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17 11:26:11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篇(1)

摘要介绍了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剖析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理,重点阐述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法,充实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原理;设计方法;表现手法

我国所拥有的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第2位。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生态及使用问题,如与周边环境的冲突,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容易疲劳造成事故等,因此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迫切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1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在世界排名1990年第19位;1994年第8位;1996年第7位;1998年末通车里程8 733 km,居世界第6位;1999年10月突破1万km,跃居世界第4位;2000年末1.6万km,居世界第3位;2001年末1.9万km,跃居世界第2位;2003年末2.98万km;2004年8月底突破了3万km,比世界第3位的加拿大多出近1倍;最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增长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预计2020年将达到8.2万km,接近世界排名第1位的美国[1]。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物资、信息交流及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环保问题

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即道路线型的“平、直、缓”以达到“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而忽视了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开展环保设计,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使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2.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美学问题

公路景观设计是指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应有的美观造型,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在高速公路修建的全过程中,应把建立新的公路交通景观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而高速公路为了达到“高速”目的,建设中往往“逢山劈山、遇水架桥、过村拆房”,导致岩石、水系紊乱、森林减少;有些小生态系统原有的自然形态被改变;施工中的取土和弃土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乱挖乱堆;甚至有的地质景观和文物古迹也难逃厄运,破坏了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原始的大地景观极不相融。高速公路的兴建不仅要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而且应该带来精神文明,使其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和精神风貌的长廊。因此,高速公路必须结合原始的大地景观进行景观设计,营造良好的视觉形象,使乘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带来一种审美愉悦,使其成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长龙。

3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理

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相协调,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公路景观系统。因此,公路景观设计应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2]。

3.1独特的通视效果

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与城市街景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均为带状空间,但又不同于城市街景的功能和特征。城市街景人工性、围合性强,视域有限,而高速公路景观要求路线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配合协调,使司乘人员感到线形流畅、清晰、行驶舒适安全。

3.2与正确的导向相衔接

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视觉系统,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高速公路路面的引导、隔离、防护设施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要求,其形态、尺寸有严格的控制标准,而两侧的小品、坡面造型、远景呼应等有较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3.3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两侧带状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而且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绿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其宽度可根据两侧的地物、地貌确定,一般以10~15 m为宜,其景观应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以达到浑然天成的景观效果。

3.4景观序列构成

高速公路景观虽然是由高速公路特定的线条骨架构成,但与其他园林景观有着大致相同的结构形式,主要表现在景观序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试比较以下序列形式。

园林景观序列两段式:起景(入口)—高潮(主景);空间形式:合(小空间)—开(大空间);三段式:起景(入口)—引申(过渡、前奏)—高潮;多段式:起景—前奏—过渡—高潮—结束;空间形式:封闭(小空间)—半封闭或半开敞(小空间或借景空中间)—开敞(主景大空间)—封闭或半封闭(小空间)。道路景观序列:开始(立交)—引导(道路标志)—延伸(节奏、韵律、隔透、连续)—结束,一个立交预示着新的开始。空间形式:开敞半开敞(入口)—开敞为加少量封闭(沉降路段)—结束(下一个入口)[2]。

了解以上序列结构有助于在道路全线景观设计中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4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4.1景观要素的布置

针对动态中人的视觉特性,在高速公路景观要素的布置时,要考虑不同路段上视觉停留时间的长短所带来的影响。对灭点位置变化较小(即视线停留时间较长)的长直线路段,可以考虑布置对景,景观要素宜作强化处理,以加深景观的视觉印象;而对视觉停留时间较短的部位,景观要素的处理可以适当淡化。

此外,还要考虑不同车速时司机视域和注视点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速度逐渐提高的路段,由于司机的视域会越来越窄,注视点也会逐渐变远,设计具有警示和导向作用的路标、绿化等景观时就应首先根据动态中人的注重力集中和视域变化的规律来确定其有效尺寸和距离[3]。

4.2景观尺度的确定

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时,随着车速的提高,人的尺度感不断加大,景观体量也要相应加大。比如对于在公路景观中起重要作用的绿化植物,其风格可以是小巧精致或玲珑剔透的,也可以是一挥而就、气势磅礴的,但高速公路大范围绿化种植时,“大手笔”绿化种植与现代化高速公路在内涵上更为协调,更符合人的动态视觉感受。

4.3隔离带景观设计

隔离带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防眩,以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最大限度地将眩光引起的事故减少到最低,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虽然从造景的角度出发,不具备有太多变化的特点,但从简单重复的韵律节奏以及线形上,同样具有一定的观赏美的效果[3]。植物的选择常常以常绿、耐寒、耐旱、耐修剪为原则,色彩以深绿色、浅绿色、淡黄绿色等各种不同绿色为主进行搭配,在一定限度内要充分表现植物的季相变化。

4.4两侧绿化带景观设计

一是与城区接壤的绿带设计。这一绿带景观具有与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双重性,设计时其结构应参照一定的技术参数。根据有关部门和国外有关资料可知:林带宽度市内以6~15 m,市区以15~30 m为宜;林带高度10 m以上;林带与声源的距离:应尽量靠近声源而不是受声区;林带结构以乔、灌、草结合的紧密林带为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有更好的减噪效果,特别是高绿篱防噪音效果最好[4];根据日本近年来的调查,40 m宽结构良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15 db;在美国这一宽度为45~100 m,种植草花、宿根花卉、灌木、乔木,其林型由低到高,既起到防护作用,又不影响行车视线。上述数据表明,这一区域的绿地景观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越宽越好,但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和减少建设费用的角度来看,合理地规划林带宽度和高度,尤其是宽度的划定是影响该带状景观的主要因素。考虑到生态与景观的双重作用,可以确定绿化的林带结构为封闭式结合部分半通透式,至于半透式出现的部位,应与城市景观相结合,遵循“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原则,充分体现城市景观与道路景观的有机融合。二是主线部分设计。沿道路主线两侧的绿化设计是高速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道路景观的基础。由于这一部分具有跨地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的特点,设计时应根据道路所跨区域的土壤、水文、气象、地形、护坡结构、涵洞、桥梁等条件及特点,划分典型设计断面,并标出起讫点的位置。确定道路全线植物品种的基调树种、搭配树种以及功能性隔离品种。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如收费站、服务区等道路两侧500~1 000 m的范围,属于重点处理区域[5]。

5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表现手法

高速公路在视觉效应上应该是一条动态景观的廊道。由于此廊道具有长度大且视点又以一定速度运动的特点,视点运动着的人们,希望看到美丽、和谐、变化和有序的景观,并存在着坚持追逐这些景观,且不到终点就不停止的愿望。因此,遵循形式美的普遍原则并充分考虑动态中人的美感特性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成败的关键。

韵律节奏是公路景观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法之一。自然界中许多现象常是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有节奏地重复变化。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但只有简单的重复则易感单调,故在韵律中应体现组织节奏上的变化。公路景观构图的韵律节奏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简单韵律,即由同一组成因素反复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如等高、等宽的爬山型声屏障,等距离种植的行道树等;交替韵律,即由2种以上的组成因素交替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如公路选线时直路与弯道的交替布置、2种行道树的交替种植、2种不同的花坛交替出现和等距排列等;起伏曲折韵律,即由1种或1种以上的组成因素在形象上出现较有规律的起伏曲折的变化。如连续布置的桥梁、边坡挡土墙、花坛、林带、建筑物等,为了防止呆板,宜遵循一定的节奏规律,体现起伏曲折的变化[5]。

6结语

公路景观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结合公路空间的美学特点和司乘人员的视觉特性,充分考虑到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景观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从人们的实际体验出发,运用各种手段,科学、合理、经济地设计各种景观要素,使高速公路不仅成为一条方便、快捷、安全的运输通道,同时还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7参考文献

[1] 魏中华,王海忠,任福田.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框架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1):32-33.

[2] 戴明新.公路环境保护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3-24.

[3] 希百.驾驶员的视觉特性[j].汽车实用技术,2003(1):10-11.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生态

 

高速公路定义: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12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要求路线顺畅,纵坡平缓,路面有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为保证行车安全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目前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因此需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合汽车的轻型化和载重化是两大发展趋势,前者要求速度保障后者要求承载力,而高速公路恰能使二者有机结合。科技论文。我们在日渐享受高速公路带来的快捷交通,但行驶在我们的高速路上总觉得全国各地的高速路都是一个样,缺乏创意,缺乏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利用,人工痕迹很重。科技论文。然而无论我们是在电视中,还是实地去往欧美发达国家的人,都能看到、感受到他们的高等级道路带给人那种由衷的赞美。那么他们为什么做那么好,究竟好在哪里呢。

1.首先分析一下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1道路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道路在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大量的植被被清除,动物失去生存栖息地,对动物主要造成了包括正面和负面的物种影响:活动领域的改变、移动模式改变、繁殖成功率改变、躲避行为改变及生理状态改变。道路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地区性物种灭绝速度,增加了外来物种的侵袭,许多研究发现有道路经过的区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的动植物密度明显低于没有道路的区域。科技论文。

1.2道路对环境产生的改变

道路主要对环境会产生以下影响:土壤密度、温度、土壤含水量、光、灰尘、地表径流、水文及沉降作用等等诸多方面。道路在建设中发生的砍伐和道路施工干扰和破坏了土壤的有机层,并对土壤进行快速的侵袭,对土壤的密度和孔隙度会造成持续数十年的破坏,造成了土壤中植物所需养分的流失。植被的砍伐会引起岩层的滑动或大规模的泥石流,这样的新闻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1.3道路带来的衍生影响

道路工程的开发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升值,拉动了经济发展,但是正是由于道路的分割作用,隔离了区域的生态多样性,直接威胁到生物的栖息地,地景的碎裂与缩小、不接临的栖息板块不足以提供原栖息种群繁衍所需的资源。

2.高速绿化工程设计需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

查阅资料和研究欧美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发现在前期的道路研究中,景观设计师已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景观设计师考虑的问题与道路工程设计师不同,道路的线型设计不仅考虑道路的数学设计,更重要的考虑道路线型对视觉的影响,景观的变化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不仅仅是像我们国家的现在的景观设计只是在道路完成阶段对道路的一个“美化设计”,只是所谓的“美化”设计,到完成后只能叫简单的绿化设计,通常做的模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创新,人工痕迹很浓。

2.1研究道路线型视觉影响和道路能够对生态的最大保护作用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由于速度快,司机的注视点远,视野狭小,对沿途景观的感知度较模糊,因此高速公路的沿途景观必须采用“大尺度、大对比”,在满足司机和乘客在行驶中视觉需要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视觉比例的协调。高速公路本身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应有恰当的内部比例。紧缩、狭窄的路旁地带、孤立的小型种植都是与高速公路不相称的,反之亦然,所以为了使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匀称、协调,其内部、外部都应保持适当的视觉比例。道路的选线设计要考虑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道路的快速和隔离作用导致动植物种群的密度降低,大大缩小了生物生存的栖息地,应尽量避免穿越大面积的森林、湿地。

2.2研究独特的本土自然地貌并加以利用

欧美的公路景观给我们的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们那种放眼可以看的很远的视觉效果,广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很少在道路的两侧做密实的遮挡式设计,我国的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情况较为复杂,有很多不美的环境状况,但是同样也存在一望无际的麦田,城市的轮廓线,这就需要我们在公路的选线设计中认真研究。

环境的调查研究是要通过对高速公路沿线所经区域的环境调查,掌握沿线所经区域的植被情况、自然现象以及高速公路需要进行绿化重新设计的路段和需要进行改善环境景观设计的路段;掌握高速公路绿化路段周围的植被类型、生长状况以及沿线所经区域的人文景观等一系列情况,确定高速公路沿线及周围的保护对象,进而为减少高速公路对他们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绿化措施。

2.3研究植物的乡土化和养护管理的便宜性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不同城市绿化设计,不应出现较多的认为痕迹,自然生长的野花地被,郁郁葱葱的林带,良好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高速公路沿线环境较为恶劣,对于植物养管要求不宜高,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因素综合考虑。

3.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具体到高速公路的各部分绿化设计主要分为中央隔离带、边坡、道路两侧、互通区、服务区绿化,虽然在绿化设计方法中,有很多可以实现的手段,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尽量恢复自然地被,还原原始地貌,放弃人工化痕迹太浓是最高目标。

3.1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绿化主要起到分流、防眩、诱导视线和提升景观等多种功能,创造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为主要目的种植设计。中央分隔带的设计一般以常绿灌木的规则式整形设计为主,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1.5米至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可以配合花灌木密植的自由式设计,地表一般用草皮覆盖。

3.2公路边坡与两侧带的绿化:沿路边坡是对路面起支持保护作用的有一定坡度的区域,边坡绿化防护的目的和结果,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安全,这就要求在设计选用边坡防护材料时,必须考虑固土性能好、繁殖易、成活率高、生长快、耐干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等要求的植物。土质边坡栽植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如狗牙根、结缕草、野牛草等)与当地适应性强的低矮灌木(如紫穗槐、连翘、砂地柏等)相结合。边沟外侧绿地的绿化以生态防护为目的,兼顾美化环境,最重要的设计要点不是要造的多美,而是让美的东西呈现在人的眼前。

3.3服务区的绿化: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形式开敞,以现代形式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可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突出时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的人们近观品味。

3.4互通区绿化:以优化植物配植为主,强调生态绿化;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突出季相效果;立体绿化层次分明,突出层次效果;以丛植为主,注重涵养水源;在创造良好生态群落的前提下,追求景观效果,力求做到生态性与视觉效果上的有机结合。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到2010年底将建成5-5.5万公里,我们不希望在全国各地的高速上行驶像在同一条道路上,高速公路建设前期更多的让景观设计师参与,调查研究高速穿过的区域地貌特点,参与选线,让每条高速呈现其独特的风貌。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王浩,谷康,孙新旺.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园林,1998(2):14-16.

[4]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国外城市规划,1997(3):52-53.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篇(3)

关键字:高速公路;景观空间;景观元素;景观设计

Abstract:We should focus on environmental and landscape benefit as well as “its short distance,high speed, much space”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The author analysis systematically highway structure of landscape space and landscape elements,points out how to plan landscape and design landscape shape,landscape color,green space landscape .in order to get proper methods of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highway; landscape space;landscape element;landscape design

1.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物资、信息交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88年实现零的突破到2003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通车里程达29745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遍布中华大地。然而高速公路在我国是新鲜事物,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即道路线型的“平、直、缓”以达到“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而忽视了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开展环保设计,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使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高速公路的建设,除了进行功能、环保设计外,还应进行景观设计。所谓景观,是指人类(景观主体)所感受到的给人带来视觉享受和情感上认同的物质形态及空间氛围的综合构成体。而高速公路为了达到“高速”目的,建设中往往“逢山劈山、遇水架桥、过村拆房”,成为附着在大地上的一条超长的“黑色拉练”,导致岩石裸露,水系紊乱,森林减少;有的村落一分为二,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形态;施工中的取土和弃土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乱挖乱堆;甚至有的地质景观和文物古迹也难逃厄运,破坏了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与原始的大地景观极不相融。高速公路的兴建不仅要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而且应该带来 精神文明,使其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和精神风貌的长廊。因此,高速公路必须结合原始的大地景观进行景观设计,营造良好的视觉形象,使乘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情感,带来一种审美愉悦,使其成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长龙。

2. 高速公路景观的空间层次

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与城市街景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均为带状空间,但又不同于城市街景的功能和特征。城市街景人工性、围合性强,视域有限,而高速公路景观空间自然性强,围合性弱,视域宽广,同时要求有很强的导向性。

2.1 景观廊道。景观廊道是高速公路景观空间的主体,它由三个空间层次组成,第一层次为道路空间,其环境生态组成要素有行车道、路肩、隔离带、防护栏、隔音屏、指示牌、天桥及桥身广告、路基边坡和行使的车辆;第二空间层次为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其环境生态组成要素有乔木、灌木等树木及花草等地被植物、道路两侧的山体护坡、广告等,其宽度一般10-15米;第三空间层次为高速公路两侧的视域空间,其环境生态组成要素有田野、村庄、山体、水体和劳作的人们及各种动植物。第一空间层次包容在第二空间层次中,第二空间层又包容在第三空间层次中,共同营造景观廊道,构筑新的大地景观。

2.2 景观节点。高速公路景观节点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为高速公路的进出站口,是高速公路整体景观空间序列的起点和终点,是进入一个城市或地区的门户,其景观环境决定着人们感受一座城市或地区的第一印象,它的环境生态组成要素有收费亭、防撞设施、广告牌、车辆、工作人员、其它服务性建筑及小品等;第二种为高速公路服务区,按照高速公路适当的里程并结合两侧的地形地貌来设置,其环境生态组成要素有停车场、加油站、维修站、厕所、车辆、司乘人员、服务人员、绿化、广告、小品建筑及住宿、餐饮、购物的主体建筑等;第三种为互通区,它是由道匝及横跨的桥梁和涵洞围合而成的内向型空间,其环境生态组成要素与景观廊道的道路空间层次生态组成要素相同。

3. 高速公路的景观元素

3.1 山体。山体类似于城市中的建筑,是空间的垂直界面,对分隔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发挥着重要作用。高速公路两侧没有山体,其空间层次单一而缺少变化,如湖北宜黄高速公路武汉至荆州段穿过江汉平原,虽然视野开阔,但景观单一,知其一而知其二,容易使人困乏。同时山体作为景观元素又优于生硬的城市建筑,其自然和谐、优美酣畅的曲线加上山体上的奇峰异石、绿树葱茏,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是在城市当中享受不到的大自然的美。

3.2 水系。水系和山体一样,既是大地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高速公路的景观元素。水系或曲折或开张,富有动感。有的高速公路跨过水系,形成水系和高速公路的节点,把人的视线切换到另一景观空间。高速公路沿线山水交融,湖光山色,婉若一幅美丽的图画。

3.3 绿化。 绿化是大地的肌肤,绿色是大地景观的主色调,在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中,绿化景观包含行车道中间的隔离带、两侧的绿化带和相邻大地空间上的森林植被、农作物等三个层次。特别是隔离带和两侧的绿化带,经过有规律的种植、养护,成为重要的人工景观元素。

3.4 桥涵。桥涵是高速公路两侧居民及动物的生命通道,是高速公路空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桥涵在满足流通功能要求的同时,应结合结构技术和地方文化特色,加强造型设计和色彩设计,使其成为高速公路景观元素。

3.5 边坡。高速公路在兴建过程中,难免开山填土,形成了山体的边坡和路基的边坡。为了避免山体滑坡和路基崩塌,需将边坡上裸露的岩石和土壤进行加固。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诞生及边坡的垂直高度不同,边坡的加固方法有多种多样,常见方法有块料护岸、轮胎固土、混凝土浆锚喷等,不同的加固方法其构造形式也不相同。边坡是高速公路空间的垂直界面,是人们的视线不可回避的地方,也是形成该道路印象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不管是那一种形式,在满足加固要求的同时,应将其进行景观化设计,如京珠高速湖北段两侧的边坡有的采取岩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等块料护岸,有的采用混凝土浆锚喷,在其表层都进行了景观化处理,块料护岸通过块料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丰富的肌理,并在其表层雕上具有楚文化的图案,混凝土浆锚喷的边坡在其表层绘上色彩明快的卡通画,使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3.6 建筑。高速公路景观空间的建筑包括高速公路两侧的民居或其他建筑、服务区建筑、进出站口建筑等。高速公路在线形设计时不可避免的要穿过一些村落,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形态,对自然景观带来了负面影响,而高速公路两侧的民居是展示当地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精神风貌的窗口,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形象,无论高速公路和地方都有必要将其景观化处理。但民居产权归属各异,是高速公路建设中最难协调的问题。高速公路建设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应在加强对两侧民居建设管理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经济扶持,统一设计,统一改造或兴建,使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服务区建筑是司乘人员可以亲密接触的建筑,设计时应充分结合现有地形地貌,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同时注重造型的奇特性和色彩的刺激性,使其既发挥商业效应,又丰富道路景观。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多为“欧陆”风格,主色调一般为红色,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但过于重复反而丧失了特色,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个性化设计。出入口处服务性建筑位于城市和高速公路的过渡空间中,一般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之中,而收费亭的设计以安全、简洁明快为主,以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但其构图和材质应以新颖,具有时代特色为旨,使其成为道路一景。

3.7 防护及引导设施。该元素位于廊道空间的第一空间层次内,离司乘人员最近,重复频率最高。主要有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撞栏、隔离墩、隔音屏、里程牌、安全指示牌、安全线、反光板(器)等,其有规律的重复、特有的形状和色彩构成了高速公路特有的景观,使人从中得到了快速、高效的体验。

3.8 其他景观元素。包含高速公路两侧的雕塑、壁画、浮雕、广告等,壁画和浮雕一般附着在边坡上,前面已经阐述。雕塑是最直观的形体语言,她凝聚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特色、民族风情等,同时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提升了高速公路的品质,使其成为文化长廊。如京珠高速湖北段是湖北境内的第一条景观高速公路,在其节点空间上设置了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雕塑,令司乘人员回味无穷。高速公路广告是时代的产物,其形式主要有高速公路两侧的广告和桥身附着广告,广告丰富的色彩和构图及具有趣味性的广告词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另一道风景线,展现了当地的经济特色。

4. 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就是在完成“高速”功能的前提下,利用上述道路组成要素及周围的地物、地貌等自然要素和本地域的人文要素等景观元素,按照一定的尺度、比例、线形、形态、色彩、质地、韵律、节奏等基本法则进行构图,创造良好的视觉形象和生态环境,给人带来一种审美愉悦和良好的情感反响。

4.1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

4.1.1 借景。高速公路线形设计时,在满足“平、直、缓”的同时,应避开风景名胜区和其它历史古迹,以保护现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合理借用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将其引入到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中来,或将高速公路的节点延伸到景区当中,如宁杭高速公路宜兴太湖服务区设计时借用太湖风景,主体建筑远离公路,依湖而建,变成了宁静的观赏太湖秀丽景色的好去处;南京东芦山服务区借用山势建在山腰之间,司乘人员可尽情享受登高远望的惬意,把山水美景尽收眼底,消除旅途的疲劳。并在建设中和地方政府协调,将道路红线以外的山体和农田纳入整体规划,将其借入到道路景观中来,如宁杭生态大道沿线500米范围内的采石场都全部关停,并进行了封山育林,全面对荒山秃岭、采石塘口进行绿化美化、恢复植被。同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面积种植经济林带和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使其两侧形成了一幅绵延的画卷。

4.1.1 形成有序的景观序列。高速公路线形选定后,根据两侧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和服务区设置要求(一般50公里设置一个)合理地设计景观节点,形成有序的景观序列。其景观序列形式为起景(入口)——廊道——节点(服务区、小型互通)——廊道——高潮(大型互通或风景名胜区)——廊道——结局(出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各个节点形似镶嵌在景观廊道上的珍珠,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4.2 高速公路景观形态设计

4.2.1 沿路带状景观。廊道空间上人们是在快速移动中感受物体,瞬间一逝而过,根据人的视觉感受活动特征,只有这种物体不断重复,才能给人产生印象。因此,廊道空间景观通过其景观元素(绿化、防护栏、反光器等)有规律的重复形成带状景观形态,产生较强的封闭性和导向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韵律感。

4.2.2 节点景观斑块。互通节点是公路景观设计中场地最大、立地条件最好、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其景观形态为斑块。骨架部分由直线和流线道路围合而成,直线是交叉干道的主线形,一般位于立交的底部,流线是两条或多条分流路线的连接道路,具有与其它干道相适应的立体特点。此处车速减缓,相对廊道来说感受时间增长,且可以居高临下,其景观构图可以草坪、小灌木、大灌木等元素为主,其图案有完全模纹式、模纹式和自然式的结合式、自然式等,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4.2.3 景观元素形态设计。高速公路路面的引导、隔离、防护设施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要求,其形态、尺寸有严格的控制标准,而两侧的雕塑、壁画、浮雕等有较大的自由创作空间。壁画一般附着在两侧的边坡上,并且提供快速前进的乘客观赏,其图案应用夸张的手法,扩大尺度并沿前进方向伸展。雕塑一般设置在节点空间,不可能象其它元素不断重复,要使其能给司乘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必须有较大的体量,其高度在15—20米之间,并用抽象的体块进行构图,不宜精雕细琢。

4.3 高速公路景观色彩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其组成要素和界面以自然因素为主,人工因素为辅,是大地景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除了路面的黑色外,其它色调以绿色为主,如路面上的里程牌、指示牌、防护栏等均为绿色,与大自然色彩统一协调。但为了丰富道路景观,消除司乘人员的疲劳,可以点缀其它色彩。如服务区建筑、雕塑敷上红色后,“万绿丛中一点红”,活跃了景观气氛。横跨路面的桥涵也可以敷上与绿色协调的冷色调,如蛋清色、浅灰色等。边坡上的壁画因为色块面积大更是满目画卷、洋洋大观,给司乘人员带来视觉享受,提升道路形象。

4.4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

4.4.1 两侧绿化带景观设计。两侧带状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而且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绿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其宽度根据两侧的地物、地貌确定,一般10-15米为宜。同时,绿化设计要根据公路的线型特征以及高速公路的特点,营造出一种韵律感,植物配置应以行列式为主、大块面组合,树种根据土壤、气候等特征和树种的人文寓意来选定,一般以常绿为主,如杜英、樟树、竹林、茶树等,且为了视线通透,分枝节点在6米左右。树林下面可以种植一些地被植物或花灌木等,丰富绿化带的景观层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篇(4)

关键词:生态化;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高速公路设计的内容比较多,同时需要考虑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在选择设计方案中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景观设计。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对高速公路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1、生态化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概述

高速公路的建设势必会污染周边的环境,同时也会破坏生态规律,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公路景观的视觉影响。对于一些发达地区,在公路和环境设计方面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进行高速公路设计的时候,都会有景观配套设计及施工方案,这样做主要的目的是能够充分的利用其功能,同时能够有一个好的行驶的环境,从而大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况,我国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的时候严禁充分的意识到高速公路建设会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视觉的效果。所以,进行高速公路建设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对景观环境进行保护,为其树立规范的评价体系,这也是公路建设者和设计者的共同目标。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2.1、可持续原则。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从沿线景观与自然资源出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综合考虑,设计规划中注重长远发展,维持景观的稳定性,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稳定。这样使人的生活和生存空间有了很大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公路建设,既有利于当代人又造福于后代人。

2.2、动态原则。高速公路景观环境既有保护与继承,又有不断的更新和演绎。这就要求我们在公路景观环境的设计和保护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创造出高速公路景观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

2.3、地区原则。认真做好前期调查准备土作,研究沿线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根据该地区的环境条件适地适熟,尽可能地采用当地物种植被,既减少成本又可大大减轻当地生态物种的更替错乱。按照自然界乔灌草伴生的规律,设计相应的景观绿化带,从而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达到庇荫、滤尘、减噪效果。从当地生态与文化的角度出发,注重各景观元素的尺度与比例相协调,并着重对待与周遭环境的融合和统一。

2.4、整体原则。高速公路自身建设应结合周边环境和自身发展来考虑。由于高速公路本身是线性空间,其本身道路的宽度及平曲线要素、道路的选线走向、构造物、沿线道路交通设施与地形、地貌及其他自然因素有着多种变化,在规划设计中应将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统一规划设计,使这一人工系统与周边生态系统想协调,并创造出更完善的景观特色。

2.5、经济原则。经济问题一直是在建设中老生常谈的问题,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亦如此,除考虑必要的因素之外,大可不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塑造景观上,造成铺张浪费现象。而要把大量精力放在恢复和保护在建设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满通运输需求的同时,保护沿线生态环境。

3、基于环保理念的生态公路设计

3.1、总体设计

就目前的情况,《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主要强调了总体的设计,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很重视,没有将其考虑在总体方案中,对其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只是简单的提出环保总体设计。对于这种形式,属于被动式协调,是分割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建设,所以很难运用于实际工程中。生态公路的总体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根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等方面进行设计,综合的考虑路线的整体方案和路线,同时能够对这些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对道路的承受能力以及保护、恢复的措施,如不良地质地段、生态保护系统、重要自然景观等因素。

3.2、公路景观设计

3.2.1公路自身景观设计

人们是可以经常接触到公路的自身景观,行走于道路,公路周边的护栏、排水沟、隧道、桥梁等,以及周边的服务区加油站、观景台、收费站、标志牌等一系列辅助设施和公路上的绿化带等都是可以看到的。人工修建公路完成以后,公路的自身景观也就属于公路路权的一部分,在整个公路景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另外,公路的自身景观,包括服务区等,都是通过设计从而能够起到一个观赏的效果,因此它也是由人工进行操作的。

3.2.2沿线自然景观设计

公路自然景观主要指的是修建公路经过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整个公路景观中时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作用为人们路途中提供一个观赏的效果。自然景观的组成主要是平原、丘陵、大海、森林、植物、动物、河流湖泊、气象变化等一系列自然现象,其的操控者是大自然,不受人为的控制,所以每个地区的设计也是不同的。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突出一个主题,同时结合当地的特点,使用当地的独特材质,从而能够凸显出自然景观,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为行车人员减缓压力。

3.2.3沿线人文景观设计

公路的人为景观主要指的是所路过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因为公路行进的过程中会受到区域和视野的限制,所以驾驶人员不可能完全的欣赏到风景,因为不同的排序,不同阶段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人文景观主要是村落、城镇、民寨等人类聚集空间,因为受到了城市化的程度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以也会有一些是散布在不同地区。一些地方的人文景观的地方特色特别鲜明,例如具有传统特色的寺庙等,它们互相融合形成了景观的宏观特色,从而能够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愉悦感。对此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的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沟通,整体改造周边环境,从而使得整体景观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3、边坡设计

进行边坡设计的时候,最好是不要使用硬质工程边坡的防护方式,一般情况下是采取方格网骨架、拱形骨架、自然放坡等;设计路堑边坡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排水选择出不同的生态截水沟,如U型、浅碟形,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污秽物,从而也能够起到保护植被的作用。

3.4、路堤设计

设计路堤边坡的时候,重点是放在保护植被,部分通过拱形骨架的方式,目的是能够满足边坡的安全要求,局部少量位置用直立挡墙的做法,这样整体上为植被绿化创造了条件。

3.5、桥梁景观的设计

设计桥梁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实用性和艺术性。桥梁的景观设计一般情况下会受到使用功能、经济等影响,一些好的桥梁设计方案和高速公路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进行景观的设计需要协调好和桥梁的关系。

3.6、立体交叉的设计

在实际的生产中立体交叉的设计应用的非常广泛,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也是公路景观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主要是应用在一些城市的高速公路建设中。立体交叉的设计原则是需要将公路建设和景观设计联系在一起,同时要配合好匝道线等形式以及协调和周围的环境和交通运输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紧密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周围的环境的要求。

结束语

生态化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高速公路的生态景观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齐菲.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篇(5)

关键词:景观绿化设计环保

0 引言

高速公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已逐步突破了传统的行车、安全、经济、合理等基本要求,更多的追求以人为本、生态结合绿化、文化、美化为一体的景观之路,高速公路景观正逐渐成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也给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公路环保是解决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既要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损害的统一;还要防治汽车污染等问题。从事物的内在关联性讲,公路景观建设和绿化工程必须遵循交通工程的专业特点,必须符合生态环境的客观规律。

1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不仅仅是它的美化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防护和安全作用,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功能。从公路美学理论角度讲,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要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公路线形美原则:公路线形美是设计之魂,须提供行车视野的多样性,可视性,选线尽量与周围自然风景有机地融为一体,车行影移,引人入胜,避免单调。

动态景观设计原则:合理的公路曲线可防止驾驶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动中取景,行车观景,从驾驶员和乘车人视觉角度出发,公路应是优美的三维空间动画,是顺畅的、连续的和可预知的,没有间断或扭结的线形。

视觉焦点设计原则:景观感受是心理学上人类主观空间对外界客观空间的体验和反映。在动态景观中有意识地设立视觉焦点,不但起到强化视觉刺激的作用,也调节动、静景观的节奏感。形成公路景观的亮点,公路的视觉焦点应由桥、立交、山、水、林、石、人工构筑物等景观要素组成。

适应地形保护生态原则:在选择公路走向和几何线形时,尽量避免大挖大填。高速公路应与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保持一定距离。

满通功能需要原则:无论主道、匝道还是立交区、服务区、收费区等附属设施,景观绿化均有交通功能方面要求。

2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具体内容

2.1中央分隔带

高速公路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主要功能是对驾乘人员形成良好的视觉引导,防止眩光在夜晚对司机行车视线产生的影响,提高行车的安全。同时丰富路域景观,减少视觉疲劳。防眩树种选择以常绿、树形防眩、抗污染、抗风抗旱、适应性强、树形整齐、生长缓慢的为宜,花灌木在选择上以适应性强、花期长、花色不宜太艳丽为宜。

2.2道路两侧绿化带

道路两侧绿化带主要作用是保护路基边坡,稳定路基,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丰富公路景观,隔离外界干扰。主要采用乔、灌木相结合的形式,在树种选择上应遵循落叶与常绿间植,或落叶乔木连续栽植,达到层次分明,丰富景观的作用。高边坡的景观绿化应在保证稳固安全的前提下,结合边坡防护,进行景观设计,以生态覆绿、生态延伸为主题,主要采用上垂下爬的模式。挖方石质边坡宜采用上垂下挂的绿化方式,通过植物的覆盖,增加美观,可选用阳性、抗性强的攀援和垂挂类植物。

2.3互通立交绿化 .

互通立交绿化主要起诱导视线,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环境,丰富道路景观的作用。

互通立交区与中分带、边坡相比立地条件较好,多为就近取土形成,且由于高速公路互通区多选择在农田平地附近,故土壤质地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但是由于现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都没有独立的灌溉系统,因此存在后期养护困难的问题,所以在苗木选择上还是以抗性强、耐干旱高温的植物为宜。互通区绿化设计以不影响视线,又对视线有诱导作用为原则。作为互通的绿化,还需设计一些集中的景观绿化,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

2.4隧道洞门

隧道洞门的景观绿化主要起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美化环境、丰富道路景观的作用,通过绿化尽可能的减少道路开挖对原有山体的破坏。同时,隧道口三角绿化带也应纳入隧道洞门设计的范围内,与隧道洞门景观绿化相协调。隧道洞顶立地条件主要由山体原有条件决定,相对高速公路其他绿地,存在有施工难、养护难的问题。因此隧道洞顶绿化应与周边环境、地形及地貌相协调,通过绿化手段来减少人工的痕迹。

2.5附属设施

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景观绿化以美化为主,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休憩、休闲环境。

服务区、停车区的景观绿化设计主要考虑结合道路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既要具有亲切感,又要表现出道路所经地区的地域特点。景观绿化除周边大块绿地需要与周围环境背景相协调外,充分应用园林植物个体特征和季相变化造景。在植物造景的形式上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管理所、养护工区及收费站房的景观绿化服务对象为工作人员,设计应园林化,使整体环境舒适宜人、轻松活波,为高速公路工作人员创造舒适的环境。

2.6取弃土场

取弃土场景观绿化主要为减少水土流失,恢复自然景观。取弃土场的绿化应以防护为主。树种的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当地易成活的树种进行逐行栽植。

3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应符合环保

公路绿化种植应能降噪、防尘、保护水土流失、稳定边坡,选用的植物种类应能节水、耐粗放管养、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等。

为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符合环保要求,在做景观绿化设计时要紧紧围绕绿化所具备的以下功能展开设计工作。

治污功能:乔灌结合种植密集的林带,每米可吸收噪声0.25dB左右;象桉树、杨树等植物叶片可吸收汽车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污染成份;许多树、草可消解公路粉尘污染。三叶草等植被抗污水污染能力强,可在中央分隔带或服务区种植。

防风固沙功能:特别是我国西北公路绿色长城建设,路边林带防风,路侧采用草栅栏措施并种植沙棘、红柳、毛白杨等耐旱固沙的植被,已取得成果。

护坡功能:路堤路堑的生物防护是非常好的手段,起到防止雨水冲刷边坡,保持水土,增加生物量,起到补偿种植的作用,其前提是有工程防护和生物防护和综合防护的指导思想。

恢复功能:公路取弃土场和工程临时用地的复耕复林是公路环保的重要任务,也是公路景观和绿化的重要课题。

环境适应性和经济性: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只要付出代价,多么干旱荒芜的生态环境里,也能种上绿树红花。我国公路有半数里程分布于北部、西部缺水少雨地区,公路线长面广,养护困难,许多地段石多土少,人畜吃水紧张,经济上和环境上不允许在所有路段搞绿色长城。提倡实事求是、因地致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在干旱地区采用耐旱植物护坡、绿化。在沙化或荒漠化地区,公路建设不得扰动公路界外地表土层和植被。

4 结语

本文就如何进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进行探讨,以寻求满足环保要求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法。在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还应结合公路线性特征、公路特点、功能要求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入文历史等实际情况灵活选用绿化模式。

参考文献

[ 1] 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编委会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98

[ 2] 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篇(6)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为司乘人员提供服务的服务设施。一般包括停车场、公共厕所、餐厅、超市、加油站、客房、汽车修理站、绿化园地等服务设施的。所谓设计是指在考虑服务区功能性的同时,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建设一个与自然环境协调的人工构造物,创造一个新的优美环境,尽可能避免造成“建设性景观破坏”。

1.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1.1 从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角度来分析

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是服务区建设的完善和深化,对高速公路建设系统化、网络化、规范化有着积极作用。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规划从整个路网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出发,能够避免各条高速公路单独建设时所出现的服务区间距不合理、等级不协调、景观差异悬殊等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区的作用。

1.2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分析

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可以带动服务区的经济发展,也可以带动周边经济,吸引投资。服务区的市场化运作不仅可以给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吸引更多车辆走上高速公路和停靠服务区,给服务区带来更大的需求和利益,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使服务区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未来高速公路的服务产业将成为高速公路营运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建设尤为重要。

1.3 从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角度来分析

服务区是“构建人性化交通网”的重要内容。联网后的高速公路是一种长距离、封闭式的生活圈子,司乘人员及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需要得到必要的服务,是温馨驿站。

1.4 从旅游的角度来分析

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当地的文化是相互依托的。高质量的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使得整洁、有序、风景优美的服务区给客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服务区给沿途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机遇。

2.目前高速服务区设计的现状

2.1 缺乏标准和行业规范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规划建设,提高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已成为高速公路科研建设和管理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在服务设施设计中缺少符合国情的行业规范。

2.2对高速服务区路网性质和交通性质认识不到位。

在高速建设初期,由于高速尚未成网,车辆在路上的行驶里程一般较短,同时高速上的交通量较小,建设服务区,闲置率较高。人们普遍认为服务设区偏多偏大,这种认识的普遍性造成以后数年中服务区建设规模越来越小。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里程逐渐增加,逐渐成网和交通量的不断增大,服务区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因此服务区的设计应该从路网的全局着眼,认真分析交通的性质。

2.3服务区缺乏总体规划

由于建设时期、建设业主的不同,服务区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与沟通,缺乏总体规划的意识。服务设施的建设往往与路线主体属同一工程,大填大挖,未能和周围的景观很好地结合,既增大了工程量,提高了工程造价,又没有形成和路线主体不同的休憩环境,同时破坏了周边环境,造成工程与自然的不和谐。

2.4.服务区占地面积偏小

服务区的设计多由建筑部门设计,缺乏对交通量、车型的认识与分析,对于服务区的占地规模主要是凭主观判断,尤其是早期建设的一些服务区,在路网逐步成形以及大型车辆比重逐步上升的国道干线上,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3.高速服务区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设计方面,没有考虑与地形和周边环境的适应、协调。设施片面追求“小而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高速公路司乘人员的公益需求。

高速服务区景观设计的步骤,按照线路展开,依据高速公路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模的特点、沿线的风景和旅游景点,分析服务区预选点的重要程度,选定各个服务区的点位。根据未来15年预测交通量,计算出对各个服务区的征地面积,结合服务区地形条件,考虑相邻服务区功能协调等因素,对个别服务区进行动态的调整,最后推荐出服务区的规划面积和等级。

4.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

4.1 服务区的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形式应根据地形和环境以及它们与主线的关系,分为在一侧、两侧或中央三个类别,一般以两侧对称而又分开设置的居多。单侧或中央式,是将服务区集中设置在一边或中间。当仅在单侧设有服务区时,可利用地下通道或跨线桥,为另一侧的车辆来往服务区提供方便。

(1)在现场,对选址周围的土地利用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以及地理、气象条件、植被等现场资料的分析和考察,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体现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在考虑人性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完好或较完整的生态群落进行展示,将破坏严重的群落进行修复,融合人性、景观的设计思路,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 服务区功能分区域组成

4.2.1 广场和通道

广场和通道的设计要确保车辆的疏导和安全,对于地面铺装以及构筑物的形式,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应考虑美观,一区一特色。

4.2.2 停车场

广场由于受制于停车场使用空间的限制,须合理组织好各要素的综合运用。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又不失整齐划一的特性。将园林素材合理运用到方寸之间,在竖向空间上,从铺装至顶部,还是有相对丰富的空间可以进行设计的,同时景观设计还可以引导视线,组织交通、明晰边界,使得停车场的布局有序化。

4.2.3 餐厅和超市

超市餐厅??超市作为基础的服务设施,应保证人员的方便进入。

4.2.4公厕

对于服务区的公厕,其设置要便于使用,通常设在大型停车场的前面,同时应体现出人性关怀,采用无障碍设计。

4.2.5加油站

4.2.6 服务区干道

出于安全考虑,贯穿车道大都采用单向车道,宽度规定为4.5m,但当条件有所限制时也可采用双向车。

4.3 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

4.3.1 服务区植物种植基本原则

(1)充分考虑地形、土壤、气候,园地性质、规模以及将来的利用、发展规划等因素,预先进行景观生态及景观结构功能变化的评价。遵循原以自然栽植为主,追求和谐共生的栽植效果。对于既有的树木、林地、岩石等,应尽量予以保存,结合现场环境来进行景观的规划设计。

(2)以庭院式绿化为主,形成开敞、以现代化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显示出现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人们的近视品味。服务区绿化应考虑各个区域的功能要求,从规划设计的初期就应将植物的位置及生长后的间隔尺寸考虑到景观规划图内,兼顾近期与远期,采用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在立体空间中,协调硬质景观,做好配置。做到“先绿化后美化”、“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

(3)在留存树木外添植新植株,须避免给人一种景观上的异质感。

(4)栽植率以7%-15%为标准,树池外应用草皮或地被灌木覆盖。

(5)水生植物:荷、睡莲、水葱、萍蓬草等。

(6)防风固沙:垂柳、国槐、刺槐、白蜡、桑、紫穗槐、圆柏。

(7)防火树种:银杏、桐、棕搁、女贞、大叶黄杨、夹竹桃、臭椿、刺揪、楠树等。

4.3.2 服务区园林植物配置比列

(1)乔木、灌木数量比值为1:30;

(2)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值为2:30;

(3)常绿树种中阔叶树占60%-70%,针叶树占30%-40%;

(4)草坪与地被植物数量比为1:l;

4.3.3 服务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格局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园林景观主要体现在停车的分隔带和主建筑门前、广场、休息广场以及服务区周边,环境美化以绿化、美化为主,总体效应达到从外看服务区主建筑在丛林中时隐时现成树林式绿化。停车分隔带以中等乔木形成行道树,灌木绿篱镶边,中间点缀花卉。门前广场以灌木绿篱,草坪花卉、大树,形成立体交叉的绿化格局。休闲广场以灌木绿篱形成图案,以花卉形成色块、乔木成林、林荫树下有草坪,适当点缀文化小品,水塘、假山等形成公园式绿化格局。

参考文献:

[1] 种秀灵,保琦蓓,王慧觉.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及植物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33(6).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篇(7)

关键词 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2-0134-02

1 概述

青岛至兰州公路(宁夏境)东山坡至毛家沟段高速公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18条横线的第6条—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在宁夏境内的重要路段,路线起点为泾源县东山坡村东南约4km的白家高庄村,终点为隆德县毛家沟村西甘肃、宁夏两省区交界处,路线全长51km。本项目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采用80km/h,路基宽度采用24.5m。

本项目所经区域属内陆性季风气候,地处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度地带。由西向东依次为中低山的河谷川地、黄土丘陵沟壑山地和六盘山地,和本项目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宁夏六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本项目的环境与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环境污染防治方案及道路沿线及场区景观设计。

2 环境敏感区域分析

1)本项目的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区域带来声环境影响,对沿线的声环境敏感目标造成噪声污染,应对受噪声危害的敏感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降噪措施;

2)项目区涉及的水环境敏感点主要有:渝河、筛子河以及清水沟水库、庞庄水库、清凉水库和三里店水库。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加强管理,可有效避免对沿线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3)项目的建设将会对沿线附近的自然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六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但对沿线较远的自然景观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环保设计中力求与原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防治结合,减少水土流失;绿化多选用乡土树种种植、减少植被破坏,保护自然环境。

3 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

3.1 声环境保护方案设计

针对噪声超标的敏感点通过降噪措施方案比选提出切实可行的噪声防治对策。堡子咀位于K33+414~K33+592路线两侧30m。路线以3m左右填方形式经过村庄,受影响的住户21户,近期预测超标4.0dB(夜间)设计拟采用被动防护措施:采用适合路基段布置的声屏障以及当地适用及降噪效果好的隔声窗。

3.2 自然保护区及水资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措施

K5+910~K13+050路段7 140m以隧道形式穿越六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为保护自然保护区,项目采用了隧道的形式,并遵循了“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将高速公路” 隐”于其中,本次设计将对隧道洞门做专门的绿化设计。

路线在K12+500附近六盘山隧道右侧1km外为清凉水库,主体在隧道设计中采用全封闭的形式,公路在营运过程中将不会产生渗水影响水库的情况,因此,本次设计暂不考虑保护措施,但需做好项目营运期间的跟踪监测工作,适时采取措施。

4 道路沿线及场区景观设计

4.1 路侧景观设计

沿线路侧景观以林地景观、农田景观为主,风景优美,本段设计方案以林地景观和农田景观为背景,选用适合本段生长的本地乔灌木进行绿化设计。边坡平台种植乡土灌木柠条,与周围景观融合,在边坡坡脚护坡道位置种植彩叶小乔木紫叶李,增加景观效果;在边沟外侧隔离栅处,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大乔木杨树进行绿化,利用其生长高度,给人以视线引导的作用。同时,在边坡上,根据其护坡形式,适当栽植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小灌木,以达到稳定边坡,进化小环境的目的。

4.2 互通式立交景观设计

互通式立交区景观设计中以“生态建设”为主导思想,在立交方案设计中采用营造自然植物群落的设计手法。

隆德互通立交靠近隆德县城,绿化设计以“和谐自然”为主题,充分结合道路途径不同的景观生态,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自然环境,整个立交的绿化设计给人一种自然生态林的感觉。植物配置主要以国槐、杨树、紫叶李、绣线菊、云杉、沙棘等为主,其互相搭配调和,季象变化明显,色彩变化丰富,层次感强烈。

4.3 收费站、隧道管理处绿化

收费站、隧道管理处都是工作和生活的场院。在对其进行绿化设计时考虑人的参与性,强调以人为本。本项目选用云杉、山杨、紫叶李、圆柏、芍药、绣线菊等乡土植物进行庭院园林式绿化配置,发挥植物的观赏功能。

5 结论

公路环境和景观设计是门新学科,值得公路建设者们不断学习、完善。环境保护措施要做到合理、有效,景观绿化设计要做到合理、美观和经济。本项目的一些设计方案值得类似项目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