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主德育论文

自主德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9:39

自主德育论文

自主德育论文篇(1)

一、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家责任感

学生在学校读书,为的是以后成为国家栋梁,为国家做出贡献。因此,在中学时,我们班主任就应当注重对学生爱国教育。爱国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爱国主义瑰宝,因此我们班主任要善于把他们挖掘出来并很好地利用它们。在学校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班主任要积极组织班级在每周一来参加升国旗仪式。国旗是我们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当组织自己的学生积极参加升旗仪式,这是养成爱国主义的重要方式。而且,在升国旗前,我们班主任应当教育自己的学生要认真对待升国旗仪式,在升国旗仪式过程中,要保持严肃的态度,知道这种仪式的庄严。我们班主任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唱一些国歌,来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

不仅通过升国旗这种庄严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意识,我们同样可以组织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教室以爱国主义为主题来进行布置。在教室里的黑板报上写一些国家时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无意识当中培养起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使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得到提高;还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张贴革命领袖、历史杰出人物、国旗、国徽图案、爱国名言等等。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名言等,这样他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作为班主任,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爱国文艺作品赏析活动,让学生读一些爱国故事书、唱革命歌曲、看爱国优秀影视片、欣赏爱国诗词等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中如:“五四”、“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中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以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想并进行讨论,这样会使他们对祖国的感情更加深刻。同样,我们还可以让他们写一些关于爱国的作文等等之类的活动。

二、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我们应当把所带的班级组织起来。由于一个班级往往是由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劳动观点、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的几十名不同的个体组成。既然这种存在诸多差异的学生组成了一个新的班集体,那么我们作为班主任就应当使本班的学生形成一种集体意识,使他们知道,他们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

对于在中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我们在他们新入学时,就应当让他们培养集体意识,这时,军训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在军训过程中,学生会相互认识,使他们团结在一起,知道他们是大集体中的一员。

我们班主任之间也可以共同合作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比如在学习上,我们定期开展班级比赛活动,使班集体凝聚在一起。参加这种班级比赛活动后,给每个班级都发个奖状或其它表示奖励的东西使得班级体继续努力。不仅在学习上,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我们也可以在课外组织一些活动,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学习之后得到放松。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拔河比赛,在业余的时间中让学生们参加拔河比赛,把大家集中起来参加活动,这无疑会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他们会共同努力,共同加油取得比赛的胜利。当然除了拔河比赛也可以组织其他的活动,比如说大扫除,让班里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参加到活动当中。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班级意识,同样会使学生在干净的教室中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勤劳的习惯。

三、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自从呱呱坠地起,父母就开始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步入社会的起点,同样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有些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长过多地讲究孩子的营养、打扮,使得大部分孩子变得骄奢任性,缺乏自理能力缺少理解心、孝敬心、和责任心使得他们不知道尊重家长,不知父母工作的艰辛,对于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有的时候,父母行为稍微不合孩子心意就会遭到孩子的斥责甚至是漫骂。而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对此,作为班主任也应当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首先,我们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对于孩子不能溺爱,要用适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可以让家长们相互交流自己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我们同样可以给学生留下家庭作业,让学生不时帮助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家务活,帮助自己的父母洗衣服、洗脚等各种活动,在他们做完这样的活动后写出一些感想。在他们回到教室后大家一块儿谈谈那些感想,同时也可以一块儿讨论怎样在业余时间以最好的方式帮助家长。

四、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

人活在世上,可以变换不同的角色,同样也会承担者不同的责任。对于国家、社会、亲人、朋友等等都承担者不同的责任。冀望成功,追求幸福是人生的责任和理想。但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做人。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

因为初中生在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需要我们班主任的教导,使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负责。

对于学生可以采取口头教育。当他们在学习成绩上有进步时,鼓励他们,给他们讲一些好处,用一些现实中的例子来鼓励他们,促使他们继续进步。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这样他们就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最后取得成功。

对于那些差生,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坐视不管。我们也应当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现在努力并不晚。“Itisnevertoolatetolearn.”.我们同样可以举出一些那些在小时候并不受到老师的喜欢但长大后非常成功的人。用这些例子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了自己而奋斗。

自主德育论文篇(2)

【关键词】伦理 道德生成 综述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继续教育专项课题“医药卫生学校‘仁道’师德养成实践研究”(2012-JJ-00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21-02

道德生成论,即道德是怎样生成的?它是关于道德主体自身德性以及外在道德规范如何形成的理论。是学术界一直讨论和研究的话题。但至今为止几乎没有论著对此作专门论述,有相关讨论也只是散见于各种作品之中。本文主要就道德主体自身德性形成理论的研究作综述。

一、道德生成的决定因素

古人探讨过人性孰善孰恶的问题,善恶本身就属于道德的研究范围。所以对道德生成的研究,可追溯到对“人性”的争论上。中国历史上有“人性本善”说。从道德角度上,学术界把这一观点称为内求论。它主要以儒家为代表,如孔子、孟子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善良的,道德的形成主要依靠人的内心修养,人们只要保持赤子之心,就能修成善良之心,即存心养性。在西方,与“内求论”相类似的有遗传决定论、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等,他们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代表人物有:霍尔、弗洛伊德、马斯洛等。

另一个观点是“外铄论”,即强调外部环境和后天学习教化形成道德。主要代表是墨家。荀子作为“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也是外烁论的主要代表。在西方,与“外烁论”相类似的有“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等,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哲学家洛克以及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等,他们认为人的心灵犹如白板,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道德的形成也主要靠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控制、矫正。

二、道德生成的影响因素

王海明教授详细分析了道德与经济、政治、科学教育的关系。从而提示出经济、政治、科学教育对道德的影响。学术界也有大量作品分析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对道德生成的影响。

韦勇的《韦伯经济伦理的道德生成机制及启示》一文指出,韦伯认为只有拥有道德信仰,才能从内心深处唤醒人们的良知,在经济行为中,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同时指出经济基础、事业基础、心理基础、信仰基础四个统一,促使人们愿意遵守道德。

包德敏,何晓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道德生成浅析》分析了市场经济对青年道德生成的影响。指出:青年道德在大事件中得到体现和弘扬;在反思中得以提高和升华;经济发展是道德素质发展的基础;文化育人是道德素质提升的关键和支撑。

暴占光的《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理性判断与生成策略》一文,分析了网络对道德生成的影响。要求:加强主流价值引领,培养学生道德评价和道德认知能力;实施校园文化推动,提高学生道德自律和道德意志水平;推进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增强学生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意识;树立先进典型示范,优化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方乐莺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制研究》指出: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理解是道德理解的基础;基于信息的接受是道德认同的过程;信息再次传播是道德实践的社会表现方式;社会责任意识生成是道德生成的最终价值。

白元凤的《关于道德环境与道德主体性生成之关系的思考》一文指出,道德主体性的产生和不断提升是道德环境的必然要求。道德环境是道德主体性生成的认知基础。

西南大学宋义强的硕士学位论文《道德人格生成论》提出,道德人格的真正形成是对人内在心性的提升,是人性与社会的有机协调和统一,是个体幸福和社会良序的和谐。同时,德育的方法也不应该只满足于政治化、权威化的强化灌输方式,应走向人的内心和情感。

彭根来,靳红的《论未成年人道德生成和发展的几个要求》指出,未成年人道德的生成和发展有人性化、规范化、阶段性、主体性等四个方面的规律和要求,所以,人性化发展要求承认其个性与差异性;规范性发展要求确认其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阶段性发展要求确认其道德发展的相对性;主体性发展要求确认其道德发展的主动权。从中可以看出,道德的生成受道德自身特点及道德生成规律的影响。

三、道德生成的路径

孟子从“人性本善”为起点,提出了人内心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善端”,如果人们不断地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善端,并在实践中不断躬行就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彼得斯提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规则遵从阶段;自律实现阶段。

皮亚杰作为伟大的认知发展心理学家,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著名道德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三种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分别为: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方乐莺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制研究》指出:个体道德的形成是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到社会公共意义上的伦理范式即公德。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道德意识,最终形成道德实践的过程。

刘丽惠的《中国传统道德的生成路径及其启示》分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生成路径: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寻求道德的自然基础;按人的自然性不断推演出道德原则;最终又归于自然的境界中,达到一种永无止境的升华。

西南大学宋义强的硕士学位论文《道德人格生成论》提出了道德人格形成的过程与机制,第一阶段:产生道德需要――产生内在驱动力;第二阶段:形成道德认知――外在价值刺激与内在思维相互作用;第三阶段:主体道德认同――个体接受外在价值刺激;第四阶段:社会道德内化――道德自我同一性建构;第五阶段:个体道德外化――形成完整道德人格。

四、道德生成的方式、方法或生成途径

学术界普遍认为,道德的生成离不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大致分为三种模式:说教模式、生活体验模式、说教与体验相结合的模式。说教模式是一种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用外部的力量灌输给受教育者,强迫受教育者接受。生活体验模式,主张由受教育者自主判断和选择自己所能理解与可接受的体认、感悟与化通,从而表现出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高度尊重。

王海明教授在品德的培养方法上,提到了言教、奖惩、身教、榜样、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等八种。

刘丽惠的《中国传统道德的生成路径及其启示》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基础和最终目标;“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是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思维方法;“修身为本”、“知行相须”是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途径。“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后觉效先觉”、“反省”自律是中国传统道德中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同时提出当前道德建设应:重视社会道德建设的现实性、实践性;逻辑推演;榜样的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朱慧玲的硕士学位论文《孟子道德生成论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在进行道德教育方面提出:道德认知和实践相结合,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贯彻全面性和层次性教育。

程建坤的《道德生成模式:训练,教育,交往》提出,训练: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固着道德信念;交往:实践道德规范;“训练―教育―交往”模式,汲取了以实践为核心的生活体验模式的积极因素,同时又涵盖了以“道德知识传授,道德判断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说教模式的合理成分。

程肇基的《体验学习:青少年道德生成的基石》:“人的道德成长是在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而道德问题的解决又是在情境冲突下知、情、意、行的体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品德作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体验学习建构生成的。因此必须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道德。

王志义的《孔子的教育与人的道德生成思想》一文分析了孔子思想中的六种善德:仁、知、信、直、勇、刚;六种恶德:愚、荡、贱、绞、乱、狂。文中指出孔子善德生成方式是好学,孔子恶德生成方式是不好学。所以他认为道德的生成途径主要是“好学”。

阳德华的《生活路径:促进青少年真性道德生成的适切之举――从知、情、意、行的角度》一文认识到了生活路径的重要性。得出:生活现实为青少年检验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知能力提供了原生态环境;生活路径是青少年体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的最佳途径。

另外:刘惊铎的《道德体验论》一书,重点研究了道德生成的重要途径:体验。王健敏的《道德学习论》一书分析了学习在道德生成中的作用。霍翠芳的《论道德在实践中生成的教育意蕴》一文指出,道德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实践。刘万路,乔红丽,祝娟,杜刚的《道德在对话中生成》一文分析了“对话”在道德生成中的作用。西南大学宋义强的硕士学位论文《道德人格生成论》提出,德育的方法也不应该只满足于政治化、权威化的强化灌输方式,应走向人的内心和情感。

河北师范大学李海的学位论文《学校道德自律教育研究》从另一个侧重分析了道德生成的途径:自律。指出,道德自律教育的内容:社会道德规范教育;道德责任感与耻感的培养;自我辨析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自我监督与控制能力的培养;自我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道德自律教育的方法:价值辨析法;情境感受法;践履法;慎独法;对话法。道德自律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树立现代德育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道德自律的表率。

五、现有研究的意义与不足之处

综观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对道德的生成问题认识比较清楚,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但不可否认,在道德生成论的研究中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表现在:(一)在某些问题研究上还不够深入、全面、系统。(二)关于道德生成论问题虽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在一些作品中也有所触及,但至今仍然没有专门的论著。(三)研究的角度上,大多是从心理学或社会学、教育学角度进行研究,而道德作为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更多的应该从伦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四)研究的对象上,主要针对儿童、青少年等未成年人,很少有学者研究成年人的道德生成问题。(五)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道德生成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基本上没有关于职业道德生成问题的研究。

总之,道德生成论问题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有待更多学者的充分重视,有待更深入、具体的研究,有待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领域的不断创新,我们期待更多研究成果问世。

参考文献:

[1]毛伟.当代大学生道德生成研究[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2012.

[2]宋义强.道德人格生成论[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胡承槐.论道德的生成及对当前道德精神困惑现象的透视[J].教学与研究,2005(10).

自主德育论文篇(3)

关键词:网络;德育场;主体;在场;自组织;道德;自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146-05

网络传播系统的迅猛发展,影响着现实世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冲击着人们现有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样式。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同样受到网络传播系统的影响,其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方式等,已经和正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通过建构高校网络德育场,可以有效地应对网络时代高校网络德育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掌握高校德育教育和网络德育的主动权。

一、网络德育场的建构

德育是维持人类社会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科技巨人爱因斯坦给了德育或伦理这样的地位:“没有‘伦理教育’,人类就不会得救。”网络德育作为德育认知和实践的重要发生地,在大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此,“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高校德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通过全面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建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一机互动的网络德育场,可以在吸引学生参与的状态下,提高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于网络德育场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学校德育网站、德育在线课堂、校园论坛、教师博客、学校或者班级的QQ群都带有一定的虚拟性,可以把它们称为‘虚拟德育场”,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可以对网络德育场作出如下界定:网络德育场是指由德育内容、德育网络载体和现实载体、德育主体(包括受教者和施教者)等要素和德育互动过程、德育结果所组成的德育境况。它按照信息匹配一技术和现实的制度规范一主体在场一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与重建的合逻辑进展顺序而建构,由网络信息平台和现实德育支撑平台所组成。

(一)构建匹配网络德育场的信息平台。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信息是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客观的信息能够消除主体认识客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帮助主体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正确把握和认识客体,网络传播系统作为一个海量的、开放的、无中心的和多元的复杂信息巨系统,能够满足人们认识的需要。但是,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组织特点,使得真与假、善与恶混杂的信息同时动态地存在于网络传播系统,从而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或正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就伦敦近期发生的骚乱来看,部分骚乱者利用网络抢劫、对警察使用暴力和展示“抢劫品”的失真、失善的信息,这些信息对骚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有大量爱好和平的普通网民在网络上传播正面信息,包括通过网络呼吁停止暴行、组织网民清理街道等真与善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平息骚乱和社区正常生活秩序的恢复上,都起到积极作用。网络信息的这种“双刃剑”的辩证特征,不仅对社会有着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也对高校德育产生着同样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文化接收、接受和使用的前沿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其中,学生网民占比最高,其所占的比例达29.9%。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网民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个体意识、政治态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然而,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她既定的方向和目的:其方向是“要有明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宗旨相一致”;其目的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这决定了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为达致其方向和目的的网络德育场,同时构建能够吸引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并且和网络德育场相匹配的信息平台。

网络德育场信息平台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分析大学生网络需要的基础上,这是因为,网络德育场信息平台一旦构建完毕并成为网络传播系统的一部分,自组织将是其运行的主要规则,它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此在”的关系,是一种通过人一机、人一网互动而进行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如果网络德育场的信息平台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那么,网络德育场由于不能与外界发生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而失去生命力,甚至由于长期没有人访问而自行崩溃(即关闭)。通过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网络应用问卷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受众最广的前六大网络应用分别是信息搜索,网络学习,即时通信以进行人际交往、网络娱乐,网络时事,博客和个人空间,网络在线购物。通过调研分析和实践的验证,下述德育版块设置所容纳的信息既能够实现大学生德育目的,又能够满足大学生学习、网络交际和娱乐的需要。版块一:法规公序(包括法律法规、社会道德、网络规范和文明等方面的信息)。版块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版块三:道德楷模(内含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双百”人物和中国网事感动人物等方面的新闻或视频)。版块四:学生楷模(本校学生的先进事迹)。版块五:学生德育成果(包括课件、图片、德育心得和论文、DV等)。版块六:BBS驿站(包括天下事、校内事、师生论坛等)。版块七:家校空间(家校互动、家长建议和留言等)。版块八:娱乐在线(内含德育音乐、红等方面内容)。然而,要填充并不断更新网络德育场的信息内容,以提升网络德育场的吸引力和德育效果,还需要来自现实德育支撑平台的支持。

(二)网络德育场的现实德育支撑平台。纯粹的网络世界是一种理想化的构想——就好像我们想让一辆汽车在没有摩擦力的状态下行驶一样,网络世界只有以一个更大的现实世界为根据,才得以可能。从认识论的立场来看,“实在确实让我们感受到这样一类实体,它的一只脚站在真实世界中,另一只脚处于抽象数学的对象世界中。”这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了,只有在由真实世界和抽象的对象世界所组成的系统中,实在才得以可能和存在。故此,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仅仅以目的视角思考网络德育教育,或者仅仅从技术的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对现实世界及其支撑体系视而不见,那么,网络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以一种纯粹的理想性而收场!就网络德育和现实德育平台的内在关系而言,现实德育平台是网络德育的现实根据,网络德育则是现实德育平台的分形和功能的延伸。

明确了现实德育平台之于网络德育的重要性之后,还面临着现实德育支撑平台怎样才能具体化的问题。通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本着系统性、层次性和高效性的原则,可以建立和逐渐优化适应网络德育场需要的现实德育支撑平台。

1.在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下构建现实德育支撑平台。现实德育平台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德育系统,而网络德育的技术性特征进一步强化了现实德育平台的复杂性。根据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现实德育支撑平台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或层级组成,每个子系统或层级都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任务,都必须为构建充满生命力的网络德育场而努力。第一个子系统或层级由学生工作处——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德育信息专干构成。与传统的高校学生干部体系相比,现实德育第一个子系统多了学生德育信息专干这个岗位,在网络德育场中,该岗位的设置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校学生的先进事迹和学生德育成果等方面的信息都将依赖德育信息专干及时地提交给网络德育平台,从而使得网络德育场的信息能够不断地进行更换。第二个子系统或层级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组成。该子系统成员的加入能够保障网络德育场德育的方向性和目的,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引导BBS论坛的舆论方向,减轻大学生激情和感性的言论所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在线版块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入到这个支撑平台,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件的制作、试题的设计、视频的选择等诸多方面,都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第三个层级是学生带薪实习岗位。该岗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网络德育平台的技术工作和舆论引导,实习学生由隶属于学生工作处的思想政治教育科负责招聘和管理,主要是从大三(专科)或者大四(本科)学生中,选拔思想政治素质优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熟练的学生。就思想政治素质做出要求,是为了让实习学生具备正确引导讨论区的舆论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能够通过适时、适度的发贴,引导网络讨论的方向,同时,以版主的身份,删除讨论区的不良信息等等;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做出要求,是为了能够做好网络德育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2.以制度建设保障网络德育场信息更换的高效性。网络德育场作为网络传播系统的一种类型,其运行遵循着自组织的原则,它与外界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应当反映事物的全面信息,而不是片面的、消极的、个别的信息,只有这样,网络德育场所获得的信息才能促进其发展,并且保持其生命力;否则,开放的网络德育场最终会成为孤立系统而失去生命力。因此,网络德育场信息更换的高效性是其生存的前提,也是其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通过采取以下的措施,可以保障网络德育场信息更换的高效性。首先,由思想政治教育科具体负责网络德育场的管理和维护,通过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从整体上保障网络德育场信息更换的高效性以及所采用信息的方向性、科学性。其次,建立网络德育场信息更换制度,明确各版块及分区信息的审核主体、更换频率、更换标准和要求等。第三,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回复和解答学生问题的制度,就即时回复和解答、延迟回复和解答的时间及要求做出详细的规定,以保持网络德育场的学习功能和吸引力。选择匹配的信息,通过技术和现实的制度保障来提高网络德育场的吸引力,为学生主体在场打下坚实基础,一旦学生主体以“此在”的境况参与到网络德育场中,则网络德育场会涌现出新的功能,使学生主体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二、构建学生主体在场境况下的网络德育场

学生主体在场是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德育效果的唯一途径,对于主体、客体和认识之间的关系,皮亚杰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缺失任何一个要素,认识都不可能发生。然而,现实的高校网络德育由于受到诸多限制而存在着不足,犹如张久海所言:“目前部分高校的网络德育由于师生的不在场,而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仪式化’现象,教育者消极引导,受教育者消极应对,在双主体的消极配合下,双方达成一种表面热闹,却无实质进展的秘而不宣的默契,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文字与声音上,把基于价值观、理性判断架构之上的教育活动转变成一场文字与声音的游戏”。因此,调动学生参与网络德育的积极性,造就学生德育主体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而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应当是高校网络德育场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对主体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图式理论和信息论的视阈内,主体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基本上遵循着以下五个顺序发生的过程:第一步,新的道德和思想政治信息的呈现;第二步,学生主体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有选择地接收这些信息;第三步,新的道德和思想政治的信息进入主体自身的原有的道德认知图式;第四步,原有的道德认知图式发生重建与改组,形成新的道德认知图式;第五步,通过在实践中的运用和不断的强化,道德认知图式转化为个体新的道德品质。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仪式化”,构建学生主体在场的境况,网络德育场就必须提供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信息,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将这些信息镶嵌到自己的道德认知图式中。通过以下的措施可以构建学生主体在场境况下的网络德育场。

(一)发挥他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引领作用。如果一个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不依靠外部指令而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相反,通过外部指令所形成的组织,就是他组织。“自组织和他组织的重要区别,在于他组织必须有一个组织者,组织者控制、管理系统使其按照预定的计划、方案变化。而自组织系统从外部找不到系统的组织者。”高校德育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原则,决定了必须在网络德育场建立他组织的系统,以此牵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其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然而,网络传播系统的自组织属性,对他组织提出了挑战,毕竟,他组织的原则带有强制的色彩。通过提供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化解他组织下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保障网络德育场的正常运行及其功能的发挥。具体措施如下:

1.网络德育场中的他组织子系统必须加载学习的功能。在网络德育场的版块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道德楷模、法规公序等子系统或版块,就具有学习功能,为了让学生主体以此在的境况实现他组织子系统的预期学习目标,可以采用下列措施和技术手段。首先,充分发挥用以介绍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事迹的视频所具有的道德引领作用。在任务进行初期,许多学生可能对这些信息比较陌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统一布置下,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内实践课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所任教班级的学生一同观看德育视频。任务启动后,其他观看德育视频的任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进行灵活安排,同时,系统根据学生以自己的学号进行注册的号码而自动记录观看德育视频的时间,以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如果是多人同时观看,则通过申请和审核后,由学生德育专干报送,并且录人系统。就实际效果而言,许多师生通过观看德育视频而深受感动和启发,这是一种对共同的善和爱的感动,由此,德育视频就充分发挥了它的道德引领作用。其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2次作业和期中考试加载或安排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平台上,由学生在德育平成这些任务,通过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

2.加载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信息。基于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原则,网络德育场可设置反映本校学生先进事迹的学生楷模版块和展示学生课件、图片、德育心得及论文、DV等成果的学生德育成果版块。这是一种榜样教育法,该方法主张:“榜样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实。榜样必须是真正过硬的,不是虚假的。在学习榜样时,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人实际进行学习。”这2个版块的设置基于这样的考虑:网络德育场既要有反映大善和大爱的感动中国人物和“双百”人物事迹版块,也要有反映学生先进事迹和学生楷模版块,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建设的阶段性和努力的方向。同时,通过身边学生的先进事迹,给了学生主体继续前进的激励。我们不要小看这种激励,因为小的激励极有可能导致网络德育场出现大的涨落,它既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主体以此在的境况参与到网络德育场中,又有可能促使更多的学生楷模出现,这就是网络德育场的涌现性。当然,通过自组织而达至学生主体的道德自觉,也是网络德育场系统的涌现性。

(二)以自组织促进学生主体的道德自觉。以自组织系统帮助学生主体形成知行合一的道德自觉品质,是网络德育场的基本功能之一,这是一种效用自组织,“其主要表现是网络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在信息传递、观念传播、舆论传播等方面的互相影响和作用。”在网络德育场中,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感悟和实践以及学生网民之间的道德探讨和辩论,而实现网络德育场的效用。

1.自组织下学生个体的道德感悟和实践。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包含着正确信息、错误信息、正确一错误一虚假信息混杂的信息系统,大学生处于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外界信息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德育场提供的包括网络德育资源、现实支撑平台和制度保障在内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资源,为大学生的道德感悟、道德成长、道德实践和道德自觉提供了坚实的场的保障。通过观看网络德育场中介绍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和“双百”人物的视频,通过围观校园BBS论坛中的言论和意见,对比同类社会网站论坛中的言论和意见,大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能力和批判能力,从而在不断的抉择和感悟中,认同并接受道德楷模和模范人物的道德行为。一旦有了这样的认同和接受,学生主体就会将所认同的德育认知镶嵌到自己的道德认知图式中,通过多次的感悟和思考,形成新的更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认知图式,从而实现主体感官上的超越。网络德育场中身边的学生楷模,加之学生自身求善的愿望,都将会推动学生主体将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在现实世界的实践中践履道德认知,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融合,如果这种感悟和实践能够消除道德上的不确定性,达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乃至实现道德自觉,那么,这种统一就实现了思维上的超越,即从思维到实践的飞跃。当然,仅仅依靠学生个体的道德感悟和实践,尚不足以达到道德自觉,不同主体之间的道德探讨、辩论是主体养成道德自觉的必要途径。

2.自组织下学生网民之间的道德探讨和辩论。自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和无中心性,决定了网络德育场的自组织子系统中学生网民之间道德探讨和辩论的开放性,在实际的道德探讨和辩论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两种形式:理性的、全面的道德探讨和辩论以及感性的、情绪化的、片面的道德探讨和辩论。就校园BBS和QQ群的讨论、跟帖、盖楼而言,理想的道德探讨和辩论是在理性的状态下进行的,通过诸多在场学生主体之间有关道德或其他议题的探讨和辩论,就特定议题会形成比较一致的能够反映客体本来面貌或确定性的观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系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同时,大学生个体所在的交互性确认结构中的成员都是与其身份、年龄相似的个体,往往会导致其道德参照体不明和道德参照方向模糊。因此,讨论过程中有时会存在着理性的、感性的和片面的道德探讨和辩论并存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场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德育工作者要适时跟帖导入正确的信息,通过自组织系统的正价值唤醒并引导大学生进行再辩论和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道德认知能力和批判能力。

自主德育论文篇(4)

【关键词】论语;幼专;德育;途径;实效

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德育方法,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仍具有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当下幼专生传统道德缺失现象凸显,以《论语》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探索其在当代幼专生德育中的运用途径与实效,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德育文化,切实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升幼专生思想道德素质,使《论语》中的德育思想精华为当代教育服务。

一、《论语》中蕴涵的德育思想与启示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门人及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儒家经典。道德教育是《论语》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以培育“君子”理想人格为德育目标;以具备内在的“仁”的道德境界,遵循外在的“礼”的道德规范,形成“忠孝悌”的道德意识,具有“信义智勇”的道德情操为德育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知识,树立学生的道德信念,磨砺学生的道德意志,践行学生的道德行动为德育实践;并总结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以身示范等德育方法。

《论语》中的德育思想和方法对当代幼专生道德教育具有启示意义。“君子”人格能够提升幼专生的道德品行,“仁者爱人”能够培养幼专生的博爱精神,“明礼守信”能够帮助幼专生树立诚信文明的道德形象,“以义取利”能够引导幼专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忠孝悌”能够指导幼专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能够促进幼专生自主有效的学习,“以身示范”能够引领幼专生健康成长,“环境育人”能够推进校园德育环境建设等,使当代幼专生德育工作在吸收传统道德教育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和深化。

二、运用《论语》加强幼专生道德教育的途径

1、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构建“《论语》解读”必修课、“《论语》与德育”选修课、《论语》系列专题讲座特色课等校本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主阵地作用。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要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学思结合,举一反三”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同时,成立《论语》研究社团,将课堂研读与课外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相结合,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和文化视野,逐渐达到对《论语》“知之、好之、乐之”的认知境界,实现与圣人对话,与经典同行。

2、诵读工程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把《论语》经典诵读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提高幼专生道德情操、促进文明行为养成的德育工程。学校制定诵读规划,明确各学年诵读内容及目标,并根据学生掌握《论语》的程度和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开展评价和奖励活动。同时,将《论语》诵读工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硬件环境方面,利用古朴典雅的《论语》文化长廊建筑、《论语》章句石刻雕塑等形式,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在软件环境方面,重视将《论语》中的精华思想渗透于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活动和学生成长之中。利用文艺演出、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体艺术活动,读书工程、文学社团、书画展览、演讲辩论征文比赛、校刊校报、板壁报、校园博客论坛等文化活动,爱国教育、成才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使《论语》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自我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要引导学生“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自觉增进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制定《幼专生守则》和《幼专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道德制度建设,重视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努力实现学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道德养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因此,应当以社会大课堂为载体,将其道德行为养成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参与公益性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通过参加实习实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参观烈士陵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通过顶岗实习和农村支教,激发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紧迫感。让时代的主流道德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灵,努力实现幼专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三、《论语》经典教育的德育实效

1、提升学生道德水准

调查结果表明,运用《论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幼专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主要表现在:人生观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显著增强,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政治观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已成为幼专生的主流思想,申请入党的人数日益增多。理想观上,努力实现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成为幼专生基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上,思想道德意识增强,并体现出公平竞争、自立自强、诚信敬业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习观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进行学涯规划。生活观上,由单纯追求物质享受向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转变,上网与购物消费明显减少。

2、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朱永新教授说:“在一定意义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通过《论语》经典教育,对塑造学生之人格,润养学生之人生,陶冶学生之性情,提升学生之学养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整体获得提升,一是“知”的丰富,即积累了一定的古代经典文化底蕴;二是“情”的升华,即增强了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三是“意”的坚定,即将《论语》中的思想精髓内化成自己的具有时代道德精神的理想信念与行为准则;四是“行”的统一,即把价值认同实践体现到日常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之中,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将《论语》经典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能够有效推进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与社区文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为幼专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在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文明风气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灵魂,增强修养、完善人格,遵规守纪、规范言行,从而实现创建高雅校园,塑造博雅教师,培育文雅学生,争做儒雅公民的德育目标。

自主德育论文篇(5)

2000年,作为未来的象征,它影响着人们的心态,激发着人们对它积极的思考、谋划,引发起人们对它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对我们国家来说,从现在到2010年,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远景目标;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我们制定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德育的发展,思考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问题,认识它的意义,谋划它当前的改革,设想它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的准备

迎接未来世纪要做什么样的准备?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迎接未来不抓科技不行,抓科技不抓教育不行。抓好教育,要抓好科技教育,又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保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邓小平早已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回顾历史与现实,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邓小平这一论断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义。以往的国际竞争,主要是战争形式,强国以炮舰手段,掠夺弱国。未来世界范围内,仍有竞争,但主要是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市场就是“战场”,商品就是“武器”。要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要提高人的素质,生产出精良的“武器”。为此就要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必须要依靠教育,依靠道德教育、依靠科技教育。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改革上。”[1]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作出论断:谁掌握了21世纪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准备,就是抓好教育,包括科学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对科技和教育(包括德育)作用要重新估计,不能静止地、停留在当前的视野内去认识,而应以发展的眼光,从未来的视角去认识。我们既要看到当前条件下科技和教育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更要看清它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与日俱增的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当前,更要看到21世纪。21世纪,一个“全新文明”即知识社会的文明,或信息时代的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将或迟或早地展现在各国人民面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第二次浪潮体力型经济”将过渡到“第三次浪潮智力型经济”、“超级符号性经济”。“知识的作用、意义和本质发生根本变化”。知识(广义知识包括数据、信息、意象符号、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成为“经济的主要资源”,最重要的财富形式不再是“物”而是知识,高科技工业中机器和产品,其作用的有效性“以月或星期来计算”,“速度经济”将取代“规模经济”。知识信息的发展和分配,将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活动和权力活动。[2]“知识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每十亿分之一秒的推移而增加”。[3]与此相关的,教育的价值日益重要。美国学者刘易斯在论到21世纪教育时指出:工业时代的推动力是能量(石油、煤、原子能),信息时代的推动力是信息;教育在工业时代是陪衬,在信息时代是基础。[4]但我们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科学技术教育,还应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连托夫勒也认为,广义的知识包括“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金钱万能”,将被“知识就是力量”所代替,轻视知识作用,对财富的“物质至上主义”,“除了职业教育外,其他教育都是浪费”,“文科和生意成功毫不相干”等观点都是错误的[5]。21世纪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知识、智力方面,也表现在理想、道德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化”,尤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只重科学知识教育,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只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等,都是错误的。

重视德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提出了“学会关心”,会议总报告的题目就是《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面临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带来的种种全球性问题,会议认为:教育的使命是要培养未来一代又一代新人,使他们关心这些全球性问题,具有面对这些问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使他们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也“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从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到强调为公众利益学习”,因此决不能误以为到21世纪,只要科技教育,德育就不那么重要了;也不要误以为只有我们才重视德育。各国人民都“需要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教育哲学。这包括一个新知识观和学习观,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一个对待21世纪教育的地位和新的政治和经济道路”。[6]

二、当前的德育改革与德育现代化

社会是个系统整体,社会现代化是整体中各要素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包括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当然也包括德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要保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又是推动整个现代化的力量。德育的现代化,要求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与德育改革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德育要现代化必须改革德育,改革就是按德育现代化的方向、要求去改革,改革就是为了德育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德育(包括德育学科)发展也开始了新的历程。现在的德育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德育了,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由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诸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社会环境中的德育。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经济体制的转变、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决不能误以为可以淡化德育,恰恰相反,这一切赋予了德育以崭新的意义,并向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必然要求德育思想的转变,必定引起德育地位、德育功能、德育价值的变化,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课程、德育方法和形式,以至整个德育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也是现代经济、现代科技发展对德育论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而现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也为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基础。努力实现德育现代化,加紧德育理论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德育工作者的历史性任务。

从德育实践和德育理论自身发展说,也要求德育作进一步改革,并为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现实基础。现有的德育,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很多,但未收到预想的效果。这里的原因很复杂,需要联系整体社会大系统及系统的各个要素加以分析,才可能有较清楚的认识。但就德育自身说,其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在总体上说,现有德育模式不适应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这是根本性的矛盾。具体说,我认为原因表现在多方面,如:(1)德育观念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德育目标要求、德育内容等方面的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能适应当代青少年发展的要求。(2)德育实践没有以德育理论为指导,违反德育规律的现象到处可见。这里说的是“没有以德育理论”来指导,而不是说“没有德育理论”。平日经常有一种议论,说“德育理论脱离实际”或“德育理论滞后不能指导德育实践。”这类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是对已有理论没有运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3)德育理论和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不高,因而不能适应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前面提到的一系列课题,还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例如,适应时展要求的道德准则、市场伦理规范究竟有哪些?这类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现代化发展对一般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如何转化为对青少年学生德育要求,如何使这些要求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实现等等,这些是需要社会学、伦理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论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而从德育科学研究的现状看,现在主要是各学科独自作战,而德育现代化发展则迫切要求我们联合攻关、综合研究。

以上是对德育和德育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作的一些分析,但并不否认我们在德育和德育研究中取得的成绩。我认为德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已为进一步德育改革和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现实的基础。从新中国诞生到60年代中期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10年,学校教育受到摧残,德育完全沦为“阶级斗争工具”。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学校德育走上正轨,德育理论研究逐步正常开展,德育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鲜经验,形成了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思想、理论,为德育学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是现代德育理论的源泉,应予高度重视。现对德育已有的成绩初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80年代初开始,高等师范院校在总结以往学校德育和高师教育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当时需要开设了“德育原理”课程。这对把“德育原理”作为独立学科建设说来是个重要开端,对推动德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1983年开始编写、1985年正式出版了建国后第一本《德育原理》教材[7],在八院校合作的“德育原理编写组”会议上,原教育部长董纯才提出编写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德育原理”。

(3)德育理论研究得到顺利的开展。“”以后,“六五”以来,中经“七五”、“八五”,德育研究项目一直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为国家教育科学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学校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计划。由于统一规划,使研究经费的投入有一定保证,研究力量得到有效的组织,陆续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德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很重要的思想理论。

(4)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布设了德育原理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生教学实践,培养了德育原理专业教学和科研人才,促进了德育研究和德育论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思想、理论、研究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作出一定贡献。

(5)编辑出版了一定数量的全国性、地方性的德育理论期刊和报纸,在传播德育理论、普及德育原理教育、交流德育信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也是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资料。

(6)建立了德育原理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全国性的德育学术团体有: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全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地方上的学术团体更多,至1995年,全国80%的省市成立有德育研究会。在研究机构方面,1991年中央教科所成立了“德育研究中心”,至1995年,全国1/3的省教科所先后建立了德育研究室。

(7)在全国大、中、小学分别开设了政治课、德育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

(8)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六五”、“七五”以及前较长时间的实验研究,研制出全国性的《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并分别于1993年、1995年正式公布实施。在“六五”、“七五”大纲研制期间,大大推动了有关学校的德育改革和德育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支德育研究队伍。“大纲”的研究和贯彻实施,为各级学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和社会德育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发展。多年来,广大实际工作者创造了一系列新鲜的德育经验。例如:创建各种类型的德育基地;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扩大德育队伍;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各种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德育环境课程;德育与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结合等等。

(10)德育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重视德育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与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研究结合,出了一批研究成果。重视德育史的研究,出版了中国德育思想史、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史等方面的著作。重视当代国外德育现状和德育理论研究,翻译编写出版了前苏联及西方国家一批德育著作和比较德育研究著作。由于开展了德育学和其它学术的交叉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科交叉研究态势,如德育心理研究、德育哲学研究、德育评价研究、德育与文化的研究、德育艺术研究、德育工艺学研究、德育社会学研究等,并且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

由于社会的发展,由于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德育思想的重大转变,在一系列德育理论问题上均有所开拓、有所突破、有所进展。例如关于德育本质和德育过程方面的研究,德育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在德育目标内容方面关于个性发展的研究,关于培养思想品德能力等问题的研究,在德育课程方面开始重视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关于建立德育网络和德育管理的研究,以及德育评价问题的研究等等,都有显著进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社会发展和德育自身发展都向我们表明:现在是需要,也有可能从“现代化”视角对其加以分析、研究了。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德育,当前应当对自己国家已有的经验、思想理论,作系统的调查、整理,对其进行哲学的思考,促使其进一步提升。对历史上的外国的德育,也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三、对“德育现代化”的理解

上文已提出,当前德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德育现代化,已有的德育思想、理论中有的就是现代化的德育思想、理论,要以“现代化”为参照来对已有的成果、经验作哲学思考等等。那么究竟怎样理解“德育现代化”的涵义呢?德育现代化是德育改革和德育发展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一种目标,同时也是德育改革发展的一种过程、一种实践活动。作为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实现,即是现代化运动结果,就是现代化了的德育即现代德育。

现代德育或德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这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现代化”。这是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德育是从历史上德育发展来的,是历史与时代的共存体,德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其发展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体。但现代德育不是对历史上德育简单的承袭,而是在现代社会基础上发展的,带有时代特质的。现代德育与历史上的德育因有共同的属性而相联系,又以其根本不同的特质而相区别,这种特质就是“现代性”。简单地说,现代德育是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德育。“现代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构,是现代人的社会属性和现代社会人的属性。“现代性”是对现代德育特质的高度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德育“现代性”的理解,有以下几点:德育的“现代性”集中表现在德育目标,德育本体功能和德育的内在价值方面,成为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性”作为德育的整体特质,还表现为现代德育所具有的其他许多特征,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民主性、世界性、革命性等方面;现代德育的这些属性是从总体上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德育特质,而不是仅指德育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方面的属性;所有这些属性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当前的德育中,随着德育现代化的发展,这些属性愈益显著;德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这些属性不断增长、发展,日益显著化的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又是运动的结果。作为运动过程说,现代性具有相对性,作为结果是达到一定规格标准的产物,具有绝对性。德育现代化是这种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现就现代德育各个属性,分别作简要说明。

全民性:德育对象不再限于学校学生,而扩展到每个社会成员,学习化社会每个人都接受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同时也相互教育。当前,作为社会成员,要接受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我们将逐步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目前已开始形成社区德育网络,全国形成大的德育网络。

发展性:德育由过去的限制性、规范性的德育转变为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发展性德育是以培养现代道德主体,促使主体德性发展为中心。发展包括发展思想品德心理,道德能力,“自我教育力”等;[8]在德育活动中,确立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在教育者组织引导下,双方共同参与;主体——发展性作为根本指导原则,贯串德育过程的始终和过程。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确立,不再是建立在对年长一代教育者的信任上,而是以理性的思考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哲学、现代伦理学、现代德育心理学、德育社会学等学科,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德育规律,促使德育实施的科学化。

民主性:每个社会公民都有接受教育、参与教育的基本权利、义务、责任。在现代德育过程中,不应是“道德权威”或“教育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在教育者组织、启发、引导下,教育者、受教育共同参与德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相互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

终身性:社会每个成员不仅仅是儿童、少年、青年时期接受教育,而是终身地受教育;随社会生活发展,每个人都要具有“自我教育力”,都要自主地学习,自我教育。

世界性:德育的现代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结构,也表现为德育是民族文化产物、具有民族精神,同时,现代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面向世界。既把优秀的民族的德育文化汇入世界现代化大潮,同时又在世界性现代化中得到更新和再生。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革命性:现代社会中,德育不是保守的因素,现代社会的革命性,决定了现代德育的不断变革,德育的变革又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上述各属性都是德育“现代性”表现,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前的德育改革,总的说,就是要向“现代性”的方向改,这也就是向德育现代化迈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德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同时又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因此,我们的德育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德育现代化。

四、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

为了说明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先回顾一下该学科发展的状况。

近十几年来出版的德育论学科教材和编著,名称多为《德育原理》、《德育学》、《德育论》之类,或称《德育学教程》、《德育论教程》等。其内容大多是德育的应用性理论和方法,有少量的内容是关于德育哲学的。新中国成立前,1944年国内学者姜琦著《德育原理》,主要论述道德体系,道德实行的程度,道德的目的等。1948年吴俊升著《德育原理》,主要内容是德育的意义、构成、与智、体关系;品格的意义、结构、分类、价值与改变理论;道德论,包括道德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德育实施的方法、途径、学校教育的组织。1976年台湾龚宝善编著《德育原理》分两篇:上篇“学理之探讨”,从儒家三纲八目出发论述道德涵义,德育与哲学的关系,德育任务,实施途径等;下篇“德行的实践”,主要论述内修与善群,以求合乎“八目”。80年代中期台湾学者欧阳教出版了《德育原理》一书,该书对德育作了多学科的分析以建立德育原理的学术基础,试图将理论分析应用与实际评价兼顾,以建立适切可行的德育原理。由上述可见书名为《德育原理》的颇多,但人们对其内涵理解并不一致。建国后“德育原理”内容的主要部分是德育的应用理论和方法,对伦理、哲学虽涉及,但份量很少。新中国成立前以及70年代后台湾学者的德育原理编著,伦理或道德哲学的内容多,这与开设“德育原理”课程目的有关系。“大学教育系开设德育原理的目的有二,一是学生本身对道德的知与行的修习涵泳;二是学生日后有关德育课程或活动的教学与指导的专业训练”[9],70年代前较偏向于前者,1970年后,偏向于第二种目的。

德育原理作为一门学科是怎样形成的,有三种看法:(1)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2)从伦理原理、教育原理交集组合出来的;(3)是多种学科如教育学、品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分化与综合的产物。笔者认为从现象看是从教育学“分解”或“细化”的结果。但若从深层的原因看,即从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看,则是当代学科发生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对认识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既然是多种学科分化综合的结果,在研究方法上,就不能单纯用演绎方法,即将教育学原理演绎为德育原理。演绎的方法与把德育论视为从教育学分化出来的观点相关。德育既是多种学科交叉整合而产生,因此宜用多学科整合方法加以研究;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用归纳方法对德育实践中的经验、事实进行理性思考,由经验升到理论。

当前为了建设好德育论学科,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要区分伦理与德育,从而区分道德哲学与德育哲学,区分伦理学对象和德育学对象。伦理原理、道德哲学应是伦理学对象或道德哲学的对象;德育学的对象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第二,就德育学科内容说,缺乏结构性的状况要改变,从现在的内容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从发展看可能形成三个分支学科。三个层次或三个分支学科是:

德育哲学:是高层次的德育原理或“德育解析原理”,研究德育本质,社会、德育、人三者关系,德育的目的论、功能论、价值论(这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德育本质);德育过程论,这是从动态方面在总体上研究德育的一个层面,包括过程的要素;德育论学科性质与方法论研究;德育学范畴研究;德育论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的研究等。

德育原理:相对于德育哲学说,这是“德育应用原理”。主要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课程、德育原理与方法论,德育体制。应用原理是对德育哲学理论选择、分解、综合的结果,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的结果,是在理性综合中把握现实,是联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德育工艺,这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科学和工艺学的统一,在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原理基础上,对德育流程中各可操作因素进行分析、选择、组合、控制,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要重视对德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这并非否定应用研究的重要。有关“德育理论脱离实际”问题无形中成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思想障碍。对此,前文有所涉及,但要消除这种障碍,一要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有合理的期望,二要充分认识理论研究的作用、价值。所谓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合理的期望”,就是要根据德育哲学、德育原理、德育工艺三个层次理论的内容性质不同,在发挥三者对德育的指导作用方面,有合理的要求。德育工艺是研究德育操作体系的,对德育活动具有直接的具体操作指导功能,德育原理是实施德育的规范体系,是一种“思想上的规定”[10],对德育活动具有思想准则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是德育的形而上学,是超越感性的抽象理论,是“脱离”实际的根本性原理,具有理论上的或哲学层次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本身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指导功能,因此要求它如同德育工艺那样,直接具体地指导德育操作就是不合理的,如同要求德育工艺学作德育哲学层次指导一样,是不合理的。因此合理的期望,是依据不同层次的理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指导作用。

德育哲学既是“脱离”实际的,重视研究它有何意义呢?这里说的“脱离”是从科学的抽象意义上说的。一切科学来自实践,归根结底又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回归实践。但在人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脱离”实际。如恩格斯所说:数学“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11]列宁认为“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12]日常的观点认为这种抽象的理论脱离实际,没有价值,但如果我们经过理性的思考便能理解抽象理论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它不是直接、具体指导德育的实施、操作;但是它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全面地指导着整个德育,包括对德育的方向目标价值观、德育过程的组织等作理论指导。

以上是我对德育现代化几个问题的认识,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希望。既然现代教育是“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13]那么它的任务必然是开拓性的,也是艰巨的。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然要求教育,包括德育的现代化,也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包括德育工作者的现代化,这样才能为培养新人而承担起促进德育现代化的重任。我们只有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努力的工作,来迎接21世纪的到来。

注释:

[1]袁运开:《“科学技术社会辞典”序》,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陈峰译:《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19、20、31、44、74、38页。

[3][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刘炳章等译:《力量转移》,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493页。

[4][美]刘易斯著,施良方译:《21世纪的教育》,瞿葆奎主编:《国际教育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5]《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31、50页。

[6]以上引文均见“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王一兵译“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7]该教材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师院即现南京师大等校协作组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8]“自我教育力”不限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教育的愿望、需要、方法、习惯等——作者。

[9][台湾]欧阳教:《德育原理》,文景出版社,1986,第34页。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页。

自主德育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中文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尤其是在当今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的新时期,要求高校教育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转而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各学科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中文学科作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学生德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教师如何通过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策略。

一、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及中文教育的重要性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整体上道德素质水平较高,但是也不乏存在一些学生思想空虚、意识衰退,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命运产生种种困惑和疑虑,甚至是盲目相信封建迷信及其他消极思想。在种种不良思想道德的影响下,一些学生试图通过虚拟世界寻找精神解脱与刺激。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开始不愿与周围同学团结合作,不愿受道德纪律的约束,而是我行我素,严重缺乏集体荣誉感,轻易违法校规校纪,甚至是触犯法律。

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尤其是“文道合一”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高校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在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杰出人物的进步思想、高尚气节和崇高道德品德,以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此来不断优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及理想信念。

二、高校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教师有意渗透德育

中文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在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责任。实际上,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也包括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坚强意志等。但无论是哪方面的道德教育,对于学生个人道德成长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及中文课程自身优势,通过丰富的道德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去认知、探索和判断,通过教师这种有意的渗透让学生对德育产生一种更为直接的体验。比如“魏则西事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有关信息,将这种不道德的医疗问题及百度宣传问题与中文教育相衔接,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中文教育中的道德素质教育,指引学生在未来的成长与就业中能够以基本的道德素质为底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做职业生涯中的道德楷模。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德育渗透

高校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过程,对于启发学生自主求知、独立思考、如何做人等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想状态从原来教师要求下的强迫性学习,转化为一种出于主观意识的自主学习。对此,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每节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向学生进行提问,并主要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方向。这样,学生为了能够顺利应答教师的提问,必然会再课前通过阅读报纸、课外书籍或网络、电视新闻等获取一些相关信息,久而久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是鼓励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展开辩论,在辩论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是辩论中的正方,还是反方都能够形成对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正确认识,并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3.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中文学科是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德育教育可以在中文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无论是课文内容背景介绍、文章的区分讲解,还是在题目分析上,时刻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良好道德素质的巨大魅力。对此,笔者认为一是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对于名著的讲解,应从全局出发概述故事主线,让学生通过对故事的了解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渗透德育教学,二是对于近代作者文章的讲解,应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亲身经历,学生对于他们较为熟悉的这种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更能感同身受,并在作者的文章中寻找自身认同,进而影响其自身的品格及道德素质,端正自己的品德行为。此外,教师作为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形成的领路人,应以身作则,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处事方式及工作态度等,都应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起到引导作用。

4.将德育教学与各种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高校中文教学在德育渗透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实践活动来展开,如专家讲座、校团活动等。首先,从当前素质教育目标下的人才培养要求来看,更加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专业性,对人才的培养也更加注重结合相关行业发展现状,因此,学生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与同行业人才、精英进行交流,自然而然地就会达到德育的目的,正所谓近朱者赤。其次,高校中各种社团活动的火热开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适应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的特点,可适当鼓励学生成立中文专业相关社团,并定期组织社团活动,如朗诵、表演、演讲、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形成强烈的自信心,并在参与活动与交流中学会团结,形成良好的自身道德素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中文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阅读与写作能力,还要让学生树立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当前社会发展提供真正所需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鼓励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滕亚丽.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创新路径[J].语文建设,2015,32:95-96.

自主德育论文篇(7)

一、传统德育中的学生角色: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

在传统德育中,学生角色仅仅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对此,有许多学者都作了相关总结和批判。比如,万美容在《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德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或者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或者把学生看作是可以驯服训练的小动物,由此形成了“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僵化的德育模式。对于传统观念中的师生关系问题,有的学者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先生”,学生只是无知或少知的“后生”;教师天然高高在上,学生天生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教师是身居社会规范的“园丁”,学生是待修的“苗圃”。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性、价值倾向性、能动性、个性化的人,亦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通过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方历来十分注重人的自主性、个性化,并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上述的人格自律理论和人格完善理论中的各个学派的观点,都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传统德育中的学生角色仅仅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那么在新时期的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中,大学生的角色定位问题,亟需在对话理论和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矫正与转换。

二、新时期德育中的学生定位:由客体转化为参与体系的主体

我们可以在各种思想学说中搜索到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资源。如,人的主体性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道德是关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则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课程的“一体化”、“人本化”、“情感化”。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道德的形成同样如此,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使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

与此同时,在德育的实践中,我们同样会发现固有模式的诸多不足和缺憾。“从实践考察中我们发现,对话性德育模式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中的弊端而提出的。受传统方式的影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第二,强调灌输说教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离。对话性德育模式对‘对话’的关注,将有助于弥补传统教育中的缺失,它对于当前德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德育对话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二,德育对话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其三,德育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德育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过程,此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为了保障德育对话‘通畅’,应注意以下问题: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师生对话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总之,现有的德育导向已由关注德育内容转向德育对象——大学生。

如果说市场经济是“一切围着市场转”,那么,以对话为基础的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将以学生为圆点来画德育之圆,并且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把学生置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主体地位上。要知道,在关于大学生角色定位这一问题上,新旧观不会断然决裂。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真正实现,需要遵循对话理念,在无限扩充的时空中展开自由对话。正如朱延华所指出的那样,“新的范式相对于旧的范式,它的进步在于,一是把大学生与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高校德育的共同主体,强调的是‘我们’、‘共同体’,实现‘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型。二是德育的内容目标手段的选择更多的是通过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大学生与大学生等德育内部不同或相同主体间的‘对话’而实现。”更何况,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大学生与先进文化水融,密不可分。这表现为:

(一)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今天也日益被提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这是对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战略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这说明:我们党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以民族性格为核心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基础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辩证统一,也符合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更能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使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的定位更显重要。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栋梁,其与先进文化的密切关联和自身特有的优势,使得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大学生与先进文化关系密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表达了先进文化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时代承传,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国情,毋庸置疑地形成了具有独特性的民族风格,由儒释道凝结的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形塑着华夏儿女的习惯、风俗、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科学性表达了先进文化的理性精神和科学内涵。科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先进文化的科学性特征,就完全避免了感性的直观性和随意性,才能真正在历史和实践中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大众性则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的深邃内涵。当代大学生无论在文化背景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与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特征交织共存,关系密切。

首先,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文化背景。体现民族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他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作为民族文化接收者的当代大学生,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挥之不去的文化之根。这表现为有意识地继承和无意识的渗透二者的交织。有意识地继承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引起当代青年的主观意识活动而被其意识所掌握、接受,形成新的意识。这种影响是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达到的,其特点在于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无意识的渗透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一定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当代青年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作用。生活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当代青年,其思想意识无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的、不知不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影响的结果就使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之中无意识地遵循着一定的方式、习惯、行为模式,有的可以变为清晰的意识,更多的则不能。

其次,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民族文化的精华、科学文化的精神和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都不同程度地占据大脑的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必须将科学精神纳入先进文化的基本范畴,在适应全球化的形势下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凡是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能较好地结合并获得社会大众褒扬的时期或国家,就出现昌盛、繁荣,反之,则走向落后、衰败。因此,我们应将以辩证法和唯物观为核心的人文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将科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基础和先导,将两种精神结合起来,在完成理论创新的同时,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再次,先进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创新生发的基点。先进文化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的复合体,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大众性的品格。这就愈加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先进文化更具有时代的开创力。任何民族与时代的文化,都是实践的结果和历史的积淀,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文化要保持其先进性,必须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能够广泛吸纳和借鉴外来文化,吸收其养分,使其与国情相结合,在移植中生长。必须具备世界眼光,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时,能够运用中国胸怀审视它、融合它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呈现出一种“高级有序结构”的进化过程。同时,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特有品质,同世界上任何先进的科学体系一样,先进文化必须要进行观念、形态、体制下的创新,只有这样,开放性和包容性才会成为可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更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果,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备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惟有这样,先进文化才能具有真正的发展动力。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有可能担负起这样的重任,而且正在继续创造着未来时代的先进文化。

(二)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讲,大学生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特定优势

首先,从自身条件上讲,大学生拥有年龄上的优势。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0~24之间,这一年龄段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不仅精力充沛,建功立业的热情高涨,而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一生理和心理的特定优势,使大学生具备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又具备了创业报国的主观热情,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大学生的社会定位。其次,从质量上讲,大学生拥有受教育程度上的优势。投身高等学府,栖居学术殿堂,堪称是青年队伍中的佼佼者。在大学校园中,在耳濡目染间,每一个有志青年都会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最大利益,他们不仅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且会在读研攻硕的求学中,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到知识创新的活动中来,从而成为新知识的积极创造者。因为知识含金量高,大学生毋庸置疑地会拥有无人可比的科学精神。一方面他们爱科学,懂科学,钻研科学,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微观载体,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客观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具有较高的科研理论水平,这更有利于先进文化上升到理性高度加以认识。第三,从认识问题的能力上讲,大学生拥有思维敏捷的优势。表现为:思路开阔,敢于思考,而且善于思考。“敢于思考”,就会在理论的思考中,得出深入的思想硕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大学生敢于承担责任,不畏惧新潮新浪,不固守陈说旧窠,有志成为民族精神的践行模范。由此可见,大学生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与时俱进的品格,这种品格也将会在未来的先进文化的传播中,为先进文化注入新的内涵。第四,从具体的数量上讲,大学生拥有群体上的优势。宣传“三个代表”不能够只局限在“小众”的范围内,一定要推广出去,走进“大众”心灵,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质量上(高知识含量的先进个体)的保证,还要有数量上(高素质的人群)的保障。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身份的多样性,更易于多层面、多角度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发挥大学生的数量优势,以期群策群力,发掘集体力量,使得先进文化的传播工作更有力度和更有深度。

三、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彰显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策略

“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凸现人的主体性、价值性,强调个体的理性自觉,强调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该模式强调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差异原则、个体原则及开放原则。应该说,对话性德育模式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整体教育情境之中。但是,在对话性德育模式的践行中,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营造自由的交往情景;第二,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第三,培养学生质询意识;第四,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我认为,在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的大前提下,大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应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从学校、教师、学生几个方面多管齐下,为学生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之中,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和应用策略。具体如下:

(一)学校提供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学校提供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首先要改革高校德育工作在管理上的保守性。随着整个教育体系向着开放化方向的发展,这种保守的德育管理方式将很难适应新的形势。因为,大学生是开放的个体,其多样的特质要求高校推出适应他们个性和接受能力的德育政策和制度。正如万美容在《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所言,“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学生要参与到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构建中,源于固有思维的影响,不可能瞬间将“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若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的德育体系中,离不开来自学校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几所高校“学生应聘校长助理,用行动改善高校德育教育”,即是很好的尝试。具体而言,据《南方网讯》报道,学生助理这个行当因何而设?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道出原委:“我去学生食堂用餐,能认出我、并同我聊上几句的学生太少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需要一座桥梁。”校长想聘学生当助理!消息一出,引来二三百人报名,可谓“自荐短信一条条”。更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报名者既不是学生干部,也非学习尖子,但这些普通学子却同样思维活跃,怀有一颗参与校园管理的热心。正如构建主义理论所强调的那样,品德的学习不是道德知识的简单转移和传递,而是在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德行的过程,理应将道德规范同大学生学习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所以,高校可以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增补大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的制度和办法。尤其是那些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可以通过“班委会”、“学委会”、“学代会”、“学生团代会”、“学生党代会”、各种专题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予以征求意见,给大学生表达意愿和想法的机会,给广大学生提供可以表达思想和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机会,以强化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新内涵,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丰富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的实践,取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正如中共中央通过一系列文件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学校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列学生参与德育新体系的相关文件和办法,为大学生参与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因为,搞好高校的全员德育工作必须是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沟通,强调角色的互动性,真诚地邀请以往的被管理者参与管理,共同拟定管理决策、实施管理计划、构筑管理理念。由此提出了参与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主、客体双方参与的条件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教师提供满足大学生不同个体需求的授课方法和德育内容

在诸多的德育理论探讨中,很多学者都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列入德育的应有之义中。在主体性诉求中也不例外。如果从深刻理解主体德育模式角度来审视的话,那么主体德育模式应以师生互动为基础,应力求发挥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和目的性作用。主体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为目的。如果从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角度审视的话,教师主体代表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规范内化为学生主体的思想道德信念,并且又同时促进其外化为学生主体的品德言行,从而使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主体德育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和“三自”(自律、自立、自强)教育。他们都是从通过满足学生主体的个体德育需求出发,安排德育内容,采用相应的形式,从而实现其德育目标。

实际上,每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都应将德育工作作为一项艺术活动,积极掌握其间的规律,努力摒除呆板的、落后的、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用自己的激情和特有的生活感悟来带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和道德自律能力。用人本主义情怀来贴近学生的心灵,把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引向更加科学实际的“启发式”、“对话式”、“情境式”、“讨论式”的教学境界,从而推动对话理念在师生互动中的尽快实现。

(三)学生提供源于个人智慧和发展潜能的交流话语和主体意识

的确,“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德育研究也将愈来愈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并以主体性德育思想指导德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当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也就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存在,走进学生的生活。因而,德育研究回归人,回归生活世界,将成为其发展主题。”

从“教”的方面来讲,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的方面来讲,学生是主体,知识或技术是客体。高校全员德育新体系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积极作用。

而主体意识的核心是人的生存意义与自身价值认同的自我赋予性和确证性;主体能力是指个体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自我发展和创造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开展一些以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对话交流活动中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使得大学生的聪明智慧得以发挥,才华能力得以施展,并成为学校德育中可操作性的实践资源。要贯彻这一对话理念,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准确定位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道德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这不但会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还会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万美容.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党建,2001,(10).

[2]贺彦凤.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及其借鉴[J].思想政治教育,2005,(2).

[3]宋艳.德育生活化模式之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200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