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7 14:55:25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1)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利与弊

一、新媒体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的益处

1.强大的搜索功能。“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为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有这样一个例子,某人忘记空调遥控器放在哪里了,百般寻找无果之下,上网查找答案。果然在一条搜索“在空调上面”的提示下灵光一现,找到了遥控器。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的包罗万象,它就像一个浓缩社会百态的全知家,无所不通。层出不穷的各种网站为不同的受众提供了他们所需的资源,时事政治、财经报道、读书教育、八卦娱乐、星座占卜等等。只需轻轻一点,答案立刻揭晓。

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与精力,提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的效率。

2.快捷的交流平台。古时人类依靠鸿雁传书来交流情感,获取信息,时效性差,代价高。现代人借助手机与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取得联系,时效性强,但费用高昂,而且手机诞生初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网络视频解决了这一难题,依靠一根细细的光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对方进行视频聊天。方便快捷、省时省钱。手机生产商在看到这一巨大商机后,适时地将qq、msn、飞信等通讯软件引入手机设置,同时研发了3g手机,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3.时尚的购物选择。网络购物成为近年来的一个时髦词汇,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能够自由上街购物的时间日益减少。网上购物应运而生,而且颇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免去了上街购物的繁琐程序,节约了大量时间,何乐而不为?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弊端

1.摧残青少年的斗志。2004年12月27日,十三岁的少年张萧艺从因网络游戏成瘾,不能自拔痛苦万分,从二十四层高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幼小的生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毒害之深。腐蚀他们的心智,摧残他们的斗志,引他们走向黑暗的深渊。同样,手机在为青少年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在课堂、公交车上,甚至厕所内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手机不离身。对手机的过分依赖造成了部分青少年情感冷漠、自闭,焦虑,使不少青少年成为“手机综合征”的受害者。

2.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制止力差,好奇心强,易受外界新鲜事物诱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这

些特点,在网络、手机上传播色情、信息,极易诱导青少年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也使受害者的身心俱损。与此同时,部分青少年无法甄辨网络中人的身份,易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蒙骗,进行网恋,甚至与网友见面约会,或被坑蒙拐骗,或被失贞,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3.造成青少年攀比的不良风气。2009年,某少年卖肾买ipad2,今年九月网上又爆出一名90后女孩愿用换取一部iphone4的消息。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对青少年攀比风气的批判与思考。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是家中的独子,被家长娇宠溺爱,有求必应,滋长了他们的拜金思想与攀比风气。甚至打肿脸充胖子,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扭曲了他们的原本纯真的心理,一味追求金钱,满足欲望。

新媒体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有其巨大的优势。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也不例外。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弊端更为显著。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宫承波. 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2]张国良.新媒体与社会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2)

[关键词] 3G 青少年 负面影响 大众传播产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37

一、 3G时代:手机媒体“羽化成蝶”

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如果说2009年作为中国3G元年,那么其为3G手机终端快速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上网等多种功能都得以大力发展。于是,“第五媒体”,“移动互联网”等都随之为老百姓耳熟能详。手机媒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确实给业内人士带来了惊喜,人们对它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希望。

3G时代,得益于技术进步的福音,手机媒体一步步普及,同时作为能够处理图像、音乐、流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的3G为支持手机的无线上网、视频电话、手机报以及手机电视、手机广告等多种信息服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手机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的所有内容样式,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于一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移动网络化与网络移动化。从这些优势看,手机媒体是天然的商业化媒体。而且,尽管手机媒体具有大众传播的功能,在某些时候,其人际传播的效果也极为显著。由此种种,手机作为媒体越来越受到各级运营商以及用户的青睐。一句话,中国新媒体无论是从内容、技术还是盈利模式上看,手机媒体的创新主旋律一直时刻鸣响。

在我们欢呼3G时代,手机媒体“羽化成蝶”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手机本身的一些特性在其传播过程当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弊端,再加上一些技术和政策以及现实的环境问题,手机媒体运用当中有些问题也无法避免。其中一些伦理方面的失衡也令我们产生很多的担忧,在这些问题当中,最令笔者关注是手机媒体对青少年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手机媒体对青少年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手机在如今青少年(包括初高中生)中早已普及,尤其在3G时代,手机作为第五大媒体,其多媒体化,高速率,个性化,便携性等优势更是使其成为受青少年喜爱的大众传播产品。然而,手机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其本身大众传播产品商业化、平民化的特点以及其独有的个性化的特点在引领青少年交流沟通、学习、消费等方面的同时,却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特点带来的负面影响

1.大众传播产品的商业化特点,决定了传播内容在商业化,平民化的同时,也失去了深刻性、思考性。

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媒介的社会。报纸、电视、网络、手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处可见。有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的受到传播媒介的影响。因为传播媒介以其资讯的丰富性,内容的娱乐化,交流的互动性,以及音乐和游戏等功能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其中,手机媒体因为其便携性,私密性以及多媒体化更是得到青少年的垂青。在3G时代,手机媒体的影响势必更加突出。但其商业化的特性,却助长了那些文化上平庸,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文化快餐”的盛行。比如手机短信就以其通俗易懂,大众化,无厘头在人际交流甚至大众传播中大行其道。而文化本身的深刻性以及智力性却逐渐缺失。对于正在长知识的青少年来说,这很容易限制他们智力的锻炼,导致他们不愿意做深层次的思考,造成青少年一代知识结构的扁平。青少年一代,在文化的获得上“饭来张口”的现象日益普遍。懒于思考,懒于行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思想上的“钝化”。

2.商业化的媒体操作,造成了传播重心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疏离。

在媒体产业化,商业化的前提下,追逐利润成为其主要目的。媒体为了赢取利润,一方面会最大限度的规避“政治风险”。因此,他们远离社会发展的“敏感”话题,逃离社会矛盾的冲突地带;另一方面,总是对一些鸡零狗碎的话题进行热抄,转移了大家对社会主流问题的讨论。如今的“90后”,“00后”就是典型的受媒介影响的一代。今天,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手机在中小学生中已经开始普及。3G时代,随着手机样式的更加美观,功能的日益丰富,必定会更会成为孩子们的贴身伴侣。手机作为天然的商业性大众传播产品,其商业化的操作,更会令青少年陷于无聊的琐事当中,沉迷于手机游戏等虚幻的世界当中,失去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关注,导致一部分人胸无大志,缺乏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3.手机媒体个性化的特点带来的弊端。

3G时代的手机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的体现。这种个性化体验的媒体消费模式,使得青少年思维的个性化特点得到提升。在他们的这一代,人们感觉到的是个人、个性的存在,而社会的感觉则相对弱化了。青少年更多的强调个性和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事实上,手机媒体商业化,平民化带来的弊端还远不能概括其传播当中产生的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一些负面影响。

(二)手机传播当中的伦理与法制问题

3G时代,手机传播中的伦理与法制问题依然存在。与前一种负面的影响相比较,这个问题不但更加严重,而且亟待解决。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每一个人都受到过手机短信甚至手机偷拍的干扰。当然,除非你从不使用手机。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隐藏着一股暗流。如手机短信,手机偷拍,手机媒体传播中的伦理与法制问题,手机传播与国家信息安全等问题都暴露了出来。这些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更是产生很大的隐患。

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利用手机短信与多种手段结合实施欺诈。

犯罪人以发送短信息的形式或者拨打电话,向手机用户传递具有欺骗性的言语,设置利诱陷阱,骗取用户的财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相信很多人也或多或少听到过,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而青少年,由于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更容易上当受骗,对他们的经济乃至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更有甚者,有的犯罪分子利用青少年单纯的心理,教唆其实施犯罪,走上歧路,毁灭前途。给家人和自己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2.传播、色情内容。

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尴尬,手机强大的通信以及多媒体功能的背后,一些非法的色情内容也开始侵入手机。手机色情内容的主要形式是色情短信、和色情游戏。这些色情内容,即使是成年人也会觉得尴尬,而对于缺少辨别能力的孩子们来说,危害之大不言而喻了,这个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孩子们的童真在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下,过早的丢失了。是可叹,还是可悲!

3.传播虚假恐怖谣言,封建迷信,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政治信息等违法行为。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手机所做的这些违法行为,不仅危害国家、社会和他人,更是容易令青少年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毒瘤,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对祖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因素。

这些都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如果不加以注意,对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的造成不小的隐患。

结语

其实,手机媒体传播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与弊端不止这些,比如说,手机的辐射问题,废手机引发的环境问题等等。在我们欢呼3G来临,手机羽化成蝶的时代,作为异军突起第五媒体,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它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好处以外,还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不良影响?尤其是对祖国未来的栋梁,青少年的成长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

由于手机媒体传播过程中的诸多弊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通信运营商和手机内容服务提供商等要加强责任意识,慎重处理手机内容,避免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2. 国家也要加强立法工作的完善,各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手机内容的审查。慎重解决手机实名制的问题。

3. 学校和家长更要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青少年进行有利的引导,避免其受到不良信息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靖鸣 ,刘锐:《手机传播学》,新华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3. 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3)

关键词 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的影响 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及时便捷、平等交互的沟通方式,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在伦理与道德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等主观因素,导致部分青少年在强大的网络媒介面前易受伤害,因此,了解和掌握网络媒介素养知识,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是培养他们科学运用网络媒介的有效途径。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

简单的讲,媒介素养即受众获取、分析、衡量和传播讯息的能力。受众的千差万别必然意味着这些能力的千差万别,即使受众每天沉浸在不同的媒介之中也很难说他们每天就获取了很多的信息,尤其对自身有益的信息,更难说他们具有分析与传播讯息的能力。

在传播学研究中,接触和使用媒介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进行研究的,即知晓权和使用权。但这种认识只是成为了权力机构和媒体机构单方面认识和执行的依据,并没有广泛的被受众认知。虽然受众越来越被认为是积极的,但未必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大多数时候,媒体拥有相当程度的绝对的控制权,如“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效果,受众仍显被动。我们总是一不小心的就认可了“纸馅包子”,购买了我们或许用不到的名牌产品。这样,让受众实现自己的权利变被动为主动,对于促进媒介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提高受众的积极性也属于媒介素养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学者阿特-西尔弗布拉特最早系统性的将媒介素养置于以受众和文化为中心的理论中,将它视作可以而且必须提高的技能,同时,他给出了媒介素养的5要素或者说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意识到媒介对个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形成分析及讨论媒介讯息的策略:意识到媒介内容是对我们当今文化以及我们自身提供洞识的文本;培养对媒介内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赏。而大众传播学者波特认为,媒介素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而不是一个范畴。媒介素养需要得到发展,当我们在智力、情感和道德方面更加成熟,我们就能更多的理解媒介中的讯息,成熟会提升我们的潜能,但我们必须积极地发展我们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开发那些潜能。他还认为,媒介素养应该是多维度的,媒介素养的目的是让我们对解读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总之,我们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应该基于媒介然后是素养的提升。我们要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在认识媒介素养之后能够提升媒介素养。任何国家媒介的发展都是媒介、政府和受众博弈的结果,这样看来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利于受众个人的事,而且有助于媒介自身的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

二、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自从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以来,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同任何的新生事物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效应,引起了大家对其影响的各种争论,尤其是这些负面的效应。因为这些网民的大多数――青少年的思想和思维正处在转换的时期,对信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年轻人的社会阅历较少,心智不够成熟,对信息的真假优劣也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基于网络的正负影响以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受众来分析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研究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了以下方面:

1 认识网络的传播的文本特征,正确的获取网络讯息

我们知道网络传播作为第四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网络不仅仅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体,也是多媒体传播的复合体。即网络传播的文本特征是多媒体传播,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这就要求网民以不同的技巧来获取网络中的信息。虽然现在青少年网络技术越来越高,但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却比较低,如何在认识网络文本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的获取网络信息,需要青少年正确的识别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对于网络视频青少年要根据其内容有不同的区分,现在网络视频有原创、有改变、有原著,在这些视频中,有着怎样的不同价值的体现。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的多媒体的表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网络技能。展现自己的网络技巧,体现自己对于权威平等的对视,但不能为了为自己扬名而不择手段。

青少年要认识网络丰富的文本表达方式下可能隐藏的隐患,这是网络媒介素养中的一部分,只有知道存在才可以进行创新,家长、老师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的引导也应本着素养的提升和网络技术提升的方向。而不是简单的制止青少年离网离视,远离游戏,网络在日后的发展中必定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不是远离,而是正确的使用。

2 认识网络的运作机制,辨析网络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日益市场化,大众文化日益的商品化,这是当今的媒介产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网络传播与运作也不例外,其实网络本身就是在具有商业性才繁荣发展起来的,那就是商业性门户网站的崛起发展和成熟。这种媒介产业的发展的基本的趋势,商品化的转向导致了其整个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象征性的消费为指针的,网络的运作也是如此。

而当媒介的运作以追求经济的利益为主时,社会责任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放在了第二位。但是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传播方式。面对网络传播的不负责任,青少年应如何的应对呢?在这方面,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家长、老师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的努力,首先青少年要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地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老师父母的引导,健康的成长。其次,青少年应该多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运作机制,了解信息的来源并进行富有理性的辨析。再者,青少年要学会自控,对明知有害的信息进行自觉的抵制,因此青少年在上网之前要有明确的上网计划,如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老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实际的例子,生动的语言讲述上网的利与弊,而不是一刀切的阻止干预,否则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3 从网络的接触和消费机制看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在传播学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研究媒介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对于网络的应用,有一部分青少年的使用不是十分的理性的,用于业余娱乐的时间明显的多于用于学习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他们能够找到抒发自我的空间,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受众可以自由的在菜单中选用自己想使用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意图。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网络这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网络还具有异步性,即在时间上可以错开,例如你可以在任何的时间手

法自己的邮件,也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寻找自己想要的讯息,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这些使用与满足的特点,使青少年在网络中能够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突破自己的年龄限制和地域的限制来实现自己不同的需求。在网络上青少年可以实现自己的社会化,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这是网络的积极的作用。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大课堂,青少年在其中可以修复自己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但是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我们需要告知青少年的是他们的这种自以为的十足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看到的新闻,但前提是网上有这些新闻的存在,这如同我们调台转换电视频道一样,我们只有控制遥控器的权利,却无法改变电视节同的内容。使用网络时,这样的的控制也是间接的,青少年不应该轻易的迷失在这种彼岸里面的自由之中,而过度的放纵自己。自由永远都是相对的。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高等院校相关的专家学者的配合,这就是以这些专家学者为中心在大中小学举行定期的讲座,能够让这些青少年认识网络媒介使用繁荣背面隐藏的本质。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与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

4 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随着媒介技术发展的是媒介的传播方式,从文字到图像再到多媒体的传播,传播方式越来越考验着我们眼球的接受能力。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注意力经济,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影响力经济,无论如何,媒介产业都具有了经济的特点,其实这也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更多的媒介并存必然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要特别的注意由此引发的竞争的不良后果,即媒介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碰触。青少年要识别网络的这些积极的作用,在参与广泛的讨论中认识社会,提升自我。这也是在我们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该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告知青少年他们在网上不仅仅可以聊天,玩游戏,还可以做积极有意义的事。有时候青少年的不为,可能是因为不知道不理解,而不是不愿意不想做。

总之,青少年完全可以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在网络中提升自己的素养与知识、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在网络的利与弊的较量中,能够主动的趋利避害,使网络成为自己的生活学习的好助手。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4)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国内仅实现上市的涉报企业就有9家,分别为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北青传媒、华闻传媒、新华传媒、粤传媒、新华悦动、中南传媒和浙报传媒;另外,还有多家报业集团正积极筹备上市。此前上市的传媒企业更倾向于将经营业务与采编业务分拆上市,即将经营业务注入集团旗下子公司,再运作此公司IPO。然而,此类模式将报业的价值链人为割裂、资产完整性存在瑕疵、后期发展受到制约,特别是在如今传媒业IPO热潮下,等主管部门以及证监会自然要“优中选优”,传媒上市审核正在趋严。笔者发现,资产上市整体性较强的方案将更受青睐。

分拆上市流程分析

1.采编经营两分离

综合目前上市的传媒企业情况看,多数企业都是运作旗下子公司IPO,即分拆资产上市。

分析案例可以看到,如今,深、沪、港三地上市传媒企业都是将优质的经营资产剥离出来加以整合,再运作上市。 如成都商报社于1997年7月成立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采编经营“两分开”,1999年通过资产重组入主四川电器,成功借壳上市。后有北京青年报社在2001年剥离经营性业务,组建股份公司,开始上市前辅导。2004年6月,中央和北京市批准北青传媒可以申请上市的时候,公司恰好有三年连续经营业绩,而且资产清晰,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实现了香港H股上市。此外,赛迪传媒、华闻传媒、新华传媒、粤传媒等几家报业上市公司,都是“广告公司+印刷厂”的模式,即将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业务与采编业务剥离后单独上市。

2.分拆上市存在问题

这种模式将报业核心的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分开,使新闻出版产业的链条被人为割裂,因而一些传媒股上市后都因为成长性不足而表现乏力,給上市传媒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因为上市公司要使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报业企业的特殊社会责任不同于一般上市企业,必须追求社会效益与股东效益的双向平衡。而在报业上市采编经营“两分开”的情况下,报社采编者追求受众满意度,看重长期利益,而上市公司经营者则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采编部门是事业编制,而经营部门则是市场化运作;采编业务不上市,经营性业务上市。这二者最终目标的不一致容易导致协调上的问题,成为报业上市企业的一大难题。

3.部分企业解决方式

为此,不少企业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比如,采用“两分开”上市后,再择机注入采编资产。例如,江西出版集团借壳上市将旗下的《致富快报》等1报5刊整体注入,因此成为国内非时政类报刊采编资产上市第一股(中文传媒,600373),旗下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江西晨报》暂未注入。

但也应看到,上述提到的采编资产上市,只是包含于出版发行企业里的非时政类报刊,意识形态属性相对较弱,且业务权重较小,因此,对报业企业来说,这些案例的可借鉴性不强。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对于报刊业采编资产的上市,管理层也有意通过非时政类报刊的试点来寻求突破。目前,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正在全面推开,计划于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此项改革对晚报、都市报及财经类报刊没有强制性要求,只是“经批准可进行转制”,原因是其不同于一般的非时政类报刊,承担着重要的舆论引导职责。转企改制是报业上市的前提工作。由此不难发现,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晚报、都市报及财经类报刊,其采编资产上市的开闸还需时日,时政类报刊采编资产上市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在报业采编资产上市未放开的情况下,部分企业正采用先“两分开”模式实现经营性资产上市,承诺将来政策允许时再注入采编资产。

整体上市探究

1.采编经营“合二为一”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媒企业倾向于直接实施“采编经营整体上市”。毕竟,整体上市有利于规避同业竞争,确保上市主体的独立性。随着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业务独立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体上市越来越成为报业企业上市的主要模式。

2007年12月,辽宁出版传媒的成功上市,实现了出版编辑和经营业务捆绑上市的突破。长江出版集团也已推出旗下非时政类报刊采编经营整体上市的方案,拟注入湖北大家报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3报6刊),以及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100%的股权(8刊)。

但出版社的编辑业务与报刊采编业务区别较大,业内普遍认为,辽宁出版传媒的上市突破,并不意味着报刊采编业务的上市有机会可寻,这方面的突破还需耐心等待。而且对于已上市的报业企业而言,出版权和采编业务以怎样的方式完成出版权的转移合法化和规范化,还有待政策进一步澄清,这也成为已上市涉报企业面临的又一运营难题。

2.尚存难点

报业的采编业务不能上市,拟上市主体与控股集团关联交易比例过高,难以通过证监会的上市审核。现实中,报业类传媒上市面临双重审核,即:、新闻出版总署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前置性审批,明确规定报刊企业的采编资产不能上市;证监会则要求产业链完整,没有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干净”。

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不允许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同业竞争被誉为上市的“高压线”。正因如此,报业企业的上市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不少企业的改制上市工作甚至因此出现认识摇摆,难以迈出实质性步伐。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今年以来启动借壳上市计划,却因前置性审批拿不到批文而暂停或终止。业内分析,其中主因是由于上市整体性不强,导致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问题突出。

传媒上市利与弊

1.上市之利

笔者认为,对于传媒业来讲,迟上市不如早上市,早上市早受益。另外,已上市传媒成功融资,靠自身积累至少得3~8年;国办114号文件已加大对传媒改制上市的扶持力度,有效期限到2013年底;国家拟培育10~15家大型综合传媒集团,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实施跨媒体、跨区域的并购与重组,届时落后者将可能被并购。而从长远来看,报业上市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产生持续内动力。

2.上市之弊

首先,报业企业上市之后需要执行更加严格的财务制度,按照法规及时披露信息,并且面临市场与监管部门更加严厉的监管。对那些资产优良但缺乏资本市场经验、经营业绩欠佳的报业上市企业来说,上市还意味着将面临被收购或兼并的风险。

其次,很多报业企业选择了借壳上市,但借壳上市未必能够融资。如果报业企业借壳上市后经营业绩未有实质性改观,则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融不了资,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以赛迪传媒为例,2000年10月30日,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以其所拥有的《中国计算机报》51%股权,与ST港澳进行资产置换,确定以IT传媒为新的主业方向,赛迪为此付出的代价约为1.6亿元。然而,赛迪借壳上市后经营成效平平,2004年7月14日,赛迪传媒拟增发不超过6200万股A股方案被证监会否决。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5)

【关键字】新媒体 青少年社会化 影响

一、概念界定

1、新媒体

郭庆光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物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等。”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也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他说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由此看来新媒体无非是指所有新的技术为传播活动提供的新平台。由于新媒体是与时间有关的相对概念,现阶段的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和手机。但是流行于20世纪代的电视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也是巨大的,并且至今仍深深介入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此将其纳入研究范畴。

2、青少年

本文的“青少年”概念既指年龄特性,又指心理特性。在新媒体逐渐占领市场的情境下,孩子在较小的年龄就可以频繁的接触新媒体,青少年社会化有提前的趋势。我国法律规定18岁为成人年龄,就此两点笔者认为将青少年的起止年龄界定为10岁-18岁是比较符合现阶段青少年思想和心理特性的。

另外,本文多次提到“童年”一词,与青少年的青春期多有重叠,如无特殊说明,童年是指人在未成年以前的成长阶段。

3、社会化

从社会学角度讲,社会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美国学者阿恩特认为青少年的社会化分为狭义的社会化和广义的社会化。狭义的社会化鼓励其文化的所有成员坚持一种被限定了标准化了的信念和行为;而广义的社会化鼓励其成员在社会和心理发展上的广义差异性,更注重标准下的个性。媒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广义社会化方面。各种各样的媒体着纷繁复杂的内容,青少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研究述评

近年来,学界就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做过不少研究,主要运用批判的方法,站在青少年作为施化者的角度,探讨新媒体对其社会化的消极作用。下面选取《童年的消逝》、《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三个文本进行分析。

1、童年的消逝――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童年的消逝》一书共分两部分,上篇讲童年的发明,下篇讲童年的消逝。上篇有个重要的问题,童年到底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围绕这个问题,作者进行了系统阐述。“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所以印刷时明了童年的概念。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随着书籍和报纸出现,人类知识分门别类、由浅入深、井然有序了,识字和阅读变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一点点普及开来,学习阅读的过程为儿童和成人拉开了一条分界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羞耻的观念也逐步建立。于是尼尔・波兹曼说“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都是中世纪儿童不存在的原因所在。”

下篇揭示本书的主题,即电视文化使童年消逝,因为电视文化破坏了童年生态,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尼尔・波兹曼总结说电子媒介不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在电视面前,儿童的羞耻观念被冲淡,作为儿童天性的好奇心被损害。

尼尔・波兹曼崇尚印刷文化,在他看来印刷文化是产生童年概念的主要原因,而印刷文化被电视文化取代的过程也是童年消逝的过程。印刷文化,或者更确切地说识字文化是理性的、抽象的、完整的,在这种媒介下的人也是理性的,善于思考的,而电视文化摧毁了这种思考力,把人推向娱乐至死的深渊。

2、恶劣的社会化环境――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陈志写的《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比较全面的论述了网络对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网络大大改变了青少年传统的社会化环境,使其变得复杂、恶劣、艰难和难以控制。这种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网络作为工具的特性给社会化过程中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设置了障碍。网络的大容量、快速度造成信息泛滥,降低青少年的学习效率;网络所表征的工具理性抑制年轻一代价值理性的发展,削弱他们的人文精神。第二,网络作为媒体的特性给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格培养、文化传承、价值观的统一和成人楷模学习造成了干扰。很多“青少年不宜”的信息也被呈现于青少年面前,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很少被提及,这正是媒体的“新闻洞”现象。第三,网络作为虚拟世界的特性使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社会互动、人格形成、角色认同出现困难。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无规范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心理不成熟、意志力薄弱的懵懂青少年陷于其间,不能自拔,以至于他们与现实世界的人们交流越来越少,无法适应现实生活。

3、鲜花与毒草并存――手机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作者张丽首先对上海城市和郊区中学50名14-16岁的学生做了抽样调查,得出青少年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使用手机对青少年成长的利弊关系。使用手机的优势显而易见,便于与家人朋友联系,增进交流,减少青少年孤独感,还能获得一些有用的资讯,如天气预报、社会新闻等等。当然弊端也很显见,造成青少年攀比心理,增加家庭负担;手机辐射影响孩子身体健康;过于依赖手机或者游戏,影响学业;手机上的不良短信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危害极大。

三、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思考

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新媒体使青少年社会化提前的看法。我们身边突然出现了很多小大人,他们比同龄时的我们更加成熟、老练、见多识广,同时,他们生理上性早熟的现象也让人十分担忧。但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很多孩子出现社会化延后倾向。青少年沉迷于游戏、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越来越不适应,变得不谙世事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这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实,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革新,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青少年社会化也有诸多正面作用。

从电视、网络和手机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来说,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化过程所必需的资讯与信息。青少年除了要学习知识以外,还要满足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需求,比如说人际交往的需求,自我满足的需求,受到尊重的需求等等,他们每日都从媒体上获得大量的资讯与信息,以此作为成长的养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接触媒体,增长见识,提高素质。新媒体提供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健康的娱乐节目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影像丰富着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启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

新媒体促使青少年社会化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以网络为主导的新媒体所具有的独特性质预示一种新的社会化手段的创立。青少年基于“使用与满足”的心理,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条件等来选择媒体,媒体潜移默化地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一种手段。如果运用得当,这种社会化途径更加人性化,更有益于青少年身心成长。但是这种社会化过程不可能是单独起作用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的监督和指导。

新媒体引发“反向社会化”。在新媒体情境下,出现了文化“反哺”现象,即“反向社会化”。现代社会,年轻一代比年老一代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明显快于年老一代,年老一代施行教化的权力逐渐丧失,新媒体为青少年提供了向其父辈施加影响的机遇和条件。

结语

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它并不必然的导致善恶,对新媒体横加指责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是于事无补的。问题的发生是内外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教育工作者、媒介和整个社会是否真的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呢?人们真的足够关心自己的孩子吗?除了要求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又为他们纯真、快乐的童年做过什么呢?自我反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思考怎样利用新媒体强大的工具属性,为青少年社会化铺就一条平坦的道路。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

②【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26

③陈志,《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N].《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3)

④张丽,《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N].《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⑤[美]J.J.阿恩特 著,纪秋发译:《青少年使用媒体实现自我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7(2)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6)

青少年上网,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如果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就容易孤芳自赏,患上“自闭症”。上网之后,视野开阔了。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中国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因特网,我们的青少年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中国的教育正逐渐走出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才误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是一个提供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青少年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第四、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学业。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合当今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但是,青少年上网的弊端也是有的,而且有时显得非常突出。

第一、上瘾问题。上瘾不用怕。因特网将来必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会因为天天要吃饭而认为这是一种“瘾”,说要把饭戒掉。上网也一样。但是,正如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一样,上网也要有节制。

第二、部分不健康网站问题。因特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三、荒废学业问题。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第四、孩子对网络的依赖会影响孩子对生活、学习、生存等基本生存技能的掌握,变得性情孤僻,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障碍

第五、经常上网的孩子视力容易近视,更容易肥胖

第六、容易暴露真实身份,留下家庭电话号码和地址,泄露家庭隐私,一些少女还遭遇桃色网络陷井

总的看来孩子上网,弊大于利。

随着社会发展,如今上网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学生上网大部分则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就此而言,学生上网确是弊大于利。

首先就聊天而言,很多人美其名曰:为了广交朋友,如果退一步想想,这个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的身边平时也可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不乏有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为什么一定要去网上寻找一些自己连性别都不敢确认的所谓“朋友”呢?更有甚者一进入语音聊天室,迎面而来的便是一片污言秽语,这样还如何谈人生和学习呢?

上网玩游戏的同学则就是为了一个单纯的玩,如果在学习之余,能够有节制的玩玩,调节一下大脑原本也无可厚非,但很多人很容易上瘾,一玩起来便忘却了一切,这样便直接导致有些同学逃学和成绩下降。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网上又不乏带有不健康的内容,使很多学生在不经意间深中其毒,对其思想与成长造成了极大危害。

现在大部分网吧老板,为了能够吸引顾客尤其是为了从学生的口袋里掏钱,自然便投其所好,在计算机里装满的各种各样的游戏软件和电影录像,根本就容纳不下办公和学习软件,这样还何谈上网学习?

很多成年人觉得这网络对孩子来说简直是洪水猛兽。大人一方面承认网络的魅力所在,一方面却又害怕网络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他们宁愿孩子不上网

然而,上网的孩子和不上网的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差异?网络真的那么危险吗?我经过调得出:

第一、上网的青少年与不上网的青少年在体育活动时间上没有显著不同。72.5%的孩子说体育锻炼与上网前一样,14.8%的孩子减少了体育活动时间,但同时也有12.7%的孩子说增加了体育活动的时间。但在睡眠上二者却有显著的差异,那就是上网的孩子比不上网的孩子睡得时间短。

第二、在与大众媒体接触时间方面,上网和不上网的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均是电视、课外书和录音带,二者差异不大。60%的孩子认为互联网的使用没有改变他们接触大众媒体的时间,但也有30%的孩子说减少了看电视、报纸、杂志和听广播的时间,还有12%的孩子说,他们增加了阅读书籍的时间。

第三、即便他们不上网,也照样可以从其他的渠道获得各种信息。

家长们一味的禁止孩子们上网,反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加向往网若的大千世界。

网络这种新媒介一出现,很多成年人觉得这对孩子来说简直是洪水猛兽。其实,20世纪以来,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人们在最初的时候都有同样的担忧。比如,20年代的电影,到后来的流行音乐、电子游戏机,每一样新媒介出来人们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担心。担心的焦点不外乎暴力、色情颓废等等。

互联网对于不同的孩子影响是不一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那些家庭不和,社会关系不好的孩子容易接触暴力,而且接触之后更容易受到影响。那么这样的孩子上网出了一些问题,其实责任不应该都归咎于网络。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7)

[关键词]手机短信 高校德育 研究态势

高等学校德育是指高等学校按照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和心理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影响,通过德育实践活动的互动,达到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遵纪守法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目的的教育活动。众所周知,任何教育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来实施的。在信息时代环境下,我们高校德育工作如何突破刻板的教育模式,让新的信息技术在德育教育中得到最佳化运用成为关注面。同时,他们又找寻了“手机短信”这个点来做了相关研究和操作性的指导。本文拟对近年来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探寻在信息时代下手机短信这种新兴媒介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展趋势和研究态势,进一步强化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研究力度、深度与广度。

笔者以1999年1月~2008年6月为时间界限,采用篇名词检索的方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手机短信”,共搜到683篇有关手机短信的文献,其中就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有关研究有15篇,从这15篇文献分析看,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现状和原因

手机作为新兴媒体,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互动方式,在我国呈现出指数式上升趋势。2007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新增8622.8万户,达到54728.6万户,短信业务量5921.0亿条,同比2006年的4295.4亿条增长了37.8%。在这样庞大的数字下,手机在我国大学生中普及率如何?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情况如何?大学生对手机短信是否青睐?青睐的原因是什么?学者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研究。学者刘幼昕对重庆几所高校的调查显示,75.55%的人使用手机,其中98.8%的人使用过手机短信功能。谢小刚对江西省高校调查得出,100%被调查者都使用过手机短信功能,56.3%的人认为自己频繁地使用短信功能。徐红波对江苏某大学调查结果显示,74.1%的人拥有手机,毕业年级手机拥有率高达94.2%,94.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手机的最主要功能是收发短信,43.8%的学生每天发送手机短信10至20条,23.1%的学生发送短信在10条以下,发送短信在50至100条的占11.9%,有4.3%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每天发送超过100条短信。手机短信内容也可谓无所不包,五花八门,主要有与父母亲人的亲情短信、与朋友的友情短信和与恋人的爱情短信、拿人开涮的幽默短信、节假日的祝福短信、与学习工作相关的事务短信、偶尔在同性或恋人间传播的黄色短信和其他短信等。由此可见,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率高,收发短信数量多,大学生们越来越青睐手机短信。对于青睐的原因,学者又做了全面的阐释。他们认为大学生青睐手机短信是基于手机短信突破时空限制,费用经济实惠、使用便捷,并且切合大学生交往需要的强烈性、情感交流私密性、表达的自由随意、满足了大学生对时尚的追求和趋同心理等特点。

学者对当代大学生手机普及率高,手机短信使用率高以及手机短信备受大学生青睐的因素的研究,其出发点是对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实施的可能性做分析,使手机短信这种信息技术在德育工作运用的过程中更具实效性。

二、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利弊观剖析

手机短信在学者们的眼中犹如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有利有弊。学者在探讨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利弊时,从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两个视角进行剖析,但主要以大学生为阐释点。

首先,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说,手机短信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准确地各类会议通知、各种讲座信息、勤工助学信息、就业工作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的权威信息;大学生从手机短信幽默内容中获得快乐,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展德育工作,无疑增强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德育工作者利用手机短信给大学生们发送生日或者节日祝福语,可以使学生更加认同和信任德育工作者,更利于工作的开展。

其次,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积极效应和消极影响。学者们认为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积极效应表现在:(1)有效保护大学生的隐私。大学生交往的所有隐私话题可以通过无声的短信来表达,对大学生的隐私给予了最大程度的保护。(2)使大学生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手机短信用隐蔽的特性,无声的文本,有效地解决了与所处环境发生的不和谐。(3)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高度自主的地盘和独立的空间。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居住空间受到约束和限制,手机短信为大学生建构了这样一个真实而又不可触摸的高度自主的地盘和独立的空间。(4)手机短信还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等。有学者认为,手机短信可以表达一些当面或电话里不好表述的轻松、幽默甚至“肉麻”的语言,从而促使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并且手机短信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缩短了与社会的距离,从而加快个体社会化的转变。另外,手机短信的充满智慧和创造快感的交流沟通方式,会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短信文化”,这必将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兴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

手机短信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消极影响是学者们关注得最多的一个点,他们普遍认为,手机短信导致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焦虑、孤僻、逃避现实等不良反应;由于手机短信交流的隐蔽性导致黄色、欺骗、恐怖、反动言论等垃圾短信的肆虐,造成信息污染,并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侵蚀和危害,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当前我国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手机短信更加降低了大学生的诚信度,手机短信助长了大学生的逃课行为和作弊行为;手机短信还妨碍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些学生可以假装快乐或痛苦欺骗对方,造成不少恶作剧,用以获得一时的快乐和宣泄;手机短信在方便交流的同时却使情感交流进入了新的误区、各种感情越来越流于形式,加剧了情感危机;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彰显个性表达,甚至成为吸引异性的一种工具,再加上大学生爱面子,消费心理不成熟,往往不顾实际情况,盲目从众,纷纷购机来发送短信,这刺激了大学生的攀比消费,加重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手机短信接发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下降,学习的有效时间大大减少,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业学习。

三、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和制衡对策

手机短信作为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可以打破高校德育工作者固有的教育套路,给德育工作带来新思维、新方法和新途径。于是,学者们在调查、分析高校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现状和剖析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利弊的基础上,探索手机短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契合点,让手机短信最大限度地发挥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些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的运用策略。学者认为:(1)应该利用手机短信的即时性、私密性特点,使手机短信成为校园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并可以在院系两级建立负责任、高效的学生信息员队伍,要求学生信息员以手机短信为信息上报的主要手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难题,将一些不良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2)应用手机短信受众面广、受众群特定的特点,使手机短信成为学生服务以及正确思想的宣传阵地。高校德工作者可以让手机短信与时事政治、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结合,开展具有针对性,富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考试前夕,向每位同学发送“遵守考试纪律,严守诚信承诺”的警示短信,四、六级考试前提醒学生一些注意事项等,充分发挥手机短信作为宣传阵地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短信,创作一些人生励志、心理疏导、节日问候、善意提醒等内容健康,文字隽永的手机短信,发送给特定的同学,以此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益尝试;(3)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以短信交流为平台,开设短信心理咨询、实施短信心理辅导,让学生在短信交流中敞开心扉,无所顾忌。(4)“短信文化”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兴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以短信创作为契机,构建高校健康的短信文化, 提高校园短信的文化品位。

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又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趋利避害,对不良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制衡。学者认为,制衡的主要途径有:(1)抓思想,对大学生手机用户教育和引导,强化大学生的“短信”道德意识, 引导大学生的短信行为, 提高其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2)抓载体,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信息传递优势,积极开辟短信互动空间, 编发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短信,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3)抓源头,净化短信的内容;用优秀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短信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现代校园文化氛围。(4)通过加强对手机运营商的管理、要求手机制造商增加手机短信过滤选择的功能和手机客户端工具软件的开发,并且从严查处不良短信传播者和制定有效的学生手机短信使用及管理制度,从严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参考文献:

[1]秦尚海.高效德育评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

[2]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3]刘幼昕.手机短信挑战高校德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04).

[4]谢小刚,张莉娟.搭建高校管理新平台引领青年学习新时尚——关于“发挥手机短信在高校管理和青年学习中的积极作用”的调查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03).

[5]徐红波.手机短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J].煤炭高等教育,2005,(05).

[6]刘晓宇.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现象的德育沉思[J].教育与职业,2004,(15).

[7]徐军伟.手机短信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八大功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8]任永辉.试析手机短信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关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1).[9]王萌.浅析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J].新闻界,2005,(06).

[10]吴喜涛.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在德育中的运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7,(06).

[11]钟铭金.手机短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教师,2007,(S2).

[12]王海.手机短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焦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13]李雅兴.手机短信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新视野,2007,(03).

[14]王燕星.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影响——以福州市大学生为例[J].当代传播,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