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影学发展前景

电影学发展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4 16:49:36

电影学发展前景

电影学发展前景篇(1)

>> 中国魔幻电影发展现状及其价值探析 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盐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前景 中国自媒体节目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 浅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中国通信射频电缆行业发展现状及预测 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探析 中国主题公园衍生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人才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足球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浅析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现状及前景 探讨中国足球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电影美术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⒖嘉南祝

[1]刘帆.“中土”的想象与指涉――略论魔幻电影的生态与类型特征[J].电影文学,2008(06).

[2]巴赞.电影是什么(第二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3](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胡菊兰,张云鹏译.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

[4]田卉群.想象界的实现:中国魔幻电影的突围之路[J].中国艺术报,2011-3-7,第005版.

电影学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 电影《金陵十三钗》;非原创音乐;创作手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蒙古族钢琴独奏曲集《山祭》研究(项目编号:NJSY11025)。

电影《金陵十三钗》在选择各项配乐时极具匠心,为了表现电影里中西文化差异较大,作曲家不单单将乐器选择范围框定在琵琶、二胡等中国乐器上,还借鉴了西式交响乐队、小提琴等西方音乐元素,将电影和音乐融合得十分巧妙。无论是秦淮所使用的世俗民歌还是女学生所吟唱的教堂圣歌,都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电影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陈其钢作为通晓中西音乐的一位作曲家,在拿捏电影配乐时游刃有余,帮助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电影场景和音乐对观众心灵的触动则是电影配乐本身的一种功效。

一、《金陵十三钗》与《金陵十三钗》的音乐

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在华语地区乃至全球地区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严歌苓所创作的作品改编而来。这部电影的筹备时间和投入资金都很庞大。著名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倪妮为代表的十位新人也被导演选中参与该电影的拍摄。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在南京的教堂中躲藏着一群女学生、风尘女子以及几个勇敢的战士,还包括一个为正义挺身而出的美国人,而这期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该电影从拍摄开始就受到了众多影迷的关注,上映后更是好评如潮,成为上半年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

从1937年的7月7日开始日本就开始侵略中国,南京在同年被攻陷,整个城市都被日本军队占领,唯独一座教堂还未被发现,冒充教父的美国人约翰以及一群学生、士兵、风尘女子都躲避在这个暂时安全的空间范围内,但是教堂外的世界却遭遇着巨大的浩劫,而他们之间也发生着一系列情感故事。教堂宁静的生活被日本侵略者的闯入而变得十分恐乱,正义的中国军人为了拯救女学生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事情发展得异常坎坷,日军为了筹备节目而强迫女学生进行表演,而坚守爱国主义的女学生誓死不屈,想以自杀的形式来表示自己的爱国精神,教堂里面的风尘女子阻止了女学生自杀。而在往日里被人们所唾弃和看低的却为了保住女学生的性命而勇敢地去参加节目演出,而在她们的演出服里面还藏着剪刀,她们此行完全是为了国家的正义和人民的意愿。

陈其钢作为一名在世界音乐界享有盛誉的作曲家亲自为《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配乐,他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融入了电影人物的性格、经历,还将场景的气氛渲染到极致,此次电影配乐将音乐本身的元素和电影剧本进行了良好的贴合,为这部电影添色不少。

二、《金陵十三钗》的电影音乐

(一)非原创音乐素材的选择

陈其钢作为一名对待音乐艺术严肃而细腻的作曲大师,为这部电影配乐所花费的时间将近三年,还亲自回到故事发生地南京进行灵感的获取。1937年的南京正在遭受一场巨大的灾难,无论其文化背景如何都汇集在教堂这个空间中,女学生身上纯洁高尚的精神、艺妓身上显著的世俗之感和教堂神父正直爽朗的性格、日本军人凶残恶劣的行径和抗日士兵们无畏生死的气概在这带有宗教气息的教堂里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反差,这使得电影本身的配乐更加困难,需要兼顾多方面的人物和场景才能将电影和音乐巧妙地融合起来。陈其钢大师在选择配乐素材时考虑到了电影的众多元素,对于需要改编的音调进行了谨慎的考虑。电影中表现的爱情主题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情感之一,而这类音乐主题的把握要引起观众的注意既容易又困难,假扮教父的约翰和风尘女子玉墨产生了爱情,在这种环境下作曲家选择了乐器小提琴,使得这段爱情哀伤而温暖,爱情在彼此的内心萌芽和成长,但是却被战争所破坏。电影中各种惨剧发生的次数较多,小提琴音的出现使得人们感觉到揪心的痛,中低音之间的转换使得这首挽歌更加凄凉。作曲家所选择的音乐素材充分结合了电影人物的性格和关系,这种紧密的逻辑性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哀伤的情感变化以及情绪浮动带来的感觉,伤感气氛和跳进的音调形成了对应。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音乐听觉上的渐进感贴合得极佳,使得时空的切换更加顺畅。剧情的发展在电影人物命运的坎坷前进中得以转变,音乐侧重感性的一面使得观众更能融入电影场景中。教会学生和艺妓都是电影殊的女性群体,作曲家并没有单独进行音乐创作,而是在原有音乐题材上进行改编,而观众既对原有素材有一定熟悉又惊叹于改编的巧妙之处。南京第一大河秦淮河是古代达官显贵游玩放纵的地方,而秦淮名妓也是极为出名的,她们既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又有惊人的才艺,那些传奇而哀婉的奇女子传说更是被人传唱,丝竹将吴侬软韵弹奏得悠远婉约。《无锡景》是陈其钢大师最终选定的音乐素材,作为广为人知的江苏民歌,作曲家进行了巧妙的改编,结合电影将歌词重新创作了一遍,采取苏州评弹的方法来营造电影气氛,使得《秦淮景》深入人心。作曲家了解审美主体的需求,又深知民歌素材的沉淀性,采取地域特色的凸显方式让电影配乐更加熠熠生辉。作曲家考虑到了女学生身上的天主教气息,精心挑选了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这首圣诞圣歌,将发展至圣诞节的电影时间和女学生群体进行了接洽。陈其钢大师将电影人物特点和电影背景、地域特色素材等元素进行了良好的协调和融合,在非原创音乐素材上的选择空间和方法都十分广阔和成功。

(二)非原创音乐对电影的作用

非原创音乐的恰当运用对电影本身的扩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画内音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天主圣歌和《秦淮景》,在配合电影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凸显人物性格上有关键作用。豆蔻在弹奏《秦淮景》所使用的乐器琵琶只有一根弦,浦生在即将离去时是沉浸在《秦淮景》的音乐中。琵琶声初听有点单调,乍听却陷于一种旖旎之情中,而秦淮女子身上被隐藏的重情重义之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秦淮女子在前一天准备演出时将其最温柔完美的一面展现了出来,而她们的形象也使观众更加深刻。音画蒙太奇手法的使用让观众走进书娟的视线内,十四钗着装鲜艳的衣服风尘仆仆地从远方走来,原先使用的琵琶音渐渐消失,代替伴奏的是极富西洋气息的外国音乐,这种接替式的电影音乐使得场景更加凸显,同时将不同时空之间的缝隙缝合上去,十三钗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不畏生死的精神得以闪烁光芒。女学生在面对一次次困难时都歌唱圣歌来祈祷大家平安无事,而这首音乐帮助电影达到了高潮。对非原创音乐的挪用使得电影主题更加凸显,将要表现的对象置于舞台前和音乐中,其发挥辅助的空间巨大。而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这首宗教圣歌更是通过混声合唱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李教官潸然泪下的场景中出现引起了观众的触动,作曲家为了表现教堂严肃而神圣的气氛,但是教堂建筑本身不能表达的缺陷在圣歌的吟唱下得以弥补,作曲家对特性音乐的使用实际上是对观众的一种提示,这种提示对电影的理解和发展都是有益的。改编后嵌入电影的非原创音乐《秦淮景》已经成为秦淮女子的象征乐曲,人物形象和音乐本身相辅相成。

(三)非原创音乐贯穿整个电影情节

作曲家会根据电影剧情的发展而选择音乐,而不是完全沿袭原始民歌素材里面的各项元素,正是这种贴合电影的音乐才使得画面感和听感融合起来,素材在场景中的运用在渲染气氛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将剧情推向了一个高潮阶段。豆蔻在使用一根弦弹奏《秦淮景》时却不幸惨死,教父约翰找到豆蔻时还看到了那一把滴着血的单弦琴,此时又响起了琵琶弹奏出来的声音,将哀伤而心碎的感觉营造出来,这是触动观众内心的一段音乐和场景,日本人邪恶残暴的一面在此刻得以印证。爱情的发生使得《秦淮景》再次出现,再配上婉约交织的二胡乐,在歌词的解释下赞美着这段珍贵的情感,尽管前途迷茫,悲苦凄凉的音乐让这份爱情更加美丽。小提琴这种乐器的出现次数较少但是却激荡人心,十三钗之间的难舍难分以及那份嘱托都在旋律的映衬下显得弥足珍贵,她们颠覆了以往世俗的形象,将其重情重义的一面展现给大众,在战火纷飞的情况下显得更加稀缺。电影从头到尾的音乐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即将结束的时候响起了画外音《秦淮景》,但是却在使用管弦乐的基础上加上了民乐器,对十三钗的形象再次进行深入。歌曲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在很多情节点上也得以嵌入,女学生们祈祷的场景经常出现,她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将期待战争结束的愿望表达出来,与此同时那种恐惧的感觉在圣歌的安抚下开始平静下来,音乐和电影情节的结合不单单限于此,还在日本侵略者强迫女学生参加节目时得以深化。女学生的圣歌演唱深深感动了李教官,导演通过巧妙的音画蒙太奇手法来凸显电影的主题,在战争面前被侵略国家的人民是无辜而痛苦的,而发起战争的国家所背负的罪恶是永远抹不掉的。很多电影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符号都在配乐中升华,特别是对非原创音乐的运用,作曲家对其进行细腻的再创作,使其更加贴切电影情节的发展。

三、结 语

配乐对于电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电影和音乐之间的结合最关键的评价标准就是音画对位的成功与否,重点在于将音乐巧妙地嵌入电影画面中,而电影故事情节本身又和音乐相互照应,最后完成电影人物和音乐的协调,这样几种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很多观众在观看完一部电影后会深深记住电影情节,并且能将电影配乐回想起来,这就发挥了电影配乐实质性的作用。影片《金陵十三钗》作为一部华语片的典型代表作,其对音乐的创作和运用都是独一无二的,以《秦淮景》和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为代表,著名音乐家陈其钢的再创作使得音乐更加精彩和完美,将画面和音效结合得十分巧妙,所以说是否原创并不重要,只要充分融合了电影场景和人物性格那就是成功的。对音乐素材的选择取决于音乐创作者对电影和音乐两门艺术的理解和拿捏,《金陵十三钗》所选定的音乐素材以及对非原创音乐的使用都恰到好处,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听觉感受,完成了电影配乐的绝佳展现。

[参考文献]

[1] 赵倩.《金陵十三钗》的音乐色彩[N].中国艺术报,2012-01-18(04).

[2] 张宁.配乐在影片中的“题眼”作用——以《金陵十三钗》中的《秦淮景》为例[J].视听界,2012(03).

[3] 胡杨树.电影音乐现代技法对电影的诠释作用[J].大舞台,2012(07).

电影学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北京;旅游景区;微电影;策略

一、北京旅游景区微电影宣传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微电影作为跨界的产物成为web2.0时代下一种新型的营销形式,其画面优势、病毒式传播的特点使一些旅游景区逐步开始采用微电影的形式来进行景区的宣传,像绍兴旅游集团拍摄了系列微电影(《樱为爱情》)在优酷网、土豆网、爱奇艺等各大视频网站进行播放,展现了绍兴古城的秀美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电影上线一天的时间内在优酷网的点击率就达到了五万多次,并被网友大量转发、评论,使绍兴的门票收入半年就同比增长了27.25%,其微电影的营销模式大获成功,并成为中国旅游景区利用微电影作为新型传播手段的典范。在全国,慢慢掀起了利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景区宣传的风潮,多家知名景区都陆续拍摄了微电影,甚至有些景区为了造势,在拍摄前进行大规模的海选来确定微电影的男女主角,在微电影没播放前,就达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

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凭借其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世界著名古都、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大批游客。这些先天优势使北京旅游景区在知名度、游客数量、门票收入等方面没有特别大的忧虑,因此旅游营销手段及策略方面往往滞后于其它地区。北京景区,像长城、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等五A级旅游景区自建国以来就成为国民旅游的必到之地,国家形象的各种宣传片里也离不开它们的身影,并被视为国家的标志。所以在景区管理者及主管单位看来,采用微电影来宣传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效益。而北京慢慢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旅游景点,则多采取口口相传的形式逐渐累积知名度,景区的管理者利用新兴媒体及新的传播手段的意识较差,营销手段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微电影的方式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这样一个大众传媒的微时代里,北京景区特别是一些不太知名的中小景区,要想在全国旅游市场特别是北京市场上多分一杯羹,必须要提高自己利用新型媒体、新型模式的营销意识,在旅游营销上先发制人,抢占旅游市场先机。

二、北京景区微电影与其他地区微电影宣传的对比

在全国,《樱为爱情》、《缘分西江》、《恋恋庐山》、《爱,在四川——美食篇》等旅游微电影比较知名,在互联网上受到了大众的欢迎,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2012年2月7日,四川旅游局了《爱,在四川——美食篇》,该微电影通过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与语言,展示了四川特色的美食美景、风土人情,融合了四川火锅、川剧变脸、宽窄巷子、锦里古街等多种旅游元素,凭借着惊人的3600万网络点击率,四川旅游品牌形象的推广效应在网络上得到快速放大。国内景区微电影改变了以往电影宣传片只拍摄景区风光的惯例,加入了大量的故事情节元素,故事情节体现了当地景区的旅游特色及其旅游服务的理念与独特之处,加深了各景区与消费者的深层次的情感沟通,向消费者传递了积极的品牌理念和品牌精神。有些故事的叙述和表达留有适当的悬念,进一步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促使其前往旅游景区进行探究。

在国外,也有些国家利用微电影进行旅游宣传,如:新加坡旅游局首部主题微电影《从心发现爱》借助了热播剧和女主角的影响力把新加坡的城市文化和理念通过微电影表达出来,并使之成为新加坡旅游推广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说明,在基于旅游者的角度上,新加坡旅游局能充分分析受众心理,利用热播剧带动微电影这一新鲜事物来扩大其宣传效果。

和全国其他地区景区相比,北京各景区在利用微电影作为营销手段方面还比较薄弱,旅游景区微电影的数量非常少,更别提在全国的知名度。通过我们的调查,2012年北京圆明园拍摄了微电影《黑天鹅》,这部影片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讲述童年美好的故事,通过电影画面展示圆明园的碧波荡漾、湖水里缓缓游着的黑天鹅等许多独特景色,来达到旅游宣传的目的。位于房山的云居寺景区播出了一部《云居寺传奇》,这部微电影分为“人”、“经”、“灵”三个分系列,从电影的艺术视角力图展示佛教传统文化、弘扬云居寺石经精神、树立北京地域文化新名片、提升房山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此外十渡景区也拍摄了微电影在土豆网播放。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在2012年曾“拍摄北京旅游形象宣传片及北京旅游微电影政府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显示由旅游委出面要拍摄旅游微电影。然而经过深入了解,这些微电影并不为广大网民所熟知,微电影的内容创新度还不够强,营销推广力度不足,说明北京景区微电影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内容构思、影片制作、后续推广宣传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模式,没有充分利用好微电影达到宣传的效果。

三、北京景区微电影的发展策略

通过对成功的旅游景区微电影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旅游景区微电影这种营销模式有如下特点:

1.传播基于web2.0,互动与反馈机制更加完善。景区的微电影营销,主要以进入web2.0时代的互联网这一新媒体作为营销信息的传播媒介,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填鸭式灌输、被动的信息接受形式,新媒体的高效性、互动性和传播性更加突出。互联网web2.0的最大特点就是允许用户及时参与,能够为旅游景区与受众之间建立起及时互动与反馈的技术基础。酷六网、优酷网、土豆网、新浪视频等国内几大视频网站,在视频播放同时均提供了观众参与评论的入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微电影所依托的另外主要媒介——微博,微博具有及时评论和转发的功能,对于优质内容,受众除了对内容进行评价之外,还会进行积极的二次转播。因此,景区微电影的受众覆盖面是以千万为计量单位的。

2.碎片化时间的高度契合。碎片化是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碎片的长度更加短暂,生活在碎片化的大众,内心往往存在一种焦躁感,时间总是有限的、短暂的、无法沉浸思考的,而与此特性相匹配的内容则更容易给大众带来欢娱,乐于被大众所接受。景区微电影的内容以故事为主,轻松愉悦、短小精干的特性,正好切中大众在上下班等车的时间、乘坐电梯的时间、坐在马桶上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碎片。

3.宣传软性化。微电影营销从出现开始就是为商业定制的,目的与普通广告相同,但是它没有传统广告不分场合、不分喜好的生硬灌输。景区的微电影营销,采用了柔和的手法,除去裸的宣传,通过讲述爱情、亲情或者其他故事将营销内容感性化,具象化,大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4.目标受众偏向高端化、年轻化。景区的微电影营销,作为一种网络营销手段,理论上任何一个网民都可能成为其受众,但是作为一种市场行为,营销性微电影最终的目的是为景区带来价值和利益,而互联网网民年轻人及高端人士居多的特性正好契合了景区的受众群体。

针对景区微电影的特点,我们发现景区微电影的成功要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该作品是否拥有优质的传播内容;其次,微电影与景区特色的结合是否巧妙;第三,景区微电影推广方式是否多元化。

结合以上分析及总结,就北京景区利用微电影进行营销宣传,我们提出以下策略供参考:

1.是否采用微电影的形式,因景区而异。并不是所有的景区都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宣传。北京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有些景区天然拥有的知名度,这些景区如无特殊原因,不用浪费成本来制作微电影。而对于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景区,可以针对自身的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利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宣传。

2.针对目标受众,合理分析受众心理。北京景区微电影的创作,要充分考虑到传播与推广的媒介环境特点和受众特征。针对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微电影应该考虑到其分众化,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景区及景区游客群体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针对不同景区的特色,创作出展现景区风貌的个性化作品,才能赢得更高的关注,实现传播目标。

3.注重创新,创意决定未来。创意永远是微电影制作的灵魂。由于受微电影的内容所影响,它对创新要求很高,特别是当下的受众每天被新鲜事物狂轰滥炸,因此景区微电影的创作务必要做到内容新颖、形式新奇,符合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或现代的时尚潮流,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

4.注重内容结构的多元化特点。首先,微电影的故事是围绕主题展开的。在商品日益同质化的时代,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理性思考越来越少,更多是受心理情感的驱动,因此要注重与消费者心理相关联。其次,注重以内容为王道。对于那些有较深历史积淀的景区,微电影的创作更应考虑是否契合历史自身的风格和格调。最后,注重深度、忽略长度,对越来越多的3G手机用户来说,观看景区微电影往往是在休闲放松的状态下的较短时间里被消费的,所以短小紧凑却内容丰富的微电影往往更能取得成功。

5.注重与广告的有效结合。微电影正式登陆新媒体以来,其产生的源动力即为广告,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免费服务始终是中国受众的惯性思维,所以目前微电影还没有收费模式,但由于它篇幅较短,极易插播广告,同时是免费观看,与观众的经济利益并无纠葛。因此,这些微电影也没有因为“广告过多”而遭受批评,反而因为其独特的创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北京景区微电影的宣传需要找到赞助商,只有将其与广告有效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本文受北京联合大学2013年“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市级)“关于北京旅游景区微电影宣传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11417SJ131)资助。

作者简介:

付丽丽(1975—),女,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讲师。

电影学发展前景篇(4)

ぃ酃丶词] 立体电影;动画电影;虚拟与真实;理想与矛盾

21世纪的今天立体动画电影终于登上了时代舞台与普通观众见面了,给电影业带来新的气息与冲击,电影《阿凡达》自上映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受到当代青年观众热宠。立体动画电影以其独特立体的视觉特征和界于虚拟与真实的造型表演发展了当代电影美学特征与美学观,随着新一代年轻的电影观众的产生,他们对电影及电影美学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新的变化。立体动画电影的出现是适应当代电影观众的审美新需求,由这种美学特征的类型电影必然给电影美学和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一、立体动画电影概念释义

我们知道立体电影,其成像效果是观众通过佩戴3D眼镜可以观看到立体空间、立体人物和立体影像景物,让观众“身临其境”,而立体动画电影则通过计算机制作或模拟产生的动画电影影像,这种影像可以是二维也可以是三维制作生产的动画,本文所指立体动画电影主要偏重于后者。从电影美学研究角度看来,立体动画电影与传统电影虽同属一个电影艺术门类,但立体动画电影的美学特征相对于传统电影,在共同性中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和差异性,促进和发展了当代电影美学。[1]

二、立体动画电影新美学特征分析

(一)虚拟与真实之美

虚拟与真实之美是立体动画电影不同于传统的电影美学表达方式,传统电影的美学表达通常以叙事方式或蒙太奇手法来表现电影的故事和情节内容,这种对现实影像美感表达往往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电影场景与演员的表演要受到客观条件的束缚,使得电影导演的想象力与创作能力难以得到完整的发挥,而立体动画电影已经突破了传统电影的表演方式,它可以不受时空关系的束缚制造出虚拟的电影场景和电影人物,这是电影创作的一种突破,这种虚拟电影制作满足了电影创作自由度的发挥,基本可以做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立体动画电影所创造虚拟之美在于它可以让导演作品与观念思维尽情地想象、让现实与理想得到完美地释放。电影《阿凡达》就虚拟了一个美丽的外星球――潘多拉星球,这里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充满灵性动植物发着带有蓝光,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场景似乎到了人间天堂,星球上的纳美人可以通过他们的身体和动植物连接来传递信息达到与这个世界心灵相通,用心去与大自然交流,这种交流和沟通是一种理想化的、无障碍的。立体动画电影技术能创造出虚拟之美的境界让人大开眼界,观众沉浸的虚拟的世界去感受这种想象与憧憬。与其说虚拟现实或虚拟想象是该类型电影的一大美学特征,营造视觉真实也是该类型电影另一种最为突出的一种电影美感特征,立体动画电影的成像上不同于传统电影,传统电影力求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立体感,通常利用景深创造空间的纵深感,以避免空间过于平面,这种立体感是无法与立体电影相比,立体电影包括立体动画电影所成像产生的立体感突破了电影银幕四个边框的束缚,将银幕内的空间延伸到了银幕之外,特别是向前延伸到了电影院中观众席内部,令画面空间中呈现的人物和景物所处位置纵深关系出现了前后分层。对于接受主体而言,这种突破银幕向前的立体感创造出如此接近甚至置身场景中的体验,比起传统电影立体感更加鲜明生动和带有刺激性,[1]像电影中杰克骑上飞龙的滑翔如同人在真实立体空间飞行,野兽对杰克追逐与攻击让观众体验到真实感的惊险与刺激,这就是立体三维动画电影带给观众的奇特立体影像。

立体动画电影利用当今时代先进的电影技术解决影像再现的现实性,它可以从现在、想象未来、虚拟过去存在的物体,并给观众制造成惊人的真实立体视觉效果,它将技术美学的真实感与虚拟感做到了统一,弥补了传统电影的技术美感的不足,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从而体验到社会科技的巨大进步,这种电影奇观的制造挑战了传统电影中观众日益熟悉的见惯不惊的定式思维,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娱乐刺激性,是一种基于技术与文艺美学的高层次的统一。

(二)立体化造型与立体视听之美

传统电影往往以实拍取景,演员和场景都是现实世界的电影艺术的重现,一切造型要素基本上基于真实的人形化造型,这种人型化表演的电影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在观众头脑中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使得电影创作很难突破这种电影造型表演的奇观美学特性,而立体动画电影对电影造型艺术的发挥又提升到一个崭新新的高度,一方面它要追求立体影像带来的视觉冲击,另一方面立体动画电影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夸张、变形、拟人等创作手法将对电影造型创作,通过这种创作的灵活性可以创作出各种需要的表演角色和场景造型,可以造就立体化未来有超力量的时代战士,也可以塑造古代三国时期的勇将张飞、赵云。在电影《阿凡达》中的纳美人长着长耳朵和可以跟动植物沟通的类似马尾辫的尾巴,晶莹透亮的大眼睛,体形修长,善于在丛林中奔跑和跳跃,这种模拟的人猿造型的一种似人非人的人物造型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后来很多年轻人在日常生活的艺术表演活动中模仿的对象。他们使用的坐骑像马又带有长长的嘴巴,呼吸系统长在脖子旁边。设计的场景非常漂亮和富有想象力,如垂柳般发着荧光的树木,人踩在地上就像触发感应器发出晶莹的蓝光,飘浮在空中的山体与树枝古藤相连,所有制造的这立体造型给观众带来了巨大想象的空间和神奇美的视觉美感。同时在电影《阿凡达》中既有传统电影的立体电影真人表演,又融合3D造型设计,很好地解决了动画电影缺少人情味的呆板和乏味,使得影片的真实感得到补充。

在立体动画电影中声音也被制造成立体三维空间感。当人位于现实空间中,从正面、背面、前面纵深处等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传来的声音,在音量、音质等方面都不同。 随着环绕立体声(51声道)的出现,立体动画电影创造的立体感让置身影院的观众在视觉上产生了“身临其境”的错觉,用多声道立体声进行空间纵深感模拟,从听觉上加以强化,它的立体性与拟真性将无与伦比,使得立体电影可欣赏性美感大大加强,这种立体化视听享受是吸引观众想去看立体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塑造理想与矛盾之美

电影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态,电影要反映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是人们心中理想家园的一盏明灯,给人希望与想象。传统电影对理想之美的表现手段常以实拍的影像加以的情节化的故事来表现,但立体动画电影却完全可以虚拟主角与生活场景,更强化了这种理想与矛盾审美。电影《阿凡达》是对一个理想的生活家园和自然生态环境理想化描述,大自然的原本是那么的美丽,乃如一种奇妙的人间仙境,纳美人与自然是心灵相通,它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家园。而人类的那些掠夺者是那么的无知和贪婪,在人类破坏之下,理想世界的精神圣树倒塌,人类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潘多拉这个所塑造的理想美丽世界变得岌岌可危,这种前后两个世界的对比强化了这种理想之美的矛盾变化,也是对现实世界人类环境受到威胁和破坏的一种警告。电影的理想之美常常塑造人们生活中的共性遭遇和内心渴望得到理解、尊重、爱护来进化人类心灵和对未来的生活的一种追求。立体动画电影艺术形式所表现的理想之美的给观众带来的是另一种美的感受。

一部影片总是通过故事中的矛盾演绎故事的发展。立体动画电影《阿凡达》将矛盾演绎得淋漓尽致,先是人类为了达到自己的贪婪欲望,意图驱赶纳美族人离开他们的精神家园由此产生矛盾和斗争,片中以人类掌握的强大科技装备与纳美人的原始防卫武器形成对比,最后那些貌似强大的人类掠夺者最终受到惩罚与失败。另一方面,男主角杰克闯入纳美族领地开始时遭到的排斥怀疑,逐渐得到纳美族的接受,最后在面临爱情、信任、破坏,人性尊严受到挑战等复杂矛盾中选择为正义而与纳美族人并肩而战,将故事不断推向高潮,矛盾升华故事主题,体现高尚人格和衬托了入侵者低贱的行为,立体动画电影在矛盾演绎时应用夸张手法突出情节的惊险,利用虚拟与真实性来强化故事矛盾与传统电影矛盾文艺美感表达有很大的不同,所传达的美学感受自然是另一种感受。

三、立体动画电影顺应时代潮流

立体动画电影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以其无与伦比的立体性、虚拟真实性、参与性为美学特征并借助特定的放映与观看设备,吸引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体验立体电影的魅力,促使一大批不愿意看电影的观众怀着好奇之心重新回到电影院观看电影,享受立体电影之美,这为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顺应时代需求。[1]

而立体动画电影《阿凡达》电影创作所描述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家园正符合当代电影观众的审美取向要求。一方面是高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环境破坏受到挑战、人们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的生活家园和对未来美好生存环境的渴望,这部电影正是抓住了环境和发展问题为主旋律的社会话题迎合了电影观众需求,通过利用立体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段更是强化了电影美学特性,从而提高了它的审美效果,也是适应了时代潮流。

目前立体电影包括立体动画类电影已经在视觉、听觉这些影响人们审美特征元素上有了很大发展,未来立体电影可能发展到调动人的其他审美感觉器官,如人的味觉感、嗅觉感、知觉感等,立体电影正是由这些新的美学特性所引发电影之美将对电影和电影美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只有积极培育好的电影导向,顺应电影发展的新潮流,电影的发展才会更快、更好。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立体动画电影既包含了传统电影的美学元素,又突破和创造了新的美学特征。它以真实的立体化虚拟或真实再造了电影视觉的神话和传奇,以新的手段震撼了人类传统电影的视觉审美,推动了电影审美特征和审美取向的改变。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时代到来,立体电影将在未来的电影发展过程中正在迎来它发展的春天,推动着电影艺术和电影美学的改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胡奕颢.3D电影美学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04).

[2] 彭吉象.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下)[J].现代传播,2009(12).

[3] 李相.3D电影美学初探[J].当代电影,2009(12).

[4] 陈辉,高鹏.论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J].电影文学,2009(17).

[5] [匈]巴拉兹•贝拉(BelaBalazs).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电影学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Matte Painting 电影特技 数字化

电影起源于技术、发展于艺术、成就于产业。电影诞生至今,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强大的科技推动着电影不断向前发展。当代的电影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电影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了电影特效的绚丽多彩,如今,除了传统的搭建布景、制作模型和三维制作的方式外,Matte Painting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电影特效中来。

一、什么是Matte Painting

Matte Painting,意思是“遮罩绘画”、“绘景”、“接景”。现在国内有不少学者将它直接解读为Digital Matte Painting,翻译成中文则为“数字接景绘画”,简称“数字绘景”,即在影片拍摄期间,逐帧在画面上添加遮罩,然后再通过绘画将所需的影像添加到影片上面的技术。以往绘景需要真实的绘画,但是自从绿屏/蓝屏以及数字技术出现以来,艺术家通过虚拟的2D/3D工具可以创建各种虚拟数字影像,因此Matte painting在今天有了全新的解释,即数字绘景技术。

在电影拍摄中,实景拍摄不能满足剧情和导演的需求时,为了能出现符合剧情,符合导演想法的场景,导演让画家把他想要的场景画在玻璃或者电脑上,然后放在镜头前,通过光学手段以及后期处理,遮掉他们不想要的场景。于是Matte Painting就诞生了。

以前的Matte Painting画在玻璃上。画有景物的两块玻璃板平行摆放恰当的距离,摄像机位于它们前面。在后面的玻璃板上,是相对粗糙的背景地形,比如绘制的丛林。在前景玻璃板上,绘制细节丰富的元素,比如小植物,石头等等。在玻璃板之间,应该就是移动或静止的影片模型。此外,还利用一些人工微缩模型与绘景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拍摄出更复杂的场景。

现代Matte Painting是在电脑上通过后期软件处理。复杂的Matte Painting则和3D技术相结合,即把画好的场景画,按景别贴到相应的3D模型上,在虚拟相机中实现和现实相机的运动匹配,达到几乎与实拍一样的效果。

二、Matte Painting的发展

Matte Painting是电影特效的鼻祖,最早出现在黑白无声电影的时代,其发展历史几乎和电影一样古老。第一个接景于1907年由 Norman A. Dawn 制作的电影《Missions of California》。数码技术盛行后,第一部使用数码Matte Painting的影片《Die Hard 2: Die Harder》由Renny Harlin于1990年拍摄完成。Matte Painting用于最后一个场景替换飞机跑道。

第一阶段,Matte Painting只能运用在镜头不动的画面中,镜头一动就穿帮了。这一时期,它的作用是为了美化画面,修饰导演不满意的镜头。

第二阶段,运用在简单的运动镜头中。人们想到了在平移和推拉的镜头中使用数字绘景,镜头平移的时候,远处的东西动得慢,近处的东西动得快,所以只要把Matte Painting画在不同的面片上,根据远近不同,按不同速度移动即可实现简单镜头平移的效果。

第三阶段,全方位360°+360°的全景运动的镜头,把Matte Painting的工程文件放到三维的环境中,从而达到瞒天过海的效果。这一时期的数字绘景,它综合运用了AE、3ds Max、Maya等多种后期软件,从而使数字绘景变得更为精确,也可以创造出足以乱真的影片场景。

三、Matte Painting的常用技术

数字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绘景的前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电影创作最终的目的是摹仿影像的真实感。影像真实感的实质即是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图像技术,结合作品剧情的需要,创造出像实拍的场景一样真实的电影影像。Matte Painting在创造电影影像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

1、天空替换

天空替换是最为常见的Matte Painting。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地面上对象的正确曝光,往往会把天空拍得比较亮,可能没有云彩的细节,这时候就需要Matte Painting的帮助。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需要一些奇幻的云彩来烘托场景氛围。天空的替换有多种方式,手工绘制是最为灵活的,再就是利用素材拼贴,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毁坏效果

借助Matte Painting,可以创造逼真的毁坏效果,而且周期更短,可控性更高。比如《明日之后》中借助传统的Matte Painting绘制的冰雪覆盖纽约市,十分逼真;而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哈利波特与伏地魔对战时魔法将整个霍格沃兹魔法学校毁坏得满目疮痍,也是得归功于Matte Painter的创作。

3、 场景延伸

场景延伸是相对比较常见的Matte Painting类型,也就是把实拍的素材加上更多的环境达到完整的画面氛围。在镜头设计时,尽量把实拍素材安排在比较靠前的部分,合成完成后可以更好地体现主题细节。

很多时候我们拍摄到的场景无法达到需要的效果,比如当你拍摄一部古罗马的影片时,背景需要一座巨大的神殿,前景是演员和古老的街道。低矮的街道可以搭建,而神殿却搭不起。这时候就需要依靠场景的延伸,神殿可以是一个小模型,还可以是一个三维模型,甚至是一幅画,通过对其抠像,跟踪和适当地扭曲,就可以是神殿出现在背景上。这样做的主要好处是,易于穿帮的前景都是实际拍摄的,而模型或绘景用在远景,不容易被观众识破。

4、克隆复制

克隆包括场景克隆和人物克隆。场景克隆多以图片的合成或是手绘为主,人物克隆则是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软件来实现,比如《指环王》中千军万马的战场。

电影学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电影美术设计;风格;影片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有了额外的娱乐消费支出和闲暇时间的享受,对于电影这块的观赏兴趣也逐年递增,再加上这几年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影影片的制作效果和屏幕呈现做的也越发精良,同时也吸引了大批观众的观赏和视觉享受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对于电影影片的制作来说,电影中美术风格的设计占据电影整体设计中的重要位置。一部电影如何能够通过出色的电影美术风格的设计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更好的诠释影片主题也是越来越多的电影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值得所有电影制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一、电影美术设计的概念

目前,电影制作主要目标是要将现实的故事、小说、剧本上的文字表达内容和相关人物形象、场景等通过电脑画面的制作、美术设计等媒介最终呈现在大荧幕上。电影美术设计现如今已经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专业开设在各个广大传媒艺术类院校中,本科期间电影美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涉及绘画、动画、文学、化妆、声景、服装、建筑戏剧艺术等诸多门类,所学极广,从这里也就看出来电影美术设计对于一部电影整体设计方面的极其关键的作用。所有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电影同样如此,甚至国际电影发展的脚步要远远处于社会发展的前列,用来传播文化思想、展现社会风貌和现状。这么多年来,电影美术设计这个概念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一步步走来,电影制作越发的要求电影在银屏色彩、光影、场景布置、人物造型上精益求精。这也就要求了电影美术设计师要在对拿到的电影剧本仔细研读、深入思考、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细细体会、用心把握,在对其进行美术设计时才能达到高度的与作品融合,还原剧本画面,尽量贴近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才能形成鲜明的电影风格。

二、电影美术设计对电影风格的影响

电影美术设计可以说贯彻电影风格打造的全过程,对一部影片的制作影响深远,接下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电影美术设计的风格及对影片的影响进行具体说明。

(一)美术设计对影片色彩影响

美术设计对影片中的色彩可以说是最为直观的视觉影响,大多数观众对于一部影片的首因效应便是通过影片中色彩的应用得来的。影片色彩应用更是一度成为表达电影创作的无声语言,这无疑是对于色彩在电影影片中的影响的最高褒奖。其实电影制作是真的离不开色彩来构造和塑造作品的形体和画面的意境的,一部出色的影片,色彩应用的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影片美术设计的作品价值。在人们主观直接的欣赏影片中,色彩是最能够直接映入人眼帘和脑海的,甚至会影响人的第一观念。高妙的电影作品色彩的合理应用直接会搅动人的情感变化,是一个人沟通外界和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的桥梁,合理的色彩应用会使作品更加鲜活更加真实,更具有渲染力。因为在对影片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添加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对于整体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融入,尤其是在对影片画面色彩的描绘中,很容易会把制作者内心活动和色彩的应用两者相结合,融合、凝聚、升华后进行创作,所以说电影美术设计中,对于影片色彩的影响是巨大的,能够展现影片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这样就会把作品赋予了一定的内涵,更多的可以表现作品的内在。

(二)美术设计对于电影光影的影响

学过绘画、摄影等专业的人都知道,不同的光源色照在不同文化作品中呈现的艺术效果不同,而对于电影美术设计来说,不同的光源、光影应用和电影的制作有着极大关系的。其实大家都知道,光调可以分为两部分,冷色调和暖色调,然而一部电影现场拍摄场景的光感效果是没有明确的冷暖色调之分的,反而恰恰是在影片后期进行美术设计时对于影片画面进行配色、调色、电脑制作所合成的,以求在不同的电影中人物的表演营造不同的光影效果。光度强的影片整体感觉是清晰明亮的,有时可能也会结合影片拍摄物的其他背景来说会显出苍凉寂寞的感觉。光度弱的会显得幽暗、神秘,同样一旦整体布局过于弱会使整个影片呈现阴森的感觉的。还有就是冷暖色调的不同应用也同样是可以反映出影片中不同人物性格和角色背景的。在电影美术设计中,通过对其中光影这部分的设计的不同应用可以增加影片画面的感官效果,光度强可能是清晰、明朗,也可能是逼迫、苍凉。光度弱可能是幽暗、宁静,也可能是阴森、神秘,不同的影片光影制作也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心境感受,提升人们的观赏效果。

(三)美术设计对于电影场景氛围营造的影响

说到电影场景氛围的营造,可以看到这是从电影艺术整体层面上来说的,同样的,电影美术设计在电影场景氛围营造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场景氛围的营造其实也就是文学中常说的环境氛围的设置,电影中场景的布置、人物形象的造型、音乐的配置、时间空间的把控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影场景氛围的营造,这些都是需要专业的电影美术设计指导来进行亲自衡量和把控的。其实可以看到,大凡那些成功的有名的电影,其制作的氛围营造效果越具有特色,所表达的情感方式越鲜明,这个画面表达十分注意意境。有人说过“一部造型平庸和一部造型非凡的影片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易流于繁杂,后者把握个性”。这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将情感营造在电影环境氛围中的作品才能真正达到观众的心弦,引起观众的共鸣,受到观众的好评。目前越来越多的美术设计师掌握了这一点,慢慢的将情感融入到影片画面和场景氛围营造中,并鲜明划分电影风格个性,努力争取在视觉和情感上占到市场先锋。

参考文献:

[1]袁智忠.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周学祺,张小娃,海粟,袁庭栋,冯至诚,庭栋,枫城秦岭,李小果.百年光影造就电影第四城[N].成都日报,2004.

[3]连文光.中国“第五代”与法国新浪潮电影比较论[J].电影艺术,1994年03期.

电影学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 电影音乐;电影剧情;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要积极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电影发展的新思路。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电影艺术表达的需要也是电影创作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但是电影音乐的运用前景却并不容乐观,电影音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要根据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现状来提高我国电影音乐的创作水平,要积极开拓电影的广阔市场。

一、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发展中运用的现状

(一)艺术表现力不强,场景氛围不贴切

我国电影的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决定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我国电影剧情的发展需要不断借鉴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表达技巧来完成电影的创作。可是目前我国电影剧情的发展,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不强。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往往需要借助于场景设置和背景音乐等来增强其艺术性并推动情节的发展,但是很多情况下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却没有通过这些形式展现出来。特别是电影音乐选取不当会使得艺术表现力大打折扣。场景氛围不贴切也是电影剧情发展难以取得较大发展的另外一大因素。场景氛围不贴切主要表现在情节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安排好具体的场景,这就使得电影剧情的发展难以按照安排好的情况进行下去。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没有运用好电影音乐。所以相关人员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场景氛围的设置问题。而要把握好场景的设置问题就一定要利用好电影音乐的独特效果。

(二)主题思想不明确,人物形象不丰满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主题思想往往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可是如果主题思想不明确,那么电影剧情的发展也就缺乏其原有的意义,难以取得较大的发展。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可是电影音乐搭配的不合理则会使得剧情的发展难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基于这种认识,相关人员要在电影音乐的选取和具体的搭配方面做好准备工作。电影音乐对于电影人物的形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影音乐未必能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较大的作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电影音乐在衬托人物内心感受的过程中有着微妙的效果,而音乐本身的性质是否符合却是需要反复斟酌的。如果电影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倾向与电影本身的思想缺乏一致性,那么就会适得其反,产生不好的效果。1974年上映了一部极具时代特色的影片《闪闪的红星》。在这部电影作品中《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等都是非常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对于推动电影情景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独具风格、艺术特色鲜明的音乐作品,那么大众是不可能了解到这部作品的主题的。每当响起这些熟悉的旋律总能浮现出主人公那鲜活的形象,音乐与人物形象非常搭配,很好地展现了电影的主题内容,电影音乐对于电影主题思想的描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矛盾冲突不明显,情感表达不充分

电影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往往会出现多种变化。在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过程中电影音乐对于矛盾的激化和冲突的爆发具有推动作用。可是在很多电影中,电影音乐却没有起到这种作用。特别是在一些情感大片中往往会因为电影音乐的不合适而难以提升电影的整体质量。节奏迅速而又急切的音乐往往是矛盾激化的表现,而沉闷低缓的音乐则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但是一些电影创造者却没有对这些方面进行比较专业的研究。当然,电影的精华部分往往是表达出电影人物的情感,这也是促进电影情节发展推动电影艺术进步的重要方式。音乐会改变人的心情也会营造各种气氛,如何使得电影的气氛更加符合情节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电影创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有些时候,由于电影音乐没有恰当的出现或者是出现了不合适的电影音乐,这时电影本身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难以取得较大的突破,也难以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做到合理而自然。

二、如何通过电影音乐推动电影剧情的发展

(一)增强艺术表现力,渲染场景氛围

电影音乐的发展和电影艺术的进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推动电影剧情的发展就应该要充分利用电影音乐的优势来提高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增强艺术表现力应该要从音乐的性质和音乐的旋律等方面着手。电影音乐的选取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不同的电影对于音乐有着不同的需求。关于电影音乐的来源问题也是一个应该要多加考虑的问题。有些经典的音乐是可以用在电影中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要考虑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有时候因为特殊需要而难以在现有的音乐中选择到比较符合剧情发展需要的电影音乐,这就需要有关人员要根据需要创作出新的音乐。这是一个比较考验电影创作者的事,因为电影音乐的创作需要从电影内容和电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而且电影音乐的作词作曲和演唱技巧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择和考核。电影音乐除了可以增强艺术表现力外还可以起到渲染场景氛围的作用。场景氛围的渲染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来进行选择,因为人的综合感观能力对于电影场景氛围的感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音乐从听觉方面对人们的情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使人对周边的环境也产生较大的影响。急促嘈杂的音乐会使得人的心境异常烦躁,这就使得人的心理对周边氛围的感知产生错误的判断并有极大的抵触情绪。舒缓和谐的音乐则会让人感觉舒适,这就使得人可以亲切地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可以让人产生较好的情绪。所谓情景交融就是体现在人的思想感情与具体的场景氛围产生较为微妙的联系,相互影响并产生让人深刻的印象。所以在通过渲染场景氛围以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电影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周星驰是著名的笑星,他的许多电影都是为了娱乐大众的。影片《功夫》中有一场包租婆追阿星的戏,这场戏本身就非常搞笑但是其最值得欣赏的部分却是背景音乐《流浪者之歌》。这是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蒂作曲的著名小提琴曲,音乐热烈欢快、诙谐幽默,其节奏与包租婆和阿星的快速狂奔恰到好处地吻合,更加突出了剧情搞笑的喜剧性,增添了不少的笑料。这反映了电影背景音乐对于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明确主题思想,丰富人物形象

针对有些电影主题思想不明确的问题,相关人员要对电影创作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将电影的主题思想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出来,这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电影音乐在推动电影情节发展表达电影主题思想的过程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电影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影音乐的作用应该要从专业的情景构造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不仅要使情节合理符合人物性格,而且电影主题还要将语言等多种因素融合到电影的创作过程中。主题始终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只有通过情节的发展才能表现电影的主题,也只有通过主题的深化才能使得情节的发展更加具有意义。在明确主题的过程中,电影音乐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但是却最能引起人们感情共鸣,也是最能表现主题思想的。音乐的插入使原本没有生气活力的剧情变得充满了灵性与光芒。所以要充分认识到电影音乐对于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重要作用。此外,利用电影音乐丰富人物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物的出场或退场都会有特定的音乐,这往往是电影创造者精心设计的。有些音乐是为了营造具有特殊效果的氛围,有些则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某些音乐在不经意间就暗示了人物的最终命运。无论是音乐的间断性播放还是音乐的连续性播放都反映了电影情节发展的需要。电影《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为了刻画小丑的丑恶形象并以此来推动情节发展就运用了非常躁动不安且易于变化的电子音乐来描写。在每次小丑出现前,为了烘托气氛这段电子音乐就会响起,人们的神经会因此而立刻紧张起来,因为音乐的响起就暗示着小丑的即将出现。这段音乐贯穿于整部电影之中,将小丑的邪恶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电影音乐对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激化矛盾冲突,充分表达情感

由于电影创作本身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因而电影创作需要利用多种艺术形式来对电影的情节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电影的情节发展过程中矛盾和冲突的激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剧情发展到关键时刻的重要特征。在矛盾激化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迅雷般的音乐,这种音乐是复杂而让人警醒的。电影音乐的特殊爆发性使得剧情的突然变化更加充满了神秘感并能激起人们探索的欲望。为了利用电影音乐来突出电影中的矛盾,应该要采取比较灵活的音乐表现形式,富于变化的音乐配上符合矛盾激化特征的场景,可以将电影的情节发展推向高潮。很多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乐于采用一些富于变化性和拥有比较曲折的旋律的音乐来作为电影情节发展中的音乐,这就使得电影情节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和变化性。只有这样才能牵扯到观赏者那脆弱的神经,才能体现电影音乐的独特价值。当然,在利用电影音乐激化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充分表达出人物的情感。音乐中包含着非常强烈的情感因素,在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要从音乐本身的情感宣泄出发,要从音乐的情感宣泄中体会到剧情的发展走向。《辛德勒的名单》表现了犹太人不屈的抗争、人性的善良、战争的灾难。这些内容本身存在着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但是由于电影音乐的配合而更加具有生命力。这些深刻地反映了电影的思想主题,电影音乐的作用在于使得一切的启示和深刻的内涵都通过音乐的奏响而被揭示。帕尔曼那如泣如诉的小提琴诉说着那动人凄婉的故事,向人们展现着战争的罪恶和人性的光芒,启迪人们要珍爱和平,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正是因为音乐旋律的变动才将人们对这部电影的全部感受都激发了出来,使得电影的情节像流水一般倾泻出来。所以,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要认识到电影音乐对于激发矛盾冲突表达情感的作用。这也是电影情节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结 语

总之,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电影音乐来促进电影剧情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电影发展的重要方法。在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利用电影音乐来促进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电影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然,发挥电影音乐的重要作用来促进电影剧情的发展必将是曲折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必须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现有的条件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国典.走向21世纪的电影技术[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

[2] 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