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4:00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篇(1)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省、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健全粮食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加强粮食购销和市级储备粮管理工作,提高粮食供应的保障能力。

(三)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和社会粮食流通统计与供需平衡调查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粮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拟订有关规范性文件;拟订全市粮食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以及粮食流通的中长期规划、进出口计划,提出收储、动用市级储备粮的建议;拟订全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承担粮食监测预警和应急责任,拟订全市粮食应急预案,并负责提出启动建议。

(三)负责全市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工作;贯彻执行粮食准入制度,负责粮食收购资格的许可工作;指导粮食流通的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推广;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粮食储存、运输的技术规范;负责粮食行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负责全市社会粮食流通统计与供需平衡调查工作。

(四)负责市级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工作;拟订市级储备粮的规模、总体布局和收购、销售、进出口总量计划,提出市级储备粮轮换计划意见并督促实施;监督检查市级储备粮的库存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

(五)依法实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流通秩序;负责对粮食收购、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进行监督管理。

(六)负责编制全市粮食仓储、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指导全市粮食仓储体系建设和全市粮食系统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

(七)组织安排和协调保障部队、灾区、库区移民和缺粮贫困地区粮食供应以及重点项目的用粮计划。

(八)承办市政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粮食局设6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接待、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后勤服务、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承办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

(二)政策法规科

研究提出全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拟订有关粮食流通和市级储备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负责局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粮食系统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工作;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

(三)流通调控科

拟订全市粮食宏观调控、总量平衡、粮食流通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进出口计划;提出收储、动用市级储备粮的建议;承担粮食监测预警和应急工作;指导协调全市粮食购销和产销合作;拟订市级储备粮的规模、布局和收购、销售、进出口计划,提出市级储备粮轮换计划的审批意见并督促实施;承担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和市级储备粮承储资格管理工作;负责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和供需平衡调查工作;组织落实部队、灾区、库区移民和缺粮贫困地区的粮食供应以及重点项目的用粮计划。

(四)产业发展科

负责全市粮食流通的行业指导工作,拟订全市粮食行业发展规划,负责粮食流通设施投资项目管理;承办大型粮食储运、加工项目、技术改造及维修更新建设项目以及政策性贷款建设项目的相关业务;负责粮食行业对外交流合作和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全市粮食仓储管理和安全储存工作,指导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五)监督检查科

监督检查有关市级储备粮油管理的法规、政策、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的贯彻落实,监督检查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监督检查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承担全市粮食库存检查工作;指导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六)财务科

指导全市粮食行业的财务工作;调查了解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并进行指导;负责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协调管理粮食收购资金、重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支持资金以及粮食专项资金;研究拟订全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方案,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负责局属企业改革和财务监管工作。

机关党的机构按规定设置。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粮食局机关行政编制26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9名。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篇(2)

(一)工作目标

坚持把“管好粮”作为粮食部门首要任务,立足我市粮情,加快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应急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二)主要措施

一是完善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方案,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根据“十二五”期间全市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加强对粮食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预案及操作细则,切实增强粮食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切实履行粮食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各项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粮食应急管理办公室的枢纽作用,强化各应急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粮食应急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逐一核查25个应急加工企业和供应网点,在完善市区粮食应急加工、供应网络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各类资源,优化应急加工供应网络布局,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粮食应急网络,确保在非常态情况下,粮食应急加工、供应工作有序开展;落实应急成品储备粮油,严格落实《市应急成品储备粮油管理办法》,指导承储企业加强库存粮油管理,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必要时调得动、用得上;按照年度应急演练计划,以桌面推演为主要形式,在11月份开展突发粮食事件应急演练,检验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在突发粮食事件中的应急响应、组织协调及综合保障等能力。

二是加强市场粮情监测,提高突发事件预警能力。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固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3月份开展全市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准确把握粮油市场宏观形势,依据调查情况,科学制定年度供需计划,促进区域内粮食总量和品种结构平衡;深入落实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严格执行市场粮价监测周报和社会粮油统计月报制度,依托8个价格监测点和27个纳入统计范围内的粮食经营企业,加强对粮食生产、流通、储存等环节的监测,提高监测的敏锐性和有效性,为粮食调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数字依据;分类整理、汇总全市粮食经营企业基本信息,建立规模以上粮油经营企业数据库,及时了解企业粮食购销、加工及转化情况,加强对本地和周边市场供需、价格信息的分析和预测,及时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引导粮食有序流通;完善粮价异常波动调控机制,以传统节假日等粮油产品消费旺季为重点关注期间,定期会商本地粮油供应和价格变动情况,合理调度政府手中的粮油资源,必要时将应急成品储备粮油、政府调控粮、地方储备等及时投放市场,通过增加供应引导市场价格稳定。

三是深入推进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建设,推进储备粮油管理科技化、规范化、效益化。对2011年度省级“示范库”和“十佳库”争创工作进行深刻地总结,深入开展2012年全省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争创活动,积极探索现代粮油仓储管理的有效途径;组织各中心粮库对照“示范粮库”的刚性标准,逐个环节、逐个岗位细化量化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科学设计、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以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促进储备粮管理实现新突破;根据季节气候和粮情变化情况,认真抓好储粮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储粮技术规范,坚决抵制麻痹思想,重点加强储粮化学药剂的规范管理,贯彻执行《市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指导意见》,逐级建立健全安全储粮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人员、财产安全;健全粮食调控及储备业务智能管理平台,通过整合行政办公、执法、社会粮食统计、粮食经纪人管理等子系统,提高粮食库存监管行政效能,并主动争取与全省粮食信息化系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市科技储粮指导组的作用,结合我市粮油仓储管理的实际情况,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加强低药、低温等储粮技术的试验研究,提高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覆盖面,年内,力争除当年入库新粮外,50%以上库存粮不熏蒸;按照分级负责原则,采取分散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市内与市外培训相结合、举办技术比武与专业考核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仓储管理队伍素质,力争年内每个中心粮库配备1名高级保管员;组织储备粮承储企业在“管好粮”的同时,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拓宽经营渠道,积极争取中储粮跨省移库指标,最大限度充实粮食库存,提高储备效益;全年,维修改造仓容3万吨,5个中心储备粮库继续保持省级“示范库”称号。

四是加强粮源建设。进一步完善以骨干粮食购销企业为龙头、基层收纳库为节点、粮食经纪人队伍为补充的粮食购销网络体系。针对我市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实际情况,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利用新型购销网络优势,最大限度地掌握粮食资源,计划全年粮食经营总量180万吨,粮食收购量10万吨,其中,夏粮收购7万吨;加强与主产区合作,最大限度掌握粮源、充实库存,夯实调控市场的物质基础。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科学论证和测算,申请市政府适度调增地方储备粮规模,优化品种结构,积极呼吁相关部门提高储备补贴标准。

二、以管理和服务全社会粮食流通为职责,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一)工作目标

坚持把管理和服务全社会粮食流通,作为粮食部门履职尽责的一个重要支点,通过完善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二)主要措施

一是统筹规划全市粮食执法建设,提高粮食市场监管执行力。指导三市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快建立和启用粮食市场稽查机构,力争年底前全面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形成专门机构、专业队伍、专项经费的组织运行机制;指导市粮食稽查大队依法履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职责,切实抓好市直区域内粮食执法工作,维护市区粮食流通秩序稳定,同时加强对各市区粮食稽查机构的业务指导,推进整体工作开展;完善粮食法制宣传机制,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8周年纪念日、世界粮食日,以及夏粮、秋粮集中上市期间,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新闻媒体信息报道、购销市场现场指导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国家粮食政策、法律法规和粮食部门职能,提升粮食执法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营造与依法管粮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执法示范县创建活动,提高粮食部门依法行政水平。认真总结2010年以来粮食规范化执法示范县创建活动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执法考核、责任追究、档案管理和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制度,及时制定出台全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实施意见;深入落实《市粮食行政执法人员文明执法规范》,进一步规范粮食执法行为,确保处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处罚适当;加强粮食案卷归档管理,完善粮食案卷评审长效机制,通过积极开展自查评审、集中评审、交流评审等手段,有效查找我市粮食收购资格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改进;采取现场教学和模拟执法等形式,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加快建设懂执法、会执法、敢执法的专业执法队伍。年内,力争三市和分局全部进入全省粮食执法“示范县”行列。

三是切实履行依法管粮职能,有序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加强与政府、工商、物价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完善独立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采取经常性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政策性粮食管理、粮食收购许可、粮食质量卫生、社会粮食统计以及粮食经营者最高最低库存量为检点,有序开展各项监督检查活动;加强对粮食收购、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的监管,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为目标,年内集中开展2次专项联合执法活动,切实维护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稳定、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深入落实粮食收购许可审批制度,加强收购市场主体监管,强化行政审批中心和网上申请“窗口”建设,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结合开展社会粮食统计、粮食仓储设施统计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统计,认真落实粮食经营台账和仓储备案管理制度,对规模以上加工转化企业和仓储企业实行重点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四是完善粮食经纪人管理制度,探索经纪人队伍发展有效途径。实行粮食经纪人队伍总量控制,加快建立完善经纪人信息管理系统,落实粮食经纪人诚信档案和年审制度,结合证件换发,建立经纪人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机制;依托建立健全经纪人协会,强化行纪指导和服务,明确粮食经纪人参与粮食收购的条件和必须持有的合法证件,建立粮食经纪人自我约束机制;针对粮食经纪人构成复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以国家粮食收购新政策、粮食质量标准及粮食经纪人管理的相关规定为重点,进行业务轮训,提升粮食经纪人队伍素质和执业水平;联合工商部门,加大对粮食经纪人收购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调度粮食经纪人收购数量和价格,严厉打击“无证收购”和地下“黑经纪”等不法行为。年内,全市经纪人队伍保持在1100名左右。

三、深入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

(一)工作目标

把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作为粮食工作的亮点培植。全年,在全市农户中推广储粮“示范仓”4500个,“示范仓”推广总数达到15500个。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篇(3)

一、世界粮食市场的基本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大幅波动是一场 “结构性突变”: 与 20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中期两轮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不同,本轮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从 2006 年开始,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特别是从 2010 年年中开始至今,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糖类等供需缺口明显拉大。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 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 22. 4 亿吨,实际利用 22. 8 亿吨 ( 缺口 4000 万吨) ,库存量 4. 9 亿吨。同期,世界粮食平均价格上涨近 1 倍,造成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平均 上 涨9% ,通胀率也从 2010 年的 6% 上涨到 2011 年中的 6. 9%。对于粮价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它有利于增加农业投入,对各国重视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问题是: 粮价大起大落,容易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市场预期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造成国际市场粮价过度震荡,不利于各国粮食的稳定生产。对于这一点,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的认识比较客观,认为世界粮食市场急剧波动,将迫使各国为了粮食安全,趋向更为严格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对于新一轮农产品贸易谈判将构成相当大的冲击和压力。对世界粮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国际机构专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看,主要是认为: 世界粮食供应中长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其依据是: 俄罗斯、南美等主要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面积和产量,今后几年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又由于亚洲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扩大,将使粮价高位运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粮价的预测是: 2011—2020 年间,谷物年均价格将上涨20% 。世界贸易组织专家则认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粮食有 40% 因运输、仓储等原因而损耗掉了,未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 而发达国家有22% ~25% 的食品因到期被丢弃,所以缓解供求矛盾还有潜力和空间。对世界粮食市场近期的走势,国际机构专家表示暂难以作出预测,认为尽管粮价上涨刺激了俄罗斯、美洲国家扩大种植面积,美国农业部也上调了 2012 年小麦、大米、粗粮的供应和库存预测总量,但粮食价格仍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幅波动的情况仍可能再发生。

当前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和粮价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气候因素。这是影响粮食生产和价格的最大不稳定因素。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粮农组织的专家指出,2006 年以来多次出现粮价异常波动,都是由于主要产粮区灾害天气引起的,特别是全球变暖造成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带来土地沙漠化,对世界主要产粮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以及亚洲的印度、泰国和中国的粮食生产都构成了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旦粮食产量下降 5% 左右,相应的国际市场价格将平均上浮25% 以上。

二是耕地因素。目前,全球可耕土地面积已接近饱和,可新增耕地主要在非洲和南美洲。巴西是南美洲可耕土地增加最多的国家,但巴西土地的增加是以破坏热带雨林为代价的,长远来看对全球气候环境和农业生产并不利。除增加耕地面积之外,农作物单产产量的提高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过去 40 年,全球农作物单产呈现逐步增长态势。综合以上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未来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 1. 7%。

三是技术因素。尽管各国对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认识还不一致,但专家们认为转基因等现代生物科技,以及化肥、种子、灌溉、仓储运输等技术的提高,客观上还是有利于改善世界粮食的生产供应。同时,农业部门进一步工业化,提高食品加工利用水平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世界粮食计划署就认为,世界粮食供需不稳定、粮价波动较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不够广泛,特别是在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缺乏现代农业科技设备、技术和人才,农业生产率低下,导 致 这 些 地 区 粮 食 危 机频发。

四是人口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专家都预计全球未来每年至少新增 5000万人口,如按每人每年平均消费630 斤粮食计算,未来 10 年世界粮食需增加 1. 6 亿吨,这需要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率必须每年平均达到 1. 2% 以上。对此,他们认为美国、巴西、俄罗斯等主产区有较大的生产潜力,供应尚不会发生问题,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新问题,主要是:一是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国将有 1 亿 ~ 2 亿人口从农业部门转到城镇,肉类、油脂、奶类制品需求有较快增长,用作畜牧饲料的粮食需求也会随之大幅增长; 二是基于环保和能源供应的考虑,美国、欧洲用作制造生物燃料的粮食消耗将持续大幅增长,目前美国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就占到了其国内玉米消费的 35% 和世界玉米消费的 12% ,欧盟生物柴油耗用的油籽量占其成员国产量的 60% 、全球贸易量的 70% 。世界粮食计划署强调,世界现有 10 亿饥饿人口,世界粮食计划署只能救助其中的 10% ,因此,必须加大粮食援助和合作开发,才能满足贫困和饥饿人口的需要。

五是政府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对部分出口国采取的临时粮食出口限制政策表示异议,认为这实际上加重了世界对粮食的不稳定情绪,从而进一步助推粮价走高。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对这些国家采取限制性出口政策表示强烈关注,要求这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具体程序和规定必须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同时希望这些国家不要将这些政策措施常态化。对于尽量减少粮食进口,专家们指出,自给自足的政策只适合于有较大国土面积和较多人口的国家,他们还是寄希望于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粮食贸易,来保证大多数国家的粮食供应。此外,专家们还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合适的农田水利政策、农业支持政策,以及保持适当的库存、改善仓储和运输条件等,都是各国保障粮食供应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世界粮食市场的三个热点问题

第一是粮食市场是否存在过度金融化。2010 年以来,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从而引起了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的频繁剧烈波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认为,期货市场存在的目的是: 提供可预期的市场交易信息,同时为供需双方规避价格风险提供机会,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短期投资回报和炒作,认为在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回报会高于股票等金融工具,这实际上是错误的,估计一些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会认识到这个问题,将资金回流到金融市场。但如果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也出现类似金融化问题,仍会对世界粮食交易产生放大效应。专家们坦承,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十分关注各国农业政策和市场运行,但对私人资本流动以及商品交易所是否设立有效的协调监管机制,各国对此还未能形成共识。

第二是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国际机构专家们对谈判前景均表示不乐观,认为此轮谈判如达成协议,美国、欧洲承诺大幅削减国内补贴,取消或减少贸易限制,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贸易十分有利,但这些发达国家受制于国内政治压力,短期内难以作出妥协或让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认为应当对农产品贸易谈判保持信心,同时也认为,农产品贸易谈判并不像工业品贸易那样南北壁垒分明,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利益相互交织,十分复杂。此外,近年来各国动植物检疫等歧视性措施开始大量增加。为此,世贸组织将致力于创造农产品贸易谈判的条件,推动贸易便利化,组织各成员国定期通报农业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政策,增强透明度。

第三是世界粮食问题的多边协调。专家们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对粮食问题都高度关注并计划采取行动,相信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比如 2011 年二十国集团首度召开农业部长会议,磋商粮食市场问题,通过了共同行动计划,重点从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信息透明化、加强国际协调、减少食品价格波动对最困难国家的影响、监管农产品金融市场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并提出了 2050 年全球农产品增产70% 的目标,其中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增产目标是近 100%。但有专家认为,部分粮食出口国对粮价上涨持肯定态度,并组成团体反对过多干预粮食市场,国际协调粮食问题难度加大,国际组织主要的职责是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包括推动建立国际农业数据库,收集有关农业生产、消费和库存信息,协调粮价不是国际组织的义务,是市场的行为。

三、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中的地位及影响

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在粮食生产及供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敬意,指出在短短 20 年时间里,中国从粮食受援国转变为援助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的典范。国际机构专家对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粮食问题上的影响和应对举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中国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直接影响世界粮食供求。我国农产品贸易额由 2002 年的304. 3 亿 美 元 增 加 至 2010 年 的1207. 9 亿美元,增长 3 倍,年均增幅 18%,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目前,我国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等的主要进口国。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认为,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对稳定世界粮食供应很有意义,但他们非常关心中 国 的 粮 食 库 存 问 题,指 出2011 年年初预计中国原计划进口200 万吨玉米,后来调整为 450 万吨,而实际需要 500 万吨。这个数字相对于中国总体粮食产量而言并不大,但对世界市场就容易引起价格波动,所以大家都很希望能够获得中国粮食库存的信息。联合国工发组织的专家指出,中国坚守 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未来城镇化、工业化将会使中国的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土地资源将成为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粮食安全之间不得不进行权衡的重要因素,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粮食进口将会有大幅增加,仍将成为世界粮食进口大国。

二是决定世界农产品贸易谈判进程。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认为,多哈回合农产品谈判的唯一焦点是中美谈判没有结果,问题主要集中在敏感产品清单和特保机制,包括大量削减农产品补贴,减少国内农业支持政策。而美国却把农产品补贴削减与要求中国在十多个领域的彻底开放相挂钩,致使谈判陷入僵局。一些国家在粮食谈判问题上仍对中国带着 “有色眼镜”,对此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是希望更多参与国际组织多边援助。国际组织既高度评价中国对非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粮食援助,也希望中国政府考虑利用多边渠道进行援助,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因为国际组织援助项目往往被视为无条件合作、政治敏感度低,更容易被受援国接受,社会公共效应更好。世界粮食计划署建议中国多通过多边援助,既可以扩大受援国的范围,赢得更多国家对中国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回击西方媒体炒作 “中国”、 “新殖民主义”等言论。

四、国际机构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

联合国工发组织政研司司长( Ludovico Alcorta) 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中国提高工业品贸易附加值,获取比较利益。虽然世界农产品贸易价格走高,会带来一些利益损失,但只要中国不断提高加工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获得相对较高的比较利益,就不必担心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现行的贸易发展方式、调整贸易产品结构。二是希望中国参考其他国家,在海外建立粮食供应基地。目前已经有海湾国家在苏丹、肯尼亚购置大量土地进行农业开发和粮食生产加工,缓解自身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中国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由于中国与这些国家情况不同,作为大国,购买其他国家的土地很容易被误解,其外部风险需要评估。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建议中国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和国际协调经验,在六个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一是借鉴 OPEC 的经验,推动建立国际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磋商机制和价格谈判机制。二是建立应对价格波动的政策机制。因为农业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政府建立动态的利益补偿机制对于稳定农业生产较为有利。三是建立收入稳定机制。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可能会影响到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能力,因此对部分贫困居民可给予适当的收入补贴,保证他们正常生活所需。四是建立库存和“价格稳定基金”,对于因粮食价格急剧波动的情况,政府可以通过动用库存或者直接购进部分粮食后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水平售出,以尽快稳定市场供应。但库存和 “稳定基金”也有缺陷,如频繁使用对政府财政构成压力,如使用不当,则易造成价格急剧波动,对生产者不利。五是加强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专家认为政府要鼓励企业和机构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规避粮食价格波动风险,同时又要严格监管,防止出现投机和炒作行为。六是推进农产品的贸易和流通。专家认为中国保持 90%以上的粮食自给率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建议要加强粮食供应的多元化和国内粮食市场流通、仓储条件的改善,继续推进国际农产品贸易便利化,逐步消除扭曲进口的各种限制性措施,消除国内农产品流通遇到的各种障碍,改善市场供应能力。同时注意调整食品和粮食结构,提高生产加工能力。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建议中国粮食生产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提高生产率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要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建设良好的灌溉系统,促进提高生产率,特别是小生产者生产率,增强抵御外部市场冲击的能力,减少浪费。加大对农业研发、农业机构及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以及应对天气变化、资源缺乏的能力。二是改进市场信息,促进政策协调。要努力改进国际和国内的有关市场信息与检测系统,包括与粮食安全有关的商品生产、储存及贸易数据,加强市场交易管理的协调,增加透明度。三是有针对性地保护弱势群体,实施风险管理战略。帮助低收入的消费者、生产者维持其消费能力和生产能力,建立应急粮食储备。加大力度建立基于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有小生产者参加的期货合同及粮食期货交易,通过保险等手段在国内生产减产时为进口食品提供资金,或利用期权合同锁定未来的粮食进口采购。

五、我国应对世界粮食问题的工作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重大利害问题,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多双边合作,以及进行经济、政治、外交合作的重要领域。世界粮食问题对我国有影响,我国的粮食问题对世界也有影响,为此,要以世界眼光、全局视野来统筹考虑粮食问题。总的来看,国际机构专家对世界粮食发展持乐观态度,未来世界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能够达到基本平衡。尽管这样,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总的判断是: 世界粮食未来几年总体还不会成为问题,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来说,则可能成为大问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科学的研判和充分的准备。根据国际机构专家意见,我们认为,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 一) 继续加大农业投入,提高粮食供应能力,健全粮食安全机制

重视对农业的投资,特别做好农业吸收外资的工作,推动农业生产和技术合作,这是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投向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销售领域,鼓励外资企业对中西部农业设施的投资。推动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国外投资者开展农副产品领域的合资合作。支持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加强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在绿色农 业、生 态 农 业 领 域 的 技 术合作。加快国内农产品消费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流通与仓储。继续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建设完善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等,加强建设现代多元农产品流通主体,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经纪人等; 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产品流通业态,诸如连锁销售、农超对接、期货交易等,减弱价格波动风险。统筹加强农产品战略储备和应急调控。要根据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地区差异等因素,逐步扩大我国粮食、农副产品等重要民生产品的国家储备总量,依靠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储备商品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适时调整储备规模、品种结构和比例。

( 二) 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粮食供应多元化

重点集中在三方面: 一要完善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提高贸易话语权。在 20 世纪初,我国粮食还保持着净出口格局。但自 2003 年以后,进口不断增加,出口逐年减少。2010 年我国大豆净进口 5478万吨,小麦净进口 102. 6 万吨,玉米首次净进口 144 万吨,仅大米保持净出口态势,但净出口量降至16. 2 万吨。作为大买家,我国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目前我国已成为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但尚未与出口国建立比较稳定牢靠的合作关系,进口渠道主要掌握在国际商家手上,在大宗农产品定价方面也几乎没有话语权。因此,把握贸易主导权和提高贸易话语权,对稳定我国进口来源、降低进口成本极为重要。二要继续抓好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谈判,把握好农产品市场开放的节奏,保证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有序。完善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对国内外价格、数量、供求关系要作深入研究并及时作出预测,科学把握进出口调控力度,稳定粮价、保障供给。三要 加 快 实 施 农 业 “走 出去”,增加世界市场供给。从长期来看,南美、非洲、部分周边邻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较大。作为一个农产品进口大国,与友好国家合作开发农业,具有长远和重大的意义。因此,我国应在国际农业技术合作、建立境外粮食生产基地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由于粮食生产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加之时间长、风险大、回报慢,在 “走出去”方面需有长期战略考虑。在综合考虑国际舆论和东道国社会反应的同时,要统筹把握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形式和渠道,一方面要支持企业到南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合作; 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中非多双边战略合作,增加援助非洲农业示范中心的数量,在非建立农业开发园区,开展粮食深加工合作。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篇(4)

一、加强粮食调控,保障市场供应

(一)加强粮情监测,把握粮食供需的基本形势。一是加强粮食市场监测。指导各市县加强粮情监测工作,做好我省6个国家粮情直报点和__个省级粮情监测点基础数据采集,汇总工作,及时掌握粮食供求总体情况和粮油生产、加工、购销、库存和价格等情况;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国内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及我省毗邻省区粮食供应和价格走势的监测力度,先后8次组织对海口地区粮食批发市场粮食供应和价格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和粮情研究,正确判断供求形势和粮食市场价格的基本走势。二是及时报告和粮情信息。利用海南粮食网信息平台,及时粮情,为粮食生产者和粮食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全年出刊《__粮情监测情况》9期、《__粮食价格监测周报》43期,向省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我省粮情监测情况,为粮食市场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二)坚持组织粮油市场保供稳价会商。一是坚持和完善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机制。改进会商方式,组织发改、商务、物价、财政、交通、工商、农发行等部门参加33次网络周会商和10次月会商,做好相关部门粮情监测基础数据采集、比对和汇总工作,加强部门之间对粮食购销、价格、库存和进出岛等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加强对粮油市场研究、分析和判断,形成专题报告及时向省政府、发改委报告。二是报告会商情况。共编制《粮油供应和价格情况会商报告》*期,向国家粮食局和省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会商情况,及时提出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综合施策调控市场,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发挥各种载体的作用,全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一是各级粮食部门加强监测,周密部署,把确保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的粮油市场供给作为保供稳价重点工作抓好抓实,保证了节假日和重要时段的市场稳定。二是切实抓好粮食收购工作。贯彻执行__年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领导,召开全省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对秋粮收购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会同中储粮海南联络处今年我省晚稻收购指导价格及质量要求,促进粮食收购有序进行。三是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适时适度轮换销售XX万吨储备粮调节市场,有效保持市场供应的均衡和稳定;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全年收购粮食X万吨,既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又增加调控市场的基本粮源;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开展省外粮食购销业务,全年从省外购进粮食__万吨,有效补充市场供应。四是发挥多元粮食经营主体保障市场供应的积极作用。指导多元粮食经营主体开展省际间粮食购销活动,加强产销协作,稳定我省粮食购进渠道,全省各类粮食经营主体从省外购进粮食__万吨,确保了省内粮源的持续补给。

(四)强化军粮质量管理,保证军粮供应。一是积极筹措优质粮源,常年保持一定量的成品粮库存,不断增强南海驻岛礁部队、远航舰队的军粮供应能力,确保部队日常和应急情况下的军粮供应。二是坚持“以兵为本”理念,以质量为中心,严格军粮质量管理,组织军供粮质量抽检和军粮质量专项检查,质量合格率均为100%。三是认真履行《军粮供应服务公约》,开展优质服务,实行全天候24小时预约服务和送粮上门,全省送粮率占年供应量的75%以上。四是积极做好军供网点维修改造项目上报工作,争取列入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五是开展创建全国“百强军粮供应站”活动,__市军粮供应站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粮食系统百强军粮供应示范站。

(五) 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及时更新粮食应急有关情况和数据,编制《__年度*省粮食应急工作手册》,完善粮食应急保障网络;指导18个市县粮食局与74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242家粮食应急销售企业签订应急加工、销售协议书,加强对粮食应急加工、销售企业的跟踪服务,确保应急时用得上。

二、加强储备粮管理,确保粮食调控物质基础

(一)落实粮油储备规模。我省省级粮食储备规模XX万吨,食用植物油储备规模X万吨。今年完成1000吨省级储备散装食用精炼棕榈液油入库,年底前已全部落实了省级粮油储备规模;完成省级储备500吨小包装调和油由海口市调整到三亚市 计划,充实了重点地区食用植物油储备。

(二)调整省级储备粮保管费用补贴标准。开展省级储备粮保管成本费用专项调研,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将省级储备粮保管费用补贴标准由原来每年0.04元/每斤提高到0.06元/每斤,为确保地方储备粮管理的正常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加强粮油仓储管理。一是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储粮方针,加强对日常粮油仓储的管理;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重点,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同时开展“危仓险库”专项调查,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二是开展省级储备粮夏冬两季普查,全面检查省级储备粮油数量、轮换、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等情况。三是开展省级储备粮承储管理年度考核,评选优秀企业2家,合格企业19家,基本合格企业3家,不合格企业2家。通过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省级储备粮承储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四)加强储备粮轮换管理。指导和督促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严格按照《省级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规避市场风险,采取先购后销、边购边销等灵活方式,搞好储备粮的轮换经营。年末库存粮中,__年粮占50%以上,全面完成了省级储备粮轮换计划。

(五)抓好省秀英粮食储备经营公司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根据审计署、省监察厅关于对省秀英粮食储备经营公司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建议,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由分管局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组进驻秀英公司,历经2个多月,查清了公司经营管理混乱、亏损严重、储备粮亏空等主要问题,在查找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整改,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党纪、政纪处分,对负有主要责任的公司经理、法人代表进行了解聘,对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全部实行竞争上岗。

(六)指导和协助做好各级储备粮管理。指导市、县做好市、县级储备粮管理,协助中储粮海南联络处做好在琼中央储备粮的管理。

三、夯实产业基础,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与发展

(一)推进省直国有粮食企业资产整合。一是按照省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做好省八所粮食储备经营公司新库资产评估上收和老库区资产整体打包转让准备工作。二是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省饲料厂资产划转注入省粮食饲料公司工作,整合盘活国有企业资产。三是推进省粮食物资公司托管给省秀英粮食储备经营公司、省粮食工贸公司托管给省粮油贸易公司工作,做好省粮食局驻湛江中转站存量资产调查摸底工作。

(二)推进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马村食用植物油库1万吨油罐及日产50吨的食用植物油分装生产线扩建项目建设,上半年已投入使用。二是抓好洋浦粮食储备库5万吨仓容的装粮压仓试验和专项检测仪器的招标采购。三是落实中央补贴资金400万元和20__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0__万元,启动海南洋浦粮食储备库二期2.8万吨高大平房仓项目的建设。四是完成投资93万元的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实验室改造和落实150万元检化验设备购置工作,有效地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五是做好海南美安粮食储备库、海南丘海粮食储备库、海南马村食用植物油配送中心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列入2013年中央投资计划或省2013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三)积极协调落实储备粮相关政策。协调税务部门落实储备粮油承储企业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认定和公布40家免税企业名单,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协调财政部门,落实20__年10月省级储备粮受灾损失补贴资金52.4万元,减轻受灾企业负担。

四、推进依法管粮,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一)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和粮食行政监督检查制度,制定了《海南省粮食局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见》、《海南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程序规范(试行)》和《海南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指导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和规范粮食行政执法程序及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为。

(二)加强社会粮食流通管理。一是实施粮食收购许可管理。加强对取得粮食收购资格企业的指导、监管和服务,推进粮食收购许可管理规范化。二是实施社会粮食库存管理。加大对粮食经营者核定库存量标准的工作力度,推进社会粮食库存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全省共落实粮食经营者最低库存量3.87万吨、最高库存量14.65万吨。三是加强对全省粮油重点企业的监管。指导各市县做好20__年度粮油重点企业签订《粮油市场保供稳价责任书》工作,督促粮食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全省共签订责任书393份。

(三)加强原粮质量监管。认真履行原粮质量监管职责,加强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原粮质量的监管,切实保障原粮质量安全。一是开展20__年库存粮食质量和卫生安全专项检查,检验结果,中央在琼、地方储备粮库存粮食宜存率和卫生达标率均为100%,质量合格率为99.0%。二是开展20__年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对18个市、县本年度生产的早籼稻谷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验监测,全省共采样60份,监测结果所有样品全部符合粮食卫生标准和农药残留标准。三是做好政策性粮食入库和进岛粮食质量检验工作,从源头上把好采购、入库质量关,严防重金属超标等质量不合格粮入省入库。四是加强流通环节粮食质量监管,接受社会粮食经营者委托,做好社会粮食质量检验工作。共接受210家社会经营者委托,检验样品500份。五是积极协助省食安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六是加强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向国家粮食局申报海口市粮油检验站为国家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候选单位。

(四)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一是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联合发改、财政、农发行等部门开展全省粮食库存检查。3月末,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粮食XX万吨,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库存粮食XX万吨。检查结果显示,全省各类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二是开展20__年全省夏粮收购专项检查,坚决制止粮食收购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三是开展全省粮食 统计数据质量专项检查,促进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有关粮食统计法律法规和粮食经营者履行报送粮食流通统计数据法定义务。

(五)积极宣传粮食政策。组织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8 周年宣传周、粮食科技宣传周和20__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国家粮食政策和粮油科普知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抓好基础工作,提高粮食行业管理水平

(一)做好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做好全省社会粮食流通统计、粮食仓储设施统计、粮食投资统计、粮油加工业统计、粮食财务统计等各项统计工作;组织开展20__年度全省粮油供求平衡调查,切实掌握20__年全省粮食消费、生产、流通、库存、余缺情况和农户存粮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分析粮食形势、研究制定粮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举办3期全省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1期企业财务管理和2期信息统计员业务培训班,共培训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负责人、粮油保管员、财务人员和信息统计员220人;举办市、县粮食局长培训班,组织18个市、县粮食局长出省学习考察和集中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粮食工作领导水平。

(三)建立省级粮油库存检查专业人才库。根据国家关于建立粮油库存检查专业人才库的有关要求,开展我省级粮油库存检查专业人才库建设工作,建立由全省粮食行政、企事业单位业务骨干59人组成的人才库,为今后全省粮食库存检查提供人才储备。

(四)筹建海南省粮食行业协会。为适应粮食流通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粮食流通中服务、沟通、监督和联系政府与粮食企业的桥梁作用,我局积极开展筹建海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各项工作,获得省民政厅的批复之后,召开全省粮食行业协会筹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和部署,计划明年3月底前正式成立协会。

六、加强粮食行政机关自身建设

(一)加强干部队伍的理论和业务学习。以“学理论、强素质”为主题,组织6次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理论联系实际,谋划粮食工作科学发展;组织粮食系统学习党的十精神和省委六届会议精神,用十精神指导和推动各项粮食工作;选派局机关有关人员参加国家粮食局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局机关8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处级干部选学培训,组织局机关12名处级以下干部参加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的免费文秘网学习,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使之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形势。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局机关工作规则,落实局党组集体议事制度,召开了8次党组会议和25次局务会议;召开20__年度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海南省粮食局绩效考评工作方案》,抓好局机关年度工作考评;深入基层调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由局领导带队参加粮食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直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全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组织11名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抓好贯彻落实《廉洁从政准则》的专项检查;抓好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组织播放反腐倡廉教育宣传片3次、组织机关干部到海口市警示教育基地参观。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篇(5)

    一、世界粮食市场的基本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大幅波动是一场 “结构性突变”: 与 20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中期两轮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不同,本轮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从 2006 年开始,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特别是从 2010 年年中开始至今,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糖类等供需缺口明显拉大。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 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 22. 4 亿吨,实际利用 22. 8 亿吨 ( 缺口 4000 万吨) ,库存量 4. 9 亿吨。同期,世界粮食平均价格上涨近 1 倍,造成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平均 上 涨9% ,通胀率也从 2010 年的 6% 上涨到 2011 年中的 6. 9%。对于粮价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它有利于增加农业投入,对各国重视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问题是: 粮价大起大落,容易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市场预期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造成国际市场粮价过度震荡,不利于各国粮食的稳定生产。对于这一点,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的认识比较客观,认为世界粮食市场急剧波动,将迫使各国为了粮食安全,趋向更为严格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对于新一轮农产品贸易谈判将构成相当大的冲击和压力。对世界粮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国际机构专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看,主要是认为: 世界粮食供应中长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其依据是: 俄罗斯、南美等主要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面积和产量,今后几年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又由于亚洲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扩大,将使粮价高位运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粮价的预测是: 2011—2020 年间,谷物年均价格将上涨20% 。世界贸易组织专家则认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粮食有 40% 因运输、仓储等原因而损耗掉了,未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 而发达国家有22% ~25% 的食品因到期被丢弃,所以缓解供求矛盾还有潜力和空间。对世界粮食市场近期的走势,国际机构专家表示暂难以作出预测,认为尽管粮价上涨刺激了俄罗斯、美洲国家扩大种植面积,美国农业部也上调了 2012 年小麦、大米、粗粮的供应和库存预测总量,但粮食价格仍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幅波动的情况仍可能再发生。

    当前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和粮价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气候因素。这是影响粮食生产和价格的最大不稳定因素。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粮农组织的专家指出,2006 年以来多次出现粮价异常波动,都是由于主要产粮区灾害天气引起的,特别是全球变暖造成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带来土地沙漠化,对世界主要产粮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以及亚洲的印度、泰国和中国的粮食生产都构成了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旦粮食产量下降 5% 左右,相应的国际市场价格将平均上浮25% 以上。

    二是耕地因素。目前,全球可耕土地面积已接近饱和,可新增耕地主要在非洲和南美洲。巴西是南美洲可耕土地增加最多的国家,但巴西土地的增加是以破坏热带雨林为代价的,长远来看对全球气候环境和农业生产并不利。除增加耕地面积之外,农作物单产产量的提高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过去 40 年,全球农作物单产呈现逐步增长态势。综合以上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未来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 1. 7%。

    三是技术因素。尽管各国对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认识还不一致,但专家们认为转基因等现代生物科技,以及化肥、种子、灌溉、仓储运输等技术的提高,客观上还是有利于改善世界粮食的生产供应。同时,农业部门进一步工业化,提高食品加工利用水平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世界粮食计划署就认为,世界粮食供需不稳定、粮价波动较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不够广泛,特别是在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缺乏现代农业科技设备、技术和人才,农业生产率低下,导 致 这 些 地 区 粮 食 危 机频发。

    四是人口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专家都预计全球未来每年至少新增 5000万人口,如按每人每年平均消费630 斤粮食计算,未来 10 年世界粮食需增加 1. 6 亿吨,这需要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率必须每年平均达到 1. 2% 以上。对此,他们认为美国、巴西、俄罗斯等主产区有较大的生产潜力,供应尚不会发生问题,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新问题,主要是:一是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国将有 1 亿 ~ 2 亿人口从农业部门转到城镇,肉类、油脂、奶类制品需求有较快增长,用作畜牧饲料的粮食需求也会随之大幅增长; 二是基于环保和能源供应的考虑,美国、欧洲用作制造生物燃料的粮食消耗将持续大幅增长,目前美国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就占到了其国内玉米消费的 35% 和世界玉米消费的 12% ,欧盟生物柴油耗用的油籽量占其成员国产量的 60% 、全球贸易量的 70% 。世界粮食计划署强调,世界现有 10 亿饥饿人口,世界粮食计划署只能救助其中的 10% ,因此,必须加大粮食援助和合作开发,才能满足贫困和饥饿人口的需要。

    五是政府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对部分出口国采取的临时粮食出口限制政策表示异议,认为这实际上加重了世界对粮食的不稳定情绪,从而进一步助推粮价走高。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对这些国家采取限制性出口政策表示强烈关注,要求这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具体程序和规定必须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同时希望这些国家不要将这些政策措施常态化。对于尽量减少粮食进口,专家们指出,自给自足的政策只适合于有较大国土面积和较多人口的国家,他们还是寄希望于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粮食贸易,来保证大多数国家的粮食供应。此外,专家们还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合适的农田水利政策、农业支持政策,以及保持适当的库存、改善仓储和运输条件等,都是各国保障粮食供应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世界粮食市场的三个热点问题

    第一是粮食市场是否存在过度金融化。2010 年以来,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从而引起了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的频繁剧烈波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认为,期货市场存在的目的是: 提供可预期的市场交易信息,同时为供需双方规避价格风险提供机会,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短期投资回报和炒作,认为在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回报会高于股票等金融工具,这实际上是错误的,估计一些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会认识到这个问题,将资金回流到金融市场。但如果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也出现类似金融化问题,仍会对世界粮食交易产生放大效应。专家们坦承,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十分关注各国农业政策和市场运行,但对私人资本流动以及商品交易所是否设立有效的协调监管机制,各国对此还未能形成共识。

    第二是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国际机构专家们对谈判前景均表示不乐观,认为此轮谈判如达成协议,美国、欧洲承诺大幅削减国内补贴,取消或减少贸易限制,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贸易十分有利,但这些发达国家受制于国内政治压力,短期内难以作出妥协或让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认为应当对农产品贸易谈判保持信心,同时也认为,农产品贸易谈判并不像工业品贸易那样南北壁垒分明,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利益相互交织,十分复杂。此外,近年来各国动植物检疫等歧视性措施开始大量增加。为此,世贸组织将致力于创造农产品贸易谈判的条件,推动贸易便利化,组织各成员国定期通报农业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政策,增强透明度。

    第三是世界粮食问题的多边协调。专家们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对粮食问题都高度关注并计划采取行动,相信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比如 2011 年二十国集团首度召开农业部长会议,磋商粮食市场问题,通过了共同行动计划,重点从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信息透明化、加强国际协调、减少食品价格波动对最困难国家的影响、监管农产品金融市场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并提出了 2050 年全球农产品增产70% 的目标,其中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增产目标是近 100%。但有专家认为,部分粮食出口国对粮价上涨持肯定态度,并组成团体反对过多干预粮食市场,国际协调粮食问题难度加大,国际组织主要的职责是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包括推动建立国际农业数据库,收集有关农业生产、消费和库存信息,协调粮价不是国际组织的义务,是市场的行为。

    三、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中的地位及影响

    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在粮食生产及供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敬意,指出在短短 20 年时间里,中国从粮食受援国转变为援助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的典范。国际机构专家对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粮食问题上的影响和应对举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中国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粮食物流 现状 对策

一、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粮食物流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对粮食物流涵义理解普遍比较模糊,把粮食物流仅看作是粮食仓储、运输、包装和装卸环节,在观念上还有备战备荒的烙印,而没有扩大到粮食的生产布局、粮食收购的组织、销售通道的确定、以及粮食加工增值和信息环节等。这种认识极大地限制了粮食物流的发展,使粮食物流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组织化程度低,协调难度大。我国粮食物流资源分散,粮食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同时粮食物流涉及粮食、财税、工商、铁道、交通、信息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管理职能、方式和制度体系等存在较大不同,协调性较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物流设施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相当突出。粮食需要跨省流通,但粮食物流企业很难跨省联合、兼并和重组。

(三)基础设施整体比较落后。由于粮食物流设施项目投资往往非常巨大,一般企业难以承担;并且物流设施建设收效并非立竿见影,单个物流项目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互补性、依赖性很强,投资回报率只有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情况下才最高,所以大部分企业投资态度并不积极。在目前,我国粮食物流设施项目的建设主要依靠的正是企业投资建设而不是政府的投资,从而造成我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整体上处于落后的局面,设施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粮食的损耗率惊人。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800万顿左右。

(四)缺少与粮食物流相关的法规、条例和标准。随着我国加入wto,粮食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粮食生产、包装、销售等一系列问题上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的运作。如目前粮食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塑料编制袋,并没有制定专门用于粮食包装的统一标准,包装立法远远滞后于包装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五)专业人才缺乏。随着物流理念的更新,粮食物流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出现,粮食物流企业和粮食物流组织者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和系统的学习,才能接受新理念,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大学的物流教育刚刚起步,物流职业教育、资格培训更显落后,粮食物流专业教育和培训还未形成。导致粮食物流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策划人员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严重不足。

二、加快发展现代粮食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思想认识。粮食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作模式,纵观粮食流通的全过程,对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涉及粮食物流的部门、企业,都要提高对粮食现代物流的认识,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作模式,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积极推广使用粮食现代物流。

(二)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主要措施有:首先,成立粮食物流调控机构,统一协调政策性和经营性两部分粮食物流的组织和运行。其次,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粮食物流组织者、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监督粮食流通过程,协调和处理所产生的粮食物流纠纷。再次,为粮食物流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最终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用规划指导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业已制定,各省、市、县应尽快研究制定本级近期、中期和长期粮食物流规划。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可以避免系统内的各个局部因各自利益而破坏粮食物流大系统的有效性,可以避免出现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可以避免因各自建设的物流项目互不兼容而形成不了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现象发生。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层次和主要内容要明确,国家、省、市等各级规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规划层面就要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包括了粮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国粮食物流体系。粮食现代物流要发展,物流规划必须先行,并且要用规划指导发展。

(四)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的办法。目前,我国粮食行业协会、运输协会等行业管理体系正在形成,并逐步规范。这些协会,在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运作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粮食物流这个问题上,由于涉及多个环节,涉及不同部门,各行业协会应加强合作,整体研究现代粮食物流模式。

(五)完善提高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粮食流通“四散”化。从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资源、减少粮食损耗以及增加效益的角度出发,粮食流通“四散”(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化是发展方向。政府一是应加大粮食物流方面科技力量和资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和国外引进,加快粮食物流关键设施设备的开发,尽快研制通用散粮火车、散粮集装箱和散粮汽车,推广散粮运输技术设备,提高粮食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实现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装卸机械、信息编码和品质检测的标准化。二是要扶持大型粮食物流企业,给予粮食物流企业财税上各项优惠政策。三是积极发展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鼓励和吸收社会资金投资粮食物流。从而完善提高现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做到粮食装卸、仓储、周转等环节密切衔接配套。

(六)建立和完善粮食物流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我国应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从田地到餐桌”的粮食物流各环节的操作都应做到有法可循。通过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粮食生产、仓储、运输、加工等环节及规定销售者的责任、权利、义务,依法制定国家及地方各省市发展粮食生产流通的财政预算计划与使用规则,并根据时展不断修改、完善,强化监督。

(七)重视粮食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引进高级粮食物流人才。粮食物流要向信息化、网络化、保准化、现代化发展,实现绿色物流,就必须有“及时供货”、“完美订货”“协同配送”等理念,必须努力研制粮食物流先进技术和设备。而这些都离不开专业的物流人才。我国应争取在高等院校开办粮食现代物流专业,为粮食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粮食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引进国际高级粮食物流人才,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以促进我国粮食物流企业的成长,早日实现我国粮食物流的科学化运作。

三、结束语

在粮食问题上,我们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如果不提高粮价,农民就没有种粮的积极性,许多地方粮田撂荒,令人触目惊心;而提高粮价,又会推高cpi,不可避免地加速通货膨胀。但是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既可以增加农民收益,又可以抑制粮价上涨,绝对是一个理性而又有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胡非凡,吴宋娟.国内粮食物流研究综述[j].粮食流通技术,2007,(4).

粮食协会工作计划篇(7)

一、保证目标完成情况

(一)执行力建设。我局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县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批交办事项,确保了政令畅通。在具体执行中,不管有多大困难,多大阻力,我局都坚决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从不推诿塞责。

(二)人大、政协工作。我局十分重视人大和政协工作,县人大、县政协交办的事,都认真完成,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我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在向县委、县政府报送政务信息、总结材料时都同时抄报县人大、县政协分管领导及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局会统审计股副股长庞利是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副局长王涛是县政协委员,局里十分支持她们的工作,凡由人大、政协组织参观、学习等活动,局里都提供方便。我局非常重视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及政协委员的提案工作,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市人大代表1件、县人大代表1件),政协委员提案1件,件件都有回音,并得到满意的回复,所提议案及提案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非常满意。同时及时征订《人民权力报》、《四川政协报》、《民主法制建设》等报刊杂志。

(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了为期三个月的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加强了“六型”机关建设;深入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和警示教育,认真执行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在年初,局党组下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通知(*粮党组[20*]05号),对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安排,落实了责任,同时签订了《*县粮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局领导班子廉政承诺,有力地规范了企业党、政领导的个人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的滋生。全系统没有“五股歪风”行为发生;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和八项要求》,并按照《纲要》,建立健全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一年来,机关没有发生一起干部、职工违纪违法案件,领导班子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状况、抓廉政建设工作、满意度测评满意率分别*到98%以上。机关作风建设满意度测评满意率*到97%。

(四)组织工作。建立健全了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完善了党员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流动党员及机关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并全面完成了争创全省“三级联创”综合示范县各项工作。按照县委要求,积极开展了“学习创新好、民主团结好、勤政为民好、清正廉洁好”为内容的“四好班子”创建活动,通过“四好班了”创建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班子的团结,统一了班子成员的思想,*到了和衷共济、团结协作、共创佳绩的目的。狠抓组织建设,今年局机关改选了机关党支部,为离退休党支部配齐了支委委员,加强了党的建设。抓好了“三村建设”、机关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

(五)宣传工作。党组中心理论学习和在职干部理论学习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今年,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共15天,参学率*到了99%。加强了“学习型”机关建设,建立了党员活动室、阅览室,以各支部为主,定期地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了思想政治工作有制度、有阵地、有活动、有典型;继续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设,经复查验收,巩固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卫生单位荣誉称号,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加强了职工道德修养,经常教育职工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树立学习型、实效型、文明型机关;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六)统战工作。加强了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配备了兼职的统战工作干部;支持我局杨国志(民革)等派人员和无党派人士庞利(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参加人大、政协和本党派的重要会议和干部调训以及其他大统战活动;加强了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将思想可靠、作风正派、工作踏实、业务熟练的局会统审计股副股长庞利(女,43岁,大专文化,无党派人士)积极向县人大推荐,经过组织考察、代表选举,终于将庞利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了民族宗教工作。

(七)维护稳定工作。1.综治工作。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责任;健全了综治工作网络建设,确保了各种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了全系统综治工作力度,确保了全系统全年无一例大小综治案件及、重大治安案件的发生;积极开展了“平安*县”创建活动,抓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防范工程建设;全力抓好了反、处突工作;继续保持了市级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的称号。2.工作。设立了接待室,配备了专职接待员,建立了局长接待日制度和局机关职工首问责任制度,确保了渠道的畅通;依照政策,采取疏导化解等办法,切实解决人员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群访、集访得到妥善处理,包案责任制得到落实,总量、重复、越级上访、老户比上年减少50%;对“市长热线”、“县长热线”和书记“110”反映的问题做到了及时回复,到期办结率*到100%。

(八)安全工作。一是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二是加大了安全工作的督查力度,经常到所属企业检查、督查安全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三是建立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认真抓好了安全工作的管理和预防;四是做好了防洪度汛、抗灾救灾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一年来,全系统无一例大小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了本系统国家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九)“十二大惠民行动”。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惠民行动,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1.局领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扣粮食经济工作中心,科学地谋划工作思路,年初提出了我局为农服务的“三大建设”工作思路。即:开展订单农业基地建设,为全县订单农户增收约350万元;开展科技小粮仓助农建设,为全县农村减少储粮损失1万吨;开展便民粮油超市建设,解决城镇居民购粮购油难的问题。

2.捐助受灾群众。青宁乡岩门村整体滑坡后,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胜安与前几任区委书记一道,私人送去慰问金1000元,并发动局机关干部职工捐了5000元。

3.开展抗灾、查灾、核灾及灾后重建家园活动。今年“6.18”、“7.5”灾害中,我局全体党员干部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到了虎让乡,与乡政府的同志一道指挥抗灾,查清灾情,重建家园,并送去了自救资金3000元。

4.加班加点加工救灾大米。青宁乡岩门村发生整体滑坡后,按照县委陈光礼书记的指示,昼夜紧急加工了33吨救灾大米,并按规定时间送到了灾民手中。

5.积极开展“春蕾助学活动”。6月14日,局党组成员在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胜安的带领下,前往虎让乡中心小学,看望并慰问了因家庭经济困难即将辍学的三名女童,并给每位女童送去现金200元作为下学期学杂费,并表示将继续资助三名女童今后读书,勉励她们走出思想上和经济上的困境,以良好的心态和专注的精神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未来的有用之才。

6.帮助社区抓好基层党组工作。9月21日,由县政协副主席王陈军带领工商联、粮食局等部门前往麻柳镇二社区,我局送去了现金500元,帮助社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7.为孤寡老人送温暖。赵家粮站退职职工李胜清,85岁,终生未婚,2004年因患脑溢血中风成为半瘫,我局要求赵家粮站将他送到通川区老年活动中心,请专人护理,料理他日常生活,还要求赵家粮站按时给他送去生活费、护理费。2004年赵家粮站改制时,考虑他年事已高,给他预提了5万元费用,由于各项费用较高,到今年7月份预提的5万元就用完了,而赵家粮站改制后无资金来源,我局特事特办,给他解决了1.17万元,并亲自将钱送到了通川区老年活动中心,让他继续在活动中心颐养天年。

(十)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局大力支持和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融入新农村建设,积极改善农村仓储条件,减少鼠害损失,提高粮食品质,在石梯镇四垭村、虎让乡玉皇村等地无偿为农户改建新型小粮仓,截止12月底,已投资××余万元,改建小粮仓××个。二是认真开展“1+2”、“1+1”定点扶贫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活,尽快脱贫致富。6月14日,局党组成员给虎让乡玉皇村、高寨村的贫困群众送去了5吨农用化肥,解决他们在春耕时节无钱购买化肥的实际困难,深受农户的欢迎。同时还为玉皇村村委会送去扶贫资金3000元,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局机关干部职工27人,与虎让乡困难群众结成了对子,开展“1+2”、“1+1”帮扶活动,在资金、信息、致富点子上予以支持,并经常深入困难户家中问寒问暖,给予经济帮助。局里统一制作了结队帮扶卡,群众有什么困难,可随时打电话与机关干部职工联系。

(十一)软环境建设工作。我局狠抓软环境建设、治理,确保经济社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一是局机关实行了首问责任制,方便群众前来办事,使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二是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制订各种便利措施、优惠政策,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招商引资,使投资者感到*县投资环境好,机关工作人员热情周到,严格按政策办事,不吃、拿、卡、要,是真正为投资者服务的。今年,成功将四川智强食品集团协议出售,成立了新智强食品公司,新公司在办理各项手续中,我局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大开方便之门,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今年,按照县纠风办的要求,我局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职工、下属企业法人代表和服务对象共14人,通过民主测评,满意率*98%以上。

(十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我局法制办公室组织职工开展了“五•五”普法知识学习活动,并命题组织了考试,合格率*100%。今年,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县法制局举办的法律法规培训班,提高了执法水平。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及《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四川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全县粮食收购市场。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调解成功率*97以上;坚决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搞好政务公开。今年,我局共查处案件7件,发出责令改正、予以警告7件,完全按法律法规、程序操作,没有一件违法违规,实现了零投诉。

(十三)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定期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完成计生“三结合”帮扶任务,落实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做到了独生子女费按时发放;协助配合计生部门、社区加强了机关及下属企业育龄妇女及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全系统全年没有一例超计划生育现象。

(十四)群团工作。我局十分支持对台、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工作,并在资金、人员、时间上提供便利,使他们能够各自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继续坚持在局党组的领导之下,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等群团组织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三•八”、“五•一”、“六•一”、“七•一”等重大节日,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增强职工凝聚力。

(十五)保密、档案和党政网络工作。经县保密局和档案局的检查,我局保密工作*到了省二级标准,档案*到了省二级标准。我局加强了党政网络建设,并配备专人管理党政网络,实现了党政公文网上交换,推进了办公现代化,并加强了公文网上交换保密工作。

二、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粮油购销。按不低于国家最低收购限价的原则,截止12月底,全年共收购粮食×××吨,收购油菜籽×××吨,销售粮食×××吨,销售食用油××吨,分别占县政府、市粮食局下*任务××吨、××吨、××吨、××吨的××%、××%、××%、××%。

(二)订单粮食基地建设。我局根据全县气候、土壤等特点,以各粮站、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分别在“麻—大—亭”、“碑—堡”、“赵家—百节”、“管—石—桥”四片区建立了××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和××万亩优质油菜籽订单基地,在渡市—管村—石梯和赵家两片区建立了××万亩优质小杂粮基地和××万亩专用粮基地建设。全县发展订单面积××万亩,占县政府下*任务××万亩的×××%。

(三)粮食储备体系建设。一是成立了粮食应急指挥部,完善了粮食应急预警预报机制,落实了专门的采价和统计人员,抓好了市场粮油统计、总量平衡分析及价格监测预报。二是加强了专储粮管理,确保了我县××万吨中央专储、×××吨省专储、×××吨县专储和×××吨市级储备食用油的绝对安全。三是按质按量供应了军粮××吨,及时组织加工供应救灾粮××吨,保证了驻*部队和受灾群众的生活需求。四是针对今年“8.2”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实情,按照市、县政府的要求,及时组织4个组对南外、河市片区食用油的库存、价格等情况进行了市场调查,并及时投放食用油×××吨,有效地平抑了市场,稳定了人心。

(四)企业改革。15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完成,今年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重点放在了资产重组工作上,根据企业自愿,按区域划分的原则,把河市、金垭、新兴、么塘粮管所并入了河市国家粮食储备库,把石板、斌郎粮管所划入了南外粮站,撤销了原河市粮站。对13个购销企业实行租赁经营,现企业发展较好。加快了工业企业的改制力度。对*县天然油脂公司改制中职工反映出的问题,及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落实和解决,改制工作于6月底前已全部结束。四川智强食品集团改制进入了职工安置补偿阶段,年底前,全面发放职工安置费,完善社保手续。

(五)粮食流通市场管理。一是对符合条件的110户粮食购销企业、加工企业、个体收粮户办理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使粮食收购走向了法制化轨道,形成了多元化的粮食收购格局;二是建立健全了粮食预警预报机制,确保了粮食安全;三是落实了粮食统计报表制度,各收购企业(加工企业、个体收粮户)建立了粮食收购台帐,按时报送报表,保证了全县粮食购销数量的真实性;四是县政府颁布了《关于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的通告》,在县工商局的支持下,我局加大粮食行政执法宣传、督查力度,摸清了全县粮食经营情况,为今后行政执法奠定了基础。五是加大查处力度。在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了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共查处案件7件,发出责令改正、予以警告通知书7份,规范了我县粮食流通市场。我局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目前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健康发展,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粮食流通市场有序发展,全县粮食购销市场稳定。

(六)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引资××万元,分别在石梯兴建了日产××吨的万家香大米加工厂,在堡子大学堂兴建了日产××吨的优质大米加工厂,在麻柳兴建了日产××吨的川江大米加工厂。二是继续以招租的方式,把星火饲料公司生产设备租赁给通威饲料经营,引进资金××万元,既解决了职工就业,保证了社会稳定,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对原四川智强食品集团进行了整体出售招商引资××万元,组建了新智强食品有限公司,保住了智强品牌,推进了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四是积极筹备,参加了9月底秦巴地区商品展销会,签约*×××余万元。1—11月,我局已实现招商引资××万元,占县政府下*任务××万元的××%。为我县粮食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和粮食经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粮食储存安全工作。经省、市粮食局的检查验收,全县所储专储粮、商品周转粮“一符四无”比例*100%,确保了粮食储存安全。

(八)企业盈利情况。13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实现利润××万元,占市粮食局下*利润指标××万元的××%。

三、创新目标完成情况

(一)助农小粮仓建设。我局把助农小粮仓建设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政府规划、合理布局、美观实用”的建仓原则,千方百计自筹资金××余万元,抽派县局5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赵家镇桂花村、泸陵村,马家乡白马村,亭子镇团力村,虎让乡玉皇村,石梯镇四垭村,建成了密闭性能好,造型美观,既能防鼠防虫、又能防火防潮的新型小粮仓××个。同时,我局把小粮仓建设与农户签订“助农科学储粮售粮协议”相结合,县局免费给农民改建小粮仓,农民留足当年口粮后,剩余粮食的80%卖给县粮局所属的粮食购销企业,并按比市场价高1%的价格结算粮款,为农民“卖粮难”解除了后顾之忧。并利用科技、科普宣传,在各乡镇广泛宣传科技储粮知识,今年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免费向农民赠送防虫磷药糠1000袋。全年完成助农小粮仓建设××个,占县政府、市粮食局下*任务××个的××%。

(二)便民粮油超市建设。今年在南外、河市、麻柳、石梯、石桥等地,采取“四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制作店牌、统一制作专柜、统一管理的的办法,建立了××个便民粮油超市,极大地方便了城镇居民购买粮油,占市粮食局下*任务××个的×××%

四、排难目标完成情况

(一)积极加工救灾大米。青宁乡岩门村发生整体滑坡后,按照县委陈书记的紧急安排,我局组织河市国库加工救灾大米,在局机关和河市国库20多名职工通过22个小时昼夜奋战,紧急加工了××吨救灾大米,并按规定时间送到了灾民手中,受到了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陈光礼,县政府李春县长的称赞。

(二)开展抗灾、查灾、核灾及灾后重建家园活动。今年“6.18”、“7.5”洪灾中,我局全体党员干部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到了定点联系的虎让乡,与乡政府的同志一道指挥抗灾,查清灾情,帮助群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并送去了自救资金3000元。

(三)积极向省、市争取到位资金××万元,解决了局机关办公经费紧缺的困难。

五、新增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及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县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奋斗推进*县又好又快发展的情况。我局认真按照省、市、县会议精神,结合部门特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谋划工作思路,提出了今后我县粮食经济发展远景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开展惠民活动,在活动中使干部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机关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好务。

(二)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推进*县又好又快发展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处于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杜青林同志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基本经验,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主题,突出“奋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四项任务,明确了推进“四个跨越”,实现富民强省和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四川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任务、工作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为建设充满活力、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山川秀益的四川而不懈努力。我局一是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对《报告》进行了认真学习,领会其精髓,开展深入讨论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紧迫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县”作出积极贡献。二是积极开展“构建和谐*县我该怎么办?”的主题讨论,引导干部职工为*县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献计献策,把自己融入构建和谐*县的实际工作中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县的经济振兴、繁荣富裕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我局将认真抓好各项业务工作,完成上级下*的各项工作任务,听从县委、县政府的指挥,按照《报告》提出的坚持“一个主题”,突出“四项任务”,推进“四个跨越”,力争“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切实把《报告》精神落实到我县粮食经济工作中去。四是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班子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努力建设“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营造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良好氛围,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县”和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3357”战略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