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2 15:34:34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篇(1)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学目标;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提出了关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智力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等多项内容。因此,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应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而应以心理健康标准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是心理对象、心理活动过程的简称,包含认知、情感、意志这三个过程。心理健康是指人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能适应社会上的任何情况,并能有效克服其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一般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没有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础、浅层的含义;二是可以以一种积极发展的心态进行社会活动,这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含义。而本文所提及的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指第二种。

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策略

1.教学目标具体化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培养目标具体化。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效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心理和身体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从根本上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其次,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认知,进而提高自信心。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通过上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优化教学设计,让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开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2.教学内容明确化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使教学内容明确化。因此,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为学生讲解健康知识,通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帮助学生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其次是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饭勖娑岳难的心理,使学生的个性逐步健全和完善。再次是情绪调控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积极调控自己的心态,成为自己心理的主人。最后是社会适应教育,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

3.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1)游戏教学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相关的心理健康小游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缓解学生的身心,对学生的心理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2)创设情境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效疏通情感,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3)小组合作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品质。

4.教学评价科学化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更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更加科学化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首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评价的内容应该更加全面化,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表现、品格精神等内容作为综合因素对学生进行更加系统的评价。其次,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完成结果进行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最后可以采用丰富的形式开展教学评价,可以将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这三种方式有效结合起来,进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角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进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业成就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81-0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始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加之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小学校相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课堂教育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即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了学校教育。为了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系统、规范地实施,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通过行政手段大力促使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和手段并不完善,选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检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针的有效实施情况,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进,激发和强化教师的工作动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业成就评价,因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课程与教学评价中最核心的、最基本的活动。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概念界定

学生的学业成就,是课程与教学评价主要对象之一。学生的学业成就指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通过测量和评价衡量出来的学生个体所取得的学习结果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它强调这种结果是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获得的,是学生学习学校教育所提供的课程所取得的成就。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收集关于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的过程中所知和能做的证据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就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的收集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信息,包括平时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最终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并对这些信息整理、统计、分析,以此来考察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教学效果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所发挥的作用,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依据。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标准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目的

评价目的制约着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必须符合评价目的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目的是:(1)完善课程设计。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评价,可以发现课程设计的优劣之处,为改进和完善课程设计提供依据。(2)改进实施环节。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评价,可以看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欠缺和作用所在,为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提供依据。(3)促进教学实施效果。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评价,来了解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改进课程的依据。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广度和深度

广度和深度必须分别符合学生的心理变化范围和年龄水平。广度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还有心理障碍、人际关系、生活适应问题等。深度包含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状况的群体特征与个体特征。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标准的具体明确性问题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乐于工作学习。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行为特征。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教育学生知、情、意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变化发展的过程,因此,评价时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避免进行结果性评价。评价方法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目的、广度和深度,评价标准的具体明确性问题。在过程性评价对象方面,要重视评价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和情绪控制,在过程性评价主体及方式方面,要综合考虑学生自己、同学、家长、老师的综合评价,在过程性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处理方面,都要有呈现,不能简单的相加,在过程性评价的手段方面,质化评价结合使用量化评价。

综上所述,本文在此提出六种方法:(1)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袋评价法,教师依据教育目标与计划,让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的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等。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目标与计划,让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自己近段时间的心理成长,或者心路历程,将其写在卡片上并制成档案袋,以评定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2)问卷调查法,一种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将要调查的内容,并且设计成问卷,让受调查对象来回答,借此收集研究所需材料的方法。(3)情境式评价法,通过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完成操作任务,来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4)协商对话式评价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地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进行评价。(5)访谈评价法,一种质化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巧性,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相关的信息,增强研究的说服力。(6)心理测验评价法,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验量表,测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诊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从而收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信息的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之前与之后的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测验对比,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课程教育前后的变化内容与程度,检验和评判学生心理能力发展情况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5。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篇(3)

一、填空题(合计

23

题)

1.

良好班集体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功能有激励功能、

情感功能、

培育功能。

2.

教师的归因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我的归因偏差,

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归因偏差。

3.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发展性目标、

防治性目标。

4.

根据讲授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

讲授知识法可以分为讲解、

讲述、讲读、

讲演四种方式。

5.

心理健康活动课堂活动形式有:

角色活动、

表演活动、

游戏活动等。

6.

学习辅导应包含的两个方面的涵义是:

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的困惑。

7.

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标准有描述性标准和解释性标准。

8.

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可大致分为判定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反馈跟进四个不同阶段。

9.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依次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0.

学校心理健康测评的功能包括:

指导功能、

发展功能、

诊断功能、

咨询和治疗功能。

11.

校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成员的管理包括决策、

计划、

实施、

监督和评价等要素。

12.

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13.

Guilford

认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精密性。

14.

心理健康教育室的组成结构包括:

心理咨询室、

心理测量室、

团体健康教育室、

心理阅览室、

心理松弛室、

办公兼接待室。

15.

班主任常用的心理咨询方式主要有:

个别咨询和__团体咨询。

16.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形式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

而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组织活动。

17.

学习辅导主要包括:

学习动机辅导、

学习情绪辅导、

学习能力辅导、

学习行为辅导。

18.

创造性思维特点有:

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精密性。

1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

形成、

维护、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0.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基本活动途径有:

认知式、

情境式、

行为训练式。

21.

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评估主要是对课程设置、

心理辅导课专职教师、

课程效果的评估。

22.

一项完整的测评工作由测量和评价两部分组成。

23.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教育、

引导、

辅导。

二、名词解释(合计

13

题)

1.

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

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意义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2.

访谈法是指研究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以口头交谈的方式,

直接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3.

心理评估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

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

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

分类、

鉴别与诊断的过程。

4.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

意外的情况迅速地做出反应,

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5.

自我表露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来

推动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6.

心理测验是采用某种可以将心理现象量化或划分范畴的测验或量表来取样,然后对所测查的对象进行描述。

7.

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

情感状态。

8.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信息、

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

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0.

行为矫正法是对学生自我改善、

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与奖励与惩罚,

目的是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不妥行为,

帮助其形成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

11.

面质是指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及思维习惯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

12.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指教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

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13.

自我效能是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

用以阐述人的动机行为不仅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

而且受人对结果的期望

这一认知因素的影响。

三、简答题(合计

16

题)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是什么?

答:

科学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经济实用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

2.

学生心理档案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使用心理档案要严格保密,

不能对学生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2)

心理档案资料不能作为评定学生操行的依据,

也不能存入学生的人事档

案中。

(3)

一般情况下也不宜向学生本人公开和随便查阅。

(4)

某些测验结果如果解释不当,

也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5)

建立档案的最终目的,

应与心理卫生教育、

咨询、

教育科研工作配套使用。

(6)

档案资料仅具有参考价值,

并非百分百之可靠。

3.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答:

(1)

精心设计场景,

创设参与情境;

(2)

整合教学目标;

(3)

注重行为指导;

(4)

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5)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4.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

(1)

讲授法(1.5

分)

(2)

讨论法(1.5

分)

(3)

自我反省法(1.5

分)

(4)

角色扮演法(1.5

分)

(5)

训练法(1.5

分)

(6)

实践活动(1.5

分)

(7)

测验法(1.5

分)

(8)

作业法(1.5

分)

5.

对心理测验分数的解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一个人的任何一个测验中的分数,

都是他的遗传特征、

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

以及测验情景等方面影响的结果;

(3

分)

(2)

确切解释应根据常模及信效度资料;

(3

分)

(3)

应把测验分数看成一个范围,

而不是一个确切的点;

(3

分)

(4)

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得分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3

分)

6.

心理健康测评原则有哪些?

答:

(1)

客观性原则(2

分)

(2)

科学性原则(2

分)

(3)

系统性原则(2

分)

(4)

发展性原则(2

分)

(5)

教育性原则(2

分)

(6)

综合性原则(1

分)

(7)

伦理性原则(1

分)

7.

班主任怎样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呢?

答: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分)

这种和谐关系的建立,

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真诚、

接纳、

尊重、

理解、

倾听、探讨、

分享。

(3

分)

(2)

营造健康的心理物质环境。

(6

分)

8.

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具备的人格特点有哪些?

答:

教师需要具备的人格特点有:

(1)

正确的价值观(3

分)

(2)

合理的职业动机和浓厚的职业兴趣(3

分)

(3)

个性和志趣方面(3

分)

如成熟、

敏感性等。

(4)

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3

分)

主要表现在有诚挚的同情心,

乐观的主导心境;

稳定的情绪、

坚强的意志;

正确对付应激;

自信、

自制、

宽容;

谦虚、

好学、

不断进取等。

9.

目前采用的学生自杀预防策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1)

自杀倾向的早期发现(2

分)

(2)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

分)

(3)

建立自杀预防热线(2

分)

(4)

开设自杀预防讲座及课程(3

分)

(5)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3

分)

10.

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

答:

(1)

认知正常,

胜任工作;

(2)

坚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信念;

(3)

良好的职业道德;

(4)

良好的职业兴趣;

(5)

良好的人格特征;

(6)

正确的工作动机;

(7)

坚强的意志;

(8)

稳定的情绪和理智的态度。

以上每点

1

分,

都回答出来加

4

分。

11.

简要说明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设计过程?

答:

(1)

确定目标及其意图;

(2)

确定活动内容;

(3)

确定活动方式。

以上每点

3

分,

三点都答出加

3

分。

12.

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

(1)

全面渗透、

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

分)

(2)

创设良好心理发展环境的方法(优化环境法)(2

分)

(3)

发展优先,

防重于治的方法(2

分)

(4)

心理辅导的方法(2

分)

(5)

心理咨询的方法(2

分)

(6)

心理评估的方法(2

分)

13.

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答:

对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有:

(1)

心理测验是研究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工具。

(3

分)

(2)

心理测验作为一种研究或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主要是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分)

(3)

每一种心理测验都有明显的局限性,

主要取决于测验的编制理论、

目的、方法和时间。

(3

分)

(4)

心理测验只能从某些角度,

在一定条件程序上反映问题,

不可过于迷信,更不可把测验结果看成绝对真理。

(3

分)

14.

自我认识辅导如何实施?

答:

(1)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3

分)

(2)

如何认识自己帮助学生了解达到正确认知自我和把握自我的途径(3分)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3

分)

(4)

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特点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3

分)

15.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

(1)

过度关注自我;

(2)

情绪的两极化;

(3)

性别角色混乱;

(4)

人格冲突;

(5)

人际关系冲突;

(6)

性心理问题。

以上每点

2

分。

16.

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设计过程?

答:

(1)

确定目的及其意图;

(4

分)

(2)

确定活动内容;

(4

分)

(3)

确定活动方式。

(4

分)

四、论述题(合计

4

题)

1.

结合实际说明,

教师应具备哪些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1.

积极认知的能力;

2.

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3.

心理训练和放松能力;

4.

形成良好、

稳定的教育心境;

5.

勇于改变、

自我成长的能力;

6.

建立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

2.

结合实际说明,

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程序是:

1.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

(6

分)

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资料;

二是反映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的资料。

具体来说,

主要有:

基本情况、

心理测评资料及建议、

心理咨询活动记录、

心理档案的记录形式等。

2.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

(6

分)

一般通过几种途径来获取准确信息,

一是通过标准化的测验,

二是自编问卷调

查,

三是非测验法

3.对结果进行整理、

分析、

解释和记录等。

(6

分)

主要包括对结果的统计与解释,

提出教育培养建议,

撰写测评报给,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结合实际,

酌情加

1-6

分。

3.

论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1)

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分)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些渠道是共同的;

(4

分)

(3)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基础。

(4

分)

2.区别:

(1)

理论基础有区别;

(3

分)

(2)

具体目标有区别;

(3

分)

(3)

教育内容有区别;

(3

分)

(4)

方法上有区别。

(3

分)

4.

试述合格家长应该具备的品格和素质。

(1)

树立高尚的品德,

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

(2)

培养热爱生活、

豁达开朗的态度;

(3)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

转变教育观念;

(5)

了解孩子,

正确对待孩子的发展;

(6)

要信任自己的孩子;

(7)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篇(4)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6-0007-03

泰勒认为:“如果我们要有组织地、理智地研究教育计划的话,首先就必须明确教育目标。”他在此处所提到的“教育目标”就是课程目标。课程是一种具体化、活动形态的教育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的首要成分,它具体指示着课程的进展方向,标示课程的范围,提示课程的要点,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教学评价工作,是实现课程宗旨的重要保证。本文探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认为,“课程目标是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黄政杰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方向或指导原则,是预见的教育结果,是学生经历教育方案的各种教育活动后必须达成的表现。”廖哲勋认为:“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可能达到的国家所期望的水准。简而言之,课程目标是一定学段的学校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虽然每个学者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有一些差异,但也有一致之处,即指的是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课程目标是以观念的形态存在的,预先产生和存在于教育者和学生大脑中,成为引起教育、教学和学习行为的原因,指导或规定师生的行为,协调和组织师生的行动,以实现预期的结果。课程目标具有三大功能: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明确课程与教育目标的衔接,从而确定课程设置的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现状及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相比还处于起始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

在调查科任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明确,占总人数的15.1%;64人认为课程目标非常不明确,占66.6%;认为一般的有20人,占20.2%。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力求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清和不切实际。它要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提出的仅是有普遍意义的观点,那么它对课程内容的标准选择,课程计划与教学的展开,以及课程评价,很难提供具体的指导。例如有些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机能,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而有的学者则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按照学生所要经历的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加上正向的、良好含义的修饰词来描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这些提法作为课程目标无可厚非,但是怎样去理解他它们,全凭自己的体会,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明确化。

(二)课程目标不系统

在调查课程目标能否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能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占15.1%;认为不适应的有73人,占73.7%;选择一般的有11人,占11.1%。可见有73.7%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能适应每个年级学生的需求,没有系统性。所谓系统,就是自成体系的组织;系统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整体。由于课程涉及的领域繁多、结构庞杂,因此课程目标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复杂。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具有系统性,能够把组成课程目标的若干子目标始终围绕课程设计、按照课程规律组合成目标体系。然而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没有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层次、学习任务的分析结果,以及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课程目标无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需要层次性,其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种具体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各种课程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个单元目标的实现,各个单元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课时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总目标的描述上,对各种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次划分不清楚,甚至没有划分,并且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缺乏联系。而在具体实施课程过程中,有的教师重视总目标,把握整体性,而不是量化的指标,很难操作;有的教师则很重视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很强,但又比较零零碎碎,没有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优化的策略

左藤三朗等学者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应涵盖学生、社会和知识三方面来源,符合教育目标、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学者罗顿(Lawton)认为,从事课程设计时须从三方面考虑:一是知识的本质,二是儿童的本性,三是社会的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揭示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是我们科学而合理地开发课程的基本前提。这些都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点,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应该是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环境、常见的重大发展事件以及心理疾病等展开的,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学技术与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必须是具体的、可评估的。

(一)课程目标要明确

明确的课程目标具有导向和调控作用。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要实现目标的明确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明确、不能含糊,不能引起歧义;第二,课程的一般目标与课程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分开。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是一般目标的细化分解,课时目标包含在单元目标之内,单元目标包含在一般目标之内。因此,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要具体。

(二)课程目标要系统

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系统值得我们借鉴。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历程,而这种行为的变革可以进行分类和分层次,层次是积累性的,人学习的行为过程总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前进。目标分层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保障学习的效果。从横向看,不同学生达到的目标在层次上也存在个体差异。人生来具备多种智力潜能,每个人的智力优势和整合方式各有不同,不同的智能的组合表现出的差异性导致了人在兴趣志向上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行为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层次性。课程目标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的学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如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层次性,每一阶段的不同学年、每一学年的不同单元也应具有层次性,各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形成纵向层次结构;同时还需注意要将一般和具体目标衔接好。

(三)课程目标要有操作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直接把情感、意志、个性等当作教学目标,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认识目标的达成,而在于将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实际可行的、可训练的行为。因此,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原理应当具体化为各种行为表现及特征,变成可观察的、可以通过一定测验和方法来评估的,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加以训练和改造的行为目标,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不会流于形式。

(四)课程目标要有发展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即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然而,总目标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目标,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来实现。课程目标要随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提高,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再到高中阶段,后一阶段的目标应在前一阶段上有所发展,水平从低到高有所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制定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3.

[2] 黄政杰.课程设计[M]. 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1:186.

[3] 廖哲勋.课程学[M].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4.

[4]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55.

[5]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211.

[6] 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77.

[7] 夏征农等.辞海[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2011:2300.

[8]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新版)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51.

[9] [英]丹尼斯.罗顿.张谓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篇(5)

关键词:体质健康测试 独立学院学生 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独立学院体育教师

1.研究目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于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高等院校执行“标准”九年以来,在促进学生健康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研究主要调查和分析了独立学院测试中出现的问题,以期改进测试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合川区四所独立学院2010级和2011级8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00 名,女生400 名.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查阅高等院校体质健康测试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从四所独立学院的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参与过“标准”测试的学生200人(其中男、女生各100 人),总共发放问卷800 份,实收回782 份,有效问卷753份。3)数理统计法. 采用百分法、描述统计法等;运用EXCEL2003 统计分析了测试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 教师介绍“标准”的情况

教师耐心细致地介绍“标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其内涵,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锻炼,促进其身体发育,增强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健康素质. 为了增强调查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我们调查了教师介绍“标准”的情况.

表1 的调查结果表明,全面介绍了“标准”的教师只有52人;介绍部分指标内容的有231人;完全没有介绍的为470人.可以看出没有讲解的教师比例最大,说明教师认识还不充分,没有对体育健康测试引起高度的重视;另外部分讲解的也说明有的教师介绍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调查发现,四所独立学院都没有把“标准”的讲解写入教学计划,教师只说明了测试注意事项. 这大大削弱了贯彻执行“标准”的意义,建议把“标准”列入体育教学计划,组织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介绍“标准”的内容并答疑.

3.2 学生运用“标准”评价体质健康状况的现状

“标准”是测定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标准,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及时发现身体健康素质存在的问题、身体素质发生的变化,让学生看到进步、体验成功,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让学生知道测试是自己的事情,明白测试结果是自身健康评价和制定锻炼目标的基点,认识身体形态和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及身体柔韧性是影响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学生在了解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实现自身锻炼目标的过程中,及时监控和反馈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形成终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地完善人格.

从表2 的调查结果可见,能运用“标准”评价体质状况的学生只有15人;可以运用个别指标评价体质健康状况的学生82人;不能运用“标准”评价的学生达到了656人.比例高达87.1%,由此可见,学生对“标准”的评价功能完全缺乏应有认识,这既可能是独立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对“标准”的介绍不够,也可能是部分中小学执行“标准”的力度不够,因此,造成学生进入大学前没有较好地理解“标准”的重要意义.由此说明了宣讲“标准”的评价系统性的重要意义.

3.3 “标准”测试中的组织、管理状况调查

执行“标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执行效果,不仅取决于“标准”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过程中组织、管理的质量,它直接涉及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各院校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测试制度和办法,才能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以说,测试是学校执行“标准”工作中较复杂的环节,包括测试时间的安排,测试者、场地器材的准备及安全措施等,在这众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测试者,所以,我们对测试者进行了调查分析.

表3 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时,每个项目都有教师指导的测试者有215人;部分项目有教师指导的指标测试者有281 人;而完全没有教师指导的测试者有257 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参与测试的各院校体育教师人数偏少,调查发现,测试中心多组织班委干部或勤工俭学的学生参与测试工作,而体育教师平时上课较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测试工作;学校对测试工作投入的经费少,测试工作不计工作量或打折扣,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 在学生参与的测试中,出现了大量的违规现象. 由此可见,各独立学院在测试、组织和监控等方面并不很严格.

3.4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反馈调查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和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测试后及时反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信息,督促学生加强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

调查结果表明,测试后反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只有仅仅5人,百分率为0.6%;没有反馈的有748人,百分率为99.4%. 访谈学生得知四所独立学院都没有主动及时地向学生反馈测试结果,学生询问后才得知自己的测试情况,测试中心反馈没有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后续的即时监督指导。

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完全忽视了反馈和监督,学生无法了解体质健康状况;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因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宣讲“标准”的意愿较弱,导致大学生没有充分了解“标准”的评价体系及其意义,大多数学生无法应用评价标准正确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 各院校在“标准”测试的组织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违规现象,致使测试指标数据失去了科学性、有效性.

4.2 建议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加大“标准”的宣传力度,强化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水平,不断增强关于“标准”的教学能力;增加经费支持;学校体育与卫生部门要协调工作,共同建立体质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切实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达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阳剑.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系统运行机制分析与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97 (1)

[2]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篇(6)

【关键词】健康第一;心理健康;终身体育

一、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都完好的状态”,在这个定义中已经明确包含了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卫生组织又于1989年提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应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上述四方面状态良好的人,才能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其实,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中,又不同程度地包含心理健康。无疑,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人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理念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根本目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课的角度看,学生全面发展当然首先是指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括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体育课程的目的不是一维的,而是三维(德智体)甚至四维(德智体美)的,这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根本目的。

2.课程的基本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此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另外在课程设置时以引导、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目标。运动兴趣是前提,只有学生愿意了,他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锻炼,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课程设置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显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

课程设置要注意到各个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制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确保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健康第一”理念的渗透

体育与健康教育追求的主题是健康,遵循的是同一个健康三维观。但学科中的体育课又以“活动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故必须把个性(人格)、动机、兴趣和意志作为课程整合的核心,从而达到由内到外的教育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边加强自身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研究,而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探索学习体育的新路子,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放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因为新课标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1.[正渗透健康教育的位置,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构建健康理念

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都是为学生身体健康服务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统一的整体,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现在体育课以“体育与健康”课出现,两者是采取不同手段追求同一目标,这正是两者的最佳组合。

新教材《体育与健康》无论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转变。通过研究,我认为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师能从学习上把握教材及选用和开发教材。此计划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教学计划,即水平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这些教学计划能较好地适应课程标准及其目标体系的贯彻。

2.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健康体质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课采用传统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一结构模式。这种结构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可以采用“体育乐园”的教学方式:在课的开始或学习简单、枯燥的内容时(如短跑、长跑、跳远等项目),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尽最大努力准备足够多的体育器材,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练习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内容为主、友伴自由结合、效果自我评价,并且要随时巡回指导、辅导学生。这样就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个性需要,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并且活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高涨。

还可以采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式:教学中为了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我准备采用自主选项的方式教学法,教学计划与学生探讨。把自主选项分为限制性和完全性。所谓限制性自主选项就是给学生限定几个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好的项目去练习,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技术和练习方法指导。在限定项目时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满足同学们的需要;所谓完全性自主选项就是学生选择的练习项目不受老师的约束、限制,完全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项目去练习,但对活动的任务、内容和组织纪律性等有明确的规定,并认真、及时调控和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自我组织能力、运动技术差的同学,防止完全“放羊”。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运动、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需要,发挥了特长,提高了兴趣,发扬健康教育的重大作用。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篇(7)

自1999年启动部级课程改革,2001年9月推进实验以来,这场历经11年的“新课标”改革,经过制定、实验、修订3个较大阶段的工作,终于完成了送审稿,正等待审批颁布实施。其时间之长、争论之大、参与者之广都是中国课程改革史无前例的。这充分表明学术民主的气氛越来越浓厚,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烈。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计划,现正在进行“新课标”解读的编写,今年下半年启动教材编写,预计明年9月“新课标”就可在全国颁布实施。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评价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含义的术语,其内涵与外延有很大差异。在我国,对体育的理解不一致,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对国家课程改革初始阶段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策略都存在较大分歧。几个问题加在一起,使体育课程改革难上加难,旷日持久。

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单回顾

回眸人类历史,可以比较清晰看到,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有高度契合性。被认为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农业文明代表的古希腊,催生了奥林匹克文化。公认的工业文明代表的英国,催生了现代体育运动。而知识文明代表的美国,正在把健身休闲推向高峰。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一批教育家论述了身体运动对培养理想个人和群体的作用,并把体育与教育联系起来,创造了体育发展的早期形式。夸美纽斯(1952~1670年)在西方被称为“学校体育之父”,他第一个把比较成熟的身体练习活动作为正式课程引入学校,并创造了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制。洛克推出了智育、德育、体育三育的“绅士教育”思想。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首次用“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这个名词来标记体育教育活动。这样,体育教育形态有了名称、理论和实践,学校体育结构基本形成。

我国真正把体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时间并不长。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把体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真正实施,当时叫“体操课”。北洋政府于1923年把“体操课”更名为“体育课”。旧中国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体育教育更为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有了飞跃发展,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也重视体育课程改革。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8次体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征:1949~1952年“破旧立新”、1953~1956年彷徨与探索、1957~1963年教育大革命、1964~1976年“半途而废”、1978~1980年拨乱反正、1981~1985年恢复与发展、1986~1998年坚持与改革、1999年至现在面向未来。

虽然我们非常习惯在课程改革中使用革命字眼,但真正有革命性意义的课程改革只有2次,一次是1949-1952年,把我们沿用多年的欧美教育模式全盘否定,全面推行前苏联教育模式。原来使用的“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另一次是1999年启动,2001年9月开始试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该次改革比较多的采用欧美后现代建构主义思想,把沿用半个世纪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从名称上重回解放前的叫法,这也不是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内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革命性变化对原有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制度安排产生强烈冲击,与第一次改革不同的是,现在政治生态环境比较宽松,认识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产生比较广泛而又激烈的争论。

2 “新课标”实验修订的简要小结

“新课标”实验以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首先在数学科引起较大争论,一批院士联名提出尖锐意见,使各科目更加注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加快了从制订、实验进入修订阶段。应该说“新课标”实验以来,教育部组织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对“新课标”认同度很高,91.6%的人认为课程标准“很好”和“比较好”。对5个学习领域的划分也有90.7%的人认为“很好”和“比较好”。“新课标”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学生喜欢体育课了,88.7%的学生“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更可喜的是,75.9%的教师认为教学能力比过去“明显提高”或“提高比较大”。当然也有专家提出来自体制内的评价是不科学、不客观的;也有一批学校体育专家学者提出很多问题与疑虑;一批中学体育教师存在困惑。但是,我们没有更广泛、更权威的数据颠覆“新课标”改革。而教育部调查数据支撑改革的推进。

基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新课标”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基本框架是合理的。要在实验基础上总结、改进、提高。对其修订应是建设性的改进,而不是颠覆性的改变。

3 关于“新课标”理念的思考

“新课标”改革起步以来,首先思考的问题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问题。客观地讲,我国学校体育从制度安排到内容设置,基本上是沿用欧美学校体育的模式。尽管受到前苏联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但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对国外体育理论与实践依存度过高始终是我国体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换言之,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还任重而道远。我国学校体育的思想和理论还需要提炼、丰富、提高和构建。什么是指导我国体育教育实践的思想呢?

3.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体育本质属性的要求。体育的目的首先是增进人的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呼应了时代的要求。在近代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了,休闲时间增多了。人类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文明时,如何不失去弥足珍贵的“野性”,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体育是最有效、最有益、最有趣的济世良方。20多年来,在全国大规模的青少年体质调查中,我国青少年体质某些指标连续下滑,至今未见止跌回升。在这一严峻的现实面前,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尤有深刻现实意义。“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反映了人民教育方针的要求,清除“锦标主义”思想。学校的永恒主题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2 确立终身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既有阶段性任务,更应有长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使经过学校体育教育的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体育的真义,激发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体育与其相伴终生。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新课标”的设计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防止学生喜欢什么就教什么,教师偏好什么就教什么的倾向。而且要把养成锻炼习惯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习惯是需要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健康的第一要务。教学内容也存在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问题。内容设计上既要注意锻炼价值,又要注意运动项目的内在规律,同时还必须注意繁简可调,强弱可变,难易可选,多少可炼。即同样练习内容年青时可繁些,年老时可简些;体力好时强度可大些,体力弱时可小些;水平高的难度可提高,水平低的难度可降低;人数多少、时间多少、设备多少都可练习,都可以运动。确立终身体育思想,统领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

3.3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始终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充分注意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实施课程三级管理制度,加大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新课标”的表述到内容,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等等,无不是从学生主体角度去思考、去设计。这是“新课标”的一大特色。

4 关于“新课标”实施问题

准确理解、全面实施是“新课标”目标达成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尚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

4.1 关于“新课标”实施的组织领导

“新课标”实行课程三级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实施过程中中央、省(市、区)、学校都必须共同负担起实施任务,这既有认识问题,也有能力和条件问题。尤其农村小学,由于师资数量、专业水平、客观条件等因素局限,将是实施过程中难点之一。加强培训是目前采取比较有效的方法。“新课标”实施课程三级管理,如何使课程理念成为共识,尚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中现有比较突出的任务和内容,既有“新课标”全面实施,还有中考的体育加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艺术“2+1”等内容。它们如何在统一指导思想中协调进行,尚待进一步整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青少年体质某些指标连续下滑问题作出明确要求,5年内止跌回升,4年多过去了,止跌回升尚未完成,如何完成这一个明确的任务,也待共同努力。总之,实施过程认识统一是前提,只有统一认识,才能有统一行动,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4.2 关于“新课标”的内容

“新课标”的显著特点是把“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增加了健康内容,用意无疑是好的,但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包揽所有健康内容。这既有与其它学科,如生物等学科的分工问题,也有理论、实践支撑,时间积淀问题。哪些内容,何种方法才科学、合理、经世济用,需实践检验和时间检验,这是修订难以达到的。“新课标”打破原有按竞技项目内在规律安排教学内容的体系,确立按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领域,如何在各个水平之间,使其学习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是需要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十分注意、深入研究、精心安排的一个新课题。“新课标”从三维体育观出发,在确定课程总目标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构建新的内容体系。在这5个目标中,尚未明确健康内容的目标,如何在目标描述上不要过多过广,又要能反映出学习内容,也需要再深入研究。总之,新的体系构建,是一个过程,既然已上轨道,目标是可期的。

4.3 关于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