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4 15:14:15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

关键词:烹饪专业;烹饪文化;文化素养;授课内容;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61-03

屈指计算,笔者走进宁波市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已整整十年,当年在烹饪班上的第一堂课恍如昨天——尴尬的境地记忆犹新。向学生介绍完浦东的变化分析教材时,有一半学生趴在课桌上哈欠连连,睡意绵绵。有大胆者提出:“老师,你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好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便成了语文课的附加内容。之后逐渐进行教学内容的视觉转移,尝试渗透饮食文化的内容。零星地讲授“中国的菜系及特点”、“汉族古代食仪”、“中国筷子的演变”、“苏轼与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等——给沉寂的语文课堂添加了一味调剂品。欣喜的是,这味调剂品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也为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潜伏”了十年、“游击”了十年的饮食文化,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转成“正规军”。

一、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1.职业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现代餐饮服务业对厨师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饮食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了解饮食历史的发展、饮食器皿的构成、饮食观念的异同,以及饮食的地域特色、饮食的典故佳话和饮食的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品位。

2.职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极其重视烹饪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质量,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注重技能操作,使学生学有所专,能有所长。但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如反复包梅花形饺子,日久重复形成了习惯,在花样和形状上很难有突破和创新。而饮食文化课的开设,让学生了解各地饺子的制作方式及吃饺子的习俗,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3.语文教学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分别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烹饪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综合能力不强,而且教材脱离专业、教学目标笼统、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模式单一等原因,使这一任务和目标在烹饪专业很难落到实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教育心理学》指出:“只有当技能具有相同因素时,一种技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技能。”相同要素说是学习迁移理论的核心,即“两种学习情境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越多,前者对后产生的作用就越大。”以汪曾祺的《豆腐》为例,其特点是文白夹杂、内容繁杂、篇幅长杂,笔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在第一个班级中从散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无一人喜欢读;在第二个班则从豆腐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地烹调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问询生字生词和难懂文言句子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通过教学视角由语文向饮食文化的迁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课程开设的探索与实践

如果说以往在课堂上零星讲授烹饪文化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的“副业”,那么2011学年第二学期终于有了转为正式产业的机会。语文会考结束后,相关部门并没有编写语文教材,但烹饪专业每周有4课时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了弥补“真空期”,笔者向学校申请两个烹饪班的教学任务,专门开设“饮食文化”课程,以实现中职文化课向专业渗透的“四化”——专业思想的渗透化、专业知识的融合化、专业能力的应用化、专业教学的实践化。

实现“四化”必须要靠载体——教材来实现。笔者为了编写适合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的饮食文化教材,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分别阅读和参考了万建中的《中国饮食文化》、王仁湘的《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马健鹰的《中国饮食文化史》、林胜华《饮食文化》等专业文化书籍,以及梁实秋《雅舍谈吃》、汪曾祺的《随遇而安》等与饮食有关的文化散文著作,还从《中国烹饪》、《烹饪知识》、《人民日报·副刊》、《文汇报》、《宁波晚报·老宁波》等报刊中选取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文章编发教学材料,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采用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中国的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较高国际声誉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它不仅包括饮食来源、饮食加工、饮食结构、饮食器皿、饮食团体、饮食方式等内容,还包含了饮食观念、饮食卫生、饮食保健、饮食理论、宗教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内含。面对内容丰富和内涵丰厚的饮食文化,以及中职生的认知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采用了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如开设“从‘茹毛饮血’到‘炰生为熟’——中国饮食文化的肇端”、“锅、盆、杯、盘、筷——中国饮食餐具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中国菜系的特色”、“中国古代烹饪文献”、“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厨”、“世界三大宗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等专题内容,还结合时季和宁波的地域文化特色适时开设了一些专题内容。如在2011年9月17日的《宁波日报》阅览《秋风习习话螃蟹》一文后,结合《红楼梦》等相关内容给学生讲了一节中国的蟹文化。又如,翻阅《太平广记》读到“竹实”一条时——“是年,忽山中竹无巨细,皆放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珍于粳糯。其子粗,颜色红纤,与今红粳不殊,其味尤更馨香。数州之民,皆挈累入山,就食之。”与我校毗邻的横街镇有“中国竹乡”之誉,一年四季“竹”见于菜场,而以春天为最。于是,搜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学生讲授《竹与中国饮食文化》。另外,不断剪辑《宁波晚报》“老宁波” 和“名家讲坛”的内容,在适逢传统节日时给学生讲述“传统节日期间的宁波饮食习俗”等,还布置相关内容让学生不断采集,充实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大开眼界。

2.采用观说读写一体的授课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虽然开设的是饮食文化课,但并没有脱离语文课听、说、读、写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读——像对待语文课本一样读饮食文化资料,由于学生感兴趣,对材料爱不释手,朗读的声响远远高于读语文课本;观——观看一些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视频,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青铜器与饮食文化》、《世界饮食文化记录长廊》、《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和《福临门:烹饪大赛》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说——一方面包括对某些材料中文言文的翻译,如袁枚《随园菜单》中的二十条原则和十四条戒单、《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相关文献的章节,让学生懂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食医合一、饮食养生的理论,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另一方面,就某些美味佳肴进行相关解说,如《职校生之友》曾介绍学生的烹调作品,让学生从原料、调叶品、烹饪过程、菜肴特色,包括色、香、叶、形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说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美国学者韦伯说:“学习和评价就像同一艘船的两只桨,应该齐头并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为此,笔者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而轻视性终结性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而轻视诊断性评价,采用如下的评价方式:学期成绩=课堂表现分(40分)+考试成绩(30分)分+作业成绩(30分),考试成绩(30分)=期中考试成绩(15%)+期末考试成绩(15%)。每位学生在每节课的表现分都让他们记录在作业本上,让学生自己求和,然后除以次数所得的平均分。课堂表现分的量化同样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如欣赏相声《报菜名》后,让学生模仿完成《炖豆腐》的绕口令——“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来炖我的冻豆腐,不会炖我的冻豆腐,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冻豆腐。”按语速、读字的准确流利程度让学生打分。再给出一道菜肴的图片,让学生先说出菜名,然后介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每位学生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上形成了良性循环。提起作文就害怕的学生竟然喜欢写诗,有两名学生的诗作还在校园文学小报——《快乐文苑》上发表。

等 待

10烹饪(1) 毛佳儿

天空知道爱

太阳落山后

用晚霞来表达

大地知道爱

深秋来临后

用金色来表达

如果我们知道爱

用什么来表达

是潮落后

忧愁地等待着涨潮

是月圆时

快乐地享受着欢聚

当我敞开双臂

爱是色彩的汇集

无需等待

10烹饪(1) 赵丹峰

圆月 碧海

满坡毛毛细雨

落叶幽径

遍野浓浓馥郁

软软的绿茵

飘来淡淡绵语

偎依的人影

嚼着儿时的棒棒糖

独享呢喃的秋韵

恍惊

粒粒汗珠

是快乐的追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饮食文化课的开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开阔眼界和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宁常伟.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初探[J].成功(教育),2012,(06).

[5]王瑛红.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式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实践——以美术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1,(59).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2)

主张饮食简朴

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见他并不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他追求饮食简朴而平凡,他说:“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他对于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则大加称赞,他说:“贤哉回也!”意即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呀!

讲究饮食卫生

孔子提出了许多饮食卫生的原则和鉴别食物的卫生标准,而且阐述精辟,见解独到。这集中载于《论语•乡党》中。如:“鱼馁而肉败不食。”食物陈旧变味了,鱼和肉都腐烂变质了,都不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臭恶不食。”色味不好,不吃。“失饪不食。”烹饪当有度、有节,实喻言行当有度、有节。孔子的“道”体现在饮食之“礼”中,因而,“败”“馁”“色恶”及“臭恶”,实指“无道”,而“不食”体现了“正道”的追求。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其伦理思想的灌注方面,是独具匠心的。在《论语》这样一部阐述儒家伦理思想的著作中,讲到不食馁鱼、败肉,表层的含义,这仅仅是对食物质量的要求,更为深刻的喻意是,孔子对周礼崩坏的痛惜及对更为理想的社会秩序的追求。“不时不食。”如果不是进餐时间,不吃。因为吃饭不应时会扰乱肠胃的消化功能。“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饭应以作为主食的谷物为主,吃肉佐饭,要使肉与饭有一个适应的比例。肉太多,饭太少,油腻腻的,是肉气胜于饭气了,也不相宜。这一点既反映华夏民族的饮食文化意识,又合乎营养卫生的原理,因为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后的尾产物带酸性,吃肉过多的人,由于小肠液和食物中的碱性中和力长期失掉平衡,就可能患酸血病,血压高的人吃肉过多更是危险。“唯酒无量,不及乱。”其意为只有酒没有限制(当时酒的酒精度很低),但以不醉为度。通过节酒,可以正饮酒之“礼”,进而也有利于道德品行的修养。“沽酒、市脯不食。”市上买来的酒,多有掺水掺杂质的;买来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洁卫生,都不能吃。这当是从卫生出发,与《礼记•王制》所云“衣服饮食,不粥于市”可以互相印证。

“不撒姜食,不多食。”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因为姜味辛,可祛湿解毒,食前吃一点有益于健康和饮食。“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这不仅吃得雅洁卫生,而且能及早进入梦乡,自然这也是符合卫生原则的。孔子不仅讲究饮食卫生,而且讲究饮食艺术。《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主张吃饭时,食品尽可能做得精细,烹制时,肉要切得细致。如此做,一方面益于健康,另一方面,这与周礼中对人的言行的严格要求是极为类似的。孔子“食不厌精”的饮食观,是他对中国饮食文化创建的一个理论观点。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已经总结了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孔子是位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这种对饮食烹制的要求,就其严格程度而言,并不亚于他对人的道德修养的要求。

注重礼仪礼教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3)

关键词:维吾尔语;饮食;饭类名称

一、维吾尔族的饮食特点

纵观中华烹饪,各民族饮食文明的进化都经历过生食一熟食一烹饪三个阶段,从饥不择食,如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从最早的火炙石燔发展到而今的崇尚饮食审美风尚,人们逐渐追求其精食,美食乃至食趣来,饮食美在社会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一个民族聪智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具体写照。

饮食是伴随人类诞生出现的微生物,当今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甚多,他们在共同的区域环境条件下基于宗教和地区统一性的影响,形成了区域性的维吾尔族传统饮食为核心的共同饮食习惯,即新疆饮食文化圈,而维吾尔族却是该文化圈的主要代表,它规范着维吾尔族的饮食结构,方式和礼仪,体现了该民族的饮食思想,同时也是该民族之民族性格的外在体现。

首先,维吾尔族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它却跟信仰伊斯兰教的有些民族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回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及少部分托茂人禁食马肉,其中回族人不食马肉是因为回族人大多数姓“马”,俗话说“十回九马”,食用马肉是不允许的,而维吾尔族却可以食用马肉,他们的姓名中也没有“马”这个字,或许有的外号或绰号中带有“马”这个字,但是外号,绰号都属非正式场合使用。

其次,维吾尔族禁食驴肉,但是驴奶在某种条件下可以饮用,如:体弱多病者,肺炎患者可以饮用。在维吾尔族饮食生活中,奶制品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他们常食用的erim jk奶酪,syzrn奶疙瘩等等。

在维吾尔族饮食习惯中最常吃的肉类有山羊肉,绵羊肉,除此之外,还有鸡肉,鸭肉,鹅肉,鱼肉,兔肉,鸽子肉和一部分野生动物的肉。由于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根据教规自己死的,无放血的动物的肉不吃,同时,蹄子中间分叉的动物中,除猪以外的其它动物的肉都可食用(其中牦牛的肉也可食用)。而蹄子呈圆形的动物中,除驴,驴骡子以外的其它动物的肉都可食用。除此之外,狗肉也不能食用。这些肉非但不能吃,而且有关这些动物肉的话也不允许说,尤其是吃饭时,有关这些方面的话更不允许说。但是,有些动物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如:“马”可以用来骑; 牛”可以用来耕地; “骆驼”可以用来运货。诸如此类动物的肉,维吾尔族一般不食用。

维吾尔族的饮食对其思维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有些饭类名称可以当作比喻词来使用.如:用“包子”比喻小姑娘,“油饼子”比喻脸皮厚的人,用“搅团”比喻无聊的人,这种用饭的名称来作比喻的现象在其他民族中也有,但是具体的比喻词不同,意义也不同。如:汉语中“包子”比喻一个人的脸比较大。“面条”比喻消瘦的人。

虽然维吾尔族的饮食结构极为丰富,山珍海味样样俱全,但是他们还是保持自己独特的饮食方式,比如有客上门时,他们就会端出上好的饭食来招待客人,当抓饭,汤面,稀饭,凉皮,酸奶,烤肉,馕等饭食同时端上餐桌时,主人就会要客人先嚼一口馕,以防上火,然后开始吃主食抓饭,吃抓饭的过程中可以夹带烤肉,凉皮一起吃,继而喝稀饭,最后喝酸奶。

二、居住在内陆地区的维吾尔族与居住在沿海地区人们的饮食文化的异同点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众所周知,深居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的维吾尔族是一个多元的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及融合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都体现在他们居住的环境及民族文化。

维吾尔族和汉族一样,他们是定居生活的民族,并且一直生活在中亚内大陆。具体说,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尤以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地区最为集中。另外,在湖南、河南和北京等省市也有部分维吾尔族人居住。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特点是冬寒夏热,年温差及昼夜温差较大。所以维吾尔族人生活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因各地所处纬度不同,所以它们的温度也有差异,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所以维吾尔族饮食中用海鲜做得饭特别少,虽然海鲜都属于清真食品,但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人们的饮食结构。在这种特殊的气候下,维吾尔族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夏天他们多食用凉性食物,以此来消暑,冬天为了防寒多食用热性食物。相反,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却截然不同,海洋气候四季温润,温差较小,这里生活的人们多食用中性食物。因此内陆地区的维吾尔族与沿海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有着天壤之别。

三、居住在中亚大陆的维吾尔族与居住在东南亚,西南亚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异同点

中亚大陆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水分缺乏,多适于种植小麦,玉米,高梁,棉花等耐早性作物,它是我国最早的小麦产地,自古至清末,天山南北,尤其是塔里木盆底,吐鲁番盆地和依犁河谷地带出产的谷,疏,果,肉等饮食达一百几十种,仅《突厥语大词典》记载了百种左右,如今更是多姿多彩。住在中亚内陆的维吾尔族多食用麦制品,一日三餐都以面食为主,最常吃的主食有馕,烤包子,包子,抓饭,馄饨,汤面,油塔子,拉条子等。在维吾尔族人民的饮食中肉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烤羊肉串,烤全羊,灌米汤,面肺子等珍馐,不仅为全疆各民族人民所喜爱,有的已经风靡全国。

而东南亚,西南亚与海接壤,水分极为充足,多适于栽培水稻,如:东南亚的日本,西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西亚的阿拉伯等国家,其中日本人多食用糯米饭,籽粑;印度南部盛产水稻,那里的人们几乎每天吃抓饭,阿拉伯人亦是如此。同时,居住在西南亚的穆斯林一般不用筷子吃饭,而维吾尔族却使用筷子。

如果地理环境不相同,在这种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生活的同一民族的人的词汇也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汉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整个东亚,一部分生活在东南亚,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汉族人的语言里表示海鲜名称的饭类词汇与生活在河西走廊,山西,甘肃,新疆,青海,的汉语言比起来比较丰富。

以上是本人从民俗,不同地理环境方面着手,对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浅析,当然,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仅靠这些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文化是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论文内容丰富,语言材料翔实,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能也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奇曼.乃吉米丁,热依拉买买提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J].西北民族研究, 2003汉文版;

[2l罗会光简论维吾尔族饮食文化[J].国穆斯林, 2008 4汉文版;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4)

关键词: 饮食 中西方文化 差异

引言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饮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不仅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与交流障碍。

中国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水融”,西方社会一直强调“天人对立”,“人定胜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息息相关VS生存所需

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向来视“吃”为头等大事。中国人打招呼的首选就是“吃了吗?”。小孩满月要吃满月酒,周岁要吃抓周宴,结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寿宴,就连过世也要吃。客人来了要接风洗尘,客人走了要饯行,首选当然还是吃。搬家要吃,升迁要吃,离职还是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筹交错之间表达欢迎之情、恭贺之意与惜别之绪,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过吃来平复。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可以用来维持生存,而且可以用来维持健康。这种对“吃”异常的执著,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中国的很多成语典故都离不开“吃”或与吃相关的词,例如,“寅吃卯粮”、“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不了兜着走”、“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中国人常把职业比做“饭碗”,将嫉妒说成“吃醋”,轻而易举被形容为“小菜一碟”,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称为“家常便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喝西北风”。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常常将吃喝入诗,坡就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饭仅仅是满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饮食当做一门科学。在他们看来,吃饭,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不同的层次,饮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层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别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将“吃”看做是对机器添加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在吃过以后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能够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对于西方人来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

二、随意随性VS科学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国的烹调中,对美味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人在评价一道菜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为“好”,何为“不好”则很难下定论。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便中国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这种“意境”,也很难把握。

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饪者会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样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饪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节烹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浓郁,夏季则考虑清淡爽口,婚宴须色彩斑斓,丧宴则忌讳红色,等等。此外,烹饪者还会根据自己的临场变化随性发挥。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成就了中国庞大的菜谱。食材的丰富,加工方法的多变,调味料的多样,以及烹调手法的繁杂,再加以组合,就变成成千上万种的菜肴。如“饺子宴”、“全羊宴”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随意随性所派生出的无穷创意。

西方的饮食就显得很规范科学。西方人注重饮食的科学与营养,因此在烹调时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在哪里,他们的食品味道都没有太大分别,全因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在这样的高规格下,要求烹饪者不能有任何随意与创新,就如同机器一样严谨。

再看中西菜谱,可以发现中式的随意性和西式的严谨性。中式菜谱中涉及材料及调味料的用量都会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如“一些”、“少许”、“适量”等,谈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则常会出现“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色”,“焯水少时”等字眼。西式菜谱,则让初学者很有头绪,菜谱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材的分量,就连烹调的时间也很精确,让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样的西餐。

三、和合团圆VS个性分别

台湾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

中国人一向追求“和”与“合”为最高境界。中国饮食强调“五味调和”,指在烹调过程中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础上,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调和,该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最终结果就是要味美适口。中国人之所以把做菜称为“烹调”,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历来是将烹与调合为一体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不用说是繁复的宴会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须讲求荤素搭配,将各种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焖,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料,或搅拌,或翻炒,最后出锅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经完全融合。

细观西方的烹调方式,则会发现地道的西餐,除了“罗宋汤”是多种食材混合烹煮外,几乎都会是一大块肉(牛肉、羊肉、鸡肉或鱼肉等),配上几个土豆,几片菜叶或番茄,虽然同放在一个盘子中,却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会在腹中融合。调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调过程中加入,而是现吃现加的,即使现在受到了中菜的影响也开始注重调味了,但仍然是分开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合”与“分别”的根本差异。

结语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强了互补性和兼容性。同时,这类的交流,会使得世界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中国饮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发展,推陈出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华饮食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南怀瑾.孟子旁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4]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治安,等.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5)

关键词 生活习俗 日本文化 兼容性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70

Abstract Japan i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Asia, not only in economy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cultural development also got many countries respect. From the Japanese culture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Japan is a very good learning nation, in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Japan on Orient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ar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use with self compatibility, so that Japanese culture to absorb the essenc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till retains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ccounted for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world cultur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Japanese people's life custom aspect to the Japanese culture compatibility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elaboration.

Key words life custom; Japanese culture; compatibility

0 前言

特殊的地理环境,让日本人民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意识与学习心理,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日本不仅能够大量吸收了东方文里的天文、汉字、美术以及建筑等多种文化,并于1543年之,将欧洲文化中的政治、医学、文学、地理及教育理念进行民有效的融合,让日本文化发展成为一种丰富、多样的文化,让其文化被称为 “杂交文化”。但是,日本人在对外来文化进行学习,并非是全面接受,而是将是本土优秀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精粹进行了融合,形成了一种具备日本民族典型特征、个性突出,且风格独特的全新思文化体系,这一点在日本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 日本人民的生活习俗分析

1.1 语言习俗

语言能够把一个国家独特的民族文化直接反映出来。而日本人之间进行交流时,语言的表达形式非常多样化,不仅本土语言的特性非常强烈,还夹着一些外来的流行语,这也使得日本人民在语言表达的形式上非常多元化,能够对更兼容很多的外来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日本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

1.1.1 日本人善于以谦恭进行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可以说是的一种复合性的行为,人和进行交流时,不仅会用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表达出来,还能根据语言的内容,搭配对应的肢体动作,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更具体,进而深化语言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日本人想要向别人表达诚挚问候或歉意时,通常都会在说话时,加上鞠躬的动作,以此来加深自己的情感表达。

1.1.2 日本人民的语言表达非常柔和

语言和感情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相同的语言和含义,在不同语气或者表达方式下,通常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需要别人帮忙时,祈使句与请求句给表达出来感觉就非常不同,而采用疑问句方式将自己的请求表达出来,则更容易让人接受。而日本人在语言表达方式就十分有技巧,正常情况下,日本人很少使用比较尖锐或直白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而更喜欢采用柔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日本人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时,通常都会在讲话结束时,恭敬地询问对方,“您觉得样?”“这样可以吗?”等非常谦虚柔和的句子与对方进行交流。

1.1.3 日本人的语言表达中敬语应用非常多

大部分人和日本人民进行交流时,都会对日本人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礼仪与礼貌用语印象深刻。日本文化对人们的礼仪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日本人在与人交流或者进行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敬语,并将敬语作为语言表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日本人在长者、前辈进行交流时,较为年轻的人都会以“您”作为对方的代称,并把自己称之为后辈或者晚辈。①

1.2 饮食方面的习俗

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先对该国家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日本人在饮食方面的习惯也比较独特,而且在日本政府的扶持与发展中的,日式料理已经逐步发展国家至关重的标志,甚至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追捧。很多到日本旅行的游客,都会通过品尝日本的饮食,对其独有的文化进行了解与认识。但是在对日本的饮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之后,就会发现日本现代的饮食虽然非常有特色,但与传统的日式饮食比较,却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产生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兼容性,文化兼容使得日式饮食在长时间的发展中,不仅对原来的饮食习俗进行了延续,也融入了一些外来的新鲜元素和文化,这也是日式饮食习具备超强时代性,更能与日本现展要求相符的根本原因。

1.3 服饰方面的习俗

1.3.1 传统服饰

日式和服是日本服饰的代表,其制作与穿着都比较复杂,且其还带着少量的中国汉服风格,尤其是女性的和服,不管是制作,还是穿着都很是讲究,而且对于不同活动类型,和服的款式与图案也有所不同。和服上面的图案决定着和服的穿着效果,因此,在和服的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会对图案进行严格的选择,其中比较常见的和服图案是一些自然景物、水文以及花鸟等,但是随着各类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很多带有中国风格的图案也开始出现在日本的和服中。②

1.3.2 现代化服饰

和服在日本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且直接受到日本政府的全面保护,但是并没有对日本人民追求流行服饰的思想造成影响。近年来,随着日本服装行业发展的日益繁荣,日式服装在时尚界也得到关注,且受到了全世界的时尚达人的喜爱,目前,日本与韩国两个国家的服饰已经成为亚洲潮流的风向标,尤其是年纪较小的青少年,经常会模仿日韩偶像穿着打扮的方式,并在网上寻找一些日韩街拍服饰作穿着的范本。因此,在日本,只需仔细观察街头,就会发现许多青少年穿着得十分前卫,加上欧美服饰搭配对日本服装业的影响,很多人开始喜欢混搭风格。例如,丝袜和面包鞋之间的搭配、夹克和太阳裙搭配等,让日本街头时刻都洋溢着时尚、前卫的气息。

1.4 建筑方面的习俗

1.4.1 传统的建筑

日本的传统建筑多是将日式庭院作为主体。庭院于中国建筑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而且形式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但日式庭院与中国传统的庭院建筑差异很大,日本庭院注重的是小巧精致,在大多数日式庭院建设中,都会栽种少量的植物或者摆放一些盆景,以此使得庭院更加舒适和美观。随着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日式传统庭院的建设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步把一部分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融入建设中。例如,部分日式庭院中,设计人员会把日式庭院原有的精致小巧保留,以此来实现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目的。而在设计庭院内部结构时,则开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部件,进而让住户在居住时更舒适、更便捷。

1.4.2 现代化建筑

日本国土面积非常小,因此,随着日本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各类高层建筑逐步将传统的日式庭院建筑取代。当前,在对日本现代公寓进行设计时,大部分的设计师都开始以现代、实用、时尚以及方便等为设计的原则,并且为了适应日本人民的居住习惯,设计人员会加入一部分传统建筑元素,让现代化日式建筑的兼容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如,设计人员对现代公寓进行设计时,为迎合日本人民供奉神像的习惯,会在公寓内部分设计出一个“壁龛”,让住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宗教行为。此外,设计人员进行建筑设计时,会对日本人民传统的居住习俗进行全面的考虑,将推拉门的形式充分运用到公寓建筑中,让住户可以自由拓宽室内的空间,并将日本席地而卧的习惯保留下来,这种方式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进行较好的融合,让日本建筑构成了一种极具日本特色现代化新型建筑习俗。③

2 从生活习俗对日本文化中的兼容性进行分析

2.1 日本语文习俗中的兼容性

(1)日本人用语言进行自我表达时,不管是语言还是肢体方面,都表现得非常谦恭。如,日本人与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对于别人发表的看法,都会附和或者点头称是,但这并不代表是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或认为对方说得正确,只是表达出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而这种谦恭态度,可以让对方感觉到很舒服,让对在心理与情感上都得获得良好的体验,确保彼此可以继续进行交流,甚至能增进双方情感。(2)日本人的语表达非常含蓄性。日本人在提出的意见时,即便是意见非常大,在表达出来的时候都会适当隐藏一些看法或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我是这样想,你觉得怎样?”“是否可以这样做?”“这样会不会更加适合些?”等。使得语言表达不会让对方感觉到生硬和不尊重,更有利于对方赞同自己的想法。(3)日本人说话时总会留下一些回旋的余地,这也是日本人谨慎、谦虚的主要体现,更体现了日本文化对于不同的文化也可进行完美兼容的特性。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虽然在语言方面吸纳了许多汉文化和西方礼仪文化,但是吸收和消化却恰到好处,从而使得日本文化在许多外来语言文化在谦虚、谨慎、尊礼及重道观念的感染与熏陶中,还是能够鲜明地将日本语言特色表现出来,并且很快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接受与认可,甚至对其文化中的优点进行学习和借鉴,这也从根本上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强大的兼容性特征。④

2.2 日本饮食习俗中的兼容性

(1)食品。日本比较典型的传统食品有海鲜、寿司、日本火锅以及乌冬饭等,这些食品都以清淡、新鲜以及略带甜味为特色。虽然日本传统美食较多,但却并不排斥外来食品在日本盛行,如西方的烤猪排、意大利粉以及面包,中国的煎饺、酸辣汤以及麻婆豆腐等,都能在日本各类餐馆中见到,而且备受日本人民的喜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日本饮食文化具备的兼容性。(2)饮品。日本人非常喜欢茶和酒,而日本人的酿酒技术也来自中国,在引入日本之后经过了长期的改造和创新之后,才酿制出了日本独有的清酒,甚至让清酒成为日本本土文化中的一个像征。如,在日本,但凡年满20 周岁青少年,都要穿着华丽的服饰,先参拜神社,然饮一杯清酒,表示自己已经成年,这一习俗一进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存在于现代风俗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日本的茶道同样来自中国,尤其是在盛唐时期,日本就已经派遣了使者至中国学习各种茶道与茶艺,然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后,日本在对中国茶文化不断的学习与借鉴中,逐步形成具备日本文化特色的茶艺与茶道,并且,一直风行在日本社会中的各个阶层,成为日本传统文化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标志。由此表明,日本饮食习俗和外来饮食文化两者之间呈现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日本饮食文化对各种外饮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吸收、创新以及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食文化和内涵,这也是日本文化兼容性超强的体现。

2.3 日本服饰习俗中具备的兼容性

日本大部分国民都是大和民族,大和民族数升年来都将“和服”作为民族的传统服饰,即便是现在,这种服饰文化依经常作为日本独特服饰文化和审美思想的代表,出现在很多传统、庄重以及婚庆节日中,并可以依据穿着季节,拥有非常多样的款式,例如,春节时人们穿的和服,大多数使用的都是樱花和西洋花等图案,色彩多为粉色;夏季时则使用浪花、水草或花鸟等类型的图案,进而体现一种清凉舒适的效果;秋季使用的则是图案,颜色相对较暗;冬季雪景为主要图案,呈以表现出雪白纯洁的色彩效果,这此都完美的呈现了日本传统服饰文化中独特的内涵与审美思想,也成日本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一项标志。虽然日本人非常喜爱传统和服,但却并不影响日本人民穿着一些更方便、正式以及更国际化的服饰,比如,日本人外出办呈或参与一些商务活动时,大部分都是穿着黑色或者是深蓝色等颜色非常深沉的西服,而在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或者在家时,则穿一些追舒适的便服,这也是日本服饰文化对其外来服饰文化进行兼容后的典型体现。⑤

2.4 日本建筑习俗具备的兼容性

建筑物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建筑的样式、材料的选择、建筑风格以及装饰效果等,则体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审美思想与价值观念。当前,日本人民生活中的建筑主要是将和室、公寓及日本式院为主要的住宅模式,其中的和室与庭院均属于日本比较传统的建筑形式,是日本人注重精致小巧设计思想和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这两中建筑形式与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公寓建筑样式共存于日本社会中,相互之间没有任何抵触与排斥,而在现代公寓中,也有许多传统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例如,日本大多数的建筑公寓内部都会设计上一间“和室”,并在“和室”设计一个凹间作为 “壁龛”,提供户用供奉佛像和神像等,房间与房间的通道,则依旧使用的是传统建筑风格中的推拉门方式;卧室与客厅则是以日本人民席地而卧或席地而坐的习惯进行设计,这一点正是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方式完美融合的重要体机,且更加充分的体现出了日本建筑文化中的兼容性特征。

3 结束语

总之,日本文化历史一直是一个不断延续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且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粹的发展过程,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断传承和吸收,才塑造出了属于日本民放自己的特色文化,使得日本文化不仅个性鲜明,而且具备显著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出了日本文化超强的兼容性与包容性,让日本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生命力与竞争力。

注释

① 刘芝凤,王晓,谌香菊.湘黔桂边区少数民族稻俗与日本稻俗的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110-114.

② 张舒.试论中日年节习俗及其文化异同[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6(11):55-56.

③ 姚继中,聂宁.日本文化记忆场研究之发轫[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3.29(6):13-18.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6)

【关键词】察哈尔蒙古族文化 饮食 服饰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38-02

一 探究背景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智慧、思想开放、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察哈尔文化是蒙元文化的集中体现,流传至今的饮食、服饰文化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是草原文化的绚丽瑰宝。

“十”明确提出要“深化改革开放”,内蒙古致力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背景下,规范翻译蒙古族饮食、服饰的用语,加强蒙古族文化的对外宣传迫在眉睫。对察哈尔蒙古族文化的规范化英译,有利于促进蒙古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推广,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曾对翻译规范和原则做过探讨和研究。著名的德国翻译家凯瑟琳娜·莱斯、费米尔、诺德等提出了“翻译功能论”。他们认为,翻译方法和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时参照系应当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这为特定语境下对译文进行调整甚至改写提供了标准,是对传统“等值观”翻译理论的一项重大突破和补充。英国著名语言学教授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提出了“交际翻译理论”,倡导更注重译文的读者对象,译文要符合译语规范。此外,国外对蒙古族民族典籍《蒙古秘史》的翻译也取得了可观成就。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阿瑟·韦利根据汉语总译翻译了《蒙古秘史》的故事部分,并将译文收入《蒙古秘史及其他》一书,由George Allen &Unwin出版社出版。尽管韦利采取了摘译的方式,对部分故事情节取精去繁,但是其译文流畅生动、贴切自然,在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追求方面造诣颇深,对《蒙古秘史》在西方的传播和其后的英译本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内在此领域也有相关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亚杰和副教授王新在《目的论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一文中,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对现行音译、意译、直译和移译等翻译策略用于翻译蒙古族特色文化词汇进行了探讨,主张博众家之长,采用中和翻译策略,以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这一理论对研究蒙古族饮食、服饰的翻译规范提供了直接指导。黑龙江大学硕士杨波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食品包装英译”一文中,利用“目的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研究不同文本类型下的翻译策略,归纳出适合食品包装英译的一套翻译程序,为研究蒙古族食品的英译提供了参考。

三 英译现状

尽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蒙古族饮食、服饰的用语英译研究横跨民族学和翻译学,尚未形成体系,因而长期处于一个被忽略的学科边缘地带。

目前,部分以察哈尔为主的蒙古族饮食、服饰用语的英译遵循了“翻译功能论”和“交际翻译论”的原则,注重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作用,同时又恰当地体现了蒙古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客观地反映了蒙古族文化的地域性和多元性。例如:“察哈尔银镶珊瑚妇女头饰”被译为“Silver head-dress with coral of Chahaer Mongolian woman”,较为准确全面地传达出了头饰的特征、佩戴人群,并对地名采取了音译的措施,处理较得当。又如,将“立羊形金戒指”译为“Gold standing-ram-shaped ring inlaid with gem”,就把戒指的形状、特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然而,很多译文存在以下问题:

1.对蒙古族饮食、服饰文化的理解欠缺全面和深入,翻译词不达意,造成文化缺失

例如,将“蒙古靴”和“摔跤服”直译成“mongolian boot”“wrestling dress”不但没有体现出蒙古族服饰的特色,反而让外国读者一头雾水。实际上,“蒙古靴”特指靴头上翘、靴体宽大的传统民靴;“摔跤服”是由袒露胸部的坎肩和宽大的长裤组成的特色工艺服饰。只有熟悉这些民族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翻译。

2.部分译文省略不当,没有清晰地传达蒙古族独特的文化气息

笔者曾深入内蒙古博物馆拍摄,发现“黑绒宝石顶立沿帽”被简单地翻译为“man’s woolen hat”,显然忽视了“宝石顶”、“立沿”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细节;“鎏金铜冠”被翻译为“copper hat”,处理过于简单;将“琥珀珍珠耳饰”译为“pair of earrings”,译文只能说明展品是一对耳环,而没有反映出“琥珀”“珍珠”这些表明耳环价值的关键信息,在以上例子中,观光者无法通过译文捕捉到蒙古族文化元素,更无法充分理解蒙古族文化的内涵。

3.有些译文甚至张冠李戴,不能保留源语的文化元素,且大大降低了译语的可读性

如:有些餐馆将“手抓羊肉”翻译为“hand-grasp mutton”,将源语生搬硬套,不符合英语惯用法,而且很难使外国顾客联想到独具游牧民族特色的肉味鲜美、色香俱全的羊肉。

四 翻译规范探讨

笔者认为,民族饮食、服饰的英译应立足于文化本位,并注重跨文化理解。在英译过程中饮食、服饰等专有名词不可随意删减,要灵活运用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等翻译技巧,适度创新,力争正确、规范地翻译蒙古族饮食、服饰用语,在文化传播中不失民族文化精髓。

五 结束语

在“翻译功能论”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对于饮食、服饰和蒙古族历史、文化的翻译研究,积极促进蒙古族饮食、服饰的英译规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解决当前翻译不规范引起的诸多问题,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文化大区”的政策,促进对外旅游业的发展,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Reiss,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Waley,Arthur.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and Other Pieces[M]. London:George Allen &Unwin Ltd. 1963

[4]克里斯蒂安·诺德.目的:析功能翻译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李彦.功能主义下翻译过程的建构[D].厦门大学,2007

[6]纳森.察哈尔民俗文化[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历史 言语 文化

1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字发展、文学创作等方面。

1.1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人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最著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值得注意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

随着汉语文的流传,越南人创造了_种利用汉字的表义表音功能来拼写越南口语的新文字,俗称“字喃”或“喃字”。喃字据说创始于东汉末年的交州太守士燮,此后经过了用汉字来拼音,记写人名、地名、草木名、禽兽名的阶段,以及系统制作喃字以表意的阶段。喃字还对越南诗体“六八体”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六八体大多采用的就是喃文。

时至今日,越南文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但其发音里还保留着70%的汉越音词汇。

1.2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精装本、缩略本、画册等多种版本都陈列在越南的各大书店中,在越南销售一直火爆,其故事情节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国近现代文学在越南同样备受推崇。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集,沈从文的《边城》以及近年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的不少作品,如废都》、《玫瑰门》等小说及《手机》和《无极》等影视作品也颇受越南大众的欢迎。

越南文学《金云翅传》可谓是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影响的一个典型。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越南著名诗人阮攸(Nguy荟nDu)N南京游学。将我国余怀的《王翠翘传》及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携回本国,花了一年时间,改写为越南文学名著——长篇叙事诗“喃传”Ⅸ金云翘传)(Truy~n K逾1),并搬上了越南舞台。该作品对越南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力可与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红楼梦》相当。

2中国饮食文化对越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无论在言语、文化以及风土、农业和海产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饮食传统,对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对越南茶文化的影响。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很大。越南语把茶称为“trd或“che”(汉越语词,酷似广东话),从语言上就可以看出越南的茶文化受中国南方影响较深,再加上历史上广东人大量移居越南,也对中国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对越南饮食文化方面的影响。试以筷子和食品名称为例。

筷子。筷子在中国古称箸或筋,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在7世纪的时候,筷子传入了日本、朝鲜,并在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当然也传人了越南,越南古时在文字上也称筷子为“箸”,现代越南语称为“difa”。中国不仅仅向越南传出了筷子,同时还输出了“筷子文化”,越南人拿筷子的手指、用法与中国人基本相同,使用筷子的禁忌也与中国人大致一样。在动用筷子前一般会说“请用(xin m6i),这与中国的各位请”一样。

食品名称。越南有很多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小吃或小食品。像水饺(sJicao)、豆豉(矗u sf)、酱油(sidgiu)、烧麦(xium、ai)馄饨面为(mi v矗n than)、油条(quifyi等,这些词语的发音与广东话几乎一模一样。“油条“相传是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因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英雄岳飞,民间的老百姓为了解心头之恨,就用面捏成秦桧其妻子的模样放进油锅里炸,然后把他们俩吃进肚子。后来“油条”逐渐成为一种小吃,而“油条”在广东话里是叫做“油炸鬼”,越语直接取最后一个字叫“quay”(越语发音为“鬼”)。仅此一例,就足以证明中国饮食文化对越南影响之深。

3中国风俗习惯对越南的影响

越南习俗与中国习俗非常相近。越南有与中国几乎一致的十二生肖。越南人使用的十二生肖中只有1个生肖与中国不同南没有“兔”,只有“猫”。那为什么中国的“兔”到了越南变成“猫”了呢?真正原因已无从考证,一种说法是,当时中国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传入越南时,“卯兔”的“卯” 与汉语“猫”的读音相似,结果“卯年”误读成“猫年”;另一种说法是,当时越南尚没有“兔”这种动物,因此用“猫”来代替,“兔”也就成了“猫”了。因此,中国的“兔年”,在越南成了“猫年”。令人惊讶的是,在与越南人交往时,只要你说出自己的属相,对方马上就可以根据干支循环的计算方式推算出你的实际年龄,而且几乎每个越南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民间传统节日的时间和风俗,也基本和中国一样。

(1)春节与中国一样,农历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其主要的习俗也是送灶王、备年货、祭祖先、放烟花、贴春联、守岁……中国游客如果在越南过春节,一定会有在故乡过年的错觉。过节期间,还有许多的风俗讲究和传统民间活动,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2)清明节。清明,越南语为“ThanhMinh”明显是一个来源于汉语的词汇(其发音很接近汉语的“清明”)。过节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同中国一样,主要是祭祖、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