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粮食安全论文

粮食安全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6:36

粮食安全论文

粮食安全论文篇(1)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是否有益于粮食安全,或者说,耗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格局是否是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如若不是,那么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行为。本文将通过对粮食需求结构、产品需求弹性、城乡居民消费特征、饲料转化率以及消费习惯因素的考察来判断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究竟是怎样的。

1.1粮食需求结构转变可能导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内在冲突。

1984年以来,我国人均谷物消费呈下降趋势,消费结构发生明显转变,即人均谷物消费大幅下降,而人均肉食消费、水果、植物油、蔬菜、蛋、奶、鱼类等消费大幅上升,对畜产品消费带来的间接粮食消费对直接粮食消费具有替代作用。粮食直接需求下降,但间接需求日益上升,间接需求又主要体现在对饲料粮的需求上,而饲料粮的供需缺口在近些年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大豆和玉米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再加上工业用粮的增长,结果我国粮食自给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从100%以上降低为2012年的97.7%,于是就产生了饲料粮需求不断上升的压力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恶化的认识。粮食需求结构的转变使得对粮食总量需求上升,不断地逼近和突破粮食供需平衡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乡居民对动物食品需求的增长主要由猪肉与禽蛋等耗粮型畜产品构成,这就意味着粮食安全就表现为如何满足居民对这部分增长的间接粮食需求,换言之,满足了该部分粮食需求粮食安全才有保障。以肉鸡为例,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09年,我国肉鸡的国内产量由618.4万吨上升至2009年的1210万吨,而与此同时,肉鸡的进出口贸易逆差由4139吨上升至573374吨,也就是说肉鸡产业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因此,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结果只能使粮食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因为消费者需求的是耗粮型畜产品,而社会却要提供更多的节粮型畜产品,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种资源浪费与要素错配;政策之于现实只能是“南辕北辙”。

1.2通过降低耗粮型畜品种的养殖数量,的确可以减少对饲料粮的需求,从而使口粮得到保障。

正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及由此产生的对饲料的大量需求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在未来粮食增产的大部分将主要作为饲料,并且后者将成为带动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方面,我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饲料来源瓶颈,在我国节粮型畜牧业如牛羊的养殖主要以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而农区草原面积又呈逐年下降趋势,再加上禁牧等因素,导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尽管近些年提倡通过发展牧草、苜蓿等种植业来扩大牛羊等的养殖规模,但是,目前这些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方兴未艾,各方面发展十分不成熟,尤其是市场发育不充分,因此比传统农作物种植的市场风险还要高,对于传统的粮食作物而言,由于既可用于口粮、亦可用于饲料粮或工业粮,种植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发展进行自由处置,或是满足口粮需要,或是换为货币需求,对产品具有自由选择权,显然这些优势是牧草产业不具备的:另一方面,由于种植业的高风险、高投入和低产出特征,种植业的比较利益日渐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消减,如果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带动作用再进一步减弱,这对种粮积极性和种植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据资料显示,尽管人口在不断增加,但居民对直接的粮食消费在逐渐减少,尤其是城市居民尤为明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一趋势只能进一步得到增强。所以,尽管人口增加产生粮食刚需,但现有人口对直接粮食消费需求的降低以及粮食间接消费对直接消费的替代可以弥补新增人口对粮食直接消费的需求。

1.3从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的特征来看,城镇居民对食品价格的敏感度较强,即价格小幅度的上升(下降)会带来需求量的大幅下降(上升)。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结果必然降低耗粮型的猪肉、禽蛋产品供给,那么,这些产品价格上涨,考虑到敏感的需求弹性,产品需求将大幅下降,结果畜产品需求下降导致对饲料需求下降,最终负面影响将传导至种植业。同时,城市居民对间接粮食的消费弹性表现为正常品需求,也即间接粮食消费相对于直接粮食消费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因此,在我国居民对耗粮型畜产品消费偏好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条件下,也即不同畜产品之间缺乏替代弹性时,人为地限制耗量型畜产品产量会降低对饲料粮的需求和粮食总产量,不仅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由于畜产品价格上升,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消费者福利恶化。所以,提倡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必须考虑相关产品的自价格弹性以及交叉弹性的影响。另外,从对饲料及其能量和蛋白质的转化效率来看,生产奶牛、鱼、肉鸡、蛋鸡是最经济的,生猪居中,而肉牛、肉羊是最不经济的。以饲料转化率为例,效率较高的是鱼和肉鸡分别为62.5和41.7,而肉牛和肉羊分别仅为11.1和12.5。反刍动物对牧草、秸秆等农作物的副产品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如果品质较差,这些饲料难以维持反刍动物的需要,还必须补充一定量的饲料粮。这说明牛羊等所谓节粮型家畜,由于其对饲料、能量和蛋白质的转化率较低,对资源的浪费更严重,因此其对粮食的节约程度可能是有限的。再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牛羊等反刍动物对前者的负面影响较之禽类及其他牲畜更严重。因此,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率以及生态环境效应之后,对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方式应进行更细致和深层的考量。

2实证检验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将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一般可检验的计量模型对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1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

目前,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与评估有很多种方法,比如FAO的营养摄入评价法、朱泽的4指标简均法、徐奉贤德5指标简均法、马九杰的5指标加权平均法以及高帆的“横纵联合法”等,但总体而言,学界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多侧重于供给层面,而需求面往往被理解为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同时作为解释变量进入实证模型中,显然这是有失全面性的。因此,在借鉴已有文献基础上,同时结合本研究目的,本文选取粮食产量波动系数(0.3)、人均粮食占有率(0.2)、恩格尔系数(0.3)以及粮食进口贸易依存度(0.2)四个指标,其中前两个指标用于测度粮食供给安全水平,而后两个指标则反映粮食需求安全,括号里的数据代表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2.2解释变量的选取

核心解释变量包括耗粮型畜产品比重(主要指猪肉、禽肉及禽蛋产量占全部畜产品产量的比重)和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弹性。之所以选择耗粮型畜牧业相关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是因为如果本文能够证实耗粮型畜牧业比重的上升能够为粮食安全带来积极影响,那么其比重降低就必然给粮食安全带来相反的影响,进而,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就会不利于粮食安全。同时,采用耗粮型畜牧业发展指标还可直接观测其对粮食生产及安全的数量影响。根据前述理论分析,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应与粮食安全正相关,因为前者可通过对饲料粮的需求拉动粮食生产;而耗粮型畜产品需求弹性与粮食安全负相关,即弹性越大,当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升时,需求以更大程度下降,结果产品总收益下降,打击畜牧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可能对粮食需求及其产量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价格弹性计算公式为:价格弹性=畜产品消费增长率/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在对模型进行估计时,分别采用全国样本和地区样本进行检验,对于后者的具体划分,通常的一种做法是将我国畜牧业生产划分为六大区域:华北、东北、东南沿海、华中、西南、西北,本文依据不同区域对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特征和粮食产量高低将这六大区域进行合并,组成两大类区域,即将华北、华中和东南沿海合并为同一类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对耗粮型畜产品需求和生产集中,而且也是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三大地区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接近70%;该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共15个地区;余下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合并为一类,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由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均通过显著水平检验,并且各变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具体而言,第一,从全国来看,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每提高1%将对粮食安全产生0.21%的积极影响,即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提高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由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可知,该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大小为-0.1247,即需求弹性每增加1%将导致粮食安全水平下降0.12%。这说明就全国整体而言,耗粮型畜牧业产量下降将不利于粮食安全。从各控制变量的影响来看,所选四个变量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并且与被解释变量正相关,其中,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影响因子为0.14,这说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粮食间接需求的日益增加不仅没有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为后者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第二,从划分区域情况来看,对于一类区域而言,耗粮型畜产品比重对粮食安全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正影响,该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带来粮食安全0.3个百分点的提高,畜产品需求弹性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0.14。另外,控制变量的影响与全国样本的估计结果十分类似,均表现为与粮食安全正相关。不仅如此,通过与全国样本比较,发现大部分指标在对一类区域中的影响更大。第三,从二类区域的估计结果来看,与全国和一类样本估计不同的是:其一,耗粮型畜产品比重系数为负值,说明对于该类地区,降低耗粮型畜产品比重更有利于粮食安全,换言之,在该区域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将对粮食安全大有裨益。其二,在二类区域中,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负相关。这说明,在该区域面临资源瓶颈下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日益高涨的粮食间接需求,从而导致该区域面临粮食安全恶化问题。

3结论与政策建议

粮食安全论文篇(2)

一是扩大面积已无潜力可挖。

甘肃省粮食连续九年丰收,播种面积增加了510万亩,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30%,粮食面积的潜力已挖掘得比较充分,再要靠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必须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统筹协调发展,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二是结构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

近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连续快速增长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顺应天时、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压夏扩秋,压劣扩优,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全省夏秋比例由2003年48∶52调整为2012年的34∶66;夏粮面积由2003年的1791万亩减少到2012年的1447.95万亩,减少了343.05万亩;秋粮面积由1957.95万亩增加到2811万亩,增加853.05万亩,其中玉米面积达到1293万亩,扩大了651万亩,马铃薯面积达到1045.05万亩,扩大300万亩。秋粮总产量达到786万吨,比2003年增加385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70.8%,比2003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由于夏粮面积调减幅度大,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目前缺口已达200万吨以上。继续大幅压减夏粮、扩大秋粮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必须依靠科技,在保持夏粮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努力提升生产水平。

三是技术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

粮食生产要上大的台阶,必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或品种做支撑。近年来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甘肃玉米、马铃薯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目前全省的情况看,短期内有突破性、带动性、全局性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明显不足,依靠像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样的单项技术突破大幅提高粮食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只能走不断完善已有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集成推广成熟技术的路子。

四是资源的约束日益趋紧。

目前甘肃省化肥、农药、灌溉水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效率低下,利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城镇化加快、耕地减少,劳动力素质下降、数量减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依靠大水大肥猛药的增产方式,必须改变过去重用地轻养地、重投入轻效率、重覆膜轻回收的增产方式,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五是灾害频发重发的态势难以避免。

甘肃省十年九旱,旱灾、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有、月月有。加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各种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突发性、爆发性、危害性显著增强,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多年来防灾抗灾的成功经验,建立起一套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的科学抗灾减灾新机制,努力把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同志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手抓的思想不动摇,进一步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集成技术、强化措施,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要稳定面积产量。

要坚持立足省内粮食自给的基本方针,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确保产能”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突出旱作农业区,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稳定小麦生产;突出关键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突出防灾减灾,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今后五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4200万亩以上,总产必须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1200万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农民增收腾出更大空间、拓宽更多渠道。

二要扶持生产大县大户。

目前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生产大县已主要集中在旱作农业区。2012年全省粮食产量在1.5亿千克以上的32个生产大县中有24个在旱作农业区,占到75%。这些县区耕地和粮播面积普遍较大,由于地方财政拮据,投入跟不上,基础条件较差,中低产田面积大,单产水平低,但增产潜力巨大。另据省农牧厅调查,2012年全省有种植规模50.1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05万户,年粮食种植面积271.05万亩,占全省的6.4%;年粮食产量136万吨,占全省的12.3%。这些大户为全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大县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将项目、资金、科技等要素向粮食生产大县、大户倾斜,提高大县和大户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窘态。农业“四项补贴”等惠农政策资金新增部分要重点向粮食生产大县和大户倾斜。集中力量经过5年的努力,把目前产量在2.5亿千克以上的凉州、甘州、环县、通渭、安定、会宁、镇原、永昌、民乐、宁县等10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5亿千克左右的粮食生产大县,把目前产量在1.5亿~2亿千克的崆峒、临洮、秦安、秦州、永登、靖远、灵台、古浪、甘谷、静宁等10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2.5亿千克以上的粮食生产大县。

三要加大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力度。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旱作农业技术水平。在稳定扩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着力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尽快形成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体,以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为补充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其次要加大对粮食作物,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优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尽快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作物新品种,为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再次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技术,普及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和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然后要积极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体系建设,提升应急防控能力。最后要坚持农机、农艺与农业信息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用信息化武装现代农机,推动农机智能化、农艺精准化,努力提升粮食生产,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的机械化水平。

四要积极推进大面积高产创建。

以小麦、玉米、马铃薯3大作物为重点,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资源、集成各种生产要素、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使高产创建与科研单位、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相结合,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认真总结各地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创造的成功经验,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突破技术瓶颈,组装配套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面上推广。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整县整建制大规模推广应用,形成一批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区域,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增产。

五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重点做好干旱、低温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防范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提高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同时,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现代装备建设,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使粮食生产建立在一定程度可控的水平上。

二、关于旱作农业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年均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70%的降水集中在第三季度。全省5200万亩耕地中,旱地占到70%,是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过去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干旱多灾,全省粮食生产长期低而不稳,单产水平低,人均占有粮少,年际间波动大。因此,解决干旱问题,发展旱作农业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旱作农业,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总结探索形成了“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兴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旱作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甘肃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不断完善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反复试验研究,终于在2003年研究探索出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等技术为一体,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蓄了土壤水分,从根本上解决了旱地土壤水分蒸发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实现了田间雨水的集流和富集叠加利用,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受制于水的难题,成为目前甘肃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全地面覆盖后,强化了地膜的增温增光效能,增加了有效积温,使原来不能种植玉米的区域可以种植玉米,使原来玉米种植的早熟区变为中熟区、中熟区变为晚熟区,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在正常年景下,玉米平均增产30%以上,马铃薯平均增产25%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可控能力和稳定性,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一技术一经问世就以强大的抗旱增产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就一项技术而言,推广速度之快、面积之大、增产效果之好、重视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群众接受程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从2007年省委、政府组织大面积推广开始,到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6年累计投入资金9亿元,市州和县区配套近12亿元,极大地支持了推广工作,调动了种植农户的积极性,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推广面积由2006年的12万亩达到2012年的1258.05万亩,6年累计推广4400.1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超过400万吨,为全省粮食生产“九连丰”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全省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受益农户占到全省总农户的31%,示范带动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旱作农业区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严重干旱县区,如今已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县和先进县,成为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新的商品粮基地。2012年,全省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达到860.4万吨,比2006年增加了292.5万吨;占到全省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7.5%,比2006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使甘肃省的旱作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全省粮食生产初步摆脱了被动抗旱的局面,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的目标,但目前也存在许多不然忽视的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由于多年大面积推广中实行县区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三不变”原则,确保了推广工作的落实到位,但同时大面积推广所需的配套资金也给市县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两年来许多地方领导出现了松懈情绪,除推广面积大的少数县区外,绝大多数县区领导重视程度大不如前,支持的力度和行政推动的力度都明显减弱。加之近两年来省上取消了由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队组织人员互相抽查验收的做法,导致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或大幅减少,农民种植成本加大,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推广面积缩水较多,虚报现象严重。个别地方甚至只用省上补助的部分地膜去落实全部的推广面积,结果可想而知。

二是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程度低。

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打工,从事覆膜作业的劳力大多为老人、妇女。特别是保墒效果好的秋覆膜时间,又正值农民收获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和种植冬小麦的大忙季节,劳动力和农家肥都十分紧张,覆膜进度迟缓。虽然近年来农机部门研发生产和采购了一批覆膜机具,提高了覆膜的效率,使全省机械覆膜面积达到50%以上。但由于覆膜面积大、时间紧,加之一些覆膜机械适应性较差,覆膜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旱作农业区大面积的山旱地由于道路等基础条件限制,也无法开展机械作业,影响了覆膜的速度和质量。

三是技术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劳动力素质较低,加之技术培训指导存在死角和盲区,导致技术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在起垄覆膜方面:普遍存在大小垄不分、垄高不合规范,膜间压接不实或掺接过多、膜上覆土过多或太少,打渗水孔不及时、影响集雨保墒效果,新修梯田覆膜不喷除草剂或不施农肥、草害严重或底肥明显不足。在种植方面:普遍存在良法与良种不完全配套,种植密度不够或播种质量不高、出苗不全、缺苗断垄现象严重,品种选择不对路、一味追求晚熟高产品种,造成成熟度较差。在田间管理方面:主要是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不及时或不追肥、生长后期脱肥严重,病虫害防控不及时、不到位、收获普遍偏早、机械化程度低、造成产量损失。

四是残膜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甘肃省从大面积推广开始就高度重视残膜回的收利用,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统计数字看,2012年全省共回收废旧农膜8万多吨,回收利用率达到了66%。但许多地方,特别是一膜两年用的农田废旧农膜残留仍相当严重,随处可见。据调查了解,目前废旧农膜回收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仍大量使用价格较低、厚度为0.005毫米的超薄膜,这些地膜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日照、风蚀和人力、机械的踩踏碾压,待到作物收获后已大部分成碎片,捡拾比较困难;其二,残膜捡拾的成本较高,目前农村劳动力相对短缺,用工价格普遍上涨,农户都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捡拾废旧残膜,导致残膜随处丢弃,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五是秸秆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饲料和秸秆。据测算,甘肃省每年推广的1000万亩全膜玉米和300万亩半膜玉米,可生产干秸秆约2100万吨,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草。尽管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力度,使玉米的秸秆利用率由过去的3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4%,但仍有一半左右的秸秆未得到很好的利用,个别地方随意焚烧,既浪费资源,也影响环境。下一步,我们要紧紧抓住建设部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机遇,正视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扩面提质增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努力把甘肃旱作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要改善基础条件。

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建设田林路渠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实施好10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在已有3200多万亩梯田的基础上,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全省适宜兴修梯田的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为旱作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创造条件,打牢基础。

二要扩大推广面积。

目前全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已超过1500万亩,力争到2016年,推广面积达到2000.1万亩左右,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全膜黑膜马铃薯面积由现在的260.1万亩扩大到500.1万亩,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面积由现在的100万亩扩大到300万亩。确保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1200万吨,把旱作区真正打造成甘肃新的粮食生产基地。

三要提升技术水平。

切实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和示范区建设等途径,突出解决目前在覆膜、种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良法良种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努力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四要提高机械化程度。

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短缺的实际,借助国家加大农具购置补贴投入力度的机会,加大对旱作农业覆膜机具的投入力度。在加快研发新的覆膜机具及残膜捡拾机具的同时,改进已有的覆膜机具,提高适应性及作用效果。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机具,成立覆膜专业队,开展专业化有偿服务,提高覆膜的质量和效率。

五要延长产业链条。

把发展旱作农业与后续产业培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增加的大量玉米秸秆和优质饲料,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大转化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构建种植全膜玉米、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耕地质量的良性循环模式。力争玉米秸秆利用率由目前的54%提高到2016年的65%以上。进一步加大残膜回收力度,增加残膜回收利用的补贴资金,出台相关法律规定,杜绝0.005毫米厚的超薄膜在甘肃省的使用,尽快解决农膜残留的问题,使残膜回收率由现在66%提高到80%以上。

六要强化保障措施。

粮食安全论文篇(3)

一、完善粮食收购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民的“收入安全”与“粮食安全”互相制约,没有农民的“收入安全”就不可能达到“粮食安全”。现在很多农民种粮没有什么积极性,关键在种粮的效益不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达到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直接补贴给农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三次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两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但是大部分散户农民甚至连自己的补贴是怎样算出来的都不知道,很多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粮农种粮积极性下降,导致技术推广不畅,种粮效益难以提高,所以有关部门还要在制定政策的基础上,扎实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保证粮食补贴落实到每个农民手中。

有的人认为:按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的数量对农民进行补贴,更有利于调动那些真正种植粮食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国家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也有人认为:改成了按交粮量来发放补贴,腐败的空间会猛增,有粮的农民可能一斤粮都交不上去,反倒是那些有关系的粮贩子与有关部门官员,勾结起来狼狈为奸大食其利。农民可能连现在仅有的一点粮食补贴都拿不到,种粮意愿必然更加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得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与农民签订能体现保护农民利益的收购订单。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粮农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搞好粮食收购的前提。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实施及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坑害农民利益的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民多种粮多收入,从而真正得到政策补贴的实惠。

二是如何稳定农资价格,使大多数农民得益。

稳定农资价格,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完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调控机制。

第二方面:强化农资成本监审工作,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

第三方面:完善并落实农业生产用电、用油的优惠政策,降低农民种粮成本。

第四方面: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农资经营中的牟取暴利及价格欺诈行为,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储备粮是政策性的计划管理物资,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储备粮在国家需要时,必须要从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确保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不发生任何问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拥有充足储备量

丁声俊说:按照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我国粮食储备数量应该在8500万吨~9000万吨之间,而我国粮食储备数量的安全警戒线应高于国际粮农组织确定的17%~18%的标准线,以相当于全年粮食总消费量的25%~30%为宜。我国粮食年总消费量大体为5亿吨,按此标准计算,国家粮食储备量应保持在1.25亿吨~1.5亿吨。国务院总理在今年两会时指出,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之间。我国经受住了今年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雪灾等多次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就是充足的粮食储备在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2.进一步加大绿色储粮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储粮损耗和污染,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保证储备粮的品质。

进一步加大绿色储粮力度,不仅可以使国家储备粮在储藏过程中的数量损失和质量安全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而且能在国内外粮食市场较为顺利地实现轮换更新和保值增值。

加大绿色储粮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建立真正的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实施粮食标准化生产,切实从源头上确保国家储备粮收购的原粮质量安全。

第二方面: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储粮技术,限制使用各种杀虫剂。

第三方面:确保粮仓及配套机械设备和材料不污染粮食

第四方面:重视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和有毒有害生物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快速检测技术。

三、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开发无形粮田

据统计:全国60%的粮食储存在农户。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农户粮食储藏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相对于粮食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粮食的储藏技术落后,农户储粮状况令人堪忧。据调查,每年仅农户储粮损失达1500万吨至万吨,造成经济损失180亿至240亿元。因此,做好农户储粮工作,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四、加强市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流通的良性循环

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储备粮品种结构,拓宽轮换粮源市场,增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手段,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储备体系宏观调控载体作用,保证市场供给,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抑制通货膨胀,确保粮食流通的良性循环。

五、阻断粮食能源化道路,保证粮食供求平衡

以玉米为例:最近几年,为了提升其附加值,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扶植,一时间号称东北万吨级乙醇生产企业达百家之多。这加速了玉米等粮食的工业性消耗,刺激了玉米价格的飙升,不仅如此,现在的玉米加工产品已由淀粉、酒精等初加工向发酵、精细化工产品过渡,目前由玉米生产的产品已有200多种,这些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纺织、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因此,可以说玉米价格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在商品市场上造成“蝴蝶效应”。由于能源紧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但应把重点放在发展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以及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并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等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而尽快阻断粮食能源化之路。可以说这是保证粮食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对策手段。

六、保证原粮及粮油食品卫生安全

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三绿工程”、“放心粮油工程”以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等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施,逐步构建了“从土地到餐桌”的技术、质量、认证全过程质量监督标准体系,使得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声誉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新技术和化学品的广泛使用,粮油食品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粮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原粮及粮油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建康,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粮油食品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不仅要在粮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全面、严格、高质量地实施haccp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在储藏、运输及经营过程也要注意存在的或潜在的危害因素。

2.坚决打击不法生产和销售食品的黑窝点和商贩,进一步开展“放心粮油工程”。

3.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大力培养食品安全领域专门人才以适应科技的进步和检验技术的发展。

4.提高粮油食品安全科技水平,优先研究可靠、快速、精确的粮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并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控制技术。

5.大力加强粮油食品生产企业iso9001、iso9002、is014000、haccp体系和gmp、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

6.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技术的研究,确保粮油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论文篇(4)

关键词:粮食法学;创新型法学体系;创新发展;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DF413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7.03.03

[HS(3][HTH]一、创新型法学体系的提出

[HTSS][HS)]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对“创新发展”的表述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通过“创新”推动“发展”,通过“发展”引领“创新”。“治国方略论”“人民主体论”“宪法权威论”“良法善治论”“依法治权论”“保障人权论”“公平正义论”“法治系统论”“党法关系论”等九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创新发展[1]。我国正在构建创新型国家,而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创新发展不仅仅是制度层面的崭新理念,还应当成榉ㄑа芯康恼感吕砟睿从而构建创新型法学体系。

传统法学体系具有滞后性、狭隘性、封闭性等弊端,具体如下:基本原理过于强调固有原理和思维模式,缺乏对新兴法律现象的探索、升华,具有滞后性;核心范畴过于强调私法学与公法学之分,缺乏对新兴法学范畴的包容、吸纳,具有狭隘性;学科建设过于强调本学科的学科体系、研究队伍,缺乏对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借鉴、引进,具有封闭性。创新型法学体系旨在突破传统法学体系的滞后性、狭隘性、封闭性,从而推动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具体而言,基本原理的创新发展强调理论基础的跨领域拓展、学科地位的夯实、价值取向的多元,体现前瞻性;核心范畴的创新发展强调主体、权利义务、客体、行为、责任及其救济的创新,体现包容性;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强调学科体系的呼应联动、研究队伍的跨界互动,体现开放性。

中国粮食法学是对粮食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是经济法学、农业法学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创新型法学体系的发展规律:其一,中国粮食法学具有丰富的基本原理,迎合新兴法律现象的发展潮流,既非“早产儿”又非“畸形儿”,需要创新发展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价值体系,体现前瞻性特征;其二,中国粮食法学需要突破传统私法学与公法学的明确划界,创新发展对主体、权利、义务、客体、行为、责任等的理解,体现包容性特征;其三,中国粮食法学具有完整的学科建设规划和新兴的研究队伍,不断吸纳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老中青、本硕博为一体的跨学科学派体系,在中国法学界应当有一席之地,体现开放性特征。

我国《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在创新发展方面提出,“不断推进体制机制、产业体系、经营业态等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粮食法》立法进程”,“初步形成与国情、粮情相适应的粮食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从《粮食法(送审稿)》来看,“发展”一词作为促进意义使用出现了10次,“创新”一词出现了2次(即第8条“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第14条“种业科技创新”),初步体现了其对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视。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法》的制定是中国粮食立法史上的浓墨一笔。随着《粮食法》的制定,亟须发展粮食法学,加强对粮食立法的学术研究,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推动未来《粮食法》的有效实施。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中国粮食法学应当彰显创新发展理念,从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发展,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法学体系。

[HS(3][HTH]二、基本原理之创新发展:创新型法学体系的前瞻性

[HTSS][HS)]

一个学科的构建,都是从基本原理开始的。“创新型法学体系”有必要加强基本原理研究,体现前瞻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型法学体系”并非具体法学学科的特定研究领域,而是整个法学体系创新发展规律的前瞻性把握。相应地,粮食法学的基本原理要体现创新发展的前瞻性,具体如下:必须具备强大的理论支撑,如唯物辩证观、“软法”革命、系统工程论;必须具备独立的研究对象,成为独立的法学学科;必须彰显自由、公平、效率、安全的价值取向,体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理论基础之跨学科引入

一个学科的沉淀,需要不断深化理论基础,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唯物辩证观。粮食产业是靠天吃饭的,对自然因素(如耕地、气候、水资源)的依赖性很高[2]。从唯物观看,粮食法学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例如,考虑中国第一人口大国的实际,必须重视最大多数人的粮食供给,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粮食权益;考虑中国耕地资源有限的实际,必须制定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考虑沿海和内陆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均,必须制定大城市粮食供给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粮食危机应急体系等。从辩证观看,粮食法学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农业技术、经济管理、制度因素等的内在联系机理,体现普遍联系的思维;粮食法学要在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体现发展思维;粮食法学要全面分析矛盾,客观看待粮食法的优点和缺陷,防止片面性,体现矛盾思维。

第二,软法革命与制度变迁。粮食制度包括粮食硬法与粮食“软法”,粮食硬法即通常所言之粮食法律制度,粮食软法则包括粮食政策、粮食标准、粮食行业自治规则、粮食交易习惯、国际粮食非正式规范等。粮食政策作为基本的粮食软法,具有灵活性、具体性、效率性等优点,但也存在干预性、功利性、波动性等缺陷。相比之下,法律具有粮食政策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如强制性、严谨性、稳定性,尤其是《粮食法》的制定可以从基本法层面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因此,应当形成以粮食硬法为主导、粮食软法为辅助的制度架构。当然,粮食软法与粮食硬法并非截然分开,粮食软法经过实践检验可以上升为粮食硬法,粮食硬法也可以通过粮食软法加以具体实施。

第三,系统工程论。系统工程理论是自然科学中的传统理论,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在影响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我们日益重视制度因素,但不能贬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经管因素等对粮食产业的作用,尤其是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3]。我们强调的是,诸多因素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在制度层面,法律也并非灵丹妙药,存在抽象、单一、滞后等不足,需要粮食软法加以协助,共同构筑粮食法治系统工程。粮食法治系统工程应当充分考虑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经管因素、制度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从中凸显法律因素的研究价值。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本质上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系统工程。粮食法治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粮食产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二)学科地位之独立性

粮食法学的研究对象是粮食法及其发展规律。粮食法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即粮食经济关系。具体体现为:其一,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在粮食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平等关系,可以自由交易,体现意思自治。其二,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与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可以对粮食生产经营者施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产业促进,而粮食生产经营者又可以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其三,粮食行业组织与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粮食行业组织可以对粮食生产经营者施以行业自律、行业惩治,而粮食生产经营者同样可以对粮食行业组织进行监督。其四,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与粮食行业组织之间。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对粮食行业组织进行监管,而粮食行业组织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又可以进行监督。其五,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粮食行政管理可能存在“九龙治水”的情况,需要构建独立、权威的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其六,粮食行业组织之间。粮食行业组织是多元化的、不同层级的,彼此之间既是平等交流关系,又存在互相监督问题。

粮食法学与其他相邻学科有明确区分,可以成为独立学科。粮食法学与农业法学是有区别的。农业法学是新兴的法学分支学科,研究范围涵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而且是全产业链的研究。粮食生产属于种植业,但粮食法学还要研究粮食政治化(即国家安全价值)、粮食金融化(如“粮食银行”以及粮食期货)、粮食能源化(如玉米能源)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传统农业法学不甚涵括却又非常重要的。如将粮食法纳入社会法的范畴,则同时体现“自发调节”和“国家干预”的双重特征[4]。本文认为,粮食法学应属于经济法学。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而粮食法的调整对象――“粮食经济关系”――恰好是上述“经济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经济法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宏观调控法与市场监管法,而粮食法学同样聚焦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监管,因此,粮食法学是经济法学的独立分支学科。

(三)价值取向之多元化

粮食法学的价值取向是粮食立法的宗旨倡导、目标追求,需要多元化发展,不宜单一独断,试析如下:其一,自由价值。自由价值是基础性价值,在确立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要推进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改革,重点解决粮食产业化、粮食国企改革、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粮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法律问题。其二,公平价值。公平价值是保障性价值,要充分保障粮农的合法权益(如土地权益、粮食收成、国家粮食补贴、社会保障权益),实现权利公平、义务公平、责任公平,为粮农提供粮食公益诉讼等救济机制。其三,效率价值。效率价值是动力性价值,要鼓励粮农进入粮食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引导大宗粮食生产,提升粮食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加快粮食市场的发展。其四,安全价值。“粮食安全主旨化”应当成为粮食法的基本原则[5]。安全价值是底线性价值,也是崭新的价值形态。要彰显总体国家安全观,守住耕地红线,基本依靠国内粮食供给,严格监管粮食质量安全,慎重对待转基因粮食。与此同时,要坚守粮食定价权,防范由国际粮价波动引发的系统性危机。

多元价值整体上是可以协调统一的,但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也容易产生冲突,例如,创新发展的“创新”需要自由的市场环境,但强调自由价值亦不是放任自由发展,否则会出现不安全因素,危及安全价值。创新发展不是放弃安全价值,而是强调在安全基础上的发展。与安全价值相对接的还有公平价值,既包括程序公平,又包括实体公平。强调安全就必须强调公平,尊重粮农的劳动成果,保障城乡弱势群体的粮食权,实现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才能最终实现粮食安全。当然,过分强调安全价值、公平价值,又会人为制造禁锢、扼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最终也不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在保障安全、实现公平的基础上,关键还是要发展,而且必须辩证对待立法现状,破除制度禁锢,实现创新发展。因此,必须强化自由价值、效率价值,加强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改革,体现市场决定性地位的发展趋势,才是粮食法学应有的社会担当。

[HS(3][HTH]三、核心范畴之创新发展:创新型法学体系的包容性

[HTSS][HS)]

“创新型法学体系”比较宏观、抽象,核心范畴必须涵括不同具体法学学科的概念范畴,才能探索法学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律,体现包容性特征。相应地,粮食法学的核心范畴要体现创新发展的包容性,具体如下:必须创新发展粮食私权利主体、粮食公权力主体和粮食行业协会,实现公共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统一;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权利义务,深入研究粮食权这一新兴权利范畴;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法律客体,在拓展主粮的同时慎重对待转基因粮食;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法律行为,推动粮食法律行为国际化;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法律责任及其诉讼救济,促进粮食公益诉讼的推广。

粮食安全论文篇(5)

〔关键词〕 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思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2-06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但翻开中国的历史,写满了“天灾”、“饥荒”等字眼,千年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竟是一个“饥荒国度”。〔1〕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国以来粮食安全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部粮食安全思想变迁史。研究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特征,有助于总结其中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成果,发现对粮食安全制度产生负面作用的思想因素,并为未来粮食安全发展提供启示。

一、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

粮食安全思想中国自古便有,但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1974年,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2〕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均得到修正。学者们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一直非常关注,分析认为,其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应当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的质量应当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范围上说,粮食的供给应当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国际粮食安全概念一直以来非常强调一个标准,即可获得标准和购买力标准,提出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国际粮食安全概念偏重于关注贫困与饥饿问题,偏重于对第三世界国家和贫困人口的粮食获得,以及营养安全。近年来,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粮食安全中的质量问题。

粮食安全论文篇(6)

关键词:粮食安全 预警监测 模式启示

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这就要求对粮食安全进行预警和监测,并用正确的决策对粮食安全进行调控。为适应新形势下湖南省粮食安全领域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研究适合省情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为粮食宏观调控部门提供科学快速的决策支持工具,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每个省的地理人口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种种差异,使得各省在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上均有不同,所以不能盲目引用。

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分析

目前,国内对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储备等各个环节,其指导思想就是在出现粮食不安全时,立即启动系统中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安全、社会稳定。当然,系统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可操作的、有效的。因此,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应对粮食不安全警报而建立的,用来消除、防范、抵御粮食不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本文分别以上海、河北、福建为例介绍。

(一)上海市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粮食消费城市,一个由市场检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环节有序衔接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在上海已经逐渐成型。这个预警监测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即时应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波动。上海信息监测网络涵盖了九个大型粮食批发市场、五个粮油加工、销售骨干企业以及19个区县的粮食市场。其中有33个监测点,这些监控点按照每天每周每月的不同要求,将各自的进货量、销售量、价格等数据上报汇总。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就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监测。

随着上海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监测点的数量和检测网络的规模都将不断的扩大。除此之外,上海还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走势,以及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的市场行情。业内人士认为,在广泛监测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将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实现先兆预警,然后即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河北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建国以来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稳定的发展,1949年河北省粮食产量仅为469.5万吨,到1998年河北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2917万吨,50年来增长了521.9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7年河北粮食产量为2841.6万吨,与1978年相比河北省粮食年产量增长了68.3%,增加了1153万吨。但是河北省粮食增产速度时快时慢,有时甚至出现负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省粮食产量在年度间的分布并不平均,而且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因而需要生产预警系统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目前,河北已经研究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把经济波动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粮食安全预警监测分析之中,并运用灰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计算手段,以及扩散指数法和预警灯图法对河北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实证和预警。这种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河北省研究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为了确定粮食生产警情,福建省也建立了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研究福建省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方程。福建省对粮食生产一直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但是福建省粮食生产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而不是需求,故在方程中应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变量,诸如农业劳动力x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2、化肥使用量x3、农机动力 x4等,用这4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建立方程,经参数估计和检验后发现,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充足,农业机械虽然在提高产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关键的作用,因而农机劳动力在方程中并不显著。重新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模型1: ln(y)=o 7340741n(x2)+0.186691n(x3/x2)+u

(0.056382) (0.10234)

(13.02) (1.824)

r2=0.99987,f = 59234.33832,

se =0.07582,d.w =1.49310

模型2:in(y)=0.8065071n(x1)一0.1731421n(x2)+v

(0.108729) (0.089483)

(7.418)(1.935)

其中方程下方第1行为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第2行为对应参数的t的检验统计量值。r2为较正可决系数。模型1的参数估计值0.734074,0.18669分别为播种面积,每亩化肥使用量的产出弹性。即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734074%;每亩化肥使用量是这样的: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18669%。所以模型1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类似地,模型2也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两个模型的方程和变量都很显著,拟合优度也都很高,接近于1。两个模型的随机干扰项都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由于未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且观察值全部为实物量单位,两个模型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可以避免。因而两个模型都是较理想模型。

(四)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相关研究

尽管国内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根据不同的省份来设计的。不过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这种共同的模式可归纳如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由信息网络、信息处理、信息、预警指标、发出预警信号等子系统构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信息网络,它能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将遍及全省的粮食信息网点相互连接,并有效且及时的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到预警系统进行处理。这种预警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作防范,然后信息处理。信息模式的特点是将信息处理形成信息网络,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监测省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根据信息处理结果,即时将这些信息定期提供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粮食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参考,采用适当的渠道定期向社会,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有关政策法规,调整生产计划或经营策略,以期达到调节市场供求平衡目的。预警指标,建立灵敏、准确提供信息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行粮食安全预警。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因为从这些指标中可以判断粮食安全与否,如粮食生产、需求、进出口、储备、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指标。所以要建立某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就要根据该省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系统进行设计。

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三个省份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国内研究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都是根据各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我们不能盲目的借鉴。但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其中适用于湖南省的可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的关键,国内对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的研究较少,分省尺度上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不仅受国家整体水平上的粮食安全的制约还受各省具体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湖南省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时考虑的警情指标较全国尺度要少,可以忽略国际粮食供需变化的影响,同时重点考虑涉及湖南地区本身的指标。

本文认为可以将预警指标设置如下:粮食亩产增长率,受灾面积增长率,播种面积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化肥销量增长率,农药销量增长率,役畜拥有量增长率,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例增长率,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农业商品率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粮食经济作物比价,农用机械动力增长率,化肥价格指数,另外,农资价格是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受农民本身货币购买能力的限制,农资涨价对农民的购买能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监测好农资价格是影响农民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套自动的预警监测系统。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预警监测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利用统计信息和遥感估产信息动态分析区域粮食的年度和年内供求状况,对湖南省粮食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进行预测和预警。这将为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粮食部门提供方便有用的信息参考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南构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思路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把经济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湖南省粮食生产中,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根据监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有序的环节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从粮食生产增长率的角度去发现湖南粮食生产中潜在的问题。

预警就是对事物发展的未来状态进行测度,预报不正常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防范措施。粮食生产预警系统是为了防止粮食生产运行偏离正常发展轨道或可能出现危机而建立的报警系统。湖南是农业大省,自然条件优越,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但近些年其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2000年湖南耕地面积为507.98万顷,而到2003年耕地面积只有452.98万顷,平均下降13.75万顷/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少有回升,但是增长速度缓慢。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运用预警的有关理论,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构建湖南省粮食生产监测预警系统。这种系统从逻辑上讲应包括这样几个阶段: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这里,明确警情是大前提,是预警研究的基础,而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属于对警情的因素分析,预报警度则是预警的最终目标。湖南粮食生产监测预警是根据粮食生产所出现的严重偏离正常的状态,在未造成粮食生产灾害之前进行预测、预报及调控。湖南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模型就是依据宏观经济预警的逻辑过程,即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并对湖南省进行粮食生产预警研究。通过探索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对湖南省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分析市场走势,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贡光禹译.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未来与发展[j],1995.2

粮食安全论文篇(7)

“底线思维”的科学思想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抓好粮食收购和保障粮食供应是粮食流通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基本职责,我们要以全力保障“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作为粮食流通工作的“底线目标”,绝不允许发生农民“卖粮难”,绝不允许出现粮食供应脱销断档。在守住这一底线的基础上,力求更好更优。面对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变化的新形势,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粮食流通工作正在进入一个“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越来越大,帮助农民增收和保证粮食供应的任务越来越重,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管服务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范围越来越广”的新阶段。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新阶段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进取意识和自信心;要冷静把握当前新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要按照“底线思维”的方法,把政策措施考虑得更周全,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沉着应对当前,科学谋划长远,始终把握粮食流通工作的主动权。

扎实推进2013年粮食流通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粮食行业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2013年粮食流通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扎实开局的总要求和“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的总部署,坚持以“守底线、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为中心,坚持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启动实施“粮安工程”,着力提升粮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兴粮战略,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切实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是粮食部门的行业职责和重要任务,是贯穿全年的中心工作,各级粮食部门必须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抓出成效。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的地区,要及时启动政策性收购,合理布设收购网点,确保中央涉粮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鼓励、引导和规范各类粮食企业、粮食经纪人入市收购,方便农民售粮,搞活农村粮食流通;加强对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让种粮农民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要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把稳粮价、防通胀放在粮食工作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储备粮的管理,按照国家要求适时充实规模,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建设,组织好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和跨省移库,推动粮食产销区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实薄弱地区粮食库存;进一步提高粮食应急工作水平,确保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和救灾应急情况下的粮食正常供应,维护粮价基本稳定。要扎实推进依法管粮,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与服务,严格对粮食收购资格和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审核监管;推进中央事权粮食委托在地检查,创新库存检查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性粮食购销、出库监督检查;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继续开展对新收获粮食的监测监控和库存粮油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强化仓储管理和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今年要在扎实完成上述中心工作任务的同时,着力推进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积极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实施以来,在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区域粮食市场供应、维护区域粮食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区域性特征明显,粮食工作的基础在地方,重点在基层,省长负责制不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不明确,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就不牢固。

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必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要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考核检查,又要有各地的逐级负责和具体实践。这次会议上,我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意见(讨论稿)》,在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规定地方政府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提出了可量化、可考核、可奖惩的具体指标和考核办法。请大家既立足国家粮食安全全局,又结合各地实际,对这个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会后,我们再认真进行修改完善,力争尽早上报。

各地粮食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要围绕全面落实地方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开展专题调研,学习借鉴一些先行省份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层层分解落实的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力争早出台、早实施、早见效,为全国推进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二)启动实施“粮安工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保障粮食供应能力牢靠地建立在我们自己身上,要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谋划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实施“粮安工程”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粮安工程”就是“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粮安工程”的目的是,全面提升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切实做到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障严重自然灾害和紧急状态下的粮食正常供应。实施“粮安工程”也就是筑牢粮食流通的“守底线”工程。从全国层面考虑,“粮安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打通粮食物流通道、修复粮食仓储设施、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证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损”等6个方面,实施时间计划为5年(2013-2017年)左右。目前,国家粮食局正在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北粮南运’工程”的部署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的要求,抓紧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编制总体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力争尽早下达实施。从今年开始,各级粮食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优先应急、突出重点,政策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投入、政府补助”的原则,全力推进“粮安工程”这一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今年各地要扎实启动和认真落实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粮食物流通道建设,有效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今年将开展“北粮南运”班列和散粮集装箱运输试点,各地要根据《全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物流节点建设和试点方案,做好试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要积极配合做好全国粮食物流通道及主要物流节点建设的规划与启动实施工作。

二是抓紧修复“危仓老库”,尽快改善售粮储粮安全环境。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和财政支持,抓紧修复危仓、改造老库,力争在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尽早把1794亿斤仓容的“危仓老库”修复好。必须强调,危仓不加固不准收粮,老库不达标不准储粮,一定要让农民售粮有可靠的人身安全保障,让收购入库的粮食有安全的储存环境。仓容缺口大的主产区要加大仓储设施项目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一线收储库建设,同时要及早安排粮食移库腾仓,多途径扩大粮食收储能力,绝不能由于仓容问题发生农民“卖粮难”。

三是全面完成粮食应急网点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应急供应网络。各地要按照“合理布点、全面覆盖、平时自营、急时应急”的原则,在今年内全面完成粮食应急加工、储运、供应网点布局。应急供应网点以现有粮油应急点、军粮供应站、放心粮油示范店和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改造、新建一批粮食应急供应点为基础,不足部分从多元主体经营的商场、超市、粮油经销店中择优选定,确保每个乡镇、街道(社区)至少有一个应急供应点,京、津、沪、渝等36个大中城市人口集中的社区,每3万人至少要有一个应急供应点。所有应急网点平时按市场化运作,应急救灾时作为政府保供稳市的载体。

四是抓好粮食质量检验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粮油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今年国家将继续安排质量检验体系建设的补助投资,各地要积极协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按期完成年度粮油检验技术装备建设计划。同时,要继续按照“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系统无风险”的原则,进一步加快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全力守护好粮食质量安全。

五是加强粮油统计信息工作,建立灵敏准确的粮情监测预警机制。各地要高度重视粮油统计信息工作,完善统计制度,增强统计力量,提高统计质量和效率,健全供需平衡调查机制,强化粮情动态监测,切实做到粮企全部入统、指标科学合理、监测准确灵敏、数据权威可靠,以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是加快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和粮油适度加工,大力倡导全社会爱粮节粮。各地要用好国家安排的农户科学储粮补助投资,抓紧落实配套资金,进一步扩大专项实施范围。要积极推进粮油适度加工,推广先进节粮技术设备,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要广泛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创建爱粮节粮示范单位、示范家庭活动,增强全民爱惜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粮食意识。

实施“粮安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是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很重要,很紧迫。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粮安工程”建设的投入。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粮食局做好相关基础工作,确保这项工程顺利推进。对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项目,各地要早着手、早推动,力争早建成、早受益。

(三)着力提高粮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副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社会各方面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增强粮食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深化产权改革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突出抓好县级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不断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市场影响力。支持国有粮食企业进行跨产销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组建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粮食市场主体,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融合发展,鼓励粮油加工企业与购销企业对接整合,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创新粮食经营体制机制。彻底改变收原粮、卖原粮的传统经营方式,主动适应粮食生产方式的变革,创新粮食经营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粮食企业要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主动融入农业、联合农户,参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构建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发展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通过控股、参股、合作、订单等形式,加强与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的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在粮食收储、市场信息、烘干设备、仓储技术等方面为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

培育新的粮食经济增长点。要适应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升级的新要求,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实施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和“放心粮油”工程,提升加工工艺和装备水平,加快开发主食新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完善主食配送供应体系,增强口粮供应保障能力。要鼓励有条件的粮食企业积极参与油茶、核桃、油橄榄、油棕榈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帮助山丘区农民增收,努力降低国家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要努力扩大米糠油、玉米油、棉籽油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要大力发展全谷物、杂粮产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高附加值的绿色杂粮杂豆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粮食的营养化、多样化、生态化需求。

(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兴粮战略。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是粮食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和根本保证,要以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为核心,全面推动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

提升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部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地方粮食科研机构的作用,与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协同创新。重点推进粮食品质特性、储粮生态理论、质量安全标准等基础研究。建立健全公益性粮食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粮食产后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组织实施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力争尽早在绿色储粮、现代物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粮油产品营养健康与综合利用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行业基础研究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粮食产业。加强行业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粮食储运监管物联网示范、粮食传感器产业化示范和数字化粮食物流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加快全国粮食动态信息系统建设。继续扩大“四合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推广应急储备物流新技术、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和污染粮食无害化处理技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粮食流通产业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大力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行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培育支撑粮食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以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核心,培养高级技工和一线操作员工;以提高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核心,实施粮食行业“百千万”人才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合作。着力共建粮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粮食专业博士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切实保障粮食流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好201 3年粮食流通工作,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健全粮食法制,发展行业文化,为粮食流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是各级粮食部门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具体实施办法。会议印发了《关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措施(讨论稿)》,请与会代表提出修改意见,帮助我们把贯彻措施制订得更完善、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郑重请求各地支持和监督我们严格执行这些具体措施。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在全系统大兴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之风,使各项工作都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有奖惩,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做到干部清廉、行业清正。要加强对基层国有粮食企业的检查指导,重点治理“转圈粮”、“出库难”等行业不正之风,促进基层企业干部职工廉洁从业。各级粮食部门领导班子都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按照“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关于今年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权同志将在工作报告中作全面部署,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