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乡一体化战略

城乡一体化战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3 09:48:28

城乡一体化战略

城乡一体化战略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

1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

2.1确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略

改革开放前,中国选择和推行的是重工业及城市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通过对城市市民进行补贴,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以迅速达到工业化。这种主要靠农业供给建立起来的资本集约型工业化模式,造成资本过度集中于城市产业,劳动力过度集中于农业和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客观上趋于严重。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过大不仅使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贫困群体、农村为落后地区的格局得以强化,而且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必将破坏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最终影响全面小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而且还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

统筹城乡发展这个重大方略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所谓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统筹部署;就是要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是要打破以二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城乡分治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是要依托中国国情和改革中的实践经验,变城乡对立为统筹城乡发展,避免走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老路。“一体化”的“化”,就要“化”掉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化”掉农民固守农业生产的单一就业途径,“化”掉城乡之间在收入和消费上的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明确地把实现“一体化”作为处理未来城乡关系的根本要求和追求目标,作为现实中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村和农民为主要变革的领域与主体,在解放农村生产力、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中寻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避免传统城市化模式中农民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和农村不断被边缘化的现象;就是要把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农村和城镇共同发展格局;就是要构建农村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依存的关系,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的过渡,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就是要正确把握城镇建设、中小城市发展与大城市之间的关系,既要强化大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又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形成中小城市和城镇对大城市的支撑,避免城市空间和功能上的不合理以及小城镇建设中的不科学现象。

2.2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必须瞄准城镇化目标,加强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要通过学习宣传,使各级领导更加明确这个目标定位,自觉地把这个定位贯彻落实到各种“建设”活动之中。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走出用小农经济的发展理念设计“新农村”的规划误区,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低水平维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大战略、高目标和长远任务,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战略,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推动综合变革,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当前,我国西部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城乡发展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应实践东部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把发展生产同改造小农经济结合起来,把发展农业同向非农产业扩展结合起来,把发展现代农业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结合起来,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变革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倡导互助合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这一背景出发,一定要把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构建城乡互助合作关系的主导方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工促农应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供给,开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的配套支持、产业衔接和改造提升,化解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城市工商业资本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以城带乡从根本上说要加强城乡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市场、发展方式、设施条件、消费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均等化问题。要害不在于让农民移居城市,也不在于城乡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在于农民是否享受到城市的环境条件和消费水准,农村是否具有同城市差不多的“经济社会整体素质”。现在西部一些大城市一公里外的农村,仍在从事传统的小农经济,这里农民的生活和生产,与身边这个大城市的关系,同远在千里之外的农村没有多大差别。相反,在我国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虽居住在农村,企业还叫“乡镇企业”,但事实上已成为不住在城市的“城里人”,成为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理顺工农、城乡关系,重点要在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改善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使城乡关系发生本质变化,形成农村面貌的整体性突破。

城乡一体化战略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解放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124;F299.2

一、 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是新时期的战略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我国宏观经济迅速发展,整体上呈现良好势态,但同时也应看到,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经济差距逐年拉大的趋势更加明显。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3.33: 1的状态,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农村居民2007年的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995年的水平,农村落后城镇至少12年。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消费,制约了农村市场规模的扩大,客观上也是我国最近几年很多工业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乡要素市场的分割,也使得“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通道受阻,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有减缓的趋势,由历史上1.4的年均增长率,逐步降低到最近几年的0.8和0.9左右的增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实现,这些都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当年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已经释放了中国巨大的生产力。“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中国农业更加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农业生产必须尽快从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实现转型,同时,城镇化的推进,也使得大量土地需要集中经营,下一个时期,需要从倾向“分”到强调“统”,将分散的农户通过合作社或其他组织形式统一起来,与瞬息万变的市场结合起来,走现代农业道路,碎片化的土地耕作与经营,难以与现代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加工以及资本结合起来,难以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当然,实现“统”一经营的基础是按照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运用市场的手段推进,而不是走拉美那种忽略相对弱势的小农户利益的道路。

(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政策突破

1.国外的理论研究

对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国外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一是刘易斯的“以城带乡”模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关系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强调以城市为中心,通过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二是“以乡促城”的理论,以利普顿和托拉达等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城乡发展过程中容易形成“城市偏向”的城乡关系,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农村更大的自,鼓励农村出口,重建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自我生产力,逐渐形成“集镇建设计划”,实现农业商品化,增加农业产量和贸易盈余,获得农村地区发展;三是麦吉的“城乡融合模式”,即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呈现大城市快速发展与扩展,沿交通通道带动城市边缘地区形成大规模城乡结合带。对于城乡一体化,中国的学者普遍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不等于城乡一样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并不是放弃以农户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的城市化,不能走牺牲农业搞城市化的道路,一定要把农业的现代化跟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发展,同步推进。

2.国内的理论与政策

国内的学者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等角度分析城乡一体化的机制,分析劳动力流动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影响等等。而且,在政策层面上,对于城乡关系认识,中央有重要论断。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具体来说,就是从六个方面实现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

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将再一次解放生产力

(一)推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撬动城乡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要素的自由、双向、全面的流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而居民消费又可以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在当前情况下,城市居民的消费已经基本上由基本消费向更高层次的消费引导升级,难以再对过剩的汽车、电视、钢铁等传统生产力带来更大的消费市场。而在农村,近年来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消费意愿明显增强,但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始终远高于同期农民收入增幅。可见,农民手中大量的现金并没有转化为消费反而沉淀为储蓄。面对城市与农村消费所处的瓶颈阶段,只有更深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促使城乡消费结构升级,从而突破城乡消费瓶颈。

2.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是城镇化

稳步推进城镇化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提升农村生活设施和生产基础条件。但是,无法将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激活。在当前的形势下,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一体化,可以将城镇化的红利,以土地作为载体让农民分享。未来一段时期将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动力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外需增长乏力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二是新兴战略性产业短时期内难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三是未来一段时期是中国低成本推动城镇化的最佳时机;四是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期消化过剩产能、扩大投资需求的着力点;五是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途径。

(二)在现代部门之间创造需求

很多人担心推进城镇化,让农民走出农村,一旦遇到经济危机,他们将无法生存,出现社会稳定问题,并从这次金融危机后,大量农民返回农村予以佐证。事实上,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从传统的农业就业向现代部门之间互相创造需求、提供就业机会的转变。在农业实现粮食生产、满足需求的同时,需要将农业的生态功能、旅游功能等发挥出来,比如目前在京郊以及四川等地开展很成功的农家乐、生态游等,从而提高农业本身吸纳非农就业和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功能。另外,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还存在很大的升级空间。如美国的服务业在GDP中占70%以上,英、法、德、日等国均在60%以上,而我国只有33%左右。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的产业差距至少也在20%~30%,城市非农就业的空间十分广阔。在金融危机期间,服务业是稳定就业的关键领域。数据显示,危机爆发后农民工加速流向服务业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说明新一代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的就业取向趋于 “软”化。经济重化过程使得GDP就业弹性,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大幅度下降。服务业对于就业的吸纳弹性远远高于工业,受到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也比较小。以长沙为例,长沙市返乡的农民工中,从广东及珠三角地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分别占返乡人员的63%、15%、6.5%,由此可见,服务业不仅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危机减少失业的缓冲带。就服务业内部来看,虽然传统的消费业容纳了更多的就业,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业将成为吸收就业的重头力量,生产业的大力发展对吸收由扩招产生的高层次人力资本、解决大学生就业发挥巨大作用。

(三)实施的总体条件已经成熟

1.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总体上进入快速通道

中国GDP从1987年的1万亿元,到2002年的10万亿元经历了15年的时间,而第二个10万亿元,也就是2006年突破20万亿元则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第三个10万亿元,即2008年的30万亿元则更是仅仅用了2年的时间。以上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稳步较快增长的通道。与此同时,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4―2006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681.22亿元、5252.82亿元、7110.91亿元,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万亿元以上。我国经济增长具备了从数量向质量转型的物质基础。

2.城镇化进入稳步推进期,城市吸纳非农就业空间大

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城镇化水平仅增长了10.6个百分点,年均 0.3 个百分点。其中,一段时间还有大的波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增长了27.75点,年均0.9个百分点,尤其是2001―2005年期间,年均提高近1.4个百分点。随后几年,多种原因使得城镇化增速下降,但是依然保持在1个百分点上下。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城镇化增速下降到0.8个百分点。在应对金融危机取得阶段性胜利的2009年,城镇化增速也仅为0.9个百分点。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历史轨迹显示,城镇化进程遵循S型增长曲线。由于新发明、新技术产生和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导致城镇化后发加速。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已经进入30%~70%的加速期,并接近50%的“峰速”期。在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体制机制完善的情况下,中国城镇化提速到以前的年均1.4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是完全可能的。

3.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农村产权改革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的农村改革,从土地的经营方式开始,中国的城镇发展,从土地的价值开发着手。土地问题的探讨和实践,始终是中国改革、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一是农村内部的土地流转已经成规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步从沿海向内地扩展,在较长时期内流转的规模是稳定的。近几年呈加快趋势,截至2007年末,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637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5.2%。特别是2008年以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更是明显加快。另外,流转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土地在农户之间流转的基础上,近些年一些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进入农业经营,参与流转的主体日益多元化。据统计,目前农村土地在农户之间流转占流转总面积的63.9%,受让方为企业等其他主体的占36.1%。从目前流转情况来看,总体健康平稳。随着地方的积极探索,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和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推进,流转呈逐步发展趋势。二是城乡之间正探索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多种形式的土地增减,如天津的“宅基地换房”、嘉兴的“两分两换”、四川“金土地工程”和重庆的“地票市场”。

城乡一体化战略篇(3)

一、淮安特色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就整体水平而言,目前淮安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全省平均特别是苏南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独特的发展区位、定位、阶段以及资源禀赋、人文自然环境,决定了淮安城镇化的外在条件、内在动力和发展模式都与苏南等地不同,必须探索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现实路径。

特殊的区位和战略定位,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城镇化道路。淮安身处苏北腹地,周边缺少上海这样的国际性大城市和经济增长极,无法接受直接的辐射带动,城市本身的“极化效应”明显不足,缺乏带动区域城镇发展的能力,因此打造中心城市成为当前淮安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首要目标。淮安已具备相关基础条件,通过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加速极化中心城市,对接融入长三角,围绕打造“现代产业高地、综合交通枢纽、区域要素市场、特色服务基地、文旅商贸中心和美丽幸福家园”目标,逐步形成以特大中心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协调分布、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中心城镇群,作为淮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促进和实现淮安在苏北的加速崛起。

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新型工业化为驱动的城镇化道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特别是在工业化实现中期阶段,城镇化将依赖于工业化发展。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淮安的工业基础还不强,产城融合度较低,还不能形成足够的产业集聚来带动人口集聚,进而支撑城镇化发展。因此,未来淮安必须继续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的第一方略,坚定不移地走产城融合、产业和人口同步集聚的道路。通过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并进提供持久动力,同时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各种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受所处发展阶段限制,淮安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当选择典型引路、重点突破的办法,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示范推动,然后逐步扩大,而不能像发达地区那样全面推开、遍地开花。

特殊的城镇结构,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县域为支撑的城镇化道路。根据城市首位度理论,目前淮安中心城市首位度指数为4.73,远高于2的合理值,表明现有城镇结构不够合理,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发展存在失衡现象。特别是小城镇小而分散,大多仍处于极核发育阶段。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城镇化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在苏南等发达地区进入城乡发展一体化阶段、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主的阶段,淮安仍处于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的阶段,工作重点应放在优化城镇结构上,加快以县域为单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通过进一步做强县域经济,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推动各类载体提档升级,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放大县域经济的支撑和推动功能。同时,突出抓好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吸纳人口、发展产业、聚集资源、活跃市场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使其成为“农民变市民”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途径。

特殊的资源禀赋,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集约集聚为方向的城镇化道路。淮安作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用地占比、基本农田保护率分别高达66.2%和86.5%,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仅有200余万亩,可开发利用空间十分有限,后备复垦土地资源只有6.5万亩,“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突出。同时水域面积占全市市域面积的1/4,生态环境敏感性较强。因此,未来淮安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要考虑土地和水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形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保护优先的发展模式。既要坚持走集约集聚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以集中布局促进集约发展,避免现有小城镇布局分散、浪费有限资源的弊端。又要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屏障安全,有效加强对城镇发展空间的管制,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淮安独有的水资源,努力实现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特殊的人文自然环境,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现代文明与传统风貌交相辉映为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历史上淮安因水而兴,明清时期曾是全国著名的“运河之都”,为淮安留下了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数量众多,具有浓厚的江淮水乡特色。有形的自然风貌与无形的文化传统,共同形成了淮安特有的人文自然环境,决定了淮安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传承与保护兼蓄并重。应更加重视城市的“文化基因”,充分发掘运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延续城市传统、彰显城市个性的重要载体。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做好对淮安古城、文化古镇、历史街区、名人故居等历史遗存的保护,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基础上,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提升城乡生态功能和环境品质。突出地域特色,差别化发展一批具有浓郁水乡风情的新型村庄、具有苏北平原特色的现代农庄、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村,努力形成都市风貌与江淮水乡、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城乡形态。

二、淮安特色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重点

到2015年,争取全市城镇化率达60%,2020年争取达65%左右,实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版)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要求,努力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具体工作中,应突出以下六个战略重点:

强化科学规划引领作用。确立“全域规划、多规融合”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多规融合”。一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构建“一区两片四轴”总体空间格局,“一区”即淮安都市区,作为带动淮安市域乃至苏北腹地发展的集聚辐射中心;“两片”即市域南部与北部产业城镇集聚片;“四轴”即依托高速公路、铁路、航道等交通干线形成的四条联系轴,南向对接长三角一体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两大部级战略和沿江开发省级战略,东向和北向对接国家沿海开发战略,西向呼应规划编制的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打造纵贯南北的宁淮连沿线产业城镇集聚带和横贯东西的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二是完善城镇空间体系规划。按照“极化市域中心城市、强化县域城区、优化重点镇和特色镇、美化农村”总体思路,打造“一主四副多点网络化”的城镇体系:“一主”即淮安特大型中心城市,推进“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发展,形成“城水相依、组团相间、生态相连”空间形态;“四副”即四个市域次中心城市,遵循“一县一特”原则,以中等城市为目标,将涟水、盱眙、洪泽、金湖县城分别建成苏北新兴工业基地、淮河中下游山水旅游城市、长三角地区湖滨旅游度假城市和长三角北部水乡园林城市;“多点”即“4820”小城镇体系,培育形成4个县(区)域次中心镇、8个重点中心镇、20个特色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中、组团发展、生态优美的“美丽乡村”。三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在都市区东部及北部依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淮安经济开发区,向东延伸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控制都市区南部盐化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引导洪泽经济开发区发展低污染型制造业。在南部产业城镇集聚区,依托金湖、盱眙经济开发区发展加工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在北部产业城镇集聚区,依托涟水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依托涟水城区东北部区域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加强现有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整合、扩容和撤并,鼓励与临近省级开发区整合。同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空间布局优化,形成与经济社会需求一致、与环境资源协调的产业空间布局。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围绕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进一步增强人口和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一是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人口承载能力。重点推进“一廊四区多片”功能区建设:“一廊”即里运河文化长廊,建成具有淮安个性特色、彰显历史底蕴的绿色文化长廊;“四区”即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生态新城区和淮安古城区,形成布局合理、动力强的中心城市主体功能片区;“多片”即推进中心城市分片区、组团式发展,通过生态廊道予以连接。打造高标准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努力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二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人口和要素集聚能力。重点打造以“4+2”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力争3~5年内盐化工、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全部超过千亿元,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特钢、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基地,争取创成部级盐化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盐谷”和台资产业转移集聚示范区。加快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建成“中国声谷”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是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增强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盐河航道通航能力,提升“通江达海”能力。推进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和宁淮高铁建设,努力实现苏北腹地与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无缝对接。争取淮安涟水机场一类口岸正式开放,全力打造苏北航空枢纽和货运中心。实施金马高速、宿扬高速淮安段等重点工程,构建能力充分、结构优化的长三角北部综合交通枢纽。

强化县域经济支撑作用。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举措,以县域经济的大突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大提升。一是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各县重点打造1~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支持各县重点推进物流、金融等生产业率先突破,促进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以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争创国家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15年现代农业面积比重提高到50%以上。二是激活民营经济。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和鼓励全民创业的专门政策,在市场准入、资金扶持、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效能提升、科技人才支持、企业家队伍打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全民创业氛围,力争民营经济占比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加快载体建设。加强园区和交易市场两大支撑性平台建设,强化信息、科技、人才、金融、物流等保障性平台建设,实现支撑性平台和保障性平台良性发展。实施园区提档升级工程,推动省级开发区争创部级、省级高新区,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创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扶持符合产业布局、有产业基础的乡镇工业集中区争创省级开发区。

强化小城镇节点作用。扎实推进小城镇发展提质提速,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一是扩大规模。按照“紧凑型城镇、开敞型区域”原则,优化调整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确定镇村布点和数量。实施重点中心镇培育计划,积极推进撤乡并镇,加快扩权强镇步伐,推进产业、人口同步集聚,尽快形成县域次中心镇区人口规模达10万人、中心镇达5万人以上。二是做优特色。坚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分类指导,建设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工业商贸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宜居城镇。坚持依镇建园、以园兴镇,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园区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产镇融合发展。三是提升功能。建设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县城的快速通道,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水平,建成“10分钟公园绿地便民服务圈”和“10分钟体育健身圈”,推进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提升宜居宜业环境。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就业技能培训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等功能,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与所在城镇风格相融合的新型社区,稳妥推进农民居住集中化,提高镇村人口集聚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城乡统筹导向作用。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客运公交化,构建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区域供水、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实现燃气能源供给多样化、电力通信等设施均等化服务,基本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水利建设、邮电信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二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市县乡村四个层级分明、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综合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提高建设使用效率,健全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三是推进城乡就业创业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和失业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城乡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融合,健全农民创业就业培训体系,将城镇就业再就业援助政策向农民延伸,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管理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四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先试。支持金湖扎实推进“一主四辅”建设。“一主”即加快打造提升精品主城区,“四辅”即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要求,整合乡镇功能,规划建设县域四个辅助中心。通过典型示范,指导和带动全市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一体化战略篇(4)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是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就要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城乡分离分治的局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对农业、农村、农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全面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三是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就要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把这上升到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的高度,这是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最根本的是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建立起新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一方面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

要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抓紧在统筹城乡改

城乡一体化战略篇(5)

总体上看,中国的城市化成就是巨大的,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很多城 市基础建设、绿化和环境卫生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中国也出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中包括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市化进程与要素空间集中过程不协调;就业压力巨大等等。此外,由于国情的差异,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还面临着土地问题和农民的迁转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除借鉴国际经验外,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的问题、原因、经验及其国情,找到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目前,这些工作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积极且有意义的探索。其中以成都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道路”最为典型。

一、影响城市化道路的几个基本关系

从对50多年来,国际和国内城市化进程的纵横视角审视和剖析,城市化道路成功与否,取决于城市化所涉及的诸多重要关系的处理。这些关系主要包括:载体与空间关系、城市与乡村关系、人口迁移与身份转换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其中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关系的忽略或没有进行正确处理是导致“城、乡双输”的根本原因。

载体与空间关系。城市化主要特征就是要素、产业、人口等的聚集和流动。但这种聚集是分散的聚集,还是集中聚集;是就地城市化,还是流动到大都市里;是发展小城镇,还是小城市、中型城市、大城市,对城市化、对区域甚至对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化涉及三部分内容,已城市化的部分,暂时不能城市化部分和正在城市化部分。其间,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是互利、平等,还是乡村歧视,这些都将会直接影响城市进程,也影响区域及国家的整体发展。

迁移与转换的关系。城市化主要表现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但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是否真正转换为城市人口,即其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是否得到真正的解决。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关系即城市化同步、超前、滞后,或者相互之间是适应或不适应。这也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最终影响区域及国家的整体发展。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市化的要素、产业、人口聚集、流动是通过市场组织还是通过政府计划,或政府和市场之间怎样合作、博弈,影响城市化的效率、成本,甚至失败和成功。

二、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探源

成都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总体发展水平接近,同时内部包括发达的大都市和中小城市以及贫困的农村山区,具有典型的中国经济、社会和地理特征。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农村生产率低,城市就业压力巨大,自然条件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些都制约着成都市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些条件约束下,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成都市一度也产生了其它地区类似的问题:城乡差距拉大、自然条件恶化、耕地被大面积低补偿征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等等。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这些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彻底解决这些问题,2003年起,成都市成都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成都市在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中,从统筹规划着手,在城乡关系的处理上,实施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公共服务一体、城乡基础设施一体的战略部署,通过实施“三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和农村环境建设工程建设新农村,通过土地整理实现城乡双赢。在空间上,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在人口方面,重视农村向城市人口迁转过程中的失地农民以及农民工身份的转换工作,对城乡居民的住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体系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在促进产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方面,通过产业规划合理引导产业发展。在城市化市场条件创造方面,加强资金的市场配置作用,改善商务环境并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等等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炼

成都市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特大型城市,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的一个典型代表和缩影,城市化面临整个中国存在的问题和特殊性,但是,其在推进城市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难题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努力。通过联系和整体分析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城市化的各项具体做法,我们可以发现: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战略构想。该战略包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三个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和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外五方面工作统筹兼顾。主攻三大事业:提升城市竞争力、集中城市化、建设新农村。通过六个以为: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四最目标:人居环境最优、创业环境最佳、城乡最和谐、综合竞争力最强。

一个完整的战略主要包括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重点、战略途径、战略阶段和战略目标。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是以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一种思想、认识和观点。科学发展观特指关于是什么正确发展以及如何正确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既不能违背精神,也不能生搬硬套。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这些思想。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原则:“三个坚持”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原则上,成都提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化和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保持相互协调。坚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外五方面工作统筹兼顾,一盘棋推进。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重点:“三大任务”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重点上,成都提出三大任务:一、在主城区实施三大环境优化战略。即优化创新环境、人居环境、创业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进而提升竞争力;在乡村向城市转化地区,实施三个集中战略即:人口向居民点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济集中,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能力。在农村地区,实施三项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战略路径:“六个以为”

城市化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其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成都市通过制定相关的公共政策,使城市化的六个要素担当其恰当的角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使六个方面相互促进。其对这六个方面的战略定位分别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的城市化的阶段目标:“五年四最”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的阶段目标十分明确:就是用五年的时间四最目标。通过以上的努力,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到“十一五”末,建成中西部地区人居环境最优、创业环境最佳、城乡最和谐、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大城市。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的城市化的采取的做法和实施的战略,无论是对中国其他区域或发展中国家的推进城市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城市化道路的经验启示

从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条件和实施过程来看,其战略模式和具体做法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来看,城乡分治的制度基础仍然是国内城市发展的现实约束。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的大城市大农村的发展格局势具有典型的中国特征。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是农村发展的自然约束。农业和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制约成都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与中国东部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发展模式相比,成都市在制度和资源上面临更多的约束,经济基础薄弱,因此对中国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其经验总结如下:

在空间上,根据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成都市区分了中心城区、有条件的县域和区域中心以及农村三个层次,根据发展条件和一体化的要求分别制定了不同发展措施:

提升和优化城市中心区域的产业

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度

通过“三大重点工程”推进农村全面发展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并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都市从制度、管理、政策和战略四个纬度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综合性的制度改革,确保市场基础作用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弥补市场失灵

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城乡一体化的保障力度

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良性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成都市从农民、土地、农业、资金、就业五个方面来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从偏好上解决了城市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对农村的忽略:

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培育城乡一体化社会基础

通过创新土地利用方案和土地整理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合理的土地保障

通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

通过“异地”招商,提高招商积极性,运用市场规律提高政府资金效率

通过培育创业环境鼓励农村人口自我就业,通过订单式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

通过以上的整体战略规划,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载体与空间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人口迁移与身份转换的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我国城市化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

五、基于成都经验的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与总体设计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总结世界上城市化国家的教训,借鉴成都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将城市化道路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遵循因时、因地制宜,全面统筹,稳步推进,分类指导,形式多样的原则,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关系、空间与城市化关系、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政府和市场关系,人口迁移和转换关系,走城乡一体的城市化道路。即围绕一个核心:迁转俱进;沿着一条主线:集中聚集;利用两种手段:市场组织和政府规划;依托两支基本力量:新业带动与城乡双赢。确保城市化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目标。

一个核心――迁转俱进

迁转俱进是指保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转换一体。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后,其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同时享受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第一,尤其对于失地农民,当其自己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土地的时候,流入城市时,其就业和社会保障,必须得到有效的转换和确保。这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城市化的核心问题。第二,当农民工迁入城市有了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政府应提供其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同时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解决。

一条主线――集中聚集

城市化本身就是资源、要素、人口、产业和经济社会活动的聚集过程。但聚集又分为集中聚集和分散聚集。集中聚集是指在规模经济许可的范围内,成规模、有重点的聚集。中国的国情和聚集经济的优势决定,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要采取集中聚集的形式。集中聚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向城市集中聚集,即适当发展大城市,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努力建设重点小城镇。二是城市发展本身的集中聚集,应因地制宜,多样发展。东部发达城市群状发展,中部城市带状发展,西部落后地区有重点的点状发展。

两个手段――市场组织和政府规划

市场组织就是通过自主决策、公平交易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市场规律作用,实现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第一,确保市场在配置资源上发挥基础性作用。第二,城市化市场组织的制度基础,要注意在城市化过程产权的明晰和保护,特别是农民土地产权的明晰和保护;第三培育市场主体,尤其培育和保护农民作为是弱势的市场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一确保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弥补市场失灵。政府管理主要是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政府战略规划、政府内部监管和政府服务供给。其中,政府战略规划是龙头。保证城市化健康发展,第一,政府要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遵循市场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的规划方案;第二,理顺和改革政府机构,培训政府的管理人员,实施规划;第三,采取相关配套措施,监督规划的实施。

两支力量――新业带动与城乡双赢

新业带动是指与先前的工业化道路不同,根据全球发展趋势,适应地方供需实际,选择发展特定的产业,带动城市化发展。第一,坚持城市化需要工业化带动,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城市化发展;第二,城市新产业选择,有利于带动城市化,就是要用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目前,发展新产业应包括劳动密集型的高科技、一般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以及非正规部门产业等。

城乡双赢,即通过发掘中心城区的核心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带动区域和周边农村的发展;通过发掘农村的核心优势,发挥农村的优势;通过市场,实现城乡分工;通过政府对农村的扶植和能力建设,通过城乡安全网的覆盖,实现农村的发展繁荣。城市的繁荣带动农村的繁荣,农村的兴旺又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城市发展,进而形成城乡共荣的良性循环,实现城乡双赢。

城乡一体化战略篇(6)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推进“一统三分”的信心

今年2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三级干部会议,提出了以统筹城乡为主线,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一统三分”发展战略。这是市委市政府冷静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市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全市区域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提出以来,得到了全市上下的积极响应,各地各部门围绕贯彻落实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实施“一统三分”战略、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从各地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看,良好的工作态势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深入推进“一统三分”战略的信心。

围绕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确定的“一统三分”战略指导思想,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全面掀起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热潮。市直各相关部门主动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认真研究支持“三农”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积极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排忧解难。目前,市直相关部门正抓紧制定全市“一统三分”战略发展规划。各县市区按照会议要求和部署,迅速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组织机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县情市情区情,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一项一项地抓贯彻、抓落实,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良好发展态势。竹溪县确立了“率先发展示范区、特色资源开发区、生态旅游建设区”三个分区的发展思路,按照“南烟北茶、适度兼抓”的总体构想,优化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确立了烟叶、茶叶、魔芋、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发展目标。郧县规划编制了“沿江柑橘城郊茶,高山远山木瓜带,畜禽养殖建小区,部分桑蚕中药材”的产业发展思路。竹山围绕“五县”(水电大县、矿业富县、茶叶名县、旅游新县和山区经济强县)共创,组织修编了《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6个规划。丹江口城区、库区、景区、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四区规划”,郧西“一带三区”产业布局,房县“六大产业带动”战略,张湾区“产业兴农、特色兴村”的发展思路,茅箭农村建设风景区、把景区建成后花园的“一区一园”发展目标,武当山特区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工作思路,都彰显了各地的特色,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思想,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总的来看,全市各地围绕“一统三分”战略实施,科学系统谋划“三农”发展的信心更足、力度更大、办法更多、思路更明确了,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举全市之力,深入推进“一统三分”战略实施的信心,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扎实有效做好“三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从竹溪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探索和经验。

全市三级干部会后,竹溪行动比较迅速,按照“一统三分”战略要求,深入分析县情,提出了落实“一统三分”战略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竹溪县落实“一统三分”战略规划纲要》,边规划边实践,具体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从上午我们看的情况和竹溪刚才的汇报看,竹溪县在抓“一统三分”战略的落实上,思想是统一的,措施是有力的,工作富有成效,有很多做法值得肯定。一是认识比较到位,真正把落实“一统三分”战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全市“三干会”召开后,竹溪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县委副书记等县四大家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县直34个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集中领导,集中精力,举全县之力抓好贯彻落实,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对“一统三分”战略的理解比较到位,制定的规划充分体现了“统筹城乡”这个根本主旨,也很好地体现了“三分”的要求。从竹溪县制定的规划来看,自始至终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统筹城乡”,充分体现了“一统三分”中“统”的要求,是一个具有宏观性、前瞻性的规划,而不同于单一的产业规划。同时提出了“率先发展示范区、特色资源开发区、生态旅游建设区”三个分区的发展思路,很好地把握了“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注重创新,构建了一套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在工作推进中,竹溪县委、县政府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在责任落实、督办检查、考核兑现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是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所在。四是在争取政策和项目建设上有新的突破。目前全县共纳入统一管理的重点项目达到122个,其中新建项目75个,续建项目47个,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25个。元至7月,共争取上级批复项目74个,批复到位扶持资金2.7亿元,同比增长24%。五是尊重群众,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竹溪县在推进“一统三分”战略实施中,不搞行政命令,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凝心聚力搞建设,心无旁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从各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发展思路,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

“一统三分”战略提出来才半年时间,我们在推进中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都还是初步的,从调查了解和反映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对“一统三分”战略的理解还不到位,认识上有偏差。既存在对“统筹城乡”这个主旨理解不到位的问题,也存在对“三分”的要求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因而整体的把握上也是有偏差的。尤其是在“统”的问题上,还没有真正把握“统筹城乡”这个根本要求,依然囿于“就农村抓农村、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势,制定的规划和措施很多还停留在农业产业化的层面,没有形成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谋划“三农”工作的新路子。二是发展不够平衡。由于对“一统三分”战略认识上的差异、重视程度不同、推进力量和力度上的不同,各地这方面的工作也存在差别,有的地方好一些,有的地方工作相对薄弱一些,因此实际效果也不一样。三是规划编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各地虽然都编制了发展规划,但大多还仅仅停留在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上,没有系统地整合资源,规划编制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四是缺乏推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机制。在推进“一统三分”战略实施中,对于如何强化责任分解,如何强化督办检查,如何强化考核兑现,缺乏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对于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以更好更有效地推进“一统三分”战略的实施。

二、抓住关键环节,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的规划推动“一统三分”战略的贯彻实施

1、落实“一统三分”战略,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

“一统三分”战略的提出,是市委站在改革发展新的起点上,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而提出的。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再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期间经过了五年时间,“统筹城乡”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有专家预测,“十二五”规划将产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那就是以城乡统筹规划为抓手,切实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城乡分割规划问题,拉开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宏伟序幕。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先后启动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建设、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和8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建设,同时要求各地借鉴省里的试点经验,办好各自的示范区、示范点。

市委提出“一统三分”战略,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从特殊市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子。也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推动人口的内聚外迁、产业的内聚外联、资金的内聚外引,促进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向城市发展水平接近靠拢,进一步优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形成科学的区域发展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是个关键环节。落实“一统三分”战略,不能陷入盲目性,一哄而起,一哄而散,要抓住关键环节,坚持规划先行。过去,之所以出现城乡分割的问题,造成城乡彼此分离,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规划模式。按照“一统三分”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应该从规划的角度出发,打破城乡分割规划模式,制定和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区域发展规划,以科学的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制定统筹城乡的发展规划,要完整准确地把握“以统筹城乡为主线,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思想,把“一统三分”战略的科学内涵贯彻落实到规划中。

制定统筹城乡的区域发展规划,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划分不同的发展区域,实行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城镇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布局。制定城乡统筹的发展规划,要始终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一是科学规划产业空间。按照现有的产业要素集聚和比较优势,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做到以资源带产业,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带农村人口转移,以农村人口的转移带城镇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各县市区要依据区域功能划分,立足县域资源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加大开发力度,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要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强化产业政策的导向功能,根据产业空间规划,编制产业流动指南,明确各区域鼓励、限制、淘汰产业,实施分类指导。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资源的行业生产实行准入考核认定,严把市场准入关,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

二是超前考虑生态空间。要按照建设部级生态示范区的要求,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差异性等特点,划分生态功能区,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等级,实施生态安全空间管制,保证可持续发展。

三是合理安排土地空间。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靠牺牲基本农田换取城镇发展空间。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用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镇集中。

四是科学安排城镇空间。要把县城和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按照“一统三分”战略要求进行功能定位、规划安排。从城镇区位特点、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工业主导型、资源开发型、商贸流通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比如竹溪提出以县城为中心、沿305省道的6个乡镇“一线穿珠”的城镇带、沿省道238线城镇发展带的“一心两带”城镇布局,郧县提出“五个对接”融入城市组团等,都是很好的思路。

五是合理规划村庄分布。尊重群众意愿,有序推进各具特色的村庄建设,逐步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居住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鲜明的农村新型社区。

3、坚持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分级规划一起抓,形成以总体规划为主线、专项规划为支撑、市县乡三级规划为主要模式的规划体系。

落实“一统三分”战略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规划,保证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广泛参与性。

一是制定好统筹城乡的总体规划。要按照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总体要求,制订全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以指导和推动城乡统筹工作的实施。各县市区要借鉴竹溪的经验,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和“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原则,制定落实“一统三分”的区域发展规划。

二是制定好专项规划。重点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规划等。通过制订和完善这些规划,指导城乡空间布局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协调发展,为“一统三分”战略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形成市、县、乡三级规划模式。市里由市委办牵头,组织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发改委和市农办等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一统三分”的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力争年内完成,明年全面实施。各县市区要结合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和“一统三分”总体规划,成立规划编制专班,落实目标责任,从实际出发,加快编制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市场建设、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目前,《竹溪县“一统三分”战略实施规划纲要》基本完成,还要进一步完善,其他县市也要加快进度,做到市县对接,相互配套,同步实施。各县市区要在制定本级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办法,指导乡镇制定乡镇规划。重点镇要着重规划好基础设施,特别是供水、排水和道路,营造好的人居环境。要高度重视移民新镇、新村的建设,对涉及水库移民、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移民和其他工程建设移民的村镇,要认真选择安置地点,不断完善功能,切实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确保农民的利益。

4、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管理,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执行的严肃性。要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都要相互对接。另外,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也要统筹考虑,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规划编制,健全管理网络,积极开展规划的落实监督,研究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全面提升规划管理水平,确保已经制定的规划能够落实到位。

三、用“一统三分”战略统揽“三农”工作全局,切实把“一统三分”战略要求,落实到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站在区域发展全局的高度,把“三农”问题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战略布局中统筹考虑,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用“一统三分”的要求统揽“三农”工作全局。

1、用“一统三分”战略指导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靠科技,面向市场,用统筹城乡的办法,因地制宜,分区域布局,分类型指导,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是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优势搞好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结构调整,依托科学技术促进产品的升级,由传统的大路货向名优新特品种延伸,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始终抢占市场制高点,增强市场竞争力,靠名优产品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狠抓典型示范引导结构调整。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促进结构调整。同时,要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用“一统三分”战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山区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按照“一统三分”的办法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要根据各地资源、基础和区位等条件,城乡“一盘棋”进行规划布局,分区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使各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潜力得到更好挖掘。一是要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着力做大做强茶叶、柑橘、蔬菜、魔芋、畜禽、食用菌、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加快培植生物质能源、植物油以及旅游农业等新的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促进板块连接成片成带,提高特色产业基地的规模和质量。二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纵向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横向上可以延伸比初级农产品更大的市场半径,内涵上可以充分体现科技含量、提高核心竞争力,从深层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应当说,农业产业化目前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短腿”,必须下大力气、花大投入、用硬措施,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头不大、覆盖面不全、附加值不高的状况。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培植市场竞争主体。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由卖原料向卖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实现农业多层次、多方面、多环节增值增效,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三是要大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要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有标贯标、无标制标,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增加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积极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和申报原产地保护工作,努力争创省级、部级农产品特色品牌,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四是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营、民主管理”的方针,加大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和培育力度,帮助合作组织规范化运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中的重要组织作用,在连接农产品产销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传导实用技术中的摇篮作用,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生力军作用。

3、用“一统三分”战略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用“一统三分”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着眼于融入发展全局,加快改变农村面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最近,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启动工作会议。会议精神非常重要,对于我市扎实做好8个乡镇新农村试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配合省里抓好8个乡镇的试点工作,指导试点乡镇千方百计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搞好村庄整治,建设乡风文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同时从地方财政挤出资金,对试点乡镇予以支持,把试点办出水平、办成新农村样板。在这个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确定茅箭区的一个乡镇为市定试点乡镇,比照省定试点乡镇进行工作指导和政策扶持。建立市级领导联系试点乡镇制度,由联系各县市区的市级领导联系所在县市区的新农村试点乡镇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把试点乡镇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在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第一,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提升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规划对城乡功能提升、资源整合、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强化城市集约发展,确保乡村空间开放,形成特色鲜明的组团式片区结构。在科学规划布局的同时充分考虑防灾减灾,确保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多留遗产、少留遗憾”。第二,坚持准确定位,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全面深化现代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开发,拓展生态农业功能,丰富休闲观光农业内涵,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第三,坚持典型引路,进一步提升整体推进的水平。对条件好、潜力大、示范强、辐射广的村庄和移民新村,予以优先集中打造,突出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努力把示范村建成样板村,真正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第四,坚持建管并举,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的水平。抓住中央扩大内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快建设和启动一批支持“三农”的重点工程,加大对农村饮水、道路、能源、水利、通信、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第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给予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支持和引导,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4、用“一统三分”思想统揽扶贫开发。扶贫开发的问题,省里开了会,明天我们还要开会专题研究和部署。这里,我从统筹城乡的角度讲一下农村扶贫开发问题。贫困人口多、发展差距大、返贫机率高、扶贫任务重,贫困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加快扶贫开发、解决贫困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来抓,作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落实“一统三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把扶贫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不断改进开发性扶贫、救济性扶贫双管齐下的扶贫方式,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以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为重点,积极争取对口扶贫支持,着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基本素质提高。打破地域界限,通过插花式、成建制、梯级搬迁安置等方式,加大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力度,不断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5、用“一统三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把农村环保与城市环保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逐步改变农村与城市环保不平衡的状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观念,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和投入机制,突出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保障城乡饮水安全、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和小城镇环境保护等重点,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宣传教育、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工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执法,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促进保护,在保护环境中求得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第一,要高度重视生态修复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生态公益林、长江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五改三建”,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第二,要按照核心水源区和生态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利用良好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农业休闲基地;第三,要大力发展生态资源产业。生态资源产业涵盖面比较广,发展前景广阔,这方面的资源得天独厚,是一个可以迅速成长的大产业。可重点在绿色食品、生物造纸、生物医药、生物燃料等四个方面进行谋划,力争生物资源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为“一统三分”战略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一统三分”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升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党管农村机制要到位、县域发展扶持力度要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水平要提高、各方合力要加大。市委、市政府将成立实施“一统三分”战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项目工作、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公共事业、社会保障和改革创新6个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办,具体负责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等日常工作。6个工作专班也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工作职责。希望各相关单位以支持“一统三分”战略实施为己任,认真履行应承担的职责,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各县市区要加强和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分管领导要切实抓好组织协调,保证各项任务的落实,各责任单位要真正负起责任,形成合力,扎实推进“一统三分”战略,确保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

城乡一体化战略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旅游业;阳朔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34-0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在广大中西部旅游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以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方式。虽然很多学者在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以及城乡一体化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且在各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城乡旅游一体化的视角,探讨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互济、联系与合作,分析发展旅游对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作用、模式等方面,却显得十分薄弱。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因此,探讨旅游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1 城乡一体化研究背景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互动融合发展,这应该成为当前这个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首先,“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战略转型的新阶段,这一次转型是在改革开放基础上的全面转型,是改革开放的延续和深化。其次,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方面。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9.8%,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将继续由加速推进向减速推进的转点期,人均GDP达到29 706万元(4 486美元),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农业占GDP比重为10%。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农业占GDP比重降到10%、城镇化水平达到50%时,是打破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最佳时期。再次,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并明确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我们改革探索指明了方向。

2 制定城乡一体化的立足点

①系统分析,全面协调。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通过综合考虑研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全面协调该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分析区域内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②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在充分了解研究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制约区域发展的“软肋” 和不足后。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 发展与区域资源供应丰富的产业体系,从而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

③产业、空间、生态并重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是个完整的战略体系,在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时应该尽快改变原来只片面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综合考虑整个城乡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现状,制定与区域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以及生态保护战略。

3 桂林市阳朔县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3.1 阳朔县发展概况

阳朔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的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 km,全县总面积1 428 km2,有耕地2万公顷,辖6镇3乡,有汉,瑶,回等11个民族。截止2010年,户籍总人31.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9万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3.3∶33.6∶43.1。阳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位于漓江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处,具有地理优势,“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所占的重要位置。2010年阳朔乡村旅游收入19.5亿元,占广西阳朔县旅游收入的55%;年接待游客570万人次,占广西阳朔县年接待总人数的70%,广西阳朔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典范。

3.2 阳朔县旅游目前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