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8 15:44:04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汽车服务 实践能力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TQ330.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服务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而目前我国高素质汽车服务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汽车服务业涉及面广,内涵丰富,这就决定了汽车服务业人才需求具有数量大、多层次、复合型等特点。普通高职院校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条件等因素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进行准确定位,是学校办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汽车服务业人才需求特点,就普通高职院校如何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进行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汽车服务业人才需求分析

汽车服务业是指在汽车产业价值链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支持性、基础性业务及这些业务的延伸业务。由此可见,汽车服务业不仅包括汽车产品下线后从销售到售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所需要的一切服务,而且还包括了汽车前市场的汽车产品开发外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认证和零部件的采购等服务。同时,它还包含产业政策、技术法规、国际贸易环境等宏观服务,形成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汽车服务业范围的宽广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汽车服务业人才需求缺口大,人才需求层次化、多样化、复合型等特点。

1.1人才需求缺口大

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发达国家从事汽车制造业的人数与从事汽车相关行业的人数比例通常为1:10。以此测算,到2015年,汽车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5000万人,这就意味着每年大约需新增间接就业人数约22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中大多数为汽车服务业从业人员,其中汽车营销人才、保养维修人才、装饰(美容)人才所需量最大。根据对智联招聘网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得出汽车营销人才需求量最大,以57%位居第一。有关资料显示,未来几年中国汽车营销人才缺口将达到80万人左右;由此可见,各种汽车服务人才需求缺口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1.2人才需求层次化、多样化

汽车服务业作为汽车制造业的重要支持和主要的利润来源,已受到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高度重视。在汽车维修人才中,既需要高层次的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维修顾问,又需要一般的维修人员和维修服务人员。每一种人才需求,新的岗位层出不穷,如汽车维修人才中的技术热线专员;汽车营销人才中汽车销售分析师、销售顾问、互联网车展主管等。

1.3人才需求的复合型

汽车服务人才复合型特征显著。上述各种汽车服务人才的共同特点是既要具备过硬的汽车知识,又要在某一或某几个汽车服务领域具有专长。如汽车销售人才既要具备汽车的结构原理、养护等知识,又要具备市场营销、汽车销售等知识与能力,高层次的营销策划人员还要具备创新能力;汽车进出口人才不仅要具备汽车相关知识,还要通晓国际贸易,熟悉WTO规则、还要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汽车维修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汽车结构、原理、维修保养等知识,具备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还要懂得顾客的心理,善于与客户沟通,能迅速作出正确的维修方案和进行维修费用概算,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2普通高职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定位思考

2.1层次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培养汽车服务人才的主力军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偏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服务业对汽车服务人员的要求愈来愈高,高等教育为汽车服务业培养高层次的服务人才成为必然的趋势。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构建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内不同层次的学校均开设有与汽车服务相关的专业。高职高专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汽车服务方向的专业较多,主要有《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营销》《机动车保险实务》《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定损与评估》等专业。这些学校培养的人才多定位于职业技能型人才,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汽车服务工程的内涵实际上囊括了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汽车服务方向的各专业,因此,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定位是高职院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显然,作为机电高职院校,其培养的学生应定位于高层次的汽车服务人才。

2.2能力定位

作为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文化积淀、入校学生的质量等方面都与重点、名牌本科院校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是注重厚实的理论基础,重视研究能力,轻实践动手能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职院校应培养出多层次、多能力的各种人才,因此,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我校的必然选择。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篇(2)

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开展现状

专业课程作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职业技能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其开设的必要性及科学性直接影响着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综合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现状如下。

(一)开设的专业课不够“专”,不能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由于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者对本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不明确,或者只简单的基于凑够学分的想法,导致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出现一些“多余”课程。即学生学习后既不能掌握本专业需要技能,也不能起到专业基础课的作用。

(二)开设的专业课不够“细”,不能训练学生具体职业技能。由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只明确本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技能的大概,具体技能不明确,导致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出现一些“过大”课程。即学生学习后只能明确大概的技能方向,并不能掌握具体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教育的教育初衷不符。

(三)开设的专业课不够“全”,不能涵盖主要职业技能。由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者不了解本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技能的最新最全动态,导致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出现课程“不全”现象。即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设置的全部专业课程之后,掌握的职业技能仍然有缺口和盲点,不能完全胜任岗位需要。

二、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规划基于岗位需求的必要性

基于岗位需求的课程规划方法是一种逆向课程设置方法,即先调查本专业往年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然后分析各主要就业岗位的基本职业技能,再根据各职业技能选择所要开设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开设的课程后基本掌握就业岗位基本职业技能。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规划基于岗位需求的必要性如下。

(一)基于岗位需求规划专业课程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相一致。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技能为出发点,培养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人才。即掌握工作技能是最根本教学目标。基于岗位需求来规划专业课程就是按照岗位需要的工作技能来选择专业课程,让专业课程为岗位需要的工作技能服务。所以,基于岗位需求规划专业课程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相一致。

(二)基于岗位需求规划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开展问题现状相对应。在本文中的第一部分清楚阐述了目前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开展的典型现状,三类现状均直接或间接的与岗位需求的不明确相关。基于岗位需求来规划专业课程的前提条件就是对本专业最新的岗位需求进行调研,让专业课程的制定者明确岗位需求。所以,基于岗位需求规划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开展问题现状相对应。

(三)基于岗位需求规划专业课程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出面向汽车技术服务企事业单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即学生在学校通过学习之后是要服务于汽车技术服务企事业单位岗位的。基于岗位需求来规划专业课程就是用岗位的“需”来决定学生的“学”。所以,基于岗位需求规划专业课程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三、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基于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规划

为了完成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规划,于2010年7-10月,采用访谈+问卷的方式,针对我校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面向湖北省58家汽车销售维修服务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调研单位部分列举如表1。

通过对湖北省内58家汽车销售维修服务企业毕业生的回访,以及各企业岗位设置、用人标准、知识能力要求的调查,整理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职业方向为:汽车营销和汽车保险,具体的就业岗位为: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销售、汽车用品销售、汽车保险投保、汽车保险理赔以及汽车保险查勘,此外,一些工作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学还可能从事汽车服务管理岗位。具体课程规划流程如图1。

图1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基于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规划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对应七个就业岗位,每个就业岗位又分别对应不同的职业技能。例如:汽车整车销售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为汽车营销观念能力和汽车整车销售能力;汽车服务管理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为汽车营销方案策划能力和汽车4S店管理能力。接下来,针对不同的职业技能又分别设置了对应的课程。例如:针对职业技能中的汽车整车销售能力,开设汽车销售技巧课程,针对职业技能中的汽车4S店管理能力,开设汽车4S店管理课程。至此,就完成了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的规划工作。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篇(3)

2012年7月,“首届全国汽车教学名师研习班”正式开班。该研习班分维修、营销和钣金3个方向,其中维修和营销2个方向于7月14—19日在山东潍坊举办,钣金方向于年7月23—28日在北京举办。本次班研习内容包括2个方面。

1 公开课交流

邀请“2011全国汽车职业院校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围绕相关课题讲授公开课,并邀请朱军、赵志群和陈永革等著名专家和所有学员一起进行现场点评交流。

其中,汽车维修方向的课题范围包括:发动机电控系统、电器和空调的故障诊断与修理;汽车营销方向的课题范围是:整车营销、配件营销、二手车营销、保险以及维修接待;汽车钣金方向的课题范围为车身测量技术。

2 专题讲座与研讨

对于汽车维修和营销方向的研习班,将举办有关“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和“自动变速器新技术”等讲座和研讨。对于汽车钣金方向研习班,则就“汽车钣金专业建设”和“车身测量新技术”等主题进行讲座和研讨。

此外,研习班举办期间,还结合“汽车双师认证培训”项目内容,对学员进行中国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以下简称汽车工程师认证)考核。通过考核的学员可以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颁发的“专业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并可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申请认证评审。如能通过评审,则可取得汽车工程师认证证书,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人才。

作为汽车维修领域的专业媒体,同时也作为本届研习班的支持单位之一。《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向受训学校赠送了全年的杂志一套,为受训教师们提供了掌握最新维修技术、了解维修行业最新动态的渠道。

为了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加强汽车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双师”型人才的精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了“汽车双师认证培训”项目。“双师”型人才,是指汽车专业职业教育师资不仅仅是教师,还应该是具有专业技能的技师,更应该是能够充分研究专业教学的工程师,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掌握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认识到为什么这样操作。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被称为“双师”型人才,而“汽车双师认证培训”的目的,就是培养汽车专业教师成为工程师。

迄今为止,全国共有来自各中、高职院校的1000多位教师参加了“汽车双师认证培训”,通过工程师认证考核的有700多人,最终通过评审,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认证为工程师的约400人。通过“汽车双师认证培训”,使一批中、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每期“汽车双师认证培训”中务实而又有针对性的内容,都给受训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汽车双师认证培训”在国内各类汽车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中认可度非常高。

2011年11月,为了检验全国汽车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举办了“2011全国汽车职业院校课程设计大赛”。大赛中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突出的专业教师,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明显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专业教师普遍不具备一线实践的能力,离汽车工程师的要求相距颇远。因此而带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方面,教师们普遍思维模式固化,无法掌握其实质性的内涵。

为了进一步加强汽车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在保持原有“汽车双师认证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汽车教学名师研习班”项目,来强化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研习班举办的目的,就是让专业教师能够充分领会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质内容,掌握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专业教学中。

“全国汽车教学名师研习班”项目可以说是“汽车双师认证培训”项目工作的延伸,二者又互为补充。为此,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对这2个项目的定位,既可以单独举办,也可以在内容上进行交叉。像本次举办的“首届全国汽车教学名师研习班”,其内容除了对教学方面的研修之外,还有“汽车双师认证培训”的内容。对受训教师而言,培训内容有所拓展。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汽车商务英语教学 就业为导向 实践收获

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懈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汽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不可避免要接触大量英语汽车文献资料。汽车商务英语教学与工作实践相脱离是专业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结合社会实际需要及汽车专业的教学实际特点,以及汽车商务英语情景模拟教学,建立起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以就业为导的专业英语教学。

一、高职汽车商务英语需求调查

大学英语在教学上有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和基础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之分,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差异又有衔接。在专业英语中,汽车专业英语有其独有的特点。汽车专业英语句子长,句型复杂,因此汽车专业英语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既应有扎实的汽车专业知识,又应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材相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语法偏难,词汇量偏大,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很难激发学习兴趣。汽车行业日新月异,汽车专业的教材还比较陈旧,脱离实际需要,单纯通过教材很难与国外新技术接轨。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调研汽车行业英语开展必要性和学生对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改进建议。由于教育部并未对汽车专业英语实行统一的纲领性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一套规范的教学体系和评估体系。

二、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汽车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是一种规范化、程序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引入国际通用的ISO质量标准体系可加强汽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汽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角度。因此在汽车英语教学中应考虑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中的5“W”1“H”原则(what,who,when,where,why,how),即授课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目的及授课方式等六个方面。

1.授课目的

在5“W”1“H”原则中,授课目的是最为关键的,其他原则都是围绕实现授课目的来进行的。汽车市场日益国际化,汽车高科技含量不断加大,经常会遇到英文显示的汽车故障诊断设备,不懂专业英语不能掌握和操作这些设备,无法对顾客全面介绍汽车产品,汽车专业英语包含的内容涉及汽车理论、汽车维修、汽车营销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进行汽车英语教学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授课目的,即培养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汽车人才。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调研学生对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改进建议。在调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制订EGP的与ESP相衔接的汽车行业英语教学方案。为培养一批行业英语交际能力强、符合汽车行业需要的汽车专业人才,建立EGP和ESP教学相衔接的汽车商务英语教学模式。EGP教学目的是打好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在普通英语环境下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ESP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一般英语的基础上熟悉汽车行业的英语环境,对行业内常用的专门词汇有所掌握,能与专业人士进行英语沟通交流,并协助行业内人士相互沟通无障碍,能看懂具有一定专业性的行业内文献资料。

2.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

汽车专业英语不像基础英语那样活泼生动,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汽车专业外语教学的关键。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英语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衔接,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PPT等教学课件,实训室情景模拟,使学生更直观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1)实训室的利用。设计一些营销场景,将学生带入实训室,创造一种营销氛围。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设客户和推销员,要求学生穿正装,制造一种实战的气氛。

(2)情景室的使用。将学生带入情景室,创造一些维修或售后的情景,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投诉的客户(外国客户),另一部分学生用所学汽车英语知识去解决客户的问题。

(3)多媒体的应用。充分利用PPT等教学课件,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汽车结构、汽车维修等实景图,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4)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充分利用我院的校外资源,带学生进入一些4S店,去现场观摩,并要求学生用汽车英语知识进行对话交流。同时,还带学生进入4S店的售后或维修服务中心,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英文说明书去认识汽车专业英语在就业后的重要性。

3.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学生是教师的授课对象,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汽车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水平。我任教的汽车专业英语重修班的学生分为三种:一种是汽车理论扎实,但英语水平不好;一种英语水平很好,汽车理论知识薄弱;一种是汽车和理论都偏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在汽车英语重修班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普遍汽车理论知识较强、英语薄弱、热爱表现的特点,采取鼓励为主,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让学生先用汉语讲解汽车理论,然后运用幻灯片的方式,让学生用英语讲解,采取由易而难、逐步递进的教学模式,降低学生的挫败感,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4.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对于能否成功完成授课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汽车英语的授课时间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这时学生已经完成专业课的学习,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理论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在汽车商务英语教学时对词汇和内容的理解和口语表达。为避免专业英语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授课地点不应局限于教室,利用情景模拟教室和实训室进行直观化体验式的情景模拟教学,并充分利用我院的校外资源,带学生去4S店现场观摩。教师可以到实训中心用英语现场讲解,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使学生更立体地学习汽车专业英语。

三、以就业为导向汽车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后的收获

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之后,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英语教学主要收获如下:

1.作为授课对象的2008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汽车英语学习,在2010年19月开始在汽车相关企业实习,通过成绩数据对比、实习单位反馈,以及对学生调研,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英语教学在实习中对学生有很大帮助,与往届学生相比,用人单位对本届学生的专业汽车英语表示较高评价。

2.专业英语教学程序更加规范。教学准备和实施中教学环节授课内容文件资料的准备、备课准备、授课过程、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实施,教学更高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并得到实习单位的高度评价。

3.加强汽车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搞好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关键,所以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英语教师,使专业英语教师将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统一起来。这就对专业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汽车专业英语是汽运专业和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课的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主干课程。只有根据汽车专业英语的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汽车专业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注重学生积极性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提高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伟义,虞兰主编.汽车专业英语[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慧兰,金亮主编.汽车商品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篇(5)

(一)“汽车营销”学科交叉性较强,课程体系难以确定。“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很强,需要从业人员既懂“营销”又懂“汽车”。因此,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有的把该专业放到经济、管理类院系下,以经管类课程为主,汽车知识类课程为辅;有的将该专业放到汽车类院系下,以汽车知识为主,营销类课程为辅。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汽车营销”类专业上升到本科层次,又面临着学生是拿管理学学士,还是工学学士的问题。如果拿管理学学士,就要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主,汽车知识课程为辅。如果拿工学学士,就要以汽车课程为主,市场营销课程为辅,还要开设一定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所以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很好地针对市场进行汽车营销。(二)缺少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双师型等素质的汽车营销专业教师。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构成有以下几种:1.其他专业转岗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但缺少汽车与服务方面的系统知识,基本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2.汽车类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对汽车制造、设计及维修等方面有着整体的认识,但缺少如汽车营销、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保险、汽车金融等经管类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驾驭和胜任整个汽车服务工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该领域其他著名高校的外聘兼职教授。该领域的教师理论和科研水平较高,虽然能够提高该领域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并能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但缺少参与热情,不能作为教学的主力。4.汽车服务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师生提高实践能力,但由于企业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且人员数量不多。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一大紧要问题,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基本满足了“量”的要求,但在“质”上还相差甚远,特别是复合型、技能型的专业高素质教师更是捉襟见肘,培养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高素质汽服人才还任重道远。(三)实践手段。大多数学校汽车学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集中在汽车设计、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等方面,而“汽车服务”方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滞后,存在相当大的空白,大部分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四)校企合作。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汽车“后市场”,如:汽车销售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保险公司、汽车服务培训机构、市场调研机构等。此类企业(保险公司除外)在人力资本方面都有如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季时,毕业生需求量较少。二是管理结构较扁平,一般是三层结构: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毕业生在本公司的上升空间小、上升途径窄。三是人力资本使用追求短平快,希望毕业生来了后就能产生效益,不太愿意花较大精力培养人才。这些现状都导致企业对与学校合作的兴趣不大,使很多学校提出的“双元式教学”、“工学结合”等校企合作项目流于形式,最多是接纳教师观摩学习。顶岗都很难做得到。(五)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比较盲目,大多数学生对所选专业完全没有兴趣。笔者曾经做过调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因为兴趣而选择汽车专业的不足10%,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

二、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一)缺少高素质一线汽车营销人才。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客户的需求越来愈多、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等现状,使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二)具有“交叉性”知识体系的复合型汽车营销管理人才将更加重要。优秀的汽车营销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汽车方面、管理方面、市场营销方面及战略管理方面等综合知识及技能。(三)汽车营销相关产业将会迅速发展。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汽车营销人才的频繁流动将使汽车市场出现大量相关服务,如汽车营销大学教育、培训、汽车营销咨询、第三方调查等。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营销方向培养方案框架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中职 汽车维修专业 校企合作 改革

随着汽车技术进步和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汽车维修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想能跟得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校企合作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校企合作还是一种能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益机制,既促进了学校教学的发展,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学校教学发展的难题。

一、 汽车技术和维修行业发展对专业教学的新要求

(一)汽车产品的高科技化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如ESA电控电子点火系统、ECT电控自动变速器、EFI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都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尤其使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得到了控制。机电一体化是现代汽车的重要标志,它使汽车在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修、故障诊断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汽车维修设备的高科技化

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诊断专家化、维修资讯网络化、维修管理电脑化。采用电子、激光、数字显示等高新技术的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如发动机故障诊断仪、解码器、四轮定位仪、排放气体分析仪等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电子检测技术和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设备,从业人员就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

(三)汽车维修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汽车维修市场逐步完善,通过激烈竞争使汽车维修市场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是汽车维修企业承担单一车型或同类车型的汽车维修,各种品牌汽车特约维修厂的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4S 体系:即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和用户信息反馈)被广泛采用,为汽车制造企业做售后维修服务等。二是汽车维修业户只承担专项维修,以往那种万能型的维修模式也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因而企业的经营不断向自己的特长方向发展,实现了劳动生产率高、维修质量高、维修费用低、雇用人数低的节约型经营。

(四)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的要求

繁荣的汽车维修市场对维修人才的需求为汽车维修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维修人才的高素质要求也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应用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和技术是现代汽车的特征之一,其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的规范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的人员必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被优先列入“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二、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不论什么专业,校企合作都是高质量快速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正确途径。特别是汽车维修专业,该专业特点是繁荣的汽车维修市场对维修人才的需求为汽车维修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维修专业厂家数量越来越多,维修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维修专业技术工人动手操作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且汽车工业每年都有很多种车型投入市场,有很多新技术应用在汽车上,中职学校自己获取新技术的渠道也比较狭窄,很难适应这种市场上的变化。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解决学校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维修专业只有重视校企合作,才能培养更多的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根据本人多年从事汽车维修职业教育的经验,一个合格的汽车维修专业技术人才应掌握汽车基础理论和动手操作能力之比约为2∶8或3∶7,只有加强操作能力,才能胜任汽车维修工作。汽车维修理论学习仅需1~2年,而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约需3~5年。要想快速熟练地掌握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一般普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单纯依靠消耗性的实习是不可能办到的,必须依靠汽车维修企业组建的校企合作这个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加汽车维修专业的实际操作。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训操作中掌握真正的汽车维修技术。所以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必须重视校企合作的这种办学模式,切切实实地搞好这项工作,才能更好、更快、更多地培养出汽车维修技术人才。

三、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汽车维修专业要想真正搞好校企合作,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出符合职业教育特别是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培训的客观规律。但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起步较晚,特别是汽车维修这个专业,在实施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时会遇到各种困难。以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为例,虽然都与企业合作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合作方式,但都存在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效果不够理想的共同问题,必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来解决。

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需不断改革

我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刚刚形成,其内涵和具体的实施办法还需要与企业共同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在核心课程建设、实训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评价标准制定、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刚刚尝试,缺乏深度合作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河池市汽车产业发展,简单的“2+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训分开、课程设置与岗位技能脱节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企业的岗位用工要求。

2.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我校专业教师队伍缺乏有影响力的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需要加强;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对行业、企业的了解。随着汽车技术进步、河池产业发展和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对汽车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教学理念、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急需加强。

3.实训基地建设需进一步提升

经自治区职教攻坚项目支持,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但随着项目教学法、岗位教学等教学法的不断推进,现有的实训基地已不能满足新型教学的需要,需不断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教学项目与汽车维修项目对接、教学过程与维修过程对接、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对接,最终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

4.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需不断提高

随河池汽车产业的发展,专业人才缺口大,而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到发达地区从事汽车维修相关工作,同时专业教师因课负重等原因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能力不强。需加强专业办学改革和引导,努力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缩影,不仅仅是这一教育环节自身运作中的问题,还反映了职业教育观念、体制和机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因此,需要站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高度,从分析具体问题入手,寻找深层原因。

1.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

校企双方对合作中各自的利益,着眼点更多集中在眼前的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眼光。多数学校把校企合作当作解决扩招后教育资源短缺和就业渠道不畅的手段,而没有作为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不少企业也存在短期行为,把校企合作作为解决用工困难的手段,缺乏长期参与的动力。

2.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主力军,但积极性却不高,原因何在? 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出台了鼓励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支持企业接受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具体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参与企业没有得到必要的成本补偿,也没有提高社会声誉的表彰。同时,企业对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第三方的协调服务也有较高的期望,而现实情况存在明显差距。目前的校企合作,就连参与合作的大企业都感到困难,对人才需求批量小、实习岗位少的中小企业,校企合作无疑有更大的困难。

3.中职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不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任何一方的实力太弱,就使双方的平等地位失衡,合作也就难以为继。就企业来讲,推行订单培养的要素,一是要有名校、名师、名专业;二是要有强大的实训基地,良好的实训条件,保证学生受过足够的技能训练;三是要有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企业、行业所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制和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实际中表现为,好的学校合作企业门庭若市,好的企业合作学校也是趋之若鹜,反之就会门可罗雀。仅靠关系,没有办学基本实力,再好的政策也引不来合作伙伴。大量实力弱的学校找不到合作企业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汽车维修专业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

(一)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学校与河池运达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由教学副校长任组长,企业负责人、教务处、培训处、专业教研组和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等相关人员组成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要职责是:探索以企业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根据合作企业需要,研究订单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研究工学交替、多阶段学习、“四双驱动”的教学模式;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员工共培、人员互聘、技术公关、项目开发等工作,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制定合作过程监管及效益评估办法,以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构建“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校企双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1.构建校企通力合作的利益机制

一是,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二是,实行弹性学制,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的燃眉之急;三是,给予合作企业最先选择、录用优秀毕业生的权力,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四是,教学资源要与企业共享,为企业员工提升学历和职称服务,为企业员工在岗、转岗培训服务,有效解决兼职教师“聘请难”的问题。

2.构建校企深层次合作的激励机制

一是,校企双方相互兼职。行业专家可兼任学校专业建设指导专家,以发放聘书的方式明确行业专家在校的身份并享受相应待遇;专业教师可在企业的相关部门兼任职务,接受企业管理,享受企业同岗位人员的同等待遇;二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出人力资源进行共同管理,按投资入股的比例合理分配经营成果,确保双方既得利益;三是,校企共建研发团队。将校方的智力资源与企业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确保企业可持性发展;四是,在校方、企业、员工三方同意的情况下,将优秀员工调入学校从事教育事业,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

3.构建校企健康合作的约束机制

校企双方要健康合作就必须构建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比如,制定特聘企业专家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校企双方相互监督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劳动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违规违纪管理制度等等。

4.构建校企长期合作的情感机制

一是,构建校企信息的交流平台,随时校方动态、关注企业的需求;二是,通过走访、慰问、联欢的方式让企业员工感受到校方的温暖;三是,不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解决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尊重合作企业的实践教学成果,可申报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效果好的方式方法可在校方大力推广;五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要特别表彰行业专家、企业实践指导教师,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一员。

总之,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职业教育因其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需要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导向和我国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迫切性等方面都显示出,校企合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深化校企合作是发展中职教育尤其是汽车维修专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波涌,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朝( 上、下) .

[2]石伟平,比较职业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敏秀.高职汽修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8).

[4]王成波.中职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3).

汽车专业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式;校企合作

当代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进步飞快,职业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汽修专业就业率。职业院校应充分契合实际情况设置对应岗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便于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输送更符合时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汽车维修专业首当其冲,作为人们专业之一,应积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正确看待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实践活动,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于后续就业竞争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综合分析研究新环境下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内容,有助于推陈出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导后续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1汽车维修专业发展趋势

汽车行业飞快发展,现代社会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主要交通出行工具之一,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而汽车长期使用不可避免的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维修工作贯穿于汽车全生命周期,但是由于汽车结构日趋复杂,高端技术的应用,致使汽车维修技术越来越复杂,对于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液提出了新层次的要求[1]。以往汽车维修多是依靠机械维修,当前已经过渡到基于电子检测设备检测,并对收集的数据深度分析来诊断和维修汽车故障,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布局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了解前沿的电路电气系统和故障诊断设备,并且在工作中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备更强的职业素养。1.1学校培养。以往的汽车维修人才多是依靠学校培养方式,或是企业出资将人员送到对口学校参加专业培训,以此来提升汽车维修人员专业技能,但更多的是学习固定车型维修技术。对于本专业的人员,需要在后续工作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逐步掌握汽车维修专业技术,积累经验,技术人才成长时间较长[2]。1.2校企合作培养。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成功经验,校企合作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人才培养方面效果较为可观。采用此种方式,需要学校和企业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并通过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合作关系,实训中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坚持就业导向,以此来保证实训实训质量[3]。一般情况下,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使学校出资建设,也可以是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发展好坏,本质上在于所设立的专业和培养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而校企合作多年实践中已经趋于成熟,可以客观反映汽车产业与维修市场的新要求,以此为依据来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掌握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化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进而提升人才就业竞争优势,减少企业入职培训消耗的时间和资源,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如,当前校企合作开设的课程有“汽车电子技术”、“车身涂装”、“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测”等,为实训活动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4]。1.3带徒制培养。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运输企业,多配备了相应的车辆维修队伍,由于维修车辆单一,因此可以维修总成互换,来减少维修成本,要求维修人员具备较强的维修工艺。纵观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很多人员是由于自身学历不高,但是亲戚朋友做这个行业,就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培养人才。此种方式,有助于积累经验,但是传授师傅可能受到学历水平限制,对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前沿技术接受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导致汽车维修队伍整体水平偏低。面对市场上不断增长的汽车维修人才需求度,迫切的需要探索更为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迎合时展需要[5]。

2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2.1教学模式和教材匹配度不高。汽车维修专业改革持续深化,其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即教学模式和教材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实训项目缺失,加之配套设备缺失极大的影响到实训效果。对于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力求将理论概念梳理调整,复杂问题精简化[6]。以往教材多是讲述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的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近些年来,汽车维修专业不断扩招,迫切的需要新的汽修教材,而部分学校缺少深层次考量盲目选用新教材,教材中专业理论知识过于深奥,实践操作难度较大,难以客观反映实践操作内容,增加学习难度。现有教材转抄内容较多,整体编写质量偏低,内容多沿袭高等院校的机械专业教材内容,导致汽车维修专业教材特色缺失。2.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是教学活动高效展开的首要前提,结合当前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教学现状来看,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数量较少,并且很多教师甚至缺少企业岗位实践经验,对前沿技术设备了解不足,自然无法言传身教,带给学生更大的帮助。多数专业理论课教师是本科毕业生,或缺少企业工作经验或是根本没有经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脱节,动手能力较弱[7]。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多是来自企业,但是年龄大,学历不高,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与此同时,汽车维修行业不断变革发展,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因此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需要同步创新,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好的满足汽车维修教学需要。2.3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性较强,通过校企合作有助于坚持就业导向,与市场衔接,缩小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差距,针对性解决问题。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企业则是追求效益,二者各自有着不同的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提供专业教育支持,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机会,在企业岗位实践中内化所学知识,满足岗位工作需要[8]。但是,学校输送产品对企业而言不确定较大,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会前往合作企业工作,加之一线汽车维修人员队伍不稳定,对于企业而言,投入未必获得收益,自然导致很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积极性下降。而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彼此之间的合作投入不足,貌合神离,甚至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全面发展。3新环境下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有效措施。3.1优化教学方式,编制最佳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新环境下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相关要求,立足于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促使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整合,培养高水平的汽车维修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践活动中,编制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输送到社会符合需要的汽车维修人才。具体教学中,可以推行竞技教育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竞争,从而提高对专业学习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风气。如,设立汽车维修骨干班,定期组织选拔竞赛活动,借助榜样模范作用来调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讨论和探索专业技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也要适当的传授自身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改善学生关系,为后续人际交往提供支持。3.2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增强知识实用价值。坚持就业导向,以此为依据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高端技术和设备,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丰富实践经验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这样学生在未来汽车维修岗位实践中,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切实提升学生的维修能力。具体实践教学中,联系现实情况,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处,提升知识实用价值。如,车辆教学中列举市面上较为常见的车型,学以致用,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实际价值,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更具针对性。另外,应定期检查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可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调整教学方案将有价值内容传授给学生,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9]。3.3借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节能人才培训,多参加省级或部级培训活动,或是在汽车维修企业岗位学习。通过校企合作,每学期派遣一名教师到合作企业岗位实践,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经验。而学校暂缓该名教师的其他工作安排,薪资正常安排,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调动教师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丰富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践,为汽车维修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丰田汽车公司人才培养中,推行T-TEP方案,为丰田公司每年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丰田公司同汽车维修培训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提供给这些院校专业技术和教学设备,而学校可以为丰富汽车维修人力资源储备,满足丰田公司的汽车维修需要,达成合作共赢目标。

4结论

总而言之,新环境下积极推动汽车维修专业改革,应契合我国实际情况,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借鉴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方案来推陈出新,理论联系实践,合作共赢来提升汽车维修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汽车行业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敬礼,彭桂枝,范祖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评价体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32(3):56-57.

[2]张睿.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汽车实用技术,2020(4):191-193.

[3]陈锐.浅谈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南方农机,2019,50(13):220.

[4]康斌.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208-209.

[5]吕国成.基于“1+X”证书制度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人文之友,2020(17):300.

[6]黄玲,王洪艳,郝志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4):8-11.

[7]王海峰.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6):207-209.

[8]顾杰志.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