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1:06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1)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至今,高校的就业工作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办理学生毕业分配手续的管理部门,到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部门,可以说,随着“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渐形成,就业市场专门化的运行模式,市场共建、品牌共创、信息共享正在越来越深地浸入到高校就业工作当中。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正在成为全国高校共同面临的使命和难题,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1观念先行是高校就业市场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不相适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此形势不相适应的是就业观念的滞后。

大学生就业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那么无论从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方式上,高校就业工作都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改革以来,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搭建平台。从大学生就业计划分配时代到市场导向的今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很多高校对于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共识。有先行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人员开拓市场、走访市场,努力尝试与市场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到今天已能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构建,而一些高校至今仍然未曾打破坐等用人单位上门的“惯例”。作为发展中事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从理论建设到实践角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就业市场建设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就业部门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2推动就业市场的专门化建设,实现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初级市场阶段,现存的矛盾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供需不对接。根源在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

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运行模式是以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为主要特征,决定了高校的市场触角短,市场反馈不灵,或反馈错误。对于市场的产业结构瞬息万变的调整和变化应接不暇,对于市场近期和远期究竟需要什么专业,需求数量等并不清楚,盲目调整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现象,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不就业。

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自发性、自由性和散在性。没有专门化的市场体系,缺乏统一的市场预测和规划,缺乏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基本估计,只管招生不管分配,只管培养不管使用。没有规范、科学、系统的市场信息,培养和生产的市场指向不明,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形市场,开发无形市场,加强特色市场建设。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通过专门化培养、专门化配置满足专门化需求。实现市场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3努力将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就业市场建设,对于就业指导人员的市场开拓方面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工作毕竟已经不是行政管理工作,职业辅导需要专业理论支撑,市场开发同样需要具备专业市场开发素质的人员来担任,而这对于高校的就业市场建设更是增加了难度。

近几年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激增态势,但就业专职人员并没有随之而增加,到目前为止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还没有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不低于毕业生500:1的要求配足,从而使就业指导教师长期处于忙于事务工作之中。

虽然从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但目前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的还很少。

在就业政策法规的把握,就业程序处理,毕业生心理指导和咨询,就业知识结构,个性化咨询等就业指导工作方面,他们还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向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要加快建设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拓展质量管理功能,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质量管理系统内外互动的和谐局面,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合理地就业。

各级政府在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在毕业生资源的信息统计、,供需信息收集、交流,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离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就当前情况来看,每年各地组织的一些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信息交流会和双向选择会,虽然参加的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很多,但签约率很低。为此,要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主要包括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校际联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省市主管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性毕业生市场以及由国家设立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就业市场相互补充。在就业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各层次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扶持重点人才信息报刊,并据此沟通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供求信息。

4.2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配置毕业生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现阶段,不管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还是高教体制的改革,都要求有市场的推动作用,要求大力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就业氛围。

4.3促进就业市场规范化发展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2)

黄明安,男,生于1953年10月。中共党员。1979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获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毕业证书;2005年于武汉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毕业,获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毕业证书和法学博士学位证书;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三级教授。为校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带头人、湖北中医药大学“农村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分委会主席,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方面:现任湖北省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科技专家;武汉市科技局科技专家;全国医药院校数理研究会卫生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首届教育行政管理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公共管理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管理项目函评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评审专家;《湖北中医杂志》、《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二、研究成果

主持参与了多项课题。主要为:主持完成了湖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加强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1Y093);主持完成了湖北省卫生厅2006年“湖北省中医现状调查”课题,其成果在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主持完成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下达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国家项目编号:2003DGQ2B171)子课题;主持完成了湖北省教育厅200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5Z125);主持完成了“湖北省中医人才需求与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研究”湖北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牵头完成了湖北省委、省政府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湖北省中医人才现状调查与现状分析”;主持了2012年度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专著项目《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主持了武汉市科技局2012年项目――“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与运行机制研究”(序号21号,项目编号:201240933345);参与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相关政策研究”项目;牵头完成了武汉市江汉区科技局课题“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研究――以江汉区为例”等等。

三、主要荣誉

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厅级学会奖励,如:《医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作法与思考》在2010年11月第七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重视学科建设 把握其原则和环节》,于2008年12月获全国高校管理科学论文二等奖;《加强育人环境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获湖北省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1998―1999年度科研成果一等奖等等。于1991年4月被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工作者”;1994年5月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先进工作者”;2001年11月被湖北省卫生厅政研会评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党委书记。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3)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持续大规模地扩招,使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扩大,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60万,2012年达680,2013年达699万,再加上往届毕业而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3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数将超过760万。不难看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在进一步扩大。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大学生就业涉及民生,涉及几百万莘莘学子的切身利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着毕业生的个人前途。如果国家花费巨资培养的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就业,这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特别是若数以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还会激化社会矛盾,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务院关于《促进就业规划(201l一2015)》明确指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

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理论方面上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人力资源在全社会的高效优化配置,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实践方面上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材,有利于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与人才高地的构建,有利于减少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浪费,有利于政府科学合理的制定就业的公共政策,有利于政府、社会、企业更加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高校积极与市场结合,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避免就业市场化和招生、专业设置非市场化的互相脱节和失衡现象,有利于高等教育健康适度的发展以及制度体制的进一步深化。

(二)文献综述

我国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制度大致可分为统包统分和双向选择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点就是2000年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统包统分 的就业制度是从1952年7月19日政务院颁布《关于1952年暑期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示》开始,即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有计划地将他们分配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岗位,在工作地域、单位、岗位上毕业生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1989年国家教委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实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竞争机制被逐步引入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还阻碍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学术领域展开了研究,以期寻求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良策,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涌现出一大批相关的理论,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著作非常。高校扩招前,文献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应聘技巧等应用方面,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专家、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问题、就业政策、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和解决大学生就业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概述:

1.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明确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本判断。2006年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一北大课题组的调查报告解析今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报告调查全面,内容详实、客观的叙述了很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趋势与动向。浙江师范大学王永珍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中也用详实的调查数据显示了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接受《工人时报》采访时也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成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潘士远、林毅夫在《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中也分析了就业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2.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对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许多专家学者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很多有效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重庆大学张军在《大学生就业难探析与对策思考》中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与现行工作模式的矛盾等四大矛盾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华南理工大学郭蕾在《自我效能感与毕业取向的研究》一文中强调: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趋凸显,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客观因素外,关键在于大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兴趣及能力不了解,对社会需求也知之甚少,无法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出对就业前景的茫然和对自身缺乏自信。杨元妍认为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还很不健全,就业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大学生就业措施不完善,就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赵鹏大、娄玉华认为政府应该把大学生就业看成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一要动员全社会所有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二要鼓励大学生白谋职业、自主创业。宾建成认为大学生没有更新就业观念,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和东部沿海城市,忽视西部、边远地区,对薪酬要求高,好高骛远。李清霞认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目标还很传统,许多大学生不是从实际出发,选择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岗位,而是向往大城市的高薪职业,使大批大学生毕业生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苟军平认为大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敬业爱岗精神、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刘文在《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中,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她认为政府作为就业制度安排的主体,既沿袭传统资源配置的方式,又部分运用市场的调节功能,两种制度互相干扰,使整个大学生就业过程出现偏离。

3.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的研究:贺利军在《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分析》一文中提出,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从经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技术政策和失业保险政策等方面出发。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机会的减少,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产业结构转型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多。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倡导鼓励大学生创业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紧密结合,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共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步:概念界定。对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的概念做出了界定。

第三步: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的第三部分从多个的方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阐述分析。

第四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分析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片面追求和毕业生自身传统的就业观念,高校没有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师资力量,管理体系与市场导向脱节,就业政策配套措施的缺失等。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共同支持和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

1.控制招生规模

政府要对高校招生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各专业就业率情况对高校专业设置做出科学的调整,对于社会需求一般,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对于一些教育质量达不到教学要求和就业率较低的高校,应压缩其招生规模。

2.大力发展经济

要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缓解就业压力。

3.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

当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信息、动态不够了解,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以及毕业生就业。因此,政府必须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库,实行就业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并且建设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广泛的就业信息交流渠道。政府还应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就业市场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为毕业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就业竞争环境。

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服务基层以及自主创业

政府要全力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正确择业、科学择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制度性保障,鼓励毕业生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从基层做起,响应政府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政府需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选拔一些具有政治素养、立志服务基层的优秀大学生对他们实行定向培养,进一步加深毕业生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引导毕业生积极、自愿服务基层。

自主创业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趋势、新动向。政府应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解决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风险担保、信贷支持、税负减免以及创业初期社会保障等问题,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对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

(二)高校方面

首先,高校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和市场的需求,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应加强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以及创业技能教育,多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创业。第三,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广泛收集和及时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第四,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

(三)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全面地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传统用人理念,杜绝用人歧视,站在人尽其才的高度选聘适合本单位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真正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赢。用人单位还应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为高校提供招聘信息,走进校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指导,让毕业生更加了解就业市场,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就业。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4)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有所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校及家长的深切关注。是什么因素阻碍着大学生就业渠道畅通,在严峻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该怎么做,本文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南此带来。特别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正由国家“统包统配”的模式向通过市场实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的转变。大学生高度竞争的就业环境已基本形成,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的程度。

一、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1.政策性障碍。为充分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双向自由选择与自主择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中强调:为了解决目前出现的就业难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克分就业。但在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管理体制上,仍存在种种障碍。一是指标性限制。按国家宏观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是有主的双向性选择。但现实情况是高校仍然有派遣毕业生到一些地区或跨省的指标限制:一些大、中城市的用人单位接收大学毕业也需要进人指标,否则档案和户口就难以落实。尤其是高职(专科)学生跨省流动受到较大限制。二是派遣时限性限制。国家政策已作出明确规定:大学生毕业两年可由学校保留档案。但在实际派遣过程中,不少地方规定派遣指标在当年有效。过完年就不再办理接收.这就导致一些即便是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因超过派遣的时限要求而不能够派遣,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三是制度性限制。当前,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大批高校毕业生去充实公务员和教师队伍。但一旦毕业生选择去这些地方工作,其户口、档案必然随本人转到工作地。再要流动户口、档案势必遇到障碍。有不少毕业生担心,其后代在落后地区得不到好的教育,到时送子女到城市上学还得交数量可观的借读费。因而望而却步。

2.机制性障碍。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虚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如一些中、小学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政策的限制,没有充分的自主权,要不到想要的毕业生,特别是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一方面急需引进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方面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毕业生的派遣、落户、进档案问题而招不到人。据统计。2002年就业毕业生中,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的为31.6%;到国有企业的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的为26.2%;其他就业的为1O.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6o%。这种实际的走向与需求的状况矛盾表明,用人体制的机制性障碍必然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3.观念性障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养成了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可能拥有一份体面工作的传统观念,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就东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的现象,即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而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少有人问津;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高收入、高福利的单位。而广大的基层单位、中小企业则不屑一顾。笔者注意到,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2000年月1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香,基本结论是:一是择业地点集中,比如上海为多数人首选就业地;二是择业单位偏向“全民所有制,选择行歧、事业单位的人过半;三是“自己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择业标准;四是“工资收入”成为重要的择业条件:五是单位发展前嵛也成为择业的条件之一‘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进人观念同样存在误区。普遍存在重学历、重名校、讲专业的心态,20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便达85%,而一些部门、地方性性高校相比就不高,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也高于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当年研究生供需比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1:0.4。

4.结构性障碍。大学生就业走向市场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整个高教体制也必然走向市场化。否则,往往容易造成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的错位矛盾。突出表现在大部分高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就是受传统重知识、轻能力培养模式的影响,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即便是一再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往往陷入“干校一致、万人一面”的尴尬境地。

上述四方面的障碍性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高校问毕业生就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层次之间、院校之间、专业之间、城乡之问、中、西部地区之间,学生个体之间各个层面性的差距。

从层次差距上看,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层次类型之间,就业的机率相差较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一次率就业达99%以上,本科学历的一次就业率约为95%。而高职(专科)学历的一次性就业率不到60%.这至少表明.当前在我国的“买方市场”。人才高消费的观念和现象占有较大的优势。

从院校差距上看。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就业率远远高于地方所属院校。一些“211”工程院校的就业率较高,有的甚至高达99%。这表明,国内一流或名牌大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明显占据优势。当然,在一些地方甚至地区所属高校中,也会因特色鲜明而出现毕业生供需旺盛的现象,但这与这些高校在校生的绝对数相比。显然还很不相称。

从专业差距上看。社会的需求是重要的导向器。在激剧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可以看到,一些应用性专业如计算机、电子与通讯、应用数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管理、外语类专业呈现供求两旺的态势。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学、建筑工程、生物类、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新型建筑设计等专业。也在逐渐升温之中。而一些短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毕业生,社会需求相对较少。这表明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结构的改造与调整,是高校提升毕业生竞争力的一项迫切的课题。

至于城乡之问,中、西部地区及学生个人之问的就业差距,正如前文所述,是全社会和大学生及就业观念偏差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必将随着礼会就业制度、机制、观念的变革而逐年调整。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国家和各级政府正在有针对性地川改革的办法采取扶持政策如:国家和地方共同设立大学生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免收登记类、管理类、证照类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鼓励大生创业。对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升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还有就是制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政策,采取“挂职锻炼”和“志愿者”等方式。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同时,国家每年安排专科经费补贴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经济贫困地区的乡镇一级教育文化、卫生、工商、税务、农村服务等机构和单位工作。再有就是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采取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办法.解除大学生从事灵活就业的后顾之忧。这些政策和措施,无疑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广廿J题,拓展了思路,拓宽了渠道,其成效有日共睹。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积极稳妥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也正在逐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推进。但面对这一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笔者认为当前应强化以下几点工作:

1.要强化信息的网络服务。切实利用方便快捷且信息容量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及时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本年度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形势,尤其是用人单位对本校相关专业及毕业生的需要信息和基本要求;及时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年度国家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特别是本校所处类型及各类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的要求及相关倾斜政策。再就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福利待遇及对毕业生的具体安排和使用意图,以便毕业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情及有关就业洽谈的信息。

2.要强化推荐的中介式服务。注重引入市场中介服务的模式,采取灵活的,多形式的推荐方式,如网上信息发布,专场就业洽淡.区域固定场所设置,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以及跟踪反馈就业状况等。在积极推荐毕业生的同时,摸清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知识、能力、技能等各种素质的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课程设置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讯。

3.要强化指导的教育性服务。采取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编写专业指导教材,派遣专业指导教师办法,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就业观念、求职技能的指导。以切实扭转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就业指导不完善,指导渠道过于单一”的局面。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城市;小城市;选择

现阶段,我国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热点问题,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与之相对应的企业较少,毕业生难以找到符合专业或兴趣爱好的工作。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考虑很多因素。选择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就业是毕业生考虑的因素之一,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就业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选择就业问题上,毕业生应该结合自身的的特点考虑在大城市就业还是小城市就业。

一、大城市就业的优势

(一)就业机会多

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大城市的优势条件也有利于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完备,硬件条件比小城市好,在大城市聚集了很多企业单位,拥有更多的岗位,有更多就业方向的选择。大城市的知名企业集聚,毕业生选择在这里就业,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就业机会和方向增多,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或者兴趣爱好来选择职业的方向,这就使得毕业生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实力,施展才华。

(二)工资待遇高

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在行业上的薪资待遇也有所差别,同行业的工作人员们在不同的地区,工资待遇是有所差别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工资待遇就会比较高,而在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就不如大城市的。这是由于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决定的。

(三)进步快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快,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在大城市能接触到的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与时代共同进步发展,这也可提高毕业生的知识面,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可以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自身的素养。

(四)创业成功率高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经济比较发达,事业单位单位缺乏大量的人才,毕业生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专业化也越来越强,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的生产需要其他行业的配合。高校的毕业生可以在社会上锻炼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建立自己的事业,成立属于自己的公司,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小城市就业的优势

(一)生活成本低

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具有小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生活质量上更高。而在小城市的生活成本较低,在薪资待遇上,大城市要高于小城市,但是,大城市的消费水平也很高。而在小城市中,虽然薪资待遇不高,消费水平也不高,这可以使得生活在小城市人花费少,但在生活质量上有保障。

(二)城市文化性强

现在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国际化的发展,城市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大城市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开始趋同化,这种发展模式,对于经济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城市失去本身的文化底蕴。在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可以感受城市文化的韵味。[1]

(三)政策支持

近年来就业问题成为我国的难题,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城市就业。这可以提高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四)压力小

在大城市就业的人数较多,竞争力也就更强。而选择在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压力小,竞争小。在小城市的生活成本低,没有经济上的压力。

三、在大城市和小城市就业的弊端

在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竞争激烈,虽然工作的岗位居多,但是企业面临大量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上的难度也较大。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很高,这无形中更加大了毕业生的生活压力。大城市发展的速度快,在城市中就业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速度。[2]

在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工作中很少,甚至没有对口的专业。毕业生只能选择其他行业。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基础设施上不完善,缺少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在发展水平上与大城市有很大的差距。

四、大城市与小城市就业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就业形式上差别很大,更多的毕业生现在在大城市就业,而很少的毕业生选择在小城市就业,这两种巨大的反差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发展,增加了就业的压力,造成大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大城市的交通问题、环境治理等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人才的管理。现在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不合理的,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市都有一定的优势和弊端。

五、建议和措施

(一)对毕业生的建议

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的城市时,要充分考虑到该城市的发展状况和环境是否适应。可以研究城市城市结构,分析城市的结构可以看出该城市需要哪一类型的人才,城市的发展结构一般上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分析城市的经济结构是一个因素。此外还要考虑城市的发展状况,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的城市在竞争上也比较激烈,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竞争和压力也较小。在选择就业时,在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大城市的就业状况不一定比小城市的好,同样,小城市不一定不好,在考虑实际问题,选择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

(二)对政府的建议

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的治理和缓解就业的压力。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要适当倾斜于中小城市,把人才向中小城市引进,因为高素质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小城市要得到发展必须要引进人才。政府要做好完善措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引进人才。促进中小城市人才市场的完善,解决人才的流动的隐患问题。在教育方面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教育观念,制定科学的培养人才的方案,探索人才的培养过程,培养实用型人才。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了难题,在选择就业的城市上也有一定的问题出现,大部分的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很少的毕业生会选择在小城市发展。无论是发城市还是小城市在就业山都有优点和缺点。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快,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二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缺乏优秀的人才,这就造成两者的差异变大。所以政府要制定出一定的政策,合理有效的完善人才的配置,协调小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要完善就业市场的发展,积极引导和解决毕业生在就业上遇到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要充分的城市各方面的状况,结合自己专业以及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朱生玉,周晓蕾.我国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西部十省份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118-121.

[2]大学生就业选择:大城市之优PK中小城市之好[J].职业,2009,07:36-37.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心理因素 学生就业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的发展,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比较复杂,社会各界对此有诸多探讨和分析。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这个角度,着重分析了心理因素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现状

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高职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初次就业率普遍偏低,2002至2005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64.7%、55.7%、61%和62.1%,较全国同期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65%、70%、73%和72.6%,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于2007年全国就业率的预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专家康小明的回答也并不乐观:“排除统计误差,到2007年7月达到60%已经很不错了。”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与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追求高学历,对高职毕业生存在理论知识薄弱、学历低的偏见有关,另一方面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关,还与不健全的市场就业机制有关;就高职毕业生自身来讲,不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导致就业难,甚至毕业即失业的重要原因。

二、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过程,受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从现实看,笔者认为,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畏惧自卑心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传统学术型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社会上还普遍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的观念,对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社会地位认可度低,大多数学生感觉就读高职院校在学历层次上低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缺乏正确的定位,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加以在现实中部分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要求高学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导致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二)过分依赖心理。从高职毕业生成长的经历来看,处在这一年龄段的高职毕业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基本是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成长,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缺乏基本的就业竞争能力,自身对家庭和学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再者受传统就业分配观念的影响,仍然有相当多的毕业生把就业寄希望于就读的学院,缺乏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就业的心理准备。

(三)盲目从众心理。由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和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高职毕业生的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学生一方面感觉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不过硬,专业技能粗浅,难以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自我了解,对自己的择业目标和今后的发展不明确,有随大流的意识,导致所谓的热门专业岗位僧多粥少,冷门专业岗位门可罗雀的局面,造成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上的显性过剩。

三、对策

高职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涉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能否继续深入,市场化就业机制能否建立和完善,全社会能否合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和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从深层次上讲,涉及建设和谐稳定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高职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实现教育机制创新。要针对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机制弊端,强化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教育机制,突出办学区域特色,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应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现有设置不合理或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加快调整步伐。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实用性,着力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改变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与市场接轨,采取 “订单式”办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招生对象、规模和教学内容。这样,高职毕业生在学习阶段,既可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又可提前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锻炼和提高毕业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弥补高职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上的先天不足,使高职毕业生无论在心理准备方面,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都能够为走向市场,应对竞争,贡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职能,根据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指导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加大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力度,消除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壁垒和限制性措施。实行政策扶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实用型人才缺乏的地区和单位就业,制定具体措施,引导用人单位按实际岗位需要合理用人,避免人才高消费的浪费现象,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指导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避免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建立毕业生就业监管体系,推进阳光就业,从制度上规范人才市场的运作机制,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毕业生的培养基地,要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是要配备专业指导教师,从学生入校开始,认真研究和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其着手制定执业发展规划,并鼓励他们为此而作心理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二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与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动向,积极沟通社会用人单位,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及时、准确的为高职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既要把学生招进来培养成材,同时更要把学生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三是要经常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定期举办毕业学生推荐会,这样可以一方面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让社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加深学生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畅通的渠道。

参考文献: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7)

一、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

(一)重大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经济发展活力之源。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稳定就业局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可以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地方经济活力;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创业、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良好氛围,对实现我市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以推动创新和促进就业为目的,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工作方针,从提供政策支持和改善创业环境着手,按照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培养、突出重点、分级负责、稳步推进的原则,紧密结合**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扶持一批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和项目,引导、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成为创业者,实现创业促发展和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

(三)工作任务。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教育、服务和组织保障体系,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工作,建设一批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扶持一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企业和创业项目,努力提高我市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率,以持续培养各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的创业人才。2009年,要保证完成市政府“民生工程”提出的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目标任务。

(四)创业定位及政策扶持范围。高校毕业生创业是指高校毕业生通过自主开办生产服务项目、创办及参与创办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等方式实现市场就业。凡2009年及以后在**创业的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含国家承认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毕业未满5年的,为本《意见》政策扶持范围。

二、加大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放宽市场准入

1.放宽注册资本的登记条件。从2009年起,高校毕业生申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受资金数额限制。鼓励高校毕业生依法以知识产权、实物、科技成果等可评估的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允许高校毕业生以股权出资自主创办企业。

2.放宽经营场所限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允许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以家庭住所(经利害关系人同意)、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农村住宅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凭有关证明材料进行注册登记。

3.实行优质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各级工商部门要开通工商注册绿色通道,设立创业注册登记优先窗口,负责高校毕业生创业注册登记事项。

(二)加大财税支持。

1.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市酌情安排全民创业发展资金,采取以奖带补等方式,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发展,各区县也要安排专门的创业专项资金对高校毕业生创业予以支持。

2.减免有关行政管理费用。实行高校毕业生创业有关证照免费办理制度。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三年内免收国家所定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费具体项目为:工商部门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经济合同鉴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税务部门的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卫生部门的卫生质量检验费、预防性体检费;民政部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费(含证书费);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工本费;公安部门的户口薄工本费;文广新部门的音像制品销售管理费。

3.享受税收减免优惠。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销售额(营业额)未达到现行政策规定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不征增值税、营业税;开办其他生产经营服务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4.给予创业补贴。根据高校毕业生拟选择的创业项目以及准备情况,对首次创业高校毕业生,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专项资金中采取贴息和补贴等方式给予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应享受国家相关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涉农项目,对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立项条件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扶持。

5.实行创业吸纳就业奖励办法。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新增吸纳2名以上劳动者就业(须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根据新增吸纳人数多少,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奖励标准由各县(区)制定,最高不超过10万元。市从高校毕业生创业专项资金中对奖励经费给予适当补贴。

(三)加大金融扶持。

1.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市内金融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

2.实行小额担保贷款优惠。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可展期1次,展期不超过1年。对组织起来合伙创业的,可根据合伙人、出资人人数和经营项目,适当扩大贷款规模。贷款按照《**市创业小额贷款暂行办法》(**办函〔2009〕96号)规定的相关程序申请。

3.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各类创业投资创业创新企业和项目,为处于初创期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扶持,有条件的可探索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通过有效运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增加创业投资资本供给。

(四)加强创业教育培训。

1.建立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利用高校、公共及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扩大创业教育培训范围,逐步将所有具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创业教育培训。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培训教育机构要积极探索创业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把创业培训与社会实践、科研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

2.给予创业受训资助。各级人事劳动部门要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把大学生创业培训作为今年就业创业培训的重中之重,要积极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高校毕业生,参照就业培训的相关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所需资金可纳入就业培训和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补贴范围开支。

3.保证培训质量。要加强普通高校、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的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从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实现创业教育与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进修、研讨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提高教育水平。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4.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整合资源,依托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基地、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园)等建设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为进入基地和园区的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一定限期的政策扶持,增强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提供创业服务。

1.健全服务组织。依托政府所属人才服务和就业服务机构为主体,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完善项目开发、征集、论证、展示和推荐等工作机制,丰富创业服务功能,提高创业服务效率。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共同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有计划地组织交流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将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逐步形成一支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指导专兼职队伍。

2.拓展服务内容。根据高校毕业生创业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建立创业信息、政策平台,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建立政府支持、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通过多种形式,为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

3.完善人事人才及社会保障服务。各级公共人才服务机构要主动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和人才招聘服务,切实落实相关减免费用政策。首次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可按统筹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相应待遇;参加工伤保险的,可按用工人数、经营面积或工程总造价等情况实行实名制定额缴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前6个月实行渐退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建立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组织保障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各部门要把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推广经验典型,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全面开展。2009年已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各地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相应的经费、人员和保障条件,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具体实施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