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业专题研究

产业专题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03 14:49:33

产业专题研究

产业专题研究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36-02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是在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的。这是借鉴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现实,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的。而作为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高校在这方面的发展却是相对滞后的,虽然多次酝酿,但是直到2004年教育部才首次批准了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进行试点招生。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大约有7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我校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结合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特点,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依托,开设了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系列课程,这也是目前我区为数不多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笔者认为开设这门课程,对今后的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设《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充分挖掘内蒙古文化资源优势

就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文化产业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九大门类,涉及几十个行业部门。我国文化产业资源异常丰富,每个地区都有其独有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地方文化资源,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先生也提出“文化产业兴旺关键在要植根本土”[1]。鉴于此,结合当前的实际,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也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提出“预计到2015年有3-5个文化产业集团的综合实力进入我国民族地区先进行列,每个盟市培育形成两个以上有较强实力的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力军”[2]。

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现实基础。加大对内蒙古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利用和保护,把内蒙古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其意义深远。

(二)有利于加强内蒙古文化产业宣传,培养文化产业研究型人才

内蒙古历史文化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左右的红山文化。“内蒙古相继发现的大量考古遗迹和史料证明,中华民族许许多多文化传承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草原深处”,“草原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递向世界的新名片”[3]。

目前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全区GDP相比,不高于2%。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加大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宣传,有利于“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4]。内蒙古文化产业目前虽然发展迅速,但作为理论研究却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研究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开设内蒙古文化产业研究的相关课程,有利于形成“教研一体化”,加快研究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一批具有产业文化知识的新型人才。

(三)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其也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现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目前的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发展作为当前和以后长时期工作的一项十分的重要内容来抓。内蒙古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进草原文化建设,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由于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材缺乏,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教学资源相对较少

我校开设的《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课程,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内蒙古旅游文化产业管理、内蒙古民俗文化产业管理、内蒙古休闲文化产业管理、内蒙古宗教文化产业管理、内蒙古网络文化产业管理、内蒙古广播影视产业管理、内蒙古新闻出版产业、内蒙古民族演艺产业管理等。这些内容覆盖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向,但这些研究都是刚刚起步,发展很不完善。目前国内虽然有文化产业管理的相关教材,但是关于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的书籍却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开设内蒙古文化产业课程,就需要相关教师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挖掘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突破点,最后形成较为合理完善的教学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实内蒙古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填补内蒙古文化产业教材方面的空白。

(二)从教学上看:文化产业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我校文化产业管理的相关课程大多是新开设的,教这方面课程的老师也是半路转行,在专业方面的知识积累、学术研究都处在一个边学边摸索的阶段。就拿笔者来说,在讲授《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课程中,就感觉到在备课、讲课中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授课中没有相关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教案,一切都是在自己摸索中完成教学。这样的情况在其他老师身上也是常见问题。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师的缺乏,是我们面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从教学过程上看:产学不对接,重视理论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

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性,其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强调的社会实践能力。由于本校师资和教学实践场地的制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环节。再加上课程设置本身的不规范性和学科定位不清,学生学的理论得不到实践,很难和社会的需求接轨。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课程改革思路及措施

(一)围绕科研展开教学,以科研带动教学,加强教材建设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重要任务。以科研带动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拓宽教学的广度,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新和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作为高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科研,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院就根据实际情况,以科研带动教学。在讲授《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时,根据教师平时各自研究的兴趣爱好,把专题研究分为八个部分,每个教师承担一至两个主题内容,在授课的同时,不仅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在丰富教学的同时,也积累了科研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内蒙古文化产业相关教材少的现实,以教学带动教材的编写。这也是我们以科研促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师资队伍

文化产业是新兴创新产业,其不断发展的动力是能否建立一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目前我校就文化产业的教师储备不足的现状,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首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学术活动、课程培训及文化产业实践活动。其次,我校还聘请专家到学校讲学、座谈,相互交流,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校还尝试着与兄弟学校合作,寻找一些共同的课题,授课、教师互访、共同编写教材等等,形成资源共享、专业优势互补,以此形成一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师资队伍。

(三)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

内蒙古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文化产业的课程大部分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一言堂授课为主,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讲授《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中,笔者首先对内蒙古文化产业给学生做简单介绍,然后按照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特点给各组分配任务,把学生分为4-6个兴趣小组,让他们按照老师要求的收集和整理产业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并且做成PPT文件,在上课时展示,最后由教师对本组案例进行点评。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以促进教师思路的拓宽,教学内容丰富,也为科研积累了资料。与此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可以参照其他专业的做法,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这门课程,是我校一门全新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对与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内蒙古文化产业专题研究》这门课程,虽然在教学和实践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通过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得到改进和提高。

文献参考:

[1]文化产业兴旺关键在于植根本土[EB/OL].,2012-01-10.

[2]内蒙古计划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4%以上[EB/OL].http:///Item.aspx?id=37314,2012-01-29.

[3]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增强草原文化的传播力.[EB/OL].

http://.cn/system/2011/10/08/010659910.shtml,11-10-08.

产业专题研究篇(2)

关键词:财经院校;知识产权;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特色化

中图分类号:G642;F8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02-02

一、知识产权特色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我国未来必将走一条依靠“创新发展”的道路,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的保障和动力,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关键是人才培养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已逐渐形成了知识产权双学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金字塔形人才培养体系,并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知识产权人才。但是社会各界公认我国知识产权教育领域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欠缺;学生知识结构仍以法律知识为主缺少专业知识、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欠缺等。对于我国知识产权教育问题产生原因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如学生缺少理工科背景、高校知识产权教师结构不合理、缺少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等。

笔者对于这些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感同身受,同时认为还有两个原因不能忽视。一是我国以前对知识产权的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知识产权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不明显,知识产权人才收入水平有限、就业面窄等,这些倒逼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难以吸引优秀学生,在人才培养时仍以培养更容易就业的法律实务人才为导向,高教教师缺乏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实践的动力。例如,有的理工科院校在招收知识产权硕士的时候本希望招收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进行培养,但在具体招生时却发现优秀的理工科学生更愿意继续本专业的硕士学习而不愿转到知识产权专业。再如,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申请、保护和纠纷解决阶段,对于知识产权运作、管理、交易、评估、转化、战略分析和布局、证券化、知识产权入股等重视不够,提供这些服务的知识产权中介组织和从业人员的付出与回报不相当,造成很多优秀的知识产权学生更愿意在毕业后进入律师行业。随着“创新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知识产权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地位将不断提升,其对于优秀人才也会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并为其提供充分发展的土壤。二是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缺少特色性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其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于专业知识由于各个领域都可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而一个人不可能对于所有的领域都有涉猎,往往是侧重某个领域,知识产权人才的发展也将是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深度发展。各个高校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上不应完全照抄照搬其他成功院校经验,而应立足自身优势,紧跟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脉络培养特色知识产权人才。

以下是笔者对财经类院校知识产权专业金融特色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二、财经类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同时具有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理工知识、管理知识和外语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的现状是进行知识产权培养本身又具有多层次性。人才培养分为第二学位、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院校又分为理工类院校、农林业类院校、财经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如果各个学校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上统一向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发展,一方面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人才培养僵化。

(二)财经类院校一般主要是由经济、管理、外语等文科类专业构成

近些年来,财经类院校也开办了一些理工类专业,但一般不是其优势学科,这就造成自身缺乏优势理工类教学的资源,这对于财经类院校培养具有科技背景知识的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决财经类院校知识产权专业理工类知识教学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财经类院校的优势专业一般是金融、会计、管理等财经类专业

财经类院校在这些专业中不仅拥有优秀的专业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科研底蕴,而且还具备广泛扎实的社会实践基地,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利用财经类院校自身的优势专业和优质师资促进自身专业建设,也是培养具有财经类特色的知识产权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三、财经类院校知识产权专业金融特色人才培养方法

(一)发挥财经类院校资源优势,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金融知识产权人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指导,金融知识产权服务和金融商业方法知识产权保护必将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金融业对于经济、企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与金融的有效融合,发展金融知识产权服务,有助于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环境,以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和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助益资本的合理配置,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根据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我国2015年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突破560亿元,并且力争在2020年超过1 000亿元,可见,金融知识产权服务在我国正蓬勃发展。金融商业方法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我国近期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金融机构在一个国家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如何保证本国的金融机构的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随着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渐对外开放,我国金融机构将直面国外金融巨头的竞争,与高科技企业竞争相似,知识产权也正成为金融企业在竞争中增强自身、削弱对手的一项有效的武器。尽管我国现在对于商业方法并未立法保护,但对于商业模式的保护已成为大势所趋,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研究完善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无论是金融知识产权服务还是金融商业方法的保护都需要大量具有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又具备深厚的金融知识的高端人才,因此,财经类院校可以此为契机,运用超前眼光在课程教学中加大金融知识的课程设置,并利用学生到实习地点实习的机会普及金融知识产权服务和金融方法知识产权知识,对现有金融机构优秀的经营方法进行摸底并提出保护和管理建议,在金融机构中首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外部环境。

(二)加强“模块式课程”建设

财经类院校在重点突出金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同时,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要通过采取“模块式课程”设计,解决不同类型知识产权人才知识需求。对于学生不同的知识需求,采取在所有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外多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需求进行背景知识学习的方法,解决学生差异化培养问题。

产业专题研究篇(3)

在结题鉴定会的启动仪式上,刘玉廷司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首先,刘司长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财政部企业司全面支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与会人员倍受振奋和鼓舞。刘司长重点阐述了资产评估立法、行业发展规划、专业研究等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刘司长指出,评估立法是行业大事,关系到行业的发展和长治久安,有法可依是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资产评估法要求大同存小异,争取尽快推出。针对大家关心热议的行业发展规划问题,刘司长指出,评估行业发展要跳出传统固有的思维模式,开拓新思维,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跟进转型行业发展思路,才能实现行业发展目标。行业发展规划也将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思路,成熟了就,促进评估行业发展,助力资产评估立法进程。刘司长对评估行业课题研究提出明确要求。中评协组织的课题研究本质是解决新市场问题,要研究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业务范围、市场领域,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之上拓展新业务,最为关键的是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刘司长指出,建立现代政府管理体制,需要充分利用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政府部门负责制度安排,制定管理体制和办法,通过购买资产评估等社会服务加强监管力量,构建新型社会管理体系。要充分利用评估行业专家团队的力量,同企业司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在央企和地方国企多元化改制、中小企业产业基金的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央企海外投资境外巡查等领域要利用评估专业服务。最后,刘司长指出,评估行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新思路新观念是关键性因素。评估行业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准则建设、人才储备、自律管理等工作,发挥为社会新兴产业提供专业服务的功能,将评估、评价、管理咨询等业务有机结合,苦练内功,积极进取,努力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

中评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萍充分肯定了资产评估行业近两年专业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近年来,中评协的专业研究重点突出、效果显著,以专业为立身之本,以理论研究为市场拓展开端,形成了在研究的基础上出思路,在研究的基础上定标准,在研究的基础上解难题的良性循环。刘秘书长指出,在课题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罗列事实的比较多,形成观点的比较少;讲述情况的比较多,对比分析的比较少;摆出问题的比较多,提出措施的比较少等等问题。刘秘书长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最重要的是研究要有战略高度、长远性和理论深度: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行业理论研究是推动整个行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二是课题研究要以调查为前置程序;三是课题研究提倡用数据说话,可靠的数据是实践发展的客观反映;四是要善于概括、提炼观点;五是要通过研究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

刘秘书长还明确提出,课题评审专家要按照“三审一建议”的要求进行评审:一审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是否达到课题协议中有关成果的设计要求;二审研究结论是否具备科学性和全面性,是否具备创新性、效益性和影响性;三审研究的思路、数据及方法是否具备逻辑性和科学性;“一建议”是课题研究成果是否提出对行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建设性建议。最后,刘秘书长代表评估行业对刘玉廷司长的大力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刘秘书长表示,刘司长真心诚意支持评估事业,全心全意考虑评估问题,开阔思路创造评估市场,其战略的眼光,务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市场经济的指导理念,为评估行业谋定发展思路、科学布局结构等重大课题规划了思路和方法,提升了行业看问题的高度,解决问题的视野。全行业都要学习领会刘司长的讲话精神,励精图治,努力实现行业发展目标。

产业专题研究篇(4)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研究生企业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09-02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是我国教育部在2009年新提出来的一个硕士学位种类、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在缩短研究生培养周期和就业适应期限的前提下,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硕”)相比,专硕的培养目标独特性在于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经过近几年专硕的培养实践可以发现,专硕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从专硕的定位角度出发,分析了专硕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创新培养的紧迫性,进一步地,分析了我校的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下,专硕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阐述了专硕企业工作站的建立及运行机制。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定位

目前专硕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离不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专硕的培养目标。结合这两部分的分析,进一步地,提出了专硕创新培养的紧迫性。

1.市场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分析。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求的人才,从国家层面规划出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战略,需求已从本科生逐步转变为研究生。其中,以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为主体。而企业则更青睐那些具备专业技能,能进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硕毕业生。根据教育部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全国及部分地区和科研机构在专硕招收规模上在总体数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说明硕士研究生已不仅仅是科研机构需求的人才了,企业的发展,需要硕士人才对企业管理和技术方面进行更优质的服务。尤其是企业在参与国家、地区或全球竞争中,这类人才发挥的作用则尤为关键。相对于科研机构,企业希望所招聘的人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必须具备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是学硕毕业生所不具备的。因此,在这方面,专硕毕业生的市场需求较大。

2.专硕培养目标。专硕培养的目的是在缩短研究生培养周期和就业适应期限的前提下,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与学硕相比,专硕的培养目标独特性在于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专硕创新培养紧迫性。专硕占硕士招生规模的比例如此之大,人数之多,其毕业后进入企业,能否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是专硕培养的关键。客观上说,这将直接反映了我国现代化教育进程中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专硕自2009年由教育部提出至今,时间跨度较为短暂。专硕培养过程中各环节所依据的考核标准以及参照的规章制度均是在以前学硕培养的基础上过渡并简化而得来的。显然,这种模式肯定达不到专硕设计的初衷。由此可见,专硕在校期间的培养工作情况对我国的现代化教育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专硕进行培养创新与实践改革,能为专硕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二、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

我校专硕培养环节包括:学制、课程学习与学分、专业实践、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及答辩。其中专业实践是专硕培养的一个特色和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专硕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也是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专硕培养过程中,设有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在该模式下,专硕研究生在学校经历近一年的基础理论学习,进入企业的研究生工作站进行学习和研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这种模式利用学校的科研以及资源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企业现场的生产可以锻炼专硕学生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校内培养。专硕的培养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其中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进行量化考核,课程学习环节不低于26学分。这些课程包括硕士阶段的基础课程,如《矩阵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硕士英语》等,这可以让学生储备足够的基础知识,是成为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必备条件。

2.企业培养。专硕进入企业工作站,成为企业的“特殊”技术人员。一方面,专硕学生需要参与该企业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和产品开发任务。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在企业完成自己的硕士论文和学术论文。一般情况下,该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均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这使得研究生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研发工作中。同时,技术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专硕学生可以跟随校外导师在现场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企业的项目作为载体,学位论文必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能促进学生提升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成为高素质应用人才提供经验积累。

3.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在时间上表现出连续的特征。但是,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站并不意味着脱离了校内培养,学生需要定期向校内导师汇报其课题进展。这种定期的科研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科学问题和科学方法,使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专硕研究生再与企业导师进行交流,将科学问题和科学方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此外,企业导师能帮助或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这种良性的互动、校企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两方面均得到提高,最终成为新型的高素质实用性人才。

三、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的建立

江苏省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依据《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企业工作站通过融合高校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得高校和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训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我校在专硕培养过程中,依托学校和研究生企业工作站进行培养。下面结合我校与徐州恒天德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的研究生工作站作为实例,分析研究生工作站设立过程中人才团队、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企业创新能力三方面建设的优势转变。

1.人才团队。在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过程中,我校有6名高级职称人员参与该公司合作项目,其中三人为博士生导师。该公司原有的团队主要以工程师为主体,学校科研团队的加入,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才动力。高校科研人员也能够充分结合现场工况及技术需求,开展创新研究,服务生产实际;而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则为校园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提供载体。这种优势互补的模式,可以使得企业现场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同时学校科研成果也以最快速度进入产业化阶段。而这个过程中,专硕研究生发挥了纽带作用,专硕研究生在这种庞大的人才队伍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2.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已有3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该企业的研究生工作站。这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站之前,均有近一年的校内相关课程学习,修满了课程学习的学分。在进入企业后,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均已找到了课题的切入点。依托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开展硕士学位论文的实验与研究工作。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完成学位论文,既是在企业中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同时,也实实在在地锻炼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的创能能力。我校为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创新学科平台建设院校,具有完备的科研创新平台。企业与我校合作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科研平台进行创新性研究,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徐州恒天德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多型号挖掘机整机生产,而我校的机械工程专业为传统优势学科,参与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的教师从事的研究包括机械设计、液压、车辆工程、理论等方面。在企业工作站建立过程中,已经凝练出了三项创新性课题,该课题也是该企业多年来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随着该课题的开展,必将产生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成果。而在这个过程中,专硕研究生积极参与,必将能打下坚实基础,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四、总结

专硕作为从一种国家层面设立的新型的硕士学位,其目标是培养符合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由于专硕和学硕的培养目标不同,决定了其在培养模式上需要有新的创新体系。专硕主要服务于企业生产,因此,设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专硕经历校内和企业共同培养,学位论文以生产为载体,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创新培养模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双赢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秦发兰,陈新忠,汪华,等.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56-60.

产业专题研究篇(5)

>>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赤峰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甘南藏区中等职业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河北省职业教育与地区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研究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广州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适应性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安徽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化工产业结构与化工专业适应性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问题研究 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研究 从产业转型升级谈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问题及对策 高职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曾宪植.打破思维定式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J].求知,2014(9):23-25.

[3]梁燕,曹晔.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48.

Adaptability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Setting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 Tian

(Research Centre for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Beijing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1,China)

产业专题研究篇(6)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联合培养基础是理论结合实践用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培养模式,从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其侧重于工程应用,为化工或相关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人才。但我国目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是不可忽略的,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效率发挥到最大。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理论基础

 

产学联合培养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培养理论、实践双向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1.学校企业双方对产学研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联合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但该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发生偏差,其性质与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化,对于学校、老师而言,联合培养的目的更多在于获得企业和科研院课题合作、经费资助;对于企业而言,获得学生资源、学校科研成果作为企业的支撑成为了合作的最终目的,缺乏依靠人才发展企业自身的意识。校企双方从战略更高的高度来认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的认知还不够,更多停留在合作带来的表面利益。

 

2.没有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师资队伍。从目前产学培养模式的实施的情况来看,99%的高校没有因为校企产学联合培养而增加相应的编制形成专业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相关事宜由各学科负责人分管,并没有引起重视。企业方面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一些产学合作培养的企业导师甚至由经验不足、资历较浅的员工担任,对产学研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3.缺少资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合作中的关键问题。产学合作培养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近几年虽设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相关经费资助,但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支持面和经费已经满足不了培养学生的需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对教育的投入比例很大,其中基础研究、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三个环节的投入比例为1∶10∶100,而我国目前的比例为1∶1∶100。因此,高校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阶段成果,由于缺少中间试验环节和资金投入,无法直接应用而不得不搁置。

 

4.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的责权利是双方合作的难点。国家对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产生的科研成果政策不完善、利益及权益分配不明确、风险承担不公平;各方对技术价值标准不一;缺乏良好的利益监督机制。校企双方在利益、人力物力投入、风险意识、市场拓展、费用结算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是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中成果转化的难点,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协议都是形式化的格式。

 

5.知识产权的分配和共享问题。在我国,企业的重点都放在经营等硬实力上,而忽略专利、产权等软实力。产学合作培养过程中,部分企业开始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并联合申报知识产权,但由于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权益维护观念,往往造成知识产权纠纷,致使双方合作培养失败。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体系的建议

 

1.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培养导师队伍。产学合作培养常常在合作培养双方单位培养重点落不到实处。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导师队伍很有必要。这支队伍由学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各个部门的技术高管组成。现如今,身兼多职的导师与企业高管普遍存在,对实行产学联合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与可能性。这对高校导师、企业导师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赋予他们培养储备人才的重要任务。

 

构建校企双方人才双向交流方式,学校聘请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和研究生指导教师。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可密切校企联系,充分发挥双方单位的优势,双方从人才培养合作到科学研究合作。研究生的培养可实行一年高校、一年实习,特别在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上,如中国石油大学化工专硕要去校外工作站实习一年;毕业论文由企业导师和高校导师共同决定,学校与企业共同提供帮助完成专硕的论文多样化,可写专利、改进方案等,也可写实验论文。因此,建立新的研究生合作教育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教学实施、能力培养方式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2.建立企业团队,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在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课题的接手问题与后续工作无法衔接的现象。科研项目一般完成时间需要1-3年,研究生在企业进行实践中接触项目,但实践结束或研究生毕业后,课题可能还没有完成,但研究生已经离开企业。倘若企业没有相应的科研项目团队,缺乏熟悉项目具体流程的工作人员,项目将无法继续进行,即使能够完成项目,今后企业需要应用项目成果时,也无人能够熟练地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新招人员无法根据企业未来发展需要进行项目的补充、修改与完善。因此,在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企业有必要建立一支项目团队,设定企业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成员,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与技术培训,与研究生一起进行项目研究,负责项目的实施与推广,掌握项目应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技术。这样当项目结束后,这支团队才能够应对项目后期可能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解决研究生实习离开给企业带来的问题。如重庆工商大学化工专硕与中科力泰公司以此方式合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项目参与的合作方式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融入职场,充分体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培养研究生企业工作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一支项目技术团队,实现双赢。

 

3.建立产学专项基金,加大科研融资渠道。高校的优势在于注重理论的研究,企业则更看重实践与生产。我国大多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缺乏对理论的深入研究致使发展受到制约;而高校则往往由于缺乏经费很多科学研究得不到施展。将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向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以及培养人才全方位的转变,双方更能通过成果转让、联合攻关、联合投标等方式加强合作,发展成以项目为纽带、科研开发为依托、学生实践教学和合作研究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4.调整双方人力和财力资源,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企业与高校合作双方用科研经费支持研究生课题研究,对学生全面开放实验设备和场地,改善学生的试验条件,支持研究生结合科研自主创新,到企业参加科研工作,开发有特色的产品。逐步探索以导师为主导,科研团队为基础的联合培养模式,形成专业学位办学特色。

 

四、总结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已有先行实践者,并取得一定效果,但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实践过程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寻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此外,与企业密切进行技术交流与实践操作,跟随导师和企业导师等专家学习、交流与讨论,进一步增长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拓宽了视野,极大地提升了其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只有这样专业学位研究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的综合的发展。

产业专题研究篇(7)

关键词:培养目标 实践经验 创新水平 成果转化率 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77-02

民以食为天,粮食研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课题。据统计局我国粮食产量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创下了“十二连增”的辉煌成绩,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8.7亿斤,较2014年增长2.4%。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多年稳定在1.1万亿斤,为我国粮食加工夯实了基础。如此大宗的产量需要专门储藏技术、加工技g来支撑,因此培养高学历、专门性人才是其重要基础。粮食产业的发展需要管理者或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快速的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现代化的应用技术。在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下,高校粮食类方向研究生是解决技术难题的军主力和储备军。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实践经验等综合素质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包括粮食战略意识不强、国际竞争力欠缺、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化程度不高等。因此,拥有粮食类专业的高校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取宽领域、高层次、多角度的培养机制,来培养专门化的粮食方向优秀人才,以专业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创造性和竞争力。

1 培养目标

1.1 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以培养坚实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的专门性人才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导向,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本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1]。粮食加工方向的研究生更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面对在粮食储存和加工中出现的难题。“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粮食问题,解决好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技术的主体是人才。研究生实践过程是技术的积累过程,是检验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互转化的直观标尺,所以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实践内容主要是指从事密切联系粮食加工类的工作,而不是实验室中的简单操作,应到粮食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同时参与完成导师课题研究或协助实习单位解决技术难题,从而熟悉粮食加工生产流程和安全规则,如GMP、ISO9001、HACCP等,并通过与实验室的同类设备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产业化大型机械的工作原理。

全方位的专业实践是研究生从课本到实际工作成功转型的根本保障。所以,专业实践基地是研究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实践过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在实践单位贡献出理论技术知识用以优化粮食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或节约资源。在实践中,高校应抓好实践全过程的管理来确保实践成效,如进行定期的实践问题汇报,实践成果展示等。

1.2 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前提。研究生是我国高水平创型新人才的中坚力量,毕业生是否获得应有的创新能力是检验粮食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粮食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着粮食加工技术突破、储藏时间延长、粮食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粮食战略的实施。与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相比,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高校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这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研究生的成功培养经验,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照和方向。

研究生拥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应要求研究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中进行相互交流和自主总结,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其见解和思路;重视学生的文献搜集能力、阅读水平的训练,鼓励其从被动式接受知识向主动式寻求、创造知识转变,并利用发散思维大胆的提出假设并做严谨的论证,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做更深入地探究。另外,粮食类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本学科,要树立其学习交叉学科知识的意识。宽领域的知识面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应用在本专业的研究上,有利于突破难题,形成创新方法,解决重大关键问题。

1.3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

企业引进新技术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得到更高的回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科技成果性价比是检验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标尺[2]。粮食关系国计民生,粮食加工方向要求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价值的速度和效果更为迫切。例如,在理论上或实验室环境下攻克了粮食中重金属或真菌毒素脱除的难题,但是在大规模的粮食产业化应用中却无法达到理论的脱除率,或者应用该技术使得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则定义为该学术成果没有工业化的价值。高校粮食类专业作为专门性人才培养主要阵地,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我国粮食战略的部署和实施。然而,据调查发现[3],目前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乐观,仅为约25%,并且仅有约5%完全实现产业化。粮食产业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比例虽然相对略高于此数据,但是也存在极大地提升空间。粮食类方向研究生人才是提高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率的主体,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服务“三农”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粮食产业一项成果的转化不仅关系着工业化的发展,更能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粮食类高校作为相关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着力培养研究生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

培养研究生具有多角度的能力有利于其实现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具体包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可行性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与规范意识、以及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加以思考、消化并指导实验全过程;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并主动将实验操作与生产中的操作单元进行比较并思考总结异同点;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形成与粮食加工产业化中设计可行性相一致的思路;在成果的小试、中试阶段充分考虑产业化生产的效果。总之,研究生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就应该以工业化生产为出发点,并在这过程中锻炼科研思维和能力,为小试、中试、大生产相互衔接,从而提高成果转化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打下重要的基础。

1.4 国际化竞争力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粮食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贸易量巨大并逐年增高。随着我国粮食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粮食的净出口量由最初的53万吨(2003年)增长到六千多万吨(2010年),年增长率高达98%。2012年,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额超过1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为632.9亿美元,同比增长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6%;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4]。为了扩大我国粮食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门人才,因此,实施国际化教育对于粮食方向研究生培养势在必行。

国际化教育的内容包括选修国外本专业课程、选派学生出国交流、邀请国外学者做学术报告、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在粮食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知名高校的做法,一方面吸引国际留学生和交换生,通过国外留学生为校园注入新活力,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在潜移默化中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置融入国际先进理论课科研成果的基础课及专业课,在教材选用上,采用近年来出版的高水平外文原版教材,在师资配备上提高外教的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类专业研究生的际化程度。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一项标志,鼓励优秀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和多形式的培训有利于推动和扩大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粮食类方向研究生的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交流合作与高校科研工作、服务“三农”实践相联系的过程。研究生应具备娴熟的外语水平,善于交往,了解多元文化,具有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国际竞争法则,才能够参与到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中去并立于不败之地[5],这是粮食类方向研究生乃至其他各专业研究生共通的培养目标。

2 结语

提高粮食方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关系我国粮食产业再创辉煌、再夺佳绩的必要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粮食储备、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方式。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既是粮食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3.

[2] 张福明,唐美利.培养高校药剂学专业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89-291.

[3] 翟天任,李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44-47.