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17:28:39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篇(1)

【关键词】 外贸企业 财务管理 对策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1、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关联越来越紧密,我国外贸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变化,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于严重的冲击。而这种冲击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加强应对危机的能力。外贸企业的主要业务内容在流通环节,因此它拥有较少的固定资产,对整个流通环节中的资金控制和管理要求较高,资金及其流转是进行贸易业务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其财务管理的内容。

2、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制定财务计划、加强财务控制,并为财务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提升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外贸企业对资金的管理要求较高,由于其实际的毛利率水平并不高,采购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而销售环节中可能存在回款较慢或者无法回款的问题,因此在各个期初,外贸企业都需要做好其财务计划,结合整体业务的开展计划进行财务资源的匹配和计划。为了实现这一财务计划,外贸企业需要加强其内部的财务控制,通过详细的财务流程和健全的财务制度,保障财务计划的执行,完成公司当年的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财务决策是外贸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对于如何进行资金的使用、何时以何种方式进行融资、对具体客户的信用政策、对财务资源的分配、财务队伍的建设等都是财务决策的内容,这要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进行制定,有比较高的技术难度。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不被重视、基础薄弱、功能弱化、缺乏统一的财务制度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不断复苏,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壮大,但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仍然很落后,不能把财务管理的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有一些企业领导认为财务的工作就是加工信息、收集信息、储存信息,并对外披露信息。财务管理应考虑的其它问题却无暇顾及,例如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库存管理、往来账款管理、企业外汇风险的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等。

在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将其重点投入于业务和客户的开拓、供应商的选择上,这种业务重点本身也没有问题,但是很多企业因此而忽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很多业务人员对财务工作轻视,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清晰,岗位职责不明确,多头管理,企业没有清晰的产权,很多财务人员即使发现问题,也面临其他部门的推诿和扯皮。

2、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中小外贸企业很多更加重视业务而非财务,对财务人员的配置较少,对财务人员的学历、专业要求较低,这导致其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更加影响了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这些企业财务人员对金融理财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没有理财意识。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凭借以往的经验做法,没有把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当中有效实施。有的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不能完全理解,不能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的预测、预算、控制、分析等方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由于很多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容易依据自己的经验或直接借用其他企业的经验建立企业的财务制度和流程,经常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完全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起一套真正符合本企业的业务经营的控制流程和制度。

3、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

外贸企业的资金充裕及平衡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金不足与企业的融资能力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小外贸企业虽然很有活力,但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较少,能够用来抵押的资产较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一般都比较低,企业在融资上的困难很大。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也不愿意贷款给风险大的中小企业,由于外贸企业很多都是注册资本较小、固定资产较少的企业,企业的成立历史也较短,违约成本不高,银行并不愿意借贷给这些企业,即使借贷,企业实际融资的成本也较高、等待的时间也较长。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无法筹集到资金,也难以做大,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并淘汰,这样加剧了市场对外贸企业的回避,导致其融资更难。

4、中小型外贸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款慢、回收难

由于周边国家加工制造业的兴起和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加上发达国家的经济放缓,我国出口商品逐步失去竞争优势,买方市场在贸易中逐步形成,出口企业为获得订单,增加产品规模以获得对供应商的议价优势,越来越多接受了赊销的结算方式,承担的风险加大。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增加较多,很多外贸企业的应收账款账龄延长,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越来越大,容易造成后续的回款难及对方不予支付的风险,这样加剧了外贸企业的资金压力,也造成外贸企业无法持续进行采购,其原有的利润也归零。

5、未能够持续跟踪学习国家的政策、管理制度的规定

为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优化出口退税管理、出口核销政策、专项扶持资金等优惠政策。政策及相关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会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具备综合能力,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充分利用政策,最大程度地为企业发展服务。而中小外贸企业由于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经常无法熟练掌握出口退税及外汇核销的运作,未能及时申请外贸定向支持的资金,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培训

中小型外贸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财务基础工作水平,必须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核算,健全资金支出审批和费用报销制度,做好企业的预算管理,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财务审计,明确各个财务岗位的职责,明确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并加强内部费用报销的审批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全员业绩考核制度。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要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外贸专业知识,加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变得更有效和活力,财务人员就必须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把ERP系统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经营当中去。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中,存在着业务员垄断客户资源的现象,从一开始的产品推销、订单的确认、催收货款到入账,全部由同一业务员负责,出口业务全部流程都是由同一业务员全部办理,这样企业就无法对其流程进行真正的监督和管理,也无法发现可能的漏洞,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客户的流失。因此,企业要加强进出口业务的内部控制,必须加强对整个业务流程的梳理,实现业务流程上的制约,通过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提升对业务员的管理。有条件的企业应将企业业务运营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进行整合,设立ERP系统,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3、拓宽融资渠道,采用多渠道融资方式,加强资金的使用

资金对外贸企业非常重要,也是外贸企业破产的最大原因,大多企业由于达不到商业银行贷款标准与等级,难以从银行取得信用贷款,部分外贸企业还通过民间的借贷维持业务,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出问题。企业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用多渠道融资方式,如与长期合作的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取得银行信用资质,争取与银行合作,拓展国际进出口贸易融资渠道,开展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出口贴现、进口授信额度等融资方式。同时成立结算中心,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统筹支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加强外汇账款的管理,确保及时、安全收汇

在出口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出口逾期收汇问题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信用风险、交易风险、结算风险时刻威胁着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及时、安全收汇成为外贸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外贸出口形成了买方市场,赊销已成为主流贸易方式,信用证结算方式比例下降,赊销比例上升,由此带来的海外应收账款问题日益严重,应收账款的回收产生了很大的风险。因此,外贸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设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应收账款监控制度,规范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风险,完善信用评估机制,建立应收账款监控和追收机制。外贸企业要有意识地借助出口信保或者银行的出口保理来降低风险。

5、强化汇率风险管理,研究具体的外贸政策,争取相关补贴

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汇率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面临着新的考验。2015年以来汇率波动加大,汇率双向波动趋势成为主导,这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成为外贸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风险。随着汇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及未来人民币的可兑换,外贸中小企业更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外汇风险防范理念,有针对性地实施外汇风险管理,避免企业受损。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采取人民币结算方式规避风险,或者采取一些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如远期外汇、外汇期权、掉期期权等对冲策略规避风险。同时,外贸企业要认真研读国家对外贸企业的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在扩大企业出口规模同时,调整商品结构,培育竞争新优势。

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进而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把财务管理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篇(2)

会计的职能什么?《会计法》规定得清清楚楚: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做好账本子就是搞好企业的会计核算,看好钱袋子就是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

做好账本子就是要把账本做真,把收入做准,把资产做实。

把账本做真,就是“不做假账”,就是要确保企业的会计报表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只有真实的财务数字才能正确地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也只有真实的财务数字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外部利害关系人的投、融资决策。“不做假账”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工作的底线。

把收入做准,就是既不能虚增收入,也不能乱挤乱摊成本;既不能“不计或少计”收入,也不能“不转或少转”成本。收入准了,成本准了,企业的利润才可能做到真实、准确、可靠。

把资产做实,不仅表现在“账”与“实”在实物数量上的相符,更要反映在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可变现价值”的相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足额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各种“准备”。对那些闲置、积压、无效的资产及时加以处理,挤兑资产“水分”。

做好账本子的关键在“好”字上,我们的会计核算合法、合规、合乎客观实际,这还不能算好,若要做到“好”,还必须满足公司管理的要求,即能够为企业战略决策、经营决策和日常管理提供及时、准确、足够的会计信息,会计系统加工的信息能够用得上、用得着,而且好用。

做好账本子结合公司当前的实际,必须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夯实基础,尤其是制定合理、科学的成本、费用消耗、资金定额;二是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以资本预算为起点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三是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供、产、销、人、财、物各种信息的“无缝链接”,实现资源共享。

看好钱袋子,就是要看紧“入口”、把住“出口”、盘活“存量”。

理财上有一条朴实而有效的原则叫做“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也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因此,看紧“入口”乃是把好源头。看好入口,必须确保收入的合理、及时、有效。对于自营性、内源性的收入而言,无论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还是投资收益应该做到当收则收、应收尽收、防止拖欠、避免“坏账”。对外源性的资金而言:比如借贷,必须根据需要,讲究方式,研究策略,比较成本,严格把关。公司所属二级单位需要借贷必须先向“集团财务公司”申请,只有在财务公司不能满足的前提下才可以向外部金融机构借贷。

把住“出口”,任务更为艰巨,要牢固树立勤俭办企业和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把成本、费用和投资、支出关。成本、费用“当减则减”、“当紧则紧”、“当抠则抠”,要力戒大手大脚、胡支乱花和不计效益的行为,严格执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可控制成本降低2%~5%,管理和销售费用刚性下降10%的任务。要利用当前严峻的外部形势和CPI、PPI下降的有利时机,形成倒逼成本的压力,遏制住近几年成本持续上升的势头。对于资金支出,必须坚持高度集中、统一的原则,尽量减少出口、收紧出口、把住出口。整体上市以后,公司的资金集中度已超过85%,“集团财务公司”为集团所有成员企业提供服务的障碍已经完全消除,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公司在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的作用,必须尽快完善财务公司的功能,把财务公司建成集团的“结算中心、信贷中心、融资中心”和“资金有效运作的平台”。当前,尤其要加强对资本性支出的控制,收缩战线,防止过度投资。对于不能不投的项目,必须从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出发,从技术、经济、财务上严格把关,控制投资成本,讲求投资效益。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篇(3)

【关键词】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资金管理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型外贸进出口企业的核心,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外贸企业的改革,进出口权的逐渐放开,中小型外贸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难题。因此,就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结合本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理念不科学,财务人员基本素质较低

由于资产市场不断完善、壮大,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仍然很落后,不能把财务管理的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往往只是考虑到企业销售额的增加,并不考虑由于成本费用的增加会严重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在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把财务管理当成重要的工作来抓。有一些企业领导认为财务的工作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并对外披露信息。财务管理应考虑的其它问题却无暇顾及,例如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库存管理、往来账款管理、企业外汇风险的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等。只是一味的追求财务管理的利润最大化。

另外,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企业财务人员对金融理财方面的知识很少了解,没有理财的意识。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凭借以往的经验、做法,没用把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当中有效实施。有的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不能完全理解,不能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的预测、预算、控制、分析等方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经常会调整出口退税的相关政策。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具备综合能力,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做好出口退税、进出口核销的工作。

2.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主要业务为进出口国际贸易,国家制定相关的外汇政策、规范,有些企业会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有的企业存在着只有出纳、会计的岗位责任制,没有财务管理制度。或是有的公司有制度但却不按照严格执行。制度的不健全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比如与外商签订单、联系海运、缴纳保险、申请报关、收取外汇、进口、出口核销、出口退税、支付中介佣金等都需要财务的监督管理,如果管理不好,极有可能导致公司的利益受损。

中小型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进行外贸业务、管理财务环节等各主要控制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在企业运行和发展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规模较小,企业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内部控制操作流程和实施的部门之间相互不配合,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依据以往的经验或直接借用其他企业的经验,在内部控制制度运行中经常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没有一套真正符合本企业的业务经营的控制流程和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很有可能导致企业风险承受力很差,严重的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ERP系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越来越大,中小型外贸企业对信息量的要求逐渐增多,管理上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较低,虽然已经使用财务管理的ERP系统,但是有些只是依据ERP系统做简单的会计核算,制作报表。没有充分利用ERP系统高效的提供分析的功能,使企业财务信息很难同其他功能信息相互衔接。由于目前财务信息的来源仍然依靠原来的方法,没有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上与时俱进,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受内部控制、业务水平等因素影响,常常会使会计核算不准确、报表不真实。有的企业存在账实不符、账表不符。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只注重生产、销售,并不注重对企业投入产出经济模式的研究,企业财务部门虽然管理着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但是一些企业不会利用这一系统进行会计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只满足一般的记账和财务指标的考核,没有意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4.融资难,资金回笼慢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业务日益减少,一些企业濒临倒闭,其中资金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企业的日常经营所需资金大多依靠企业的自有资金,外部融资只能依靠民间借贷、银行借贷等间接的方式,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其资信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不高,固定资产较少,难以提供融资需要的抵押或担保。银行放贷需要对其进行众多审查,办理手续复杂,融资成本高,审批时间长,企业不能及时获得资金。即使银行贷款批下来了,也不一定能够及时的充分利用上。

由于外贸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想多取得客户,往往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各国进口商普遍能在中国获取更高的信用额度和更长的信用期限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对外出口的80%以上采取赊销方式,有的国家买方付款期在交货后三个月,有的甚至长达四、五个月。资金回笼慢,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现金额较大的坏账,很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

5.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金融危机、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较大,外贸企业商品价格大多以外汇来计价,外币兑换所带来的损失会严重影响利润的降低。对于外贸企业,由于存在赊销方式,会形成很多的应收账款。拖欠货款在客户当中已经很普遍了,有很多的老客户也因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购买力削弱、消费信心减弱造成生产的减少、资金链断裂,不能正常支付货款。

三、中小型外贸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培训

中小型外贸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1)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能、部门人员的设计,制定岗位责任制。(2)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保障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3)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5)在综合管理上建立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和会计稽核制度。5、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尤其是企业比较关注的资产清查。(6)建立健全往来帐款的管理制度。(7)建立健全支出审批和费用报销制度。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坚决杜绝多头管理,形成各个领导都管财务,各个领导都不管财务的企业,由企业一把手负责,一支笔签字。

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要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外贸专业知识,加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变得更有效和活力,财务人员就必须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把ERP系统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经营当中去。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增强他们的财务管理意识。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中,存在着业务员垄断客户资源的现象,从一开始的产品推销、订单的确认、催收货款到入账,全部由同一业务员负责,出口业务流程由同一业务员全部办理,企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给企业财产管理造成了漏洞,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客户的流失。因此,企业要加强进出口业务的内部控制,必须从规范外贸业务的操作流程入手,将不相容的岗位、职务相分离形成良好的内部牵制制度,以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有效。

3.实现信息化管理,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

外贸企业的会计核算比较特殊,其会计标准是否规范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为每个企业的业务情况不同,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先实现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再逐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在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及时、高效的把财务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

4.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

中小型外贸企业常常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是企业经营、周转的基础。资金不足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大。目前,我国银行提供的外贸短期融资方式主要有:(1)出口商的打包放款(2)出口押汇(3)远期汇票贴现(4)保理账款(5)进口商的进口押汇(6)提货担保。企业的财务人员要熟知与外贸经营业务相关的融资方式,充分利用适合外贸业务的融资工具。充足的流动资金能够使企业应对危机、稳健经营、健康发展。全面树立以资金管理为导向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意识,高度重视企业现金流管理。妥善处理资金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的关系,倡导资金集中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强化资金计划管理,增强现金流入,控制现金流出,保障资金安全。努力缩短资金循环周期,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运转安全。健全企业现金流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

5.建立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机制

财务部门应及时关注汇率的变化趋势,对其进行实时监控。把汇率变动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的业务人员,以便业务人员在报价时就能考虑汇率所带来的风险。在汇率波动较大时,应尽量使用人民币来结算,同时也可以考虑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来合理规避风险。

为保证企业的货款能够按时收回,外贸企业应重视出口结算方式的选择,出口业务可以要求客户前电汇(TT)或全额信用证(100% L/C)、付款后放提单等结算方式。对于长期有业务往来的客户,要密切关注对方的财务状况。另外,国外账款的回收也可以通过保理程序来减少国际坏账的影响。

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要想在激烈地竞争中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进而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把财务管理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当中,使财务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2(07):54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篇(4)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引言

在我国,由于过往以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国内经济,出口经济目前的疲软状态和投资市场的饱和,造成了需求市场的挤压和单一产品的饱和。在这样的供需不平衡情况下,我国目前是供大于求。为了销售产品和抢占市场,企业往往签下许多市场合约,售卖了商品,但却没有收到资金,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许多的挂账给企业的日常生产生活开展造成了阻碍,应收账款过大的,更是在企业再次生产和制造上,缺乏资金支持,难以为继。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问题

应收账款的核算方式上较为日常和简单,只需简单的借贷挂账即可。其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出现在挂账的明细块项,例如在应收账款的明细信息上未写明挂账人和单位的详细信息和资料,在概念和人员单位上容易混淆或是不易区分的情况。在核算前期的单据处理中,也有出现由于出纳等单据审核失误,尽管款项正确放出了,但是却缺失了收款人或单位的签字盖章。由于不具有证明的法律效力,在后期的收款和纠纷处于弱势,有苦难言,很可能为单位和部门包括责任人个人在内带来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和其他纠纷等。

(二)管理问题

在应收账款形成前期,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或由于企业惯性或由于疏忽,并未做好尽责调查和风险考察工作。没有对企业过往合作档案做出数据分析和银行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考虑,匆忙发出货品或放款等,为应收账款的收回增加了难度,导致企业内部的财产流失。在财务部门的应收账款形成环节上,由于内控制度的尚未建立或是失效,追责机制不完善。没有责任追究和落实,就无法有负责人去监督和督促对方企业落实欠款归还。在内部监督上,对应收账款没有时效性对策和督促方案,对应收账款拖欠时间较长的款项,没有制定效应政策和催收措施对款项考虑收回。形成了资金的长期滞留在外,资产负债表上实有资产应收账款占额过大,实际可用于企业日常周转和生产经营开展的资金少,资产负债率指标失去可参考性。在资金方面,应收账款带来了长期的资金占用,而在应收账款中,尤其是货款上,没有涉及到利息支付和管理。因此,根据货币折算,应收账款实际货币偿还额度是不断减少的,因而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以财务费用为例,企业在银行获得的存款利息本可以冲抵部分资金贷款和交易造成的财务费用增加,但由于资金占用造成的减少,造成了财务费用的增加。财务利息的利率较为保守,若是折算成资金投入新的生产或是投入投资保值组合,代表着实际损失的机会成本更为惨重。在长期未收回的款项中,不少是催收无果的,这些账务在一定时间和努力后部分会成为企业坏账,需要提减企业资产,代表着企业财产的流失和应收账款的前后中期管理失效等问题。

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对策

(一)加强核算对策

在应收账款核算中,对账目要明细到具体个人、部门和单位,尽可能细化,在明细科目中附注详细信息,便于追查。在单据审核上,注意签章等事项,一式两份或三分,保留单据,留存备用。将账实做到分离,首先应当由审批部门做好单据审核和签字,并要求收款单位或个人签字。要保障单据具有法律效应,便于在事后追责和诉讼与司法解释时间能够给出充足的己方有力证据,减少因为工作疏忽造成的损失。对于责任问题造成的损失,根据制度做好追责措施,落实各人职责。在出纳放款阶段,需要再次检查各方签字并由出纳签字后才能完成应收账款的放款处理。做到应收账款从形成到后期核算上在入账下账上都能有记录,明确流程上的责任。

(二)加强管理对策

在应收账款形成前期,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要联合探查对方合作企业金融状况和信用信息,做好过去还款的尽责调查。同样地,对于每一次交易和合作,财务部门应当对合作企业建立专门档案,记录过往合作情况,便于其后合作中的调查成本的降低和减少时间损耗。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由于应收账款涉及资金对企业发展前行的周转作用的重要性,应当设立专人进行管理和敦促。做好应收账款催收、数据与状况分析和相应的政策制定方面,并基于状况为合作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在专人管理的应收账款方面,企业应当通过培训和招聘拥有谈判技巧的人员,帮助其熟悉企业应收账款分布和过往情况,通过培训帮助应收账款管理人员更快更好的收到款项。在管理流程上,应当制定规章制度,确立过程和环节。在制度中,应当确立应收账款波动范围和对应的影响力等级制度,对金额较大的应收账款确立专门立项重点解决。在催收时间上,依据应收账款的时间留存长度和账款还款程度确立不同的警戒等级,实行企业内部的应收账款评级制度。与此同时,学习利用应收账款分析及其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计提坏账,做好准备。在企业整体方面,不应当沿用过去以挤压和抢占份额的只注重产品销售不注意款项收回的不良竞争方式,而再次导致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企业在业务部门绩效指标考核上改变单项产品售出为指标的衡量方式,将财务的款项收回时间和程度也应当纳入绩效指标计算之内,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的通力合作。要真正考虑到企业的盈利和利润额度,注重企业的利润导向和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对于长期收款未果的企业,可以考虑对其走司法途径帮助强制执行或调解。

四、结语

企业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都是为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后续发展而服务的。对于日常交易和事项中形成的应收账款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好事前调查,防止不良账款的产生。而后对于账款应当积极催收,掌握谈判技巧,熟悉己方和对方优劣势,利用优惠政策等及时收回资金,保持企业的正常资金周转和工作开展。后期做好档案留存,为下一期合作做好准备。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生活,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核算对企业本身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篇(5)

(一)发电企业投资盲目

发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必须进行投资,通过投资来获取利润,利润越大,越有利于发电企业的整体发展。目前,我国的发电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多缺乏理性地认识,盲目的跟风,看到有利可图的事业就进行投资,没有对其进行前期的考察和后期的调研,往往导致投资的失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对于发电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要着力谋求企业发展的利润最大化,在注重发展主业,做强做大老本行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产品的投资,大力发展多种产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比如电厂的副产品,之前的废灰废渣,可作为生产砖瓦的原料等;依托主业进行磨煤机衬板的生产等等。甚至有的发电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和投资。但是在进行投资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工作,通过对产品市场的调查分析以及产品后期的服务等方面来决定投资与否,通过对产品的潜在价值分析和公司的财务承担能力来决定是否追加投资。在日常的投资活动中,企业管理者要积极总结投资经验,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投资方式。另外,发电企业还要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投资制度,完善财务部门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地投资办法,为之后的企业投资奠定基础,为企业发展谋求最大利润。

(二)资本回收策略不科学

发电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多产,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一次性贷款的多少取决于发电企业的商业信用,信用越高,一次性贷款金额越大。我们知道,发电企业的销售利润与商业信用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会谋求销售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购买者并不能进行直接消费,而企业为了带动本身的发展,只能通过赊账来进行产品销售。而在赊账的过程中,企业对客户的信用度并不了解,所以在后期的收账过程中会带来诸多问题,有些账目甚至会成为死账收不回来,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也严重影响日常资金流动带来影响,还款日期到的时候,企业如果依旧能没有回笼资金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偿还贷款,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商业信用,给企业的日后发展带来影响。如何更好地规避这一问题呢?我们知道,企业进行赊账是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但是选择错了赊账客户只会给企业的利润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为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在进行赊账过程中要严格考察客户自身的经营状况,是否具备还钱能力等。对于那些有能力偿还货款的客户可以给予赊账,但是对于那些无力偿还货款的账户就不应该赊账给他。同时,企业在进行赊账时还要选择还要有选择的进行,不能盲目的将所有产品都进行赊账处理,应当选择部分产品,这样也有利于企业定期的收回货款。

二、发电企业应对风险管控的措施

(一)加强发电企业的未来发展信息的收集

未来信息对于发电企业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来说是最重要的方面,要重视对未来预测信息的披露工作。发电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在作出财务报告时,除了要对前期的工作进行财务总结同时提出前期财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还要着重加强对未来信息的预测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应当十分详细地对企业未来经营和发展信息做出披露。通过对市场变动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变化方向来预测未来市场产品需要的方向和数量,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生产中所需要的大致成本,以及产品的开发可能性等。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当充分配合市场部的工作,通过对市场的整个调研来对财务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向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可参考性更高的财务报告,为企业的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二)编制衍生金融工具财务报告

在最终形成的财务报告中,不仅要包含总结和预测还要将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财务报告的一部分纳入进去。通过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的报酬与风险转移和价值变动、潜在风险等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保证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下还要经常的变动财务的编制方法和结构,避免一成不变下造成的财务结构错误以及管理者的审美疲劳,导致之后的在审阅报表的时候有了着重性而忽视了其他数据的现象。同时衍生金融工具还能够适应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过程。另外,衍生金融工具还有利于完善财务报表的整体内容,将普通报表所不能涵盖的数据全部财会研究涵盖进去,例如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交易中支出的保证金和期权费等数据。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发电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对财务部门日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总结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则,通过不断的实践过程来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有效地财务风险管控机制。管控机制有利于规范每一名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同时也能够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管控机制的形成能为企业的投资生产保驾护航,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性,为之后的财务报告的权威性奠定基础。有效地管控机制是企业良好快速发展的基础,相关的财务人员应当对管控机制引起充分的机制并且遵守机制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财务风险管控机制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笔者所在公司,为建立以业务流程为对象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达到完善和优化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目的,特制定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该办法中明确规定了风险控制实施由集团公司各业务归口部门负责组织。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是财务风险控制实施的归口管理部门。企业在实施风险控制过程中要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各归口管理部门反馈,以便及时处理与改进。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篇(6)

摘 要 本文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十条重点分析了应收账款的主要控制内容,提出横向上健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纵向上完善应收账款流程控制,抓好内控关键控制点,从而构建一个有效应收账款内控体系。

关键词 应收账款 控制内容 内控制度 关键控制点

一、引言

应收账款具有扩大销售,减少库存积压,从而增加企业效益的功效。然而,如果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不当,不但不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而会随着占用时间的延长抵减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扩展,中国出口已受鱼池之殃。尤其是应收账款的坏账率尤为严重。而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报损数据是反映出口坏账最为直观和准确的指标,它能比较客观的反映企业账款收支情况。根据2010年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被拖欠的海外账款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并且该年第一季度,美国在中国涉及信用纠纷的金额同比增长就达到了144%。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企业坏账情况不容乐观。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出口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建设迫在眉睫。

二、明确出口企业应收账款流程及其主要控制内容

企业的应收账款主要产生于赊销业务中,其流程具体步骤主要包括:客户信用的管理,付款条件的确认,账龄分析,逾期应收账款的催账,计提坏账准备,对清欠工作的考核等。

1.客户信用管理

客户信用管理的总流程包括“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制定信用总则新客户授信赊销跟踪客户信用重审档案维护”最后企业就拥有了该客户的信用档案,为以后业务交易中对该客户应收账款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依据。有关2010年统计表明,中国的外贸企业只有11%建立了信用监管体系,其中93%是外资企业。而国内出口企业真正因为销售问题和收款问题而形成的坏账比例,大约只有2.5%左右。企业由于缺乏信用手段因而对客户信用情况调查很少,或者调查不实,隐患随时存在。

2.付款条件的确认

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现金折扣和结算方式。前面三点的确认可归纳为信用条件的确认,只有正确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才能合理的制定企业信用条件,从而保证信用政策的效益性。最后就是对结算方式的确定。经过调查,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在外贸活动中使用汇付、托收等方式。汇付、托收等结算方式,以商业信用为依据,风险比信用证业务下的银行信用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银行信用都得不到有效保证,更何况商业信用。因此面对新的外贸形势,外贸企业要积极探寻新的国际结算形式,促进国际结算形式多元化,例如国际保理等新的国际结算形式。

3.账龄分析

对于已发生的应收账款,及时了解账款回收情况,根据客户偿付货款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反应,这主要通过定期进行账龄分析来完成。同时还要逐笔分析欠款原因,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正确计量应收账款价值,还应制定“应收账款”占全部流动资金情况表等。并且对尚未过期的应收账也不应放松管理和账龄分析,防止新的逾期拖欠,通过账龄分析还可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

4.逾期应收账款的催账

企业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期限收回货款,因此就要对不同的过期账款实行相应的收账政策。企业要根据收账费用、坏账损失、应收账款的平均收回天数三者关系,制定收款策略,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所花费的收款费用必须小于回收的应收账款的得益金额,即小于坏帐损失和机会成本的减少数。据调查得知在国外客户赖债、欠债不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往往不能主动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商账追收。如果直接走法律程序,不要说高额的律师费,就是来回的机票都是一笔高费用。因此很多中国企业被动选择了放弃。

5.计提坏账准备

提取坏账准备,是企业防范应收账款风险,是稳健性原则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应用。它要求企业在发生赊销行为时就考虑可能的坏账准备,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从有关费用中计提,提高企业承担坏账损失的风险。

6.对清欠工作的考核

清欠工作的考核即对相关人员清收应收账款状况的奖罚。确立明确合理的奖罚制度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但必须对相关人员充分掌握企业的收账政策,而不是盲目追求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结果反而使得企业经济利益受损。尤其是外贸企业,是跨国界的追债,其成本可想而知,因此必须谨慎。

三、明确我国出口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1.明确职责分工制度

职责分工控制要求根据企业目标和职能任务,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应收账款管理由公司分管经理负责,财务及销售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公司若设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则每笔应收账款清理的责任人为业务批准人,合同签订人和业务经办人。企业在确定职责分工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在此,销售业务与信用检查,信用额度确定就是不相容业务,不能由同一个人负责,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销售人员为扩大销售,使企业承受不适当的信用风险。

2.建立授权批准制度

企业应对赊购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赊购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赊购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对于影响重大的赊购业务,必要时应由领导集体决策和审批。同时为降低岗位舞弊风险,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办理销售业务的人员进行岗位轮换或者管区,管户调整。

3.客户信用管理制度

客户信用的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制定赊销额度,即根据对客户的调查,针对每一客户具体情况制定赊销额度;二是日常赊销管理,包括对销售业务赊销额度的比较和超出赊销额度的特殊销售批准。

4.定期账龄分析制度

财务部门应该按照客户设置应收账款,每月及时登记并评估每个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阅后及时反馈给销售部门。不难看出保证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信息沟通顺畅,按时记账,及时反馈。

5.逾期应收账款催账制度

对逾期的应收账款,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阅后向分管经理报告,及时通知业务部门并由业务部门有关责任人或者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企业制定的逾期应收账款催账政策进行催账,并将催账记录妥善保管好,同时财会部门应当督促业务部门加紧催收,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要及时提交公司法务部门,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减少风险损失。

6.计提坏账准备制度

财务部门要定期根据账龄及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要经总会计师或分管经理审核。

7.清收奖励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

对于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应先根据信用管理部门反馈的客户资信情况以及财务部门对其账龄分析,确认相应应收账款的性质,再经过员工们以及相关领导审核,及时给予奖罚。据此展开清收工作的考核。必须根据不同应收账款的级别,对应设置合理的清收奖励以及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以利于及时清理催收欠款,保证企业营运资产的周转效率。

四、出口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以及明确控制关键点

根据上述应收账款整个流程以及主要控制内容,可以分为: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流程、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应收账款的监控、后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三个内部控制流程阶段。同时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定企业信用政策,监督各部门信用政策执行情况。信用政策应当明确规定定期(至少每年)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评估,编制客户资信评估报告,报企业销售管理委员会审核,确认。

1.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流程

此段是整个控制流程的源头,必须保证企业信用调查的持续性,真实性,因此就要求企业定期调查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其中信用的调查尤其对新客户的调查可以通过企业到国外当地直接信用调查,以获得相关客户的工商注册情况、股东、经营情况、产品销售、支付习惯、付款记录、银行评价、诉讼记录等内容。此外网络,书籍,报纸等也会提供有关顾客的信用信息(控制点1)。

再者就是信用评估通常采用“5C”系统进行评估,即品质、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等五个方面。根据调查的结果由信用管理部门或者由外部的信用评级机构来评定其信用等级,相当于对新用户的授信或者是对老客户信用信息重审,从而由相应部门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控制点2)。在此之后,企业应当维护好每个客户信用档案,同时对客户的信用信息进行赊销跟踪,及时更新该客户信用档案的信息(控制点3)。

另外我国的政府公共部门应以定期公开境外企业的信用情况,同时扶持建立信息评级机构,对国外客户来华贸易情况进行长期跟踪,保证相关信息畅通。建立全面准确的信用系统是防止海外欠账发生的有效途径。如果我国相关部门能提供国外企业信用信息,对海外欠账问题进行追踪观察,及时公布“低信用”公司名单,无疑能降低海外欠账问题的发生的几率。

2.应收账款的管理监控

此段是整个控制流程的关键段。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要严格进行日常控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销售部门应对赊销业务始终持谨慎态度。当客户要求进行赊销时,销售人员必须报经销售负责人,销售负责人上报给分管经理,由分管经理根据信用管理部门的客户信用档案中记载的该客户的信用信息,对是否进行赊销业务作出决策(控制点4),赊销批准后,由销售人员与客户签订赊销合同,确认付款条件等条约(控制点5),最后经销售部门负责人审核(控制点6),对已发生应收账款财务部门和信用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财务部门应该派专人对应收账款项目进行管理,定时分析应收账款的结构、账龄等情况,及时同往来单位进行应收账款的对账,以方便及时了解应收账款的发生情况。(控制点7),同时财务部门必须将对应收账款日常控制分析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销售部门(控制点8)。

3.应收账款的追收

此段是整个控制流程的善后段。对于逾期应收账款,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阅后向分管经理报告(控制点10),及时通知业务部门并由业务部门有关责任人或者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企业制定的逾期应收账款催账政策进行催账,并将催账记录妥善保管好(控制点11),同时财会部门应当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控制点12),或者同客户进行沟通,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催收应收账款(控制点13),不能加大催收费用,当然也不能不积极对账款进行催收,保证企业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在客户无力归还货款时,可以采取债务转股权的方式,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对客户进行入股,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损失,又可以使得企业发展拓展到海外。对于逾期应收账款的处置应经过公司高层的决策(控制14),最后销售部门对于应收账款的收回或者产生坏账损失也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能及时做账(控制点15)。

五、结束语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尤其在国际收汇以及外贸坏账问题上,经济危机对于中国外贸的影响更是难以预测。面对这样严峻的经济形势,外贸企业要努力预防和控制应收账款的攀升,采用积极态度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减少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对于逾期应收账款要加大催收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应收账款损失,这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江新庭等.对中小企业采购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探讨.商业会计.2010.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销售业务.财务与会计.2011.

[3]浅谈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审计经验.审计文摘.2011.

[4]王运玲.公司内部治理、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信息失真.中国商界.2010.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篇(7)

从贸易型企业的资产特征和经营特点来看,流动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比较高,体现了“轻”资产的特点;在实际经营中,国际贸易周期长、环节多等使得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风险事项特点集中在业务运营、资金支付流动性风险、财务杠杆使用及经营规模控制等风险:

(一)业务运营事项风险

一般而言,我们经常会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及其他等四个方面来度量企业的风险,而贸易型企业的特点是来自业务运营产生的风险事项较多,以某集团公司为例笔者统计了其控股范围内企业自2004年至2012年风险事项的分类事项,其中与业务经营相关的事项占到60%左右,这一方面是贸易型企业作为“轻资产”公司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近年来企业对重大投资、重大资金运作方面严格管控的结果。

(二)营运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管理风险

从总体情况看,贸易型企业在按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综合要求对营运资金作出安排、加强管理控制,保证营运资金的安全性特别是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回笼,防止资产固化等方面,存在流动性管理风险的情形。

(三)资本结构、财务杠杆与业务规模风险

一般而言,企业的业务规模必须与其资本结构相适应,但在贸易型企业往往存在业务总量偏大,单项业务或单一客户业务量偏大,和自身净资产规模、资本结构不相匹配,客观上造成财务杠杆过度使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造成“短债长用”的风险。

二、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设计思路

国外理论界对于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财务指标的分析上面,通过建立一定的财务指标分析模型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作出预警,如比弗(Beaver,1966)提出的以盈利性、短期流动性风险以及长期偿债风险为指标的单变量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奥尔特曼(Altman,1968)采用的以多变量(盈利性、流动性、偿债能力等指标)为基础的Z积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以及奥尔森(Ohlson,1980)采用对数分析法的多变量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斯蒂克尼和布朗(Stickney,Brown,1990)则提出了财务危机预测要从投资(资产的相对流动性、资产周转率)、融资(资本结构中债务、短期债务的相对比例)、经营(盈利性的相对水平、经营波动)以及其他解释变量(规模、成长性、审计保留意见)等四大类九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徐光华和沈弋(2012)则从内部控制和财务危机预警两大系统的本质出发来研究影响企业风险的各个主要因素及其控制策略,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危机预警应该统一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构建了两者耦合的分析框架体系。基于以上理论研究,结合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我们提出了以下三个层次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设计思路:第一层次:指标预警。以通用的预警指标为基础,结合企业内不同业态设计个性化的风险预警指标,以业内指标平均水平为基准,设定不同的区间提示不同程度的风险预警。第二层次:事项预警。按日常运营、投资、融资及其他等类别设定风险事项的基本标准,一旦发生符合该类情况即提示预警并上报。第三层次:制度防控。根据贸易型企业风险类型的具体特点,设计研究重点的业务流程内控建设,财务重点从流动性风险控制、偿债能力风险控制以及防止过度使用财务杠杆等方面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也是财务风险预警管控关口层层前移的关系:指标预警是通过财务指标的变化和波动情况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挖掘指标变化背后的具体因素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来控制风险;事项风险则是在具体风险事项发生时即行介入,及时应对,而此时反映到财务指标方面可能还不能看出财务指标的具体变化或向坏趋势,在预警时间上会比指标预警更早提示;制度防控则更是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确定企业风险控制重点环节和领域,从经营理念和风格、流程设计、授权制度、职责分离、信息处理、业绩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布控,从源头上进行风险防范,突出了“预”字,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协同的关系,制度防控越完善,内部控制各个方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控制活动、监督)做得越到位,风险事项发生的几率就越小,财务指标预警提示就越少;反过来,从财务指标的预警提示可以倒过来分析企业风险发生的具体原因,是哪些事项导致财务指标出现预警,从而来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制度。这三者之间的协同,形成企业风险管理的整合机制,将会有效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避免导致企业危机和经营失败的发生。

三、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

(一)指标预警主要内容

1.选用预警指标

根据斯蒂克尼和布朗提出的财务危机预测要从投资(资产的相对流动性、资产周转率)、融资(资本结构中债务、短期债务的相对比例)、经营(盈利性的相对水平、经营波动)以及其他解释变量(规模、成长性、审计保留意见)等四大类九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其中涉及投资因素的指标包括现金总资产比、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净营运资本占总资产比、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六项;涉及融资因素的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权益比、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等三项;涉及经营因素的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收益占总资产比、营业利润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总资产比等四项;涉及成长性的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净收益增长率等三项。2010年上海市国资委推出了四大类(债务风险、现金流风险、盈利能力风险和投资风险)十四项反映企业生存性质的财务预警指标。主要包括债务风险指标四项:资产负债率、速动比例、担保净资产比、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风险指标四项:现金总资产比、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盈利能力风险指标三项: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性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主营业务利润率;投资风险指标共三项:金融类投资收益率、资产类投资收益率、投资现金收益率。仅从斯蒂克尼和布朗提出的财务危机预测前三大类(投资、融资和经营)和上海市国资委财务风险预警前三大类(债务风险、现金流风险、盈利能力风险)指标来看,这些财务指标是高度重合的,都反映了流动性、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三方面的情形。根据实际情况,贸易型企业选用上海市国资委财务风险预警四大类十四项预警指标作为通用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也是可行的。

2.设计并优化个性化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特点不同、风险防范的重点也不同,推行财务指标预警管理就不能搞“一刀切”,预警指标应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实际,这样才更能发挥出有效的预警作用。因此,应根据企业内不同业务板块的特点,研究设计个性化的分行业板块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以某贸易型企业为例,其旗下有进口、出口、物流、资产管理等业务板块,在基本指标外,分别增设了一些符合行业特点个性化的财务预警指标,例如:(1)对于以进口为主的外贸板块,如主营进口业务以进口业务为主,则资产负债率一般较高,但并非就表示存在债务风险,如能利用好客户的预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无息负债,对公司资金面是有利的;而真正会对此类公司造成债务风险的,则是有息负债,为此设置了“有息负债比率”这一指标(有息负债合计/负债合计×100%)。(2)对于以货代业务为主的物流板块,由于企业的业务操作特点决定了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应重点控制的是现金流中的应收账款风险,在已经设置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外,增设“应收账款与月营业额比率”指标,以实施对应收账款总量的控制;“应收、应付账期差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付账天数)指标,以控制和减少垫付资金数额,降低资金成本,等。(3)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又另设了“销售边际利润率”指标(营业利润率-费用水平),来分析营业利润整体覆盖总费用情况的程度,通过该指标来更为实际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风险。

(二)事项预警主要内容

根据贸易型公司的运行特点,按照业务运营、投资管理、担保管理、筹融资管理、其他预警事项分别设置预警项目。如业务运营设置呆滞存货(账龄6个月以上)、逾期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重点客户情况(占应收账款总额10%以上单一客户)等三项;投资管理设置风险投资(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股票、基金、债券、外汇买卖、期货及委托理财等对外投资业务,且占本企业本期末净资产5%以上的投资业务)、长期股权投资单位净资产低于投资成本情形两项;担保管理则设置对集团外单位担保和有迹象可能要承担清偿或损失的担保等两项;筹融资管理则设置逾期贷款及其他融资风险事项两项;其他预警事项则设置反映应收款、被投资企业、担保企业、资金运作有关方面的意外情况,包括破产、资不抵债、清算、重大资产损失、管理层非正常变动、出走、遭受司法调查、发生重大诉讼等影响持续正常经营的重大事项;以及进口垫付资金、货物灭失等风险事项。一旦发生以上设定的风险事项,必须马上采取应对措施,并报告上一级母公司,对预警事项实施全程跟踪,持续上报预警事项的后续进展及处理情况,直至风险解除或处理完毕,全面反映和跟踪预警事项的发生、进展及最终结果的全过程。

(三)制度防控的重点内容

根据贸易型企业的风险特征,着重加强业务流程控制制度、流动性风险控制制度、财务杠杆使用及偿债能力等三方面的制度:一是重点建立完善以授权、审批、业务运作为主的ERP业务内控流程制度,特别加强对应收款的管控,严格评估客户信用,加强放账额度的控制,严密监控跟踪逾期应收款,落实催收责任;二是建立流动性风险防范与预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资金周转率,另一方面在筹资结构上要防止“短贷长投”的资本错配,同时将远期信用证等表外负债作为控制重点在内部管理时计入表内,提高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以流动资产清偿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避免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三是建立授信额度总量控制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合理运用财务杠杆,公司的业务规模必须与其资本结构、发展战略、业务特点相匹配,切忌盲目扩张。

四、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治理层面重视,发挥各方合力

在公司治理层面上,应明确风险预警管理工作由董事会领导、董事会审计与风险控制委员会对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及状况进行定期评估、经营层组织落实、监事会定期监督检查。在财务管控层面上,财务部门作为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责任部门,授权专人负责落实预警信息的汇总、分析、报告等工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预警事项的不同性质配合做好预警应对等工作。在子公司层面上,子公司总经理对本公司风险预警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财务总监负责组织并承担监控职责,并层层监督、落实,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全覆盖。

(二)对预警提示合理分析,落实好预警应对工作

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中出现的预警提示信息应进行原因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风险预警是属于阶段性的(如有些业务有季节性特点),短期内指标就可改善;哪些风险预警是属于近期内比较难以改善的,需要通过中长期的行动规划如业务结构的调整、盈利模式的改变等来进行逐步调整。哪些风险预警提示情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如不采取措施将会影响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哪些风险预警指标虽然连续提示,但短期内可能对企业并不构成威胁的。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不仅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控制手段,也是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如通过开发财务信息化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各板块企业的预警指标值、并显示预警结果,一方面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流程设计,使得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更规范、受控。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