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粮食问题研究

粮食问题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2 16:26:10

粮食问题研究

粮食问题研究篇(1)

关键字:粮价上涨粮食安全

引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近年来全球粮价飙升,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世界银行相关报告显示截止今年二月底,过去三年里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181%,食品价格上涨83%。仅2007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目前新的粮食危机正在形成已达成共识,面对粮食危机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96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重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事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包括:(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二、世界粮食问题的现状

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08年4月22日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45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自2008年3月27日,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泰国,其B级大米出口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米价暴涨了30%,随后4月17日,泰国大米再次爆出1000美元/吨的天价。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降低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的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天。

三、粮食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角度来分析,这一轮全球粮价上涨的实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条:

一是全球粮食总产量因严重自然灾害而降低。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灾害严重。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给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近年来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减产量更多。

二是全球粮食消费量因经济复苏而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世界人口增加,各国GDP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民众有能力消费更多的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从而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三是燃料乙醇异军突起消耗大批粮食资源。出于应对“石油价格暴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备受青睐。燃料乙醇是生物清洁能源的一大品种,一些国家利用大量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导致粮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世界市场粮食价格上涨。

四是生物柴油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植物油资源。生物柴油是生物清洁能源的另一大品种。欧盟是利用菜子油、大豆油等作原料生产和消费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区。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对生物柴油生产的投资迅速增加,因而生产能力迅猛扩大。这自然会导致植物油料供应紧张。

五是全球粮食储备量猛降。一方面,全球粮食总产量下降;另一方面,粮食消费量增长。两种相反的作用必然导致全球粮食储备量下降。迄今,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给世界粮食安全笼罩上阴影。

四、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面对世界性质的粮食危机,中国在开放市场条件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一)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根据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这些地区良种引育、农技、农机、信息等服务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二)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在稳定基本粮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努大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积极推进粮食向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粮食质量。

(三)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把科技因素作为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

(四)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五)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粮食生产,关键是建立起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六)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健全粮食期货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J),财会研究,2008(3)

粮食问题研究篇(2)

政策性粮食销售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保持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在先后多次对全市粮食系统开展的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少数单位存在违反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规定现象。一是个别企业销售的政策性粮食,没有列为“三重一大”事项,由企业少数领导做出决定而不是集体做出决策;二是存在承储库点购买本库竞价销售的政策性粮食,出现“转圈粮”的违规行为;三是存在政策性粮食交易规定的有关费用之外,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其他费用;四是存在违反规定人为设置障碍阻挠购粮企业竞买粮食;五是出库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六是存在以各种借口干扰、拖延出库进度等问题。

影响政策性粮食出库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因素、有企业改制原因、有粮食保管方面的问题、有物价上涨问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一是由于有些仓库建于五、六十年代,保管条件很难达到要求,造成粮食水份增减量、自然损耗;这部分的损耗要由企业来负担,企业又负担不起,要求买方补偿,引起纠纷。二是通往仓库的道路大部分要经过乡村,道路承载能力差,现在出库时使用大吨位车辆造成库区道路损坏,群众意见大要求赔偿,出现拖延出库、阻挠出库等行为;或要求人工搬运、小吨位车辆搬运,增加了买方成本,引起纠纷。三是因政策性粮食出库后,导致仓库闲置而没有保管费用,有的出现干扰交易,做买方的工作不要竟拍,造成流拍。四是粮食质量因起纠纷,同一批粮不同仓库,同一仓库不同廒因仓库保管条件,出现质量问题。 五是因企业改制效益差,个别单位把政策性粮食通过拍买变自营粮,以营利为目的影响宏观调控。

我们通过对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检查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充分认识到加强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确保按质、按量、及时出库投放市场,是保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严格遵守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的各项规定。通过对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检查,我们结合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联合印发的《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暂行办法》和省粮食局《关于规范国有粮食企业粮食交易的意见》,研究制定了《上饶市政策性粮食出库规定》:一是严禁违反销售程序和不按手续出库;二是严禁违反销售合同和出库通知单的各项规定;三是严禁在出库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四是严禁乱收费用,乱摊损耗;五是严禁吃拿卡要,收受或索取财物。为确保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营造规范的市场经营秩序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粮食问题研究篇(3)

关键词:农发行;信贷支持;粮食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30-02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和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生产作为农业这一弱质产业重要的产物,其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与保护,而其中的资金支持程度是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发行,从其成立之日起,就与粮食建立了不解之缘,在支持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农发行开展粮食信贷业务的重要意义

粮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资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粮食的重要性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显得突出。中国是世界上典型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是广大农民获取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内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七大把粮食安全问题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粮食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大,商业性金融不愿介入,而农发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是财政支农职能的延伸,肩负着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在支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发行成立十五年的经验表明,支持好粮食收购是农发行的立行之本,只有在坚持做好粮食信贷工作的前提下,农发行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农发行通过实际操作将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变成了农民手中真正的实惠,保证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通过加大对粮食生产、流通等环节的资金投入,有效解决了粮食价格低,农民收入下降的问题,保护了种粮农民积极性,保护了中国粮食安全,农发行已成为支持粮食生产的金融骨干和支柱。

二、农发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历程

1. 1994―1998年,粮食信贷业务初步建立阶段。1994年农发行成立后,主要办理由国务院确定、人民银行安排资金并由财政部予以贴息的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储备贷款;粮、棉、油、肉等农副产品的收购贷款;粮油调销、批发贷款;国家粮、油等产品政策性加工任务企业贷款等业务,这个阶段农发行的粮食信贷业务扶持的对象主要是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从事政策性任务的企业,这些粮食信贷业务依据国家指令性计划,保证承贷主体执行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任务,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刚性。这一时期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得到全面发展,贷款规模持续增长。

2. 1998―2000年,粮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运行阶段。1998年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现重大调整,农发行的粮食信贷政策也出现了相应调整,农发行成为专司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调销、储备等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一时期农发行发放的粮食贷款全部都是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国家财政承担企业经营亏损的风险,贷款实行“钱随粮走、购贷销还、专款专用、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国家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维护了农村稳定,推动了农业发展。

3. 2000―2004年,粮食信贷业务市场化阶段。2000年开始,国家调整了保护价粮食收购范围,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先后退出了保护价收购范围,2001年上海、浙江等粮食主销区和山西、宁夏等粮食产销平衡区相继放开了粮食和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2002年湖北、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开始了粮食市场化改革。这一时期,农发行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市场定价,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自主收购,满足企业从事粮食收购的资金需要。

4. 2004年至今,粮食信贷业务发展新阶段。2004年5月,全国范围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所有粮食品种不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除了中央、地方储备及调控等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外,其余均由粮食企业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市场机制在粮食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最终确立。粮食信贷范围、贷款对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储备两贷款、粮食调控贷款为主的政策性贷款;以粮食收购贷款、粮食调销贷款为主的准政策性贷款;粮食加工企业贷款、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为主的商业性贷款并存的粮食信贷业务格局。

三、近十年中国粮食发展情况概述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粮食,保障粮食供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粮食问题,特别是从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粮食生产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粮食生产从3亿吨,连续登上了3.5亿吨、4亿吨、4.5亿吨、5亿吨四个台阶。1998年达到51 23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后,中国粮食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粮食库存大幅增长。但从199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粮食连续减产,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发生了变化。2000年中国粮食产量跌破5亿吨,到2003年粮食产量为43 070万吨,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下滑,粮食供给小于需求局面明显,1998―2003年中国粮食消费从46 475万吨增加到48 800万吨,而这期间,只有1998年和1999年粮食供给大于粮食需求,累计多出8 359万吨;而2000―2003年粮食缺口不断扩大,4年累计粮食缺口9 532万吨,2003年粮食缺口达到5 730万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粮食产量又有所增长, 2006年达到49 746万吨,2007年攀升到50 150万吨,超出了1998年51 230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粮食生产实现了供给平衡。粮食人均占有量从2003年的334公斤上升为2007年380公斤,但仍没有恢复到1998 年412公斤的水平。尽管如此,中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库存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达52 850万吨,超过1998年5 123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粮食稳产53 080万吨,成为21世纪后第一次连续6年粮食增产,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3年粮食稳产在50 000万吨以上的历史阶段。

2007年底至2008年世界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危机,粮食消费量大大高于粮食生产量,部分粮食品种的库存数量远远低于安全警戒线,粮食供求失衡严重,国际粮价高位运行,粮价上涨到历史最高水平。出现全世界范围内的“粮荒”。这一状况也影响中国粮食供给问题,当前形势不乐观,保障粮食生产。粮食安全问题引起关注,特别是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农业连续6年增产的基础上,保持我粮食继续稳步增长任务艰巨,农发行在支持粮食发展方面作用应更为突出。

四、农发行支持粮食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全力支持粮食储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储备粮是国家或地方为保障粮食安全、调节粮食供求总量、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国家或地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挥效果,农发行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在储备粮资金供应上,要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及时、足额供应,努力促进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以确保储备粮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农发行要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力支持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的收储和轮换工作,保证储备粮资金供应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确保储备粮收购计划的顺利实施,有效发挥储备粮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市场方面的作用。

2.认真执行国家调控粮食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在粮食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国家会相应出台国家调控粮食收购计划,国家调控粮食政策作用明显,稳定了粮食市场价格、促进了粮食生产、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增强了中央政府对粮食供求的宏观调控能力。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末,为稳定中国粮食生产和解决农民收入,国家共下达了五次临时增储粮食的任务,计划增储大豆450万吨、稻谷2 250万吨、玉米4 000万吨。截至2009年4月末,农发行已累计支持收购大豆435.4万吨,完成临储计划的96.8%;稻谷1 436.4万吨,完成临储计划的63.8%;玉米3 565.7万吨,完成临储计划的89.1%。2009 年中国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预计临储计划在2010年4月底前完成。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中央政府实施的一种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中国于2004年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2005年正式启动,2006年、2007年全面实施。2008年中国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效果显著,2009年中国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较大,农发行要继续加大政策性粮食的市场投放力度,切实做好国家调控粮食贷款发放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粮食收储政策,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和稳定,充分发挥了农发行基本职能,有效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

3.继续做好市场性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农发行要积极适应粮食市场的变化,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企业,按照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理性入市的原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供应充足的粮食收购信贷资金,坚持支持多渠道收购;积极支持粮食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贸易企业自主经营,参与市场性收购。监督企业按贷款用途使用贷款,控制风险、把握节奏,稳定粮食市场,强化市场性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促进市场性收购贷款业务的有效发展;同时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确保国家制定的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4.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信贷支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都对粮食生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项目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资金需求量大、经营风险高、经济效益低、商业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一般不愿介入,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其信贷支农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政策性贷款业务知识读本[R].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07:4.

粮食问题研究篇(4)

关键词: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九年关注于农业,也是首次将科技创新列为主题。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工程,给中部地区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三个基地”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明确指出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因此,本文围绕粮食科技创新和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的现状

(一)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得到很大的发展,每年培养了大量的粮食科技人才,为中部地区的粮食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中部地区粮食良种覆盖率不断提升,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在粮食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粮食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中部六省村内技术人员数量是171889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222540人,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合计是394429人。中部六省初级人员数量是129575人,中级人员数量是34589人,高级人员数量是7725人,村内农业技术人员合计是171889人。

(二)中部地区粮食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中部地区粮食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粮食技术装备与设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山西、安徽、河南省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超过50%,分别为56.81%、79.66%、86.37%;河南省的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50.03%,表现最为突出;安徽省喷灌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9.49%;江西省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0.80%;河南省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为48.43%;安徽省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为49.58%。中部六省农用地膜覆盖面积895849公顷,中小棚覆盖面积48403公顷,化肥购买量31374967吨,农药购买量548497吨。

三、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虽然目前科研人才相对以前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来说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粮食科技创新毫不例外,也需要大量科技创新人才,目前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面临比较匮乏的困境。保证粮食的计划产量和供给安全,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粮食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但仍未打破传统格局。人才结构调整滞后,已经影响了粮食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服务的效果。总体来说,中部地区从事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二)粮食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目前粮食发展最致命的弱点是粮食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粮食科技投入仍然偏少,并缺乏长期稳定的增长机制。由于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的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粮食科技投入长期严重不足,特别是工业化试验与产业化生产的投入缺乏,致使一些先进成熟的技术、装备不能及时得到推广普及,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停留在试验阶段,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致使粮食新技术推广速度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科技支撑力量不足。

(三)粮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粮食科技自主创新是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最直接表现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粮食科技原始创新成果明显不足,低水平重复式科技研究还较多,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能力不够。粮食重点领域技术成果比较匮乏,真正能运用到粮食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还比较少。农机领域关键技术成果缺乏,在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大型农用机械、粮食加工成套设备等主要依赖进口,粮食科技自主创新总体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大力培养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因此必须大力培养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粮食科技创新人才到生产一线,解决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将勤于实践,精于业务的科技创新精神融入到粮食生产中,为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科技创新项目中,要继续发挥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优势,发挥粮食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强的特点,通过积极承担国家项目,在研究中培养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实践中促进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成长。

(二)加大建立粮食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中部六省加快落实粮食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推进各类粮食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合理确定各级研究单位的科研经费投入比例,才能真正使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科技创新的内容应与中部各省的生产实际相符合,对当地的生产起到推动作用,并带来经济效益。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购置成套的专业设备,以满足技术创新对设备的要求,在投资过程中应该对粮食创新技术进行科学分类,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设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投资,激发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科技创新效率,使资金投入得到回报。

粮食问题研究篇(5)

关键词:粮食区;金融支持;经济主体

一、西峡县粮食区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西峡县粮食区发展现状

西峡县境内的地形较为复杂,但温度适宜,雨量充足。在这种情况下,该县形成了以菌类、水果、药材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在我省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范,成为核心粮食生产区。

近年来,西峡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菌、果、药的产量,增加农户收入,增强涉农企业的盈利能力,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该县规模农产品企业达到42家,其中部级重点企业一家,省级重点企业一家。这些企业带动个体农户在生产链条上进行种植、加工与生产,促进该县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西峡市粮食区金融支持程度

西峡县政府十分重视对涉农企业,尤其是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的企业,并给予他们宽松的信贷条件。西峡在之前短短几年时间里,以宛药为重心,在信贷链条上进行了一连串系列开发,先后申办了4900万中药材提取生产线项目,5000万中药材基地项目,1.5亿续贷项目。2009年又将仲景大厨房香菇酱项目和太圣药品包装项目纳入发展规划。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西峡县鼓励和扶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是积极组织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到周边地区考察学习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等,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办好合作经济组织信念。二是积极争取为专业农民合作社申报示范社项目,通过示范社项目的引进,对西峡县合作社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合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7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带动3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二、西峡市粮食核心区金融支持面临的问题

根据西峡某农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如下:

(一) 缺乏规范的政策性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农民未参与过政府组织的关于农村金融的培训,仅有5%的农民参加过且认为收获很大,其余15%虽然参加过培训,但成效甚微。除此之外,超过75%的农户对西峡的信贷政策不了解。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并未有效的提供相关的政策指引,最终导致村民对金融政策的不敏感甚至是误解。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政府政策上传下达不到位,缺乏规范和政策引导。

(二)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对该村金融计划调查显示,近几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近90%的村民拥有自己的存款。但保险发展程度有限,村民对保险十分抵触,害怕被骗,因而习惯性拒绝。除此之外,借贷业务一般,并没有很多人从事借贷项目。综上,保险、信贷产品的短板决定了当地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

(三)金融创新不足

大部分村民并未听说过金融创新产品,这首先是由村民自己的文化水平决定的,其次是由于当地政府缺乏政策指引,也导致当地金融创新严重不足,长时间停留在从农信社、银行借贷款上,既不了解现在的金融政策,也对如何利用政策为自己牟利而不感兴趣。

三、河南省粮食核心区构建中金融支持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配套机制

统一财政部门对农村资金的投资渠道,使得所有扶农资金达到有效配置,促使的正规金融部门以低利率帮扶农村经济发展所产成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以此来刺激正规金融部门的支农积极性。同时,建立农村内源资金回流机制。正规金融部门放弃在农村支行只存不贷的职能,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使民间资本在监管体系内正常运转的同时刺激其对民间资本投融资的积极性,提高对农村经济投融资的规模。

(二)构建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发展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城市金融体系的发展。因此,应逐步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商业银行农村服务,提高想农业发放贷款的比例,针对不同地域的发展状况,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差异化改革,以此根据不同经济主体的需求不同,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增加金融服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为粮食核心区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利用创新型金融工具服务农村经济主体

对于我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农村经济主体可充分利用新型互联网金融工具促使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个体农户而言,央行应加快农户信用评级的实施,将农户的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贷款审核与优惠政策等相挂钩,促使农户更严格的管理自己农作物的同时,降低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压力。大部分涉农企业属于小微企业,它不仅具有农业经济的不足之处,还具备小微企业的各种缺陷,而我省粮食核心区的“宽带工程”已初步得到实现,互联网网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涉农企业可利用众筹互联网金融工具来满足自身的大量资金需求,也为其持续发展提供的极大的可能性与空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我省粮食核心区应积极倡导民营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晓明 刘静..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经济研 究导刊,2009

粮食问题研究篇(6)

关键词: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对策

党的十明确提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规范和良好行为的积极塑造者和推动力量,其粮食浪费行为备受社会关注。湖北是全国教育大省,全省有超过100所大学,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于全国前列。本文将以湖北省大学生食堂为例,深入研究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一、湖北大学生食堂浪费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的数量惊人

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郑楚光,痛陈粮食浪费现象,他以武汉某高校大学生食堂浪费为例,该校数个大学生食堂倒掉的饭菜总量为学生买饭菜总量的28.3%(郑楚光,2011)。一个学生每次进餐浪费二两食物,按照其中一两大米和一两肉类、一斤粮食可转换半斤猪肉计算,目前武汉在校学生超过100多万,武汉高校一次进餐浪费的粮食总量约15万斤,以每天两餐计算,那么每一天武汉高校所有食堂浪费总量高达30多万斤。

(二)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的种类多

据作者对武汉某高校食堂饭菜回收处15天的调查显示,饭菜回收处每餐能装满2个桶,每桶残食约50斤,学生食堂浪费不仅总量大,浪费种类多。其中米饭的浪费比例最大,高达41.5%,其次是泔水24%,剩菜21%,馒头13.5%。

二、大学食堂粮食浪费情况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针对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现象问题,大多从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不高、学生的饮食消费习惯不良等方面进行分析(段若晨、王鹏,2011)。本文则主要从大学生节粮知识和节约意识、食堂餐具与就餐方式差异、食物价格与学生食堂浪费数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一)大学生节粮知识欠缺和节约意识淡薄

据作者随机对武汉38名大学生相关节粮知识和节粮意识的问卷调查,结论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节粮知识比较欠缺,对待粮食浪费行为的意识和态度淡薄。调查中约40%的学生对世界粮食日,光盘行动和全国爱粮节粮周等活动都不了解,65%的学生对我国粮食在各个环节的浪费现状一无所知,25%的学生不了解节约粮食的技巧和知识。

(二)食堂餐具与就餐方式差异造成明显浪费

调查发现,很多食堂就餐的餐具是托盘和长筷子,餐具虽很平常,却给就餐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筷子很难把托盘剩下的饭菜挑起来,食物浪费就很难避免(樊琦等,2015)。通过对自助餐和常规窗口(食堂人员帮助取食)两种就餐方式进行了调查,自助餐(自己取食)浪费比例都是1/4以下,“基本没有”浪费的学生人数比例是60%,而常规窗口(食堂人员帮助取食)只有45%;浪费比例“1%-1/4”、“1/4-一半”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40%、15%。常规窗口(食堂人员帮助取食)米饭的数量和菜品样式都比较固定,可选择性小,很少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浪费的数量和比例。

(三)食物价格与学生食堂浪费数量存在明显负相关

调查发现食物价格和浪费数量之间存在明显关系。调查发现主食(米饭或馒头)价格偏低,有65%的学生存在着主食浪费,只有35%的人“基本没有浪费”;肉类的价格偏高,浪费相对来说少一点,但也有一半的人存在浪费现象。供求关系受价格影响,当菜品价格较高,可获得性小,“基本没有”浪费的学生人数比例有55%,“一半以上”浪费的只有5%,相对于价格低时“基本没有”、“一半以上”浪费分别要高20%,低5%。

三、减少大学食堂粮食浪费的措施和建议

根据对湖北省大学生食堂浪费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为进一步构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食堂粮食损失浪费长效治理机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设立科学的奖惩制度鼓励大学生节约就餐

学校应把节约美德与三好学生、助学金、奖学金结合起来,优先考虑节粮爱粮的学生,铺张浪费的学生不具备评奖助学金资格,引起学生对节约资源、节约粮食的重视,通过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和社会其他领域节粮减损,这样既减少了粮食浪费,也达到了保护自然资源;实行“光盘换水果”,对于饭菜吃完没浪费的同学,食堂可以奖励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橙子、西瓜等;食堂管理人员和学生可以组成小分队,负责监督学生就餐期间秩序,发现浪费米饭、馒头等情况及时制止,发现乱丢乱扔食物进行批评教育,比如在世界粮食日让他们参与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此来激发节约粮食的热情。

(二)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大学生养成节约粮食

在满足部分低收入学生群体消费得同时,通过价格杠杆和市场化手段促进高收入学生减少浪费。经济水平决定了学生的饮食消费,当学生的饮食开支存在较大差别时,学校供应的饭菜价格和品种比较固定时,既不利于解决贫困学生的吃饭问题,也不利于经济较好的学生减少浪费。所以食堂可以差别化提高饭菜质量和价格,提供一部分物美廉价的饭菜,保证贫困学生的吃饭问题,同时增加高档菜的数量,丰富饭菜品种和质量,来满足经济较好的学生需求。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又可以促使同学们养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习惯,减少食物浪费。

(三)大力推行大学生自助打饭刷卡服务

食堂工作人员帮助取食,饭菜份量固定且可选择性小,就餐时先拿餐具盛饭菜,再在电子称上称量算价,最后刷饭卡支付。学生按自己的需求来选取食物,吃多少选多少,符合营养搭配,又方便又实惠,小份菜也能刷,没有最低消费,而且自助打饭刷卡,食堂可以根据饭菜的受欢迎程度来迎合学生需求,提供高质量、多品种的饭菜,满足不同饮食开支的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有助于节约食物,减少浪费。推行自助打饭刷卡,还可以减少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成本和开支,也可以避免因饭菜价格不能随份量调整造成的食物浪费。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楚光.《基于粮食安全供给背景下的餐饮业发展的思考[J].世纪行,2011(3):16.

粮食问题研究篇(7)

关键词:粮食安全 国际贸易 供给

一、我国粮食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粮食进出口量的变化

我国历来都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的需求一直是大于供给的,入世以后,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粮食贸易总量也不断增加。2001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出口量呈下降趋势,以此可以看出我国粮食对国际市场依赖性不断增加。以2013年数据为例,全年我国粮食产量是60194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1%,当年我国出口粮食243.1万吨,比上年减少了12.1%,价值21.8亿美元,增长0.6%,同期,我国进口粮食8645万吨,增加7.7%,2013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达8402万吨,增加8.4%。

(二)粮食贸易的消费结构的变化

近些年,以小麦为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出口不断减少,从我国主要粮食产品贸易量来看,我国近年来主要出口的粮食产品是谷物作物,大米属于净出口农产品,小麦属于净出口农产品,但是小麦的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国内的供需的不断波动,贸易量不稳定。大豆是主要进口类产品。玉米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农产品,近几年进出口量也发生了变化,2011年,玉米的进口量为175万吨,到2013年进口量增加到326.5万吨。粮食贸易量的变化既说明国内粮食市场供给与需求阶段性变化的特点,也说明保障重要粮食的供给和确保粮食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粮食贸易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

(一)粮食贸易有利于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特定粮食的需求

一个国家发展农业的土地是有限的,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也是有限的,具体到各种农产品的产量是波动的,但是对粮食的需求却是刚性的,具体到某几种粮食,由于国内满足市场需求,就需要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调节。

(二)参与国际粮食贸易有利于稳定国内粮食价格

由于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供给量具有不稳定性,但是同时期的需求量不会减少,此时需求大于供给,市场价格上扬,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所以,粮食贸易可以通过有效的弥补国内某些农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使农产品的价格保持稳定,降低粮食价格大幅度波动造成的粮食安全的风险。

(三)参与国际粮食贸易,促进中国农业优势的发挥

自由贸易下的市场,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的空间发挥我国的农业比较优势,所谓农业的比较优势是我国拥有丰富廉价的农业劳动力,我国农业生产属于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积极参与粮食国际贸易,不断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地位。

三、自由贸易条件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

(一)保障国内粮食供给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是,我国粮食生产受到耕地面积的制约,应加强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农惠农给的政策力度,增加粮食产量,减小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幅度。

另一方面就是完善国内粮食储备体系,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会全部流入市场,有一部分要储备起来,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广泛参与国际粮食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

有效利用国外粮食满足国内需求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参与粮食国际贸易过程中要注意,改变我粮食进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在粮食贸易中,大豆的进口量是巨大的,过去中国一项倾向于采取出口大米和进口小麦的贸易政策,这表明发挥比较优势仍旧是我国参与并利用世界粮食市场的一贯做法。由于中国目前的粮食供给大于需求,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粮食贸易并不是因为国内的粮食需求大于供给,所以在选择进口国、出口国和进出口粮食品种的时候具有灵活性。

(三)积极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粮食贸易秩序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所以提高我国粮食竞争力和争取中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有利地位是粮食安全的基本要义和最终目标,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粮食贸易新秩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参考文献:

[1]李宁.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变化的总趋势及其规律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09).

[2]黄季j,马恒运.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主要国际竞争者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