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乡规划的前景

城乡规划的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5 16:52:53

城乡规划的前景

城乡规划的前景篇(1)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保护措施;景观结构;功能

前言

城市边缘区兼具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点,是接近城市并具有部分城市特征的农村地带,在其他领域也称“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具有人口密度低,缺少市政规划指引,具有较高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边缘区出现了界限模糊、管理混乱和规划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的巨大障碍。城市规划工作应该充分利用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空间,从城市边缘区的特点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实现城市边缘区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城市边缘区的迅速发展。在城市边缘区规划乡村景观是振兴城市边缘区经济和社会的一个方式,可以利用城市边缘区的双重属性,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城市规划工作者应该提高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总结和积累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经验,明确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相关的概念,在科学地综合分析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特点的前提下,找到城市边缘区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要点,在保护和整治城市边缘区各项资源的基础上挖掘城市边缘区的潜力,以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规划实现城市边缘区的加速发展。

1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基本概念

1.1城市边缘区的概念

城市边缘区在地理上是指城市与广大周边乡村相连接的部位;在形式上城市边缘区是指城乡要素在一定区域内出现了逐渐过渡、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区域;在功能上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和农村功能相互交叉、互补强烈的中间地带。城市边缘区具有生产功能、服务功能、缓冲功能、生态功能和旅游功能。城市边缘区域内非农业活动与农业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动态的区域形式。

1.2乡村景观的概念

乡村景观具有明显的田园特征,土地利用粗放和人口密度较小是基本的特点,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是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所形成的人文景观,一般来说一部分自然景观也属于乡村景观。

1.3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概念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是指距离城市较近的乡村聚落景观、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综合体,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统一,是一种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资源,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自然属性较高,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突出强调的是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

2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点

2.1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具有多样性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是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生态景观的有机融合,既有商业金融、居民点、工业及矿产和道路等人工景观,又有森林、河流、农田、果园和草地等自然和农田风光,具有丰富的景观类型。

2.2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具有功能性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可以提供农产品,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还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还对城市环境具有保护和净化的作用。

2.4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边缘效应明显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农田景观、自然景观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频繁交换的地区,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效应,是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显著特点,也是景观规划工作应该重点掌握和突破的难点。

3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要点

3.1保护和利用城市边缘区的自然景观

首先,保护和利用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水资源,城市边缘区分布有大量的湿地、沼泽、池塘、湖泊,对保护淡水资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要做好补充地下水、建造蓄水池、保持流域内水土。其次,保护和利用城市边缘区的地形地貌,对现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恢复和保护,尽量减少新的地貌格局的创造,结合山谷、山脊、山顶、山腰进行必要的保护和利用。

3.2保护和利用城市边缘区的农业景观

首先,保护和利用城市边缘区的水田、旱田、经济林和果园等农业景观,使之在提供观赏作用的同时为游客提供农产品。其次,加大对农业相关文化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达到既有利于农业景观的保持,又有利于农业景观宣传的效果。最后,提升农田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水平,提高农业景观对美的表现,对自然和和谐的深层阐述。

3.3做好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前的准备工作

对城市边缘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为指导,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复兴。

3.4掌握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空间

进行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应该留有余量,既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日常活动的娱乐场所,还为城市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一个预留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如何使城市边缘区利用自身优势达到加速发展的目的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城市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的今天,城市边缘区规划工作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利用城市边缘区本身的特点和优势,设计乡村景观是一条值得仔细玩味的规划和发展之路,城市规划者应该对此有比较敏锐的职业敏感。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应该以城市边缘区的功能和特点为出发点,加强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定位分析,特征和功能入手,保护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发挥乡村景观和特色性,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性,利用科学规划的手段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返璞归真的场所,为农村提供特色发展的公路,在为乡村景观园林行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丰富城市规划的理论和经验,更好地促进规划工作绩效的提高,完成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阳,周生路,李春华,周寅康,彭补拙.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初探——以温州市鹿城区为例[J].经济地理.1999(03)

城乡规划的前景篇(2)

关键词:课程微信号;城乡规划;地理类课程;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174-03

在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城乡治理模式转变对城乡地区发展空间的布局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区域综合分析与宏观规划布局把握方面的能力要求向新时期规划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为城乡规划专业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1 地理类课程微信号的构思溯源

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在多数高校的开设类型大体为两种:一是“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多由建筑学专业发展裂变而来,修学年限为四年或五年,属工学学位;一是“地理学”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过去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传承于地理学专业的教学传统,修学年限为四年,属理学学位。前者因其沿袭了建筑学专业培养传统,因而更加注重城市物质形态空间的规划设计,强于设计;后者因其衍生于地理学,因而更加注重规划对象的综合分析及地表事物的空间感知培养,更加倾向高层次专门化人才的定制式培养和区域宏观空间结构和社会经济分析为主的政策咨询,强于分析[1,2]。鉴于规划专业高等教育肇始于土木及建筑高校的历史渊源,导致工科学历背景在当前规划从业人员中相较于理科学历背景占据绝对优势,因其地理基础知识背景欠缺所导致的对规划区所依托的本底要素缺乏理性认识,深刻影响着规划从业中的业务质量,并且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需求。

尽管已有部分高校在工科城乡规划专业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地理类课程的教学安排,然而,受制于教师专业背景、学生的思维习惯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地理类课程教学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与时俱进的信息摄取是学习地理类课程的关键,也是找准最新问题导向并形成良好规划素养的关键,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课内知识讲解和课外知识拓展的兼顾并重,尤其是课外内容拓新因其时效性强、信息海量,依赖单一的课堂教学进行知识拓新收效甚微。因此,探索如何将其快速、及时、精准地传递给学生,进行课堂知识课外延展成为地理类课程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根据腾讯公司的2015年业绩报告,微信目前已有超过6亿注册用户。从年龄分组看,18~25岁的微信用户占45.4%;从职业构成看,学生占19.7%;从使用频率看,61%的用户每天登陆微信超过10次。由此可见,微信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通信平台之一。并且,微信号服务模式已在商业、政务、公共服务、学术期刊等领域已有较为广泛应用,同时,在英语、医学等学科也开始不断尝试将微信引入课程教学,通过微信平台,每周推送典型案例、典型图片、练习题以及咨询讨论等课外延伸学习内容来进行应用型实践教学[3-6]。而地理类课程教学中,此类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平台应用却鲜有涉猎。微信号的出现,恰好为地理类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可能的途径,因此,在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化覆盖日益扩大的背景下,通过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的构建与使用,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2 核心概念解析

1)城乡规划专业中的地理类课程

地理类课程包括《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和《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5门课程。上述课程对于理科性质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是专业核心课程,而对于工科性质的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多数学校仅选择其中几门定位为专业方向课予以开设,对其重程度远远不够。鉴于工科学历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存在理论思维与宏观视角滞后于专业技能的普遍共性,而地理类课程分别讲授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农工商业选址、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区域要素分析与规划方法以及城市规划中的科学方法与前沿技术等内容,提供了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由微观到宏观,由理论到实践,由普通推及个案的完整脉络体系,尤其贯穿其中的GIS技术更是当前城市规划领域辅助决策的关键前沿技术,因此认为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提升地理类课程的渗透程度。

2)微信号

微信号是指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免费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单聊及群聊的手机通信软件,通常简称微信。本文所述微信号包括公众号、微信群和个人号3类。地理类课程存在图形知识信息丰富多元、地理差异性与过程动态性等特点,而微信号所具备的传播速度快、操作便捷、信息传输精准且内容丰富,以及大众普及度高等特点,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和师生精力限制带来的知识内容有限、教学内容延展性差,以及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行差等缺点,为该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了可能。

基于上述考虑,立足于当前微信号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高度普及和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考虑引入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作为创新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教学手段的新尝试。

3 基于微信号教学平台的地理类课程教学设计要点

城乡规划的前景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景观;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传统的乡村面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面对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城镇、生态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与协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显得日益迫切。

1 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城市化快速建设时期,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 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农业景观中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和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乡村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因此,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维护乡村生态安全,已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研究的紧迫任务。

在我国,乡村景观规划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新农村建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乡村景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体现,乡村景观呈现出了与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状况,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在带动乡村经济的同时带来了耕地、林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在规划和建设中,有些部门甚至照搬大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方式,造成了负面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布局混乱,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遭到蚕食或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差,损毁耕地的数量惊人;三是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意义

2.1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2.1.1 乡村地域的经济功能: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地域单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乡村形态不同,经济地域功能不同,乡村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同。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2.1.2 乡村地域的自然生态功能: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是乡村的自然遗产,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3 乡村地域的社区文化功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乡村社区文化体系,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方文化,是乡村的文化遗产。乡村文化的继承性,是乡村文化得以保存的根本。

2.1.4 乡村地域的空间组织功能:保持景观斑的合理性和景观的可达性。乡村空间结构表现在景观斑、景观道、景观廊和景观基所形成的景观特征。同时,乡村居民点体系、中心镇、中心村、建制村与自然村,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廊、道、斑的合理性与村镇体系的合理性,是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5 乡村地域的资源载体功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重要载体。资源的集约、高效和生态化利用,是提高乡村经济活动的效益,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景观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1.6 乡村地域的聚居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是人类发展和居住的重要地域,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乡村人口仍然是人口形态的重要构成。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7 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2 乡村景观规划的意义

2.2.1 景观规划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传统景观的保护。景观不仅是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资源的载体,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在更大规模基础上的开发利用,是景观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变革,使传统景观不断遭受冲击。

2.2.2 景观规划是在城市化与环境之间建立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源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同时又旨在指导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完善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使城市化过程建立在充分考虑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与演变过程的基础之上,建立协调的城市 、区域发展模式。

3 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农村特色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果园种植等模式逐渐成熟,乡村景观规划应体现出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性的特点。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综合构成新的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形成。

3.1 乡村生态景观

根据特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和气候物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维持物种的原始构成,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特色生态景观,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森林及其他植被种植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构建生态环保的特色乡村生态景观。

乡村生态景观可以分为平原乡村景观和山地乡村景观。平原地区耕地面积视野开阔,规整的长方形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本底。少量的村庄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是乡村景观中的斑块,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是廊道,综合构成了平原地区乡村网状的自然景观。乡村农田景观规划要求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增加景观生态工程的建设内容,协调农田生产与土地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平原乡村环境。山地地形使景观更能体现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有利因素。山坡上自然生长的树木是乡村景观的本底,村庄及其附近的少量农田是其中的斑块,自然的河流和建设的公路是廊道。在人口密集的山区,人们对地形进行改坡型为梯型以便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的地区则是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在景观上便表现出了梯田和草坡的不同特色,高原地区的地质环境,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深层次原因,但又能够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2 乡村生产性景观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争取与其和谐相处,体现出自然安详、天人合一的面貌。在绿色和生态环保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成为绿色经济的主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果园种植等产业,力争体现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富裕文明的特色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可以分为乡村种植业景观和乡村养殖业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恢复独特的农业种植业,发展乡村种植园景观,保护集中的农田种植斑块,改变因人类活动使乡村自然植被斑块减少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增加植物绿化廊道的数量,提高乡村景观特征,丰富季象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种植经济效益高且观赏性强的种类,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强化果树、蔬菜等产业,拓宽中草药等种植渠道,还农田以原始的生态景观结构,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添并丰富其植物种群和其它观赏植物。养殖业景观为乡村景观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情趣。养殖业景观包括牧业景观和渔业景观。在牧业景观中,动物是最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动物资源非消费性利用的趋势在逐步增加,以观赏、保护、研究为主要宗旨,加强保护动物的宣传和教育,分析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制定相应的环境建设措施,

3.3 乡村聚落景观

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选址大多依山傍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水观和价值观。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由此形成的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典型的生态学意义。我国地域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乡村聚落景观,徽州民居、北方四合院、陕北窑洞、闽南土楼、西南吊脚楼和傣家竹楼等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加强乡村聚落景观建设,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充分挖掘乡村村落的内涵和特色,注重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4 结语

城乡规划的前景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规划转型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不断深入全球化合作而进行的。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东西部地区城乡差异逐步增大。同时各种资源受限,各个地方上的转型升级意愿前所未有的强烈,传统的以增长为目的,过度关注城市的城乡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先进社会的要求,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正式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城乡规划的主要目的已经从满足我国经济的增长需求过渡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全面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等要素的科学发展已经取得了全社会的共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当要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将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城乡统筹,区域协同,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并将这些要素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上来,为新形势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化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1城乡规划的任务重点

城乡规划,就是要将一定范围内的空间资源以及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协调,同时也是各级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城乡规划,从宏观到微观角度保障了各个地区各种资源配置监督的可靠。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内容。①区域协调。城乡规划的观察视角应当从过去的关注城市向着区域协同,大中小型城市与乡镇协同发展转变。从城乡以及区域的角度更加重视城市之间的以功能关系为纽带的资源配置方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当更加重视功能、形态、城乡结构、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环境之间的协调。②城乡协调。过去我国为了实现高速的经济发展,在城乡规划中过度重视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乡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应当改变这一具有历史局限性的发展规划。我国的城镇化应当向着城乡协调互补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把乡镇都变成城市,也不是要追求乡镇和城市的一致化,而是要按照各自的需求以及实际,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走差异化发展以及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内涵包括城乡在空间上协调合作,在产业上互利共赢,在生活上互惠互利,在文化和文明风貌上共同学习借鉴发展。③城市内部发展改变。城市功能进步,居住环境改善,城市文化包容开放,社会环境安全宜居,这些要素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关注内容,城市规划的重点关注内容也已经从过去的扩张城市范围向着上诉几个方面综合发展进行转变。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提高效率,在发展中改善城镇功能品质以及城市内部发展不均衡不合理的问题。

1.2城乡规划转型挑战

(1)规划理念转变挑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应当回到以人为本上,要将提供给人民群众更加优良的生活环境作为重点目标,将过去的重视人口数量转变到重视人口结构优化以及满足人的需求方面,从过去片面关注城市居民转变到关注农村转移人口以及农村留守人口,并且以人的的需求为着眼点进行各项规划工作。(2)规划价值观转变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也带来饿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发展问题。我国应当改变过去片面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导向的城乡规划方式,将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等等要素与经济发展统筹起来,遵循新的更加全面的发展价值观。(3)主导范式挑战。在我国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我国客观的资源与社会环境的约束之下,我国城市的发展道路应当由过去的粗放型、高资源消耗型向着内涵型、资源集约型发展转变,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城乡结构,讲这些工作作为未来提升城乡规划的关键手段。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路

(1)促进城乡差异化发展。构筑良好的城乡环境体系,以县为基本单位统筹城乡发展,同时重视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作用。(2)仔细研究城市发展阶段,探索新的规划模式。首先要从宏观角度梳理发展规划,优化空间配置,提升存量管理,将发展向着城市空间功能补充进步。(3)探索以人为本、低碳生活的生态化城市与社区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涉及城市以及城镇乡村,同时注意生态化社区规划建设。

3总结

自从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在这一阶段,我国主要是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进行城乡规划,增量型、蓝图式规划是这一阶段的主要规划类型。不过近些年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倒逼我国的改革,全社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

作者:施建福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参考文献

[1]刘一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居业,2016,04:149~150.

城乡规划的前景篇(5)

【关键词】廊坊;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这些相关文件的体现出了我国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项系统的整治工程,更是民心所向。而对农村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做好农村的景观工程,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在,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理论的实施,我市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各方的支持与发展下不断深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掘乡村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的优势项目,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乡村居民创造出不仅优美舒适、还具有科学前瞻性的居住环境,为更好更快地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

一、廊坊市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对我市的乡村景观规划来说,有不少新农村的景观规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各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市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改善,相应的,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在的乡村景观环境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乡村是农民居住、生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聚居场所,他们对居住地区的景观要求与城市居民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大多数乡村并没有与城市的整体规划衔接一致,双方的建设都是分工明确,各自为政。由于地理和历史的限制,我市大多数乡村居住环境带有明显的自发性,都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意愿去建设,没有在前期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方案,粗放式的规划与发展,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致使乡村道路规划凌乱狭窄、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居住环境杂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生活质量低下,造成农村的居住环境与景观布局混乱的现象。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各地乡村把握住难得的机遇,加速发展当地的经济,更加剧了生态资源和生活环境的破坏。

我市虽处在华北平原地区,各个乡村之间没有过于复杂的景观地域性差异,但各个乡村由于形成的历史、文化与时间的差异,还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性。如果过于强调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一致性,使具有文化传统的农村景观没有得到保护和传承,形成“千村一面”“千城一面”,同趋化日益严重,各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风貌正在日益消退,这也是当前我市乡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极为突出的问题,这种以消除乡村差异特色的规划形式,极大的破坏了农村的传统人文特色和生活空间,也使农村的景观地域性减弱。

二、廊坊市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作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人员,不仅要使乡村景观布局具有现代气息和科学性,更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充分的人文关怀,深入去了解乡村的景观特征与人文特征,尊重当地的人文特色,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对土地的格局和乡村文化特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得到地理环境和人文魍诚嗷ブ间的联系,对整个乡村的人文形态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建设,注重各地区乡村人文特征的发挥与创新,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建设出具有我市本土特色的乡村景观。

相对于城市,乡村更接近于自然,与自然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如果过于强调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规划,而忽略掉自然景观建设,这会导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无法达成和谐的关系。如果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通过破坏自然景观去建设人文景观,这种建设的方式是舍本逐末,并不具有科学性,反而破坏了乡村景观独有的人文气息,使乡村景观规划进入一个尴尬境地。

乡村的核心是农业和农民,土地是保持乡村生产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就要保护农业用地,使它满足乡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同城市景观一样,乡村景观中最美的就是农业景观,我们在设计时要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核心体来进行整合。根据各地区、各村镇之间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合理的规划发展蓝图,突出各地区的地方差异与地方特色,不仅要保留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更可以在背靠京津的有利环境下,突出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具有科学发展前景的深加工生产方式,结合农林渔牧网络与三北防护林,组合成为绿色的景观生态环境,使乡村景观达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美学的完美统一。

三、廊坊市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途径

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七点要求,其中第四项就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我市的乡村景观规划发展也要遵循这项指导性原则,优化乡村景观的整体布局,提高乡村的居住环境水平,但在发展设计时不能盲目地将城市发展规划的经验照搬到乡村规划建设中来,毕竟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城乡规划的前景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反规划”理论;生态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224-04

1引言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是旅游开发的基本共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优质的旅游规划。从全国范围看,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着体系不完善、规划市场不成熟、规划经验不足、规划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水平。

作为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成都一直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和全国一样,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本文对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新形势下,寻求“反规划”理论与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契合点,尝试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成都的乡村旅游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郫县农科村的农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度假休闲,附近农民纷纷仿效,“农家乐”从此遐迩闻名。2003年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成功开发的“五朵金花”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和名片。之后又出现了诸如“龙泉国际桃花节”、“蒲江樱桃节”等乡村旅游品牌。此后,成都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农科村和三圣花乡,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但很多都是简单模仿,没有因地制宜,使得成都乡村旅游出现了资源雷同、季节性过强、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难以形成具有叠加效应的乡村旅游品牌。

目前,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围绕成都城乡建设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模式决定产品,产品决定政策”的发展思路,坚持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定位,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逐步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新格局[1]。

2.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规划动机不正确,规划单位良莠不齐,规划过程不严谨,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规划缺乏特点和亮点,规划评审小组行政官员多或内行失声现象严重等[2]。部分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以上问题。此外,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还存在以下问题。

2.2.1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

成都乡村旅游多以农家乐为主体扩散发展,部分有农家乐的地方,规划人员依葫芦画瓢,摘抄其他的规划文本,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资料的搜集、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分析以及项目自身独特性的分析等做得不详细、不系统,缺乏对项目所在地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致使规划写出来的文本大同小异,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同质严重,特色不鲜明。

2.2.2规划中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

部分规划人员对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不深入,过于浮躁,片面地将城市建筑大量无选择性地移植到乡村旅游中,一规划就得要有现代化建筑、现代化娱乐设施以及大广场等,而忽视了乡村旅游的精髓:乡村的土色土香、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使得乡村旅游规划显得过于城市化、商业化,大量的人造景观取代了乡土自然景观,使旅游体验质量大打折扣。

2.2.3规划区内部与外部环境差异巨大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规划区对周边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景区内标识牌明显、道路干净畅通、环境质量高,规划红线范围外就出现道路破烂不堪、标识系统缺乏、环境破坏严重等现象,规划过于强调规划区内的打造而忽视了周边环境的延续性、协调性。

2.2.4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和灵魂[3]。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给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原有清新自然的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河流溪水被污染,农田景观丧失,乡村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城市文化同化。这是对乡村旅游的颠覆,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本的核心吸引力以及对客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解读“反规划”理论

3.1“反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规划者并不能很准确地预测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传统城市规划仅仅依赖“规模—性质”为依据的城市规划体系,这种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于是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寻求解决之道,俞孔坚、李迪华等人研究了不同观点后,结合自己的城市规划的经验,提出了“反规划”理论。该理论被提出以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分别有城乡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将其适当引入到本领域的现有规划体系中[4] 。

“反规划”理论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出路。传统城市规划强调建设规划论,即规划建设区域,而环境生态规划只是作为专项规划,是为建设服务。“反规划”则是强调不建设规划论,旨在优先考虑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的建设,走向主动为富有生命的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5]。

3.2图解“反规划”理论

传统规划思路[6]和“反规划”思路[7]分别见图1和图2。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得出:“反规划”是一个与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遗产保护、游憩过程紧密相关的,预设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网络;是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规划”理论可以从下面3个角度来认识。

(1)反思现城市发展过快的现状: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发展过速带来的系列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2)反思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法如不进行完善和深化,势必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推崇反向的规划流程:和传统的规划流程相反,先修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持大地的健康,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进程。

3.3“反规划”理论的应用

“反规划”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此外在区域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方面也有触及。通过以俞孔坚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的努力,“反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了不少实践作品,比较成功的有浙江台州城市规划案例,此案例中为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目标,体现城市环境要求,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规定,将生态功能进行规划,主要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廊道、生态缓冲区、生态协调区和城镇建设区[8]。这一案例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近年来,部分旅游学者开始思考“反规划”理论如何应用于旅游规划。梁振然等人借鉴“反规划”理论框架,采用逆向的规划方法,提出负的规划成果——景区不可建设区域即生态基础设施[9]。叶舒娟等人引入“反规划”思想,针对传统规划方法给乡村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强调“反规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了“反规划”思想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10]。

4“反规划”视角下的成都乡村旅游规划

4.1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需更加注重生态本底建设

随着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想的城市形态是“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11]。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了9年多的努力,城乡统筹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乡村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为城里人提供农副产品和旅游休闲的场所,变为城市形态发展的本底。顺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大趋势,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应融入“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的城市形态,更加注重和强调规划中生态本底的建设和延续。

4.2“反规划”理论与成都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

的要求相契合“反规划”理论强调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先为城市铺上生态本地,然后再在上面作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宏伟蓝图。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要求的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水是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田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优质农田;林则是川西林盘[12]。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念中也提出将生态本底与文化魅力相融合,以自然山水田园休闲为导向需求,以田园城市为启动,保留镶嵌在都市边缘的乡村别具特色的田园景观,提升景观吸引力,突出“乡土、生态、情趣”三元素,打造新田园城市,从而达到乡村景区化。这些生态本底是成都乡村旅游能如火如荼发展的资本,也是成都乡村旅游赖以持久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好生态本底才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基本要求。

4.3“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成功案例中

的应用三圣花乡是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距成都市区二环路约5km,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三圣花乡”以“花文化”为媒,打造了春有“花乡农居”百花争艳、夏有“荷塘月色”绰约风韵、秋有“东篱菊园”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主题景区,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2006年4月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三圣花乡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规划者的长远目光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的把握。三圣花乡规划之初,红砂村放弃了修建五星级酒店,而是将当地民居统一改造成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因恢复创新独具格调的川西民居建筑群,春花烂漫时节,在鲜花的簇拥下,座座川西民居风格院落尽显古朴和清丽,政府就造出了“花乡农居”;在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上因地制宜,梅林村以前就有种梅花的习惯,政府打造出了“幸福梅林”;江家堰村以种菜为主,政府便打造出了“江家菜地”;驸马村的“东篱菊园”,政府先是让本村大田全部种上,然后再改造当地民居为带点西式的建筑,以陪衬的洋派气质;万福村有在大田种藕的习惯,政府就打造出了“荷塘月色”。 五朵金花的依次绽放,并没有只是昙花一现,而是朵朵争艳,达到了叠加的效果。从“反规划”理论分析三圣花乡的旅游规划,规划的起步是先为规划区域铺好了生态本底,再在上面画出了这五朵金花。在规划中,不是注重当地有多少新建的或现代的旅游吸引物,而是注重有多少特色的、纯真质朴的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吸引物。因此,吸取正反经验,借鉴“反规划”理论的精髓,审视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展望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必要思考以下问题。

(1)反思成都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上远不及成熟景区,在给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上也远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需求,也就是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面临的提档升级的问题。

(2)反对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无论是适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还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出发,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都应先做好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设施过程重视生态效益。

(3)逆向规划流程:先单独规划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推行四线(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管制,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才规划建设区域。

(4)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反规划”理论的规划成果是建立起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本底,让成都乡村旅游始终在这个本底上规划发展。

5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5.1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把“反规划”理论引入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本文试图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图3)。该模式是对传统乡村旅游规划流程的逆向分析,优先考虑景观安全格局,先进行非建设区域(绿地、湖泊、林地、农田等)的规划,再进行建设区域的规划,建设区域的规划必须以非建设性区域的规划为前提,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本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2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反规划”理论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建立乡土植物苗圃;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0]。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强调成都自然生态本底“山、水、田、林”的相互融合;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繁多,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乡土文化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出品牌效应,避免品牌雷同;在规划建设中,应保护和利用好高产农田,保持乡土气息;在景观打造时,尽量采用本土植物,可以减少投资成本,保持本土性,避免生物学中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植被造成生态灾害;在规划建筑时,应与本土景观相融合,避免格格不入,过于突兀,成都的川西林盘足以体现成都乡村的原汁原味,乡村旅游开发时应尽量保护和开发林盘旅游。

6结语

一个新理论的融入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理论。“反规划”理论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提出的,起初就是为城市规划服务,将它运用到乡村旅游规划乃至具体到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尚只处于理论借鉴阶段,要想“反规划”理论真正能融入到乡村旅游规划中还任重而道远。

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必须顺应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反规划”理论旨在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生物过程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这与成都市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相吻合,使得“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高度可行性。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需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和深化。

此论文为《乡村旅游规划技术创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与应用》(成都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号为9562011R0028,获成都市2011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总体方案[R].成都:成都市旅游局,2011.

[2]唐建兵. 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误区及改进分析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346.

[3]杨洪,邹家红.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50.

[4]王雷,李旺君. 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73.

[5]俞孔坚,李迪华,柳海龙.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29(9):76.

[6]俞孔坚.“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梁振然,程道品,任爽.“反规划”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8(1):103.

[8]叶舒娟,杨效忠,罗世俊. 基于“反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规划新途径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77.

城乡规划的前景篇(7)

【关键词】平原;景观肌理;保护

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部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地域辽阔,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平原主要集中在中部,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向辽东湾逐渐倾斜,其中,乡村面积占有很大比重,中部平原乡村以农业区为主,具有中国乡村景观的共性问题。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等城市乡村由于区域和气候的特殊性以及社会情况等元素的综合作用,本质上的乡村景观肌理又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一、乡镇企业建设与自然景观肌理保护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看中乡镇的经济发展,因此,政策主要倾向于对乡镇企业的扶植和鼓励,大量的企业到乡镇去建厂发展,考虑的重点在如何解决劳动力和以开厂促进财政收入方面。事实上,乡镇企业在带动乡村发展方面了的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肌理的整体性。

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不规范导致多数乡镇企业采取粗放的经营方式,分散的企业设置也对环境造成了可怕的污染和破坏。相对于城市的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乡镇的区位优势已经降低很多。就长远发展角度而言,零散的乡镇企业破坏了原本优美和谐的乡村景观肌理,突兀的企业建筑和设备占据了农田的平面格局,因此,普通村屯发展经济是应该建立在对自然风土和景观肌理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乡村自然景观作为整个乡村肌理中的一部分,整体性不应被点状的厂址破坏。

2.自然肌理的保护。

辽宁中部平原地区乡村目前形成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造成的农业生产对乡村环境的污染;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目前农村面临以水资源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生活废弃物对形成环境造成的污染;城市污染物向农村的转移。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自然景观的质量也降低,部分地区甚至几乎完全丧失。辽宁中部平原农区是辽宁乡镇发展的主要部分,这种基于环境和肌理维护前提的自然景观肌理的保护应给予重视。

二、乡村聚落景观肌理问题

1.缺少规划使部分乡村聚落景观肌理遭到破坏 。

科学合理且被规范执行的规划是城市和乡村合理发展和建设的前提,而目前我国乡村最缺少这样的规划,部分聚落盲目扩张,缺少引导和控制,造成聚落界限模糊,不易辨认,乡村聚落形态受到破坏。

2.建设中的乡村特色的定位 。

乡村景观区别于城市景观的重要特点就是乡村景观追求自然和静谧,一些乡村建筑抛弃独立性,一味迎合城市建筑的特点,不考虑当地特色,追求洋气和豪华,丧失了乡村特色,造成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这个问题在辽宁中部平原农区已经开始出现,由于城市人口的向城乡边缘的扩张,这个问题更应该加以重视。

3.乡村建筑景观肌理的秩序性和统一性的缺失 。

传统中国乡村的建筑极富协调之美,在大的统一前提下也允许内部的差别。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和村民收入的提高,各类新式民居打破了原来的协调统一,部分民居甚至模仿城市建筑,造成建筑景观的混乱。总体上本区的建筑景观存在混乱趋势,一些新式民居大量出现。

三、乡镇文化建设与自然景观肌理保护

1.乡村文化建设的独立性缺失。

城市化进程的扩大促使乡村居民对快节奏、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更为向往,对于本地乡村文化和文化景观的忽视造成了,乡村文化景观肌理特色性的缺失。另一方面,大量的城市居民因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齐的农田、现代的洋房建筑充斥着山野乡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两方面都极大威胁了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景观。

2.乡村人文景观继承性的缺失 。

乡村文化景观的内部挑战是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及村民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漠视。农业发展困难,仰慕城市的繁华,许多年轻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他们已经不能承担继承乡村文化维持乡村文化景观的任务了。乡村文化景观在中老年人的苦苦维持下陷入困境,长此以往乡村文化景观恐将到达无法恢复的境地。这个问题在本区尚不严重,可通过急救措施补救之,应当迅速采取行动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3.乡村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规划和控制性的不合理。

没有规划的城市建设是危险的,乡村亦然。当前中国的城乡规划存在诸多问题,乡村规划更是起步晚、起点低、落实难,造成乡村景观建设无规划可依,片面追逐城市理念,乡村景观失序。 针对没有规划或规划质量低、落实难等问题,属于乡村自治权的一部分的乡村独立的规划制定权实则应该予以重视,严格依照规划由乡村本身来监督和落实。

四、造成辽宁平原地区乡村景观肌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地方政府一味经济指导的政策,加剧了乡村自然景观肌理的破坏。

地方政府作为独立的利益集体,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中存在对经济利益过渡追求的现象,在监督和法制不健全情况下,为保证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会出现盲目关注效益,忽视自然景观肌理保护和良性建设乡村的情况。在乡村建设上,特别是土地利用和农民价值上,有不顾环境和居民诉求现象发生。同时,地方政府缺乏基本的乡村景观肌理保护性建设意识,以城市的标准来建设乡村, 则无法真正促成乡村的发展与进步。

2.乡村归属感和意识的缺失,导致对城市生活的过渡追求。

中国教育的落后和对乡村教育的轻视使得中国村民在文化水平上一直进步迟缓。实际上,一直以来国家都没有系统和明确的方法来培养乡村常驻居民独立的乡村意识和真正的城乡观念,这促使村民缺乏对于乡村的归属感,导致村民靠近城市,这更加剧了村民认识的局限性。

3.文化意识的失衡性。

美国著名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反驳了这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民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他们所有经营决策行为也都是为了最大化自身的效用,故也是理性的行为。但农民的理性程度较低,并有过度重视物质生活的倾向。中国多数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忙于生计,几乎没有能力和意识去思考生计之外的事情,村民的理性大多为生存理性。加之,教育中文化的缺失使得村民过于重视物质而轻视精神文化,因此他们多数没有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普及,乡村劳动已摆脱了朝夕劳作的局面,人力被节省,村民体验着跟祖辈不同的耕作方式。昔日的乡村景观的更替,快速的建筑群落的生长势必会令一个聚落内存在新旧并存建筑与景观风格,乡村生活和文化景观的发展面临更新的必要,但这种更新性应该建立在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的基础之上,在尊重乡村特有文化根基和历史演进的前提之下,进行合理化的规划与发展。面对辽宁平原地^乡村景观的诸多问题,应该从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在乡村景观肌理保护与规划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