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8 10:27:56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区划;城市体系;区域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3-0154-05

一、引言:对重庆市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的回顾

关于重庆市内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研究大多是重庆直辖以后开始的。初期的研究大多以“点-轴”发展理论为基础来对重庆全市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进行设想,较有代表性的如黄志亮(2001)提出的“X二”模式[1]等。

而后,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重庆市十五计划《构建三大经济区重点专题规划》(以下简称《三大经济区规划》)中把重庆全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这是按照板块来对重庆全市进行经济区划分的一次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功。

尹虹潘(2003)较早提出了重庆“大都市经济圈”的概念,他认为未来“在重庆市内,有西部的‘大都市经济圈'、东北部的‘渝东北经济区'和东南部的‘渝东南经济区'新的三大经济区,一大两小,相互协调”,其中“大都市经济圈”的范围为《三大经济区规划》中“都市发达经济圈”9区、“渝西经济走廊”12区县市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涪陵和长寿两区,共计23区县市[2];尹虹潘(2004a)[3]重申了尹虹潘(2003)的观点;尹虹潘(2004b)也指出重庆市以渝中区为中心存在由内而外三个层次的区域,“半小时圈”、“一小时圈”和“八小时区”,其中“一小时圈”的东部边界就在万盛区-南川市-涪陵区-长寿区一线[4]。

重庆市发改委规划处课题组(2004)提出了重庆市域内“点-圈-线”型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思路,其中虽然侧重于对要素流向及通道的关注,但也明确提出了“‘主城一点'、‘环城一圈',逐步实现‘点'和‘圈'的融合,形成‘重庆大都市圈'”的思路[5];重庆市发改委规划处课题组(2005)又进行了以重庆为核心建设大都市区城市群的研究,提出“重庆大都市区”的概念,其范围也是包括长寿和涪陵以西的23个区县市[6]。

廖元和(2006)也做了重庆“大都市圈”发展战略的研究,但他所指的“大都市圈”是指的重庆主城9区的范围[7]。

《重庆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争取用10-15年时间,围绕主城特大城市,在大约一小时通勤半径范围内,逐步构建以主城特大城市为核心,若干大中小城市为支撑的重庆大都市区”。而后,在2006年底的全市经济工作会正式提出了“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概念,全市整体为“一圈两翼”的格局。

那么重庆市 “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模式进行发展是否合理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二、对重庆市40个区县的简单聚类分析

重庆市下辖40个区县(自治县),我们将每个区县(自治县)作为一个基本单元,选取40个基本单元2004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现价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区县级财政预算内收入、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进行聚类分析。数据标准化采用了标准差标准化法,即

本文使用了SPSS11.0软件来对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经过对多种聚类分析方法的对比,我们最终采用了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的最远距离聚类法(Furthest Neighbor),相似性测度则采用平方欧氏距离(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和重庆市内各区县的具体情况,我们倾向于把40个区县分成5个类别(其中第5类又可以分为Ⅰ和Ⅱ两个子类)。聚类分析得到的树状图以及重庆全市40个区县的分类情况如图1所示。应该说,这个结果能够比较好地反映重庆市内各地区的发展现状。类别区县样本数1渝中区12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53大渡口区、双桥区、黔江区34北碚区、巴南区、璧山县、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万州区、涪陵区、万寿区95Ⅰ万盛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南川市、梁平县、垫江县9Ⅱ城口县、右都县、武隆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1322

图1:重庆市40个区县的聚类分析结果(2004年)

类别1~4以及类别5的子类Ⅰ都主要分布在重庆市的西部地区;而重庆市东北部和东南部大多数区县都属于类别5的子类Ⅱ,其他类别只有零星分布。

三、对重庆市内城市体系的分析

分析重庆市内的城市体系情况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县级以上的各城市的规模。本文采用城市人口数量来体现城市规模,这里所说的城市人口不是辖区意义上或户籍意义上的,而是经济意义上的,具体来说:地级以上城市(城区)的城市人口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常住人口(不包括下辖乡镇的城镇人口);县级城市的城市人口是指县或者县级市城关镇建成区的常住人口。这样的口径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重庆市内的城市体系现状;但是按照这样的口径,是没有现成统计数据可用的,因此只能根据经验和重庆市内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来进行估算。

首先,用各区县的辖区常住人口数乘以辖区城镇化率(这两个指标可以从《重庆统计年鉴-2005》获得[8]),得到40个区县的辖区城镇人口数。

然后,综合考虑上文聚类分析中对各区县的类别划分以及各区县的特点和历史沿革等因素,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估算40个区县的城市人口:

方法一:在重庆直辖前作为地级市以上城市(不包括未设为地级市的“地区”)的城区而存在的区(建成区内的区,郊区不在此列),按以下公式估算

式中,U表示城市人口数量(仅为城区常住人口,不包括下辖乡镇的城镇人口),u表示辖区总的城镇人口(包括城区和下辖乡镇的城镇人口),λ为一个比率。

按照这种方法进行估算的区包括重庆主城老6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万州区、涪陵区;此外,双桥区由于设区时辖区范围划定的特殊性,也采用这种方法来估算。上述9个区λ的取值分别为:1.0、0.9、0.9、0.9、0.9、0.9、0.7、0.7、0.9。λ取值小于1的区是因为在这些区的辖区内,虽然大部分城镇人口都居住在地级以上城市的建成区内,但也还有少部分居住在建成区以外的小城镇。鉴于这个原因,我们根据经验,给重庆直辖前作为万县市和涪陵市城区的万州、涪陵两区λ取值为0.7,重庆主城老6区以及双桥区λ取值为0.9。

根据估算结果,重庆市内城市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重庆主城(9区)454.74万人、万州46.91万人、江津33.99万人、涪陵33.44万人、合川30.46万人、永川25.57万人、开县21.77万人。可以看出,重庆市内中等以上城市(20万人以上)主要分布在西部(占了7个之中的5个),东北部仅有两个中等城市,而东南部尚没有超过10万人的城市。此外,重庆主城的首位度偏高,为9.7,全部32个县级以上城市不符合齐普夫的城市位序-规模规律(Zipf’s Law)[9],这表明重庆主城不仅仅是重庆市内的中心城市,而应该是更大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我们猜想,如果把贵州省和川北、川东的主要城市都纳入分析的话就可以降低重庆主城的首位度,或许也会符合齐普夫的城市位序-规模分布规律,但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详细分析。

我们尝试把重庆主城去掉之后,将余下的31个县级以上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然后做出一条乘幂趋势线进行拟合,却发现基本符合Zipf维数为0.8225的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即

其中r是城市的位序,Pr是城市位序为r的城市人口规模的理论值,81.205是首位城市人口规模的理论值。从图2可以看出,31个城市中首位城市和次位城市的实际城市人口规模小于理论值,但后面各城市的人口规模都与理论值非常接近。图2:重庆市31个县级以上城市(不包括重庆主城)的位序-规模情况图(2004年)

四、重庆市“一圈两翼”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而重庆市东北部和东南部大多数区县都属于类别5的子类Ⅱ,其他类别只有零星分布(万州区属于类别4,黔江区属于类别3,垫江县和梁平县属于类别5的子类Ⅰ),那么原则上应该把这两个地区划入同一个经济区。但考虑到经济联系紧密、通达顺畅的因素,或许按照地理位置把东北部和东南部各划为一个经济区更为合理。

综上所述,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区域空间划分总体是合理的。这三个板块的经济中心也是很明确的,经济区的中心理应是该区域内的主要城市或城市群,根据上文中我们对重庆市内县级以上城市的规模估算结果容易看出:一小时经济圈当然是以重庆主城为中心的,江津、涪陵、合川、永川是该区域内规模排位第2~5的4个城市,并且4个城市又恰好分别位于重庆主城的东西南北四方,因此可以考虑作为副中心(较大的卫星城)来建设;万州、开县、云阳是渝东北地区规模较大的几个城市,并且三者相互邻近、又位于该地区的地理中心位置,可以考虑由三者共同组成的城市群来作为本地区的经济中心;渝东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黔江区在其中略有优势,可以作为经济中心,但其经济实力有限,因此武隆、秀山等基础相对好一点的城市也应当发挥一定的带动作用。

五、小结与促进重庆市内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对重庆市40个区县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各区县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又根据经验和市内各区县实际情况对全市县级以上的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进行了估算;然后根据区县聚类以及城市体系的分析,认为重庆市“一圈两翼”空间发展模式总体是合理的。

但“一圈两翼”模式本质上是基于非均衡发展思路的产物,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区域协调的问题,因此本文也提出一些促进重庆市内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遵循区域经济规律,坚持非均衡发展道路。以一小时经济圈作为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突破区域,确立全市经济活动主要集中于一小时经济圈的思路(但要注意解决好生产生活的用水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一小时经济圈的加速发展,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增强全市的总体经济实力、提升重庆作为特大中心城市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同时,适度扶持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主要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支持,不能平均用力。

第二,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两条途径:一是引导并帮助落后区县(特别是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的居民向一小时经济圈各区县、渝东北和渝东南的经济中心地区进行有序转移;二是随着全市总体经济实力和政府财力的增强,逐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投入力度。

第三,从我们在上文估算出的全市县级以上城市的规模可以看出,重庆主城的首位度非常高(接近10),与次位城市经济体量的落差过大,不利于重庆主城对下级城市的辐射带动。但根据我们对剔除重庆主城以外的31个城市的位序-规模分析,符合齐普夫规律,是基本合理的,因此除了加大力度扶持市内的一些城市做大规模之外,更应该与贵阳、南充、遂宁、广安、达州、泸州、遵义等周边城市形成联动,弥补市内城市体系断层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四,解决好产业与就业的“空间失配”(也称“空间不匹配”)问题[10]。现在布局于重庆主城区内的部分第二产业会因为主城区“退二进三”产业结构升级而逐渐迁出到一小时经济圈的14区县甚至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这就会引起劳动力居住区与产业分布区之间的“空间失配”。一是主城区内现有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如果所在企业外迁,那么他们的居住地是否随之外迁,外迁的相关费用又如何解决?二是主城区内还居住着不少原来就业于第二产业的失业人员,第二产业的大量外迁,使得他们居住的地区和能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的地区发生空间上的分离,这势必会增加他们重新获得就业机会的搜寻成本和难度。

参考文献:

[1]黄志亮.重庆经济发展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2]尹虹潘.重庆市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3-5.

[3]尹虹潘.重庆市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14.

[4]尹虹潘.关于重庆市未来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2):47-49.

[5]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处课题组.重庆市域“点-圈-线”型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思路[J].重庆经济,2004,(4):11-13, 15

[6]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处课题组.以重庆为核心建设大都市区城市群研究[J].重庆经济,2005(11):20-24.

[7]廖元和.重庆大都市圈发展战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2):1-3, 103.

[8]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9]Zipf, G 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M].New York: Addisionweley Press,1949.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中国城市区域;发展格局;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1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社会和经济基础是影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主要因素。根据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来保证城市区域经济稳定、快速地发展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高度成熟的标志,其本质上是某一区域内人类经济活动和聚集的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中心城市、城镇体系和所在的整个区域构成了“城市区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地域单元。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城市区域称之为“城市圈”,若干个“城市圈”组成“城市带”或“都市密集区”。

1.城市区域自然条件

城市的建立离不开人口,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人口的支持,同世界各地一样,我国的人口也多集中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良好的区域,俯视全国,我国人口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以大兴安岭-横断山脉为界,将全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半部分高原、荒漠广布,人口稀疏,城市较少;东半部分平原、丘陵众多,农牧业发达,人口密集。

研究表明,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与自然条件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除此之外,各自然因素中的海拔高度、地貌、土地资源、植被还直接影响GDP。因此自然条件越好的区域,农业、工业发展程度越好,越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越快。

2.区域人文社会条件

研究表明,制约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社会条件主要是人力资本、人均收入、资本形成、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制度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比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发现,在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主要人文社会条件上沿海地区的优势都遥遥领先于内陆地区,而且这种优势差距没有缩小的迹象。在影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文社会条件中,科学技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其它人文社会条件发挥作用程度的大小、产生效益的高低,都与与科技创新有直接的关系,科技创新影响并制约其它动力功能的实现。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科技创新并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单一要素,它必须与其它人文社会条件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推进经济发展的合力,发挥出各人文社会条件的最大功效。

3.城市区域产业基础

我国地大物博,各区域的优势基础产业也不相同,东南沿海地区在绝大多数工业行业上都具有优势,其中化纤制造业所占全国份额超过70%,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份额超过65%,纺织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的份额超过60%,造纸业的份额也超过50%,其他产业所占份额多在40%-50%之间。

内陆地区的行业优势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业,但是其份额还没有达到40%,其他较沿海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有: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等。因此,地区的产业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环境,也是划分城市经济区域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布

目前,我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人口正沿着乡村-小城镇-小城市-大中城市-大都市的路径逐步发展,在全国将形成若干大的区域经济带、城市群和城市圈。

根据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可将我国东部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分成三大经济区域,以及组成这三大经济区域的次一级的九个经济区域,即:1.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南方经济区域(其大部分相当于“泛珠三角”经济区,也可以称之为“泛珠江”经济区),次一级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闽台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2.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长江(流域)经济区域,次一级为长三角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华中经济区)及长江上游经济区(主体为“成渝经济区”);3.以环渤海经济区为核心的我国北方经济区域,次一级为大环渤海经济区(包括京津冀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胶东半岛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等)、东北经济区(以哈大齐和长吉为核心)与西北经济区(以西安、兰州为核心)。这三大经济区域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运行过程也有一定差异,已形成各自不同的经济结构。

三、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改革策略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呈现,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南方地区优于北方地区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形势需要不同的改革策略。

1.南方区域经济

根据南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环境,应继续着力于以下几点:

(1)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开发、重视教育、发展科技。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的升级转型。

(2)加强区内及区际经济联系,增强经济核心区的辐射能力。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经济技术合作,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的。

(3)推进产业结构与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生物制药、海洋工程、宇航工业、信息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4)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努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和火车头。

2.长江区域经济

该区域今后应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外来投资等方面进一步着力强化。同时,加快区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用现代技术装备加工业,及时转换加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3.北方区域经济

相比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北方经济发展主要受制于,市场体系不健全,人民商品经济意识观念薄弱等问题。针对北方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包括劳务市场、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生产资料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增强人民市场意识和商品经济观念,鼓励投资创业,加快资本积累。同时加大同俄罗斯等远东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的联系,积极引进先进的工业技术,增强本地区经济发展实力。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仍是首要问题,针对各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量身定制适合的改革策略,利用南方经济区域的地理优势、长江经济区域的资源优势、北方经济区域的政治文化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J].东北师范学,2015,(12):23-24.

[2]年猛,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2):89-96.

[3]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J].科学发展,

2012(7):64-78.

[4]姚鹏,孙久文,鞠晓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回顾、现状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5(5):147-152.

[5]李汝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5(12):1-4.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以江苏扬州水休闲产业与宁镇扬经济板块为例,从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宁(南京)镇(江)扬(州)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三方面进行思考,旨在探讨城市水休闲产业与区域经济板块联动发展的对策。

旅游产业是从事旅游活动的经济产业,是企业性质的经营行业。旅游业对游客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在满足游客这些要求的同时,从事诸如饭店、宾馆、商店、车船的旅游行业也获得了盈利。可以认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和收入的增量都是由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引起的,为了满足游客的直接消费,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又带动了相当一批其他行业的发展。然而,从旅游产业结构看,旅游直接关联的行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发展不平衡。从对gdp的贡献度而言,游、购、娱三个方面的贡献度最大,然而这些方面仍然是扬州“水文化”旅游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城区河道沿岸的生态绿化配置、商业旅游型建筑、广场娱乐设备和休闲疗养设施项目极其匮乏,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些都影响了整个滨水地带旅游活动的综合产出效应。

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构建“水文化”休闲格局

积极做好水文化休闲设施及经营场合的系统整合工作,让水休闲营业场所和旅游景点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在扬州城区水域沿岸的商业设施建设上突出旅游休闲功能,招商模式充分考虑游客的其他旅游消费需求,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消费模式。城区游览水域的休闲设施布局除突出质量意识外,还要注重扬州当地的水文化特色。因而,水休闲产业与“水文化”旅游的充分融合既要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搞好城市休闲广场、水文化特色商贸中心、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保健、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休闲社区的建设规划,更要发挥滨水居民生活设施在旅游产业中的效应。此外,要更好地促进城市“水文化”旅游与水休闲产业间的有机协调,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放开水文化休闲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水文化休闲产业,开发水休闲资源,兴办水文化休闲企业,充分利用扬州人居大环境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大力吸引民资进入水休闲领域,扩大休闲产业的对外开放,同时通过引进投资和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提升扬州休闲产业的档次。

(二)完善水休闲产业体系,延长休闲产业链

集合城区水域的要素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以拓展旅游领域,增强旅游吸引力,这样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势的发挥。除旅游和餐饮消费外,文化、商务、娱乐休闲等相关旅游享受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也要求旅游接待地适时建设相关场所、完善旅游服务形式。因此,集中力量保护性开发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发一批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和水文化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完善一批有地方特色、适应当代人消费观念与潮流的娱乐休闲设施和产品;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员,是今后水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才能协调发展,扬州城区水域的关联产业间要实现良性互动,除了在数量结构上要协调,更要在层次结构上协调,还要加强旅游景点同旅行社、饭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衔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完善交通站点与水域景点的互通联系工程,规划开设区域旅游专线;在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景点协调好停车场所,根据淡旺季变换更替停车场地的规模及费用;设定区域级旅游集散网络自驾旅游租赁服务网络,提倡快捷型联网售票模式;建议加强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标识系统、通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水域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比如建立双语指示标志体系等。树立大旅游的产业集群意识,摈弃旅游收入等同于景点门票收入的错误观念;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加强城区滨水地带各种休闲设施的建设,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居民居住、游客旅游的满意度,增强城区水域在周边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扬州体验水上休闲旅游。

宁镇扬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

(一)联动发展优势分析

宁镇扬三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沧桑、镇江“城市山林”的雄奇、扬州“淮左名郡”的秀雅,宁镇扬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可在借鉴长江三峡、环太湖、环渤海等地区旅游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以长江、运河、大桥为纽带,推动建立三地旅游协调机构,成立宁镇扬旅游行业协会,联合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联手强化合作营销、联手推出主题线路、联手打造旅游交易会、联手共建信息平台、联手推出服务承诺、联手统一旅游交通标识,建立要素配置、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一体化,实现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共同放大宁镇扬名城效应。同时,主动开放扬州对宁镇两地居民的旅游年票,促进宁镇扬三地早日实现旅游年票同城待遇。

(二)联动发展缺失性分析

政府间的合作相对较少;区域内尚未考虑到中长期规划,而且缺少产业的融合性;区域旅游合作缺乏鲜明的整体形象设计,尚未形成板块内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各异,但规划缺乏整体性,开发缺乏合理,不仅产品不够丰富,而且资源旅游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因此,在未来的宁镇扬经济板块水休闲旅游产业整合中,宁镇扬区域要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尽快利用现有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更全面的水休闲旅游产品,创新水休闲旅游产品组合,规划精品旅游路线,营造鲜明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

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

(一)优化宁镇扬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编制与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保护规划,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控制水源地有机毒物等污染物排放,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区域河流环境质量,加强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区域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协同执法,建立健全保障宁镇扬经济板块生态安全的监管体系;按照建设沿江生态风光带的要求,积极推进宁镇扬三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共同政策实施中采取税收、统计转移、项目投资等形式对可能带来的地方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二)合理化开发国内外水文化休闲旅游客源市场

1.针对性的对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同时根据国内外客源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细分客源市场。宁镇扬沿江地区的旅游城市可进行联动开发,对国内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三个层次的入境旅游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地调研,同时明确并选择合理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和推广相应的旅游产品,在稳定一级客源目标市场的同时,努力开发二级和三级市场,做到“主次性开发”、“前后性到位”和“同步性完善”。

2.丰富旅游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心理需求。首先,从整个宁镇扬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来看,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在宁镇扬入境旅游目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观光型休闲旅游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由此应着重开发其多元化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此外,要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客源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如滩涂观光、宗教文化游、美食旅游、考古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等。要根据不同级别市场中客源的心理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能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源需求的特色水域休闲旅游产品。

3.友好联络国外客源地的旅行商和媒介人士,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以拓宽销售渠道。宁镇扬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同国外旅行商及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其做考察旅游并认真做好海外记者和旅行商的接待服务工作,借助媒体和旅行商的力量来开发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开创区域联合促销,并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旅游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宁镇扬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进行旅游宣传教育,做好“内部营销”和旅游企业内推销工作,使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能树立起宣传促销的意识和观念,掌握相应知识和技巧,并形成随时随地进行品牌宣传促销的行为习惯。

4.重视宁镇扬地区对国内外客源的接待工作,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要在国内外客源市场中树立形象与品牌,除了积极主动地向外拓展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完善自己的旅游软硬件建设——做好一条线的“流程服务”,要求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单位、设施与以间接方式参与旅游服务过程的单位、设施总体平衡;建立健全宁镇扬地区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标准,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力求为国外游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保证是配套齐全的旅游设施,这要求我们在注重软环境的同时,完善设施以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三)创新开发水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模式

1.创新“网络”战略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建设——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汽渡沟通着宁镇扬地区,润扬大桥的通车更使两地区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等不仅沟通了宁镇和宁扬,而且使宁镇扬三地区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化的交通网络。此外,南京禄口机场是宁镇扬共同的航空港、常州机场成为镇江与扬州的后备机场、沪宁高速铁路的筹建等更将宁镇扬三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发展区域旅游创造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化“互联网络”建设——首先,完善旅游网站关于“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专栏,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开辟区域论坛及俱乐部专栏,用“多语言模式”组织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参与讨论,同时也应设立反馈栏目以让旅游部门直观地了解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补及改进措施;其次,应邀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制定适当的旅游网站合作推广计划,统筹安排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信息的传播,“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旅游形象的塑造、网上口碑、网上舆论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享誉度。最后,要吸纳国内外著名区域规划理念,使宁镇扬区域的水休闲旅游规划与整个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发展、项目建设、行业发展、产业动向等紧密结合,同时规划要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要符合市场动态深度分析宁镇扬沿江区域旅游的走向和增长空间。

2.创新“多元化融资”战略模式。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投资体系应实行多元化进程。首先,树立运营区域的宏观理念,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深化水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设工作;其次,依靠民主决策,引导区域居民通过专题事项讨论来增加投入;再次,通过有效开发区域水休闲旅游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旅游事业建设,包括水域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堤岸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另外,利用诸如南京国际梅花节、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广,发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区域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体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投入到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来;最后,鼓励个人和组织通过海内外良好的商业联系,积极介绍和宣传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投资的市场机会和前景,区域政府或协会组织对于积极招商引资的人士和组织根据资金到位的比例予以重奖。

3.创新“营销管理”战略模式。区域营销管理中政府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现阶段,政府合作仍停留在表面阶段,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工作。比如,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宁镇扬水休闲旅游联合营销,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模式、组织结构、实现机制等的构建。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政策的制定、联合营销策略的组织与协调等方面都与宁镇扬相关政府推动分不开。政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它也是整个宁镇扬旅游圈发展的前提所在。此外,作为权威的政府机构,宏观的战略眼光必不可少: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认清联合营销的重要性,并能逐步建立宁镇扬地区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机制;其次,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为契机,促进旅游联合营销与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并建立相互信任机制,以便今后更广义、更深入的合作;再次,抓住机遇,利用2008奥运、2010世博会加强国际营销,在重要的国外客源市场上树立区域国际形象;最后,应注重宁镇扬地区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战略模式。通过近年来召开的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年会,宁镇扬地区开始筹谋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一个专门的区域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资源开发整合、景区规划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区域管理机构的组建将会推动宁镇扬城际旅游直通车的开通,同时保证宁镇扬地区旅游景点的年票互惠。此外,宁镇扬区域城市联手进行境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其中境内主攻武汉、重庆、成都、安徽市场,境外主攻日韩、东盟五国市场,依托省旅游局完善欧美市场等等。宁镇扬区域城市达成共识,将共同强势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旅游配套服务一体化和组织架构一体化,实现无障碍旅游和无间隙服务,以此来推动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与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冀鲁一体化;“京石济三角形”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1-0007-06

Abstract:Circum-Bohai-Sea region depends on two metropolis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On the basis of“dual-core” pulling “multi-core”, by relying on the perfect traffic network, “Beijing-Shijiazhuang-Jinan triangle”can be built within the scope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and Shandong provinces, and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Shandong can be realized in this way. But many adverse factors in Shandong peninsula restrict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Shandong region, which include: urban dispersion and regional center not formed, under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ities in the hinterland, lack of inter-provincial co-consciousness,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between cities. To realize the large area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Shandong which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hai-ring region,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urban system and “three-city chain” and “four-city group”. “Three-city chain” includes “coastal city chain”“Bao-Qing city chain” and “Shi-Ji city chain”; “Four-city group” includes “Shijiazhuang city group”“Jinan city group”“Qingdao city group”and“Weifang city group”.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Shandong;“Beijing-Shijiazhuang-Jinan economic triangle”

一、环渤海视域下京津冀鲁一体化发展优势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以京津两个大都市为核心,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并列成为我国的三大城市群。在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很多专家对京津冀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富有见地的思路。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进程自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将思路拓宽一些,将京津冀放在环渤海区域中考虑,京津冀发展的空间就会更加广阔。这就需要在京津冀鲁的合作问题上做文章,推动冀鲁在京津的影响下,都能够做到借力发展,构建山东半岛创新型城市圈[1],环渤海区域的发展状况也因此能得到整体提升。

(一)通过“双核”拉动“多核”发展

京津冀鲁四个行政区域在很多方面具备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京津冀鲁区域内京津两个直辖市扮演着“双核”的角色[2],两个直辖市不但是京津冀鲁的中心,也是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依托京津“双核”的城市体系,将京津冀鲁紧密整合为与长三角、珠三角并列的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分别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依托“京石济三角形”实现大区域整合

“京石济三角形”即北京、石家庄和济南构成的三角形,相对于京津保三角形、京津石三角形而言,“京石济三角形”包括了京津以及冀南和鲁南地区,“三角形”面积更大,位于京津冀鲁区位的中心,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都形成了各自的子城市团,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呼应。“京石济三角形”是跨多个行政区划的大尺度区域整合,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创造条件。“京石济三角形”将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连接在了一起。

(三)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

在“京石济三角形”中,“京石边”“京济边”以及“石济边”都有方便的交通线路连接,“京石边”通过京广线相连接。“京济边”有两条线相连接:其一是“北京―廊坊―天津―沧州―德州―济南”;其二是“北京―霸州―衡水―德州―济南”。该区域内除了有方便的铁路交通外,还有城际高速公路。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得区域内的核心城市以及更多的中小城市能够形成紧密的互补合作关系,对京津冀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城市分散且未形成区域中心

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沿海经济与腹地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根据区域经济学原理,一般而言,中心城市位于区域中心是比较理想的状况,这样就能够对腹地形成均匀辐射,以“各向同性”方式向腹地各个方向发展。但是分析山东半岛的城市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在17个设区市中,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分布在沿海,由潍坊、淄博、莱芜、泰安、济宁、枣庄、临沂以及如上几个沿海城市围成的区域,没有中等城市。城市分布严重不均匀,使得山东半岛的鲁中与鲁东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区域经济增长点。上述城市除了青岛外,由于城市影响力不够,不能对更大的腹地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于是在小城市之间就形成了大面积的“空白区”(如图1),“空白区”与周围的小城市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发展差距。

(二)腹地内小城市发展程度低

山东半岛的17个设区市中,除了青岛、济南两个副省级行政中心能够对较大区域产生经济影响外,其他的设区市一般没有形成以自身为核心的“子城市群”。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但是只有在区域内形成大中小不同等级的中心地,高级别的城市才能够对腹地产生经济影响。由于很多设区市没有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子城市群”,这些中等城市对腹地的带动作用就会非常小,城市与腹地之间就很难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局面。小城市发展程度低,城市彼此之间就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城市之间没有受到城市影响或者受到城市影响力很弱的区域(空白区)就会很大。充分发展小城市,才能够建立起核心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关系,使核心城市与腹地之间得到互动发展。

(三)缺乏省际合作意识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分布状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周多中间少。城市的这种分布状态要求强化四周与中心的联系,平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用西部带动东部,用周边带动中间,通过强化河北省的南端与山东省的联系,将京津的经济影响力疏解到山东,促进鲁西的发展,然后再逐渐地向鲁中和鲁东扩展。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强化与其他省域的合作,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但是目前冀鲁之间并没有形成融合发展状态,在济南和鲁西也没有形成跨省的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格局。省域之间各自为战,合作意识不强,使得山东省在环渤海区域内不能凸显。再加上区域内各个方向上没有形成互补发展局面,沿海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并没有形成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四)城市间缺乏整合

从图1可以看出,济南和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的两个副省级行政中心,分别位于鲁西和鲁东,由于两个城市相隔较远,并且在二者之间没有形成城市链,所以鲁西与鲁东之间没有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如果二者之间的淄博和潍坊得到强化发展,通过淄博和潍坊就能够将青岛和济南链接在一起,这条线向西扩展到聊城,就能够在东西方向上将鲁东与鲁西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图1可以看出,在鲁东北、鲁东南、鲁西南、鲁西北地区没有形成区域性的“子城市核心”。只是在鲁西地区形成了以济南为核心的城市体系,根据各个区域的城市发展基础,在鲁东北应该构建“烟台―威海城市子团”,在鲁东南构建“枣庄―临沂城市子团”,在鲁西南和鲁西北分别强化菏泽与德州的发展,四个“子团”与“济南―青岛”呼应,这样就能够实现“子团”之间的互动,在整个山东半岛实现城市整合,区域经济得到均匀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群扩展的理论分析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模式包括同心圆模式、走廊模式、镶嵌模式,不同情况下城市的发展轨迹也会有较大差别。

(一)城市影响力以同心圆方式均匀扩展

同心圆模式即以城市为中心向空间逐渐扩展,城市的影响力随着距离而逐渐衰减,在没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城市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发展,对腹地的影响也是均匀的。主城市的小城市也相对均匀分布。小城市在发展势力逐渐得以强化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以小城市为依托的子城市团,在整个腹地内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体系。如图2所示,中心城市的影响力逐渐扩展,对周围腹地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于是在腹地一定范围会形成次级城市,与主城市相呼应。图2中,A是区域的核心城市,在A逐渐扩展中形成了B1、B2、B3、B4等几个次级中心城市,随着每个次级中心城市实力逐渐扩大,在次级中心城市的周围又形成了诸多小城市B11、B12、B13,B21、B22、B23,……以此类推。小城市发展越完善,A的辐射力就会越强,区域内城市发展的整合力就会越强,A的影响区域就会越大,在类似A级别的城市之间就越能够产生较好的互动,彼此都能够成为对方发展的条件。

(二)沿着交通走廊形成串珠状城市

交通线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之间有了便利的交通,联系就会变得更加紧密,交通线也就成为了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的发展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线的变化不但影响着城市之间的联系,而且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都是首先产生在交通最为方便的地方,重要交通线的交汇处更有利于城市发展。如图3,城市C在1和2两条重要交通线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在东西南北的各方向上分别有CE1和CE2、CW1和CW2、CS1和CS2、CN1和CN2等城市,在没有3影响的情况下,C向四个方向均匀发展,在有了3后,城市开始沿着“东北―西南”方向发展,城市的空间开始由正圆形发展成为椭圆形。由于3的影响,城市C偏离了原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沿着交通线会形成城市走廊,交通线的级别不同,串珠状城市的发展密度也会有差异,城市的空间会沿着重要交通线方向延伸。串珠状城市链在邻近的大城市之间建立互动联系,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线附近的腹地也逐渐发展起来。图3中的3实际上就是城市C的扰动因素,在3的影响下,城市C沿着箭头方向的发展速度会高于其他方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线在城市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需要合理布局交通线,用交通线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让城市体系由串珠状发展演变为放射状发展,以带动更广泛区域的发展。

(三)不均匀发展状态下的镶嵌构造

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某些区位上就会成为资源富集区,而另外一些地方就会成为资源稀疏区,城市在前一种区位上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在后一种区位上会有较低的发展速度,于是在整个区域内,城市腹地的城市化会表现为快慢相间状况,即在整个区域表现为较快的发展速度的时候,某些区域会表现为较慢,或者在整个区域表现为较慢的速度时,某些区域会表现为较快。由于腹地内城市发展不均匀,如果沿着一个方向看去,城市发展会存在忽快忽慢的问题。如图4所示,O是中心城市所在的地方,OA、OB和OC是从中心城市出发的三个不同级别的交通线,OA的级别最高,OC的级别最低,因城市的发展状态与交通线存在较大关系,如图中所示,在交通线之间,城市发展速度由OA向OC方向即沿着A2C2、A3C3……等弧线方向降低。在交通线上,城市发展速度沿着OA和OC的方向降低,城市在向腹地扩展过程中以“摊大饼”方式均匀扩展,腹地内的城市化速度也是均匀变化的,图中越是靠近扇形区域圆心位置的区域,城市发展速度越高,越是远离扇形地中心,城市发展速度越低,扇形地靠近右下角的区域,城市发展速度最低。但是这种状态也会由于一些扰动因素而发生变化,如果OC交通线的级别提高,并且在C3C4段的城市发展动因得到了强化,交通线OC在C3C4段的城市化速度会得到提升(与OC的C3C4段相比较OB的B3B4段发展速度相对降低),则在OA与OC之间的环状阴影区域内,城市的发展速度就会出现“快―慢―快”的状况,腹地内的城市发展呈现斑块状的不均匀发展状态。

三、京津冀鲁一体化视域下山东半岛城市体系构建

京津冀鲁四个行政区划在地域上紧密衔接,如图5所示,在该区域中有四个省级行政中心: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济南。京津两个直辖市是区域中心,两个直辖市与石家庄、济南围成的区域是京津冀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在该区域内有京津保、京津石、津石济三个三角形,依托城市之间的互动,通过京津石三角形与津石济之间相互影响,将大都市的辐射力扩展到济南,进而辐射到山东半岛。济南位于山东半岛的西侧,没有位于该区域的地理中心位置,所以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上,济南除了要在全域内发挥行政中心职能的同时,还应该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引领作用,这就要在接受京津石三角形的空间影响的同时,还要接受来自沿海城市链的影响,通过构建行政副中心的方式,构建“济南―淄博―潍坊―青岛”城市链,将山东半岛的西部与东部紧密连接起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目前已经形成“济南―青岛”双核心结构[3],这种格局就能够通过“两边”(济南是西边,青岛是东边)促进“中间”(青岛与济南之间的部分),在很大程度能够促进山东半岛从东西两个方向均衡发展。

(一)构建三条城市链

1.沿海城市链

山东半岛位于环渤海地区,图5展示了从唐山到青岛之间的环渤海区域,依托丰富的港口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发展沿海城市带。“东营―莱州―蓬莱―烟台―威海―荣成―乳山―海阳―青岛―日照”,在这个沿海城市带中,东营、烟台和青岛是核心,三个中等城市将山东半岛的海岸线平均分配,东营是距离京津最近的沿海城市,在城市发展策略上,要强化“向北发展”的策略,通过沧州与廊坊实现区域融合发展,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扩大影响力。以烟台为中心,附近有蓬莱、威海、龙口、招远、栖霞、文登、荣成、乳山等小城市,在完善交通网络的基础上,以烟台为中心尽快构建起“烟台―威海”“双核城市子团”,以该“双核团”形成“蓬莱―龙口―招远―栖霞―乳山―文登―荣成”城市圈,强化“双核团”与腹地之间的互动,带动更加广泛的腹地的发展。青岛是山东半岛的东侧中心,与西侧的济南呼应,拉动山东半岛全域发展。以青岛为中心形成“双层城市环”:第一层是“胶南―胶州―即墨”;第二层是“日照―诸城―高密―平度―莱西―莱阳―海阳”,以青岛为核心带动更大的腹地发展。

2.保青城市链

“保青城市带”(保定―青岛)将“保定―沧州―滨州―潍坊―青岛”连在一起,这是一条跨行政区划的城市带。保定与京津之间形成了“京津保三角”,在疏解京津功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保定目前推行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是“城市向北、对接京津”。目前京津保的同城化交通系统初步完成,在京津保范围内逐渐形成半小时城市圈,京津保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将会有更多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保定在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京津大都市的拥挤发展状态也会得到舒缓。保定的西部是山区,城市发展方向的理想选择应该是向东,在“大保定”发展战略下,在保定与沧州、滨州、潍坊和青岛之间建立起城市链,在该城市链上,通过西部的大都市(京津)拉动和东部的沿海城市(青岛)拉动,中间区域就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该条城市链上沧州和滨州分别位于河北省和山东省辖区,两个城市谋求融合发展,就需要在“软区划”方面实现对接,进而对区域经济资源的流向产生影响。潍坊位于济南与青岛之间,与淄博合在一起,在连接济南和青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石济城市链

从图5可以看出,石家庄与济南在空间上临近,中间有河北省的衡水和山东省的德州两个中等城市,石家庄、济南与天津在区域上形成了“津石济三角形”。最近几年石家庄的发展速度很快,在“大石家庄”的发展思路下,石家庄逐渐向东和向北发展,衡水在“大石家庄”发展战略中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逐渐成为石家庄向东发展的重要“次级中心城市”。衡水发展速度加快后,对于拉动德州发展进而在济南与石家庄之间建立紧密的区域经济联系具有重要作用。“石济城市带”实际上是将“京津石三角”的影响力向东延展进而实现京津冀鲁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城市链。河北省与山东省都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省份,通过这条城市链能够将河北省南部与山东省南部连接在一起,在石家庄与济南之间实现互动。“石济城市链”与“沿海城市链”“保青城市链”相比较,虽然是三条城市链中最短的,但将两个省会城市连接在了一起。

(二)构建四个城市团

京津冀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让核心城市首先进行一体化发展。为此需要在京津“双核”城市体系的影响下,在冀南、鲁南、鲁中和鲁东地区构建彼此呼应的四个城市团。

1.石家庄城市团

石家庄城市团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京津石三角”的一部分,与京津两个大的直辖市相呼应。如图6所示,石家庄城市团分为两个层次,正定和鹿泉是“石家庄城市团”的核心层,两个小城市已经成为石家庄的近域卫星城,形成“一城二星”的格局,在这个“核心团”的带动下,周边更多的小城市得到发展,形成“一城多星”的“大石家庄”结构,“核心团”带动井陉、平山、灵寿、新乐、无极、藁城、栾城、元氏和赵县的发展。“大石家庄”的影响向东逐渐扩展到衡水,与德州建立紧密联系。

2.济南城市团

根据图5,以济南为中心建立济南城市团,济南周围的小城市包括德州、聊城、泰安、莱芜以及淄博等,可以与济南联动发展。从图5可以看出,济南城市团不但能够与石家庄城市团呼应,使冀南和鲁西地区得到融合发展,促进冀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且与鲁东的青岛城市团呼应,使得山东在东西两个方向得到均衡发展。济南要强化向德州和淄博两个方向发展,这样就能够与西部的衡水和东部的潍坊逐渐融合起来。

3.青岛城市团

青岛位于山东省的东端,与济南城市团呼应,在山东省的东部扮演着重要角色。青岛城市团由青岛与即墨、胶州两个小城市组成核心区域,向东向北形成城市团的区域,该区域由高密、平度、莱西、莱阳、海阳等组成。与前文谈及的三条城市链相联系,青岛作为鲁东的重要的核心城市,通过三条“城市子链”将鲁东地区的南部与北部连接起来(见图7)。

第一条即“青岛―海阳―乳山―荣成”,将鲁东东部沿海地区串在一起,利用港口优势逐渐发展成鲁东东部沿海的小城市链;第二条即“青岛―莱西―莱阳―栖霞―烟台”,将鲁东中部地区串联在一起,建立“青岛城市团”与“烟台―威海”子团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鲁东中部小城市子链;第三条即“青岛―胶州―高密―平度―莱州―招远―龙口―蓬莱”,将鲁东西部地区的南部与北部连接起来。三条城市子链使得鲁东地区的城市联系成为网格状,使得青岛在鲁东地区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在鲁东的北部逐步形成“烟台―威海―文登”小城市团,成为鲁东地区青岛以外的区域经济发展次级中心。

4.潍坊城市团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在沟通淄博与青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角色。如图8所示,以潍坊为中心,逐步与寿光、昌乐、安丘和昌邑等小城市构建“潍坊城市团”,向东与青岛城市团呼应,向西与淄博城市团呼应。在潍坊城市团与淄博之间形成“东营―广饶―青州―临朐”城市链,在潍坊城市团与青岛之间形成“莱州―平度―胶州―高密”城市链。潍坊城市团在连接鲁东与鲁西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潍坊城市团”将“青岛城市团”“济南城市团”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将“沿海城市链”“保青城市链”“石济城市链”融合在一起。但是目前潍坊的城市影响力还不够,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通过行政力量,着力打造潍坊这个区域经济中心。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中国画都”,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影响力。以文化产业为支撑,拉动潍坊周边更多小城市的发展,使得潍坊在拉动整个山东半岛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隋映辉.城市创新:山东半岛“城市创新圈”及其构建[J].山东经济,2004(9):85-88.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5)

关键词:长株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行政区划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株潭城市群处于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事实证明,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没能摆脱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更快更好地发展乃当务之急。

一、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阶段,在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行政区为界而展开的。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变更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必然受到行政区内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权力、发展战略和政策等影响。行政区划作为国家划分和配置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从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资源开发、工业布局、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战略选择和规划制定,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趋势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当行政区划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时,就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就会产生所谓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即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现象将导致行政分割的矛盾很大,进而导致区域经济无法实现一盘棋式的共同发展。

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行政建制的撤设、行政区的规模等级、行政区范围的合理性及行政中心的设置等影响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与配置、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纵向权力结构确定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集权或分权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与调控能力,影响着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政府产业、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政策,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意图,体现政府基本政策倾向,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并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干预,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很强的导向乃至直接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地方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组织、管理、调控区域经济的具体政府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区域经济活动,作用于区域资源配置,对区域优势发挥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更为直接、突出、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分权体制下,受制于施政范围限制和经济利益驱动的地方政府,在对涉及到跨行政区,涉及区际利益关系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处理上,能否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采取相互合作、因势利导的理性行为方式,将会对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成长、发育、发展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此外,行政区划等级不同,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地位不同,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的职能大小,对区域经济发挥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长株潭地区现行行政区划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 300万,经济总量2 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发展目标被定为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经济虽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大量事实表明,长株潭区域经济仍然在按行政区经济规律运行。行政区经济界限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对长株潭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产生着刚性制约。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跨区域的需求就越来越多,而长株潭地区的行政区划却越来越无法满足其需求。

1.现有的市管县体制与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妨碍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而现行市管县体制却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市管县体制是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诸多方面都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区县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市视县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了这两个利益主体的经济发展冲突,使市管县演变成为市压县或市刮县。在市管县体制背景下,市的发展偏向于中心城市而轻视所管辖的县(市),不仅没有带动县(市)经济发展,反而使其发展受到压抑。例如,株洲市所辖南部的茶陵县、炎陵县距离株洲市实在太远,不仅没有带动其发展,推动城乡耦合,反而要为其中心城市株洲发展提供资源,限制了自身发展。

2.城镇型政区数量小,规模不大,集聚辐射功能较弱,影响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

城镇型政区是一个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及文化活动的最基本单元。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型行政区划建制在整个行政区划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城镇型行政区划空间的不足正严重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 这就迫切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对政区设置做出适当的调整。城镇作为经济的中心,集聚了比较高的能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四周放射其能量,这也是由城镇经济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城镇发展必须以周边地区为腹地,为其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周边地区需要借助城镇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和影响当地产业的发展,实现与城镇对接,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长株潭城镇体系受自然、历史、政治、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在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1)城镇型政区数量偏小,规模不大。长株潭地区现有大城市仅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个,且三市市区人口、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对区域城镇的影响是以“极化效应”为主,辐射和带动力不强。长株潭地区现设乡镇数量为293个,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2)市辖区结构不甚合理,特别是新区(郊区)和县城偏小。市中心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新区(郊区)和县城发展缓慢,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规模,尤其缺少中等城镇这一重要环节作为地域辐射中心,城镇体系尚待完善。(3)各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较弱,各城镇职能结构趋同,城镇之间的联系松散,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较差,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较弱,市域内各城镇职能雷同,外向型经济不发达,缺少互补性。(4)城镇化水平低,地域差异较大。株洲所辖四县一市中除株洲县城镇化水平较高外,炎陵、茶陵、醴陵和攸县的城镇化水平都很低。全市城镇密度和城镇化水平在地域分布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靠近市中心区的城镇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边缘地带。(5)有些市辖区范围狭小,管理幅度较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中心城市城区的发展空间基本饱和,人口过密的状况逐渐严重,经济建设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缺乏布局空间,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导致长株潭地区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生产要素很难在区内自由流动、配置和整合,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

3.乡镇行政区划不合理,行政管理成本大,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长株潭地区部分地方乡、镇政府规模虽小,可公务员动辄上百人,可谓“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成为行政重负。这样的状况不便于管理,而且机构繁多,严重影响了办事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也很不利。乡镇政府职能过宽、机构臃肿、支出膨胀,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长株潭地区共有乡镇数量293个,乡镇平均人口数量约为16 587人。一方面,这样的基层行政建制规模在现今“行政区经济”作用下,受到了行政区划体制的限制,农村生产要素难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在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时,往往各搞一套,无法统筹规划、集中建设,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的班子委员会一个也不能少,导致官民比例偏高,造成基层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

三、长株潭行政区划调整的政策建议

为了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必须在遵循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一般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结合长株潭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长株潭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措施。

1.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实施省直辖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区域特点和区划结构,对我国行政区划层次与管理幅度有科学的认识,应该以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作为突破口,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出于实际考虑,长株潭城市群实施省直辖县的具体步骤为:首先,认真总结并推广浙江和湖北等地“扩权强县”、“留利农村”的经验,结合行政审批制度、从扩大县财权、事权、人事权入手,逐步弱化地级市干预县级政府公共事务的行政能力。其次,认真总结海南省“小政府,大社会”以及省直辖县市和设置重庆直辖市的经验,并根据自然地形与周围省级政区调整,逐步形成省——县——乡三级制。最后,根据宪法规定,长株潭地区的12个县(市)除长沙县、望城县、株洲县、醴陵市、湘潭县、湘乡市外的6个县(市)归湖南省管,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不辖县(市)。

2.调整不合理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株潭地区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应当逐步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性城镇布局,以三纵两横(即一主两次两辅)的“冉”字型结构支撑起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空间。长株潭地区城镇将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区域中心城市组群——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根据这个设想,特提出以下具体建议:(1)根据自身特点,以区域资源开发最优化为前提,依据地域分工原则,积极扶持主城区(含新区、镇)的发展,培育小城镇,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逐步由“点”开发向“轴”开发过渡,最终向网络化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最终达到区域均衡发展,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优势产业群和城市群,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支撑点和依托地。(2)以市域主城区(含新区)为核心,以县城(含县级市)为次级中心,以市域城镇为片区乡镇地区中心,形成主城区(含新区)——县城(含县级市——建制镇三级结构,带动广大乡镇,加速城乡一体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在实行省直辖县、县脱离地级市管辖之后,必须预留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适当扩大市辖区范围,调整原有市辖区格局,使其能够满足城市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人居环境建设等对空间的需求,吸纳更多的外部要素,增强城市发展的能量;同时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合理的内部分工,优化内部功能分区、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中心城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3.合理扩大乡镇规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乡镇撤并,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由于科技的进步、交通通讯的发达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行政区域的管辖幅度可以增大一些,管辖下一级行政区的数量可以增加一些,管理机构则可以精简一些。“撤并乡镇”有利于精简机构,减少乡镇行政人员和财政开支,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镇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小城镇体系,促进小城镇建设,从而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尽可能地减轻国家负担并让农民富裕起来。设立乡镇的标准应较1984年民政部的设镇标准有所改变,具体来说合并后的乡镇总人口应在5—8万为宜,面积应在100平方公里以上。长株潭地区乡镇调整完全能够达到该标准或者适当超过该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乡镇的历史沿革和当地居民多年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不能搞一刀切。乡镇撤并以后,要严肃编制管理,按一类乡镇39名、二类乡镇37名、三类乡镇32名定编,实行“一人一编一卡”,同时为了增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减少社会动荡,应采取相关措施,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

参考文献:

[1]常黎.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河南省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侯景新,肖金成.行政区划与区域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土地价格 因素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地区经济的发展按照地区经济的总体目标来实现,重点发挥区域优势。自上世纪90年代,地区经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方针下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组织跨出成功的一步。也正因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中取得的成功,使得欧盟组织下的成员国成为无论从经济还是国力上,都称的上是强者。我国自与东盟建立贸易往来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顺应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势,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全面推动地区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在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对区域内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作用于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为土地市场的区域性统一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

一、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面阐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员国之间的类似人为的限制以及影响经济活动进行的障碍进行消除,使各国的市场能紧密相联,成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和经济全球化相辅相承的存在。经济全球化就是: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将在这个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里相互参与,从而得到他们想要的资源,让他们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来,实现发展国家经济的目的。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很多,实行的范围也很广,所以在利益的协调方面是个难题,实现经济全球一体化难度很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之的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在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小,对区域内参与经济合作的组织协调容易,从而使其发展迅速。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既存在对立,也有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内部表现了经济自由增强,这一点让世界经济的自由与开放也得到了体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其发展范围上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性,才能使区域一体化经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且也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与东盟在通过贸易与投资的结合上,形成“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产业模式,全面提升了我国产业合力,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与东盟成员国形成了在贸易结构不同的产业梯次转移体系,这将更好地解决区域内各国间相互间竞争的问题。特别是我国不断发挥国有中资公司资金雄厚以及企业对外联络广泛的优势,强化外资投资和外资承包工程,并且与东盟国家紧密联合起来,推动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实现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除此之外,也要通过不断的引进外资,鼓励我国企业资产重组,提升产业结构,这对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影响因素――我国城市处于东盟区域核心位置

核心影响因素在影响城市土地价格中,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区位环境两个方面。一个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区位环境是城市地租形成差异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东亚大国,在东盟的地理区域位置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样的区位条件与区位环境给我国城市土地的价格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我国城市中,有距离市场活动中心较近的地块,由于处在城市的经济中心,对信息的获得有便捷的途径;又或者处在交通便利的优越条件下的地块,节省了高额的运输成本,对企业的效益有所帮助。在城市规模的大小、经济和资本集中的程度,劳动关系等因素的制约下,以及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使我国城市土地在区位条件和区位环境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在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受到了城市土地区位条件和环境的重要影响。

(二)外部因素――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了我国城市的土地需求

对于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土地区位的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城市土地需求的改变等方面。而我国城市由于受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土地价格的条件与环境,以及土地需求等。如果对城市的区位条件进行改善,加强周围的综合配套设施或者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都将为土地的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在城市中,房地产对开发投资的地块因情况的不同,对地价的影响也表现的不同,尤其是我国加入东盟经济组织以来,其对住宅地价的影响表现最大,对开发工业的地块影响则很小。

三、结束语

在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土地市场经济是必经之路。城市土地价格在受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还受城市人口状况的影响、政府的调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城市的开放度的影响。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内部因素,在实现土地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价格的调控具有一定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工业用地市场进行完善,在体现区位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城市在工业用地中的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黎一畅,周寅康,吴林,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6(03).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篇(7)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首次提出“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并希望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所谓“西三角经济圈”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联合重庆城市群、成都城市群,大西北与大西南联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整个“西三角经济圈”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1.18亿人口,包含约50座城市,经济圈经济总量近2万亿,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40%。目前,“西三角经济圈”仍处于初步设想阶段,本文认为这一大胆设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若建议经过论证完善并被国家批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将出现在西部大地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必将掀开崭新的历史篇章。

一、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意义

1、构建“西三角经济圈”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

“城市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从而造成农村中具有城市特质的城镇的增加,引起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提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从城市形成到城市化进程开始的几千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线上缓慢增长,进入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呈现出一个迅速而持久的过程。19世纪的欧洲是世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1925年左右,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达到最高潮,此后城市化主流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值得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在城市化速度趋缓的同时,其城市化进程呈现新的特征,即形成了由若干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城市带。如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城市群突破了行政地域的概念。城市群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把若干个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联结起来,这些城市往往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和城市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和信息往来,分工合作,形成一个区域共同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即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组织实体,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世界上大的经济圈在世界经济和产业分工中具有重大影响。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美国三大都会区(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的GDP占全美国的份额为67%。日本三大都市圈GDP占全日本的份额则达到70%。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个国家、地区和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通过构建城市群进而形成经济圈参与国际竞争逐渐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

我国东部地区相对比较发达,目前,已出现了几大主要城市群济区。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对东部乃至全国经济起到了比较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西部城市群在数量、规模、发展程度上和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借鉴国际和国内的经验,在我国西部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群,进而形成城市经济圈,对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西部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促进西部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思路。另外,我国西部以重庆、成都和西安几个重要城市为首的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也为形成经济圈提供了条件。成渝经济区正在快速发展,同时,以西安、关中为中心的城市群和经济区也在迅速成长。据统计,2008年前3季度,陕川渝三地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为17080.47亿元,占西部12省市区国民生产总值的42.88%,是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西安、成都、重庆三个西部特大城市已经形成空中一小时经济圈,陆上高速公路和铁路客运专线“三小时经济圈”也指日可待。“西三角经济圈”将突破秦岭屏障,将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将中国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三大城市整合了起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提升合力。整个西部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扩散和辐射效应,增长极周围地区的经济布局应以发展增长极的上、下游产业,为其配套、服务以及“拾遗补缺”为主。

2、构建“西三角经济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在中心地区吸纳和辐射的带动作用下,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避免产业同构化,通过明确各地的功能定位,确立其以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到真正能够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的整体优势,使各地取得比较效益。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进产业升级。“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将在一定程度上使行政区间合作开始突破“省界”,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不断减弱,市场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整合,并对整个西部地区产生吸纳和辐射带动作用。

首先,“西三角经济圈”科技实力雄厚,拥有三大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几所部级科研基地、近100所普通高等院校,在航天航空、电子通讯、软件设计、光电、生物医药、软件、新材料、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拥有强大优势。“西三角经济圈”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在“西三角经济圈”,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军工制造、软件产业、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航天工业等。这些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产业上下游关联度极高,带动力强,容易形成庞大的产业链,能够向西部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辐射,其增长极的作用突出。另外,川陕渝三地在产业发展上也各有优势,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西安在高新技术方面、装备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方面很有优势。陕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在发展农副产品和旅游方面也有一定潜力。重庆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相对较发达,在体制创新、改革与试验方面走在“西三角”乃至全国前列。近期,重庆在IT、信息产业方面也有长足发展。成都是倾向于消费型经济的城市,同时创意产业、服务性行业、娱乐等行业比较发达。这些都为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西三角经济圈”概念的提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变的需要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经有十个年头,西部地区十二个

省区市整体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扩大。通过“西三角经济区”的建设,可为陕甘乃至广大远离江海的西部地区打造出一个出海口,使西部地区和华东地区乃至世界各地通过长江航运联系起来,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同时也为华东地区打造出新的经济腹地。另外,各地重复建设、争夺和浪费资源的现象日益突出,不利于资源的有效聚集和高效利用,不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编制的“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西部将重点发展六类有特色的优势产业:能源、矿产资源、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但是,西部地区一直没有一个实力很强的经济圈,缺乏核心的辐射力与带动力。只有整合资源。改变三地在发展上各自为政的局面,才能得到中央更多的支持,才能促进西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打造西部最大增长极的“西三角经济圈”,将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思路和途径的调整,有利于发挥占西部经济总量40%的“西三角经济圈”的聚集、辐射、带动的作用,从而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步伐,早日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之,“西三角经济圈”的构想是“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它着眼于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考虑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推进,使西部大开发由点带线,由线带面深层突破。因此,通过“西三角经济圈”提升西部版块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对于整个西部崛起意义重大。

二、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思路

1、建立跨行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和监督机构,解决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

“西三角经济圈”本身是一个打破行政区划、实现跨区域的联合体,不是行政单元。经济圈内不同等级的经济系统内部包含有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各自经济利益的追求容易产生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有可能会引起城市群经济系统偏离原来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根据城市群成长发育的规律,出于城市群经济系统整合发展的需要,区域协调机制应运而生。

“西三角经济圈”有必要建立一个区域性的、法制化的、强有力的跨行政区的综合协调机构和监督机构,由它管辖区域事务、沟通和平衡各方利益,协调解决对城市群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综合协调机构的建立应由国家来进行系统和宏观的指导。综合协调机构重点工作是培育一整套协调机制,如区域协调机制、产业协调机制、分工协调机制、经济整合机制等。由于行政分割等因素的作用,城市群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能实现共享和共建,城市体系的统筹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城市群经济的整合发展,因此,跨行政区的综合协调机构和监督机构也要致力于为经济圈的居民提供区域性的基本服务,提高公共设施的规模效益。另外,各城市地方府仍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负责解决地方需求和服务。

2、解决大中城市数量少,集聚辐射功能弱的的问题

根据国际、国内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城市群要以一个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建设形成若干个大中小城市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镇,形成“金字塔”型城市结构体系,大中小城市良性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往往先通过少数大城市的发展,积累相当的发展能力,然后通过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将增长的活力传递到周围,带动周边各类城市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总体效益最佳的区域经济模式。

“西三角经济圈”内的城市结构体系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陕西因为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区域:关中、陕北和陕南。关中以西安为中心,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包括五个地级市、三个县级市、一个示范区,398座建制镇,处于陕西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北介于秦岭山地和陕北高原之间,渭河横贯其中,土地面积约占陕西总面积的19%,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左右。“关中城市群超大城市数量占9%,缺失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小城市数量分别占36.5%和54.5%,城市首位度达5.05。这种结构特征不利于中心城市的辐射,难以带动城市群的发展。关中城市群除西安为超大城市外,其余均为中小城市,西安与宝鸡、渭南等中等城市之间存在大城市断层,造成城市等级的无序状态,构不成完整的等级体系,进而影响中心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大中小城市发展及点轴系统形成。”要形成结构体系合理的“金字塔”型城市群,就要培育中等城市,逐步发展成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关中城市群的中等城市中宝鸡、渭南因其所处的地埋区位为主要发展轴线上,可以发展成为特大城市,铜川可以发展成为大城市。咸阳可并入西安,实现西咸一体化。另外,增加中等城市数量,促进城市群各等级城市合理分工。通过增加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形成众多的次级增长极,承担起连接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桥梁作用。

3、做好经济圈内的城市群发展规划,培育城市群竞争优势

“城市群规划并非区内各单一城市规划的简单汇总,而是以城市群体系统的区域层面为基础,对城市群总体发展的战略规划。进一步深化完善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功能体系。”在城市群规划中,首先要做好交通、产业规划。西安、成都、重庆三城市已经形成空中一小时经济圈,今年西安到成都的客运专线铁路将动工兴建,建成后,西安到成都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同时兰州到重庆的铁路也将动工,这为三地突破地理瓶颈,形成经济纽带带来了契机。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赵正永提出在产业方面,要整合力量形成装配制造业大基地。在政策研究方面,围绕统一市场、城乡一体、户籍、养老等领域,突破现有政策,创造中国最大的城乡一体化区域,这些建议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在做区域规划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淡化行政区域观念并改变行政区划下的城市管理理念,从孤立地发展单个城市向发展整个城市群转变。区域内部各城市的结构功能分工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和制约经济圈的整体功能发挥,其整体发展的战略定位又直接影响和制约城市群区域与各行政区域之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所以,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既要考虑城市本身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更要考虑在经济圈内的地位和作用,要明确定位,立足全局,各有侧重。应通过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协调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城市、区域与国家整体战略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