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0 18:22:17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篇(1)

关键词:地方高校 办学特色 服务区域经济

一、特色化是地方高校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现实选择

(一)特色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高等教育,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打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格局,使各高校纷呈特色,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局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基础不同,资源状况不同,与外界联系交往的方式及对象不同,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不同,因而对教育的需求方式、层次、规模、侧重点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应地,这些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对象、方式、层次及途径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认真研究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职责,以特色适应需要,从特色中找到自己发展、提高的新起点。

(二)特色化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特色化的一个基本功效是大大增强了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能。如果说对处于高等教育系统塔顶的少数重点高校,其特色化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地位与水平、谋求更大的发展,那么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特色化就应该是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必须做出的选择。因为,无论办学条件、师资和教学科研水平、历史文化传统,还是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等,地方高校都难与为数很少的全国重点大学相提并论。而且如果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和超越,既非明知之举,也非力所能及。对重点高校来说,特色化更多的是其发展之需要与必然;而对地方高校来说,特色化首先是其生存之必需。无疑后者就显得更为迫切,意义也更为重大。在我国,部分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地方高校之所以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主要在于它们选择了一条特色化―――实用型的发展道路。还有一些民办大学,也是通过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特色化办学道路,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而最终以其蓬勃的生命力立于高校之林的。

(三)特色化是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是社会经济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人的素质差异化的客观反映。不管把高校分为几种类型或几个层次,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任何一类学校都不可能独立承担起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各个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应该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的办学理念,都必须主动寻找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行科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明显,努力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更有利地位。而相对在教学、科研、师资、办学条件、社会公信力和知名度等诸方面并不占优势的地方高校,要想在高校群体中不被淘汰,特色化便几乎成为唯一的立校之本和制胜法宝。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社会经济服务工作的迅速扩展和纵深发展。这些问题和因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地方高校自身和区域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方高校自身问题。包括:(一)社会服务观念的偏差。表现为:1.与己无关。认为地方大学教师数量少,承担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进行社会服务。2.缺乏条件。认为地方大学办学条件差,缺少社会服务所必需的实验手段和物质基础,没有条件开展社会服务。3.缺乏能力。一些教师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和研究,缺乏与社会和企业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拥有科研专利或应用技术成果,却无法将成果推向社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专业设置陈旧狭窄。地方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比较普遍,资源浪费严重,不能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由此制约了地方大学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三)科学研究实力较差。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科研水平总体上偏低。地方高校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承担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的重任;技术研发能力低,解决工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为所在地区工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服务。

其次是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一)办学自受到制约,地方高校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实际,灵活地开展社会服务,就需要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单位设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教学科研人员的聘用等方面,具有更多的自。在专业设置方面,而地方高校恰恰在这方面缺少必要的自,这是妨碍地方高校按照区域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区域社会的经济需要灵活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因素。(二)区域政府与地方高校的脱节,由于体制上的制约,地方高校与区域政府之间存在着相对隔裂的现象,这是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高校直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的障碍。作为地方高校,其专业设置、招生指标、经费来源以及人员编制等都是由学校主管单位决定,没有自,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作为区域政府,注重的是其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而对地方高校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关注不够,加之区域政府往往财力有限,不能给地方高校以充分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制约了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另外,有些区域政府大力建设大学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但对如何依靠和利用区域大学的人才、智力、信息、技术和思想来提升与发展本区域的社会经济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则考虑不多;有些区域大讲科教兴市,大讲依靠地方高校的智力优势,但政府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决策则很少听取区域大学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三)地方高校与本区域企业相脱节,许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状态缺乏了解,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尽管有些地方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提供一些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但有些企业还是舍近求远,寻求域外重点高校、专业院校提供服务。而大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力量较强,它们对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相对较少。即使需要社会服务,一般也不会考虑地方高校。

三、地方大学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途径

地方院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和与地方政府有着特殊亲缘关系,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界有着天然地缘关系的办学优势。因此,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都应该比其他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通过寻找富有地方色彩的办学定位,全面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区域性办学特色,主动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直接拉动地方发展的动力,成为地方领导和人民心目中经常关注的对象,成为地方的亮点和骄傲。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最大的支持,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即“以地方特色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地方院校“首先对地方要有贡献,要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对地方的科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①这就对地方院校的三大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丰富区域性内涵,继而形成本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面向地方,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办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这种特色体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无论学校采取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培养人才,只要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即富有特色。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应面向地方,力争成为本地区不可或缺的富有区域特色的人才。以“地方性”为主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确立。其次,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伯顿?克拉克说过:“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②各类地方院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或造就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还要根据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来调整定位,找准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空间和相应发展定位。如果定位盲目攀高,不但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还降低了自己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与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只有找准自身的层次定位,才能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基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依托,也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地方院校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特色,应该充分利用“地利”营造特色,即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地利”,地方院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学科。同时,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需求,地方院校要适应这种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办学有地利,地方有需求”的学科专业,作为特色学科专业,大力发展。

第一,保持与发展传统优势,强化特色学科。一般来说,每个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因种种原因形成一些传统优势学科,这些传统学科大多是在过去特定的社会需要、科技和经济基础、特定的社会和学校条件下形成的,是因历史、地域、传统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是地方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继承和强化这些办学传统特色、优势,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社会现实需要和条件,对传统特色学科进行调整重组、改造提升,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强化优势,增强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办学活力。

第二,寻求学科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发展特色学科。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学科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本学科的需要程度。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所创新,才能创出特色。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发展、经济基础各不相同,经济建设各有特色,对地方院校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往往也是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研究和技术,因而相关学科专业的地域性特征更为显著。因此,从根木上说,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就是为了使学校教育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某种需要。

第三,依据区域社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地方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实施错位经营,尽量补充重点高校没有的学科和专业,院校可以通过研究本地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大胆增设一些国家“专业目录”未列入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急需的新专业,或是在相关专业中先柔性增设新的专业方向,慢慢补充师资与资源,待条件成熟,则独立设立为新专业;还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进行研究和预测,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区域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家,让其为学校的专业布局、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由于“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源广泛,能够较及时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抢占先机。

(三)立足地方,研究区域特色课题

地方院校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机会偏少甚至没有。因此,地方院校应立足地方,找寻自身适宜的发展定位,积极参与涉及当地社会进步和企业科技开发的重大课题研究,实推动学校科研特色建设的开展。

1、利用“亲缘”关系,找寻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课题。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自己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天然的“亲情”关系,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出发点,找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课题,将高校的人才与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学校赢得区域经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进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区域性特色建设。第一,做地方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促进软科学研究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能够通过人员培训、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援等直接方式支持地方政府,在支持中形成特色。第二,面向区域社会实际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应发挥自身在科研活动上的综合优势,在解决区域社会发展的实际课题中营造特色,院校可以通过编撰地方文献典籍、参与社会科研攻关、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和开展科技咨询等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2、利用“地缘”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课题研究。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将明显地受到所在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院校应审时度势,形成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直接为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学校的科研拓展到当地的企业一线,争取区域经济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最大支持,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第一,应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科研,促进区域性科研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急需从传统封闭的科研模式中走出来,科学整合高校人才设备资源,主动与当地企业联合,直接对口承接科技攻关难题或解决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与企业一道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第二,依托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力密集的优势,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基地,缩短高科技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增加地方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院校科研模式的转变和科研特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篇(2)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55-03

办学特色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和发展的,在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管理机制、教育风格等各个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相对持久稳定的特性[1]。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整体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等。办学特色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特色、学科特色、办学层次特色、办学类型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大学精神特色等。办好地方本科院校,把地方本科院校办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建设好地方本科院校,不仅仅关系着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关乎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特色求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不可回避的历史命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效益”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然而,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建设仅仅是形式,很少有实质性内容,存在明显的去特色化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目标定位趋同

大学发展目标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大学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以及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体系[2]。目标的选择是打造大学办学特色的前提。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的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关系到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和如何办的重大战略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目标的定位,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不宜绝对一概而论。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目标定位上,不顾自身的实际,一味追求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盲目追求学校的升格,都希望将学校办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甚至一些刚刚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想把自己办成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这样,学校的目标定位被模糊,学校之间职能的特殊性被抹掉了。这必然导致学校之间目标定位的趋同,学校的发展缺乏特色,影响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学科专业建设雷同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利用有限的资源重点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专业,立足于学校原有的基础和实力,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其做大做强。但与重点大学相比较,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重点学科数量偏少,且许多学科也往往偏重于传统的文理学科,并与重点大学趋同,没有什么特色,如学科缺乏交叉能力,大都缺乏学科领军人物;学术成果分散,难以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奖;教师比较注重,重大应用性课题较少,科研经费偏少,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另外,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布局或者专业设置方面重点关注成本小、见效快的学科专业,至于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学科布局或者专业设置的关联度则考虑较少。这就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与部属院校没有什么差别,造成学校办学特色的缺失,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社会服务单一化

地方本科院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般位于省会以外的地(县)级城市。地方本科院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它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单一化问题。例如,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并没有把自己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形成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格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甚至把科研方向定位于与研究型大学看齐,形成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盲目竞争的局面,而不是基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资源优势与瓶颈制约来确定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其结果是学校的发展没有特色,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校园文化缺少个性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关注的是将学校变成万人高校,希望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本科学院则要申硕申博。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片面性,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不清楚,认为搞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就是校园文化;存在盲目性,照搬研究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人云亦云,盲目追随,没有自己的特色;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校园文化建设追潮流、赶时髦十分明显;存在较强的功利性,校园文化品位较低;对文化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对校园文化进行规划、研究、挖掘,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结果是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个性,影响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建设的战略选择

针对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目标定位,认真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科学定位,确立自身的办学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认识科学定位的重要性,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抓住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科学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合理确定自身的办学层次,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如云南工业大学的定位目标是:到20世纪末,规模有较大发展,学科设置更趋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使学校成为一所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上台阶、科学研究上水平、办学效益较高的大学,进入地方工科院校的先进行列[3]。地方本科院校要科学定位,注重学校的特色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地方本科院校在设计办学理念时,既要秉承学校优秀的办学传统,同时又要与时俱进,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注意吸收中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形成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实际的办学理念,进而形成学校的优势或特色。二是要科学设置学校的目标定位。地方本科院校要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决策和创新性思考,从总体上确定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或将要处于的位置;以长远的眼光审视学校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学校的目标定位既体现前瞻性,又体现出可行性。三是要明确自身的办学类型定位。目前,我国高校主要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四种类型。地方本科院校要将教学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校的办学类型定位。注重自身的办学特色建设,做好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发挥着不同作用,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学校类型定位上应重点考虑地方的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办学特色的核心

创建有特色的学科或专业是地方本科院校体现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的最现实的选择。由于资源有限,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使自己现有的学科专业经过更新、改造、调整和补充,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发展自己的特色专业,使某些领域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上具有国内外大学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而提升学校的品牌或特色。如湖南省的株洲工学院,建校20多年来学科建设始终以包装特色为龙头,同时不断开发新兴包装科技,使自己成了全国唯―一所以包装特色闻名的地方本科院校[4]。地方本科院校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办学特色的核心,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科专业建设要有现实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新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联动调整,使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是学科专业建设要有针对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要考虑学校资源的实际,根据自己的实力,利用区域的地缘优势,注意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逐步完善学科专业建设,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切忌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去盲目追求热门学科专业。三是学科专业建设要有独特性。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创建中,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注意凸显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特别是面临知识经济挑战的新形势下,学科专业特色的建设必将成为学校的“品牌”,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也将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三)服务地方,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区域,辐射周边区域或某些特定区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注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获得地方较多的资源支持,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如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结合自身“师范性”和“地方性”的办学实际,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注重培养优秀的小学师资,占领小学师资市场;另一方面也注重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从而形成了其人才培养的特色[5]。地方本科院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学校要把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区域产学研结合,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通过向地方输送各种人才和提供各类服务,取得地方政府、企业、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与地方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根据地,从而不断发展自己。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共享多赢。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应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派出部分教师到地方、到企业培养锻炼,提高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主动走出去与企业实施对接合作,克服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困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请企业参与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地方科研机构合作,更深层次地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的联合攻关以及成果转化,把地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请进来,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出谋划策。三是整合资源,加强基地建设,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通过成立科技中心,服务中小企业,共建研发机构,依托大学科技园有效孵化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等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求实创新,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实现着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塑造[6]。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创建中必须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浙江海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对学院文化特色的发掘、提炼和创新、发展。把“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内涵真正体现到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中,体现到海院人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环境面貌中,形成海院文化建设的鲜明特征。同时,努力创建校园文化品牌,实施包括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博士教授论坛、大学生讲堂、“蓝色之路”文化艺术活动、海岛野外生存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在内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计划。进一步构建凸显海院特色的形象识别系统,通过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理念识别的精心策划和执着实践,不断完善海院文化形象的塑造,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凸显学校的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创新,其校园文化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具体做法是:一是要凝练自身的文化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要善于从历史沿革中归纳出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要继承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外,还要积极吸收其他高校的优秀文化,并在互动中相互吸取其精华,不断提升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使校园文化更具鲜明的个性特征。二是注重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在校园文化特色的建设中,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特色的认同和理解,进而将其转化为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要激励师生员工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使校园文化特色以他们为载体不断传承下去。这样,其独特的校园文化才永远具备顽强的生命力。三是注重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建在地级市,与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在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时,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特色上。因此,注重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徐斯亮.略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1,(6).

[2]李化树.论大学办学特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

(2).

[3]朱复谦,李桂峰等.部分省市一些大学办学目标定位的

分析与研究[J].广西高教研究,2000,(5).

[4]樊彩萍.地方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4,(1).

[5]詹小平,刘鸿翔等.新升格地方高师院校的定位与发展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个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4,(5).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篇(3)

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两大功能,根据高等学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服务社会经济有不同的定位。“985”高校更多关注科技创新前沿,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211”高校把精力放在技术集成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新的学科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群。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处于地方,则应关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是继续教育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凭借高校对周围经济的辐射拉动相应的服务业发展,扬“地利、人缘”之优,避“名校、品牌”之短,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调整学科专业,利用高校的理论、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制定适合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集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培养多形式、多层次“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和服务水平。2.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服务是一项实践活动,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实践中紧密联系地方,以具有区域特色和变化的市场为导向,针对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以服务业为宗旨,带着前瞻性的思路,加强沟通,理顺关系,彼此信任,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体现地方区域特色,共同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进行宏观规划,吸取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办学理念不仅得到升华,办学知名度得到提升,办学质量得到提高,还彰显了办学特色,锻炼和提高了办学能力,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培养了一批以未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潜在需求。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继续教育立足于本土资源,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寻求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专业,开拓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空间,发挥多方面、多层次的重要作用。加大职前职后一体化力度,提高服务社会的参与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中,推动学校培养人才模式改革,同时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合理利用和吸收社会办学资源,加强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促进继续教育办学特色的形成,扩大继续教育的影响力。从地方经济需求出发,解决影响地方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把科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继续教育的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和智力保障。

二、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四川文理学院是新升格的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弘扬“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风,紧紧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达州市建设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的需要,主动融入川东经济文化主战场,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的现实,依托学校资源和社会办学资源,面向川东地区经济和社会的需要、面向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推进继续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协调健康发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新路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形成了明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提出“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服务面向定位,秉承“质量兴校、科研强校、人才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努力创新“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把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把提高质量作为提高继续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4]紧密结合达州实际,坚持科研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校地合作空间,加强对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特色植物研究开发实验室、基础教学外语示范中心、高教研究所、巴文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建设,发挥其聚集资源的有利条件,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多出成果,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继续教育功能定位社会化。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优质的教学与达州市经济和服务实践相结合。继续教育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合适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观念,转变服务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抓住达州市场,制定校内与各二级学院合作、校外与其他高校和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进行规范运作,有序运作,安全运作,念好地方经。科学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转变重心,从学历教育逐渐向非学历教育转变,适当增减成人学历教育规模,加强与中职学校、高职高专的衔接。及时进行社会功能定位,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办学、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运行,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层次及类型结构,改造现有的传统学科和专业,紧紧围绕加快达州市经济发展服务,拓展服务面向,大力发展各类技能培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高层次的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让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以正确处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为基点,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为要旨,科学谋划继续教育新思路,日益加快继续教育社会化进程,贴近达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促进校企、校地有机互动,使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公民广泛参与、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的事业,推动达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向新台阶。

2.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特色化。随着继续教育市场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与之配套的特色化专业、系统化课程尤显重要。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开设适应社会要求的特色专业,培养有实用技能的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人才,必将成为新建本科院继续教育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四川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动适应地方市场需求,积极开拓新的办学领域,准备申报“酒店管理和土木工程”两个紧俏专业。紧紧围绕“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这一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进行专业重构与学科调整,把“影视艺术与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两个专业从教育学院转入文化与传媒学院。强化规范管理狠抓质量,继续实施人文社会科学提升计划,遴选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力争在特色专业上有较大的突破。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新专业设置,发掘特色学科,充分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地方建筑背景、经济特点,学生就业的现实性,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新建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办出“工程造价”的专业特色。创新课程内容,服务地方经济。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编排课程内容,根据成人特点,追求知识的新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课程内容涵盖从业人员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5]

3.继续教育服务方式多样化。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向其他知名高校学习先进经验,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与思想交流。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要通过高校自身人才智力优势,为当地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更要通过和当地有影响的企业进行校企协作,直接走进工厂,用知识为企业分忧解难。同样,也可请企业组织更多更优的员工到继续教育学院参加培训,开展讲座,既提高他们自身的理论修养,又提高其学员的实用技能。积极开拓继续教育领域,面向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开办各类短期培训,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为此,继续教育学院为四川省至诚监狱开设提升监狱民警综合素质培训专题讲座,与成都嘉善商务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签定共同致力于老年服务与管理协议,对四川宏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进行物业管理专业技能培训。并选派优秀教师到普光气田对石油工人进行专业英语培训,到达州市钢铁集团进行机械技能培训。同时指定一部分教师带薪到其他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给予锻炼的机会,为培养双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把企业具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请到继续教育学院为专业师生授课,进行特色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为继续教育服务方式多样化搭建平台。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篇(4)

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高等学校的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主要是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模式的类型和层次的定位。当前对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模式提出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多样化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一是多样化。这是由于: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多样化的需要。第二、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向多样化转移。第三、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大众化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探索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的多样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适应多样化的要求,必需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地方高校在资金来源、专业构成、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模式。

二是应用型。随着世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中国要成为世界工厂”已成为事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洗衣机、彩电以及食用油等60多种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茅。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信息配件产量已占到世界生产总量的10%以上。2003年5月,出口美国的“中国制造”已超过“日本制造”。中国因素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向世界制造业大国迈进的过程中,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而我国现在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类先进机器设备性能和先进技术的操作工序的高级技工却凤毛麟角,“高级蓝领”稀缺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的一大瓶颈。因此我们应抓住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突破,深化产学合作和推广订单培养,为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紧缺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历来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近年来参照国外的分类,结合我国的实际,笔者倾向于将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为主型和教学服务型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高校的职能都是以育人为本,教学、科研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大功能协调发展,只是在培养人的层次上各有侧重,科学研究和为经济社会服务所占比重有所不同。研究型大学是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为主,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它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学研究型高校是指有一定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和一定数量的拔尖创新人才,教学与研究并重。教学为主型高校主要是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和发明、推广应用技术人才,以教学工作为主,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教学服务型高校主要为本区域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人才。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属于教学服务型,高职一般为专科层次。显然,地方高等院校,尤其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除少量的属于教学研究型外,绝大部分应定位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服务型。除了教学研究型和少量的教学为主型的地方高校进行适量的研究生层次教育外,主要进行本科层次或专科层次教育,实现以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多样化。转3.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

任何一所学校要全方位全面发展都是难以做到的,地方高校尤其如此。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将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找准学校在所在地区经济社会中的位置,并瞄准这个位置,对自身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持之以恒,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才能确保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2.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具有社会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崇高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更应如此;同时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即提高生产力和转化为生产力的功能,因而具有生产属性。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高等教育的生产属性越来越凸显。正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所以必然与经济振兴、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紧密联系、互相促进、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来说,“育人”始终是高等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同时高校是知识创新和传播,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基地,因此高校必须把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与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贡献。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深化改革中,地方高校首先应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牢固树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并行不悖的发展潮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发展区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因此作为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就是应该为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既是时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历史使命,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地方高等院校在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应强调其本土性,坚定不移地在培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尤其是要在西部大开发,发展中西部经济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战役中,在各地“科教兴省(区)”、“人才强省(区)”的战略实施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地方高校只有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寻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只有通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飞跃发展来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实现自己上新台阶、达新水平、出新效益的发展目标。

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主要是指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学科专业、管理水平、资金投入、历史沿革等内部要素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进行科学组合与合理配置。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科定位。确定其骨干学科在本地区或全国同类高等学校中的优势地位,培养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保证学校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第二、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发展特色的定位。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如科研实力、学科优势、资金来源和筹措能力以及学科带头人的素质、才能等选准主攻方向,找出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第三、服务区域定位:要锁定本校在功能上的合理区分,是以本地区为首选服务对象,还是以本省、跨省或全国为服务对象。总之,要做到各种教育资源的最佳组合,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高校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的选择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每所高校都应努力发展具有特色和水平的学科和专业,作为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志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基础。要特别强调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战斗力,而且,这种特色一定是要有优势的特色。确定本校的特色学科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①面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②面向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前沿学科;③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发展人文学科;④促进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共同发展,交叉互融,发展边缘交叉学科。

开展应用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主攻方向。地方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最主要表现之一为地方高等学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因为:①科技创新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服务和贡献的主要职能之一;②科技创新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③科技创新是培养、锻炼学科队伍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学校经济实力的主要途径。高等学校历来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主要任务是促进技术创新,将国内外的先进技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篇(5)

1.继续教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向推动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继续教育的发展目标:“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以后的主要任务:“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这对高校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继续教育就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育。通过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知识水平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随着学习型社会逐渐形成,根据市场导向,继续教育与社会的需求联系更紧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进入就业市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抓住就业契机,不仅要培养学历化人才,更要培养专业化人才,就是说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灵活、多样、社会需求的复合性人才。因此继续教育最为直接反映了教育的大众化,走在转变人才观和提升教学的服务意识最前端。继续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能消化吸收并创新先进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与实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把潜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手段,并提高生产力。因此继续教育是人才资源增长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促进地方经济增长。2.地方经济发展对继续教育提出更高的需求。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的发展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一次性教育已满足不了当前社会的需要,继续教育的理念被全社会所共识,已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培养具有高素质创业能力人才为目标,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继续教育身上。为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对继续教育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同时对其提出了挑战。地方经济发展必须要有适宜经济发展的大量的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目标就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并在人才资源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职业资格的培训活动,突出其市场化、专业化、终身化、全民化的发展趋势。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专业性、技能型的项目培训,进行新技能、新知识的传授,激发专业人员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加快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以“立足当地,注重实用,着手现在,着眼未来”的原则,采取“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方式,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改造,以满足当地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

二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意义

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两大功能,根据高等学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服务社会经济有不同的定位。“985”高校更多关注科技创新前沿,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211”高校把精力放在技术集成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新的学科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群。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处于地方,则应关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是继续教育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凭借高校对周围经济的辐射拉动相应的服务业发展,扬“地利、人缘”之优,避“名校、品牌”之短,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调整学科专业,利用高校的理论、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制定适合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集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培养多形式、多层次“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和服务水平。2.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服务是一项实践活动,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实践中紧密联系地方,以具有区域特色和变化的市场为导向,针对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以服务业为宗旨,带着前瞻性的思路,加强沟通,理顺关系,彼此信任,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体现地方区域特色,共同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进行宏观规划,吸取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办学理念不仅得到升华,办学知名度得到提升,办学质量得到提高,还彰显了办学特色,锻炼和提高了办学能力,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培养了一批以未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潜在需求。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继续教育立足于本土资源,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寻求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专业,开拓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空间,发挥多方面、多层次的重要作用。加大职前职后一体化力度,提高服务社会的参与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中,推动学校培养人才模式改革,同时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合理利用和吸收社会办学资源,加强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促进继续教育办学特色的形成,扩大继续教育的影响力。从地方经济需求出发,解决影响地方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把科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继续教育的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和智力保障。

三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篇(6)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能力 对策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1JK0308)。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使命,如何以自身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真正“有所为、有所位”,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认真思考并回答的现实问题。

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的服务支撑

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设在地级市,最容易了解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可以通过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最快地响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人才保障。

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聚集了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如果能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研究环境和有力的经费保障,就能有效引导这些技术人才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薄弱,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重大科研创新方面无法与老牌高校竞争,只有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在办学定位上充分体现贴近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区域的特点,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社会适应度和认同度,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赢得区域社会的认同和肯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3.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财政和就业支持

首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财政投入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展,地方财政收入越充裕,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经费增长。

其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状况。就业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一定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保持着紧密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地方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才需求就越多,也就越能够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策探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四项主要职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牢固树立立足地方、依靠地方、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和办学的目标追求。

1.强化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中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科技需求,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并突出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拓宽发展空间,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2.立足地方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基础,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计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1)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因为求高、求大、求全的办学思想而脱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2)以地方经济特色为基础推动课程建设

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人才的培养以课程建设为基础,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协调好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课程的衔接关系,既要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又不要出现课程之间内容的空白断档。随着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变化,课程所涉及的政策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要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完善科研转化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要加强与企业、地方相关科研管理部门的联系,支持学校研发人员与企业共同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功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建立适应地方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保障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科技支持。

4.建立健全高效快捷的保障机制

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的高效快捷的保障机制的建立,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结合学校条件和地方实际需要,着力打造三种机制。一是制订和完善校内服务动力机制,通过制度引导和利益驱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地方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高水平教师参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的科研项目。二是运行协调机制,即成立协调机构、建立协作制度,通过制度、人员和经费保障制度,打破管理体制和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及时掌握地方急需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保证服务的持续健康和及时有效,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建立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姻”机制。由地方政府牵头,推进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发挥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源”和“助推器”的功能,帮助解决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使学校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科研高地。

5.搭建灵活多样的服务平台

机制灵活、功能多样的服务平台是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的重要载体。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搭建好三个服务平台。

一是人才输出平台。学校要想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地,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育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适应度,促进区域社会从人口资源大市向人才资源强市的转化。

二是产学研结合平台。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实验室、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双赢”。企业可以将实验室、产品研发中心建在校内,吸纳学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学校可将实验、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将实践教学延伸到企业车间和实验室,缓解学校实践教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际困难。以产学研为抓手,积极促进校企、校地合作和有机互动,实现学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是文化交流平台。学校要依托地方文化资源禀赋,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区域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和内涵,通过传承民族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培育企业文化等手段,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篇(7)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第一要义,但是 在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国家、人民群众利益受到损害的事情屡有发生,煤矿坍塌、食品安全、传染病肆虐、湖河水体污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干部群体享乐主义成风、腐败的范围金额日渐扩大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为什么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向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理念发起了挑战,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大时代背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方位论、主体论、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结合中国国情,明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还欠发达,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会低收入者的比重还很高,弱势群体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公共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体系还不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公平,再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健全,三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科学,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依靠“劳动红利”的产业经济模式还占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地域经济发展成效还不显着,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体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谋求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实施好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实效。

2、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

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