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05 15:03:51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篇(1)

一、充足、稳定的粮食获得能力

一个国家的粮食获得能力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身农业生产,一种是粮食进口。从自身农业生产角度来看,要想获得充足、稳定的粮食供给,必须从根本上建立一整套能够确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制度体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当时的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主要包括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以中国为例,连续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试图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保障体系,提高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系统性、制度性保证。这些制度性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加强科技支农力度、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惠农补助、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等各方面。从粮食进口角度看,适量的粮食进口数量和稳定的粮食进口渠道是确保一个国家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据研究,90%的粮食自给率是较合适的,太高则经济上受损;太低,国际市场的波动会引起国内市场的剧烈波动,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甚至会危及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在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旋律的情况下,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国家新秩序的背景下,粮食禁用的风险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世界关系多元化的今天,中国政府一定会通过各种政治、经济、外交手段制定相应的措施,拓宽粮食供给的渠道,实现粮食进口主体的多元化、稳定化战略。

二、优良的粮食品质和优化的粮食结构

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数量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品质和结构方面的问题。所谓粮食品质,指的是从粮食生产到粮食加工,从粮食流通到最终消费,粮食应该具备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的各种品质。粮食安全的品质要求必要强调政府在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人们能够放心地摄入各种各样的食品。近年来在食品领域发生的诸如毒大米、三聚氰胺、苏丹红事件恰恰反映品质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同时,从广义农业生产结构上来看,粮食安全是一个大农业概念,不仅包括通常所讲的农业粮食,而且包括牧业和渔业等。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关牧业和渔业的产业安全问题也是粮食安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狭义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不仅包括大宗农产品,如玉米、大豆、小麦等,而且包括一些小宗农产品和经济作物。这些小宗农产品和经济作物虽然在整个粮食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但是对一些特定产业和特定人群,这些粮食的稳定和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高效有序的粮食流通体制

充分的粮食如何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配送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手中,是粮食安全的一个应有之义。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机制。而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涉及粮食市场经营主体的确立以及各种经营主体构成的粮食市场结构关系。在粮食经营主体方面,我们要降低进入粮食交易的门槛,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粮食经营。在粮食流通市场结构中,要培育出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功能互补的粮食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才能对居民的粮食需求做出灵敏反应,从而确保居民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粮食。只有粮食市场经营主体能够自主、积极地对市场价格做出反应,且政府的粮食储备体系具有对市场失灵做出灵敏反应的能力和意愿,则粮食供求可以稳定在一个动态的平衡范围之内,避免粮食供求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从而实现粮食市场的稳定性。建立高效的粮食流通体制的目的是构建有效的粮食流通市场竞争格局,理顺粮食流通关系,降低粮食流通和交易成本,确保粮食安全。

四、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篇(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为社会提供品质营养丰富、卫生安全的粮食,既是从源头上控制粮食质量、保证粮食质量安全的需要,也是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1、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粮食质量检测是粮食流通的基础性工作,在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的形势下,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各项粮食质量标准,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推动粮食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当前,消费者对粮食质量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粮食是整个食物链的源头,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粮食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一是粮食生产方面受气候、资源、环境、技术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由于环境污染、农民用药施肥不规范、粮食储藏手段和技术水平低等,导致部分粮食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污染超标问题比较突出;二是粮食流通环节多、时间长,在收获、收购、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农户露天储粮和马路晒粮现象、装具和运输工具对粮食的污染、防霉抑虫措施不当、加工工艺落后等都会影响粮食质量安全;三是个别粮食加工企业违法经营,在生产经营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滥用添加剂等,导致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粮油食品流入市场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运用质量检测手段对粮食质量进行严格监管。

社会各界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状况提出了新要求。粮食是食品和饲料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和卫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意识的增强,不仅各类食品加工行业对粮食品质提出了要求,而且将粮食转化为工业原料和饲料的行业也都对粮食质量提出了要求,需要从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关。

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滞后、检测体系不健全制约着粮食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一是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部分粮食质检机构受体制改革的影响,或归并,或撤销,就是存在的也因仪器设备老化,维护、更新费用不足、业务经费缺乏保障等原因,造成技术人员流失,质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新成立的质检机构也受经验、技术、设备和人员的影响,满足不了社会对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尚不完善:粮食质检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在统一检测方法、检测手段以及能力验证、试验比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信息制度尚不健全。

3、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任务

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为粮食生产服务。做好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全面掌握新收获粮食质量和优质粮食品质状况,是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制订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直接为粮食宏观调控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服务“三农”,指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加快粮食产销衔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竞争力,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可提高粮食生产标准化水平,引导原粮质量提高,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加强政策性粮食质量检测,为粮食质量监管服务。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对各级储备粮、军供粮、退耕还林粮、救灾粮等政策性粮食质量实行检测监管,严格质量把关,确保质量良好和急需时用得上,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军需民食、促进社会和谐。

进行粮食卫生指标检测,把好粮食源头质量关。对粮食生产、储存、加工等环节进行卫生指标检测,可以掌握当前原粮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在这些环节中是否对粮食使用了违禁的药品或添加剂,粮食是否受到污染或发热霉变,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是否超标以及超标程度如何,粮食经加工后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会下降多大比例,在成品粮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随时间如何变化等。通过全面认真的抽样检测,并公布权威的检测数据,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粮食生产和流通,为加强原粮卫生监管提供依据,对确保加工食品原料安全和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油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篇(3)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产品;外贸反应机制

一、引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从而建设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特别是农产品外贸灵活反应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储备工作,50年代建立了储备粮制度,作为应付灾荒和各种意外的用途;60年代建立了农村储备粮和战略储备粮制度,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1990年我国粮食丰收后,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和保护粮农的利益,国家又建立了专项粮食的储备制度,特别强调专储收购价格,要能起到保护价的作用。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上述系列制度在支持粮食生产,保护粮农收益,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粮食价格,促进总量平衡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中农产品外贸反应机制是薄弱环节

1.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现状。一直以来,国内学者及政府官员一直致力于有关粮食安全的三大体系的建设:第一,粮食安全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体系,以保证粮食增长目标的实现。具体措施包括:一是要继续保护好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当前主要是坚持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政策。二是要切实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增强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保收系数,改善种粮效益。第二,粮食安全的调节储备体系,以保证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建立充裕的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忽视。主要是确保中央和地方储备规模到位、风险基金落实,做到“管得牢、调得动、用得上”。同时,加大倡导民间储备,储粮于民。第三,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体系,以保证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发挥。我国加入WTO以来,粮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在日益加快,因此,大力培育和建设粮食市场,尽快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齐全、管理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不断强化对捏、外贸易的合作,充分发挥好市场在调节供求,提供信息,指导生产,引导消费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2.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农产品外贸反应机制。从往年的数据和资料可以发现,我们国家把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主要用在了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中的生产体系建设中,以确保粮食的供应和储备安全。但是,随着近年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及粮食用途的扩大,粮食进出口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中占很大比例,随之而来的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严重。我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近年来一直严重遭受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壁垒。而在当前,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完整的食品安全、卫生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这些法律既规范着国内粮食产品的生产加工,同时也将不符合标准的国外产品挡在了国门之外,药物残留标准也要求越来越严,标签制度与包装要求越来越苛刻。),绿色贸易壁垒,包装和标签壁垒(发达国家借用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健康的名义,对进口产品的包装材料、包装废弃物、包装容器进行了苛刻的规定。)等。在粮食贸易遭受贸易壁垒时,企业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是提交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而这种措施不仅耗时、耗力,且成功的难度系数高,风险大。

由此可见,在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中,农产品外贸反应机制一直是薄弱环节,一方面,各部门不重视,把重点放在国内粮食市场上,没有重视国际市场上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情况;另一方面,我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农产品外贸反应机制途径少,措施不健全,法律、法规覆盖范围小,粮食贸易争端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

三、建立农产品外贸灵活反应机制的意义及作用

建立农产品外贸灵活反应机制对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缓解粮食供需紧张,保障国内消费需求。灵活的农产品外贸反应机制,可以借助国际市场平台,一方面稳定粮食进口来源,另一方面提升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和产量。第二,提高粮食国内自给率,降低国际市场依存度。建立农产品外贸灵活反应机制,通过平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来提升自给率,降低国外依存度。第三,稳定国内物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价农产品进口到国内,在中国出现通货膨胀压力时,可能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给国内稳定价格总水平和宏观调控带来困难。灵活的农产品外贸反应机制,能够抵制国际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缓解中国增加进口时往往面临高价的局面。第四,提高粮食产品质量,保障消费安全。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依然形势严峻、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质量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食品中毒事件近2500起,并且呈逐年上升的势头。其次,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与危害严重。第五,增加粮食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目前,农产品中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农产品品种结构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缺乏多样性和优良化,造成农产品产销的不平衡,带来农产品国际市场销售的波动,进而影响到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四、如何构建农产品外贸灵活反应机制

1.三方协作,建立我国农产品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协作,建立全面应对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机制,完善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我国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促进对所在国反倾销法律法规的研究,时时跟踪我国出口农产品被西方国家反倾销机构立案调查的情况,并及时向国内传递相关信息,以有助于国内相关部门快速启动应对机制,联合行业商会与企业应诉;建立健全企业应诉的奖惩制度,加大其奖惩力度,以促进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针对农产品贸易的歧视性技术壁垒,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与农业科研部门联合,必须加强对国外技术壁垒的研究,加强对农业科学研究,依据科研成果,阻止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进行歧视性限制,以保护其合法权益。

2.充分发挥和利用WTO及相关协议的贸易争端解决机

制。一是DSU争端解决方式。当WTO成员认为其它成员实行的贸易政策或者采取的某一行动违反了世界贸易的有关协议,就可以使用DSU来解决争端,而不应该采用单边措施。只要一成员方因争端未决而选择了申诉,另一成员方必须应诉,以双方都能接受DSU有关机构对最终通过的裁决或者建议执行情况的监督。二是SPS协议措施。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允许成员国确保国内消费者能够得到“安全”供应的食品进行消费。我国承诺将根据《SPS协定》的规定,仅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限度内实施SPS措施。中国将不会以作为对贸易的变相限制的方式实施SPS措施。中国将在自加入之日起完全遵守《SPS协定》,并保证所有与SPS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法令、要求和程序符合《SPS协定》。三是特殊保障机制(SSM)。SSM是在新一轮谈判中,针对乌拉奎《农业协定》规定的特殊保障措施(SSG)主要为少数发达国家利用的不平等情况,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提出的建立一种专门为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在进口数量激增或进口价格下跌时可通过征收附加关税缓解进口冲击的救济机制。

3.不断完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管理机制。一是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形成由中央统一协调管理,地方分工合作的预警体系。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收集与农产品出口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甄别,对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事件进行合理评估,提出相应对策,提醒外贸企业对农产品出口的各种限制做出应对的准备和预案,有利于规避和解决贸易摩擦。二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突破农产品绿色壁垒。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对农产品贸易制约日益明显,我国农产品检验标准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证体系。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按照WTO协议中关于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卫生健康标准的协议,积极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三是建立出口农产品质量例行检测制度。通过建立和实施出口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将农产品市场准入性检验,由生产或经营者委托检验形式转变为由政府出资的例行检查方式。这样既发挥了政府的监督作用,又降低了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成本,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产地农产品质量信誉等级档案。对经品牌认证的农产品实行免检制度。作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农产品质检机构应保持全额拨款,事业费不变,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化的投入体制。

参 考 文 献

[1]冯昭奎.世界粮食够吃吗[N].学习时报.2010(7)

[2]周光俊.食品安全与大众健康[J].西部粮油科技.2001,26(3):34~35

[3]陶家渠.大粮食安全观[N].人民日报.2010(7)

[4]王东.聚焦全球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N].学习时报.2010(2)

[5]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十二五”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2012,3

[6]郭航.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摩擦和对策研究[J].国际商行探索.2010(4)

[7]张晖.国际贸易摩擦新形势及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0

[8]陈志刚,宋海英,董银果.中国农产品贸易与SPS措施贸易模式影响程度及应对策略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

[9]《对外开放与中国农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之一.多边贸易谈判与中国农业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1)

[10]杨胜利.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现状分析及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5)

[11]赵勇,赵国华.食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9)

[12]李建勇.从新贸易保护主义解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困境和对策

[J].企业导报.2009(11):71

[13]周江燕,赵景峰.金融危机下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对经济的影响

[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1)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 粮食安全;国际政治视角;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5-0011-05

一、引言

粮食既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目前,学术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粮食生产与供给方面的研究。吕新业认为粮食安全应立足国内生产,提高国家粮食自给率确保粮食安全,[1]43-46林毅夫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粮食生产的激励,[2]139-144赵德余等人通过分析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指出政府支持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58-64第二,粮食需求与消费方面的研究。黄季等人通过研究指出,城市化的推进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所导致的市民饮食偏好变化,决定着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4]95-100洪民荣根据恩格尔定律分析中国粮食消费问题,运用回归模型估算中国粮食需求的价格弹性是24%,收入弹性是-13%。[5]35-38第三,国内外粮食市场与贸易方面的研究。柯柄生提出粮食的收购、销售被行政区划束缚,粮食流通过程中环节琐碎,经营集中,导致效率较低;[6]12-16周其仁认为政府应兼顾贯彻粮食政策与获取市场利润;[7]79-84黄季展开对粮食价格“双轨制”的讨论,指出粮食定购价格会对农户的供粮行为产生影响;[8]2-6周毅等人按照资源禀赋原理,提出了“粮食生产―粮食贸易”的以粮换粮模式。[9]38第四,粮食安全的基准与测评方法方面的研究。阿马蒂亚・森以1943年孟加拉为例,着眼“权利方法”分析决定粮食安全的因素,指出饥荒问题的关键难题在于获取机会的不均;[10]65-70林毅夫以中国的“三年饥荒”为例,指出农民与间的关系由重复博弈到单一博弈的转化,严重影响了粮食的产量;[11]2-3朱泽以粮食产量波动系数、自给率、储备水平、人均占有量这四项指标构建了粮食安全系数;[12]26-34刘晓梅根据以上四项指标,依据权重求出安全系数的加权平均数,得出我国粮食安全系数为0.7。[13]16-41第五,通过经验借鉴对我国粮食安全方面的研究。岸根卓郎在研究中指出,日本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设立了“粮食综合生产与流通基地”;[14]8-11聂振邦研究了阿根廷实施的粮食企业国有化与运输系统民营化战略。[15]4-6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基于国家战略,笔者认为粮食安全的“社会影响大于经济影响,政治影响大于社会影响”。[16]86首先,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粮食是人类存活所必需的最基本、最重要且无可替代的物品,一旦粮食短缺,很容易出现饥荒,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其次,粮食安全是社会安宁的稳定器。长期以来,“小农模式”在我国广大农村根深蒂固,农民习惯集生产、消费于一身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至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仅比农村人口多1.27%,经济相对脆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件,农民是农村稳定的基本元素,粮食是稳定农民的关键因子。一旦缺粮,大量购粮于市则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从而加剧社会动荡。再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其立足点是实现基本自给,即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日趋增强,世界粮食市场也只能作为调剂余缺的窗口。最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之基础。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百姓衣食无忧,依赖粮食生存及其他与粮食相关的产业部门才能持续有序、健康稳定地发展。

因此,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粮食安全考察

粮食安全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产品,具有极强的跨国界外部特征。根据英吉・考尔(Inge Kaul)等的界定,[17]20其受益空间突破了国家、区域等地理界线,不仅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其受益对象是全人类,具有非排他性和普世性,因为任何国家的任何人要获得生存都必须从中获益;受益时间不仅有功于现实生活着的人,而且也有益于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一)粮食是国际交往中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粮食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公共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国际舞台上,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了“粮食阴谋论”,即“哪国控制了全球大多数粮食,该国就控制了人类的大多数”,[18]34妄图通过控制全球粮食资源,以控制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从而获取世界霸权,主宰人类。其具体做法就是一国政府运用粮食或者粮食生产要素,通过采取贸易、援助或者禁运等行政干预手段,实现对某个设定对象国政府顺应粮食来源国政府公开或不公开的意图行事的外交行为,实质上是开展“粮食外交”。[19]50-52

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充分把握好了粮食的基础性战略资源特征,因时制宜地服务于其对内统治和对外交往。简言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1948年至1953年,尝试探索阶段。二战的人为因素和战后初期的自然灾害导致欧洲农业走向了崩溃边缘,美国向欧洲部分国家进行粮食出口,带有人道主义性质的救助色彩。这既有利于处理国内剩余粮食,赢得农场主的政治支持,还可以伺机抢占那些接受援助的国家的市场,为以后经贸、政治往来等打下基础。第二,1954年至1968年,全面推进阶段。这一时期,美苏争霸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基于内政外交的需要,为削弱敌对阵营的力量,获得更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美国把粮食外交的重心转向亚非等发展中国家。这一时期,美国国会制定了法案《农产品贸易和开发援助法》,并在白宫办公厅设立和平粮食办公室。第三,1969年至今,继续推进、不断完善阶段。这期间,美国的对外粮食政策无一不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为中心,无一不服务于国家对内统治、对外交往,具有极强的粮食政治性。

(二)各国粮食安全战略对国际关系构建及格局形成的重要影响

第一,一些国家主动抛出粮食橄榄枝,扩充自己阵营,孤立敌对势力,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

以中苏为例。中苏之间的粮食外交,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对新中国的农业援助。究其原因,中国是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当时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还为数不多,苏联为扩大阵营,联合中国对抗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渗透、思想钳制与物资禁运,基于国际形势的需要向中国抛出橄榄枝。苏联对中国的这种农业援助,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民生得到保障,帮助中国成功应对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打压与吸纳,中国屹立于社会主义阵营,对国际关系格局及国际主体之间的力量均衡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1949年至1960年间,苏联与中国相继开展各项农业科技合作,表现为:中苏互派留学生,两国的专家互相交流访问,共享农业信息情报,共同致力于改良品种、农耕机具等。此外,中苏双方还共同筹建了科学技术委员会,中苏农科院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达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协定》(简称122项协定)。中苏两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双方输出、双向对流的互助合作,[20]38中国收获了提高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的经验与技术。

第二,一些国家为国家利益采取援助以拉拢、禁运以孤立等手段,对国际格局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以中美粮食外交为例,新中国成立前,美国对中国国民政府的粮食外交,是救济与援质的。美国对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包括粮食援助在内的各种援助,是为了帮助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内战,企图扼杀中国革命和阻碍共产主义潮流,以牟取更多的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的粮食政策则以禁运为主,原因有二:一是妄图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从物质上进行压制,使中国“改弦易帜”;二是企图通过发动朝鲜战争,以朝鲜为后方基地和跳板对中国实施威胁和侵略。在我国的三年饥荒中,美国又妄图以粮食运送作为条件,诱导和压迫中国在上做出让步……以上种种事件,无不体现出粮食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间接影响着国际关系格局的构建。

第三,对“第三世界”与联合国“常委”格局形成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影响。

以中非粮食外交为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对外交往中除了把握好“有利”外,也向来注重“有礼”、“有节”。自新中国成立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虽然中国国内困难重重,但是中国始终毫不吝啬对力量更加薄弱的非洲兄弟国家予以援助。对非洲的援助,除了铁路、经济投资外,更重要的是农业援助和粮食救济,以不求回报的姿态援助非洲国家,不但“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极大地帮助非洲人民减少了饥饿侵袭,帮助非洲国家稳定了政局。中国的援助,特别是包含粮食救济在内的农业援助,深受非洲国家和人民的感激,无形地拉近了中非之间的友谊。“第三世界”的概念提出后,中非关系更加密切。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洲兄弟国家的投票与支持。中国成为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联合国事务的起草、决策、执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全球一体化视阈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路径探究

(一)“全球视野”――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全球公共产品,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在此过程中也要考虑“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所讲的,行为主体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力求避免“搭便车”现象和“囚徒困境”博弈的出现,[21]187呼吁各国都朝着同一目标采取行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当今的世界,正由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为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表现为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程度加深,相互依赖程度也日益强化。国家粮食安全是世界粮食安全的组成部分,各国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都不能独善其身。

基于此,作为国土面积世界前三的中国,必须呼吁世界各国站在“全球视野”的角度将全球粮食问题看成 “一盘棋”,积极倡导世界各国既要立足本国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也要加强国际粮食安全的合作力度。如通过开展区域、双边或多边合作,进一步协调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设定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进出口补贴的种类与数量等。

(二)“利益格局”――倡导建立公正的全球粮食贸易新秩序

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粮食贸易博弈中,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经济优势往往掌握主导权,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劣势,全球粮食贸易规则掌控在发达国家手中,失去了原有的公平公正性。在粮食等全球基础性公共产品总量充足的前提下,要想经济脆弱且敏感的弱国都能有所保障,需要形成一套受大多数国家认可接受的原则、规则或决策程序等国际机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以2007年、2008年为例,2008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16.6亿吨,较上年度增加了8 900万吨。[22]11而与此同时,世界人口增速放缓,人口总数增幅不大,但出现了世界粮价从2005年初到2008年初,全球玉米涨价131%、小麦上涨177%、大米上涨62%等大幅上涨的局面。[23]27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全球不公正的粮食贸易体系所致:第一,世界石油价格只涨不跌,发达国家积极制定生物能源战略,引发粮食价格上涨,供求状况发生变化。第二,在粮食贸易自由化体系下,发达国家自身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例如农业技术发达等,逐步掌控了粮食的定价权;而与此同时,迫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粮食自由贸易的主张,使得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干预力度减少,无法通过行政干预来扭转不利局面。第三,西方金融机构对粮食的投机炒作、哄抬粮价,增加了粮食供求紧张局面。

吃饭问题是一国安身立命之本。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我国应积极向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及G20等国际组织提议,大力倡导各国参与签署全球粮食安全备忘录,构建粮食安全紧密协作机制,密切关注粮食供求的品种结构、价格波动、往来贸易等国际市场状况,对国际市场上出现的农产品投机倒把等行为予以严肃处理;以实际行动来重新建立公正的粮食贸易新体系,构建全球粮食贸易新秩序。

(三)“南北对话”――与发达国家开展合作以实现粮食安全共赢

目前,经联合国确认并明文公布的发达国家全球共有44个,而世界市场经济的大部分资源正是被这占全球国家总数五分之一的发达国家所掌控。近年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表明,世界粮食资源的生产、流通逐步由发展中国家转向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操控比率超过60%,美国粮食出口量巅峰时竟多达全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第一,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上大力扶持,使其在农业技术和农业布局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粮食产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第二,发达国家国土普遍宽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且人口基数小,本国粮食往往供过于求,而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人口基数庞大,粮食需求量极大。

我国立足于发展自身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应全方位、多角度与发达国家开展粮食安全的合作,以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首先,要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与发达国家开展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各种合作;同时,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制度,借发达国家坚韧之石,以攻克我国粮食安全之虞;此外,要学会与“狼”共舞,在国际粮食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国不仅要自如应对各种博弈,更要学会独善其身,力争获得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的最优化而非最大化。

(四)“南南合作”――加大对第三世界国家农业投资,以增强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旦出现世界粮食危机,首先受到冲击的必然是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国民经济敏感、百姓购买能力脆弱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之一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的粮食自给率能达90%,但是如果第三世界其他国家遭受冲击,也必然会让中国的发展缺乏稳定的国际环境。

对第三世界国家而言,粮食安全就是其最大的政治安全,解决好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才具备发展经济的基础和条件,政治上才能赢得主动权,政权才能稳定。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共同促进粮食安全,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国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我国应该对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实施农业援助,采取中国投资,共同研发等方式,以增强双方、多方的国家粮食安全。此外,应有选择性地加大对非农业长期投资力度而非短期的无偿性援助,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粮食产能,同时也可增强中国的国家粮食安全。

总之,国家粮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任重道远。国家粮食安全全球一盘棋,各国国内保障是根本,国际流通是补充,坚定主抓是根本,只有合理调剂、补充,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吕新业.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

[2]林毅夫.9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问题与展望[J].管理世界,1994(3).

[3]赵德余,顾海英.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地区差异及其存在的合理性[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4]黄季,胡瑞法,方向东. 农业科研投资的总量分析[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3).

[5]洪民荣. 农业的经营风险与政府的风险控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11).

[6]柯柄生.农业生产中的价格问题[J].北京物价,1994(6).

[7]周其仁.中国农村政策两题[J].改革,1995(1).

[8]黄季,李宁辉,陈春来.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是挑战还是机遇[J].农业经济问题,1999(8).

[9]周毅,卢峰.区域利益分割阻碍产品结构调整[J].经济研究参考,1996(5).

[10]阿马蒂亚・森著.超越危机的资本主义[J].杨思远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6).

[11]林毅夫.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农村市场[J].农业经济问题,2000(7).

[12]朱泽.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应对[J].战略与管理,1998(1).

[13]刘晓梅. 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与粮食进口规模[J].宏观经济研究,2004(9).

[14]岸根卓郎,何鉴.世界粮食需求规律[J].世界农业,1991(7).

[15]聂振邦.发展农业和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J].中国粮食经济,2003(12).

[16]王国敏,周庆元. 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对策[J].经济纵横,2013(4).

[17]英吉・考尔等编.全球化之道――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管理[M].张春波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8]威廉・恩道尔.粮食危机:运用粮食武器获取世界霸权[M].赵刚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9]刘宇,查道炯.粮食外交的中国认知(1979―2009)[J].国际政治研究(季刊),2010(2).

[20]宋超,惠富平.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初探[J].中国农史,2006(4).

[21]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篇(5)

关键词:粮食安全;多元维度;粮食供给;粮食获取;粮食利用;稳定性

一、 粮食安全内涵及其演变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粮食产量和粮食储备都有所增加,但饥饿仍然存在。在这种国际和社会背景之下,粮食安全的概念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粮食安全的概念不仅仅只着眼于粮食的供给,还要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群获得食物的能力。1981年,FAO将粮食安全定义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有物质和经济的能力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粮食。[1]1983年2月,FAO在粮食国际首脑会议上把粮食安全的概念定义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所有人随时都能买得到且能买得起能够维持生活的基本食物。[2]根据这一定义,粮食安全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产量足够数量;二是粮食供给相当稳定;三是对粮食有需求的所有人都有获取粮食的能力。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方面,才实现了真正的粮食安全。与旧的概念相比,粮食安全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也更加明确,内涵中明确了粮食安全的三个维度。仍然有不足之处,内涵中只表达了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粮食来实现粮食安全,没有包括其他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986年世界银行提出粮食安全的定义,即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有活力的健康的生活。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维度粮食供给(Supply)和粮食获取(Access)。[3]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以下简称《罗马宣言》(2009)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做了重新的阐述,“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社会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和营养食物,满足其过上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饮食偏好。”[4]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是“可供应量”、“获取渠道”、“充分利用”和“稳定供应”。FAO同时提出营养是粮食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0:应对持续危机中的粮食不安全问题》中对粮食安全的概念与《罗马宣言》(2009)类似。《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1:国际粮价波动对各国经济及粮食安全的影响》重点关注国际粮价波动对各国经济及粮食安全的影响。《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 2012:经济增长是加速减轻贫困及营养不良问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提出了饥饿指数的概念。

《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3:粮食安全的多元维度》根据《罗马宣言》(2009)中粮食安全的定义,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可分别为:粮食的可供量、粮食获取的经济和物质手段、粮食的利用以及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脆弱性和冲击),并且明确了每个维度都有自己的具体指标。

二、 粮食安全多维度衡量及其指标体系

《2009年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中指出“粮食安全系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社会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和营养食物,满足其对过上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膳食偏好。”[5]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总结出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粮食可供量、粮食获取的经济和物质手段、粮食利用以及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

(一)粮食供给

粮食的可供量在粮食安全中起着突出作用。向特定人口供应充足的食物是确保人们获取充足食物的一项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粮食的供给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当年的本国的粮食生产量,二是以前年度的粮食储备,三是净进口。但无论来源于哪一部分,粮食生产量是粮食供给的最主要的来源。就某一国或地区而言,粮食总生产量特别是人均粮食生产量能够衡量其粮食生产情况进而决定了该国粮食安全水平。

但由于粮食构成的复杂性和各类粮食作物提供热量的不同,单纯用粮食供给的数量来衡量粮食安全程度还不够准确,而应考虑到不同粮食作物热量提供能力的不同。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膳食热能供应量(DES)指标来衡量粮食安全程度。一般认为,每人每天的膳食热能供应量超过2200大卡,则处于粮食安全水平之上;1800至2200大卡处于轻度粮食不安全中;1600至1800大卡处于中度粮食不安全中;不足1600大卡处于极端粮食不安全中。与此类似,还可以计算人均蛋白质的供应量。粮食进口也是粮食供给的一个重要来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日益紧密,但毕竟国家间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还会起冲突。因此确保一定程度的粮食自给是保证一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所以粮食自给率或粮食外贸依存度是衡量国家层面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粮食自给率越高,一国的粮食安全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可见,基于粮食安全的粮食供给维度,主要的衡量指标有粮食产量的平均值、粮食产量结构、人均粮食供给量、人均膳食热能供应量、人均蛋白质供应量、粮食自给率等。

(二)粮食获取

粮食供给是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粮食获取则是粮食安全的充分条件之一。粮食获取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市场交易购买粮食,另一种是通过自行生产来获取粮食。但是自给自足的途径实际上与粮食供给是同一个维度的,所以在本文论述的粮食获取主要是指市场交易获取粮食的途径。

在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获取足够的粮食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获取粮食的经济手段,二是获取粮食的物质手段。经济手段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粮食价格。两者决定的是人们的购买力。收入越高,粮价越低,人们的购买力就越高,粮食获取能力越强,粮食安全越有保障。就一个国家整体来看,在获取粮食的经济手段方面取得进展可以通过贫困率的下降来反映。粮食获取的经济手段还体现在社会支持措施的提供和获取上。这些社会支持措施的提供情况和能否被人们获取将直接决定部分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

粮食获取的另一决定因素是物质手段,它决定了粮食能否顺利从生产地流通到粮食购买者手中。粮食获取的物质手段包括各类基础设施,比如港口、道路、铁路、通信和粮食储存设施等,此外还包括能够促进粮食市场运作的其他设施,比如交易所、粮贸市场等。综上所述,基于粮食安全的粮食获取维度,衡量指标主要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价格及交通、通信、存储、交易等的基础设施情况。

(三)粮食利用

粮食利用也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维度。因为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方面的提高并不一定带来粮食利用方面的改善,只有获取的粮食被充分利用了才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和食物的喜好。

粮食利用也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方面反映的是粮食能否被充分利用的影响因素,体现在一些决定因素或投入指标上,这些指标反映的是食物质量以及食物的加工制作情况和健康卫生条件,决定着现有食物的有效利用程度。粮食利用还受食物处理、烹制和储存方式的影响。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体有效吸收养分的前提条件,而卫生洁净的食物有助于人体健康。良好水源和良好卫生设施的获取也是粮食利用充分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洁净饮用水的获取对于烹制洁净、 健康的食物和保持人体健康都至关重要。由此可见,粮食利用维度主要的衡量指标有洁净良好的水源、健康卫生设施条件、食物处理烹制和储存方式以及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等。

(四)粮食稳定性

粮食安全的稳定性或脆弱性也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维度,指的是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将会加重粮食不安全的风险。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战争与冲突、疾病、经济危机、粮食价格波动等。[6]这个维度与前三个维度的联系非常的密切,即不确定因素冲击了粮食供给,粮食获取和粮食利用进而导致了粮食不安全风险。可以用风险暴露和风险程度两类指标来衡量粮食安全的脆弱性。衡量风险暴露的指标包括灌溉面积所占比例、粮食进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以及世界银行提供的政局不稳指标等,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和政局不稳指标可用于衡量干旱等自然灾害冲击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冲击可能带来的粮食供给风险,粮食进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可用于衡量外汇储备是否足以支付粮食进口费用。第二类指标能反映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或冲击,如粮食价格、产量和供应量的波动等。实际上粮食安全的稳定性归结起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粮食供应稳定性和粮食价格稳定性。综上所述,衡量粮食安全脆弱性这一维度的指标主要有灌溉面积所占比例、政局不稳定指标、粮食进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粮食进口依存度、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等。

三、 粮食安全的结果

粮食安全的结果是能够反映出粮食安全程度的一些事后指标,粮食安全结果可以从获取和利用两方面来研究。

(一)粮食获取的结果

粮食获取的结果即人们得到的粮食数量的情况,人们获取的粮食是否满足了其生活需要,这与前文讲的粮食获取影响因素显然不同。就一个国家而言,可以用食物不足发生率来衡量整个国家人们的粮食获取情况,食物不足发生率就是食物不足人口所占的比重。食物不足指至少持续一年的、难以获取充足食物的状态,表现为食物摄入量不足,无法满足膳食能量需求,“饥饿”与长期食物不足同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食物不足发生率低于5%,即为低度粮食不安全;食物不足发生率在5%~9%之间,为中度粮食不安全;在10%~19%之间为较严重粮食不安全;在20%~34%之间为严重粮食不安全;大于等于35%为极度严重粮食不安全或粮食不安全达到警戒水平。粮食不足发生率是指粮食不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食物不足发生率一致,也是粮食获取结果的衡量指标。此外,粮食短缺程度以及贫困人口粮食支出所占比例等也可以衡量粮食获取的结果。由此可见,基于粮食获取结果维度,重要的衡量指标包括食物不足发生率、粮食不足发生率、粮食短缺程度、贫困人口粮食支出比例等。

(二)粮食利用的结果

粮食利用的结果反映在一系列人体测量学指标上,主要是一些反映营养健康状况的指标。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是由他的养分摄入量和养分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养分的能力造成的生理状况,是粮食利用结果的重要体现。人们的营养状况良好说明粮食供应充足、粮食获取和利用的效果好,粮食安全程度高;反之则认为粮食安全程度低。营养不足发生率指一个国家营养不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反映的是国家层面人们总体的粮食利用情况。营养不足是由食物不足、吸收不良或重复感染传染病导致的养分利用率不高造成,表现为特定年龄段体重较轻或身高较低(发育迟缓)、特定身高下体重较轻(消瘦)和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等。消瘦是短期食物摄入不足、疾病或者感染造成的结果,而发育迟缓则往往是长时间食物摄入不足、重复出现感染或者重复出现营养不足造成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依据五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指标能够有效估算出整个人口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包括五岁以下儿童消瘦比例、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比例、五岁以下儿童消瘦比例、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比例、五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比例以及五岁以下儿童贫血比例等。通过对不同时期营养状况指标的对比还可以测度突发性粮食不安全问题。[8]但是,营养状况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粮食安全状况,因为这类指标的变化可能并不一定是由于粮食不足引起的,很可能是由各种疾病导致的。此外,还可用成人低体重比例、孕妇贫血比例、维生素A缺乏症发生率等指标来反映粮食利用效果。由此可见,粮食利用的结果维度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其他反应营养健康状况的人体测量学指标,特别是五岁以下儿童的相关指标,比如发育迟缓、消瘦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一个衡量国家或地区层面粮食安全程度的指标是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编制的全球饥饿指数。该指数综合了粮食安全获取和利用维度两方面的衡量指标,分别是营养不足发生率(PUN)、五岁以下儿童中体重过轻者比重(CUW)、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CM)。全球饥饿指数是这三项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GHI=PUN+CUW+CM3

该指数的计算只包括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由于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克服了饥饿,因此没有包括在内。该指数以100分计,分数越高表示粮食不安全程度越严重。小于4.9代表较低程度粮食不安全;在5~9.9之间表示中度粮食不安全;在10~19.9之间表示严重粮食不安全;在20~29.9之间表示粮食不安全程度达到警戒水平;超过30表明情况极度危机。需要指出的是,该指数的计算采用了均等加权平均的方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方法。而该指数的局限性就在于,在指数计算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确定权重或选择合成函数的被广泛认可的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可以分为粮食供给、粮食获取、粮食利用和粮食安全稳定性四个维度,其中粮食获取和粮食利用两个维度既有决定因素又有结果。四个维度之间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比如较高粮食可供给量意味着较低的食物不足发生率,单并不必然如此,因为食物不足发生率衡量的是粮食获取的结果,而粮食获取的影响因素很多,而粮食供给只是粮食获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同样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方面的改善,也并不意味着粮食利用方面的改善,前两者只是粮食利用改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1] FAO. Agriculture: Toward 2000[R],Rome,1981.

[2] FAO. World Food Security: A Reappraisal of the Concepts and Approaches[R].Director-General’s Report,Rome,1983.

[3] World Bank. Poverty and Hunger: Issues and Options for Food Secu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World Bank Policy Study, Washington DC,1986.

[4] [5]WFS. Comprehensive Food Security & Vulnerability Analysis Guidelines. First Edition. Rome: World Food Programmer[R].Rome,2009.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黑龙江省;粮食安全;劳动生产率;粮食商品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52-02

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于粮食危机的现实,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率先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其含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品”。1983年,世界粮农组织的总干事萨乌马认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一定义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一、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目前,确保粮食安全也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因为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那些拥有粮食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粮食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发展粮食产业既可以提高其粮食供应量及增加收入,也可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生产粮食对于一国的粮食安全起着主导作用。而那些缺乏粮食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其粮食生产则取决于国内粮食不足时,可以用足够的收入进口到所需要的粮食以确保一国的粮食安全。当然这要考虑到世界粮食市场的供应量和本国的外汇储备。

近年来,中国粮食总产量虽然呈上升态势,但增产成果并不稳固。梳理中国粮食生产过程可以看出(见图1),自1990年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并自1996年开始持续四年粮食总产量维持在5亿吨左右,粮食生产似乎走出了长期短缺的阴霾,粮食供求也呈现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态势。但随后几年,随着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连年下降,中国的粮食总产出也出现过较大幅度的波动,甚至在2003年跌至4.3亿吨左右。随着国家保护农业力度的不断增强,各年粮食总产量稳步回升,2008年则升至近5.3亿吨。但考虑到中国是农业资源约束性极强的国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始终面临着较大的粮食需求压力。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对粮食的需求与供给产生重大影响,也会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被更多地关注在情理之中。

下面我们计算了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总数(此处的人口总数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因为在计算全国粮食总产量时,也没有包括上述地区)的比值,更能够清楚地看到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下降。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了近年来的新高,但是人均粮食产量还没有超过1996至1999年间的人均产出值。

总的来看,中国的粮食安全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粮食产出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尽管中国目前的粮食自给自足率仍保持在95%左右,似乎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如果从世界可耕种土地的使用角度来考虑会发现,中国的粮食对外依赖性较为严重,而且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根据耕地密集型农产品(包括谷物、大豆、棉花和蔬菜)2006年进出口数量粗略计算,2006年,中国通过出口(主要是玉米、稻谷和蔬菜)为国外提供的农产品播种面积为85.5万公顷,通过进口(主要是大豆、小麦、大麦和棉花)为中国提供的部分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 989万公顷。如此,中国通过净进口农产品使用的国外耕地的播种面积为1 903.3万公顷。

二是粮食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区域差别较大。2004年,中国有17个省(区、直辖市)存在粮食产需缺口,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粮食主销区,以及云南、陕西、甘肃和青海等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江苏省的粮食总产量虽然排在全国的第三位,但是仍存在产需缺口。

如果我们将上述各省份的粮食总产量与各省份的人口总数相除,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省粮食安全状况的优劣;同时也可以看到哪些省份具有粮食输出能力、可以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等(见图4)

分析发现,除青海以外,人均粮食产出量不足200千克的省份均是经济水平发展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其产业结构也多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人均粮食产出量排在首位的省份是黑龙江,其次是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它们作为可供粮食输出的生产基地潜力巨大。

三是中国粮食安全不可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中国粮食生产与需求的差额可以通过国际市场的进出口贸易来弥补,但绝不能将其作为主要途径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因为中国的粮食消费基数巨大,仅仅增加一个百分点的粮食进出口的外贸依存度,就会在国际粮食市场上新增几百亿千克的粮食需求。所以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中国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进口粮食以弥补国内生产不足时,就会因需求增加而带动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上升;而当中国国内粮食出现盈余,准备出口国际粮食市场时,则又会因供给增加而降低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从而使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及经济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二、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优势及其发展

分析发现,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2008年黑龙江省共有耕地面积11 830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7%;人均耕地面积3.75亩,高于全国人均1.5亩的水平,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农业生产潜力大。以上优势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提供了基本条件。

二是黑龙江省的土壤条件良好。黑龙江省区域内平原、河流众多,土地集中连片,80%的土地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而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不仅自然条件适宜,土壤肥沃,粮豆商品率高,而且后备资源丰富,并适于大规模集约化经营。其自然条件尤其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三是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较高。自2006年以来,黑龙江省每年销往省外的商品粮均在225亿公斤以上,占全国省际间商品粮净调出量的半数左右,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战略粮仓”。在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300亿公斤的13个粮食主产区中,黑龙江省每年向省外调出的商品粮数量最多,而其他区域多数则是消费大省,能够向省外调送的粮食有限。在此情况下,黑龙江省对于全国的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黑龙江省政府制定了《黑龙江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规划》,该规划规定:到2012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500亿公斤以上,比2007年增加100亿公斤以上;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20公斤,比2007年增加67.3公斤。千亿斤粮食工程对于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篇(7)

关键词:农村;科学储粮;粮食安全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有史以来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如今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粮食安全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农村科学储粮非常必要。

1.何谓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定义,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各国为粮食安全定义的解读也在不断地变化。20世界70年代,在世界粮食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第一个相对比较权威的粮食安全定义“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随时间的推移,在1983年,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新的粮食安全的定义“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到又能买得起所需的基本食品”。在此次提出了买得起的基本所需求食品的概念,丰富了粮食安全地定义范围,既要确保粮食需求的供给,也要发展经济,保障人们“买得起”所需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地定义扩展,是基于全球范围内各地区国家的发展情况考虑,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的关注,从改善发展中国家存在的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状况的角度出发而定义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我国现有国情而言,粮食安全的定义既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也区别于发达国家。因此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国情,我国粮食研究学者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粮食安全的定义“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经济承受何种不测事件的能力”,我国现有国情下的粮食安全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粮食的需求。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日常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加,粮食安全就是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除此之外,要能够在各种突况面前保障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例如:突发自然灾害、大规模经济危机等。

2.农村储粮现状

在农村粮食储藏过程中,储量损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据不完全调查,平均每户的储量损失率在5%左右,相当于每100吨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就要损失5吨左右,在全国范围农村来看就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会直接影响农户全年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粮食储藏方式,科学合理储粮,是当前农村粮食储备的重中之重。部分地区推出了“丰产仓”的储粮模式,利用农村普遍使用的彩钢板材质,利用其轻便、易得、成本低廉的优势,利用合理的科学设计,制造“丰产仓”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储粮的防潮、密封、避虫鼠等问题,减少粮食损失率。每个“丰产仓”的造价约在1000元左右,在政府现行的惠民政策下,农户需要承担的费用仅为20%,每个仓仅为200元左右,但却有效降低的储粮的损失率,提高的储存粮食的品质。

随着“丰产仓”在我国部分地区的不断推行,对农村储粮现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效果比较显著的能够将年损失控制在2%左右。还是按100吨算,每户约节省粮食3吨,相当于多开垦土地10亩田地。在当前土地资源有限,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就显得极为有效。

3.农村科学储量的意义及作用

部分地区已采用了多种手段对农村储粮进行了科学改进,已初有成效,改进后的储粮方式可有效地降低粮食损失,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多数地区的科学储粮改造工程还得到了政府的补贴,农户仅承担很少的一部分就获得了较大的受益,对“丰产仓”等科学粮仓改造都非常欢迎,对于加快推进粮仓的改进非常有利。与此同时,因为粮仓改造的惠民工程,也一改政府粮食部门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过去许多人认为,粮食部门无所事事,没有业绩科研成果,对农户生产提高没有贡献。通过科学改进农村粮储,减少了粮食损失,还改善了粮食部门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提高了政府在农村的群众号召力,树立了良好形象。

基于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应对各类突况,在面对突发的极端自然灾害,或国内外情况引起爆发式经济危机时能够保障人民有粮可吃,能够在粮食供给方面安全渡过危机。改善农村储粮条件,科学储量能够提高农户的储粮积极性,在遇到突况时不仅能够保证自己的温饱,还能够有余粮去帮助需要粮食的人,也就是“藏粮于民”。增强农村对突发危机的粮食安全应对能力,缓解国有粮仓粮食储备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改善农村储粮条件,还可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老式的农村粮储设备比较简陋,密闭性差,就会导致有漏粮现象,周边会衍生很多虫鼠,就会有一些“虫蛾滥飞,老鼠乱窜”的现象出现。科学储量后,改善了储量条件,加强了储量容器的密闭性,避免了漏粮的现象,也就减少了虫鼠省生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促进了农村村容的治理,降低了疾病的传播机率。

推行科学储量方式,降低了农村原有的粮仓建设成本,改善了储量条件,新型储粮容器防潮、密封还美观卫生。同时制作、维护成本还低,大大降低了农户粮储的年损失率,显著地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

结语

全国范围农村的推广科学储粮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原有储量条件,降低储量成本,显著降低年储粮损失率,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农村储粮能力是国有粮库以外最大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因此增强农村储粮能力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维平,宋锋.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对策[J].粮食储藏,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