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业发展思路

产业发展思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6 14:46:16

产业发展思路

产业发展思路篇(1)

城口特殊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决定了城口农业产业大有文章可做,大有特色可显。以“城口老腊肉”为载体的生猪产业,城口山地鸡、城口蜂蜜、城口特色性冷水鱼类养殖、高山反季节蔬菜、以道地中药材为主的药材加工等都是城口农业特色产业的代表。城口老腊肉远销市内外,品牌公信力强,因其加工工艺独特、原始、健康,加之城口的自然环境所赐,肉质香辣可口,一到年关,订销合同如雪花般飞来,供不应求,一直占据城口养殖加工业的“半壁河山”。城口山地鸡是多年来城口农业人努力挖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品牌,发掘地域优势的结果。城口特有的林地资源、山地资源、生态资源及高山气候注定城口山地鸡发展大有可为,城口山地鸡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并将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成为部级的地方优良品种。按照县里推广的“林间种药、林下养鸡、林材生菌”的立体生态复合型农业产业,城口山地鸡生长在高寒山区,农民多采取林间放养的方式,抗病力强,原生态、无污染,是一种健康、绿色、生态的优良品种。城口蜂蜜也得天独厚。城口森林资源富集,开花盛期晚而长,花的种类繁多,适宜发展中锋产业,其中以槐花蜂蜜最好,不但口感好,甜味足,更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此外,城口特色冷水鱼养殖潜力巨大。城口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滩涂分布于大山之间,主要有前河和任河两条主流,支流干系发达,污染少,水质好,常年平均气温低,很适合野生鱼类栖息繁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口冷水性特色鱼类养殖,有足够条件将野生鱼类的种群进行人工培育和深度开发,近年来,裂腹鱼人工繁育已取得成功。

城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政策优势。重庆对城口的“四大定位”,提出把城口建成全市向北重要门户,重要生态功能保障区,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基地,重要生态经济区。县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明确提出“生态为本,特色为魂”的发展战略,打造成全市“生态经济强县”,并大力实施“产业上山,人口下山”,走“山顶绿树戴帽,中山果药缠腰,山下庭园连片”的新农村风貌,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指明了发展方向生态优势。生态是发展农业全力追求的目标,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城口的“四大定位”给城口生态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对城口而言就是一张牌,县内森林资源丰富,树木参天成林,空气污染少,是“天然氧吧”,先发优势足。城口的农特产品一个最吸引的东西就是“土”,土得有特色,有层次,有魅力,比如“城口老腊肉”,“城口山地鸡”,口感特别好,营养价值高。资源优势。城口除丰富的矿产资源外,种养资源是农业特色产业的重头戏。城口融大山区、大河谷、大林地、大农村于一体,境内耕地面积34万亩,各类草山草坡269万亩(其中有可牧天然草地133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52%,水资源丰富,平均气温低,雨量充沛,适宜发展种养业。人文优势。城口是重庆唯一成建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县,正是这样的自然条件和人文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代代城口人,铸就了城口精神——“承认落后,不甘落后,自加压力,团结奋斗”,培养了城口人一种大气、锐气,有一种不服输,敢闯敢试的精气神,虽地处偏远,但工作标准不降低,虽条件艰苦,但思想观念不落后,这些人文因素无疑对推进城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是提劲鼓气的。城口农业特色产业尽管在多年来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仍有很多不足。一是农户小农经济意识仍然存在。传统的三大坨产业还始终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一亩三分地”的思想未根本革除,传统农业还占有很大比重。二是农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亟需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四是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农业特色产业的体制机制单一,微观层面的建章立制较少,对种养业的扶持还集中在成规模、标准化的大户,散养户的普惠面不广。五是品牌推进力度慢,老品牌巩固效应不明显。六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承载力不强。

城口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以市三次党代会赋予城口的“四大定位”为契机,以县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为具体指导,认真落实县上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及扶持意见,有效对接中央、市、县三级政策,联动开发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依托资源做文章、围绕特色求突破、合理布局壮规模、树立品牌促发展”的思路,用市场化手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大户、小户发展为抓手,积极挖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品牌,力争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凝聚各方力量,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努力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化发展水平。发展目标:到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年增12%以上,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全县生猪出栏30万头,城口山地鸡出栏800万羽,中蜂达到10万箱,农产品品牌达到20个以上,创建6个以上市级农产品知名品牌和驰名(著名)商标,2个以上部级农产品知名品牌和驰名(著名)商标,培育10个以上市级龙头企业。通过努力,力争建成全市最大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市最大的中蜂养殖基地,全市品质最好的生态蛋(肉)鸡生产基地。

推进城口特色农业产业的对策

(一)打好生态牌、固守良好生态,突出特色、壮大产业基础。城口虽地处偏远,但独特的生态资源也给了城口人广阔的致富空间。吃透政策,研读政策,运用政策,投放政策,精心谋划思路,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是城口的必然选择。发展城口特色农业不能“等靠要”,坐而论道,制定不切实际的宏伟目标,而要脚踏实地,充分运用各项优势,并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办法,转化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现实生产力。

(二)建立健全农业特色产业体制机制,形成“领导带头敬业,干部干事闯业,百姓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一套完善的农业特色产业体制机制是做大做强做特做优农业特色产业的“法宝”,大胆探索以“城口老腊肉”为载体的生猪产业,城口山地鸡,城口蜂蜜,特色性冷水鱼类养殖的体制机制,强化措施,在扶持政策、技术保障措施、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向养殖户重点倾斜,用体制机制管人、管事、管才,领导干部齐心创事业,激发百姓创业,进一步完善农业特色产业机制。

(三)强化服务意识,全面落实上级政策。增强领导决策的科学性,靠前服务,深入基层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原原本本将惠农政策带到基层,转变工作思路,变“要”为“我要干”,正确引导老百姓改变不合时宜的传统的种养观念,树立科学种养的意识,善于利用政策、技术优势,在农业特色产业的提质增效上有所发挥、有所拓展。定期开展“三下乡,解民情”活动,有步骤地贯彻落实惠农政策,以通俗易懂简明的形式深入基层,使惠农政策深入人心。同时加大对农业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相互取长补短,将学到的新经验、新技术普及推广到田间地头。

(四)打好资源牌,走好特色路。县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高屋建瓴地提出“生态为本,特色为魂“的发展战略,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建成“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这是对全县农业人的激励和鞭策,更是对老百姓发展致富种养业的信心所在。城口有这样的先发优势,在城口精神的感召下,有这样的气魄和勇气去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土地资源,下大力气发展养殖业,切实将资源变成农民增收的牌,变成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路。

产业发展思路篇(2)

与国际农业产业发展相比,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是发展势头强劲。虽然农业产业集群刚刚起步,但是发展势头强劲。许多省市都把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二是政策不断完善。一些地方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例如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陕西省委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围绕六大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三是具有鲜明特色。湖北宜昌把培育龙头企业集群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集群在一些地区已形成一些大型的龙头企业为带动能力的产业集群雏形,有的地区已发挥强农增效富农的重要作用。四是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较快。各类农业产业集群中,外向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大中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相比较而言,内地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明显滞后,西部偏远地区差距就更大了。五是农业产业集群成效显著。农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了农业规模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了农业竞争力。从实践中看,凡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快的地方,农业比较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的就业门路比较宽阔,呈现出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对于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产业集群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扩张而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推动‘产业联系’将成为投资政策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必须走集群化的道路”。农业产业集群有着巨大效应。一是集聚效应。农业产业集群使农业资源和投入的要素形成积聚,如人才、销售网络、市场份额、资金投入,都形成积聚,这些要素的积聚为群体内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二是竞争效应。产业集群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使集群内农户之间、企业之间、生产者之间竞争增强,大大激励了农业企业创新和企业生产的增长。同时,集群内各个市场主体以集群方式参与外部竞争,提高了竞争能力,增强了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所以产业集群形成改善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三是分工效应。集群内农业生产、加工及其流通,形成明显的专业分工,形成专业户、专业村,“一村一业”,“一村一专”,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协作效应。协作出效率、出效益。农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竞争的基础上,又开展密切协作,形成配套。这种协作是建立在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基础上的,形成了协作机制,创造了协作精神,相互取长补短,可以分享规模收益。五是区域效应。农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形成密切的横向联系。这些企业在向外部拓展过程中,企业又会同外部建立起广泛密切的联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区域效益。六是品牌效益。农业集群发展以产业为依托,以品牌为基础,树立起“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形成拳头产品,从而树立起集群的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种植业产业集群。通过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品种优良化,创建优势产业带,形成市场特色和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比如玉米带、肉牛带、苹果带等等。二是养殖业产业集群。通常是以大型饲养企业为龙头,带动饲养农户,走饲养规模化、区域化路子。通过加强饲养小区建设,提高饲养水平和规模,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形成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产业集合。以龙头企业带动,大搞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造名牌产品,提高商品率。三是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主要是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大力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名牌的产品,提高商品率。如双汇猪肉加工,新疆的蕃茄加工,伊利、蒙牛的牛奶加工等等。四是农产品流通产业集群。农产品流通企业、运输营销建立连锁经营开拓市场。如山东寿光的蔬菜批发市场集群等等。五是农业科技产业集群。以农业科技产业化为带动,大搞育种、栽培、植保技术推广。例如农机专业队耕作、跨区作业等等。这在许多农村也初见雏形,一些地区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明显。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模式都是实践的产物。任何一个产业集群模式的形成,都离不开这个产业集群所处的农业资源优势、农业技术和生产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都与我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比如现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呈现出合理分工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一些各具特色的作物带、产业带逐步形成等等,都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九个主要粮食品种的优势产业带。三大优势棉区的植棉面积和总产量加到一起占99%,我国的两大苹果优势区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西北等四个肉羊产区的产量占全国的81%,中南沿海、黄渤海及长江中下游水产品出口的总量占全国总量的98%。农业产业集群是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以及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最根本的特点是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效益,共同促进产业发展。(1)农业产业集群内的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相对较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集群内农业生产者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分工与协作。(2)农业产业集群内农户间、企业间协作配套较强。农业集群内农户间、企业间协调配套机制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都形成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3)农业产业集群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程度较高。农业产业集群一般都实行农产品的产销加一体化,是生产集群、加工集群、销售集群的综合体。(4)农业产业集群内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已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产业集群一般都有自己的科技队伍、研发队伍,能够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5)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力量和依托是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论哪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一般都依托内部或外部的各类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集群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和特征。(6)农业产业集群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许多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认识高,给予政策扶持的力度大,严格按照市场的规则办事,不参与集群的具体经营活动,但是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和政府的服务。(7)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勇于创新、创业的领导机构。产业集群通常都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产业集群领导管理人员勇于改革,富于创新,在集群内的诚信程度较高,和谐程度较高,从而加强了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关系,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谈判成本。(8)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程度较高。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快的地方,一般都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通讯设施。这是产业集群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三、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途径及条件

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看,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必须立足于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带动,采取有力措施,选择正确的发展途径。总结各地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实践经验,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途径的选择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以市场为依托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比如通过贸易集群带动生产集群,通过流通性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开拓农产品的市场,带动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的流通产业。二是依托农业区位优势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寻求优势环节和链条,形成农业企业集群、生产集群或加工集群。比如沿海一些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产业集群就有自身优势。三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企业带动作用,如小麦、蔬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依托涉农服务来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各类农业服务业、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五是依托农业科技来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是发展农业科技服务,形成规模和配套。如依托生物育种工程、良种培育形成集群来带动农业发展等等。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应从各地区域优势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为产业集群发展开辟途径,创造内在发展条件。一是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有优势的主导产业,这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柱。选择主导产业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特别是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要防止产业、产品趋同和重复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创名牌产品。二是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名牌产品、拳头产品。这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农产品基地是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和销售的农产品的集中产地,是农产品批量、均衡供给的保证。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各地优势。突出加强基地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建设。三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户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从而带动集群发展和整个地区发展,这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因此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动力。四是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行区域化布局。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提高优势产品集中度,这是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没有优势农产品区域支撑,发展相关农业产业集群就失去了重要的产品依托,也就失去了重要的发展基础。五是大力推进农业“七大体系”建设。“七大体系”建设,包括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这些体系的构建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六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最终取决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的技术进步。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改进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办法。要大力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提高农民素质。要鼓励国家科研机构直接参与集群内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业高技术企业。

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理性思考及启示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农业产业集群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组织创新。新阶段农业发展需要三个创新,一是政策理论创新,二是科技创新,三是组织创新。三个创新结合起来才能够促进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政策理论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支撑,组织创新是基础。没有组织创新,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所以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组织创新,通过组织创新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要用改革的思维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去谋划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一个产业集群里边,有农业,有工业,有流通业,还有其他第三产业。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既是发展农业,又是发展工业;既是发展一、二产业,又是发展第三产业。通过产业集群的区域化推进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城乡统筹,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因此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第三,农业产业集群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实际步骤。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践表明,凡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比较高。因此,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打造优势产业,着力提高竞争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要有利于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提高耕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发展农业产业集群要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路子,要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农产品,作物光合作用所形成的产物,一半在籽实里,一半在秸秆里,现在大量秸秆废弃、烧掉,是对耕地、淡水等宝贵农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要着眼于开拓农村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产业发展思路篇(3)

[关键词] 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思路构建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14-03

Abstract: With the pilo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y of moderate scale gradually has been carrying out. The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capital goods input, crop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gradually have developed in the intensive dire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model should build arou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by means of modern agriculture value network.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ansform and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function, improve peasant quality to change the petty farmer idea,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e the land circulation mode and path.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ment model, thought construction

一、引言

我国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经营的模式一直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流,如果将小家庭看做小企业的话,从化肥和种子供应到种植收获到生产销售等构成了传统农业链条中的主要活动,也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自产自销的小农意识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率等方面显示出其滞后性。

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其体系建立是附在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体制的发展将会与农业生产业发展相互作用,并不断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农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因此,基于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下的融合式分工构建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是非常适合和必要的。

二、农业产业价值网络构建

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了企业价值链的理念,价值链描述了企业的价值是通过形成一个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组合形成的,在其分析过程中,生产业渗透到了每一个制造型企业的价值链环节,通过渗透,在其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了五个相互关联的投入。波特教授[1]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厂商的各种活动,包括设计、生产、销售、配销与支援等。每个活动皆有助于提升其相对的成本地位,并可做为创造差异化的基础。价值链为分析此类竞争优势来源的系统化方法,将厂商的活动分解为数个策略上的相关活动,以便了解成本行为与现有及潜在的差异化来源。

波特教授[2]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任何的产业价值链都是由一连串价值活动所构成的,企业价值链乃附属在这个体系之下。产业价值链是了解整体产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从价值链的角度来思考成本、速度、品质、服务等竞争的概念,以获得生产体系和上、下游活动过程中最紧密配合,使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或使客户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或产品,从而创造了差异性的价值,而产业价值链的每个价值活动都牵动最终客户所获得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理论和思想,结合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活动,构建农业产业价值链。农业基础设施、生产资料、金融和信息服务、科技人员服务、农技服务作为农业的辅助活动,贯穿整个农业基础活动过程。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基础活动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农业辅助活动主要是由政府进行提供的各类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投入,其本身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是不相分离的,因此,辅助活动本身是不单独创造利润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农业政策的引导下,如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营体制转变、农业组织模式创新等,农业生产业伴随着其专业化程度逐渐深化,逐渐从农业生产的基础活动中分离出来,形成辅助活动,辅助活动一方面仍然全面渗透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活动中,促进农业基础活动的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辅助活动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和外部性逐渐凸显,其本身也能够促进利润增长。

进一步分析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每一个业务过程内部其实都包含着不同的活动以及存在自身的条,进一步分析其内部链条,有助于分析农业生产基本活动创造利润过程以及研究如何实现农民增收。以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为例进行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链条长、环节多、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小农意识所导致的农民无组织分散状态,很难获得充分的能够引导生产加工以满足零售市场需求的信息,在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链条中,农民的市场主导能力、谈判能力都非常的弱,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地、等级认定等方面都不取决于农民,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农民仅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而流通环节农民是无法也是没有能力参与进去的,换句话说生产加工环节是农民收入和利润的终点,虽然农业产业链在产后环节继续延伸,但是农民无法从高昂的附加价值中获得丝毫的收益和利润。此外,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也仅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环节,农民所获得的利润也仅仅是获得产品加工的劳务费而已,因此,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起始点就发生在产地市场初级产品采购环节,如果将初级产品在流通环节的税费、损耗等因素转嫁到农民身上以及产地市场分散农民之间的无序竞争,那么在农产品产地市场采购的价格可能还会更低,因此农民所获得的收入显然更低。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现代农业应该是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在内的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概念。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很难是单一的生产模式链条,在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分析视角下,运用融合式分工的思想,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将农业与旅游、休闲、科教、体验、创意、生态、绿色健康等充分融合起来,会产生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加工产业链条也逐步向两端延伸,产前通过科技进步等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品质,产后通过精深加工、包装、品牌、设计、营销推广等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不同链条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也将会逐渐渗透。

三、以农业经济组织为中心的组织模式构建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重视农业产业链条和农业生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的直接目的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对于“三农”的作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民组织化形式和组织程度等方面。

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以农业组织化程度为主导基础上,核心围绕和服务农业组织。以家庭为中心的分散的经营方式以及小农经营的思想意识将会滞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随着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的试点和推行,适度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行,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农作物生产加工等逐步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以农业组织为代表的协会、股份公司等多种形式或是组合形式在整个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农业生产业只有在农业组织载体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加具有效率。而小农户在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等内部化和分工内部化导致了小农户生产资料投入等无法达到效率最大化,而且农业科技服务、农技、农业专业人员、农业信息化等利用化程度低或是利用成本较高,从而使小农户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从属位置,因此,专业化农业组织是实现农业生产业发展以及发挥农业生产业作用的必然路径。

在整个农业生产业体系中,农业生产业自身专业化,同时相互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协同发展。比如,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农产品销售和营销、农业金融、农业物流、远程农技服务需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等需要农业物流作为支撑;农业金融的作用体现在农产品物流、销售、农业信息化、农技服务等各个服务业的领域;科技平台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作为整个农业生产业模式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因而影响着相应的生产业体系建设;土地流转制度会直接影响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小农意识的转变,土地流转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会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组织程度,进而影响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和其体系的构建。

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主要在农业组织化程度基础上进行构建。每一个农业生产业本身也是服务于现代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个环节。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一个环节或是整个链条都会由多个或是一个、形式相同或是不同、规模大或小、影响力强或弱、结构紧密或分散的农业产业组织构成,不同的农业产业组织会选择不同的农业生产业形式,当然农业生产面向和服务程度也会因农业产业组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农业金融可能会更多服务于规模较大、结构紧密而影响力强的农业组织;农技推广可能更愿意同规模化运行的农业组织进行合作;农超对接模式中,大型超市更愿意同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种植大户、农业组织合作;农产品质量和追溯服务以及标准化服务在农业组织中更容易实现。

四、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条件和基础

随着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民在农业生产产前和产后参与性在降低,在两端所承担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农民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的谈判能力在弱化,出现了“假种子、假化肥”、“谷贱伤农”、“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其根源是在小生产方式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症结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成熟,缺乏稳固和坚实的载体,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农业组织创新建设和有效实践。

(一)转变和强化政府创新服务组织的职能

1.转变农民固化保守的思想意识。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农民就需要会种地,换句话,农民仅需要在产中环节发挥出农民自身的实力和专用性,但是在农业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背景和趋势下,现代农业要求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过程都需要专业化,这对于传统种植方式下的农民是非常大的挑战,而且即使在产中环节,农业种植方式转变,良种化运用、病虫害防治、化肥和农药等中间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运用、土地微量元素的最佳配置等等。最重要现实是首先转变农民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的保守思想意识,促使其积极地通过认可、接受、学习、传播等形式向着现代农民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就需要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可以通过培训、宣传、教育、实验、指导等,培育新型农民,自觉学习,从而接受新型种植技术、良种化技术等,培养农民逐渐成为现代农业重视方式下的会种地的新农民。

2.转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职能。一是政府职能倾向于对于国家农业政策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贯彻执行,维护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秩序,引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二是多渠道、多层次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服务,特别是对于农业而言相对专业化不强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比如,保证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严把质量关、强化监督关、流动检测关等,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三是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建设,如加强农业水利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及推广、农村金融和保险支持等;四是扶持、引导、培育农村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五是政府要做好各职能部门功能的衔接、协调和整合,以指导和服务为主旨,充分发挥涉r部门的服务职能。

(二)积极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商品化、市场化、专业化会逐渐使个体农民失去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原有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农民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链条中发挥农民的平等地位,提升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减少虚假信息对农民利益的损害,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对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可能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服务效能,如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良种化的推广、农业市场信息、农业金融、农产品物流等,降低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能够更好地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避免了分散农户搜寻信息、筛选信息的成本,培养专业性强的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农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能够便于形成专业化,整合资源,引导农民走市场化、商品化之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以迎合市场需求。

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是迎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适应农业发展实际情况而成立的社会化组织,合作形式上可以是农村集体组织、专业农民协会、各类农业合作社、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民营服务实体、产供销一体化实业公司等;合作模式可以是“工厂+基地”、“专业协会+农户”、“服务组织+农户”等。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于农业基础建设大项目要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好水利资源,保证农业生产的水利要求;农业物流发展需要的是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合理进行区域化分工,发达的运销系统保证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市场信息包括价格信息、销售渠道、供需情况等是农户最关心的信息,加快通讯和网络建设,市场信息系统形成全覆盖,农户可以通过媒体、协会、各类通讯手段等途径能够接收到实时信息,降低种植风险和成本。

(四)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和路径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创收的根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从农民利益出发,不断随着农民人口的减少和农民城镇转移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力推进鼓励农地转租和股份化为重点的土地规模化的法制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的土地配置权与收益权。以土地规模化作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的利用能力,鼓励规模化、防止碎片化,鼓励长期利用,同时保护农民利益和环境生态;才能够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农业技术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结合和推广;才能够实现专业化的流程分工,根据土地适用性规划产品品种,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与终端市场的直接对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供求与流通贸易体系,更好地实现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发挥农业规模化效应;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在农业产业链上更加具有话语权,同时能够营造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地方性、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产业发展思路篇(4)

摘要介绍了巍山县茶叶生产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以期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产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云南巍山

巍山县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产业基础,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贫困山区要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实现产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发展茶叶产业是一条可寻之路[1]。走“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巍山县茶叶走入国际市场、实现提质增效的主体思路。

1巍山县茶叶生产现状

2009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1 646.07hm2,其中云南大叶种面积1 361.87hm2,2000年引进台商种植无性系乌龙茶、铁观音284.2hm2,年产干茶515t。有小型的初制所20个。有注册公司4家,其中2家为漾江林业局茶厂、云南大理巍山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绿茶、普洱茶为主,产品远销省内、省外。另外2家为五星茶厂及巍宝茶厂,以生产乌龙茶为主,产品主销福建及台湾。巍山县的茶叶产业主要以山区及半山区为主,主要分布在青华乡、大仓镇及永建镇。

2存在的问题

2.1茶树老龄化,零星种植较为突出

巍山县的茶园,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的茶园。至今茶树已老化,且零星面积多,连片面积少;加上茶叶受市场的影响到较大,几起几落,造成茶园有效株不足,茶树采摘面小、量少,茶园投入不够,茶叶产量低。

2.2茶农意识落后

由于茶叶主要种植在山区及半山区,山区茶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教育及接受新科学、新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种植茶叶主要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缺乏商品意识,没有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自身脱贫致富的产业来抓[2]。

2.3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近几年由于国际国内的茶叶市场价格起幅较大,造成各级政府部门对茶叶的发展持观望态度,徘徊不前,多数茶园重栽轻管;业务部门由于缺乏资金,对现有茶园的改造及培训严重不足。

2.4有品牌,但竞争力较弱

巍山县有20个初制所,4个企业,但都各自为政,单打独斗。近几年来,企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及多种原因,无法对初制所茶叶进行有效回收。企业虽有品牌,但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加上优质精制茶叶产量少,包装粗糙,没有统一的特色品种,很难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造成茶叶成品销量少,农民、财政效益不明显。

2.5缺乏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

要提高巍山县茶叶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还必须提高茶叶产量和加强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建设,走“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路子,依托乡级初制所,初制茶叶成品由龙头集团统一收购,再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保证茶叶初制所原料不外流,保护茶农利益,保证精制茶原料,增加县财政的税源。

2.6茶叶营销信息不流通

由于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市场信息,巍山县生产出来的茶叶产品大部分只局限在本县或本市内销售,而且销售面狭窄;加之没有集团公司和统一品牌,很难适应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经营发展目标。

2.7茶叶市场监管不力,市场秩序混乱

在茶叶市场经营过程中,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制假、造假,侵犯茶叶品牌,给政府及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茶叶销路的扩展。

2.8茶叶种植管理粗放,安全隐患突出

由于巍山县茶农科技文化素质落后,在种植茶叶管理工作上存在着品种老化,投入管理跟不上,茶叶产量、质量

低等问题;加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茶叶的农药残留物重金属超标,茶叶产品存在着质量安全隐患。

3发展思路

3.1统一思想,增加投入,稳定茶叶产业发展

巍山县现有茶园面积已达1 361.87hm2,且多数分布在山区半山区,都属投产茶园,是山区、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茶叶产业的兴衰关系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局。为此,全县各级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会,广辟财源,利用各项财政措施,坚持“稳定、改造、投入、提高、增效”的发展方针,稳定茶叶产业的发展。

3.2整合茶叶企业,培育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对现有的初制所、茶厂、精制茶厂按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进行大量技术改造和优化整合;并根据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品牌形象进行企业重组,以此提高茶叶产业的竞争能力,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依托台商,开拓国际市场[3]。

3.3选育推广茶树良种,提高茶叶品质

巍山县种植发展的茶园,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的茶园,且以实生苗为主。按照市场对品牌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茶树育种目标,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良种在茶叶产业中的基础地位;加大优质茶树良种的推广种植力度,提高优质茶树良种的覆盖率,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地对巍山县现有的实生苗茶园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以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

3.4加强茶园生产管理,提高茶叶质量

一是进行低产茶园改造,补植、补造,更新茶园,重新种植,重新建园;二是抓好新植茶园的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全部采用无性系茶树种苗,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增加投入,改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修道路,建水池,保证茶园旱涝保收,稳定茶农收入,稳固茶叶产业的发展[4]。

3.5进行无公害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

按照“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的要求,进行无公害茶园生产管理,严禁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废弃物对茶园的污染,严禁施用垃圾和劣质及未登记的肥料;以消费者的健康为目的,努力形成绿色、环保、无公害食品的茶叶生产线。

3.6更新知识,加强培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懂得茶园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还要加强营销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引进新的加工设备;并派出科技人员外出学习,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市场信息,再将自己的所得,培训、传播给茶农,使他们不仅懂得生产,还了解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稳固、发展、壮大产业。

4参考文献

[1] 夏雪飞,胡中扬.湄潭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贵州茶叶,2009,37(3):18-19.

[2] 郑宽明,李天芳,郭亚锋.陕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0):7-9.

产业发展思路篇(5)

关键词:国有林场 “十二五” 发展思路

1 国有林场“十一五”发展状况

国有林场林业产业重点发展了红松果材林、中草药种植、山野菜开发、食用菌基地、养鹿驯养、林蛙养殖、森林旅游等建设项目。主营业收入19.4亿元;森林旅游业接待旅游人数4500万人次,其综合收入150亿元,其中直接收入30亿元,门票收入5亿元。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蓬勃发展,全省国有林场职工从事自营经济人员5897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34%。从事山野菜、食用菌、林蛙、鹿牛羊等经营项目达80余项,产值8.5亿元。职工自营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职工收入,安置了富余人员再就业,保持了林区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产业的森林资源支撑较弱,原料林基地建设缓慢,质量不高,效益较差,人造板原料林基地的保障程度不到30%;

2.2 林业产业的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2008年林业的科技贡献率只有39.1%;

2.3 林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识薄弱,我国林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寥寥无几。

2.4 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4.1 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

总的看,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是初级的、松散的、落后的。首先,思想观念上还存有一定的误区。少数基层单位领导和部分职工对发展自营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创新意识不强,部分林场发展职工自营经济责任心不强,部分职工对自营经济认识不高,“躺在森林资源身上等饭吃”现象仍然存在,“国有民营”的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职工依赖林场生存现象还比较突出。

2.4.2 地区发展差距大,进度缓慢

全国之间有差距,本地区之间有差距。南方的国有林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快些。存在着徘徊观望,畏首畏尾,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发展步子不大。职工自营经济规模不够。大多数自营经济户仍局限在小打小闹、分散无序的状态,没有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例如辽宁,全省182处林场,现有在职职工17178人,从事自营经济人员5897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34%,还不到一半。本省的林场之间相比,发展仍不平衡,辽东地区发展比辽西北、辽南地区快些,有的林场甚至是空白。

2.4.3 缺乏技术支撑,服务不到位

职工自营经济服务体系滞后。由于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立项、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生产、加工、销售脱节,产供销服务公司的作用发挥的不够。 加快推进职工自营经济产业化、规模化进程,使自营经济真正成为职工群众致富增收的主产业,成为扩充全局经济总量的基础产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我们林场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不能很快解决,缺乏名优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市场不畅,视野不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3 国有林场“十二五”产业发展思路

3.1 国有林场产业经营指导思想

国有林场林业产业经营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方向,牢牢把握生态与产业是林业发展的一鸟两翼主题,仅有生态的林业是不完整的林业,林业产业是林业发展的动力和依托。以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 建立新型多元的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既要立足森林资源,又要抓好新产品开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多种经营,避免单渠道、单品种经不起市场变化的单一经济,以增强国有林场经济实力和增加职工收入为宗旨,提高国有林场的整体效益。以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始终坚持兴林富民的宗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一步在林业产业建设中起标兵、示范、骨干作用,努力建设森林资源良好、产业发展优化、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职工生活改善、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林场。

3.2 国有林业产业经营指导方针

根据国有林场产业工作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指导思想,顺应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明确加快国有林场产业发展基本方针:坚持国有林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坚持严格加强国有林场林地管理和保护、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坚持以场情和林业特点为出发点,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基地带动产业发展,按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林区特色经济,走“小而精”,“大产业”,“名牌战略”的发展路子;坚持科学管理、科技支撑为基础,着力加强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实现国有林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构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管理科学、民主和谐、职工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3.3 发展建设主要任务

3.3.1 中幼林抚育。要加大中幼龄林抚育力度,提高森林抚育管理水平,改变中幼龄林抚育欠帐现象,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森林质量。

3.3.2 低产林改造。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提高林地产出率和森林集约经营水平,注重林地与树种的科学选择,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发展。

3.3.3 大径材培育。不断改变林木生长密度,改良树木生长环境,选择立地条件好、林分质量高的落叶松、红松、油松及阔叶树林分进行大径材培育。

3.3.4 珍贵树种发展。根据当地自然气候土壤条件,整合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种植刺楸、水曲柳、紫椴、黄菠萝、北美乔松、五角枫等珍贵树种,发展面积11.3万亩。

产业发展思路篇(6)

关键词:旅游发展定位

abstract:snowcapped mountain cities and areas department head the snowcapped mountain intimate region,the tourist resources are extremely rich,have the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the latent superiority.facing the new situation,the new duty,base my city travel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reality,has to carry on to my city travel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locates and the ponder,how this article on positive should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the challenge which faces to us,how develops the localization from following several principal aspects to the snowcapped mountain city traveling industry to propose the simple mentality.

keywords:traveling  development localization

        1.分析形势,明晰思路

        2006年7月份,省政府成立了长白山开发与保护管理委员会,对我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重新分割,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这是在新形势下,我市旅游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综合分析看,长白山管委会的成立,对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机遇角度看,一是长白山管委会的成立和组建,打破了多年来存在的体制障碍,由长白山开发的条块制约转变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既有利于保护资源,又有利于打造全国闻名的旅游风景区。二是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之后,对长白山旅游风景区进行了统一规划,加大了统一开发力度和建设步伐。同时,管委会还将对长白山的冬季冰雪旅游作深度开发,这也将打破长白山旅游的季节性障碍,使长白山旅游逐步走向春夏秋冬四季游。这将使长白山风景区的面貌发生新的变化,长白山的旅游开发将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个新的开发建设高峰。三是长白山区交通状况的改变,将进一步拉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长白山机场已经破土动工,两条铁路、两条高速、一条环山公路已经全部立项,并将在近期内陆续开工。这将从根本上解决长白山旅游的交通瓶颈问题。四是长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正在加紧进行,目前已排在全国第二位,在明后年有望申报成功。这将更进一步提升和扩大长白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新的变化,使长白山的旅游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发阶段和发展时期,对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将起到巨大的牵动作用,这也是我市旅游产业难得的一次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较快、较好发展机遇的面前,我们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之后,对长白山旅游进行总体开发,白山市的旅游就存在一个被边缘化的问题,特别是松江河、漫江等城区已划给管委会的部分和长白山周边管委会的开发区域,将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投入和较快发展,而留给地方的部分,如果不能在相应的时间内加快改造和建设,就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和变化在两三年内就能明显看出来,如果我们发展跟不上,这种差距就会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我们陷入一个非常窘迫的困境。在空前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如果我们抓住了机遇,应对好了挑战,原来干不了的,干不好的,现在都能够变成现实,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丧失了机遇,不能很好的应对挑战,我们将走进一个新的发展困境。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白山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面临新的课题,我们必须面对新变化、新形势,重新调整工作思路。一是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长白山的管理开发权虽然已经划归管委会,但其行政区域隶属仍在白山市。我们要按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继续发挥好长白山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牵动作用,继续依托长白山的知名度打造白山市的旅游品牌。二是要扬长避短,发挥我们自身的资源优势,深度开发特色景区,为长白山景区的总体开发培育好辅助景区,建设好相应的功能服务区。三是统一认识,把握全局,配合好管委会,支持好县(市),发展好市区,变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为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努力做好我们自己的各项旅游开发与管理工作。

        2.科学定位,合理布局

        我市距长白山天池直线距离127公里,公路里程215公里,高速公路建成之后,还将缩短公路里程和时间;同时,长白山西坡在机场、两条高速公路、两条铁路和环山公路建成之后,松江河镇将成为长白山旅游的重要交通枢纽。围绕这一枢纽,我市的靖宇县、抚松县、长白县都将直接成为长白山旅游的配套服务功能区,临江市、江源区、八道江区也将成为长白山旅游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我们依托长白山打造辅助景区、特色景点的重要区域。由于我市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这些条件和变化,决定了我市旅游产业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发展潜力。

        着力打造长白山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白山市依托居长白山腹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借长白山旅游大开发的难得机遇,针对环长白山周边地区旅游服务设施落后的客观情况,要积极发展住宿、饮食、娱乐、旅游纪念品加工与销售、交通、信息服务等旅游业配套服务,在长白山旅游的大框架内,整合开发白山市的特色旅游景点景区,使景点与配套服务形成良性互动,逐步将白山市打造成为长白山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从而发挥旅游产业对其它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3.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在资源开发上,我们立足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基本要求,对我市各类景区有步骤的进行包装、规划,使景区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保证科学规划和建设质量相统一,避免走资源破坏与重复建设的老路。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域核心位置,具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除长白山外,我们独具特色的景区景点主要有:抚松温泉、露水河狩猎场、松花江和鸭绿江漂流、抚松白龙湾、靖宇白山湖、长白望天鹅、临江韦沙河、八道江龙山湖、太平湖、长白山迷宫等,同时我们还有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中的四个,对这些旅游资源,我们要全面普查和审视,重点规划和开发。对这些景区景点的规划开发,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市县分搞分抓,县里的县里搞,市里的市里抓,按所在地进行开发;二是市县合搞,对事关全局的大项目和主要的景区,由市里统一抓,小的景区由县区自己抓。(需领导确定)力争在1~2年内将我市目前已开辟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做出科学规划,为招商引资奠定项目基础。

        我市旅游规划是2000年制定的,现在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需要制定新的全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对重点景区景点还要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委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市政公用设计研究所来制定我市的旅游规划,它具有乙级旅游规划资质证书(长白山管委会的总体开发规划由该单位全权负责,并已通过专家论证和评审)。规划内容是拟制定一个全市的战略性旅游规划和四个分景区的控制性详规。四个景区的确定从两方面来确定,一是市县合搞,对事关全局的大项目和主要的景区,由市里统一抓,小的景区由县区自己抓,突出对全市有拉动作用的项目,主要是长白望天鹅景区、抚松仙人桥温泉度假村、松江河城区建设,由此确定规划景区为八道江龙山湖风景区、江源干饭盆景区、临江温泉溪谷度假区、长白望天鹅风景区。二是市县分搞分抓,县里的县里搞,市里的市里抓,按所在地进行开发,由此确定的规划景区为是八道江长白山迷宫(争取含太平湖景区)、龙山湖风景区、江源干饭盆景区、临江温泉溪谷度假区。

        4.加强领导,提供保障

        4.1成立组织机构。为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成立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4.2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根据省政府以及旅游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成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从财政收入中列支0.1%~0.5%的资金,作为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支持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列入财政预算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宣传促销、打造旅游产品、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商品开发补贴、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教育和对业绩突出的旅游服务企业实施奖励等。

产业发展思路篇(7)

[关键词]青丶镇;芦笋产业;思路;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326-01

曹县青丶镇位于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是我国优质芦笋主产地和加工出口基地。目前,曹县芦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8万吨,占全国芦笋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芦笋主要品种有Uc800、Uc157、芦笋王子、冠军、硕丰等。其优质芦笋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已获得国家绿色认证,2003年12月8日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据统计,曹县现有芦笋加工企业24家,年加工能力19万吨,芦笋罐头、芦笋饮料、芦笋调料、芦笋保健品等系列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作为芦笋加工产业龙头的巨鑫源公司,与2009年10月成功在澳大利亚上市。

1 概况

青丶镇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距商丘、虞城、单县、成武、曹县五城区各30公里。境内主要河道2条,自西南向东北有引黄河干线和黄白河贯穿全境,支流纵横交错,西南太行堤库还有大面积水域,该镇气候适宜,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于多种农作物、树木、禽牧及鱼类生长,主要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芦笋,林木有桐、杨、槐,果木有苹果、桃、杏、樱桃、枣等。1995年以来,以推广芦笋种植和发展蔬菜大棚为重点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全镇全面铺开。到2004年,全镇拥有优质芦笋面积3.7万亩,芦笋种植专业村已达43个。

2 芦笋发展优势

山东曹县地处鲁西南黄河中下游平原,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透气性好,光照、雨水充足,非常适宜种植芦笋。曹县生产的芦笋以个大均匀、色泽白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压血脂、排毒利尿、健肾、增强免疫力之功效,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其他蔬菜和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十大蔬菜之首”。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青丶镇位于曹县东南30公里,全镇辖86个行政村,总面积146平方公里,21461户,总人口9.2万人。200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中心镇。该镇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105国道、350省道、德商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境内引黄干线和黄白河贯穿全境,支流纵横交错,有效灌溉面积100050亩。

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产业突出。该镇气候适宜,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于多种农作物、树木、畜禽及鱼类生长。全镇耕地面积121335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5320亩,农田林网10万亩,丰产林2.3万亩,林业产值16500万元。该镇还是曹县芦笋种植发源地,拥有优质芦笋种植专业村43个,种植面积3.2万亩,是全国闻名的芦笋种植专业镇。

二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该镇加大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民营经济发展较快,逐步形成食品加工、棉纺和桐木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境内有芦笋加工企业5家;桐木加工龙头企业6家;方便面生产线22条,雪饼生产线16条。全镇民营企业2600余家,从业人员2.3万人,工业总产值129255万元。

3 芦笋产业发展的思路

3.1 做大做强芦笋生产和加工产业

近年来,青丶镇立足资源,准确定位,努力做大做强芦笋生产和加工产业。瞄准一流,高点起步,加速龙头企业的膨胀,突出培植壮大中粮大宝、盛丰、桑克斯、盛庆、当家人五大龙头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形成了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共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0多人,工人月收入平均500元以上。企业规模扩大后,随着收购能力的提高,芦笋价格趋于平稳。近年来,最低混级笋保持在每斤1.7元以上,仅此一项,全镇农民增收1亿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目前全镇已形成了6万亩芦笋基地,涵盖57个行政村,其中800亩以上的专业村42个,5亩以上的生产大户3200多户。同时又带动了优质杂果、一般性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的发展,全镇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7万多亩。

3.2 推行标准化生产

青丶镇从基础工作抓起,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山东省芦笋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制订了《无公害芦笋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标准》,将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管理方式置于严格的规章制度之下。在品种改良上,针对大多芦笋品种普遍老化,品级低,质量差的实际,组织专门人员到临沂中国芦笋研究中心学习考察,引进最优质的芦笋新品种,并大面积进行推广种植,良种覆盖率已达96%以上。在生产管理上,实施了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证蔬菜生产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一减双保”工程,通过广泛发放《生产无公害芦笋、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明白纸》,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青丶镇引入国际通行规则,建立标准化加工体系。青丶镇芦笋基地陆续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验收,芦笋加工企业均通过了IS09000认证、HACCP体系认证、国际食品标准IFS认证。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国际化标准,打开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企业按照出口国的质量和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包装,形成的产品可以直接进入国外超市。

3.3 政府构建企业和农户的“连心桥”

搭建发展平台,构筑战略载体。要提升产业档次,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就必芦笋产品须通过产业园这一核心来带动,没有产业园的先行,单单依靠资源和招商为动力,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产业的升级。基于此,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地处105国道、德商公路、350省道交汇点和毗邻德商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以及成方连片的一般农田优势,建设芦笋种植园区。将园区功能区划分为优质芦笋栽培、高附加值产品加工、科研培训和商贸物流4个区域,计划总投资9亿元。优质芦笋栽培区培育发展标准化芦笋基地3000亩;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区可以入驻企业27家,引进国际一流的食品加工设备。1.6万平方米的科研培训区建设科研培训中心一处,用于开发研制芦笋保健食品、芦笋制药、芦笋啤酒等芦笋深加工终端产品;商贸物流区将立足于青丶周边乡镇种植芦笋20万亩的优势,建设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华东芦笋交易大市场一处。通过项目的逐步实施,把芦笋产业园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芦笋标准化科技产业示范园区。

建立芦笋协会,提供组织保障。为了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生产经营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局限性带来的损失,镇专门成立了芦笋产业化办公室,建立了由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流通大户等组成的芦笋企业协会,制定了行业法规,加强联合,统一内调,在农资、技术等方面搞好了合作。同时,芦笋协会积极协调银信、税务、工商等部门为企业和农户搞好服务,从而,优化了芦笋产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拉长本地芦笋产业链条,发展壮大芦笋特色板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