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博物馆调查设计

博物馆调查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2 16:00:11

博物馆调查设计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1)

关键词 大学数字博物馆;博物馆资源;用户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47-03

1 前言

大学数字博物馆是依托校内博物馆,或大学在教学和科研中收集、保存的丰富馆藏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类数字博物馆群。与一般大学博物馆相比,大学数字博物馆可实现多学科资源的集成与融合、馆藏资源的多媒体展示、跨学科的信息检索和交流。

2001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现已形成多学科融合的数字博物馆体系,为教学提供了多学科的丰富资源支撑。

然而,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大多重视资源开发,缺少对资源使用率的评价,从而影响到资源建设的科学性。随着信息化产品“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评价越来越重视用户需求的满足。用户是大学数字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满足用户对资源使用的需求是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的根本使命,因此,对用户资源使用满意度进行调查是“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体现,也是大学数字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 满意度调查设计

评价模型 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不仅是一般的网络科普资源,而且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网络教育资源,其评价模型可以参考网络科普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相关评价研究成果。在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咨询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表1所示评价模型。

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以“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评价模型”为依据进行设计,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用于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性别、学历、专业、在线学习经历、访问数字博物馆的经历等;第二部分主要考察用户对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4个维度(资源内容、资源组织、资源呈现、资源使用)的满意度,具体通过28个问题来描述。用户在实际浏览过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后,对各维度因子进行切实评价。

为了更客观、更量化地获得用户对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使用的满意度情况,本问卷采用量表的形式。采用5级量表,将用户对分因子的态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别用5~1之间的数字表示。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3座大学数字博物馆,涵盖人文艺术、工程技术以及生命科学三个学科大类,文中分别用案例一、案例二和案例三表示。具体情况如下。

案例一:我国最早开通的大学数字博物馆之一,采用网络、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数字水印等技术,研发了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数据采集系统、虚拟博物馆协同设计与漫游系统,实现了1万余件文物的数字化,生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以及三维场景等内容。

案例二:是一所全面集中展示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展示内容包括中国民居、馆藏文物、古代都城、文物建筑、名师风采、世界建筑遗产、中国古镇、珍品史料等栏目。

案例三:包括中国医学史和中药两大主体部分,结合多媒体展示技术向用户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宝库。

调查实施 由于大学数字博物馆主要面向的群体是高校在读学生和教师,特别是高校在读学生,因此,本研究的被调查对象确定为高校在读本科生、硕士生。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法向东部、中部、西部9所学校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98份,回收率为85.2%;有效问卷96份,无效问卷2

份,有效率为98.0%。问卷数据采用SPSS17.0完成。

3 调查结果分析

总体得分 从图1可以看出,三个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水平相当。案例一、案例二和案例三最后得分分别是3.417、3.693和3.511,都在3~4之间,说明用户对3座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持一般到满意之间的态度。

“资源内容”维度分析 从图2来看,3座大学数字博物馆在资源内容维度各指标上的得分变化幅度很小,但每所博物馆得分曲线都呈下降趋势,“有价值的资源链接”和“内容新颖性”两个指标的分值最低。这说明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在内容科学性、文法正确、内容丰富性和内容独特性几个方面表现较好,但在资源链接和内容新颖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资源组织”维度分析 从图3来看,3座大学数字博物馆在“符合学科知识结构”“符合用户认知特征”两项指标上的得分较高,在指标“主题鲜明”“信息量适度”“相同知识点建有链接”和“内容链接有效性”上的分数较低。这表明当前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结构较好,但资源编排不尽如人意。

“资源呈现”维度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3座大学数字博物馆在媒体样式和界面设计指标上得分相对较高,说明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在媒体选用和界面设计上表现良好,但指标“图像质量”“音频质量”“动画质量”和“三维模型质量”上的得分较低。这说明大学数字博物馆媒体素材质量有待改进。

“资源使用”维度分析 如图5所示,从每座大学数字博物馆分数曲线的变化来看,“设备兼容性”在分数曲线上都处于最高点,其次是指标“操作简便性”,但指标“内容可重组”“内容可下载”“互动参与性”和“互动反馈”得分相对较低。这说明资源浏览没有技术门槛,但资源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较差。

4 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优化建议

及时更新资源,反映学科最新动态和社会热点 通过调查发现,3座大学数字博物馆在指标“资源新颖性”的分数都较低,说明大学数字博物馆提供的信息时效性较差,信息更新不及时。在今后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中,应缩短资源更新周期,反映较新的科学发展成果和社会热点。

提高界面设计风格独特性,增强资源的美观度 国内大学数字博物馆大多以内容为王,内容信息量较大,网站在建设之初便定位于展示全面详尽的知识内容,因而页面布局便显得十分庞杂。庞杂的页面布局无法以最高效率及时传送用户想要的信息,用户在浏览时往往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中,大学数字博物馆除了为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外,还应更加注重页面风格的设计。

提高各媒体素材品质,增强资源的可读性 目前图片已经被网络科普平台广泛采用,动画、视频、三维模型也逐渐成为数字博物馆的基本素材。但通过数据可知,用户普遍认为图片、视频不清晰,视音频播放不流畅、3D模型可操作性差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浏览体验。因此,大学数字博物馆在采用多媒体技术时,还应该对各媒体素材进行精加工,增强资源的可读性。

提供信息资源的重组和下载,增强资源的开放性 大学数字博物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体现在资源重组和下载两方面,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座大学数字博物馆在这两项指标上的得分都较低。因此,在未来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中,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开放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

采用互动表现方式,增强资源的趣味性 调查结果显示,3座大学数字博物馆的资源互动性都较差,趣味性较低,难以对用户形成有效的吸引力。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互动性建设应该成为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可借鉴数字科技馆的成功经验,设计一系列精致的科普游戏或体验区,让用户在自主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

5 结语

本研究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理念,采用问卷法调查用户对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总结大学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希望对推动我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建文,苗雨雁.北京地区数字博物馆应用现状调查报告[M]//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2010:296-300.

[2]刘明明.大学数字博物馆在目前建设中的探究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3(6).

[3]李东.我国高校数字博物馆建设探索: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博物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3(6).

[4]蔺光.我国高校博物馆科普功能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5]王春.在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中引入知识组织体系[J].中国美术馆,2011(11):103.

[6]王锐.数字博物馆资源虚拟化与数据集成方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2)

关键词:免费;共享;博物馆

abstract: city museum as a cultural oasi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however, the study don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urb 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e still weak.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guangdong’s free museum policy, especially the visitors’ behavior, the places they visited, the time spent,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museum, the paper tries to provi de constructive proposals for the sharing of urban public cultural resources.

key words:free; sharing; museum

博物馆承载着纪录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已成社会共 识,并 且被国际博物馆协会明确地写进了章程。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已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一 大趋势,在不少国家已成惯例。2008年3月,我国在一些省市部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试点 后,受到公众普遍欢迎,广东省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免费开放的“非日常化”和人 数限定等制约,节假日观众量激增,平时却门庭冷落,而且虽“免费”开放但“从没进去” 的人还和过去一样“在门外”。免费政策如何“普惠”所有人?公共文化设施怎么才能真正 让公众共享?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为将来在全国大范围推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提供一些实证依 据和建议。

一、“免费”后的普惠:

参与主体行为的“样态”解读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公共资源对公众免费开放后,人们开始关注 博物馆的参观主体——人,而非参观客体——馆体建设、馆藏品(物),这是对过去公共文化 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忽略主体意识的重新定位。2400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普罗泰 戈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从“以人为本”的尺度来考量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从免费开放博 物馆中参观主体数量与质量的罗列分析,是对公众“共享”公共资源内涵的本质回归。

1.参观人群类别变化

免费政策始行前,广东省博物馆的客流承载力长期处于富余水平,参观量因为“票”的门槛 受到限制。以2008年3月为例,每天参观人数最小值仅为18人,最大值亦不过750人,日人均 流量为111人。免费开放后,人流量态呈跨越式扩张。3月30日博物馆观众近4000人 ,远高于3000人/天的限制标准,公众强劲的文化渴求因“免费”得以有效释放。 “免费”举措的实行使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现象得到极大改观,也能充 分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非盈利性及公众的参与性等基本原则。

同时,免费开放前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人次亦随节假日等外部因子作用而迥异。在日均人 流量总体增加的同时,周末人流增加更明显。

①年龄结构。免费后,18~45岁年龄段的游客成为博物馆参观的主体力量,比例高达67.8% ,约为次主体——18岁以下中小学生年龄段人数的4倍多。由于参观主体文化素养较高,大 量的集体访谈资料显示这一人群对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高度赞许。

②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免费后的广东省博物馆受到中下收入阶层的积极响应,50 00元/月以下收入水平的被调查者已占总人数的88.3%,低层收入人士(800元/月以下)也 有24.7%的比例,“普惠”政策效益初显。

③受惠范围。因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其吸引范围表现出以所在区为生源点的圈 层式距离衰减,是典型的传染扩散形式[1]。诚然,广东省博物馆的受惠人群为广州 市市民,且渗透于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片区。相当多的市民表示“自己屋企博物馆免费,我吾 捧场边个捧”(自己家门的博物馆免费了,作为市民的一分子应有义务支持),彰显了他们 的区域认同感与归宿感。

2.参与行为时空分析

①时间分布。参观者的访馆时间反映了博物馆内一天的人流节奏与规律[2]。根据 广东省博物馆分别在工作日、节假日8小时开放时间参观人次的资料汇总,较之尚未免费开 放的广州市南岳王墓博物馆,其人流量体现均衡态势。通过实地观测,节假日上午及下午参 观的主体人群为家庭,且多是父母陪同孩子游览;中午则以三两成行的大中学生居多,而相 当部分的被采访者将博物馆看作闹市氛围的休憩场所。工作日前来的主力军为成群结队的朋 友以及晨练、午睡过后顺路参观的老年人。

②参观形式。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交往是博物馆游客潜在而重要的动机之一[3] 。相当数量仍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的游览主体单元仍是旅游团与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 ,成员可能仅仅处于服从导游或者上级领导的安排,参观愿望并不强烈。自免费大门开启后 ,广东省博物馆则呈现与其他收费博物馆截然迥异的繁荣景象。局外观测资料的威弗指数量 度与抽样调查进行的数据分析有效证明,游客已把参观博物馆看作是增进与家庭或朋友交往 的一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47.4%的游客选择与朋友同行,23.7%的游客与家人一道前来 参观游览,其中绝大部分是父母带孩子观赏,藉此增长见识,寓教于游。较小群体的组织形 式更能激发公众个体的游览意愿,他们在“免费”契机引导下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欲望。

③交通方式。“免费”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群众大多选择公交车或地铁为交通方式,两 者使用比例分别为50.7%和29.3%,凸显使用主体低收入性。这些方式的高频率使用,与省 会城市市内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不可分离。以广东省博物馆所在区域为例,正门毗邻的越秀 中路承载6条公交线;其5分钟步行半径内设有三元里——万胜围段的地铁2号线。经济水平 并不富裕的普通大众因这类“亲民”而完善的通勤手段使其参观意愿与出行次数增加,进而 成为主导参观群体。

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后的参观人群类别具有以下特征:因免费时间的突变增长,多元主体获得 文化资源共享。其中,省城广州市的中青年家庭和大学生群体成为参观者结构的新生力量。 他们处于中下收入阶层,但依然存在潜意识文化诉求。相对免费前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较 高的参观者,他们的行为更多体现为休闲娱乐场所的模式,具有较高的随意性。因此,免费 后的省博物馆的人群结构已从“倒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富裕阶层已逐渐向中下阶 层过渡,“共享”初衷得以体现。

二、“免费”后的忽略:

特殊群体与阶层的守望

1.残障人士

在对广东省博物馆主体建筑无障碍通道的设计考察后发现:其坡道、楼梯、电梯3个重点都 符 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和老人的关怀与尊重。以广东省博物馆主要楼 梯的设计为例,对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可以发现,除扶手直径为7cm, 这一项略超过了规范所要求的5cm以外,其他均符合要求。

物质载体的完备却不能成为残障人士在“免费”后走进博物馆的媒介,5月2日前来参观的唯 一一位肢体残障者在接受调查时说:“来这里是要有勇气的,因为周围正常人总是用异样的 目光看我,不是自己非要看是不会来的”。可见,除硬件设施完善,人性化的软件服务跟上 才能逐步消除这一群体的参观焦虑[4]。

2.打工者(新市民阶层)

广东省博物馆四周有不少施工或装修工地,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本调查选取了11个深度访 谈样本,职业类别为保安、装修工人、施工人员等,藉此试图解释“博物馆打工者罕至”现 象的深层原因。

①博物馆认知度。社会距离量表(又称鲍格达斯量表)分析显示,打工者接受省博物馆的认 知度分布于“毫无知晓”与“初步尝试”两大阶段,而后者的行为实现根究于工地与博物馆 的邻近效应。相当比例被采访者对广东省博物馆一无所知,绝大部分的务工人员从未有广州 市内其他博物馆的参观经历,仅有一人曾到过广州南岳王墓博物馆。

②自我休闲意愿。打工者的工作强度较普通职业更大,他们每天仅有晚上的2~3小时为自由 支配时间,而广东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时间为9:00~17:00,需求与供给时间产生强 烈错 位。与此同时,他们主要以逛街、打麻将等蓝领普遍喜好的活动为自我消遣方式,并认为这 些活动既经济又适合。可见,他们的诉求仅停留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爱与归属需要阶段 ,每天极度辛苦而单调的工作状态迫使他们急需寻求简易的社会群体生活实现压力缓解。更 有不少打工者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生理需要还未得以有效解决,参观博物馆等文化消费 自然被排除于需求边界之外。 

③教育文化程度。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少部分为高中或中专水平,更多的只具有初中或更低 文化水平,教育素养的不足、个体自卑感被激发、潜在的自我认知约束等因素,使他们对博 物馆等文化殿堂望而却步。

实行“免费”政策后,参观者主体在数量上大规模增长,在质量上类型相应变广,由此实现 了“共享”初衷由量态到质态的初步飞跃。然而,某些弱势群体——残疾人士与打工者(新 市民阶层)的守望,仍是人人“共享”公共文化资源终极目标达成的阻碍因子。

三、“共享”的终极目标:

设施与服务多因子满意度

1.博物馆设施服务环境分析

为探知“免费”开放广东省博物馆后服务环境是否保持舒适性与游客满意度,本调查立足参 观者对周边各细微配置构件的感知体验,以“5 非常满意”、“4 比较满意”、“3 说不清 ”、“2 不大满意”、“1 很不满意”为度量层次,寻求各因素所表征的参观者服务环境质 量评价。调查显示,广东省博物馆总体设施建设广受游客好评,各项满意度平均值皆在“比 较满意”之上,且无任何“很不满意”的评价。其中,参观者对展览种类、展厅环境舒适度 、展品质量、展厅整洁程度、展览形式等体现博物馆主体硬件风貌的因子评价最高,对馆内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以及讲解质量等两项评价较低。

2.满意度影响因子聚类剖析

参观者对服务环境的评价约束于其对博物馆内不同领域设施的认知程度。然而,主观评价最 高的因素并非意味其与参观者感知服务环境质量呈高度相关。根据调查,有以下5种因素影 响博物馆参观者的满意程度。

①形象宣传。包括宣传资料、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专供特殊人群的设施、展品质量等,这些 皆为广东省博物馆体现自身风貌的重要元素,是群众了解本馆形象的直接窗口,因此,免费 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应借鉴企业形象设计及顾客满意战略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树立自 身良好的形象,并加大在形象塑造方面的投资,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形象建设的管理策略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训练员工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观众满意度是衡量博物馆形象 的唯一标准[5]。

②展品诠释。包括展览种类、展品更新度和讲解质量等,它们成为增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众 多初次参观者对文物、展品兴趣的关键渠道;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除了专业人员对知识的诠 释之外,应该寻找并多引入贴近观众生活经验,奠基在不同文化层面的展示元素作为展览起 点,抛弃以往说教的色彩,向着亲和、人本、交流的方向发展,使博物馆如春风化雨,润物 无声。同时,博物馆要强调观众的参与意识,大众的参与对博物馆的生存是最重要的。免费 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更应该借助高科技手段,广泛采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新技术,使广大 观众产生全身心的感觉和体验。

③展览空间。包括展厅环境展览形式和休息场所等,它们都是影响博物馆观众心里容量的重 要因子;免费后的博物馆应在宜人的展览空间中使观众获得从耳目到心灵的审美愉悦,它不 仅让历史与文明相遇成为可能,还是一个创造未来与释放无限活力的处所,也是一个与美丽 对话的场所[6]。

④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与否,应该作为一个博物馆是否真正实现文化资源共 享的标志。其实,任何一项公共服务设施都应以人性化的设计为本,要想不断提升观众的满 意度,博物馆就必须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高的诉求;必须加强博物馆导览服务优 化标志系统,引导观众尽快实现目标发现与定位,使他们不致因迷失方向而困扰。

⑤配套服务。包括纪念品、小卖部、饮水设施、卫生间以及双语文字注解等,这些配套服务 设施是群众参观行为中辅助的游览节点,也是博物馆是否以人为本尽善尽美实现免费共享的 细节体现。

3.合理承载量分析

以上5大影响参观者满意度因素的提出是广东省博物馆服务环境作为真正“共享”载体的必 要条件,可是,所有因子仍约束于整馆建筑承载量的合理控制。广东省博物馆现实行“免费 不免票”的措施,即规定每天参观人数上限为3000人。因失去价格机制约束,博物 馆“价格排他”的特性亦不复存在,并从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属性更变为拥挤性公共物品的 属性[7]。因此,从拥挤临界点视角探讨广东省博物馆的合理容量是公众满意度的 前提。陈列区是博物馆建筑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观赏空间、休息空间和交通空间 3部分。博物馆合理观众人数应为3部分参观人数之和。遵循国内已有计算博物馆人均面积的 合理方法,笔者据调查及一些实际量算得出理论上博物馆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合理参观者的 人数为1478人。而据前文所述,3月30日免费开放后的广东省博物馆有近4 000名访客,按照观测高峰时段人数占全天总人数比例(40%)计算,不难发现博物馆若不实 行限票政策就会超负荷运营。

总之,“免费不免票”的措施应该在即将大面积实行免费政策的博物馆中推广与实施,同时 博物馆应从影响参观者满意度的5大因子对其进行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无论参观者特征行 为还是博物馆服务环境,才能有效呈现顺应“共享”潮流的强烈态势,互为需要,互相作用 ,促进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刘俊.博物馆游客行为研究: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5(2):40-44.

[2]马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行游轨迹及时空分布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6:70-83.

[3]博物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调研课题组. 2004~2005年中国博物馆观众调 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2005(2):30-35.

[4]张微.论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对残疾人的教育[j].博物馆研究,2008(1):10- 13.

[5]王晓曦.博物馆靠什么提升观众的满意度[j].博物馆研究,2006(3):18-23.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3)

1.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和全省统一部署和要求,规范、有序、高质量地推进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3月底,各区街道实地调查启动率达到100%;截止4月30日,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262处,其中新发现774处,复查488处;到12月底,将全面完成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实地田野调查任务。

2.积极组织编制文物保护规划。目前,我市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在广东省处于领先地位。上半年,《龙岗客家围总体保护规划纲要》、《鹤湖新居保护规划》、《龙田世居保护规划》、《茂盛世居保护规划》、《元勋旧址保护规划》、《莲花山黄默堂墓保护规划方案》、《洪围保护规划》、《新乔世居保护规划》等8个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按照专家意见及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保护规划》、《大万世居保护规划》的修改工作。咸头岭遗址、宝安古村落等专项保护规划正在编制之中。

3.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建设。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鹤湖新居客家围保护修缮工程立项,一期计划投资2970万元;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默堂墓抢险加固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并上报省文化厅审批;积极推进大鹏所城18栋重点建筑维修工程,完成《市大鹏所城整体保护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评审,并已按专家意见修改完毕,将交由市发改局立项;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头古城东城门楼、大万世居南横屋、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赤湾右炮台的竣工验收。推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英街界碑保护方案的修改工作。同时,支持配合大运城建设、能源基础建设(LNG)工程、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线建设、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地铁建设等项目,做好相关的文物保护工作。

4.加快博物馆事业发展。完成博物馆内设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竟聘上岗工作,积极开展新馆开馆后的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老馆改造,已完成《博物馆(老馆)改造项目建议书》;博物馆上半年引进的《宋代磁州窑精品展》、《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精品展》和“六?一”儿童节开放的儿童馆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新老两馆观众人数近50万,创历史新高。加强对国有、民办博物馆的分类管理和指导,协调省文化厅批准成立“包装印刷博物馆”和“望野博物馆”,完成“水岩奇石博物馆”的报批工作;修改完善《市政府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办法》,力争加快出台。文博会期间,市文管办会同省文物鉴定专家对古玩城分会场进行监管。

5.大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组织市博物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等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在虎门举行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积极筹备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将举办《三十万里探宝行——管祥麟考察中国原住民艺术成果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览》等10多项展演活动,活动开幕式将于6月13日在市博物馆老馆举行。上半年,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共举办4次免费鉴定活动,接待市民千余人次,鉴定物品千余件;同时,先后在市政协、笔架山公园、市图书馆等地举办《7000年—考古寻觅历史的足迹》图片展,增强了市民对的认同感,归属感。

6.努力提高文物安全防范水平。上半年我市各文博单位安全形势总体良好,均无安全生产事故。市文管办深入开展对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的防火、防涝、防盗等安全工作的全面检查、复查和整改工作,节假日专门发文并赴主要文博单位现场抽查,并适时安排文物安全专项经费预防汛期水患对文物建筑和遗址的破坏。各文博单位积极开展日常巡查及整改工作,对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电线电路、濒危古建筑及馆藏文物等加强检查,发现问题予以及时整改。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贯彻落实《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加快出台《市政府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办法》,开展产权私有的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调研。

2.继续推进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年底前完成实地田野调查工作;同时配合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做好遗产保护工作。

3.推进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的报批工作,加快推进大鹏所城、南头古城、鹤湖新居、黄默堂墓等文物保护工程。

4.做好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馆藏文物调查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以及完善馆藏文物档案等基础工作。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4)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具有一定收藏、欣赏和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提高博物馆的经济收入,缓解资金不足,有利于博物馆实现“以文养文”的目标。但是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存在若干问题,制约着文创产业的发展,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

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日趋一体化,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加大了资金投入,相应的政策、法规也日渐成熟,给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发文创产品势必成为博物馆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1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势头良好,但因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1.1经费紧张、经验缺乏、政策不完善博物馆经费只够维持日常运营,开发文创产品明显资金匮乏;在日常运营中,与市场接触机会较少,导致缺乏营销经验;国家对文创产品开发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不利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与支持。

1.2博物馆特色不明显,产品开发缺乏创意文创产品缺乏博物馆特色,如有些产品只是把书画作品或者文物的图案直接印制在丝巾、抱枕、T恤、文具用品、茶具等物品上;有些产品只是对文物实体模拟复制;有些产品与旅游纪念品十分相似,缺乏好的创意[1]。

1.3品种雷同,缺乏新鲜感耳机、调味罐、U盘、纸扇、香炉、书签、雨伞、杯子等相似产品屡见不鲜,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失去了文创产品该有的吸引力。

1.4优良产品匮乏,价格两极分化缺乏价格适中、品质优良、可带走的文创产品。低档产品制作粗糙,不够精美,很难激发观众的购买欲;高档产品虽工艺讲究但价格昂贵,令观众叹为观止,限制了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另外,文创产品开发的产品结构有待优化、调整,在创意、设计、制作、生产、宣传、营销、服务等一系列环节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博物馆实现文创产品的产业化任重而道远。

2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具体对策

文创产品的开发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点: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中心,一切工作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文创产品;组建一个富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意团队;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建立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市场嗅觉敏锐、擅长经营管理的综合型人才队伍;在产业链条上,注重完整性,遵循共赢共荣的原则选择合作企业。具体的实施对策如下:

2.1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宏观体制改革为促进文创产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需出台更加明确的宏观政策及详细的法律条文,具体包含出资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利润分配问题、企业合作问题、税收减免问题等。

2.2建立有效的开发模式,缩短周期,提高效率文创产品的开发是一项冗长、繁杂的工作,从产品定位开始到提出设计思想到正式投入生产直到销售,整个过程会经历很多阶段,持续时间长、涉及面较广,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开展工作,具体包括调查研究、确定开发品种、提出设计思想、初级打样试制、进一步调整、确认生产、投入销售,只有这些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才能顺利、协调的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工作[2]。成功开发出新产品的关键是缩短开发周期,建立有效的开发模式,这样不仅能节省新产品开发的时间成本,还能节省资金成本。

2.2.1文创产品开发前期进行全面、缜密的调查研究制定文创产品开发任务往往是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开发人员只有通过真实、全面的调查研究报告才能制定正确的产品开发计划,提高开发的成功率,避免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而中途终止,或者产品开发出来却不被市场认可。充分的市场调查可为后续的一系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消费者进行调查随访: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出发,收集目标消费者的信息(文化层次、年龄层次等),分析其需求和构成比例,以此来选择并确定新产品开发的种类。第二,深入了解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具体情况:时刻关注消费市场的流行趋势,并深入了解同类产品的具体情况(产品材质、销售渠道等),搜集相关资料,参加展会,可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场、激发设计灵感,同时可对市场预期做充分了解。第三,调查产品实现生产的可行性:调查需要考虑新产品的材质、生产工艺等能否达到;核实要合作的生产商是否要求起定量;预估开发新产品大概的成本。

2.2.2加强沟通,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做出详细有效的调查报告,不仅要搜集大量市场信息,还需要博物馆内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可组织一个项目小组,成员来自生产计划、市场评估、设计、生产、工艺等职能部门,及时为开发设计人员和决策者提供相关参考数据和信息[3]。

2.3多方位开拓发展销售渠道第一,尝试与企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合作来推广产品,拓宽销售范围。这些机构一般因商务需求需要经常采购商务礼品,营销人员可向这类客户群推广产品,相信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销量。第二,密切关注行业类相关展会并积极参与,把握机会推广产品。第三,博物馆的很多形象资源具有发展成形象品牌的潜力,我们应积极挖掘品牌潜力,并进行合理规划,提升其品牌价值。当品牌具有了一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即可进行品牌授权,不再是通过卖一件或者几件产品来获得收益,而是通过授权来获得更好的收益。

总之,完善的政策法规加上有效的开发模式和多方位的销售渠道,只有这三个方面均良好运转才能确保文创产品开发具有长久生命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将文创产品带回家,不仅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还丰富了博物馆经验;对于博物馆而言,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发挥了其更大的功能,提升了社会影响力,真正做到了文化资源的有效传递。

参考文献:

[1]张尧.基于博物馆资源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马晶晶.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吕梁学院学报,2015,(4):59-63.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5)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观众心理

我国的博物馆在陈列设计方面一直在与时俱进,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只注重博物馆内物品的逻辑性和美感过渡到注重观众心理,所以政府的相关部门和设计人员需要重点研究,从博物馆陈列摆设设计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观众的心理,使最终的陈列可以激发观众浏览、学习的兴趣。

一、设计博物馆的陈列摆设的基本特点

第一,博物馆的陈列摆设不仅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还要有审美性,这也是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与其他设计类型相区别的具体表现,因为博物馆是文化属性的教育机构,要让人们在浏览和观赏的过程中有所感受;第二,博物馆中的物品类型多、数量多,这就决定陈列设计的范围非常广,那么设计的时候需要有不同的视角和理念,不能雷同,而且总体上要相统一,如安徽省宿州市的宿州博物馆,建设之前就确定了“弘扬宿州文化”的目标,整个馆内的陈列设计在这个主要目标的要求下,设立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雨、人杰地灵七个部分,再现了宿州市从古至今的风貌和成就;第三,博物馆的设计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结合灯光、玻璃罩的形状等,衬托陈列的物品。

二、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和观众的心理有必要的联系

明确博物馆陈列摆设设计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特点都与观众的心理相关,所以两者之间有必要的联系。第一,博物馆主要的对象就是人,所以馆内各物品的陈列都需要结合人的心理需求,并且对观众起到正面影响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博物馆符合逻辑性、审美性和教育性的要求,如设计人员按照展览品的特性设计周边的环境和展览柜台的形状,可以吸引观众驻足,从而让他们浏览展览品的文字介绍,得到深刻的体会;第二,陈列设计中走廊等通道的设计,需要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再加上灯光、颜色搭配等,不同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整体上可以实现博物馆的功能;第三,在进行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时候,认真学习观众心理的理论和知识,做好调查分析,根据结果制定设计方案,那么博物馆将更具有艺术气息,反过来也可以感染观众,陶冶观众的情操,让他们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1]。

三、关于博物馆设计符合观众心理的陈列摆设方法的几点思考

(一)在设计陈列内容的时候结合观众的浏览和参观的心理特点

第一,在设计之前,设计师做好调查分析,将博物馆内陈列的物品整理成册,并进行分类,在这个基础上统计观众的心理,可以保证每个类别都有特定的目标群体;第二,遵循清楚、直观的原则摆放陈列物品。让观众在浏览和观赏的过程中,可以第一时间明确陈列品的基本信息,然后进行路线的设计,使陈列品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第三,按照观众的类型进行设计,将他们分为专业学者型、到馆内学习型、普通浏览观赏型,加上博物馆的类型进行陈列的设计和分布,使展览品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心理需求,以安徽博物院为例,馆内的社会历史类陈列区,将陈列的物品按照古代、近现代和革命时期进行排列,物品陈列的设计将地方的特色和民族的风格与陈列品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具有系统性和顺序性,那么专业学者型通过参观和浏览,可以探究学科理论的知识,如通过观看古代农耕用具研究安徽省在古代的自然风情和农业情况,而到馆内学习的观众可以学习到历史的发展顺序和历史事件,满足他们求知的需求,普通浏览型的观众可以在参考的过程中体会民族风情和历史风韵[2]。

(二)设计博物馆陈列摆设的具体方式时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为准则

一方面,展览品陈列摆设的方式也需要综合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设计师要注意角色转换,将自己作为观众来进行设计,让陈列品具有美感和由浅到深的感觉,层次分明,而且要注意以人为本,在尊重展览品的基础上添加生活化的因素,而且以展览品为中心,不能让周边的配件“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将博物馆内各个设施细节化,包括灯光、颜色搭配、馆内工作人员的服装仪表和专业能力等,如安徽宿州博物馆,整体理念是保护环境,所以选用金黄色和白色为主的灯光,馆内采用与建筑风格相适应的节能灯,有独特性,而且这两种颜色的灯光更加突出馆内浮雕的图案效果,使博物馆内有艺术气息,通过调查2016年5月到馆内浏览和参考的近七万人数的观众可以发现,95.6%的观众对博物馆内的陈列摆设有很大的兴趣,其中28.2%原来不喜欢人文历史的观众开始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超过半数的观众在短期内还有再次到馆内浏览和参观的意愿[3]。

(三)用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文字编写博物馆陈列品的介绍

除了物品的陈列设计要符合观众的心理外,对展览品的描述性文字和图片也要注重这个方面。用符合观众需求的文字编写陈列展览品的介绍,可以让观众通过阅读,了解展览品的基本信息,如年份、用途等,编写的标准就是既要有文学性又能让大多数观众快速理解,如宿州博物馆在编写介绍的时候,依据史实、图文并茂,而且文字的艺术水平高,浏览的观众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宿州的历史和文化。

四、结论

总之,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这项工作有重要的作用,能否做好这项工作决定博物馆是否可以实现其文化、教育、体验等功能,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重点研究。此外,在陈列设计的时候还要注意运用先进的技术,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受众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为做好陈列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永军.交互式展示方式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盱眙龙虾博物馆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5:156-158.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6)

关键词 博物馆 观众行为 互动 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89

Display equipment Design in View of Hubei Museum Spectator's Behavior

WENG ChunMeng, GAO Zhe, WANG Jie, ZHANG Ruike, WANG Jingra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Museum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ten years, educational function will be the focu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Hubei Museum spectator's behavior and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design idea of display equipment is putted forward which add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expands traditional exhibition content, to better meet spectator's demands. Therefore, it associates and completes a conceptual design of "Chime Music Game", as a derivative of museum exhibition terminal and enriches visiting experience.

Key words museum; spectator behavior; interaction; interactive design

近十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增长幅度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2015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其第一章第二条明确“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①旗帜鲜明的把“教育”列为博物馆各项功能之首;同时指出要“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②因此,博物馆的发展将更强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属性,聚集观众需求,以公共文化资源的视野推动博物馆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结合时代前沿与最新手段,不断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学生走进博物馆,主动接受“教育”。

1 湖北省博物馆的观众行为调查

湖北省博物馆自2007年起,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年观众接待量约140万人次。对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进行调查,目的在于获取他们在参观博物馆时的行为特征,有助于更加了解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促进“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有效互动,提供观众乐于接受的服务。

1.1 湖北省博物馆简述

湖北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部级博物馆之一,藏品丰富、地方色彩浓郁,基本反映湖北传统文化的鲜明面貌,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经典馆藏闻名海内外。

1.2 观众人群概况

观众作为博物馆的服务对象,职业、性别、年龄、地域、文化素养均有着较大差异,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本文参照《湖北省博物馆2012年度观众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观众分为专业工作者、普通观众(零散观众)、游客(集体观众)和少儿观众(中小学生)。③

1.3 观众行为分析

我国博物馆发展中,曾经普遍存在重“物”轻“人”的现象,导致博物馆观众的相关研究远不及博物馆藏品等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博物馆需要不断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结合新手段、新方式来更新教育方式以提高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能力。而使博物馆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更好的走向公众,首先须关注观众行为本身,并进行深入研究。

博物馆观众行为包括观众参观目的、参观偏好、停留时间等,既有集体性的趋同倾向,也因个体产生差异。根据《报告》,本文将博物馆观众行为作一个简单概括(见表1)。

除了上表总结的观众行为特点,还有研究表明观众对制作精良、体积庞大、工艺奇特,且位于独立展柜或醒目位置的展品的参观率较高;喜欢参观与日常生活联系较紧密、易懂或者展示手法独特的展品。④观众对于博物馆内的参观内容与信息获取,越来越具有主动性而非被动的知识性习得。

2 湖北省博物馆目前的展陈概况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7)

[关键词]美术馆 观众 公众政策

“美术馆”这个词的原意是“缪斯的神殿”,现代意义上的美术馆在西方已经成为市民的终身教育场所,可以为人们提供调节身心,享受生活的机会。

从2005年开始,中国美术馆设立了公共教育部,截至目前已组织学术讲座60余场,主要邀请相关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针对重要的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美术思潮,对普通观众做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不仅是中国美术馆,很多新型美术馆,都开始了留住观众脚步的努力。北京今日美术馆启动长期的美术讲座,希望通过建设一个开放的艺术大课堂,推广普及艺术知识。此外,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广东美术馆等都不定期举办相关艺术讲座。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艺术家们把创作过程与展览面向公众开放,让人们了解艺术家艺术想法的形成,一些相互交流甚至还可以激励艺术家的创作。

实现美术馆公共性的主要推动力在于群众,而非美术馆自身。除了抢占市场份额、增加收入的考虑,以“观众为中心”也是艺术本身发展、丰富和振兴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活跃社会元素和传承民族精神的关键所在。

到底哪些观众来参观美术馆?他们有何特点?他们为何而来?有何期望?他们对美术馆的看法如何?他们的理解与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有何出入?有哪些为他们所欣赏?美术馆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体验?他们又在美术馆中得到了什么参观经验?这些参观经验是否于他们有益?哪些做法能够吸引潜在观众并使他们成为忠实观众?我们如何得知?以问卷的方式,如何将观众参观的情感、思想、学习成效,以较客观方式标示出来?如何明确地定义其满意程度与参观收获?

这些问题涉及到美术馆的观众投入(需求)、参观过程、参观结果三个层面。wwW.133229.cOm一份设计合理的问卷,能够进一步分析参观经验与各层面变项之间的关系。通常调查问卷的设计与问卷分析都是美术馆专家或是专业的调查机构根据美术馆需求来实施、主持,除了基本情况,问卷中还需设计一些没有终结答案或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

何谓“公共政策”呢?公共政策是文化设施的一种新型战略职能,其目的是在国家整体文化政策指导下,在其为之服务的某一文化设施内部,将与公众的联系提升为该文化设施的主要职能之一。公众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不光是要增加公众的数量,更是要保持参观者的平衡,社会角度观众的增加和不同代观众的延续以及让展馆的参观者成为我们的忠实观众。其直接目的是要提高公众的修养,将公众与博物馆、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调整到最佳状态。

翻开英汉词典,美术馆与博物馆在英文当中的词源是相同的,都是“museum”。所以,博物馆和美术馆,在国际上通常可以被视为一体。国外的博物馆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有计划的观众研究。让我们看看国外的知名博物馆是怎样进行观众研究的,以世界著名的法国卢浮宫为例:

卢浮宫博物馆闻名天下之处,不仅仅在于她的展品之丰富、之珍贵,更在于博物馆本身便是一座杰出的艺术建筑。卢浮宫整个建筑壮丽雄伟,用来展示珍品的大厅的四壁及顶部都有精美的壁画及精细的浮雕,处处都是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让人叹为观止。卢浮宫最近这些年的公共发展工作主要是按照了解参观者、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两个方针进行的。

1994年3月卢浮宫开始采用“常设参观者观察所”这一调查研究模式,由调查员来发放调查表。这种调查表是用9种语言编写的,调查员发放表格之前要确定参观者使用的是何种语言。

这种调查表每5天发放一次,每次在展厅的三个入口处发放4个小时,已保证调查的日期和时段间隔均匀。如今这些调查结果已经构成了一个关于卢浮宫的资料库,通过它,既可以看到卢浮宫的巨大发展,又可以看到参观者的详实资料。卢浮宫的改造、展览、票价调整、管理困难、技术改进等现象对参观者产生的影响,都在调查结果中得到了清晰、逼真的反映。

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数据,才能对许多变数进行综合分析。比如说,要想了解星期日免费开放对于优先受惠的那些人究竟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我们就必须对观众所提出的下列问题进行单独和综合的分析:

(1)您是在哪一天来参观的?(2)您此前是否来过这里?(3)您来自什么地方?(4)您是否因为免费开放才决定来这里参观?(5)您多大年纪?从事何种职业?

调查结果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百分比,这些看似简单的比率实际上却要用严格的方法加以分析。这些集束似的综合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帮助卢浮宫的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参观者,是社会文化设施每时每刻适应公众新的需求的重要工作内容。

此外,卢浮宫的公共政策还体现在博物馆设立的一些大型公共服务机构中,这些机构包括:接待服务处、音乐厅服务处、公关处、文化处、外联处等等。

如果说有那么一座博物馆,所有法国人都认识它,并且在它那里认识自己,那就是卢浮宫。卢浮宫吸引和接待初访者的方法是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卢浮宫要以此证明,它是否有能力让尽可能多的法国人意识到:通往文化殿堂的大门是向他们敞开的。

反观我国,2007年北京今日美术馆的一场名为“美术馆面面观”的讲座上,“我们要逐步培养青年一代进入美术馆参观展览的习惯”,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中国美术馆每年都有丰富多彩的展览值得大学生们走进来,通过观赏艺术,可以获得审美的提高,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创造的启迪。”

在中国美术馆进行的“美国艺术300年:适应与革新”展,渤海银行投资150万元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京津地区10万大学生免费走入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