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16:08:46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1)

    学前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富含深刻的情感内涵,传递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对学前儿童进行相关方面的音乐作品教学,能够让学前儿童深切领悟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甚至能够促使儿童在行动上进行效仿。如《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很有寓意的儿歌,歌词很朴实的记叙了小乌鸦照顾年老妈妈的细节,歌词简单易记,同时传达了浓浓的亲情,学前儿童通过学习这首儿歌在生活中会效仿小乌鸦的行为,学会关爱父母。再如《我的好妈妈》这首儿歌同样传达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学前儿童会在潜意识中受到歌词的影响,并付诸到实际行为中。如此,这样的学前音乐教育有利于实现品德教育,从而使学前儿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情趣,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才能学前音乐教育,既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教育,又是一种审美教育。在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让儿童能够充分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美及音乐所带来的欢乐,教师会选择一些具有审美趣味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并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前儿童与老师一起参与到情境中感受音乐作品中美的意境,实现审美教育,进而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情趣。如《春天在哪里》是一首非常有意境的儿童歌曲,老师在教授这首歌曲时可以根据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音乐审美教育目标来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让儿童熟悉歌词内容,然后让儿童动手绘画出歌词中提到的大自然物种,如红太阳、小燕子、小花、小鸟等等,绘画完之后让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物种并扮演这个角色。教师可以一边教儿童演唱这首歌,一边与儿童一起随着音乐自由舞蹈。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就变得丰富多彩,儿童能够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同时儿童还能够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中的欢乐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既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情趣,又在情境活动中挖掘与培养了儿童的其它艺术才能。(三)拓展学前儿童的认知领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虽然通俗简单,但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融入了一些关于自然、社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学前儿童可以通过学习儿童歌曲来增加对课外知识的了解。学校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不仅能够调动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展了学前儿童的认知领域,丰富了儿童的生活常识。此外,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还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创作歌词,这样的儿歌能够引起学前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无限想象,并将这些想象与现实生活相衔接。如在歌曲《飞呀飞》中,歌词的创作就采用了提问的方式。在歌词中有这样的提问:“小鸟怎样飞?飞机怎样飞?飞船怎样飞?”教师在教儿童唱这首歌前可以先让儿童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并且让他们对其进行模仿,以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然后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给儿童具体的展示,这样有利于调动儿童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四)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各方面的健康、协调发展音乐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因此在实际的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适合学前儿童的音乐作品。而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往往选择那些欢快、抒情、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进行教学,这有利于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在教学中也不是纯粹的歌唱教学与理论分析,而是采用教师与儿童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边弹奏歌曲边鼓励儿童跟随音乐随意舞动,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此外,对儿童进行听歌、唱歌的训练,能够提高儿童的听觉能力,在歌唱过程中注重技巧与姿态,能够调整儿童的呼吸节奏,有利于儿童身体的健康成长。

    学前音乐教育中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在音乐教学中,应以感性原则为辅助,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来设计教学模式,利用感性的教育方法、手段、活动来进行教学。音乐是一种抽象化与形象化的艺术,学前儿童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应先采用感性的教学方法让儿童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循序渐进,也让儿童将音乐放到实际的生活体验中,从而对音乐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最终从音乐中获得情感共鸣,实现理性认识的目的。遵循全面发展原则音乐教育具有多种教学属性,不仅要求教师要注重音乐性与技能性的教学,而且要求与知识性教学相统一,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因此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与表现能力。教师应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儿童主观能动性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儿童在课堂上发散思维跟随音乐一起律动,从而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遵循开放式、个性化的教育原则学前儿童正处于一个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阶段,因此需要遵循开放式的教育原则,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的音乐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特征来开展音乐教学,创建各式各样的集体音乐活动,让儿童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并在活动中学习相关音乐知识与技能。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还需要教师遵循个性化的教育原则,在统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以鼓励儿童为主,使儿童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加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力度。同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背景下,发展学前音乐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枢纽,因此需要学校及教师共同努力实现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分支,学前音乐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规律,在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严格遵循各自的发展规律,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教师应当将音乐性、知识性、技能性相结合,既要注重对儿童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又要注重将音乐教学与其它科目的教学相衔接,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通过学前音乐教育儿童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演唱技巧,而且还能促进对儿童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及课外知识的拓展,这对于儿童的后期发展具有极大的益处。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2)

【关键词】音乐教学即兴性原则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32-01

20世纪20年代,一种“回归自然”的思潮产生,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在音乐教育领域,人们都在寻找着一种“新的节奏教育”。1924年奥尔夫成立的京特音乐舞蹈学校,实现了这种想法。他的教育“理念”用一句话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他所追求的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进去。[1]

一、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

在教育思想上,奥尔夫追求“原本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1]对于处在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从艺术的本原来看,音乐、语言、舞蹈本身就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儿童从事音乐学习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一种再现,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于音乐范围内。这种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

在教育内容上,奥尔夫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用于儿童音乐教学中。奥尔夫认为: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2]只有来自儿童生活的教材,才可能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最自然的、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在教育方法上,奥尔夫体系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奥尔夫常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正如一切原始形态的艺术活动都带有自发性、创造性一样,他所倡导的原始性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创造。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有简单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音乐的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的价值”,[2]引导创作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儿童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儿童被要求用自己创造的音响和图形来记录自己的音乐,创造自己的“乐谱”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儿童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在此基础上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当中的即兴性原则

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的一种自然表露。

即兴活动主要注重儿童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因此“做不做”是关键,做得“好不好”却是次要的。即兴活动立足于一种探索精神,它对培养儿童的节奏感,音乐形象的理解和高度注意力,以及同伴之间相互配合能力的发展均有很大的帮助,还会让儿童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我在自己的教学实习中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些。一次,我把捻指、拍掌、拍腿、跺脚这四种声势介绍给孩子们,然后让他们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发出声音。有个很淘气的孩子大声地对老师说“老师,原来不用嘴巴也能唱歌啊!”我会心的笑了,立刻对这位小朋友的想法给予了肯定。之后,孩子们继续在音乐当中愉快的活动。试想,如果当时否定了他的想法,那结果又会如何呢?我想整个班的小朋友一定不会再自由的去想,去做了,那么,孩子们还怎样再去体验自己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正如奥尔夫先生所说:“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2]

三、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搞好儿童音乐教学

音乐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可以使儿童快乐的成长,但要运用这力量就需要一种方法,一把钥匙,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这样一把钥匙,把人们带进自然而又原本的音乐世界里。那么,教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真正贯彻即兴性原则,更好的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众多的创造性人才。这也就使我们更加明确,要想对儿童进行创新教育,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创造型教师,也就是说我们自己首先要具备创新观念。

2.营造自由教学氛围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些孩子比较内向,这就需要教师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为儿童提供丰富的、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展开想象,自由的去表现。

3.激发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

“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即兴表演”。[3] 奥尔夫的一句名言 “一切都是幻想”。奥尔夫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强调知觉先于理性,[4]这是个体对外在事物的感受溶入了想象,表现出具有个性的一种创造性的音乐。

4.回归音乐的原本,鼓励创造性的表演

有人说奥尔夫的教育理念的原本性只适于儿童,但我却认为它更适于音乐教育者。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音乐的专业学习,把人与生俱来的最真挚,最自然的情感封固住了,在自由的课堂当中就难以将自己放松。其实,一切的行为都像孩童时代的玩耍,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真实表现。

5.融入实践当中,创造快乐

音乐创作离不开音乐的实践,只有参与到实践的音乐活动中,才能让我们从音乐的接受者变成音乐的创造者,来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我们至少教会学生成为一个会创造的人,至少能面对新奇事物的思想,去做即兴创作......。我们需要新的一种人类。他们在现有条件下能拥有很强的勇气和信心,以即兴演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无须前提准备。”[5]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活泼的,我们应该以“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原则,不断吸收奥尔夫的先进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培养、塑造出更多的具有良好音乐素养,具有美好心灵的人才,来一起应对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廖乃雄.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中央音乐学院内部资料.1995.

[2]李妲娜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邓林.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变化与发展.中国音乐教育.2003.(9):4-5.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3)

    (一)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

    陈鹤琴先生认为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并且儿童具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音乐教育是儿童所自觉要求和接受的。他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出生后不久,音乐就易于让他入睡,并喜欢听各种优美的声音。幼儿园的孩子,对于音乐的需求和能力更进一步,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同时,他反对把音乐作为一种特权,他认为儿童喜欢音乐的天性,是不分国家、种族和性别的,音乐应该成为全人类享有的一种权利,幼儿也应该享有,并有能力享有这一权利。而且,音乐教育的关键期就在于学前阶段。因此,音乐教育应从儿童开始,幼儿园应特别重视音乐课程。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陈先生非常注意环境对儿童喜欢音乐天性的熏陶、培养和激发。他认为儿童虽然具有音乐的天性,如果没有适合他们音乐教育的环境,他们的音乐能力也不会得到发展。他进一步指出,儿童音乐教育的环境是整合的,成体系的,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的参与,不是任何一方可以单独承担的。只要为儿童创设适合的、全方位的音乐环境,特别是家庭日常生活中音乐环境的创设,就会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儿童音乐的兴趣、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反对单纯音乐技能培养,主张“从内心而歌”用音乐陶冶儿童的性情

    陈鹤琴先生反对把音乐教育技能化的倾向,指出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更应该注重的是它的审美价值。他说“: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能,现在的艺术教育是要注意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天真、儿童的创作。“”我们中国应采取这种创造性的新精神来改进陈腐、呆板的‘艺术’教育。”[1][p.86-90]所以,儿童唱歌应以反映精神面貌为主,不能偏重于演唱技术的教学。满足儿童唱歌的欲望、陶冶良好的情操是第一要务,培养技能是其次的。陈鹤琴先生对于音乐的情感陶冶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和音乐交融,由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引起身体和精神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要用音乐来陶冶儿童性情,“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2][p.401]陈鹤琴先生提倡用音乐激发人们团结一致、爱国向上的精神,非常注意发挥音乐对儿童良好品德与人格的培育作用。而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国人甚至连国歌也不能普遍地会唱,更谈不上个人的情感、团体的精神的激发和表现。所以,他主张为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唤起民众爱国的精神,就必须特别注重音乐教育。为此,陈先生亲自为儿童和幼师的学生创作歌曲,用歌曲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良好品德的熏陶,鼓励学生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三)使儿童生活音乐化,儿童音乐教育生活化、综合化

    陈鹤琴先生批判当时幼儿园音乐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反对把音乐教育仅仅作为课堂内的唱歌或舞台上的表演。他主张要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让儿童生活音乐化。他说“: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游戏、走路或是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认为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3][p.345]同时“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4][p.401]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他设计了“整个教学法”,把各科围绕儿童生活整合在一起;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各科不能分,就连科目和儿童也是不分的。他主张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给儿童;提出儿童教育内容要有机结合的主张;提倡实施综合化、整合化的教育;反对“四分五裂”、“杂乱无章”的分科教学;提出音乐教育要与其他各门学科相结合,把音乐教育融入各领域、科目的教学之中,形成音乐教育的系统。同时,不能只是学校的音乐课上有音乐,还应将音乐教育与家庭、社会、学校的生活相融合,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

    (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儿童音乐教育“中国化”

    陶行知先生批判当时幼稚教育有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陈鹤琴先生对陶先生的批判非常赞同,主张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应中国国情,要走民族化之路,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可盲目崇洋。他说“: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唱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从美国来的。就连教法都不能逃出美国的范围。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环境均不相等,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对中国未必合适。”[5][p.75]陈先生提出办园要适合国情,鼓励儿童音乐教育要有中国特色,主张运用民族乐器,如琵琶、笙、箫、古琴、鼓、磬、钵等,这些既易于获得,又便宜,对儿童的教育具有与西洋乐器一样的价值。陈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作和改编儿童歌曲,运用民族乐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努力对当时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改造。

    二、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

    从幼儿教育机构正式成立之日,“儿童中心”就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遵循的准则,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平等,特别是杜威更是明确提出“儿童中心”的理念,被称为“教育上哥白尼式的变革”,陈鹤琴先生秉承杜威的先进理念,提出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时至今日,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不从儿童出发,重“技”轻“人”的现象。按照陈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做到:

    1.让儿童都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音乐是每个儿童所喜欢的,但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喜欢上音乐课,也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在音乐中获得乐趣,原因是传统音乐教育过于“功利”,只关注几个优秀的“小音乐家”,不能顾及全体儿童特别是音乐技能发展较慢的儿童,音乐教育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和优势,成了许多儿童的痛苦和失落。因此,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时,我们不应过于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关注少数音乐特长儿童,而应让每个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享受带来的快乐,享受生活的乐趣。应做到不论儿童音乐能力的高低,不论儿童声音是否优美,让每个儿童都能体验音乐的美和生命的价值。

    2.让儿童音乐教育动起来

    陈鹤琴先生把儿童心理突出的特征描述为“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把“做”作为教和学的中心,认为教学要围绕“做”展开,认为“做这个教学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6][p.68]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应该把音乐转变为儿童表演、游戏的形式,而且应该让儿童自由表现,因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表现情感的方式。比如,在音乐响起时,我们可以让儿童站起来自由的按照旋律、节奏跳舞、表演,可以让幼儿根据音乐的体验去模仿动物、做游戏、讲故事、绘画等等。既能促进儿童对音乐的体验、欣赏和理解,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又能促进儿童身体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儿童所喜欢的,儿童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游戏,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易于受到良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就会很快的去认知、体验和探索,就会积极学习。儿童感知动作思维占优势,但凡能成为其动作操作对象的物体,他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儿童音乐教学要溶入游戏,让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快乐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内容上把儿歌故事化,让儿童去表演;也可把儿歌学习形式游戏化,让儿童在玩中学,不知不觉中获得发展。

    4.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特点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幼稚园要有幼稚园的歌曲,要有幼稚园的节奏”[7][p.290]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要,儿童音乐教学中,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环境都应适合儿童。从内容讲,儿童音乐教育应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内容简单便于儿童掌握的儿歌;从形式讲,可以用团体教学的形式面向全体,但也要顾及每个儿童的特点采用小组教学或个别辅导,同时应提供各种玩具、道具帮助儿童体验和表现音乐。从方法上讲,儿童音乐教学应从音乐的整体入手,应儿童完整的欣赏和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切不可为了记忆歌词把一首优美的音乐分割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违背儿童整体认知的特点和音乐自身的规律;从环境来讲,要选择优质的光盘磁带,创设渲染音乐情感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儿童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儿童教儿童,相互促进。

    5.儿童音乐教育加强“情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情商在现代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情育”,它对人类的情感起着陶冶、净化、启迪、培育的作用[8]。因而,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的“情育”功能,培养儿童的情商,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着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9]学前儿童遵从“唯乐原则”,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他才愿意探索,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因而应充分运用音乐对儿童情感的陶冶作用,让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学会体验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激发儿童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态度。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儿童期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迅速的时期,可以利用音乐教学激发儿童的想象,创造性的去演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会和其他儿童合作、分享。

    (二)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4)

“音乐神童”莫扎特一直眩晕着家长们的心智,使她们都对孩子期望甚高。实际上,所谓“音乐神童”,并不仅仅是先天遗传的结果,而是儿童特殊的天赋与音乐教育反馈互动的产物。这似乎应当使其转型成一个更加科学的问题:“儿童音乐教育何以往往取得较为成功的结果?”其中一定有某种内在的原因可寻,有某种内在的机制可探。本文宗旨即运用“人文进化学”的理论对如何正确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做初步的思考。

一、人文进化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节律的作用

根据人文进化学的研究,人类的进化,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生物进化,而是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的反馈协同进化。在人文进化过程中,人之行为能力的发育、成熟、增长,并非单纯受先天遗传之生命基因的控制,而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群体及独立存在的历史文明密切相关的。

人之童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正如日本诧摩武俊《儿童的性格与心理》一书所说:“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一个有形无形的文化圈子”。但是,这个“有形无形的文化圈子”,是通过母体的中介对胎儿发生影响。正因如此,所谓“胎教”,是说“教子”,其实是通过“教母”以间接“教子”。人出生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人类智力的形成是儿童正在成熟的神经结构、正在发育的智力结构和他们周围的言语、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体外文明”的信息刺激,不仅仅只是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发育,还将作用于儿童的生理发育,正如西人弗兰克・戈布尔在评述“马斯洛心理学”时所说:“幼年时期是重要的时期――在这一点上,实际上心理的所有学派都殊途同归”。因此“音乐神童”的出现,并非什么莫名的玄妙。所谓“音乐神童”乃是处在一定文明时空、一定社会关系、一定家庭环境中具有“某种特殊天赋”的儿童,接受包括“胎教”在内的“音乐教育”的成功结果。其“少成若天性”的音乐才能,并不仅仅是由先天赋予,而是幼年时人类人文进化往复循环反馈机制作用的结果,这才是儿童音乐教育为何往往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所在。

根据“人文进化学”的理论,我们在探讨有关“儿童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时,也就必须同时关照儿童生理发育、社会家庭环境、特定历史文明这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就此三个方面比较而言,所谓“儿童生理发育节律以及儿童心理发育节律”的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从胚胎时期开始,个体的发育一直受一定发育“节律”的控制,正如恩斯特・海克尔所说:“胚胎发育是一种重演性发生的遗传现象”。

对儿童的音乐教育,除了“胎孕期”以及“初生期”的“音乐信息刺激”之外,从两岁开始,便可以让孩子玩弄一些诸如小鼓、小钹等节奏乐器。由于生理的本能,由于生命本来具有的节奏律动,这些节奏乐器的演奏,对于儿童来说,有一种“先天”的基础。通过这些节奏乐器的演奏,孩子便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与有节奏的音响之间的“因果性关系”。而所谓“因果性关系”,正是人类认知能力特别是推理性能力的根本基础。通过“音乐教育”,使儿童直接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具有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而所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之中,由部分到整体正是所谓的综合;由整体到部分正是所谓的分析。而“综合”与“分析”,则是人类思维之最基本的两种形式。儿童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感性直接地把握“综合”和“分析”这两种最基本的人类思维运动,将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孩子才有可能意想不到地发出“抽象音符”。此时,儿童的音乐理论学习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由“即兴演奏”升华到“纸上谱曲”。

正是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阶段的制约,音乐神童中,大多为“演奏神童”或“演唱神童”,而“作曲神童”则凤毛麟角。而且,即使是“作曲神童”,也只能是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才会初步显露出其“纸上谱曲”才能;真正的艺术杰作,则要在更晚一些时候,才能创作成功。对此天道有常的发育节律,人类只能“道法自然”。 在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贻误时机和拔苗助长的做法,均不可取。

二、 “动作实践”的作用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之一,就是人们发现:任何一种认识都与动作有关,“实践”、“活动”、“动作”,乃是人类一切智能、一切认知能力的发生之源。人类的认知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物质客体的静观反映,而是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动的施加于客体之上的主体自身“动作”的抽象。

儿童音乐教育中,器乐演奏的训练,具有开发儿童“动作思维能力”的特殊重要作用。在音乐艺术中“操而奏之”、“行而运之”的演奏实践,不仅具有一般的“动作”特征,而且直接作用于主体自身之外的乐器。因此,无论从“动作实践”(演奏)自身,还是从“动作实践”之“认知图式”的成果(乐曲)而言,器乐演奏都是儿童教育过程中,启发儿童动作思维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这一切只能是感性直观的潜移默化,而不应是理性自觉的强制灌输。换言之,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提倡一种“游于艺”的原则,而不要过多附加其它的目的。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无非是使其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并发展儿童的音乐才能;当然,也可以为某些儿童将来从事音乐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攀比”,一些音乐艺术自身之外的某些目标,如“考级顺利”、“比赛成功”,甚至“求职如愿”等等,却往往被过分地强调,并造成了儿童、父母、老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除了这些附加的外在目的之外,在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倾向,就是过分地追求“解说音乐形象”等其它内容。虽然不可否认,在整体音乐艺术中,的确存在某些诸如“歌词”、“剧情”、“符号用法”、“特定功能”等等的信息对于儿童而言,则困难尤甚。如果这方面要求过多,便会干扰儿童对音乐的感性直观,诱导一些“幻想型”的儿童产生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任意联想。反之,“联想”的不成功,又会使某些儿童产生“音乐难以理解”的错觉,使某些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

其实,对于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而言,除了演奏适宜的乐曲之外,不应过多介入其它内容。古往今来的历史事实说明,不管是古代罕见的“音乐神童”,还是近代多发的“音乐神童”,大多是“器乐演奏神童”、“歌曲演唱神童”。音乐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具体的器乐演奏和动作思考的潜移默化。相对于古代音乐而言,近代“纯粹器乐音乐”大大减轻了儿童的认知负担。因此近代“器乐音乐”兴起之后,才为“音乐神童”的出现,创造了更为适宜的条件。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应当对此加以明晰的说明。

结语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5)

关键词: 儿童音乐教育 情感调控 调控对策

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要有较高的智商,还要有较高的情商。儿童音乐教育,正在于培养孩子的早期情感智力。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某些学校和教师低估了情感因素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于音乐教育活动的影响能力。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情感智力,推动儿童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增强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情感调控能力。

一、儿童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

在目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只注重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忽视对儿童情感调控的现象。久而久之,孩子们的个性形成和情感智力的发展均受到阻碍,如此缺乏情感、毫无人性化可言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儿童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困难重重。据有关研究表明,情绪愉悦的儿童身体健康,表现积极乐观,能勇敢面对生活困难,并且想方设法地解决。而具有消极情绪的孩子则更容易遭受打击,缺乏把握机会、取得成功的信心,这对他们以后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儿童教育不丧失其原本的意义,让孩子们变得积极乐观,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勇气,以及完美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注重儿童音乐教育中情感智力的培养和开发,不再只教授音乐技能,为孩子的情商发展设置障碍。

二、运用心理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调控儿童的情感

针对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现状不难看出,在孩子情感智力的调控这一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情绪情感实际上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人们的心理活动将直接反应在行为举止上。所以,情绪情感与心理变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果在儿童音乐教育当中,我们采取将心理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培养和调控孩子的情感和智力,是否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呢?在传统音乐教育中,儿童心理教育一直处于辅助地位,当真正把它运用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往往会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教师首先在这当中应该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主动在以音乐教学大纲要求为中心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找到音乐教育当中存在的心理教学意,使两者有力地结合到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某儿童音乐教育课堂,教师让孩子进行音乐欣赏,当活动进行时,教师故意调整两段音乐的速度,使其一个快、一个慢,很好地营造音乐氛围,让孩子们学会认清不同节奏和速度的音乐曲目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情绪上的感受,很好地培养其调节情绪的能力。

三、调控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情感的有效对策

(一)为儿童制定相应地情感教育培养内容

音乐教师在按照教学要求认真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关注和培养孩子情感情绪的变化和调节能力。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很大意义上影响其一生的情感和智力发展。那如何教会儿童识别、调节自己的情感呢?教师应该先从教学课本入手。在备好课的同时,注重融入一些相关的情感教育培养内容,让孩子们正确识别自己的感情变化,在音乐环境中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使心情更放松、思想更积极乐观,继而形成良好的性格。在具体操作,老师可以收集有关音乐情感方面的素材,或者准备一些情绪调节方面的儿童视频资料,营造不同的情绪氛围,举办各式各样的音乐活动和游戏,将视频资料放映给孩子们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适时有效地调节,从而达到培养情感智力的目的。例如:某教师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精心编制了一套音乐游戏《小狗跳舞》,引导孩子们热情参与,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孩子们随着音乐节奏舞动身体,尽情嬉笑玩闹,当教师把大狗和小松鼠做客的故事情节加入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玩得不亦乐乎,真正让孩子进行情感的宣泄和释放,并有效开感智力。

(二)通过情绪变化来开发、调控儿童的情感因素

每个儿童都处于了解这个世界、社会和自身的成长初期。情感因素的良好调节,对于音乐教育活动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教师们要对每一个孩子进行悉心观察、细致照顾,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做什么,有什么理想和愿望,等等,这正好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为了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良好的身心发展,进一步提高其情感智力,老师们可以准备一些带有明显情绪变化的人物脸谱图片(如高兴、伤心、愤怒、平静等显示人物心情变化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使他们更直观、清晰地认识和了解情感的变化,从而达到学会调节情绪、擅长控制消极情绪的目的。例如,某儿童音乐教师经常给孩子们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同时允许孩子们跟着音乐节奏唱歌、跳舞,充分表达此时此刻的内心情感,并在结束后要求每一个孩子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们明白在不同环境氛围下的不同情感要忠实于内心的表达,而且使其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让不良消极的情绪远离自己,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

(三)将积极向上的情绪带入音乐教学当中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首先要懂得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所以,在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积极肯定的眼神及真诚亲切的教育态度鼓励孩子、培养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潜移默化地被老师影响,不自觉地模仿和学习,从而变得更有自信、更具活力、更真诚。那么,自然而然就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培养孩子的情感智力起到不小的作用。

四、结语

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情感因素的调控是发展音乐教育改革、提高儿童情感智力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全面地贯彻实行。本文通过分析儿童音乐教育现状,指出情感的调控对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教学对策,为教师们指明教学方向,对未来儿童音乐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裴静.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注意幼儿情商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8,09:151-15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6)

关键词 民族音乐幼儿教育曲目选择

音乐是人类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音乐能够激发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鼓舞人心,催人联想,而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幼儿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来的成长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音乐教育有必要通过对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来教育孩子的爱国情操和树立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目标恰恰是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重视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通过对不同民族音乐曲目的欣赏,来教育正在处于中的幼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研究内容。

一、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教学

(一)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选取范围。

民族音乐学科的内容有其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必须注意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儿童的接受能力为依据,按照民族音乐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的系统要求来编选和安排内容。幼儿具有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缺少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难免思维带有形象性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兴题容易转移。针对以上这些年龄、心理和思维特点,幼儿阶段的民族音乐赏析选用的作品大部分应篇幅短小、形式多样,民族题材富,具有儿童生活情趣,反应各个民族的文化不同与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

(二)幼儿民族音乐欣赏的不同曲目选择的作用。

分析民族乐曲的内容时,可以比较与对照的方法很有价值。这方法能帮助幼儿听到与意识到他们难以用词句表达的东西,能很快理解到相同性质的乐曲,相同点是什么,不同性质的乐曲不同点是什么。通过不同的民族音乐欣赏,让幼儿注重比较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如:蒙古族乐曲的奔放,陕北乐曲的高亢,江南乐曲的悠扬等等,培养幼儿民族音乐的思考、欣赏能力。另一方面,不同的民族乐曲所表现的情感也大不相同,注重不同的民族乐曲所表现出来的感彩,通过不同的民族乐曲来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民族音乐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幼儿民族音乐选曲原则分析

(一)注重体现不同民族的特点原则。

欣赏不同民族的乐曲,通过学生回忆已听过各种民歌如四川民歌、陕北民歌、云南民歌等,启发学生对民歌的认识、了解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集体的口头创作,经过不断的长期加工、流传才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在民歌里劳动人民表现了非凡的文学和音乐才能。强调我国民歌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面积辽阔,民族众多,因之民歌是极其丰富多采的。

(二)注重体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原则。

幼年儿童具有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缺少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以上这些年龄、心理和思维特点,幼儿阶段选用的民族音乐欣赏作品大部分篇幅应短小、形式多民题材富有儿童生活情趣,分析民族乐曲的内容时,可以比较与对照的方法很有价值。如:《竹林深处》音乐的节奏起伏,具有很强的民族音乐渲染力;《快乐拉祜》是拉祜族的一首民族乐曲,《快乐拉祜》旋律较为轻松欢快同时乐曲结构形式较为简单,适合幼儿民族音乐的欣赏;《玩具兵进行曲》《采茶扑蝶》等,情绪通常为活泼欢快雄壮有力抒情优美,而在内容上又常带情节性或童话色彩,这些都比较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对于年纪较长一些的可以选择像《快乐的一天》等曲目用生动、形象、不同情绪的民族声乐和器乐作品片盼构成了小小的组曲,以音乐描绘了孩子们入学后一天的愉快生活。从而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超,并进而萌发学习音乐的强烈原色以此作为欣赏教学的起点,同时也能激发孩子对校园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望。

(三)注重不同选曲培养幼儿愉悦向上的性格原则。

民族乐曲往往能通过优美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兔丰富巧妙的配器,生动地表现愉的欢快心情,同时,也可以通过民族乐曲的旋律变化尽情地赞美了祖国的山河之美。通过不同的民族乐曲,可以培养幼儿在不同的乐曲旋律中体会不同的意境,或者抒发不同的情感。如:欣赏《茉莉花》这类的乐曲可以向学生表达了委婉平静情感,有的则会表达“月出东山”和“风和曲水”的江南细腻的情感;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乌兰巴托的爸爸》等则可以培养儿童友爱向上,家庭和睦的思想。民族民间音乐会培养幼儿们获得以和谐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以及多民族和睦相处和坚韧强固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通过不同的民族音乐欣赏来促进幼儿有个性、积极向上、爱国的思想情感,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拓展幼儿的视野。

三、结语

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陶冶他们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培养审美、实施美育的重要措施,在幼儿教育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民族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大不相同,通过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旋律欣赏,以及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跑、跳、舞蹈等动作来促进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因此,幼儿音乐教育要尽音乐艺术之所能,发挥音乐艺术教育之职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春娟.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探究---谈名曲欣赏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J].体音美教学,2009,4,(8):102-10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篇(7)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社会性发展;培养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在学前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面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应变、协调、适应等多方面能力素质。“社会性”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在我国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界,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强调,并且日益被家长们所重视。幼儿的“社会性”具体表现为自我的发展、交往行为、亲社会行为和生活适应四个方面。然而,儿童在同情心、责任感、自制力、交往主动性、自信心、独立自主性,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等方面的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加强对幼儿这些方面的培养与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工具和手段,对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学前期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他们有着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手段。因此,我们不能用教育成年人或者青少年的方法教育他们。

一、歌唱教学培养幼儿情感的社会性

歌唱是出于人类本能的、最原始的音乐表现形式,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感情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对于幼儿来说,唱歌是进入音乐的最自然的途径,儿童大都保持着对唱歌的强烈爱好。因此,唱歌在幼儿的音乐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歌唱教育是最能培养孩子社会情感的方式和途径,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在歌唱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介绍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内容,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孩子共鸣的、能够被幼儿所理解的歌曲。如最近热播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主题曲,既适合幼儿歌唱,又具有情感教育意义。喜洋洋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美洋洋可爱甜美、聪明善良,懒洋洋虽然有些贪吃懒散,但是关键时刻也能帮助伙伴逃离困境。这些美好的动画形象配上美妙的歌曲,让孩子们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体会这些情感。帮助儿童逐步学会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帮助儿童逐步学会理解和满足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帮助儿童初步形成他们所能理解的勤劳、友善、关爱、公正、勇敢、坚强等的积极情感。

二、韵律活动培养幼儿协调的社会性

所谓韵律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动作。①达尔克罗兹也曾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②

韵律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儿童的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交流合作的需要,控制力的培养等。

学前儿童的韵律活动,一般包括律动及其组合和表演形式。基本的动作,如走、跑、跳、点头、弯腰、拍手、跺脚等;模仿的动作有鸟飞、鱼游、花开、锄地、开火车、骑马、怕球等;还有些舞蹈动作。动作的组合可以是,身体节奏动作组合、律动模仿动作组合、表演舞、集体舞等。表演形式可以是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和领舞群舞。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相互合作与配合的能力,而且能够加强儿童相互之间的交流。对于幼儿这一时期,年龄小、音乐经验少,活泼好动,因此韵律活动应该与歌唱、游戏等活动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儿童逐步学会自身协调能力。

三、音乐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自控能力的社会性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能够直接得到快乐。音乐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是在儿童自发游戏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而编制的游戏。幼儿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不仅能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控能力。

音乐游戏多种多样,有歌舞游戏、表演游戏、听辨反应游戏。歌舞游戏主要侧重于歌唱和韵律活动的游戏,可以有简单的情节和角色,但不需要专门的音乐来表现。而表演游戏则按音乐性质变化进行情节和角色表演,这种游戏要有专门的音乐来表现,也相对比较强调情节和角色的表演。听辨反应游戏则侧重对声音或音乐的听辨结果进行快速的反应。

音乐游戏通过给幼儿分配不同的角色,表演不同的情节,选择一些简单的节奏、动作来表现,帮助幼儿逐步学会遵守与他人所参加的具体活动有关的社会性规则,并逐步学会理解这些规则对自己和其他人的重要意义;逐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打击乐器演奏培养幼儿合作的社会性

儿童天生是好动的,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是孩子们喜欢、并容易接受的学前音乐教育内容。打击乐器演奏,不仅可以发展学前儿童演奏乐器的兴趣,而且,开展集体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可以发展学前儿童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熟练地协调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发学前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前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鼓、铃鼓、串铃、碰铃、三角铁、锣、木鱼、双响筒、响板、沙球等。“奥尔夫乐器”就是一组适合儿童演奏的乐器。这些乐器很容易操作,而且能模仿自然界的许多声音,能够引起儿童足够的兴趣。如今,很多地方都强调学习“奥尔夫教学法”,合理有效地运用奥尔夫乐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在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时,可以结合歌唱、游戏等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演奏有序的进行。孩子们可以围坐成圈,随意的进行演奏,不一定非要按照标准的演奏形式进行。选择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培养幼儿之间互相合作的能力。

五、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儿童纪律性和责任感

音乐活动是一种有秩序的社会活动,它要求参加者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活动,同时也要求参加者明确认识并自觉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集体音乐教育活动中,这些要求被进一步明确为:学会遵守音乐活动的常规:初步养成对作品负责,对观众负责,对乐器、道具和其他有关设备负责,对活动场地负责的基本观念和行为习惯。学前儿童在这方面的发展,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的。而且这种培养应该和当前儿童教育的全部课程与活动整体地联系起来设计和实行。另外,教师自身的态度、行为榜样和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行为习惯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活动作为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力的载体,是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可操作性优势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培养。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要和幼儿教师、家长结合起来,共同配合,以努力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积极、健康的发展。另外,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是通过教育影响有效地促性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音乐教师更是利用音乐这一特殊的认知情感教育工具和手段,合理有效地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这是时代与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②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