日常运营与管理时,应注重名人效应的运用,即团结和争取微博中比较活跃、具有较大影响力大的学生,鼓励其正能量信息,尤其当出现网络危机时应与高校一起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保证整个大局的稳定。

(三)注重微博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微博的应用,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将微博引入课堂中。例如,教师可利用微博在课堂上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一方面,学生会因提问方式比较新鲜而积极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自卑、害羞等学生而言,通过微博能够充分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表达出来,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利用微博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校可以班级、专业、院系为单位,建立微博各类兴趣小组。在微博中通过组员的讨论、交流、互动,在丰富课外生活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同时,考虑到微博信息传播不受地域、民族影响,为跨学校、跨行业微博小组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拓宽了信息获得途径与渠道。最后,构建微博条件下的学习机制。近年来,协作学习受到教育单位与机构的高度重视,指为达到学习目标,利用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参与学习的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项目标,以达到显著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考虑到微博不受空间及时间的影响,有效地保证了协作学习的稳定性。微博拥有的群共享、话题发起等诸多功能,为协作学习的实现与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小组成员可将自己获得的资料等一些有用信息,共享给其他组员或同学。同时,通过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指点实现对协作学习的控制,确保协作学习质量。

(四)注重微博招生宣传的应用招生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学校发展与生存的关键,尤其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高校应将招生宣传工作当作重要要务加以落实,而将微博应用到招生宣传工作中,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微博增强招生宣传有效性高校利用自身网站进行招生宣传,由于反馈信息不及时,因此效果非常有限,而在微博中增开专门的招生宣传栏目,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调查一些利用微博进行招生宣传的高校负责人,均表示微博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同时,还能将高校权威信息及时出去,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大大提高了招生宣传效率。微博实名注册给招生工作带来较大便利,尤其当高校利用微博信息时,其公信力大大增强。另外,目前碎片化、跳跃性阅读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微博内容精炼短小,符合大学生在内的多数人的阅读习惯,尤其是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信息的多渠道性,为招生宣传信息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微博招生宣传工作机制的建立微博的优点在于语言的精炼、速度传播非常之快,如更新周期较长,内容不充实,很难达到建立目标要求。为此,高校应将微博管理提升到应有高度,规范微博信息流程,确保微博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虽建立了微博,但是参与人数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除受高校知名度影响外,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高校的微博信息形式单一、定位面狭窄,更新不够及时。部分高校反映之所以出现上述状况,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高校招生教师数量有限,而且均有各自的职责,微博信息只能作为兼职。同时,如由专门教师负责微博信息的及日常管理,容易被人误解为不务正业;其二,高校招生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前需要经相关领导批准,这些程序的存在严重影响微博信息速率。针对高校利用微博进行招生宣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微博招生宣传工作机制,抽派专门的教师负责微博招生宣传信息的日常管理,同时,为不影响其他教师的工作,可以招募学生志愿者以弥补人员不足的情况。同时,抽派学校重要领导,负责微博招生宣传信息工作,以简化信息流程,提高信息效率。

三、总结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2)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输出口,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酒店管理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准确定位,不断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及时解决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人才培养难题,确保为社会输出优质的酒店管理人才。同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教育行业的重要教育目标,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行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影响着社会酒店管理人才的整体质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酒店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

2完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具体措施

要想从根本上完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就需要从实践教学管理、实训教材建设、教学体系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四个方面做起。

2.1在实践教学管理中完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来讲,实践教学管理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和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地位,尽可能去完善这一管理体制,进而使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在教育界稳定立足并发扬光大。由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只有能充分适应社会酒店行业的飞速发展才能在教育专业改革中经久不衰。就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有计划的实践教学安排,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和毕业实习等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灵活结合,在坚实的实践教学体系强有力的支撑下,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实用型酒店管理人才。

2.2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专业实训教材建设

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的教育,不单单是对综合知识理论的传授,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专业实训。专业实训能力的优劣,直接关乎着学生在日后酒店管理工作中的能力。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教育目标。要想让学生切实掌握酒店管理方面的技能,必须加强专业实训教材建设,这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并得到锻炼的有效方式,促进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实践技能的高低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酒店管理行业需要的是在工作中可以凭借扎实的技能,出色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实干型人才,这些能力在专业实训教材中都会得到体现。学生只有充分重视专业实训,才能让自己的实干能力得到提升,为日后做好胜任工作、打好基础能力的准备。

2.3注重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在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行业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是社会酒店管理行业衡量高职院校输出人才是否优质的标准之一。在当今社会,高学历已经不再是个人能力高低的唯一代表,社会更需要的是实干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对人才的培养定位时尤其应该注重这一点。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创设并完善教学实践条件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对实干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确保满足酒店管理行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2.4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

社会对优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真正的优质人才不仅仅只局限于高学历或高技能,各方面综合能力较高的人才才是最受欢迎的优质人才。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注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出于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促进学生快速成长为综合素质较高的符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发展日益壮大的酒店管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5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意识教育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酒店管理行业的闪光点,更深刻地认识到从事酒店管理行业的意义所在,以加强学生对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意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服务理念,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一个真正具有强烈职业意识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地更加出色,才有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也是影响酒店管理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推动环节。

3结语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3)

一、思政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指遵循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依据对学生实际的思想教育现状分析,而制定学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方案和建立符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我国的高校应该做好充足的思政教育的教学准备,这样才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实现高校学生思政教学的良好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工作,各大高校要首先对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观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再根据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情况,制定以及完善思政教育的教育工作开展方案,这样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和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大高校教师的作用,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让高校教师树立模范意识,自觉提升自己的素质。另外,各大高校要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定期进行培训和经验交流学习,努力提升本校思政教育的师资力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以及管理水平。

二、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提升的原因所在

(一)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的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国的文化呈现着多元的发展状态,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当中,高校的学生由于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制能力以及自控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被错误的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念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避免高校学生受到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指导和引导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思想问题或者困惑,帮助指引他们在生活和学习当中进行正确的抉择和思考。

(二)各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教育改革,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为了在全球化的趋势当中争取更多的竞争优势,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了,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大高校基于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通过完善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的各大高校要建立和健全思政教育的机制、创新思政教育的模式,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措施

(一)提高高校学生的自制能力

班级授课时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使得一个班级的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关心和了解班级上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管理任务繁重,无法兼顾到班级所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因此,提高高校学生的自制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各大高校要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和思政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

(二)提高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占很大一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对高校的学生进行管理,构建一个学生发展的空中桥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管理,提高学生管理的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自觉服务意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互帮互助、助人为乐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大高校要强化学生的自觉服务意识,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自觉服务的价值观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鼓励本校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或者公益活动,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活动当中,体会到服务他人的乐趣,从而帮助他们转变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小结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4)

1.学生管理同样为教育,即教育的某种存在状态。管理者同样为教育者,管理者的特别之处在于如何管理他人,在完整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不断地对被管理者进行教育。学生管理和教育二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管理的目的要想达成就必须要实现教育的目标,而管理就是为了服务于教育。学生之所以要管理就是为了达到教育的效果,让其养成习惯换言之就是施行一种可行的长期的培养手段,让这些学生们形成一种自觉的思维定势,改掉以前的那些缺点,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最终的行为符合管理的目标。

2.教育并不等同于管理。首先,管理措施是执行思想教育的紧要保证,是完成教育计划的前提要求。缺少了管理,教育计划无法达成;但仅仅依靠管理,教育计划同样无法达成。其次,管理的目的是为思想教育服务,使得其获得加速,没有了思想教育,管理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3.管理和教育之间有着无法分离的关系。第一点即管理与教育不管有什么样的紧密联系,他们都无法取代对方;第二点,不管是重视教育或管理哪一方,都无法阻断他们的联系。管理与教育一起发挥着独有的功能,从侧面上注定了管理和教育是不可分开的。但以上的说明并不代表教育和管理要一起抓,同样不是在说重此轻彼,而是要搞清楚教育与管理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不停地寻找二者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是提高教育以及管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第三点,一定要有科学明确目的以及内容,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从它的大体目标来说,为思想教育和政治行为管理、业务学习和学籍管理、日常公共道德以及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管理、校园治安管理等。每一方面的管理皆需要围绕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展开,明确以社会主义为方向,为国家培养出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开展统筹管理对象的工作,一定要以不同内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以及相互之间同步进行才可以成功。从横面的角度来看,工作大体含有品德、智慧、身体素质这些项目,并且每一项都含有不一样的管理内容以及与之对应的内容。如品德教育这一点,邓小平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管理以及核查,党团组织活动和业余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公益劳动,良好道德行为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日常思想教育以及个别思想工作,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检查、测定和表扬。从纵向的角度来说,大学生进入校园到离开校园的整个教育阶段,包含入学教育、在大学中为了培养的三观而接受的教育、热爱专业教育、优良学风的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党团组织建设以及学生精英的培育、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教育管理等。

二、科学确定目标和内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

首先是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过思想教育,将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让管理和教育互相融合,把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的僵局打破。其次要灌输和陶冶互相联系。每个人内心世界的成长都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影响,不断地发展变化,所谓的灌输教育就是一种目的性较强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把正确的理论灌入人的思想内,从而让其向着正确方向发展。最后就是疏导和管理二者结合。即要在疏通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不能阻碍发展也不能让其随波逐流。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有错思想一定要勇敢指出,这并不是在阻碍发展。教育并不能做到所有事,很多时候都需要加入适当的惩罚,惩罚可以警醒自己,让他人以其为鉴,适当的惩罚可以使得教育的效果变得更好。还有一定要让大学生培养出自省的好习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随时激励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大学生学会激励自己,不仅要使用目标激励的办法,还要利用名人事迹和积极向上的事例来激励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情操,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共产主义道德。之所以要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是为了避免大学生们做出违犯校规校纪的事。学校要教大学生学会用理智来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再让自己的情感支配一切,让理智凌驾于自身的情感之上。不仅如此,还应该放手让大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让学生干部起到带头作用,让他们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要想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展开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踊跃参加。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获益匪浅,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增加经验,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为以后的独立奠定基础。

三、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

1.要想提高大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政治方面的素质,就必须举办各种各样的政治理论方面的培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搞懂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以及精神实质,统一思想,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识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常识以及法律常识的理解;理解并且明确高等教育基础理论,搞清楚高等教育规律以及高校管理知识,习得遵照高等教育规律处理事务。不断地改善政治理论素质,提高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以及坚定性,增强在管理中把握好方向的本领。

2.提高电脑水平与外语水平,增强高等学生经营骨干的业务水平。学校擅长于对学生干部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在学生的闲暇时间对其培养,使用学校和干部分摊学费的方式来办培训班。当培训班节课后,使用标准的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问题;对策

一、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开展教育现状

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服务第一线的需求,并且掌握一定的工商企业管理知识和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直接受培养目标所决定。相关领域的实践技术必须更加直接的掌握,并且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得到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项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学科,在国外只有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才开设工商管理专业这一学科的教学,而在我国的许多的大中专院校都开展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通过培养了大量的相关专业的管理人才,为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

二、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的数据,工商管理专业在开展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不够重视开展教育这一课程,并且专项资金以及政策制度不能够得到保障,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比较守旧、知识机构比较老化,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活动,在调查的所有学生的80%对院校开展的教育课程不是很满意;其次,在开展教育时所使用的教学体系比较老化,教学的方式不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并且缺乏创新,此外由于教学资源所涉及的范围比较狭窄,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抵触的心理;最后,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三者不能够很好的统一,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有81%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被忽略了。

三、关于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教育活动

教育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的领导以及教师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在开展教育活动反面学校需要加强资金投入的力度,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使教育能够得到保障,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确保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学生有帮助,对本科四年的教育制定出一个分层次的全面性的统筹以及安排,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培养目标开展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开展的培养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够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明确教育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不重视,这也是影响教学的另一个因素。为了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育中,学校需要积极的教育和宣传教育呢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并且鼓励工商管理学生积极的参加对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活动或者比赛,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的指导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三)明确实践目的,拓展和创新实践方式

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比较广泛,需要学生不断的学习并积累新的专业知识,为了使自己的阅历变得更加的丰富,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每位学生根据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比较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广泛的资源,比如可以与一些资质比较高并且就业有保障的单位进行合作,每年都可以安排相关专业的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阅历。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一些想法和问题,这时老师就要把学生的想法以及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且对相应的想法和意见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改进,最后把学生所反馈的付诸于实践教学当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整个实践教学活动变得不是那么的枯燥。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所涉及的教育内容比较广泛,与其他专业相比就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针对于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进行了调查,并且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明确的指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指出对于教育过程中学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对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建素质拓展方案,以教育过程中以知识应用为出发点,并且围绕这个出发点建立以及完善教育的体系。

作者:盛中华 单位: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吕可军.高职本科院校提高教学督导工作质量之浅见[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2]王家爱,贺志强,刘明,李瑞昌.高职院校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调研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6)

一、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学生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学生党员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取向是扭曲的,是有悖于规定的。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高考最后一个批次录取的,这些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自律意识、进取心、学习能力等都有一定差别,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是模糊不清的,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清楚。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自进入高校后经过党组织的辛勤培养、教育,进步较快,但根基不牢,理想信念摇摆不定,经常出现消极情绪、消极言论和行为。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党员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的不足12%,对共产主义有理想有追求的占学生党员总数的52%,入党为了找个好工作的占72%,为面子而入党的占8%。可见,学生党员入党的目的、动机存在一定问题。有些学生党员最初入党动机不纯,把入党当作荣誉和对家长的任务,存在盲从心理,有些学生把入党作为搭建寻找好工作的平台,这部分学生党员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违章规定的。为此,要求党务工作者要注重加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学生党员的远大理想,教育学生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最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入党,要坚信党的伟大,坚信中国共产党是其它任何政党无法取代的。要从党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成长的经历中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党员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党员真正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事实激发和教育学生党员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坚不可摧。

二、注重创新学生党员教育载体,转变学生党建工作方法

学生党员的教育载体创新是近几年党务工作一直在探索的一个方面,以往的教育载体和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党员成长的需要,探寻一条适合大学生党员教育方式已是迫在眉睫。

(一)创新主题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党员教育渠道。主题实践活动是学生党员认知社会、接触社会、深入社会的最好方式,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党员能够扩大视野,积累知识,增加对社会认知程度,对社会某一体系更加了解,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可以利用各大法定节假日开展学生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党员进行爱国主义、共建和谐社会教育;可以利用帮助弱势群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党员进行荣辱观和责任感进行教育;可以带领学生党员进工厂、进农村;带领学生党员进街道、进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主题要切合实际、新颖、具有时代性,要和当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相结合;主题实践活动要有可操作性和操控性,无法操作会有“调高曲难唱”感觉,无法操控,会使活动组织一盘散沙,无法达到教育效果,反而可能在学生党员心中留下走形式、走过场想法,活动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教育性,通过活动要在整个学生中传递正能量,通过活动传递给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学生党员主题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

(二)提高学生党员自身形象工程建设,增强学生党员的荣辱观。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基层党组织经过多年培养、教育,优中选优的先进分子,体现学生的先进和代表性。这些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是需要发扬光大、需要鼓励宣传的,因此,党务工作者要继续挖掘学生党员自身的先进性,在学生中树标杆、树形象,给学生党员展现自己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党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参与社会活动机会、科研机会、演讲机会等等。如在宿舍有党员床位标识、校园内有学生党员责任区,在教室有学生党员红旗班级,校园内形成学生党员的群众监督机制。

三、注重学生党员阵地建设,增强网络教育的实效性

基层党组织要建立高职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人皆知、人人皆用的一种现代交流、沟通方式,网络的发展让人们摆脱了以往慢节奏、低速度、低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当今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人们渴望拥有的一种沟通和交流的诉求。对学生党员来说,网络是一种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途径。往往每一个新生事物好坏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取党组织的教育和指引,可以快速接收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前形势,掌握国内、国外大事,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表达诉求,参与党的各种活动。另一方面网络也可以直接接受反面教育,国际敌对分子时刻争夺党的教育阵地,利用网络传播西方反华言论和思想,国内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腐败分子的个人自由主义等时刻影响学生党员,使一些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因此,通过网络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基层党组织当前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一项艰巨的任务,网络已成为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丢失的重要阵地。建立不同形式的网络教育方式,比如:建立学生党员微信,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转达通知;建立学生党员微博平台,及时更新微博信息,增强其吸引力,通过微博传达党组织的正能量,达到对学生党员思想行为的引领地位,通过微博有效地抵制国内、国外不良思想对学生党员的侵蚀;建立QQ群可以及时发现思想有波动的学生党员,可以直接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向和第一手资料;还要建立各种电子交流平台、建立网上党校等等,充分占领教育学生党员思想阵地,切实发挥网络教育的实效性。

四、注重学生党员入党后续教育,建立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性

目前,高校党组织非常重视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自身也非常重视入党问题。但是入党后的大学生由于疏于教育、管理,再加上自身学习和锻炼不够,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下滑,学生党员群体中出现学习成绩下滑、学习动机不端正,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的主体意识不强等,导致了一些学生党员入党前积极要求进步,不断发挥模范作用;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了对党性观念、党的宗旨、党的性质、理想信念淡化的现象,未能很好地在大学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对学生党员再教育和管理的力量比较薄弱。已经发展的学生党员因为缺乏理论学习,缺少参加组织生活的机会,缺乏实践锻炼的环节。二是发展的学生党员的培养人大多数是教师党员,而所有的教师党员的时间和精力都忙于上课,作为入党培养人的教师党员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和管理有所疏忽。三是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和管理方法落后。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都是表现优秀的先进分子,入党之后,由于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方法单一,也仅仅是念念文件、读读报纸或者谈心等,没能有效地吸收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进行实践锻炼,致使学生党员仅是有简单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工作能力。一些学生党员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滑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成绩下滑,工作干劲不足,对工作考虑的少,对自己的学习和个人的事情考虑的比较多等等。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和管理模式,建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要严格学生党员的目标管理,确实从组织上制度上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约束和管理,教育学生党员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学生党员制定岗位目标,制定学业目标,划分学生党员责任区,要求学生党员定期到班级和寝室,联系学生并帮助普通学生,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或困难。同时任课的教师党员对要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和考核,通过上课,了解学生党员的表现,随时找学生党员谈话,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完善学生党员的考核标准。在课堂上,任课教师党员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平时成绩考核、期末考试成绩考核和评定;课下,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日常量化管理和考核,如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理论学习、党校培训、工作业绩、学生活动、为学生服务等等,考核结果进行公布,让广大学生随时监督学生党员;在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实行指导教师跟踪指导和服务,协助学生党员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发现学生党员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改正。三是从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党员发挥作用。学生党员不仅要在班级发挥带头作用,课堂上要积极发言,独立完成作业,协助老师做好课堂管理,而且要在各项活动中积极组织、带领广大学生参加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校外实习期间也要起模范作用。在毕业实习和就业岗位上更要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可以定期和实习或就业单位的负责人联系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及时对学生党员进行就业岗位的指导,提高其工作能力,不断发挥模范作用。四是改进学生党员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在网上建立政治理论学习交流专栏,组织党的知识竞赛,听取广大学生对学生党员的意见,组织学生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定期带领学生党员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定期选派教师党员到学生党员就业的单位进行跟踪了解,帮助学生党员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党性意识,帮助学生党员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7)

1.通过构建新型的网络平台沟通方式,有助于促使教师主动提升多媒体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各高校对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教师能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目前各高校还是有一批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受到年龄、思想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没有给予网络技术足够的重视,导致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手段落后,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开拓性思维的发展,最终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网络平台沟通方式的普及则有助于帮助教师自觉提高认识,掌握新型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扩大课堂容量、提升课堂效率。

2.通过构建新型的网络平台沟通方式,有助于营造和谐互动的良好校园氛围。

众所周知,校园氛围是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代表着一所大学的特色和声誉。而高校通过构建新型的网络平台沟通方式,在增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同时,也大大密切了学生与学校以及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良好关系,真正形成了教师、学生、学校三者同心、三位一体的新型多元关系。这一新型多元关系的建立,调动了学校管理方的热情和参与度,提升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鼓励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了三者的和谐统一,最终有利于营造一种“重和谐、多沟通、勤互动”的良好校园氛围,可谓一举多得。

二、高校网络平台沟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平台沟通虽然具有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等诸多优点,但由于目前缺乏对网络秩序的规范措施,网络管理相对较为混乱,高校在采用网络平台沟通方式的同时,很有可能会因管理不善、缺乏经验等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具体而言,当前高校网络平台沟通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

众所周知,当今网络世界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互联网虽然提供了各种优质资源和形式多样的交际、交往手段,但也出现了虚假信息泛滥、不良新闻众多等现象。因此,高校在使用网络平台沟通时,应自觉遵守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做到科学、合理、文明使用互联网,并能够自觉同违反互联网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为营造一个和谐、清洁的互联网世界做贡献。

2.选取合适的网络资源。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加剧了信息的增长和传播速度。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只有合理取舍才能真正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并实现资源、精力的最大化利用。有鉴于此,在使用互联网平台沟通时,高校应有明确的目标,因地制宜地选取合适的网络资源,避免精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沟通的措施和建议

1.师生之间应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互动关系。

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不同,网络平台沟通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交流双方一对一的关系,同时也将学生和教师置于同一平台上。在这一交流平台上,师生之间完全平等、民主,有利于消融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引导学生通过QQ、微博等方式进行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在学习、工作过程中的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学生更应该发挥时不我待的主动精神,把教师当成自己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积极拉近师生距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多通过各种网络沟通方式来实现与教师的交流互动,特别是遇到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时,应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避免走弯路。通过这种新型的互动交流模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交流、沟通的主体,从而有助于发挥学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真正能够构建一种“学生关爱教师“”教师关心学生“”师生互相理解”的师生关系,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都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2.师生之间应建立起多样、全面的互动体系。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衍生出了众多的沟通手段、方式,如微博、微信、博客、QQ等。尤其近些年,随着移动终端的日渐普及,人们的网络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如QQ是较为传统的即时通信工具,实现了交流双方的即时互动和在线交流,比之之前的各种交际工具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再如博客,适合“长篇大论”,能够较为完整、全面、详细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同时博客相对应的评论栏目也增强了作者与受众的互动性。而微博这种沟通方式则“言简意赅”,其“短小精悍”的内容和“精雕细琢”的标题,在表达作者明确观点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本人的特点和个性。微信则是近些年刚刚兴起的互动沟通形式,其交流过程突破了书面文字的限制,同时其“长话短说”的特点也对沟通双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点提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几种沟通方式都是基于网络平台沟通而衍生出来的,各具特色、互不相同,师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的沟通方式,将网络平台沟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3.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为网络平台沟通机制的高效运行提供基础。

高校教育管理网络平台沟通的顺利实施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现阶段,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逐年提升,很大程度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相关部门不能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健全体制机制等方式来为网络平台沟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就可能使该交流平台置于一个危险的外部环境中,既不利于保护师生的隐私,同时也对其交流和沟通产生了不利影响。有鉴于此,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如就某一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时,尽量安排专职教师值班,既保证了发言者正常的言论自由,同时又能将一些敏感、重大的言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话题、议题的过早、过快扩散,从而有助于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安稳民众的焦躁心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和作用。

4.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