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9 16:01:47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篇(1)

【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发展经济学分析

一、前言

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是我国新世纪城市发展的主题。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化可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动周围腹地区域的协调发展,避免“生态危机”,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心城市就是指在一个城市群中具有较大辐射区域的城市,是一个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龙头[1]。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把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的定位问题对一个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

二、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理论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劳动地域分工造成了各个城市之间的功能、产业的不同, 而这些正是城市定位的价值诉求, 所以,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城市定位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瑞士是一个经济异常发达的小国, 它的各个城市之间的不同定位和分工正是劳动分工理论最佳应用的写照: “瑞士是一个仅有500 万人口的国家, 却‘小国寡民, 富甲天下’, 各城市之间的分工极其鲜明。日内瓦是国际会议中心; 距日内瓦30公里的洛桑是国际奥委会的所在地, 是体育之城;苏黎世是传统的金融中心, 数百家银行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80% 的居民生活都同银行业有关; 达沃斯则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而著名。这些城市百花齐放, 分工明确, 共同组成了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多姿多彩的国家。”[4]

(二)都市圈层理论

都市圈是指一个大的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近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结构的核心是一个大城市,往扩展是一些小城市。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以空间联系作为主要考虑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他们之间相互分工,相互合作。体现了城市之间的主次、依托和带动的关系。[6]都市圈的形成是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双向流动的结果。健全的都市圈的运作是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为支撑,以跨地区的行政协调为保障。都市圈作为城镇群体在空间和经济社会关系上是有主次、依托和带动之分的。在城市定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都市圈的范围,考虑与其他城市的协作与分工, 实现城市发展的共赢。[5]

(三)共生理论

共生关系认为各城市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的一种状况, 没有一个城市离开了其他单元的存在而能生存下去。刘荣增认为(2001)[6]认为城镇区域空间的不断扩展, 竞争力和协和力是推动其演化的根本动力。竞争力将空间导向与外界环境相抗争, 而协和力则使群体空间整体功能和效率达到协和与共生。同一层次的城镇空间之间以竞争为主,不同等级的城镇空间之间协和力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要真正发挥协和规律的作用, 则需明确的外界控制与规划干预。协和力在空间竞争的后期有可能使不同的空间类型走向集约化和一体化。荷兰兰斯塔德地区6 个主要中心城市的协调性增长显示了很高的同步性, 表明它不同于一般的城镇混 合体而是一个共生的群体, 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空间演化的长期稳定性。[6]

(四)区位理论

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学或空间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其重点是通过对区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

一定的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范围进行,不同地域范围的经济活动不尽相同。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勒施(Au ust Losch)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区位理论进行体系性的构建。他认为“一个合适的区位,必然是一个能保证事情妥善发展的区位”[6]、[8]。这里合适的区位实际上是指一个能够带来效率和效能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运作空间[6]、[9]。区位构成及其作用不是独立运作的,而是通过互相产生影响和叠加而产生的。区位与区位之间的“反射作用”使区位转变为区位间的相互关系,即区位体系。苏州市近年来充分利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依托开发区建设.大量吸引外资,形成了和上海一体化的全国最大外商投资区,反过来苏州又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构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有力支撑。

三、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的准确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头等大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与中国城市和城市政府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中的特殊重要性。正确定位,决定着中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命运,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不正确,已经给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3]。

(一)定位盲目求大,不切实际

定位缺乏科学的发展观,不能正确地认识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功能、城市效率及其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殊作用。区域中心城市定位摆脱历史,缺乏对城市历史发展深刻全面的了解认识,尤其缺乏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其遗产古建筑的重视、珍爱、保护,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和巨大遗憾。许多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出现了生存危机。有的具有珍贵文化的价值,拥有千年文化积淀的旧城、老街,被当作旧城“改造”对象而被拆除。[2]缺乏对城市文化建设、文明积淀与升华的深刻认识,一味仿洋,规划失控,不理性地追求建大城市和国际性城市。华北某市现有人口不到30万,却在城市规划中决定要将该市建成“华北平原中心城市”、“一个新兴的国际大都”。

(二)定位摇摆不定,反复无常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决定城市定位的软硬环境也在变,城市定位适时调整是合理的,但是这些变化表现为渐变,在一定时期,城市的软硬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它决定城市的合理功能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准确定位,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城市较优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目前不少城市,城市规划和定位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因为政府领导频繁更替、好大喜功等原因反复变化,不但优势资源被错误配置,造成浪费也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一些城市一年一个定位,有的城市一任领导一个定位。例如,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90年代提出的天府之都、2004年就提出中国第四城和东方伊甸园两个城市定位,还有2006年提出的休闲之都,这个定位还引发了成都与杭州的休闲之都的纷争。2007年提的“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其他的定位还包括“美食之都”、“美女之都”、“多彩之都”、“成功之都”、“熊猫故乡”等,最新的城市定位则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最新的产业定位则是“西部金融中心”。定位是一年比一年换得快,定位问题萦绕在成都人和成都市政府心中挥之不去的纠结点。

(三)定位功能趋同,恶性竞争

城市定位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开放程度。城市在定位时,必须考虑外部因素,特别是区域因素, 同周边城市既分工又合作,通过互惠双赢,实现最优发展。但不少城市狭隘理解区域竞争,搞区域分割,互不妥协,自成体系,导致小而全和功能趋同。在一些沿海城市有自己的港口,在一些地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机场、铁路专线。最后导致这些城市的功能大同小异,缺乏个性,恶性竞争,两败俱伤。比如,武汉因小商品市场――汉正街而名扬海内外,其他城市纷纷盲目模仿,建立了许多大型批发市场,城市之间并为争夺商户展开激烈竞争(减免税收、摊位费等等)。结果使得批发商场过多,许多商场不得不关门和改作其他用途。同时,作为竞争对手,城市之间还会由于地方利益大打保护战,这种保护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各个城市都在开展城镇化建设,但城镇体制和特色却严重缺失,各地以自我为中心,小城市按照大城市建设,大城市按照特大城市建设,大规模拆迁,最后导致城市风貌也被破坏了。

(四)留恋历史、定位不准。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城市之间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差异巨大,城市建设注重特色是应有之举,也是魅力所在。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挖掘自己的特色,使城市建设朝自然、人文环境有机融合,这才有利于保持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有些城市热衷于搞“假、冒、伪、劣”的人造景观,制造所谓城市特色,恰恰是对城市特色的破坏。目前我国很多区域中心定位过于把历史文化背景,出现定位不准确。

(五)定位避重就轻,以点带面

城市功能不仅决定了多种因素,而且这些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十分不同。但目前不少城市,仅仅根据一个或几个不重要因素,就轻率进行定位。有的城市因自然环境优越,就将其定位为人居中心;有的城市因有港口,就将其定位为物流中心。由于并不具备其功能形成的其他关键因素,定位落空,城市失败。例如,成都定位中,李宇春和农家乐代表成都,实际上,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结果,李宇春或许代表了成都青年人的洒脱和机智,农家乐或许代表了成都集麻将、茶馆、火锅其乐融融的休闲形象,《新周刊》认为这并不能代表成都的全部,因为这是由数以万计的普通人的私人判断构成,不能以点代面。

三、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与发展问题的经济原因

(一)政府的有限理性与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

当前经营管理意识变化越来越快捷,资源越来越虚拟化,信息分布越来越不均衡[7],区域中心城市政府在此环境中变得越来越不理性,使得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和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从而造成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与发展表现出言过其实,即定位过于超前或定位目标过低,甚至失去区域中心城市的原有的特色和竞争力。

(二)城市政府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

在城市相互竞争的过程中,谁在基础设施上先行,谁就奠定了竞争力的基础,所以每个区域中心城市都争相扩大投资力度,都希望能大量举债经营。[7]这就要求每个地方政府缩短战线,降低投资成本,从而在中心城市定位与发展过程中避重就轻,以点带面。

(三)规模经营与竞争活力

争论了40年的“马歇尔冲突”让城市政府有机地与自己的利益结合了起来,区域中心城市政府为了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活力,为了自己的招商引资工程,大力宣传城市的大气,把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为“国际大都市”、“辐射东南亚”等不切实际的定位,把自己所管辖的摊子为所欲为地放大,以求得规模经营,片面追求城市经营的成本下降。

(四)政府领导短期行为与寻租行为

由于区域中心城市政府领导任期太短,领导为了表现自己在任期的政绩,上任就怀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雄心壮志,使得各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往往都按照一种文化模式、一样的设计风格操作,造就城市建筑风格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政府领导领导短期行为与寻租行为严重破坏了城市资源集聚的有机性。

四、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措施

科学和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有效地制定战略,最大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否则,城市定位不准,就会迷失方向,丢掉特色,丧失自身的竞争力。笔者借用刘荣增(2001)[6]等的相关理念,现就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与发展从区域经济理论角度提出如下措施:

(一)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的前提――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

必须构筑发达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尤其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通过发展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可以减少区际交流的阻力.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使资源能在区域内实现合理的配置.产出更大的效益。当前,就苏沪而言,一是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配套港;二是完善陆路交通网.包括沿江铁路、高速铁路沪宁段以及沪苏锡常轻轨快速干道的建设。再逐步考虑通讯、供水、供气以及互联网一体化建设和区域设施共享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前店后厂”模式的有效实施。

(二)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的关键――加强产业联合与分工

产业是城市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经济基础。区域中心城市与辐射城市之间更应加强协调,联动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理顺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扶持主导产业,配套发展辅助产业,以产业部门的梯度转移为纽带,使整个区域经济内部既有分工,又有联合,优势互补,联运发展,构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最终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以现代服务业带动全盘经济。

(三)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区域一体化的构建

区域中心城市决策者应该有联合协作的意识和“共赢协同”的理念。市场经济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区域中心城市与其腹地内各城市都要追求生产要素的集中和利益的最大化。但在网络经济时代,只有联合才能增加在区域竞争中的整体实力,增强在区域劳动分工中的竞争力。必须树立协作共赢的理念,特别是加强区域腹地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联系。加强联系不是不要竞争,而是在联合前提下竞争(即合作竞争),加强区域中心城市与区域其他城市一体化建设,改革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思路,做好区域内功能分布,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作用,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对腹地内城市的辐射作用力。

五、结束语

一个好的城市定位,有特色优势的城市定位本身就是城市发展出色的开端,尤其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所以要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特别是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必须改革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思路,使区域中心城市对未来机遇捕捉能力不断提高。正如伟大的科学家巴斯德所说的“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那样,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机遇只会偏爱那些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上善于创新的城市。总之,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需要综合考虑横向与纵向的各种因素,既要注重城市自身的发展性基因,又要注重城市周边的区域,在城市网络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节点,而不能孤立地进行自我欣赏型的城市定位。

【参考文献】

[1] 张登国,原光.城市定位及其影响基因分析[J].天中学刊.23(1):38-40.

[2] 谭仲池.城市发展:问题与对策[N].光明日报.2011年04月17日(07版) .

[3]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 周文辉.城市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5.

[5] 张登国.城市定位及其理论基点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30(1).

[6] 刘荣增,崔功豪等.新时期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究――以苏州与上海关系为例[J].地理科学,2001,(02).

[7] 仇保兴. 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经营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J].城市开发,2003(11).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篇(2)

一、中原城市群

城市群经济要想得到发展,需要一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辐射和聚集能力强、功能齐全的城市作为核心,从而带动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作为地区的核心城市,郑州是否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聚集以及带动等作用,对中原城市群未来的整体经济实力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下面是笔者对引力模型下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进行的分析,希望分析结果对促进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中原城市群中的每个城市都有着其各自无法代替的特点,因此在应用万有引力理论对城市之间的吸引力分析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一特点,就像每一个物质的本身质量不同一样,分析中需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而不能直接进行简单化处理。在应用万有引力理论时,应当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调整,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应以万有引力为基础模型,然后进行分析。同时,在具体分析与研究过程中,要对分析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参数进行重新定义,以确保最终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依据前人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成绩,再结合中原地区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情况发现,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参数有综合城市质量(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综合经济实力、城市规模、科技实力);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两个城市之间的平均运输成本;两座城市中物资运输常用的交通工具,目前常用的工具为火车,同时还需要掌握火车的运输速度。以上几项参数都是在分析中需要使用的内容,必须确保其准确性。

三、分析结果

(一)分析经济联系强度

1.笔者对中原城市群中的8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百分比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

通过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原城市群中,郑州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其经济联系总量占到了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总量的35.3%,洛阳虽然排到了中原城市群的第二位,但是其经济联系总量还未达到郑州的一半,由此可见,在中原地区,郑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在所有城市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分析可知,郑州与洛阳、开封、新乡、焦作、济源、许昌、漯河、平顶山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分别为1550、1710、1090、350、380、782、345、102,经济联系强度值都超过了100,特别是与洛阳、开封、新乡3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值则都超过了1000;而郑州与许昌的经济联系强度值也达到了782,而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远小于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值。由此可见,在对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分析过程中,将郑州作为整个中原城市的中心是科学可行的。

2.通过分析可知,济源与洛阳两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达到了928,是济源与郑州经济联系强度值(380)的约2.44倍,济源与焦作的经济联系强度值达到了119,远大于济源与郑州之外的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值,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距离,洛阳与济源之间的距离不到70km,郑州与济源之间的距离则接近2D0km,后者的距离是前者的近2.86倍;济源与焦作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足64km,是济源与整个中原城市中距离最小的一座城市,因此可以考]将济源、焦作、洛阳3座城市作为同一个次级的城市开发。此外,由于洛阳与郑州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最大,因此在具体开发中,可以将洛阳作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进行开发。

3.在整个中原城市群内,开封是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值(1710)较大的城市,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值都未超过1D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综合质量与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都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开封的城市综合质量值达到了0.479,与其他的几个城市相比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其除了与郑州的距离较短之外,与其他的几个城市的距离都超过了150km,并且多数都接近了200km;因为该原因而导致经济联系较小的城市还有新乡,新乡的城市综合质量值为0.587,在中原城市群中排名第五,其除了与焦作之间的距离为65km之外,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距离都超过了100km。通过分析可知,新乡、开封两地的经济联系强度较低,但是两地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值分别为1090、1710,这一数值远超郑州与许昌、济源、焦作、平顶山、漯河5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值,因此可以考虑将开封、郑州、新乡3座城市作为又一个次级的城市开发。同时,为了更好地刺激中原城市的经济发展,扩大经济发展的范围,可以将开封和新乡两座城市作为辐射源,起到辐射中原东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作用。

(二)中原地区经济联系结构

在整个中原地区所有城市中,郑州的地位不可撼动,其是该区域的首位城市,对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辐射和带动的作用,甚至对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郑州是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而新乡-郑州-许昌-漯河4座城市连成的一条直线成为了中原城市群的纵轴,洛阳-郑州-开封3座城市连成的直线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横轴,两轴线构成的“十”字区域成为了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发展基地,若将该“十”字发展区域的圆形构造作为辐射源,定会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原城市群中,将郑州作为整个区域的中心,将开封、洛阳、许昌、新乡等城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多级城市体系的结构已经成型,并且该结构十分合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带动中原经济区域快速发展的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中原城市群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需要交通系统的支撑,交通环境的改善以及运输能力和运输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都会对该区域的经济联系强度和范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中原城市群所呈现出的“十”字构造,很好地起到了辐射中原地区附近经济发展的作用。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篇(3)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 辽中南 主成分分析

一、城市竞争力的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竞争力的定义是不同的。国外学者对城市竞争力含义的把握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借用国家竞争力的定义、把其用到对城市竞争力的分析上;二是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间接地分析城市竞争力、即把城市竞争力作为影响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经济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国内,则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和分析。

二、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稳定性等原则,在借鉴和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经济综合实力、基础设施、人才科技水平、政府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共五大类17个指标组成了辽中南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辽中南地区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辽中南区域概述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区,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经济中心。它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靠近俄罗斯东南部与朝鲜半岛,地理位置优越。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地区包含6个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辽阳。

(二)辽中南地区城市竞争力分析

在设定城市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建立总体的城市竞争力计量模型,据此计算出各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得分,以评价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优劣。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本研究选入2个因子,2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472%(见表2),表明这2个因子可以反映原数据92.472%的信息量。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各个指标在公因子上的载荷大小(见表3),将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经济实力(F1)和基础竞争力(F2)。

根据以上结果计算辽中南地区的城市竞争力得分并排序,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沈阳得分最高,大连次之,其次是鞍山、辽阳、抚顺,最后是本溪。沈阳、大连竞争力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有较大优势,沈阳、大连分别作为辽宁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带动辽宁经济发展的港口城市,其工业企业数量多、国内外交流频繁、市场广阔。并且这2个地区也聚集了辽宁省所有重点高校,教育发达,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鞍山作为辽宁第3大城市,经济发展也较快,鞍钢作为鞍山的支柱产业,不仅活跃了鞍山经济,也为辽宁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抚顺、本溪作为老工业城市,有着扎实的经济发展基础,不过这几年由于企业改革,能源枯竭,导致很多工人失业,使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前降低。

四、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辽中南地区各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各城市之间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要改变这种不平衡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辽中南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应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增强地区经济实力经济

经济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第一位因素。只有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城市基础设施才能完善,城市环境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和谐度等各方面才能提高,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篇(4)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2000、2007、2009年为研究样本,对广东省21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按照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四种类型,不同城市在不同年份其类型有所变化,但大部分类型变化不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和增长强度大小可将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类型分为稳步增长型、快速增长型、潜在增长型、缓慢增长型四种。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动态分析 演化类型

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来就是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明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战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面,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的使用比较广泛。

马力等(2006)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惠俊刚等(2007)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陕西省十个地级市及杨凌示范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分析。徐新等(2008)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2007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王晔等(2009)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区域划分和评价研究。

已有文献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是静态的评价,侧重于某个年份横截面的发展水平的对比,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特征,缺乏对某段时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的研究。另外,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真实状况。

本文试图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不同时段的同类数据源,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时序动态评价方法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类型变动情况,以期得到有益的政策启示。基本思路是先选择2000、2007、2009年作断面分析,然后通过3个时间段之间的变化作动态分析。主要数据源自《广东省统计年鉴2001,2008,2010》。

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不仅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而且还表现为该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应能综合反映该区现有的经济力量和经济发展前景。为此,根据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等原则,本文构建出由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经济外向度四个层次的12项指标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经济效率、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评价模型与程序。本研究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评价具体过程为:一是构造样本矩阵Xij。其中i代表城市,总数为21个;j为评价指标,总数为12个。二是样本矩阵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矩阵X’ij。三是求协方差阵Rjk。四是利用雅可比法求解主成分。由Rjk解特征值λj及相应特征向量Ijk并得方差贡献率。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然后计算第k个成分的载荷Pkj。五是计算各城市不同年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值Vi即。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出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值,然后计算出各时间段综合评分值的变化,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及相关背景进行分析。

评价结果与分析

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选取主成分,然后计算每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值,并将综合评分值进行归一(见表2)。其具体计算过程由统计软件SPSS13.0完成。

(一)综合评估

根据表2结果并结合相关背景材料分析可知:第一,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2000年, 2007年,2009年的评价结果都表现出这一特点。超过80分的城市2000年没有,2007年有1个,2009年有2个;超过60分的城市2000年没有,2007年有2个,2009年有3个;超过40分的城市2000年有2个 ,2007年有6个,2009年有7个;40分以下的2000年有19个,2007年有15个,2009年有14个。可见,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但前景乐观。第二,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排名靠前的基本上是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得分靠后的城市基本上居于粤东、粤西和粤北。3年的排名尽管有变化,但这一格局没有变。这种差异性还表现在绝对发展水平的差距上,排名第一和最后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于悬殊。

(二)等级划分及变化

为了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类型及其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分析了类型变动情况。具体方法过程如下:首先是对各年数据做主成分分析,获得各年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主成分得分。其次根据主成分分析中得到的主成分对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层聚类,聚类方法采用Ward最小方差法,距离测度采用Euclidean distance,分别计算并建立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欧氏聚类系数矩阵表(因表格较大,省略)及聚类谱系图(因图幅较大,省略)。第三是根据上述结果归纳总结出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及异动情况(见表3)。前两步运用SPSS软件由计算机自动得出结果。

根据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优秀类。这类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突出。第二类为良好类。这类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明显,潜力和后劲大。第三类为中等地区。这类地区经济实力居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明显、问题突出。第四类为差等地区。这类地区经济实力较差,区域经济发展任务比较艰巨。比较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类型的变化,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广州、深圳是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良且比较稳定的地区,而韶关、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云浮等在广东省各城市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且多年变化不大,其它城市则处在较大变化之中。

(三)演化类型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揭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本文设计了两个指标来分析。一个指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用某城市某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除全部城市同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平均值来计算,一般以考察现状年为本底。另一个指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长强度(Y),用某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某时段综合评分增加值除全部城市同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平均增加值来计算。把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考虑的目的在于以现状为基础考察其动态变化轨迹。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别选择本底年和参照年,计算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和增长强度(Y)。以相对强度(X)为横轴、增长强度(Y)为纵轴、(1,1)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根据坐标图分析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类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大小将广东省21个城市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的城市(X>1),第二类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的城市(X

据此,可将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类型分为四种类型(见表4):第一种为快速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也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区域经济基础良好,且目前建设力度很大的城市。处于第一象限。第二种为稳步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实力雄厚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良。处于第四象限。第三种为潜在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目前虽然存在明显问题,但发展潜力较大。处于第二象限。第四种为缓慢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也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这类地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任务比较艰巨。处于第三象限。

参考文献:

1.马力,史锦凤.15个副省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2)

2.惠俊刚,卫海燕,郎玉泉.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1)

3.徐新,相丽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7)

4.王晔,何启明,景履贞.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9(3)

5.甄江红,赵明,周瑞平等.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05(5)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篇(5)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关联评价;川东北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042―03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城乡发展关系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围绕城乡发展关系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城乡网络化”、“城乡融合”、“城乡协调”等观点,并取得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2000年以来,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讨论与研究使城乡关系问题在新形势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又一热点。

1研究区概述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东、南邻重庆,北接陕西、甘肃两省。境内有涪江、嘉陵江等重要河流,其中,嘉陵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区,在重庆市与长江汇合。该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元、广安、巴中六市,这六市地缘相邻,地多属丘陵,地貌相似,条件相近。六市自然、经济、文化的关联性与相似性,使川东北经济区在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同成都平原经济区、川西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并驾齐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板块(图1)。特色产业主要是以化肥为代表的天然气化工,以丝麻纺织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油橄榄、优质粮油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该经济区人口约占全省的1/3,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省农产品主要生产地区。目前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值的63%,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各经济区后列。该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封闭、差异和摩擦问题相对突出。同时,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城乡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因此,从城市和乡村区域系统的角度出发,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相关概念

2.1城乡关联

城市和乡村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诸多学者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对城乡联系做了相应的诠释和研究。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的诠释都存在着基本的特征,即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在城乡空间的流转和配置。

所以,城乡联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促使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得以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的过程。

2.2城乡关联发展

城乡关联发展可以理解为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城乡互动,使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2.3城乡关联度

城乡关联度是用来比较、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状况的一个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越大,表明城乡联系越密切,其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三者之间相互对应。需要指出的是,关联度只是一个相对值,需要在相互比较中分析城乡关联发展状况。

3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

3.1评价方法

本文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城乡关联度作为表示城乡关联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即通过因子分析将所有指标所代表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指数。城乡关联度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关联发展的水平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利用mapinfo等GIS作图软件将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进行表达,以增强分析结果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3.2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自于《四川统计年鉴2011》、《四川农业经济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及研究区各个地市的统计资料等。

3.3评价指标的选取

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通过人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相互交流,从而构成复杂的城乡巨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基础设施为物质载体,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关联和功能关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从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两个方面选取人均耕地、人均邮电业务量等18个分析指标来构建川东北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结合川东北的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趋势、发展潜力;(2)简明性和全面性。指标既能较全面反映评价对象,同时也要简明易于操作;(3)可获取性。所选指标应便于收集。

3.4评价步骤

对按照城乡关联发展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级差标准化。

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城乡社会经济水平两个层次的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2,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水平前三个因子和社会经济水平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的概括,所解释的方差分别占总方差的87.88%和80%,保留这几个因子能够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最后结果确定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分别提取主成分个数为三个和两个。据此,分别可得Y1,Y2,Y3与X1,X2…X9的关系式和Y4,Y5,Y6与Y10,X11…X18的关系式:

将标准化后数据代入上式,得川东北6市因子得分。因子Y1,Y2,Y3的得分基本反映了各市的城乡基础设施水平,Y4,Y5的得分则基本反映了城乡社会经济水平。虽然Y1,Y2,Y3和Y4,Y5基本综合了原信息,但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各地市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可根据表2和表3将Y1,Y2,Y3和Y4,Y5分别以其方差贡献率为系数,加权求和分别得到一个衡量各地市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因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同样重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因而对其取均值作为城乡关联度综合得分值,即:G=(M1+M2)/2。

4结果分析

4.1城乡关联空间分布分析

从川东北6市的城乡关联度来看,遂宁市、达州市、南充市相差不大,分别位于第1、第2及第3,将其划分为第Ⅰ级;广元市和广安市分别为第4和第5,巴中市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位居最后(图1)。

具体来讲,南充市是川东北交通通讯枢纽,川北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国家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享有“川北心脏”之称。其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较齐,科技教育发达,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与成都、重庆主城三个四川盆地的区域中心城市构成的成南渝黄金三角经济区域。达州市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有着中国气都和中国苎麻之乡的美誉。遂宁市是四川盆地的几何中心城市,是四川农作物主产区之一,三产比重分别为22%、51%、26%。广元市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二、三产比重相近,分别为39%、37%。广安市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二、三产比重分别为48%、31%。巴中市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都比较落后。

4.2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社会经济水平比较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川东北6市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城乡社会经济水平基本一致,这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与城乡关联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元市基础设施水平排第1,社会经济水平排序第5,表明该地区还未完全发挥其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应寻找其中原因,促进其城乡协调发展。遂宁市基础设施水平排名第4,而社会经济水平排名第1,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基础设施水平,表明基础设施水平制约了其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其余各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其中巴中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则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其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打好基础。

4.3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分析

从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较为一致的有广元市、南充市和巴中市。这表明三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应的较高,必然有利于该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因而其城乡关联度值也应该较高,反之亦然。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安市城乡关联度和城市化率位次分别为第5和第6,远低于人均GDP位次第1,表明该市城乡区域系统的发展受制于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建设,广大的农村区域不具有与城市较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制约农村了的发展,限制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达州市的城乡关联度位次和人均GDP位次一致均为第2,远高于城市化率位次。表明这类区域城乡关联度值虽然较高,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实力的支撑作用,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这类地区可适当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结语

(1)界定了研究区,并在概述其自然、社会经济的基础上,指出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构建了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的城乡关联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判断一个地区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应在相互的比较分析中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同一区域的动态纵向比较。由于收集资料的困难,本文只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做了横向对比分析,有待日后进一步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期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春,张竟竟等.基于时空理念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2):915.

[2]段娟,鲁奇,文余源.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7681.

[3]罗雅丽,李同.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871.

[4]战金艳,鲁奇,邓祥征.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4):495501.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篇(6)

(1.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2.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010)

摘 要:循环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科技的发展又与循环经济的起因和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技城是科技研发、应用与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体,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研究科技创新引领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综合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以科技城绵阳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绵阳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纵向研究,对成都经济区内成都、绵阳、德阳、眉山、资阳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绵阳循环经济发展应以科技为推动力,以资源环境为途径,以社会经济为保障;在成都经济区循环经济建设中应重点建设绵阳,协同发展德阳等其他城市。

关键词 :科技城;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0;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7-0064-05

收稿日期:2015-05-18

基金项目: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项目(xhjj-1414);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4sx7104),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XXTYCY2015A01)

作者简介:何波(1977-),女,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张宏亮(1979-),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快速增长,2013年GDP总量达到9.0386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1]。但以大量资本、原材料和劳动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带来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也已经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弊端[2]。从长远来看,提升以科学技术要素投入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有效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佳途径[3]。科技投入与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指通过提升技术含量,实现对资源利用的节约、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等流程性目标 [4]。

国外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其研究内容主要受生态环境问题倒逼影响,因而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也主要围绕着生态环境问题展开。他们运用能值分析、生命周期分析、全额成本分析、物质平衡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循环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循环经济模式更有益于生态环境效率的提升[5]。

最初学者们仅仅是围绕着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问题,探讨要不要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但近几年来,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大家开始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和效果,比如围绕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问题、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等。他们利用因子分析、灰色评价理论、层次分析法等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依据省市或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模型[6]。通过比较研究,学者们逐步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是需要其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技投入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有效的降低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本,才有可能落实其发展。因此,科技发展和循环经济模式之间具有了内生联系。

科技城是科技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建设的综合城市,它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代表,城市发展兼备“积聚、辐射、示范”的功能。当今世界,美国斯坦福研究园、日本筑波科学城等国际著名的科技城,都体现了高新技术发展对传统工业的改革,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大量减少城市污染、优化人居生态环境的目标。而依托科技城特色发展循环经济能更好发挥科技城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最佳选择。

然而,国内外针对科技城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城市的科技创新理念所进行的土地、公共设施、文化传播及政策规划等内容,归根结底还是单纯的城市自身建设规划和发展研究。如美国Charle S Darrah博士以及其团队对硅谷文化工程的研究[7],樊杰等学者阐述了科技型城市的理念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著名科技型城市的发展模式[8],韩立达、杨菁等学者以绵阳科技城为例对科技型城市的发展评价及发展模式进行了评价[9][10]。而较少有学者涉足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同时,也是成都经济区内的重要城市之一,对实现区内城市间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产业分工和资源共享,共同促经济区内、基础设施共建、环境齐治、科技共创、社会管理共享的一体化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绵阳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绵阳自身及成都经济区的建设规划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科技城发展特点,建立了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绵阳2011-2013年数据,评价其循环经济的纵向情况;同时对成都经济区内各大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对比,以期对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1.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研究思路

构建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需要综合分析影响循环经济模式各种外部条件因素[11]。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要在诸多因素中,突出科技城这类城市的代表性条件,以便于研究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本文在阅读和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科技城发展的特征进行梳理和研究,并根据王璐、韩立达等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整理和统一,同时在专家修改意见下进行了多次修改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检验。运用层次分析法能将专家的主观性判断转化成客观的描述,进而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具有层次结构的简单问题。

在准确完善的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基础上,收集绵阳市和成都经济区各城市的各个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绵阳市循环经济各指标发展情况和成都经济区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整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1.2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在分析城市循环经济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文献综合法[12],以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为原则选取王璐[13]、于丽英[14]、肖玲诺[15]、孟丽莎[16]、冯彦明[17]、杨华峰[18]、韩立达、杨菁学者公开发表的文献作为设计指标体系的

参考文献。这些

参考文献中的指标都是在对国际、国内城市和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后提出的,并选取了样本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科技城拥有大量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本和流动资金,其发展极大的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9]。科技城拥有比其它一般城市更大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比例以及高水平的各类科技创新园区,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状况也必须同步满足与高科技研究的需要。根据学者已有研究和专家意见,首先把科技城循环经济的发展分为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科技系统五个一级指标系统。再分别用减量化等二级指标描述五个一级指标系统的内容。其次,对

参考文献中各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体系分级进行整理和筛选,对语义相同的指标进行统一,剔除掉概率较低的指标,从而得到评价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三级指标32个。

1.3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把每一个三级指标下评分取平均值,得到该指标权重,汇总如下。

可见,在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中R&D投入占全市GDP比例所占有权重是最大,其次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消减量,工业废水、固废循环利用率以及各类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较低的权重主要集中在城市登记失业率,城市运输客运量,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等城市基础环境上。表1中三级指标权重结构与科技城以高新技术发展为第一目标,同时注重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评价是一致的。

2.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分析

绵阳市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曾获得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因其高新技术的发达而被称为西部硅谷,是党中央批准的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于2006年提出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绵阳将建设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经济与自然协调的生态城市[19]。对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能为高速经济发展下绵阳科技城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在查阅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四川省统计年鉴、绵阳市统计年鉴等各类统计年报,收集绵阳市各个指标体系数据后在参考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对绵阳市2011-2013年各指标得分进行预估。对统计数据不完全却很重要的指标用类似指标标准替代,将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分别乘以相对应的权重后再把对应的指标进行计算,得到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得分情况(见表2)。

近三年来绝大多数指标都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科技系统中的科技资源、科技产出和科技管理呈现大幅度增长,这表明了绵阳科技城的发展特征,说明绵阳的科技建设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等36 家大型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带动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同时,政府对科研投入的加大和科技园区建设的完善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和资金,使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资源系统中减量化呈现高起高落,循环利用和资源化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幅逐步放缓,环境系统中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增长率下滑。经济系统中经济效益下滑,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幅度放缓。这一系列指标的状态说明,绵阳的科技投入增长,并没有有效的和资源利用、环境治理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科技城的发展中,对资源系统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而这正是导致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虽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绵阳加大了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监控,大力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工厂的低污染、新能源使用,但是在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降低问题上并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对循环技术的投入产出之间匹配度较低。虽然绵阳在提出了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以后,政府实施了成立了环境保护基金等环境保护措施工作,但经济环境效益因受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还有待提高。从这个角度看,推进绵阳循环经济发展是刺激绵阳将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契机。

3.成都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对比分析

绵阳科技城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城市的发展。目前,成都经济区的建设为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机遇。成都经济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德阳、眉山、资阳等城市为节点而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具有开放型、多元化、有规模、有特色等特征。是西部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是西部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主体。从科学的角度对经济区内各大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能够为政府选择经济区建设重点、规划建设路径和方式提供借鉴。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收集成都经济区内五个城市的指标数据,在参考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对各市2013年各指标得分进行预估,进而得到如表3所示的成都经济区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得分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成都市作为成都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大多数指标都位列第一,尤其是在经济系统和资源系统两个方面。但是,成都市人口众多,环境系统压力较大(环境系统评分是五个城市中最低的),直接将其作为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城市,可能在短期内因为发展循环经济而对其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对成都的经济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绵阳市作为经济区中第二大城市,其科技系统相对于其他城市拥有比较优势,环境的调节容忍度在所有城市中也是最高的。

在资源系统指标方面,成都市的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城市,其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能耗结构优化对其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企业清洁生产上起到了重要影响,其万元GDP能耗率的降低率也较明显,但在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减量化指标上不如绵阳等其它城市。在环境系统指标方面,绵阳市以其良好的城市生态建设获得较高的得分,其中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处于优良水平。环境治理得分较低的德阳、眉山和资阳三市在城市噪声达标区和人均公共绿色面积等环境质量指标上比绵阳得分要高一些,而成都地形和大量煤炭燃烧致使其空气污染指数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高居不下,其城市环境质量较低,城市的环境治理能力也需要提高。在经济系统指标和社会系统指标方面,成都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值远远大于其它城市,较高的万元投资回报率也让成都在经济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科教文卫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但是城市登记失业率较高,社会保障的覆盖率不如其它城市。在科技系统指标方面,绵阳市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率较高,年专利授权量和各类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等科技产出指标都很高,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也很大,其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拥有量就远高于其它城市的拥有量。

考虑到技术研发对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的重要性,绵阳完全可以承担起成都经济区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建设的试点城市,为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孵化配套技术,并向经济区内其他城市推广。德阳、眉山以及资阳三市其城市环境相对较好,是建设试行相对小型及新型的循环经济项目的较好选择。

4.小结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城可持续化发展是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区域循环经济的合理构建也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优化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平衡保护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整理,结合科技城发展的特征,提出了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绵阳科技城为例对其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成都经济区各大城市循环经济情况进行了预估,大致得到如下结论建议。

(1)科技城的循环经济发展中科技系统占有首要地位,应从科技建设发展入手,加大对基础及应用研究的投入,使科技因素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起主要推动作用。

(2)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是实现科技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对加大工业污染物进行减量减排,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3)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是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一流的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是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4)绵阳科技城科技投入与科技城建设目标一致,但是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不匹配。今后的科技投入,应于绵阳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这样,才可能有效的应对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

(5)成都的建设为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给予。横向比较经济区内的五个城市条件,绵阳依托其科技和环境优势,应当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城市,同时以绵阳为依托,辐射协同区内其他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

本研究是建立在大量文献和数据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的,结合了多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但由于科技城循环经济研究现状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如下:(1)构建指标体系的

参考文献是基于以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为原则选取的,在指标体系的筛选和整合中以专家意见为主要参考,在具有准确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客观性。(2)在以绵阳科技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时,对缺乏但又重要数据的进行了类似替换,对原始结果可能有一定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加大了文献的阅读和研究力度,配合以新闻和报告等其他资料,同时在研究过程与各位专家进行了多次沟通,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结果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希望能弥补由于文献计量学本身的局限性和数据的缺乏带来的缺陷。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在沿海地区陆续出现了不少具有竞争力的科学园区,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对多个科学城进行对比研究。

(感谢赵海媛同学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诸建芳,孙稳存.新一轮改革与2014年中国经济展望[J].2014,(3):4-8.

[2]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

[3] 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M].上海: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6-107.

[4] 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3):6-12.

[5] G KJAERHEIM.Cleaner Produ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J].Journal of Cleanerproduction, 2005,(4): 29-39.

[6] 南剑飞,宋常清,赵丽丽.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11,(12):70-72.

[7] GRIMM N,FAETH S,GOLUBIEWSKI N.Globalchangeandtheeecologyof cities[J].Seienee,2008,319;756-760.

[8] 樊杰,吕昕,杨晓光,田明.(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J].地理科学,2002,12(22):641-648.

[9] 韩立达,杨继瑞.科技城评价指标体系及国际比较研究[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45-55.

[10] 杨菁.科技型城市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05,10-16.

[11] 王丽英. 中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评价-基于29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31-36.

[12] 张科,王钢,杨元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文献计量分析[J].社科纵横,2014,4(29):82-88.

[13] 王璐.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相关环境政策研究[D].吉林,2008.4-7.

[14] 于丽英,冯之浚.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5,(12):44-53.

[15] 肖玲诺,杨美荣.循环经济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求是学刊,2012,5(39):69-73.

[16] 孟丽莎,沈中华.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4):50-52.

[17] 冯彦明,王茜.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经济师,2010,(12):65-69.

[18] 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9):123-128.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分析;江苏省;地级市

0 引言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及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个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水平会逐渐出现差距。如果依照现有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可能导致整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从而阻碍本地区的共同发展,使贫富差距继续加大。很多文献[1]中已经对决定城市竞争力及影响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因素做了较详细的分析,通过一些反映城市发展的指标分析出了各个城市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在此基础之上本人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发展水平做出统计性的分析,选取了能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对城市的发展规模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由于固有的一些结构性的、机制性的和体制性的矛盾的存在阻碍了江苏省的共同发展,只有正确的评价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的指出有效的改革措施,才能有效的缩小城市之间的差距,实现整个地区的共同发展这一结论,为今后的改进城市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数据上的依据,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1 指标选取及其标准化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仅要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而且也要反映该地区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不仅要反映该地区现有的经济实力,还要反映其发展前景[2]。本着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数据可获取性、可比性、可量化等原则选取地区生产总值X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公共财政收入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X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6、进出口总额X7、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X8,8项经济指标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江苏省13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这13个地级市是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根据《2013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得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相应数据指标。

对于具有不同量级或不同单位的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数理统计前,都要进行处理,使数据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分析。本文采用标准化处理来消除不同量纲的不同可能所带来的不合理的影响。

2 实证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因子分析,即可使用较少的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描述原来观察的每一分量指标,在尽可能少的信息损失情况下,降低分析问题的复杂性的统计分析方法。

2.1 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使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通过SPSS软件可知,Bartlett检验统计量为181.791,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因此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740,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2 计算特征根及其累计贡献率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然后综合考虑和比较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来选择公共因子的个数,由软件可得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为6.077、1.256,前两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1.662%。总体上,两个因子反映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因此,因子分析过程提取两个公共因子F1、F2。

2.3 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对提取的两个主分量F1、F2,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A。同时,为便于对各因子载荷作合理解释,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其进行旋转使其结构简单化,以排除噪音的干扰作用。

根据SPSS得到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公共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在第1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载荷,其意义代表了地区规模经济的发展,因此将其命名为经济规模因子。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可将其命名为经济结构因子。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计算可得,苏州市是得分第一的城市,分数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它不仅拥有很高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大量外资,而且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城市,其大部分指标都远远高于江苏省其他城市,苏州市经济发展基础优势与地域优势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但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略低,应当注意第三产业的发展。南京市是排名第二的城市。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首位度高,总体文明程度高,这使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前列。从标准化后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1.69234,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二产业发展相对疲软,工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进行产业优化。无锡市略低于南京市,排名第三。无锡市虽然也位于长江沿线,但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远低于苏州和南京。排在四、五位的是常州市和南通市,常州市是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的,两者均属于长江沿岸城市,其地域优势使其得到较好的发展。其他城市的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发展略高于或低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

为了有效的缩小城市之间的差距,实现整个江苏省的共同发展,针对现状我认为:

3.1 政府调控,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实践及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能够增加科学技术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的有效投入量,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所以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密切区域间联系,加快横向经济协作的步伐,把苏南与苏北地区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使区域之间能实现相互促进的发展。

3.2 吸引内资和外资

在资本充盈的今天,应注意不仅要引进外资,国内资金也应重视,提高内资使用效率。此外要重视内资企业的发展,提高内资的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鼓励内资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提高企业的竟争力,真正实现依靠民族力量强大经济。

3.3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各个城市都应根据市场需求,发挥本地优势,不断地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下转第160页)

【参考文献】

[1]付艳莉.吴群英.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山东省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