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8 09:40:08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篇(1)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实地参观考察了玉溪市红塔区出水口生态公园、聂耳文化广场和红河州建水县旧城改造、蒙自县文化中心、新天地步行街、垃圾处理场等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情况,亲身体验和感受了两州市在推进城乡建设方面的一些新进展和新变化。红河州、玉溪市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全面介绍了2州市推进城乡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昆明市、曲靖市、丽江市、楚雄州和大理市、景洪市、瑞丽市、腾冲县、富宁县等县(市、区)以及官渡区官渡镇、新平县戛洒镇、大理市喜洲镇等也对当地的城乡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向大会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各地推进城乡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光荣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光荣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城乡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全面总结了经验,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城乡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光荣同志的讲话,总揽全局、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推进新时期全省城乡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经过与会同志们的共同努力,这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是一次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务实高效、成果显著的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会议。下面,我就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文件材料较多,内容十分丰富。会议出台了《****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2012年)》和《****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2012年)》,同时对省人民政府拟制定出台的《关于又好又快推进城乡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全省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此外,在会议讨论中,与会代表特别是各州(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实际,畅所欲言,重点就学习贯彻光荣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提出了一系列很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省人民政府将充分吸纳与会同志在讨论中提出的建议,抓紧修改完善并正式出台2个《意见》,用于指导全省城乡建设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等工作。抓好本次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工作,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各部门要迅速传达学习好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抓紧研究,提出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制定有效措施,层层抓好落实。

第二,要抓好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订。规划对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是城乡建设、发展的蓝图和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城乡建设和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规划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当前,我省城乡规划不全面、不系统、不合理和不完善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不容忽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认真贯彻落实光荣省长的讲话精神,坚持规划先行、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富规划”、“穷建设”的理念,在认真研究总结我省“六个层次”城镇建设中不同类型规划问题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做好我省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科学指导城乡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批准,抓紧启动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更好地指导全省城镇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昆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报批工作,同时抓紧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步伐。三是在尽快完成滇中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加快滇西、滇东北、滇东南、滇南等城市群规划和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区域性城市规划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四是抓紧开展县级以上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适应发展需要的可以不动,继续执行,对已不适应发展的要及时修订。同时,要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五是抓紧边境口岸城镇、旅游小镇等各类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有条件的小城镇要探索性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六是积极开展试点,适时启动乡村规划编制工作。七是积极探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修订工作的新机制和新路径,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同时,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广泛运用行政的、市场的、社会的力量,大力推动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要抓好城乡的各项建设。城乡建设的实质是为经济社会构建发展载体,为城乡居民创造生活空间。一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建设现代文明城乡的重要标志。要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要求,加强城镇道路、通信、能源、供排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二是按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新建设施相结合、设施改造与功能提升相结合、区域服务机构调整搬迁与资源整合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城乡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以及文化、体育、娱乐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立起与城镇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相协调,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三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自然景观的恢复保护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的城镇绿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大对各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提升、推广和重要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修复,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建筑风格,挖掘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镇建设的特色。五是培育产业支撑。要结合当地实际,培植特色产业,研究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为城乡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要抓好城乡管理工作。城乡建设工作,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城乡管理与民生息息相关,具有“多、杂、细、碎”等特点。要牢固树立建管并重观念,下大力气抓好管理工作,着力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环境。一是严格市容管理,搞好市容市貌整治和绿化美化建设,努力营造整洁、有序、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中村”和城郊接合部的脏、乱、差治理。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城镇供水、污水处理、供气、废物处理等各行业的应急预警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加快推进“数字化城镇”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四是加强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税费收入的征缴、使用和管理,确保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

第五,要抓好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运营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城镇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省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配套,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水平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我省还有90多个县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对环境造成重大威胁;全省的垃圾处理场不到40个,许多县城的垃圾处理场不符合规格,简单填埋,影响地下水和周边环境。为切实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了全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两个五年规划,并将出台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的《意见》。今天,省人民政府还将与各州(市)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抓紧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一是明确任务。到2012年,全省各县(市、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有合格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和垃圾清运设施,污水收集率平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化学需氧量(COD)的削减量达到相应标准,再生水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二是搭建投融资平台,搞好资本运作。目前,省和国家的补助,只能解决1/4左右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为更好的推动资本运作,有条件的州(市)、县(市、区)也应配套部分资金,努力使各级人民政府的投资达到30%左右或以上。资本运作要以州、市为单位搭建投融资平台,并且按照“肥瘦结合”的原则,将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捆绑,实施统一招商或由现有企业建设和经营,通过规模效益和行业互补效应增加招商引资吸引力。条件具备的地区,也可以县为单位组建投融资平台。三是政府规划,各级支持。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2个5年规划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抓紧完成好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和审批,把国家、省、州(市)和县(市、区)配套的资金作为资本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推动。另外,建设、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四是理顺价格,适当照顾。省人民政府的意见初步确定,年内各州(市)可将污水处理价格提高至0.8元/吨,今后逐年提高到保本微利的水平。各地要把握好时机,加快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改革方案,既要确保不对价格指数产生大的影响,又要保障运营企业的利益,还要充分考虑对困难企业和群众的补助、减免,逐步理顺价格机制。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在即将下发的两个《意见》中,特别强调这项工作的责任在州(市),县(市、区)的责任就是在州(市)的安排下抓好落实,提供服务,保证配套。

第六,要抓好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要按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应我省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城乡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投融资能力,推进市场化进程,有效破解筹融资难这一发展瓶颈和难题。一是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要把城市看成一种资产,把城建当作一种产业,凡有回报的城市建设项目均可推向市场。要根据“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企业愿意投资的,就放手让企业去经营;能引进外资的,就大胆地吸引外商来投资。要敢于拿盈利项目招商,敢于把优质资产变现,敢于多方融资经营,逐步开放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市场,实现城市建设从单一投入向多方投入,从以政府投入为主向以企业投入为主转变。二是建立完善资本市场,提高资本运作水平。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BOT(建设—运营—转让)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运用TOT(转让—运营—转让)等方式,将现有市政公用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整体或部分转让,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三是深入推进公用事务管理体制改革,搭建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推行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垃圾经营管理一体化,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跨区域经营专业化集团,大力扶持具备条件的水务公司、垃圾处理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利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资产和政府投入的资金,发展各类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搭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四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和出让制度,通过按规划、分步骤审批供地,集中行政资源、分步分片招商搞建设等办法来推动城乡规划的实施,让政府在土地出让中受益,更好地实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情况;问题;建议

荆州水务集团在1998年开始尝试向周边集镇供水,城区至纪南镇供水干管于当年开始供水,当时的供水范围仅仅局限于镇区。2008年底水务集团会同规划设计院对荆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做了研究规划,项目从2009年正式启动,现将荆州市实施城乡供水化的构想及实施情况分述如下,与同行探讨。

1、城乡供水一体化整体规划

1.1规划区域 城乡供水一体化已列入了荆州市给水专业远期规划。荆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主要解决以下区域:荆州区下属的李埠、太湖、八岭、马山、川店、纪南、郢城;沙市区下属岑河、观音垱、锣场、关沮、联合、窑湾、省江北农场,项目涉及14乡镇198村,受益人口480008人。

1.2供水状况 荆州市中心城区的供水企业为荆州水务集团,下辖五座净水厂,日供水能力71.5万立方米。规划最高日用水量82.0万吨/日,含周边集镇区域用水10万吨/日,供水量有保障。

乡镇自来水厂现有6座净水厂,水厂水源取自地下水,供水工艺简单,供水规模不大,供水范围为镇区内,且由于环境的污染,水源水质变差,供水工艺简单,设备陈旧老化,管理水平低下,供水水质及供水的保障性不能有效保证。

村级供水设施为上世纪80年代建设,以自然村组为单位建设。深井水加水塔供应,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由于供水水质超标,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不明,没有资金投入维修养护等原因,现已全部倒闭报废。

农村分散式供水设施主要是农户简压井,普遍铁锰含量、耗氧量、细菌学指标超标,水质不安全的。

2、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思路

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特点,为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顺利实施,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行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想结合的管理模式。水务集团对乡镇供水服务站实行一级管理,乡镇供水服务站对下属单位及居民实行二级管理。一级(城区—集镇)供水主管及相关配套设施由水务集团负责;二级供水管网(集镇—村组)及相关附属构筑物由各镇区与水利局共同建设,近两年来已基本完成或已列入建设计划。

2.1项目建设内容 (1)一级供水管线(城区—集镇)。结合个村镇的分布情况,采用城市管网延伸分8个片区进行供水。由水务集团与集镇负责建设;(2)城郊配套建设改造管道。为满足乡镇的正常供水要求,保证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后整个管网的正常运行,对城郊东方大道等8条供水干管进行改造,由水务集团建设;(3)二级管网(集镇—农户)。二级管网(集镇—农户)由各镇区与水利局共同建设,近两年来已基本完成或已列入建设计划。

3、项目实施情况

3.1已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

由于资金上的原因,荆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一直进展缓慢,主要因为一级管网建设成本过高,现已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区域大都是多年前通过地方与水务集团共同建设完成一级管网,最初也仅只为集镇供水,近两年由集镇与水利局利用农村水改资金建设完成二级管网后,实现该区域的供水一体化。

至2011年底,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范围内,纪南镇、关沮、锣场、观音垱、岑河等5个乡镇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郢城镇、立新、联合、窑湾等4个乡镇部分实现一体化供水。

3.2荆州市实施供水一体化的基本模式

(1)项目资金来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涉及的资金较大,主要涉及的是两块内容:一级管网(市区——集镇)及加压泵站,二级管网(集镇——村组——农户)。一级管网建设一般由集镇与水务集团协商,议定双方出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水务集团通常出资占到80%—100%,水务集团出资部分多为商业贷款和国家相关管网建设补助资金。

二级管网建设资金由水利部门牵头,利用水利口的国家安全饮水资金,向镇区及农户筹集部分资金,共同建设。

(2)管理模式。水务集团对于已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区域实行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一级管理,实行一级供水的由水务集团所属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如郢城镇、关沮、立新、联合、窑湾供水管理由水务集团就近的营业所管理,其人员、经费、资产全部纳入市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

二级管理,不属一级管理的乡镇设立隶属于镇乡管理的自收自支、独立核算的独立法人供水企业或机构,水务集团以批发价的形式向镇供水企业售水,镇供水企业再向区域内单位、居民零售自来水。实行二级管理的供水区域,由镇供水企业负责各自区域内管网的维护、改造、连网,做好与供水主管网的衔接。市水务集团为主投入建设的二级管网也委托各镇(街道)供水企业或机构实施运营、维护和管理。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有纪南镇、锣场、观音垱、岑河等4个集镇。

供水的具体经营管理可引入市场机制、成立供水经营机构进行组织实施。

(3)水价体制。荆州市的供水价格目前为城乡统一价格,执行的是政府定价,居民水价为1.956元/吨(包含各类代收费用)。自来水批发价格目前政府尚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根据相关文件,城市排水管道未延伸到的地域可不收取排污费,通过向政府请示,批发价中暂未收取0.8元的排污费。

4、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4.1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是一项系统性的公用工程,牵涉到规划、建设、水利、市物价、各镇区、开发区、公路及水务集团等很多部门。荆州市的城乡供水一体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水利、水务集团、乡镇等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领导;工作中各部门往往沟通缺乏,单从自身利益出发,造成衔接不上的问题;资金不能统筹安排,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4.2资金上存在较大缺口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涉及资金量大,二级管网(集镇——农户)建设有水利口的农村安全饮水资金扶持,乡镇、农户可自筹一部分,资金可基本解决。一级管网(市区——集镇)由于管线长、资金量大,水务集团仅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单纯市场化运作有很大困难,主要由于一次性投入大,初期水量收益也有限,造成项目缺期内没有效益。财政资金对城乡供水一体化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水务集团由于的资金原因不会主动推动。

4.3镇区水厂权属问题是阻碍项目实施的一个大问题 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区域内尚有不少集镇有一些小型供水企业,如太湖农场、李埠镇、八岭镇等,这些小水厂所有制层次不一,资产结构复杂。虽然这些厂的供水模式管理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水质经常不能达标,部分小水厂甚至也经营困难。但这些厂由于资主产结构复杂,它们往往并不支持实施城乡供水一体,成为很大的障碍。

5、顺利推进项目实施的建议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篇(3)

深化改革创机制强化管理增效益努力推动我县城乡供水持续快速发展我们XX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面积123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万人。全县水资源严重短缺,境内无径流,境外补给少,地下可利用水资源大多埋藏较深,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6、全国的1/12,且水质较差,高氟水、苦咸水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贫水大县。近年来,在省、市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把水利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要兴富,先兴水”的共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治水高潮。在水利建设中,始终把城乡供水工作放在首位,坚持统一规划,水源共享,建管并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工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__年以来,共完成投资4751.72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6处,解决了6.54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增固定资产3880万元,年供水量360万吨,产值600多万元,安置水利职工68人,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城乡供水工程是城乡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九五”初期,由于水源贫乏,水质较差,导致缺水人口增大,全县饮水困难人数达62万人,在全省较为突出。特别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城乡供水分别由水利和城建两家管理,农村供水工程因水量上不去,效益较差,县城供水因水源不足时常断水,两家管理的供水工程都面临亏损和难以维持的严重局面,城乡供水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打破原有供水体制造成的僵局,谋求供水事业新的更大的发展,我们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城乡供水管理工作的切入点,通过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等,使大家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牢固树立了“四个观念”:一是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新观念。改变城乡供水多口管理,实行“统筹规划,水源共享,城乡结合,统一管理”的新体制;二是水权,水商品,先购买后使用的水市场新观念。改变产权不清,盲目开采,喝福利水的现象,建立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化管理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机机制,增强活力。四是可持续发展新观念。改变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的做法,实现水源、工程规模和建后管理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经过更新观念,转换思路,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极大的推动了我县城乡供水事业的快速发展。二、理顺体制,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实践证明,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是实现供水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也是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体制保障。在九六年成立水务局的基础上,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初步形成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并在涉水事务管理上迈出四大步:第一,重新组建了城乡供水总公司,全县实现了“一龙管水”,水源共享,供水统配,集中连片,从水源头一直管到水龙头。县上明确规定,凡是国家投资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均属国有,由县水利部门管理,城乡供水总公司具体管理。由国家补助、农民集资修建的小型、一家一户的饮水工程,产权私有。近几年来,通过改建、扩建和续建并网,收回过去由乡镇及村级管理的国家投资兴建的供水工程12处,均交由水利部门统管,改变了权属不清,责任不明,关系不顺,管理不善的问题。初步建立了统一高效、权责明确的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管理体制。第二,改组原自来水公司为城区供水公司,加快了城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县水务局根据浅层水源不足而岩溶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利用水资源统管的优势,组织人力物力,会同地矿部门,对全县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并聘请省水电设计院、西北建筑设计院和渭南市的有关专家对全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和设计,编制了《陕西省富平县岩溶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完成了《富平县利用岩溶水解决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和《富平县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等可研、规划设计报告。近几年来,根据规划,分期分批实施。优先开发了“380岩溶水源”,打井5眼,新建了北塬页坡“380岩溶水源地”,通过城乡水源工程统一调配,使县城日供水量由过去的4000吨增加到15000吨,很快解决了县城区和北塬地区水源紧缺供水严重不足的问题。第三,把原来单一的县城生活供水向农村供水、工业供水、节水灌溉拓展,使县城供水发展到了周边华朱、杜村、东上官等3个乡镇,解决了1.5万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随着供水量的增加和价格的调整,城区供水年收入由原来的60万元增加到260多万元。第四,多方筹资,加快工程建设步伐。我县人饮困难基数大,任务重。单靠国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好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使广大饮水困难群众早日受益,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资金筹集办法,提出了“以国家投入为发酵剂,吸引和带动群众和社会投入,多渠道筹资,捆绑使用,分步实施,规模解决”的筹集原则,解决人饮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专款专用,认真实施项目工程建设;二是通过各种渠道,筹集配套资金。一方面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供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乡、村、组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两工”逐步取消的实际,结合农民收入水平低,劳动力过剩的情况,积极推行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采取群众集资、实物折价和 投工投劳等形式以折价的办法记入群筹专户,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占地、拆迁补偿和土方施工等问题,自筹资金和项目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三是县政府出台了“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及个人独资或股份合作建设供水工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民办供水;四是大力推行“五小工程”产权改革,对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拍卖、租赁等形式盘活资产,争取资金回笼,用于弥补重点供水工程建设资金不足。五是县城供水等大型供水工程,通过国内外贷款、工队垫资等形式解决投资。近几年来,累计多方筹资9036.53多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677.8万元,地县配套资金1000多万元,群众自筹3258.73万元,投工投劳200万个工日,从银行及外国政府贷款800万元,社会及群众个人投资300万元,解决了45.13万人的饮水问题,为我县供水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三、强化措施,工程建设狠抓落实发展供水事业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全县上下互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在工程建设上,县政府每年把供水项目工程建设列入县上的重点工程来抓,主要从四个方面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成立机构。县上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并在县水务局设立项目办,具体负责工程建设日常工作,机构的成立,为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完成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二是落实责任。每年项目工程建设之前,县政府都及时组织召开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部署按排,明确职责,落实建设任务。实行县上领导包项目,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的包联责任制。并纳入县上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三是各方配合。县上五套班子齐抓共管,形成了发展供水事业的强大合力;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第一线,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人大、政协每年都组织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检查;计划、财政、卫生、水务等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共同打好供水工程建设总体战。各有关乡镇全力配合,狠抓落实,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四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水工程建成后的管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把好“四关”:即“设计关”、“建设关”“材料关”和“验收关”。㈠认真做好前期工作。选择有资质的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设计,保证了前期工作的深度,保证了单项工程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项目奠定了基础。㈡加强施工管理,县水务局按照有关规范,认真组织,严格管理,精心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成立了“富平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按“设计施工,合同管理,验收签证,审批报账”原则。选择有资质的工队进行施工,签订施工合同,进行合同管理;聘请了2名具有监理资质的水利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理。并抽调12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对新打水源井进行抽水试验,测定水量,满足项目用水需求,配合市、县防疫站对水质进行了采样化验;工程队施工实行“三检”制,即施工企业自查自检,项目办不定期抽查,整体项目进行终检;㈢严把原材料关。工程管材由县项目办抽调水务、计划、财政、卫生等有关人员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县监察局、县采购中心进行监督,统一招标,统一采购,实行工地质检、验单接货制度,按计划实物供应到每个项目工程,确保原材料质优价廉。对地方建筑材料采购,坚持先检验、后付款。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赵坡改水工程输水主管道采用柔性深缩短管连接,提高了输水管道的安全性和质量。㈣严把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关。对基础部位、隐蔽工程等及时进行阶段验收,验收合格并经质检人员签字后方可实施下一道工序。对单项工程,实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由施工队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验收申请,报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现场技术员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部分项工程鉴定书;单位工程,以合同为单位进行,在工程完工后,由施工队提出书面申请,由县项目办验收,填写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单项竣工后,由县水务局核对,经县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审核,报县项目办验收,填写单项工程验收鉴定书。同时,严格执行报帐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的发挥。认真执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重点落实饮改水项目资金专户的设立和资金报帐程序规范运作。工程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县项目办管理、监督国债资金的使用,国债资金存入专户,主要用于工程管材、土建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配套资金由乡镇负责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主要用于征迁占地、青苗赔偿、投工投劳和其他工程建设。县项目办将群众自筹资金记入工程专户。严格资金使用和管理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近两年来,全县建成的21处项目工程均达到了优良以上标准,受到省、市领导和省、市、县业务部门的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四、创新运行机制,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建 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措施。(一)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主体。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实行县、乡、村、户四种管理模式。按工程规模,健全机构,落实管理主体,做到“六有”,即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保护措施”,对5000人以上的跨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水务局组建供水管理站,城乡供水总公司具体负责管理,供水管理站负责经营;对一乡内跨村的集中供水工程,由城乡供水总公司负责具体管理,乡镇水管站负责经营;一个村(组)的集中供水工程,按村民议事规程,实行一事一议,由乡镇水管站管理,所在村负责经营;集雨水窖由农户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目前全县共设立了4个局直属供水管理站和24个乡镇水利管理站,管辖82处供水工程,其中县管4处,乡镇管28处,村(组)管50处,共有管理人员286名,户管集雨水窖5193眼,形成了一乡一站,一工程一站,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格局。推行的四种管理模式,经过多年来县水务局和当地政府的精心培育和引导,如今已成为该县城乡供水工程管理的主要形式,为城乡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二)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了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活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县水务局与受益乡村行使代管和出资人的权力,履行代管和出资人的职责。确定了工程管理站具体负责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对各工程管理站,赋予自主经营的权利,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包本经营,企业化管理。建立了用人、决策、水价、奖罚等管理机制,逐步实现规范运营。对管理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按站长、会计、出纳、机泵手、维护人员、收费员(兼)、水质化验等工作岗位设置,逐级推荐,按管理权限聘任。推行站长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责任目标考核,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同时,以水为业,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县城供水,实行指标量化管理,减员增效和发展多种经营等措施,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局直各站实行包干,任务与工资挂钩,采取灵活的分配机机制,实现微利经营。乡村各站,实行承包管理,使水费的征收、工程维修落到实处。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极大的调动了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工程效益。杨坡供水站把原来单一的农村生活供水向工业供水和节水灌溉拓展,使供水发展到了周边华朱、王寮二个乡镇六个村,解决了近1万多人的生活用水和800多亩的农灌用水。供水年收入由原来的3万多元增加到10多万元。使城乡供水工程初步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三)以经营机制为突破口,深化水价改革,按用户性质实行不同水价。首先是水价改革,合理的水价是保证工程良性运行的前提,也是维持水资源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集中供水工程,实行成本水价,计量收费。根据《水利工程饮水价格管理办法》,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根据饮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实现良性运行。近年来,我们在供水事业福利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县城供水,按照用户性质划分用水类型,即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生产用水,经营用水,特种行业用水,实行五种分类水价,水利部门会同物价部门,采取开听证会等形式,先后进行三次调价,水价从移交前的每方水0.8元、每年亏损25万元,调整到现在的每方水1.8-3.5元,综合水价每方水2元,加上多种经营等收入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对于农村供水工程水价,结合农村实际,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采用指导水价,目前执行每方水1.5-2.5元。通过水价改革,达到保本经营。其次是水费的征收和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农村供水由于范围大,用户分散,用水量少,加之计量设备落后等问题,给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针对各站不同情况,实行指标量化管理,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制,任务与工资挂钩的办法,夯实责任,实行专管员对片长负责,片长对站长负责,站长对供水站负责的层层岗位责任制,要求专管员每十天抄表,汇总核对总表,保证抄表率、回收率在85以上。三寨供水站共有管理人员6人,每人承包10个组,任务承包到人,收费直接到户。针对跑、冒、滴、漏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抢修,白天定时供水,晚上关水,确保了供水效率和运行安全;并结合农村实际,在群众接受的前提下,实行每表每月1元表损,每户每月2方的基本用水定额。每十天抄表,分表复核,基本达到总分表计量相符,群众十分满意。近几年来,随着供水量的增加和价格的调整,全县供水年收入由过去的200万多元增加到60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城乡供水的良性发展。(四)加强管理,保证供水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在设立供水管理站的同时,县水务局给各站及时下达了“农村供水工程管护责任书”。⑴明确了工程管理站站长是工程管护责任人,全面负责该工程设施的保护、运行、维修和供水安全。建立管护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水源调度和安全供水预案。⑵加强水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农村供水工程都要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饮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核定供水价格,严格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长期发挥效益,实现良性运行。水价经县水务局审核,报县物价局批准后实行,水费按水表计量征收。同时规定在不影响该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由城乡供水总公司进行统一调配,保持全县各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⑶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等危害水源水质的行为。定期化验水质,并通报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完全。⑷在水源保证的前提下,降低供水成本,拓宽经营渠道,使供水工程在规范运作下效益明显增长。各站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不断开拓供水市场,组织专业施工队为用户及时安装供水管道,并在管道分支处和用水户家中安装水表,电话报修,上门服务,减少了水事纠纷,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用上自来水。依法管水,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供水经营者与用户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水价政策,签订供用水合同。一方面要求水管单位按合同规定保障供水,另一方面要求用水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按时交纳水费,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权利及违约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实现水 商品市场化管理和依法管理,兼顾了供水经营者和用户双方的利益,促进了供水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依法运行。由于我们转变经营机制,不但取得了自身效益,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缺水区家庭的主要劳力不再为找水而长年奔波,为从事其他劳务工作创造了条件,仅此一项,年可节约400万元;二是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氟病区氟斑牙、萝圈腿等困挠群众身心健康的氟骨症将成为历史;三是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一些严重缺水地区群众不再远距离拉水了,现在水龙头都通到了灶房。过去,农民在家里一年很难洗几回澡,现在大部分村镇都有浴池,一些有条件的农户和城里一样,家里装有暖气,设有卫生间,洗澡、入厕方便多了。同时给洗衣、打扫卫生、养花种草等也创造了条件,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使农村人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四是支持了相关主业的发展。通过供水工程水源建设,富余水可用于支持相关用水产业的发展。县陶艺村用上城区矿泉热水后,温泉浴已成为宾馆一大特色,同时,新建的千亩世纪观光、生态农业的节灌工程水源也有了可靠保证。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去解决,以保证我县的城乡供水事业健康发展。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下面几项工作:⑴是利用苦咸水项目,加快“380岩溶水”的合理开发,建设由典等大型供水工程,解决4个乡镇7万多人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问题;⑵是继续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和中省市城乡供水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城乡供水工作新局面,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篇(4)

“江南水乡没水喝”的窘境越来越受到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代表的重视,市五届人大每年召开的人代会上,有关切实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的议案和意见建议不下数十件。

“嘉兴水的恶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据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同志介绍,1990年,嘉兴市二类水体还占50%,四类水体占40%,五类或劣五类仅有10%。到了1994年,市域内已经没有二类水体,五类或劣五类上升到了47%。至1999年,嘉兴境内基本没有三类水体。2000年开始,五类或者劣五类的水体占到了88%左右。为了让全市城乡居民都喝上放心水,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有力的监督。

水源地保护:引与治双管齐下

2003年8月,嘉兴市发生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自来水污染风波,占全市居民饮用水量80%的石臼漾自来水厂送出的自来水因为出现恶臭异味,在市民中引起恐慌。面对出现的紧急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迅速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对水源地情况进行了视察。在事发水厂的取水口,大家看到了被污染的水源发出阵阵恶臭。“除了要查清楚污染源头在哪里外,更加重要的是要采取水源保护的措施,不能让这样的污染再次影响到市民的饮水。”

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几天后,嘉兴市供水水质趋于正常,但对于该事件的发生,许多市民还是心有余悸:嘉兴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域的下游,各方污水汇集于此,就算嘉兴市在治污方面花了大力气,但是周边地区来的污染怎么办?谁可以保证不再有类似情况呢?如果还有相似的污染发生,我们嘉兴只有“坐以待毙”吗?

面对百姓无水喝的严峻形势,市人大代表高海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2006年的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他领衔提出了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建议。他在建议中疾呼:“水是生命之源,却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水的危机已经摆在全市人民面前。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是民心工程。”

高海忠说,看看我们身边的水,想想我们的子孙后代,这真的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建议政府对重点取水河道加强疏浚,提高水源的质量;另外要建立水资源危机预警机构和处理机制,提高水质危机的应对能力,提高饮水的安全度。

代表的建议得到了市水利部门的积极响应,各地政府都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并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同时,开展了以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河道整治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疏浚河道1万公里,恢复河道的自净功能。对于水源地的保护,市水利部门还根据代表的建议,在投资了1300万元,建成了石臼漾水厂双水源工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河网水质恢复缓慢,短期内难以达到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的情况,在石臼漾水厂水源地建设1600亩的生态湿地处理工程。同时,结合水功能区划和水厂布点规划,及时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功能区,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上游水体保护工作。

诚然,加强水源地保护是确保饮用水质量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嘉兴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压力仍然严重,不可预期的危机仍然存在,为了给全市百姓的饮用水上个“双保险“,市人大代表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2003年的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曹文俊等10名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关于尽快实施区域引水的建议――既然本地水源保护难度日益加大,那么就想办法走出去,寻找嘉兴以外的水源地。

对于引水的迫切性,曹文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嘉兴地区地下水资源已经十分有限,加上深井的关闭和污染的威胁,水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全市人民对改善水质的愿望日益强烈。因此,以目前的状况而言,走出嘉兴寻找新的水源,是一条可行的路子,也是保证市民喝上洁净、甜美优质水的有效途径。

曹文俊等代表的建议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引水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巨大,在短期内难以开展实施。但这项建议提到的引水工程则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在2004年前后,常委会领导多次对此项工程进行调研和讨论,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商议,希望推动引水工程的进程。目前,嘉善、平湖已经开展了从太浦河取水的前期工作,桐乡、海宁则考虑直接从太湖引水。

【链接】据悉,目前太浦河取水工程已确定了取水口的选址和“一口、两泵、两管”的取水方案,即嘉善、平湖双方在一个取水口,合建一个泵站,分别安装两个取水泵,铺设两条输水管道。工程建成后,两地近期取水总量每天将达65万吨。

嘉善、平湖从太浦河取水工程去年7月已正式启动,目前嘉善取水口及引水河道建设已经完成了70%左右,备用取水口及河道疏浚今年将启动。同时,丁栅水厂已开始进场施工。平湖已经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太湖引水的取水权报告,一旦审批将正式启动。据悉,太浦河取水工程预计到2008年10月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届时太湖水将经过太浦河和管网流向嘉善和平湖两地。

太湖引水的西片工程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已初步完成了该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预算等工作。据悉,西片近期取水量为60万吨/日,远期为120万吨/日。桐乡、海宁先后与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省水利厅、湖州市政府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并将有关事项上报给了省发改委进行审查。

水质深度处理:让百姓喝到欧盟标准的水

2005年,市人大代表吴关炳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领衔提出的“加强水资源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得到了普遍关注。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呼声在当时已经很多了,不过吴关炳等12名代表在建议中,特别提出了水的循环利用和深度处理的意见,这两条意见得到了各方热烈的响应。

一开始,对于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个问题,吴关炳虽然有想法,但都不具体。毕竟这可以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涉及的面也非常广,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让提出的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呢?正当吴关炳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次代表活动让他茅塞顿开,有两家污染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看到原先接近墨汁颜色的水在经过几道工艺处理后,基本化浊为清的事实,身为海宁市科技情报站站长的吴关炳顿时想到,既然这么严重被污染的水可以实现循环利用,那么只要我们饮用水水源水质还过得去,经过更加严格的工艺处理后,自来水的质量可以达到群众需求的标准;而工业用水通过循环利用,也可以达到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的目的。

代表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采纳。水质深度处理目前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嗯,不错不错,味道跟纯净水差不多。”就在刚投入运营的石臼漾水厂扩容工程活性炭滤池水出口处,市人大代表朱张坤舀起一杯清澈、透明的自来水喝了一口后,满意地笑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自来水厂看了整个水处理工艺流程,查阅了实时记录的相关检测数据,这才晓得我们日常饮用的自来水完全达到国家标准,感觉放心多了。”2006年10月,10多名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志来的带领下,从石臼漾水厂的取水口开始,对生物预处理池、反应池、沉淀池、活性炭过滤、清水库、送水泵房等水处理的9道工艺流程一一细细察看。

据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等权威专家一致认为,目前,嘉兴深度水处理技术是全国领先的,嘉兴的实践为全国水质性缺水城市提供了经验。

目前,嘉兴市即将投入运行的南郊贯泾港水厂,也凝聚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级人大代表的关心。200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实地走访后,对建设南郊水厂提出了意见:目前,流经市区的水系水质均在五类及劣五类,与自来水取水水源的要求均有较大差距,但根据水利、环保部门的监测和预测,长水塘的水源相对安全一些,再加上自来水深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选择该区域建南郊水厂是可行的。

就这样,总规模为日供水45万吨,其中一期工程日供水15万吨的南郊贯泾港水厂选址尘埃落定,预计今年6月底运行,届时嘉兴市的输水能力将大大增强。

【链接】2003年,在市区南门水厂试验成功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嘉兴市投资5200万元,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对日供水17万吨的石臼漾水厂进行深度处理技术改造,除常规混凝、过滤、消毒之外,增加了生物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新工艺。随后又投资8475万元,在新建的日供水8万吨的石臼漾水厂扩容工程中采用了这一新技术,使得出厂水质显著提高。经检测,出厂水全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最新标准,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欧盟标准。

城乡供水: 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

在南湖区凤桥镇大星村,全村3500多人每天的饮用水就来自家门口的那口土井。由于地下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很多土井的水源还是来自地表水。乌黑透着难闻的怪味的井水常常令村民苦不堪言。来自秀洲区王江泾镇的市人大代表蒋国海看到村民们端上来的黑黑的“饮用水”,心中不禁沉重起来:“为什么不喝自来水呢?”面对这个问题,村民们更是大倒苦水:“自来水管道倒是早就有了,可是放出来的自来水水压不够,到了夏天用水高峰时,还经常要停水哩!”

情况了解清楚了,蒋国海脑海里升起了一个问号:“城市居民已经喝上了放心水,可还有那么多的农村居民还在喝水质得不到保障的井水,甚至河水,何时能让农村居民也喝上自来水呢?”在2004年的市人代会上,他领衔提出了关于要求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的建议。他说,如果连干净的水都喝不到,如何谈小康?如何谈现代化呢?因此,让农村居民喝到和城市一样标准的水,属于农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他建议扩大市、县水厂供水规模,加强市、县水厂与乡镇水厂联网的步伐,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供水体系。

市人大代表朱张坤也提出了要求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的建议。朱张坤说:“城乡供水一体化,不仅仅是让广大农村百姓喝到干净的水,另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遏制我市地面不断沉降的现象。由于农村大量饮用水井的存在,加上我市以前大量采用深井水,地面沉降的状况已经十分严重,据有关资料反映,我市最大沉降量已经达到了799毫米,北部王江泾镇地面沉降速率达到了每年30至50毫米,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如果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在建议中,朱张坤等代表提出了把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政府实事工程来抓;采取强硬措施,禁止开采地下水;调动积极性,把城乡供水一体工程与乡镇考核挂钩等3条建议。

代表的建议就像一支强心剂,为嘉兴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注入了活力。该市确定了扩大供水规模,加快区域供水管网建设步伐和加快旧管网改造力度的措施,把全市的供水一体化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千万农民饮用水建设目标责任书,加快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同时,加强管网建设,逐步实现以市本级、县(市、区)域为单位的主管网相联的大市域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去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进行了视察。在大桥镇十八里村的农户家中,看见水龙头哗哗喷出的洁净的自来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荣华连连点头说:“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它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我们一定要把这件关系人民生活的大事办好办实。”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篇(5)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城乡文化一体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76-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的根本出路,更是彻底解决“三农”文化建设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明市是全省唯一批准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城市,更是欠发达的山区城市的典型代表,研究其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和模式,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一项重大的实践课题。本文从调查、分析三明市三元区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入手,就山区城市如何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思路、新对策。

一、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打破城乡公共文化的二元结构为基础,以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公民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使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实现城乡公共文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文化融合,由政府主导(各类文化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辅助)提供的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文化权利(包括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开展文化活动及文化创造的权利和文化创造成果得到法律保障的权利)、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主要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体系(包括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网络体系、管制体系和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义,是有效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的根本出路,是彻底解决“三农”文化建设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理念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强国梦来构建的,把培养现代公民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设目标,着力于塑造能代表时代精神的,有创造性的,积极健康的公共文化。同时,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理念,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城乡人民共享。

第二,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目标均等化。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均等化的政策目标是要求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衡配置,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享有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特别是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第三,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标准化。标准化是达成均等化目标的手段。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指在一定 时期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制定的包括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标准,以及技术和管理等相关规范。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域 广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差异较大,应当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个层面,有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地方选择性标准两个内容。国家制定统一的基本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各地在实施国家统一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基本服务标准。同时,建立健全基本服务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

第四,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模式高效化。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必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机制,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积极构建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库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管理效率,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管理方法和服务技能的现代化。

第五,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多元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基本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决定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及整体运行模式。政府受能力和预算制约,不可能包揽所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必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这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克服传统体制供给不足、水平不均、质量偏低、效率低下等弊端的必然要求。构建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政府与各类文化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结构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

第六,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方式法治化。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以人治和行政化方式为主要特征,而现代文化社会治理以法治化和制度化为核心内容。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现代化,整个文化服务管理的方式就必须法治化。因此,必须完善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和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制定相关工作规则、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法治保障。

第七,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机制民主化。运行机制民主化是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公共性和提高服务绩效的必然要求。民主原则须贯穿从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到国家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各个重要环节。从事公共服务供给的各类机构应贯彻开放透明的原则,强化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及运行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加决策透明度。要通过建立健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民主管理体制,来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不偏离自身的公益属性,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绩效。

二、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 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三元区按照“多方筹资、整合资源、点面结合、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全面部署和推进城乡均衡覆盖、配套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出了以“四化”为基本内涵的山区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三元模式”。

(1)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化。在城区人流密集处、居民区,建立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乡镇所在地建立“综合文化站”;在行政村所在地建立“多功能文化活动室”。

积极推进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资源整合,确保资源共享、实事共办。例如,由于三元区原来并没有自己的区属图书馆,于是就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在辖区内的“三明市少儿图书馆”内加挂了“三元区图书馆”的牌子,实现了市、区图书资源共享;再比如,由于多数社区居委会原来并没有面积符合要求的文化活动中心,于是就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与小区房地产开发商协议,预留一定面积的架空层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2)推进公共文化投入多元化。例如,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由小区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活动场地,由政府出资购买桌椅橱柜和电脑电器设备,由辖区各企事业单位捐赠图书资料和文化活动用品。

(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通“公共文化活动”微信平台,利用新兴媒体,贴近网民这一大批特殊的“群众”,在网络上创新开展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的零距离服务,将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借助微信平台浓缩到手机屏幕中,打造更便捷、更贴近群众的“掌上文广中心”,使文化服务的受益层面扩大到年轻活跃的网民一族。

(4)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色化。

一是打造文化品牌。三元区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少年陈景润》(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曾在三元区实验小学和三明市第一中学就读)和描写三明客家文化背景的《大南迁》已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反响热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铸造文化名片。三元区有部级文保单位有2个:一个是岩前的“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其出土的18.5万年前留下的800多件石制品和骨角器,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填补了我省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也是华东地区第一个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另一个是“中村古窑”。另外,还有2各省级文保单位,17个市级文保单位(详见附图:《三元区文保单位简况》)。同时,忠山村被评为省级“最美乡村”,岩前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三是开展文化活动。三元区以“激情广场”为载体,掀起了群众性文化活动新高潮。各社区分别组建了舞蹈队、腰鼓队、合唱队、演奏队、秧歌队、武术队等等,常年参加活动的队伍共有76支,人数达数万人次,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大家唱、大家舞、大家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另外,还成立了“莘口农民诗社”、“客家山歌协会”、“岩前书法协会” 群众性文艺团体,常年开展活动。

四是促进文化交流。三元区岩前村王姓人口1519人,皆为闽王王审知第十世孙王九三后裔。王姓,在台湾排第六,主要来源于福建,是闽王王审知兄弟王潮的后裔。岩前村当豪坑王氏祖墓乃闽王王审知第十世孙王九三的陵墓,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坟冢密依皇陵式仿制,墓砌阶梯共百级,以达登极的理想,名谓“百阶冢”。其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庞大、保存之完好属全国罕见。2013年12月20日,开闽第一站暨王氏一门宗祠修复竣工庆典在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隆重举行。台湾金门县议会议长王再生、议员王碧珍、林孙全等一行议会成员、台中海峡两岸开闽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建义等莅临现场出席庆典大会,祭祀仪式后还一同参观了闽王寨、闽王练兵场和百阶冢,为进一步促进闽台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 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元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虽然成绩显著,但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东部标准要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不够完善。问题:多数行政村公共电子阅览室尚未建立。原因:镇、村两级财力有限,无法保证已建成设施维护经费,影响了设施功能的发挥;各村农家书屋建成后,无后续投入,致使出版物不能及时更新。

二是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基层文化管理人员缺乏,文化能人流失严重。原因:各乡镇、街道现没有“综合文化站”及“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人员岗位的事业编制,造成文化管理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同时,由于文化管理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导致基层“文化能人”流失严重,许多“民间民俗文化”后继无人。

三是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够。问题: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 利用率偏低,文化阵地作用难于发挥。原因:由于各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加上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因图书量少且旧,设施不全,导致利用率偏低,文化阵地作用难于发挥。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途径及对策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针对三元区的实际,笔者认为,进一步完善三元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元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要明确要求,贯彻落实“五大举措”。《决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新举措: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二是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三是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四是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五是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2、要统筹规划,力争实现“五个一体化”。 一是城乡文化发展规划一体化。将城乡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全面实现机构网络化、服务社会化、设施规范化、内容本土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的文化发展格局。 二是城乡文化事业投入一体化。按照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心下移,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三是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体化。坚持以城区为龙头,以乡镇(街道)为重点,以村(居)为基础,构建城乡文化设施体系。四是城乡文化市场推进一体化。推进城乡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体化,让健康、有益、优质的文化产品占领农村文化市场。积极探索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途径,积极探索农民自办文化走市场的路子。五是城乡文化成果享有一体化。通过政府的投入加大城乡公益性文化产品的份额,实现城乡文化“天天有娱乐、月月有演出,季季有活动,年年有节庆”的目标,使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就近方便地享有文化成果。

3、要整体推进,正确处理“五种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关系。要以“城市文化抓提升、农村文化强基础、城乡统筹抓互动”为目标,大力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二是要正确处理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要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组织支撑、人才资金技术支撑、制度设计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内容建设”的关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以建设为主向建设与管理服务并重并举转变,在抓好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的关系。政府首先必须坚持公共文化的非营利色彩,对于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政府应该身兼供给的安排者和生产者双重角色;对于文化演出产品和服务的属性更多地定位为准公共性产品,政府应当进一步放松管制,鼓励和扶持民营演出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进而实现双赢。五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搭台”与“民间唱戏”的关系。既要由“政府搭台”,弘扬主旋律;又要让“民间唱戏”,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保持民间乡土艺术发展活力。

4、要重点突破,着重抓好“五项工作”。一是要重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完善功能设置,充分发挥文化服务作用;完善各社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中心)、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点建设,力争年内达标。二是要重点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全区广播电视户户通。完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任务。三是要重点开展公益文化活动。组织各街道、社区组建各类文艺表演队伍,各乡镇、街道每年举办2-3场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四是要重点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乡风文明建设队伍,鼓励和吸收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在各村设置文化协管员,并为他们的成长和成材积极创造条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表彰奖励,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较高艺术质量的文化作品,繁荣本地文化事业。五是要重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大文化经费投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保障;完善文化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奖励或激励机制,保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完善文化活动场地设施使用管理、农村电影放映等方面的相关制度,为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9日)

[5] 任B:《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2004-2007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 吴理财:《当代中国农民文化生活调查》,[M].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年 1月第 1 版

[7] 张彦博主编:《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论文集》,[M].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0 年 12 月第 1 版

[8] 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2011 年 4月第 1 版

[9] 王列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年 4 月第 1 版

[10] 李景源、陈威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 刘悦笛:《公共文化服务的“嘉兴模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01月第 1 版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篇(6)

一、我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建设速度较慢、规模较小、水平较低。我市多数建制镇系从由自然经济条件形成的农村集镇演化而来,普遍存在地域城镇人口偏少,生产要素集聚水平偏低,辐射能力偏弱等问题。城镇化的规模小、力量分散,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而且既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益,也不利于保护耕地和环境资源最终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不足。

2、城镇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低。我市大部分城镇都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结构层次低,结构调整力度不足,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城填发展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3、城镇化规划和建设实际脱节,城镇化扩展难度大。我市许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整体发展规划,存在各自为政、盲目建设,布局混乱、功能错位等现象,城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很好发挥,城镇化扩展难度大。

4、城镇及农村人口素质与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差距较大。我市是典型的山区城市,受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处于半封闭、半自给状态下的城镇和农村人口的商品意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价值取向与时代要求差距较大,小农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深蒂固,甚至超稳定地存在着。

5、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由于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不从心。大多数城镇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绿化等设施简陋落后,服务功能不全。文教、卫生、公共福利等社会事业发展迟缓,与现代化城市文明相差甚远。

二、原因分析

1、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对城镇化建设的领导不够有力。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对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思想认识上不够明确。对城镇化任务不明确,措施不明确,对城镇化的对象也不明确。有的单纯机械地把城镇化理解为农业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有的把小城镇建设等同于新农村建设,认为只在乡镇所在地建一批新房,形成一、二条街道就是城镇化;有的把城镇化全过程简单化,认为由建设部门把农民相对集中,建一批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搞一些道路、自来水,就形成了城市,而忽视了城市聚集性、系统性、开放性、高效性的基本特征和城镇化的确切内涵。

2、城镇化发展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目前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信息、金融要素市场等尚需加大发展步伐,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尚未充分利用,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部分乡镇结构不尽合理,效率不高,城镇之间横向联系薄弱,人才、信息、资金交通渠道仍不很畅通。特别是我市农村城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乡镇二、三产业发展步履艰难,城镇劳动者收入水平难以得到较快提高,因而也就难以刺激城镇消费需求的增长。

3、乡镇企业空间布局分散,城市经济集聚能力和集聚效益偏弱。我市目前乡镇企业组织结构层次低,规模经济偏小,技术含量不高,未能有效吸纳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优胜劣汰,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生存下来的企业也基本完成原始积累并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并且,随着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用工条件也趋向文化素质高,技术工种为主。因而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就业率呈阶段性递减趋势。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4、城镇总体规划滞后,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我市城镇规划起点不高,深度不够,对建设指导不具体,甚至滞后于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市小城镇有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或按照规划建设的为数不多,一些小城镇、中心镇先发展后规划,造成我市中心镇、小城镇建设没有特色,缺乏个性。

5、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用地规划和计划,建设用地储备不够,土地供应和流转不畅。一是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情况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只能是图上画画墙上挂挂,不但不能起到引导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作用,而且有时还影响了土地的及时供应。二是我市的城镇基本上都没有根据当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计划,更没有根据土地利用计划适时地对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用地及时进行储备,当建设需要或有工业用地等项目急需用地时才临时进行征购土地,既增加了土地供应难度和成本又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进度。三是目前有关法律条款制约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一些规定,不利于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和城镇化发展。

6、城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基础设施欠帐多。由于长期二元结构下的管理体制,政府职能部门只管城市,不管农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农村教育、卫生、文化、 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困扰我市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也是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

7、开放程度不够,封闭式发展。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基层实行层层考核,使小城镇经济发展以自我为中心,乡乡镇镇之间竞争有余,互补不足,小城镇基本处于封闭式运行,缺乏开放意识。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都缺乏紧密联系,更不用谈与周边相邻省市的联合合作了。在观念上我们与浙江、广州相比差距很大。浙江、广州农村城镇化水平之所以较高,是因为他们那里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大大推动其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1、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对加强城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各级各部门的领导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扩展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总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前提。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认识,明确协调发展的思路,为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努力。同时,各级各部门还必须十分明确城镇化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是综合性、政策性、协调性和配套性极强的社会变革工程,更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要牢牢树立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持久战精神,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长效实施城镇化建设。

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实施奖罚措施,把城镇化进程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业绩和提拔任用干部的一项硬指标,对成绩突出的乡镇可以考虑高配党政一把手。

2、抓紧建立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规划还是龙头。必须整合规划体系,规范规划编制程序,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要理清各类规划间的关系,特别要理清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发挥规划引导城镇化建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必须根据我市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富裕程度等不同现实,努力做到因地制宜、百花齐放,重点解决好城镇布局分散、重点不突出的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地区特色、布局合理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村城市化的中小城镇体系和中心小城镇网。同时,要积极稳妥进行小城镇区划调整,鼓励迁村并镇,使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尽量吻合,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中,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县域中心和中心镇集聚,在较大的范围内合理地配置资源和安排建设布局,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建议由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规划专项经费,并要求县、乡(镇)配套资金,邀请一批专家和高手帮助我市各地建立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

3、把握城镇化进程的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全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是:①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必须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城市规模,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政策措施吸纳农业人口进城务工、经商、居住,把人气搞旺。②以发展经济为先导,加快县城建设。我市多数县城人口不足5万,其经济实力和带动力也比较弱,因此,必须积极扩大县城人口规模,强化县城集聚功能。要充分突现县城的个性,要根据不同的资源状况、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文化历史背景,确立独特的发展战略,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四大要素的协调。提高县城的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同时要从城市的宏观上、空间布局上、建筑特色与景观上做到三者效益的有机统一。③抓好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有产业带动潜力的建制镇建设。尤其要以铁路、高速公、国道、省道沿线部分具备一定规模的重点建制镇为依托,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建议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直各部门对重点城镇给予人力、物力、财力和项目的支持,优先扶持条件较好的乡镇加快城镇化进程。

4、要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引导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多的流入到小城镇。要把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对于我市来说,必须根据区域资源特点,选准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培养新的特色经济,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壮大一批农业深加工企业。同时,以市兴镇,抓好重点小城镇的市场培育,鼓励建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批发市场,以市场促进小城镇周围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鼓励各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参与市场流通,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建议市委、市政府责成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并将农村就业安排纳入长期规划,系统分析、统筹兼顾。

5、用好用活土地政策,保障城镇化建设用地供应。必须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为实施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利条件。土地整理项目是为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新推出的一项国家投资项目,##作为国家和省商品粮生产基地,要用足用活这一国家投资补助政策。同时,要创新土地制度,无论农业的规模经营还是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都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土地制度。因此,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应该允许农户将文秘站:承包的土地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等方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流转,在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同时,应按规划开发利用土地,从而推进土地的相对规模集约经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既可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推进城镇化进程。

建议市委、市政府选择经济较发达,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开展农村居民点或空心村整理试点工作,通过土地整理,把零星分散村落集中安排到城镇周围,通过土地置换,调整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布局,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6、要多渠道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个人和企业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基本条件。由于资金的缺乏,我市大多数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做好土地有偿使用这篇文章,引入市场机制,以土地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主要靠社会资金和民间投资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要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提供特许经营权和实行招标承包等方式,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房地产 开发、旧城改造和新村建设。

建议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小城镇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提高优惠政策的透明度,并保持其稳定性。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简化手续,强化服务,严格筛选项目,把那些科技含量高、能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回报丰厚的项目拿出来招商。同时,要求市直有关部门从资金和政策上,加大对重点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特别是文、教、科、卫、体等方面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7、要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城镇化进程中要特别强调维护农民利益,尽快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对小城镇建设中耕地被占的失地农民,要分类解决保障问题,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建立促进就业责任体系促进就业;政策引导全面推进就业;完善就业服务网络,规范市场就业等措施解决非农就业问题。配套解决土地处置、农民户籍转性问题。要建立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序地引导农民离开土地,同时将农民的户籍由农业转到非农,完成从农民向市民的根本转变,实现落实保障、土地置换、户籍转型"三联动"。

建议市委、市政府将现有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延伸到小城镇,包括落户小城镇的农户。逐步建立起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为主体,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管理和服务社会化,覆盖包括进城镇农民在内的各类企事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的统一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只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顺利进展,才能使进城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放下包袱进城镇创业。

城乡供水一体化合理化建议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情况;问题;建议。

1陕西省城乡供水基本情况。

陕西省南北延伸达800 km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气候使得全省的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陕北400~600 mm,关中500~700 mm,陕南700~900 mm,其中陕南的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达900~1 250 mm。年降水量的不同,使得陕西省对于不同地区的城乡供水有着不同的标准。

陕西省内的主要河流有无定河流域、延河、泾河、渭河、北洛河、嘉陵江等。江河年径流量为899×108 m3,地下水量为235×108 m3,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全省水资源总量为785×108 m3。2009年对全省地表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有66.4%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水体的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型。据统计,2009年全省城乡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1 777×104m3/d,城镇用水普及率为95.97%,农村用水普及率为65%;城镇饮用水合格率为98%,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仅为48.3%。

2陕西省用水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省的城镇用水近年不断增长,也反映了城区居民生活和建筑、公共环境等用水量的增加。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区的开工建设和生产后,用水规模必然大量地增加和长期持续地使用。因此,城市的用水矛盾将逐步突出,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性的规划或建设实施方案,必将造成水资源利用的混乱和严重浪费。

相比城区的用水现状,陕西省的农村用水则仍被供水量和饮用水质的问题所困扰,由于陕西省境内的河流沿岸排污口众多,造成水体污染。目前,城市污水主要排放在泾河、渭河、嘉陵江等处,根据陕西省水务局2008年上半年水质简报:泾河断面以上水质类别为Ⅰ类;嘉陵江水库水质类别为Ⅱ类,其中磷超标0.39倍。可见目前江河水质受城镇村居民生活及周围企业污水排放影响显著。如今市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城区大部分生活污水可以得到处理,但企业、村镇的污水仍无法有效地解决,必须采取城乡一体化供水,以求转变对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控制力度。

在2010年,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体系,已经为陕西省的城乡供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全省年新增供水能力1000×104m3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34%,384万人摆脱用水难,喝上甘甜水,一批骨干水源工程使大中城市供水能力提高。有关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2000年至今,陕西省城乡供水快速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突破,农村饮水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解困目标,城镇供水设施面貌一新,城乡供水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利保障。

2010年是农村饮水工作执行“十一五”规划,要实现省政府“全部解决296万饮水困难群众问题”和“将延安市、榆林市建成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市,将岐山县、淳化县、志丹县、印台区建成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区),将阎良区、麟游县、杨陵县建成省级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区)”。为了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陕西省的水利主管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要求,抓住国家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的历史机遇,加强了对一体化水利制度的监督指导,积极争取、统筹谋划、健全体制、提升管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使得全省城乡供水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1]。

3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体系的规制建议。

3.1统一部署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规划。

统一部署是完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的重点,在进行一体化供水规划时,要对规划的内容做出统一部署。同时,单一项目的规划部署要与全省的规划相统一,要将城乡的供水一体化与污水处理、节水处理等问题统一起来,保证规划的统一完善,编制出合理、统筹的建设设施。统一部署的成效已经呈现在对一些单项供水项目的建设上,例如:为满足日趋增长的城镇用水需求,陕西省统一部署了一批向大中城市、工业园区供水的骨干水源工程,在统一部署、集体规划、统一审批之下,先后完成了黑河水利枢纽、神木瑶镇水库、延安红庄水库和西安引乾济石调水、石门水库向汉中市供水、冯家山水库向宝鸡市供水等水源工程。这些蓄水调水工程的建成投用,有效地缓解了陕西省大中城市的水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增强了大中城市的供水能力,提高了用水保证率。这些成绩进一步地标明,统一规划部署是安排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首要程序环节,要不断地深入部署环节,将规划理论与实践实施相结合,做到先统筹、后规划;先规划、后施工。

3.2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城乡一体化的实施要依靠不断的管理监督来进一步的完善,针对监督管理要明确法律和经济的双重手段,要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行业监督标准,从根本上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除了要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之外,水务一体化建设要依靠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对监督标准进行统一部署。

3.2.1建立水质保障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新污染物的认识不断提高,城市供水水质要相应提高。为提高水质,在《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2001年卫生部提出《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陕西省在按照《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相关法规进行水质要求的同时,在自来水厂和省内的各江河流域的水源取水处取水验质,调查统计当前供水水质中该项目的实际指标值,对有问题的水源采取保护措施。除了治理之外,省内的自来水管理部门应该坚决杜绝企业在水源上游排放污染物,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制订应急预案,使水污染事故的机率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根据薄弱环节的分析,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在发生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处置。

3.2.2建立供水信息自动测报系统。

供水信息自动测报系统的建立是通过GIS管网管理系统的安装,对自来水厂的供水信息进行全面的测报监控,其内容包括:建设管道压力监测点、余氯监测点、浊度监测点、流量监测点,安装监测软件等。通过监测系统自动采集供水管道的压力、余氯、浊度、流量等信号,达到可视、可控、可调、远传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2]。

3.3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的市场化道路。

水利工程的完善必然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基于这点的考虑,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也要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供水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将中央的“民生用水”政策贯彻到底,创造农村饮用水的体系化之路。在市场化程序的运作之下,供水体系建设一方面要争取国家的补助资金,另一方面也要自主解决资金问题,要将水利工程的建设推向市场化的运作程序之中,注重工程的配套建设,以便经济适用地完成水利工程建设。

另外,开放供水企业经营市场,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场竞争。推行城市供水企业特许经营管理,建立特许经营制度,要明确市场准入条件,界定政府主管部门与受委托经营企业双方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确定运营价格、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违约责任、经营期限和终止程序等。实行合同管理,不得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固定回报。在做好对外开放的同时,要重点培育有实力、有进取心的市场法人主体自主经营的省内供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参与市场竞争。

总之,陕西省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的建立要明确当前用水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一体化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加大管理监督力度,鼓励工程竞争企业走市场化道路,全面促进城乡用水的统一发展,统一调控。

[参考文献][1]刘文朝,高占义,胡孟,等。“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材料设备市场需求透析[J]。中国水利,2006,(5):61-62.

[2]郭杰昌。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为契机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J]。广西水利水电,2006,(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