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公共艺术

文化公共艺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9 18:54:53

文化公共艺术

文化公共艺术篇(1)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某些有特色的城市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引发一种精神上的慰藉,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环境感受、城市标识、空间色彩,甚至某些细节还印在脑海中。中国城市特色明显,不同的人工构成物都可构成城市的不同特色。不过,随着某些城市的过度开发,其出现了特色不明、趋同的现象。城市飞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综合体,重塑城市形象、整合城市功能显得迫在眉睫。因此,做好公共艺术设计,对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益阳市历史文化脉络分析

作为湘北洞庭湖区域重要城市之一的益阳,背靠雪峰山,怀抱洞庭湖,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也是湖南农业比重较大的城市。在“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益阳市在经济、人文、城市面貌、品牌创建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益阳市内名胜古迹裴公亭上有一幅楹联“裴亭有色树添色,资水无香士溢香”,它印证了益阳自古以来就“因广木而彰声,因人杰而地灵”的区域特质。近年来,益阳努力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把山、水、林与湖湘文化结合起来,以生态、环保为目的,打造市民宜居的生态之都,以期最终将益阳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山水城市。

三、益阳市公共艺术设计分析

公共艺术以多种艺术形式存在于城市空间,雕塑、壁画作为早期的艺术形式对城市起着装饰作用,内容也往往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背景,公共设施更是为方便市民生活而慢慢发展起来。长期以来,市民对于益阳市的印象,大多是一些地方缺乏良好的规划,如一些街道、小区、公园广场等,出现一些脏、乱、差等问题,道路、公共健身设施需要维护等。因此,要为市民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就要尽量改善这样的现状。第一,公共艺术设计除了设计人们了解的城市雕塑、壁画、公共设施、绿化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共艺术观念应该深入城市建设以及市民审美精神层面。公共艺术并不是简单在公共空间加几个雕塑、设施之类的艺术品就可以了,城市公共艺术最终应该追求人、环境、艺术的和谐,应该与市内建筑、绿化、历史、人文环境等发生对应关系,设计者要根据整体的环境规划设计公共设施,将周围景观要素的形态、色彩以及环境统一考虑,发挥自然特色,增加景观设计,借此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第二,从城市雕塑艺术方面说,益阳目前没有一件经典的、标志性的城市雕塑作为形象代表。城市雕塑就像城市的眼睛,如,说起纽约,大家都会想到典雅的自由女神像;说起美人鱼雕塑,大家都会想到浪漫柔美、充满童话色彩的哥本哈根……这些标志性的雕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经典造型,又成为该城市的地标形象之一。益阳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也应该结合本地鲜明的人文特色,如桃花江传说、竹文化、蚩尤与梅山文化,创作原创性经典雕塑形象以代表益阳的形象。第三,市内的公共设施需更加完善并服务于大众。益阳城市公共设施存在配套不足的现象,部分公共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盲目引进、照搬、过于程式化的问题,一些地方的无障碍公共设施成为摆设,人性化设计不足,这些城市建设中的细节影响着城市的形象。一座城市的文明,往往体现在这些方便于民的细节之中,这些细节如果做不好,会破坏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整体印象,更谈不上绿色宜居。在考虑设计公共环境设施的时候,设计者应从功能、审美角度出发,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出能引发市民共鸣的好作品。同时,还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环境、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规划公共设施,以形成当地的风格特征,引起市民对地域的热爱。目前,国内众多城市已充分意识到公共艺术的重要性,积极通过公共艺术设计改善城市环境氛围。益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本市的实际发展情况,把自身打造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打造成绿色宜居城市,重塑绿色特色、生态特色的新形象。

四、结语

文化公共艺术篇(2)

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公共艺术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不可避免。现今,中国公共艺术的功能转变性与文化内涵延展性相对滞后,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归属感欠缺。公共艺术应力求创造出能够突显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 城市的出现必然产生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缩影,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在全球文化日益趋同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城市公共艺术力求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作为创作的源泉。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创建突显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作品,打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凸显地域特色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公共艺术的起源 公共艺术包含了城市雕塑、壁画以及艺术化的公共设施等诸多方面。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最集中的体现。虽然,中国的雕塑历史十分悠久,但是,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是由二十世纪初期由西方传入我们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广场与街道上,出现了由欧洲侵略者竖起的雕塑,它们与我们中华文明毫无关联,它们是中国城市雕塑的开端,也是殖民标志。 2.公共艺术的发展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批到西方留学、满怀救国理想的爱国志士,创作了一批反帝、反封建的纪念性雕塑。至此,具有民族精神的现代城市雕塑在中华大地上出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城市雕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批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歌颂人民、歌颂劳动的作品相继出现。如图1,由梁思成、刘开渠、曾竹韶、王丙召、傅天仇、滑田友、王临乙、萧传玖、张松鹤创作的,坐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到了 20世纪 70年代末,首都机场壁画群的创作为我们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序幕,之后公共艺术大规模的开展与推广。 图2,是由吴为山先生于 2005年始接受 江苏省委、省政府之邀请创作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组雕――逃难》,雕塑于 2007年12月13日落成。整个纪念雕塑分别以《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组雕塑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表现了劫难中的中国人民的形象。作品旨在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祈求世界和平。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公共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公共艺术的功能转变性与文化内涵延展性相对滞后,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归属感欠缺,能够真正反映城市精神与气质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多见。 二、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是全球化的基础 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20世纪 90年代后,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不断扩张,已经逐渐引起各国文化、艺术、教育等学科领域的重视。 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是必须以牺牲艺术的本土化发展来作为代价。相反,只有坚持艺术本土化的充分发展 ,全球化的历史过程 ,才是一种文明的进步,是合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地域文化是全球化的基础,是全球化的具体体现。近些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领域的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生态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为城市文脉的价值链,公共艺术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公共艺术应力求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作为创作的源泉,在全球城市公共艺术已取得的丰富经验基础之上,创造出能够突显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 2.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意义 现今,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当下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已经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不过,与西方成熟的公共艺术理念和完善的生产机制相比,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地域文化内涵的缺失,城市特色不鲜明,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充斥着“拿来主义 ”,比如,北京望京的“山寨”中国馆,新疆乌鲁木齐的“飞天”女神,河南洛阳建造的“大背头”弥勒佛等,城市中出现了一些“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文化杂糅体。作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者,我们应努力创作真正体现城市个性与气质的公共艺术作品。 图3,是铜壁雕塑《多彩齐大》(部分) ,这是为庆祝齐齐哈尔大学校庆 60周年创作的。作品长 20米,高2.2米,采用全景式构图,以“养正毓德、精存自生”的校训精神为主题,表现齐齐哈尔大学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教学环境,以及通过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取得的成绩。 结语 公共艺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具有广泛的公共性、公众参与性、艺术性。在 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城市公共艺术要融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以及公众的心理与审美取向。公共艺术应坚持在环保、生态、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注重本土文化的表现,努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真正适宜人类居住的和谐生存空间。 潘 宇: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讲师、硕士马振庆: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教授、院长

文化公共艺术篇(3)

本土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产生的具有一定区域特征的文化,它具有扎根本土、世代传承、相对稳定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本土文化中涉及到该区域内人们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如:自然环境、饮食文化、习俗文化、生态文化等。从时间维度上看,本土文化既包括了根植于历史背景的、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和基于现实生活的、融合发展的现代文化,本土化设计是指基于本土文化进行的设计,要求设计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精华,进而形成具有文化特征的设计造型。

公共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属性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下出现的文化艺术作品,它的特征是公共性、多样性、文化性、艺术性。公共艺术是处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空间环境中,是政府、公共社会、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对话、互动的重要方式,这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公共艺术的种类繁多,从广义上说,被运用和传播在公共空间环境下的艺术作品,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这不但包括了城市雕塑、壁画、园艺、水体,还包括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标识、导向等,其目的都是更好地为城市服务,为公众服务。现代城市是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公共艺术的视觉形式应是城市的文化、精神、社会生活、活力的体现,这就是公共艺术的文化性,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要求公共艺术视觉形式的本土化。

对公共艺术进行本土化设计的意义在于:第一,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生活,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诉求,使人们在与公共艺术互动中产生愉悦感。第二,实现美化环境。公共艺术具有明确的环境属性,符合环境特征的公共艺术才能真正实现美化环境的作用,否则,就是“画蛇添足”。第三,实现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文明的物质载体。它通过造型、色彩、材料、形式风格等来传达城市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体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现代文化的融合,是传播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视觉形式。

景德镇本土文化中的主要特质与公共艺术的现状

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在其本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是瓷文化。景德镇还拥有着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作为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有着全国唯一五品浮梁古县衙、风光秀丽的瑶里、西郊古窑遗址、湖田古窑遗址、陶瓷博物馆、陶瓷一条街、明清园等,都纷纷展现了景德镇的本土文化。景德镇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城市,其城区的原住居民不多,大部分是近几十年来的移民,这也使得各种文化在景德镇交融、共生。

景德镇以瓷文化为中心,加以该区域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开放性、包容性和其他习俗,形成了景德镇现有的本土文化特色。

不可否认的是,景德镇的公共艺术已经开始重视本土化设计,出现了富含文化意义的公共设施设计,如:景德镇独有的瓷灯柱、大型生肖瓷雕塑、传统制瓷工艺流程的雕塑和壁画、城市雕塑“太平窑”、交通主干道上的现代陶瓷文化墙等等。但景德镇公共艺术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设计,毫无艺术性和城市特色,缺少本土化设计的理念;公共艺术传达的文化内容单一,大都以介绍陶瓷历史文化为主题,不能全面展示景德镇的城市文化内容;公共艺术的造型、色彩、材质、装饰等视觉形式元素等等,这些使得整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形式缺乏整体性、文化性、个性,不利于景德镇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

实现景德镇公共艺术视觉形式的本土化设计

景德镇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其公共艺术设计应与城市的文化特质吻合,这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审美意识、提升和传播城市形象。那么,如何将景德镇本土文化融入到公共艺术的视觉形式当中,实现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呢?

首先,从指导思想角度说,城市公共艺术的本土化设计应具有全局观。全局观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考虑握景德镇本土文化全局,合理处理各文化之间的关系。景德镇是以瓷立市、以瓷成市、以瓷兴市的特色陶瓷产地,其瓷文化无疑是重点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切不可“以一概全”地忽视其他本土文化内容的传达,影响景德镇文化的全面展示。第二,考虑城市建设的全局,宏观把握公共艺术的整体性、统一性。切不可将文化元素盲目地、随意地堆砌在公共艺术中,缺乏整体规划的公共艺术作品不利于城市整体形象的传达。把握好这两个全局有利于明确本土化设计的主体性和整体性。

其次,从具体实践角度说,城市公共艺术的本土化设计需考虑文化主题的细节性。公共艺术的开放空间环境特征决定了它应将城市的大环境和各区域的小环境结合,构建不同的文化主题。

第三,景德镇本土文化中的陶瓷文化可以为公共艺术的造型、色彩、装饰、材质等视觉形式元素提供丰厚的养料。陶瓷文化是设计的宝贵资源,2008年以青花为装饰主题的北京地铁站入口设计就是将青花装饰元素运用在公共艺术中的代表。陶瓷艺术作为器物设计中重要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色彩、装饰、质感特色以及工艺特点,都能与现代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相结合,为公共艺术的诸多视觉形式元素提供养料。

第四,景德镇本土文化可以给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更多的体裁,丰富公共艺术的造型形式。除陶瓷文化外,景德镇其他本土文化内容也可以转化成设计符号形式,用艺术语言来传达景德镇本土文化的多元化、现代化以及景德镇的城市精神和理想,如在公共艺术中体现景德镇的人杰地灵、景德镇人的热情好客、拼搏向上、景德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等,使得公共艺术成为展现景德镇风貌的窗口。

第五,景德镇公共艺术的本土化设计离不开景德镇众多艺术家的集思广益。景德镇可以算得上是一座艺术之城,拥有着庞大的艺术创作者和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在对景德镇公共艺术进行本土化设计时,应该调动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创作出符合城市环境、服务公众精神生活、传播城市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

结语

公共艺术的本土化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尊重城市文脉,将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历史底蕴、民俗民风与设计融合,是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根本。将景德镇本土文化贯穿到公共艺术的视觉形式当中,需要从把握公共艺术的整体格局、确定公共艺术传达的具体文化内容、确定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要素和将艺术家加入到公共艺术的创作队伍中等方面入手,这有利于构建形成统一而丰富的景德镇公共艺术环境系统,对提高公众的生活品质和塑造景德镇城市形象都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

[3]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4]陈雨前:《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文化公共艺术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文化;关联性

公共艺术(Public Apt)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与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因素相关联,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比较陌生。其实,公共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的定义,它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但它有其明显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特质。它也许会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或会导致一个新的建筑学空间诞生;也许是新的公共空间、景观美化、艺术围墙和艺术栅栏、艺术砖砌、艺术大门、艺术窗户、休闲空间、游乐场所或结构;或许只是艺术字体雕刻及墙面装饰的薄金属板或瓷片等。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织锦挂毯等纤维艺术;也有可能是艺术雕塑、陶瓷;此外还可以是大地作品、摄影、版画、影像、高科技艺术、表演、事件、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等;公共艺术也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性的、敏感性的或有争议性的;可能是反思我们的历史遗产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强调地方特性和特殊问题等等。可见,它所囊括的范围之大,关联之大,不一而足。

二.公共艺术与文化的关联

所谓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是指它的生存、发展与其外在文化因素之间的连带性及互动关系。与之相对立的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存在,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如:从呈现的内容上看,纯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化的、偏激的,同时也可以是公众的;但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客观事实证明,当一种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它才可能在历史中产生实在的影响和深刻的记忆。总的看来,公共艺术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第二,与城市相关联;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

公共艺术与大众权力的密切关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外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使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公共艺术是一种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与其他一切话语权一样,要收到政治权和经济权的制约和支配;创建公共艺术的过程就是运用权力队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大众权力,是指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大众权力容易被忽视。而大众权力是我们国家发展公共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公共艺术所涉及的领域,正属于大众福利的一部分―和谐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从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只有精神享受才是人类最高的福利,而大众想获得这种最高的幸福,离不开公共权力的保障。

在公共艺术中,大众权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用艺术资源,一个是参与艺术生产。这意味着人民不但有权欣赏公共艺术的创作成果,还有权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参与互动性。也只有决策者(政府或投资人)、公众和艺术家共同携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人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

(二)与城市相关联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如果城市是一本书,公共艺术只是书中的插图和花边,它没有主导阅读的力量,但却能够增添美好的细节,让我们的心灵丰富而敏感。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正因如此,城市的片面发展已经引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了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文化内涵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从上面可以得知,公共艺术是当代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艺术的参与和存在,它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一般并不仅仅代表纯个人化的意志。然而作为艺术的思维创造和具体作品的完成过程,又不可能离开艺术家的个体作业和各种选择,这无论从公共艺术的题材风格的把握还是到精神内涵的诊释,皆与艺术家个人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公共艺术的理想境界或所期望的社会效应,是通过许多个别的、具体的艺术作品去感召整体人类在不同时空片段中所共同拥有的审美经验与智慧。

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原动力,首先在于艺术创作者对一切可能经历的审美体验和非审美体验,在于它的自由自在的想象和实践性的尝试。简单的说,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个体艺术劳动及传播的社会化、群体化的结果。艺术家个体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凝聚和回应了他所直接或间接面对的社会、环境、民族、历史、艺术观念及公众意识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艺术家个体在艺术题材、风格乃至艺术价值观念的选择和探索,他和公共艺术并不存在着天然的、不可逾越的冲突。我们要充分尊重艺术家个体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个性的发挥,才能真正领悟到公共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公共内涵。

总之,公共艺术恰是这种关联一切、却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的新实体。这种新实体鼓励人们“进人”艺术品之中,穿行攀爬于镂空的构架间,触摸和感受着艺术家的思绪,或静思或嬉戏,或攀爬或休憩。在互动之中,公共艺术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引发着人们的话题,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并使之前进。

参考文献:

文化公共艺术篇(5)

【关键词】 地铁 公共艺术规划 文化 中西方

1 背景介绍

在早期,西方国家比较看重公共艺术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对外价值。但是,近年来很多政府开始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潜力(如表1所示)。国外的地铁建设比我国要早一个多世纪,在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中,各个地铁站内优秀的艺术作品诠释着各个国家对公共艺术前瞻性的规划。从国外的交通网上也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的图片和信息,为我们研究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国内和国外的公共艺术规划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国内的大部分公共艺术规划还停留在西方早期阶段的思想:重视对外价值,即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形象,推进文化旅游等等。由于地铁站内环境装饰的“对外价值”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注重对外价值的同时,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启发人们如何去研究城市中的生活,了解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是如何关联的,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2 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和价值

Selwood在《公共艺术的益处》一书中指出,公共艺术可以对应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强化当地的特色;推进文化旅游;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土地价值;减少破坏行为;增加城市空间的使用。

时向东曾经把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功能总结为四点:改善城市环境;缔造城市景观,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公共文明。与他不同的是,中央美院教授王中却将它归纳为七点:发现、拯救、沟通、提升经济活力、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区认同、促进文化繁荣。在美国西雅图的一份公共艺术规划中,公共艺术品的功能被具体化:提升或创造场所,提升步行环境的行人体验,提升或创造个性,提升或创造连接。

上面说的所有不同的说法说明公共艺术具有多层次的价值。公共艺术主题、形式与布局的选择取决于政府所看重的价值侧重点,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所需要的资金基本来源于公共资金。作者考察了国内外多份公共艺术规划和雕塑规划的文件,发现公共艺术品按照主要受众是城市访客还是本地居民来分类,可以将它的作用和价值分为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两类。在某种程度上,这样分类揭示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趋势。

3 地铁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广告、霓虹灯、雕塑等等人工造物的堆积,还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复杂效应,所以在现实的地铁空间中,具体环境艺术的建设和规划往往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从而失去在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比如,壁画被当作一般挂画来看待,被看做是环境中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品,甚至还会被广告灯箱等商业形式所取代;可是对于壁画与建筑如何相互借助对方来提高各自的艺术表现力却未能考虑到。

地铁中的公共艺术是地域性城市风貌的地下延伸。它虽然受制于地铁环境条件,但是好的艺术设计作品依然可以成为建筑的延伸,也因此成为构架人与空间的精神桥梁。我们应该全面准确看待地铁文化,更应注重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让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关联起来,让地铁中的公共艺术体现城市的特色,使之成为有代表性的建筑。

4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

公共艺术规划的制定应当可以优化艺术品的空间布局,能够有秩序地建设公共艺术,来避免盲目。宏观上来讲,在制定规划的前期,对现有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做一次透彻的摸底工作,并记录艺术品的各项特性到档案中,有些甚至还会进行评估。这项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有利于管理部门对艺术品进行定期的维护,还有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确保公共艺术在整个城市布局的公平性提供基本的资料。

解决艺术品公共性问题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可以加强艺术品的公共性,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公共参与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在西方,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规划都采取各种方式,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让公共艺术品的受众得到全面的咨询和参与。而在国内,虽然城市雕塑规划中已经有不少加入到了提倡公共参与的条文中,但是很少有规划能够给出具体的保障方式。

有三种类型的能够促进公共参与深度的措施可以被归纳出。

1) 制定规划的阶段进行充分的公共调查,并把调查得到的意见整理到规划中去。

2) 在规划中设置保障机制,使社区居民能够在具体项目中,特别是与自己相关的项目中,都可以民主的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体现到规划中。

3) 强调艺术家在与当地居民的团体合作中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

美国的公共艺术项目被公共空间计划学术网站划分为三类:特定场地的项目,基于社区的项目,临时性的项目。其中,基于社区的项目特别重视艺术家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艺术家们被称作“合作者、诠释者、教授者、导师,以及社区和委托人之间联络者”。在这类项目中,社区居民被带入到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就使得居民的知识和体验能够被体现出来,被有机的融合到艺术品中,成为艺术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类公共艺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因为在这类公共艺术项目中,居民可以改善他们自己居住的环境。能够想象的到,那些在设计阶段征求了居民建议的作品,能够最大程度的被当地居民所认可,所以很少发生乱涂乱画或者犯罪的现象。

5 总结

总结上面的所有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正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共艺术品会越来越多的采用雕塑以外的表达形式。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被发掘出来――完善公共艺术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具体编制内容。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外价值”向“对内价值”的转变,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在公共艺术的规划中,应该考虑以人为本,将城市特色与城市公共艺术结合起来,更好的表现城市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147-152.

[2] 赵斌.地铁公共艺术中陶瓷壁画的应用前景[J].文艺争鸣,2010,16:34-36.

[3] 赵成民.地铁公共艺术设计浅析[J].荣宝斋,2010,08:76-83.

文化公共艺术篇(6)

现代社会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炽化,在这种紧迫的形式之下,我们清醒地看到,人才的培养,对一个国家的昌盛和繁荣,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而人才的培养在于高校的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某种程度来说,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竞争,组成了21世纪主要竞争模式。因此,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是保障国家向前高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了专业知识,以及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掌握的和了解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同时还包括各种文化艺术方面的基本修养和基础知识。艺术教育能够开发人的的大脑、启迪人的思维,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及想象力,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心理、文化和思想的成熟和发展。鉴于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它构成了高校教育的核心。作为职能部门,就更应该开展和组织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开辟和挖掘各种艺术教育途径,创造良好的氛围,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不仅如此,还要将文化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领域,使美育教育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要不断探索文化活动的内涵和规律,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和探讨,组建一支具有一定表演天赋的高水平的校园文化队伍,将它当成是一个重要的客体,在大学艺术教育活动中开展和实施。

一在开展公共艺术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高校公共艺术活动似乎一直是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而实际上,它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尽管近几年来高校也在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效果和成绩都很不错,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也在层出不穷地开展着,但纵观艺术教育的总体性,仍旧有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建设方面

目前一般高校都将公共艺术教研室取消,同时也不在配备专门的研究人员,美术学院、音乐学院都有各自的教研室,自成一体、独立发展、各自为伍。从学校层面上看,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尽管很多高校在人员的配置上,由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担任委员,设立了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但却是有名无实,没有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2教学方面

对学校自身而言,美术和公共音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公共艺术教学的要求也不高,基本设施也不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的经费和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也越来越缩减,学生一些相关的艺术教育得不到根本的满足。在很多大学中,尽管设有艺术专业,但更多重视的是专业教育,而将艺术素质教育放在一个无足轻重的地位上,公共艺术教育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在这些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艺术专业的课程安排上随意性强。

3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协调

对艺术选修课的学习,尽管学生们都投入了较高的热情,但因为学校并没有开设较多的类型,所以造成了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艺术选修课进行自主的选择。很多学生升入大三之后,仍旧没有选修艺术课的机会。即便有一些同学参加了艺术课的学习,却带有极强的功利目的,只是为了拿到艺术学分才去学习的,同时因为教师上课时随意性很强,使学生们逃课、厌学现象严重,没有收获到真正的知识。虽然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像“十佳歌手”比赛这样的艺术活动,有时报名的人数多达几百人,但在一些比较高雅的艺术活动上,却少有人报名参加,很多学生甚至不具备基本的能力和艺术知识。在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很多学生因为不识例谱,不能完成整体的表演。参加艺术团的面试时,那些缺乏节奏感、五音不全的人仍旧大有人在。很多学生不具备一些基本的艺术常识,只会哼唱一些流行歌曲,这都是公共艺术活动不能顺利实施的症结所在。

二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活动的对策

1在艺术教育工作中,确立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在艺术教育中,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和途径,必须提高开课率。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使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开足开齐艺术课,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一,开设优质艺术课程,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高校学生想要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必须开设相关的优质的艺术课程,开设艺术课程要根据学生本身的具体情况而定,艺术程度不同所修的知识也不相同,有基础的识谱知识教学,有专业性比较强的作曲知识教学,也有普及提高的合唱指挥教学。在开设艺术课程中,要考虑到全面的艺术修养,既要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也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如制作、表现、创造、分析、思考和艺术理论的研究,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艺术基础,开设戏剧、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等艺术学科,舞蹈方面可以开设形体舞蹈、舞蹈表演、舞蹈欣赏、大学舞蹈、舞蹈创作等;音乐方面可以开设视唱与练耳、大学音乐、音乐赏析、合唱与指挥、作曲等;戏剧方面可以开设话剧欣赏、表演与创作、戏曲赏析与表演等;视觉艺术方面可以开设素描、绘画、雕塑、大学影视设计、着装艺术、摄影艺术与技法、民间艺术、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等等。

第二,选拔优秀教师,提高艺术兴趣。高水平艺术教育必须要有高水平的艺术教师来完成,所以引入高水平艺术教师是进行高水平艺术教育的前提条件。在选拔公共课艺术教育老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教师的专业素质,要选拔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教师的基本功必须扎实,专业必须是过硬的。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不同门类艺术课的知识,对艺术具有一种新的认识,有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僵硬死板,学习知识要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参与公共艺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活力,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所以,各高校要鼓励优秀艺术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广泛开设公共艺术课,这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2规范课外艺术活动,促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外艺术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人才是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宗旨,可通过艺术社团经常举办群众性的艺术活动,使公共艺术在校园里广泛传播,努力打造校园公共艺术的文化环境,在校园里营造浓郁的艺术文化气息。

第一,推进艺术社团建设,提高学生艺术兴趣。艺术社团是学生展示自我艺术才华的场所,因此,艺术社团要广泛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打造良好的艺术环境,努力挖掘学生的艺术才华,给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展示才华的场所。校园艺术团建设不能够简单粗糙,要以高标准的要求来引领艺术社团的发展,积极引导艺术社团走向标准化、职业化,将艺术社团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同时,艺术社团还要从不同领域去构建,加大学校级和学院级艺术社团的建设,各级领导要对艺术社团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在经费上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并聘请专业的艺术教师进行艺术指导,对艺术社团的学分制试点也要加快进程。通过艺术技能的培训以及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设置一定的学分制,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努力掌握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使学生对艺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参与其中。

第二,艺术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艺术社团的活动是系统艺术活动体系的一部分,艺术活动的内容很多,如有针对性的电影放映、开办艺术文化学习讲座、外请艺术演出等。同时,还有自娱自乐性质的文化艺术活动、艺术创作评比、有奖艺术竞赛,以及大型的具有影响力的艺术活动。举办大学生电影节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以及歌咏比赛等艺术活动。

3建立艺术中心,保证公共艺术活动

高校艺术教育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艺术培训中心和艺术指导委员会,各高校艺术指导委员会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来完成,相关部门不仅要参与其中,还要明确人员的职责以及权利和义务等问题,在艺术教育上,更好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使公共艺术活动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另外,艺术培训中心也要建立,艺术培训中心的教师要聘请优秀艺术教师兼任,艺术教师要参与指导艺术活动,指导艺术社团工作,并承担公共艺术课的教学。同时,要积极调动艺术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公共艺术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艺术教师在课余时间的相关工作要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并且另计算教学工作量,保证公共艺术活动的有效实施。

总之,校园公共艺术活动只有在活动方式和内容上不断丰富,才能活跃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满足学生对艺术知识的渴望和提高学生艺术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校园公共艺术活动要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艺术培养方式,搞活艺术文化,使其向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只有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才能解决公共艺术活动实施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彭波,杨广平.社会转型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0(18).

[2]张洪慧.和谐视域下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2010(9).

[3]黄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创新建设的途径与策略[J].活力, 2010(18).

[4]张杰.基于和谐校园文化视阈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5]张美玉.高校艺术教育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民族音乐,2010(5).

[6]樊普.高校和谐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31).

文化公共艺术篇(7)

一、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解读

如果说公共艺术存在的基础“公共性”是伴随着市民社会成长的民主需求而存在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自从孙中山提出民权、民主、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想到“”倡导民主与科学,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中国就已具有公共艺术存在的温床。然而遗憾的是,民主精神在当代的中国并未有真正得到发展[5]。20世纪上半叶,在南京、北京(北平)、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出现的一批公共建筑和公共陵墓已经具备了公共性的萌芽。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立了民主制度,但“”期间遭到了破坏,所以也就很难谈什么“公共性”或公共艺术。1978年8月中国美协筹办小组召开了专门的雕塑会议,探讨了雕塑如何配合城市建设问题,揭开了艺术装点城市的序幕。1979年建国30周年前夕,具有国家窗口作用的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壁画落成,成为现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剪影[6]。尽管当时评论家认为它没有走出“纯绘画”的概念,甚至还带有一种大型展览的痕迹,但它的意义在于把这种大型作品安放在公共空间后所引起的连带效应。除壁画之外,雕塑和建筑界人士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一系列的国外参观考察,回国后掀起了一股城市雕塑热潮。1982年中国美协提交的《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的报告,不久得到了中央的批示,同时中央每年划拨专项资金来支持雕塑在城市中的推广[7]。于是雕塑这种公共视觉艺术开始朝着城市的空间兴起,“城市雕塑”也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对中国而言,这种兴起是雕塑离开“架上”,走向“公共”的第一次萌芽,而且这种萌芽还带着浓厚的精英的主观色彩和“国家”意志,这就涉及一个不可回避的“市民社会”和“公共性”的问题。公共领域是市民社会所特有的,而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坚持的确实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分法。如果在雕塑中只突出政治、国家的意识,而忽略市民社会诉求,那么雕塑的公共性就很难体现,这是中国雕塑在走向城市之初所带有的先天性机制性缺憾。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西方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及中国美术新潮观念的冲击等,中国公共艺术从90年代开始了向环境艺术的初步转型。在这个阶段,思想观念的反思与变革,艺术形式的多元化趋势,以及环境空间的关系等都渐渐进入了公共艺术的视野,艺术家们试图把雕塑、壁画、建筑、街道、园林等整合成一个更加相互关联的统一的空间环境,这就涉及到公共艺术中不同专业协调合作的重要问题[8]。进入到90年代中期,由于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城市建设步伐加速,公共的空间的商业化趋势明显增强,人们的市民意识也不断的提升,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城市宁静和协调,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去思考新时期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的打造。于是城市规划逐渐吸纳了城市设计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种大拆大建对于城市文脉与特色的破坏,才会有强烈的反弹力量去寻求城市的个性。同时,市民意识的加强,公共空间社会化属性的变化,尤其是与这种变化相呼应的艺术大众化倾向,是公共空间的设计强化了世俗化和平民价值观的理念,区域更加多元的发展方向,这种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艺术与设计内涵的扩大化及其互相融合的趋势。首先,设计被赋予更多的环境意识,这种环境意识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上,也表现在人们在设计中逐步加大了对文化环境的考量。同时艺术在经过观念上的沉寂、反思之后,逐渐出现了一股从宏大叙事转入大众化、从只可远观的架上作品走向空间体验的倾向。对于这种倾向,我们可以从极简、波普、大地艺术以及装置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上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9]。同时当代艺术对新媒介的探索以及对“公共性”的追求,是公共艺术初步得到发展。随着世纪末互联网传播力的增强,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型,新千年之后的中国公共艺术逐步进入到一种全面开花的阶段。包括交流、讲座、出版、研讨、教学、展览等,给人以发现新大陆的欣喜。正是这种发现引发了更多对于公共艺术的反思,这必然有利于公共艺术的成长。

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转型与发展

具有中国当代意义的公共艺术研究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90年代以前开始的壁画热,城市雕塑热大多配合城市美化的“填空”方式局部进入公共空间,对公共艺术的研究也常常局限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比划”的狭小范围[10]。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冲击使人们的环境艺术不断提高,90年代后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步入从规模化到质量的转型期,而在90年代以后的公共艺术研究与实践,也逐步进入了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然而,这一时期的公共艺术总体上仍常常局限在狭窄的概念上。就在公共艺术被有意无意误读之间,随着中国台湾《文化艺术奖助条例》的出台以及大量台湾学者研究公共艺术的书记在内地相继出版,内地的相关研究出现了探求公共艺术核心观念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又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互联网等媒体信息加大,尤其是当代艺术对公共性的追求以及中国城市建设的需求等等,是中国公共艺术的研究在经过了世纪末的热潮之后,以逐渐升温的趋势跨入新的世纪。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给本已高温的公共艺术研究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图书市场出现了一些颇有分量的公共艺术理论书籍,包括一些翻译的图书。一些大型当代艺术展甚至直接把公共艺术定位为展览主题。公共艺术研究的热潮甚至超越了纯艺术的领域,而直达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和景观等领域,不同诉求重点的公共艺术研讨会和活动则进一步促进了公共艺术的研究与发展。然而,发端于欧美的公共艺术在20世纪70年代后也经历了动态发展的转型期,影响到国内不同时期有着不同诉求重点的研究呈现出强烈的跳跃性。此外,由于我国的公共艺术空间模式与文化管理模式相较于国外有更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上新旧模式转换所表现的不适应性,是站在不同立场的研究者,也发出了许多不同的声音。这种不同一方面是由于观念之间的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公共艺术设计的范围之广、内涵之深是各种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公共艺术的研究方向大概有三个层面,一是系统分析国内外公共艺术,二是综合剖析中国现状,三十全面结合当代艺术和社会理论的成果进行研究。这种多视角的研究促进了公共艺术走向更富活力的艺术生态领域。成长中的中国公共艺术既遇到了温室花朵的超标准待遇,又遭到了不同权利空间的宰制。无论是温室待遇还是权利宰制,从根本上都远离了公共艺术的精神追求,远离了公共艺术所要促成人与世界的相遇。然而反思的结果,往往令人悲哀的发现,公共艺术面临的温柔与权利的双重打压,其根本原因却是制度的非参与性以及“精英专制”和“视觉专制”造成的。所谓温柔是指管理体制和资金的官方支持以及这种支持所附带的政治意思和国家意识,所谓“权力”是指“制度的非参与性”。这种“温柔”与“权利”的结果,虽然在历史重要很大成都上推动了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在公共空间的介入,但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条件下却在某种程度阻碍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这种新时代、新条件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和空间的转型,尤其是2005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的发表,揭开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篇章,而以民主政治为基础的公共艺术也必严要求相应的、更加民主的管理模式。

作者:蒋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