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前儿童教育

学前儿童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3 08:30:21

学前儿童教育

学前儿童教育篇(1)

【关键词】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126-02

科学教育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成为进一步发展科学的基础。科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及技术,而且还能应用这些来了解环境、关怀社会、解决问题,不断地自求进步,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基础阶段。以下就幼儿科学教育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探究。

一、正确看待科学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幼儿园的许多活动,往往抛弃了科学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目标过于宽泛、对知识过于重视、手段过于复杂、活动过于概念化,面对这些误区和现象,我们能做的就是紧紧抓住科学活动的内涵,关注幼儿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目标,树立明确的幼儿科学养成目标,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构成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还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在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与“社会”、“健康”与“艺术”被明确地划分为五大领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获取广泛科学经验,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主要有以下三个目标: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目标、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这三个目标是个完整的整体,不容分割。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既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确定了教育目标,具备了教育内容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观 察

观察的类型主要有:①个别事物观察。幼儿通过有目的地运用感官,与周围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直接接触,从而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属性、习性等。②长期系统观察。幼儿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发展和变化过程有较系统完整的认识。③比较性观察。在观察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判断思考,比较精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这能帮助幼儿较快地发现事物的特征,有利于幼儿的分类能力发展和概念的形成。④间或性观察。指隔一段时间,带领幼儿对某个物体或现象进行的观察。每次的观察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以加深对观察物的认识。⑤室内观察与室外观察。室内观察,如观察种子、鱼类等。室外观察,如参观城市建筑、参观菜地、捡树叶等。

在观察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同时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方法。观察的方法是让儿童在接触事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地了解事物的特性,提高幼儿感官综合能力,培养其运用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习惯,并为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2.实 验

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者不同,可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幼儿操作实验。我们不提倡而且反对教师用演示实验来代替幼儿实验,一般幼儿操作的实验较容易、简单,带有游戏性质的,这有助于加深幼儿对事物的认知。

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要做好预备性实验;②要让每个幼儿看清演示过程;③演示要与讲解、提问紧密配合。

3.种植与饲养活动

因为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不同,教师应帮助选择合适的内容,同时鼓励幼儿自主探究。使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了解事物,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种植与饲养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爱生命的心理。

4.分类活动

分类活动的内容有很多,如动物类、植物类、非生物类等。在指导幼儿运用分类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②帮助幼儿学习不同分类活动类型;③指导幼儿学习运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④帮助幼儿明确分类标准或鼓励幼儿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5.测 量

科学测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体长度、高低、粗细、厚薄、宽窄、轻重、温度等。在测量活动中,重在培养幼儿的测量意识,帮助幼儿学会运用非正式量具进行测量的方法。此外,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6.信息交流

交流的类型主要有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的有记录、手势、表情等。幼儿通过交流,使感知周围世界的第一印象在脑海中形成的表象,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有助于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也使师生间得到沟通,使教师既了解幼儿的情况,又使教学及时得到反馈。

7.科学游戏

游戏有很多种,科学教育中的游戏主要有,实物游戏、图片游戏、科技玩具游戏、口头游戏、情景游戏和互动游戏。游戏的编选应注意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和规则性,要让幼儿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儿童克服困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早期科学阅读

阅读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已有科学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科学幻想,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阅读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诗、童话、故事、谜语、科普画册等。教师应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遵循师生共同阅读的原则。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实际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孩子真正主动地“做科学”,在“做中学”中真正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燕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学前儿童教育篇(2)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复苏阶段

1966—1976年,我国的“”使国民经济几乎瘫痪,国家遭受严重灾难,人民受到巨大创伤,教育领域也成为“重灾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几近瘫痪,学前教育毁坏严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十年间,学前教育方针被歪曲,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被批判。音乐、美术、文学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造反歌舞、样板戏成为幼儿园的全部教学内容。孩子们得不到完善的教育,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政治倾向和成人化倾向严重,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整个幼教管理体制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全面被叫停,致使大量师资流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接近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挖掘整理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使儿童艺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恢复,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唤醒了儿童艺术教育事业。有少数专家学者开始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理论研究,并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摸索建构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上,大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有益,同时能带动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将美术与音乐教育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宽泛,有唱歌、游戏、舞蹈律动、欣赏、及演奏打击乐器等,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原因,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实际教学中,艺术教育只是为智育作陪衬,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与美术课程二者独立教学,其他科目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更是毫无联系,教学组织形式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过渡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济迅速恢复带动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素质教育的概念适时被提出并在全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高度推崇,忽视了对儿童的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当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此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教育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对儿童权利以及儿童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一系列文件纲要的出台都充分保证了儿童的权力,肯定了“以儿童为本”理念的正确性。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还是显露出了一些变革的迹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可喜变化,为其顺利过渡积蓄了力量,打好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面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这种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扩展到整个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过程中。众多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从多角度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借鉴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来,日益走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自此,美育真正摆脱了从属于智育的附属地位。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1.开阔视野,启发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

学前儿童利用感觉器官感受客体的存在,从而引起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产生审美心理的反映,被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虽然他们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但是一般感知更加直观,实用,而审美感知则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真实感受。譬如当儿童看到一棵盛开桃花的树时,一般的感知会告诉儿童它是一棵桃树,并盛开着花朵,而审美感知则会触动更深的情感,可以在怒放的桃花的姣好姿态中感觉到幸福,希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认知,把握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才是关键所在。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限制,所以在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视觉与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儿童的视野就会被打开,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

2.调动想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联想

学前儿童在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时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想象被称为再造性想象,譬如在观赏桂林山水或泰山“十八盘”时,能从中联想到各种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一切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要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作为基础,孩子们通过客体刺激感官,从而激发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体验,继而协调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使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审美想象的过程也一并完成,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触动心灵,丰富学前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可以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在创作中又是灵感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它具有特殊的地位,连接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使他们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譬如: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可以掺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从而引导学前儿童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4.深化感受,提高学前儿童审美理解力

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区分开来,并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完全理解是审美理解旨归所在。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审美活动完整进行,审美活动不能缺少审美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单纯、未经世事,右脑功能占优势,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想象、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因此,为了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引导方法必须要恰当。

5.协调沟通,塑造完满型人格

艺术审美是情感的的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是学前儿童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艺术与德智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结合,获得审美教育的自动调节,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学前儿童教育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儿童的生命特征;儿童的幸福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06-05

一、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现象述略

农村教育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农村教育是指所有县及以下的教育,即行政意义上的农村教育。而狭义的农村教育是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和县以下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教育。因为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许多县、乡、村已经成了以工业为主体产业的小城市,这些“农村”在性质上更像城市,而不是农村。本文所指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是指中国西部省(市、区)中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及以下的学前教育。

从2007年10月至今,笔者在四川省某市教育局挂职锻炼,利用工作之便,调研了西部农村大约50多所县级、乡(镇)、村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包括小学附属幼儿班)。所到之处,除了走访外,还深入幼儿园班级听课观察,同时与幼教专干、教研员、教师进行座谈,从中了解到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些真实情况。在此简要谈感受深刻的两点。

(一)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办园条件简陋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不仅基础薄弱,而且办园条件也很简陋。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往往只有一间活动室,所以往往被称为幼儿班。所有不到小学入学年龄的孩子共处一班。有的幼儿班室内高度不足3米,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必要的活动空间:室内采光面积远远低于国家有关标准。大多数幼儿园(班)的桌子、椅凳做工粗糙,且长短高低不一。大多数幼儿园(班)缺乏基本的生活、卫生设施(如流水洗手设施,消毒、卫生、厨房设备等)。更有一些村办幼儿班的房舍、门窗陈旧破烂,严重危及幼儿和教师的人身安全。教具、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奇缺。一些幼儿园缺乏最基本的活动条件,没有大型的体育设施,没有户内外活动器械、材料,没有图书,有的甚至连活动室的桌子、椅凳还是孩子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一本课本、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几乎是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全部家当。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大班化”,班额在50人以上,活动室空间狭小。另外,幼儿园在人员配置方面,师生比例离部颁标准1:6~7相差甚远,国家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但是现在西部很多村办幼儿园平均每班只有1名教师,基本没有保育员。在被调查的245个班级中,超过40人的班级有234个,占了95.5%。一些农村小学附设的幼儿班及民办幼儿园甚至达到60~70人/班,超出国家规定的班额一倍多。

(二)教育观念落后,“小学化”“学科化”倾向严重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严重。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才传授的知识、技能,即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所谓“学科化”是指向幼儿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请看几个场景或现象片段:

场景一:走入这所幼儿园,看不到孩子开心、热闹地游戏玩耍,听到的是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孩子都在上课,而且被要求手背后面,端正地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课,或趴在桌子上写字……他们像小学生一样,背着大大的书包,晚上回家还有家庭作业。

场景二:某幼儿园中班家园联系栏有这样的温馨提醒:

今日家庭作业:

天、地、人、口、手,各写10遍。

《科学》(孩子们用的文本教材,笔者注)第59页计算题。

现象:某幼儿园大班的课程设有语文和数学,由于这个班的数学老师是位退休的小学教师,因此家长们踏破门槛都想挤进这个班级。

上述种种情景,在西部农村幼儿园(班)随处可见。笔者曾到一所村办小学附设的幼儿班观察过一天,发现这个班的孩子一日生活与小学生完全相同,到校后坐在教室里自习,和小学生一起做早操,按照小学的铃声上下课。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或死记硬背式方法统治着课堂。每周上课节数在20节以上,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有的幼儿园甚至还要求教师给幼儿布置课外作业,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就这样,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儿童过早地背上了课业负担,孩子们不堪重负。

然而,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精神又着实感动着我,因为我看到在那样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下,一个教师从早到晚带着五六十个幼儿,每月的工资只有八九百元,有些民办幼儿园教师甚至只有三四百元,但他们没有抱怨,依然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工作着、奉献着。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现象作一思考。

二、学前教育的立场:儿童、儿童的生命

笔者认为,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明显反映了学前教育的成人立场,而不是儿童立场。有学者说:“我们完全是用一种固定化的,更多的以不是方便儿童而是方便大人,不是有利于儿童而是有利于大人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行为模式,包括各种各样的功利考虑――在这个时代更主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功利考虑,来规定一整套的体制约束、限制儿童的日常生命状态。”“教育一不小心就有了‘反教育’的意味。”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关注什么,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关注?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基于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来审视学前教育的现实。

(一)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在学习中付出了什么代价

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是非常严重的,这一点在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可能与西部农村的文化、生活、教育现实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西部农村,升学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这使得中国传统教育四书五经式的说教形态,奇迹般地转换为“知识中心”形态。因而,教学中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儿童主体意识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忽视儿童良好态度与积极情感培养。尽管儿童一时提前获得了一些外显的记忆性知识,但失却了很多内在的发展潜质。今天,我们必须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为之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他们是因此变得越来越喜欢学习了,还是越来越讨厌学习了?是变得越来越好奇了,还是变得越来越麻木了?是变得越来越热爱生活了,还是变得越来越悲观、冷漠了?是变得越来越善于独立思考、勤于思考,还是变得越来越依赖老师、懒于思考?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儿童是静听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

技能重要,还是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汲取知识的能力重要?是记忆性的知识重要,还是有意义的经验和有发展内驱力的兴趣、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要?一句话,教什么才能使儿童终身受益?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的现实让我真切感受到:儿童尽管会认很多汉字,会做很多算术题,会背很多古诗……但他们消失了只有孩子才有的好奇目光、探究欲望。他们害怕学习,害怕一遍又一遍地写字,害怕一道又一道的算术题。他们不敢也不会向客人问好,不知道怎样与陌生人交往,怯于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已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他们不敢探究,也不会探究……杜威曾说:“最重要的态度是能养成继续学习的欲望。如果这方面的动力减弱了,而不加强,那么就会发生比仅仅缺乏预备更加严重的事情。”“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许是所有教育学中最大的错误了。”

钟启泉教授曾分析过学力的“冰山模型”和“树木模型”。任何一种学力都是由知识、技能、思考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的。学力的冰山模型把学力比喻为一座冰山,露出的冰山一角是显性的知识、技能,而隐藏在水下的是冰山的大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力的树木模型则借构成树木的三个部分――树叶、树干、树根,隐喻学力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的统一体。看得见的学力是由看不见的学力支持的。传统的教育只关注学力的显性部分――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学力的隐性部分――思考力、思考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可以这样说,学前教育就是为学力的看不见的部分奠基的。学前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习惯、态度、兴趣、价值观、性格的培养。学前教育要关注儿童为学习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我们不能让儿童为了显性的学力而丢失对学习的兴趣、热爱,丢失好奇、探究的心灵及良好的习惯、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曾这样告诫我们:“最要紧的是特别当心不要让儿童在还不能热爱学习的时候就厌恶学习,以致在儿童时代过去以后,还对初次尝试过的苦艾心有余悸……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

(二)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

儿童是一个独立、主动的人,是一个不同于成人的人。他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状态、生命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生命应当是教育的原点。了解生命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和每一个发展时期的需要,是教育的基础。3~6岁儿童的生命是特殊的生命,作为学前教育必须关注这个阶段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尊重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是教育的起点。3~6岁儿童的生命特征尽管表述起来有较大的困难,但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作尝试性说明。

1、儿童不是小大人,是具有独特身心发展特点的主体

儿童与成人不仅仅在身高、体重上存在差别,更重要的是在身心发展特征上存在本质区别,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是与成人不同的、具有独特身心发展特点的主体。

(1)儿童的身心发展存在阶段性变化。儿童的成长可分为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6~12岁儿童期、12~18岁少年期四个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因而需要进行不同的教育。

(2)儿童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观察、思维和表达方式。儿童总是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看世界的,因而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式与成人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也自然与成人不同,所谓童言稚语说的就是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我劝告低年级老师说,给孩子们教比例、透视、相称规律这都很好,但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幻想提供广阔天地,切不可破坏孩子观察世界的那种童话语言。”

(3)儿童充满想象和幻想。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富有想象和幻想,也正是想象和幻想才使童心不泯。难怪当老师问:“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孩子回答说:“雪融化了,天气就暖和了,小草绿了,桃花红了,春天也就到了,春天是吃着雪长大的!”

2、儿童生活的存在方式――游戏

儿童与游戏从来就是不可分的。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游戏是儿童的天然需要,是儿童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需。因为“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无论是从哲学层面还是人类学层面,抑或是儿童的主观体验层面,儿童游戏的核心价值就是愉悦。如果没有了游戏,儿童也将失去自己的生活,当然童年也就失去了幸福和快乐。

3、儿童是探索者、发现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探索和发现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难怪儿童会不断地探寻,“鞋底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凸凹的条纹?”“为什么水里放上一定量的盐会使鸡蛋浮起来?”“为什么把报纸贴在胸前快速地奔跑,报纸不会落地?”“为什么树叶的两面颜色不一样?”等等,这就是儿童,这就是童年,好奇、探索,不满足于固定的答案,时刻寻求意外的发现,这构成了童年的生命特征,也区分了儿童与成人。

尽管上述三点不一定能完全诠释儿童、诠释儿童的生命特征,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儿童与成人的不同,说明了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也正因为有这些不同,才构成了童年、童心、童真和童趣。

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儿童身上好似到处插满了输送营养食品的管道,那些对未成年人富有‘责任心’的‘好心的’成人们,将他们认为‘有营养的’东西(外显的知识、作业等,笔者理解)不停地用外压形式灌输给儿童。在这样的高压下,儿童的生活还能悠闲自在、宽裕自如吗?还能有时间玩只有童年才能享受的游戏吗?最重要的是,儿童还有时间进行其内在生命的丰富发育和茁壮成长吗?一个不能自主地拥有童年、不能自主建构生命、不能享有童年欢乐的儿童会有一个健全的生命吗?”童年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生命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价值与其他教育阶段的价值相比有听不同,学前教育应体现在对儿童个体生命的关注上。因为生命的延续,生命质量的体现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能力的发展、道德水准的提高,生命是通过活生生人的存在,通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情态体现出来的。它包含知识与能力,却是以一种绵延的方式运行着的。在这种运行中,生命活力得以展现,生命个体获得快乐。知识、技能的获得至多只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中介,是“桥梁”,儿童获得知识技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生

命质量,享受童年生活的快乐、美好。凡违背儿童生命特征的教育都会给儿童带来灾难和痛苦。因为“教育之首要目的,不是别的,是受教育者的个人幸福,是个人的发展,是提升个人生命价值。”借用叶澜教授的话说:“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使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越位:成人“看起来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但结果是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使儿童的立场异化为成人的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的立场”。没有了儿童的立场,儿童的学校生活只剩下外在的目的,而没有了提升自身生命质量的内在目的。

学前儿童教育篇(4)

[关键词]学前儿童 艺术教育 审美心理 课程实施

一、审美及审美艺术的教育价值

我们引进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审美艺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审美艺术活动的价值、审美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表现在:

1.为完满型人格的塑造打基础。这是因为艺术审美连着情感是心灵的活动,而心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它可以自由驰骋,可以把眼前和未来、有限和无限、理智和情感、物质和精神加以协调和沟通。审美艺术中所培养的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反映能力是造就完满人格的基础训练。如果能在教育中坚持艺术与体、智、德教育相结合,使教育中的“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相结合,使儿童的行为不但为了实用,而且可以拉开距离欣赏,使行为不但接受“善”和“真”的被动控制,而且获得“美”的自动调节,就能为完美人格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开发。据研究,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在艺术教育中,坚持艺术形象布局的审美特征和具有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容相结合,坚持直觉整体的信息加工和理性领悟相结合,使左右脑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艺术作品中不同的结构要素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促进以右脑功能为主的全脑功能的开发。

3.有助于一般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活动中所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

4.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使童年获得更多的欢乐。同时,儿童知觉过程的整体性、直觉性、记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想象的独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但是,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缺乏恰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方式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削弱和消失,因此,成人在儿童2~12岁之间这一艺术潜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向儿童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可以使脑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得到发展。

二、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及其培育方法

本研究综合了在美术心理、音乐心理和文学心理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发现1岁以内的婴儿就能对外界事物的某些审美特征产生知觉选择,如鲜艳的色彩、动听的旋律、有节奏的儿歌都会引起婴儿的定向,这是审美心理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审美艺术教育的基础。儿童审美心理与非审美心理一样都包括知、情、意三个系统,它是审美及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心理基础。有关审美和艺术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审美主体的知、情、意系统与审美艺术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功能有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意志(创造行为),它们贯穿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全过程。然而,审美心理活动和非审美心理活动在目的、方式、结果等方面都是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的,反应了两种不同的反映世界的方式。在科学工作中,感知、想象、理解、发现、思考客体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本来的面貌及其发展规律,为解释、利用、改造、创新提供依据,应该是求实、求真的。

审美活动中对客观的反映是情感的、想象的、变形的,甚至是虚幻的。以月亮这一实体为例,科学家告诉我们它是围绕地球转的不发光的星体,月亮光是太阳照在月球表面的反射光,夜晚月朗星稀是因为无云等。而审美时,则把月亮当作审美对象,当作寄托感情和想象的对象,所以就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融入客体之中,就会有“嫦娥奔月”虚幻想象。这都是审美主体的感受、想象、移情所至。因此,审美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形象、色彩、音响、韵律、节奏、流动感、和谐、秩序等情感表现性感知,感受到生命的运动,产生激情和想象,情绪情感能在映象中得到体现。如果我们把审美的结果当作科学的认识,必然会陷入荒唐。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和研究经验,归纳出以下培育方法,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依据。

1.积累非审美的认识经验、实用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情绪经验,丰富现实性表象,为感知的定向(在对象中有熟悉的成分更能引起注意)、为理解和想象的进行、为情感的产生提供丰富的源泉。

2.师生共同创设审美艺术化的环境。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用创作成品布置环境,也可以把生活常规提升为艺术的表达方式。

学前儿童教育篇(5)

近年来,我国的相关学者也就小学阶段是否有必要开设外语课程进行了讨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例如桂诗春教授认为,小学阶段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开设外语课程,并且要注意解决教材和教法等有关问题,同时还应该通过科学的实验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具体而言,针对一些小学开设英语课而一些没有开设的实际,实地调研儿童外语学习的具体情况,对于学习外语同年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探讨。综上所述,学前儿童学习英语具有可行性,但是其又不存在必然性。

二、开展学前英语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如果针对学前儿童开展英语教学,那么教师就必须要针对儿童的特点与学习外语的优势,遵循如下原则开展教学。

1.必须遵循生理阶段性原则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对儿童学习的生理特征有正确的把握,才能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确保他们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LanguageDevelopmentofChildren(儿童的言语发展)的过程经历获得言语和基本完善两个阶段,也即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是连续的,又能够被划为若干的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是3岁前,这是言语获得的时期,也就是说这是儿童获得理解母语能力的时期;第二阶段是3~6岁,这是发展完整口头言语的关键阶段,也可以说这一阶段儿童发展出不断复杂化的口头言语,对于言语交际能力有了初步的掌握;第三阶段是7~18岁,这是完善和提高言语的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不断地丰富言语的形式和内容,而且逐步地产生着质的变化,且日臻完善。理解词语、掌握语法结构形式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且逐渐形成了语法结构意识。由此可见,在人的记忆能力发展过程中,4~5岁是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如果对儿童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为他们以后发展各种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必须遵循心理适应性原则

儿童进行英语学习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很少存在心理障碍,勇于开口说英语,不害羞、不害怕出错,在众人面前敢于开展语言实践。他们具有比较强的感知语言的能力,能够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儿童年龄越小,越敢于大胆地用语言来表情达意。但是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具有心理防御性,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外语习得者往往在度过青春期以后,就会瞻前顾后,既害怕犯错,又害怕别人耻笑,因此轻易不敢应用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感受和观点,因而其习得语言创造性与灵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综上所述,遵循心理适应性原则进行学前英语教学,可以有效地开发习得者的潜力和智力。

3.必须遵循兴趣原则

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是其积极参与的主要动力。通常情况下,儿童的兴趣都关联着一些肯定的、积极的情绪,而且兴趣能够激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引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儿童对某一事物一旦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钻研,并在这一过程中的精力是专注的,而且保持着忘我的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所选择的教学手段也应该是有趣的、生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图片、直观教具、游戏、活动等,对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从而增强儿童的语言认识、理解和想象的能力,帮助他们强化记忆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适宜的梯度和难度。哪怕儿童仅仅得到了些许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此会更加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鉴于儿童具有好动的天性,虽然学前英语教学一般只是进行生活常用的简单句的练习,但是他们反反复复地说、讲、练,最终难免会觉得乏味枯燥。因此,应该在游戏中融入英语知识,使他们在游戏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游戏。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掌握了英语知识,而且又能进一步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同学间彼此还能进一步增进友谊。

三、学前儿童学习英语应注意的问题

在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多方面的特殊性,主要包括:

1.不要盲目地跟风

当下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兴趣班、特长班等,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授课,可谓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面对此种情形,很多家长不能做到立足于自己孩子的实际,而是盲目地跟风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学,我家的孩子也必须学,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在这种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毫无目的地送孩子进各种班,以期培养孩子具有多方面的特长。英语班就是其中的典型。殊不知,很多英语班往往就迎合了家长盲目跟风攀比的心理,开办英语班就是单纯地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因而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但是实际上其教师素质往往不是很高,实际的教学经验欠缺,对于学前儿童的英语学习帮助不大。

2.不能无视孩子自身学习的感受

有道是童言无忌,学前儿童天性纯真,他们常常是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好恶。为此,英语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他们的兴奋点和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那么就能够使他们坚持进行英语学习,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较多地进行英语朗读、听英语对话录音、模仿英语对话,同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反之,课堂的信息量如果超越了儿童接受能力的范围,或者教学内容使他们觉得枯燥无味,那么就要立即进行调整完善,以免精力和时间的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持续保持儿童学习的热情。

3.应做到生活英语化

现在的儿童家长大多数都比较年轻,他们一般都在学生时代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家长在生活中与孩子交流时要尽量使用英语,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逐渐渗透。语言不是课堂中教师教出来的,而应该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因此,应立足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兴趣,选取合适的语言环境。儿童初学英语,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夯实基础,特别是要掌握流畅标准的发音,否则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影响。儿童如果对英语的学习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那就没有必要勉强他们学习,在小学阶段进行的正规课堂英语教学也会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四、结语

学前儿童教育篇(6)

一、高校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偏颇,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纵观高校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趋向,基本沿袭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单一学科理论基本目标的掌握,学习方法上以理解记忆为主,在考核标准上侧重于笔试成绩,呈现出较强的失衡性趋向,这种失衡性直接表现为教学目标定位的偏颇。学前教育《儿童文学》忽视了现实服务对象的鲜活性,理论教学与教育实践实际严重脱节,部分高校学生在走上教师岗位后才发现理论所学与现实教学存在差距,引发其教学中的不适应性与慌乱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错误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高校学生难以在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二)课程内容方面针对不强,重理论教学实践不足

如果单独选取课程内容对《儿童文学》教学进行评析,其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向十分明显,教学实践的丰富内涵未被完全挖掘出来,《儿童文学》教学受封闭课堂的限制,教学面单一而狭窄,课堂生动丰富性欠缺严重,与实际教学相差较大,理论培养出来的高校学生一旦脱离书本课堂试卷等传统教学环境,往往在教学实践中陷入尴尬,这种对实践的忽视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

(三)课程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满堂灌教学亟待改革

通过对《儿童文学》课程现有教学方法的分析,不难看出满堂灌的痕迹明显。课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高校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也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失去实效性,高校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都受到严重阻碍,高校学生缺乏对课堂对学科对难点的分析与讨论,不利于自身感悟分析能力的提升。此外满堂灌教学方式侧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忽视了社会实践的教学指导意义,限制了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思考。在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束缚与制约下,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与实际沟通能力缺乏培养引导,课堂教学死气沉沉。

(四)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片面,日常考核分析关注不够

学前教育专业在开展《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时对往往忽视了课程的评价与考核,并且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过分关注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日常表现。考核方式的片面性使得高校学生在开展《儿童文学》学习时单纯记忆理论知识点,对日常行为规范关注不够,不利于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提升。这种评价上的片面性使得部分优秀学生难以真正发掘出来,以分数定结论挫伤了部分高校学生《儿童文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方向,做好课程教学的定位

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必须以明确的课程目标为教学导向。基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现状,综合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现实背景,学前教学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应是学生对课程本身的认可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儿童及儿童文学的热爱,从而树立服务儿童服务教育的价值导向。《儿童文学》作为学前教育必修课程,力求实现学生对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把握,并做好与儿童的交流沟通,从而为专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做好职业潜能的发掘。

(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做好专题模块解读

课程内容的明确要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从高校学生知识与能力构成的角度确定课程内容。其二做好对《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原则的遵守。其一涵盖三个层面,分别为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模块、儿童文学阅读写作模块、儿童文学艺术组织与表演模块。这三方面关注儿童文学的特征、范围及一般原理,力求实现高校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及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其二要求以儿童文学功能与作用分析确定儿童文学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注重增强作品的趣味性。突出《儿童文学》的儿童情趣性,引导学生从儿童的视角发掘素材新意,注意故事的曲折生动性,借助浅显直白的语言进行阐述分析,语言表达上要契合儿童的阅读心理与接受能力。其次要体现作品的知识性。儿童文学题材广泛,古代传说,现代英雄事迹、自然风貌、人文山水都等教学素材都应该服务于儿童文学教学。最后要凸显作品的审美性。通过文学中美的形象塑造,美的情感传递、美的语言表达、美的情景模拟等让小学生在美好事物美好情感的熏陶下得到美的教育,受到美的启发。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调动学习兴趣与热情

教学方式是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直接实施者,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应将理论阐述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灵活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做好高校学生教学技能及教学素养的提升。其一可以尝试朗诵会的形式开展教学。《儿童文学》内容的丰富性尤其是儿童诗歌、儿童散文等文体教学可以借鉴朗诵会的形式,在朗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为将来开展语文教学奠定基础。其二可以组织故事会。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儿童寓言、童话等内容教学,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增进高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其三可以开展儿童戏剧演练。在教学过程中鼓励高校学生运用理论所学进行文学剧本的编写,通过编写剧本并自主排练演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造能力的同时做好学生未来职业能力与经验的积累储备。通过选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教学内容的阐释更到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到位。(四)完善课程考核与评价,构建课程的完整体系完整的课程教学除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式新颖、教学主题鲜明、教学内容具体外还要有完整客观的课程考核与评价,这也是我国学前教学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一大方面。《儿童文学》课程考核与评价应着眼于课程本身的培养目标,基于学生未来职业素养提升的角度做好统筹与把握。一方面在评价内容层面要做好对儿童文学课程一般理论知识与儿童文学鉴赏阅读的结合,在实现两者结合基础上带动高校学生文学的创作与剧本的表演。其中如何做好儿童文学艺术组织形式的构建是评价内容方面的核心。另一方面在评价方式上应做好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与终极考试的综合性分析,通过定期考核与日常考察的融合,带动书面与实践的互动,从而给出高校学生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反馈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提升的推进。

三、结束语

学前儿童教育篇(7)

【关键词】儿童绘画;自由;纯真;颠覆

一、儿童绘画的定义及特点

儿童绘画是指儿童通过观察、认识外部世界后,尽情发挥想象力,绘制出来的美术作品。

儿童的绘画活动是儿童真实的自我表现。孩子喜欢的、厌恶的都在绘画过程中直接地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儿童的绘画活动其实就是孩子对自我兴趣的自然展现过程。而兴趣也是促使儿童进行绘画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时,孩子在进行绘画活动时,并不像成人那样把绘画当作一种需要认真应付的工作或者活动来看待,他们更愿意把绘画活动当成一次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以游戏的心态对待绘画活动,对于任何一个成年画家来说都是很难得的,只有抛弃现实的功利心,才能画出最感人的作品。在游戏中,孩子纯真的天性和真实的自我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儿童的想象力在绘画过程中得到彻底的解放,使他们的美术作品具备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正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是粗浅的、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偏差的。他们并不具备成年人所拥有的一套以客观现实为标准的评判逻辑或观念。换句话说,由于孩子不具备成年人的逻辑思维和观念,所以他们在绘画活动过程中,并不受到这些逻辑思维、观念的束缚和左右,使他们的想象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画面大胆、纯真、夸张、毫不掩饰。使得孩子的绘画作品更贴近人们的心灵,也更容易与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而令人们感动;这是绘画创作中最难能可贵的,这也是成年画家无法企及的。

作为一名成年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早已脱离了儿童时代的稚嫩,童年时代的自由率真、天真烂漫被成熟的理智取而代之。当他们进行儿童美术作品的创作时,如何创作出符合儿童审美要求的绘画作品,视乎成为横亘在眼前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鸿沟”是每一位成年人都无法逾越的,就连毕加索都说:“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画得像一位大师那样,但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会画得像孩子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儿童绘画时束手无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与专业的美术院校学生在儿童绘画创作方面也有其天然的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经过美术专业基础训练,在绘画造型、色彩应用等方面基本保存孩童时代的稚拙和朴素,这使得他们绘画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更接近儿童的趣味和审美。而他们所缺少的就是儿童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联想,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作出符合儿童审美要求的美术作品,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必须重视的一道教学难题。

二、儿童绘画创作原则

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触儿童绘画的最初,带有一定的个人偏见或误解,他们会以自己的审美观念去衡量儿童天真的作品。他们会认为,儿童绘画作品简单粗糙,仅仅是儿童随手草率的涂鸦而已,没有真实的造型空间和色彩质感。如果以写实的标准和手法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偏离了孩子的兴趣趋向和审美喜好,会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便不言自明了。因此,培养学生的儿童绘画创作能力,要注意一下创作原则:

1.稚拙原则

首先要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强调要以儿童的审美需求为创作的出发点。摈弃以写实再现客观存在为目的的绘画理念和手法。写实的绘画作品,力求在二位的平面上塑造三维立体的真实错觉,创作这样的作品需要作者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和细致理性的观察分析能力。

儿童的身体及智力发育还不成熟,他们是依靠直觉认识外界的,因此,不能仔细理性的观察外界的事物。而那些被孩子见到过或者观察过的事物,仅仅是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了物象特征的模糊的概念。过于严谨、理性的写实绘画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顺其自然,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画自己喜欢画的内容,使儿童纯真的天性得到保存。

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童年时代,尝试以孩子的眼光进行创作。不追究像与不像,真实不真实,只追求稚拙的趣味和奇幻的想象。尽量不以真实的客观规律作为衡量作品的尺度和标准。

2.题材兴趣趋向原则

认真留意儿童的绘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作品比较活泼、可爱。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画到作品中。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创作的绘画作品必须贴近孩子的生活,以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内容为创作的题材,这样更容易与孩子产生共鸣,也更利于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

3.颠覆性原则

颠覆性原则是指在儿童绘画创作过程中,尽量颠覆正常的逻辑关系、物理关系、比例关系、色彩关系。这样可以打破正常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彻底的解放。

颠覆逻辑关系是指在创作中,把本来毫无关联的两种绘画素材进行巧妙结合,形成独特的画面内容,给人以奇特的新鲜感。例如,动物和植物结合。我们可以画出一棵高大的树,但树上结满的不是果实和鲜花,而是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鱼。我们也可以画一头长颈鹿,而长颈鹿身上开满了各种鲜花、生长出各种瓜果。

颠覆物理关系是指以正常的物理关系在画面中进行相反的处理。这种方式可以使观众产生无限的联想。例如,鲸鱼本来应该在水中生活,但在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把鲸鱼画在天上飞翔;火车在陆地上奔跑的交通工具,我们可以把火车画在树干上和花瓣上。我们还可以把人画在云朵上,与小鸟一起翱翔。

颠覆比例关系是指把原本正常的物体比例关系进行放大、拉长,使画面中物体的比例形成强烈的反差。比例关系的应用最容易使一件作品贴近儿童的审美,因为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会在意画面中个主体的比例关系的。例如,把西瓜画得比汽车大;把长颈鹿的脖子画得更长;可以把一群小朋友画在向日葵上做游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