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媒体运营汇报

新媒体运营汇报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04 11:01:18

新媒体运营汇报

新媒体运营汇报篇(1)

一、媒体融创实验区的优势所在

从生产成本上看,媒体融创实验区融多为一,降低了媒介集团资源浪费。在传统的新闻媒介集团内部,各个自媒体之间各自为政,相互的报道资源无法做到完全共享,甚至存在为了“抢独家”而刻意隐瞒新闻来源的情况。这就使得新闻媒介集团内部新闻采集、制作的成本不断攀升。融创实验区负责内容管理的子部门——数字媒介中心、中央编辑中心、视觉传媒中心通过一次采集新闻信息输入云端数据库,各个子媒体依据自身媒体定位和媒介特性进行“二次加工”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新闻生产的成本,在新闻媒介集团生存窘境的当下,不失为一大创举。

从传播形态上看,新华报业集团布局全媒体新闻矩阵,提升了产品的增值服务。其全媒体新闻生产流程涉及媒介集团内部的各个媒体平台,例如传统媒体《新华日报》、PC端中国江苏网、新媒体app交汇点新闻等等,因此,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华报业集团可以通过布局全媒体新闻矩阵,依托于各个不同媒体平台的效果,达到“1+1”>2的报道效果。

从组织管理上看,融创实验区利用多人才合作,延伸了媒体创新价值,改变了传统媒介集团内部各自为政的运作格局,形成了扁平化的媒体合作平台。集团内部的各子媒体中的新闻人才可以打破不同媒体的隔阂,形成具有强烈互补和创新性的媒体小组,进行新闻内容生产。由新华报业旗下各媒体的记者和编辑组成以自媒体小组(通常为2-3人)为单位申报开办栏目,以自媒体小组化的组织架构独立运营,采、编、发的权限都在自媒体小组手上内容呈现上更加多元化,也更具活力。一些栏目如“歪果仁邮报”“城会玩”的稿件,由于对话题的精准把握以及内容的精心制作,通过社交分享,多次创下100000以上的阅读量。

从内容生产上看,新华报业集团具有79年的悠久办报历史,其自身强大的新闻采编能力和媒体精英人才足以支撑其生产出众多优质原创内容。其采用先进的采编与报道技术(航拍、H5 +VR等),拓宽内容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报道的创意和呈现上不断出新,又深耕于本地新闻的挖掘,使各类报道更接地气,更贴近时代也更贴近读者。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仍是主流,交汇点app汇聚了包括党报《新华日报》和目前发行量第一的都市类报纸《扬子晚报》等9份报纸的内容,这也是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由周恩来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创办的中国共产党大型机关报,几十年来积淀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使得交汇点在江苏拥有强大的受众基础。不足的是,交汇点app忽略了促进UGC内容生产。目前市场上的巨头app都是以UGC为主导,以此实现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多角度性,交汇点app不妨借鉴其成功点,以PGC为主要内容,UGC辅助的模式,开辟一个社区讨论专栏,将江苏本地人的社交融入进去,既丰富内容层次,又可在其中发现新闻点,还能增强受众黏度。

二、新华报业集团在融合实践过程中遭遇挑战

组织上,机构融合难以撼动传统组织形态。媒体融创实验区的内容生产流程并未基于先前对流程优化的设想,固定科层制仍被保留,新媒体中心与报纸、网站等传统媒体机构基本并行。但改革诞生的新部门要求大量技术开发、维护新媒体内容分发系统,还需培养全媒体记者熟悉流程,从人数上反而增加了冗余。过去科层化组织形态完全不能满足当下互联网信息获取快速、精准的高要求,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经营模式融合难以实现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融合的愿望。

内容上,平台形式领先但是内容落后,当前媒体机构平台融合主要集中于“两微一端一号”的发展路径,但是平台运营手段也仅停留在“新平台+传统内容”为主要形式。如新华日报在APP客户端所发报道与报纸报道几乎一样,媒介融合与智能媒体所需的大量“用户数据”缺乏,使得主流媒体不能够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进行精准推送,大大降低了用户粘性。此外,平台间内容同质化也同样严重。

新媒体运营汇报篇(2)

继今年的欧洲杯之后,经过激烈的奥运营销大战,腾讯视频又一次找到了胜利者的感觉。

奥运营销不客气

“尽管在视频行业中竞争激烈,但腾讯视频出招并不客气。”一位业内人士对腾讯视频在伦敦奥运中的表现如此评价。

实际上,腾讯视频为伦敦奥运的报道下足了工夫,也赢得了行业的尊重与用户的认可。连作为全球最“苛刻”的媒体之一,英国广播公司BBC也直呼:“腾讯伦敦奥运报道是一次富有雄心的运作,代表了中国网络行业发展雄心的指向。”

本届奥运会中,腾讯视频在内容原创、技术体验、运营策略、广告招商以及用户满意等各个方面都拿到了漂亮的成绩单。

内容是视频网站竞争的制胜法宝。伦敦奥运会期间,凭借“中国茶馆”系列等若干个原创栏目,腾讯视频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英国广播公司(BBC)还专门进入腾讯前方演播大厅,对腾讯视频原创节目进行了报道。

此外,腾讯视频制作的《金牌第一时间》、《奥运父母汇》和《杯中话风云》等十档原创视频栏目,以“快速的资讯播报、准确的情感表达、犀利的赛事视角”的风格,不仅获得了网民极高关注度,最终也反向输出到很多传统媒体,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等全国24家电视频道共计28档栏目中被转播达225次;在中央级广播中国之声、都市之声以及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23个省市级广播44个频率94档栏目中,使用腾讯三档原创节目音频达4308次。在《第一财经日报》、《京华时报》、《新闻晨报》等主流平面媒体报道、转载视频专访超过上百次。由此,腾讯视频进一步巩固了在线媒体的属性,形成了专业的主流媒体影响力。

腾讯视频的媒体属性和专业性不仅体现在专业级的原创内容上,其创新的视频技术和全平台的运营策略也充分体现了腾讯视频的在线媒体品牌。

据腾讯视频的工作人员介绍,腾讯视频采用四项视频技术的创新来保证用户的观赛体验,即视频直播回放;视频跨平台播放;赛事订阅、主动推送和3G回传技术。让用户不受时间和空间钳制,通过腾讯视频第一时间了解到奥运赛事的实况。

此外,在全平台运营方面,腾讯视频依托腾讯网、腾讯微博、QQ空间、腾讯朋友、QQ音乐、QQ秀、QQ会员、QQ游戏等优势平台,告别了视频网站单一向用户输出内容的内容播放模式,通过平动让视频内容立体触达用户。让用户在观看内容的同时,形成及时有效的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用户观看视频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练好了以上的基本功,腾讯在广告招商和用户满意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本次奥运中,腾讯斩获50家冠名广告主数量。其中包括服装、日化、汽车、金融、家电、电商等12大领域知名企业的广告客户,不仅有可口可乐、宝洁、宝马、麦当劳、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品牌,也有李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上海大众等国内企业巨头。

腾讯视频在腾讯奥运营销战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营销价值。宝洁跟腾讯视频独家合作,全程独家冠名《奥运父母汇》节目。后期的数据显示,《奥运父母汇》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达1.6亿次,视频专题页PV达8千万,《奥运父母汇》正片视频总播放量有9099万,宝洁品牌总曝光高达75亿。双方的合作也被业内看作是奥运广告营销的典范。

目前已经有数据证明腾讯视频所获得的用户认可: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线调研数据结果显示,伦敦奥运期间腾讯视频在四大指标上成为领先者。其中,26.9%的用户将腾讯视频作为收看奥运视频的主要平台;26.1%的用户认为腾讯视频是奥运视频内容最丰富的视频网站;24.2%的用户认为腾讯视频是奥运原创节目最精彩的视频网站;26.6%的用户认为腾讯视频是奥运冠军访谈最多的视频网站。

专业主义优势

有评论曾指出,腾讯视频在奥运营销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腾讯视频所一直秉持的媒体专业主义的胜利。客观来讲,这一论断不无道理。一方面,腾讯视频在成立之初就拥有了媒体基因,十分重视内容的制作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在综合实力上已经领先网络视频行业;另一方面,凭借iSEE内容精细化运营战略,腾讯视频在原创内容、长视频播放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专项优势,构建了牢固的竞争壁垒。

综合实力优势

一般来讲,综合优势是视频网站实力的基本面。回顾视频网站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视频网站的格局演变必然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视频网站起于2005年,经过一番几起几落的角逐,目前市场格局已经初步清晰。凭借媒体专业主义的精神,腾讯视频在大事件营销上持续发力,不断刷新着整个视频行业的竞争格局。

据艾瑞最新统计数据,腾讯视频的月用户覆盖量达到了24331.9万人,跃升至行业第二位。而同时腾讯视频也在用户黏性方面体现出巨大优势,数据显示人均单日浏览时间3976.8秒,行业排名居首。

易观国际的研究数据表明,腾讯视频的用户比QQ用户在年龄上更成熟,20-24岁用户比例占到34%,25~29岁用户比例占到28%,30-34岁用户比例占到17%,成熟用户占据绝对主流。

新媒体运营汇报篇(3)

这一天,上海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家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下称“解放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下称“文新集团”)两大党报集团整合重组的新集团,可以说掀开了上海官方媒体的新篇章。虽然适应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经济城市的财经报纸――《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以及《上海商报》都不在解放、文新两大报业集团中,但上海报业集团的确占据了上海滩报业的大半江山。

业界对此有两个声音:一方面认为文新集团和解放集团的合并和重组是强强联手,优化资源,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则认为两者组合是面对寒冬的抱团取暖,只是饮鸩止渴,或由于更依仗于财政拨款,反而变成了行政式回归,是传媒的倒退。

据初步估算,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资产达到208.71亿元,净资产为76.26亿元,总体经济规模居全国报业集团前列。这艘传媒巨舰将驶向何方,业界翘首以待。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新华传媒的未来发展也为股民们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改革大势所趋

公开资料显示,解放集团目前拥有9报3刊1网络1剧院,囊括了《解放日报》、《新闻晨报》、《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沪剧院等沪上知名的传媒资产。2008年1月,解放集团以传媒类经营资产认购新华传媒股份,成为新华传媒实际控制方。而文新集团旗下则拥有《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外滩画报》等17家报刊,另有文汇出版社、文新传媒网等衍生传媒业务。二者合并后,上海报业集团将毫无悬念地成为上海传媒行业中的龙头老大。

《新闻记者》杂志主编、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刘鹏认为,两大集团合并是大势所趋。其实,随着国内外报业经营形势的整体下滑,这些年来,上海报业同行不断有两大集团合并的议论,虽然是带有无奈、自嘲性质的戏言,但也说明这是在当前体制下解决报业之困、提升生机活力的必然路径。如果从国外的报业发展形势来看,有许多报纸关停并转,许多报业集团并购重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这次上海两大报业集团合并,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符合市场规律和报业发展规律的举措。

刘鹏表示,两家报业集团早晚要整合,早合并比晚合并好,时间拖得越久越被动,因为可以改革调整创新的空间将更小、代价将更大。某地媒体集团的一位领导说,之所以上海这次报业整合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可能代表了未来国内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潮流。如此看来,国内新一轮报业改革,上海又扮演了先行者、试水者的角色。

很多同行关注新集团成立后,哪家报纸会调整,甚至停刊的问题,网上也有很多非常具体的猜测。刘鹏称,从中长期来看,做精做强集团报业也是必然趋势。正如范以锦先生所说:“报纸出现的困境从外部大环境来说,与整体的国内乃至国际范围的经济形势有关。从媒体的竞争环境来说,不仅有来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挑战,也与来自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自身的恶性竞争有关。”

“两大集团的整合时机非常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匡文波认为,中国传媒业应对市场压力,进行集团兼并重组,意在“做大做强”传媒集团。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一是集团内避免重复竞争,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做大优势产业;二是可以加快改革、优化结构,统筹实施新媒体发展战略,优化集团的收入结构。

“变革才刚刚开始。”匡文波认为,报业的盈利下降,已成为全球媒体都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对于上海报业集团而言,如何在资产整合之后实现全方位资源共享、减少内耗,实现旗下多品牌的差异化发展,努力培育和打造商业运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塑造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力,也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媒体发展困局

受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冲击,近期传统纸媒经营业绩下滑,上海两大报业集团的整合将进行怎样的探索引人关注。

据新华传媒最新财报显示:2010~2012年三年间,公司报刊广告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57亿元、8.98亿元、6.10亿元,三年广告的增长比例为1.35%、-22.38%、-32.04%。由于营收大幅下滑,2010~2012年期间,新华传媒的营业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0.84%、14.35%、14.95%。2012年,该公司净利润为1.09亿元,但是当年度政府补助为2015万元,主业以外的收入和资产变卖获得1个多亿,因此扣除上述非经常性损益,新华传媒实际利润为负175万元。

新华传媒的问题不是个例。现代传播控股有限公司上半财年净利润32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400万元人民币,大幅下滑78.4%。西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成都商报》广告和印刷业务公司博瑞传播同时出现大幅下滑,该公司2012年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27.44%,其瑞广告利润下滑8.73%。

一位接近解放集团的人士表示,“解放的优质资产基本上都已经装进新华传媒了,特别是几份大报的广告,结果新华传媒的业绩这两年还是一年不如一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学教授崔保国说:“报业市场在不断萎缩,即便上海这样的一线市场,真正能够承载的报纸总量也就在3~5份的规模。太多报纸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僧多粥少,如果能有序化整合,可以使得报业生存的时间更长一些。”

崔保国认为,“做新媒体,传统报业有内容和品牌资源,但也有很多弊端和挑战,特别是来自体制的挑战。新媒体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结合资本运作密切的产物,但传统报业在这方面往往羁绊较多,体制僵化,而且创新能力有限,难以施展手脚。”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表示,中国纸质媒体要重振威风,首先是结构规模要“瘦身”,把没有生命力、没有市场前景的报纸削减掉,一个城市,只要几份报纸就够了。

不过,削减同质化报纸、缺乏市场生命力的报纸的同时,刘鹏一直坚持的看法是,中国报纸的生命力并未衰亡,而是在连续多年来的跨越式、粗放式大发展中忽略了专业素质提升、专业价值培育的环节,因此报业结构规模缩减的同时,将伴随着强势报纸的内容精品化改革。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资深媒体人常宁认为,尽管新华传媒的股价在解放、文新两集团合并后一度高涨,但是,仍然掩饰不住一个问题:未来新报业集团的发展究竟能否解决长远生存的问题。更不容易理清楚的是,中国报业未来如何靠数字化拯救自己。现状也形成了报业未来的三大死结:首先,数字化方向难找;其次,短期规模效应,但长期无新媒体增效;再次,投资新媒体过于“瞻前顾后”。

对于业界的质疑,上海报业集团的解释是,集团会在将来着重进军新媒体,希望能开辟一片新天地。然而,对于如何进军新媒体,并没有具体的说明和解释,或许集团高层对此仍不太清晰。

新媒体方向仍不清晰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中国报业并不是无动于衷。据资料显示,从2004年开始,国内报业的广告增长首次出现负增长。2005年国内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额平均跌幅达15%以上。因此,业内对于报纸如何转型开始提出各种观点,其中向数字化进军和尝试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之后,业界开始出现了“全媒体”这么一个新词语,以显示传统媒体对此的努力。

就拿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来说,在数字化和“全媒体”方面也曾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比如其“终端引领”战略,“4―i”新媒体发展战略――手机报i-news、网络数码杂志i-mook、电子报i-paper、公众新闻视屏i-street。

另外,如人民日报的“网站主导”战略,着重发展网站,延伸内容价值。如南都报系的“全媒体集群”战略,试图打造成为卓越的信息集成商、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媒体和信息的混合运营商;又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平台驱动”战略,试图以新媒体平台为动力带动传统报业体系的变革,等等。

虽然国内报业在转型中尝试了许多努力,但是方向似乎仍然不清晰,报业以“数字化”或“全媒体”为名的转型,依然面临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报纸经营不断走低成为事实,原有的内容优势和权威性,也不断被互联网新兴媒体消解。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数字化进军并不是简单的给报纸办个网站、开个微博和微信,或者开发出一个又一个没有连接关系的独立平台(比如数字报、手机报、电子阅读器等等)。真正的全媒体战略,应该是整合出一个完整且完善的包括媒介内容生产、分销、终端平台、利益分摊、各个媒体互动促进的生态链条。

但是,国内报业的数字化行动,似乎是表面上弄出好几个依托新技术的媒体平台,招兵买马搞技术建设,但实质上经营理念和方式仍处于传统思路和陈旧状态,对于新媒体该如何经营又缺乏经验和人才,最终造成的结果不免会是:报业建了所谓的“全媒体”平台一大把,但大多荒废,没有带来多大效益和收入。因此,在大张旗鼓之后,报业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但是盈利主力仍靠传统的广告业务,烧钱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差。

或许浙江报业集团的新媒体之路可以给点启示。浙报集团2013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0%~60%,公司净利润增长超预期的主要因素来自新业务:收购的边锋网络和浩方在线。其旗下的、三国杀等游戏增长超预期,是带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但已经被当成“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成功”模范的浙报集团的“跨界整合”之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报业转型。因为,媒体内部结构的不同、业务范围的不同、媒体属性的不同,需要报业集团摸索适合自己的转型发展之路。因此,修补式的整合,抵挡不了新媒体的杀伤力。

专门研究过新媒体的匡文波教授表示,报纸的真正优势在于新闻内容的生产,而新闻网站因为点击量拼不过商业网站,网络报纸又无法实现收费阅读,截至目前,传统纸媒对网络“新媒体”的探索,暂时还没有取得盈利,但仍在不断探索中。

纸媒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话语权”,而网络的优势在于传播渠道,如果纸媒能够与网络媒体联合扩张、利益共享,共同应对竞争,或许能找到一条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坦言,业内很多人都在预测报纸消亡的时间,但消亡的仅仅是那张纸。“未来,报纸本身所依赖的介质有可能发生变化,股神巴菲特去年大批量购买报纸,就是抢占了未来报纸内容的制作生产能力和制作资源。”毕竟,报业不会将命运只寄托在一张“纸”上,因为媒体对新闻信息的深加工能力和专业的生产方式,不管在多远的未来,都不会消失。

考验刚刚开始

合并收购等资源的整合,以及集团的壮大,这种以量变来求得质变的举动,在国内层出不穷。但是这样的举动是否合理、同时能产生什么具体影响,值得我们反思。

合并之后,文新和解放集团的人力、财力、资源优势,整合在一起会很强大,这是必然结果。但是如何利用好手上的这些资源,在现在的媒体环境中突围而出才是关键。其中新媒体战略是未来文新和解放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果合并后的报业集团仍找不到新媒体转型的路子,还固守传统业务,找不到新媒体方面的盈利之道或其他增长突破口,将面临再次陷入困境的危机。

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新媒体研究学者魏武挥认为,解放和文新本来就有好几处地皮,市值以数十亿计的股票,经营这些资产,没什么好奇怪的。上海报业集团如果真定位于“地产+媒体集团”,也没什么。用地产经营和证券经营作为后盾,来支撑旗下纸媒也好新媒体也好,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安排。

魏武挥很希望看到,在未来,上海报业集团不要再把上市公司新华传媒看成一种需要输送利润、美化财报的负担,而是要更多地看到它是一个极好的并购融资平台。中国纯报业上市公司至今已只剩下四家,这个壳资源,用得好的话,大大有助于集团的经营业务。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所谓的都市报,比如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都市报是非常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报业形态。早年各地均有一张隶属该地区党委的日报,日报偏重于机关报风格,于是在日报之外,又产生了一种面向都市普通老百姓的业态,这就是都市报。而对于上海本地而言,从来没有存在过“上海都市报”这样的报纸,而是先有晚报,再有晨(早)报。上海四张报纸(新闻晨报、新闻晚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都可以说成是“都市报”类型。而这四张报纸,由于经营得当与否的关系,有些报纸的命运是不难猜测的。比如新闻晚报,这个打开办以来就没怎么赚过钱的晚报,并入新民晚报报系甚至是合并,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晨报和早报,倒颇费思量。效益上讲,晨报做得不错,一度和新民晚报在盈利能力上可以比肩。口碑上讲,东方早报在高知人群中素有认知,而且有很浓重的文化特色,可以说是上海这个文化之都的一张名片,谁并了谁,都不是那么容易决定的。

魏武挥大胆假设说,索性将晨报和早报以“上海都市报”为名进行合并,是不是一种解决之道呢?也许。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初,自然以战略方向为重。不过,好的战略需要有好的执行,这就不仅仅是表决心的事了。理顺机制,完善薪酬考核体系,才是好的执行的必备配套。而这一条路,却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最终落实韩正书记所言“上海要在新媒体领域有所作为”,还需看一场又一场的具体战役。对于这家新集团来说,考验也刚刚开始。

新媒体运营汇报篇(4)

财务工作的重要地位

毫无疑问,财务工作在任何一个海外传媒集团中都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不管是传媒集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还是资本运作、公司上市、企业并购等重要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财务部门的支持。不敢想象,一个拥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子公司的传媒集团,每天有大量涉及采编、广告、发行、投资等方面的现金流,如果没有完善和科学的财务管理系统,如何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营?传媒集团对财务工作的重视,仅从一个职位便可管窥:跨国传媒集团的首席财务官(CF0)始终位列集团少数最高管理层的名单中。

对财务部门在传媒集团的重要性,曾在新闻集团从事多年财务管理、现任星空传媒集团(中国)副总裁李映红有句话:“在整个传媒集团的架构中,财务在哪里,总部就在哪里。”②据介绍,新闻集团有两个总部:一个在悉尼,是新闻集团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总部;另一个在纽约,是对全世界业务进行管理的总部。无论在哪,财务部门始终是总部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首席财务官始终是公司少数最高管理层成员之一。集团内有个管委会,相当于一般公司的总裁办,由集团董事长默多克、集团总裁、首席财务官和法律总顾问组成。下属子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基本由总经理、总编辑或内容负责人和财务总监组成。无论集团还是子公司管理中,财务负责人始终受到充分重视。

财务部门的基本职能

新闻集团的高层都知道,每周四上午,新闻集团在全世界的几个核心公司的财务总监会及时把当地汇总的财务报表传真给默多克。拿到财务报表后,他会很快地看几个大报、大台的业绩。如果某个地方出了问题,他会拿起电话不管时差立即跟当地的负责人联系。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通过传真机收财务报表是他管理新闻集团的生命线,这个习惯默多克永远都不会改变。③对财务部门的职能,我们如果打个比方,可以说:倘若跨国传媒集团遍及世界的子公司是粒粒珍珠,财务就像一根红线把它们全部贯穿起来,从而让集团的最高层能够把所有的珍珠握在手中。

具体来说,传媒集团的财务部门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职能:

一是提供决策依据。财务部门要收集全世界子公司的经营信息,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总监的分析,提供给决策者作为高层拿主意的重要依据。财务部门向上的汇报,喜要报,忧也要报。

二是控制子公司。传媒集团主要通过财务报表和现金流两方面对子公司进行控制。子公司总经理就重大业务向集团总裁申请批准后,对子公司管理有相当大的权力。集团对子公司进行具体管理,财务报表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此外,子公司在运营中会产生大量的现金流,集团可以对不同子公司的现金进行合理调动,比如去投资其他领域。

三是进行税务管理。一个传媒集团如果财务部门不擅长税务管理的话,可能会向税务部门支付相当多的税金。以新闻集团为例,其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有业务,他们的财务人员非常本土化,深谙各个国家的税法,能够进行合理、合法的税务管理,上税额度占总收入的比例比其他的传媒集团要低。

四是控制现金流。一个跨国传媒集团的财务部门其实相当于一个跨国银行。和记黄埔的首席财务官曾经自豪地说:“我们的司库(现金控制队伍)的现金管理能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银行都成功”。财务部门应当对风险投资、现金管理以及银行利率等非常熟悉、随时掌握,知道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现金,让公司的资金在每个时段都发挥最大的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利益。

财务部门的人事结构

根据笔者了解,一个跨国传媒集团财务部门的结构基本如图。集团税务经理主要负责税务管理工作;集团管理会计师主要对内,向管理层提供财务报告和决策依据;集团项目经理负责对新项目(如集团的并购案)进行财务分析和业务论证;司库则负责对现金进行管理;集团注册会计师主要对外,按照相关规则(如在美国需遵循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做帐给股东、证监会看;集团系统会计师首先要懂会计,同时还要懂IT,能够给集团财务的ERP管理等提供服务和支持。

一般来说,传媒集团下属子公司财务部门的结构也基本类似。但因为权限和实际需要的不同,子公司一般没有司库、税务经理和项目经理。新闻集团在悉尼的全国新闻有限公司不但有管理会计师,在每个主要报纸也设有助理会计师,而且,他(她)会跟子报的总编辑在一起办公。

财务管理的母子关系

跨国传媒集团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子公司,财务是集团控制和管理子公司的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手段。具体来说,海外传媒集团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控制,会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集团会设计一个完善的、科学的财务报表,发给下属子公司,要求子公司财务按照统一标准提供各自的财务报表。通过财务报表,可以管理子公司的业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集团对子公司的财务权限要进行一定的限制,子公司签署合同的金额必须有上限。这样既有一定自由度,也有合理的规范;再次,总公司要定期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行审计,派专人到子公司了解业务情况和部门运营流程,找部门经理沟通,从实际调查中审核子公司的财务。

国内报业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即财务委派制:集团统一委派财务人员到子公司负责财务工作,子公司的财务既要对子公司总经理负责,也要向集团的财务总监负责。这是符合国情或当前实际需要的一种形式。但子公司的财务人员,不是集团派下来的监工,而是来协助子公司总经理的。除非总经理违法,才会向上级汇报。

贝塔斯曼中国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也采取财务人员委派制实行集中管理。集团设财务中心,中心内设一个总监和7个经理,一个经理管一个公司。委派到子公司的会计工资由集团发放,但工作向两头汇报(子公司总经理和集团财务总监)。在资金应用方面,偏向于子公司经理,以提高灵活性;但在成本、费用入账和财务报表上偏向于财务总监,以做到独立反映经营状况。④

此外,财务工作对总公司和子公司的要求有所不同。首先,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同:子公司的管理比较具体,财务人员对业务的熟悉要求更高些。比如,子报的财务经理应当熟悉报纸的发行,广告等;总公司的财务人员则主要服务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对未来战略规划、公司宏观管理的情况要更了解;其次,由于公司管理层的级别不同,财务信息发挥的功能不同。以贝塔斯曼中国公司为例,一线的子公司财务信息更加侧重于反映经营信息的结果,但亚太区经理级,财务报表将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来实施管理。每个月的财务报表都将汇总到亚太区经理处,以供决策之用;再次,财务部门的人员比例也有很大差异。以新闻集团在悉尼的全国新闻有限公司为例,财务人员占总人数的1/30左右,而在集团总部则有一半以上是财务人员,其他一半为高级管理者和法律人员等。

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

财务报表是财务部门劳动的主要成果,是总公司控制子公司及考核高级经理的最佳手段,也是高层管理者了解公司运营的“风云图”。海外传媒集团的财务报表按照不同周期,分成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这些财务报表是新闻集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媒巨头管理旗下报纸的主要手段和基础。世界上好几个传媒集团都把每周的损益表包装成蓝色封面,因而,其周报又常称为蓝皮书。⑤一般来说,蓝皮书里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周经营预测、下周经营预测、本月经营报告、全年经营预测(每月一次)、全年经营报告。“蓝皮书”基本上有五大特点:

(一)表格精美讲究包装。财务表格的行高和列宽、语言定义、数字格式、计算方式等都有标准。损益表的设计通常由会计师中的电脑高手承担,上级签字后,会交由首席财务官确认,甚至由老板本人审定、批准后方可实施。经审定后的蓝皮书是公司的高级机密,不能有任何泄露,如果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必须加密保护。

(二)财务汇总精确快捷。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全世界子公司的损益表一级级地汇总起来,没有强大、准确的财务汇总系统是不可能的。因此,传媒集团的会计师通常必须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财务核算和数据库等技术,才能快速做出精确的财务报表。一位报业集团的高级会计师曾风趣地说:“交给老板的蓝皮书一定得百分之百正确,因为他能嗅出任何错误”。

(三)广告发行收入支柱。对传媒集团尤其报业集团而言,收入主要包括发行、广告和其他收入三大类。蓝皮书中最重要的收入项目是广告和发行,其中,广告更是主要收入源泉。此外,不少大型报业集团也进行多种经营,如向其它传媒或个人出售内容的版权,收入可观。

(四)采编印刷开销大户。传媒集团蓝皮书的开销主要包括采编和印刷两个部分,通常占总开支的四分之三。大报的总编辑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记出身,对于新闻质量精益求精,而对开支则事不关己。编辑记者们的工资跟国际水准挂钩。

(五)统计数据考核基础。光有漂亮的收入和利润还不够,还需要财务总监和首席财务官对财务报表做深入、细致的分类和分析。本周发行收入很好,那么每天的发行量如何,竞争对手表现如何?报业巨头更关心各类广告的数量、尺寸,每广告单位的收益比,还有收款情况。此外,关于新闻纸的分析更需要全面而准确,关于工资数量的分析也很重要。

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

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财务风险,海外的传媒集团如何来防范风险,避免财务上出问题呢?认真挑选财务人员是第一关。财务总监一般都是总经理亲自挑选,最重要的是诚信的品质。当然,传媒集团都会给财务工作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比如财务内部会签制度:重大决策需要经过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论证、同意后,才由决策层来判断,重大项目的合同不能只有业务部门或总经理单独签字。如购买新闻纸,要后勤部门、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和总经理共同签字。在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后,大公司的财务报表都要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共同签字,如果有问题,两个人都会坐牢。此外,总公司对子公司会定期检查,如果子公司财务人员发现部门主管有经济问题,还有畅通的检举渠道越级举报。

传媒集团的财务工作还要接受严格的审计,接受相应的社会监督,做到公正、透明。在这方面,上市和不上市的传媒集团略有差异。没有上市的传媒集团,财务部门的报表主要接受股东大会的监督,股东如果对财务报表有异议,可以邀请审计部门对财务工作进行调查、审核;上市传媒集团的财务部门,还要把经审计部门审核的财务报表,主要是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送给证监会。当然,股东大会同样具有相应的约束力。

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笔者在与星空传媒集团(中国)副总裁李映红交流时,他结合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反复强调:一个好的财务人员光懂财务还不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他对手下员工有个要求:别当财务经理,要当业务经理。要他们经常跟其他部门的同事进行沟通,去参加其他部门的会议;要他们能够背得出星空传媒集团在中国相应电视频道的节目单,熟知每个节目的广告报价,看节目的时候能算出这个节目花了多少钱。财务经常与其他部门沟通,才能提供协助和帮助。

李映红认为,财务是一种高尚而有趣的工作。做财务得有诚信精神,需要正直、高尚的人来做。另外,做这个工作受益很多:有机会了解其他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业务,有机会参与公司重要的决策,能够获得各方面能力的锻炼。财务数字本身好像很枯燥,但透过数字看业务则会乐趣无穷。比如你是一个报纸的财务经理,你既能从财务报表上了解本报的广告和发行情况,如果同时关注其他报纸或者竞争对手的情况,就可以及时了解本报的发展状况,并给公司管理层提出建议。当你的意见最后变成公司的重大决策,并且成功之时,岂不是其乐无穷?“必须强调,财务部门首先是服务部门,其次才是监督部门”。

在海外传媒集团内部,一个懂得业务的财务人员,完全有机会被提升为总经理。实际上,国外的传媒集团在这点上很开放,提供了很多机会。总经理的人选可以来自采编等业务部门,也可以来自财务总监。而且,机会非常均等。星空传媒集团(中国)总裁戴杰明便是财务总监出身。

李映红认为,国内传媒集团不缺好的管理者,但很缺懂业务的高层财务人员。多数财务人员都坐在财务室负责做帐,而不会走出办公室,到采编、发行和广告等业务部门去交流和沟通。在他看来,财务人员首先要有积极主动性,去给业务部门提供相应财务分析的支持和服务,赢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同。“假如我是某个报业集团的财务总监,除了认真管理好公司的日常财务包括财务报表制度以外,我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会议,了解他们的业务运作规律和情况,并通过提供相应财务分析等手段积极支持其他部门的工作。财务总监在公司里得到员工或管理层之信任和欢迎最终不是靠高层自上而下赋予,而更靠自己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和努力”。

注释:

①陈中原:《追求效率和效益——来自第5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的信息》,《新闻记者》2002年第7期

②本文写作中,曾两次对星空传媒集团(中国)副总裁李映红进行采访,本文不少素材来源于访谈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③张志安:《传媒巨头的企业文化和财务管理》,《新闻记者》2003年第5期

④笔者2003年5月对贝塔斯曼中国控股子公司、榕树下网站主编路金波的访谈,本文有关贝塔斯曼中国公司的财务素材来源于访谈内容。

新媒体运营汇报篇(5)

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具有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门负责人成功地完成各项工作。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现将这几个月试用期间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 试用期期间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是在传媒部门学习工作的。传媒部门的业务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虽然和我的专业知识有联系,可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下,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公司和部门的整个操作流程。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挡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学着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业务方面的工作

1. 子夜时段项目

在子夜时段准备初期,内容由房产信息变为婚恋信息,在整个婚恋信息的产业链中,首先将夜间时段的切入点确定为婚介行业,我是主要负责线上的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到南京婚介行业的分布情况,并汇总了各大婚介公司的相关资料,同时对婚介行业的政策法规进行了详细调研,了解到国家对婚介行业的要求,对销售组调研具有一定帮助。除了针对婚介公司调研之外,还对婚介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进行了调研,如婚纱影楼、婚庆礼仪、蜜月游等,形成了一些汇总资料。

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从一个容易入手且是热点的项目入手,因此对栏目的内容和形式有了较大的调整。最后敲定栏目内容为职介单位实用性强的用工岗位信息。

随着时间在一点点流逝,九月份,子夜时段栏目的内容和形式已经确定,到现在与电视台合同的签订已经完成,与智联招聘以及制作公司的深入工作也正在顺利进行,宣传工作也在进一步跟进。在南京的生活频道,《职业早安排》栏目将于16号开播,同时其他频道也要把百姓关注的热点信息搬上银幕,把《都市夜航》打造成一个综合的品牌栏目。按照**公司的总体规划进行运作。为收集信息和建立平台打造坚实的基础。

2. 华泰项目

根据传媒确定的调研目标,前期我主要负责针对华泰现状和证券行业的调研工作。

3. 印章媒体项目

随着“商务领航——政企e通”项目的全面启动,针对政企e通的宣传方面,我参与了在ca的政企e通的媒体沟通会,与南京平面媒体经济方面的记者建立初步关系,与李桂荣一起关于督促快报记者在快报上发表关于政企e通的宣传稿。现代快报已发表完成。

经过这几个月,我现在已经熟悉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从整体上能够把握公司的运作流程。虽然还不能够独立处理公司或部门的一些具体项目业务,但是我相信这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所以鉴于这些不足之处,我在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还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管理主要工作:

我作为销售组的一名成员,同时承担了部门内部的内勤工作。

1.流程制定:配合张清、季海强完成市场调研流程、电话拜访流程、登门拜访流程的制定。

2.年度计划:参与传媒年度计划制定。从为年度计划制定框架开始,具体分为这几块:背景描述、传媒XX年目标、现状分析、实施策略、实施步骤、实施计划、财务分析、所需的资源与支持。明确各项目的运作目的,对年度计划进行修改。从**公司的规划和传媒的规划出发,明确传媒在**公司的定位。XX年各项目的实施目标。

3.部门会议会议纪要:前期完成了每次会议纪要的编写。每次的会议纪要,确定会议纪要的流程,可以提高会议开展的效率,明确会议议题,能让自己投入到会议的开展中去。在整理会议纪要的时候,能提高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内容等也有较深的认识。

4.日报汇总:前期完成了每天日报的汇总工作。每天的日报汇总,在看其他同事的日报的时候,可以更明确地了解日报该怎么写。同时整理发现的问题和学习的内容。

5.预算制定:前期完成每月办公用品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制定。

6.每日出勤表:完成了每天的出勤表的制定。

7.值日检查:完成每天的值日检查。

二、 对**规划和传媒规划的理解

对**规划理解:

从公司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来讲,江苏**是一家以电子政务为切入点的信息运营商。从事电子政务建设以获取法人与自然人相关信息;通过信息运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逐步进入相关行业中介、物流、销售、生产等领域。从政府角度而言,电子政务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二是政府上网工程,政务信息在网络上,三是政府对外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化网络化。所以,战略目标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努力创新,开拓进取。

公司的目标是在二十年内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其营业指标达到世界五百强之一。公司的愿景是:建立公共信息平台,让人们以最小的代价满足最大的需求。公共信息平台可以节约很多资源,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为企业或者个人谋取更多利益,满足最大的需求。我们所要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是公司进行信息收集和运营、以供人们进行信息使用和汇总的平台。建成公共信息平台本身不是战略目的,是为了达到愿景的一个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有效满足人们需求从而取得商业价值。

公司的价值观是要求每一个员工把工作当事业,拥有主人翁的心态,有明确的目标感和使命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等等。我认为一个有团队精神的团队才是真正成功的关键,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一起解决。自己的努力是必须的,但只有团结一致,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对传媒规划理解:

**传媒要做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媒公司,她不同于现存的广告公司、制作公司、公关公司或者是媒体。我们是要把上述的公司整合起来,整合出一流的传媒公司。所以整合就是传媒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那我们拿什么去整合上述的公司呢?**传媒不生产产品,只有靠创意和概念。我们生产创意,然后通过创意去整合媒体、广告公司、制作公司等等,最终获取利润,实现创意的价值。由此可见,策划好的创意,再对好的创意进行完美的包装,是**传媒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业务的关键点。传媒的主要业务流程就是策划出好的创意,拿下政府和媒体资源,然后找合作方去实现,我们在中间起到调节作用。

虽然这个项目刚开始,但整体框架和目标定位已经很明确,并且有了具体的实施步骤,我对其的理解为在将来初步运营过程中先做传统媒体,积累运作经验,同时积累运作资金,再发展成新媒体并进行专业化运作,直至创新若干新的商业模式,为**公司的总战略方针服务。

三、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几个多月来,我在公司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及关爱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综合看来,我觉得自己还有以下的不足之处:

1.思想上个人主义较强,随意性较大;

2.有时候办事不够干练;

3.工作主动性发挥的还是不够,对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不够;

4.业务知识方面特别是与客户接触沟通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所掌握的沟通技巧还不够扎实等等。

四、转正后:

新媒体运营汇报篇(6)

针对远程教育全媒体发展的新要求,需要建立以适应远程教育发展和需要的全媒体内容服务平台,以解决广电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等各类远程教育运营商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模块设计主要以以下三个内容为基础:

(1)远程教育全媒体平台能够支撑手机电视、网络电视、IPTV、VOD/NVOD互动电视等各类新媒体运营业务,能够全面的适应各种新媒体的应用,减少子系统的重复建设,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拓展性。

(2)远程教育全媒体服务平台能够实现内容生产服务的各项功能,包含教育资源素材的汇聚,教育资源产品的快速加工,能够迅速的形成教育成品节目;能支持共享生产方式,支持个性化的独立的教育资源生产模式。

(3)远程教育全媒体服务平台需要进行内容运营编辑,运营编辑是产品制作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同时也是编辑整理的过程,所以运营人员将教育产品进行编辑打包,形成可以被教育消费者的服务包,并通过全段的业务平台展现在各个终端。

2远程教育全媒体内容服务平台的框架设计

根据媒体内容服务的特点,将远程教育全媒体内容如如平台整体框架分为三个部分:内容生产子系统、运营管理服务子系统、以及分发子系统。内容服务是资源收集整理、管理和分发的过程,首先要广泛收集和接入各类资源,包含多协议IP流、ASI、SDI等多中信息源的集中编单收录,本地介质文件的采集,全段第三方生产系统的接入,体统or自服务门户等。然后要根据业务员内容以及运营的需要,体统分屏独立以及共享内容加工生产,满足各运营商精细化生产的需要,其内容服务能进行实时流编辑、粗编拆条、节目审核等多种便捷的工具,并结合生产服务门户进行协同高效生产。最后根据不同的教育热点和学习者教育需求进行内容挖掘和分类打包,并以机构化形式支持前段业务平台的个性需求。实现点播分类编辑,教育产品类别管理,内容注入管理,能够有效的支撑前段不同业务员运营的需要。

3远程教育全媒体内容服务平台的子系统设计

3.1内容生产子系统

远程教育在开展内容运营业务中,其内容主要包含给各种教育机构提供的和制作的相关教育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往往不能直接提供给学习者,而是需要分类整理和加工,需要将各种教育资源内容进行汇聚和分类,其内容要进行非线性编辑、网络编辑、图文制作、包装等深加工,还要按照要求进行教育内容目录编目和主题分类,格式转化和封装等,因此需要在内容服务业务员模块中建设一套内容生产子系统。内容服务生产子系统包含内容汇聚分类,生产管理、资源加工、监控管理等模块。

(1)生产管理模块要根据不同需要划分不同的教育资源编辑工作,并根据日常需求统计变化制定相应的编辑任务,并能检查任务的进度情况,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管理模块的对外接口包含内部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开放,能管耦合系统内各个部分才具有可延展性和升级性。

(2)内容的汇聚和分类,是通过各方面渠道和合作获取的教育资源,包含视频、图片、音频信息,需要进行技术信号采集和文件的导入。不同内容来源的信号格式、存储介质,图像分辨率、制式、编解码格式可能都不一样,内容生产子系统需要这些内容汇聚起来,并按照平台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因此需要丰富的多样的汇聚和处理手段。

(3)内容加工模块要根据不同的教育类比要求进行编目、审核、转码和剪辑加工。经过分析,类似于工厂流水线的生产模式特别适合新媒体内容生产,在这种模式下,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生产工艺要求虚拟出多条生产线,并将各种编辑加工环节作为生产工具使用,每条生产线都可以任意调用这些生产工具,并在流程引擎的驱动下在不同的生产工具间流转,每个工作岗位分工明确,从而实现了整个内容生产的高效、有序、可控。为了保证生产线的顺利运行,还需要按照内容条目来组织生产,一个条目对应一个生产任务,存储管理方面也采用标准化的接口,从而实现不同的业务环节之间、不同的子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

(4)存储管理是需要将大量的内容长期存储,对资源进行版权维护以及编码查询收录等,以便快速的查询和检索。

(5)监控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网络、设备、流程、存储、数据库等的集中监控管理,并对软硬件故障进行及时报警。

3.2运营管理服务子系统

在开展远程教育服务中,内部运营需要将内部资源转变为可以交易的运营在线资源,并对在校运行的教育资源进行管理和定价;需要面向上游提供教育资源的提供商和下游的学习者或者内容运营建立统一的运行管理,进行教育资源产品的集中交易和展现,根据用户角色权限的管理,远程教育将提供不同的教育资源内容,包含资源需求学习者对订单的交易处理,允许学习者跟踪订阅点播的订单状态;内容运营的业务流程包括:规划新产品—用户根据需求选购产品—为用户提供服务—处理订单—进行订单计费和账务处理等环节,同时系统后台可以根据产品交易情况,进一步开展统计分析,从而为产品规划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支持。

运营管理是教育在线系统面向用户的业务子系统的,可以进行产品展示,提供订单查询、产品选购以及产品推荐等。用户管理能实现CP、SP用户账号认证管理,负责用户的管理和注册。产品管理模块扶着教育资源上架、下架、定价和管理,将一个或者多个内容资源组织为产品或者产品包;账务管理可以通过短信平台、支付平台进行运行结算;统计分析模块能够根据业务系统中教育资源的运行数量状态进行分析报表,能够让管理人员掌握远程教育资源的状况。在这几个模块中运营管理服务是内容运行系统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整个运营系统的产品管理、产品展示、订单处理、账单服务、统计分析与营销支持等功能;面向远程教育在线系统运营人员可以处理开展产品的推广、加工以及产品等增值业务员,也可以处理学习者投诉和建议,面向消费者,运营管理可以同产品的账单服务、订单管理、产品需求管理、产品订单以及检索浏览。

3.3分发传输服务子系统

选择了相应的产品后就需要通过传输来分发到网络、手机等全媒体的制定位置,内容的形式是多样的包含图片文件、文档文件以及视音频文件,当然也包含视音频流,因此分发传输是全媒体内容服务业务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分发的传输内容上看,可能又内容交换、中继、内容上行和内容下行等传输方向。从分发的方式上看,分发系统需要主动推送、支持学习者下载以及视频播出等分发方式。从分发的对象看,传输可能是视音频文件、图片、文档等也可能是实时的IP流。从分发流量和方式看,只要支持多点之间的P2P共享式的分发、点到点的分发、点到多点的广播式分发。但是分发方式的选择,传输系统都是需要建立相应的成本,尽可能的提高分发的速度和效率,适应全媒体技术的需要,同时应具有可靠的安全手段,避免内容在传输途中被黑客攻击。此外,随着业务的拓展,分发传输系统需要能够动态的进行扩容,以适应业务增长的需要。

分发传输子系统的服务器硬件模块主要是传输服务器以及传输控制服务器构成,其中传输服务复制执行具体的任务并受到控制服务器的控制,传输控制服务器负责传输任务的控制和调度。当分发规模比较大时,可以采用多级分发构架,充分利用节点将中心节点内容预先分发到最近的边缘节点,大大提高分发的效率和速度。在内容存储方面,采用分布式内容存储设计,任何节点都可快速获得所需的内容,而不必关心内容存储在哪里。系统采用均衡式架构设计,经授权后,任何节点都可以发起到其他节点的分发任务。

4远程教育全媒体内容服务平台发展策略

(1)远程教育全媒体服务平台技术发展策略。开展教育全媒体业务时技术上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业务与互联网需要全面接轨、数据来源和渠道繁多、数据处理量庞大、信息的双向传递和用户互动、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等,这些都对现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技术挑战,全媒体内容服务平台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4个方面。首先是内容组织、生产及管理方面,这不是单纯的技术范畴,而是内容组织的体系化和生产工艺的恰当选择,立足内容是根本,只有很好的组织内容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用户,才能扬长避短。第二是编解码和智能处理方面,开展全媒体业务时,视音频一定是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数据是海量的,在时效性上很难满足用户诉求。第三是流媒体和终端体验方面,教育电视台目前主要处理文件和视音频信号,而在互联网领域,业务流程已经全面IP化和流化,播出、分发、切换、监控甚至字幕的叠加都已经IP化,是一个几乎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第四是云计算和海量数据处理方面,在全媒体时代,媒体内容会更加丰富,与用户的互动也更加密切和频繁,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的内容数据和运营数据,而传统的技术体系显然已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和挖掘,必须引入云计算和海量数据处理技术。

(2)三网融合、远程教育服务平台与IPTV发展策略。将网络、服务平台和IPTV共同搭建集成播控平台系统。汇聚各种资源和第三方各种形态的内容来源,根据IPTV业务运营需要进行教育资源的二次加工与编排,为互联网、教育平台以及IPTV提供海量的点播节目。进行教育资源编码和监看检测服务,负责教育资源的接受编码处理工作,与分发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点播监看检测,针对下游电信CDN进行直播流分发。以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形成IPTV集成播控平台,负责IPTV内容管理、用户管理、计费、认证鉴权、EPG等功能,完成IPTV内容集成与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服务子系统、内容生产服务子系统和分发传输服务子系统构成了完整的全媒体内容运营平台,三大子系统分工协作、紧密配合,为远程教育在全媒体环境下大力拓展各项新业务提供了基础支撑。

5结语

新媒体运营汇报篇(7)

在众多手机媒体化应用中,目前手机报相对成熟、完善,它在用户的易用性、资费的低廉和透明度、商务模式的完整性、新闻传播的效力等方面,都已取得良好效果,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

本人作为其中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在此谈谈对手机媒体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手机媒体的关联主体――用户、媒体、运营商的关系、利益和诉求的认识,以期为业内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手机媒体价值再认识

手机是否具有鲜明的媒体特性,这些特征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挖掘,这是手机媒体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

与互联网媒体的共性手机媒体是建立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上的新业态,它表现出的业务特征与互联网有大量的共通性,比如它们都具有多媒体的交互性,即可以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形态的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形成一种新媒体。

通过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用户能随时读取人们的评论留言,可以大大丰富自己对有关信息的认识和理解。在内容的时效性上,它们都是全日实时更新的,比传统媒体快捷得多。

手机媒体的独特性从终端上来说,手机极其便利,具有随时随身的特性。与电脑相比,手机完全摆脱了机器笨重、电池短暂、网络信号不稳定的限制,是所有媒体中最易随时接收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体间联络,也可以进行群体问联络。用户既可以是内容接受者,又可以是内容生产者。

从传播方式来说,手机的存储转发模式,比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更有效、快捷、可靠和方便,形式也更加隐蔽,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可以做到这一点。

再就传播成本而言,手机发送时间短,资源占用少,符合环保要求,互相传递信息的成本低、效率高,安全而且稳定。

手机媒体的这些独特性,使它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新型传播工具,从而改变社会的整体传播格局,也为主流人群培养了一种新的信息接收习惯,带给人们从未有过的传递信息的便捷和自由。

手机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价值

发展手机媒体给传统媒体业提供了向新媒体转型的历史机遇。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种种弊端日渐明显,包括传播效率低、运营成本巨大、内容发送周期缓慢、缺乏互动性等等,因此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下滑趋势已不可扭转,纸媒向新媒体的转型已成历史必然。

为此,传统媒体创办过媒体的网络版,也兴办过网站,但由于无法实现对用户收费,赢利模式难以形成,因而发展受限。而发展手机媒体,运营模式清晰,收费手段完善,对传统媒体极具吸引力。加速进入这一领域,已成为各大传统媒体的共识,而以自身内容资源和品牌优势为依托实现向手机媒体的延伸和渗透是大多数传统媒体的主要做法。报刊、通讯社、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广泛开展合作,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其中发展规模最大的是手机报。

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央级媒体、各报业集团、著名都市报都在中国移动的手机报平台开通了自己的业务,数量达到140余份,内容涵盖时事新闻、体育、文娱、财经等12类,这既为传统媒体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手机用户的选择。

在实际运作中,各媒体普遍成立了专门的手机报编辑团队,制定经营效益指标和奖励政策。几年来,总体效果令人鼓舞,用户量达到几十万人的媒体很多,少数突出的用户量达到了百万级。英文的《中国日报》,其手机报发行量超过了纸报。当然,也有些媒体的手机报有作秀、充门面之嫌,在手机报业务上线,给上级领导写了汇报材料后,手机报在单位内部就无人问津。一些著名的报纸、杂志,其手机报只有几千人的用户量。他们的问题是,手机新媒体的发行工作对传统媒体而言是全新课题,行业多年业已成熟的发行渠道、人员配置、运营机制需要彻底的更新和调整。

运营商积极推动手机媒体化

运营商的大力投入从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的语音通话在移动通信业务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而无线增值业务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在众多的增值业务中,目前手机报因普及程度高、受众广泛,而引人关注。为此,中国移动从技术、内容、营销、支撑公司等各方面做出了巨大投入。

在技术方面,中国移动投入上亿元对网络的彩信和短信流量进行扩容,效果非常显著。例如,北京短信发送量从2007年至今,已经提高了4倍;彩信发送量提高了3.3倍。发送速度的提升也大大提高了手机报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从而为手机媒体的发展创造了网络环境。

媒体与运营商相互依存在手机增值业务中,移动运营商拥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由于运营商解决了收费途径这个困扰互联网赢利的重大瓶颈――可以在收取话费时将增值业务费用一并扣除;同时,规模巨大的手机用户和营销渠道也是运营商的宝贵资源,是移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移动运营商在手机媒体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传统媒体拥有内容优势,但只有借助运营商的庞大用户资源以及渠道优势,才能把这种内容优势体现出来。而运营商做手机媒体也离不开内容源的支持。在新闻原创方面,现在国内是一种制度性限制,运营商只能与传统媒体合作,以解决内容来源问题。同时,传媒业具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为确保新闻内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手机报运营商的明智选择就是与权威新闻机构,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以及地方报业集团、主流党报或都市报合作,来确保手机报新闻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手机报的开放式平台中国移动的手机报业务提供给众多媒体的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一套成熟的商务模式和运营规则,各家正规媒体经过一定的申请、评估和审批过程,都有机会上线自己媒体的手机报,比如新华手机报、央视手机报、国家地理手机报等等。传统报刊在手机媒体中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售自己的内容获取收益,二是利用运营商提供的平台经营自己的手机报,并与运营商进行收入分成。合理、稳定、完整的手机报价值链已经形成,且各关键环节都清楚理解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各利益主体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特点

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如何与广大用户的需要相契合,这是设计产品时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以彩信为主,多种业务互补手机媒体的多种业务各有其优缺点,只有

把各种业务形式用好用活,才能给用户最好的体验。以手机报为例,中国移动把彩信、短信、WAP、客户端等方式相互打通,在不重复收费的前提下,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通过交互运作,最大程度地发挥手机的媒体功能。

目前的手机报仍有很多缺陷,如内容容量小、互动性不充分而且用户使用行为被动,不喜欢的内容也不得不接收下来。很多女性读者不喜欢体育或者国际新闻,而部分男性用户不喜欢八卦娱乐或者副刊的一些内容,而高端用户需要不断更新实时新闻,还有的用户需要赛事直播或者股市行情。总之,手机报仅仅用彩信的形式发送,是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为此,中国移动手机报推出了彩信手机报的对应WAP网站――手机报天下网,这是免收包括流量费在内的各种费用的手机网站,内容信息海量,包括实时更新的新闻、论坛、股市、体育、生活服务等等。它已成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WAP网站之一。此外,手机报客户端也将在近期推出。全国100多家媒体的手机报内容都将汇集其中。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的多种功能,享受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由于短信的优势在于下发成功率高,群众性好,因此,主要适用于突发重大新闻时的群发使用,在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免费把消息送到用户手中。

实现手机报的分地区“发行”广大用户总是最关注身边的新闻,急于了解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事情。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各城市中最热销的报纸都是本地的都市报,因此做好手机报的新闻本地化是我们的重点努力方向。

传统媒体目前存在着区域市场分割的现实,很多传媒企业只在某个省份或市区内发展。这是他们的优势,可以受到地方保护,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求得发展;但同时也是劣势,优秀的传媒企业和品牌囿于市场范围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而移动新媒体运作的是全国性的大市场,市场空间比传统媒体广阔得多,很容易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现跨越地域和空间的服务。

例如,中国移动《新闻早晚报》是一个拥有2000多万用户的全国性手机媒体。如何在实现全国范围信息服务的同时,又照顾到地区性的信息服务,这在通信技术上不难实现,因为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手机号码来识别用户所在地,从而实现《新闻早晚报》以及其他手机报的分省市、分地区的精准“投放”。近两年来,《新闻早晚报》通过与全国各地区主流报纸的合作,每天获得各地方媒体提供的地方新闻内容,从而实现了每天两次的地方新闻的。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全省的《新闻早晚报》读者除每天早晚两次收到全国统一的新闻内容外,还可以收到本省新闻以及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不同分别收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等新闻。浙江省的用户也是这样,除可统一收到浙江新闻外,还可以分别收到杭州、金绍、丽衢、台州、温州、浙北、浙东等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