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多元文化的价值

多元文化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5 16:03:37

多元文化的价值

多元文化的价值篇(1)

关键词:语文教材价值取向多元化现状策略

教科书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根本依据,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观念培养的载体。因此,教科书往往难以保持价值中立,其中蕴含某种特定的价值取向,代表着某种特定团体的利益。其中,语文教材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化教育的思路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内涵

价值取向是指在原有价值观的基础上,主体在进行各种矛盾、冲突处理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立场、态度及价值倾向。价值取向是被个体所认同的,内化在人格和行为内部的思想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体评价事物、唤起态度以及指引和调节行为的产生,对于主体自身、主体之间以及其他主体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价值取向分为人们有关最终目标理想实现的信念和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手段和方法的看法两种。多元化是价值取向的本质特征之一,可以从经济取向、政治取向、社会取向、理论取向、审美取向和宗教取向等诸多方向对人类的价值行为进行引导和控制。

就语文教育来看,语文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是对学生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因此,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大致可以分为人文价值、工具价值两大类,一方面强调学生对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理解、感悟、想象、创新等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现代教育教学体制要求语文教材的编制必须遵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征从多个角度关注对学生技能和情感的全面教育。

二、语文教材价值取向多元化的重要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科书编写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已逐渐成为各学科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价值取向不断趋于多元化,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对于现代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内容。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具有专业性和技能性特征,有着明显的独立性。但在某种程度上,语文因其语言的特点,与其他学科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他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将直接造成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使得学生在单纯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其理解力和想象力都有所提升,有利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语文教学是我国的国语教育,在每个阶段的学生教育工作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关系着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近年来,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给语文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表现在人文精神上,得到了传统语文教材单一价值取向所不能实现的目标。

(三)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化

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系统性改革,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教育体制对于语文教育的新要求,有利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语文教材价值取向多元化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化。

(四)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环境下的必然趋势。就我国的传统语文教育来说,单一的技能性培养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其局限性势必会给学生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语文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人文精神,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我国语文教材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表现

语文教材价值取向是对语文教育内容中的教学目标实现其指导和规范作用的观念理论,其多元化是对语文教学目标的拓展和丰富,使得学生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和全面提高,更加适用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价值取向的研究定位,实现语文教材价值取向多元化对语文教育水平的有效提高。当前,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中心取向

我国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社会本体,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从而使个体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与社会不和谐而造成的孤独感构成了社会中心取向的价值理念。

(二)人与自然和谐取向

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要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语文教育中反应现代社会主流意识的价值取向。

(三)重视传统文化取向

在语文教育中,古代文学作品占有重要地位。这一价值取向下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增强文化意识,从而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四)对人生的体验思考取向

生命教育就是进行关于生命现象、体验、理解、感悟的教育,其在语文教材编写中的体现,树立了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生命境界,这是语文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五)语言应用取向

语言应用是语文教育的本质目标。在语文教材中,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强调的是对字、词的朗读及拼写能力。而研讨与练习主要是对句子、段落及课文思想与主题的把握。

四、结语

受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和教育投资及受益主体多元化的影响,教育课程知识体系多极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就语文教材的编制来说,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极大地反映了对学生人文价值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冯梦龙 警世通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林传鼎 陈舒永 张厚粲 心理学词典[Z].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摩罗 鲁迅反对《呐喊》入选中小学课本[J].文萃,2005,(9):26-28

多元文化的价值篇(2)

一、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是多元文化贯穿发展的一百年,也是多元文化理论经过漫长的萌芽期之后,逶迤形成、巍然建立、迅猛发展的一百年。其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造成的劳动力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迁徙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架构的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后殖民主义时期世界各国在民族团结的前提下致力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复兴,促进了各国国内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1988年春,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场课程改革成为了后来被学者们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这场改革迅速波及整个教育界继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引发不同的影响,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和争论。到九十年代,由于争论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义及相关的争论称为“多元文化战争”。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领域,从1992年《美国研究》第3期沈宗美的《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开始到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国内学术界也对多元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成为了自1900年以后在中、美文化融合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的衍生

音乐作为文化内涵描述的载体之一,其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从理论上形成世界认同是上世纪末的事。多元文化发展理论架构的建立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形成对艺术领域冲击产生的最直接的成果之一就是对世界范围内音乐文化多元性的认同。

1.欧洲音乐中心论覆灭和美国民族乐派兴起——多元文化理论的萌芽和形成

15世纪欧洲大陆的北欧和西欧的经济迅速崛起;新航线的开辟为欧洲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推行自身价值理念和欧系文化观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以“欧洲为中心”核心价值观确立并得以蔓延。殖民主义者在倾销欧洲文化价值标准的同时也不断攫取他族文化的精义为己用,这也是当代史学家所论及的该时期欧洲文化呈现多元性的重要原因,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展。至19世纪下半叶,民族音乐的发展也进入了比较音乐学的新阶段。1885年,英国音乐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兼语言学家艾利斯发表了《论诸民族的音阶》,该文在音乐领域第一次冲击了欧洲音乐中心论,他用物理的方法将研究对象(诸民族)的音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世界各民族的音阶、调式无先进和落后之别,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在民族的文化背景”的论断。

20世纪50年代,以斯通普夫为代表的德国柏林学派,以巴托克为代表的匈牙利民族乐派,相继对“我族音乐”和“他族音乐”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FieldWork和DeskWork深入乡间,对民间流传的音乐材料进行了田野收集和案头整理,促进了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特别是以弗克斯为代表的崭新的美国民族音乐学派动摇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根基。其中鲍亚斯提出“世界上各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一律平等”,其主张的文化相对论彻底动摇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观念架构,促使世界音乐呈现多极化发展的外部形态。为多元音乐文化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必要的准备。19世纪中下半叶的后殖民状态和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在西方社会也引起了阶段性的大变动,这就是以后现代性为标志的后工业社会。后现代性大大促进了各种“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成了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合法性,过去统率一切的“普遍规律”和宰制各个地区的“大叙述”面临挑战。欧洲音乐中心论及其架构也随着后现代的反叛而崩塌,而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论架构经过五百多年的萌芽在与欧洲中心论的抗争中得以确立。

2.世界多元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当今社会若按种群关系划分,其基本单位不外乎民族,由于各民族生成过程和所形成的文化背景的相异导致了其在文化之一支——民族音乐的多样呈现。早在1580年法国作家蒙田在《食人的蛮族部落》一书中介绍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土著民族的民歌;1650年德国博物学家基歇尔通过《世界音乐》一书向欧洲人展示了美洲土著的舞蹈和音乐形式。虽然书中充满了殖民主义时期欧洲强势文化姿态,但也算是关于世界音乐最早的记录了。历经比较音乐学思潮的洗礼进入民族音乐学发展阶段后,世界音乐借助日趋完善的多元文化理论和日益强大的大众媒介的强势传播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并逐步凝聚成焦点。1960年美国威斯礼安大学首开了世界音乐课程;1980年世界音乐样品出现在国际音乐展销会上引起了学者的关注;1990年《BachToAfrica》将古典音乐与非洲民族音乐进行了融合性尝试,取得了成功;2000年后,相继由日本和中国等国的多位作曲家在世界音乐领域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喜多郎和马友友合作的《NewSilkRoad》、谭盾的《Map》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不仅突现了世界音乐外延的多元发展的特性,而且也将世界音乐观念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音乐组织结构的多样性、音乐文化环境的多样性、民族乐器的多样性等特点也逐一呈现。

3.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潮流形成

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派别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论争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理论架构逐步形成,多元文化理论在艺术领域的渗入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潮流的形成扫除了藩篱。世界音乐领域的多元理论也逐步建立起来。从世界音乐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多元文化理论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悄然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石,正是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佐证了世界音乐多样性的客观事实。三、中国汉族音乐中心论的完结——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个案我们可以把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作为讨论议题的个案之一进行研究。纵观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由于历代帝王中汉人居多,且胡人为帝亦离不开启用汉人为官来管理庞大的汉族种群,所以官修音乐历史实际上多为汉族音乐发展的历史,所载少数民族的音乐少且不详。导致近现代以修习前人古籍实现传承文化之目的的学者极易萌生的观念。这是历史上产生音乐文化一元论的始作俑。音乐文化一元论一方面刺激了汉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为若隐若现的多元化积蓄力量。元、明、清三朝由于各民族进一步融合使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为音乐文化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彻底完结了大汉族中心论,艺术领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早在1938年,刘咸之就完成了《海南黎人口琴之研究》一文;1942年,黄友棣写就了《连阳瑶人的音乐》,这两篇早期文献标志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萌芽,1980年,“南京会议”确立了民族音乐学学科地位,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实现了从创建向拓展的转型。1984年在贵阳举办了“首届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后以两年或三年为周期分别在北京、黑龙江、云南、内蒙古、辽宁、广西、贵州、新疆等地如期举行。每次研讨会均有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应该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已经走出了汉族中心论的阴霾,踏上了多元文化发展的康庄大道。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而且使中华文化踏上了伟大的复兴之旅。由56个民族共同谱就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在国内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既有处于主流地位的中国民族音乐,也有俗乐性质的中国流行音乐,还有外来的欧美古典音乐。作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大家族的一员——中国多元音乐文化也跨过开放之门实现了于国门之外的世界他族音乐的融合。

多元文化的价值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引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20-0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与任务,中共十七大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列为了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项议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中国多元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人们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化表现,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存在状态。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巨大现实价值。

一、当前社会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

一是主流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并存。马克思说过:“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促进了我们与世界各国、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也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从表象上看,价值多元带来了文化的大繁荣。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属性,这些多元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和混乱性。

二是传统与现代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每一种价值观念,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对于市场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新生的价值观念,人们感到了某种不确定性又不太熟悉,这就使社会成员陷入了一种价值两难的境地。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念被逐渐淡化,对于传统的价值观念,人们不再坚定不移的坚持,甚至有时是直接抛弃。从古人的修身、修性的精神追求到如今一些人认为财富、地位决定人生价值,传统与现生着激烈的冲突。

三是国外思潮与国内思潮相互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各种国外思潮涌入我国,其中不乏值得学习借鉴的真知灼见,但也有很多容易造成思想混乱的错误观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加紧进行文化输出和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占领世界许多地方的信息、科技、娱乐方式的话语和空间,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这种国际文化环境中的不平等交流、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碰撞强烈地冲击着中国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动摇着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基础。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打好意识形态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需要。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斗仍十分激烈,西方国家各种版本的“中国”经久不衰,对中国的民主制度妄加指责,其意昭昭。与此同时,在国内近年来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等,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成了严重挑战。所以维护并坚定自己的意识形态与信仰,捍卫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是我国国家利益最重要的部分。当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凭借“普世价值”对我们发动强大攻势时,当“低俗文化”盛行,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时,我们的答案就是打造中国价值“芯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在全球多元文化碰撞中维护中华文化主体性。随着全球化深入拓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地域、制度、文化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中华文化如何一方面顺应时展的趋势和现代化的要求,通过“综合创新”保存和发扬其文化血脉。另一方面,坚持和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全盘西化论与文化霸权主义相抗挣,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丰富性做出新贡献,已然成为摆在面前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文化资源与政治资源, 有利于在全球多元文化碰撞中维护中华文化主体性。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转型期构建共同价值观的需要。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和社会阶层分化,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涌现,这一切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也带来空前的冲击,社会意识更加多元。现阶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高人们的价值品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仍是一个悬而未决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关注与修复,让人们明白在思想道德领域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之成为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有力思想武器。

三、多元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第一,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核心与多元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要尊重差异,又要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样的主旋律,在我们的社会中没有这样的主旋律,多样的音符就不成其为音符,而只能是一堆乱码。因此,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导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发展。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3]面对形形的价值观,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要为多元价值提供基本示范,多元价值为核心体系传递舆情动向,使社会不同价值观在共有、鉴别、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符合国家与民族特点的和谐、进步、发展的社会价值。二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设想和展望,它具有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品格,是感召、激励和鼓舞人们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实惠抓在手里,让幸福留在心里,他们才会真切地用户社会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4]利益冲突现实客观要求我们党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利益整合功能和利益调节功能,加大利益整合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增强人民群众对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与支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中,以不同文化群体的根本利益为基石,对各民族、各阶层、各群体进行强有力的利益整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也为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确立了强有力的利益纽带。三是规范与制度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等社会机制的引领作用,从而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力提供规范保障。“在现阶段建立有利于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保障,不但要建立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还要善于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把这些成果用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6]

第二,努力实现三个转化。一是从规范向示范转化。一方面,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特殊作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权威新闻节目和一些拥有广泛受众的谈话类节目, 对现实生活中违背道德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揭露和批判,强烈的谴责这种不道德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同时我们要对现实生活中进行道德实践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报道和讨论学习,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榜样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塑造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另一方面,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二是从理论向心理转化。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服务的,具有理性导向作用,理性要靠情感发生作用,靠情感产生共鸣和认同,所以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能变成条条框框,要靠情感引导方向,引起感情共鸣,转化为全社会的心理认同,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从评价向行为转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需立足于时代实践,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核心价值体系进入生活、进入群众、进入社会。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民族的血脉,是人面对多元文化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现实的紧迫工作,坚持重在建设,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在多样化思潮中确立主导思想、在多样化观念中寻求最大共识。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纳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放射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1-1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N].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11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6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多元文化的价值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多元文化

目前,高职教育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认同,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其三大职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的提高比物质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这更加凸显了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责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然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改革,处于“转型期”背景下的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尤甚。在当前全球化和后现代的语境下,充斥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传统的单一主流文化和权威社会影响渐微,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在这种多元信息、多元价值竞争中取得胜利,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一、多元文化与全球化—无法回避的教育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势必意味着主导价值观念的号召力下降。这是目前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无法回避的背景条件。

所谓“文化多元主义”,C·W·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中将其定义为一种历史观和公共政策,也定义为一种文化观和教育观。文化多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核心是承认文化多样性及其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作为教育观,则要求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正视文化冲突。由此可见,多元文化主义对文化的评价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是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背景的产物,并依托此背景不断强化。

“全球化”的定义有很多,常规意义上的定义大多基于外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即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依存,形成全球意识。全球化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通过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实在的利益,中国也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全球化的意义不单体现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上,而且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框架下,我们可以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外各种领域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商品、传媒的裹挟中渗入并扩展的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自全世界的产品和信息带来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并随着传播和运输手段的现代化而充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迈克·费瑟斯通在其所著的《消费文化》中,对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化形象进行了分类,认为一种形象是某一种文化向外扩展至它的极限,并不断吸纳和整合其他文化,最终这种文化遍及全球,成为主导文化;另一种文化形象则是不同文化的浓缩,以前相互远离的事物现在彼此接触并共存一处。不同的文化不经过整理融合,一味叠加,导致文化变得过于繁杂庞乱,没有清晰的组织原则和处置模式,无法形成统一的信仰原则、指引方向和实践知识。”可见,第一种文化形象带有霸权意味,第二种文化形象更加贴近现实。

促成上述第二种文化形象形成的原因,除了全球化背景之外,还有所谓的“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相当复杂,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都有不同侧重的表现;但表现在不同研究对象和领域中的“反叛”特征却是相似的,具体表现为对权威、传统和一致的反叛。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失序、破裂、消解成为一种常态,而通过一种主流价值与传统实现社会的团结成为奢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话语似有超越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书中“玛格丽特·米德将特征概括为“全体社会成员以目今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这种流行却绝不会是传统和固有的约定俗成。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甚至认同都相对容易。在上述背景之中,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不仅只是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还有在认知、评价态度方面的无所依从。

二、困境分析—迷茫与压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严峻的;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把握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寻求解决之道的前提。由此,在多元文化视阈下,理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过程本质上可以概括为教育主、客体之间以一定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依托的互动过程。很显然,欲图完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需要“整合”功能的发挥;或者说,单纯某一方面的努力(或某一方面努力的缺失)不足以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由此,我们对当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思路:主体压力—客体困境—互动障碍。

(一)主体压力

一般而言,教育主体方面的压力主要源于传统教育手段和方式相对现代教育观的不适应。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即教育的效果大幅降低。因此,我们基本认为,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是当前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压力。

1.根本压力。教育主体面临的根本压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二是高校缺乏将教师与学校各部门、各位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相互整合的平台。这种压力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教师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不高,呈现严重的良莠不齐现象;又如,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源不足,无法形成对主体的协调、整合,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源于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文化背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当前社会呈现出更多新思想、新观念,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仅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观念造成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位居神圣职位的教师,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体制走向,使得社会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变得趋于形式化和功利化。因此,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整合能力将是教育主体面临的最根本压力。

2.表层压力。我们在前面提到,教育主体面临的表层压力就是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转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以便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如何转变教育手段和方法是教育主体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伴随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教育客体进行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方法明显落后于当前教育理念的发展速度,教育主体很难通过一些传统的校园宣讲、社团活动等方式来高效率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何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互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富有吸引力的、便于被接受的教育方法,将是每一位教育主体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客体困境

换一个角度,我们站在受教育者,即大学生角度来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很多极端的评论都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表现得忧心忡忡。对“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垮掉的”“物质主义的”等标签,对“90后”甚至有“脑残”的蔑称。但是,面对着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采取悲观的态度。毕竟,我们在2008年的雪灾、地震和奥运等事件中,看到了他们积极的表现和工作中的责任。我们姑且脱离这种简单评价的困境,站在青年大学生成长这个更高的层次。在这里,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就变成了:在思想政治学习和塑造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涉及到是该如何破解的问题。由此,我们暂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优势和积极因素放在一边,采取“问题取向”;再结合本文对相关教育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这种“客体困境”概括为: 转贴于  1.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在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念受到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出现了多元化的学校价值观。因此,学校的价值观取向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使得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形式。大体表现为三种,即坚定支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坚决反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保持中立的模糊态度。其中,前两种价值取向在学生群体中占少数,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处于模糊状态。这种现象是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面前感到迷茫的表现,不利于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

2.认知、评价标准方面的无所依从(认知、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带来的无所依从)。与价值观多元化对应的,是价值观选取标准的多元化。根本上,诸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是由其本身的说服力决定的。随着改革尤其是开放地不断深入,长时间相对封闭环境中才会有的主流价值观念独领风骚的场景已然较难回归了。而主体面临上述“压力”却没能很好地找到解决之道。面对着思维活跃、对新思想和观念抱有极大热情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相关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没能体现出足够的吸引力。传统教育方式在传统相对封闭环境中能很好地扮演其应当的角色,而新环境中,影响力的式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纷繁复杂地价值观冲击中的无所依归,混乱而迷茫。从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互动障碍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互动障碍

教育过程以及预期的教育效果应通过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互动出现问题,教育初衷就不可能沿着预期的路径实现。在我们这里的研究主题中,由于教育主体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满足客体在内容和吸引力、说服力方面的要求,从而会出现整个教育过程流于形式的危险。即使完整地甚或超值地完成了教育过程,效果却很难保证。可想而知,没有“成就感”的努力是不会持久的,如此“恶性互动”会一点点侵蚀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处在客体位置的大学生群体求知而不得,只能压抑其对价值观方面求知的渴望,在混乱和迷茫中无所适从。

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过程只有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成功完成教育的任务。如果教育的主客体中的任何一方表现出互动的消极怠慢性,将会导致教育的实现不再具有其真实意义,变得更加富于形式化。通过上述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存在的困境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教育主体的教育手段落后于教育客体对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方面的要求,出现比较严重的互动困境问题。这样的教育形式如果长期存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侵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会压制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制下,变得更加迷茫和无所适从。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时代的变迁已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带来地严重冲击。寻求解决之道,刻不容缓。

三、脱离困境—如何引导大学生取“正确”的一瓢饮

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时代背景,及其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何去何从?如果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势必遭到更大地冲击。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是毋庸置疑的。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缓解主、客体之间互动的障碍,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工作更多地应该交给教育主体来完成;而具体的方向选择,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育主体的再教育

教育主体作为学生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传授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困境。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高校教师的准入门槛标准中,将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比重提高;第二,对高校教师进行再教育,让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第三,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其中的一项评价指标。

(二)教育方式的革新

作为教师主体面临的表面困境问题,教育方式的改革也变得刻不容缓,因为它作为一种教学途径,对教育方式的有效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教育方式的革新方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集体活动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并在教学中融入当前的时事或者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将教育做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种新鲜的、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才能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让大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新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主体联合

多元文化的价值篇(5)

>> 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研究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软实力解读 奥林匹克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文化认同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基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视角的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社会学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模塑透视 现代文化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模式探微 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论现代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广场文化的建设研究 文化软实力背景下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活态传承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价值体现 “文化强国”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强化与现展 多元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及多元生态路径探究 民间社会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基本理论问题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 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田祖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1.

[3]许正林.后奥运时代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可持续发展[J].体育科研,2009,1.

多元文化的价值篇(6)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要变革,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文化开始多元化发展并逐渐壮大开来,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多种文化交融、碰撞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思想的发展方向,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的政治理想,提升思想素养,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民族经济的振兴及发展和和谐社会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多元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主席曾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务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当中来,并将其转变为人们的自动追求。在当前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各个高校增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朝着持续、健康、稳定和科学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长远的战略含义

不论国内国外,大学是培育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我国也一样,大学是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它也是西方各种思想文化渗透的主要阵地。中国要走的是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手段的强国之路,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企图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契机,采用高科技的有力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大学生首先受到西方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冲击。大学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各个高校增强对大学生展开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思想上真正树立学生们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抵御西方反动思想的渗透和侵蚀能力,如此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事业后继有人,同时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目前,平均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直接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他们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这对我国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各个高校应务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彻底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来,积极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道德和文化素养,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同时已经毕业并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用他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并影响其他人,这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创建和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的路径探索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单一的某种价值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如今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以多元化价值观为基本条件的价值体系,个人利益的合法合理性在人们心中已经得到了认可和理解。在对现代大学生价值观实际指导过程中,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研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重视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正确引导

大学生逆反心理都是自发形成的,这种自发的行为对正在形成价值观和完善价值观阶段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处理这个问题,他们会因为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使原本发挥积极作用的逆反心理转化为消极的影响。教育者和引导者必须要对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发挥对大学生价值观积极的作用。第一,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者应该充分的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地位,引领他们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尽早的进入社会,完成社会化。第二,要坚持用感情制服逆反心理的原则。大学生价值观引导者在感情上要和大学生多沟通、交流,尽量和大学生拉近关系,把大学生当做朋友一样来看待,对他们百般体贴、呵护,用自己的感情来感化他们的逆反心理。第三,要重视肢体语言教育。引导者不仅要重视语言上传授经验,而且还要注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使大学生逐渐的懂得如何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对待自己。大学生价值观引导者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大学生进行交流,尊重他们价值取向的合法合理性,并且给他们正确的指导,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不能嘲讽。第四,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者要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偏离敏感,并且能够及时的对大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和调整。

2.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学校既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又要致力于改善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创造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氛围,全面的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锻炼。构建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种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有定向、有活力、有秩序,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适应各环境的能力,激发大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在选择路径、处理问题时,给予其积极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注重情感作用的发挥,努力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用和蔼的语气、真诚的态度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同学,使学生在引导者面前能够床所欲言,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对老师感情上的拉近转变为对教师内容的接受,增强大学生的学习情趣,对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吸收。

【参考文献】

[1]黄成忠;;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析[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2]孙东萍;;浅谈大学生理性消费[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3]李江波;;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现状与教育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周平;陈长虹;;论网络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5]张国钧;;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6]高中建;张娟;;多元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1年35期

[7]刘林;;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姬晋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与教育[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多元文化的价值篇(7)

关键词:休闲时代 太极拳 休闲文化

前言

太极拳是中国体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十分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强调身心兼修,以求健康长寿的文化特色,其文化内涵与当代休闲理念如出一辙。我国学者胡小明认为:“太极拳是休闲的,人类在21世纪跨入休闲时代的进程中,最能得到世界性认同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属太极拳。”本文从休闲的角度探讨太极拳所蕴涵的休闲文化以及在休闲时代的价值,期望在休闲时代太极拳能与过度注重“追求极限”的西方体育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为人们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1.休闲时代来临的必然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认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许多学者也提出并论证了21世纪将是休闲的时代。

从闲暇时间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断减少,空闲时间越来越多。从20世纪最后20年至今,许多国家陆续出现了休闲时间超过工作时间的情况。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并在1999年实行春节等长假以来,人们的余暇时间也大幅增加,人们对休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人们经济收入的角度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财富的创造即使在劳动时间日益缩短的条件下仍然不断得到提高。人们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给人们创造了休闲生活的经济条件。从人们的价值观看,人们的价值观经历了从现代化到后现代化、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的变化,人们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休闲活动。在收入和休闲权衡的问题上,美国劳工部曾做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工人准备放弃他的4.7%收入以换取更多的休闲时间。

从以上三个维度分析可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人们价值观的转变,21世纪休闲必将成为一

个时尚的话题,休闲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休闲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文化内涵重构与多元价值取向

2.1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内涵重构

伴随休闲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也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不断碰撞与吸收中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当西方体育为利益驱动而严重异化的时候,当人们沉迷于不健康的休闲中不能自拔时,代表东方文明的太极拳及其文化将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积极、健康的导向。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也在人们的不断加深的认知中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拓展,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融入自然,天人合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太极拳文化的一大特色。太极拳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许多思想家看来,人与人、人道与人道、人性与人性是相通的,自然和谐理念和“天人合一”思想是太极拳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一种先进的自然观、人生观。太极拳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它是对征服自然错误理念的反思和纠正,继而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处、和谐发展的新型关系。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要求在意念上使自己的身体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就是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与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始终贯穿在太极拳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在充分体现并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以祥和、恬静的心态去追求身心和谐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不仅可以排遣忧虑,抛却浮躁,还可使人的身心上升到一种轻松自在的境界,对陶冶人的风仪和内在心境是颇具裨益的。这与休闲时代人类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符合人类未来价值趋向的休闲文化方式。

2.1.2宁静致远,松静为本。

太极拳通过身体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质。其基本活动理念便是松静为本、动静相兼、以静驭动、动中求静。太极拳以其行云流水般柔和舒畅缓慢的身体动作,去表达生命中“动中求静”、追求永恒的意念和要求。其动静方式体现了传统中医关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不当使极、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在修心养性方面,它按照穷通易变、宁静致远、返朴归真的方式,去体悟那空灵神妙和大化流行的大道,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太极拳仪态上的要求是“神舒体静、意气腾然”,这就是“宁静致远、返朴归真”的结果和表现。从人生之修习的角度讲,修习太极拳要求一种虚怀若谷、恬静无欲的平和心境,表现为“安静闲活、虚融淡泊”。在摆脱了激烈竞争、紧张节奏的工作之后,练太极拳使人进入一种无干扰、无欲念的宁静之中,会获得神清心静的情感,去感知人生的另一面。太极拳“贵柔主静”的思想与精神,将为人类身体文化的发展带来启示,符合人类未来休闲价值趋向。

2.1.3形神兼备,内外兼修。

“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武术的基本特点,同样也是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太极拳运动的最高境界是外在的“形”与内在的“神”的“合”,《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心静身正,以意运动”。内外兼修可以培养人的精神面貌,对塑造稳重、成熟的性格具有一定的作用。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将气与心结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的基础,既蕴含生命本原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太极拳休闲既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同时能够通过文化熏陶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因此,太极拳休闲是一种文化塑造,是一种“成为人”的状态。这与休闲研究中关于“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becoming)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的观点是一致的。

2.2休闲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多元价值取向

2.2.1太极拳作为一种休闲健身方式的生理学价值。

太极拳要求修习者要清静用意、精神内守、意动身随、形神兼备,要有较强的自控力。因此,经常从事太极拳运动可以使人体各个肌群相应的运动神经中枢之间,以及运动神经中枢与植物神经中枢之间达到高度的协调。这种有规律的调节过程能改善各种分析器的功能。坚持太极拳锻炼,对神经衰弱、失眠、头晕、记忆力弱,以及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造成的其他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太极拳在运动过程对血管与淋巴管能起到良好的机械按摩作用,保持气血通畅。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其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血容量及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太极拳的练习又要求全身肌肉的放松,从而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舒张,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身体健康。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明显提高心肌的机能,对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会起到良好防治作用。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舒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动中。“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上下相随,快慢相间、内外结合,节节贯穿,可使人的运动组织器官都得到活动和锻炼。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但能保持骨骼、肌肉应有的弹性和韧性,使各关节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而且对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病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2.2太极拳作为一种休闲健心方式的心理学价值。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太极拳练习要求身体各部位均放松,精神意识集中,呼吸自然协调配合。主张以意为主,以力为辅;圆活连贯、轻灵沉着的“身动”;不急不躁、不张不狂的“心静”;气沉丹田、以意导气的“气敛”和朴实无华、自然随意的“神舒”,这使太极拳具有调整心态平衡、修心养性的作用。太极拳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其重在养心,要求清静,泰然处世的自足心态,通过自我意念控制,使身体和精神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太极拳修炼到一定层次,每一次演练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比划,而是追求对自然、人生的自我感悟,内心世界的自我净化与升华。

因此,长期习练太极拳,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培养沉着从容、温和冷静、耐心细致、做事有恒、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等优良心理品质。把太极拳作为休闲选择有利于消除、缓解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精神紧张,情绪烦躁,思绪紊乱等不良情绪而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

2.2.3太极拳作为一种休闲文娱方式的社会学价值。

“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从生物体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修身养性等价值功能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得到了积极的拓展,其追求“中正和谐”的精神内涵和“内外兼修”的健身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太极拳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其道德文化体系中承载着广泛的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要求。汲取太极拳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文化精髓,通过太极拳休闲活动渗透到修习者的思想观念中去,可使修习者在追求轻松闲适、恬淡自然的休闲方式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休闲太极拳和谐的文化思想观。因此,太极拳对于人尤其是青年人来说,在促进其社会化方面有很大帮助。

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将步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就成为老龄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太极拳这种动如抽丝、静若处子、行如流水、轻若浮云、强度适宜、内外兼修的拳术,十分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最佳选择之一。

3.积极拓展太极拳的生存空间,发挥太极拳的休闲文化价值的对策

休闲时代的来临,对于太极拳乃至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与挑战。虽然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和恬然的运动形式与当今时代人们所追求的休闲内涵是一致的,但我们不能无所作为、裹足不前。我们必须积极迎接挑战,为太极拳的发展做好准备。

3.1积极创立太极拳休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模式是促进体育项目正规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体育俱乐部,鼓励和支持各系统、行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组建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扶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主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这为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提供了政策支持。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聚居区存在着一些松散的太极拳组织。这些组织和太极拳辅导站避免不了向俱乐部模式逐渐过渡。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一方面,要反映出太极拳浓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给人们创造一个古典、优雅的休闲氛围。通过俱乐部为习练者提供习练场所、太极服装、音像资料、教练、组织参与竞赛表演等服务,可使人们在俱乐部不仅收获练习技术带来的健康和拥有归属感,而且受到太极文化对人情操的陶冶。

3.2加强宣传,树立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品牌。

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记载和表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松静为本、内外兼修等中国先哲对精神世界的内省和追求,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大优秀品牌。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影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太极拳,让人们对太极拳及其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宣传不仅让大家知道以太极拳作为休闲运动好,还要让大家知道太极拳作为休闲运动为什么好。此外,在宣传时要注意太极拳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太极拳推广工作中的障碍,为更多的国际友人认识、了解、接受太极拳提供便利条件。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太极拳、体验太极拳,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品牌才能树立起来,进而为太极拳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太极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松静为本”、“内外兼修”的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强调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性共修的方式以求健康长寿等的文化特色,这与休闲时代人们所向往的融入大自然,享受宁静氛围,追寻身心健康的休闲生活理念极为相似。不仅对习练者有着“修身养性”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对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

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分析,太极拳显示出其重要的多元休闲文化价值,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因此,我们应积极拓展太极拳的生存空间,使更多群众从中受益。通过在群众中大力倡导、广泛宣传太极拳运动、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等多种方式来树立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品牌,使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宣兆凯.论以可持续伦理为基础的休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14-16.

[2]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

[3]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59-64.

[4]周兵等.休闲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楼嘉军.试论休闲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策[J].旅游科学,2004,3:45-48.

[6]隋克.对中国太极拳价值的新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4,4:428-430.

[7]阮纪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J].岭南文史,2002,2:38-41.

[8]游敏惠.当前我国休闲文化发展的几个误区[J].山东社会科学,2006,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