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9 16:16:33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1)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 知识产权 音乐文化 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40-03

就现在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音乐研究方面,有的人认为互联网对于音乐而言只是一种工具,音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健康发展是很多人感兴趣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话题。如果对“互联网+音乐”下个定义,那么它应该是在音乐中充分应用互联网,将互联网成果与音乐深度结合,推动音乐的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是如何+音乐的

现如今,“互联网+音乐”并没有占据音乐发展的主流,想要研究“互联网+音乐”,就要从现实出发进行探讨。本文主要从音乐和互联网方面分别分析“+”的内容。

(一)“互联网+音乐”的平台

传统音乐创作不仅需要一定的空间环境,还需要实物乐器,而在互联网中,有很多音乐素材、构件和表达形式,让创作不止局限于现实,更可以在电脑终端上进行,使得职业作曲家与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创作,参与度极高。传统音乐表演对声音录播设备的要求很高,需要在特定的场地和环境下才可以达到。互联W则高度还原了录播设备,使得音乐表演与音乐接受有了进一步的分离。音乐接受变成了随时随地,对音质进行了极高的还原,使其在音乐艺术中有了更高的地位。“互联网+”时代能够不受限制地在网络中获得各种相关资料,也不再像传统音乐创作一样采用“一对一”模式。另外,互联网在音乐领域也有了创新,变成了以音乐创作软件为平台,使得音乐创作者在音乐技巧和互联网技术上都得精通。

(二)“互联网+音乐”的形式

互联网使得音乐消费形式慢慢趋向于数字化,在互联网PC时代,人们主要是利用浏览器将音乐下载到个人电脑上,这时候的互联网与音乐还远远不能称作“+”。后来手提电脑的出现使得互联网与音乐的“+”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很大的不足。直到无线网络的出现,互联网与音乐才是真正的“+”了,但并没有普及,仅仅限于手提电脑用户。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出现,才真正推进了“互联网+音乐”的发展,使之“+”上加“+”。

“互联网+音乐”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大数据,它具有去中心化、受众巨大、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传统制造中以音乐创业为主导的模式被新媒体音乐打破。利用大数据,音乐信息能及时得到反馈,人们的审美需求被极大地满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内容都能被数据化,它只有在音乐的控制和预测取向上才能被应用。大数据使音乐开始迎合大众,引领人们的审美得到提高。

至今为止,“互联网+音乐”可以通过app终端播放,网站试听下载和点对点社交传输分享进行传播。其中app是一种播放音乐的软件,依靠网络宽带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开始流行。网站试听下载既可以在音乐服务类网站中,也可以在搜索引擎类网站。点对点是通过登陆软件利用人际进行的文件交换技术,人们可以登陆软件,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下载,还可以分享自己的资源。

二、“互联网+音乐”中的机会和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音乐”对互联网的内容做了极大的丰富,使它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音乐传播的载体,对音乐多方面都进行了改变,对音乐的时空概念做了颠覆。本文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互联网+音乐”,因为互联网的加入,音乐有什么改变?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到底是“+”还是“-”?

(一)互联网对音乐特征的“+”

“互联网+音乐”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在传统音乐时代,音乐并不被人广为流传,它只被少数人欣赏。而网络音乐正是打破了这一局限,使音乐在社会活动中更加深入,还使音乐受众的主动性以及音乐群体的互动性得到提高,让每个人对音乐的热爱不再只是局限于梦想。“互联网+音乐”还具有平等性、互动性与大众化。传统音乐时代,音乐具有权威中心,而互联网的出现则弱化了这些音乐信息的不对称性,使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平等性”。音乐传播的互动性得到提高,使得创作者、传播者、欣赏者之间更加被连在了一起,音乐批评的大众化问题也是互动性的一种,网络平台以及广泛民众的参与所形成的“草根化”就被包含其中。而大众化则为民众争得了一席话语权。还有“互联网+音乐”的及时性与低成本。利用互联网,把音乐活动变得随时随地,其及时性让音乐传播降低了对传播载体的依赖,成本大大降低。

不得不提的是“互联网+音乐”的共享性与可欣赏。传统音乐时代,音乐接受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控制。而自从把互联网融入音乐中后,音乐越来越脱离控制,音乐的可欣赏性随之加强,也越来越符合现代音乐大众化的审美。

(二)互联网对音乐价值观的“-”

互联网的出现对音乐同样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首先,互联网和音乐是不同领域各有千秋的两个产业,它叠加了两个产业的商业共性,使商业影响力得到提高。而用户的点击率直接决定了音乐网站的兴衰,音乐制作人为了满足潮流而工作,失去了原本对音乐的标准。而它又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形成了恶性循环。其次,互联网对音乐的发展使得传统音乐日渐土崩瓦解,而互联网上的音乐信息过杂,存在审美取向及表达方式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三、“互联网+音乐”与音乐价值坚守

互联网对音乐的影响很大,既能提供前景,也能带来挑战。

(一)坚持音乐本质和核心价值

互联网虽然很方便,能够随时随地获取音乐资源,可它无论如何都无法取代在音乐中的相关人员,互联网无法改变音乐的核心。音乐的本质在于其美学和文化价值,这就对音乐创作者做出了极高的要求,不能为娱乐潮流诱惑,要坚持能够反映时代,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然后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提高人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互联网时代,音乐人对音乐本质和价值内核的坚持,就是在坚守音乐和音乐人的主体性。当然,某些时候音乐制作人并没有坚持自己的内心,这使得网络音乐很多被恶俗化。但真正优秀的作品有利于青年音乐人和青年音乐受众的艺术素质的和艺术品位得到提高,并且在制作和传播音乐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个社会人,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积极推动网络音乐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依靠大家拿生活中的点滴创作。

但“互联网+音乐”从本质上说也是音返囊恢帧5比唬互联网只是音乐发展的工具,但它同时也是必不可少对音乐起着辅助作用的。但在这个世界上,互联网永远都替代不了音乐创作中音乐人对其投入的感情,代替不了这些音乐作品产生的文化价值。即使在互联网的操作下,音乐人也得创造出高雅的音乐,使人民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为社会提供正确导向。

(二)“+”互联网要以音乐为本职

创新是推动“音乐+互联网”发展的不竭动力。利用互联网发展“互联网+音乐”当然很好,但坚持音乐本位才是最重要的。以音乐为中心做好“音乐+互联网”,如果其边界和模式还不清楚,那么加强音乐交流和研究,可以统一看法然后采取措施。

(三)建立“互联网+音乐”的良好环境

网络音乐日渐恶俗,所以有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网络音乐的管理,让音乐真正造福于社会。建立高职院校原创音乐平台,可以让同一学校的音乐爱好者进行交流,有利于高雅音乐的诞生。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利用其进行宣传,加强国际交流,分享彼此的音乐经验,来实现音乐交流和进步。“互联网+音乐”使得传统音乐有了很大的改变,它使音乐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得到增强,通过低成本的平等互动体现了大众化、及时性和共享性。一方面,互联网与音乐的组合具有极大的商业性,对音乐文化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音乐”中,音乐人与音乐受众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网络音乐可以在人文审美的精神殿堂站住脚,那么它就是成功的。我们应该积极接受音乐的多元化,以批判的眼光对其进行思量,只吸取其积极价值,使其在大众生活中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 徐卓.“互联网+”时代“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挑战与机遇[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

[2] 李姗.关于“互联网+”音乐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3] 王麒宇.浅析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影响[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

[4] 金萍华,芮必峰.“身体在场”:网络交往研究的新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0)

[5]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广发(2015)32号)[Z].2015.3.31

[6] 杨郁.建立原创音乐系统平台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音乐时空,2013(20)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2)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青年的价值危机

1.集体主义传统与个人主义现实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危机首先表现为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和当前全球化浪潮对个人主义的空前强调之间的矛盾[1]。处在社会变革前沿的大学生直接面临着两种思潮的冲突。一方面是出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考虑的集体主义对个人有着高尚、无私、热爱祖国等方面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往往简单粗暴地以金钱和资源的占有量来衡量个人的成功与否。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信息接收能力强,学习能力旺盛,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比其他群体更为强烈[2]。

2.传统思政教育与青年思维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一方面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因循守旧。当前的高校中,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开会、写心得感想的模式中。不仅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容易被大学生视为“旧时代文化的代表”而在心中引起抵触的情绪。另一方面,顺应年轻人心理特性、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自身形象的个人及企业却在大学生的热烈追捧中成功进行了价值观传递。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互联网舆论场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出了空前的必要性。

互联网舆论场的主要特征

1.议程设置:选择呈现的社会议题

“议程设置”指的是传媒通过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重要性的方式影响社会大众对环境的认知。互联网舆论场中也存在着“议程设置”效应,互联网世界中的信息是被选择性呈现的。与传统舆论场不同的是,在互联网舆论场中,议程设置者不限于传统媒体。每个人都可以设置议程、操控舆情,特别是在互联网舆论场中具有更大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们。意见领袖对于社会舆论生态形成、社会改良具有积极影响,却也可能导致非理性传播和信息狂欢。

2.脱域效应:信息接收的边界模糊

在互联网世界中,脱域机制的发展使信息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信息接收的在场和缺场的边界趋于模糊,远距离产生的社会事件容易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外来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更加容易对人产生影响。在互联网舆论场中,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意见领袖的煽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大学生的政治和文化社会化过程就容易染上一层虚拟化色彩,由此导致其认知方面的偏差。

3.群体极化:汹涌澎湃的网络舆情

互联网舆论场中信息多种传播方向并行、各种传播模式交织造成了群体极化效应更易发生。舆情的传递既有人际传播的亲切性、紧密性,又容易带上群体传播中情绪化的思潮,更容易通过多级传播的方式产生比大众传播更加震撼性的影响。在互联网舆论场中,不同渠道的零碎信息点会被链接成为有意义的线与面,个体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民意有机会以汹涌澎湃的网络舆情模式表现出来。

互联网舆论场的全新生态

1.图片视频应用趋热,社交载体多样化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4G技术以及WiFi环境的普及,图片社交和微视频社交成为新的潮流趋势。具体表现为2014年花瓣网获得SIG新一轮B轮投资、2015年美图公司旗下产品用户突破9.8亿、腾讯微信打开小视频时代等。新兴的图片视频应用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表现形式及富于贴近性的内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自媒体平台与独立网站兴起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等可由用户自己订阅新闻内容的自媒体平台取代传统全面的媒体,成为有互联网订阅阅读习惯的年轻人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而如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相对独立的互联网政治思想平台也在蓬勃发展中大受年轻人欢迎。

3.不同舆论场间细分明晰

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移动舆论场的新核心[3]。通过微信,聚焦垂直领域的“自媒体人”与“大V”共同承担了互联网时代民间舆论场话语权。而微博在微信的挑战面前虽然流失了一定用户,却在天津港爆炸事件、9・3大阅兵等重大事件和敏感话题面前表现了强大的力量。不同舆论场间的作用细分逐渐明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传播基于各个舆论场的传播特色和规律开展工作。

新媒体主流价值建设

1.意见领袖领衔,受众参与为王

在互联网舆论场中,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和话题推动是个体意见集聚演化为群体意见的关键环节。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活跃思维能力的群体,诱使其主动参与话题讨论并得出与传播观点一致的信息,将达成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利用意见领袖引领传播话题,在愈演愈烈的舆论风潮中诱使受众主动参与,对大学生更为行之有效。

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9・3大阅兵互联网宣传活动就是意见领袖领衔,带动大批受众参与传播爱国主义正能量的典范。@ 等官方大V适时大阅兵相关的图文微博,将阅兵战士的飒爽英姿生动展现在受众面前。@千钧客 @亥时热评 等青年共产党员承担舆情评述的任务,通过《网络战士“正”步走 指尖护卫大阅兵》《指尖传递正能量 网络助威大阅兵》等文章深度解读阅兵仪式,鼓励更多的青年网友积极参与阅兵讨论。

2.线上线下协力,促发主动传播

将线上舆论场中的宣传教育与线下开展的校园活动相结合,使大学生达到知行合一。一方面,开辟线上宣传阵地,使大学生更好地接收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另一方面,将线下的校园活动与线上宣传相结合,克服了互联网的“脱域效应”,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化并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一部分,再加以主动传播。

如广东某高校学生自2011年起就组织三下乡队伍,深入湛江、汕头、潮州、普宁等地走访,拍摄系列红色微电影。其代表作《岁月里的抗战老兵》在微博、微信平台上不到几天,阅读量破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主动参与主流价值观的弘扬与传播,在对历史的缅怀致敬之后,坚定了其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3.凝聚受众意识,技术助力教育

在互联网舆论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备受众意识,就是将受教育的大学生不仅视为群体中的一分子,并且还将他们视作相互独立、思维活跃、致力于张扬个性的鲜活个体,根据其心理和审美特征进行思政教育信息传达。在此基础上,培养懂技术的互联网生力军,用大数据、html5等技术助力工作,使高校思政工作如虎添翼。

新浪微博@人民日报 作为主流舆论阵营中具有受众意识的典型,其教育宣传手法值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学习。其微博内容选题不仅涵盖北京田径世锦赛、抗战阅兵、天津爆炸、马航失联等重大新闻,还包括社会热点、健康、趣味知识等新闻内容。语言清新活泼,常带有“扩散”、“你怎么看”一类互动性强的语句。而其大量采用的微博配图又增强了单条微博的现场感和传达的信息量。对于事关重大的新闻,还常常采用信息图、长微博、小视频等形式表现,多媒体配合丰富了微博的内容层次。

著名传播学者陈魅缭说过:“物质的繁华不应带来精神的颓废,激情的丧失,英雄主义的沦落。”[4]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通过互联网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年轻人形成共同的社会合力,在社会成员中建立共同的、稳定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信任,同心同德完成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2。

[2]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第6期。

[3]张树庭、李未柠、孔清溪:《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2014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第1-9页。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反映,是人类和谐理念的根本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互联网时代,网络深刻影响和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尤其是信息传播的变革,成为民众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沟通平台和重要载体。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性严重凸显。为此,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引领,加强网络建设,切实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新时代网络环境,为共建人文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命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于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P.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四个方面内容丰满、结构清晰、功能全面、主题突出,构成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完整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体系[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反映,是人类和谐理念的根本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构筑起坚固的全民思想道德长城。

二、网络的发展及其特点

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其影响之深远堪称人类发展史上一大新变革。短短十几年时间,互联网在世界乃至我国得到神速发展。联合国电信机构发表声明,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突破20亿人,十年前仅有2.5亿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位居全球第一。[3]

网络最大成功意义并非其技术,而是其作为传媒对人产生的深刻影响。网络不仅是一个世界级规模的巨大信息和服务资源,更是一个实现人类相互沟通、自主交流和自由参与的互动平台,每天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平等自由的和。他们既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接收者,又是创造者和传播者。因而,网络被称做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特点。

一是大众性。与传统媒体资源相对较少、门槛高、限制多、进入难相比,网络媒体对所有社会公众实行无差别、全覆盖式的开放。任何人只要接入互联网络,都可以随意上网自由查找资料,信息,更多地展示自我,实现自我需要。

二是互动性。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特点使得网民可以在自由、宽松的“网际”关系中相互交流思想、体会心得、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互动效果强。

三是共享性。网络的开放性和平民化推动了网络的迅速发展,网民不仅可以浏览信息资源,更可以为网络提供和制造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这种信息共享性不仅增加了网络媒体的信息数量,同时信息广度和深度都大为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

四是新颖性。传统媒体主要为单纯文本、声音或影像,形式单一孤立。而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弊端,它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五是时效性。相对传统媒体,由于网页制作过程简单,更新速度快,因而网络信息传播时效性极强,人们往往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事件报道。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融入每个网民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中去,它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性凸显且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当前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充斥大量以及网络虚假信息频现;网络违法活动日益猖獗,尤其以青少年居多。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引领,精心打造安全、时代、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为共建人类的网络人文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建设健康发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精心打造安全网络环境

伴随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首先,西方国家及国内反动势力利用互联网大肆向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霸权侵略,妄图颠覆我国政权,危及我国国家安全。其次,网络多元价值观泛滥,“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逐渐消解国人道德价值观,个人主义、物欲主义泛滥成灾,对中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培育产生了严重威胁。再次,网络犯罪活动增多,尤其是各种传统犯罪与网络犯罪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案件增长迅速,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入侵和攻击计算机的网络犯罪活动也日趋增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为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引领,坚决抵制国内外各种反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演化,教育国民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教育,自觉抵制网络流毒,自觉监督和举报非法网站,配合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净化网络空间,打造安全网络。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精心打造时代网络环境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道德情操的展现,是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期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时代精神打造与时代同步的互联网,使网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成为弘扬时代主旋律、推动中国崛起和社会进步的激励力量。如2008年的“抗震救灾”,通过网络现场直播,无数国人为这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透明”的伟大精神所震撼;2010年互联网现场全程直播“嫦娥二号探月”工程,孕育出伟大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二十字航天精神,映照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诠释出新时期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它感染和激励着国人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精心打造文明网络环境

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文明方式,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人们心灵的鸦片。[4]网络上充斥大量低俗信息和不文明现象,如、黑客攻击、虚假信息、垃圾邮件等。为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引领,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让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从此成为全体网络从业者和广大网民的共同责任。中国互联网协会近几年在全国发起“大兴网络文明之风”专项活动,要求互联网业界要不断增强网络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明建设。后来又陆续《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互联网从业者和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办网。网民纷纷响应,随后《文明上网自律公约》,承诺拒上低俗网站,监督非法网站,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自觉参与建设文明健康网络家园活动。这些措施效果显著,对当前网络文明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精心打造和谐网络环境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迁速度日益加快,经济利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突显,社会矛盾加剧。这些社会矛盾通过互联网被无限放大,使得部分缺乏思想辨别能力的网民只看到社会发展中的挫折和失误,对构建和谐社会充满困惑与迷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思想指南,是打造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核心,因而,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互联网传媒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不断加强“阵地意识”,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民情,通过真实的新闻报道、正确的舆论导向、核心的价值体系、积极的主流思想来传播和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使互联网传媒坚持民生导向,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培育和谐精神,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刘世文,张燕玲,胡映雪.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西安社会科学,2008,(3).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4)

直抵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的核心 IBC理论产生的重要背景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消费者向社会化消费群体转型。IMC强调的是多种传播方法和传播工具的整合,而IBC强调的是技术平台的整合、价值整合与价值观的整合、战略整合、跨媒体整合和跨界整合。同时,IBC理论构建了基于SoLoMo的品牌传播模式,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的核心。

解决了“传播什么”的根本问题 IMC理论的核心是“整合”,强调建立品牌需要长期一致的声音和传播统一的形象,这为当时追求创意的广告界带来了新的传播思维,但是IMC只是从消费者行为及反应的角度解读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没有指出传播过程中维系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深层次原因,这意味着消费者沟通的内核的缺失。IBC理论明确提出品牌应传播其核心价值,而文化精神价值是品牌核心价值的精髓。

社会化消费群体是整合品牌传播的主体 在IMC时代,人们是一个个分散的消费者,被大众媒体当做目标来进行相关的营销传播。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绝大部分人已经成为社会化消费群体。社会化消费群体的特征是,不是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而是以价值观作为核心的相互联系的消费群体的方式存在,消费者通过社会化网络为纽带形成价值共享的关系网。正如段淳林教授所言,移动社交化不是移动智能终端和社交化应用的简单相加,而是线上社交网络与线下社交网络的高度融合。因而,社会化消费群体理所当然地成为整合品牌传播的主体,这是IBC理论和IMC理论的本质不同。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5)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互联网+”;创新对策

一、“互联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

平等与开放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互联网使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但也极大拓展了群众信息来源渠道,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形式,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公众文化的要求。此外,网络也是传播、暴力作品的高发地,这就要求“互联网+”的公共文化服务更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更好地履行宣扬先进文化的责任。

二、“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高大上”居多,“接地气”的服务少,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质量不高,群众不爱听、不爱看,价值观引导作用发挥欠缺,文化建设“主阵地”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措施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服务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放宽文化“准入门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比如探索政府向演艺公司等文化供给单位购买专业演出,或者与各级文化服务中心签订文化服务协议,定期为民众提供各类文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保障机制。在严格执行“奋进必考”制度的同时,建立以能力(作品)为核心的人才引进制度,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探索第三方参与考评制度,通过互联网公开相关信息,以保障人才引进的公正、公平。创新群众参与机制。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作品。利用互联网社交功能,了解群众对作品的满意度,并作为评价指标,不断提升作品质量等。

(二)以群众文化服务需求为核心,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

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接地气”作为执政治国的主要理念。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必须要以群众文化服务需求为核心,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在巩固文化服务“走基层”活动成效的同时,探索其他有效的供给形式。比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或者开展文化共建。鼓励各级文化服务中心与街道、与社区互动,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位一体”的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意见征求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群众对文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从群众中挖掘题材、从群众中进行创作的基本思路。重视群众对流行文化活动的需求。比如,近年来,广场舞较为流行,可以探索录制广场舞教学视频,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满足广场舞爱好者的需要。

(三)创新质量保障机制,用高质量文化服务吸引群众、留住群众

将巩固文化服务质量建设作为重点。创新激励制度,鼓励好作品。鼓励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和参演人员的表演热情。在利益保障方面,明确各方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合理的利益调配,保障各方合法利益。可以采用公共文化服务作品招标的方式,利用制度淘汰粗制滥造的作品,保障作品质量。创新作品评价机制。在重视传统专家评价的同时,要更重视民众评价,丰富群众意见收集形式。比如,通过互联网投票收集群众对作品的看法;举办各类专题群众投票活动等。同时,也可以考虑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民意,并不断改善作品质量。

(四)要始终重视“主阵地”建设,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具有文化属性以及一定的经济属性,而且还承担了重要的政治功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用,要发挥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作品创作、演出乃至可能的商业运作、后期管理等环节中,始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宣扬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的、错误的价值观,引领“互联网+”文化服务风潮,努力消除“互联网+”对文化服务的负面影响。总之,“互联网+”作为一种趋势,公共文化服务只能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调整。为了巩固好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结合“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和变化,积极创新,勇于突破,以主动的姿态适应“互联网+”的需要,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梁立新.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创新研究[J].学术交流,2014,(02):191-195.

[2]陈世海,戴珩.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创新研究——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J].上海文化,2014,(08):20-30.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6)

关键词:消费行为模式;价值网战略;组织结构;无边界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43-03

一、消费行为模式变化特点

20世纪后半期,人们生活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使世界任意两点间通过互联网随时相互交流。这种影响渗透到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企业来说,最大的冲击来源于客户行为模式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更多的选择机会。信息渠道变得更多、更通畅后,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选择面拓宽,选择机会更多,比较、甄别更加方便,客户有能力以比较低的成本寻求到更多的供应商,从中选出更为满意的供应商。而且,这种选择是跨地域、跨国界的。

2.寻求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客户能够更为方便地描述自己的需求,供应商能否吸引、维系客户的关键在于能否满足客户提出的更高要求。竞争不仅仅停留在价格层面上,个性化服务能力将成为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以个人计算机为例,定制产品开始占主导地位。

3.需要更为简捷、方便、综合性的服务。在信息时代,时间和精力的机会成本比以往更大。客户只想与单一、诚实的商打交道,希望一个电话就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客户同时变得更加苛刻,主观体验和感受成为衡量产品或服务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客户的这些变化为那些有能力迅速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一揽子服务的公司创造了种种机会。为了做到高品质服务,供应商在专注自己的核心价值活动的同时,还必须充分整合整个供应流程――设计、生产、交货、安装、维护。

4.要求交货迅速、准确。信息时代,时间资源对每个人而言变得越来越稀缺,客户要求绝对准确的兑现时间表。目前,优秀的供应商已经能够在几天内将书、服装、个人计算机等商品及时准确地送至客户指定的地点。1991―1998年,美国为客户提供准确交货的快递业务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与此同时,交货的可靠性也显著提高。例如,1998年UPS空运准确率已超过99%。

5.客户的谈判力量大大增强。对客户而言,信息搜寻成本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变更供应商成本的降低。过去的竞争以寡头竞争为主,竞争对手的行动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首要考虑。现在,由于客户信息搜集范围的扩大,竞争者数量大大增加,并且潜在进入者增多,战胜竞争对手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客户和市场份额,获得客户的认同才是关键所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技术随时可能替代旧技术,在客户对原有行业提供的价值不认同时,新行业、新技术会快速涌现,满足客户需要甚至创造出新的需求。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适应客户变化的需要。如何牢牢把握客户的需求才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首要考虑。

二、顾客需求变化的响应:价值网战略

随着客户地位的上升,客户对一揽子服务、组合服务的需求凸显出来。客户组合价值需求往往由多项价值需求组成,其中,有一些是核心价值需求,如买车者对良好汽车行驶性能的期望,另一些是附加价值需求,如车载视听系统与通信系统,影响客户购买决策的是组合价值需求的整体满足程度(周煊,2005)。面对这种形势,很少有哪家公司能单凭自己的资源、能力,迅速推出系列化、多样性和复杂化的产品,去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环境的变化、压力,迫使企业与其他企业联合起来,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形成利益与共、风险共担的联合体,以得到经营运作所需的资源和对抗环境的力量。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关系,任何企业在考察战略问题和组织问题时,都必须重视组织群体之间的关系。合作与依赖成为企业经营运作的核心理念,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价值网络之间的竞争。

价值网的概念由Mercer顾问公司的Adrian Slywotzky Profit Zon在《利润区》一书中首次提出。他指出,由于顾客的需求增加、国际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市场高度竞争,企业应改变事业设计,将传统的供应链转变为价值网。对价值网作进一步发展的是美国学者大卫・波维特,他在《价值网》(Value Nets)一书中指出,价值网是一种新业务模式,它将顾客日益提高的苛刻要求与灵活及有效率、低成本的制造相连接,采用数字信息快速配送产品,避开了代价高昂的分销层,将合作的提供商连接在一起,以便交付定制解决方案,将运营设计提升到战略水平,适应不断发生的变化(大卫・波维特,2000)。

Prabakar Kathandaraman和David T. Wil-son提出了价值网的模型(见下图)。这一模型使用了价值创造的三个核心概念,即优越的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和相互关系。该模型明确表现出三个核心概念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系统联系。

价值网是一种以顾客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优越的顾客价值是价值网模型中价值创造的目标。价值网还是一种需求拉动系统,正是顾客需要激活了整个价值网络。价值网将每一个顾客都看做是独一无二的,它区别对待每位细分顾客的需求。优越的顾客价值决定价值网成员公司的核心能力。顾客的需要类型及其价值实现的方式、内容决定了价值网中核心能力的种类。成员公司掌握各自优势的核心能力是最有效地实现顾客价值的必要条件。同时,顾客需要还决定着成员公司核心能力的组合方式。优越的顾客价值可以强化价值网成员间的相互关系。顾客价值的实现要求价值网核心能力的最佳组合,体现在成员公司之间,通过建立某种相互关系产生互动。顾客对价值网创造的价值给予的满意评价会激发成员公司的士气,同时,强化成员公司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提高其合作质量。

价值网通过成员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连结成一种动态、有机的价值创造体系。就单个成员公司来讲,它与供应商、顾客、竞争者、互补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纵横相联,演绎出极为复杂的价值创造系统。价值网成员的相互关系促进优越的顾客价值之实现。成员公司联合创造价值的方式受公司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影响,因此,高质量的相互关系可以促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相互关系与优越的顾客价值之间存在正强化反馈回路。顾客价值在公司之间一定的相互联系方式下得以实现,顾客的认可和赞扬激励成员公司,相互关系得以强化,关系质量的改善又会进一步实现顾客更深层次的价值。相互关系可以维持价值网核心能力的动态均衡。价值网创造价值的过程由各成员公司联合实现。为了巩固自己在关系网络中的相对优势地位,成员公司都需要不断加强对自身核心能力的投入,从而将价值网核心能力组合保持在动态均衡状态。

核心能力是价值网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关键环节,是合作关系建立的基础。价值网强调成员公司核心能力的优化整合,发挥成员之间的协同效应,以最有效地实现顾客价值。核心能力限制着相互关系的质量。单个成员公司利用核心能力创造的价值仅是价值网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因而必须与拥有其他核心能力的公司建立相互关系。这种核心能力自身的专有性约束着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核心能力的质量同样影响着成员公司间的关系。掌握关键能力的公司将在关系网络中处于优势主导地位,而核心能力较弱的公司只能被其他公司控制。而且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核心能力重要程度相当的公司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相对稳固。核心能力与相互关系之间也存在着正强化反馈回路。为了维持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各公司均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建立又作用于关系网络,使之合作更加紧密。核心能力组合创造优越的顾客价值。价值网创造价值的程度受成员公司核心能力的影响。来自各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越关键,就越有可能创造最优越的顾客价值。另外,各种核心能力的合理组合方式也同样影响所创造顾客价值的品质。

企业价值网络包括两个层次: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和企业外部价值网络(余东华、芮明杰,2005)。一般而言,企业在规模变大的同时,将市场关系引入企业内部模块组织之间,使核算单元逐渐变小,形成各个独立的战略业务单位,并将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延伸、分解和网络化,形成企业内部价值网络。企业外部价值网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成、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不同的企业价值链和价值模块相互交织组成价值系统,形成企业外部价值网络。企业外部价值网络是在企业价值链和价值模块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合作企业发现可以找到共同使用彼此的资源和能力的方法,使彼此都能够创造出自身的、新的、极难为其他企业所理解和模仿的核心能力时,合作企业就会主动对自身价值链进行分解,并与其他企业一起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价值网络。企业外部价值网络将模块供应商、业务流程与系统等合作伙伴结合在一起,在最快时间内开发出最适合用户需要的产品,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内部价值网络与企业外部价值网络共同构成企业价值网络。

价值网是对价值链形态的重新塑造。它能对顾客(消费者)习惯性的偏好给以快速满足,鼓励价值链成员包围他们共同的顾客,以一种新的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价值网促进了所有成员在完全统一的基础上的联系,企业价值网络将各种要素能力协同在一个无形的网络平台上,通过不同组织模块之间的协作、创新和竞争,全面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余东华、芮明杰,2007)。价值网概念的出现体现了一种新的战略思维组合:以顾客为核心的需求拉动网络;以紧密合作为基础的双赢竞争策略;以塑造核心能力为主要手段的成员公司成长途径(王燕,2002)。

三、组织结构的调整

价值网络是核心能力的集大成者(李海舰等,2005)。对于实施价值网战略的企业而言,不论是构建自己的价值网络,还是融入其他价值网络,均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由于企业核心能力存在差异,价值网络中的成员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这里,企业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极是节点企业,一极是网主企业;或者一极是躯体企业,一极是脑袋企业,由此构成了一个网络――“独立联合体”。绝大部分企业从事价值网络中的节点业务,成为节点企业。少数个别企业从事节点企业集成业务,起着“系统集成商”的功能,成为网主企业。企业价值网络实质上是一种虚拟组织,同时,也是一种由掌握市场机遇的核心企业通过商品契约,按照市场需要的产品特性,将任务模块化,并分解给不同的企业,对知识能力进行跨企业的临时组合,快速协调生产的方式(刘东,2004)。虚拟组织可以超越自身功能和资源的限制,可以没有工厂、没有员工,虚拟运作、虚拟研发、虚拟生产、虚拟营销、虚拟运输、虚拟分配。因此,从理论上说,虚拟组织是没有边界的(李海舰等,2004)。实体组织向虚拟组织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经营层次不断转变为一个个模块,同时将科层结构不断扁平化的过程(余东华、芮明杰,2005)。

组织是生产和经营的载体。传统观点认为,一个企业的管理组织,其机构的管理活动或管理过程一般限于法人的管辖范围内,即组织机能不能超出企业组织(实体)的边界(邱国栋,2003)。以快速响应顾客个性化、组合化需求为驱动形成的价值网络,不同企业的价值模块或价值链按照一定的界面标准相互交叉、融合,企业边界被打破。从管理角度,企业既存在自身内部的管理问题,又存在价值网络的管理问题,与此相适应,其组织形式包括企业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间组织形式。也就是说,随着价值网络的构建,企业组织机能超出了企业组织(实体)的边界。这样,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意味着运用新的组织形式对传统的企业组织进行改良,或在传统的企业内部按新的形式组织企业的生产活动。

就企业内的组织形式而言,由于价值网络成员企业内部形成网络结构,组建由设计、生产、营销、财务、服务等多方面人员组成的团队,形成模块化组织,为顾客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成为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此,需要具有一定的柔性又能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作出快速准确反应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有:建立跨部门学习型团队、原子式组织、柔性组织。(1)跨部门学习型团队。即企业内按分工原则设立的职能部门由工作团队取代。工作团队是按客户的定制要求组建的,其成员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由于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因而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这样,企业的成员以工作团队的组织形式参与工作,企业成为由众多工作团队组成的联合体。充分自治的各工作团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工作团队相互之间的协调和联系以及对外信息的交流和获得,均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实现,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基础。通过网络,各个工作团队密切而灵活地聚合在一起,能够完成紧急、复杂的任务。同时,网络为企业内部组织各工作团队提供直接进行信息沟通的条件,使得中间管理层消失,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2)原子式组织。原子式组织(atomized organization)是一种赋权化的组织形态。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企业的生产活动由许多小型的自治工作单元来完成。每一个单元在经济和管理上对其目标进行控制,各个单元通过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进行相互交流。强烈的文化纽带和“无老板的工作状态”(no-boss-business),成为原子式组织的重要特征。(3)柔性组织(flexible organization)。亦称“双形式”结构。面对集权与分权、稳定与变化等相互矛盾的管理环境,柔性组织同时具有集权化与分权化的特征。集权是在最高管理层制定战略方向;分权是在一线工人自由决定如何处理他们面临的突发性事件。对于稳定和变化这对矛盾,柔性组织通过建立稳定的结构部分和柔性化的结构部分,实现稳定基础上的柔性。即在为保证完成企业固有战略任务而组建的结构基础上,通过项目组织、微型组织、虚拟组织等的支持来应付动态和发展的格局,或利用临时工、专门供应商、顾问和合作者等来增加组织的柔性。

就企业外的组织而言,为适应价值网络运作的要求,一是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能力模块,然后融入价值网络当中,成为节点企业;另一种是对能力模块进行整合,构建一个价值网络,成为网主企业。对节点企业来讲,不是做大企业,而是做强能力;不是做大企业,而是融入更大的价值网络、融入更多价值的网络。对网主企业来讲,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制造网络;不是做大企业,而是做大网络。网主企业的核心能力体现为一种构建网络平台的能力,而这种网络平台的构建能力必须有雄厚的无形资源作为保障。在价值网络当中,与其他企业相比,网主企业往往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亦即界面联系规则能力,并且通常也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无边界企业要想成为网主企业,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并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构建一个可供市场主体相互交流的平台,并对这个平台进行管理(李海舰等,2005)。企业对价值网的整合,不仅是对行业价值系统的整合,而且还包括对多个行业价值系统的整合。具体包括:明确网络客户价值定位;选择、调整网络成员;建立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合理分配网络利益。

参考文献:

[1]周煊.跨国公司价值网络与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大卫・波维特.价值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3]Prabakar Kathandaraman,David T.Wilson.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 Value Creating Networks[J]. IndustrialMarketing Manage

ment. 30, 2001.

[4]王燕.价值网:一种新的战略思维组合[J].价值工程,2002,(2).

[5]刘东.企业网络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邱国栋.当代企业组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7)

关键词:产品创新;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知识网络能力

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集群中行为活动主体(企业或机构)之间创新资源交换与整合及创新资源促进主体提升创新能力、主客体彼此作用构成集群复杂关系结网的过程。网内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开展着各种类型的知识活动。Bell&Albu的研究表明:集群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集群的知识活动能力。各种知识资源在集群内组织间的配置情况,即集群知识资源的布局,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整合与创新的效率和效果。而集群网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利于增加创新知识资源获取的途径,利于实现创新知识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因此,研究开发集群知识网络、培育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是社会网络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一、问题提出

对企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其中的技术创新行为与论证集群组织对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学者熊彼特(1984)、Perrin(1989,1991)、Lundvall(1992);新产业空间理论代表Scott、Storver(1991);企业网络理论学者JorgeBritto、CarlosQuandt(2000)、Meyer-Stamer(2002)等,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集群网络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实现。由此引发了针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高技术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倍受社会关注。近年学者们逐渐把视角转向集群网络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知识网络创新功能。实证研究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知识网络的要素、结构、关系、演化及绩效等。如Cooke从聚集性经济、制度性学习、联合治理、相近性资本和互动性创新概括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框架,不仅关注交互单元“节点”,而且注重网络联结“边”。Burt将Granovetter提出的网络关系弱联结优势理论应用到市场竞争行为,提出著名的“结构洞理论”,系统阐述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创新系统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性。Bathel,Malmberg&Maskell等人从集群知识分工体系的角度,提出建设区域和全球交换的知识环境和交流渠道。蔡宁等考察了集群结构演化以及集群拓扑结构特征对集群功能的影响机制。彭灿则对集群知识网络系统运行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环境是集群网络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载体。

这些研究多是基于静态的知识网络,考察网络拓扑如何影响其动力学功能。而我们认为相反的问题同样非常重要,即网络上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如何影响网络拓扑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而对集群网络创新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微观集群企业知识网络构建和集群宏观层面创新能力评价。正是集群创新研究的上述两个共同特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集群网络功能的新视角——即从协同的角度开展面向对象(产品)的集群知识网络创新集成问题,本文重点解决集群知识网络动态能力构建与整合生成问题。

二、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

1.知识网络创新能力概念。要探求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内涵,首先要了解集群知识网络的概念。知识网络(KnowledgeNetwork)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领域,Bechmannn以科学家为单元对学术性知识流动的经济结构模型作了探讨,并首次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认为知识网络是进行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和活动。在对知识网络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高技术企业集群特殊情况,即集群知识网络不是由知识本身关联形成,而是表现为相关知识主体的知识关联。本文把集群知识网络界定为:是基于集群的相关知识主体在以技术创新过程为纽带的协同与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交流与合作的关系总和,是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彼此联结而形成的以创造知识为目的的网络结构。本质上属于创新网络,各行为主体构成了网络的节点,行为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构成了网络中的线条。它包含价值网络和社会网络两个层面。

能力层面是知识网络的本质所在,这种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围绕本文主题,本文特指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并将其界定为,知识网络创新能力是“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上,以互补或竞争性知识获取、共享并创造新知识为内容,以创新价值为核心的动态能力集合”。相应地,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在是建立在集群社会网络基础上,以价值网络为纽带,以协同知识创造为内容,以集群价值创新为核心,以提升集群持续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态能力集合。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构能力,培育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就是要合理构建知识网络并保障其顺畅、高效地运行。

2.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生成模型。培育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首先要构建知识网络,而构建知识网络就要确定知识网络结构模式。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三层框架结构生成模型,如图1所示。集群知识网络是由核心价值创新层、中间支持层和环境层共同组成的。其中,核心价值创新层是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核心,中间支持层是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基础,环境层是集群知识网络能力动态性的保障条件。三个层面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层面,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都不能形成和运行,三个层面共同维系着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生存与发展。

从总体来看,集群知识网络三层结构模型是一种内紧外松的网络结构,是一个整合集群内外正式与非正式网络的结构模型。集群知识网络结构在整体上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①稳定性。稳定性主要体现在集群知识网络核心层,这种稳定性源于本地社会文化的一致性和企业间信任关系的稳定性。②层次性。集群知识网络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总体的三层结构特征和局部构成特征。③演化性。集群知识网络,总要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于是就有可能产生从量变、序变到质变的过程,导致集群网络结构存在着可变性。

(1)核心层——价值创新层。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本文引入了一个新概念——集群价值创新元。所谓集群价值创新元,是一个“集合”概念,指由若干价值创造关联或竞争的企业为实现价值环节创新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所构成的集合体达到某种阈值,从而形成足够的“场效应”,产生聚集创新功能,这样一种集合体称之为集群价值创新元。显然,一个孤立的企业不能构成集群单元,一群分散无关联的企业也不能构成集群元。在知识网络核心层中,黑点就代表集群价值创新元,其构成主体是由在价值链上相互关联或竞争企业构成。与同行、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正式或非正式互动与合作,不但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资源达到双赢的知识创造和共享;还可以让企业获得某些关于原材料、市场、产品的知识,以灵活地把握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改进或推出新的产品,促进了价值链创新集成。

集群知识网络的核心层就是由集群价值创新元之间通过产业关联和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而形成的正式网络,其首要功能是实现集群的中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创造新价值。组成一个集群知识网络创新核心层的集群价值创新元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集群单元之间必须是相互关联或者互补,集群价值创新元之间的关联性越强或者互补性越强,由它们组成的集群网络越有创新优势。反之,组成集群网络的多个集群价值创新元如果是相互无关联或者不互补,那么不利于整个集群创新的实现。集群知识网络核心层的结构对其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影响。集群核心层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集群内集群价值创新元内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集群价值创新元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使得集群内产生所谓“结构根植性”(StructuralEmbedeness)和“关系根植性”(RelationalEmbeddness)。为有效解决这两个根植性带来的创新能力“刚性”,必须发挥价值创新单元核心企业的作用和建立核心层成员与层的联系通道。

(2)中间层——知识网络创新辅助层。核心层知识网络价值创造的实现离不开辅助层的支持,辅助层主要主要包含知识中心(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及公共部门、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这些网络节点各自掌握着不同的创新资源,在资源交互过程中承担着不同角色。知识中心,作为知识创新源泉,不仅是新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者,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并可以为集群核心层网络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地方政府,虽然不是集群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主体,但在积极营造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创新,有效规范地方市场行为以及挖掘区域内潜在的创新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机构,区域内良好的银企关系,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介机构,包括区域内存在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创业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无形中充当了知识传播载体与交换场所的角色,主要负责集群整体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协调活动以及特定企业活动。

(3)层——集群知识网络外部环境。层知识网络是指集群边界以外的与集群成员(主要是核心层)发生联系的相关者,主要包括全球价值链上的其他外部客户集群、供应集群和同行集群以及外地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和其他一些相关组织。在全球化分工体系的背景下,企业集群必然成为全球价值链上的一环,为吸取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本地集群和其他一切知识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广泛而复杂的网络联系。获取这些知识对提升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尤其重要,由于这些集群中企业普遍知识层次不高,因而内部互相学习的效益不会明显,它们更需要到集群边界之外寻找知识的“富矿”,惟其如此才能实现跨越式学习而获得后发优势。尤为重要的是核心层知识网络结构的非对称性与密集性可能面临“过度根植性”带来的路径依赖造成集群陷入“区域锁定”风险,导致集群创新失去活力,通过加强与层的弱联系有助于引入新鲜的空气和创新活力。

三、高技术企业集群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构建

确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结构生成模式后,应根据高技术企业集群实际情况构建知识网络。一般而言,集群知识网络构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核心(优势)企业培育。识别知识主体成员及其网络联系是建立集群知识网络的重要一环。有关研究表明:同多中心型集群和无中心型集群相比,以龙头(强势)企业为中心而形成的中心卫星型集群——龙头企业网络——更有利于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应用。在核心层中,核心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集群知识网络的“蜘蛛人”,它是集群知识网络的协调者,其存在使集群知识网络富于灵气和活力。核心企业是集群知识网络成功建立和运行不可或缺的灵魂成员。他能够协调和优化集群知识网络的合理配置;能够调动网络成员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利地推动知识在网络中交流、分享与创造;能够合理扩展网络、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因此,核心企业(对价值创新元而言指优势企业)的培育是构建集群知识网络关键的一步。

2.建立核心价值创新层。核心层是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心脏,由具有价值相关性的企业组成,。各种知识资源在集群知识网络核心层内组织间的配置情况,即核心层知识资源的布局,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整合与创新的效率和效果。从理论上讲,集群核心层知识系统是由众多知识主体构成的知识网络,这些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之间应当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异质性,否则,就会对集群知识活动构成一定的障碍。具体说,当不同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过于“同质化”——组织之间的“知识距离”过小时,知识转移既无足够的动力,也无发生的必要;当不同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过于“异质化”——组织之间的“知识距离”过大时,知识转移就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实现集群知识资源网络优化配置的关键是在“同质化”和“异质化”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3.协调社会网络联系。构建集群知识网络需要协调集群知识网络内外各种不同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联系。构建良好的集群社会资本,即集群内部及集群内外知识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集群知识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有利于集群知识系统的功能提升和持续进化。当然良好关系并不就是“密切关系”或“强关系”。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是在“强关系”和“弱关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提高高技术集群知识活动的创新绩效方面,强关系和弱关系各有其作用:核心层密集的网络和强关系促进信任,导致隐性知识和敏感信息的传播,从而影响集群的创新;而与层的稀疏网络和弱关系则是获得最新信息和异质性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扩大核心层成员联系和互动范围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强关系和弱关系不应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就高技术企业集群而言,由于不确定性程度高、技术变化快,弱关系更应强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