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7:17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充分就业 高校毕业生 路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充分就业,按照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颠的定义,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若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看,所谓充分就业,可界定为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处于均衡,国民经济发展充分地满足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岗位需求的状态。

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承载着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等的诸多负重,但最近这些年来却遭遇就业难的困境。这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外对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研究,主要趋向于成熟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供求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国内不少学者也曾借鉴国外这些成熟的理论来探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如赖德胜、曾湘泉等从制度经济学和市场供求理论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也有研究者尝试从某一学科视角来进行分析,如文冬茅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家庭背景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罗三桂从教育学角度探讨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林泽炎则从管理学角度探讨了人才资源开发与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

应该说,上述这些研究在揭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把握就业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从现实观察看,国内市场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并不成熟,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问题牵涉到的社会层面异常复杂。人们在试图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理论或基于单一学科视角的理论框架来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路径时,常感捉襟见肘,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此,本文针对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不成熟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强调多学科分析思路,尝试提出有政府担责制度安排的多元逻辑理论框架,来分析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路径。

二、充分就业路径分析的理论思路

所谓路径,即依照一定理论逻辑所推演出来的问题解决思路。这意味着,要提出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就不得不借助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来进行。从学术研究的常识看,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客观环境条件是提出充分就业路径的基础。

首先,从现实情况看,虽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机制已有十多年,但面对的社会劳动力市场至今仍然非常不健全。具体表现有二:其一,劳动力市场存在突出的体制性分割特征,即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劳动力市场歧视。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分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这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源自政府制度设计的路径依赖。既得利益集团对利益的博弈作用与新体制成长中的不足,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企业之间,甚至同一企业内部不同身份劳动者之间,在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机制、规则上存在不协调现象,劳动报酬与保障上有不合理的显著差别,这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带来种种障碍。据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公布的调查结果,2010年80%的高校毕业生纷纷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大公司,而不愿意到民营中小企业工作。这足可窥见一斑。其二,劳动力资源不是完全按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配置,存在就业机会不平等现象。譬如,掌握社会资源支配权阶层的子女可以通过特殊制度安排轻易获得公众向往的理想职业岗位,即坊间流传的所谓“拼爹”现象泛滥,社会阶层之间的流通渠道被堵塞,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受影响。

其次,从就业的市场理论看,既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推行市场机制,其充分就业路径分析的理论框架就必然要建立在市场经济原理之上。市场经济学对就业的基本理论假设是: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置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就业的增加。这一已经得到市场经济实践检验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就业增长具有同步性,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二者实现相互促进和转化的充要条件是就业弹性提高。同时,充分就业依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具有明显的就业效应。此外,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劳动力向就业增长弹性较高的第三产业转移,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根据以上所述市场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引申出两个基本命题:

命题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起着基础作用;

命题2: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规模的扩大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可以看出,经济学把充分就业的决定因子放在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水平上。但现实告诉我们,市场并非万能,如中国近年连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未带来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针对已有理论的缺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斯等提出了制度主义的经济学主张,认为制度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制定的一些行为规则或约束,其作用主要在于建立一种稳定而有效的激励结构,以减少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比配置效率更能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达到一致。制度主义经济学把宏观的政府制度安排与微观的公众就业行为联系起来,这恰好为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理论分析思路。由此我们可提出第三个基本命题:

命题3:政府的合理制度安排是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

这就是说,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不仅要遵循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规律,同时还要受到政府通过制度安排而产生的激励机制的影响。而这两者实际上都向高校毕业生提出了同一个要求:个体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及其社会效用,即就业能力。由此,可引申出第四个命题:

命题4:高校毕业生获取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优势由其就业能力的高低所决定。

但发展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个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其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之外,更与其所受系统教育密切相关。接下来的问题是:高校要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负责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我国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从法律上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上的责任。其次,在追求应然知识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及其负效应的普遍出现,促使高教研究者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同社会的关系,并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国内不少高教研究者选择以美国克拉克.科尔为代表的实用主义高等教育观来审视中国高等教育,并形成了基本共识:高校应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脱离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实际,否则将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并影响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第三,从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教育理念的最终目的看,这一问题的逻辑蕴涵即是回答充分就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俞宪忠等学者经过论证得出结论说:充分就业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最优发展状态,归根结底是首先并最终有利于人的发展,充分就业具有巨大的人本主义发展意义和民本主义发展价值。充分就业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可以从多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认为,高校不仅可以,而且应该树立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也不断出现创新。许多旨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改革命题不断被提出,像“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工学结合”之类的教学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可喜成效。由此,我们可得出第五个命题:

命题5:高校肩负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提高教育教学行为有效性之责。

另外,从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角度看,个体成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早期的准备充分为前提,及时的职业规划并得到良好的辅导有助于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些原理在西方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教育,并在帮助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由此可提出第六个命题:

命题6: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提高自己作为人力资本的增值和社会效用。

概括起来,我们可形成如下总命题: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现,是由经济与劳动力市场、政府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毕业生职业人格多元逻辑及其相互关系作用的结果。

可以看出,以上命题较好地简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复杂过程,并把分析的焦点集中于直接关联的领域;同时又通过对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关系逻辑的分析,将影响毕业生就业背后的多重因素和过程的复杂性清晰而又系统地展示出来。这不失为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现象的有力理论分析工具。下面将运用这一工具来分析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逻辑和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本路径。

三、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本路径——以广州为例

(一)政府应做出合理制度安排,改善就业环境、创造高端就业机会

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现固然要立足市场,但根本保障在于政府的合理制度安排。首先,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促进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则取决于制度。因而,政府应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健全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使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中真正发挥作用。一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1)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合理报酬的取得,(2)在产业间、不同所有制间、地区间自由流动,(3)要有基本的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生理安全和进行再生产的需要。但从现实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和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完善,劳动力市场被人为体制所割裂,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部门在社会保障的力度和宽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不统一,它阻碍了劳动力向非国有经济部门流动,再加上不合理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极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此,政府要通过政策、法规建设,尽快实现国有与民营经济部门在社会保障上的统一,同时要尽快修正不合理的户籍制度,让地区间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作用得以发挥。

其次,积极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尤其是产品附加值比较高、能创造高端就业机会的产业,以增加岗位的有效供给。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既是重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改革、发展与促进就业所面临的极为紧迫的问题。为此,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第三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和通讯行业的发展,第二阶段主要是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等服务行业的发展,第三阶段是以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理论和实践分析表明,随着工业化推进和发展,传统型服务行业逐渐向现代服务行业转变,第三产业对增加就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具有显性就业和隐性就业双重效应,特别是对高素质劳动力将形成巨大需求。对此,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在保持一、二、三产业协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包括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及教育、文化艺术等这类产品附加值高、对创造高端就业机会具有放大效应的行业,以增加适合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就业容量。

第三,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岗位容量。所谓中小企业,一般指独立所有、自主经营、雇员人数在500人之内的企业。国际经验证明,中小企业不仅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是就业增长的主要源泉,还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突出贡献在于,它不仅在经济上升时期,而且在经济萧条、衰退时期也能保持较高的就业增长。1992年的美国总统报告《小企业状况》中指出:“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经常起到吸纳被大公司解雇的工人的’安全网作用,这对经济衰退期间稳定美国的经济很有助益。旧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改革目前的企业注册登记办法,放宽企业准入限制,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法律环境,并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必要扶持,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要运用财税等手段引导中小企业与地区支柱型大企业进行系列化配套生产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这样不仅能深化社会分工体系、提高企业的效率,而且会产生协同效应,增强产业群的整体竞争力。此外,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中小企业成为大型企业的配套生产商和其它服务形式的合作伙伴,努力进入这些大企业的价值链,以利其发展,从而为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供保证。

第四,创新制度安排,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环节,也是长期以来困扰高校教学质量的难题。安排、指导学生参加职业岗位实践是学校的责任,但岗位实践机会的供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一个明显的现实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激励措施,而仅靠高校的努力,要使企业愿意并可以提供给在校大学生进入企业接受系统的岗位实践教育将十分有限。2010年1月,广东省在国内率先颁布《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草案)》,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拨款的事业和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接受学生实习。但这些政策到现在为止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这些政策缺乏科学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也不足;二是原出台的政策内容没有细化,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原有一些政策在部门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因此,为解决大学生实践岗位的有效供给问题,建议政府继续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和执行措施,创新制度安排,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岗位实践能力。

(二)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构适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通道体系

实践表明,在劳动力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是难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的。特别是像我国这种因国家制度设计不完善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缺陷,必需通过政府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弥补。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建构切合实际的就业通道体系。以广州市属高校为例,其生源以本地为主,占60%以上。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有两个保障通道:一是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就业保障政策措施。例如,2009年广州市政府发文规定:本地籍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市财政和接受“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区(县级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人每月生活补贴800元。不仅如此,广州市政府部门还出台了政策,规定某些岗位只接受本地生源毕业生。另一个保障通道是社会关系资源。作为家庭所在地,这些毕业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社会关系网络以助于谋求就业岗位。现实表明,这两个通道对保障本地生源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广州市属高校的其他非本地生源毕业生,他们的就业主要靠高校和政府就业服务机构搭建的就业通道来保障。对高校而言,应组建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员队伍,并通过与政府机关、行业企业、校友、教职员工、家长等定期沟通,积累就业信息资源,供毕业生选择使用;同时,利用中国社会普遍重视人情关系的特点,建立和扩充就业服务社会关系网络,增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性,以助毕业生就业。

此外,对那些具备自主创业基本素质的毕业生,可通过给予系统的创业辅导,让他们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不仅能解决他们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为其他毕业生贡献就业机会,对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也具有较好的作用。

(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固然需要有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环境作保障,但更为关键的,是毕业生自己必须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即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称之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乃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了适应能力或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或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及求职能力等诸多素质。毫无疑问,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高校系统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的。但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高校必须强化其行为活动的针对性和目标一致性,即提出主导教育行为的教育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首先,由于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它同社会市场需求之间的协调存在相对滞后现象。因此,高校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保证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接轨。同时,要大力开展岗位实践教育活动。因为,这一方面能使大学生不断调整心理期待和就业观念,实现就业观的自觉适应;另一方面又能使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与现实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其就业能力得到提升并利于充分就业。

其次,推行全程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人才为中心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潜能的开发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指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提高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水平与个人的绩效。从高校组织视角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个人潜能,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持续发展;从个人视角看,职业生涯规划是其对人生的预期和计划。高校结合专业设置的特点对个人兴趣、能力和发展目标的客观而全面的有效管理,实质上是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个人发展的双赢。因此,高校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和健全专门的辅导机构和师资队伍,实现生涯教育的专业化和全程化。同时,要通过专门的就业教育机构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的校园整体氛围,使高校的教学活动能够敏感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形成全社会支持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合力,让学生在选择和尝试中学会负责,在探索中实现自我发展。这样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观和进行生涯决策,进而走上从学业规划、专业学习、专业承诺到职业岗位选择再到职业承诺的职业心理发展科学轨道,以实现就业能力之最优发展。

第三,着力培育校园创业文化,激发学生自主创业潜能。创业文化是内生于市场经济的一种特殊文化,包括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心理意识,它能主导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正由于创业文化具有引导、激发人的思想和行为功能,因而高校可着力培育校园创业文化,用以作为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潜能的手段和平台。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创业文化,始终要以创业教育为基础。这意味着,高校要注重研究、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形成合力,采取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形式,包括开展鼓励创业的政策宣传活动、推出校内创业示范园、邀请创业成功者来演讲、举办大学生创业研讨会、创业设计大赛,以及创办大学生创业报刊等途径等,精心打造创业文化,形成创业氛围,使创业在校园里成为一种时尚和多数人的自觉追求。这样,可促进大学生发展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激情、掌握创业技巧。同时,对那些创业潜力较大的学生,要给予进一步的创业专门辅导,促使他们的创业理想向创业现实转化,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创业潜能、以创业促就业之目的。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篇(2)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已摆在全社会的面前。本文从政府、高校、企业、毕业生几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随着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各高校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学科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派出专人去建基地、搞就业,其结果仍有部分毕业生难以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要靠政府的政策调控、用人单位的岗位数额、创业岗位的自我谋取、各高校之间的联手协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才能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建立起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才能形成具有我国特定阶段的毕业生就业特色。对此,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生就业机制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政府就业机制的建立是根本目标

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取消了毕业生分配计划,实行双向选择,但就其毕业生而言,在就业市场中他们是弱势群体,在就业十分困难的前提下,他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加之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调控机制,造成用人单位是强势一方。尤其是区域经济较发达的、工作性质较好的用人单位,全国毕业生蜂拥而入,致使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出的价码很高且条件较苛刻,使前去求职的毕业生心理压力很大,毕业生认为工作难找。而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又无人前往,造成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工作无人去找,改变这种局面只有靠政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就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1.人才层次的调控机制。所谓人才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员。知识有深浅,技能有好差,研究能力有大小,这就决定了人才具有高、中、低之分。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需要什么等级的人才是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也是市场经济资源配备的原则。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相互攀比,不计用人成本,有博士不要硕士,有硕士不要学士,有本科不要专科,明明是技术型的却要研究型的,是中低级岗位的却要招高级的,这反映出无序的人才市场需要管理,各级政府的人事管理部门要承担起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服务、调控,进行人才使用的合理布局,加大人才使用的监管力度,分层次、凭专业、按需要就业,将人事管理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对人才层次、专业状况与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既能保证各层面人才的顺利就业,又能避免人才的极大浪费。

2.人才流向的调控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区域经济状况不平衡且逐渐拉大的现象。客观上讲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用人基数较大,毕业生纷纷奔往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一个适度量,当饱和后就不能再容纳了,越是发达地区人才的聚集量越大,造成人才难就业,发展的空间也小,而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相对不足,这应该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由于条件较差,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高校毕业生主动前往的较少。这就要靠政府对人才的流向进行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调控,利用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像干部支援边疆建设那样,靠政府行为,靠诱人的待遇,靠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政策调控,让毕业生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作贡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性腾飞。

3.人才需求的调控机制。政府对各级人才需求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高校招生时有计划也有序,毕业生就业时无计划更无序,这种不对称只能缓解一时的矛盾,而后期其困难更大、社会影响更广泛。我们认为: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监管力度,按照人才适用的原则,对就业岗位、等级进行审定,是否符合本届各类人才总额比例的要求,使岗位与计划统一起来,市场与需求统一起来。

二、毕业生自主创业机制的形成是有效途径

作为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具有创新能力,且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大学生的创业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1.毕业生自主创业外在机制的形成。大学生从校门迈入社会,可以说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的力度,为毕业生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

(1)舆论导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要鼓动毕业生去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舆论导向的宣传,鼓励毕业生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去实践自主创业,并在创业的路径上给予引导。自主创业是我国就业形式的一种,而且是有创新的、国家政策支持的、受到社会尊重的、能尽快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自我主导的就业形式。(2)政策支持:我国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还要从行业、资金、税收、社会环境、人才使用等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他们在逆境中奋起,既是实现自主就业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更是通过这种途径去发现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3)社会环境:指全社会都应去关心、支持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开绿灯、除障碍,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应有责任。(4)创业前景:政府要对毕业生的创业立项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示范,也是一个培养过程,让他们在经济大潮中得到锻炼,体察人生,在创业中规范自我,实现价值。即使他们创业受阻,只要他们有所创新,政府仍可把他们安排到适当的位置继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

2.毕业生自主创业内在机制的动因。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有一定内在条件的,这种内在机制的动因是需要个人去把握的,也是因人而宜的。

(1)胆识: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一定的风险,既要有胆识,又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定性,不是盲目的、赶潮的,而是理性的、可行的。(2)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要有创业思想,创业协调能力,更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高校毕业生与无专业知识的创业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要正确处理好专业知识与自主创业的关系,专业思想与创新立业的关系,专业技能与创业起步的关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创业思想,才具有自主创业的基本条件。(3)能力:这种能力是自主创业的综合能力。自主创业者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组织、管理、协调、创新等能力。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自主创业内在动因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的综合指标,培养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尺。(4)条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具备上述动因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自主创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支撑,无论是何种行业,起步阶段的经济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决定了不是每一位毕业生都具备这个条件,就是争取社会、政府的支持,自己也得有一定的经济作保障,否则,自主创业将是一句空话。

3.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认同机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了外在、内在机制之外,还要有认同机制作保障。

(1)观念认同:自主创业或叫自谋职业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取决于多种因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首要因素。由国家统包到自主就业落差很大,不进行观念更新、与时惧进,没有勇于创新、开拓之举,很难走上自主创业之路。(2)自我认同:高校毕业生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社会的环境状况,市场经济的推进规律,自身具备的现有条件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若认定自己走创业之路,就要在创业的道路上定好位、谱好曲,在自主创业的探索中创就业之轨迹,现人生之价值,报国家之培养。(3)家庭认同:每个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呈现多样化。父母、家庭对子女的就业很关注,对就业形式的认同在发生着变化,对坐机关当干部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有胆识、有能力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家庭支持率在上升,走自主创业路的毕业生在创业初期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同至关重要。(4)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石。首先大学生是个有知识有智慧的特殊群体,每个社会成员对(下转第105页)(上接第48页)他们有一定的信任度,加之政府的政策倾斜,个体具有的特潜性,社会成员对他们的自主创业比较看好。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更需要社会的支持、认同。再次大学生应抓住自主创业之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按政策有原则讲诚信,在创业大道上摔打磨练、锻炼成才。

4.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需要政策支持、社会关注,政府在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就业之时,应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功能,建立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

(1)政策激励:政府应不断完善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政策。比如创业初期的津贴补助,政策、经费支持。鼓励毕业生去自主创业,鼓励他们在实现了自主创业的同时,为更多的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2)榜样效应: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太少,未形成气候,需加大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让毕业生了解到自主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不是无奈之举。多做自主创业成功之例、成功人士的宣传鼓动工作,用榜样效应去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主创业,充分准备自主创业,积极实践自主创业。(3)成就感召:毕业生自主创业既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生实现价值、创造成就的一种较好形式。宣传媒体应发挥职能作用,对自主创业做出成就的毕业生进行跟踪报道,以毕业生创造的成就去感召新一代毕业生走创业之路,去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使命。(4)社会效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检验归结在社会效益上,社会效益突出的创业者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与地位,给予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能看到光明的前景和辉煌的人生之旅,使他们在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去回报社会,去实现人生的最大追求。  三、高校联手机制的圈定是重要手段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各高校的中心工作,一把手工程。每所高校都建立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工作机制。但高校联手机制的发挥至今仍很薄弱,若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联起手来,形成合力,互帮互助,将是事半功倍的就业机制。

1.高校专业连锁机制。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有很多院校是相同的,若某区域高校的相同专业实现在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上互补,教育、设备、资源共享,将该专业实行连锁机制。当某用人单位需要某专业的毕业生,都随时有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更便捷的是用人单位只要找到一所高校,就能了解到某区域各高校某专业的毕业生情况。对某区域的所有高校来说,既省时、省事、省人力、省经费,又能起到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的效果。

2.高校层次对接机制。区域高校都有本、专科之分,以本科院校为龙头,把本专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层次上对接起来。用人单位需要本专科毕业生是有一定计划比例的,本专科院校可互相推荐毕业生,以形成用人层次上的对接,实现某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之特色。

3.高校区域联手机制。某区域的中心城市都设立有不同类型、学科专业的高校,各高校的就业工作压力很大,人力、财力很有限,若区域各高校实行联手机制,充分发挥各高校的资源优势,共同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共享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4.高校人力资源联动机制。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各高校从事就业人员有限,若某区域高校将从事就业工作人员实行联动机制,及时进行工作上的交流,信息上的互通,形势上的共研,做法上的互帮,就能形成一人做活一片,一事共振一方。

四、校企联合机制的扩大是发展之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对就业性质、条件的要求是当务之急,从第一线做起,在基层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创业打好基础。那么,校企联合是实现毕业生完全就业的发展之路。

1.校企沟通:各高校要积极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在实习中了解企业的管理及用人理念,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知识,乃至于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校方应积极去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调整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吃苦、讲原则、讲诚信、有开拓精神,校企双方在育人与用人的通道上,进行深入的了解,互信的沟通,以便于培养出的毕业生适应企业的需要。

2.校企联办:高校与企业联办的形式适应于当前的大众化教育。企业将用人计划、培养目标、动手能力、生产管理程序提供给校方,高校根据企业的用人情况落实招生计划,再进行基础、应用理论、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教育,最后一年的实习交给企业,主要是生产实习、岗位培训、管理程序与研发能力的熟悉等。毕业生毕业后在该企业就业。

3.校企订购:所谓定单式教育。企业根据需要与校方联系,订购所需的专业、人数,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向校方提出培养的目标、模式,加强对校方培养过程中的监督,可随时修订教学计划,校方保质保量地完成企业订购合作的相关事宜,向企业批量输送毕业生,这种方式是毕业生就业的好形式。

4.校企合作:这种合作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用人需要与某高校有长期稳定的用人、教学实习合作关系。其特点是高校设置有企业所需要的长线专业,培养层次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吻合,该高校的毕业生在企业有较高的满意度,企业可根据需要在毕业生中挑选人才,实行双向选择。高校可每年输送部分毕业生去企业就业,高校与企业之间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林诗锋.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J].世纪桥,2009(17).

[2]王俊岭,李德海.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8).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路径;自主创业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233-01

1 针对市场需求,适时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设置

高校培养模式,既要有基础研究与基础教育的“务虚”型人才,又要有直接面向市场创造价值的“务实”型人才,二者缺一不可。但总体衡量,当今高校专业设置方面仍在一定程度上残留下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个别专业社会生存空间狭小且需求量小,并没有针对市场经济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可对意识形态领域以及与市场经济间接对接的相应专业,应该采取缩小招生规模、隔年招生予以专业整合。这样既能避免“结构性失业”之症结,又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社会成本。

2 提升认识水平,改变就业观念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实行一种“精英式”培养模式,广大的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一个隐形的心理契约惯性,也就是自己是“天之骄子”,毕业后将从事较为优越的职业平台。这种心理契约的产生源于过去我国高等教育尚不健全,仅能满足少数人,高考作为一种公平有力的选拔机制,起到了很好的筛选作用。通过高考的调节,将优秀人才与普通劳动者区分开来,从而确保了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从事较好职业。然而高校扩招政策与市场的“实用性”规则之合力则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高考制度的筛选功能,等到毕业生临近就业,将优秀人才与普通劳动者相区别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人才市场的调节功能上。而我国人才市场在应对这场声势浩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时却明显的感到不协调与不匹配:一方面,市场上屡屡出现岗位空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则呈现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

现代大学生的就业观,要从市场人才要求流向的趋势中找到灵感与机会。合理定位,找准方向,脚踏实地地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提升自身的就业力,这就是当代中国大学生需要持有的就业观。

3 遵循市场规律,找准就业路径

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一直是接受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小政府,大社会”理念强势推动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也面临着减员增效的用工压力,因此二者都不可能大量吸收大学生。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也面临着精简问题,吸纳力十分有限。再者,各类高校扩招规模近年来受政府宏观调控的钳制,高校及其它科研机构接纳大学毕业生更是优中选优,数量极少。总体衡量,民营和乡镇企业(主要是生产、流通、服务领域)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路径。这一切均预示着“务实”的主导地位,具体讲,“专业素养、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显得愈加重要。

4 掌握必备技能,就业就有出路

4.1 “通识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齐头并进

所谓“通识能力”,就是社会岗位范围内通用的技能,在此并没有文理科或专业的界限,诸如语言表达、文字组合、思维、创新、应变、适应、沟通、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等方面能力。对此,可以通过日常教学的引导,校园文化的深化,社会实践的锤炼逐步得到提升,从而打造“宽口径,厚基础”平台。“专业能力”即从事具体岗位必备的特定技能,可通过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借助案例教学和师生互动环节加深理解,通过实验室情景模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借助实习基地的操作演练达到专业培养的无缝对接。对上述两者统筹安排、恰当匹配,必能克服偏重理论讲解,“务虚”成分过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之弊端,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力。

4.2 正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

面向21世纪的高技能人才是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完美结合。既要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构想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领悟力,同时又要有较理想的经验积累、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增加研讨、互动、实训、实践课程的比重,明令必修课学分不能免修或替代,着力构建高校实验教学平台、实训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战能力、创造能力及、市场的领悟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5 自主创业,就业有新路

近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就业教育、择业教育、创业教育的转变过程,但总体讲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创业的比重相对偏低,就相关分析数据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比重还不到1%。实质上,创业教育是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门路的必由之路,是就业模式从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跳跃。通过自己的能力创业,既为自己创造岗位,同时也为他人提供岗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应该是个人条件、校园氛围、社会环境的共生物。首先,大学生个人要有创业的“本钱”,如启动资金、市场悟性、经营管理能力等,同时具备风险意识、冒险精神和创业的动力。上述“本钱”的获得需经校园氛围与社会环境的综合培育才有可能实现。

(1)建立大学生创业载体。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大学生创业街,也可与企业或研究所联办大学生创业科技实体。总之,就是让学生闯入市场,深入现场,真枪实弹去办实体、搞经营,感受现代企业的创业氛围,增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2)创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学生家长要改变“求稳怕险”、“小富即安”的就业观,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资助子女去创业,形成创业有为的家庭观念。其次,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专兼职的创业理论和实践的师资队伍,尤其是需要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搞好“传、帮、带”并起到示范作用。再次,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要大力扶持,如在资金、税收及投资环境等方面多予以照顾和倾斜。

6 立足国情社情,广开就业途径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力措施,是实现双赢的一项战略决策。事实上,相当比例的高校毕业生一味看重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的薪酬、福利、文化氛围、发展机会、恋爱婚姻等相对优势,“宁愿端茶递水或暂时失业,也不愿下基层”。但地域好、环境优越、有较好收入的职业对就业者的要求苛刻且数量有限,结果造成“想去的去不了”、“想要的要不了”这一虚假过剩的“怪圈”。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诸如教育、组织、人事、劳动、公安、财政等可通过制度设计建立一种鼓励、引导、扶持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面向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可以学费减免、户口不转、服务3―5年以上提供进修机会、职称评定优先、岗位福利附加、资金扶持等政策措施为入手点,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带着知识、技术到广阔的农村建功立业,或走“中、短期轮岗制”服务西部、支边支教等多元化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市政路桥;毕业设计;改革

0 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很强的现场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较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及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培养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建设基层单位,基本属于野外工作,尤其注重现场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我院市政及路桥专业学制三年,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真正在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时间仅有两年时间,最后一学年是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和生活,以便毕业后更快融入到相关岗位中。两年时间要学习并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如何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即非易事。通常我们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时,对一些关键学科或是重要课程,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会进行一至两周的实训,通过理实结合巩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但如何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呢?大部分院校的做法是在学生出去顶岗实习前要求学生进行为期2-3个月的毕业综合设计,通过毕业设计成果来判定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坏。故毕业设计内容的设定就至关重要了,是个值得探讨的议题。

1 传统的毕业综合实训的方案及收效

我院2009级之前的市政及路桥专业,毕业综合实训的内容和做法基本是:利用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的约一个多月的时间,让学生做一整套勘测设计的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以上做法的优点是:从理顺学生的思路考虑,让学生清晰地掌握道路桥梁的构造及设计原理,并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联系相关专业课程。学生独立完成后对构造识图、工程量计算、规范要求等各方面均有较系统地综合理解和掌握,是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进一步深化。

不足之处是: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够对口,我们高职高专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的相对很少;同时不能很好地考核学生对其他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在学习《道路勘测设计》这门课程时已经安排有专门的实训时间,实训内容与毕业设计的内容大致相同。

显然,上述毕业设计的做法是按照以前大学本科传统的模式开展,不能满足我们现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改革势在必行。

2 创新的毕业综合实训方案及收效

通过到相关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总结出我们的专业教学目标是:满足企业实际的用工需求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市政及路桥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

2.1 分方向制定能力型的毕业设计任务

开展毕业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充分综合运用学所的专业知识,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需要我们设置有针对性、导向性、可操作性、整体性及灵活性的毕业设计内容。针对毕业设计的特性,我们相关任课老师在阅读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分方向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能力型毕业设计任务。

结合市政及路桥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及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从2009级学生的毕业设计开始,指导老师定出四大方面内容:现场施工模块、造价模块、资料模块、设计模块;每个模块均基本涵盖有所学的专业知识,每个模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第四学期开学时将每一模块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内容及相关指导老师信息发放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毕业设计方向,期望通过毕业设计的磨练,让我们的学生达到“精施工、懂设计、善管理”效果。

2.2 毕业设计的运行及成绩评定

通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慢慢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例如我们截取在建或已完工工程的部分施工图纸,选择有代表性内容,最好涵盖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防护、排水、互通立交等工程内容,根据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达到预期的目的,让学生模拟施工现场真实情境,逐项解决实际问题。

以施工模块为例,指导老师阶段性地提出目标要求,抛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寻求解决方法,如涉及到路基方面的知识可通过查找课本知识或是上网百度搜索、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或是与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获取,指导老师不再要求学生每天按时按点必须到教室统一完成设计任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指导老师更注重效果。要求学生从给定的图纸资料,看懂图纸意图、会计算相应的工程量,同时会运用施工组织设计的知识进行进度方面的控制,懂得绘制横道图和网络图,学会查找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及计算总工期,掌握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工程质量等。

关于成绩的评定,我们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份成果都是唯一性的,老师通过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同时还增设一个答辩环节,是否抄袭他人成果通过答辩就能知道真伪,并结合每位同学的平时表现给出该同学的最后成绩。

2.3 改革后毕业综合实训的成效

通过四年的改革实践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肯定,大部分学生觉得充满了挑战,甚至觉得大学里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是过得最充实、收获最大的、最多的一个月。2013年7月我们对已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及已毕业就业的市政和路桥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毕业设计改革效果的调查,共发出问卷250份,回收197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上接第199页)传统的毕业设计基本是由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向前走,到哪一步应该做什么事,完全由老师主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循规蹈矩。学生很难能突破老师的要求、更别说创新了。传统的方式是讲学而非教学,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两者相比,改革后的毕业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也更能挑起他们的积极性。

3 意见及建议

改革的机遇与风险总是并存的,教学改革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存在问题,改革后的毕业设计存在以下待解决的问题:

(1)学生实训分组有待评估商讨。我们从最初的四人一组过渡到两人一组,到最近一次的单人独立完成,发现学生的潜力是可以不断挖掘的。几人一组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但也存在个别偷懒,滥竽充数的现象,单人独立完成又缺乏合作交流等素质能力的锻炼。

(2)如何做到人人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还是有部分同学是抱着侥幸心理,试图不劳而获,等着分享别人的成果。通过答辨环节在很大的程度上约束了部分学生的相互抄袭,但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3)毕业设计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毕业设计内容不能完全融汇所有专业课程内容,如施工模块没有涉及工程检测的内容,这也是我们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

(4)如何公平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毕业设计虽然制订有框架的统一评价标准,但各指导老师的自主空间还是比较大,评分标准应该更加细化和量化,做到更加公平公正。

我们将根据创新改革后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和完善,注重加强设计任务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的毕业设计质量,使得毕业设计不再成为学校的难题、学生的负担、老师的心结,真正达到一个工作前的模拟平台。

【参考文献】

[1]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和路桥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任务书[Z].

[2]刘志.高职院校道路桥梁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生 出路 指导方向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1.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佳。如今我国的高校毕业生现状不是很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从供给量角度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这样庞大的就业大军,完全是供大于求,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虽然连年增加,但是这样的增长速度完全比不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社会现实为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隐患。其次,我国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由高校推荐、人才市场、公务员、研究生等几个方面。每一项就业渠道之间都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这样的就业渠道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毕业生的广性选择渠道,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变得极为固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调控能力较低,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引较少,市场就业机制不够健全。

2.缺乏社会认知。如今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清,没有很快地将校园与社会链接起来,他们对于社会现实和市场竞争没有足够的认识,往往好高骛远、观念落后、泛泛而谈。高校学生急需认识到社会需要的是有技术的知识性人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以务实的心态去接受现实,然后去学习去适应,只有掌握积累了一定的技能经验后,才能有稳定感、安全感。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行政化过浓,与就业市场脱轨严重,就以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为例,高校设置专业需要报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从对就业市场的敏感性而言,高校比高校管理部门更有优势。尽管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等22所高校开始试点自主招生,到2007年自主招生名单增加到59所,但在全国1794所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并且自主招生的比例仅占所在学校招生的总数的3%-5%,而其中只有6所高校拥有自设专业的权利。

3.毕业生的创业能力逐年降低。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社会进步的希望,可是如今的毕业生完全缺乏创业能力,总是有着较高的求稳心理。求稳心理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存在的,但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这两大被人们认为稳定的行业,其岗位是非常稀缺的。这种就业流向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了很多结构性矛盾。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过分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城市社区缺乏人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究其原因,就是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思想较低,他们都认为毕业分配是一项决定人生的“大事”而没有将自身的创业希望纳入到人生的路途之中。这样的就业选择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天降大任与斯人者,必将苦其心志”创业之路虽然艰辛,但是却是青年人应该选择的人生之路。

二、目前高校毕业生出路的指导方向

目前,伴随着全球性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人事制度、就业制度等各项改革也正在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必须与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联系起来,借助政府调控和校方的努力,改变如今就业问题的瓶颈现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情况、新问题得以解决。

1.政府的方向指引。从政府的角度来调控就业问题,就必须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动员全社会积极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实践证明政府的调控对就业问题有着很多积极地影响。例如:2009年教育部随即推出了六大举措,力促大学生就业。同时,中组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原人事部“三支一扶”、教育部“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仍然在加大实施力度。各级地方政府也把“促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出台了不少鼓励、支持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又如:安陆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意见》,文件从“放宽创业条件、降低创业门槛;实施税费减免、提供创业补贴;拓展融资渠道、加强创业扶持;加强创业引导、完善创业服务;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创业环境”等六个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激励优惠政策进行了明确规定。当年安陆市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其同类城市。

2.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疏导。针对高校学生好高骛远、泛泛而谈、空想严重的心理,必须从心理疏导入手,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必须要依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校方要教育其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降低就业标准,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成绩和长处,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方面要依靠媒体的力量来教育学生认清社会现实,把握好人生的标准,将就业问题与个人了理想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不是一味地“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作为家庭方面,家长在孩子的就业问题上,一方面不要过于苛责,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就业选择,要认真疏导,听取孩子的想法,做出必要的帮扶,切记“过多干预,主动安排。”

3.校方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成才教育。客观地讲,目前高校的成人成才教育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很多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显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在就业时该如何去做。所以,校方必须要安排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对毕业生进行成人成才教育,还应当引导毕业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避免在进入社会求职时因对政策不熟悉而出现就业困难。成才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诚信教育,有诚信才有发展,诚信地遵守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项考核,指导教师必须要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其次,是人际关系教育,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青年人成才的一项指标,因为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合作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成才教育少不了这方面的指导。最后,教师要交给学生拥有奉献精神,有奉献精神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领导的赏识,步入社会就必须要改变“娇气”的孩童作风。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制度创新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经济转型

创建于1988年1月的毕节试验区,是为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全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在石漠化的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环境的恶化不能仅靠治理来保护建设。生态生存环境建设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及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收益和成本之间的比较都推动着石漠化防治区的制度创新成为必然。

理论评述

贵州经济的发展研究必须重视石漠化防治区农村经济的建设;制度的设计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考察。宏观层面主要是为经济体系中的资源—劳动力、资本的合理流动、配置创造条件;从微观的层面来说就是要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支持。制度设计是进行产业优化升级的激励因子,在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等产业物资基础配置下,利益机制将引导高水平的产业出现与优化。

以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二元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将经济发展问题归结为工农业两大部门之间的关键问题,刘易斯经济理论的创立为城镇经济建设打下理论基础。拉尼斯·费景汉的模型弥补了刘易斯的缺陷,突出了农业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意义、主张。结合各国实际选择技术类型(劳动偏向)的重要性,避免片面的工业化;他们同时阐明了市场机制、企业家和政府在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都增添了市场机制、政府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推动着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建立毕节的长效机制和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诺思指出:有效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制度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互动关系。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是石漠化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欠发达的石漠化地区制度创新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利益机制将有利于应道高水平的产业出现与优化,低效的制度使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资源耗费物质浪费之中。

区位理论、人口迁移、非均衡增长论对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借鉴作用。毕节是“老、少、边、穷”地区,区位优势弱,交通不便,应该充分发挥城市作为该地区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对农村发展起辐射和带动的作用,促进劳动力的输出和创业就业培训政策的推出;另一方面,“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资源的有效配置,防治区农村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防治区的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经济,发挥城市经济向农村输送商品,吸引各级资本、吸引农村劳动力而对农村产生的极化作用,并增强城市的累积效应。

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路

(一)毕节地区基本资源状况

毕节地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人多地少,土地质量贫瘠,拥有土地面积26853平方公里,山地占60.51%,丘陵占33.3%,平地占6.19%,水土流失面积占58.9%,旱坡耕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3.1%,为贵州全省最高。人口至2006年底超过730.51万人,人口密度272人/平方公里 ,近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8%,远高于全国及贵州的平均水平,人口压力较大,人口有效灌溉面积约0.14亩,为贵州省最低。

毕节地区整体资源现状为:第一,耕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无大的改观,农村经济发展空间缩小。至毕节建立扶贫开发区以来,在石漠化治理上有了一定成效,但还未能建立一个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人口增长及恶劣的地质环境为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二,地表水漏失,采水困难,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第三,植物生产量低,生长速度慢,农业的自然生产潜力低,农业生产处于低水平。第四,土壤瘦薄,零星分散,不利于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二)毕节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现状

1.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发展不协调。毕节等地“十五”、“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增长加快,第一产业缓慢下降,但工业产品仍以资源消耗型的产品占主导,而资源节约型或资源耗少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

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据近年来的经济数据显示尽管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农业比重逐年在降低,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增加值的比重虽有所变化,但传统农业的绝对主导地位并未动摇,资源依赖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对资源粗放方式利用方式并未的到根本转变。

3.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产品单一。目前,贵州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农业内部资源消耗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农产品结构仍然是以资源消耗型产品为主。从目前贵州农产品整体结构来看,仍属资源型农产品结构。首先是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作为农产品的载体,不同产品的用地结构可以间接反映产品结构和产品的土地利用效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粮食作物所占播种面积占绝对主导地位(见表1)。

4.农业产业产出效益低,农产品产出效益不高。据2001-2010年有关数据可知,贵州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苎麻烤烟单产分别增长1.02、1.12、1.57、1.19倍;而贵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但生产的农产品产量占总产量不足一半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毕节地区粮食作物利用土地的“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

5.城镇化水平不高,无激励机制,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毕节地区发展单一地依靠有限的资源禀赋,新型产业、技术密集产业成长缓慢,农业产业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必须大力发挥防治区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建立激励农副产品再加工及其相关产业转型的有利机制。

(三)毕节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毕节地区发展农村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经济的具体措施,提炼试验区“顶坛”模式、复合模式、五子登科模式、草地畜牧业模式等模式中的试点经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把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治理生态环境、搞活农村市场作为发展重点,加强政府在农村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中的组织和管理职能,最终走生态、经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对“生态系统、经济、社会”三大系统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一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农业人口转移,给土地和社会经济减压。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采取生态公益林和生态经济林相结合,提高经济林比重,扩展建设“万亩纤维林”、“万亩桑蚕”等绿色产业基地。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劳动力转移方向,改变生产生活的方式,加快民族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毕节实验区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策略

(一)石漠化防治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石漠化防治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一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主导产品或附加值过低;二是发展代价过大,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物耗、能耗过高,资源浪费过大;三是低水平竞争,由于技术和知识含量偏低,销售渠道控制权不足,企业规模过小,基于低劳动力成本的价格竞争较多,内耗严重;四是资本流动方向不明确。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有的必须有赖于基础制度的建设才能逐步得到扭转。有效的机制将引导高水平的产业出现与优化,初始低效的制度使产业停留在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资源耗废、生态恶性循环之中,石漠化防治区的经济增长必然是制度经济学最佳应用制度框架下生态经济的增长,通过激励型制度和强制制度,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以约束组织及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加大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和金融制度创新

1.增大财政支付倾斜政策支持力度。财政扶持政策表现为对粮食、农机良种进行补贴,向减少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倾斜。石漠化深度地区增加教育“两免一补”力度,增加粮食人口补填及内存低保补助范围。

2.调整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毕节试验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合理地利用开发是控制关键,以加勒特哈丁提出“公地悲剧”模型为分析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重要借鉴,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方面存在三种观点:公有产权制度、私有产权制度、自主组织与自主管理。结合实际,公有产权制度更有利于毕节试验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对私有产权资源控制的力度应增大法制的规范和激励方向,有效补偿和惩治,加强法制化建设,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和防治开发;同时建立促进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减少土地承载力等方面的有效政策。

3.实行公开制度,推进生态补偿或赔偿的法律化。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严厉打击和查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坏水利设施和基本农田、非法征占农田用地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4.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支持体系建设。首先,加大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完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其次优化金融结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开展村镇银行,组织小额农村信贷,多渠道增加循环经济农户资金投入,积极多元化推进农村经济转型。

5.促进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政府增加投入加快经济转型。充分利用毕节地理优势,加快城镇化步伐,政府指导加强物流产业建设,在激励机制下向高层次推进产业结构,使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方向发展,以及依赖人力资源和各种专业知识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使资源耗费生态负重型产业向资源节约型产业转变。

6.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发展,繁荣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和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首先,应该在各自的职能和能力范围内,为防治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和服务。在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建设、危房旧房改造、子女上学就业、卫生服务站等社会事业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并加快发展。其次,搞好农村市场建设,为农民定期的乡镇集市贸易提供服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再次,完善和保障区内农民生产生活的制度安排及充分的创业就业机会,为促进区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做好技能培训,提高其生产生活的本领。

总之,只有从有效地解决石漠化防治区脱贫发展和生态失衡的矛盾出发,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和各项政策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寻求石漠化防治区生态和谐、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少安.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十四辑)[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雷明等.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贵州毕节地区的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贵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7

4.贵州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09-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布和朝鲁.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M].民族出版社,2011

6.彭贤伟,熊康宁.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贵州清镇退耕还林(草)生态示范基地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6

市政道路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现状;措施;成效;问题;对策;贵州毕节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350-03

开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毕节市试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统筹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以及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的策略,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是推进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实现快速崛起的重大选择。现结合毕节市实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情况作简要分析。

1 基本现状

2014年以来,毕节市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按照楼房景观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无害化、庭院生态化、布局规范化的要求,以境内国道、省道沿线为重点,以自然村寨和农户家庭为载体,在贵毕路、毕纳路、毕威路、毕赤路公路沿线,在自然环境优美、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寨,率先选择16个自然村寨进行生态文明家园示范点建设。这些示范点共涉及农户4 933户,总人口20 312人,总劳动力9 666人,总耕地面积1 240 hm2,其中:水田121.8 hm2,人均纯收入2 180元。根据既定目标,毕节市加大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推动现代农业上台阶。形成一批产业聚集、循环高效、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综合性、辐射带动力强的生态文明示范家园带,确保1年试点、2年推广、3年取得明显成效。

2 具体措施

2.1 加强领导,包点示范

为确保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项目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毕节市成立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试点村寨分别成立以乡镇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乡镇长任第一副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的生态文明家园指挥部,加强试点村寨工作的组织领导,具体抓好项目实施和管理。同时,还建立副县级领导干部帮建联系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村寨工作机制,以便更好地加强指导督促。建立部门联系示范点帮扶机制,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家园目标示范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搞好组织协调和指导。建立干部驻村工作机制,市委组织部从市直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到示范点挂职锻炼,乡镇抽派5个人蹲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的工作格局,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1-2]。

2.2 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半年来,共召开动员大会26次,印发资料200余份,张贴宣传资料800余条,举办专栏30余期,组织参观学习4次,制作学习图片光盘200余张。通过多种形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农户的主动性,从思想意识上形成了全方位的宣传声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全市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2.3 搞好规划,找准切入点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涉及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等内容,要求高、难度大,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毕节市生态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地委、行署《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意见》和《毕节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实施方案》,并结合全市实际,编制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意见》,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规划,做到早规划、早安排、早落实,完善“五改”、“五建”、“五化”工程的落实,以不同的形式切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2.4 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从2009年起,市财政按每个示范点每年预算15万~20万元经费,用于16个纳入地区试点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补投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村的贷款扶持力度。同时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动员协调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整合部门力量,把现有项目和资金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寨倾斜。整合人才资源,分期、分批组织生态文明家园试点村涉及的乡镇干部、能工巧匠及群众代表外出学习考察,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活力。加大对项目实施技术人才、建筑工匠、规划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和项目实施人员素质。有效整合人才资源,形成“上下一条心,全市一盘棋”的整体合力。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形成生态家园建设合力,有力地促进了毕节市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截至6月底,毕节市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450人次,部分镇乡还特地从遵义、金沙等地聘请熟练技工20余人进行黔西北风格民居的新建和改建,并进一步聘请当地工匠为毕节市培育了3支技术过硬的技工队伍,为新建和改建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统一购买材料。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自启动以来,部分镇乡采取统一采购材料的方式,既保证工作进度、质量,也保证购买材料时价格合理,大大降低了购买和运输成本[3-4]。

2.5 强化督查,统筹进度

加强督查考核。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点督查内容,由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制定考核奖惩细则。建立对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方面的考核制度,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保证劳动力调度。家中无劳动力是当前各试点的突出问题,为保证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个别镇乡除通过包户干部积极动员外出务工劳动力近期回家参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外,还由包户干部帮助从外村寨协调小工,有的农户自发组成“互助户”,互相帮助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3 取得的成效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毕节市属边远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差,针对这一情况,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项目方面,从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入手,通过实施进村路、连户路、串户路和院坝的硬化,以及实施茅草房、危房的改造和房屋的美化靓化,使农民居住和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已按《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家园建筑设计通用图集》启动房屋新建141户,占计划数的178%;完成20户,占计划数的25%;房屋改造启动366户,占计划数的67%:完成206户,占计划数的38%。其中:木瓦房改造启动3户,占计划数的9%;完工3户,占计划数的9%;砖瓦房改造启动52户,占计划数的46%;完成36户,占计划数的32%;砖混平房改造启动311户,占计划数的78%:完成167户,占计划数的42%。已硬化串户路845 m2,占计划数的9%:已硬化院坝5 200 m2,占计划数的18%。

如撒拉溪镇永丰村寨子组,自2014年初启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以来,市新建办已整合启动资金40万元,用于寨子组60户房屋的黔西北风格民居改造。镇政府承诺为建房农户贴息贷款3万元,深圳市对口帮扶资金50万元用于通组道路硬化和院坝及串户路硬化和茅草房改造。市新建办争取到4级财政“一事一议”资金投入100万元用于村寨靓化工程,协调地区卫生局拟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计生、卫生、文化等综合服务楼建设。农办、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卫生局、文广局、安监局等市直部门也斥资帮扶。

3.2 拉动产业发展

通过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壮大农村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如:大新桥办事处小河村有独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由西向东十余千米的小河旅游区,重峦叠嶂、树木葱郁。小河地处岩溶发育地带,是一片罕见的峰林区。奇山异石林立,天然溶洞荟萃,彝族风情浓郁,享有名气的自然景点有海螺石、听鱼石、金狮拜宝象等20余处。人工景观有环湖岛、钓鱼池、游泳池、凉亭和不同档次的娱乐场所,土特产品和农家小吃。该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开发“农家乐”。2009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 000人次,收入5万元,7家“农家乐”收入10万元以上。海子街镇红堰村,充分利用该村离城区较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灌溉基础设施等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食用菌栽培技术在该村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食用菌栽培已从原来的2个组2个专业户发展到现在的9个组80余户。目前全村种植食用菌收入5万元以上的种植大户9户,收入2万元以上的种植户10户,全村仅此一项收入就达100余万元,实用菌产业已纳入全村主导产业。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做到“一村一品”,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生态家园建设积累了经济基础。农民增收致富有了经济基础,就有了建设生态家园的迫切愿望,政府再给予引导,两者互动形成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合力。

3.3 培育一批经纪能人

通过从基层干部和劳务输出中培育选择有一定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的经纪能人,通过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发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如:清水铺镇橙满园村村支书带领村民大搞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开山修路,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工程,引导农民栽种柑橘、大枣,全村仅此项收入逾600万元,水果生产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如:某村民种植柑橘0.8 hm2,年收入5万余元,另一村民种植柑橘1.53 hm2,年收入达10万余元。加快了村民脱贫致富步伐,在大石山区建成了整洁漂亮的新农村。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 500元,成为毕节市的富裕村。

3.4 发展龙头企业

通过企业对口帮扶和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实现工农互动,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毕节市土老哥食品有限公司在撒拉溪镇永丰村落户,主要生产各种系列的辣椒面,产品已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该企业的落户,既带动了辣椒基地建设,又转移了农村劳动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毕节地区聚合生态有限公司在梨树镇小屯沟村落户,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坑木林基地的开发、木炭的加工,农民在公司上班月基本工资500元,加上计件工资每月人均收入超过1 000元。仅1个企业就带富了1个村,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增添了新气象。

3.5 带动生态农业工程

农业局积极组织示范点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在示范基地上大力实施无害化技术,积极推广生态型种植、生物多样性控害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杀虫灯灭虫绿色控害技术等无害化控制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投入品的使用量,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努力使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基地申报成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由市果蔬菜站申报无公害蔬菜基地233.33 hm2,申报产品为脱毒马铃薯。二是由市果蔬站申报无公害水果产地,清水铺镇面积233.33 hm2,申报产品为柑、脐橙。已获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的有鸭池镇下坝村,面积200 hm2,由鸭池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申报主要产品为番茄。并逐步开展其他示范点的申报工作。

4 存在的问题

毕节市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存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部分试点新建户数超过原计划数。农民收入水平低,2008年毕节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 742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 703元、人均财政收入3 181.11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即工业反哺农业,支持生态家园建设的物质基础较差。生态文明建设补助资金非常有限,新建房屋每户补助8 000元、木瓦屋改造每户补助1 500元,砖瓦房改造每户补助3 000元,砖混房屋改造每户补助6 000元,串户路、院坝硬化补助45元/m2。奖励资金:新建房屋每户2 000元,木瓦房屋改造每户200元,砖瓦房屋政造每户300元,砖混房屋改造每户2 000元。多数农户资金缺乏,特别是新建的农户资金缺口更大,据技术人员统计,新建80 m2左右的新房,除补助外,还要另投入2万~3万元。如撒拉溪镇原计划新建户数为8户,现在拟建户数为24户,已启动13户。新建实际户数超过原拟建计划数,而房屋新建与房屋改造在标准上相差2 000~5 700元,造成了较大的资金缺口。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建设模式单一。一些镇乡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五改”、“五建”、“五化”工程落实不到位。没有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民增收计划,引导农民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生产,在改善环境、实现增收上没有载体,既看不到又摸不着。三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适应新形式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需要。四是生态家园建设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5 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一是要解决当前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缺乏的问题,首先要进一步搞好区域内的资源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乱、统筹安排、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进行全面统筹,对所有项目和资金进行最大限度地整合。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投入新机制。各级政府要带头向生态文明家园示范点建设倾斜,确保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入的长期稳定,并逐年增加。积极倡导支持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政府应该组织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外资支持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支持与依靠农民建设相结合的机制。二是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大力引导农民实施科技兴农,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培育新的支撑产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三是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民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质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要依托“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积极争取省农业厅及地、市相关部门的支持。组织有关专家,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的同时,造就一大批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新一代农民,也只有新一代农民才能完成生态家园建设的任务。四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稳定取得成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想用几年时间很快改变农村面貌是不现实的。要提高村民认识,增强文化素质,不要完全依赖政府,要有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设,辅以政府的扶持引导,这样生态家园建设成就才能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6 参考文献

[1] 王峰.毕节地区生态畜牧产业发展研究[J].乌蒙论坛,2010(1):46-51,82.

[2] 曹建荣,刘衍君,张秀玲,等.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8):382-3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