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1 16:08:17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1)

社会化媒体又称社交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根据网络调研数据并结合加网的相关数据,对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用户在社会化媒体分享的时间段

社会化媒体成为用户自我状态、分享观点的一个途径,那么用户会选择在什么时间段分享呢?从调查结果看,用户分享的时间段在12:00——16:00最高,比例为25.4%,20:00——24:00这一时间段用户分享也较高,比例为21.6%,其次为8点到12点,分享比例为20.7%。0:00——8:00分享率是较低的时间段。但是即使分享最低的4:00——8:00分享的比例也有5.3%。也就是一天24个小时,每时每刻都有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分享。

用户登录社会化媒体的原因

用户登录社会化媒体的原因有哪些呢?回复、评论等排在第一位,80.31%的用户登录社会化媒体会回复、评论,这也是社会化媒体的价值所在,用户之间能产生更多的互动,其次是了解好友信息,比例为73.48%,通过朋友分享的信息来了解朋友的最新动态。有52.55%的用户会分享信息,另外还有查看好友来访状况、改状态、发日志、上传照片、使用游戏等应用等。

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每天分享率排行榜

从2013年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分享率排行榜看,QQ空间的分享率依然排在第一名,虽然在5月份被新浪微博超越,但上半年QQ空间以16.72%的分享率排在第一位,新浪微博平均分享率紧随其后,上半年平均分享率为14.1%,微信算是后起之秀,以13.27%的分享率排在了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是腾讯微博,腾讯微博上半年的分享率有下降的趋势,其1月份分享率为11.69%到了6月份分享率仅为6.93%。

人人网的分享率排在第五位,其后的为开心网、搜狐微博、飞信、百度贴吧、豆瓣等。

2013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回点率排行榜

从社会化媒体回点率来看,QQ空间的回点率依然是最高的,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平均回点率为31.74%,新浪微博的回点率排在第二位,平均回点率为25.86%,腾讯微博的回点率排在第三位,回点率为11.08%,以上3个社会化媒体回点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社会化媒体的回点率。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2)

>> 贴标签与非在场:农民工媒介再现路径反思 媒介资源重组与农民工媒介素养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账本与路径 主流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重构 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农民工社会形象错位与媒介的城市视角问题 兰州市农民工媒介话语的调查与分析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新媒介消费与情感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 身份与社会联系:农民工市民权问题的反思 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保障现状与反思 谈新生代农民工和谐心理的反思与构建 新生代农民工生命质量的状况与解决路径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边缘化困境与解决路径 新时期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与路径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工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因素与路径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与路径优化 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诉求:基于社区载体与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乔同舟,李红涛.农民工社会处境的再现:一个弱势群体的媒体投影[J],新闻大学,2005(4).

孙正好.有关农民工报道的议题分析—以人民日报2000-2010 年的报道为例[J].调查与研究,2011(4).

(美)Jennifer Harding.林秀丽译.Sex Act: Practices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M].台北:韦伯出版,2000(58).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3)

>> 高校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构建初探 基于SOA架构高职数字化校园数据平台部署分析 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中的异构系统集成 GIS平台在校园数字化中的应用 数字化校园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研究 校园数字化教学测验服务 校园数字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数字化校园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 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如何建设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平台 数字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策略研究 中职校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智慧校园数字化建设 浅析高职数字化校园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的使用现状 基于Discuz!构建校园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论坛 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及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基于需求驱动的数字化校园数据架构研究与设计 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建设的意义及实现路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唐・E・舒尔茨.《整合行销传播》.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4]余明阳.媒体广告的奥秘[M].第一版.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3.

[5]赵凯.解码新媒体[M].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

[6]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第一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

[7]栾轶玫.媒介形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

[8]中国毕业生网.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 新媒体 研究生 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18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media, forming a wide audi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are important social output of high-level personnel, which media literacy is important reflect of the future's. The media literacy promo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whole society's media literacy. In this research, we study the graduate students'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a literacy from four aspects: the cognition, utilization, judgment and participate of new media, which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well-rounded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find the realistic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public media literacy.

Key words new media; graduat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1 选题背景

如今,媒介素养被视为衡量公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其内涵已拓展为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认知、利用、判断和创作能力,国内社会对全民媒介素养的关注也愈发重视。①

大学生是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②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和博士研究生)作为大学生这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上层群体,已经初步塑造和形成了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一定对媒体的理解、判断、运用和创造能力,对研究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且作为社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输出,研究生的媒介素养现状是对未来全民媒介素养的重要反映,其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全社会媒体素养意识。因此,针对大学研究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找到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的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利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1)对新媒体的认识情况;(2)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3)对各类媒体信息的甄别情况;(4)参与新媒体创作的情况。调查过程中随机组织100名学生进行问卷作答,包括80名硕士研究生和20名博士研究生,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并当场回收,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大学研究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3.1 研究生对新媒体的认识情况分析

在新媒体视阈下媒介素养的首要要素是就是对新媒体的认知,涉及是否能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新媒体种类的了解等等。为了解研究生对于新媒体的认识,调查问卷中列举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媒体5项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信、网络电视、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报7项新媒体,请被调查者加以区分,统计结果见表1。近1/3的被调查者能完全正确地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能比较好的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错项在4项以下,存在问题比较大的选项是将电视和户外媒体理解为新媒体,或者将电子邮箱、手机短信理解为传统媒体。之所以区分错误,是被调查者未理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性的特点,新媒体可以让传播方与接收方产生更多的交流和交集,不再是接收方一味地接受,同时通过新媒体这一媒介,使得信息的传递脱离了时空的概念,接收方可以多渠道随时随地接受和反馈信息。

3.2 研究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 新媒体阅读 SWOT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16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载体,近年来由于其硬件条件的不断发展,已经发展得趋于完善。与之相应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只有了解、分析、追踪大学生在新媒体阅读下的心理精神状况,才能让新媒体和大学生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阅读的优势成才成长。笔者在徐州工程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最后回收调查问卷分数450份,有效份数446份。参与调查者均为在校的一、二、三年级文科、理科、工科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基于SWOT的新媒体阅读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精神状况

在大学生中,使用新媒体进行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有些人执着于纸质阅读,对新媒体阅读有着较深的偏见,认为新媒体中存在着伤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而有些人痴迷于新媒体阅读,以致于不分是非对错。针对此种情况,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面对新媒体阅读,笔者使用了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对象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调查研究从“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遇因素、威胁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大学生对这种阅读形式的理解和使用,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和态度面对新媒体阅读。

1.1 优势因素

(1)新媒体阅读包含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学生通过以上形式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了解实时资讯。据统计,当下大学生普遍利用过新媒体进行阅读,近85.3%的学生会经常进行新媒体阅读。各种新媒体阅读形式,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看待事物的观念和方法,也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知识,让学生可以主动地拓宽视野、了解社会。

(2)大学生打破传统纸质阅读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在浏览信息、发表评论和网上与他人交流时,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便捷性、个性化的因素,大学生更容易释放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风采,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通过新媒体可掌握如何表达、控制、发泄情绪的方法。通过个性的新媒体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念等。

(3)由于当下互联网+的特点,大学生通过新媒体阅读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当下的社会活动中去,更好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结合互联网+的线上与更多人的交流和线下与同学舍友的分享,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结合线下传统的学习、考试和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和电子阅览的学习,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

1.2 劣势因素

(1)新媒体阅读会占据大学生过多的学习生活时间,调查发现,近95%的大W生通过电脑、手机等新媒体阅读的目的是娱乐放松心情,且大学生新媒体阅读的频率相当高、持续时间相当长。据统计,82%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每周进行新媒体阅读的次数在3-5次和5次以上的占总人数的80%。适当地通过新媒体调整心情和状态是可取的,但是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这类活动,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起到了消极作用,甚至部分大学生过分沉迷其中,导致精神萎靡不振。

(2)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而大学生因为自身经验不足,对待这类问题更容易缺乏理智和冷静的思考,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和精神产生负面影响。从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遇到虚假信息、垃圾信息、不良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予以规避,但是仍有30%-40%大学生对这些信息不知如何处理,甚至轻信这些信息。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恰当解决,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等。

1.3 机遇因素

(1)在新媒体中有大量的信息,很多信息资源依然在不断涌现,逐渐构成一个复合的信息网络。据统计,79.8%的学生是用新媒体进行学习、39.3%的大学生浏览相关专业网站。我们可以利用引擎搜索、网络导航等,将学生们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弥补平时单一教学课程的缺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成效。

(2)大学生对网络信息有一定的判别能力,对于网络的糟粕,大多数人会去选择关闭不去阅览。据统计,有66.7%的学生对于宣传的思想道德内容会进行选择性的阅读,仅有6.9%的学生会认真阅读。所以可以适当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新媒体阅读平台,去弘扬、传播社会正能量,借这个机遇,通过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1.4 威胁因素

沉溺在网络环境中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将在新媒体阅读中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通常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与之带来的就是大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的能力缺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只能在网上交流,面对面交流时会呈现出紧张和不安情绪,不能表现出自己的真实和坦率。由此,可能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学习之余,这方面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 新媒体阅读背景下大学生精神状况建设对策

2.1 从大学生本身着手,引导其对待新媒体阅读正确的态度

(1)据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体中的一些消息存在着不同的看法。24.6%的学生对的信息非常相信并受其影响或者是完全不相信,可谓是两种极端。前者这种做法太容易受到新媒体消极因素的影响,而遭其祸害;而后者这种做法却武断地将新媒体中的积极因素拒之门外,可以说是对自己内在提高的一种机会错失。在笔者看来,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面前渐渐缺失独立思考能力,而一味地迎合或者拒绝外来信息,渐渐地丧失了自我创新与探索的激情。因此我们在接受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信息的同时,应积极思考甚至通过亲身实践来验证它们的可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拒绝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2)在运用新媒体时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要在新媒体上虚假、迷信、色情等不良信息,并且呼吁身边的朋友参与其中。大学生需要履行社会义务,承担起社会责任,杜绝一切不良行为在新媒体环境中发生。在运用新媒体时要做到遵守社会道德与法律,此外,还要积极响应并发起具有正能量的活动。

2.2 从教育工作者着手,更好地使用新媒体,建立高素质的教育工作队伍

据调查发现,面对新媒体阅读,大学生仍有许多问题无法独自处理,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引导。所以教育工作者也必须参与其中,将利处扩大,将弊处消除。

(1)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网络传播速度快,言语思维表达较开放,言论较自由,这些都比较符合青年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大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也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对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一定的好处。教育工作者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喜爱新媒体的这一特点,在网上学校新闻,传播正能量;借助微信或其他平台进行师生交流,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也可在新媒体中组织论题辩论,让学生们在论坛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强化思维逻辑、开拓眼界……

(2)新媒体的信息泛滥,容易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新媒体的利用中,人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者,所以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但需要学生的自律,更需要学校教育的引导。因此需要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的本质所在;M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刻体会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对人们不同的影响;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分类、鉴别能力,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3 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创造更好的新媒体阅读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总会产生许多附带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电脑的附带品网络便像一场熊熊大火,蔓延了整个地球,似乎网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自由,因而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网络的发展也产生了它的附带品――网络语言、网络诈骗、网络暴力……

在如今的社会中,有人为了大把钞票、为了所谓的知名度,放弃道德底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在这些人眼中,网络成了可以胡作非为的“法外之地”。造谣中伤、恶意污蔑、低俗炒作成为惯用伎俩。“网络蛀虫”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互联网舆论生态却被污染得乌烟瘴气。正所谓“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当“不信任”成为习惯反应,传播真相有时反倒成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既可悲,又可忧。谣言既要止于智者,更要止于“知”者。对法律的敬畏,对道德的尊重,就是最好的“知”。网民不要随意跟风,新媒体这个大环境也需要法律来维护其纯洁性。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社交网络 大学生群体 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05-02

社交媒体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而诞生的新生事物,在年轻人中有着惊人的高普及率。那么,大学生这个群体使用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其课外阅读习惯?

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级新生为调查对象,按各学院新生总数及男女比例各抽取25%的学生(共计364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涉及五个专业,其中,文学专业10人(男2人,女8人);法学专业8人(男3人,女5人);管理学专业34人(男14人,女20人);理学专业20人(男14人,女6人);工学专业292人(男257人,女35人)。男生总计290人,女生总计74人。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涉及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使用社交网络的学生,那他们的情况有什么差异?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学生对社交网络影响阅读习惯所持的态度是否存在相关性?差异有多大?是本文探讨的问题。由于所涉及的数据包括定类、定量,所以本文拟分别以专业、性别为自变量,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对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各变量之间是否相关,若存在相关性,则进一步进行线性关联分析以判定相关度的大小。

二 数据统计分析

364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是否影响阅读习惯”这一问题有三类意见:是、说不清、否。其中,男、女被调查者中选择“说不清”态度者(即社交网络是否影响阅读习惯自己并不太确定)分别为95人和23人,由于他们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自己阅读习惯的影响并不明朗,关键是把握好“度”,并没有全盘否定其影响作用。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笔者把选择“说不清”的被调查者归入选择“是”者(下同),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对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有69.8%的被调查者持肯定态度,仅有30.2%的被调查者持否定态度。那么,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态度是否一致,有无相关性呢?

1.不同性别调查者的差异分析(见表2、表3)

表2 性别* 影响

影响 合计

是 否

性别 男 计数 205 85 290

影响中的% 80.7% 77.3% 79.7%

女 计数 49 25 74

影响中的% 19.3% 22.7% 20.3%

合计 计数 254 110 364

影响中的% 100.0% 100.0% 100.0%

表3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0.559a 1 0.454

连续校正b 0.367 1 0.544

似然比 0.551 1 0.458

Fisher的精确检验

线性和线性组合 0.558 1 0.455

有效案例中的N 364

注:a. 0单元格(.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2.36。b. 仅对2×2表计算

由表2可以看出,有80.7%的男生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而持相同观点的女生也有77.3%。同时,仅有19.3%的男生认为社交网络不会影响其阅读习惯,持相同观点的女生为22.7%。我们发现,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社交网络与阅读习惯的态度普遍一致,即普遍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那么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否显著呢?

我们假设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于二者的态度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综合表3的卡方检验显示:由注释a说明0单元格(.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2.36。理论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比例(0%)小于20%,说明统计结果可靠,可以进行阅读分析。卡方值(χ2)=0.559,相伴概率(P)=0.454>0.05,说明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不能拒绝原假设。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态度相互独立,即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一致,且不具有显著差异。

2.不同专业调查者的态度分析(见表4、表5)

由表4可知,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阅读习惯持肯定态度者的比例较高,即: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其中,文学专业和理学专业被调查者的态度相同。

我们假设使用不同专业的受访者对于二者的态度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综合表5的卡方检验我们发现:由注释a说明0单元格(2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42。理论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比例(20%)不大于20%,说明统计结果可靠,可以进行阅读分析。卡方值(χ2)=4.349,相伴概率(P)=0.361>0.05,说明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不能拒绝原假设。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专业被调查者态度相互独立,即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一致,且不具有显著差异。

表4 专业* 影响

影响 合计

是 否

专业 法学 计数 5 3 8

专业中的% 62.5% 37.5% 100.0%

文学 计数 6 4 10

专业中的% 60.0% 40.0% 100.0%

理学 计数 12 8 20

专业中的% 60.0% 40.0% 100.0%

工学 计数 211 81 292

专业中的% 72.3% 27.7% 100.0%

管理学 计数 20 14 34

专业中的% 58.8% 41.2% 100.0%

合计 计数 254 110 364

专业中的% 69.8% 30.2% 100.0%

表5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4.349a 4 0.361

似然比 4.182 4 0.382

线性和线性组合 0.108 1 0.742

有效案例中的N 364

注:a. 2单元格(20.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42。

三 结论

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对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阅读习惯的态度普遍保持一致,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而且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总之,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的出现会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正确利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的影响,把握好使用社交网络的“度”,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助。如此,才能进一步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实现培养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良好阅读习惯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在云、高文举.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浅阅读现象研究[J].新闻世界,2013(2)

[2]尕藏草、杨洪卫.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4)

[3]费鹏.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7)

【关键词】 微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中国信息市场的日益繁荣,“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微博以其交流的便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在带来变化和影响的同时,这种基于现实的虚拟也不可避免地拓展至大学生的心灵,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撼动,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应对这一挑战,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微博的传播特征及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

微博,又称微型博客,是一个可与他人分享自己感想、意见、经历的地方,微博之所以被称为“微”,与传统博客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篇幅短小。在Twitter中,所有的信息都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并且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等随时随地发微博。

在发生巨变的新传媒环境中,微博以其简单、迅捷、开放、互动性强等特点,让碎片式的信息迅捷传播,深得大众喜爱,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其中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网民占网民总数的22.2%。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从2010年底至今,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1]。再据万瑞数据的《微博媒体特征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微博”用户年龄以 18-30 岁的年轻用户为主,占比高达 67%,而其中大学生使用“微博”人数所占比例较高[2]。由此可见,在时尚浪尖的大学生是微博客的主要用户群之一。“微博”正以其强大的功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及大学生身边的世界。

首先,“微博”为大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微博中,普通人从接受者变成传播者,在微博上即时直播突发事件,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总数的22%。如汶川发生大地震,Twitter 的用户在约 14 时 35 分 33 秒披露了这一震撼性的消息,其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微博”正在成为撬动中国的一个微小杠杆,具有造成飓风和海浪的蝴蝶效应。“微博”操作便捷、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即时、阅读个性化等特点,对于对时尚有天然敏感、追求快节奏生活和喜爱“指尖文化”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为他们而设的,微博的便捷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乐于用微博进行信息交流和获取信息。

其次,处于青春期中期的大学生成人感和独立性要求逐渐增强,他们在心理上对自我满足及个性张扬的需求较大,渴望表现自己,张扬自己,实现自己。此外,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关注度高,倾诉欲、表达欲强烈,敏感度高,渴望被认同、被关注、被肯定。微博的出现,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3]”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正如Twitter拥趸所认为的,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微博,作为一个相对隐秘又充满乐趣的新鲜载体,满足了他们倾诉和被关心的心理诉求。

再次,处于移动社区发展新阶段的微博,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着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社交平台,不仅给青年学生带来新的话语空间,也改变着他们的交流方式,即从以门户网站为中心的“点对面”传播模式向以个人为中心、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网状”信息传播的转变。微博创造了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背对脸”follow(跟随)式,它无须与人“脸对脸”交流,却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交往,呈现出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交互模式[4]。开放、平等的交流方式为大学生营造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发展空间。“微博”之间的交流由于没有面对面的尴尬,大学生容易表露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方便快捷地与他人沟通,进行网络信息交换。满足了他们进行健康愉悦的社会交往需要、提升自我学习求知的情感需要、归属群体得到爱与尊重理解的情感需要。

二、“微博”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预测,“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2年-2013年左右,市场将在2013年进入成熟期。中国井喷式的“微博”发展昭示着网络世界“微博时代”的到来[5],微博以其显著的优势,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等学习、生活方式,也在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对大学生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虽是虚拟空间,但绝不虚无,汇集了各种信息,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获得社会的瞩目。新媒体对于中国媒体格局的最大影响就在于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信息传播功能的不断增强。网络空间以不可估量的速度不断延伸,网络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极大地发展了公开的“显”传播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隐蔽的“隐”传播,新媒体的隐性传播渠道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构建,对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对于公众舆论引导的挑战应该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新媒体主要用户群的大学生,不良信息的传播以及对舆论引导的影响更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

在网络海量信息爆炸般增长的年代,我国传统相对单一、同质的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介平台的发展,大大扩展了大学生所能接触的信息和内容,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大学生在拥有更多资源条件和资讯选择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成长环境。从媒体传播和媒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对于新兴传播媒介的认识和相关网络监管的规章制度都是相对滞后的。目前我国有关调整网络行为的法律规范并不健全,由于对被称为“无主管、无国界、无警察”的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传播者的非专业化导致虚假信息不断增加,大学生在信息阅读和选择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垃圾信息干扰大学生识别判断自己所需的信息,一些暴力、色情的网络文化垃圾也通过这些渠道传播到广大学生中。

然而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阶段。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大学生渴望认知和了解新事物,并对新事物有极强的感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在行为上,他们往往表现出对旧事物的排斥和对新体验的追求,然而大学生的心智相对还不太成熟,对信息辨析力还较弱,很容易迷失在海量信息中。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此外,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竭力利用网络信息超越国界传播的渗透性特点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在网上建立诸如“”、“”等网站进行价值观的渗透等等。各种非主流文化与消极价值观念如果占据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必然影响他们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过程,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就需要高校积极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模式,创设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效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辨析能力,使他们在各种媒介信息包围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构建和谐校园。

三、“微博”持续发展,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应对

1、实现和谐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接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和哈罗德•尼尔斯都认为,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以离散性、多元网状的立体性结构和运作模式为特征的网络文化,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产生和存在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作为一种全新文化形态的网络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表达的重要传播平台。而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行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和谐文化,包含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社会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某些方面来说,和谐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将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度重视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这就说明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敌对势力竭力利用网络信息超越国界传播的渗透性特点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论及我国时曾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中国只要不拒绝,我们就有武器。”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企图毫不掩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强调:“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性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既当把关人,又当引路人,以实际行动赢得青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能否接受和怎样接受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能否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这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高校要认真研究网络的特点,密切关注网络发展新动向,善于利用这个重要平台开展工作,迎接挑战,掌握网上斗争主动权。

3、切实转变观念,坚持正确的传媒导向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传媒本身所具有的宣传、教育、鼓励、引导和批评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决定了传媒必须努力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关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主动研究、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稳定工作服务,不断丰富工作的新手段,开拓育人的新空间。因此,在高校传媒还负有把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的职能。

作为教育主力军的高校,切实转变观念,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努力将现代传媒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信息资源,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实现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以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传媒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传媒导向,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侵蚀,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4、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

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与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最终融合,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成功推广不但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每位现代社会公民的自觉追求和参与,每个网民都应自觉实践网络道德。作为道德主体的大学生应该自觉地养成自律意识,自觉建立起一种道德信念和道德内省机制,在网络社会中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而高校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阵地,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指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信息资源,让其了解媒体语言,懂得媒体再现现实的特性,反思媒体信息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和传播影响及效果,变媒介消费的自发状态为自觉状态,提高他们的信息免疫力。同时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媒介社会的责任感与能动参与精神为最高追求,增加“网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觉树立网络自律意识,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面前坚定信念,把握方向,拒绝堕落,真正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网上网下联动的机制,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 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2011-07-15/2012-02-19.

[2] 媒体特征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EB/OL].省略/html/Article/2010/0819/20100819092152827.shtml.

[3] 140字发言限制将平民与莎士比亚拉到同一水平线[N].南方都市报,2010- 03- 03.

[4] 百度百科[EB/OL]..

【作者简介】

李 杉(1976-)女,回族,云南蒙自人,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法学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上接第183页)

作,开辟企业实训基地,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去企业打工或实习,以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同时,建立专业的由高校创业导师和职业经理人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咨询指导队伍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扶持;加快建设创业信息平台,方便大学生创业者查询各个行业比较完整和真实的信息,为大学生创业者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佚名.冒险精神待回归―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低于1%[J].职业技术,2007.(01)43.

[2] 朱健.解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三年之痒”―以上海某著名工科高校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1)70-73.

[3] Olson,P.D.&Bosserman,D.A.Attributes of the entrepreneurial type[J].Business Horizons,1984,27(3)53-56.

[4] 龚丽,谢丽芸.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2009(3)68-72.

[5] 王玉帅,尹继东.江西地区创业者创业动机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8.(05)82.

[6]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