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6 15:47:49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篇(1)

关键词:审美文化产业发展艺术设计教育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新晨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产业发展特征篇(2)

[关键词]农村第三产业 农村市场 特色产业

一、引言

农村第三产业在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关于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对其地位、性质认识不清,导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并且富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第三产业是解决深层矛盾的长远之计。故此,结合河南省实际,深入探讨农村第三产业的性质和发展思路,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内涵上看,农村第三产业是指在农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为农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机构、组织、企业的集合。从外延上看,农村第三产业应该包括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视频服务业、物质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咨询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乡镇组织管理等行业。就其地位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支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产业。对农村第三产业性质的认识需要将第三产业理论与河南省农村状况结合起来。

二、农村第三产业的特征

1、第三产业的“二元性”、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

第三产业的“二元性”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第三产业是城市第三产业的另一面,是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由于城市先天的优越性和农村历史演变中的边缘化,导致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指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地质、历史文化、资源、风俗、技术差异所形成的发展模式、经营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二是由第三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发生的特点决定的。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二者同时进行,而不同地区的需求偏好是有差异的。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质。河南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大量不同种族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地域差异性质。

2、农村第三产业的“双高一低”特性

目前,人们对农村第三产业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富裕劳动力。其实,农村第三产业具有“双高一低”的特性。“双高”是指劳动密集度高和技术密集度高。劳动密集度高就是农村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量大,比如旅游、餐饮等;技术密集度高是农村第三产业对技术要求高,比如科教文卫等领域。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宏观背景下,劳动密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密集,从长远趋势来看,还应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一低”是指资源需求量低,因为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居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其产品是无形的服务,具有低投入、高附加值的特点,对有形物质设备和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河南省农村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薄弱,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保持在0.03以下,并且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也很低,不足6%,呈下降趋势。

3、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倒U型曲线

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因其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其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弱。当然,也有学者呼吁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管理,警惕第三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些担忧中,大都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很多是因为粗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的后果,但是其中也不乏有无病之嫌。第三产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其与环境改善之间大致存在倒U型曲线。第三产业发展初期,由于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对环境具有负面作用;第三产业充分发展阶段,其对环境改善的积极效应急剧凸现。其中关键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只要高要求、严标准、科学合理规划指导,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可以避免曲线的上升,将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体育、农村旅游、保险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不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而且也是吸纳农村闲散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环保型第三产业,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4、农村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吸纳能力的特性

产业经济学中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所以三次产业相比较,在做好农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能缓解就业压力,快速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从实证角度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也相对较大。从2002年到2008年,河南省整个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表现为第一产业由3398万人下降到2847万人,第二产业由1038万人增加到1564万人,第三产业由1086万人增加到1424万人。2006年至2008年,乡村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由3039.48万人下降到2837.24万人,第二产业由999.02万人增加到1202.83万人,第三产业由738.43万人增加到819.06万人。2008年,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看,分别为10.638亿元、723.4687亿元、994.7831亿元,平均工资为2008年13631元、24438元、25324元。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服务性收入都在连年提高。

5、农村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的“小集中、大分散”

产业经济学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存在“集群理论”,意思是说,按照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企业会出现“扎堆”现象,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河南省主要是农业大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2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17亩,而且还分布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土地产能差异很大,整体格局是分散的农村包围集中的城市。由于农村分布全省各个地区,农业以小户经营为主,所以说是“大分散”;再加上第三产业的服务提供与服务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农村第三产业就呈现了“小集中”的格局。由于大分散,呈散点图状分布,所以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布局也就相应小规模化;由于小集中,就要求第三产业要围绕各个小型的农业分布区聚集。当然,这样的性质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是可行的,也需要遵循这样的特点指导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理由是,首先,第

三产业的物质生产要素是可以分割的,适合小规模经营,并且容易达到规模经济。第三产业生产要素可分割的特点以及企业最佳规模临界值比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服务需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旅游等行业需要的投资较大,有一定的规模进入壁垒,这些行业就需要政府出面指导完成。

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1、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农村市场价格机制,消除“剪刀差”。通过市场引入,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第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网络化、产业化和中间机构确保信息流动畅通;通过调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确保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的双向流动;通过科研服务、政策引导提升第三产业技术含量。第三,健全农村市场管理法规。目前,河南省农村地区管理混乱,市场秩序不是很规范,存在欺行霸市、偷摸盗的现象,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原因,管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亟需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第四,缩小城乡福利保障和教育的差别。城乡在诸如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差别甚大,农村居民缺乏应有保障和福利,严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实行无差别待遇。

2、因地制宜抓特色第三产业,依托小城镇建好信息网

省属县市农村基于历史、文化、地貌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不必一窝蜂地盲目上项目,在做好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有规划地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浓厚的城镇农村可以重点在文化上做文章;风景秀美、地质奇特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具一定特色的地区可结合自身农产品和农民需求的差异,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业;离研发中心比较近或者研发实力强的地区,可以结合相关机构发展科技服务业,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行调节,但是,政府也需要因势利导做好规划、指导、帮扶工作,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另外,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纽带和推广作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河南省内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整理、汇总,从而方便管理、规划指导。通过信息网、物流网的实施,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就可以统一起来。

3、高起点、严要求,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村第三产业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河南省不可能走过去粗放型的老路子,需要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起点、严要求,科学规划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首先,第三产业要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路子。对于那些消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要严格控制甚至不予立项;鼓励那些低能耗、效益好的行业发展。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原则。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产业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大力发展环保型第三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控制白色污染、光污染等。

(注:本文是河南工程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特征篇(3)

上海广告业统计中,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占到绝大多数的数量,共计98.74%,广告业务收入占到总量的54.62%,而广告业务利润达到61.17%;而仅占广告经营单位数量1.26%的外资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却占到总数的45.38%,广告业务利润也占到总广告业务利润的38.83%。外资国际广告公司数量少,却占据了近一半的广告业务收入,其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而本土广告公司数量极多,但是平均下来每个广告公司的业务收入量却很少。按照注册资金将16564户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分为五个类别,其中未填写注册资金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为128户,数量只占到总数的0.77%,对统计结果有效性影响较小。上海市广告业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中,注册资金为50万以下的企业占到71%,占到整个企业数量的大半。其次为50-100万的广告经营企业,占到内资广告公司企业的19%,再次为100-500万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500-1000万,1000万以上的内资企业数量很少,占到内资广告公司的百分之一。以此可以看出,上海市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规模都较小,50万以下的内资广告公司数量最多,而5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数量都非常少。广告业务收入比例较为均衡,50万以下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为47%;50-100万以上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为16%;100-500万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11%;500-1000万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7%;1000万以上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19%。各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并不均衡,数量最多的50万以下规模的广告企业经营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47%,占了近半壁江山。而数量不到1%的1000万以上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却占到内资广告业务收入的19%,两者数量相差极大,相较而言,规模较大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其广告业务收入也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提高注册资本、追求资本运作、大资本运作,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国际贸易等经营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行为。上海的广告公司中也应该重视注册资本,提高层次,参与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提高服务的整体质量,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区分还需要细化,否则不能正确地反映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情况。除了其他种类之外,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排名情况为食品、房地产、农资、美容业、服装服饰、服务业、汽车、家用电器、化妆品、保健食品、烟草、酒类、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药品、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招生招聘,最后一位是金融保险行业。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传统媒体仍是主流根据图4,可以出,广告经营单位广告业务收入中,传统媒体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电视、广播、期刊、报纸、户外媒体占据了64%的份额。在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的媒体分布中,电视排在第一位,占到广告业务收入的28.72%;其次为其他类;排在第三的为户外媒体,占到广告业务收入的16.89%;第四位的为报纸,占11.02%;第五位为互联网,占8.05%。从从业人员看小微型广告公司构成上海广告业态的塔基根据从业人员的情况将本土广告公司划分为大中小型,而根据业界人士建议以及上海广告公司从业人员实际情况,将100人定位划分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分水岭,即超过100人为大型广告公司,50-100(包括100人)人为中型广告公司,10-50人(包括50人)为小型广告公司,1-10人(包括10人)为微型广告公司。在现有的本土广告公司中,微型广告公司占到了绝大多数,即从业人员数量10人以下的公司有15105家,占到上海本土广告公司的91.19%;其次是10-50人的小型广告公司,共有1289家,占到总数的7.78%。而大中型的广告公司数量很少,加起来只有1%左右。大型广告公司的数量仅占本土广告公司总数量的0.39%,但是其广告业务收入和广告业务利润都占到整个上海本土广告收入的一半。而占到本土广告公司数量超过九成的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仅占到24.80%,其广告业务利润远远低于广告业务收入,只有12.86%。由表可见,上海本土广告公司中,大型广告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情况都远远的超越了中小微型的广告公司。上海本土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大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与广告业务利润的优势。中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与广告业务利润都非常低。小型与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持平,相差不大,但小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利润却比微型广告公司要高出许多。根据统计的分类方法,将公司从业人员分为管理人员、创意设计人员、业务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四类,具体见表8:由表8可看出,中小型广告公司中人员最多的为业务人员,而微型广告公司人员中最多的为管理人员。中小型广告公司要维持发展,必须洽谈和拓展业务,所以业务人员较多;而微型广告公司一般只有10人以下,甚至很大部分都是一人或者两人身兼数职,又做领导又做创意同时又跑业务。创意人员与业务人员在中小微型广告公司中所占的比例都较为均衡,其中创意人员都为20%左右;业务人员在30%左右。差别最大的为管理人员,其中中型广告公司管理人员比重最低,其次为小型,最后为微型,也可反应出微型广告公司主要为创业阶段,管理人员比重较大。将中小微型广告公司从业人员的年龄分类,表9可发现,中小型广告公司的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小,中型广告公司从业人员超过半数都在30岁以下,超过40岁以上的不到15%;而小型广告公司也是如此,从业人员近一半年龄都在30岁以下,但是相对中型广告公司来说,小型广告公司中也有部分年龄较大的人员,5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占到了一成左右;而微型广告公司年龄分布最大的为30-40岁的人员,即为自己创业奋斗的人的主要年龄段。科学历,其次为大专学历,占了三成;研究生和初中以下的从业人员比较少,可见中型广告公司的学历主要需求为大专或本科,学历太高或者太低的从业人员一般都比较少。在小型和微型广告公司中,占据多数的同样也是大专及本科学历,占据公司从业人员的七成,但是初中及高中的学历比例比中型广告公司要略高一些。从以上情况可以发现中小型广告公司对于员工的学历程度要求并非很高,一般大专以上即可,最主要的是看重员工的能力和专业素养。由此可见广告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行业,强调个人的实践综合素质。从业人员的要素体现出的上海广告业的特征也基本反映中国广告业的基本特征。还必须看到的是,跨国广告公司对于本土中小广告公司在人力资源的争夺之上有诸多威胁。最大的威胁表现在,跨国广告公司利用高薪吸引行业高端人才,所占比重为13%,其次是跨国广告公司注重对人才的合理招聘和使用,最后是跨国广告公司注重高校宣传与优秀人才的提前挖掘。诸如WPP旗下的奥美、李奥贝纳这样的跨国广告公司基于其规模化的运作、系统化的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相当专业。他们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弹性大的工作时间制度、深造机会、薪津福利,这些对于行业人才来说都是不二的选择。另外,跨国广告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在各大高校的大三、大四的待就业学生中挖掘潜在优秀人才。去年4A广告公司还展开了各大高校的巡讲活动,受到了各方追捧。而中小广告公司却没有这样的实力,在自身有限的条件和限定的市场之下,本土中小广告公司只能等着人才主动找上门来,在人力资源的争夺上缺乏主动性。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广告行业的竞争分布与格局是符合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在一个行业中,分布着综合实力不同的公司,就好像在一个社会中有着形形的人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常处与短处,这样社会才能丰富多彩,五彩斑斓,整个广告行业亦是如此。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因此,广告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市场情况可以说是比较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土广告公司,尤其是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我们想象的混乱,但是中小型广告公司的经营状况显然是存在着困境的,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想象中的严重而就此忽略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在经营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对整个广告产业发展与国际竞争力培育的制约。(一)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主要依靠与,创意与设计能力不足对于中型和微型广告公司来说,广告业务收入中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小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对于中型和微型广告公司来说,广告业务收入中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小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由此可看出,上海的中小微型广告公司主要以广告和广告收入为主,广告制作收入和广告设计收入所占比例较小。上海本土的广告公司主要还是依赖广告与,在广告设计方面还比较弱。(二)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行业分布并没有形成类型与层次,造成市场碎片化针对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去所占比例比较大的无法归类的其他类别之后,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并不一致。组成中小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最大的是汽车行业,而对于微型广告公司来说,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服务业。如果区别来看,中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由多至少的行业分布为:汽车、食品、化妆品、服务业、房地产、家用电器、服装服饰,这七个主要行业的广告业务收入已经占到中型广告公司业务收入的近60%。小型广告公司收入行业分布为:汽车、服务业、食品、化妆品、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家用电器,这七个主要行业的广告业务收入仅占广告业务收入的16%,这也与小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中的行业分类不够细致有关,小型广告公司把82%左右的业务收入都算入了其他类别。微型广告公司收入行业分布为:服务业、汽车、房地产、食品、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化妆品以及服装服饰,这七个主要行业的广告业务收入也占到近60%,但是微型广告公司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其他类别所占的比例也很大。这种现状说明,上海的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行业分布并没有形成类型与层次,造成市场碎片化。(三)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媒体分布仍然是保守格局按照媒体将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进行统计得出表13:根据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的媒体分布所占比例进行排序得出表14: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电视、户外是广告公司优先选择投放的媒体。对此的解释是,这两大主流媒体的投放效果比较稳定、直观性强,比较容易说服广告主。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渐渐成为第五大主流媒体。网络广告的受众接触面更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因而网络平台成为了广告投放的新热门。上海广告业面临的问题显然不止这些,以上论述就统计数据特征而言显得突出一些。究其原因,上海的中小微广告公司所面临的外部困境按比重大小依次有,市场不景气、投放量少、市场无序、竞争严重、媒体成长过快、政府管制严格、广告公司把握不住广告主的心理等。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广告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广告投放量同比大幅缩水。另外,由于媒体成长过快,新媒体层出不穷,传媒赚取的利润提高,广告公司赚得越来越少了。其次,广告业的无序竞争也是不容忽视的。面对同一笔生意,如果专业的大广告公司请专业的队伍策划设计需要五六千元,但是一些私人的小型广告公司请相对业余的人员只需要一两千元,门槛低造成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很多没有从业经验或者经验尚浅的人进入广告业,又不遵守行业内的游戏规则,就会造成广告行业整体形象的降低。上海本土的广告公司数量庞大,数量上是外资广告公司的近80倍,但是广告业务收入只占到全部广告业务收入的一半,外资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占了半壁江山。

而在本土的广告公司中,大型广告公司的数量只有不到4%,但是又瓜分掉了剩余广告业务收入的近乎一半。而数量占到上海本土广告公司99%的中小型广告公司要为剩余的四分之一相互竞争,可见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要想在众多广告公司中存活下来并脱颖而出,需要更大的创新和努力,在从业人员和业务结构上都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上海是中国广告业发展与现状的缩影。中国广告公司的特点也是“数量极度庞大,单体规模极度弱小”。大多数广告公司正处于创业阶段,仅仅在这个阶段就会有相当大一部分广告公司被淘汰出局。同时,它们自身缺乏资金,也缺乏对大资本的吸引力,规模效应对其是天方夜谭。这种现状决定了规模化发展只能是金字塔顶的高端发展模式,中小型广告公司必须切实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型发展道路。对于中小型广告公司来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找到属于自身的发展道路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找到了合适的赢利点,不断改革与调整,才能在广大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有所作为。在行业心态上,一般以为中小型的广告公司总是希望把公司做大做强,提升市场份额、扩大公司规模。但是,就广告部的负责人所言,其实不是所有的中小型广告公司都想把自己的广告公司做大做强的,有一些广告公司维持公司的现状,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一方面,有些中小型的广告公司确实不希望扩大公司的规模,对于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比较满意,认为其可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以及公司盈利即可。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中小型广告公司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资源优势,不是想要扩大规模就可以扩大,中小型广告公司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如果一家中小型广告公司想要扩大公司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还要考虑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规划以及管理能力等等因素。广告行业的竞争应该是质量的竞争,而不是规模的竞争。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说过,企业规模的大小不应当成为评价一个企业卓越与否的标准,中国的市场很大,足以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生存的空间。因此,中小型广告公司必须要做的是,在对公司自身进行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后,采用有效的市场战略来谋求自身的发展。

作者:许正林 马蕊

产业发展特征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特征;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158-03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一、文化产业及其特征

文化事业既是是公益性的,又是经营性的[1]。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在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一系列活动。”这一界定概括了文化产业的两大属性:文化的属性和产业的属性。所谓文化的属性是指文化产业必须具有文化的内涵,能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所谓产业的属性是指文化产业必须具备产业的功能,可以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来营利,在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2]。

可见,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方式运作和产业经营以向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发展方式,具有以下特征:

1.文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文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表现为三种方式,一是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内容的融合。二是文化产业内部的融合重组。三是文化产业与第三、第二、第一产业间的融合。

2.产业组织集群化、网络化,企业组织扁平化。文化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和工作结合、知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结合,有多样性的宽松环境和独特的本地特征,而且与世界各地有密切的联系。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中的创意产业具有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企业呈现出小型化、扁平化、灵活化的特点。正是这种扁平化的产业组织特征,形成了文化产业生产组织层面小企业和大公司错位的竞争态势,使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势头。

3.经济文化一体化。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增加,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开始追求精神文化需求,消费的“脱物化”成为消费的主流,从而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出巨额需求。从文化发展逻辑看,传统的文化发展规律在人们广泛的文化需求冲击下,伴随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创作―保存两环节之间加入了能够使原创性文化面向大众的、基于复制技术的现代传媒工业,从而在文化消费和供给之间架起了产业联系的桥梁,使文化的发展纳入了经济轨道,文化资源成为经济资源,文化传统成为现实财富。

4.文化产业全球化趋势。当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其支柱产业。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在经历工业革命、分工的细化和产业体系的形成带来了居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带来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流动的体系。电影、书籍、电视节目、音乐唱片可以在全球同时发行上映。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更加速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进程。此外,文化产品和服务制作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分工体系的形成,文化产品如同其他产品一样纳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中,全球文化资源得以共享,文化产品由多国不同企业共同完成,文化产品和服务全球发行销售。

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国有文化单位,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采取文经结合、以文补文的方式进行自我调整,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体制改革,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求发展。三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务院颁布了产业振兴计划,把文化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1.初具文化支柱“雏形”,但整体实力偏弱。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 123亿元,占GDP的比重2.5%,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 132万人,占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1.5%[3]。从全国来看,2007年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超过30万家,初步形成有由娱乐业、演出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但总体横向比较,中国文化产业规模仍不大,实力偏弱。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GDP比重超过或接近20%。

2.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围绕发展创意产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民族特色等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在东部,积极构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在中部,在弘扬晋商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上做文章,促进演艺业、影视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部的云南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

3.产业主体壮大,但集约化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与联合重组不断深入,涌现一批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同时,中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使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猛。2006年,中国民营文化企业约29万个,从业人员320万人,分别是国有文化企业的5倍和5.5倍。

4.产业外向度有所提升,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近年来,中国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企业通过提升竞争力加大产品服务出口力度,培育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在扭转文化贸易方面初显成效。2007年,国产电影海外销售再创新高,78部影片销售到4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行收入总计20.2亿元人民币。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图书版权进出口贸易逆差从2002年的9∶1缩小到2007年的5∶1。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

1.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在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以音像业管理为例,其进口产品的内容审查、发行和市场管理、出版和复制分别由文化、广电、出版三个部门管理。

2.文化产业的法规政策不完善。中国尚没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大法,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法律也处于缺失状态,导致地方在文化立法上受到限制,增加了地方立法的难度。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许多地区特别是未进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地区,尚未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3.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中国的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等诸多文化产品的传播,仍停留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创新不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4.市场拓展能力不强。中国文化企事业单位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影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5.近几年来,文化产业内商业诚信缺失和市场秩序混乱,产生了盗版猖獗、拖欠款严重、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热情下降等一系列恶果。尽管政府有关部门不懈地采取措施来扭转这一局面,但实际上收效甚微,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并不像新闻媒体报道的那样形势一派大好。这种局面不改变,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严重受挫。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必须在观念上实现“三破三立”[5]。(1)要破除将文化仅仅作为只讲投入不讲产出的公益性意识形态属性的传统观念,树立文化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的新认识。(2)要破除将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的观念,树立以充分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为标准的市场效益观念。(3)要破除把发展文化产业看做只是文化系统的事,是发展文化的一种权宜之计的狭隘观念,树立文化产业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的新认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消费,提高公民文化素质,而且提高支柱产业的文化与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6]。(1)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一是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文化资源占有使用政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人才分配流动政策、投资融资鼓励政策。二是要逐步制定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市场政策在内的各项主导政策。(2)加快文化立法。一方面,要通过法律要规范文化市场,重建文化市场秩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治游戏规则;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来加强文化管理,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3)构建适应WTO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应按照WTO的规则和精神重构中国的制度形态、法律文化和政策系统,从而进行全面的制度、体制和法律的创新。

3.创新文化产业体制,培育市场主体。(1)改革产权体制。改革产权体制的方向是政企分开,改革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一是产权归属关系明确。谁投资,谁收益,同时承担风险;二是利益和责任直接化。新的体制应使企业在法律上和经济上成为独立自主的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三是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大部分商品、劳务、生产要素价格开放,实现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为企业营造平等的竞争机会。(2)改革文化管理机构。要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革除机构交叉重叠、政出多门、部门分割的弊端,建立精简、高效、廉洁、权威的大文化政府管理体制。(3)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政府职能应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管理政府文化机构与设施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从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组建行业协会,强化协会的管理作用。

4.整合文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应按照体现时代特征,促进先进文化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1)完善文化产业的所有结构。要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事业和企业,逐步形成以国有为重点,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体制办文化的格局。(2)着力发展文化支柱产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同时,要加强龙头企业内涵的培育。(3)加快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组建业绩突出、经济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大型企业集团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4)优化地区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按照“龙头带动,梯度发展,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的总体思路,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5.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推动文化产业向信息化转型。(1)注重科技创新。应用高新科技武装、改造、提升文化产品,带动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重组,形成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业群。(2)要广泛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各类文化资源,改造和提高传统文化产业,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艺术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3)建立科技与文化的对应沟通机制。文化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加强协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4)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以信息文化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文化产业。

6.改善投资融资环境,多渠道发展文化产业。传统上以政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特点正逐渐为政府、企业、民间等多元投资主体的特点所取代,这种取代趋势完全符合中国经济运行体制的逻辑变化。此外,文化投资也越来越以产业化形式来参与社会运行,投资目的已从传统的只讲政治立场和社会效益逐渐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按照文化市场规律来制定和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充分调动各方对中国文化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形成“谁投资,谁受益”的产业化运作机制,搭建文化产业化的平台,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扩大文化产品规模,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7.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7]同志也曾指出:“人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当今世界,争夺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美国的经济、科技之所以发展的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从全世界网罗了大批人才。我们要有政治远见,及早研究对策,真正把培养和使用好各类人才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大事来看待、来落实。”[8]因此,能适应多种产业融合需求的文化资本营运人才,系统数字艺术软件开发人才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将成为各类文化产业集团、文化投资集团争夺的焦点。

综上所述,科技和人才是文化产业腾飞的两只翅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鼓励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等,提高文化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此,要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和文化艺术创作人才。文化产业是高技术与先进文化高度联姻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构成有着特殊的要求。这种要求是一种战略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将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胜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全书.对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思考[N].河南日报,2009-01-21.

[2]张建波.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第11卷[J].工会论坛,2005,(1).

[3]梅文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9,(2).

[4]徐光春.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的生活,2009,(11).

[5]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EB/OL].省略/overseas/wenzhang_detail.asp?ID=159699&sPage=1.

[6]赵育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与反思[D].大理:大理学院,2009,(6).

产业发展特征篇(5)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装备制造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党的十又吹响了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号角。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处于怎样的阶段,发展状况与政策预期是否吻合,本文依据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文化产业不是“筐”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发展从一开始就深受范围界定的困扰,文化产业好像变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要往里面装,把旅游、体育甚至于教育培训等都纳入了文化产业范围。2004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年进行了修订),不仅为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厘清文化产业的边界创造了条件。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把文化产业分为两大部分、十个大类(见表1),两大部分分别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十个大类包括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

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基本涵盖了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所有文化生产活动,同时对文化产业范围界定的模糊地带给出了清晰划定:

1、文化创意只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类别,而且是与设计这种具体形态结合在一起的,这就避免了目前把文化创意扩大化及泛化的倾向。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体包括广告服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和专业设计服务。

2、旅游仅限于景区游览服务,并把旅行社剔除。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大类中,专设了景区游览服务,具体包括公园、游览景区以及植物园、动物园、海洋馆和水族馆等管理服务。2004年版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包括旅行社,2012年修订时予以删除。图1显示,公园景区游览服务的从业人员,2004年为21.63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2.48%;2008年和2013年分别为31.87万人和52.46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只有3.16%和2.98%。再从资产总额占比看,2004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别为4.22%、6.10%和7.44%,主营收入占比更低,大约在1%左右。

3、娱乐活动被限定在娱乐场所范围内,具体包括歌舞厅、电子游艺厅和其他室内娱乐活动以及游乐园和网吧活动等。这就避免了将娱乐标签到处贴,甚至贴到了电影、演艺等文化艺术活动上,将发展文化产业曲解为“文化娱乐化”。图2显示,休闲娱乐服务在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从从业人员看,2004年为27.12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3.12%,2008年和2013年的占比分别为6.51%和4.81%;从资产总额看,2004年为631.84亿元,占比为3.45%,2008年和2013年的占比分别为3.96%和2.20%;从主营收入看,2004年为178.45亿元,占比为1.10%,2008年和2013年的占比分别为3.29%和1.25%。

二、文化产业“门类齐全”

国家统计局根据文化产业统计标准,分年度对外公布了自2004年至2012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见图3)。

图3从形状上像一把手枪,枪筒越来越长,折射出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态势,如果从2003年算起,只用了8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突破了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在产业发展史上是个奇迹。2010年是个分水岭,以前年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量在千亿元上下,但以后年份的年均增量超过了两千亿元,分别为2 266亿元(2010年)、2 427亿元(2011年,按旧标准测算)、2 555亿元(2012年)、2010亿元(2013年)。再从占GDP的比重看,2004年只有2.15%,到2011年超过3%、达3.28%,2012年为3.48%,2013年为3.42%。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对于《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家统计局特别强调它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分类的依据是文化及相关单位生产活动的特点,手段是把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所以说,国家统计局关于文化产业的分类,更体现“统计”特征,更看重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有利于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我们在充分吸收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基础上,依照文化生产及再生产的特点,以及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体系的相关性,把文化产业区分为三大板块、六个类别(见表2),旨在提出文化产业的分析框架。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分类相比,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分类更体现“分析”特征,更侧重于探讨文化生产及再生产的内在规律性,以及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体系的融合性。

产业发展特征篇(6)

广义的养老服务业是一个系统产业,包括老年机构养老、老年健康产品、老年文体教育、老年旅游、老年房产等等。本文所提养老服务业仅指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或特殊需要照料的养老机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包含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产业。

一、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一)未富先老、无备而至

直到2011年,内蒙古的GDP才突破一万亿元,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能够投入到应对人口老龄化领域的财政收入还很少;而截至2010年底,内蒙古的人口老龄化比例就已经达到12.7%。所以,内蒙古“未富先老”的形势非常严峻。

(二)阶段性特征明显

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生育政策与汉族聚居区有一定差别,加之蒙古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大的一个民族,因此内蒙古的新生儿的出生率要相对高于一般省区。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落实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内蒙古依托自身的资源、气候、区位等优势,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外来资源落户内蒙古提供了大量优惠条件,这就吸引了众多其他省区市人口大量迁移并落户内蒙古,在近30年的大迁徙过程中,内蒙古的人口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造就了其老龄化发展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是1985年。从1986年开始,内蒙古人口出生率开始缓慢回升,增长幅度也不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开始同步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出生率为21.2‰,死亡率为7.2‰,自然增长率为14‰;2000年人口出生率为11.9‰,人口死亡率为6.1‰,自然增长率为5.8‰;2010年人口出生率为9.3‰,死亡率为5.5‰,自然增长率为3.8‰。根据低、中、高三个方案预测结果可以推断,全区总人口数在继续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却在不断降低。据统计,内蒙古的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已接近东部人口大省,远远高于西部省区。

(三)高龄化、空巢化比例较高

所谓的高龄化,就是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空巢化是指独居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牧区,人均寿命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内蒙古靠近北京、天津等城市,众多年轻人通过上学、就业等方式迁出内蒙古;而内蒙古经济的发展虽造就了呼包鄂“金三角”地区,但相比较而言,其他盟市均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口流动性上属于输出型。特别是在农村牧区,大量年轻人走出村庄,走出牧场,走向城市,直接导致农村牧区甚至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都以老年人居住为主,很难找到年富力强的年轻人。

内蒙古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2%的盟市共有6个,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大多集中于内蒙古中东部,值得注意的是,这6个盟市的人口总数占到全区总人口数量的65.7%,其余8个盟市仅占34.3%,由此可见,内蒙古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有短期内“重灾区”集中爆发的可能。

(四)农村牧区养老形势更加严峻

内蒙古幅员辽阔,人口居住集中度较低,直到2010年,人口突破百万的盟市仅有9个,近半数人口仍分布于全区102个旗县区的11159个嘎查村当中。与城市、城镇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比较,农村牧区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几乎为零。而另一个更让人揪心的现实是,当前留守农村的居民过半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因此,农村牧区的养老压力将会更大,解决农村牧区养老问题的形势和任务也会更艰巨、更困难。

二、内蒙古老龄事业发展“无备而至”

“无备而至”是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连辑对内蒙古老龄事业发展的概括,意指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的应对准备工作还没有具体开始,老龄化就已经到来,且气势汹汹。

以内蒙古老龄工作的职能机构为例,内蒙古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的主任由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副主任由自治区副主席兼任,下设办公室挂靠自治区民政厅,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厅厅长兼任,配副厅级专职副主任一名,办公室仅为正处级单位,编制更是少的可怜,只有7个。而各盟市老龄办普遍为2—3人,旗县几乎没有专职老龄工作人员。这样的机构设置与东部发达省区甚至个别西部省区相比都很落后。随着老龄化形势的不断加剧,社会各界对做好老龄工作已经形成统一认识,但是这样的机构设定几乎不可能保障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很难满足应对内蒙古老龄化的需要。

三、内蒙古老龄产业发展滞后

产业发展特征篇(7)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欢迎你们来到定州,定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文化资源丰富;作为京津冀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地处京津冀经济区,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同时也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文化产业的层面来讲,定州瓷器、缂丝等文化产品历史悠久,也是最能体现定州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产品,这就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力点和有力武器。接下来有请河北弘传定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兴嶙就定瓷文化向大家做介绍。

发展一个产品,带动一个行业,我们不怕慢,也不怕产品少,要做就做到极致,多出具有时代性、地方性、文化性的优质文化产品,在这一点上,金牛眼药作为中华老字号产品就把产品做到了极致,品质如一,不忘初心,接下来有请河北金牛原大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宗芳介绍金牛药业的情况。

深刻贯彻落实省委聚力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四个一批”工作要求,推出一批重大典型,打造一批文艺出版精品,培养一批文化名家,培育一批知名文化企业,真正将定州的文化产品推出去、把定州文化的名号叫响叫亮。把定州做的产品输出并占领全国市场的就是河北老袁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张艺谋的影,去年最火的电视剧延禧攻略,用的道具都是老袁家的,接下来有请总经理石业丹介绍他们的发展史。

定州的文化产业园正处于稳步发展时期,无论是中山百姓园、孔园,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位于定州市中心的还有崇文街和文博园,接下来有请定州市文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康霞向大家做介绍。

 

今天众多专家来到定州,为定州献言献策,定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接下来我们有请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泥人张工作室主任、工艺美术大师 傅长圣发言    

下面有请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北省民协主席郑一民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发言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秘书长陈  斌  

河北省民协副主席、省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周鹏发言

北京国艺中联总经理杨云飞发言

河北博物院研究员穆青发言

河北省民协副主席,原保定日报副社长晏文光发言  

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史勇发言

中国旅游电视委员会副秘书长、阳光卫视编播部主任周超发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编辑部策划监审资深媒体人、策划人李钢发言

北京明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优酷网娱乐频道主编、制片人刘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