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8 14:50:45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篇(1)

【关键词】 海洋科学 科学解释 哲学问题

海洋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视域揭示和阐发海洋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海洋科学哲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海洋环境危机和人类视野转向是其产生的现实动因,海洋科学实践、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藕合是其诞生的基础条件,研究范式的明朗化是其产生的基本标志。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科学更表现为一种显性的社会哲学形态。

1 海洋科学的科学解释

海洋科学哲学连接海洋科学和哲学的两端,是架设在海洋科学和哲学之间的桥梁。“大多数人以为,哲学家们思考那些非常普遍、非常深刻的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基于这一视角,海洋科学哲学应该是对整个海洋科学事业在整个生活模式中地位的一种讨论。即深入思考从事海洋科学的意义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探讨,一是对海洋科学的整体性进行理论反思,从而形成海洋科学哲学的基础理论;二是对各类的海洋科学进行反思,形成海洋生物哲学、海洋化学哲学、海洋地质哲学等等。海洋科学解释始于具体的海洋科学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无法脱离特定的海洋科学理论和知识背景,随着海洋科学解释过程的展开,问题、背景要素与主体及其意向性要素相结合,使得原初的语境结构不断在新内容的补充下得以扩张、整合和更新,海洋科学解释的意义及其价值就是在由这四种主要元素决定的特殊解释标准与其语境结构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和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科学解释呈现出鲜明的语境开放性、系统性和横断性特征。正是从语境结构和要素的综合作用中才产生出解释规则、过程、标准及其模型的多样性、多重性和多元化。语境论思想能够进一步增进科学解释理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导向一种更广义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多元观念,从而包容各种不同科学解释思想内在的统一性和共同的价值。

海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解释海洋相关问题,如“海洋为什么是蓝色的?”、“海底生物为什么会存在?”、“海洋盆地是如何产生的?”、“阳光穿透海洋的能力怎样?”、“海洋颜色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等海洋问题。然而解释经验现象也并不只是海洋科学理论的目的,许多通常被当作非科学的知识,如神话、巫术、宗教等也能提供解释。在较远古的年代,人类常常采用这样的解释来解释自然现象,甚至到目前也未完全消失。与其它非海洋科学解释相比,海洋科学解释有不同,这种不同首先是由海洋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知识之间的不同而带来的。在一个解释中,如果解释的前提不是科学的,它包含如“神”、“活力”、“道”等一些没有经验内容或难以为经验所检验的概念所组成的知识,那它显然就不会是海洋科学解释。通常把存在于各种海洋科学解释中的一般特性称为解释形式,海洋科学解释形式可能有多种,最典型的海洋科学解释形式是演演绎解释,亨普尔曾认为只有符合这种形式的解释才是科学解释。

演绎解释过程的陈述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解释陈述;另一部分是被解释陈述。如“海水是咸的”、“木块浮于水”等就是被解释陈述。而解释陈述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一个或多个普遍性的规律或科学理论组成,它们通常由一些全称陈述表达,如“浮力定律”、“如果固体不溶于液体,那么固体会浮于比它密度大的液体之上”等就是如此。在演绎解释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的解释陈述。在科学解释中,这些普遍性的解释陈述通常就是科学理论。根据这种解释形式,如果不涉及一个普遍性的理论,就不能做出一个科学解释,反过来,如果要科学地解释经验现象,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获得一个或一些普遍性的科学理论。一般来说,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获得科学理论是最关键的,科学的演绎解释形式再一次表明了这一点,它反过来也说明这种解释形式适应通常的科学观念。总体来看,演绎解释是一种典型的解释形式,它反映了科学或科学研究的某些一般特性。

2 海洋科学哲学主要问题

海洋科学哲学主要问题有两方面来规范:一是海洋科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受到哲学基本问题域的限定;同时海洋科学哲学是对海洋科学这一特定领域、特定学科的哲学反思,它的主要问题大多是各个科学哲学家研究最多、激烈争论的问题,也是来源海洋科学理论和海洋科学实践中最普遍的问题。简括之,主要是:海洋科学发现的模式、海洋科学发展模式、海洋科学理论的评价、海洋科学与非海洋科学分界等等。

(1)海洋科学发现的模式。海洋科学发现发端于海洋问题,海洋问题是海洋科学家对新的观察或实验与旧海洋理论之间矛盾的觉察。假说是海洋科学家从经验资料逆推出来以尽可能解释其拥有的全部资料,通过类比和本体论,某些想法表达出来。如发展为似然的、结构完整的假说。假说通过演绎接受检验,然后被修改,精练、改进和完善,然后再接受检验,在获得更多的阳性证据的归纳支持后,它发展为海洋科学的定律或海洋理论,这就成为海洋科学家完成了一项海洋科学的发现。

海洋科学发现是海洋科学的心搏,没有海洋科学发现,就没有海洋科学的生命。把海洋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且是海洋科学的反思和自我意识的海洋科学哲学,理应更加重视海洋科学发现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研究。海洋科学之星对海洋科学发现的探索,就是寻求海洋科学发现活动规律。这一规律性即为海洋科学发现模式。

(2)海洋科学发展模式。海洋科学发展模式是海洋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西方科学哲学史上先后出现了众多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如逻辑实证主义的“线性累积模式”,波普尔的“不断革命说”,库恩的“范式变革模式”,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劳丹的“合理性的网状模式”以及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模式”理论,等等。随着时空背景条件的变化,以上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解释就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什么是21世纪海洋科学发展模式?海洋科学发展模式是关于海洋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内在机理的完整描述。一个好的海洋科学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对海洋科学发展规律作出深刻说明,而且能够合理解释海洋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夏佩尔:“科学的发展不仅在于改变对自然的基本观点,而且在于改变对科学的描述语言;改变有关被这样的描述和分类的自然的问题本身;改变衡量这些问题的真实性和重要性的标准;改变探讨这些问题的方法;改变衡量这些问题的合适的解答(解释)的标准以及衡量什么是这些问题的可以接受的解答、包括什么是证明或否定所提出答案的证据的标准;甚至改变对科学目标的看法。”2可见夏佩尔坚持了客观主义、理性主义和进步主义,既避免了相对主义,同时坚定地反对了绝对主义。

海洋“科学---价值”模式,从根本上说是指衡量海洋科学是否进步的标准,在于海洋科学是否朝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海洋科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其全部价值的相互协调和全面增值,且不产生负面影响。3这种海洋“科学---价值”模式主张从海洋科学进步的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的角度阐明海洋科学及其价值的创造,关注海洋科学知识创新与人文价值的关系方面,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这一模式提供的评价海洋科学进步的标准显得过于苛刻,因为人们很难将人类的价值目标从各种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目标中抽取出来作为海洋科学进步与海洋发展的标准。时至今日,海洋科学发展问题仍然是海洋科学哲学的哲学议题。

(3)海洋科学理论的评价。在海洋科学史上,对于同一个海洋科学问题往往会有多种不同的解答,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海洋理论。对于这些不同的海洋理论,我们必须作出评判,判定哪一种是我们可以接受的,而评判就得有标准。由此可见,海洋科学理论的评价是因为需要在众多海洋理论中作出合理的选择,从而促进海洋知识的成长及海洋科学的进步。通常海洋科学定义为真的海洋知识,从而在评价海洋科学理论时,把真理标准看成是终极的评价标准。但是海洋科学理论除了真的属性外,还有其他的属性例如价值属性、美学属性。允许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海洋科学理论。真理标准虽是评价海洋科学理论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评价海洋科学理论还有价值标准、美学标准。

(4)海洋科学与非海洋科学分界。海洋科学与非海洋科学的分界问题是海洋科学哲学的焦点问题(基本问题)。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分界问题,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确实可靠性”标准:“科学通过其原理的确实可靠性而与意见、迷信区分开来。”这一标准是当时时代的要求,是人类早期历史阶段的真理观,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科学哲学史上科学分界标准经历了从确定到模糊、从绝对到相对、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媲变过程;随着海洋科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及人类海洋科学观的变革而变化。非科学不一定是伪科学,哲学、逻辑、宗教等学科不是科学,但也不是伪科学,海洋科学必须具备可检验性,亦即可从命题中演绎出至少一个可以和观察、实验结果相比较的推断,可检验性一定具有可重复性,不同的划分标准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科学现象认识的不同角度,由于海洋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也在深入,海洋科学的划界也许是一个恒远的议题。

3 海洋科学哲学的海洋文化取向

海洋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海洋科学,因而海洋科学文化也是它的研究领域,是人类对海洋科学的一种哲学反思,其反思过程亦即海洋科学文化的产生过程,海洋科学哲学的研究过程:从‘实证原则’‘证伪主义’‘约定主义’‘语言学转向’‘历史主义’‘科学无政府主义’等等,体现了海洋科学哲学文化取向,注重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认为实证主义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反科学实在论。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在进行了社会---历史的转向后,又进行了文化转向,海洋文化转向是海洋科学史,海洋科学知识社会学及海洋科学哲学研究的共同取向。从海洋知识论到海洋文化论,是海洋科学哲学文化取向的转变。传统角度上的海洋科学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海洋知识论哲学,它将海洋科学看作是一种海洋知识体系,井将所有的海洋学术研究归结为“海洋科学知识’,海洋文化论哲学将海洋科学看作为一种海洋文化,注重的是创造海洋科学文化的人,将海洋人才看作是海洋科学文化之根。为此,从海洋知识论转向海洋文化论将成为海洋科学哲学范式的重要转型,进而生成一种新的海洋科学哲学范式,即海洋科学文化哲学。海洋科学文化哲学的着眼点不再从逻辑出发,为海洋科学去构造一个又一个的逻辑体系,相反,它试图真正把握海洋科学历史和现实的实际过程,探究在历史上究竟有什么样的海洋文化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在促使或推进海洋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在现实中又有什么样的海洋文化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在推动着海洋科学的变化和变革。另一方面,海洋科学文化哲学不再仅仅锁定在海洋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逻辑范畴,相反,它更关注整个海洋科学发现和创造过程的人的因素和海洋文化因素,在它那里,整个海洋科学发现和创造的海洋文化过程,不仅涉及认识论和方法论,更重要的还涉及本体论,即洞察力和创造力的人。只有透彻地理解人(创造者)及其所蕴含和展现的全部的人性和文化,才能深刻地把握海洋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精髓才能真正起到海洋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作用。海洋科学文化哲学也是一种新型的海洋文化哲学,肩负着海洋文化哲学的使命。这种使命就是,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海洋文化,为新时代树立一种新的海洋文化观,从而真正引领海洋文化的进步。事实上,海洋科学文化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肩负起这种使命而开辟的。

对海洋科学哲学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反思的结果是海洋文化哲学的转向,在21世纪海洋文化哲学作为思维方式将成为一种主导的哲学意识形态。从海洋科学哲学到海洋文化哲学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身本质认识的发展。对人的本质的全面认识使海洋文化哲学作为新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超越海洋科学哲学而成为当代海洋哲学观的现实。“对人的精神的理解,必须植根于对人的需要的分析之上”显然,海洋科学哲学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对情感与意志等精神性因素是无能为力的,而海洋文化哲学对人类精神、情感和意志的特别关注及对海洋科学哲学的批判自然就成为满足人类需要新发展的意识形态,如果把思维方式看成是哲学的本质,那么19世纪、20世纪就是作为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的海洋科学哲学的世纪,而从海洋科学哲学到海洋文化哲学的转向则使得21世纪必然是作为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的海洋文化哲学的世纪。海洋科学哲学取向海洋文化要取得迅速发展,关键是不可限制于海洋科学哲学划定的实证方法,同时也不可局限于科学哲学所采取的思辨方法;海洋科学哲学取向海洋文化哲学作为一种拓展海洋科学哲学的研究取向,应该发展出独特的方法与方法论;这是海洋科学哲学取向海洋文化哲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篇(2)

一、遵循海洋科学教育规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海洋相关知识,通过著书修志、舆图建造,或刊行或师承传授,发挥了海洋教育的初步作用,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真正在大学开始海洋科学的教育。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士教授回顾了中国高校开展海洋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1946年以前的无为期、1946-1981年的海洋科学专业教育时期以及1981年至今的完整学位教育体系时期三个阶段,海洋科学教育未来应在突出特色、分类教育和本硕衔接等方面深化改革。

曹文清教授围绕着“研究性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回顾了厦门大学自1946年建立海洋学系以来的学科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根据国家需求而确定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地球科学系统下的大海洋科学为基础,跨越理科范畴,融合其他科学,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及创新型高素质管理人才。傅安洲教授以“地球系统科学中海洋科学专业创办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在海洋科学专业培养方面的办学经验。

海洋科学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因此,海洋科学教育具有跨学科特征,改革传统培养模式成为趋势。日本东京大学海洋联盟副机构长、大气海洋研究所木暮一教授,从历史缘起、组织和教育体系、实施意义等方面介绍了东京大学海洋联盟教育体系(AORI)的构建。其跨学科教育模式改革的宗旨是为实现东京大学服务国家,特别是在实现日本确立的作为海洋国要为世界海洋做贡献的目标上发挥作用。国内与会代表在发言中多次提到,2011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签署协议,合作共建1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海洋人才队伍的举措。

二、发挥大学的智力优势,探索海洋教育和研究的多元模式

来自德克萨斯A&M大学的Piers Chapman教授介绍了自2006年开始,该校与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学领域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并提出向本科生培养延伸,鼓励更多的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并来中国大学学习,拓宽合作的专业领域、增进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等持续发展的思路。英国利物浦大学的Chris Frid教授强调海洋生物学与全球水、食品和能源供应大挑战的持续而密切的关系,提出基于培养全球公民,进行国际研究、国际贸易而进行研究合作、学生交换和使大学成为合作伙伴等国际化视野下的路径思考。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HungTao Shen教授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下(2000-2009),来自美国41个州132名学生在中国海洋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中美海洋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国际研究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经验,同时指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提升、教师的国际化参与活动、海外大学的国际化合作项目、暑期国际项目特别是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课程项目的早期规划等是可借鉴的海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模式和路径。上述各科研及教育机构所产生的专门技术、知识和技能成为创新的动力源,进一步推动这一前沿市场的发展。因此,大学及其合作伙伴被认为是直接为社会提供了人力资本、各种知识以及创新思想,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

三、特色立校,传承创新,深化涉海学科专业体系改革

“港航并重、海河兼顾”是河海大学所秉承的特色,郑金海教授从理工交叉、构筑多学科支撑发展的海洋专业,培养国家急需的综合性海洋人才等方面介绍了该大学的探索和改革。特别是在国际化背景下,该校积极引进国际著名大学的开放课程作为教参,加强海内外学生交流的实践,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苗振清教授介绍了浙江海洋学院坚持特色,本着服务海洋事业发展的使命感,对接海洋产业、行业及社会需求,从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上海海洋大学提出“立足水产,面向海洋”的办学思路,确定了新时期的办学目标:成为水产、食品、海洋等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对生物资源、地球环境等具有高度诠释能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开放的教学科研型高水平特色大学。张国琛教授以“海洋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构想”为题,着重介绍大连海洋大学以水产养殖、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为主体学科,确立以“两面(面向国家海洋事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两线(海洋经济产业、海洋科学研究)为主体,多层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思路。

四、注重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海洋学科专业创新人才

海洋科学是属于地球科学,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手段,多位与会专家围绕此问题进行了报告。首先,作为海洋科学新知识根本来源的野外观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南京大学的张永战副教授介绍了该校在江苏海岸建设的海岸海洋实习基地情况,他从该区域的基本地学特征和蕴含的科学问题出发,明确了教学内容,进而结合基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韩震教授介绍了该校海洋技术专业借助大学生创新活动这一平台,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而中国海洋大学的刘春颖副教授则全面介绍了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一一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基地进行海洋化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做法,她的报告显示,在合理安排理论及实验室教学的基础上,海上观测实践教学对于海洋化学人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厦门大学的郑爱榕教授还将海洋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到海洋科学专业以外,将其纳入到跨学科素质教育中,在厦门大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由于海洋科学的特殊性,培养海洋科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还要考虑到除其地学属性之外的如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属性。中国海洋大学的江文胜教授则介绍了他们面向物理海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该实验教学体系紧密联系理论教学,以物理海洋人才所必需的实践能力为导向,构建了野外观测、物理模型实验、数值模型实验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

五、持续开展海洋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拓展多种类海洋教育活动

各个国家特别是沿海国家日益加大海洋开发的力

度,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日益频繁。这引起了人文社会科学对海洋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等学者的努力下,海洋文化研究在国内发展起来。参会的多所高校近些年来纷纷成立海洋文化研究机构。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的成立以及开设的海洋社会学论坛颇引人注目。会上,中国海洋大学崔风教授论述了“海洋世纪”的社会学含义,呼吁建立海洋社会学学科专业并进行了构想。韩国国立木浦大学的申正浩教授介绍了有关韩国海洋人文社科的研究与教育进展状况。

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对初中等海洋教育极为关注,并形成了详细的教育体系和内容。在我国则刚刚开始重视,如中学海洋教育班的创设、海洋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课程的开设正处在探索阶段。中国海洋大学附中开始创办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成为青岛市教育局首批蓝色海洋教育特色实验先行先试学校。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王孝坤提出了海洋职业教育具有公益性、社会性等特征,应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多元协同管理体制等认识与观点。

当今海洋权益教育与传媒海洋教育也是我国海洋教育亟待加强和横向拓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中国海洋大学干焱平教授提出了在我国同周边海洋邻国权益之争的背景下,我国同周边海洋邻国海洋权益争议的几个焦点问题,以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观点,指出进行海洋权益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海洋大学傅根清教授从世界各地知名公益广告的视角为大家注解了海洋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国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新途径,进而说明了海洋教育活动开展的广泛性、大众传媒进行海洋环境保护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海洋教育以及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思考

一是海洋科学人才特别是海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本次会议所介绍的中外合作项目中,也反映出中国学生较美国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中国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需要加强等问题。宁波诺丁汉大学的Paramor博士则以其亲身教学经验对比了中英两国开展海洋生物教学的异同,她指出:在实践方面,中国学生明显缺乏基本的训练,从小缺乏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要想改变这一点不仅仅是各级学校的责任,而是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责任。

二是我国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需要突出大学的办学特色。同质化问题是中国大学在学校发展目标和专业培养定位上需要特别关注的。海洋类大学和大学涉海学科专业的发展虽有共性,但只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多样性需求的各类人才。

三是中国海洋形势非常严峻,但国民的海洋意识却相对薄弱,亟须加强海洋教育。中国大学在实施海洋教育,辐射地方和中小学教育方面乏力。而美国有着成功的案例,其政府、地方和学校全面参与,推进国民海洋意识提升的实践有着很好的可借鉴之处。成立于200C年的卓越海洋教育中心(COSSE)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组织美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海洋科学家、信息技术专家和高校教师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并有效促进和提升了美国全国性的海洋教育。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篇(3)

[关键词]海洋社会;社会哲学;海洋发展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2003604

海洋社会是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并逐步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而社会哲学则是十八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1](P10)。用一种思辨性的社会哲学理论来揭示和阐发一个日益发展的边缘社会,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它旨在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一种全新的诠释方式和一个全新的解释框架。这一努力对海洋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海洋社会与社会哲学之间有没有内在的关联?二者是否存在着对话的可能性?换言之,海洋社会哲学何以可能?这是我们研究这一课题首先面对的前提性追问。

海洋社会哲学,是指用哲学思维思考和研究海洋社会问题的社会哲学思想,是从哲学的视域揭示和阐发海洋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综合理论体系,是对海洋与社会、海洋与环境、海洋与文化、海洋与历史、海洋与经济以及海洋发展等问题进行哲学思索的理论结晶。然而,海洋社会哲学是否可能?面对这个康德式的追问,我们还是用康德式的分析来解答。实质上,它就是要解答海洋社会哲学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海洋社会哲学的存在和产生有其现实动因、基础条件、学科逻辑,它们构成了海洋社会哲学存在的合理性依据。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社会更表现为一种显性的社会哲学形态。

一、海洋环境危机与人类视野转向

海洋环境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视野开始转向海洋是海洋社会哲学产生的现实动因。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开始进入哲学视野的时候,社会哲学便产生了,海洋社会哲学的产生亦是如此。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3.61亿平方公里的海洋约占总面积的70%,各大洲漂浮在大洋上面,成为海洋中的“陆地”。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物,本是无法居住的自然障区,但就是这个障区产生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发明了舟船和各种劳动工具,才逐渐走进海洋。对海洋的认识、开发、利用经历了从低到高、由海面到海体的发展步骤。随着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欧洲探险家发现了新大陆、新航线。地理大发现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人类开始向海洋索取资源,海洋获得了全方位的开发。海洋这个“障区”被重视起来了,人类开始用思辨的眼光来审视海洋发展问题。

今天,海洋环境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海洋社会将面对怎样的挑战?我们认为,依然是“地球只有一片海洋”的问题。所谓“依然是”说明“地球只有一片海洋”已经是个“老”话题。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不过,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对海洋的认识、利用有很大局限。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实践活动还是很弱的。即便如此,人类还是在很早就食用贝壳和懂得海上捕捞。考古工作者在沿海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人类留下的贝壳堆和海鱼骨。专家们根据鱼骨鉴定,认为这些海鱼骨包括锄鱼、黑织、梭鱼和蓝点马统4种海产经济鱼类,说明当时已掌握了一定水平的海洋捕捞技术。而到了几千年后的今天,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依然是“地球只有一片海洋”。这时候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地球只有一片海洋”的问题变得很沉重、很严峻、很重大。由于今天的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导致海洋污染加剧,近海已逐渐变得不适宜人类生存,这就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也注意到,对于海洋环境面临的挑战正在唤醒人类关注海洋,关注自己的“第二家园”。海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海洋社会的突出问题。

按照哈马斯的理解,认识或理论活动并非一种纯粹的智力游戏,而有其内在的实践意图。实践意图的产生与人的活动对象有关,但更与人的需求有关。人类在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曾面临“成长中的烦恼”:资源的匮乏、生存空间的缩小、环境的破坏等。为了生存,世界各国开始将目光投向海洋,以争夺管辖海域为中心,各沿海国的海洋“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可供人类食用的鱼类活动的场所即渔区,约80%被分割在有关国家的管辖海域范围之内,沿海各国专属经济区内的总渔获量约占世界渔获总量的94%以上。到他国专属经济区内捕鱼,受到种种限制。这就意味着一些国家的渔船要从传统渔场撤出,渔民生计和渔区经济大受影响。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航道也要经过一国或多国的专属经济区海域。所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各国在拥有管辖海域问题上,都采取寸水必争、寸海必夺的态度,甚至一些国家在有争议的海域先下手为强、抢先占据,企图制造既定事实。海洋自由活动空间变得狭小,凸显了人类生存空间的局促。人工岛屿、海上机场、海上油气平台、海上城市、水下居室、海底酒店、海底隧道、海底工厂等一系列海上工程的建设,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生存空间的欲求。

二、海洋社会实践、海洋社会

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耦合 按照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一门新学科能否得以建立,主要看其是否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等条件。客观条件,是指建立学科必须具备研究的客观对象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实践的需求;理论依据,是指建立学科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依据;思想基础,是指建立学科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只有具备了这三个基本条件,建立学科才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以此观之,海洋社会哲学的提出,不是作者的异想天开,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海洋社会实践和海洋社会科学的完美耦合。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篇(4)

[关键词]海洋经济;实证研究;中国全文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3-0041-03

当前海洋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经济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方面全球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而承载人口的陆地资源储量日益减少,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使得人类可以深入利用开发海洋资源。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国土约占30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更加的凸显,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保持持续繁荣的重要战略途径。而对海洋经济及其相关理论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视角的理论探讨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途径。但就笔者所掌握的文献而言,中国学界对过去三十年海洋经济研究方面的既有文献缺乏梳理,尤其是实证、定量的研究还不曾看到。因而,笔者拟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海洋经济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从而大致展现中国海洋经济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剖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期待为推进中国海洋经济的理论研究作出智性努力。

一、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研究成果形式日益多元化,如报纸、专著、期刊、网络等。如果将所有形式的研究成果完全汇总梳理,无论从成本上还是现实操作性上都是不太现实的。而且从统计学上讲,大数概率使得这样做也没有必要。以颇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章作为样本,就足以对中国过去三十年对海洋经济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描述。

(二)时间段选择:改革开放以来至今

之所以选取这个时间段,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从宏观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了初步繁荣、富强、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其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思考如何总结、吸取过去的经验,并用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推进中国的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看,1978年于光远、许涤新等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建立“海洋经济学”新学科并且成立针对海洋经济的专门研究所。1980年7月,我国成立了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以此为标志,我国海洋经济体系逐步建立,相关研究工作开始踏上正轨。

第三,从研究目的看,对过去三十一年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理论支持与制度建议。而过去三十年正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此我国社会构建当前与未来理想图景所需理论与制度支持,都与过去三十一年改革开放所形成的理论与经验密不可分。

(三)具体调查方法

在具体调查中,笔者选择检索词为“篇名”,检索项为“海洋经济”,从1979-2010年中每年作为一个独立时间段,范围为“核心期刊”,查询范围为“总目录”,选择匹配为“精确”。之所以选择检索词为“篇名”,检索项为“海洋经济”是因为这种选择能最合适地选择出研究主旨为“海洋经济”的文章。

二、海洋经济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从总体内容构成来看,从1979年以来我国学者对海洋经济的研究更多的停留在对海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占研究总量的64.37%,而理论研究与其他研究只分别占20.11%和15.52%。(见图1所示)从海洋经济的理论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占理论研究总量的比重为71.03%。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对海洋经济简单介绍的所占比重也较大,达到20%;而对海洋经济综述性及反思性的研究比重比较小,只有8.57%。(如图2所示)具体理论包括两类观点,一是产业经济观点,二是海洋资源经济观点。从海洋经济的应用研究来看,相关成果多数集中我国区域及整体如何发展海洋经济的研究上,分别占应用研究总量的54.46%和39.29%,而此方面的内容包括发展的可能性、具体建议、现状评价、可持续性、未来的预测等;对海洋经济国外借鉴及历史总结的研究所占比重比较小,只有6,25%。(如图3所示)

(注:A代表海洋经济简介;B代表海洋经济基本理论;c代表综述性及反思;D代表中国整体海洋经济的发展及建议;E代表中国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厦建议;F代表海洋经济国外的借器及历史总结;G代表公告、采访等。)

(二)从研究方法上看表现为以下特点。

从总体来看,从1979年以来我国学者对海洋经济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基本经济理论指导之下的理论定性分析,占研究比例的42 53%。(如图4所示)

(注:I代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定性分析;Ⅱ代表基本经济理论指导之下的理论定性分析;Ⅲ代表定量分析;Ⅳ代表其他方式。)

(三)从研究历程来看,中国海洋经济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按照研究的数量、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可以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海洋经济研究历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79-1987年是零星研究阶段,1988-2000年是研究的平稳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是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各个阶段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的重点是不同的。

在第一阶段(1979-1990年),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是对海洋经济进行简单的介绍及中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议,整体上看只是将零散研究成果的简单加合,还没有体系性;此阶段采用的方法以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定性分析为主。在第二阶段(1991-2000年),从内容上看,理论研究上侧重于海洋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应用研究则集中在具体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研究上。此阶段基础理论的研究从两个角度丰富了海洋经济的理论。一是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利用西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的相关理论,将涉海各经济部门进行横向综合研究,将海洋经济理论研究扩展到包括关于海洋经济各方面的研究工作。二是从海洋资源经济的视角,将经济科学与海洋科学结合起来,逐渐由海洋资源开发的研究向海洋资源的深加工,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再到资源产业化对区域经济、环境经济的影响,最后发展到对国民经济和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影响研究。此阶段在研究方法上,开始使用理沦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但是凋查研究摹础

上的定性分析仍然占主导地位。第三个阶段是2000-2010年的繁荣阶段、这个阶段从研究内容来看,岁中国海洋经济的研究数量大幅度增l朋j,从总节j:与区域海洋经济的研究不棚上下,占据r海洋经济研究的主导地位。这个阶段将海洋产业经济观点与海洋资源经济观点融合起来,建立起海洋“大区域经济理论”。使得海洋资源、环境经济、海洋产业经济和海洋区域经济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系统。从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定量分析的方法,但从总体上看舔本经济理沦指导之下的理论定性分析仍然足此阶段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海洋经济的研究呈现的阶段陆特点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走势足一敛的。2()世纪5()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快速增长,2()世纪70年代初,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约1100亿美元;1980年增至3400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束,面对着这种国际趋势,我国意识到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歼始埘我国海洋经济基本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先后对巾国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全国海岛资源进行了综合调奁,获得了大最蜒础性的数据。在1988年出版了《中国海洋年鉴(1986)》,其中就包括了部分海洋经济统计资料。从1989年起,《中国海洋经济统汁年鉴》陆续出版。这些基础性的调研工作为海洋经济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源,这为进行海洋经济的研究提供了可能。而从实践情况来看,80年代中期以后,沿海省区纷纷把海洋经济列为各省发展战略,加大开发海洋的力度,这种强烈的现实需求使得当时的研究主要注重实效性、政策性的研究,而缺乏对基础理论的研究。

从全国来看,1991年召开全国海洋工作会议,1996年正式《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从区域来看,沿海省区纷纷把海洋经济列为各省发展战略。如海南省提出“以海兴岛,建设海洋大省”;广东省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蓝色计划”;福建省提出建设“海上田园”;江苏省提出了建设“海上”;河北省提出“立体开发海洋”等等。政府的引导使得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开始高速增K,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经济的总最从1990年的438亿元上丹1998年的3269.92亿元;海洋经济以20%以上的年增速在增长,海洋经济总值点GDP的比重从1986年的2.22%上升到1998年的4.12%。在此背景下,我刚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我国及各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性研究上。

201)1年国家海洋局印发了《海洋工作“十五”汁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资源不断增长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施海洋丌发”的战略,“十七大”提出“开发海洋产业”的新要求。与之相适直的就是,更多的学者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角度上对海洋经济的町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三、既有海洋经济研究的不足

上述时中国既有海洋经济研究特点的总结更多的是成就方面的表述,下面笔者将要对既有研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对于知讽的增进与问题的解决可能更有益处。笔者认为其所具有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比较落后

中国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既有研究从数量上看很多,其研究视角及理论依据也颇为多元,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对海洋经济的研究还是相对落后的。这种落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研究主要从海洋经济的界定、作用以及持续性等方面,海洋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在经济地理论和资源经济论上;在研究方法上看还是以定性的研究方法为主。

(二)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

与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海洋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总体规模仍明显偏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仍不够显著。因此,积极探讨研究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对于正确制订我国海洋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海洋资源退化、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权益形势严峻、分散式海洋管理体制制约管理职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十分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发挥理论所具有的能动性。然而,中国既有的海洋经济理论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是极其有限的。

(三)缺乏脉络式的系统和反思式的理论探讨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篇(5)

[关键词]海洋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3-0011-05

一、引言

“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辞海》)。在不同的研究范畴中,其内涵也有所区别,如在考古学和人类学中,“文化”主要指物质生产,而在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则指向“象征”或“表意”,即更偏向于精神层面[1]。作为文化研究的特定对象,海洋文化具有更为具体的内涵,主要包括海洋物质文化、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观念文化三个层面。海洋物质文化又叫海洋器物文化,是人类认识、开发、保护海洋能力和活动的物质体现,是一种可以直观感知的表层次文化;海洋观念文化又被称作海洋意识,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的心理感知与价值认识;海洋制度文化则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中层次文化,包含了与海洋活动相关的一切禁忌、仪式、风俗、惯例、习惯法以及各种明文的典范规则等[2]。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实施生效,国际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竞争进入到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也为海洋文化古迹和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青岛作为我国乃至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不乏特色鲜明的现代都市魅力。同时,与东夷文化、龙山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为其积聚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因而,1994年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独具一格的历史发展中,青岛形成了集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海滨都市于一体的双重城市特点。近年来,青岛提出打造“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新战略定位,更使海洋文化遗存价值的挖掘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研究综述

20世纪5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指出,在许多城市,古建筑个体和城市整体具有配合关系,形成了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环境,因此只针对单一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是不够的,而应采取措施对整体城市环境予以保护。1982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将其定义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3],借此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学者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逐步拓展的发展阶段,并相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界定、类型特征、价值评价、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之后则将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同区域文化、生态美学、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结合,开启了跨学科的思考。

随着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不断深入,地域特色日渐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对沿海地区来说,海洋文化的深层次挖掘便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比较系统地对海洋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探讨,许多沿海城市也相继提出了打造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目标。桑秀萍(2002)、柳和勇(2009)、傅红波(2010)、王文洪(2011)等以舟山为例,分别从建设策略、名城内涵及名城特色等方面对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邓春玉(2010)、杨宏烈(2011)、杨素梅(2012)等以广州为例,对其建立“海上丝路的世界商埠”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青岛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研究,赵立波(2009)、姜正轩(2011)着力强调了蓝色文化、海洋文化对于青岛名城建设的重要意义,高莲莲(2012)则通过SWOT分析对青岛海洋文化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评价。

综上,目前国内对于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城市规划与风貌保护方面,且以定性分析居多,研究的科学性与说服力有待加强。本文尝试从公众感知的角度构建海洋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力求对该薄弱环节进行更深入的量化研究与探讨。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1.客观性。从实际出发,避免主观片面性对评价体系的科学建立造成影响。对于体系中某些无法直接量化或难以量化的复杂指标,秉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辅以德尔菲法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结果。

2.全面性。公众对城市的感知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在构建海洋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从多角度出发,将影响城市形象的因素尽可能全部涵盖,从而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3.可操作。海洋文化名城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相较于其他确定性评价目标,具有更多变的表现形式和更复杂的内部特征。如何将众多要素进行汇总、划分,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要素,从而有效提高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是模型构建的关键。

(二)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评价目标及评价目的,初步选取了一系列评价指标,设计形成问卷,向规划、城建、旅游、文化等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城市居民、游客等发放,征询意见,经过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一个包含4个层次、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5个基础指标的海洋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指标分析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进行内涵解析。

1.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可概括性地分为海洋物质文化资源和海洋非物质文化资源。海洋物质文化资源,也叫有形海洋文化资源,根据其产生形式的不同可划分成自然形成的景观资源(如海湾、海滨、海岛景致等)以及由海洋文化孕育而生的非自然型资源(如独具特色的建筑聚落、海港码头、渔猎工具及海洋文物遗址等)。海洋非物质文化资源,也叫无形海洋文化资源,是指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文学艺术、民风民俗、制度宗教等文化形态,具体包括诗歌戏曲、民间传说、妈祖信仰、船工号子,以及与渔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祭海仪式、海洋节庆等。在青岛,海洋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结合相当密切,例如将宗教文化与山海景观相融合的崂山道教文化就是此类典型。

2.海洋文化产品。海洋文化产品可以分为海洋文化旅游产品和海洋文化宣传品。海洋文化旅游产品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景观观赏类、风情体验类和艺术欣赏类,具体如海洋文化景区景点、海洋科学考察、海洋节庆、渔家乐、渔家宴,以及海洋主题影视剧等。海洋文化宣传品主要包括对海洋文化有宣传作用的书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类宣传品,以及网络、动漫、电子书刊等创新类媒体文化宣传品。

3.海洋文化服务。文化服务是指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其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自丹尼尔·贝尔(1973)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第一次提出知识业的概念后,文化服务业这个新兴产业便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文化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海洋文化服务包括开展与海洋文化相关的一切文娱科教、媒体宣传或海洋文化咨询等活动,例如,为公众提供各种传统类或创新型文化出版物的阅读平台,为公众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设施、技术、服务和管理的支持。本文主要对海洋文化服务所涉及的三个方面(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人员)进行探讨。

4.海洋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性质、城市区位和城市底蕴等的综合反映,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体现着城市的价值[6]。换言之,它是在宏观环境的影响下,融合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或风格而形成的城市标签,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品位和内涵。好的城市形象,不但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品牌的关键,甚至可以在区域竞争中成为该城市不容忽视的无形资源和竞争优势。此外,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的素养、形象也会影响到大众对于该城市的态度和印象。

(四)确定权重

本文采取专家调查法确定判断矩阵(见表2)。

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其特征向量W=(0.2366,0.2746,0.2416,0.2472)T,说明对于总目标A来说,因素B1(文化资源)、B2(文化产品)、B3(文化服务)和B4(城市形象)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2366、0.2746、0.2416和0.2472。

依据公式,计算可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4.0017,0.000567,RI=0.9,CR=CI/RI=0.000630

由此可见,文化产品的开发能力对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最为重要,是影响名城建设的核心要素;城市形象次之,需要有关部门着重考虑;文化服务作为城市的窗口性行业,对名城建设可以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海洋文化资源的差异性较大,每个城市都有其突出的方面,可通过人为创新产生新的吸引效力,所以其对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影响最小。

同理,对二级指标层(B层)和基础指标层(C层)进行权重计算,结果见表3。

根据权重大小,将海洋文化名城建设评价指标概括性地分为核心因素(≥0.05)、重要因素(≥0.03)和次要因素(

四、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上述结果,从公众感知角度对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各项指标评估打分,并将所得单项分数的平均值进行积分化综合评价,最终得到公众(游客与本地居民)对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现状的看法和态度。公式如下:

其中,W为评价综合得分;n为指标数,在本调查中共有25个指标因素,即n=25;K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值;Di为第i个指标单项得分的平均值,Dij是第j个公众对第i个指标的评分,且共有X个公众对第i个指标进行有效评分。本文对单项指标的评分采取5分制,并将结果分为5个等级(见表4)。

公众对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中各因素现状的评分D1—D25分别为:0.0893、0.1036、0.0813、0.0968、0.1500、0.1791、0.2142、0.1523、0.1516、0.1805、0.1598、0.1988、0.1033、0.0651、0.0900、0.0907、0.0702、0.0855、0.0822、0.0912、0.0934、0.1663、0.1183、0.2005、0.1369。

进行综合化评价,得W= 3.1509,表明青岛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水平处在中高级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创建全国优秀,乃至世界知名的海洋文化名城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具体建设过程中,景观观赏类文化旅游产品属于相对完善的部分,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科教型文化服务内容、文化服务人员素质水平、老城区整体风貌等。

五、相关对策

(一)扩充海洋文化服务内容

针对青岛海洋文化服务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主管部门不但要对相关企业单位的服务资格进行严格把控,整顿管理文化服务场所、优化文化服务环境,更要为满足公众的个性化文化需求提出创新型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平台,为受众提供新鲜快捷的海洋文化资讯、信息,增强受众对海洋文化的了解和关注;增加城市公共图书馆内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科普读物,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更新、维护,充实受众的海洋文化知识储备;建立高层次、高水平的海洋文化教育基地,包括海洋文化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定期组织海洋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吸引大众参与、互动,掀起全民关注、传播海洋文化的热潮。

(二)提高文化服务人员素质

文化服务业是一种人文化、知识化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为此,青岛各高校应有针对性地设置、创立海洋文化类的科目、专业,为青岛海洋文化建设提供知识与人才储备;对于从事海洋文化服务的相关人员,应注重对其职业道德与服务技能的培养,并通过合理推介与奖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某些对从业者的专业性、知识性要求较高的特定文化服务机构或单位中,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需要主动吸收新鲜血液,增强新老员工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让激情与经验有机结合,有效弥补人员结构的不足。

(三)加强文化老城区保护

特殊的历史发展经历使青岛的城市风貌呈现显著的多样性、异域性特征,前来游览甚至定居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名人为其增添了巨大的名人效应,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发展的宗教、民俗、民风更是为城市整体氛围、格调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地域元素。这些特征在青岛老城区的建筑及风貌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对老城区进行规划开发时,首要任务应放在正确处理城市开发与历史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上。第一,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合理的保护程序及责任管理制度,有重点、有区分地对海洋文化街区或具有海洋文化价值的城市景观风貌进行管理、保护与开发,保持其原始的历史感、文化感;第二,在对老城区周边环境进行建设、拓新时,要求新建建筑、景观,不论是形态、色彩还是文化内涵,都要与老城区的环境氛围相得益彰,创造性地体现出海洋文化与地域特色;第三,成立老城区开发保护委员会,广泛吸收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使青岛海洋文化名城的保护、维修、开发及研究等工作更为专业、科学,避免出现新的失误。

(四)优化海洋文化产品结构

虽然公众对青岛海洋文化产品的综合评价不算太低,目前景观观赏类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也已初具规模,但在风情体验、艺术欣赏等深度型海洋文化产品的开发领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如加强区域联动,开发考古探险游、名家足迹追溯游、民俗体验游等海洋文化旅游产品,建设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掀起海洋文化体验旅游的热潮;顺应国人对航母建设的巨大热情,挖掘沿海抗倭遗迹,建立海洋文化与爱国教育基地,加强对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宣传国防、海防的重要意义,开发海洋科教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海洋文化影视休闲业,以实景表演“蓝色畅想”为基础,对文化产业中较为薄弱的演艺市场进行改造升级,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青岛的海洋文化魅力;释放“万国建筑博览会”这一城市标签的魅力,让游览者切身感受青岛近现代优秀建筑作品带来的视觉与心灵享受;加强海洋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崂山道教为核心,开发宗教朝觐、养生等类型旅游产品;举办涉海特色展会、论坛,深层次挖掘海洋文化产业内涵,探索海洋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有效保护,最终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继陆.论海洋文化研究的内容、定位及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2008(4):126-130.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篇(6)

关键词:互联网+;海洋综合管理;政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72 ― 03

一、“互联网+”给海洋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近年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总理提出“互联网+”转型经济,传统海洋企业如何嵌入全国和全球价值链,这是产品市场获得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企业国际化、产业集聚、社会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海洋产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知识延续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及跨行业、多层次知识外溢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海洋产业管理的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与推演,不同产业企业之间相互促进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成功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机制,从而提出促进传统海洋企业在新常态下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转型升级的政策与建议。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发展。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全球重要的资源宝库和交通要道,也是自然界起源和生物安全的屏障。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依托,更是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力修复的希望所在。在陆地资源不断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口不断膨胀等压迫下,海洋必然成为人类第二生存空间。“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再次成为人类生存和竞争的潜规则。从历史的、逻辑的、现实的角度与战略高度,全面认识海洋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价值与作用,逐步提高全民族尤其是决策层和知识精英群体的海洋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现代海洋科技和海洋新兴产业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所产生的效益已充分显露出来,“互联网+”改变了海洋产业产品及其服务的营销路径与商业管理模式。为了在更加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传统海洋企业必须顺应形势转变思想观念,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看待和解决企业转型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市场空间的开放、营销方式的开拓、产品质量保证、争取合作伙伴等方面深入研究实现传统海洋企业转型方法。传统海洋企业如何实现“互联网+”的转型?这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挑战。相当长时间内,基于“互联网+”而崛起的海洋新兴产业挤压了传统海洋企业的市场空间,许多传y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困难重重,没法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成为提升企业发展和竞争能力的平台和载体。对于传统海洋企业而言,“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必定是脱胎换骨的企业再造工程。

二、“互联网+”促使海洋管理转型

庞大而复杂的海洋系统,人类对它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各海洋开发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导致海洋开发利用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从国际上来看,各沿海毗邻国家之间存在着海洋划界问题和权益之争,围绕着海洋开发利用中的矛盾和纠纷不断出现;从国内来看,存在着无偿使用国家海洋资源、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海洋环境恶化、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资源产权不清、海洋经济管理混乱无序等问题。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管好海洋这份人类珍贵的财产,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

大航海使海洋从障壁变为通途,形成今天全球化而不是旧大陆规模的世界史,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但由于民族的文化中对海洋的价值认识不够,缺少海洋意识的“基因”,导致我国历史上长期“重陆轻海”,乃至门户大开,被动挨打,惨遭列强蹂躏,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旨在科学梳理、分析、总结海洋的价值,认识海洋对社会、文明、经济、文化生活、科学技术等诸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在思想上、理论上激发人们认识海洋、热爱海洋、自觉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

海洋对社会、经济、文明、文化生活、科学技术等诸方面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海上文明是历史上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它常扮演历史火车头的角色。海外贸易与强大海权支撑的基本社会结构,保证这种开放性社会与外部异质文明世界的接触、交流、碰撞、融合和互动,不断刺激社会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从而形成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的肥沃土壤。海上文明在古希腊产生以来,有两个重要影响:一是促使区域贸易中心不断变动,使经济变得活跃、易动。海上文明很容易扩散技术和改变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使区域经济贸易中心不局限一时一地。二是加快区域性历史的转速。

海洋对调节全球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它本身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海洋酸化非常敏感,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为人类社会提供的货物及服务带来影响。人类、海洋和气候有着内在的联系:海洋环流使我们的地球适合居住生存,大气圈中约一半的氧气来自海洋,全球经济的一大部分依赖与海洋相关的商业,包括渔业、旅游和航运。气候变化必将对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产生影响。从海平面上升研究入手,提出沿海城市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14、15世纪初,在意大利热那亚、威尼斯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的繁荣,这无疑与意大利航运业的发达有关。意大利的小舟载着商品往来与塞浦路斯、君士坦丁堡等地,把巨额利润装进“载不动太多钱”的小舟运回意大利。更重要的是,海洋催生了工业资本,一种有巨大经济生产能力的资本。巨额利润加产业资本使意大利一度成为古代西方世界的重心。中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比较容易,却不是所有的萌芽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它需要灌溉,而这个灌溉之水就来自海洋。西班牙、葡萄牙大航海活动带来的是大量财富进入西欧,像现在的荷兰、比利时、法国北部,以至于英国,这样,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在西欧成长起来。产业革命以后,大量的机器产品像洪流般涌入东方,打破了东方自然经济的关闸。当时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东方,靠的是廉价商品的重炮和强大的舰队火炮,以此打开东方大门。这两炮是怎么到的东方?靠的还是航海。

海洋使葡萄牙、西班牙从争夺香料贸易通道、掠夺黄金、猎取努力和象牙中获得财富,成为经济重心。荷兰在英、西大战中摆脱西班牙的封建统治,向以商业资本为主的海洋性商业资本主义疾进。17世纪有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航行于世界海洋,他们经营外国商品,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和承担商品的运转业务,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商业与贸易的发展使荷兰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动力来自海洋,保护神则是产权。重商主义流行,以及战争成本的剧增,使银行、信托机制得以发明,具有殖民地性质的专属经营权(东印度公司)得以设立。海洋贸易的扩展,货币流通的加快,使各类投资商、证券商、贸易商、谷物商、军备供贷商、公债经纪人等逐渐占据历史舞台。世界从此进入一个以海洋为通道的相互作用、以工业生产品为战略武器四面出击的“世界历史”时代。可以说,没有海洋,便没有工业革命;没有工业革命,便没有世界历史。

海洋文化涵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品质――创新性、团队性、开放性、民主精神。比如,与发达的海上贸易及防御海盗直接相关的古希腊城堡建筑、城邦体制和政权的民主化;与营海生涯直接相关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与海上掠夺、征服、战争直接相关的希腊神话、文学;与海上舟楫之利采借而来的东方艺术手段直接相关的彩陶文化;与海岸两栖生活直接相关的希腊文化主旨中的善变化、重自由、喜哲理等;威尼斯手工作坊的兴盛和文艺复兴运动;英国的启蒙运动、小说创作和浪漫主义诗歌;美国的诺贝尔奖乃至好莱坞电影等等。指南针和印刷术促进了航海的发展,而航海事业发展又促进了造船术、数理科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的发展,海上航行也使人们对信风、海流有了进一步了解和利用。19世纪以来,对海洋的调查促进了生物学、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催生了海洋学。20世纪海洋探测技术发展产生了被称为“地学革命”的板块构造理论,使人类首次发现深海底不依赖阳光的极端生物群落,改变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长期存在的理念;人类逐渐认识到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

联合国秘书长在1998年《海洋与海洋法报告》中指出,海洋的各种资源和各种使用,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根据一项研究所做的估计,与海洋有关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为21万亿美元,而与陆地有关的则是12万亿美元。这些数字毫无疑问地突出了海洋对各国的财富的重要性。在充分认识海洋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方法评估我国海洋的价值,据此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利用海洋价值的战略、政策、法律。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海洋综合管理政策融合

(一)重新审视海洋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政策

“互联网+”背景下,研究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和潜力,根据海洋产业现状,结合海洋资源禀赋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海洋产业的布局,尤其是新兴海洋产业和潜在产业的发展战略考虑。

(二)重新审视沿海区域发展政策

在“互联网+”和“一带一路”海陆统筹的前提下,研究沿海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中外成功案例,提出配套、互补、功能完善的沿海区域发展模式。

(三)重新审视海洋经济发展政策

研究海洋经济的内在规律,根据中外最新研究成果,从而提出适合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安排。我国的海洋利益不仅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有公海资源开发、与海上贸易有关的海洋通道等,且近年来我国海洋权益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周边国家存在海洋划界争端,必须从战略高度研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利益、海洋安全的要求,来制定维护海洋权益与海洋安全的战略,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减轻和预防海洋灾害与应急处理。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是一次巨大的海洋灾难,为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我国虽然发生海啸的概率较小,但每年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巨大。根据我国海洋灾害的发生特点,提出减轻和预防海洋灾害的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

(四)重新审视海洋科技重点发展领域

人类对海洋调查研究还不到5%,海洋的奥秘远未被人类掌握。从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我国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及其政策安排。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管理的基础,海洋功能区划为国家法律所规定。海洋功能区划具有较强的法制性和科学性,同时又是具体的海洋管理的依据。有了明确的海洋功能分区,对海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利用,涉海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都能产生良好的作用。

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为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与发展产I必须科技先行;在科技统领下发展海洋产业,开发利用好海洋人力资源;对海洋文化进行培育、挖掘、开发利用,提高海洋管理各方面的效益,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修正具体的海洋领域管理,制定相应目标、措施与原则,既要为海洋管理做出宏观的战略规划,又要在战略的指导下实施各部门的具体管理。对涉海领域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也是“综合管理”的具体体现。

(五)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急剧变迁的时代,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具有改革与创新意识,海洋管理概莫能外。信息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与管理活动中,管理离不开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过程就是处理信息的过程。信息存在于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海洋综合管理是海洋管理的高层次管理形态。海洋综合管理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海洋综合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没有他们作用的发挥,一切管理均无从谈起。其中政策与法律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海洋政策与法律是海洋管理主体用以规范管理对象行为、管理海洋公共事物的指导准则,同时也是海洋管理的手段。海洋管理的一切方面,均是在海洋政策与法律的规范下来进行的。当然,政策与法律是包括海洋管理主体在内的人民大众通过执政党及国家机关制定并的。

海洋综合管理领域是十分复杂的领域,难免产生问题,当问题上升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便形成了危机,危机将导致组织形象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了使社会生活与海洋管理活动能正常进行,必须化解危机,加强危机管理。

〔参 考 文 献〕

〔1〕王琪.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李百齐,全永波.蓝色国土的管理制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3〕朱坚真.中国海洋发展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4〕周珊珊.南沙岛礁开发与保护路径选择研究〔C〕.南海问题与区域发展2015研讨会论文集,2015.

〔5〕朱坚真.中国海洋安全体系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篇(7)

[关键词]全球变化 海岸海洋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TM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79-01

一、海岸海洋的科学发展

所谓海岸海洋,实际上就是指海洋和陆地的交互地带,海岸海洋既和海洋不同也和陆地不同。同时海岸海洋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研究海陆过渡带的发展变化、环境资源和表层系统作用,根据研究的实际结果看海岸海洋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否和谐,这是海岸海洋主要的研究任务。这个可以称之为新的学科,因为地质学、地理学和海洋学相互融合又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学科。

海岸海洋的总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18%,海岸海洋的水体面积占整个海洋水体面积的8%,海岸海洋的水体体积占整个海洋水体体积的0.5%,但是,海岸海洋提供的初级生产量占整个全球初级生产量的25%,90%的世界渔获量都来源于海岸海洋,60%的人口都居住在海岸海洋,当今全是世界160万以上的人口的大城市,海岸海洋占了三分之二左右,所以说,海岸海洋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海岸海洋既和海洋不同也和陆地不同,浅海水、空气、生物圈、岩石等一些的相互作用下,造成物理、生物和化学以及地质都变得相当活跃,存留了相对比较丰富的海陆相互作用过程信息。全球上河流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85%左右都在海洋海岸这里沉积下来,全球50%左右的碳酸盐、80%左右有机残体和90%的沉积矿产都在海洋海岸这里。同时,全球的人口居住在海洋海岸的人口十分多,这里的人口相当密集,90%左右的陆地污染物被排放到了海洋海岸,同时,海洋海岸通过自身独有的生态系统,通过吸附和沉淀等一些作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陆地污染物对大洋的直接污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海岸海洋为海洋的动植物提供了高生产力和足够的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空间、药物和旅游等各种资源。但是,由于海岸海洋的特殊特点决定,海岸海洋拥有丰富资源的同时,人们将各种生活垃圾和工厂等一些污染物也随河流带到了海岸海洋,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海洋海岸的另一个例子那就是,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内陆沙漠的温度也变得更高,频繁的沙尘暴活动侵袭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造成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白天出现昏霾的现象,同时还造成了北美太平海洋海岸等地鲑鱼产量变低;但是,西风把沙尘暴带到北太平洋东岸,增加了那里的铁质营养盐,又使鲑鱼的产量变多了。

海岸海洋的实际研究方法是需要多个学科相互结合,主要包括:空中监测、陆上调查和浅海水、空气、生物圈、岩石等一些观测,以及实验室的计算模拟和多分析等。因为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天气、温度和季节的不同,加上需要专业的先进仪器作为技术支撑,所以需要很多的经费,但是科学成果相当严密,能够直接对国家权益和生产建设服务。

二、地震和火山的爆发

当今,全球气候和海平面的变化,与海岸海洋变化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同时也是人们主要研究的课题。大气和海平面的实际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受重视,近几年来通过研究发现,海平面的上升实际上与大气和海水温度升高是有关系的。通过大量的地质记录显示,海平面和大气与海水温度成正关系。

全球一共有五百多座火山,其中有380座左右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欧亚大陆、亚洲大陆、喜马拉雅山以及地中海等地。在火山爆发的时候喷射出岩浆流,就形成了新的海岸。

地震的效应也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在海岸带表现更为突出。比如说,1999年台湾省发生的里氏7.3级大地震,太平洋板块移向了欧亚大陆,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断层。仅仅25秒钟的地震造成了死伤人数一共10000人左右,同时大面积房屋倒塌。

21世纪全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命,不仅是海岸海洋的世纪,同时还是人类生命的世纪,在充分认识了海岸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一定要深入研究海陆过渡带的发展变化、环境资源和表层系统作用等。

三、沿海城市发展与海岸海洋科学之间的关系

我国城市化过程是全球经济体系发展、进入世贸和东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的速度十分快,为海岸海洋科学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十分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环渤海半岛经济带等一些沿海城市建设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共十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十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解读报告首提“海洋强国”的意义,阐述国家海洋局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上的具体部署。

江河湖海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这个地方的地理结构相对复杂,物种的种类丰富而且变化比较活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和城市的发展。海洋和河流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防御屏障作用。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显示了滨海城市的重要地位。

沿海城市的发展规划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需要清新的空气、新鲜的蔬菜、明亮的阳光、洁净的水资源和舒适的住宅;另外人们还需要繁华的街市、优良的历史、先进的医疗和配套的服务等等。以上这些方面都涉及到了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和滨海水体的发展变化情况,所以说,在实际的滨海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将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海岸海洋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机的整合,将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更好地融合到具体的实际设计中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保护海岸海洋的基础上求发展。

结束语

海岸海洋是由地质学、地理学和海洋学相互融合又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活力,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也是当今地学发展的主要支柱,我们应该加大对全球变化与海岸海洋科学的发展的重视程度,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更科学系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上就是我对全球变化与海岸海洋科学的发展的简单阐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颖,张永战,邹欣庆.面向21世纪的海岸海洋科学[A].97.海岸海洋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68)72.

[2] 王颖,张永战.海岸海洋科学研究新发展[A].中国海洋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文集[C].2015.5)13.

[3] 台湾大学地理系.集集大地震灾害分布图[G].台北:台湾营建署,20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