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4 10:58:07

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贵州省黔南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政府也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本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正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一、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品牌效应

黔南素有“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民族人文奇观,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较著名的有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水族端节》、水族卯节,并已广为人知;有祝愿稻谷丰收、六畜兴旺和美好爱情的苗族芦笙舞;有以歌唱来盘问对方,展现智慧的布依族盘歌;有被称为“无字的史书”的苗族银饰等等,绚丽多姿,引人入胜。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生态特征的复合型文化,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和实践模式,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建设都有着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是民族文化的生态魂,研究、弘扬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发展“崇尚自然”的观念、品格,对于探求、步入“崇尚自然”理念下民族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应重新认识民族的功能与价值,倍加珍惜民族、科学利用民族,保障民族资源数量与质量的稳定和永久存在,从而促进民族生态系统多种效能充分发挥,使民族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良性循环。

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发展创意产业,对开发利用民族文化具有深远意义,黔南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五个园区一个中心”(中国·三都水族文化风情创意园、风情黔南民众文化村、荔波樟江水瑶文化创意园、贵定音寨文化园)的创意策划,并已编入黔南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然而,要完成规划,除了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外,对实施主体——文化部门的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必须深化改革,努力克服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机制,造就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树立民族文化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努力突出地区特色、民族特色。

二、找准定位,重点突破,在开发效益上做文章

黔南民族文化庞杂多样,在具体实施时不宜全面铺开,而应找准定位,重点突破。节庆文化和红色文化由于已实施多年,较为成熟,可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如水族端节、水族卯节,每年吸引的游客和参与者达300多万人,实现直接旅游收入达10亿元;荔波邓恩铭故居、板寨红军纪念馆、红军飞渡乌江旧址、瓮安猴场会址等景点,吸引的参观学生和观光游客就达百万人次。以已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作为文化旅游开发的示范效应,带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黔南文化旅游的开发热潮,

三、政策引领,部门推动,实现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旅游跨越发展

在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推动和支持。2007年以来,黔南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打造以本地民歌“好花红”为主题的一批民族文化品牌,把文化资源变成产业资源的发展目标要求。全州文化部门以此为契机,采取请进专家指导,派出专业人员外出培训,组织专业人才出省观摩学习,联系搭建外出表演平台等方式,打造文化艺术精品。2010年,全州文化专业和业余艺术工作者共创作民族歌曲160多首,创编和演出民族舞蹈和水品小戏2680多个,出州跨省演出300多场次,多层次、大范围地宣传了黔南优秀民族文化。同时,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文化精品,创编了《生态之洲风情黔南》、《远古走来的贵族》、《欢迎你到黔南来》等一批优秀的民族歌舞剧赴上海、深圳等地演出,探索出了一条艺术院团加大对外交流,走市场发展壮大的路子,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民族文化的资源整合与产业化

如何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使民族文化富含的资源创造产业价值,成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内在动力,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民族文化元素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能,对提高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需要重新认识,进行综合开发,促使黔南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这一特色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升黔南作为旅游胜地的文化形象。认识民族文化在旅游上的潜力,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整合相关资源,以真实体验吸引游客,并用独特的文化来塑造城市形象,必将增强黔南旅游的文化魅力,有效构筑黔南旅游的优势。打造具有黔南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进而使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更紧密结合,将对推动本地文化发展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巨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毛娜;依托丰厚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全面推进阿拉善盟和谐文化建设[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0年06期

[2]刘纪兴;全面提升湖北省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J];学习与实践;2010年02期

民族文化资源篇(2)

南京素称六朝胜地,十朝都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蕴藏,包孕着南京地区主要是汉族人群的共同心愿特征,代表着南京地区人群参与意识的选择。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属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因地理位置、人口构成、社会形态、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形成独具金陵古都特色的民俗文化。

一、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简介

"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甘熙之父甘福所造。后经甘熙等续建,占地达12000平方米,由三组五进穿堂式古建筑群组成,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还建有后花园、藏书楼,惜于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现存古建筑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于南京市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这是一组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置身此地,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和古代民居建筑艺术的精巧。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于1986年开始筹建,1992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南京地区收藏陈列民俗物品、研究民风民俗、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198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南方大城市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巨宅。

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发与利用现况

1.资源整合与关联开发

2000年6月,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传统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的文件要求,在市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把南捕厅历史街区的保护作为一个整体项目上报国家建设部及省、市建委,并在次年初得了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将此项目列入国家财政部2000年度项目,由国家建设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共同下达了项目批文及历史街区专项补助经费。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述,相关部门现已确定南捕厅街区为南京10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从现状来看,南捕厅巷13、15、17、19号和大板巷40、42、44、46号保存了完整的院落形态,其主要的门厅、轿厅、大厅、后厅、后堂等建筑基本保存完整,街巷布局合理,空间格局有特色,具有整体环境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根据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边环境,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希望把以"甘熙故居"为中心,向夫子庙、江南贡院一带扩展,发展成为南京市的城市文化标志——金陵历史文化风尚街区。并制定政策明确指出,对其发展的重点应基于两个方面:在街区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和挖掘南捕厅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协调好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开发旅游与改善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发展方面,联系新的背景条件和周边环境,从城市发展战略和旅游发展战略的层次上进行精心规划,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地方旅游发展与城市旅游战略之间的关系,展示出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地位。

2.原貌修复

经维修专家发现,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本土的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如门楼装饰较素,显得简朴大方,封火墙特别高大注重实用等,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

一期工程范围内的南捕厅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保护的主体部分,均为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格局完整,保存较好.2002年9月28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动迁和维修,"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终于重新向市民开放。2006年5月,甘熙宅第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在南京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甘熙宅第后期修缮及环境治理工程正式启动。2007年6月18日,甘熙宅第主体部分修缮竣工,除原有的南捕厅15、17、19号建筑,又陆续复原了大板巷42、46号,和后花园、津逮楼等建筑,重新开放后的甘熙宅第完整重现了历史原貌。

3.民俗技艺现场表演与旧时习俗重现

在2002年时,刚开放的民俗博物馆内维修好的三组建筑群内,以清末民国初年为背景,以都市中产阶级居住文化为主题,分别推出了《南京传统民居复原陈设》、《南京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儿童专题陈列》、《老茶馆和票社》等展演展示活动和《明清紫砂精萃》等临时性展览,让人们感受到"老南京"悠远的文化韵味。

15号东偏院是老茶馆和票社的展览展示。"票友者,戏曲之友也。"---票友结成的业余演戏团体,素称"票社"。目前还有定期的票友活动。287南捕厅17号,梦回童年,这里展出的是南京地区传统的工艺、民乐和食俗。这里还摆放有一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益智游戏,如:九连环、华容道、七巧板、孔明锁及斗草等等。此外,还有伴随了几代中国人成长的读物--小人书。这里所有的玩具和图书都免费向观众开放。

在15、17、19三个号的大厅中,17号的大厅造价比较高、工艺较为豪华。在修复时,工作人员仅在上面刷了些清油,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原貌。这里是皮影戏厅。四进和五进是传统民艺和民乐的展示区。民艺厅是五彩斑斓的民间手工艺品的世界,分云锦、刺绣、绒花、民艺结、茶桶、食格、石雕、木雕、花灯、剪纸、民间版画、绣品等十几个专题陈列。目的在于颂扬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以引起全社会对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的重视。

4.与各大高校实现基地共建,促进文化交流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作为南京市民俗展示的汇聚地,同时也作为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南京市多所高校进行基地共建,并举办了很多有推广意义的,同时也是弘扬了南京历史民俗文化的大型活动。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于2003年4月与我校签署了共建协议书,证实称我我校得共建单位。自共建以来,我校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了很多大型的民俗民艺推广活动。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很受学生欢迎的民俗民艺进校园活动,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在学生中也掀起了一股民俗热潮。还有个各类型的讲座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举措以及举办的活动,不仅是对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一种广泛选宣传,这更是对于南京市民俗文化的一种大力推广。

三、已取得成果、不足以及改进方案

1.民俗资源开发利用,硕果累累

如今的熙南里一带街区,已经成为南京市除新街口、夫子庙之后的第三大街区。这是南京市民俗资源的一大汇集地。甘熙故居是南京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型制最完整的明清传统民居建筑,现有旅客规模近万人次,发展潜力巨大。

就民俗博物馆自身而言,各建筑的修复以及场景的重现在不断的增加着游览的人数。而各种各样的合作项目也让民俗馆曾加乐于外界的各种交流与联系。而近两年来,相关的开发部门也已经在甘熙故居周围建立手工艺制作和交易市场。这将是一条类似于北京琉璃厂性质的商业步行街。在形成商业步行街后,牛角铺、银器铺、铜器铺、糕点铺、茶铺、刺绣铺、古玩铺、字画铺、文房四宝铺、颜料铺、乐器铺、布鞋铺、中药铺等中国传统精致手工艺品将云集于此。在这些店铺中,可以展示特色商品,展示制作材料和工艺,并出售制成品。同时,游客也可以亲自参与到制作过程中。

如今老字号店铺李顺昌、绿柳居等数十家已经进驻,甘熙故居之南的熙南里正以崭新的面貌举着古风遗韵迎接着各方宾客的到来。

2.开发中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案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虽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进行了修复与开发,但是还是有很多方面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如民俗技艺的传承问题。民俗馆中很多优秀的老艺人都已年近古稀,但是谁能成为其接班人成了民俗博物馆的新难题。现在已经有很少人对它感兴趣并且能够热爱它学习它。所以,这些宝贵技艺的传承成为一项议题。

第二就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内部资金来源有限,而且日常的活动很多,还有民俗馆内众多的老艺人,这也成为如何在开发利用至于进行创收,也成为民俗馆的艰巨任务。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四项建议。

一是对于民俗老艺人技艺传承问题,可以在博物馆内组建类似于老年大学或少儿艺校之类的学习班。对于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手工技艺可以以授课形式教授给小孩或老人。

二是评事街民俗文化旅游一条街联动甘熙故居旅游开发,重点展示南京民俗风情。为了弥补民俗街经营效益不确定性,在再在熙南里一带开辟古旧家具经营与古玩市场,力争成为华东地区古玩的集散地。

三是利用甘熙故居已有的小吃文化,结合清真寺,开发回民饮食、特色小吃等,推出品牌,建立民族文化旅游线路,以反映出这里曾经密集居住过的回民及其特有的文化。

四是为了尽快收回、维修、使用全部"甘熙故居"古建筑,为南京增添一处新的文化旅游景点,应对民俗博物馆作大规模扩建。目的是全面开发"甘熙故居",以展示中华文化的内涵,把这进而建设成为一个融文物陈列、旅游商贸、娱乐休闲、民俗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

民俗文物和民俗事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晶,通过对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使人们受到乡土艺术的熏陶,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引导人们树新风、弃陋俗,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秦勇.南京民俗、民间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杂谈,2007,(5).

[2]袁少芬.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陈刚.文化转型时期的价值关怀-当代国人的精神危机及价值重建[J].南京社会科学,1995(2).

[4]胡兆亮.文化资源价值的三个特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民族文化资源篇(3)

一、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1.观念层面:回汉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认识误区

为了了解宁夏师生对回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就最能体现回族文化特色的回族节日、礼仪习俗、音乐舞蹈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师生明确表示喜欢回族各类文化的比例大都在70%以上,只有6%左右的人表示不喜欢回族文化。可见,宁夏地区的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而且,师生希望了解回族文化的意愿程度也较高,表示非常希望了解和希望了解回族文化的教师、学生多达78.1%、83.1%、尤其对回族历史、礼仪风俗、民间工艺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他们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75%以上的师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与回族文化相关的课程。那么,从宁夏现行的教育来看,师生对回族文化本身的了解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回族师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社区文化的影响,70%左右的人对本族文化了解或非常了解,而超过70%的汉族师生对回族文化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一方面是师生对回族文化比较认同,另一方面却是对回族文化疏于了解。这种矛盾状况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单一的课程文化,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汉族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的课程模式,仅体现社会主流文化,而忽视其他民族、地域、群体等非主流文化的传承,这不仅导致课程在民族地区缺乏适切性,也使回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被淡忘甚至消失的命运。比较可喜的是接受访谈的很多校长、教师都认为宁夏是回族地区,学校有传承回族文化的责任,尤其是以回族中小学冠名的学校,大部分都已经进行着回族文化的教育实践探索。

但目前有一个事实令人忧虑,尽管宁夏2001年就开始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但不少教师依然对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教师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专家的事情,与己无关;有教师认为回族文化回族自己了解就可以,学校没有传承的责任;有教师认为开发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就是编写教材,给学生讲述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还有教师认为学校教育是为升学和考试服务的,各级各类考试都未把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纳入考试范围,因而没有必要开发利用等等。这些教育观念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单一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致使不少教师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二是中学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大,时间精力有限以及培训进修机会相对较少,还不能及时了解和获得新观念、新信息,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未能建构起来,知识结构的更新也比较困难。而要开发回族文化资源,首先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回族文化的内容,并正确认识回族文化的价值,这也正是61.31%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三是中学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培训指导,因而也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能力,这是59.85%的教师认为开发回族文化课程资源最主要的困难。

2.政策层面:宁夏尚缺少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政策,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文件为学校层面的回族非遗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宁夏一直存在一个不和谐音符,就是直至目前,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也未出台有关宁夏地方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宁夏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的规范。而各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认为教育厅没有文件,工作就很难展开。但宁夏灵武市作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认为肩负着地方课程开发实验的重任,于是在课改之初摸索着开发出了一本有关地方课程的教材。其中在7——9年级《可爱的宁夏》中设置了“多彩的回族文化”课程内容,包括回族的渊源和信仰,回族的清真寺和“五大功课”,回族的习俗、服饰和音乐,回族的礼仪和节日。[1]但实施的情况并不理想。与地方课程开发、实施遭受冷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似乎搞得更有生气一些。一些地区、学校出台了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比如,灵武市教育局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其中在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涉及回族文化资源的内容有两大项:其一是勤劳的回汉人民,其二是宁夏的清真食品[2]。银川市回民一小制订了艺术课程的三——五年发展规划,这不仅为《绽放的花儿》校本教材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也规范着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回族剪纸、口弦、泥哇呜的综合实践活动。

政策对实践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这为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以此意见为指导,宁夏近年来相继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计划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各类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问题;并且命名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基地。正是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回族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校园。

3.实践层面:不少学校对回族文化的传承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浅层面,学校教育尚未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宁夏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回族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源泉。而目前在学校领域开发利用的回族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体育三大板块。音乐类的主要有花儿、口弦、泥哇呜、穆林扇,美术类的主要是回族剪纸,体育以回族踏脚、杨家拳、查拳为主。回族历史、文学、民俗等也会在学科教学或活动课中点滴渗透。回族文化主要通过校本课程、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课程形态实施。也有学校注重校园的回族建筑风格、校园装饰的回族特色,设置民族文化展示室、回族图书专柜,在校园网里增加民族教育专栏等等。总体来说,在宁夏地区,部分回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已由家庭、社区向学校延伸,这不仅使校园生活逐步由书本化向生活化和情境化过渡,也部分改善了学校文化疏离的弊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但在学校有益的探索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浅层面。目前不少中学开发利用回族文化课程资源,主要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或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音乐、体育课引入回族歌舞、回族体育项目。语文课上向学生推荐回族作家作品;引导学生搜集回族民间故事、歌谣;参观回族风情园、清真寺,写出介绍性的文字。班主任利用回族节日开展有关回族节日及其习俗的主题班会。在学校的大型活动(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中鼓励增加与回族文化相关的内容。每周一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增加回族音乐、器乐、舞蹈、剪纸、体育等兴趣班。虽然一些学校在做着有益的探索,但依照多元文化教育者所提出的教材与课程设计的变革途径来看,目前宁夏开发利用回族文化资源主要采用的是最低层次的贡献途径,这种途径的前提是不根本改变现有课程与教材的架构,只在原有教材和课程框架中增加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

其次,回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仅仅是教师的一种自发、零星的探索行为,学校层面有意识的整体开发还很少。根据笔者对宁夏地区师生获取回族文化的途径的调查发现,回族学生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活动、与其他回族交往,所占比例分别为57.17%、32.9%、31.55%;汉族学生主要通过与回族交往、传媒传播、自己阅读书刊,所占比例分别为31.17%、18.16%、14.55%,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则很少,50%以上的师生认为自己学校没有开展与回族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也没有全面形成从管理到实施的有效机制,不少学校的民族文化课程形同虚设。要么是课表上有这类课程的安排却并未实施,要么是培养骨干参加展演、比赛和应付上级检查。究其原因,其一,仍然与当今课程文化单一性有关。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单一文化的同化教育,会使民族学生疏远本族文化,迷失自我;也会对主流族群的学生产生负效应,使他们错误地形成了自身的优越感。这是教育的不平等,有悖于我国教育宗旨。[3]其二,与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有关。我国目前的教学评价基本上窄化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一切的教学活动围绕中考、高考进行。回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会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而且也不会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的工作业绩的衡量影响不大,所以难以吸引教师。其三,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本身的工作十分繁忙,而且长期以来安于当一个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再加上有些教师固有能力的“瓶颈”,又缺少必要的培训,因而抱有观望态度。

4.支持系统: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管理,各个部门、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合作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范。宁夏民教处、文化馆以及民族宗教委员会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合力,也没有建立起与民族文化资源相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造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低效以及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学校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基地,但不少学校与地方、社区、课程专家的联系较少,基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大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间也未能建立起问题共同探讨、经验一起分享的校际合作关系,闭门造车式的实践难以形成信息共享平台。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同样很少,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

课程开发当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需要各种图书、音像资料以及人力的支持,而这些都成为教师开发回族文化资源的障碍。可以说,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未能得到有力的支持,而在这一方面,教师提出的建议也是最多的,比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要增强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行政管理和政策上给予重视,并提供经费支持”,“与校外专家联系,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聘请回族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要有可供交流并收集相关信息的组织”、“要成立由学校教师、地方、社区、课程专家、家长等组成的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小组”,“要有时间、精力、经济条件的保障”等等,这些建议和想法表明了教师对“支持层面”的期待。

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民族地区的教育一方面必须加强与全国范围的整体协调,缩小区域和民族间的差距,保持“一体性”;另一方面必须致力于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大力开发并合理利用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提升课程的适切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因而,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实现从单一课程文化向多元课程文化转变,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

而在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不能将之仅仅当作供人们“欣赏”、传承的对象,而应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到它对于人的发展功能。通过多元文化教育,首先在培育学生对主流文化理解与接受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养成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本土意识。其次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理念,消除歧视与偏见,尊重多样文化。三是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师资队伍——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

师资力量是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识别、加工、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现实需要,培训可多渠道展开。岗前培训是培养准教师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承担起培训的重任,在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大对多元文化教育与课程相关理论及教学基本策略和技巧的学习,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根据需要运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开发相关的民族文化课程。在职培训应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鉴于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教育理论培训中应增加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素养。聘请或鼓励相关教育科研人员直接介入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活动现场,给予定期及不定期的培训和指导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利用技能的最好方式。同时,开展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当然,在当前师资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术人才资源,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培养民族文化教师。

3.建设课程资源库——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

目前,随着对民族文化教育价值的普遍认可,各个民族地区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活动中。但由于缺少统筹规划,学校、教师个体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共享与交流的平台,资源开发简单重复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能够高效规范的开展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就必须构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

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建设上可采取自治区统一规划管理,市、县、校、教师上下联动,共同创建的做法。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板块:民族文化的相关资料——民族文化的文献资料,视频、音频、图片资料;教学实践的相关资料——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音频视频素材、教学论文、观摩课等。管理部门必须对课程资源库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督导,根据实践需要,随时对民族文化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更新,并注意及时总结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尤其要对有关案例进行搜集和整理,为教师提供可参照对象,尽快提高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

4.建构多样的课程形态——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的渠道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的地方课程应把民族文化作为地方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统筹规划,监督评价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校本课程,因与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发展密切相联,理应成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可通过两种途径:其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尽量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编写校本教材。其二,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

学校也可以重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民族社区实践、兴趣特长培养、主题班团队活动、传承人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等,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学校不论是大型活动还是常规活动,应贯穿民族文化的内容,如在学校运动会上增加民族体育或民间游戏项目,学校艺术节或晚会鼓励学生表演民族歌舞或器乐,还可以编排民族特色的健身操作为课间操等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各类民俗活动,参与当地大型文化体育活动,观摩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民族民俗风情园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除了显性课程的开发外,学校还应注意营造颇具民族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比如,设置民族文化展示室、民族文化图书专柜、民族知识宣传栏,并借助广播、校刊、校园网等媒介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完善支持系统——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

(1)加强管理规范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自上而下的管理规范,协调配合。一是国家要制定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课程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其强制性的特点保证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二是形成配套的地方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领导。尤其要在学制系统上建立起科学的联结框架,并对其实施进行有效的统筹和安排,避免低层次重复的现象。而且要制定相关的检查、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查、评估或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活动,保证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常态化。三是进行学校层面的规划。学校应制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专题规划,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时间、人员、资金、教学方式等关键环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2)改善评价体制

教育评价体制对学校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也决定着学校的主要努力方向。但目前民族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应试教育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学校教育并未真正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评价缺失。所以,要切实重视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在教育评价机制上寻求突破。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中考、高考除了考主干课程外,可以加试民族文化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加分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励,以促成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总之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丰富化,以切实改变民族文化被冷落的命运。

(3)注重合作交流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种协同性的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合作与交流。第一,教育、文化、民族事务等部门应协调配合,统一安排部署,共同推进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第二,加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优势互补的合作交流。第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策略不单具有地区性、独特性,也具有共同性,因此,也需要加大与其他民族地区的交流及合作。第四,应加强校际同行、本校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互相取长补短,促进资源共享。第五,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的生态系统,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孟凡丽、姜玉琴.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现实扫描———走进国家课改实验区宁夏灵武地方课程开发现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民族文化资源篇(4)

根据旅游资源的国家标准分类体系,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包括:古城镇,如贵州青岩古镇、镇远古镇。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如贵阳仙人洞、镇远青龙洞、施秉云台山。景观建筑,如贵阳花溪夜郎谷。传统与乡土建筑,如贵州镇宁滑石哨、镇山布依族村寨、屯堡建筑群。名人故居,如王阳明玩易窝和修文阳明洞。悬棺葬、洞葬、岩墓葬,如荔波瑶麓洞葬、花溪高坡洞葬。古桥,如湘黔道上的高镜桥、惠政桥、川黔道上的丰乐桥,以及荔波漳江风景区内的小七孔桥。水库,如清镇红枫湖、黔西东峰湖、兴义万峰湖。

二、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分布广、规模大、类型多样,与民族自然风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1.分布广、规模大。就贵州全境来说,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可谓分布广、规模大。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都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本民族独有的民族特色,这其中大部分都可以被旅游业所利用。

2.类型多样。从旅游资源的国家标准分类体系中可以发现,遗址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这些主类的亚类都分别只有2类、1类、3类,其基本类型及代表景观更是没有民族建筑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这些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基本在贵州就可以找到及基本类型和代表景观。

3.组合好。民族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互相映衬。如施秉的云台山与宗教建筑文化的相融合;以花溪公园为核心的自然山水与花溪夜郎谷民族建筑文化的组合;黄果树瀑布群和镇宁滑石哨、镇山布依族村寨、屯堡建筑群的组合。

三、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建筑文化缺乏认识。民族建筑不仅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要求,更具备了某种精神属性,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政治思想等。民族建筑能体现出不同时代该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识,因此,建筑被称为“空间化的社会生活,凝固化的历史文化,物质化的精神载体”。现在,由于对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缺乏认识,所以人们也就忽视了对民族建筑文化的保护。如有些村寨在对民族建筑进行维修时,急于求成,大量运用现代工艺和材料,使得这些民族建筑不伦不类,既发挥不了民族建筑的功能,也丧失了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结果使旅游者大失所望。

2.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难免会使民族建筑的原始状态发生某种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对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破坏”,但是,发展旅游业必须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此完全有可能通过周密的规划和完善的设计将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减至最小。保护是科学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民族建筑是用木材作原料建造的,不像现代砖混或钢筋建造的房屋,很容易受到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所以对它的保护就应该更加重视。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不同程度的都对民族建筑形成了破坏,而对民族建筑的保护都比较滞后,一般都是在旅游发展获得了经济利益时,才发现民族建筑再不保护可能就会倒塌了。

3.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管理。目前,一些有名气的,知名的民族建筑已经都到了有效的保护,而其他一些还不为人知的民族村寨或民族建筑则无人问津。贵州省安顺市云峰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其他的屯堡村寨里的民族建筑则很多都损坏了。根据笔者的了解,当地的管理者对民族建筑的保护意识都缺乏,很多具有特色的民居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有的古镇为了发展旅游业,打破了原有的民族建筑格局和风格,新建的现代建筑和当地民族氛围及不协调,周边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

四、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1.普及民族建筑文化知识,加强民族建筑文化的价值认同。普及民族建筑文化知识,对保护民族建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开展培训班,开展对民族建筑知识的培训学习。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的外观认识、社会价值、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其次,加强对民族建筑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和形式,告诉村民或是旅游者民族建筑的重要性。最后,请相关专家介绍一些简单的民族建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样可以让一些小的破损早发现,及时解决。

民族文化资源篇(5)

关键词 民族文化 课程资源 多元文化教育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珍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民族文化具有其他课程资源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狭隘的教育观念导致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基本处于遮蔽状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特征,基于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为地方培养经济文化建设者的目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与地域文化的联系,注重课程内容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因而,依据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方实际需要,开发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同时又符合多元文化社会要求的课程,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

1.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民族文化面临着日渐衰微的命运,学生追逐于炫目、多样的流行文化,却淡漠了对生存地域民族文化的关注。学校教育作为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当然应该承担起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不过,民族地区的学校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要对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辩证分析,应该根据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地区人才培养的标准,选择民族文化中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优秀因子,通过多样化课程形态的实施,让学生了解、感悟、评析民族文化,参与民族文化的建构,促成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固然是历史的结晶,但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中所既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加、变化与改革”[1]。这就需要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的课程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价值观念对地域民族文化进行理性的质疑和反思,使其保持鲜明的时代特色,获得更好的发展。

2.有益于民族地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民族文化是某一地域学生成长的文化基础,学生成长的历程就是始终受到地域社会世代相传的生活模式和标准的塑造,因而学生“所需要的首先是对自身文化背景的认同,他所作的是以自己的生活世界为基础来理解和学习科学世界,而不是两者的断裂与对立”[2];把民族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是教育关怀个体生命的体现。其次,把民族文化引入学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并加深情感。虽然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民族文化的氛围中,对民族文化耳濡目染,但依然可能对民族文化缺乏系统的了解与自觉的认识。石中英从“本土文化”和“内在发展”的角度提出学校教育应注重“本土知识”或“民间知识”的传递、掌握和批判,注意培养学生作为本土社会一员所应该具有的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强化他们与本土社会之间难以割舍的文化和心理联系。[3]利用民族文化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从而生发热爱本土、建设家乡的情感。最后,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体现在多元智力方面。学习民间剪纸、刺绣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参与民族对歌表演亦可以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借助民族体育项目能够强身健体,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尊重与理解

课程既是优秀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手段,也是异质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多元的文化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主要施行的是集权制的国家课程模式,以普适性知识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地域、民族文化难以在学校课程中得到体现,“文化失调”是民族地区教育普遍存在的不和谐现象。随着国家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都将地域文化作为关注的资源,因为这是当地师生赖以生活和成长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生态。地域民族文化进入学校领域,使学校教育回归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缓解了校内外生活的对立,使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来建构起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尤其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使民族学生重新审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其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使其他民族的学生通过民族文化课程的学习,对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消除对少数民族的神秘感及其文化上的偏见,增强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进而为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1.拓展民族文化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国家课程的基本课程组织形态,是达成课程目标的主要凭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在人文学科类的课程标准中重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开发多种课程资源,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方言土语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要善于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4]。

这些纲领性文件为学科课程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宏观的指导意见,也对学科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语文课程为例,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的第一单元为“多彩的民族文化”,本单元通过《神鸟》、《格萨尔王的故事》、《冬不拉》、《火把节》、《刘三姐》五篇文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彝族、壮族的民间故事、民族节日和民间音乐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学习了这些课文后,教师可以将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饮食民俗、节日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活动,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生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音乐课程拓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训练时可以有意识地增加曲调优美的民族经典曲目,使学生在悦耳动听的旋律中,不仅习得音乐知识,也对民族音乐的特征有一定的感知;在进行舞蹈训练时,增加民族舞蹈特征的元素,让学生了解民族舞蹈的语言内涵和文化价值,体验民族舞蹈的魅力。民族工艺美术、民族民间体育、民族历史等文化可以通过美术、体育、历史等课程来传承。

2.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采用综合类和学科类两大形式。综合类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综合呈现某一地域民族文化的整体面貌,使学生对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有全方位的了解、感知与体验。比如,《回族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可以在概述宁夏的地理风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将回族的民俗文化依照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语言民俗进行分类学习,学生通过教师讲授、自学、讨论、调查、参观、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了解回族文化,获得丰富的乡土情感体验,形成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在对回族文化的理性认识、批判反思中自觉承担传承的责任。学科类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以某一学科教师为开发主体,侧重于与学科知识相关联的民族文化的学习和活动的开展。民间文学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回族民间文学》校本课程可以精选回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歇后语等,通过这些文学内容的学习,了解回族民间文学丰富的文学样式,汲取民间文学智慧,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形象感知回族的历史、民俗、独特的语言,体悟回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多元文化素养[5]。《回族踏脚》校本课程则是以回族体育和竞技项目踏脚为学习的内容,通过对平踏、后转踏、连环踏等动作的学习,初步掌握攻防的基本技能,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与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回族民歌“花儿”目前已成为宁夏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不仅教唱、欣赏“花儿”名曲,还要求学生即兴填词演唱;并探索含有多声部技巧的“花儿”合唱,改编出“花儿”器乐曲,创编出“花儿”校园集体舞等等。

3.建构民族文化地方课程

民族文化地方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的载体,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地方文化素质、为地方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重要作用。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呈现出本民族独有的特质,凝聚着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仰追求和精神寄托,积淀着民族心理、性格、审美情趣、风俗习惯,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民族文化不仅包括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信仰崇尚文化、丰富而独特的生活文化、注重道德行为规范的人生礼仪文化,充满智慧的民间游艺文化,还包括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节日文化。民族文化地方课程从开发内容上宜以综合类民族文化课程为主,目的使民族地区的学生对当地的地理、历史和民族文化有全方位的了解与体悟。比如,《藏族文化》地方课程,其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和语言文学七个方面。其中,生态环境包括山川、江河、草原、物产、民族、政治、经济、教育等;生产生活包括饮食、生产方式及工具、节庆等;民风民俗包括婚丧嫁娶、服饰、礼节、饮食等;社会历史包括寓言、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传统科学包括天文、历算、医学、建筑工程等;民族艺术包括绘画、建筑、戏曲、器具、民歌等;语言文学包括民间各类文学样式,谚语、笑话与幽默等。[6]这类综合性民族文化地方课程,将民族文化放置于其产生、发展的生态环境中,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全面了解生活区域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生发对多元文化的正确态度,发展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交往能力。

4.开展民族文化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强调学习者基于自身的兴趣和经验,进行自主性的选择与探究,并通过亲身体验来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提升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活动可以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大型活动来展开。

其一,与学科教学相联系。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到民间采风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究其中包含的丰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本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作为学生采风的内容,要求学生自由合作,自愿选择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节日、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等学习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歌舞表演、实物介绍、课件展示、小论文写作多种学习方式获得对民族文化的直接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其二,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民族文化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而形成的自主性学习单位,是民族文化传承最有效的一种活动组织。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舞蹈、体育、工艺美术等都可以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学习方式展开,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激发了兴趣爱好,还培养了地域民族文化的潜在传承者。其三,通过学校的大型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比如,在运动会上增加民族民间体育的表演项目或竞技项目;节目晚会、联欢会上鼓励演唱民族歌曲,演奏民族乐器,表演民族舞蹈;开展地域文化活动周,通过专题讲座、展板宣传、文艺表演、民族知识竞赛、主题班队会活动感知民族文化的韵味,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探究民族文化的内涵,生发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觉的传承意识。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能丰富教育内容,促成特色教育的形成,更主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地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发展学生热爱本土、建设家乡的情感。只有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才能使民族文化得以丰富与传承,从而为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重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刘正伟、李品.论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06(9).

[2] 靳玉乐.多元文化背景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教育研究,2003(12).

[3]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赵红.“回族民间文学”校本课程的基本构想[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2).

民族文化资源篇(6)

近几年来,伽师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传统经济向新型服务业的转变,为许多农村人口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伽师县民族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没能形成较大的规模,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新问题和新情况不断出现,给旅游开发带来了很多障碍。

(一)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模式需要改进

伽师县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成熟,并且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还较为单一。目前伽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节庆(伽师瓜文化旅游节)、民族风情园、农家乐、民族(民俗)旅游村为主。伽师县原先以摔跤、赛马、刁羊等富有当地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表演模式已经很难吸引游客们的兴趣了,并且已不能够展示出伽师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因此发展模式需要转变,应有效开发当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类型,并发挥其经济价值[4]。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当地政府和百姓对旅游产业认识不足,对当地开发潜力巨大的民族文化宝贵遗产没能充分挖掘,影响了当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伽师县目前还没能充分体现旅游文化价值的资源还很多,如喀拉墩遗址、阿帕霍加农场遗址、谢尔托乎拉克遗址、阿勒吐居墩遗址、亚米其买里斯冶炼遗址等,这些历史古遗址都具有相当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并且开发之后还能很好地保护这些遗址文化,并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许多就业机会,因此需要大力宣传并提高这些还未开发资源的知名度。伽师县的这些历史古遗址具有市场性和独一性,如果能早日成功申报文化遗产名录,必会迅速成为伽师县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并提升伽师县旅游品质,优化旅游新格局。

(三)旅游行业发展水平低,开发理念落后

伽师县文化旅游发展时间不长,总的来说行业水平还比较低。伽师县旅游工作起步较晚,正式成立县旅游局的时间也不早,虽然进行了部分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及设计打造,但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产业。具体表现为:一是规划不足,难以形成规模,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至今没有形成伽师旅游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产业特征没有显现;二是整合不足,缺乏集群优势,由于各旅游景点及意向景点没有有效整合,旅游宣传营销手段滞后,缺乏整体概念,没有取得大范围认可;三是投入不足,制约整体发展,由于经济实力因素,对各旅游景区景点没有资金的投入,后续打造乏力,导致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二、伽师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以伽师瓜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伽师瓜特指卡拉库赛品种,糖分含量高,香甜可口,肉厚汁丰,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新疆优质甜瓜品种之一。因该品种产于伽师县,故称为“伽师瓜”。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伽师瓜就闻名关内,清朝时期被列为贡品。绿洲伽师出产优质甜瓜,已经有1 500多年的种植历史。“伽师瓜”久负盛名,伽师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伽师瓜之乡”。作为以地域命名的名特优产品,伽师瓜享有“中国瓜王”“西域珍品”的美称。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兴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热,形形的展销会、推介会和“杏花节”、“葡萄节”等纷纷亮相,会展经济发展很快[5]。伽师县也决心利用自己的伽师瓜优势,打造“一节一会”品牌,借此加大招商引资和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提升伽师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0年8月18日,伽师县举办以“瓜乡铜城•幸福伽师”为主题的中国•新疆首届伽师瓜文化旅游节,在伽师瓜的故乡、在地域特色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热烈氛围中,旅游节盛装开幕。2011年8月8日,伽师县又举办了以“瓜乡铜城•古韵伽师”为主题的中国•新疆第二届伽师瓜文化旅游节。2012年8月8日,伽师县又以“瓜乡铜城•大美伽师”为主题举办了中国•新疆第三届伽师瓜文化旅游节。通过举办伽师瓜文化旅游节,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度介绍了伽师的风土人情。旅游节盛会,运用市场运作的操作手段,通过一系列活动,走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文化旅游节促发展的新路子。同时,借助伽师瓜文化旅游节这个平台宣传伽师,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伽师县投资兴业,一批项目落户伽师。文化旅游节全面展示了神奇峡谷奇观、农家小景、古城风光、民俗风情、特色产品和伽师悠久的历史文化,挖掘了斗鸡、斗狗等民间娱乐,编织、十字绣等传统民间工艺。通过举办大型文艺晚会并对外播放,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和旅游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铜城公园建设、旅游景点打造、城区亮化绿化工程、城区路网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城建举措,改善了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城市凝聚力,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6]。

(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伽师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尤其在法律、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并且处理好开发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不能盲目开发而破坏当地的环境,应该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开发放在第二位,做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旅游地的交通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力度,着力打造适合居住、适合就业、适合旅游及宜商的城市,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确保有效地推动伽师县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把民族文化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政府制定并出台鼓励和支持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政策,从而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知名度

伽师县旅游商品的开发在突出伽师县民族风情和地域风情的同时,特别要强调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结合,努力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纪念品,提高游客的旅游兴趣。建议把伽师县民间社会生活中的手工艺品,诸如刺绣、红柳藤编、木质器具等文化资源由实用性转化并开发为旅游纪念品,其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而且有利于伽师县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重点景区建设,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发展“农家乐”等文化、娱乐、服务产业,促进伽师县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7]。

(四)完善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民族文化资源篇(7)

一、让农村乡土文化走进孩子生活

中国社会正逐渐向城市化发展,长期生长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孩子,往往局限于书本和网络知识的静态性学习,而缺乏对自然界花草、树木及农作物等直观性的认识,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亲身实践和内心体验。因此,浏河活动营地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当地农村教育资源,突出一个“农”字,设计各种带有农趣的德育活动,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一)体验“农家乐”,感知“乡土情”

丰富有趣的农家乐活动是浏河活动营地“乡土体验”教育的重要内容。田间的锄草、翻地、施肥、种菜、采摘等农活实践活动,养殖场的小动物喂养活动,其乐融融的农家访谈、农家乐活动,农业知识的报告、讲座活动,农家乐舍、现代先进农业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参观活动等等。通过一“听”、二“看”、三“做”等活动项目,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农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大方的传统美德。

“听”。请当地有代表性,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农民来营地讲解。介绍自己家庭及整个村庄的历史变迁,使学生了解这里从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到改革开放后修建大桥改善了交通,当地农民依靠养长毛兔、种葡萄、养珍珠走上致富之路的乡村巨变。现在的浏河农民实现了小康的生活目标,不仅能买得起家电,有的还买下了城里的商品房。农家访谈给了学生一次结交农民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耳聆听、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看”。黛瓦、白墙、观音兜是浏岛农居的特色,其中“观音兜”代表着这一带村民祈求观音菩萨保佑安康平安的朴素愿望。村中一隅那保存百年的老屋,斑驳的墙面,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从蛎壳窗、木楞窗、半门、蝴蝶门等装饰式样,可以看出它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建筑文化风貌。而营地的“农家乐舍”,是一个六、七十年代江南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用具的展览馆。通过参观,通过对农具的“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让学生明白这样一条历史发展脉络:解放前被迫租用地主的田地、农具解放后自己拥有田地、农具如今传统农具因科技、经济飞速发展而更新换代,从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做”。养殖场里,学生们零距离地与兔子对话,给羊儿喂草,鸭子扑闪着翅膀迎接小客人,胖乎乎的猪儿更是“咕哩、咕哩”叫个不停,这一切新奇而有趣。“迷宫寻宝”、“按图索骥”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了辨识浏岛特有的五谷杂粮。在浏岛农家认识生产、生活的传统用具,品尝浏岛农家的乡野食物,参与农家吊井水、灶膛烧火、推石磨、踏石臼、踩水车、下田采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到浓郁的“乡土亲,乡土情”。

浏河营地作为一个新型的开放式学农基地,在十几年的学农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开创了融体验教育于劳动教育之中的新模式。新模式突破了原有劳动教育的低效、无趣状态,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接触到农村气息、感受到农民的淳朴,亲身体验了农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真正领悟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通过爱农、学农的道德体验,青少年逐步形成重视农业、热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思想感情,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利用自然资源,陶冶“乡土之情”

美国作家奥尔科特说:“在乡村出身长大的人,等于受了一部分最好的教育”。[1]自然就是课堂。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对于一双好奇的眼睛来说,提供了大量学习探究的课题。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学生学业压力加重,再加上监护人怕出事故,往往使得孩子们缺乏这样的成长环境和场所。

浏河活动营地座落于上海市嘉定区与江苏省太仓市交界的新老浏河之间一个岛屿上。这个岛屿人称“浏岛”。“浏岛”的自然风光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这里有大片的树林,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树林里,鸟儿吱吱叫着,昆虫们有的在树间飞舞,有的在地上、树上蠕动。宽阔的新浏河以雄伟之势从浏岛身旁流淌而过,狭窄而平静的老浏河给浏岛留下了一条条细流,滋养着岛上成片成片的土地、土地上种植着葡萄、橘子、梨和许许多多庄稼,一派自然风光。

营地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把城市的孩子们吸引到大自然中来。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富有野趣,如:划船、垂钓、野炊、林中休闲(吊床、踩高跷)、荡索过河、识别植物、采集标本、采摘时令蔬果等等。这些活动突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体验主题,使青少年通过感官接触自然界各种事物,从自然界获取知识,获得融身于自然的快乐体验,从而滋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培育爱护自然一草一木一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实现道德体验的目的。

实践证明,以上活动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于这些活动都在野外进行,映入青少年视野的不是有限的空间,而是广阔无垠的自然世界;不是人工制作的造作精细事物,而是鬼斧神工粗旷的自然景物。这样的空间和景物,在城市、家庭、学校难以见到,当青少年 来到“浏岛”,就象鸟儿冲出笼子飞向天空一样,以巨大的热情去拥抱自然,感受和观察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在此过程中,他们领悟到了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热爱自然、热爱乡土的情感油然而升,充分体现野趣之魅力。

二、让嘉定乡土文化走进孩子的视野

地域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培养人的乡土情结和浓浓爱乡情怀也是培养热爱祖国,培植民族精神的基础。浏河活动营地所处嘉定这片土地,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素有“教化嘉定”美称。同时嘉定又是现代著名的汽车城和融悠久历史文化和浓厚的现代气息于一体的旅游城。嘉定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美好远景,是拓展学生认知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美好情感的宝贵资源。

(一)利用人文资源,宣传“乡土文化”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沪教委德[2005]20号)》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环境中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浏河活动营地东临嘉定华亭现代农业园区,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毛桥”附近,周边可利用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资源丰富。

营区内高雅古朴的“状元楼”、“潜研堂”和“伏虎祠”等三幢古建筑为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素材。在营地“TXTY(探险体验)之旅”的主题活动中,当我们的学生来到营地――走近古建筑状元楼、潜研堂,走近清代状元秦大成、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明朝航海家郑和,走近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模型,他们也在内心展开与历史的深度“对话”,进一步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领悟到古人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营区里,“听”老师讲解嘉定的历史资料,“看”展览中的图片,秀美的汇龙谭、高耸的法华塔、活力四射的博乐广场以及一幢幢农家别墅……他们不由得对嘉定这座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不由得生出无限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唤起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情感,由此将这种情感扩展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从中弘扬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结合主题活动,深化“乡土文化”

野外营地教育的优势在于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与内心体验,同时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特点设计和安排主题活动。如今年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给力青春 争当环保达人”的主题活动,把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其设计过程是:绿丝带飘起来――将绿丝带打成中国结,呈中国结的绿丝带张挂于主题活动版面上;我承诺、我践行――承诺在心中,践行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参观“绿色出行”图片展;“2050我的低碳家园”创意模型赛;变废为宝环保时装秀;环保知识赛;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拼图赛……该系列活动设计旨在让学生珍惜能源,保护环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后世博时代的低碳梦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使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着手,共同创造更加节约、更加洁净、更加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

此外,结合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营地举行郑和下西洋图片展,组织学生开展模型制作及船模竞赛;在“传承民族精神,伴我勇者无惧”的主题晚会中,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的方式引领、推动学生们了解乡土文化;在组织开展“纪念孔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题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坐落在上海嘉定城法华塔南首的上海嘉定孔庙。让学生不仅了解了这座孔庙具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以“规制崇宏,甲于他邑”,有吴中第一之称而闻名,更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的科举制度、嘉定的人文地理等历史沿革……

三、让传统民族文化走进孩子的心间

张岂之教授指出:“我们首先要继续研究西方的文明,同时,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2]任何一个底蕴深厚、昂扬向上的民族都不会忘记从自身的传统和历史中汲取发展的动力和营养,落实民族精神教育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因此,浏河活动营地积极依托乡土教育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络,组织学生分层(类)、有目的地进行社会考察活动,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一)发掘历史资源,弘扬民族文化

营地活动中,我们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营地结合以“勇敢者道路”为核心的军政训练活动,来纪念中央红军取得两万五千里长征伟大胜利,学习和颂扬先烈们举世无双、震撼世界的长征精神,我们组织学生来营开展“重温长征路”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设计1:勇走铁索桥――冲破封锁线――荡索过河――木筏漂流等水上活动(体验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大渡河时的情景)。

活动设计2:钓鱼――划船――迷宫――农家乐――挖山芋。

活动设计3:小红军,新长征:夜间军事小游戏(毅园中过壕沟、翻雪山;树林中识路标、找情报);小指挥员: 紧急集合中及时点名,向辅导员报告集合情况;小侦察员:到树林里“识别路标”,寻找指定的“情报”; 小哨兵:时刻警戒以免暴露目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碰到困难,同学们都要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是一名真正的小红军”。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守纪、磨练意志、不怕困难去争取胜利。集体生活中学会相互谦让、团结协助。

通过“重温长征路”系列活动,学生们锻炼了机智、勇敢的心理素质,提升了集体主义思想,传承和发扬了革命先辈们所留下的红军长征精神。

(二)挖掘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营地充分发掘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赋予传统节日现代教育意义,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节日。为此,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方案。

“敬老院里的一天”主题活动,是近几年上海实验学校的学生们来浏河活动营地保持的一个传统项目,也是他们到嘉定镇福利院里开展的一个综合系列性活动,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认老。即两、三人一组与一位老人结对子,赠送礼物。

聊天。通过交流访谈,了解老人的生活起居。

劳动。在老人们午休的时候,帮助院里打扫卫生。

娱乐。将准备的节目与老人们一起分享。在活动中,队员学会了为老人服务,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开展上述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营地善于开发和利用嘉定本土的自然风光、历史传统、人物特产、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脚下的土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书本之外的广阔天地,既陶冶了学生的乡土情,进行了民族精神教育,又让学生们在充满野趣、农趣和乐趣的活动中亲身实践、手脑并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